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5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2011年修订稿)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处臵银监会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突发事件,减少对银行业造成的损害,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可能严重危及银监会系统正常运转或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常经营、偿付能力、信誉水平及影响区域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第三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实际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发现、报告和问责制度,建立清晰有序、及时有效的报告流程,明确报告的具体要求和责任人员,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接收、分析、上报工作。
第四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应遵循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原则。
第五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标准(一)严重影响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事件 1.金融挤兑事件。
2.150人以上聚众上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及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
3.非法设立金融机构、非法开办金融业务,可能影响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事件。
4.盗窃、出卖、泄漏或丢失涉密资料,可能影响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事件。
(二)严重影响正常经营和提供正常金融服务事件
1.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正常营业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2.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两个(含)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营业网点无法正常开展业务1小时(含)以上的事件,或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营业网点无法正常开展业务3小时(含)以上的事件。
3.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省级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银监局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城市商业银行总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或重伤、失踪、非正常死亡等不能正常履职的事件。造成银行业金融机构3人以上(含)重伤、失踪、非正常死亡的事件。4.银监会系统在职工作人员重伤、失踪、死亡的事件。(三)严重损害银行和客户利益事件 1.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
2.重要数据损毁、丢失、泄漏,或重要账册、重要空白凭证损毁、丢失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
3.抢劫银行业金融机构、运钞车或盗窃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30万元以上的案件。(四)其他需要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对待的事件。
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涉及敏感人物的事件不受上述标准限制。
第六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程序和时限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事发机构应及时开展应急处臵,并在2小时内向上一级机构及当地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在开展处臵工作的同时,应在接报后2小时内、事发6小时内向银监会应急办报告。如有必要应指定专人跟踪核实,于事发24小时内报告事件后续情况。
重大突发事件原则上应逐级上报,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第七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内容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事发机构名称、时间、地点、事发原因等情况及联系人;重大突发事件后续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事件基本情况、事态发展趋势、事件影响程度和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已经及拟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及其他与本事件有关的情况。
第八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方式。
银监局及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形式(见附件)、通过最快捷的方式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涉密内容按照有关保密要求报告。
第九条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由主要负责人签发,主要负责人因特殊原因无法签发的,应及时授权其他负责同志签发。
第十条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实行问责制
(一)银监会派出机构违反本规定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突发事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直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本制度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突发事件的,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采取措施。
1.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
2.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3.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银监会系统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有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银监会应急办负责解释 附件:重大突发事件报告(模板)
第二篇: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银监办发〔2005〕54号 2005年3月2日)
第一条 为及时、妥善处置银监会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大突发事件,切实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银监会办公厅负责银监会系统及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第三条 银监局负责所辖银监分局、监管办事处及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工作;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负责本系统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工作。
第四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标准:
(一)金融挤兑事件;
(二)聚众到银监会系统或银行业金融机构上访、请愿、静坐、示威,甚至冲击、围攻的事件;
(三)抢劫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运钞车、盗窃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30万元以上的案件,诈骗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其他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
(四)银监会系统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1人以上(含1人),银行业金融机构3人以上(含3人)被绑架或被限制人身自由,叛逃、失踪或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五)造成银监会系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自然灾害;
(六)造成银监会系统及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数据、账册、重要空白凭证严重损毁、丢失,造成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系统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中断3小时以上,在涉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中断6小时以上,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事件;
(七)盗窃、出卖、泄漏或丢失涉密资料,可能影响金融稳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事件;
(八)其他可能引发辖内、系统内系统性银行业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以及银监会认为事关重大,要求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及时报送的事件。
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涉及敏感人物的重大突发事件不受上述标准限制。
第五条 重大突发事件由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向银监会办公厅报送,原则上不越级报送,不直接向银监会领导及银监会其他部门报送。
第六条 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应于接报后4小时内、事发后24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银监会,并随时关注事态发展,及时报送后续情况。
第七条 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统一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形式(见附件),通过传真上报重大突发事件,涉密内容可以通过保密传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中办机要等方式上报。
第八条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内容应要素齐全,应说明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当前的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预测、造成的影响等情况。有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应特别说明伤亡人数和损失金额;金融挤兑事件应特别说明参加挤兑的人数、被挤兑机构存取款变化、资产负债、头寸情况及风险蔓延情况;聚众上访、围攻事件应特别说明参与的人数、持续的时间、现场秩序情况和造成的影响;重要凭证、保密资料丢失或损毁及系统故障等事件,应特别说明可能引发的后果和拟采取的措施。
第九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由主要负责同志签发,主要负责同志因特殊原因无法签发的,经主要负责同志授权,可由其他负责同志签发。
第十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实行问责制。对违反本规定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八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七条规定,对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可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银监局及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原有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银监会办公厅负责解释。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略)
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5年03月02日 实施日期:2005年04月01日(中央法规)
第三篇: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渤海银行太原分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分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行重大突发事件,协调各方面力量迅速妥善地应对和处置,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我行金融资产安全,促进全行稳健经营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事件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带有突发性或牵涉面广、性质严重,如不及时反应、妥善处置,可能会对本行人、财、物安全、经营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或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
第三条 分行综合管理部负责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第四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标准:
(一)机构网点发生客户挤提存款事件,影响正常营业或出现支付困难。发生可能危及我行正常经营的区域性金融**或其他重大情况。
(二)5人(含)以上劳动争议集体诉讼事件或集体上访,冲击、围攻机构网点事件,涉及我行工作的请愿、静坐、示威等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三)金融诈骗既遂案件。
(四)抢劫机构网点、金库、运钞车案件和盗窃现金的案件。
(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破坏我行信息系统,造成业务不能正常运行或银行、客户资金被窃的案件。
(六)违规放贷、拆借、越权承办各项业务等原因可能或已经造成金融风险(损失)的。
-1-
(七)资金、财务、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风险(损失)的。
(八)外汇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经济损失的。
(九)大额现金差错1000元(含1000元)以上的。
(十)发现大量假钞和伪造票据或被假票据诈骗的。
(十一)现金、存单、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重要业务公章遗失、被盗,密押泄密、失窃等。
(十二)贷款企业法定代表人不明原因失踪,给我行资金造成风险10万元以上的。
(十三)侵害银行安全、造成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爆炸案件。
(十四)员工被绑架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五级以上员工出逃、失踪或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十五)涉及我行员工的经济案件,或涉及五级以上员工的要案。
(十六)造成我行经济损失、员工伤亡的灾害、事故。(十七)盗窃、出卖、泄漏或丢失涉密资料,可能影响金融稳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事件。
(十八)发生重大信息系统故障,导致我行业务无法正常办理。
(十九)在协助执行或被执行案件中,可能导致司法机关变更我行为被执行人,或可能导致司法机关查封营业机构的事件;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被诉案件;可能严重损害我行信誉的重大涉外业务纠纷。
(二十)境内外新闻媒体对我行进行负面报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事件。
-2-(二十一)各种外审内查中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重大案件线索,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系统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的事件,或我行认为事关重大,要求各部门、机构及时报送的事件。
第五条 各部门、机构发生或接报重大突发事件后,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分行报告,报告时间不得晚于接报后4小时或事发后12小时。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事件,应在报告基本情况后,继续深入调查,注意事态发展,续报有关情况。
第六条 重大突发事件原则上实行逐级报告,但对于特别紧急重大情况,有关部门、机构在向上级行报告的同时,要直接向总行报告。
第七条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要统一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的形式(见附件),通过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并要先电话联系接报人。对特别紧急重大情况,可先电话报告,随后再书面报告。涉密内容要通过保密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
第八条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内容应要素齐全,说明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当前的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预测、造成的影响等情况。有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应特别说明伤亡人数和损失金额;金融挤兑事件应特别说明参加挤兑的人数、被挤兑机构存取款变化、资产负债、头寸情况及风险蔓延情况;聚众上访、围攻事件应特别说明上访要求、参与的人数、持续的时间、现场秩序情况和造成的影响;重要凭证、保密资料丢失或损毁及系统故障等事件,应特别说明可能引发的后果和拟采取的措施。
第九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原则上由各部门、机构主要
-3- 负责人签发,主要负责人因特殊原因无法签发的,经主要负责人授权,可由其他负责人签发。
第十条 发生上述重大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机构统一向分行综合管理部报送情况,其中各类案件、信息系统故障情况要同时向分行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分行综合管理部接报后,要立即送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批办,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要根据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或向主管行领导报告,同时按银监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组织向银监会办公厅报告。
第十二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实行问责制。对违反本规定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分行综合管理部要定期通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4-
附件: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200 ]第××期
报告单位:×× 签发人:××
关于××情况的报告
分行:
年 月 日
抄 送: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5-
第四篇:重大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
XX县人民医院
重大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突发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医院重大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
一、医院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安全/恐怖事件、网络停运事件、重大火灾、大批伤员救治事件。
二、各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应立即按照《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则》逐级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一)信息科负责网络实时直报传染病疫情。
(二)感染管理科负责报告医院感染爆发疫情。
(三)保卫科负责报告医院火灾、突发安全/恐怖事件。
(四)微机室负责报告医院网络停运事件。
(五)医务科负责报告大批伤员救治、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六)医院行政总值班负责非行政办公时间突发事件报告,将突发事件报告院长办公室负责人。
(七)院长办公室负责医院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并及时向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汇报。
三、医院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按照《突发事件分类标准》议定突发事件类型,Ⅲ级以上突发事件有院长办公室向卫生局报告,Ⅰ级、Ⅱ级重大突发事件必须在6小时内报告卫生局的同时向县人民政府报告。
四、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必须及时、准确报告突发事件。如违反此规定人员,将给予一定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将追究刑事责任。
XX县人民医院 2011 年 1月 22日
第五篇:农村合作银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安徽绩溪农村合作银行重大突发
事件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维护安徽绩溪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我行)正常稳健运行,及时、准确地反映并有效处置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根据省联社《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行辖内的各支行。
第三条 总行综合办公室具体承办我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各支行行长为该行重大事件报告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 各支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及时向总行综合办公室报告,同时报告总行行长。
一、支行出现因各种非正常因素引起众多客户在短时间内集中要求提取存款的挤兑事件;
二、聚众到支行静坐、示威以及发生冲击、围攻事件;
三、支行发生贪污、挪用公款、盗窃、抢劫、诈骗、涉枪、爆炸等各种经济刑事犯罪案件;
四、支行遭受火灾、水灾、地震等灾害,对资产、人员造成损失和伤害的重大事件;
五、支行行长和员工被绑架或被限制人身自由,判逃、失踪或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六、支行行长在未办理离岗请假手续的情况下无故离开工作 1
岗位3个工作日以上;
七、支行的重要数据、帐册、重要空白凭证损毁、丢失,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的事件;
八、其他可能引发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第五条 各支行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要及时报总行综合办公室,并同时报告总行行长。总行在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力量调查核实,全力以赴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同时根据省联社重大灾发事件的报送要求,在第一时间报送省联社办公室、报告省联社宣城办事处和绩溪监管办。
第六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实行问责制。对违反本制度规定迟到、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灾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 本制度由安徽绩溪农村合作银行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有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