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07:4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

第一篇: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

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上)* 沈彩文

石荣珺

周法献

陈 永

宋朝彝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面积广、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震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大多抗震能力较低,震害严重。如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四川震后重建,也为了我国今后防灾减灾的长远需要,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地震案例进行了全面收集,对国内外防灾减灾与震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加以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是十分必要的。1 抗震减灾与灾后重建的一般经验

1.1 坚持不懈的防震减灾意识是减轻震害的首要条件

无数次地震震害表明,防震减灾意识的强弱对震害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防震减灾意识强,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强,灾害损失就可能较小,反之则震灾必然加重。对此不乏正面和反面的案例。

1994年美国洛衫矶6.8级地震震害是比较典型的正面案例。洛衫矶市自1971年圣费尔南多地震后全面改善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进行抗震加固,特别是对医院建筑和设备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对2523座公路桥进行了普查,其中716座需要加固,从而实施了庞大的加固计划。1980年批准“场地法”,保证合理选择建筑物场地。从1980年9月开始开展“城市地震加固”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的忧患意识。因此,在1994年发生被认为是该地区历史上有数几次的大地震时,建筑物震害较轻,死亡人数为62人。1988年原苏联亚美尼亚地震震害是一个反面的案例。1988年12月亚美尼亚地区6.9级地震,地震发生4分钟后又发生5.8级余震。结果位于震中的斯皮塔克镇完全夷平;离震中48公里的列宁纳坎市4/5建筑物被摧毁;基洛瓦坎市几乎每个建筑物都倒塌了。人员死亡2.4万人。原因就是防震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防震意识懈怠。(2)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烈度一律减到VII度以下,降低了抵御地震的能力。(3)建筑施工质量低劣,偷工减料严重。(4)缺乏有关抗震的宣传和教育,致使大震面前人们惊慌失措。通过两个典型案例不难看出,有无抗震减灾意识,结果大不一样。

1.2 建立相关法律体系是顺利开展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重要保证

各国对建立相关法律体系都十分重视,特别是美国和日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早在1974年美国就颁布实施了《灾害救济法》,1977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单独的地震法规《地震灾害减轻法》,1999年,美国制定了针对城市救援行动的《美国联邦政府应急反应计划》。连同1987年通过的《联邦政府对灾害性地震的反应计划》、1990年通过的《国家减轻地震灾害法》和《联邦和联邦资助或管理的新建筑物的地震安全》实施令,共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减轻地震灾害法律法规体系。此外,在美国地震最活跃的加利福尼亚州,1972年还颁布了《活断层法》,对活断层的不同类别作了规定,同时对危险范围内的住房开发计划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日本的地震法律体系比较完备。日本与地震相关的法律体系包括基本法和一般法两种,涵盖了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及灾后恢复等领域,将抗震防灾和灾后重建过程全部纳入法制轨道。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对各项法律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1.3 建立完善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是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一环 从抗震救灾机制上来看,美国设有直接向总统负责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负责联邦政府对地震等巨灾的预防、监测、响应、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涵盖了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集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建立了一个集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济救难组织等单位为一体的指挥、调度体系,遇有地震等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等巨灾损失。

美国的主要抗震思路是“防”,并不断完善以工程抗震—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地震监测—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四位一体的防震减灾体系。首先,是加强抗震设防。1906年旧金山地震后,政府及时组织专家起草了《城市住宅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指南》,要求发生类似旧金山地震时,大部分房屋不倒;震级比旧金山地震小时,遭到破坏的房屋可以维修,以人员死伤人数为准来判定建筑方的责任。此后,这些要求逐渐纳入不同时期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52年后加州相继发生数次地震,此后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1971年圣弗尔南多地震后,又出台了建筑和生命线设施的抗震建筑规范,加强对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其次,1992~1995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公共基础设施创新计划,公共基础设施防震减灾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2004年美国又制定了《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研究联邦任务》,增加投入,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工作。第三是对在校学生加强抗震减灾意识教育。第四是建立国家地震监测系统。

日本防震抗灾和重建体制机制是比较完备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防震抗灾和重建的责任体制。日本建立了中央防灾会议,内阁总理大臣牵头,由内阁大臣(7名左右)、公营机构代表(4名)和相关专家(4名)组成,其职责为规划基本灾害的预防、重要信息的发布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第二是指定相关责任政府机构;第三是指定地方行政机构;第四是指定公共机构,如国家级研究院所、高速公路公司、机场有限公司、铁路公司、电力与通讯公司等。

(2)建立防震减灾计划体系。根据《防灾对策基本法》规定,中央防灾会议、指定公共机关和都道府县等都要分别编制防灾基本计划、防灾业务计划和地区防灾计划。从1996年起,根据《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要求,各都道府县知事要编制防灾紧急事业五年计划,到目前为止,已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避难场所、避难道路、消防设施等28类设施的建设,以及国库的补助率等)。对南东海、南海和日本海沟、千岛海沟周围的海沟地区,还要特别针对该地区的情况编制各级的相应计划,在各层次落实防震减灾的重大措施。

(3)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该手册由日本内阁府根据相关法规组织编制,其中给出了灾害发生后时间系列应对措施(涵盖紧急应对期、紧急恢复期以及恢复重建期的各项措施),以及重建条件建设和不同领域重建对策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4 多元化资金筹措是灾后重建的基础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充足的资金是恢复重建的基础。曾担任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后重建专家及新奥尔良重建办公室执行主任的爱德华?布莱克利教授认为,灾后重建计划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资金来源计划。从各国经验看,赈灾资金的筹措不外三条渠道,即政府财政渠道,金融信贷渠道和社会捐赠渠道。1.4.1 政府财政投入

从国外经验看,无论是应急救灾还是灾后重建,由于财政资金支付的公共性、及时性和基础性等特征,使政府财政投入成为应对自然灾害最直接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美国联邦政府承担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主要财政责任,日本政府按照《特大灾害特别财政援助相关法》、《公共土木设施灾后修复建设费国库负担法》等法律规定,积极承担政府的责任和义务。1.4.2 发挥保险业的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历史上地震频繁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加州政府曾通过立法,要求经营住房财产险的保险业者同时销售地震保险。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加州州议会于1996年审核通过成立了一个地震保险商业机构—加州地震局,该机构由17家私人保险公司联合出资设立,委托政府代表公众进行管理,管理委员会的11位成员来自政府部门和入资保险企业代表。

日本1966年颁布了《地震保险法》,经多次修订逐步完善。阪神地震后两个月,日本保险公司就完成受害投保人的赔偿金额核算与支付工作,共赔偿6万余件,支付赔偿金额约790亿日元,为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1.4.3 金融机构承担应有责任

1995年阪神地震后,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政策,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延长贷款时限等。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7月,日本各金融机构对总额达2750亿日元贷款实行了各类援助政策,有效减少了灾民的损失和压力。震后,有银行贷款的灾区,继续偿还的比例达38%,扩大了银行恢复重建的贷款空间。1.4.4 吸引社会资金

以日本为例,神户市政府在震后建立了重建基金,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恢复重建。重建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基金,主要由政府投入;一类是投资基金主要由社会投资。此外,争取国内民众支持和国际援助也是值得重视的渠道。

1.5 提高社会与社区自救互救能力是重要的震害预防对策 日本全国经过多次地震的教训,对地震时的自救互救有了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日本各级政府通过法规、规划和政策,明确规定了市民防灾组织、市民家庭以及相关事业单位的具体责任,加强地区、社区和单位的防灾对策和危机管理功能。

美国多年来始终重视对公众及在校学生进行地震知识教育,提高地震灾害中自我保护的能力。例如加州的中小学在每个学期开始时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交给学校统一保管,包内有必要的药品、干粮及与家长及外地亲属的联系方式等,以备万一。此外,美国国家级地震学术机构在接受国家科研资金时,同时也会被要求积极参与儿童的地震科普教育。这些机构的地震专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编写地震知识小册子,免费发放到小学校。美国小学都安排有如何应付紧急情况的课程,其中就包括在地震中如何逃生的内容。1.6 心理干预是灾后重建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极端的恐惧或孤独可以引发精神疾病甚至死亡,有效的心理干预在重大地震灾后救助中非常重要。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经历了1994年洛杉矶地震的儿童,在灾难后的几个月内经常画一些消极形象的图画,比如蛇、鲨鱼、枪等。即便在经过心理治疗之后,儿童依旧表现出希望继续获得支持的需要。日本阪神地震后,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地摧毁了神户和大阪之间的城区。经过10年的努力,房屋、道路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人们心灵的复原还远远没有完成。“孤独死”成了劫后余生者的最大问题。日本政府对灾民心理重建的经验表明:心理重建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要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同时,对重点人群,如妇女和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要抓紧。工程建设领域抗震减灾与灾后重建的主要经验 2.1 研究分析建筑物震害状况,有效提高其抗震能力 2.1.1 不同类型建筑物和结构的震害

从国内外建筑物和结构震害状况来看,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点值得特别重视:

(1)未经正规设计和抗震设防的简陋老旧的土、石、木结构及砌体建筑物破坏严重。美国、日本、我国台湾与大陆的地震震害状况都证明,这类建筑物破坏严重。在5·12汶川地震中,无抗震措施的砌体结构的震害基本上是唐山地震的再现,由于承重墙剪切裂缝的扩大造成房屋破坏、倒塌。

(2)擅自降低设防标准和偷工减料的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破坏严重。亚美尼亚鉴于城市住宅严重短缺,为节省投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大量新建的多层建筑降低抗震设计标准,将设计烈度一律减到VII度以下,降低了抵御地震的能力,同时又取消了原规范中限制5层以上建筑物的规定,把层数限制改为9层。恰恰是这些建筑物在地震中直落倒塌,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

施工偷工减料也是建筑物震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亚美尼亚、台湾等地方,受地震严重破坏的一些工程均存在所用材料低劣,混凝土强度不足,配筋不足等问题,以致造成建筑物倒塌。(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主要震害特征:

①底层为空旷结构的建筑物由于底层薄弱层破坏严重甚至引起倒塌。这些建筑物底层为商店、停车场等大开间(柱网),上面是住宅、写字间等小开间(柱网),头重脚轻,上刚下柔,地震时极易遭破坏。日本阪神地震中,在被调查的34栋倒塌和严重破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有30栋是底层破坏,而其中23栋是底层空旷建筑。台湾当地传统的带有骑楼的建筑,在骑楼前部仅有两根柱子(砖或混凝土柱)支撑,正门做店面大开洞加铁门或玻璃橱窗,在“九二一”地震中柱子折断、骑楼倒塌带动主体结构前倾层层跌落。南投县中寮乡和中兴村、台中县雾峰乡等地许多沿街建筑均遭此类破坏。这也是我国5.12汶川地震中框架破坏数量较多的一种形式。

②中间层崩塌直致建筑物倒塌。中间层崩塌比较少见,但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日本阪神地震和台湾“九二一”地震中,均出现了这类震害。据日本分析,造成这种震害的主要原因是:

a 建筑突然收进,即大底盘建筑的底层强度和刚度相对上部较大,破坏集中在大底盘上的第一层。

b 沿高度方向结构刚度发生突变,例如不贯通剪力墙的顶部,柱断面的改变处,或者SRC结构和RC结构的转换层。c 建筑结构由于地基的共振,中高层建筑的基本周期与地震场地卓越周期相近造成两者的共振,从而导致破坏。

d P-Δ效应。在产生较大侧向位移的情况下,受上层轴力的作用,在柱上产生P-Δ效应,加剧了柱的破坏。

e 强梁弱柱的设计,使柱先于梁屈服而破坏。

③结构布置不合理造成破坏。神户国际会馆是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上面三层偏心地布置在主楼短轴方向的一侧,由于布置不合理,地震时因上面三层的激烈振动造成第6层坍塌。台湾彰化县员村镇富贵名门大楼为1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为碟形,下部为车库,呈不对称平面布置,地震时扭转效应严重,导致五层以下塌平,五层以上重叠呈阶梯形塌落。(4)钢框架结构

美国北岭中有100多幢钢框架结构出现破坏现象。日本于1975~1979年间芦屋市海滨城建造了52栋14~29层巨型钢框架结构高层住宅,在阪神地震中部分建筑物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钢结构的破坏主要有:梁柱节点破坏、钢柱脆断和柱脚的破坏。

(5)钢骨钢筋混凝土(劲性混凝土)结构 日本阪神地震中,旧式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以一般的角钢焊接成格栅式柱,外绑扎钢筋并浇注混凝土柱,显然它的变形能力差。而利用近代生产的宽翼缘H型钢作为骨架形成的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强的变形能力,在阪神地震中未见破坏的实例。2.1.2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技术措施

(1)建筑物平面力求规则,避免L、N、П、细长条形、弧形等平面;平面刚度分布尽量均衡,避免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扭转效应。

(2)建筑物立面布置力求规则,避免竖向刚度突变,造成薄弱层。

(3)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节点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箍筋,要避免造成“强梁弱柱”状况,填充墙要与框架合理连接;合理设计填充墙,避免产生“短柱效应”。(4)对高层建筑物在地震中与场地产生共振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研究。(5)我国对多层砖混住宅建筑的一整套综合抗震措施是行之有效的。(6)全方位控制施工质量。

2.2 研究分析生命线系统的震害特征,有效提高其抗震能力 2.2.1 生命线系统的震害特征

(1)高架公路的破坏。美国尼米兹高架公路的震害最为典型。据纽约媒体报道,1989年在地震中的死亡者,绝大多数在公路上丧生。到1989年10月23日的统计,这次地震使近300人死亡,其中约260人死于“尼米兹高速公路”的880号州际公路,而房屋倒塌只造成三四十人死亡。这条公路于1957年建成,是美国首先采用高架交叉及分上下层行驶的公路之一。地震正好发生在下午5点交通高峰时刻。地震震塌了双层高架公路的上层的一段,随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公路一段一段相继下沉。在公路上层3条车道上高速北行的约200辆汽车和在公路下层南行的汽车,几乎全部被摧毁。据分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支撑柱的剪力破坏,桥台连接铰错断,以至桥台塌落。(2)桥梁的破坏。“九二一”台湾大地震中,台中及南投等中部县市,接近车龙埔断层及震中附近的铁路、公路桥梁均遭受重大损害,轻度受损者道路下陷、桥柱龟裂,中度受损者桥墩倾斜、大梁位移,重度受损者桥墩断裂、桥梁崩塌。据台湾财团法人中华顾问工程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勘查,共勘查桥梁981座,其中有786座没受损,占80.12%,有169座轻度与中度受损,占17.23%,有26座重度受损,占2.65%。桥梁损坏,除地表错动和设防烈度低于实际烈度外,还存在以下因素:

①桥与斜桥动力效应。曲桥与斜桥属不规则桥梁,动力行为复杂,具有平面不对称的特性,遭遇地震时,很容易产生扭转振动,引致桥墩发生剪力破坏,其振幅也常超出预期,因此容易形成落桥。

②桥台的邻跨效应。此次地震中许多桥梁于桥台相邻跨度处产生严重损坏,此除断层通过有关外,另由于桥台背后承受土压,在地震时也容易产生位移与倾斜,桥台支承能力一旦改变,其邻跨桥墩将受到比预期更大的地震力而遭致损坏。

③梁端防落长度不足以及欠缺防止落桥措施。桥梁遇地震时,若上、下部结构产生超出支承所能的相对位移时,将使支承遭致破坏。此时若梁端防落长度不足或欠缺适宜的防止落桥装置,会产生落桥。台湾地震中,部分桥梁因欠缺防止落桥装置而遭致落桥损坏。

④桥墩箍筋问题。RC桥墩箍筋除了提供桥墩剪力强度之外,对于主筋与柱心混凝土更提供围护的功能,可增大桥墩的承载能力,提升桥墩韧性。台湾地震桥梁震害显示,受损桥墩普遍存在箍筋尺寸不足,间距过大及锚固弯钩配设不当等现象。⑤结构系统赘余度低,耐震性能不佳。台湾地震中大多数遭受严重损害的桥梁均属于简支梁构造,且下部结构大多为单柱式悬臂桥墩,由于其结构赘余度低,在地震作用时,易局部受损而导致全桥产生崩塌。此外,上部结构采用静定的简支构造也容易发生落桥。

(3)煤气管网。从美国1933年长岛地震、1952年和1954年克恩县地震、1971年圣弗尔南多地震和1994年北岭地震来看,煤气管网震害主要表现如下: ①在出现永久性地面位移的地段,管道破裂。

②地下钢管在焊接接口附近破坏或接口本身断裂。

③1954年前的氧乙炔焊接管道和无屏蔽电弧焊管道对地震敏感,质量较好的现代电弧焊焊接管道表现较好。

④地上管道混凝土支架损坏或破坏,导致管道滑落。

(4)供水管网。从日本阪神地震看,给水管道的破坏有以下的特点: ①管道接口是管道抗震的关键。除焊接接头钢管为连续式管道外,其它材质管道均为承插式接口、机械式接口的分节式管道。这类管道接口允许变形量小,因此容易出现拉开式脱落现象。但是,S型和SII型抗震接口的管道未发现损坏,表现较好(见图3-1)。

②小口径管刚度相对较小,易受破坏。根据阪神水道企业团的统计,Φ500mm以下的管道其震害率为2.2处/km,而Φ1000~1500mm的管道其震害率为0.4处/km。芦屋市管道破坏集中在小口径管,Φ150mm管道的震害率为2.8处/km,Φ700mm管道的震害率为0.25处/km。管径小,细长比大,刚度相对小,容易受损坏,这个现象和我国海城地震、唐山地震时管道口径大小的破坏规律是一致的。③不同材质管道的表现不同。管道的材质强度和韧性十分重要,球墨铸铁管在阪神地震时经受住了考验,其震害率较低,石棉水泥管为脆性管,很难抵抗地震力的冲击,铸铁管比球铁管强度低,受损的也较多。阪神水道企业团使用过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管,其破裂和漏水的不少,钢筋混凝土管如不施加预应力,是难以抗震的。

(5)地下结构物。总体来看,地下结构物的破坏不如地面建筑物严重,但个别地下结构物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①地铁车站。在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的破坏主要集中表现在东西线的大开车站。这是一座两层的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主要发生在中柱上。

②地下多用途管线隧道。阪神地震之后,日本学者对位于神户市新港区的地下多用途隧道第二号管道进行了调查。管道长约1km,共有五种管道(分别为燃气、电话、电缆、水、电及OMP)共用一个隧道。覆盖层厚2~3m,隧道穿过的土层分别由冲积砂、砂土、淤泥和砂砾层组成。调查表明,混凝土箱形隧道本身没有发现明显的破坏现象,但在入口附近,支撑电缆的绝缘架脱开,管道里进水,水深达10~20cm,积水长度达150m左右。这显然是从箱形管道接头的开裂处流入的。与周围地面建筑物所受的严重破坏相比,地下多用途隧道受破坏程度要轻些。

③地下商业街。神户市三宫站附近有1900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街,于1965年建成,地下一层分为几个部分,分别为精品店、日用百货、情侣屋以及美食广场,地下二层及三层分别为仓库和设备间。据商业街管理者介绍,除了地面隆起数厘米、酒柜玻璃破碎、墙壁和地面有瓷砖剥落外,其他未见有大的破坏。分析认为初始设计时地下商业街的水平地震强度为0.1,且所有的柱子均采用内填混凝土的钢管柱(直径60cm),商业街结构区左边宽度扩大,两部分之间有一竖直分割墙,它起到了抗震墙的作用。但距离地下商业街不远处的地面结构却遭受非常严重的破坏,充分说明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较强的优越性。2.2.2 生命线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原则

(1)要重视抓紧电力和交通系统的恢复重建。这对其他生命线系统的恢复重建乃至整个重建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各类生命线之间影响度序一般为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燃气系统。

(2)对生命线设施破坏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估,并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确定需要修复加固的工程结构和设施。

(3)对重要生命线系统需进行网络层次的抗震性能评价,确保生命线系统在网络层次的抗震能力。

2.3 保障交通生命线是提高城市抗击地震灾害能力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内外城市在地震灾害中的财产损失分析,在地震灾害来袭时,城市交通系统的损失会占地震灾害直接财产损失的1/4左右。其中,城市的桥梁、隧道、有轨交通等设施会受到严重破坏,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修复并在后续救援与疏散工作中发挥作用;地面道路系统也会有不同程度破坏和堵塞,只有一部分道路得以保存并承担后续的救援和疏散任务;水路交通受损最小,但桥梁遭破坏会成为水路运输的障碍。1995年1月日本阪神地震造成大阪、神户之间高速公路10处断裂、8处崩落,粗大的水泥柱子从根折断,将500多米路面掀在一旁;新干线铁轨变形,10辆列车滑出轨道;几十座桥梁损毁;地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美国1994年洛衫矶大地震时,复杂的公路网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震后至少有12条公路关闭,有三条公路长期中断。我国四川汶川地震交通设施损坏严重,损失巨大。震害导致四川、甘肃、陕西三省规划区内的9条高速公路约102公里路段,27条国省干线公路约2611公里路段和31412公里农村公路的路面、桥梁、隧道防护安保工程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其中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受损桥梁1109座共8.2万延米,隧道52座,共4.7万延米。交通生命线的破坏给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每次大地震后,公路抗震设计规范一般都会进行补充和修订。如美国AASHTO规范、Caitrans准则、日本规范等,在抗震设防水准、地震作用、地震反应计算分析方法、延性设计和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补充并相互借鉴。

美国还提出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地理条件及城市规模,设有足够数量的对外出口,市区道路要确保与重要交通枢纽(机场、车站、港口、码头)的连接。日本神户市重建规划将港口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和修复列为振兴“都市活力”中除产业振兴之外的主要内容,形成海、港、空相结合的交通网络和防灾中枢据点。

2.4 提高震后消防供水系统的可靠性是减轻次生火灾的重要措施

美国深受次生火灾之害,因此十分重视提高震后供水系统的可靠性。美国旧金山的震后供水保障系统是典型案例,它包括:辅助供水系统和移动供水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是与市政供水系统平行的独立系统。

(1)辅助供水系统(AWSS)。它始建于1906年地震之后,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东北隅。这个系统通过特殊的管道系统向沿街的消防栓供水,其地下管线总长度将近201km,管径250~787mm。其中将近161km的管线是铸铁管,其余部分是近年来增加的延性较好的钢管。设置这套系统的目的是在市政供水系统之外,提供一个并行的供水系统,以增加城市消防供水的可靠性,该系统由旧金山市消防局直接经营。在1989年洛马普里埃塔地震中,这套系统的供水管线与下水道管线发生碰撞,并引起供水管线的断裂,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2)移动供水系统(PWSS)。为延伸辅助供水系统的功能范围,近年来,美国旧金山市消防局又发展了移动供水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设备有:运载车(能够运送总长达1525m、直径为127mm的大直径水管的卡车,设有水流水压监控器);水管防压板(能够保障在水管工作时允许车辆从水管的上面通过);Y形管插头(能够使水从标准的消防水管中流向大直径的管道);减压阀;移动式消防栓(能够保障水从大直径管道中输出)。运载车运送大直径的水管、移动消防栓、减压阀和其它一些配件。每一辆运载车能装载大约1.6km长的管线,并且能在大约20分钟内将这些管道连接完毕。在管线的适当地方设置移动消防栓,以提供沿管道的消防供水,相当于又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地上供水管网。在洛马普里埃塔地震中,移动供水系统在控制次生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旧金山市还有151个地下水池,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东北隅。这些混凝土结构的水池,通常可向消防局的标准泵连续供水1小时。这些地下水池都设在街角处,并设有出入孔。它们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维修费用又很低。这些水池独立于任何管线系统,平时由消防局从消防栓内通过水管向它们充水。当供水主干管破坏时,则可以向外抽水。1986年旧金山市在城市的外围又增设这样的水池95个。

日本在总结阪神大地震经验教训时特别指出,要建设抗震能力强的防火水窖和大容量输水管。根据规划,要建设250多个存水100吨的水窖和通过市中心的输水管,作为震后火灾的消防供水。

2.5 将灾后重建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契机

日本在阪神地震后的重建过程中,将创建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列为重建的基本任务之一,并认真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灾后复兴与循环型社会同步建设。兵库县政府制定了阪神淡路大地震复兴计划—“兵库不死鸟计划”,它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为主要内容,实施了“创造性复兴”战略。计划用3年时间将灾民住房、基础设施及产业“紧急恢复”到震前水平;用5年时间创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建设资源共享、共同生活、具有活力的社区,实现人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3年巩固成果,面向未来,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评价和改进。目前,兵库县已走在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前列。促进废物的循环利用。制订了震灾废弃物妥善处理与资源化计划,将“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体现在灾后大量废弃物紧急处理、建筑物大规模解体和恢复、基础设施全面重建、产业创造性复兴的全过程。灾后近2000万吨地震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其中瓦砾等不易回收的废弃物资源化率达到51%。2006年日本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已高达95%。

推动建筑节能。兵库县实施复兴计划的第3年,共建造了16.9万户安全、舒适的住宅。普遍使用抗震防灾的再生建材、轻型建材;采用隔热、防水、防止太阳辐射的屋顶及墙体涂料;使用节能灯,实施楼宇自控节能;实施公共建筑清洁能源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超低能耗建筑;将传统节能技术与独具风格的民族建筑相融合。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兵库县震前是一个以化工、制造、钢铁、橡胶等高能耗传统产业为主的地区。他们利用震后重建的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向以服务、电子、环保、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为主的低能耗、高科技产业,为灾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2.6 充分利用城市开敞空间作为人员避难的重要场所

阪神地震后,日本对城市开敞空间的利用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所谓城市开敞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其它公共开敞空间和步行空间。

日本的调查结果大致归纳如下:

(1)城市公园的利用率是很高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据调查统计,在地震发生后,城市公园得到充分利用的占公园总数的22%;地震2~3周后占32%。如果包括调查中未能掌握的受灾之初临时使用的情况,公园的使用率还会更高。

(2)其他开敞空间,使用率也很高。据调查统计,其他开敞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的共525处,占总数的42%,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以中小学校为主的教育设施内,不仅体育馆成为避难场所,户外的校园也成为救援物质的保管调配场所和供水据点。(3)开敞空间的使用状况在震后初期和2~3周后是不同的。城市公园在震后初期主要是用作避难场所、家庭财产堆放场所,而经2~3周后,使用类型趋于多样化,为了救援和修复,会用于建设临时住宅。

以中小学校为主的教育设施,从受灾初作为避难场所到后来作为救援基地。

(4)公园中的水井和造景水体作为生活供水来源发挥了较好作用。但目前很多公园没有这样的水源。

今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

(1)提高开敞空间的绝对量。今后在安全城市的建设中提高开敞空间的绝对量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要重视城市范围内的建筑密度管理。

(2)形成开敞空间网络。以城市公园为主的各种开敞空间要根据其规模和所起作用的不同,合理使用各种开敞空间,并确保避难通道畅通。以适合于多种形式的城市公园为核心,有机地将其他的功能较限定的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形成空间网络,同时以各种开敞空间的较限定的功能作用为前提,探讨各种开敞空间的多种组合。

(3)形成社区生活据点。要把小学校作为社区的据点设置,重新认识它的功能,同时将适合于多种使用形态的城市公园和小学进行统一安排建设,以求形成非常时期可以使用的日常社区生活据点,这一点很重要。(4)建设多样化的城市公园。阪神震灾是以建筑的倒塌破坏为主的,因此,以往设想的在防火方面不适宜的小规模的公园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本次震灾的特征之一。尤其是居住区基本公园,在震灾之初以及灾后2~3周这两段时间里的使用基本是相同的,1000平方米以上的街区公园与邻里公园、地区公园受到同等程度的利用,小于1000平方米的街区公园在灾害发生之初也作为避难场所,在救助活动中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在灾后2~3周时地区公园和邻里公园与大于1000平方米的街区公园相比,作为避难、救援、恢复等的综合使用的比例较高,并逐步据点化,这种倾向以地区公园尤为显著。因此,可以认为,依据灾后的时间段(紧急阶段、应急阶段、恢复阶段、复兴阶段)和空间层次(街坊与若干个街坊组合而成的街区、邻里单位与小区、居住区、城市及区域),建设与各种功能相对应的城市公园是非常重要的。

(5)适应地区特性的公园配置。随着灾后时间的推移,要使公园适合于多样化的使用形态,首先是依据各种公园规模研究公园内应确保的自由广场的比例。(下篇于18期刊载)

第二篇:地震灾后重建情况

灾后恢复重建 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委员会 **人民政府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你们一行到我乡指导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在此,我代表**党委、政府和全乡广大受灾群众向各位领导对黑土河灾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地处**县西北部,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20米,属于半梁山河谷地带,地势陡峭,共**户**人,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贫困人口高达**人,占总人口的33%,是一个积贫积弱的贫困乡。2014***分,云南***县发生**级地震,我乡震感强烈,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

下面,我将云南**县“级地震我乡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情况

级地震地震以来,在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乡党委、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奔赴各村、组实地查看灾情,明确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配合自治县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积极筹集和调运救灾物资,搭建临时帐篷,妥善转移安置救灾群众,加紧抢修受损的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全力维护全乡稳定,灾难面前全乡干部群众坚定地站在一起共同努力,全乡抗震救灾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在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全乡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开展。

(一)健全机制,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

一是根据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乡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会 议,电话通知各村做好灾情速报工作,及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乡人民政府乡长任常务副组长、乡党政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乡级各站所负责人和党工委以及各村支书主任为成员的**地震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组、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置组等7个职能工作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灾情收集上报及统筹协调工作。

二是严格落实“乡级主要领导领导包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二级机构组、村级领导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实行由全乡各级干部分片包保,责任到人,一包到底联系指导村、组开展恢复重建,不完成重建任务不脱钩的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做到了每个村、组、各受灾农户都有干部职工负责协调解决恢复重建的工作制度,做到了每个村、各受灾农户都有干部职工负责协调解决恢复重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是加强工作监督检查。各下村工作组每月及时向乡恢复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情况,乡恢复重建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党政班子领导先后召开多次联席会议,听取各下村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审定全乡恢复重建初步方案。

(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方案

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制定“”地震抗震救灾实施方案和恢复重建规划方案。

(三)认真摸底,周密规划

广大干部职工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在充分调查清楚全乡农户建设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上级各部门的相关规格要求让农户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型,并将配合县国土资源、地震部门技术人员对规划自建点进行现场安全性评估、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和地质勘查工作,对全乡的地震恢复重建方案进行了细化。全 乡各村房屋规划拆除重建**户,计划补助**万元,维修加固**户计划补助**万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万元,共需财政补助资金**万元。

(四)分类部署,制定恢复重建阶段性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确保明年上半年前完成震损房屋恢复重建,受灾群众搬入新居的工作目标,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实行目标任务倒计时,细化重建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将工程时序进度落实到天,建设任务分解到人,对各村房屋规划拆除重建**户和修复加固106* 一是对自建户多做思想工作,争取早动工,分准备、实施、验收、入住四个阶段进行,确保**年6月20日前让受灾农户搬入新居,对维修加固户计划在 **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工。在加快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年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的目标。

二是初步拟定了4个村委会的重建,一所敬老院的加固修复项目计划,共需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具体实施方案步骤:春节前完成第一层浇筑进行板面保养**年6月底前全面完工,**年7 月底以前做好检查验收准备。所有修复加固类项目计划已于**年12 月底前全面结束。等待县级验收后投入使用。

三是受损的道路、桥涵、堡坎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共需财政补助资金**余万元,计划**年以前分分阶段逐步修缮完工投入使用。

(五)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工作

一是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各村组建筑工匠基本情况,计划于**年8月22日至9月6日在乡政府对全乡80名砌筑工进行为期14日的培训。

二是计划筹备建筑材料。对全乡124户重建户和106加固修复所需砖块、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摸底调查,对紧缺建筑材料进行统一提前定购。

三是落实有实力的建筑施工队伍,确保恢复重建工程保质保量动工。

四是切实加强宣传引导,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并尽快投入到灾后重建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中来。

(六)严格监管,注重工程质量

一是加强恢复重建资金管理。按照资金管理的各项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办法,设立救灾资金财政专户,建立资金使用明细台帐,确保救灾资金使用安全。

二是加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围绕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相关要求,对地震震损民房恢复重建的质量、技术规程安全保障和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作出了明确要求,为顺利实施好各项恢复重建项目,保证我乡地震恢复重建项目质量安全和资金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严肃纪律,加大督查力度

一是实行包保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在民房恢复重建期间,将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到我乡指导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全力帮助重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二是严格考勤管理,制作挂点包村、包组、包户干部职工群,将干部的姓名、工作职责、工作联系方式等向群众发放“联系卡”进行公布,制定包村、包户干部职工的考勤表签名表,由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考勤记录。

三是把我乡的干部将考核和干部实绩考核与包保工作任务相挂钩,受灾房屋恢复重建工作结束后,由乡党委政府对干部职工进行工作评定,对工作中出现违纪、违法行为或无所作为、工作不力、群众有意见的,启动问责程序进行严格处理。

四是按照恢复重建阶段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要求,以乡纪委牵头进行督查,不定时进行监督检查工作进度情况,确保恢复重建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市、县的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要求、部署,围绕**年上半年受灾群众全部搬入新居**年上半年以前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使我乡的经济社会 发展和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把**恢复重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个新**的目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四包”责任制,把恢复重建任务目标落实到人,确保 恢复重建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组建下村工作组,深入群 众帮助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督促下村干部,认真履行职 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依靠群众,继续全面抓好抗震救灾 和恢复重建工作,确保抗震救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快推进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围绕确定的**年6月份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目标。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努力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相互协调运转、高效有序的工作网络,确保恢复重建房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三)继续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根据临时安置、过度安置、永久性安置的要求,在前期安置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责任目标,加强包保工作的开展,组织强有力的12个村工作组进村入户,逐户检查救助措施的落实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好粮油、食品等生活必须品的供应,着力解决好重灾户、“三无”人员、五保户、残疾人等农户的生活困难问题,分类实施求助,确保不漏一人,不掉一户,使受灾农户在搬进新居之前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确保受灾农户安全过冬,同时,把疫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搞好食品、饮用水和环境卫生,保证受灾群众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疫病。继续组织好地方巡逻防控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四)继续抓好生产自救各项工作。着力抓好与烤烟、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为主的秋收中后期管理,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田间病虫害防治措施,力争灾后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进一步强化安全防汛和防疫工作,组织人员对震损的基础设施工程进行排查,深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密切监视险情变化,继续抓好生命工程的恢复,确保各项基础设施畅通,防止发生进一步次生灾害。

(五)切实加强恢复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救款物管理使用的规定和省、市、县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和要求,坚持专款专用、严格规范救灾物资及资金使用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恢复建设资金真正用在恢复重建工程中。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乡地处边远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各种建筑材料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使重建工程难度进一步加大,恢复重建任务压力大,担子重;

二是由于我乡民房恢复重建任务重、点多面广,其恢复重建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和问题。恳请上级相关部门对我乡恢复重建计划以外的其它基础设施项目中给予政策倾斜和照顾,并对我乡恢复重建工作继续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我乡的地震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县党委、政府以及各位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紧紧围绕恢复重建的工作目标,细化措施,发动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按期完成恢复重建任务。

第三篇:地震灾后重建方案doc

广元市南河街道办事处

关于“5.12”地震灾后重建方案建议

区人民政府:

“5.12”地震发生后,南河辖区居民遭受了巨大损失,民房屋损毁尤为严重。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南河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有效、有力的开展。当前,我办已圆满完成抗震抢险和灾民安置的阶段性任务。全办工作重心已由抗震救灾全面转移到灾后重建工作上来。根据市委、市府,区委、区府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为保障辖区灾后重建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加快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实现“一年基本恢复,三年重建家园,五年实现跨越”的既定战略目标,结合南河新村建设改造,推动全办工作进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结合南河实际情况,现就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5.12”地震灾害居民房屋受损基本情况

“5.12”地震造成了南河辖区内9233户房屋受损,涉及人口29970人,建筑面积2188803m。其中严重损坏394户,涉及人口1050人,涉及面积11050 m,在损坏严重的394户中,环城南路以南256户,1024人,面积7680m。222

二、具体重建方案建议

1、实行科学鉴定,减少重建户。

针对现有严重损坏的394户居民,进一步实行鉴定,减

少重建户数。目前,通过目测和征求住户意见,环城南路以南需要重建户,已经由256户减少为128幢,216户。其中,石马坝社区60 幢,141户,29399m,涉及425人;南鹰社

区15幢,22户,6380m,涉及73人;接官亭社区50幢,53户,4555m,涉及158人。

2、目前,我们正通过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该216户进

行进一步鉴定,以进一步减少全办建设户数。对接官亭辖区范围内南山脚附近地块进行整理,估计能整理出土地6亩,可安置居民近40户,基本解决接官亭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居民建房户问题。

3、对石马坝、南鹰社区基本社区基本上实行原拆原建,在原拆原建过程中,考虑缩小建筑面积,控制楼层数量,同时对集中损害的射击场附近地区,鼓励居民合户联建,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以利于建成合乎规划的居民小区。

4、对马家沟苹果园进行“三通一平改造”,已解决在南

河辖区内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无地建房户和历史遗留问题

5、对环城南路以北房屋受损需重建的居民户以及小区

居民、单位房居民,一律实行原拆原建。

三、重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21、南河居民,别是环城南路以南的居民,大多是南河世居居民,在南河开发过程中,做出了较大贡献。目前,大都经济困难,房屋出租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大多数居民不愿意离开南河。

2、环城南路以南居民自建房中,特别是射击场一带,在当初修建过程中,房屋规划不合理,房屋间距较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南河居民自建房违规加层较多,建筑质量较差,而且资料不够完整,给维修加固造成了一定困难。

4、我办接官亭居委会环城南路以南地段地质灾害严重,周家沟滑坡带经过多年治理,成效并不明显。造成本次“5.12地震改地段居民建房损毁严重,对经后重建科学选址带来一定挑战。

四、需要上级给予的优惠政策

1、允许接官亭居委会在南山脚附近自由选址,协调马家沟苹果园土地作为重建安置点,并负担“三通一平改造的相关费用”。

2、减免辖区内相关鉴定费用。根据《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第226令》,鉴定费用由居民自己负担,但由于南河居民经济较为困难,请求上级政府以困难补助形式,减免相应的鉴定费用。

第四篇: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优越性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优越性

摘要: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汶川地震给四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两年的时间内灾后恢复重建就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重大胜利。论文在总结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关键词: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社会主义优越性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08年 5月 12日, 汶川发生了 8级大地震,遇难人数近7万人,受伤人数高达 37万多,房屋大量倒塌,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致使五百多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这是建国以来强度最高、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给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场灾难,前所未有的地震强度和威力打破了国内的宁静,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与哀伤之中,对国家、社会, 对整个中华民族造成了空前的影响和震撼。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灾后恢复重建的力度之大、进度之快、变化之巨、效果之好,更是大大超乎人们想象,创造了新的人间奇迹。这个奇迹,是依靠灾区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创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无私援助以及国际社会积极援助的结果,更是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灾后重建的奇迹,再一次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1、灾后重建工作 1.1灾区通信基础设施

汶川地震给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公众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四川全省近35%的移动通信基站受损,受灾严重地区与外部的通信全面阻断,部分地区基层生产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灾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停滞,直接经济损失共计67.94亿元。

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和企业紧急动员、密切协同、上下联动,迅速成立通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各级通信保障预案,第一时间组成抢险突击队。通信业展现了大无畏精神,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生命代价,全部完成了重灾乡镇的抢通任务,迅速有效地保障了抗震救灾的通信需求。1.2城乡住房建设

目前,全省城镇重建住房累计已开工23.6万套,开工率91%。其中,已建成11.65万套,建成率45%。需维修加固受损住房135.27万套,已完成125.8万套,完成率93%。

全省需重建农村住房127.57万户,已开工建设127.55万户,开工率99.98%,完工126.59万户,完工率99.23%。因余震新增农村住房需重建20.94万户,已开工15.18万户,占72.5%,其中完工9.41万户,占45%。农房重建上,出现了都江堰市向峨模式和彭州市升平模式。城镇建设方面,注重将城镇住房重建与统筹城乡相结合,都江堰市“壹街区”模式具有代表意义。38 个需要恢复重建的重点城镇中,已有33个完成重建主体任务。到今年9 月,受灾最为严重的汶川、北川、青川县城和映秀镇、汉旺镇,也将建成城镇基本框架,形成城镇基本功能。截至今年5 月5 日,39 个重灾县需恢复重建的3000 多所学校,近九成已竣工; 截至4 月30 日,在建的医疗卫生项目2200 多个,近六成已竣工。这些公共场所成为当地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将灾后重建与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重建成效明显。2009 年,四川省生产总值14151.3 亿元,增长14.5%;2440 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达99%。2009 年,四川旅游收入继2007 年之后再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472亿多元,比震前的2007 年增长21%。、1.3对口援建基本完成

2008年6月18日,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震后4个月,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中国政府提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目标。

“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截至目前,山东省安排各类援建项目260个,已完工163个,完成各类援建投资68亿元;辽宁省安排各类援建项目88个,已完工88个,到位各类援建投资23.3亿元;河北省安排各类援建项目108个,已完工58个,到位各类援建投资25亿元;河南省安排各类援建项目300个,已完工221个,现到位各类援建投资23.4亿元。

对口援建的帮助下,两年来绵阳市建成永久性农房近51万套,完成重建任务的99%;城镇住房重建开工99.5%,完工79.3%。城乡住房加固全面完成。全市学校重建完工652所,医院重建完工311个,分别完成重建任务的87%和82%。全市建成敬老院、福利院600多个,2万多名“三孤”人员得到妥善安置。灾区工业实现了质和量上的双提升,2009年的绵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300亿元大关,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与此同时,以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对口支援逐步实现了向对口合作的转变。目前,北川-山东、安县-辽宁、江油-河南、平武-河北四个对口援建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58户、协议引资64.32亿元,援建从“输血”转向了“造血”。1.4经济建设

9月底,传来消息:重建项目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超过85%,18个省(市)对口支援工作基本完成,灾区经济发展全面超过震前水平——

总量上,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六个重灾市州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769.9亿元、655.5亿元、694.2亿元、240.7亿元、216.8亿元、94.1亿元,其中,成都、绵阳、广元、雅安、阿坝GDP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结构上:灾区过去小而散的工业布局被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关联、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所取代。德阳园区总体建成面积已由震前的20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79.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由100余户发展到1176户。德阳重大技术装备、绵阳数字家电、成都汽车等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比重更加合理。

效益上:1—11月,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441亿元、41亿元、42.2亿元、13.9亿元、13.9亿元、11.8亿元,均大幅超过震前水平。

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灾后面貌脱胎换骨。“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以举国之力,托起灾区经济重生,体现了中国的力量。中外人民对灾区的深情不会虚掷。“一村一特色,一乡一品位”。一大批特色产业“横空出世”。一棵红豆树承载着重灾区什邡红豆村的“品牌梦”,打造“中国婚庆旅游第一村”今年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水乡藏寨”汶川三江乡升格为4A景区。

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兴起,现代农业势头正旺。今年12月,彭州市、苍溪县、江油市等地震重灾区加冕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二十强。开放合作:

对口援建省市与四川合作建立的20多个产业合作区,将成为未来援建省市企业进军西部、投资四川的快速通道。

2、社会主义优越性

灾后重建,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依靠灾区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创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无私援助以及国际社会积极援助的结果,更是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党的坚强有力和卓有成效的领导,是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人间奇迹的关键所在。2.1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眼长远、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迅速出台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政策、措施,迅速组织开展对口支援。中央财政及时设立“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中央财政累计下达灾后恢复重建基金超过1500 亿元,出台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并且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扩大内需的4 万亿元投资中有1/4 投向了四川。灾区群众生产的生活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和提升,党的领导促进了东中西部经济大合作、文化大融合、民族大团结,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2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面貌的巨大变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执政能力、鲜明的先进性和各级党组织高效的执行力,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民族利益、人民福祉的忠实代表和坚定维护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充分证明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能凝聚起万众一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伟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是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人间奇迹的制度保证。灾后重建空前的援建规模和成效,显示了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速度”的巨大威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激发和形成的精神力量,是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人间奇迹的强大动力。

2.3中华民族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精神内涵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励着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海内外同胞和衷共济。支援方与受援方协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援建单位把物质支援与智力支援、“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输血”与“造血”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保证了各项援建任务的顺利推进,三年目标任务有望两年基本完成。全国各地的援建单位和人员、广大的志愿者,以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无私奉献,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的伟大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连心曲,奏响了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的新的时代乐章,生动诠释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是任何艰难困苦也挡不住、压不垮的。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胜利,四川、陕西、甘肃3 个受灾省的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医院、道路、水电、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恢复,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大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历史文化受到保护,生态不断修复,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灾区人民正大踏步走向新的幸福生活。在未来道路上,彰显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将使灾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将使全国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将永久传承。

参考文献:

1、《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几点思考》,刘丽娜、邓桢澜,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人间奇迹》,石平

第五篇:5.12地震灾后重建实施方案

*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08年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波及我县,给我县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行各业都造成了重大损失。截至5月26日下午6时,全县受灾总户数达到37766户,受灾人口151184人,共造成13人死亡、1266人受伤;3010间5.5万平方米房屋倒塌,138886间

271.93万平方米房屋受损;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税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城镇基础设施、乡村公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各个领域普遍受损严重,全县受灾损失累计达176413.98万元。为了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根据省市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2008年实施恢复重建项目概况

按照《*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08年,全县规划实施各类灾后重建项目个,估算总投资万元。其中;;。2008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抗震救灾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清缓急、突出重点、自救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和“六个一”的工作思路,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各种资源,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结合“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超前谋划,立足应急,着眼长远,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尽快恢复重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尽快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的伟大工程,奋力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着眼长远,科学论证,总体布局,分步实施。

2、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灾后恢复重建要从县情、乡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宜统则统,宜分则分。

3、坚持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要以人为本,把关系国计民生和受损最严重的项目放在首位,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吃水、住房、就医、上学、行路、通讯等问题。

4、坚持近期应急,远期提高的原则。当前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重点,开展生产自救。同时要结合全县“十一五”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把近期应急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多领域、多行业、高层次发展。

5、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灾后恢复重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各种资源,以自筹为主,争取国家补助为辅,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

6、坚持整合资源,集中建设的原则。在城乡灾民建房和机关事业单位灾后重建工作中,要本着节约土地、整合资金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7、坚持政府推动,讲求实效的原则。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团结互助、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8、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规划要有前瞻性,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不能只站在当前的角度就灾情论重建。

四、工作重点

2008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点是:

1、恢复建设受灾群众住房。完成全县农村7876户重灾户27801间56.31万平方米和26867户轻灾户103448间200.08平方米的房屋维修加固工作;做好需易地搬迁和整村重建的169户698人以及需就地拆除重建的2857户10886人的过渡安置工作,确保群众有一个安全、保暖的房屋过冬;积极筹措资金,宣传发动需重建房屋的群众,解决土地、材料、劳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力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条件成熟的应及时启动建设;完成城区30栋机关单位家属楼和68栋企事业单位家属楼的维修加固。

2、恢复建设涉及群众直接利益的学校。维修加固教学用房195项,建筑面积68826平方米,加固围墙6410米、大门22座、厕所39座,确保学生正常上课;积极做好需拆除重建的教育教学设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2009年底前全面建成。

3、恢复建设涉及群众直接利益的医院。维修加固县医院、基层卫生院及伏镇防保所等14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6992平方米;及时启动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地病办、17个

基层卫生院以及伏镇防保所等25项业务用房重建工作,力争全面开工建设。

4、恢复建设涉及群众直接利益的城镇供水。维修城区供水系统机电设备及受损输水管道108处,确保充足供应机关单位及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5、恢复建设涉及群众直接利益的人饮工程。维修人畜饮水工程点36处,解决7.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需要重建的20处

人饮工程点,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全面开工建设。

6、恢复建设涉及群众直接利益的机关事业单位用房。维修加固人大政协综合楼等4栋办公楼4480平方米及15个乡镇机关办公用房25751平方米;维修加固村级组织活动室14010平方米;积极做好各级机关及其事业单位重建办公用房的前期准备工作。

7、恢复建设灾区必需的水利基础设施。维修加固胡峡水库和峰崖水库坝体及溢洪道,确保水库安全;完成店子河、杜沟、高塘塘坝坝体维修加固;完成79口受损集雨水窖维修;维修加固伏镇、江洛、麻沿、栗川、泥阳和柳林等六乡镇防洪河堤9200米,确保汛期安全。

8、恢复建设灾区必需的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徽虞白(甘陕界)县际公路谈虞段23公里的路面整修及塌方治理工程;开工建设麻沿-剡家阙公路、永宁-江口公路、柳林-杏树垭公路、高桥-太白公路、黑沟-虞关公路等5条县乡公路及56条通村公路的维修加固工程;全面开工维修加固受损桥梁及涵洞,确保道路交通畅通。

五、目标任务

重点恢复建设受灾群众住房,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设施以及灾区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其中,入冬前要妥善解决灾区居民群众住房和学生上学问题。确保年底前,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水库、公路、电力和通信等设施全面恢复正常。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学生有学上;全县不发生疫病暴发流行;无安全事故发生;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社会秩序稳定。通过7个月的努力,到2008年底,全面完成项维修加固工程并投入使用。

六、工作步骤

灾后恢复重建2008年实施步骤分为四步:

第一步(5月24日-6月9日):规划阶段。科学编制全县灾后重建2008年建设规划和专业规划。

第二步(6月10日-10月9日):维修加固项目实施阶段。全面完成受损程度中度以下列入当年维修加固计划的建设任务。

第三步(7月10日-12月底):重建项目启动阶段。办理需要重建项目的选址、立项、设计等相关手续,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力争一批涉及群众直接利益的重大重建项目开工建设。

第四步(10月10日-12月底):维修加固项目验收阶段。对维修加固的所有项目组织全面验收,确保维修加固质量达标。

七、投资概算和筹资方案

(一)投资概算:2008年灾后重建以恢复性应急项目建设为主,共计划实施项目个,需投资亿元,其中:维修加固项目个,需投资亿元,拆除重建项目个,需投资亿元。

(二)筹资方案:需国家投资万元,县财政、企业和群众自筹万元,申请银行贷款万元。

八、工作机构和部门职责分工

(一)工作机构:为了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迅速开展恢复重建的各项具体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建博任组长,政府县长祁岷青,县政协主席宋小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瀚东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政府县长祁岷青任总指挥,指挥部由13个工作组组成:

1、农村灾后重建工作组;

2、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组;

3、宣传及社会事业组;

4、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组;

5、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组;

6、财税增收组;

7、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

8、维护社会稳定组;

9、督查调研组;

10、严明纪律组;

11、灾情信息收集组;

12、物资捐助和发放管理组;

13、物资发放督促检查审计组。各工作组都由一名分管工作的县委常委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工作的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开展各项具体工作。

(二)部门职责:

1、发改委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总体布局,分类指导,精心编制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向上级主管汇报,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按照项目立项程序,协助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搞好各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立项。

2、财政局要开源节流,紧缩一般性开支,压缩不必要开支,积极筹措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好用好上级安排的财政恢复重建资金,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时拨付到位。

3、民政局和各乡镇要把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吃、穿、住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要切实做好受灾人口的核实,及时安排发放救济粮款;要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受灾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对暂时无栖身之处的受灾群众,要采取投亲靠友等应急措施,确保每一位灾民都有安身居住的地方。同时,要切实做好抗震救灾捐款捐物活动的组织和捐赠物资的管理、使用工作,确保社会各界的爱心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4、建设局要在搞好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和城区居民住宅楼维修加固和新建办房屋规划选址的同时,科学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易地搬迁和就地重建农户的村庄及住宅规划。

5、交通局要搞好受损公路和桥梁的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6、水利局要抓紧抢修水毁塘、库、堰、渠、堤防护岸工程和城乡供排水工程等水利设施,要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为防汛保安及抗击可能出现的高温伏旱做好准备。同时,要切实加强对险塘险库及洪水易发地段的监控和管护,确保安全度汛。

7、教育局要对学校危房采取排危措施,确保高三毕业生能够正常上课,其他各年级教学活动能够够逐步恢复。

8、经委和乡企局要积极支持受灾工矿商贸企业恢复生产,厂房受损的要尽快除险加固,设备受损的要尽快维修或更新,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9、国土资源局要及时调整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满足灾后重建和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对已确认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进一步加强监测,强化预警预报、疏散避险、应急治理等工作,确保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在全县开展一次地灾隐患拉网式排查,对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要及时纳入监测范围。

10、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部门要及时抢修供水、电力、通讯、广播电视传输等设施,确保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正常供水、供电、通讯畅通、广播电视节目正常传输。

11、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要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做好抗大灾、防大疫的各项工作。要动员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疫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切实做好水源保护、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12、农牧局和各镇要尽快抢修地震毁坏的农业设施,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及时调运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13、商务局要确保救灾物资和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避免因灾出现供应严重不足、物价快速上涨等情况。工商局、物价局要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

14、审计局和监察局要加强对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情况的审计和监督检查

15、公安局要抓好灾情严重和灾民集中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趁火打劫,偷盗破坏抢险救灾物资设备,造谣惑众等违法犯罪行为。

16、气象站和水文站要加强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险情的监测预警,及时传递处理各类重大险情、灾情信息。

17、宣传部和广电局要大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典型事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弘扬正气、激励斗志,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克服等、靠、要思想,自觉开展抗灾自救互救、重建家园。

九、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发展意识,把大灾作为促进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三年全县的主要工作任务,增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全身心投入到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要进一步健全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机构,保证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要急灾区所急,帮灾区所需,解灾区所难,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千方百计帮助灾区群众度过生产生活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二)层层分解任务,认真抓好落实。灾后重建各工作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各工作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对本组职责范围内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负全责。各乡镇、各单位负责人是本部门、本行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本乡镇、本部门、本行业的恢复重建工作负全责。各工作组、各乡镇和各部门要把今年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把本乡镇、本部门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分解,明确重建任务、质量要求和工作进度要求,逐项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部门要在进一步核查灾情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受损评估核查,聘请有资质的咨询机构或专家,论证提出科学合理的恢复重建方案。要把灾后重建工作列入各乡镇、各部门绩效考核目标范围,做到灾后重建与推进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使全县灾后重建工作步入程序化、规范化轨道。

(三)严格工作程序,阳光规范操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量大面宽,涉及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单项维修加固工程要遵循以下工作程序:聘请专家评估提出维修加固方案—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做维修加固设计方案—县上组织发改、财政、建设、审计等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通过招标或议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县上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每一项重建工作都要遵循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资金额较大的重大工程建设方案要引入听证制度,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各项恢复重建工程的建设方案、补助标准和实施办法要实行公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阳光操作,规范操作。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县财政设立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专户,国家安排的专项资金和所有募集的捐款,全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政府统筹安排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要建立资金使用明细台账,张榜公布,公开透明。资金拨付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实行报帐制和“3331”拨款,即工程开工按预算拨付30%资金,完成80%的工程量拨付30%的资金,工程完工拨付30%的资金,工程按规定竣工验收拨付10%。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流向、使用情况和投效益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发现违规问题要责令有关单位及时整改。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贪污、截留、挪用救灾款物的违法行为,确保发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最大投资效益。

(五)加强督查检查,加快工作进度。督查调研组要深入灾后重建一线,督促检查重建进度及质量,确保重建工作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加强调研,研究存在问题,总结推广方大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全县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严明纪律组要加强对灾后重建中履行职责情况的督查,确保政令畅通,对重建工作措施不力、行动迟缓、进度缓慢、工作被动的有关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对渎职、失职行为要严肃查处。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广电等部门要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典型事迹,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干部群众稳定情绪,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上来。要广泛宣传恢复重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大力推广恢复重建的先进经验,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力更生,重建美好家园。

下载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难学研究中心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难学研究中心简介 ◆ 基本概况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难学研究中心是以灾难经济学、灾难政治学、灾难文化学、灾难社会学、灾难生态学......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玉树地震灾......

    地震灾后重建调研和工程报告

    地震灾后重建调研和工程报告姓名:专业: 学号: 日期: 1 2008年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计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一瞬间天堂变地狱,成为国人永远的痛。近几年来大地震也是屡见......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思考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思考 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抗震救灾已成为国家的第一要务。目前,灾后安置和重建已成为工作重点。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第一......

    乡镇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

    乡镇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2010-06-29 18:21:5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乡镇地震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txt等余震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听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回想起来,我竟然七手八脚地裸奔了二十多年!今天心情不好,我......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已经2008年6月4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六月八日......

    乡镇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

    **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属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川,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