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枣阳市白水高中教科研工作情况汇报
枣阳市白水高中教科研工作情况汇报
我校一直坚决贯彻执行市教研室的各项要求,认真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确保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政令得到贯彻执行,使教育教学工作按上级要求不折不扣地得到开展,顺利地完成上级的各项要求和任务。自我校教研科室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对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落实,现将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管理,确保教研教改的有序进行。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我校首先建立健全了教研教改机构,成立以刘志良校长为组长、副校长罗发山、纪检书记孙立新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和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齐抓共管。
1、建立校本教研研讨制度。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确定每周二时间为“校本教研活动日”,开展形式朴实、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学科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从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到教学反思与交流等内容,不搞花架子,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真正做到以校为本,真正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加强互动与研讨。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与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新理念指导教学,并在教师之间共同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评课,加强互动与研讨。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其他同头课教师不断讨论补充,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共同教研、同伴互动的作用,利用校本资源,解决校本问题。
3、认真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组织好一次优质课竞赛活动,一次学科竞赛活动,每位教师上好一次示范课,写好一份教学案例。学期结束对各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评价,完善活动记录,确保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二、深入探究,提高教研教改的工作实效。
1、分组协作 互动研讨。教科室主任、副主任在组织学校教研活动的同时,制定计划,深入到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学校重视的是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听课、交流、研讨。
2、以点带面 优势共享。抓各教研组的研讨与交流,使课改实验和教研工作以点带面、优势共享。教研组教研主要解决如何把更新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问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研任务。我们在教研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抓研究课、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达标课、入门课等活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改变课堂教学面貌。
3、立足课堂,建立“教师发展为本”的教研教改实施策略 ①构建合作化教研团队:我们的校本研训强调合作胜于竞争,为鼓励合作,我们创建了各种教师团队:有以完成学科教学和教研任务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型教研组团队,以课程改革和教科研课题组为单位的课题组团队,有以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组成的同伴互助团队,以及班主任团队、中层干部团队、骨干教师团队等。而教研组团队则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的最主要的团队。而作为教研组成员,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导处就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经常为老师们进行专题讲座、执教公开课,与团队一起合作,进行课改研究与实践。
②开辟多项研训阵地:每周二的下午2:30——5:30是我校的校本研训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集中开展校本教研论坛、收看专题讲座光盘、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业务学习等活动,也进行教学研究探讨等分散活动,给教师们提供学术争鸣的平台,并提供专业指导,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展示研究成果。
③做好多角度教研工作:
教科室不定期组织校级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每学年一次的教学开放周活动。每周一小时的业务研讨活动。每位教师:参加一个小课题;上一节校级研讨课;完成一篇论文或经验总结;每学期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加强各教研组建设,学校开展校级先进教研组的评选活动,“组组有特色”是主要条件之一。各教研组通过组织业务学习、课题研讨、集体备课、上教研课、外出学习反馈等形式帮助教师明确教改方向,规范教学行为。我们要求教研组长增强责任意识,切实保证教研组周周有教研活动并且做到“活动三有”:有主题、有数量、有质量。同时作好活动的记录、总结和反思,使教研组工作台帐资料规范、完整。
推进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围绕着“走进新课堂”、“讲述新课堂”、“演绎新课堂”这三个渐进式主题组织教师开展了各种课改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以科研促课改。开展课题研究是课改工作的着眼点。在课改工作正式启动初期,我们就制定了如下目标:一是以课题的研究带动整个课改实验工作;二是通过开展课改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型骨干教师;三是通过研究探索出课改的真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4、探索有效评价机制,促进全体师生和谐发展
依据《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理念和“把握方向、确定目标、提供依据、鼓励创新、尊重人格、促进发展”教学评价改革工作总体思路,倡导系统化、多形式、科学有效的评价。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各种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为评价改革积累素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
在课堂上,学生的知识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而这其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因素。因此,我们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分为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即时效果等六大方面。重点突出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观察评价,尤其注重问题设计的启发性、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学生活动的广泛性、教师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课堂评价,重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基点,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在与他人的争论思辩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实践,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机制
教师自我评价。每学年我们都要求教师对照评价标准(过去一年最满意的方面、最不满意的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获得工作经验、下一年的发展目标、校方如何帮助你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等等),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
学校考核评价。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我们制订了鼓励教师创新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奖项。重奖在教育科研、教育改革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此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了《教师教育教学量化考核表》,多角度、全方位、科学规范地做好每一位教师的考核评价工作,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奖,认定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主要依据。
------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
学校坚持以“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发展总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以开展教科研活动为抓手,大力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以科研促教研,培养专家型教师,建立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
——通过充分论证,抓好课题立项。在课题立项上,我们从不马虎,对于要立项的课题,我们都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切合学校实际的就立,不切合学校实际的就不立。当前,我校已承担了3个省级课题和7个地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主动研习,丰富教学理论。教师要完成既定课题的研究,就必须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学校鼓励承担课题的教师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自觉走向收集资料,为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寻找理论依据而主动地进行理论研习。由于这种研习完全是出于教师的内需,这就使得教师的学习更为有的放矢,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就更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发展了专业技能。
——通过搭建舞台,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把教科研活动作为培训教师的重点形式,以活动促科研,以活动促培训,大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一是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安排两节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每次集体备课、主讲人是中心发言人,参与教师做补充,大家共同研究,分析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然后根据研究方案进行授课,讲完后,进行说课、评课活动,要求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讲课、说课、评课。二是大力开展“上六课”活动。即人人都能上达标课,名师上精品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教学骨干上优质课,高级教师上观摩课,新教师上上岗课。三是开展“六个一”评选活动:即开展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总结;拟定一个课题研究方案;制作一件优秀课件;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写一篇教学心得,上好我最满意的一节课等评选活动。
——通过外出学习,提升教育理念。适时为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题实验中,我校紧紧抓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一是聘请华师知名学者定期来校讲学,就当前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问题作学术报告,并现场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二是请教育专家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困惑和模糊认识进行专题辅导。三是组织成果交流,把每年度教师发表的论文或经验文章进行交流。四是组织网络学习,就是教师通过学校宽带网络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习。五是组织教师外出取经,直接深入到名校听名师授课,参加兄弟学校组织的研讨课、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讲座、研讨会等获得最直接的学习机会,达到超值的效果。通过这些活动使教师开拓了视野、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得到了较大提升。
——通过专家引领,抓好教学反思。根据我校实际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教师在校本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列出专题.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门问题辅导。其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技巧。通过专家点拨,促进教师自我觉醒,加强对教学的自我反思,最终让教师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通过组织教学案例、活动案例及论文的撰写与评选,教学反思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从学生、同事和家长的感受中,从与先进理论的对照与识别中,从自我实践的反思与感悟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同时抓好反思性学习,不断增强教师反思性学习的自觉性,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结合新课标及教育教学理论予以剖析,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反思,着重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措施。教研组不定期地举行教学后记交流,促使教师互相学习、启迪,取长补短。
四、课改和教研带给我们的体验与收获
1、教师教学行为。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和教研工作,首先带给我们惊喜的是教师教学行为和角色意识的变化:教师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转变还体现在:教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单科型向综合型教师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同理,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以此带来学生对学习浓厚的兴趣与期待。此外,评价改革也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大踏步的前进着,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教师们已渐渐学会在评价他人以及审视自己的过程中进行反思。
2、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改实施带给学生的最大收获是:不断尝试并体验着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奏响了一曲美妙的和声。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们的教师、学生都还不太习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来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不同学习方式,这与以往我们的教学惯性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值得欣喜的是,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敢于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这也是新课改赋予学生的崭新面貌。
3、课堂教学氛围。新课改和教科研的有效开展使课堂氛围变活了,从“最高要求走向基本要求”带来的是知识点降低了,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们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
五、课改和教科研中的困惑与反思
1、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教师教师知识面不宽泛、技能不扎实、学习力不强造成与青年教师间的断层越发明显。因此,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和新教师的引进补充在新课改和教科研中显得尤为重要。
2、新课程的评价与现行的应试教育的两重性越来越明显,使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造成教师身心疲惫,给教师自身和学校工作带来影响。
3、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越来越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老师的开发研究,而目前社会上相配套的资源十分缺乏,而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这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较大的束缚。
六、下一阶段的规划与展望
1、加强对课改和教科研重要性的认识
2、扎扎实实地搞好课改教科研的培训。我们将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认真做好新的年级的培训工作。从长远考虑,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安排好新一批的实验老师。
3、实实在在深入教学研究。学校要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立足点;把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研的着眼点;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作为教研的切入点;把提倡教师改革创新出精品,作为教研工作的生长点。在课改实践研究中,把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清楚认识,教师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学实践者,要引导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强化重点课改课题的研究,重视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研究真正为课改服务。
4、实实在在深入教学研究。学校要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立足点;把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研的着眼点;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作为教研的切入点;把提倡教师改革创新出精品,作为教研工作的生长点。在课改实践研究中,把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清楚认识,教师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学实践者,要引导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强化重点课改课题的研究,重视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研究真正为课改服务。
5、切切实实加强督导检查。不断加强教科室力量,做好课改和教研督导检查工作。对学校课改和教研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评选出一批课改和教研的先进个人,为全校的课改树立典型。同时也要及时地发现掌握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改和研究工作提供决策的依据。
6、认认真真完善评价机制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展开,评价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评价改革工作还正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本次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我们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
当然,我校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还任重道远,我校的课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但这是一条教育必由之路,我们惟有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的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教科研工作汇报
梁郭中学教科研工作情况汇报
本学年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市教科研培训班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研”的意识,坚持“科研兴教”,全力营造科研氛围,积极发动和组织教师认真实践,积极总结,深入教育教学各领域,进行改革和研究,着力培养教科研带头人和积极分子。向教科研要质量,以教科研促发展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现就我校教科研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建立机构,强化管理工作
学校一直重视教科研工作及其人员的配备:我校成立了由校长贾广升同志担任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同时将善教学、懂理论、勇于开拓创新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业务骨干充实到研究小组,学校明确提出领导小组的职责和科研小组的职责,制订了《梁郭中学学科教科研组组长职责》和《梁郭中学年级教科研组组长职责》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领导深入,无声胜似有声
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走“科研兴校”之路。只有“向教科研要质量”,我校才会拥有更多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广博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才会真正使广大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并逐渐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从而使我校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走向学校教育的理想境界;靠名师,育人才,出精品;靠科研,创特色,建名校。“科研兴校”人人有责。鉴于以上认识,校长、教导主任多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传达大量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教科研信息,并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许多指导性的意见。为强化科研,“逼迫”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学校将领导安排到各学科科研组,出台了《梁郭中学领导包学科的有关规定》,以了解、推动、评价教科研工作。
学校想方设法筹集教科研所需的资金,为研究人员提供经济上的保障.教导处经常组织召开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有科研项目的研究小组人员会议,布置落实相关研究工作。深入到教科研的第一线,与搞科研的老师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及时发现和解决教科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校将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体现在备课、课堂授课和实践反思记录方面,不失时机地推广取得的成果,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投入,注重专题学习,营造科研氛围
一年以来,我校在教科研方面加大投入、拓宽信息渠道,以方便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
1、学校布置了阅览室,购买了一批教育科研书刊杂志:《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师培训》、《现代中小学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山东教育》、《烟台教育》、《中国电化教育》等。
2、学校专门为教师配备了电子阅览系统,人手一机,以便教师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收集信息。
3、学校选派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及教科所举办的各科、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
4、学校制定并经校代会通过了把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及成果列为一项重要的评分计入教师的年终考核。
5、加强教科研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学习,为教师们从事教科研工作打好基础。一学年来先后学习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策略》、《教育科研常用研究方法介绍》、《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等。
6、将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到周,周计划下发到每一位教师,周计划中将教科研工作做为一个重点来抓,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为教师提供了继续学习、多读书、多研究的条件,大面积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水平,为学校教科研工作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了全体教师“科研兴校”的意识,激发了老师参与科研的热情,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的氛围。
四、依靠常规检查,强力推进
“万事开头难”,加之人都有惰性,开展教科研工作不是开个会议,定点制度、职责即可投入开展的。为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教导处将教科研开展情况纳入了常规检查。本学期单就教科研方面,现已组织过两次检查,检查后均及时召开级部主任会或学科教科研组会进行了总结。从实际情况看,虽仍有不深入、不积极现象,但面上均已展开,初见成效。
五、依托科研,探究教学模式
教科研的课题来源于教学中的问题,因此教科研的成果反过来可指导我们教师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寻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相关的科研成果或论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导他们及其他老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努力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会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学会思考、增加文化底蕴。老师在课堂上由主演转变成了导演,师生之间由主客体的关系转变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为使学生在将来能成为国家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我校地处乡村、生源较差、硬件设施相对滞后,但我校全体教师依然能爱岗敬业、齐心协力,能正视困难、勇于创新,能坚持“向教科研要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现课堂教学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六、总结得失,继续努力
一年来我校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欣喜之余,我们也有一些反思。
首先,教师之间的教科研工作往往是单打独斗,缺乏校与校、学科与学科、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合作,因此也就缺乏交流和互补的优势。存有“让研究就研究”,研究的根本目的还不够清楚,加之起步较晚,因而研究成果还不够理想,论文发表量太少。
其次,部分教师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教育科研神秘观和教育科研无用论在我校还普遍存在。目前所进行的工作,主要还是学校“逼迫”的结果。将教科研工作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还需进一步营造氛围、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为此,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管理还任重道远。要走“科研兴校”之路,我们全体教职工必须继续努力、发挥群策群力,形成一套能适合我校校情的教科研管理体制和模式,使这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2.3
教科研工作情况汇报总结
梁郭中学 2012.3
第三篇:教科研工作汇报
教科研处工作汇报
1.有计划地组织好教师教研活动,以“听、说、讲、评、改”为程序,坚持周周教研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实施同学科集体备课,统筹安排,有计划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2.开学初认真谋划了初三教师量化考核方案,组织好了月考教师监考、判卷等考务工作以及教师质量分析会等活动,并认真做好了每次考试后教师及学生的质量分析。
3.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组织好了教师师德论坛征文以及教学设计和课件比赛活动,同时安排组织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师活动。
4.对学生定期进行仪容仪表检查,并做好通报。
5.做好学生及教师资料征订发放工作。
6.做好教研室教学评估档案工作
7.做好各班校讯通工作,并组织班主任定期发送信息。
8.做好九中宣传工作,及时上传九中博客,并向武安教育投稿。
9.开学典礼
10.11.12.家长会 优秀生补课 教师承包边缘生工作
第四篇:2013――2014教科研工作汇报
骊城学区初级中学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汇报
骊城中学一流的教学质量一直为社会广泛称赞,得到家长的普通认可,这其中离不开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教师进修学校的鼎力支持,也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认真做好教科研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 研修规划
学校每学年初能够认真总结教师队伍现状,切实分析校本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校本研修计划,各学科组有教研组计划。有具体教研内容和目标,按期进行教研活动,解决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并进行及时反思。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 组织建设
教育科研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学校领导是教育科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为此,学校成立了由张校长任组长,李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领导和教研组长职责,形成了规范的教科研网络。同时将教科研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本教研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教师活动积极,重视程度、参与意识不断提高。
三 校本研修
1、建立制度,抓好培训
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出台了教师学习、培训、集体备课、集中教研活动、骨干教师培养认定及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时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明确新教材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升教师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了解,把握教材内容,从而有的放矢的使用教材。每个月我校分学科组织一次集中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问题从课堂中来,再把解决方法带到到课堂中去,做到校本研修服务于课堂教学,解决课堂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我校十分重视外出学习培训,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凡去外地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都要进行二级培训,并作示范课。这样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聚焦课堂,改进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我们把管理的重点转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勤学好问,敢于问难质疑,提倡合作学习。尊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指标设计结合学生的真实体验,便于学生回答,引导教师针对学生学的实际来改进自己 的教,创设舞台,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为不同层次教师创设展示教学的平台,让教师在一次次的课堂历练中,学会教学。几年来我校多位教学骨干在活动中展示了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教师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爱心育人,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张扬,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也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3、以集体备课为依托,做好教学研究
集体备课是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有效方式。几年来,我校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建立了年级、学科备课组,确定业务能力强的老师为备课组长,要求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实行“备课小组”制度,每周“三固定”:固定活动时间、固定活动人数、固定活动内容。提前一周把课程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整体规划,写出完整教案,在备课小组中,教师进行交流、改动,使之符合学情、优势互补。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做到备课“研”教材、说课“研”教法、上课“研”过程、评课“研”效果。同时我校每学期还举行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研水平的目的。
4、转变观念,开齐开足地方课程
我校以校为本,立足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构建适合教师发展的校本教研模式。两年来,学校的综合实践课步步扎实,卓有成效,学校40岁以下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设计了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同时我校七、八、九三个年级都根据自己的年级特点,确立了合适的校本课程,每周两节并且有专职教师进行教授。学校科学规范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主题研究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每学期我校开展了4次集中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前参加活动的教师都要围绕教研活动的主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好发言准备,并形成书面材料,在活动中交流。集中教研活动,由教科室组织,学校班子成员参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以课题研究推动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积极指导课题小组的研究工作,为课题小组的研究提供必要物质支持。如今,我校共有省级课题个,市级课题个,县级课题个。其中我校申报的“十一五”规划课题《。。。。》《。。。。》《。。。。。》《。。。》都已经结题,杨雅娟、张宏图两位老师牵头的《。。。。。》
《。。。。。》 “十二五”课题正在研究中。这些课题的确立、实施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推进课程改革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教师们由经验型逐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提供了广阔天地。老师们在积极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成功的做法,撰写了大量的教学教育论文、随笔、个案,并积极的将自己的经验体会发表在我校的教研简报上。几年来,我校约有 篇论文在县级及县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或获奖,其中有 篇文章在省级及全国的报刊杂志发表或获奖。
五、问题与措施
教师理念落后,角色转换慢是教科研工作最大的难题。加强理论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由于教学任务重,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所以要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法,便于教师理解和接受,例如可以通过课例分析等培训形式加强对教师的指导,提高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能力。
总之,我校教科研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会不断反思和改进,坚持行动研究,使我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1、建立制度,抓好培训
根据《高碑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研和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出台了教师学习、培训、集体备课、集中教研活动、骨干教师培养认定及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时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明确新教材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升教师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了解,把握教材内容,从而有的放矢的使用教材。每个月我校分学科组织一次集中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问题从课堂中来,再把解决方法带到到课堂中去,做到校本研修服务于课堂教学,解决课堂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我校十分重视外出学习培训,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凡去外地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都要进行二级培训,并作示范课。这样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聚焦课堂,改进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我们把管理的重点转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勤学好问,敢于问难质疑,提倡合作学习。尊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指标设计结合学生的真实体验,便于学生回答,引导教师针对学生学的实际来改进自己 的教,创设舞台,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为不同层次教师创设展示教学的平台,让教师在一次次的课堂历练中,学会教学。一年来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多位教学骨干在活动中展示了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教师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爱心育人,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张扬,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也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3、以集体备课为依托,做好教学研究
集体备课是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有效方式。几年来,我校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建立了年级、学科备课组,确定业务能力强的老师为备课组长,要求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实行“备课小组”制度,每周“三固定”:固定活动时间、固定活动人数、固定活动内容。提前一周把课程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整体规划,写出完整教案,在备课小组中,教师进行交流、改动,使之符合学情、优势互补。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做到备课“研”教材、说课“研”教法、上课“研”过程、评课“研”效果,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研水平的目的。
校长亲自参加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其他领导干部分包年级、分包学科,全程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整体水平。
(四)走科研一体化之路,深化主题研究
学校坚持“科研强教,科研兴校”战略,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师不断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学校要求教师每课一反思,要把课后的教学反思记录在教案的后面,把共性问题作为教研专题进行研究。专题研究来自于课堂,服务课堂。以教研组为依托,形成辐射全体教师的格局,积极开展教研教改,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全体教师人人搞研讨,在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定期组织交流。学校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我校申报的“十一五”规划课题《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小学信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中华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教学》都已经结题,王美丽、刘冬梅两位老师牵头的《课内外阅读结合策略的指导》《注重过程教学,培养学生数感》正在研究中。这些课题的确立、实施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推进课程改革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教师们由经验型逐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提供了广阔天地。
第五篇: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近几年中,在县教科研部门领导和关怀下,通过我校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在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源,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开创学校“十二五”新局面,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育科研发展新思路,基本确定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科研名师”的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努力在科研中“求发展、求活力,求创新”。
“十一五”初,我们对学校教科研工作重点作了重新定位与调整,确定了以“十一五”课题引领课程改革,提出了“让课题走进课堂”的研究思路,立足课堂教学,使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产生良性互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动教科研质量和现代教育的发展。现将我校教科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机制,为科研工作高效运作保驾护航
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教育科研的高效运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机构组织和规范的规划管理基础上。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
1、健全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
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更为规范、扎实、有效,学校于近年安排教务主任主抓,学校配备了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参与研究,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课题有研究小组,成员基本稳定,基本形成以学校主课题带动各学科子课题规范运作的格局。中青年教师占各课题组成员100%,骨干教师占各课题组成员80%。在科研管理上我校主要采用分层负责制的管理办法: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定向;以教务主任为主的教务处具体实施指导教科研工作,负责定标;以各课题组组长为主的课题组具体落实教科研工作,负责定位。同时,学校能逐步优化教师群众性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在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中,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心,做到“读书、实践、反思、写作”四个结合,坚持“反思性教学、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育叙事”四条科研途径,并形成论文创作、竞赛、评比、发布等系列机制。这样层层负责,责任到人,使我校教科研工作逐步入轨运行。
2、明确课题组职能。我们明确规定课题组负责人必须负责制订好计划、组织指导开展研究活动、听课评课活动等;课题组成员要有相应的任务落实,积极主动参加课题组各种研究活动,撰写好教学设计、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等。
3、领导以身垂范。学校校级、中层领导都是学科课题组成员或主要负责人;校长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亲自主持主课题研究,经常深入课题组指导研究工作,并且身先士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现在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运作良好,有序结题,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带动是分不开的。
(二)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务处制定了有关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职责,执行情况良好。如: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条例、教科研奖惩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我校科研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发展。
(三)抓好教科研工作三项流程的管理
1、目标管理。每学期初,我们要求各课题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好阶段性研究目标。各教师也相应根据各学科特点,确立各自的科研工作研究目标,围绕各研究任务与主题,联系实际确定各自的研究子课题,我们要求各子课题宜小不宜大,要源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
2、过程管理。学校能充分重视科研工作的规范管理,能切实做好科研信息的收集和科研资料的积累、整理和保管工作。各类资料管理较好,主要资料齐全,有一定的过程和活动资料。同时,教务处能根据研究过程适时进行督查指导,激励促进科研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督查:(1)科研课题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2)研究过程记录及材料积累是否完善;(3)研究效果如何;(4)科研阶段性成果的推广。
3、评价管理。学校根据制定的科研工作目标,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专项评估,采取过程管理和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同教师学期考核相挂钩,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效果,实行精神激励和物质奖惩,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对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惩细则进行奖励。
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队伍工作实效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
要全面推进学校科研的工作,提升学校科研的质量,关键在于人,在于学校的教师群体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而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群体中原有的问题和缺陷也逐步地暴露出来,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学校把科研的首要任务放到了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上。
1、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组织教师学习一些与学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改前沿理论,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在学习中我们要求:
(1)读书活动要做到常态化、经常化、自主化,要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召开了读书汇报会、读书卡展示、读书节、共读一本书等活动。
(2)要讲究学习的实效,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学习体会等。
(3)学习的方式要多样,一方面要加强自学研修,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讲座、进修、研讨等形式聆听窗外声音,促进教师对外来知识吸收和分享,教研组内要注重信息的互通与交流。
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讨论,从整体上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为深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组织教师开展读好书活动,并做好相关理论摘录,写好学习心得,100%的教师有读书笔记。同时鼓励教师上网阅览,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并且积极为区网站建设投稿。
2、认真做好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工作
学校时刻关注着教育教学刊物,收集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通过校园网或例会交流等形式供广大教师学习,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为提升我校信息化水平及教师信息化素养,我们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多层面的培训,前几天特请电教部罗远亮做了系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了网上的信息处理、文档上传、邮件收发的能力,以提高我校领导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现代化水平,适应教育信息化这一大气候的需要。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及考核,达标率达100%。
3、抓好各级各类培训和校际交流
为迅速提高学校科研整体水平,力争使学校科研质量上个新台阶,我们持之以恒地抓好了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掌握新理念。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加强业务培训:一是继续努力创设机会,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走出去,扩大眼界,通过学习把更多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带回来,加以融合、内化、吸收,使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跟上了新课程标准的步伐。二是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研讨。我们近年来加强了与我县多所学校在教育科研上的往来,通过学术交流、观摩实践、主题讲座,有力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培训、学历培训,为教师创设优越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学历层次,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4、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
学校非常重视培养骨干教师,认真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为培养骨干教师了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搭建了促进他们成长的平台,让广大骨干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向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而努力。
(二)树立人人都是科研工作者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 我们学校响应校本研训的口号,号召全体中青年教师都来参加教育科研,都来争当科研型教师。目前我校现有研究课题一项,参与课题研究的中青年教师达100%。学校则根据课题分解的原则,让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围绕主课题,确定好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制订好研究计划,做到期初制定个人研究方案,期末写好个人总结。各青年教师都要通过实践课、论文、案例等形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随堂课均要能看出课题研究的痕迹。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加强过程管理,规范运行机制
近年来,我们不断摆正角色,调准目标,实施了“总体规划,分级管理”的工作思路。
1、开展好科研活动
近年来,我们彻底转变观念,跨大步子,鼓励教师围绕本人承担的研究专题上好研究课。现在许多教师很主动地结合我校每学期一次的展示课上好研究课,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我
们的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从而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逐步步入正常轨道。
2、重视基于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
为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更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计划,逐步完善研究方案和实施过程。注重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让我们的教师亲自叙述课堂教学生活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及时反思评析,励己图进,从而给我们的教育科研带来源头活水,进而提高我们教师的研究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真正为教学实践服务,造就了一支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实效。
“十一五”期间,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对课题的常规管理更加规范化,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案研究与分析,全面系统地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课题研究进一步落到实处。全面启动学校“十二五”课题,切实抓好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能力培训,促其以高素质积极投身于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实验洪流中。
1、我们组织各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学习
各课题组组长或负责人根据自身特点,每月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所承担的课题进行专题学习、交流,使课题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学校教科室还充分利用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各学科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学习活动,重点解读相关理论,让每位教师自觉地将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2、努力搞好教科研活动
教师的课题意识是课题研究走上规范的一个起点,也是课题走进课堂的一个起点。作为课题研究的职能部门——教务处,我们主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次活动做到五定:定人员、定内容、定地点、定研究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目前,我校教师均能围绕课题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基本功演练、中心组教研活动、校际交流活动、教师汇报课、组级研讨课等课题专题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3、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
课题游离教学,是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顽结。我们始终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着力与课堂结合,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在教学中体现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该举措的实施,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自觉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精神。现在,我校教师实践课、研究课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实践课心得与反思也很中肯。我们也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到课堂,及时了解教师的实验情况。
四、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资料的积累,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教务处承担着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研究、指导、服务以及对教学科研成果开发、积累和推广工作。因此我们牢固确立服务意识,指导到位、服务真诚,努力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多出点子、多想路子、多搭台子,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提升教科研工作能力。同时加强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踏实工作,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努力做好课题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工作。由教务处牵头,组织课题承担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特别是作文实验课题中我们研究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口语交际与习作相整合的课,在我校得以全面推广。
多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每年投入科研经费大约在3000元以上,包括购买科研图书、音像资料等,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带回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先进理念,重点鼓励在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几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我们必将以更多的智慧和心力,以更大的干劲和魄力,务实奋进,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教育科研各项工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在新的时期形成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而作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