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材料格式

时间:2019-05-14 07:2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材料格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材料格式》。

第一篇:政府材料格式

(空一行)

关于XXXXXXX的汇报提纲(二号宋体)

议题主办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三号楷体)(空一行)市政府:

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三号黑体)

(一)XXXXXXX(三号楷体)。XXXXXXXXXXXXXXXXXXXXXX。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XXXXXXX(三号楷体)。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XXXXXXX(三号黑体)

页面设置:上边距3.7厘米,下边距3.5厘米,左右边距 均为2.7厘米,行距28磅,段前、段后均为0;页码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外侧设置。

文件印制:A4纸双面胶版印刷左侧装订,或用A3纸双面 印刷骑缝装订。

第二篇:权威政府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同时处于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时期,建立一个权威政府,维护政府的权威,不仅已经成为一个理论问题,也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建立权威政府的必要性

当前转轨与转型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日益向现代化发展。政府对经济、社会等管理职能由过去大包大揽和直接管理为主向社会放开的间接宏观调控为主,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多种职能正逐步交由社会承担,“有限政府”正在建构,“小政府,大社会”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总结。然而,小政府并不等于软政府,相反,处于当前阶段,我们更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政府来保证当前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平稳运行和有序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加以推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外生型的发展中国家里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自发生成的,其发展的向度、方式、速度必须而且只能与政府来加以培养并主导其生成,政府是经济、政治、社会的组织者,秩序的生成者和保证者,法律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因此只有建立权威的中央政府,才能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才能统筹规划,协助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企业买卖市场,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才能规范市场信息,加强市场管理,制止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只有建立了权威的地方政府,才能保障地区政治局面的稳定,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生成和完善,才能保证国家的法律、政令自上而下的实施和生效。中央政府权威和地方政府权威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建构二者的权威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只要建构一个权威政府,才能保障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度、快速、持续的进行,才能保证政治温度。所谓政治稳定是指社会政治体现在运行过程中处于一种有序状态,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平衡。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处于攻坚阶段,各项经济、政治、社会等体制改革处于一个十分紧要的关头,体制改革本身就意味着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涉及到强制性的对以往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正和对未来领域的开拓和探索,这就会牵涉到多方面的利益变动,可能会造成某些冲突、对立,从而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改革造成损害。因此,要求有一个强劲的政治权力作为体制改革的坚强后盾,并为改革的前进和深化作“开路先锋”,要用政府的权威来保证各项改革政令的有效实施。“他们(权威政府)常常帮助发展中国家,至少是在发展的早期,通过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而达到高的增长率。’,同时,市场经济并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它只是给人民提供了规则面前的平等或者是形式下的平等,因而有效率的市场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政府通过在公民之中重新分配财富和其他资源以弘扬社会正义是必须的。-;z}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消灭剥削、消除贫富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种制度本身的内生规定性要求国家必须利用政治权力去克服上述矛盾,以政府的有效性去克服市场的无效性来保证稳定。还有,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关系加速变革,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意识更新趋快,这种多元化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的失衡趋向,同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引发一定的非秩序行为和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的平衡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要用政府的力量来控制这些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它们的负面影响。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的进行。邓小平认为实行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由此可见,现阶段乃至今后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一个权威政府是必需的,一个有保障的平稳局势是现代化发展之必须。

再次,中国面临的当前国内外环境需要一个权威政府。国内,由于转型时期的变革,利益的重新划分,各类不同意识的泛起,由过去铁板一块的同质社会向多元化转变;同时地方分裂主义,各类邪教推波助澜,更兼我国人多地大,贫富差距在地区、行业上加大,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外,由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处于低潮,我国成为外国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对象,某些国家坚持“冷战思维”,不断在比如人权、西藏、新疆等问题上挑起事端。台独势力、**、“东突”等分裂势力常常造势,而且境内外势力相互勾结,兴风作浪,时时给我国现代化建设造成破坏和构成一定的威胁。同时,我国处于世界上几个有战争危险的地区的包围之中,北有中亚的宗教极端势力,东有南北朝鲜的对峙,南有南亚次大陆的巴基斯坦、印度两个有核武器的国家对立,而且,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有南海争端,与日本有钓鱼岛之争,与韩国有东海大陆架之争,与印度有涉及12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端,不论是周边有事还是直接卷入冲突,都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极大的冲击,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一个权威政府来对敌对势力加强专政,构成威慑,令其不敢轻举妄动,也需要一个权威政府来领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保证我国的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我国的根本利益。可见,一个能保证秩序、维护稳定、打击分裂、促进经济发展的权威政府是现实所必需的。当前,建构一个权威政府起到强有力的作用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应成

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必须突出其位置。

二、权威政府的建构

权威是权力和威望的统一,以对一定价值的认同为基础,政府的权威来源有以下几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宪法的授予,大众的认同,法律的规定,国家暴力机器的维护等,这些因素是构成一个系统的权威基础,宪法的规定将一定的权力授予政府行使,作为宪法的保障,是政府的法理权威的来源.是它合法化的基础,.‘较低层次的合法性可能降低政治组织(权威)、还致使公共政策失败。”再由法律规定具体行使的各项政府职能,由国家机器强制执行,以此引得民众的认同和遵守。但是仅仅有此还不够,民众的

认同感并非仅仅因为行使的权力来自法律的授予.还应该正当、合法的行使,同时,行使的各种权力可能遇到各类不法分子的抵抗,这就需要各类国家的暴力机器来保障执行,使国家机器顺利运行。

权威政府的权威归根到底来自于民众对政府行使其职权能力认同和信赖,因此建构权威政府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源,在此基础上建构权威政府的基本框架,完善其组织体系,建立其制度体系,确立起牢固的根基,形成组织权威,制度权威。政治制度上的首要问题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因此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规范党和国家的权限,党政分开,以法律来规范党和政府各自的权力,避免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权威政府才会确立起真正的权威。1.政府权威的确立有赖于对各类资源有效、合理、高质的利用。一个国家的权力资源的结构大体分为宪法性资源,物理性资源和操作性资源。宪法性资源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宪法所规定和赋予政府的公共权力;物理性资源指的是为保障公共政治权力的顺利行使而建立的带有强制性的组织和机构,如军队、警察、监狱、法院等暴力机器。操作性资源主要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规范、政治人事、国家财政等方面的权力。一个国家利用本身具有的资源总量必须产出最大的效益,使其最大限度的实现出来,需要对起进行合理的培植。横向上,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必须统一协调又相互制约。我国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由于其形成发展的时间短,许多方面仍有待完善,必须在现实中加强权力的制约,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使之更为适应现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纵向上,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资源配置。权力过分集中会导致专制,从而使地方失去积极性;地方权力过人会出现地方分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造成中央政府权威的弱化。我国历代以来一直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曾有过几次地方分权的尝试,但一直未获得很大的成功。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在较晚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中,政策创制的采用而非提出就成了关键。在这些社会中,抵制现代化改革的势力,无论在数目和力量上都跟美国不同,传统的社会势力、利益、习惯和制度在这些社会根深蒂固,要改变或摧毁这些传统势力,须将权力集中在现代化的推行者手中。”[6]为了维护全国的统一和稳定,维护稳定的秩序和法律的平稳执行,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必须的。在此前提下适当的权力下放,使中央与地方权力统分集合,集分平衡,保持适度的平衡,既发挥中央集权的长处,又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政府高效运转。

2.政府权威的确立有赖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使自己的职权,政府本身的行为合法化、规范化、程序化、原则化。要求政府在行使其职能时应当依法行政,一切以法律为准绳,防止和纠正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维护行政执法中的严肃性,同时健全行政监督体系,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执法水平。当前我国依法行政从总体上来看是好的,但有部分的局部的不良现象,这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要求我们在健全行政体系的同时,加强行政队伍的建设,提高行政人员和公务员的素质和水平,强化他们的依法行政意识,使人民群众满意。

3.政府权威的确立必须坚持不懈的反腐败。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不仅损害干群关系,危及政府权威,而且造成各类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提高政府运作成本。“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腐败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各级政府都应建立一套反腐倡廉机制,同腐败做长期的斗争,净化自身,而达到强化自身。当前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权力监督机关的组织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完善反腐败的法律建设:在重视事后追惩的同时加强具有防范功能的法规建设。三是搞好人事管理,第一,选好,用好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本身的清正廉 洁,以身作则,不仅能够对部属起方法作用,而且即使本单位出现腐败行为有容易得到解决;第二,实行考试招聘制度,保证公务员素质。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机关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控制,折射反腐败的必要条件。五是在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多发部门引进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智,如对土地使用权,工程承包权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公开招标,杜绝钱权交易和黑箱操作,从而刹住腐败的泛滥之势。[8〕

4.政府权威的确立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在社会的转型期间,市场经济的大潮激起了不同价值追求和取向,对同一社会现象由于其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利益归宿,不同的社会经历而表现出不同价值评判准则和不同的价值目标追求,表现出不同乃至对立的心态和行为,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和矛盾不仅直接影响人们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承受力和适应感,而且更加深刻的影响到人们对权威的认同。从而在广泛的层面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协调程度。“某种程度的 意见一致是所有社会组织存在的前提”,因此,政府必须运用手中的各种舆论工具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适应转轨时期的新情况、新变化,就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问题、新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当前,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我们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以此来强化政府权威,获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思想上的保证。

5.权威政府的建构在于政府提供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在于政府作出科学的决策并有能力执行和落实决策。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在于经济,也就是一个政府的财力。有充足的财力支持才会有能力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才会使宏观调控政策得到经济上的支持而有效贯彻和执行。目前,健全税收制度是增加政府财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开辟新税种,打击偷税、漏税、骗税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在强大经济的支持下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并将其落实到位,令法规和政策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才有利于维护和增强政府权威,反之则会降低政府权威。

6.权威政府的建构必须维护和开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威。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她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加强政府的权威就必须加强党的权威,加强党的权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制度建设、领导体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维护和开发党的领导权威资源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着眼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各级干部必须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组织制度权威,以及在领导体制上对中央的绝对服从、对上级领导权威的服从和对下级领导权威的尊重,维护和强化党的组织权威,坚持反对腐败,才能维护和增强党的权威,从而通过党的领导地位来维护和加强政府的权威,建构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7.建构权威政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本国政府在外交,国际风云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本国的根本里,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很显然,一个丧权辱国,对外随意妥协退让的政府是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的。全球化的市场竞争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必须由政府来代表和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主导市场经济建设,使本国利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否则,民族利益将受到损害。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而且日趋一体化的国际大舞台,我国只有加强内功,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准则,独立自主的发展我国同外国的关系,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反击对我国的无端攻击和挑衅,树立起与我国实力相当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才会赢得民众的认同和归依,才会强化政府的权威。政府权威的建构并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权威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同是实现权威的手段也是目的。转型时期各种不同利益分化,各类不同的利益要求涌现,作为一种能够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政治体系,实现最大限度的权威认同,该政治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政治体系,表现为通向掌握和执行各级政府权力的职位在更大范围内向新兴阶级、阶层和利益集体开放,把在现代化转变社会下所产生的并获得了新的社会意识的社会力量纳人自己的体系之内,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活力。也就是亨廷顿所说的“参与扩大化”,接纳不同背景的代表人物从而融合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要求是建构政府权威的必经之途。

三、建构权威政府应该注意的问题

建构一个权威政府对于一个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持稳定,保障秩序,在此基础上来促进发展。然而权威政府并不等于专制政府,民主和自由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向,因此建构一个政府的权威不能也不可以以牺牲民主和自由为代价。然而二战以来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新兴民族国家所进行的西方民主化实验表明:民主非但未能促进政治的发展,反倒使社会产生了认同危机,在共识破灭、权威瓦解的情况下,各种政治力量自行其是,展开相互对抗谋求本派权力的最大化。有人用罗马“执政官制”的概念将其称之为“普力夺社会”(Praetorianism)。归纳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教动诞生了以亨廷顿为代表的“大政府学派”,降低了过去将民主化视为政治发展的首要指标的高调,将注意转移到了政治秩序上来。他们的基本思路可以做如下概括:现代化需要稳定政治秩序;稳定的政治秩序离不开有效的政治权威;政治权威的建立则有赖于统治集团或某个领袖人物的圆熟的政治谋略和政治搜夔

技巧。这就是所谓的新权威主义结论。[l0〕可知,一个权威政府对于维护秩序和保障平稳是必须的。但是“事实上,一个压倒一切的政治权威在获得维护秩序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往往要妨碍它获得政策创新和体制变革的外在条件和机会’,这这些外在条件和机会在现代化的发展中是必需的。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基本国情,推行民主化依然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可见,权威政府并不是要建构一个专制政府,不能以稳定为由而盲目排斥民众的参与进而扼杀民主,走上专制的道路。假如走上这样一条路线,必将发展成为一个暴虐的政府而遭到民众的唾弃。建构权威政府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论及社会发展时认为有两种基本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一种是政府的控制力,一种是社会的自由力。这两种力量是互动的,其合力是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有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和不成熟及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要求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引导、控制,要求政府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有计划的调节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尽力达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利用,加快现代化的速度。同时保证市场的平稳,公正和公平。当然,政府不应该再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对市场完全控制,否定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靠行政指令决定一切,干预市场,凌驾于市场之上。市场机制仍然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机制。二者做到密切配合,形成强劲的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l]RiehardMadsen.ChinaAndTheAmerieanDream[M].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GabrielAAlmond.Comparativepolities[M〕.publisher: PriseillaMeGeehon,2001.仁3][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GabrielAAlmondComparativePolitiesP16Publisher: PriseillaMeGeehon2001.〔6〕〔9〕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巨7〕江泽民,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会上的讲 话〔N].人民日报,1997一5一6.仁8」何志军.论转型时期的政府权威[J〕.理论与改革,1998(1).仁1。」[11」严强,张凤阳,温晋峰.宏观政治学[M〕.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8、[1幻杨新光.论现代化我国强化政府权威客观必要性〔J工 理论与现代化,2000(10).

第三篇:政府红头文件

XXXXXXXX文件

xxxx发〔xxxx〕x号

□□□□□□

□□□□□□:

□□□□□□□□□□□□□□□□□□□□□□□□□□□□□□□□□□□□□□□□□□□□□□□□□□□□□□□□□□□□□□□□□□□□□□□□□□□。

□□□□□□□□□□□□□□□□□□□□□□□□□□□□□□□□□□□□□□□□□□□□□□□□□□□□□□□□□□□□□□□□□□□□□□□□□□□。

□□□□□□□□□□□□□□□□□□□□□□□□□□□□□□□□□□□□□□□□□□□□□□□□□□□□□□□□□□□□□□□□□□□□□□□□□□□。

□□□□□□□□□□□□□□□□□□□□□。

—1—

附件: 1.□□□□□□

2.□□□□□□

二○□□年□月□□日

主题词: □□ □□ □□

抄送: □□□,□□□。

□□□□□□□□□□

(附注)

20□□年□月□日印发

—2—

第四篇:政府经济学

铁道部通过改革,形成了政府依法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社会广泛参与的铁路发展新格局。

一.政府的管制行为在铁道部改革方面的体现

1完善社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有效性,2设立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性管制机构,同时加强对管制者的管制,3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铁道部撤销了,实际是一分为三,一部分企业职能剥离出来,成立总公司;一部分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的部分职能,比如规划、政策,制定法规等,划给交通运输部;一部分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专门成立国家铁路局,这个机构是副部级机构,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改革后,由交通运输部统筹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局集中精力考虑安全监管,行使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使企业能够真正落实主体责任,也要想办法建立一种机制,让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政企不分,监管和被监管者是一个人,出了事故,老百姓不知是政府还是企业的事。作为政府,如何追责?政府监管就很难到位,企业主体责任,安全方面投入就可能不到位。现在分开了,一部分承担主体责任,一部分承担监管作用,出了问题,就要分析是谁的责任,必须要追责。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府负责。

二.政府在提高财政支出收益的过程中,面临需要处理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铁道部方面也不例外

首先,在政企不分情况下,现代企业制度建不起来,铁路资金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融资较困难。现在政企分开,企业部分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资金筹措渠道就可多元化,社会哪些方面有钱,愿意修铁路,也可加入进来。资金筹措渠道打开,融资,国家一定时期给予很大支持。另外,铁道部的改革有利于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它的意义在于,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效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来提高效益。

改革后现有铁路政府方面的职能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承担,企业的由铁路总公司管,地方的都是铁路总公司集中管理。铁路部门的资产负债率61%多,对于大部制的铁路投资没有风险,低于国企的平均水平。

三.政府经济职能对于铁道部改革的有利因素

1提供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

2进行微观经济管理

3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4调节收入分配,增进社会公平

改革的方向是对的,这有利于铁路发展。事实上,各个铁路局现在就是企业,如果公司化了,也就是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一种经济机制转变,体制性重组。我们一直把铁路局当成企业而不是政府。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让广大民众从中受益,而不是让民众去背负改革的成本,让一小部分人受益。政企分开后的铁路系统能够通过适度市场主体的良性竞争,维护公益性和市场性的统一,真正惠及民生。

政企分开是行政体制改革最重要原则之一,铁道部改革后铁路职工不裁员,车票将按市场定价, 铁道部政企分开后,分拆后成立的铁路实体企业应具备市场化的融资能力。

四.小结

中国铁路总公司成为市场主体,可以落实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改革,提高发展内生动力,增强铁路发展后劲,推动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诚信政府

xxx诚信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诚信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引导和促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根据《“诚信哈尔滨”建设总体方案》,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为目标,以解决诚信政府缺失的问题为重点,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信力,全力打造“诚信政府”,为实现“诚信哈尔滨”建设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

按照“决策科学、运行高效、监督有力、服务周到、言行一致”的标准,力争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

——基本完善政府信用制度体系;

——塑造“忠诚、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形象和“高效、廉洁、务实、为民”的政府形象;

——提高城市综合发展的竞争能力,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能力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施政能力;

——加快政府决策信用建设,政府行政信用建设,政府服务信用建设和政府监督信用建设;

——深化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建立规范的政府权力运行机制;强化行政责任,健全行政行为监督机制;严格公务员诚信管理,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协调发展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丰富和规范政务公开内容,科学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将部门职责内容、工作程序、服务承诺通过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广播、电视、报刊、政务信息查询窗口、公众信息网、市政府短信中心平台等途径向社会公开,便于公众随时了解和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市信息产业局牵头)。坚持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无偿代办制、一次告知制、AB岗工作制”等8项制度,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此项工作由市监察局牵头)。出台《哈尔滨市政务公开规定实施办法》,逐步形成完整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牵头)。举行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重大决策、重大突发事件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此项工作由市政府新闻办牵头)。按期公布每年的惠民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对不能兑现的承诺事项说明情况,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对行政权力和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市本级与各区、县(市)政府重点对行政审批主体、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法定期限和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梳理,建立新增(减)行政审批事项长效制度化工作机制;市直部门重点对行政许可、非许可性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征收等职权进行清理;公用事业单位对服务项目、服务收费、行业法规、服务监督等进行清理,经审定后向社会公开。通过梳理规范,科学划分行政权力,进一步解决部门间的职权不清、越位缺位等问题,核准各项权力的授权依据、执法主体、行使范围及流程等内容,进一步减少自由裁量限度,强化部门责任意识和效能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此项工作由市编委办、市政府法制办、市物价局牵头)。未建立办事大厅的区、县(市)政府尽快建立审批大厅,实现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起步较早且条件成熟的区、县(市)可向基层和社区延伸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将有关联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在管理机构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下集中公开办理,接受群众监督。进行“授权办理”试点,对政府所有对外办理事项通过“授权”集中办理。由多个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由中心受理并通过组织联席会议形式进行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此项工作由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各区、县市政府牵头)。

(三)规范政府行政权力。完善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与政协协商制度,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牵头)。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讨论与听证等制度,涉及公益性产品与服务价格调整、重大项目投资、预算追加等事项,先听证后决策,提高决策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实行市民代表旁听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物价局配合)。制定《哈尔滨市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办法》(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进一步整顿建筑市场、规范建设市场招投标行为,实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挂牌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国企改制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阳光工程”,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杜绝“暗箱”操作(此项工作由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国资委牵头)。公开城市建设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等相关规划内容,认真受理群众投诉(此项工作由市城市规划局、市商务局牵头)。公开交通行业各种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项目和标准,查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规范高中考试录取工作,对加分考生严格审查,在学校、新闻媒体上公示名单,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继续深入治理中小学校乱收费问题,实行义务教育公开、透明的“一费制”收费制度,公开收费标准,及时查处乱收费行为(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档案,建立执法打假“黑名单”制度,筹备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信誉等级评价制度(此项工作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医疗机构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监督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要求,严厉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乱加价乱收费”、“药品回扣”、“收红包”等问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此项工作由市卫生局牵头)。建立游戏厅、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审批公示制度,规范审批行为(此项工作由市文化局牵头)。加强鉴证类中介服务机构信用管理,指导各商业协会建立自律机制、行规行约和行业信用工作规则,为会员企业提供信用管理技术支持和咨询、培训等服务(此项工作由市工商局、市商务局牵头)。严格履行审计的经济监督等职能,建立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审计发布制度(此项工作由市审计局牵头)。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标准、招标信息、投标过程、中标结果向社会公开(此项工作由市财政局牵头)。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再就业培训、提供公益岗位等项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公开办理程序和办理情况。开展劳动行政执法监察,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执法过程依法进行听证(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公开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相关政策、标准,对享受政策的人员进行公示(此项工作由市民政局牵头)。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事项按照规定的内容、时限、程序进行公示,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此项工作由市房产住宅局牵头)。组织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改进收费方式,减少收费环节,简化收费手续,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以及其他变相收费等行为严肃查处(此项工作由市物价局牵头)。

(四)清理政府拖欠债务。进一步加大清欠工作力度,维护政府的诚信形象。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签订分期还款责任书。坚持清欠工作目标考核、清欠进度定期通报、重点督察等制度,加大清欠力度。在按期完成清欠工作目标的同时,实现工作重心由清理旧欠向预防新欠转变,工作方式由大规模集中清理向强化日常管理转变,工作手段由行政主导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逐步建立健全依法、诚信、公开、透明、平等、有序的市场秩序(此项工作由市建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牵头)。从投资计划入手,对政府投资项目逐项调查、核准,严格把关,杜绝新上资本金不足、后续资金无保障的项目,防止新的拖欠(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制订防止拖欠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和解决拖欠问题。对恶意拖欠的要进行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此项工作由市监察局牵头)。

(五)追究失信责任。建立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失信责任追究。尊重和保障新闻报道自由和批评自由,进一步拓宽信用监督和投诉渠道,全面受理市民投诉,及时曝光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失信行为,处理工作人员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不守承诺等问题,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纠。加强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行政行为的监督,通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开通行风热线、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着力解决行政执法部门、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因失信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此项工作由市监察局牵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将行政执法部门内部评议与外部评议相结合。对行政执法部门或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评议,必须认真听取相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根据评议考核结果,进行行政执法绩效奖励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畅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信行为进行监督,对行政行为相对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给予相应的国家赔偿并追究工作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此项工作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严格贯彻执行《哈尔滨行政执法监督规定》、《哈尔滨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监督规定》、《哈尔滨市行政效能监察规定》、《哈尔滨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规章,制定《关于实行行政机关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指导意见》、《哈尔滨市行政机关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严格错案追究,完善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此项工作由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牵头)。

(六)建立政府信用评估体系。制订完善以政府信用信息征集、信用信息管理、信用信息审查申请、信息发布和政府信用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府信用评估体系,制定《哈尔滨市政府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此项工作由市诚信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将诚信程度作为一项指标纳入考核,根据完成情况评定等级并兑现奖惩(此项工作由市诚信办、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牵头)。

(七)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征集全面、客观、公正的公务员信用信息,建立完善的公务员诚信档案系统,制定《公务员诚信等级评定标准》、《公务员公务失信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研究制定把诚信纳入考核内容的具体意见。诚信档案既要包括个人在履行职责中的成绩、行使职位权力中的守法行为、树立政府形象的个人言行等正面内容,也要包括政令不畅、作风不正、工作不力、形象不佳、纪律不严等不良行为记录。公务员的诚信考核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根据评定等级兑现奖惩,对公务员的诚信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管理,并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此项工作由市人事局、市诚信办牵头)。

(八)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增加诚信内容。在公务员培训方面,将诚信教育内容纳入培训计划,增进公务员对诚信的认知与了解(此项工作由市人事局牵头)。通过讲座、报告会、讨论会、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创诚信机关,做诚信干部”、“争创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评定“十佳诚信公务员”等活动,使公务员了解国际和国内信用建设发展趋势,认清诚信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诚信是政府的生命”等理念。制订《哈尔滨市公务员诚信守则》,对诚信行为的标准进行规范(此项工作由市人事局、市监察局牵头)。

(九)建立联合征信平台。建立统一平台,整合各方面诚信资源,并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界定信用信息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信用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此项工作由市诚信办、市保密办、市安全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财政局牵头)。归集房地产开发建筑业企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建委牵头)。归集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和运输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驾校等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归集各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等医务人员的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卫生局牵头)。归集相关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包括企业获得产品质量情况、产品销售服务情况、质量监督抽查情况、质量事故情况等(此项工作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以“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设为重点,建立综合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及时归集涉及经济诈骗、偷税漏税、制售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企业和个人的信息(此项工作由市公安局牵头)。归集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司法局牵头)。归集图书音像出版单位、书刊发行单位和印刷企业的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新闻出版局牵头)。归集旅行社、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的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旅游局牵头)。归集商贸流通企业、商会、协会的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商务局、市工商局牵头)。归集会计师、审计师、评估事务所、企业资信评级等重点行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此项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组建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心,对民营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此项工作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开展“价格诚信”评选活动,探索建立价格诚信评价体系(此项工作由市物价局牵头)。建立和完善企业及个人信用数据库,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此项工作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此项工作由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归集系统内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用信息、荣誉信息、失信信息(此项工作由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哈尔滨海关、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牵头)。

(十)发展信用服务行业。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原则,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促进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完善对中介机构的资格认定与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国内外信用专业人才来我市创业,扶持信用调查公司、信用征集公司、信用评价公司、信用担保公司、信用咨询公司等信用中介机构发展,推进信用建设产业化。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注册和年检等环节的监管,规范其服务行为。要重点对会计师、审计师、律师、评估事务所、企业资信评级等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规范,杜绝做假账、出具虚假报告、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和杜绝来自企业和权力部门的干预,维护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建立中介机构诚信档案,完善执业诚信记录和定期检查披露制度。逐步扩大政府使用信用产品的部门和领域,在推进实施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信用产品的政府采购模式。在条件成熟和具备相应标准时,以政府采购方式采购信用产品。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的中介机构及其责任人采取取消经营资格、市场禁入等行政和法律手段予以惩罚(此项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配合)

四、实施步骤 

(一)启动阶段(2007年上半年)。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按照诚信政府建设总体方案,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和动员。

(二)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年末)。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相关标准,出台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查询、信用公示、信用监督等有关管理制度,建立同业征信、联合征信信息平台,促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整合有关部门信息,基本建成信用信息数据库,搭建信用信息监管平台,促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三)完善提高阶段(2009年至2010年年末)。初步构建诚信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完善政府信用平台,建立信用综合网站,构建起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信用体系。

五、推进措施 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根据“诚信哈尔滨”建设的总体要求,诚信政府建设要形成“1个领导小组,1个工作机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系,主要负责对诚信政府建设的规划,提出政府诚信建设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措施,各区、县(市)政府、市直各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强化监督,全员参与。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审计的内部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以及社会群众监督的作用,定期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三)科学考评,注重实效。各区、县(市)政府,各部门要将政府诚信建设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统一考评,建立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四)积极探索,健全法规。在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框架内,结合实际,探索制定有关信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建立诚信监督管理和失信惩戒机制。

(五)加大投入,保障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政府信用体系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属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财政部门要纳入同级预算管理,计划部门要列入财力投资计划,为该项工作正常推进提供有力的保证。

下载政府材料格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材料格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请假条格式

    请 假 条 尊敬的镇党委领导:您好!由于 原 因 ,本人需要于 年 月日至 年 月 日请假 天,恳请领导批准为盼!请假人: 年 月 日篇二:政府机关请假条请 假 条注:请病、事假2天以下的,由科......

    政府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政府工作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影响,正视困难,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确保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提......

    【必备】政府工作计划[精选合集]

    【必备】政府工作计划四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

    2009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2009政府年度工作报告2010.3.5晚一. 地方篇1. 辽宁IN RETROSPECT去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

    政府预算

    1、中央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 (一)“一上”:财政部门印发部门预算编制的有关文件、通知,明确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要求。部门从基层预......

    政府请示格式

    关于申请增挂**市山水区**街道工商业联合会的请示**市**区工商联:为进一步引导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

    政府祝酒词

    祝酒词各位老乡、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中午好!在这寒梅盛开、万象更新的美好时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在这里举办**同乡同事联谊会,十分荣幸地邀请到各位老乡、......

    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小编为广大读者整理了专题会议纪要范文和相关材料,希望对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的读者朋友们有帮助。下面文章仅供参考。 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