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独角兽法考(商法)-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

时间:2019-05-14 07:5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36.独角兽法考(商法)-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36.独角兽法考(商法)-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

第一篇:236.独角兽法考(商法)-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

五、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F36、保险法解释三F8)

(一)中止 1.合同中止

合同约定分期付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费后,投保人自保险人催告之日起超过30日未支付当期保费,或超期60日未支付当期保费的,合同效力中止或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金。

(二)复效

合同效力中止的,在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后,合同效力恢复,称为复效。1.复效申请的——应复效:

人身保险合同效力中止的,中止之日2年内,投保人提出复效申请并同意补交保费的,除被保险人的危险程度在中止期间显著增加外,保险人应复效。

2.30日不答复——视为同意:

保险人收到复效申请后,30日内未明确拒绝的,应认定同意。3.补费之日复效:

保险合同自投保人补交保费之日复效。保险人可要求投保人补交相应利息。4.复效失败:保险公司有权解除

2年未达成协议的,即超过2年的复效申请期,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第二篇:人寿保险合同的中止和复效制度

人寿保险合同的中止和复效

摘要:人寿保险合同特有的中止与复效制度,是因人寿保险合同的保费交付债务的特殊性而在保险法上作出的特别规定。其中,人寿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是人寿保险合同的复效制度的适用前提。其立法旨意就是基于人寿保险合同的长期性,使投保人能获得持续保障及保险人降低成本稳固已有业务。因而,为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并且基于人寿保险合同的返还特性和保障功能,我国《保险法》吸收各国保险立法的先进经验,在人寿保险合同范围内,设立了合同效力中止和复效制度。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人寿保险合同的中止和复效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和说明,方便以后在保险实务中,对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利加以保障,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关键词:人寿保险合同 中止制度 复效制度 关系

目 录

一、人寿保险合同中止制度„„„„„„„„„„„„„„„„„„„„„„3

1、宽限期制度 „„„„„„„„„„„„„„„„„„„„„„„„„„„3

2、催告制度 „„„„„„„„„„„„„„„„„„„„„„„„„„„„4

3、中止的原因及后果 „„„„„„„„„„„„„„„„„„„„„„„„5

二、人寿保险合同复效制度„„„„„„„„„„„„„„„„„„„„„„6

1、复效的条件 „„„„„„„„„„„„„„„„„„„„„„„„„„„6

2、复效期间保险合同的性质 „„„„„„„„„„„„„„„„„„„„„6

3、保险费补交 „„„„„„„„„„„„„„„„„„„„„„„„„„„7

4、可保条件 „„„„„„„„„„„„„„„„„„„„„„„„„„„„7

5、复效成功的条件 „„„„„„„„„„„„„„„„„„„„„„„„„8

6、复效期届满未复效的情况 „„„„„„„„„„„„„„„„„„„„„8

三、复效条款及其他条款的关联性„„„„„„„„„„„„„„„„„„„8

1、复效条款和合同解释权 „„„„„„„„„„„„„„„„„„„„„„8

2、复效条款和自杀条款 „„„„„„„„„„„„„„„„„„„„„„„8

3、复效条款和免责条款 „„„„„„„„„„„„„„„„„„„„„„„9

结论„„„„„„„„„„„„„„„„„„„„„„„„„„„„„„„„9

参考文献„„„„„„„„„„„„„„„„„„„„„„„„„„„„„„11

人寿保险合同的中止和复效

人寿保险合同中止,是指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内,因某种特殊事由的出现,而使保险合同的效力处于暂时停止的状态。保险合同中止期间,即使有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也无须履行给付保险金之义务。复效,既导致人寿合同效力中止的事由消除后,经过一定的程序,被中止的合同效力得以恢复。

在保险实务中,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由于投保人的疏忽忘记交付保险费而引起的保险合同暂时失去效力,在60天的宽限期内,投保人凭投保单与有效证件到保险公司补交保费后,对保险合同进行复效。如果在宽限期内没有交纳保险费,那么该保险合同就暂时中止,但是在两年的复效期内,由投保人提出复效申请并且提供可保证明(如健康证明),经保险人同意后方可复效。在合同中止期内,出现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一律不予赔偿。我国《保险法》规定“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两年双方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但如果保险人在两年的保留期间经过后,没有行使合同解除权,并愿意接受投保人的复效申请,也是允许的。

人寿保险合同复效后,其效力恢复至合同中止前的状态。但是,在人寿保险中有180天的观察期存在,既保险合同在生效后的指定时间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也不承担保险责任。例如,张先生于2009年7月3日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健康保险,合同与2009年7月4日生效,但张先生于2009年9月1日因生重大疾病而住院治疗,由于张先生所购买的保险还在观察期内,所以张先生这次住院所产生的费用保险公司并不会承担。

中止与复效制度,是人寿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保障的重要机制,其完善对实现保险目的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结合保险法和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对人寿保险的中止和复效制度,加以分析,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对今后保险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一、人寿保险合同中止制度

人寿保险合同效力中止,仅发生暂时中止合同之效力。保险合同中止是指契约的效力处于暂时停止的状态,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被中止的合同效力即可恢复,并且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因合同效力中止而发生改变。合同未来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合同效力最终可能因为投保人申请复效而重新恢复,也有可能不具备复效条件而导致合同终止,永远失去效力。保险合同中止的一种法律后果可能是保险合同效力终止。

人寿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制度是保险法上特有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宽限期制度。然而,我国保险法对于宽限期的宗旨并未予以充分体现,尤其是宽限期内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是否应予赔偿等问题,偏向保险人这一方,这就间接损害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1、宽限期制度

宽限期是指在人寿保险合同分期交付保险费的情况下,投保人在支付首期保险费后,保险人对到期未交付续期保险费的投保人给予一定期限的优惠,使其在该期限内可以补交续期保险费,而合同效力在此期间仍得以维持。在人寿保险合同的长期交费期中,投保人可能因为经济条件发生变化而出现临时交费困难或者由于外出、生病、疏忽大意等种种原因未能按时交付保险费,若不给予其一定的宽限期限,会直接导致保险还合同非出于当事人的意愿而失效或减少保险金额。

在保险实务中,几乎所有的人寿保险合同都载有:“宽限期条款”,投保人、被保险人或保单持有人在保单规定的每年的续期保费交付期限到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继续享有保险保障,但是该宽限期终止时投保人、保单持有人或者被保险人仍未支付已经迟付的续保保费,则该保险保单的效力随即自动中止,保险人无须发出任何的进一步通知。也就

是说,该保单在宽限期内继续游戏,只要投保人、保单持有人或被保险人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迟付的续保保费,就不会产生由于迟付续保保费而使保险人的保险责任中断,进而使发生的损失可能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因此,理解宽限期时要注意宽限期只是投保人履行交纳保险费义务的宽限期,其法律效力仅仅作用在投保人的缴费义务上,但是不能理解为保险责任的宽限期。意思就是在宽限期内,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仍然有保险责任。投保人或保单持有人迟交或漏交保费,可以在宽限期内补交,这就避免了被保险人或保单持有人转向其他保险公司投保。因为在宽限期内补交保费不仅使原始保险合同继续有效,而且条件不变;重新投保有可能因履行一系列的手续而使保费提高或者保险条件变更。

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当债务人不能按期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应该给予适当的宽限期间,而不得立即解除合同。但是,由于保险费的交付关系到整个保险制度的存续,关系着整个社会风险分担体系的完善,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和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角度,从根本上保障保险制度的有序发展,我国《保险法》规定宽限期,并且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不能以约定排除宽限期的适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被保险人或保单持有人获得了宽限期内的免费保障。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如果人寿保险合同对宽限期去、没有其他约定,投保人可以享有30天或者60天的宽限期。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一般采用的是60天的宽限期,也就是说在合同应该缴费的期限内,因特殊情况未能缴费的,可以在60天内补交未交的保费,而合同处于有效状态,出现保险事故可以获得赔偿。

现行保险法明确规定,在宽限期内,尽管投保人尚未支付应缴纳的保险费,保险人仍应承担保险责任,这是保险法为了保护投保人的利益而设置,防止因其他原因未缴费而丧失保险保障。从复效的性质分析,复效即是对原合同的继续,是对原合同效力的恢复,并非产生一个新合同。效力恢复到原合同状态,即应依照原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按原合同约定的缴费日交付保险费,宽限期的起算也当然依照原合同的约定。

2、催告制度

催告,是指向他人发出的,以催告其在一定期间内实施某一特定行为内容的意思通知。保险法中的催告制度是在保费缴纳期限到期后催促投保人缴纳保费,并且只要投保人在宽限期内缴纳保费,合同即时恢复到原有效力状态,这是因为人寿保险契约具有长期性和储蓄性,如果保险合同效力中断,那么被保险人就不再享有保险人提供的保险责任。保险法引入催告制度,是因为保险契约一方面赋予保险人优于民法上规定的权利,也可以额外的法律效果告知义务,以平衡其相互关系。因为保险人在保险专业技术、法律知识及经济上占有强势地位,所以要采用催告制度。而催告制度不仅仅是让投保人缴付所欠保费,还要让投保人了解欠交保费的法律后果,使投保人明白这中间的厉害关系,确实维护自身的利益。

保险法中催告制度有平衡当事人利益关系和促进保险业务稳定持续的功效:一方面,能够督促投保人履行缴费义务,避免因一时疏忽迟交保费,承担不利的后果;另外一方面,在投保人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宽限期的起算,从而维护保险人利益。在保险实务中很多保险公司广泛应用催告制度。在保险实务中,对于人寿保险费到期未付之法律效果,一般采用催告中止主义,即保险人未经合法催告投保人交纳续期保费,合同不产生中止的效力。

虽然投保人承担交费的义务,但显然在缴费期限内何时缴费是投保人的权利,保险公司无权发出催告,即使发出催告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效果。催告到达的意思是指:将信函等文件交付于本人、其代理人、家人或者使用人等,即可谓到达。分期保险费的催告应于保险费缴纳期届满后为之,才能给产生催告效力。所以说催告制度应该为强制条款,明确保险人的催告义务,催告不仅是通知欠交保费,更要告知欠交之法律后果,且必须到达投保人支配范围内,以细化复效制度条款,增强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3、中止之原因及法律后果

保险契约属于债法上契约的一种,在保险契约成立生效后,被保险人于保险事故发生时得向保险人请求保险赔偿,另一方面保险人亦有保费请求权,这符合债法契约的一般特征。保险契约为双务契约、有偿契约,任何一方均须给付或同意给付一定对价,要保人须支付保险费,以为换取保险人承担危险之对价。因保险契约以其承保危险作为债之内容,并且人寿保险契约具有长期性和储蓄性的特点,人寿保险契约所产生之债属特种之债,并非民法关于债的所有规定适用于保险契约,须以保险法无特别规定为限。人寿保险合同是要物合同,即人寿保险合同是在投保人的首期保费支付后就成立并且生效。根据我国《保险法》第38条规定“保险人对人寿保险的保险费,不得用诉讼的方式要求投保人支付。”特指第二期及以后陆续到期而投保人因种种原因忘记交付的保险费,主要是为了保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于契约成立生效后,不会因为不愿意继续具有长期性的人寿保险契约而使其中止的约束,造成全部丧失其以前所缴纳保险费的应得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人寿保险契约效力的稳定,避免因为投保人未支付续期保险费保险人不得以诉讼请求支付而导致契约效力的不确定性,规定了人寿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制度。

人寿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并且未复效,将产生的直接法律后果,即保险人对合同效力中止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保险责任。这是保险实务中通行的做法,保险合同的效力一经中止,则在中止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也不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保险合同效力中止,主要是指保险合同关系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双方当事人都不用履行其应该履行的给付义务。所以应该将保险合同效力的中止称为保险合同效力的暂时中断。确实,保险合同效力中断,投保人的缴费义务不能履行,那么保险人也就不会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但这仅适用于保险合同处于未复效的状态。

不存在复效的情况下,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期间所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无须付赔偿,往往存在争议的问题是在宽限期内发生的保险事故是否该赔。我国《保险法》第36条规定:“被保险人在前款规定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但是可以扣减欠交的保险费。”。宽限期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实务中会常常遇到,那么究竟该不该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呢?李先生于2010年7月,购买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009版),并且缴纳首期保险3000元,合同规定罹患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30000元的保险金。然而在2011年7月的时候,李先生因为工作忙碌而在外地出差,不能按时交付该期保险费,致使该合同暂时中止失去其原有的效力。李先生在2011年8月的时候,因为罹患了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而因为治疗无效造成李先生的死亡。那么,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经中国人寿理赔部门到医疗的查询,最后对该赔案进行了处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扣除李先生该交而未交的保险费后,一共赔付了27000元给李先生的家属。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是因为,假如保险公司对宽限期内所发生的保险事故一概全部赔偿的话,就很有可能引起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逆选择,如果大多数的客户都这样做的话,那么就会增加保险人的风险,不利于实现危险分担的保险目的。所以,保险法就这样规定,也是对保险人的权益的保障。

保险法中所说的“扣减欠交的保费”,究竟是指欠缴的当期保费,还是指欠付的当期保费和尚未缴付的陆续到期的保费。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应该缴付而尚未缴付的保费。既然这样的话,以后陆续到期保费而还没有到达缴付期限的,又怎么会成为欠缴呢?但是从合同对价平衡原理分析,保险人承担的风险与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存在对价平衡,如果只是扣减当期欠缴的保费,宽限期内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明显与投保人的保费缴纳义务不对等。所以,在遵循保险法的风险分担原则和合同法的对价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再来扣减所欠交的保险费就可以理解为扣减欠交的当期保险费和尚未缴付的陆续到期的保险费更加合适,更加能够保证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所以说,宽限期内发生的保险事故,根据我国的现状,在法律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应该予以赔付,这符合我国保险法立法的一大趋势,然而却不能忽视我国保险实务的现状,考虑到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平衡,在保险法中就应该明确规定欠交保险为所欠交的当期保费及尚未缴付的陆续到期保费。

综上所述,宽限期和催告制度作为保险合同中止制度的核心,确定的宽限期和催告制度,对于宽限期的起算及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确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保险实务中,既要考虑到保险的特性,也要考虑到合同对价平衡的原理,所以保险法既要明确宽限期内保险责任承担的确定性,又要确定扣减保险费的具体范围,使宽限期对当事人双方的优势、保障目的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达到平衡双方利益的目的。

二、人寿保险合同复效制度

复效,是指恢复暂时失去效力的合同的效力,即是指导致人寿保险合同效力中止的事由消除后,经过一定的程序,使得被中止的合同的效力得以恢复。为什么要规定人寿保险合同复效制度?是因为人寿保险合同有长期性的特点,为了使保险单不会因为投保人的偶然遗忘或经济上存在的困难而未能按期及时的交费而造成该合同的失效,而给予投保人复效的机会,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合同解除给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未来生活或者长期投资的利益带来损失,同时也就保证了保险人稳定业务和降低成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所以,人寿保险合同复效制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更加充分的满足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需求,即不损害保险人的利益,也保障了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确保各自利益的充分体现。

效力中止的保险契约具备复效条件,其效力可以得到恢复。但是对于恢复合同效力后对其的性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复效后的合同属于新的合同,但是与原合同的内容相同。另外一种说法是复效后的合同就是原来的合同的效力得以恢复。我国保险法规定“达成协议”体现出双方的意思,但是并非是旨在达成新的契约,而是恢复原有保单的效力,根据保险法,复效本质为原契约效力的继续。

复效是为了方便双方当事人,防止保险单因为投保人偶然遗忘或经济上的困难不能按期交费而导致的合同失效,给予投保人保持合同效力的一次机会,弥补合同解除给其未来生活或长期投资利益带来的损失。所以,复效后的保单应当遵从原保单的所有条款,保险人可以对新保单增加条件,但是不能对原保单的延续效力做任何改变。在保险实务中,复效后,原来保险契约的效力继续存在,假如复效过后发生保险事故,那么保险人就应该根据原保险契约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保险金给付。

1、复效的条件

我国《保险法》第37条规定“合同效力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止的,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在投保人补交保费后,合同效力恢复。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二年双方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保险人依照前款规定解除合同的,应该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所以说复效的条件包括二年复效期间、补交保费、复效协议达成等。

2、复效期间保险合同的性质

投保人申请复效的权利从人寿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时就产生了,到二年届满之时。主要是考虑到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给予投保人的申请复效权利加以时间限制,从而避免投保人申请复效的权利处于无休止的状态而导致保险关系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督促投保人尽快办理复效,节约保险人的资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年是对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限制性规定,是指在保险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的两年内,保险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行驶其合同解除权,而投保人的申请复效的权利并不受到任何限制,在复效后仍然享有原保险

合同的效力。

因此,在两年内的复效期间,主要是为了限制保险人对合同解除权的行驶,保险人必须在合同中止之日起的两年后才可以行驶解除权,所以投保人可以在这两年期间提出复效申请,只要保险人同意并且以实际行动表示接受复效,那么保险合同就可以恢复其原有的效力。

从复效后保险合同的性质来看,复效的保险合同并非是一个新的合同,因而中止后又复效的保险合同,与一个未曾中止过而一直持续生效的保险合同,应得到相同的效力。投保人未使保险合同复效而交付的保险费,与合同未中止情形下所交付的保险费,在性质上并没有差别。既然是延续原契约的效力,理论上只要消除了导致合同效力中止的原因,中止的保险合同效力即应该得以恢复。但是在保险实务中,需要投保人提供被保险人的健康报告和体检证明,经保险公司同意后方可复效。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复效期内生了重大疾病的人,然后就立即到保险公司进行复效,方便其获得保险公司应该给付的保险责任。但是保险人也不能做出危害被保险人利益的事情来。例如刘女士在2006年4月购买了一份保险,但是因为其在2008年4月的时候忘记交付本期保险费,也没有在6月份宽限期到期交付保险费,所以该合同的效力就暂时中止。然而刘女士却在7月的时候到医院去体检身体,却发生自己身患癌症中期,刘女士为了自己少负担些医疗费,就到保险公司要求为期半理复效手续,恢复其保单的原有效力,以便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然而保险公司经过了解到刘女士已经生了病,再来办理复效手续属于损害保险人利益的行为,所以保险公司没有同意刘女士提出的复效申请。

从复效的性质分析,复效是对原保险合同效力的继续,而不是建立新的保险合同,所以在复效时不能像新缔约那么严格,即使说由乙方提出继续履行合同约定,原则上另一方应予同意。但是从保险人利益角度上来说,如果保险人能够证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不利于保险人的行为,或者保险人有其他的合理抗辩会影响到保险金额时,保险人可以拒绝复效。

因为,我国《保险法》只赋予了投保人有申请复效的权利,所以说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都无权对失效保险进行复效。其权利主体限于投保人,在一个保险合同关系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分属不同的民事主体时,只能是由投保人享有和行驶该项权利。从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来说,真正的权利享有者其实是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所以在复效问题上也可以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所以说,在保险实务中,保险公司不能只按照保险法的规定来办理业务,也要协调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有些时候复效可以由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者保单持有人凭本人身份证明带上相关保险合同到保险公司办理,以免造成因投保人不在的时候,超过复效的期限,造成保险合同永久失效,就样就损害了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3、保险费补交

复效的前提是合同效力中止,效力的中止主要是因为投保人未能履行缴费义务,为了恢复保险合同效力,投保人就必须要补交其拖欠的保险费。从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来看,缴纳保险费是投保人应尽的义务,由于投保人没有缴纳保险费,所以合同的效力才会暂时中止,保险人也不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想让保险人承担起义务,那么投保人就应该补交其所欠缴的保险费后,恢复其暂时中止的合同效力。从保险原理方面来看,保险是为了分散风险,所以保险费是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是相应的,所以投保人想要享有相应的权利的话,就必须向保险公司履行自己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从保险实务中看,保险公司要求投保人申请复效时补交所欠的保险费以及保险中止期间的保费是合理的,因为这样既保证保险人的利益,也维护了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4、可保条件

投保人提出复效申请、补交保费是保险合同复效的两个基本条件。但是,却不能忽略其是否具备可保性。而可保条件不仅是指良好的健康状态,还包括职业、生活习惯、身份等相关条件,用来平衡双方的利益,减少保险实务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其实,保险人在投保人初次投保时就要对其关系人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风险进行预测,在其核算保费时也要注意到这一情况。

5、复效成功的情况

对于投保人来说,恢复保险合同的效力,往往要比重新投保更加有利。特别是效力中止后如果被保险人已经超过了可以投保的年龄的限制时,也只有要求恢复原保险合同的效力,才有可能继续享有参加保险的权利。复效即是对原有合同效力的回复,那就必要恢复到合同为失效前的效力,与没有失效的合同应该得到相同的法律保护。但是在保险实务中,投保人申请复效补交的保险费包含了合同中止时期的保险费,但保险契约效力中止期间保险人并不对其关系人存在着保险责任。复效前后的保险合同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和延续性。人寿保险合同中止后而复效却不会影响订立合同时预计到会出现的风险的,所以补交中止期间的保险费后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内容承担保险风险。

6、复效期届满而未复效的情况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在规定的复效期内,没有提出复效申请的并办理相关的手续的,保险人有偿解除该合同。

复效作为人寿保险合同中的重要制度,与中止制度一起支撑着保险合同效力体系,体现出人寿保险合同效力的特殊性。正是由于复效是考量保险契约双方利益的,为原合同效力的继续,原则上应该鼓励复效。在我国应该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应该明确复效期间对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限制,复效期间投保人可以申请复效,只要投保人提出申请,保险人同意,保险合同效力仍然可以恢复至原有状态。

三、复效条款与其相关条款的关联性

人寿保险合同复效后,效力恢复与原合同相同的状态、保险期间就可以视为其仍然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但是保险合同的效力毕竟发生过改变,就会对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复效条款和合同解释权

在复效期届满而没有提出复效申请的,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订立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因为保险合同具有格式化和射幸性的特点,就必须要求双方当事人最大程度的遵循这一原则,也就是说双方之间都不互相隐瞒和欺诈,以最大的诚信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以便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权利。因此,在复效的时候,投保人不能够遵循最大诚信原则,提供虚假的可保证明和体检证明,那么保险公司则可以不接受投保人的复效申请,转而解除原有的合同,并且退还合同解除时的现金价值。而在复效期届满后,投保人再向保险公司提出要对原有合同的效力加以恢复,保险公司并不会接受投保人提出的复效申请,原因在于投保人已经错过了复效的时间。

2、复效条款和自杀条款

自杀条款,是指人寿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在投保一定期限内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仅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但经过法定期间后自杀的,保险人则应该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只要是为了避免通过被保险人的蓄意自杀而获取保险金的企图,防止道德危害。我国《保险法》第44条规定:“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的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 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除外。”张先生于2002年为其8岁的儿子购买了一份保险,因为张先生事物繁忙,忘记交付2004年的保险费,张先生在3个月,对该保险合同进行了复效,该合同复效后的第7个月,张先生的儿子因为和母亲大吵一架之后,就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自杀了,面对这一情况,保险人对张先生的儿子给付了保险金,合同终止。

3、复效条款和免责条款

在保险实务中,大多数人寿保险公司都会特别约定:“保单复效之日起180天内,因疾病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本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这也是为了避免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等的逆选择,就因为有些人的了重大疾病,立刻对失效的保险合同进行复效,以便获得高额的保险金给付,这样势必会造成对保险公司利益的损害,所以才会采用复效的保险具有180天的观察期。

结 论

综上所述,人寿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制度,作为维护人寿保险合同效力持续性的重要制度,不但维护了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更促进了保险市场的良好运行和社会的稳定。所在在保险实务中,一定要处理这两者的关系,维护好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致 谢

感谢写作过程中,周宏老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所有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谢谢!

参考文献:

1、温世杨 :《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

2、陈冬至 :《寿险理赔典型案例选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刘建芬 :《保险费交付的法律问题研究》

4、蒋长芸 :《保险费法律问题探讨》,《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2期

5、姜桂金 :《论我国效力待定合同关系中权利配置的几个问题》,《商业研究》2002年第6期

6、江朝国 :《保险法论文集

(一)》,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7、江朝国 :《保险法论》,台湾瑞兴图书公司,1994

8、周玉华 :《保险合同法总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

9、郝 磊 :《人身保险合同复效制度的法律探析》,《人民司法》,2008年第1期

10、杨晖:《试论我国人身保险合同的复效》

11、贾林青:《保险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李玉泉:《保险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

13、邹辉:《保险纠纷案情:投保与原理的规则技巧》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14、姬文娟《论我国保险合同复效制度中的若干问题》《上海保险》2008年第1期

第三篇:保险合同的复效条款是什么?

保险合同的复效条款是什么?

这一条款允许投保人在寿险合同因逾期缴费失效后两年内向保险人申请复效,经保险人审查同意,投保人补缴失效期间的保险费及利息,保险合同即恢复效力.

第四篇:75.独角兽法考(民法)-保管合同与承揽合同

七、保管合同与仓储合同

(一)保管合同特点

(1)原则上是实践性合同。

除当事人有约定以外,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

(2)保管合同是否有偿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交易习惯也无法确定时,保管合同是无偿的。

(二)保管合同的效力 1.保管人的义务

(1)给付保管凭证。

寄存人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的,除另有交易习惯外,保管人应当给付保管凭证。(2)妥善保管保管物。

当事人可以约定保管场所或者方法。除紧急情况或者为了维护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不得擅自改变保管场所或者方法。在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例题:贾某因装修房屋,把一批古书交朋友王某代为保管,王某将古书置于床下。一日,王某楼上住户家水管被冻裂,水流至王某家,致贾某的古书严重受损。对此,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王某具有过失,应负全部赔偿责任 B.王某具有过失,应给予适当赔偿

C.此事对王某而言属不可抗力,王某不应赔偿 D.王某系无偿保管且无重大过失,不应赔偿(3)亲自履行保管义务。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保管人不得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保管人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对保管物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不得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保管物的义务

①保管人有权占有保管物,但不得使用保管物,也不能让第三人使用,但经寄存人同意或基于保管物的性质必须使用(亦即保管物的使用属于保管方法的一部分)的情形除外。

②如果保管人擅自使用保管物或者让第三人使用保管物的,则无论保管入主观上有无过错,均应向寄存人支付相当的报酬,以资补偿。报酬的数额可比照租金标准计算,保管物为金钱的,保管人应自使用之日起支付利息。

(5)危险通知义务

(6)返还保管物,包括原物和孳息。

①在保管合同期限届满或者寄存人提前领取保管物时,保管人应及时返还保管物。②合同没有规定返还期限的,保管人可以随时返还,寄存人也可以随时要求返还。如果保管合同规定有返还期限,则保管人非因不得已的事由不得提前返还。寄存人可以在期限届满前随时要求返还,因此给保管人造成损失的,寄存人应予以补偿。

【独角兽网校特别提醒】

无约定期限时,均可随时返还,这意味着此时,双方均有任意解除权。有保管期限时,寄存人可随时解除合同,但是,但是造成保管人损失的,应当进行赔偿。

③保管人返还的物品应为原物,原物生有孳息的,保管人还应返还保管期间的原物孳息。返还地点一般应为保管地,保管人并无送交的义务,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基于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保管人返还保管物义务的履行应向保管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寄存人为之。

④在第三人对保管物主张权利时,除非有关机关已经对保管物采取了保全或者执行措施,保管人仍应向寄存人履行返还保管物的义务。

2.寄存人的主要义务

(1)负担必要费用和支付保管费。若双方当事人未另行约定,寄存人应偿付保管人为保管寄存物支出的必要费用,该必要费用以能维持寄存物原状为准。在有偿的保管合同中,寄存人应当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寄存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保管费以及其他费用的,保管人对保管物享有留置权。

例如,村民康德外出打工,将收获的价值5000元的玉米交给歌德无偿保管,但是因为天气潮湿,并且一直阴雨不断,歌德为了不让玉米发霉变质,花了300元的费用请人对玉米进行烘干处理。康德回来后,请求歌德返还玉米,歌德要求康德支付300元的费用,康德以歌德是无偿保管为由拒绝,于是歌德将康德的玉米留置。

问题一:歌德可以不可以留置康德的玉米? 问题二:如果歌德留置了全部玉米,是否合法?(2)告知义务。

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

(3)声明义务

当寄存人寄存的物品为货币、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贵重物品时,应向保管人履行声明义务,并经由保管人验收或封存。寄存人未尽声明义务的,保管人仅须按照一般物品的价值予以赔偿。

例题:旅客康德投宿天达饭店,办好住宿手续后,将一只装有5万元现金和金银首饰的密码箱寄存在饭店的服务总台。当班服务员清点了物品。第二天下午,康德凭取物牌去取密码箱,发现已被他人领走。康德要求饭店赔偿全部损失,饭店拒绝。遂起纠纷。对此案判断错误的是:

A.保管合同成立,饭店应承担主要损失,康德个人承担部分损失 B.保管合同成立,饭店应赔偿康德全部损失 C.保管合同无效,饭店酌情给予康德补偿 D.保管合同不成立,饭店酌情给予康德补偿

(三)仓储合同 1.概念

仓储合同,又称仓储保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由仓储营业人为存货人储存、保管货物,存货人为此支付仓储费的协议。

仓储合同中将货物交付他方储存并支付仓储费的当事人为存货人;为他人堆藏保管货物的当事人为保管人、仓管人;用以堆藏和保管物品的工作物称为仓库;仓管人堆藏和保管的货物称为仓储物。仓储合同源于保管合同,对于仓储合同,在合同法没有规定明确的内容,可准用保管合同的有关规定。

例题:关于保管合同和仓储合同,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二者都是有偿合同 B.二者都是实践性合同

C.寄存人和存货人均有权随时提取保管物或仓储物而无须承担责任

D.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或仓储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承担严格责任

第五篇:181.独角兽法考(民诉)-执行开始与执行措施

二、执行开始

(一)申请执行(民诉法236条,《民诉司法解释》第483条,《执行解释》第27条—29条)

1.申请执行期间及其起算

《民诉法》第239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执行解释》第29条生效法律文书规定债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从债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之日起计算。

2.申请执行时效中止

《执行解释》第27条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申请执行时效中断

《 执行解释》第28条 申请执行时效因申请执行、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注意】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

被执行人履行全部或者部分义务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请求执行回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民诉司法解释》第483条)

(二)移送执行的案件范围(《执行规定》第19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执行回转的裁定。

三、执行措施

(一)对财产的执行措施

1.查询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民诉法》第242条)

对象:针对被执行人为单位的情形 【独角兽网校特别提醒】

(1)被执行人为金融机构的,注意可供执行财产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34条)

不得冻结和扣划交存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 不得查封其营业场所

(2)有关单位的责任问题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民诉法》第243条)对象:针对被执行人为个人的情形 【注意】

(1)在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时,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

(2)有关单位的责任问题。3.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执行

执行方法: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对不动产也可以采取扣押或转移产权登记证的方式。【独角兽网校特别提醒】法院成为拍卖、变卖的主体

《民诉法》第247条: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民诉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一,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范围(第2条,第5条,第6条)第二,财产的保管顺序(第12条)第三,查封、扣押的效力(第22条)第四,轮候查封、扣押与冻结(第28条)

第五,查封、扣押、冻结的期限(《民诉司法解释》第487条)

【例题·多选题】执行法院对下列哪些财产不得采取执行措施?(2008-3-89)A.被执行人未发表的著作

B.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C.金融机构交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

D.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

※4.以物抵债

根据《民诉司法解释》第491条的规定,经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同意,且不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不经拍卖、变卖,直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作价交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对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

根据《民诉司法解释》第492条的规定,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拍卖或者变卖的,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且不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项财产作价后交付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或者交付申请执行人管理;申请执行人拒绝接收或者管理的,退回被执行人。

根据《民诉司法解释》第493条的规定,拍卖成交或者依法定程序裁定以物抵债的,标的物所有权自拍卖成交裁定或者抵债裁定送达买受人或者接受抵债物的债权人时转移。

(二)对行为的执行措施 1.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

人民法院在采取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的强制措施时,必须由院长签发公告,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的期间内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而不得直接采取该措施。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其义务时,由执行员强制执行。

★2.强制完成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民诉法》第252条,《民诉司法解释》第503条至第505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中指定的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履行。对于可以替代履行的行为,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他人完成,因完成上述行为发生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对于只能由被执行人完成的行为,经教育,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妨害执行行为的有关规定处理。

★3.侵犯名誉权案件中的强制执行

在侵犯名誉权的案件中,对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行为的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拒绝履行,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并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2款的规定处理,即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

【例题·不定项】在甲公司诉某省海兴市的《现代企业经营》杂志和作者吕某名誉侵权一案中,如果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杂志社赔偿甲公司1万元,并登报进行赔礼道歉。杂志社履行了赔偿义务,但拒绝赔礼道歉。如果甲公司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2008-3-100)

A.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公布于众,费用由报社承担 B.对报社负责人予以罚款、拘留 C.由报社支付迟延履行金

D.如果构成犯罪,可以追究报社负责人刑事责任

(三)对特殊标的的执行措施(《执行规定》第50-52条)1.知识产权的执行

《执行规定》第50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裁定禁止被执行人转让其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财产权部分)等知识产权。上述权利有登记主管部门的,应当同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不得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执行人将产权或使用权证照交人民法院保存。

对前款财产权,可以采取拍卖、变卖等执行措施。2.对被执行人股息或者红利等收益的执行措施

《执行规定》第51条

对被执行人从有关企业中应得的已到期的股息或红利等收益,人民法院有权裁定禁止被执行人提取和有关企业向被执行人支付,并要求有关企业直接向申请执行人支付。

对被执行人预期从有关企业中应得的股息或红利等收益,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冻结措施,禁止到期后被执行人提取和有关企业向被执行人支付。到期后人民法院可从有关企业中提取,并出具提取收据。

3.对股份凭证(股票)的执行措施

《执行规定》第52条 对被执行人在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中持有的股份凭证(股票),人民法院可以扣押,并强制被执行人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转让,也可以直接采取拍卖、变卖的方式进行处分,或直接将股票抵偿给债权人,用于清偿被执行人的债务。

(四)保障性执行措施 1.迟延履行的责任(《民诉法》253条、《民诉司法解释》第506条、第507条)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支付迟延履行金。2.被执行人报告财产状况(《民诉法》第241条,《执行解释》第31条-35条)《民诉法》第241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 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3.执行威慑措施(《民诉法》第255条,《执行解释》第36-39条)

第255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包括:

(1)限制出境

(2)不良诚信记录(3)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民诉司法解释》第518条的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4)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 4.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

【例题·多选题】田某拒不履行法院令其迁出钟某房屋的判决,因钟某已与他人签订租房合同,房屋无法交给承租人,使钟某遭受损失,钟某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责令田某15日内迁出房屋,但田某仍拒不履行。关于法院对田某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3/84)A.罚款

B.责令田某向钟某赔礼道歉

C.责令田某双倍补偿钟某所受到的损失

D.责令田某加倍支付以钟某所受损失为基数的同期银行利息 【例题·不定项】针对本案中郭某拒不履行债务的行为,法院采取的正确的执行措施是:(2013-3-98)

A.依职权决定限制郭某乘坐飞机 B.要求郭某报告当前的财产情况

C.强制郭某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D.根据郭某的申请,对拖欠郭某货款的金康公司发出履行通知

(五)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民诉司法解释》第501条,《执行规定》第61-68条)

《民诉司法解释》第501条规定,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对他人的到期债权,可以作出冻结债权的裁定,并通知该他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

该他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申请执行人请求对异议部分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关系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处理。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到期债权,该他人予以否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申请

2.第三人的异议

3.第三人擅自向被执行人履行的法律后果 ※

(六)参与分配制度 1.参与分配的主体和条件(《民诉司法解释》第508条):

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

2.参与分配的申请(《民诉司法解释》第509条): 申请参与分配,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参与分配和被执行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事实、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

参与分配申请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3.参与分配程序中的清偿顺序(《民诉司法解释》第510条):

参与分配执行中,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

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例受偿。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4.参与分配方案(《民诉司法解释》第511条): 多个债权人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制作财产分配方案,并送达各债权人和被执行人。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5.对于分配方案异议的处理(《民诉司法解释》第512条): 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提出书面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通知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

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反对意见的,执行法院依异议人的意见对分配方案审查修正后进行分配;提出反对意见的,应当通知异议人。异议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以提出反对意见的债权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异议人逾期未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按照原分配方案进行分配。

诉讼期间进行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提存与争议债权数额相应的款项。

【例题·单选题】甲向法院申请执行郭某的财产,乙、丙和丁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法院根据郭某财产以及各执行申请人债权状况制定了财产分配方案。甲和乙认为分配方案不合理,向法院提出了异议,法院根据甲和乙的意见,对分配方案进行修正后,丙和丁均反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6/3/48)

A.丙、丁应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B.甲、乙应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C.丙、丁应以甲和乙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 D.甲、乙应以丙和丁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

【例题·单选题】执行程序的参与分配制度对适用条件作了规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参与分配适用的条件?(2011/3/46)

A.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清偿所有的债权 B.被执行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而非自然人 C.有多个申请人对同一被申请人享有债权 D.参与分配的债权只限于金钱债权

下载236.独角兽法考(商法)-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36.独角兽法考(商法)-保险合同中止与复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