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明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昆政发〔2003〕28号)
【发布单位】云南省昆明市 【发布文号】昆政发〔2003〕28号 【发布日期】2003-10-30 【生效日期】2003-10-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昆明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昆政发〔2003〕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为进一步规范市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管理,增强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市财政局拟定的《昆明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十月三十日
昆明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昆明市财政局
(二○○三年十月)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市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农业产业化资金)管理,增强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 云南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参照《云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是指依据昆明市政府批转的《昆明市“十五”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实施意见》的总体规划设立,由市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农专项资金。
第三条第三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由昆明市财政局负责管理。
第四条第四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原则
(一)扶优扶强原则。突出重点,适当集中,扶大、扶优、扶强,扶成长性项目,重点用于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推动当地及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和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
(二)公开公平原则。农业产业化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实行公开申报,按规定的程序审批立项。
(三)专款专用原则。各级管理部门和用款单位,使用农业产业化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第五条第五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方式
(一)对原料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设施建设和市场促销服务、龙头企业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项目实行无偿补助。
(二)对真正能带动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直接经营的生产基地、加工设备、技术改造及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设施建设实行按贷款贴息。贷款贴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进行全部贴息或部分贴息。
第六条第六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的扶持对象
(一)各部门、单位实施的能够带动、示范、扶持农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项目。
(二)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认定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第七条第七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环节
(一)原料生产基地、种苗基地、农田水利设施、供电设施、简易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龙头企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和技术推广。
(三)龙头企业直接经营的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设施建设。
(四)市场服务,指市级行政管理部门为农产品促销、广告宣传、信息服务等和特定产品市场所发生的服务支出。
(五)市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龙头企业的奖励支出。
(六)市政府批准的其它农业产业化项目支出。
第八条第八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报。符合条件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由所在地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所在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并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式两份,向昆明市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产业办)和昆明市财政局推荐;申报市级龙头企业,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所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会审,经所在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向昆明市农业产业办和昆明市财政局推荐。
(二)申报资料。申请市级立项的项目,必须经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1.项目的背景材料;2.项目建设区域、地点(附规划图)、内容及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年限;3.项目建设的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4.主要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资金筹集措施;5.项目效益,包括新增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6.项目的组织领导及运行机制;7.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应附企业的有关资料,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资产和财务状况、企业的主导产品和生产规模、与农户签定的合同或协议、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发展前景说明等有关情况。
(三)申报资金。申请市级立项的项目,须有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的详细预算,贴息资金必须填写贴息资金申请表,并附银行贷款合同、利息支付清单证明等材料。
第九条第九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按项目管理,项目实行专家评议与各级审查认定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项。
(一)申请补助资金5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组织对项目进行项目可行性评审,并出具审查意见。
(二)申请补助资金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项目,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出具评审意见和提交项目可研性报告,由市农业产业办和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可研性报告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
(三)经过评审后的项目,由市农业产业办和市财政局择优推荐,上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审批立项。
第十条第十条 对批准项目,市级农口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文下达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并按财政管理体制逐级将资金拨付到扶持项目和龙头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到达项目所在地后,所在地主管部门应与实施项目单位法人签订项目责任书,保障财政资金按规定使用。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在项目责任书签订后,按项目进度拨款;对不需签订项目责任书的资金,所在地财政部门应及时拨付资金至有关扶持单位。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专项核算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项目验收
农业产业化资金无偿扶持的项目,项目工程完工后,按照评审权限,5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由县(市)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向市农业产业办和财政部门出具验收报告,市农业产业办和财政部门对部分项目组织抽验;5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由市农业产业办和财政部门组织对项目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各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农业产业化扶持的企业应实施监测、追踪问效管理,并如期做好项目前期调研、规划、评审、咨询、储备及项目执行审计、检查验收等工作。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不硬性要求县(市)区配套,县(市)区财政若对申报项目承诺支持的,视同配套资金管理,各县(市)区须确保资金按期落实到位。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各县(市)区主管部门,对安排给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资金,必须建立从项目申报到验收等规范完整的项目档案,以备检查、审计。市级主管部门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储备档案,为项目资金的落实创造条件。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各县(市)区财政局应配合各地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农业产业化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分析项目资金的实施情况和使用效果,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市级农业产业办应于年度终了2个月内,对上年度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农业产业化资金使用情况做出专项总结,上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农业产业化资金违规处罚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项目应严格按批准的项目内容使用资金,对不按规定将资金挪作它用的,一经查出,当地财政部门应立即停拨未到位的项目资金,终止项目执行,同时追缴被挪用的资金;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二)市、县(市)区对项目单位申报资料审查不严,出具虚假意见,骗取项目支持的,一经查出,将追究相关及责任人的责任,并终止项目执行,追缴项目资金。
(三)市、县(市)区农业产业办和财政部门对安排的项目资金不按时下拨,造成资金在本级滞留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或挪用资金的,一经查出,除追究有关责任人外、同时追缴滞留、挪用的资金;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对应追缴的农业产业化资金,上级财政部门通过预算扣减其它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补助等方式收回。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考核评价
(一)建立市级农业产业化资金使用考核评价制度,追踪资金使用效果。考核内容包括:农业产业化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实际上缴税收情况;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情况;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等。
(二)市级根据上年度考核情况,对市级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对条件不具备的企业将不作为下年度扶持对象。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市级农口各主管部门预算中涉及的产业化资金,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昆明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桂阳县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第二章 扶持原则、对象和方式
第四条 专项扶持资金的扶持原则
(一)扶优扶强原则。适当集中,扶大、扶优、扶强,扶成长型项目,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推动当地及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和直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龙头企业。
(二)公平公开原则。专项扶持资金由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公开自愿申报,按规定程序审批立项。
(三)专款专用原则。龙头企业获准的专项扶持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第五条 专项扶持资金的扶持对象
凡在全县范围内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方可享受扶持政策:
(一)依法设立,证照齐全,管理规范,并经县级及以上相关部门行文确认的龙头企业。
(二)原材料主要来源于本县区域内,能够示范带动、扶持农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龙头企业。
第六条 专项扶持资金的扶持方式
(一)对龙头企业新建、扩建项目实行项目扶助。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实行一年一定。
(二)对龙头企业能带动农民增收的生产基地建设、生产设备购置、技术改造、农产品收购等,有银行贷款的可实行贷款贴息。贷款贴息根据项目性质和当年实际贷款(包括上年跨本)发生
4员对项目进行核实、评审、论证,提出书面意见。对重要项目须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论证。
(三)县农业产业化局和县财政局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编制专项扶持资金安排计划或分配方案,经分管县领导批准后,由县农业产业化局和县财政局联合行文,下达项目专项扶持资金拨付单。
第十一条 项目单位申报专项扶持资金,应提供以下资料:(一)申报项目扶助资金的需提供:
1、桂阳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扶持资金申请报告及申报表;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单位最近一个的生产经营情况;
4、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5、其它相关证明资料(如科研成果、立项文件、用地合同等)。(二)申报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的需提供:
1、桂阳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扶持资金申请报告及申报表;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企业最近一个的生产经营情况;
4、企业向银行申请借款的合同(复印件,加盖银行公章);
5、银行拨款单或借据(复印件,加盖银行公章);
6、银行借款利息结算单(复印件,加盖银行公章);
7、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身
第十七条 违规处罚
(一)专项扶持资金应严格按批准的项目内容使用,对不按规定将资金挪作他用的,一经查出,县财政局应立即停拨未到位的项目资金,终止项目执行,同时追缴被挪用的资金;触犯刑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二)项目单位出具虚假意见,骗取项目支持的,一经查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终止项目执行,追缴项目资金。
(三)县农业产业化局、县财政局对项目单位申报资料审查不严造成严重后果的;安排的项目资金不按时下拨造成资金滞留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挪用资金的,一经查出,除追究有关责任人外,同时追缴滞留、挪用的资金;触犯刑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县农业产业化局和县财政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农业 产业化 资金 管理 办法 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武部机关。
县人大各办委,县政协各办委,县法院,县检察院。
县工商联,各人民团体。
桂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12月13日印发
第三篇:顺德区创新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顺德区创新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2013-05-30 09:55:09 珠江商报 浏览:
797 我要评论(0)顺德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改革的基因。从今年5月开始,顺德再次应时而变,引领和服务产业发展推出新的动作,正式出台《顺德区创新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修订知识产权、科技资金、技术创新、两化融合、物联网、工业设计等六大产业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模式,在以往无偿资助的基础上,新增无息使用扶持方式。
这种变化在于申请门槛更低,中小微企业不再被拒之门外。企业受惠更多,企业使用创新资金,无需支付利息,还可以缓解企业融资难。后续监管更严,一年偿还资金的“压力”,将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财政扶持资金的“杠杆效应”更为明显,有望四两拨动千斤,并且实现可循环、可持续的滚动发展。
一周前,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已与深圳高新投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从政策出台到筹建平台,顺德以创新财政资金运作,以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为载体,扶持全方位的投融资手段,支持企业发展,提升政府调控和引领产业转型的谋篇布局正在逐一落实,努力打造覆盖全区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枢纽平台。
为何变?
“锦上添花”太多“雪中送炭”太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顺德经济在全国县域中独树一帜,这离不开政府在打造和壮大产业集群方面的超前引领。从最早大包大揽式的直接投入,到从规划、政策、土地、人才、资金等全方位政策扶持引导,顺德一直在应时而变。尤其是近年来,政府每年都投入高达数亿的产业扶持资金,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顺德发展继续向前,大部制改革推向纵深,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现有财政资金仅仅通过奖励或无偿补助的扶持方式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一是政府财力有限,资助对企业帮助有限;二是不能发挥杠杆作用,没有形成对企业资金的有效拉动;三是企业无偿取得资助且无需偿还,缺乏压力去利用好资金;四是门槛过高,更加需要发展资金的小微企业往往被拒之门外”,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直言,现有财政资金重点在“放”而轻监督,更多的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存在放大效应不够、企业覆盖性不广、效果不太明显的问题。
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开始四处“取经”求变。深圳创新运作财政资金的模式,逐渐进入顺德的视野。早在2004年,深圳就出台了政策,每年投入近5亿元科技和产业资金,通过无息借款的创新扶持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从2011年开始,经过10多轮的沟通谈判,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与深圳高新投集团决定在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架构下,共建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将深圳开展无息借款、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复制到顺德。顺德实行无偿资助和无息使用相结合的财政资金使用模式,以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扶持金额,提升使用绩效,实现可持续滚动发展。
如何变?
出台新政策5000万元无息扶持企业
5月7日,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区财税局联合出台了《顺德区创新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政策规定,从2013年起至2017年,我区将设立创新扶持资金,采用无息使用的方式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今年区财政预算的5000万元创新资金已到位,涉及工业设计、科技资金、两化融合、物联网、中小企业技改等产业政策也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出台,部分项目将采用无息使用的扶持方式进行支持,相关申报指南(通知)将在近日发布,企业可以关注顺德经济网(www.xiexiebang.com),做好申报准备。
据悉,每家企业无偿使用的创新资金仅限一笔,且每笔期限是一年,到期需要等额归还。确因项目需求,企业还可展期无息使用一次,但时间同样不能超过一年,到期等额归还。
为此,在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区财税局的大力推动下,区财政今年计划安排5000万元资金通过无息使用方式支持区内企业发展。随着财政资金的放大,部分项目以往申请的扶持资金也被大幅调高。单个企业无息使用资金最高可达300万元,免除企业在使用期间的利息及保证金,企业可以100%全额使用所获得的资金。例如,优质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原政策是每项给予15万元的经费资助,现在修订为每项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无息使用资金扶持。
搭建新平台将设立政策性投融资公司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顺德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被赋予重任。这家去年9月揭牌、今年1月正式对外服务的法定机构,已经被区人大赋予了创新运作财政扶持资金的职能,从融资担保、创业投资和财政资金的有偿使用三个方向着手,推动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在保值基础上实现增值。
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还将与顺德农商银行建立投融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签订区创新扶持资金管理合作协议。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负责政策的制定,对企业进行符合性审查,核定推荐企业名单,开展资金监督等。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将负责创新资金政策执行,包括资金转账管理、风险审查、绩效评估、资金追偿、协助资金收回等。监管银行负责创新资金的发放、收回和协助追偿等。
一个全新的产业金融平台也将呼之欲出。深圳高新投集团派出专业团队人员已经到岗,在复制深圳扶持企业经验的同时,还将为本土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为此,区政府拟以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为载体,以投融资服务为手段,为初创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企业成长及投融资解决方案。
据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预测,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以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为载体的区产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实现财政资金滚动发展。此外,至2018年,平台将支持企业1500家以上,投资顺德企业20个以上项目,推动2~3家企业上市,成为立足顺德、辐射珠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服务的枢纽平台。
声音
“每年投入数亿的财政资金,以传统无偿资助的方式扶持企业发展,虽然对顺德产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传统的扶持模式也受到了较大挑战,对企业形成聚集效应不够明显,必须着眼于制度的安排,建立扶持企业发展的新机制,实现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
创新企业扶持方式,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是构建我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立足点。今后,顺德将把创新财政资金使用作为区委区政府扶持企业发展重要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农财发[200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乡镇企业)厅(委、局)、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
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央财政安排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根据《农业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我们制定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二年七月十日
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根据《农业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龙头企业等相关环节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总体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条 农业产业化项目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引导和示范作用。
第四条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和财务司共同负责农业产业化项目组织管理工作。财务司负责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管理;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编制项目指南,提出预算建议,并组织项目实施。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向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并承担本地区项目管理工作。中央直属企业按属地原则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
第六条 农业产业化项目经当地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龙头企业和所申报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强,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在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大、示范性强,与农民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能够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及其他合作方式收购基地农户产品。
(三)龙头企业所报项目技术含量高,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对优化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相连接,并且有一定工作基础。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审核后上报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抄报农业部财务司。
第八条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和财务司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后批复立项,并与省级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签订项目执行合同。
第九条 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省级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向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提出验收申请,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会同财务司(或委托省级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第十条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农业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二)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创立优质品牌;
(三)组织和开展优质农产品展示,促进农业合作与交流;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设施和培训。
第十一条 项目经费由农业部按规定程序拨付,专款专用。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经财政部同意,可提取项目管理费。由农业部统一用于项目的前期准备和有关组织管理工作。第十二条 省级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要求向农业部上报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决算。农业部财务司、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和各级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农业产业化项目要在项目合同约定期限内完成。未按项目合同约定期限完成任务或未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不能申报新的项目。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农业(产业化)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8、云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重大决策的精神,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要求,按照《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为规范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财政扶持项目,是指符合《云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的支持对象、支持环节、项目申报程序,经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会同财政部门审查核实,并报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批准的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第三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的目标是: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和农户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一)突出重点。按照“适当集中、扶优扶强、扶带动型、成长型项目”的要求,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推动当地及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和新技术开发以及各类原料基地建设。
(二)公开公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实行公开申报。
(三)制度健全。省级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是有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的企业。
第五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支持对象
(一)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是指按《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标准,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评审确认公布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二)本省境内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由农民组成并拥有会员500户以上的农产品生产、流通等中介服务机构,有章程且组织健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由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负责管理。
第七条各地(州、市)农业局负责本地区财政扶持项目的管理。
第三章项目申报程序
第八条项目申报。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或组织,应以正式文件向所在地(县、市、区)农业局和财政局申报,经当地农业局和财政局会审、报经同级政府同意后,由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以正式文件逐级申报,不得越级申报。
第九条农业产业化资金申报项目审查权限按照《云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第十条申报材料。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和组织,应提供本单位的组织形式、前三年资产和财务状况、纳税证明、工商登记、与 农户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发展前景说明等有关情况。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一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承担单位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十二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1.有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项目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项目建设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结合紧密。
2.基地建设具有一定基础,并且企业要与农户有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要原料量或所销售货物量的比例达到较高的水平。
3.有自我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和专门机构。
4.龙头企业无违法行为,对农户无欺诈行为。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本省境内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并运行二年以上,由农民组成并拥有会员500户以上,经营有一定规模,组织健全,内部管理规范的农产品生产、流通等中介服务机构。
2.属于国家和省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试点单位。
第十三条符合省级财政扶持标准的龙头企业,应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向当地农业局和财政局提出申请报告。由各地(州、市)农业局和财政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归口上报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省属国有企业的申报项目,由省级主管厅(局)审定后,报送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第十四条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按有关’程序报批后会同财政部门批复立项。并与地(州、市)农业局及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执行合同。
第十五条项目的组织实施。
1.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新技术开发、引进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补助,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奖励采取一次性补助的方式直接支付企业,但需经财政、农业、企业三家认可,并且企业要出具银行的贷款证明(贷款合同、结息单)和获得有关奖励的证明。
2.龙头企业的各类基地建设由当地农业部门与龙头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实施方案,签订相关项目实施合同,由当地农业部门组织龙头企业实施。其中对企业自办的原料基地及实验示范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建设情况,经当地财政、农业局审核同意后可以采取一次或几次把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在农业局的指导下由龙头企业组织项目实施;非龙头企业自办的原料基地建设由当地农业局组织实施,但必需经龙头企业的认可(这些基地均应与龙头企业有定购合同),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实施好项目。
3.对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超过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项目,所在地农业局与实施项目的企事业单位法人签订项目责任书,保障财政资金按规定使用。
第十六条地(州、市)农业局于次年1月20日前将项目建设工作总结上报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第十七条项目完成后于三个月内组织验收。由地(州、市)农业局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直接或委托有关部门组织验收。第十八条各级农业局要明确专人负责项目档案管理,有条件的地方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项目资金分类:一是补助经费,二是贴息。
1.补助经费作为对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的补助,主要用于四个方面:
(1)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2)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的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引进和推广;
(3)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产品展示、创立优质品牌、合作交流等活动;
(4)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新技术开发。
2.贴息主要用于龙头企业直接经营的生产基地、检疫检验设施、农业环境保护设施、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公益设施建设贷款贴息。
第二十条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不得用于非生产性的房屋建设和人员机构经费支出,不得用于与项目建设无关的支出。
第二十一条项目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联合下达,按财政体制逐级拨付项目单位。地(州、市)、县农业局要主动与财政部门联系,在十个工作日内将经费转拨项目承担单位。
第二十二条各地(州、市)农业局应将上项目资金使用、到位情况作为项目建设工作总结的附件一并上报省农业产业 化办公室,未拨付经费结转使用。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项目结束验收前要委托审计部门对项目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
第二十四条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项目建设期按项目合同的约定期限完成,未在项目建设期内按批复方案完成建设任务或未通过验收的龙头企业,两年内不准再申报新的项目。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各地(州、市)农业局 和财政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项目实施 管理细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