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茅台涨价背后的经济学问题
茅台涨价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案例资料
“我们上百万职工因为这件事抬不起头来。”4月25日,新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宣布了广东石油分公司“百万买酒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总经理鲁广余被免去职务及个人承担已消费的13万余元红酒费用。中石化公布的调查结论称,2010年9月鲁广余私自安排下属,花费158万余元从贵州茅台销售公司购进茅台酒480瓶、红酒696瓶。
“茅台”是一个醒目的标志,似乎近些年其与“涨价”、“腐败”特别有缘„„一种常识是:茅台酒是老百姓喝不起的酒,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茅台局长”等很多新近发生的事件表明,原本是一种国家著名商品的茅台,现今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随后逐步被称为“国酒”而热销,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其年产量有限,更加剧了人们的趋之若鹜。中国留美经济学者张永璟表示:“茅台酒是奢侈品,是上档次的象征,是中国酒桌社交的敲门砖。”
“奢侈品一般来说是为有钱人服务的,而中国的奢侈品往往却是为权力服务。”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说,“尤其官场里许多话题和聚会围绕着茅台酒的情况愈演愈烈,其名称已经成为富有、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极具中国特色。”
二、涨价背后的经济问题
虽然茅台在2001年、2006年、2007年3次以5个注册号码申请“国酒茅台”商标未获得成功,但由于政治伟人的偏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茅台作为国宴用酒和外交国礼用酒,实际上一直被赋予一种政治资格,有很强的身份象征。
‘官酒’的符号印象满足了一些中国人的特殊消费心理。茅台酒是由“政治经济学”而不是“市场经济学”的供需决定,其被赋予了“权贵外衣”色彩,政治酒、身份酒、天价酒都可以成为它的别号。目前茅台的情况其实处于一种不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一方面是政府垄断,另一方面是商家拼命炒价,“尤其政府力量在其中的参与,已经使茅台的销售偏离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茅台的光辉历史与庞大的官员消费密不可分,其中的官场文化和政府垄断因素非常关键,要使其发生改变非常难。”
三、成因分析
1、原材料上涨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发生,包括西南五省大旱、价格上涨、青海玉树地震、风灾、暴雪袭击、南方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等等,各种因素不断在加剧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根据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一期《作物展望和粮食状况报告》指出,2009年~201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预计为22.08亿吨,将比上一年度减少3.4%,全球小麦产量将下滑4.2%。全球谷物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显然已成为一种趋势。粮价的上涨给以粮食为原料的下游产业带来压力,而与粮食息息相关的酿酒行业自然受到一定的冲击(据酒业相关管理部门表示,酿酒原料上涨了30%)。
2、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消费税调整
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但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行业景气逐渐回暖,在白酒市场也可找到变化的缩影。当年1~6月白酒累计产量为312.89万千升,同比增长20.7%,而前6个月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累计近920亿元,同比增长23.2%,经济回暖促进白酒销售保持回暖之势,高端白酒消费出现价升量增格局自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3、经销商和游资囤货
茅台宣布上调出厂价后,又对经销商抛出“限价令”,要求53度茅台零售价不超730元。如经销商违规提价,将面临终止合同、扣保证金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经销商资格。部分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是经销商掌控下的终端店面、特许加盟店,作为上游的厂家也确实是鞭长莫及,厂家对于商超、烟酒店等其他零售渠道也同样是“难以监控”。因为酒水经销商更紧密地接触市场,所以反应更灵敏,他们会预估到市场的变化而提前涨价赚得利润,等到厂家发布涨价通知后再伺机调整产品价格。部分经销商认为,茅台作为一线名优白酒,一向都是抢手货,即使酒厂不宣布涨价,终端也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价格,甚至不同渠道价格相差也比较大。
4、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
消费升级可能是高端白酒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原因之一。200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740美元,进入了消费品升级阶段。2006年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大关。消费升级,使高档白酒成为消费主力产品。现在,在很多沿海城市,婚宴用酒一定要喝高档白酒已成为一种时尚和风俗,这也造成了茅台、五粮液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其敢于涨价的社会基础。一般来说,企业涨价行为会受到市场的制约,由于涨价会影响商品的销售,所以企业一般都会谨慎出台涨价措施。白酒行业也属充分竞争性行业,按说企业同样会慎重提高产品价格,但是由于高档白酒销售一方面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方面又有公款消费支撑,而公款消费又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商品涨价不敏感的特点,所以白酒企业不担心涨价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大的影响。
5、“控量保价,饥渴营销”
1989年,五粮液通过价格上涨,一举超过当时的白酒行业老大是泸州老窖,1994年,五粮液的核心产品价格在长期低于茅台的前提下,价格猛然上涨近百元到茅台之上,远远甩开其他对手,一举成为行业高端第一品牌,一个颇具创造性的“控量保价”模式诞生。控量保价的第一步是“饥饿疗法”,即按市场实际需求适当控制供货量,经销商感到产品经常不够卖,于是价格越来越坚挺。第二步是待市场“饥饿”到一定程度,渠道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感强烈之际,厂家开始宣布上调出厂价格。高端名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即被烘托出来,经销商积极进货备货,甚至囤货,消费者也觉得一酒难买,越涨越喝,市场呈现价升量增势头。第三步是厂家根据市场需求,控制货源的“水龙头”进行调控,定期上调出厂价格,名酒价格一路走高。
四、解决思路和建议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张。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继续落实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各项措施,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2、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
发展生产是稳定价格的基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务院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和补贴总额,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组织好化肥生产用电、用气的供应工作,稳定化肥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3、努力保障市场供应
稳定市场的关键是抓好市场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加重要商品国内市场供应。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发展,组织好主要物资的进口。组织好临时存储小麦、稻谷和中央储备玉米的投放,稳定市场粮价。适时投放储备猪肉、食用油。组织好成品油供应。加强重要物资运输组织,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4、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1)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2)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一律不提高。地方管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不出台新的收费项目,防止变相提高收费标准。(3)保持尿素价格稳定。地方管理价格的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因成本上升确需调整价格的,要严格按程序报批,不得越权提价。(4)经听证会论证后,降低移动通信漫游费资费标准。
5、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根据有关价格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对粮、油、肉、蛋、奶、液化气等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努力保证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和市场正常供应。当价格显著上涨情况消失后,将及时解除临时干预措施。
总是,茅台涨价事件既反映了消费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也反映出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既是市场调配的结果,也是人为的一种行为。对待茅台事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正确对待“国酒”消费,“奢侈品”等问题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第二篇:茅台涨价五大原因
茅台涨价“五大原因”
白酒市场涨声四起,各高端白酒涨价之风愈演愈烈,市场上流传一句“炒楼炒股不如炒茅台”的说法,53度飞天茅台“一飞冲天”,本人近日走访南京部分商超系统发现,53度飞天茅台终端零售价已经保持在1188元/瓶左右。茅台几乎每年都涨10%左右,但是去年和今年涨幅较大,2009年茅台终端零售价还停留在六七百左右,今年已经冲破1000元,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引起众多消费者的强大关注。
其实,高端白酒总体来讲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扬,除了茅台涨幅较大之外,还有五粮液同样是涨幅较大,从六百多元上升到七百多元,而其他二线名酒更是步步紧跟涨价的浪潮,借势涨价,分一杯羹。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为什么白酒涨势如此之猛,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根据各类二手资料和对白酒行业的长期观察,从身处白酒行业的专业从业者角度,进行深入地分析茅台为何“一飞冲天”。
原因一,可能与原材料上涨有关。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发生,包括西南五省大旱、价格上涨、青海玉树地震、风灾、暴雪袭击、南方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等等,各种因素不断在加剧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根据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一期《作物展望和粮食状况报告》指出,2009年~2010全球谷物产量预计为22.08亿吨,将比上一减少3.4%,全球小麦产量将下滑4.2%。全球谷物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显然已成为一种趋势。粮价的上涨给以粮食为原料的下游产业带来压力,而与粮食息息相关的酿酒行业自然受到一定的冲击(据酒业相关管理部门表示,酿酒原料上涨了30%)。
原因二,可能与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消费税调整有关。
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但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行业景气逐渐回暖,在白酒市场也可找到变化的缩影。当年1~6月白酒累计产量为312.89万千升,同比增长20.7%,而前6个月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累计近920亿元,同比增长23.2%,经济回暖促进白酒销售保持回暖之势,高端白酒消费出现价升量增格局自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2009年8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出台《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而这份文件在原来从量税0.5元/斤(500克)和从价税20%增加了最低计价税标准,尤其是其中的第一条(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高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含70%)以上的,税务机关暂不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和第二条(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以下的,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根据生产规模、白酒品牌、利润水平等情况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50%至70%范围内自行核定。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的需要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税务机关核价幅度原则上应选择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60%至70%范围内),此项措施有效堵住关联避税的漏洞,相
反,企业在消费税上的支出相应增加。举个例子,2009年 8月4日,五粮液厂家向其全国一级代理商下发通知:一级代理商给下游商家的52度五粮液批发价不低于578元,而之前为480元至530元之间。有业内人士透露,此前五粮液上市公司都是先将酒卖给其集团旗下的进出口公司,以此达到避税目的。出厂价每瓶469元的52度五粮液大致以140元价格卖给进出口公司,每瓶的消费税为140元×20%=28元。而在白酒消费税计税标准调整后,税基改为“对外销售价格的60%至70%”。每瓶52度五粮液应纳消费税为469×70%×20%=65.66元。因此,白酒企业将要比之前多交纳每瓶37.66元的消费税。
原因三,可能与经销商和游资囤货有关。
茅台宣布上调出厂价后,又对经销商抛出“限价令”,要求53度茅台零售价不超730元。如经销商违规提价,将面临终止合同、扣保证金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经销商资格。部分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是经销商掌控下的终端店面、特许加盟店,作为上游的厂家也确实是鞭长莫及,厂家对于商超、烟酒店等其他零售渠道也同样是“难以监控”。因为酒水经销商更紧密地接触市场,所以反应更灵敏,他们会预估到市场的变化而提前涨价赚得利润,等到厂家发布涨价通知后再伺机调整产品价格。部分经销商认为,茅台作为一线名优白酒,一向都是抢手货,即使酒厂不宣布涨价,终端也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价格,甚至不同渠道价格相差也比较大。
原因四,可能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有关。
消费升级可能是高端白酒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原因之一。200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740美元,进入了消费品升级阶段。2006年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大关。消费升级,使高档白酒成为消费主力产品。现在,在很多沿海城市,婚宴用酒一定要喝高档白酒已成为一种时尚和风俗,这也造成了茅台、五粮液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其敢于涨价的社会基础。一般来说,企业涨价行为会受到市场的制约,由于涨价会影响商品的销售,所以企业一般都会谨慎出台涨价措施。白酒行业也属充分竞争性行业,按说企业同样会慎重提高产品价格,但是由于高档白酒销售一方面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方面又有公款消费支撑,而公款消费又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商品涨价不敏感的特点,所以白酒企业不担心涨价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大的影响。
茅台涨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众说纷纭,粮食上涨、水价上调、经销商和游资囤货、消费者看涨不看跌的消费心态、消费税最低计价税的推出、经济回暖消费水平的提高等等,那么究竟茅台涨价的主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其一,原料上涨不是主因,原料成本在白酒产品中所占比例很小,茅台公布的去年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90.17%,而五粮液去年毛利率也超过65%,原料所占比例十分有限。一般而言,酒体与酒瓶包装的价值约占产品出厂价的10%~15%,固定资产折旧、人工,占出厂价的20%~25%,税占25%左右。对于茅台、五粮液这种老名酒,基本不需要花多少市场推广费,至于普通白酒要交的进场费、渠道返点等更是不存在,一年的推广费用最
多是销售额的3%~5%。测算下来,高端名酒的实际成本大约只有其出厂价的一半。因此,涨价主要原因不可归结于成本上升,经销商和游资囤货以及消费形态的变化则应该是涨价的助燃剂,而大多数涨价应该是企业的营销策略。
原因五,茅台涨价主因——“控量保价,饥渴营销”。
1989年,五粮液通过价格上涨,一举超过当时的白酒行业老大是泸州老窖,1994年,五粮液的核心产品价格在长期低于茅台的前提下,价格猛然上涨近百元到茅台之上,远远甩开其他对手,一举成为行业高端第一品牌,一个颇具创造性的“控量保价”模式诞生。
控量保价的第一步是“饥饿疗法”,即按市场实际需求适当控制供货量,经销商感到产品经常不够卖,于是价格越来越坚挺。第二步是待市场“饥饿”到一定程度,渠道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感强烈之际,厂家开始宣布上调出厂价格。高端名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即被烘托出来,经销商积极进货备货,甚至囤货,消费者也觉得一酒难买,越涨越喝,市场呈现价升量增势头。第三步是厂家根据市场需求,控制货源的“水龙头”进行调控,定期上调出厂价格,名酒价格一路走高。
那么,茅台涨价后,留下的“蛋糕”将变成谁的口中食呢?五粮液和茅台价格上涨,必然留下价格空挡,那么谁来填补?
笔者认为,高端白酒价格上涨,800元—1200元/瓶市场已经成熟,中档品牌则更加显现出价格优势,这将是非常难得的契机,而二线名酒将绝对不会放过如此良好的机会。因此,我认为,二线名酒企业的集体崛起将成为白酒市场的一道风景线。从二线名酒产品结构布局的情况分析来看,二线名酒的高端产品对一线名酒企业的高端市场已经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二线名酒通过战略核心市场的聚焦,区域性市场的突破到全国性市场的布局,都证明了二线名酒的突破性增长的潜力,高端化的发展从众多二线名酒企业的战略中清晰可见,二线名酒高端化发展路径已经呈现出多化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突飞猛进的郎酒红花郎年份高端系列、洋河的蓝色经典系列等,二线区域品牌山西汾酒投资两亿元启动“清香”战略工程,欲收复曾位居白酒业老大的阵地;原五粮液总经理徐可强加盟酒鬼酒,主打中高端市场;西凤提出“百亿西凤”的目标,各类品牌均在加强产品布局,增强其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而五百元左右的市场价位正是二线品牌将进行激烈角逐的档位,二线品牌将成未来的市场主角,谁将占领高端白酒涨价后腾出的市场空间令人期待。
第三篇:二次函数涨价问题
1、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买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买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2、某商店经营T恤衫,已知成批购进时单价是2.5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单价是13.5元时,销售量是500件,而单价每降低一元,就可以多售出200件。请你帮助分析:销售单价是多少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1、(1)解:设该商品定价为x元时,可获得利润为y元依题意得: y =(x-40)·〔300-10(x-60)〕 =-10x2+1300x-36000 =-10(x-65)2+6250 300-10(x-60)≥ 0 当x=65时,函数有最大值。
得x≤ 90(40≤x ≤ 90)即该商品定价65元时,可获得最大利润。(2)设涨价x元
(60+x)(300-10x)=18000 18000-600x+300x-10x^2=18000 300x+10x^2=0 10x(30+x)=0 x1=-30 x2=0 又30<40 所以不可以
又(60-x)(300+20x)=18000 x1=45 x2=0 又15小于40 所以综上 定价60元是收益最大
2、解:设销售价为x元Y=(x-2.5)(500+200(13.5-X))4
第四篇:问题背后的问题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主要讲了员工怎么样在企业中尽职尽责,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读了以后颇有体会。我认为书中谈到的主人翁精神是相当重要的,它既是员工其他素质的基础,也是动力。缺乏主人翁精神,就很难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
人具有社会属性,通常都不可能孤立的生活。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就要承担家庭中的责任;作为企业中的一员,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无论处于哪一个圈子,只有尽了自己的责任,才能享受的利益。家庭和睦平安,个人才会有幸福感;企业发展顺利,个人的事业和薪水才可能会水涨船高。一个企业就像一台机器,每一个员工都是机器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零件,只有每一个零件都达到最佳状态,机器才能完美的运行。要想具有主人翁精神,首先要认识到个人和企业是一体的,才会有主人翁精神,才会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地去工作。
平时我们在企业中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
“这不是我我负责的事情。”
“这个问题和我没关系。”
“为什么这件事让我坐不让别人做?”
诸如此类的言语,其实也是因为缺乏主人翁精神的一种表现,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把自己看成团队中的主人,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没有认识到团队中的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份,团队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这样的人常常牢骚满腹,工作消极、等待,推一推动一动。只有具有主人翁精神,才会有团队精神。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自己眼前的一摊子事情,还要关心团队中的其他事情,从整个团队的全局出发,去发现团队中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并且勇于承担团队中的任务,把自己的工作置于团队中,和其他人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团队的发展添砖加瓦。
我作为ECC和机房管理工作人员,尤其需要责任感。这个岗位通常都是每日例行的检查、巡视和登记,繁杂而细琐。假如工作没责任心,只是应付应付,很容易出纰漏。因此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不能偷懒,必须始终兢兢业业。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这个岗位看似不如其它岗位重要,其实要做的事情很多,责任也很大,一点都马虎不得,假如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个工作,很容易产生怨言的。但是只要具有主人翁精神,发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就会发现这个岗位不是那么枯燥的,不断地会有新任务、新问题、新挑战出现的,就看你是否能用于接受、勇于开拓。只要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工作,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
第五篇:问题背后的问题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读完这本文字不多的《问题背后的问题》,还真的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现在大家压力较大,工作负荷又较重的现在,收益非浅。
一种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有时自己因为工作忙碌,而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回到家中又将这种心态传感给家人,事后自己也意识到不该这样,为何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下班了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不就比别人晚下班几个小时吗?慢慢干,总能干好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不心烦了。良好的心态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处理一切事务的基础。与其被动地接受事物还不如主动地改变自己。
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处理一切事务的基础
当我们服从,接受一个任务时;如果我们没有责任心,不认真做事,则不可能将事情做好;前不久医院要求科室制定HSE台帐,本想简单整理一下即可,没有想到初审没有合格,这不又花了几天的时间认真整理、组织、汇编,终于符合要求了。没有高度的责任感,问题就得不到满意的解决。所以文中所说“提高个人责任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是经典名言。
缺乏责任感的人,将无法在市场中获胜
在人生的旅途上,为什么有的人能不断地进步,有的人则不进反退?原因是他不能接受。就像学生读书一样,有的人容易进步,因为他能接受;有的人不会进步,因为他一直在排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受教,受教就是把东西吸收到我心中,然后消化成为自己的思想。工作中时不时的有“不是我的责任”“不管我的事”“这个事情不该归我管”“这个责任不应该有我一个人承担”“科室没有明确的规定,干嘛只考核我一个人”……….这样的抱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也是暴露出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归根到底是缺乏个人的责任感。责任心可以养德,责任心更可以树德。责任心一旦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形成气候,其含义就不仅仅是责任二字本身,它会形成一种社会精神。责任心代表的是理性,是积极的精神。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要负起责任来,学会去承担身边的一切事情,遇到事情不要推卸,不要总是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这一切行为是最主要的。所以为何不能说“对不起,我会及时整改的”“这种错误下次不会在犯”“这都是我的责任,我应该接收接受处罚”,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一个人之所以有双手,就是左手要帮右手,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生活将更充实、更加愉悦。
中医肿瘤科:王英
2010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