第一篇:部队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
部队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
(2012-02-26 14:55:25)
一、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
(一)离休费
1.离休时离休费:干部本人在职时计发的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军龄工资、教护龄津贴。教护龄津贴:1985年7月参加工资制度的军队干部,离休退休时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教龄、护龄津贴从 1986年9月1日起作为计算离休退休费的基数;离休退休时未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不执行这一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已享受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94年1月起,全额计入离休退休费。
2.离休后增加的离休费:1979年起实行,1985年6月底以前离休的干部享受的副食品价格补贴;1985年7月起实行的23元生活补贴费;1988年10月增加的30至40元工资;1989年10月、1991年5月、1992年3月、1992年7月、1992年10月、1993年10月、1997年7月、2001年10月、2003年7月增加的离休费;1994年—2005年每年1月定期增加的离休费。
(二)退休费
1.退休干部: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护教龄津贴,按全额计发。
教护龄津贴:1985年7月参加工资制度的军队干部,离休退休时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6年9月1日起作为计算离休退休费的基数;离休退休时未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不执行这一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已享受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4年1月起,全额计入离休退休费。
2.退休志愿兵(士官):军衔等级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按全额计发。
二、各项补助补贴标准
1.交通费:从2004年1月起,给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放交通费。标准:军队离休干部每人每月105元(含原来已发的15元),军队退休干部每人每月90元。交通费随离退休费逐月发放。发放交通费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个人用车自理。军队退休士官(含退休志愿兵)参照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的规定发给交通费。
2.保留福利补助、保留伙食补贴:军队离退休干部从这次工资制度改革起,保留福利补助60元、伙食补贴50元。退休志愿兵保留福利补助25元、伙食补贴35元。
3.军人职业津贴:从1999年1月起离退休干部各职务(含专业技术)等级军人职业津贴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80—380元。退休志愿兵军人职业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180—280元。
4.公勤费:从2004年10月1日起公勤费按规定享受全费标准的,每人每月800元;半费标准的,每人每月400元;全费四分之一标准的,每人每月200元。公勤费和护理费只可享受一种。
5.服装费: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干部服装费标准,从2000年10月起每人每月调整为:寒区50元。
6.荣誉金:荣获一、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30元;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25元;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20元。随工资逐月发放。
7.房租补贴:从2004年5月起每人每月房租补贴标准调整为:正军职(含相当职务等级的专业技术和文职离退休干部,下同)120元,副军职105元,正师职65元,副师职58元,正团职50元,副团职45元,营职以下40元;六级退休士官45元,五级以下退休士官40元;1955年前后复员无工作的女同志35元,领取定期生活补助费的离退休干部遗属35元。自购自建住房和维修扩建私房的军人离休退休干部,不交纳住房租金的,不得享受住房补贴。
8.防暑降温费:军队离退休干部每人每年80元,退休志愿兵每人每年40元。
9.军粮差价补贴: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的食物定量标准为:每人每天粮食550克,黄豆80克,植物油50克。军粮补贴标准,仍按1999年的标准执行。
10.政府特殊津贴: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由国家人事部批准,每人每月100元。
11.护理费: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护理费标准,按公勤费全费标准执行,每人每月800元。
享受条件:
(1)军队离休干部中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前期参加革命的,以及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且年满70周岁的。
(2)副军职以下离休干部因战因公伤残,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或因瘫痪、双目失明等生活不能自理的。
(3)退休干部因战因公评为特等、一等残废或者因病瘫痪、双目失明而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经医院证明和组织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给护理费。
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所依据的“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主要是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依赖程度。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①进食;②翻身;③大、小便;④穿衣、洗漱;⑤自我移动。上述五项均需护理,为生活不能自理。
审批机关:
移交政府安置前,军队离休干部享受护理费由军队大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军队退休干部由军以上政治机关审批。移交政府安置后,由省级民政部门批准,从批准之月起发给护理费。
报批程序:
军队离休干部年满70周岁享受护理费的,由安置地市以上安置部门审批,报省备案,从年满70周岁的当月起享受护理费;军队离退休干部因病因残享受护理费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干休所审核,市地以上安置部门审定,报省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审批,由省批准之月起享受护理费。
军队离休干部在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后,经医院证明,由县级民政部门报请省级民政部门批准,停发护理费,改发公勤补助费。
军队退休干部,凡享受护理费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后,由当地县属以上医疗机构证明,经县以上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停发护理费。
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在移交前已享受护理费的,移交后应由管理单位审核其享受护理费条件。特等、一等残废军人,应以移交地方后换发的民政部门发放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为准。因病享受护理费,应以当年所持有的县以上医疗部门和安置地市以上安置管理部门的认定为准,重新办理享受护理费审批手续。
从2005年10月1日起,凡生活不能自理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师职退休干部,经省级民政部门批准,发给护理费,其原享受的150元生活补助费标准停止执行。
12.住院伙食补助费: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志愿兵、退休士官)住院伙食补助费,从2003年1月起,执行二类灶加三类补助,减去个人应交伙食费标准,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离退休干部个人交纳住院伙食费标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每人每天1.6元)。
13.少数民族补贴:符合有关文件规定精神的少数民族补助予以保留。符合条件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每人每月1.5元。
14.水电补贴: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按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交纳水电费,并从1997年1月起给予水电补贴:每月用水补贴,军、师职八吨,团以下五吨。每月用电补贴,副军职14度,师职10度,团职8度,营以下干部6度。安置地政府调整水电费缴费标准时,水电补贴相应调整。
15.电话补贴费:从1997年1月起,给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放电话补贴费,其月标准为:离休干部10元,退休干部8元。(退休志愿兵、士官无)
16.生活补贴:从1996年10月起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按原职务(含相当职务或专业技术等级)发给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标准为:正军职至正营职以下205—150元。退休志愿兵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贴150元。
17.家庭自行取暖补贴:家庭自行取暖的离休退休干部,按照安置地政府规定的取暖补贴标准,发给个人。
18.地区生活津贴:对部分省市地区生活津贴进行了归并。
19.53年师职退休干部生活补助费:从1998年5月1日起,1949年10月1日—1953年12月31日期间入伍的师职退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100元;年满70周岁和其他符合享受护理费条件的,每人每月再增发150元,不另发护理费。
发放生活费的范围
包括已批准退休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师职(局级)以及专业技术四、五、六级(含体育一、二级)干部和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七级干部。
审批办法
享受100元生活补助费由安置地地区级民政部门审批;年满70周岁和其他今后符合享受护理费条件的,由省级民政部门审批。
三、安置管理单位集中掌握经费项目
1.取暖费:根据《民政部门关于移交地方军队离休干部取暖费的复函》规定,总后勤部规定的取暖费标准,是军队各大单位向总部计领取暖费的标准,由单位掌握使用,不是发给个人的标准。移交地方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不住营区的由管理单位按照国家对取暖地区的规定执行。目前,财政部仍按中央军委批转后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的各职军官住宅建筑面积标准核拨取暖费。(师职92㎡、团职72 ㎡、营以下54㎡)
2.离休干部特需费:每月42元。特需经费按月计领,由安置管理单位统一掌握,不得发给个人。主要用于解决离休干部的特殊困难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开支,如:为离休干部购买公用图书、报刊、资料、文体器材和慰问等开支,不得挪作他用。可以跨年度使用。
3.福利费:按基本离退休费用的2.5%提取,由管理单位统一掌握。主要用于:为活动室和离退休干部订阅报刊杂志、购买文化体育用品的费用;召开离退休干部小型座谈会、表彰会、经验交流会的费用;经组织批准参加学习和参观考察的费用,离退休干部参加文化比赛活动的差旅费;其他福利费用。可以跨年度使用。
四、优待抚恤
2004年10月1日执行的国务院颁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抚恤优待,按照本条例有关现役军人抚恤优待的规定执行。
(一)一次性抚恤
1.牺牲病故证明书的发放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
发放顺序:
(1)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2)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3)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的,由其自行商定,商量不通的,发给父母(抚养人);(4)没有父母(或抚养人)、配偶的,按下列顺序发给其他亲属:①子女;②兄弟姐妹;(5)无上述亲属的,不发。2.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标准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1)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2)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3)立一等功的,增发25%;
(4)立二等功的,增发15%;
(5)立三等功的,增发5%。
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3.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对象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一次性抚恤金发给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如果军人死亡前有遗嘱的,应按照遗嘱载明的顺序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4.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项目
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以及离退休后直接增加的离退休费;退休志愿兵(士官)军衔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以及退休后增加的退休费。离退休干部的地区类别工资、护龄、教龄津贴也计算在内。
(二)特别抚恤金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除按本条例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1988年7月18日《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发布后病故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凡符合特别抚恤条件的,自文件下发之日起,由其生前所在单位为其遗属发放相应特别抚恤金。
1.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条件
(1)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或荣立一等功的人员;
(2)生前在边防、海岛、高原部队或其他特别艰苦的环境工作及在国防科研中从事国家规定的有害工种连续满20年,并作出显著成绩者;
(3)生前为师职(含)、专业技术7级(含)以上干部或军龄(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满30年的干部,且事迹突出者。
2.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标准
按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条件顺序依次划分为一、二、三等。其中,一等为15000元、二等为12000元、三等为10000元。同时具备两种(含)以上条件的,按其较高的一个等级给予抚恤。
(三)丧葬费
军队离休干部丧葬费从1989年8月1日起,兵团职以下干部是12个月的工资总额。离休干部计发丧葬费的基数为基本离休费、地区津贴。
从1993年10月起,退休干部丧葬费标准为干部本人生前12个月的退休费。退休志愿兵按照现役志愿兵的规定执行。丧葬费由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发放。办理丧事费用,除单位出车、送花圈外,其他费用从丧葬费中支出,办理完丧事后剩余丧葬费发给遗属,经费从军队离退休干部经费中列支。
(四)牺牲、病故后6个月工资
军队离退休干部去世后,从去世的下月起,给其遗属继续发6个月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生前离退休费。离休干部的基数为基本离休费、地区津贴、公勤费、交通费、荣誉金,退休干部的基数为基本退休费、地区津贴。军队离退休干部遗属符合享受生活补助费条件的,从第7个月起领取生活补助费。所需经费由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发放,从军队离退休干部经费中列支。
此规定军队退休干部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五、探亲待遇
从2004年1月1日起,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志愿兵),与父母(含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一地生活的,其探望父母的时间由每四年一次改为每两年一次,往返车船费按照现行规定报销。
干部探亲往返途中,从晚8时至次日晨7时之间,在车船上过夜6小时以上的,准予购买火车硬席卧铺票或轮船三等舱票。乘坐使用空调设备的火车时,另外加收的空调费准予报销。白天乘坐轮船时,准予购买四等舱位票或比统舱高一等舱位票。对于无直达车次,必须中转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
六、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
(一)、军队离休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
自2005年1月1日起,离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遗孀的定期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为:离休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团职(含相当职务级别,下同)以下的每人每月600元。
离休干部遗属中,未满16岁或已满16岁仍在校读书或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和经批准投靠离休干部生活的无固定收入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其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50元。
(二)、军队退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
1.自2005年1月1日起,退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遗属,符合《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在领取定期抚恤金后,参照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军队退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属,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办理定期抚恤金手续,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享受当地规定的定期抚恤金标准。在领取定期抚恤金后,服务管理机构参照离休干部遗属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2.军队退休干部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的条件:
《军人抚恤优待条件》第十五条,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对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第二篇: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
文章来源: 作者:济南军休网 发布时间:2009-4-27
(一)离休费
1.离休时离休费:干部本人在职时计发的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军龄工资、教护龄津贴。教护龄津贴:1985年7月参加工资制度的军队干部,离休退休时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6年9月1日起作为计算离休退休费的基数;离休退休时未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不执行这一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已享受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94年1月起,全额计入离休退休费。
2.离休后增加的离休费:1979年起实行,1985年6月底以前离休的干部享受的副食品价格补贴;1985年7月起实行的23元生活补贴费;1988年10月增加的30至40元工资;1989年10月、1991年5月、1992年3月、1992年7月、1992年10月、1993年10月、1997年7月、2001年10月、2003年7月增加的离休费;1994年—2005年每年1月定期增加的离休费。
(二)退休费
1.退休干部: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护教龄津贴,按全额计发。
教护龄津贴:1985年7月参加工资制度的军队干部,离休退休时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6年9月1日起作为计算离休退休费的基数;离休退休时未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不执行这一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已享受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4年1月起,全额计入离休退休费。
2.退休志愿兵(士官):军衔等级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按全额计发。
二、各项补助补贴标准
1.交通费:从2004年1月起,给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放交通费。标准:军队离休干部每人每月105元(含原来已发的15元),军队退休干部每人每月90元。交通费随离退休费逐月发放。发放交通费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个人用车自理。军队退休士官(含退休志愿兵)参照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的规定发给交通费。
2.保留福利补助、保留伙食补贴:军队离退休干部从这次工资制度改革起,保留福利补助60元、伙食补贴50元。退休志愿兵保留福利补助25元、伙食补贴35元。
3.军人职业津贴:从1999年1月起离退休干部各职务(含专业技术)等级军人职业津贴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80—380元。退休志愿兵军人职业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180—280元。
4.公勤费:从2004年10月1日起公勤费按规定享受全费标准的,每人每月800元;半费标准的,每人每月400元;全费四分之一标准的,每人每月200元。公勤费和护理费只可享受一种。
5.服装费: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干部服装费标准,从2000年10月起每人每月调整为:寒区50元。
6.荣誉金:荣获一、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30元;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25元;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20元。随工资逐月发放。
7.房租补贴:从2004年5月起每人每月房租补贴标准调整为:正军职(含相当职务等级的专业技术和文职离退休干部,下同)120元,副军职105元,正师职65元,副师职58元,正团职50元,副团职45元,营职以下40元;六级退休士官45元,五级以下退休士官40元;1955年前后复员无工作的女同志35元,领取定期生活补助费的离退休干部遗属35元。自购自建住房和维修扩建私房的军人离休退休干部,不交纳住房租金的,不得享受住房补贴。
8.防暑降温费:军队离退休干部每人每年80元,退休志愿兵每人每年40元。
9.军粮差价补贴: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的食物定量标准为:每人每天粮食550克,黄豆80克,植物油50克。军粮补贴标准,仍按1999年的标准执行。10.政府特殊津贴: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由国家人事部批准,每人每月100元。
11.护理费: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护理费标准,按公勤费全费标准执行,每人每月800元。
享受条件:
(1)军队离休干部中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前期参加革命的,以及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且年满70周岁的。
(2)副军职以下离休干部因战因公伤残,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或因瘫痪、双目失明等生活不能自理的。
(3)退休干部因战因公评为特等、一等残废或者因病瘫痪、双目失明而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经医院证明和组织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给护理费。
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所依据的“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主要是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依赖程度。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①进食;②翻身;③大、小便;④穿衣、洗漱;⑤自我移动。上述五项均需护理,为生活不能自理。
审批机关:
移交政府安置前,军队离休干部享受护理费由军队大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军队退休干部由军以上政治机关审批。移交政府安置后,由省级民政部门批准,从批准之月起发给护理费。
报批程序:
军队离休干部年满70周岁享受护理费的,由安置地市以上安置部门审批,报省备案,从年满70周岁的当月起享受护理费;军队离退休干部因病因残享受护理费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干休所审核,市地以上安置部门审定,报省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审批,由省批准之月起享受护理费。
军队离休干部在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后,经医院证明,由县级民政部门报请省级民政部门批准,停发护理费,改发公勤补助费。
军队退休干部,凡享受护理费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后,由当地县属以上医疗机构证明,经县以上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停发护理费。
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在移交前已享受护理费的,移交后应由管理单位审核其享受护理费条件。特等、一等残废军人,应以移交地方后换发的民政部门发放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为准。因病享受护理费,应以当年所持有的县以上医疗部门和安置地市以上安置管理部门的认定为准,重新办理享受护理费审批手续。从2005年10月1日起,凡生活不能自理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师职退休干部,经省级民政部门批准,发给护理费,其原享受的150元生活补助费标准停止执行。
12.住院伙食补助费: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志愿兵、退休士官)住院伙食补助费,从2003年1月起,执行二类灶加三类补助,减去个人应交伙食费标准,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离退休干部个人交纳住院伙食费标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每人每天1.6元)。
13.少数民族补贴:符合有关文件规定精神的少数民族补助予以保留。符合条件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每人每月1.5元。
14.水电补贴: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按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交纳水电费,并从1997年1月起给予水电补贴:每月用水补贴,军、师职八吨,团以下五吨。每月用电补贴,副军职14度,师职10度,团职8度,营以下干部6度。安置地政府调整水电费缴费标准时,水电补贴相应调整。
15.电话补贴费:从1997年1月起,给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放电话补贴费,其月标准为:离休干部10元,退休干部8元。(退休志愿兵、士官无)
16.生活补贴:从1996年10月起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按原职务(含相当职务或专业技术等级)发给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标准为:正军职至正营职以下205—150元。退休志愿兵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贴150元。
17.家庭自行取暖补贴:家庭自行取暖的离休退休干部,按照安置地政府规定的取暖补贴标准,发给个人。
18.地区生活津贴:对部分省市地区生活津贴进行了归并。
19.53年师职退休干部生活补助费:从1998年5月1日起,1949年10月1日—1953年12月31日期间入伍的师职退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100元;年满70周岁和其他符合享受护理费条件的,每人每月再增发150元,不另发护理费。
发放生活费的范围
包括已批准退休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师职(局级)以及专业技术四、五、六级(含体育一、二级)干部和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七级干部。
审批办法
享受100元生活补助费由安置地地区级民政部门审批;年满70周岁和其他今后符合享受护理费条件的,由省级民政部门审批。
三、安置管理单位集中掌握经费项目
1.取暖费:根据《民政部门关于移交地方军队离休干部取暖费的复函》规定,总后勤部规定的取暖费标准,是军队各大单位向总部计领取暖费的标准,由单位掌握使用,不是发给个人的标准。移交地方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不住营区的由管理单位按照国家对取暖地区的规定执行。目前,财政部仍按中央军委批转后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的各职军官住宅建筑面积标准核拨取暖费。(师职92㎡、团职72 ㎡、营以下54㎡)
2.离休干部特需费:每月42元。特需经费按月计领,由安置管理单位统一掌握,不得发给个人。主要用于解决离休干部的特殊困难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开支,如:为离休干部购买公用图书、报刊、资料、文体器材和慰问等开支,不得挪作他用。可以跨使用。
3.福利费:按基本离退休费用的2.5%提取,由管理单位统一掌握。主要用于:为活动室和离退休干部订阅报刊杂志、购买文化体育用品的费用;召开离退休干部小型座谈会、表彰会、经验交流会的费用;经组织批准参加学习和参观考察的费用,离退休干部参加文化比赛活动的差旅费;其他福利费用。可以跨使用。
四、优待抚恤
2004年10月1日执行的国务院颁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抚恤优待,按照本条例有关现役军人抚恤优待的规定执行。
(一)一次性抚恤 1.牺牲病故证明书的发放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
发放顺序:
(1)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2)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3)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的,由其自行商定,商量不通的,发给父母(抚养人);(4)没有父母(或抚养人)、配偶的,按下列顺序发给其他亲属:①子女;②兄弟姐妹;(5)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2.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标准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1)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2)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3)立一等功的,增发25%;
(4)立二等功的,增发15%;
(5)立三等功的,增发5%。
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3.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对象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一次性抚恤金发给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如果军人死亡前有遗嘱的,应按照遗嘱载明的顺序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4.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项目
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以及离退休后直接增加的离退休费;退休志愿兵(士官)军衔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以及退休后增加的退休费。离退休干部的地区类别工资、护龄、教龄津贴也计算在内。
(二)特别抚恤金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除按本条例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1988年7月18日《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发布后病故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凡符合特别抚恤条件的,自文件下发之日起,由其生前所在单位为其遗属发放相应特别抚恤金。
1.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条件
(1)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或荣立一等功的人员;
(2)生前在边防、海岛、高原部队或其他特别艰苦的环境工作及在国防科研中从事国家规定的有害工种连续满20年,并作出显著成绩者;
(3)生前为师职(含)、专业技术7级(含)以上干部或军龄(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满30年的干部,且事迹突出者。2.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标准
按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条件顺序依次划分为一、二、三等。其中,一等为15000元、二等为12000元、三等为10000元。同时具备两种(含)以上条件的,按其较高的一个等级给予抚恤。
(三)丧葬费
军队离休干部丧葬费从1989年8月1日起,兵团职以下干部是12个月的工资总额。离休干部计发丧葬费的基数为基本离休费、地区津贴。
从1993年10月起,退休干部丧葬费标准为干部本人生前12个月的退休费。退休志愿兵按照现役志愿兵的规定执行。
丧葬费由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发放。办理丧事费用,除单位出车、送花圈外,其他费用从丧葬费中支出,办理完丧事后剩余丧葬费发给遗属,经费从军队离退休干部经费中列支。
(四)牺牲、病故后6个月工资
军队离退休干部去世后,从去世的下月起,给其遗属继续发6个月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生前离退休费。离休干部的基数为基本离休费、地区津贴、公勤费、交通费、荣誉金,退休干部的基数为基本退休费、地区津贴。军队离退休干部遗属符合享受生活补助费条件的,从第7个月起领取生活补助费。所需经费由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发放,从军队离退休干部经费中列支。此规定军队退休干部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五、探亲待遇
从2004年1月1日起,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志愿兵),与父母(含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一地生活的,其探望父母的时间由每四年一次改为每两年一次,往返车船费按照现行规定报销。
干部探亲往返途中,从晚8时至次日晨7时之间,在车船上过夜6小时以上的,准予购买火车硬席卧铺票或轮船三等舱票。乘坐使用空调设备的火车时,另外加收的空调费准予报销。白天乘坐轮船时,准予购买四等舱位票或比统舱高一等舱位票。对于无直达车次,必须中转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
六、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
(一)、军队离休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
自2005年1月1日起,离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遗孀的定期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为:离休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团职(含相当职务级别,下同)以下的每人每月600元。
离休干部遗属中,未满16岁或已满16岁仍在校读书或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和经批准投靠离休干部生活的无固定收入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其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50元。
(二)、军队退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
1.自2005年1月1日起,退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遗属,符合《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在领取定期抚恤金后,参照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军队退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属,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办理定期抚恤金手续,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享受当地规定的定期抚恤金标准。在领取定期抚恤金后,服务管理机构参照离休干部遗属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2.军队退休干部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的条件:
《军人抚恤优待条件》第十五条,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对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第三篇:部队标准党性分析材料
党性分析材料
连
排长:XXXXXX
2010年11月1XXXX 日
深刻解剖思想根源,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党性分析材料
本人于200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于今年6月毕业于XXXXX学院,而后分配到XXXXXX连,现任排长职务。我想说,自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一切个人利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宗旨,矢志不渝。
十七大召开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创新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举措。我按规定认真参加了连里组织的相关教育,学习了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有关领导的讲话,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有提高,增强了努力搞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面从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履职尽责、作风纪律、先锋模范五个方面向党组织做下汇报。
政治觉悟:对党忠诚,热爱人民,时刻铭记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时刻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在党和国家的利益遭到侵害的时候敢于去斗争。坚持正确的立场,当自身利益与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能舍小顾大。时刻准备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自己的一切。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紧跟党的步伐。
思想道德:明事理,变是非,思想道德纯洁。带头弘扬正气,敢于挑战歪风邪气。清正廉洁,拒腐防朽,绝不侵占战士利益和国家财产。保持高尚的道德标准,以纯洁的党性参加党交给我的各项任务。
履职尽责:立足本职岗位,当一天排长,就履行排长职责一天。在生活、工作、训练,战备等各项工作中做好表率,身先士卒。任务冲在前,利益退在后,关心士兵成长进步,做好战士心理疏导,与战士同吃、同住、同操作、同劳动、同娱乐。做到身在连队,心系士兵。做好基层一点一滴,就是为国防事业做最大的奉献。
作风纪律:带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带头学习新条令条例。坚决抵制腐朽的作风和不正之风在连队滋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指出别人的不足,坚决与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为连队树正风,行正气,做出自己的贡献。
先锋模范:带头学习理论知识,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规章制度。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密切联系群众,体贴关系战士,帮助战士一起进步。
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
1、理论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深刻,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或有时间没自觉主动地学习。大多数是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
2、是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对工作、学习的创新精神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学习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4、作风纪律要求不够严,出现问题不找主观原因,强调客观理由,自我开脱。
5、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性不强。有时因为自己的思想惰性导致在生活、训练、工作、战备上出现不一致现象,情绪积极的时候能按要求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情绪低落或者思想惰性出现的时候又不能很好的坚持。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不到家。对学习自觉性稍差、重视不够以及政治鉴别力缺乏的问题,究其思想根源: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
2、思想解放力度不大,没有一种甩开膀子干的狠劲和勤钻实学的创新精神。究其思想根源:一是在学校养成的填鸭式灌输教育的学习习惯,总觉得墨守陈规就不会出大问题,其实这往往是扼杀思想解放的凶手。二是理论深度不都,没有学习到老一辈革命家那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和理想底蕴。这是导致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和缺乏思想创新的根源。
3、在作风纪律上有所松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力不强,在各项任务和生活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断断续续。如果每个党员都如此,那么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无法得到体现,更何谈学习型党组织。究其根源:一是没有时刻以先锋模范作用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二是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毅力还不够顽强。
整改措施:
1、坚定理想信念,奠定思想基础。勤于党的理论学习,钻于党的理论创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动摇,踏踏实实地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绝履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我想,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够自觉地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供献。
2、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敢于在工作上创新,不怕失败,不墨守陈规,但也不违反原则。
3、坚持不懈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保持政治思想纯洁,提高品质和能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干部党员,更应坚持党员干部“己身直,以正人之曲”、“己身先,以率人之行”原则。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向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巩固自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行为准则。
整改时限:
立即整改,长期践行。转变思想,开拓思路,用另外一种态度,另外一种精神去探索去学习。边学习边整改,在实践寻找问题,在实践领悟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做先锋模范。XXXXXX连
排长:XXXXX 2010年11月12日
部队党性分析材料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本文已影响 7258 人
-本人于xxxx年6月在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工作23年,历任排、连、营行政主官,党支部副书记,xxxx年任解放军xxx医院院务处长,医院党委常委;xx年任xxx军需仓库主任,兼任仓库党委书记xxxx年1月至今,任局机关支部书记,在部队、地方多次立功受奖外,11次评为军、师和本级的优秀党员。
一、自我评价
从xxxx年9月至今,近两个月的党校学习,本人严格遵守党校规定,利用节假日参加本单位活动(加班)83小时外,无一次迟到早退,从党性修养的高度,克服一切困难,全勤参加了党校所有培训课程,较好完成了学习和培训任务。除了集中学习之外,本人还利用业余时间和晚上、休息日进行了自学,规定书目外,还从党校借阅《文学细读演讲录》、《国学点评》、《社会经济与思考风暴》等8册相关书箱,完成笔记三本计318页,较高质量地完成了规定和自定的学习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和十月中旬的异地培训,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振奋了精神,对如何做好自身的党性修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如何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发挥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特别是党性修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增强了在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
二、存在不足
第一、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坚定拥护,但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做得不够。表现在一是深钻细研不够,满足于学习了,不全面、不系统,缺乏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二是在学习内容上,对本职工作有关的的法律法规学习比较认真,忽视了对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三是在学习的方式上,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够,不能真正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所以看问题和做事情有是片面,全局意识相对不足。
第二、宗旨观念有待进一步筑牢。本人从部队行政主官转业至现在的工作岗位,从单纯的军事行政管理到事务巨细的纪检监察日常工作,一时很不适应,特别是面对接访群众的一再上访,有时解释多了,就有点不耐烦,暴露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牢,在服务群众,服务一线窗口的工作中,有时习惯于凭经验考虑问题,想事情在工作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的方式方法比较少。在教育、监督、制度的惩防工作中,就极易出现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第三,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深入。转业后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管纠风工作,将倒数第二扭转到正数第二,为局荣立一等功增添了重了砝码。但在协调局党组监督管理中,精神状态未能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进取意识不同程度地有了下降,“创”和“争”的意识不够强烈,与各窗口沟通较少,淡化了争创一流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深入基层不够,满足于一般的宣教,一般的检查,所订制度针对性、系统性、前瞻性,特别是可操作性不强,以至本局连续出现干部滥用职权贪污犯罪。
三、整改措施:
第一、找准差距,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后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作为基层一名党员干部,要以这次党校培训学习为新的起点,首先要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原原本本地吃透中央精神实质,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其次通过党纪条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素养,结合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落实党员的标准要求。真正将学习和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有所用的基本要求。三是站在新的高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实践中,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努力奋斗。
第二、以民为天,端正“三观”,提高能力。通过党校两月培训学习,深切明了人民群众的“三性”,既广大劳动者利益在诸多利益主体中具有根本性,在不同利益层次上具有首要性,在各种利益关系中具有重要性,我将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座右铭,在实践中端正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走下去,听意见,办实事,做宣传,用情、用心做好本职工作,一切工作要让群众满意,看群众的脸色办事,充分感知李瑞环同志所说的“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怕”,充分认知上海考察中黄河路社区“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新理念。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服务需求,向先进党员干部学习服务态度,向书本学习服务群众的技能,唯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保持“两个务必”,才能将共产党员的修养定位在群众满意的天平上,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第三、深入一线,勤奋工作,提高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党的三大法宝,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和恢复的优良传统。必须继续保持部队中形成的“见第一就抢,见红旗就扛”的精神,深入一线,与窗口干部一起,探索、创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办法,针对干部层级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制度抓管理,善于发动群众搞监督,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不断提高执纪水平,以促进和谐社会为已任,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神圣使命。
本篇文章来源于 「学习啦」www.xuexi.la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xuexi.la/fanwen/party/13565.html
本人于xxxx年6月在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工作23年,历任排、连、营行政主官,党支部副书记,xxxx年任解放军xxx医院院务处长,医院党委常委;xx年任xxx军需仓库主任,兼任仓库党委书记xxxx年1月至今,任局机关支部书记,在部队、地方多次立功受奖外,11次评为军、师和本级的优秀党员。
一、自我评价
从xxxx年9月至今,近两个月的党校学习,本人严格遵守党校规定,利用节假日参加本单位活动(加班)83小时外,无一次迟到早退,从党性修养的高度,克服一切困难,全勤参加了党校所有培训课程,较好完成了学习和培训任务。除了集中学习之外,本人还利用业余时间和晚上、休息日进行了自学,规定书目外,还从党校借阅《文学细读演讲录》、《国学点评》、《社会经济与思考风暴》等8册相关书箱,完成笔记三本计318页,较高质量地完成了规定和自定的学习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和十月中旬的异地培训,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振奋了精神,对如何做好自身的党性修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如何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发挥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特别是党性修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增强了在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
二、存在不足
第一、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坚定拥护,但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做得不够。表现在一是深钻细研不够,满足于学习了,不全面、不系统,缺乏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二是在学习内容上,对本职工作有关的的法律法规学习比较认真,忽视了对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三是在学习的方式上,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够,不能真正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所以看问题和做事情有是片面,全局意识相对不足。
第二、宗旨观念有待进一步筑牢。本人从部队行政主官转业至现在的工作岗位,从单纯的军事行政管理到事务巨细的纪检监察日常工作,一时很不适应,特别是面对接访群众的一再上访,有时解释多了,就有点不耐烦,暴露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牢,在服务群众,服务一线窗口的工作中,有时习惯于凭经验考虑问题,想事情在工作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的方式方法比较少。在教育、监督、制度的惩防工作中,就极易出现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第三,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深入。转业后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管纠风工作,将倒数第二扭转到正数第二,为局荣立一等功增添了重了砝码。但在协调局党组监督管理中,精神状态未能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进取意识不同程度地有了下降,“创”和“争”的意识不够强烈,与各窗口沟通较少,淡化了争创一流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深入基层不够,满足于一般的宣教,一般的检查,所订制度针对性、系统性、前瞻性,特别是可操作性不强,以至本局连续出现干部滥用职权贪污犯罪。
三、整改措施:
在后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作为基层一名党员干部,要以这次党校培训学习为新的起点,首先要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原原本本地吃透中央精神实质,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其次通过党纪条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素养
第一、找准差距,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后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作为基层一名党员干部,要以这次党校培训学习为新的起点,首先要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原原本本地吃透中央精神实质,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其次通过党纪条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素养,结合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落实党员的标准要求。真正将学习和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有所用的基本要求。三是站在新的高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实践中,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努力奋斗。
第二、以民为天,端正“三观”,提高能力。通过党校两月培训学习,深切明了人民群众的“三性”,既广大劳动者利益在诸多利益主体中具有根本性,在不同利益层次上具有首要性,在各种利益关系中具有重要性,我将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座右铭,在实践中端正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走下去,听意见,办实事,做宣传,用情、用心做好本职工作,一切工作要让群众满意,看群众的脸色办事,充分感知李瑞环同志所说的“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怕”,充分认知上海考察中黄河路社区“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新理念。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服务需求,向先进党员干部学习服务态度,向书本学习服务群众的技能,唯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保持“两个务必”,才能将共产党员的修养定位在群众满意的天平上,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第三、深入一线,勤奋工作,提高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党的三大法宝,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和恢复的优良传统。必须继续保持部队中形成的“见第一就抢,见红旗就扛”的精神,深入一线,与窗口干部一起,探索、创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办法,针对干部层级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制度抓管理,善于发动群众搞监督,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不断提高执纪水平,以促进和谐社会为已任,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第四篇:公安消防部队中队建设标准
公安消防部队中队建设标准(2007年4月修订)
为把公安消防部队基层中队建设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坚强战斗集体,依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安消防部队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思想政治建设
(一)党支部坚强有力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指示,政令警令畅通。
2、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组织健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十六字”原则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议事程序规范,决策科学、民主。
3、班子团结,务实创新,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领导中队全面建设的能力和带领官兵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能力强。
4、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有力。按标准、计划、程序发展党员,党员先进性得到充分发挥。干部表率作用好,按编配备,主官能力强,保持相对稳定。干部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
5、深入开展“双创双争”(争创先进基层党支部、争创先进中队,争当优秀基层干部、争当优秀士兵)活动,争先创优氛围浓厚。
6、对团支部、武警委员会领导有力,使其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活动经常,作用明显。
(二)思想政治教育扎实
7、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心理知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大力培育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官兵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纯洁,执法为民思想树立牢固。
8、教育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落实。教育安排科学合理,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多样,针对性、实效性强。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得到充分运用。
9、政治指导员会搞思想调查、会计划安排教育、会备课讲课、会利用现代传媒开展教育。其他干部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经常性思想工作到位
10、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健全,作用发挥好。“双四一”(干部“四个知道一个跟上”,战士“四个报告一个依靠”)和“三互”(互帮、互学、互教)活动深入有效。
11、经常性思想工作制度落实。经常性分析官兵现实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准确掌握、正确处理。开展群众性谈心活动,做好心理疏导和个别人员思想转化工作。执勤训练中的思想工作及时有效。
12、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严格落实官兵休假、体检等制度,干部福利待遇高于支队机关同职级干部,士官福利待遇按中队干部标准合理确定比例。帮助官兵妥善处理涉法问题,维护官兵合法权益。
(四)宣传文化工作活跃
13、俱乐部建设达标,组织健全,设施完善,制度落实,骨干作用发挥好。
14、文体活动经常,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做到“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晚会,体育每月有比赛”,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贴近实际、富有特色。
15、开展科学文化学习和岗位成才活动。积极组织官兵参加学历教育,干部达到本科(含在读)以上文化程度,士官30%以上达到大专(含在读)以上文化程度。依托驻地教育资源,开展“两用人才”培养和文化学习活动,士官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能。
16、利用橱窗、板报、网络和新闻媒体宣传部队建设成果和好人好事。设兼职宣传报道员,随警出动,及时记录和宣传灭火救援情况。消防站开放和深入辖区单位、社区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
(五)警政警民关系融洽
17、积极开展拥政爱民和警民共建活动。官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民族宗教政策和公民道德规范,热爱人民群众,文明执勤,正确处理警民纠纷,无违反群众纪律问题。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满意。
二、执勤战斗和业务训练
(一)战备工作落实
18、战备值班、交接班、战备教育、等级战备等制度执行严格,官兵岗位职责熟悉、在岗在位,战备状态良好。
19、各类灾害预案熟悉掌握。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准确、规范、完整,修订及时。
20、执勤备战、业务训练、灭火救援资料档案齐全,及时更新,专人负责。
(二)业务训练工作扎实
21、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周有训练安排、月有训练计划和考核,系统开展体能、技能、装备操作应用、“六熟悉”、战术科目训练和实战演练,参训率不低于90%,各项训练成绩合格率95%以上、优秀率70%以上。建立官兵业务训练档案。
22、深入开展“六熟悉”训练,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训练时间的30%。参与指导重点单位灭火和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参与重点单位消防验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六熟悉”、预案制定和实地演练以及重大活动现场保卫,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及时向大队或支队反馈。
23、强化实战演练,每年对所有预案实地熟悉不少于一次,对辖区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演练不少于一次,夜间和火灾多发时段的实战演练不低于演练总数的30%。
24、干部熟悉灭火救援预案和灾害事故处置指挥程序及方法,具备灭火救援指挥员岗位资格和本级指挥能力,符合相应条件的干部具备初级消防专业技术资格;士兵熟悉装备性能、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及救生方法。干部、战斗班长达到“四会”(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教练员要求。
25、训练场地、设施符合标准,各种训练器材满足训练需要。特勤中队建有烟热训练室、化工装置、交通事故、建筑物坍塌等模拟训练设施(建有模拟训练基地的城市,特勤中队可适当调整标准)。
(三)灭火救援能力强
26、接处警准确迅速,警力调派及时合理,原始接处警信息记录清晰完整。出动时间符合规定,赶赴现场安全、准确、迅速。
27、灭火救援行动快速准确、指挥科学。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严格贯彻执行《执勤战斗条令》、《抢险救援勤务规程》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要则》,现场侦察判断准确,战斗展开迅速,力量部署正确,处置程序规范,救人措施迅速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到位,信息传递及时准确,火场供水合理,无严重失误。灭火救援后,清理现场彻底,移交手续规范,整理器材、维修装备及时,恢复执勤战备状态迅速。
28、设置火场文书,专门记录、搜集灭火救援文字和音像资料,内容完整准确。在出动归队后12小时内,及时将接警出动的信息录入全国火灾统计管理系统。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抢险救援战评规定》,战评及时、客观,典型案例分析深入。
29、大型活动有勤务预案,认真组织演练,执勤中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30、灭火救援现场物资、消防通信、器材装备维护、医疗救护、生活等战勤保障工作落实。执勤车辆配备医疗急救箱和常用急救药品。
三、行政管理
(一)日常管理正规
31、严格落实条令条例,保持正规的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加强条令条例教育和训练,官兵警容严整、举止文明、遵纪守法、令行禁止,无违反“五条禁令”、官兵行为“十五个严禁”等问题。加强经常性管理,节假日、课余时间和外出人员管理严格,无失控漏管。建立具备安全监控和上级实时检查监督功能、覆盖重点部位的远程可视系统终端(可以远程教育培训系统为基础)。
32、科学统筹安排教育训练时间,除灭火救援、大型活动保卫和其他勤务活动外,原则上业务训练、政治教育按照7:3的比例安排(党团活动可在政治教育时间段中安排)。经支队或大队级单位批准,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可合理调整教育训练时间,相对集中使用。文化活动原则上安排在课余和周六时间。
(二)兵员管理严格
33、兵员使用合理,无擅自外借兵员,无非警务用兵。士官选取、等级评定符合规定,骨干作用发挥好,满编率、培训率、对口率达到97%以上,称职率达到100%。
(三)安全工作落实
34、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公安消防部队安全工作规定》、《公安消防部队预防犯罪工作规定》、《公安消防部队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及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密规定,安全工作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教育经常,制度落实。补兵退伍、转改士官、节假日、“八小时”以外等重点时期,车辆驾驶、训练、灭火救援等重要环节,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组织严密,防范措施到位。无责任事故、无严重违纪、无刑事案件和自杀事件。
(四)官兵关系密切
35、严格落实官兵关系“双六条”和干部带兵“十不准”。干部坚持“五同”,关心爱护士兵,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在士兵入党、考学、优秀士官保送入学、选取士官、技术培训等问题上,实行名额、标准和条件公开,严禁打骂体罚士兵、侵占士兵利益、收受士兵钱物。士兵尊重干部,服从领导和管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老兵关爱新兵,严禁打骂体罚新兵、侵占新兵利益。
(五)营区管理有序
36、营区布局合理,环境绿化、美化,清洁卫生,营区管理“十不准”规定落实。营区外观标识、车辆装备外观制式和营区标语、标牌等内部标识规范统一。门卫设置符合要求,人员、车辆出入管理严格。
(六)内务设置统一
37、内务设置符合条令规定,整洁、规范,利于执勤,方便生活。
四、后勤保障
(一)后勤队伍精干
38、后勤人员编配合理,职责明确,业务熟悉。司务长、给养员、炊事员、卫生员、装备管理员经过专门培训。公勤人员聘用及管理规范。
(二)设施配套合理
39、工作、生活设施达到建设标准。合理设置食堂、储藏室、浴室、盥洗室、洗衣房、晒衣场、接待室、器材库、维修室等场所,设施齐全配套(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队可适当调整场所设置,但应满足工作、生活基本需要),落实新“五个一”(电子阅览室、视频教室、冷暖设备、烘干设备、健康档案)标准。官兵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后能吃上热饭、能洗上热水澡。干部、士官家属临时来队有住房。
(三)伙食管理良好
40、严格落实《武警部队伙食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军人膳食营养素供给量、食物定量和伙食费标准。伙食费使用管理规范,专款专用,账目定期公布,结余控制在规定供应标准1至2个月的总量之内,干部、士官按规定缴纳伙食费。科学调剂伙食,实行分餐或自助餐,尊重少数民族官兵生活习惯。炊事设施设备和消毒设备齐全,主副食品采购制度落实,制作、存放符合卫生要求,无食物中毒。
(四)财务管理严格(有独立财务管理职能的中队)
41、财务制度落实,执行标准严格,账户开立符合规定。大项经费开支经党支部集体研究。各项经费收支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开支有计划,范围符合规定,审批程序规范,由结(核)算中心审核报销。账目日清月结,账实相符,现金收支手续严密,库存现金不超过限额。无贪污挪用、虚报冒领、私借公款等违法违纪问题。财务人员交接手续完备。
(五)物资管理规范
42、物资管理责任制落实,营房营具计价挂账,账物相符,维修保养及时。房屋无私自改建或租借。物资分类存放有序。被装发放及时、准确。捐赠物资入账及时,使用合理。
(六)卫生防病防疫工作落实
43、卫生防病教育经常,防治措施落实,官兵医疗有保障。设置医疗药品柜(包),有条件的设卫生室。官兵每年、炊事员每半年体检一次,消防员个人健康达标。有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无传染病流行。无计划外生育。
五、装备建设
(一)装备配备齐全
44、执勤车辆装备配备达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教育、管理、宣传等器材装备达到配备标准。严禁采购、配备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消防车辆装备,严禁违规使用改装消防车。
(二)装备管理规范
45、装备器材管理制度落实,档案齐全。按技术要求存放、维护和保养,无丢失、损坏、锈蚀、霉烂,状态良好。执勤训练器材分库保管,专人管理,出入库手续完备,账物相符。
46、爱装管装教育培训经常,干部熟悉装备基本性能、数质量情况和日常管理要求,装备管理员掌握库存器材的基本性能和保管要求,执勤人员对分管装备会检查、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47、车辆牌证管理严格,无丢失、外借和串挂现象。
六、信息化建设
48、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与大队或支队联网,有效带宽达到2M以上。各类信息系统运行正常。远程教育终端设备齐全。干部每人配备一台电脑,战士每3人至少配备一台电脑。
49、干部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各类信息系统开展业务工作。士兵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
50、各类基础信息采集、更新及时、准确、完整,落实专人负责,并能有效利用信息引导灭火救援、训练等工作。
公安消防部队大队(消防科)建设标准
(2007年4月修订)
为把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大队(消防科)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管理规范、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坚强战斗集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安消防部队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思想政治建设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建设和业务工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指示坚决,政令警令畅通。
2、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党组织健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贯彻民主集中制,按照“十六字”原则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议事程序规范,决策科学、民主。班子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领导部队全面建设的能力和带领官兵完成消防监督、灭火救援任务的能力强。
3、干部按编制配备,能力素质强。干部每年参加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具备消防监督岗位资格和本科(含在读)以上文化程度,做到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主官全面、准确掌握辖区消防工作和本单位建设情况,统筹协调和抓落实的工作能力强,同时具备灭火救援指挥员岗位资格。
4、政治教育时间、人员、内容、效果落实。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大力培育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官兵政治坚定、思想道德纯洁,执法为民思想牢固。
5、党风党纪教育经常,廉政建设制度规定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严禁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审核验收、火灾事故调查、消防产品监督和消防工程、产品招标中为个人和亲友牟取私利,收受钱物。严禁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事消防工程施工、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消防中介服务等经营性活动。严禁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中收受贿赂。严禁在入党考学、立功受奖、技术培训、士官选取和晋级、优秀士官保送入学中收受士兵钱物。
6、经常性分析官兵现实思想,大队领导掌握官兵基本情况,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个别人员的帮教工作落实到位。
7、深入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大队(科)和争当优秀基层干部等活动,争先创优氛围浓厚。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和拥政爱民活动,内外关系融洽,社会形象良好。
8、对中队全面建设领导有力,所属中队达标。
二、消防监督执法
9、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岗位职责明确,程序严密,行为规范,责任落实,消防执法人员个人执法档案和单位执法档案健全,严格执行内部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执法质量考评等规定,内部监督有力。
10、文明执法,服务热情周到。警务公开,办事项目、制度、程序和服务承诺、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业务受理、审批、答复符合法定时限。来信来访、举报、投诉办理及时,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无“冷、硬、横、推”,无不作为、乱作为。
11、以任务主导警力,落实消防监督错时工作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在火灾高发、防范薄弱、便民服务的时段和部位上。
12、依法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程序合法,量罚适当,执行到位。法律文书规范,案卷材料齐全。无被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案件,无行政败诉案件,无承担国家赔偿案件,无被上级撤销的行政许可行为。
13、消防监督检查范围、内容、时间、方式和程序符合《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消防监督抽查的计划、频率、数量、重点确定合理。
14、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开业)前和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符合规定权限、范围、时限和程序,无漏检错检。
15、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符合权限、时限和程序规定,依据和结论准确。对辖区内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经审核验收不合格,而擅自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纳入重点范围,严格执法监督。
16、火灾调查及时,程序合法。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损失核定证据充分、准确。依法办理失火案件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件。
17、落实对派出所的指导职责,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范围、职责、权限明确、合理。推动将消防监督工作纳入公安机关对派出所及民警的责任目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内容。对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制度落实。
18、按照《消防监督执法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消防监督执法档案建设和管理,做到内容完整、归档及时、查阅方便。
19、火灾统计准确、真实,火灾情况上报及时,无瞒报、漏报。火灾发生24小时内将火灾基本信息录入全国火灾统计管理系统,并根据调查进展情况及时完善。
20、全面应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实行内部网上监督执法审批,及时录入消防监督信息,建立消防监督基础数据库。
三、社会化消防工作
21、依法推动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居(村)民委员会、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推动将消防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及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体系,纳入新农村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行标准化管理。
22、定期研判火灾形势,及时向政府提出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措施。
23、及时提请政府组织编制、修订、落实城乡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达到规定标准。
24、针对辖区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专项整改。利用火灾隐患网上追踪系统,及时录入、管理、分析火灾隐患整治动态信息。《重大隐患判定方法》(GA653-2006)和《重大火灾隐患判定、督办及立销案办法》落实,火灾隐患判定准确,整改期限确定合理,程序到位。重大隐患上报及时,举报、公示、挂牌、督办、销案等制度落实。
25、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未设立公安消防队的县级以上城市设立公安消防队或政府专职消防队,建制镇、集镇和乡镇工业区、开发区按要求建立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城镇社区、农村村庄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
26、落实公安部社区和新农村警务战略,推动消防监督工作纳入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社区和驻村民警的职责任务、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要求明确,保障措施落实。
27、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等重点人员的消防培训工作落实,培训效果好。
28、消防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消防新闻宣传、消防站开放、“119”宣传和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活动组织有力。对政府领导、企业法定代表人、老弱病残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及学生等人员的消防宣传落实。在主流媒体有固定的消防宣传阵地。有专(兼)职消防宣传员。
29、加强防控火灾普及性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适用于居民建筑和小场所的点式火灾报警装置及简易自动喷水灭火装置;推动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建设,以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场所为重点,推进社会单位联网工作,前移火灾预防关口。
30、消防产品监督检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标准要求,法律文书规范,案卷材料齐全。
四、执勤战斗和训练
31、战备值班制度落实,值班干部在岗在位,职责熟悉。灭火救援预案制作规范,定期熟悉和演练,及时修订。执勤备战、业务训练、灭火救援等资料档案健全。
32、部署、指导中队业务训练工作,季度有计划、有考核。干部按规定参加训练,达到《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标准。
33、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严格贯彻执行《执勤战斗条令》、《抢险救援勤务规程》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要则》,灭火救援战斗指挥决策科学,力量部署合理,战术运用正确,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严重失误。组织开展战评和典型战例剖析。
34、大型活动有勤务预案,认真组织演练,及时、妥善处置执勤中发现的问题。
35、指导中队结合“六熟悉”、预案制定和实地演练以及重大活动现场保卫,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及时向中队通报重点单位变化及重大火灾隐患情况;做好中队制定预案、开展“六熟悉”及实地演练的有关协调工作。
36、建立并落实与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其他社会救援力量的联战联训制度,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五、行政管理
37、严格落实条令条例,服从命令,令行禁止,警容严整,举止文明。无违反“五条禁令”和官兵行为“十五个严禁”等问题。
38、日常管理制度落实,执勤、训练、工作、生活秩序正规。干部管理严格,表率作用好。
39、科学统筹安排业务工作和教育训练时间。原则上每周政治教育、业务学习训练、党团活动时间分别不少于2个小时。
40、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预防犯罪工作规定》、《公安消防部队安全工作规定》、《公安消防部队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及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密等规定,安全工作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教育经常,制度落实。节假日、“八小时”以外、外出人员和车辆管理严格。无责任事故、无严重违纪、无刑事案件和自杀事件。
41、营区布局合理,绿化美化,清洁卫生。营区管理“十不准”规定落实。外观标识规范,内务设置符合规定。
六、后勤保障
42、建立消防事业经费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消防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职人员、后勤保障社会化、执勤补助、地方性生活补助、高危行业补贴、官兵人身伤亡保险等经费纳入消防业务经费保障范围。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建设经费纳入地方政府建设项目库。
43、财务制度落实,执行标准严格。按规定设立账户,设兼职出纳。大项经费开支经党委(支部)集体研究。各项经费收支纳入财务统一管理,票据使用规范,预算外经费收入符合规定。开支有计划,审批程序规范,由结(核)算中心审核报销。账目日清月结、账实相符。无“账外账”、“小金库”,无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无贪污挪用、虚报冒领、私借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财务人员交接手续完备。
44、营房、设施满足工作生活需要。大中队干部和士官家属临时来队有住房。装备物资管理规范,营房营具计价挂账,账物相符,维修及时。房屋无私自改建或租借。社会捐赠物资入账及时,使用合理。
45、消防装备和消防监督、政治教育、通信指挥、新闻宣传等器材达到配备标准要求,管理、使用、维护职责明确,完整好用。车辆牌证管理严格,无丢失、外借和串挂等现象。
46、卫生防病防疫工作落实,官兵医疗有保障,每年体检一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无传染病流行。无计划外生育。
47、推行社会化保障工作。在炊事员、内勤等非执法执勤岗位实行社会招聘制;在车辆装备维修、战时饮食供应等方面与社会单位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等。
七、信息化建设
48、干部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各类信息系统开展业务工作。有专(兼)职信息通信管理人员。
49、建立局域网,与支队和中队联网,有效带宽达到2M以上。业务受理窗口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具备开展网上业务受理和公布审批结果的技术条件。干部每人一台计算机。
50、按要求使用有关消防业务信息系统。坚持基础信息采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及时、准确获取、录入各类消防基础信息,各类信息完整、鲜活。加强信息研判,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附:
《两个标准》修订说明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部局组织对《公安消防部队中队建设标准》和《公安消防部队大队(消防科)建设标准》(以下分别简称为中队建设标准和大队建设标准)进行了修订。现就修订工作说明如下:
一、修订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部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依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公安部关于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指导意见》,结合形势任务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基层建设的方向、内容、标准和措施,着眼于从更高层次上完善基层建设标准体系,推动基层基础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
这次修订,把握了几个重要原则,即: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既认真总结和吸收基层建设的新鲜经验,又注重回答和解决基层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认真分析近几年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着重进行强调;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和单位特点,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增添了部分新内容
1、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结合贯彻落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部分新内容、新要求。如在中队建设标准第5、8、10、15条中,分别增加了开展“双创双争”和“双四一”及“三互”活动、“两用人才”培养、士官学历教育等内容,提出了开展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要求。在大队建设标准第2、3、5条中,分别对大队班子、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提出了新要求。
2、消防监督执法和监督管理改革方面。为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大队建设标准第9条中,增加了落实监督执法三个规定、建立执法档案等内容。为适应现代火灾防控的需要,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在大队建设标准第15、21、29条中,分别增加了查处违法违章建筑工程、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和推行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等新内容、新要求。
3、执勤战斗和业务训练改革方面。按照勤务实战化的要求,对业务训练和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中队建设标准第27、28、30条中,分别增加了灭火救援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火灾统计信息录入、战勤保障等内容;大队建设标准第36条中,新增了与各种社会救援力量建立联战联训制度的新要求。
4、警务勤务机制改革方面。根据新形势下建立现代消防警务机制的需求,结合基层实际,增加了警务勤务机制改革的有关内容。在中队建设标准第22、23条和大队建设标准第11、35条中,分别对落实“错时”工作制、实行“防消结合”勤务模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5、行政管理方面。针对当前部队管理尤其是预防事故案件工作的严峻形势,在部队管理工作上增加了一些新措施、新要求。如大队建设标准第40条和中队建设标准第34条中,增加了落实安全工作四个规定、明确安全工作重点等内容。中队建设标准第31、33条中,分别增加了建立远程可视系统、加强士官“四率”建设等新内容。此外,为统一规范基层工作秩序,在大队建设标准第39条和中队建设标准第32条中,对基层教育、学习、训练和文化生活的时间安排进行了明确。
6、后勤保障和装备建设方面。按照保障标准化的要求,针对后勤保障和装备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如在大队建设标准第42、47条中,增加了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内容;在中队建设标准第39、43、44条中,分别增加了落实新“五个一”达标建设、消防员个人健康达标、岗位工作装备器材达标和装备采购、使用要求等新内容。
7、信息化建设方面。为突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推进基层警务信息化建设,在大队建设标准和中队建设标准第48、49、50中,分别增加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采集与管理、信息化实战应用等新内容。
(二)完善了有关内容
1、更新了部分观点和内容。对原标准中与目前工作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观点和内容进行了更新,如在大队建设标准第5、28条中,分别对原标准“六个严禁”和消防宣传“四进”的提法进行了更新;在大队建设标准第4条和中队建设标准第7条中,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中队建设标准第19条中,对预案的类别重新进行了规范等。
2、细化了具体要求和指标。对原标准中比较原则性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提出了更具体的衡量尺度。如在大队建设标准第21、23、25条中,分别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在大队建设标准第49条和中队建设标准第48条中,对网络带宽、电脑配备等提出了更具体的指标等。
3、调整了部分指标和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标准中部分偏高或偏低的指标和任务进行了调整,增强了标准的可行性。如在原中队建设标准中提出的训练成绩合格率100%的指标,在原大队建设标准中提出的“干部和从事计算机的人员通过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获得相应等级证书”的要求,修订时考虑到实现的难度和有无必要性,分别降低了指标或予以删除;原中队建设标准中提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队至少设置学习室、图书室和综合游艺室”的要求偏低,在修订时予以删减;原大队、中队建设标准中提出的“干部达到专科以上学历”的要求,修订时考虑到新形势下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的紧迫性,提高了标准等。
(三)调整了有关内容
1、在遵循原标准基本体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着精炼、准确的原则,修订时对部分章节、部分段落、部分文字进行了调整、修改。
2、考虑到特勤大队的性质和任务,在大队建设标准中删除了原标准中关于特勤大队的有关内容,特勤大队执行修订后的中队建设标准。
第五篇:部队内务标准细则一
部队内务标准细则一
一、具备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二、卫生制度健全。
客用公共用品、用具符合卫生要求,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客用毛毯、棉被、枕芯三个月更换清洗一次。建有各类物品消毒记录,消毒制度张贴上墙,按规定程序清洗消毒。脸(脚)盆标志清楚。设无烟客房或无烟楼层,并有禁烟标志。三、根据经营规模和楼层分布,分设杯具专用消毒间(标志明显),具备上、下水和三个水池(去污、消毒、清洗池标牌),配备消毒柜和保洁橱柜。
四、客用棉织品及拖鞋、脸(脚)盆等要设置洗消间(如洗衣房)及洗涤、消毒设备;各类棉织品如床单、毛巾、浴巾、垫布、桌布等要分类回收、洗涤、消毒和存放。如外送清洗棉织品,提供洗衣厂家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合同及发票备查。应设置拖鞋专用消毒桶。五、客房及卫生间每日清洁消毒,按照开窗通风——卫生设施表面消毒——整理打扫房间——更换用具用品——擦拭桌面——卫生设施清洗消毒顺序进行。
公共卫生间及盥洗室有独立排风设备,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六、工作车合理设置并采取保护措施分别别存放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防止交叉感染。
清洁面盆、浴盆、恭桶的工具应分开存放,各类抹布标示明显,要分类使用、定位摆放,专布专用,并及时清洗消毒。七、环境整洁,空气质量、噪声、照度、通风等符合卫生标准。
没有防蚊、蝇、鼠、蟑等设施、措施,蚊、蝇、蟑螂等病媒昆虫指数及鼠密度符合有关考核标准。集中空调正常运行,达到卫生管理标准和要求。八、建有“五病”调离记录,无调离的,每年“零”记录。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从业人员,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部队内务标准细则二
一、卫生管理组织
1.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宾馆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宾馆卫生安全负全面责任。
2.主管负责人,对宾馆卫生负全面管理责任。并承担卫生管理职能。
(1)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
(2)制订宾馆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检查宾馆卫生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对宾馆卫生检验工作进行管理。
(5)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宾馆卫生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6)接受和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宾馆从业人员应按《宾馆卫生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遇特殊情况还应接受临时检查。
2.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宾馆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宾馆的工作。
4.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宾馆卫生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宾馆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凭有效的医院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三、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应按《宾馆卫生法》有关规定,每年接受宾馆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学习,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新进从业人员以及临时工应做到培训后上岗,培训情况应记录在案。
3.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知识,使从业人员了解熟悉有关应知应会内容,每次学习要有学习记录。
4.应建立从业人员学习培训、考核档案。
5.对不参加培训学习或考核不合格者要从严考核直至辞退。
四、卫生检查制度
1.按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卫生要求,开展卫生检查工作。
2.由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宾馆各个环节进行卫生检查工作。
3.每次检查均应将发现问题与当事人确认,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
4.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及处理意见,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制止。
5.健全卫生管理奖惩制度,每次检查结果均应纳入单位工作考核。
6.应建立卫生管理档案备查。
五、个人卫生制度
1.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还应戴口罩。
2.不得用手直接抓取各类布草。
3.不得穿戴工作衣帽进入厕所。
4.不得在宾馆内吸烟和随地吐痰。
5.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垃圾处理区。
6.工作人员都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7.不得在操作过程中佩带饰物及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六、库房管理制度
1.库房要有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布草出入库检查验收制度。
2.布草的储存要分类、分架存放,并做到标记鲜明,码放整齐,隔墙离地,定期检查。
部队内务标准细则三
1、遵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住宿业卫生规范》、《旅店业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和卫生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规范小旅店经营行为,不符合卫生规范要求的,将立即整改到位;
2、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设有卫生组织机构,并配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3、从业人员经体检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
4、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5、提供顾客用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要求,索证材料齐全,不采购无标签标识或标签标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妆品;
6、设立有独立且符合卫生要求的清洗消毒间,公共用具(茶具、脸盆、脚盆、拖鞋等)消毒设施和制度落实到位,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清洗消毒记录完整,所配备的数量能满足清洗消毒周转的要求;
7、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清洗记录完整,并按旅店床位1:3的比例配备。外送清洗的,到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洗涤公司清洗并签订合同,并做好送洗与接收记录;
8、客房保持通风良好,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如果使用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应按照《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清洗消毒。
9、饮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关要求。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并有清洗消毒记录,水质检测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