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报告——关于QQ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快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关于 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农业是国之根本,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已初具规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历史经验角度分析,自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至今,单一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运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思路。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县按照农民生产经营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依托玉米、蔬菜、畜牧等优势农产品资源,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全县各产业领域都形成了以合作社为牵动的市场化大农业经营,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县的农业生产实践有力证明:规范专业的农民合作组织是加速现代农业进程的有力“助推器”,是有效解决现阶段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诸多矛盾的理想途径。
一、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益探索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能够强力引带现代农业生产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引导,积极介入,主动服务,全力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已在工商部门注册合作社421个,入社社员达2559
户,仅2009年就带动全县农业增加收近亿元,农业与市场对接度大大提高,农产品卖难问题有效解决。不难看出,以政府为主导的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力的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了土地集约化经营,增强了农民与市场对接度,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qq农业发展方式的华丽转型。
1、突出政府主导,优化发展环境空间。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依然是以分散性经营为主,把分散经营整合为有组织的整体性经营,仍然需要政府行组织引导之责,仍然需要政府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qq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党委政府坚持以服务、引导为工作主要方向,积极扶持各类产业跨村、跨乡组建合作组织。在证照办理、税收优惠、农业信贷和财政扶持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并要求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工商登记方面,实行“窗口式”办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开业登记手续提供方便。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生产和初加工农产品,销售非社员农产品不超过合作社社员自产农产品总额部分,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在资金投入方面,县信用联社对发展前景好、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适当放宽了信贷条件,今年共投放给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200万元。由于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和正确引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态势日趋规范。
2、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档次的逐步攀升,单纯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合作组织已不
能适应产业化的需要,合作组织形式、合作组织领域都亟待创新拓展。在这方面,qq县坚持从大局着眼,从经济全局入手,重点创建土地集约型、能人引带型、农企合作型、技术承包型“四型”农村合作组织,目前,qq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已覆盖全县所有经济发展领域。按行业划分,既包括从事种植业、畜牧业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又有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等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合作社发展的多样性。从组建方式来看,也是形式多样。例如依托购销大户,利用其在流通渠道方面的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村专业大户、种养殖大户联结分散农户利用其生产、经营的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其加工、品牌、营销等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广大农户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了主导产业,并享受生产技术指导、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实现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3、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能单一的服务于农业,也不能狭隘的局限于一个地域,而是要合纵连横,跨越发展。qq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是优质粮食主要产区,近几年来,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6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30%以上,适度的土地集约经营连锁牵动了其他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上升。针对这种状况,qq县在农业上组建兴隆海等两个大型农机合作社,带动发展玉米高产创建面积100万亩;组建“托管式”养殖合作组织,促使全县鲜奶价格普遍每斤提高0.2—0.3元,同时组建农产品加工销售、劳务输出等各类合作组织,推动全县合作组
织从生产领域合作逐步向流通等经营领域合作拓展,实现了农产品的流通增值,并形成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市场营销的规范的合作组织模式。不难理解,合作组织层次的提升和服务涵盖范围的扩大,能够进一步拓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空间,能够进一步引带大农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市场竞争力能力大幅攀升。
4、规模效益日益显现,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探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根本目的,只有合作社的效益作用真正显现,才能引导群众自发主动的参与到市场经济运行中来。从实际发展上看,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生产资料、销售等服务,形成了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减少了农民生产与市场对接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提高了产品利润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合作社统一的生产资料选购、技术服务、对外销售,解决了社员生产的后顾之忧,使社员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种养规模明显扩大,扭转了小农户生产参与大市场竞争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不利局面,增强了竞争优势。大批农民开始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进合作社、搞中介、办项目、做劳务,成为新型农民的代表。以qq县劳动乡自立村华润种植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集约经营土地1080亩,应用玉米小垄覆膜栽培技术,亩产900公斤,亩增收300元,合作社实现纯收入30万元。流转土地农户户均流转土地收入1.2万元,加之打工收入4000元,每户每年可实现收入1.6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改变了农民的市场经营理念,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掌握了进入市场的主动权。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亟需破解的几个难题 当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在农业农村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但在总体发展格局、未来发展走向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合作社发展均衡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目前,较多合作社注册资本都在5-10万元之间,经济实力不强,还存在有名无实的现象。而真正上规模的,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合作社在总数中占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两低一高(低投入、低积累,高分配)”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形成应有的规模经营、服务功能、设施配备和技术资源,扩大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要开辟多种渠道,扶持、壮大农民合作组织,强化合作社在市场行为过程中的“话语权”。
2、合作社规范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现在的事实是,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是农民,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由合作社内部人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难以适应规模化的经营管理工作。而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也使得合作社更加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和管理者加入进来。但是另一方面,合作社的自身条件也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因此人才问题也是合作社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制约因素。
3、合作社科学运作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的内容与执行均不规范,只写不做,流于形式;组织结构不健全,理事会、监督机制等形同虚设,缺乏民主管理和正常监督。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财务
管理制度、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实现财务、社务透明公开。
三、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注重自身建设与发展。总的来说,全县农业合作社已具有一定的普及面,但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多见。更多的是规模小、分散经营、生产技术低、管理不规范的小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这种合作社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是较弱的。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就需要切实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而实现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使农民实现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大力宣传劳动乡自立村委会主任张志超创办的华润种植业合作社和建设乡双富村支书卢丙华领办的双富村玉米高产创建合作社成功范例,转变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集约资源扩规模,集中技术上标准,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
2、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合作社对农业进行保护和扶持是发达国家较为普遍的做法。世界各国对农业合作组织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都给予充分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联合,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因而它的发展也就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大力扶持。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合作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兴办服务设施的项目给予支持,以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和对社员服务的能力。二要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
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合作社资金不足的困境。三要实行政策优惠。可以对合作社在税收登记、土地使用、运输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适当减免已登记成立的合作社的所得税、增值税,在土地使用方面优先安排等政策。另外,还可以对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免征营业税,对兴办加工、流通实体给予税收优惠等。
3、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发展潜力。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经营管理者文化基础、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相对较弱,社员素质普遍较低,合作社很难跟上新时期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技人员到合作社任职,更要加强合作社发起人、建设带头人的教育与培养,以提高合作社的发展潜力。要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生产和运销大户进行经营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合作理论和合作政策,提高正确指导和发展合作社的工作水平,减少经营决策的局面性与片面性,更好地引导广大农民参加并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不定期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进行座谈交流,实施专业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管理水平和实际经营能力。今年,qq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乡村领导干部带头创办农业合作社的示范作用也很值得推广。
4、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快速发展。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多项工作。一是要主动为合作社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
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要建立起必要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网,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三是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的各项标准,加大对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它们参加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要积极举办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等活动,为合作社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5、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内部行为。制度建设是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在合作社的发展中更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并坚持内部规范化管理。一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力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确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社员代表、理事会和监事会。二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不同于公司和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有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运行特点。应当尽快建立和健全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项目责任制度、奖励制度等,以保障其操作运行的规范化。三要健全利益分配制度。为了兼顾生产者与投资者双方的利益,可分配盈余应当实行按交易量(额)和按资分红相结合的方式分配,并以按照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为主。四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监督合作社是否依法经营,同时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对其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外,还要充 8
分发挥监事会和农民的监督作用,实行社务公开,监督合作社健康发展。
第二篇:塔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塔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年来,在塔城市委、政府的引导和市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合作社的发展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我市共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6家,比上年增加36家。3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分别是张新生打瓜籽加工专业合作社 “塔域”商标,茂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茂”商标、民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纪老五”商标。有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分别是丰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双兴综合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辅导、农资供应、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社共有入社成员3576户;占全市农业总户数的 24.9 %。带动农户数8355户,占全市总户的58.19%,带动面积52万亩,成员出资总额8282万元。
按从业情况划分:种植业55家、养殖业12家、蔬菜林果业8家、加工业4家、农资及农机业3家、家禽饲养4家。按规模划分:成员户100户以上的有11家,占合作社总数的12%,30-100户的有32家,占合作社总数的37.2%,30户以下的有43家占合作社总数的50%。截止2011年5月底,我市共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7家,比上年增加51家。注册资金17771.065万元,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了QS认证。按行业划分:种植业90家、养殖业27家、蔬菜林果业8家,农机农资5家,特色种植7家(其中:大麦种植1家,啤酒花种植5家,蓖麻种植1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我市五乡一镇三场的147个行政村,最多的是恰夏乡有27家,最少的阿不都拉乡也有9家。
二、取得的效果
(一)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如塔城市民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产前,产中,产后,三统一的服务。一是产前统一种子,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按出口绿色蔬菜种植的要求,实行统一引进新品种,统一管理,并提供科学种植技术指导。二是产中统一生产技术和管理。2010年合作社的大棚全部安装了滴灌和卷帘机,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品质,增加了产量,使蔬菜提前半个月上市,平均每个大棚增加收入一千元以上。三是产后统一销售,合作社和出口企业塔城地区绿源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塔城市永利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蔬菜出口长期合作意向书,使成员生产的蔬菜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合作社及成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成员的经济收入。
(二)实现了“农超对接”。如塔城市张新生打瓜籽加工专业合作社,为了使合作社的产品占领新疆市场,申请的“塔域”商标已获得国家商标局批准,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已通过了国家质量标准(QS)认证,通过两年的艰苦创业,合作社已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 基地+成员(农民)+超市的产业链,与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奎屯、塔城等城市的超市建起了稳定的供货关系,成功实现了“农超对接”。
(三)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如塔城市茂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共流转巴斯博孜达克村的土地4200亩,涵盖农户43户,共210人,均已吸纳为合作社成员。同时,带动了周边农牧民200余户,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
(四)统一购进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如塔城市星农综合专业合作社,成立三年来,为成员贴息解决购买农资款近300万元。2011年为成员及农户低成本代购尿素,磷肥、微肥、农药等农资总价值为150万元。合作社通过为成员全方位服务得到了周边农户及成员的好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统一销售农产品,最大限度增加成员收入。塔城市素有新疆“粮仓”的美誉,每年小麦、玉米、打瓜种植在百万亩以上,过去农民种植玉米,、销售、晾晒是最大难题,如果玉米不及时晾晒很容易发生霉变,塔城市丰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塔城市玉鑫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这一问题引进了大型玉米烘干设备,合作社通过订单引导农户进行优质玉米产品生产, 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卖难问题,增加了销售收入,还促进了塔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其引导下,塔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玉米烘干厂达27家,日烘干玉米5000吨。特别是2009年冬,我市遭到了百年不遇的风雪灾害,4万亩玉米没有收 3 割。2010年4至5月收割后,合作社组织烘干厂烘干、销售,为合作社成员和广大农民减少损失104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市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宣传和有关部门的的配合,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规模小,内部运作不规范。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市1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都有自己的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但大部分流于形式。更多的合作社只领取了营业执照,根本没有开展业务。有些开展业务的合作社在民主管理和利润分配等制度上不够规范。
(二)合作社管理水平低。合作社理事长以农民为主体,成员文化知识不高,管理能力弱,合作社又缺乏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才,难以适应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大多数合作社难以建立,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
(三)合作社经营范围集中。全市137家合作社虽然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蔬菜林果,农机农资,特色种植等领域,但又相对集中在种植和养殖业。全市137家合作社,种植业的为94家,占总数的68.6%,养殖业的21家,占总数的15.32%,种养殖业合计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83.9%。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还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的阶段,缺乏深加工,涉及到加工的合作社仅有2家,占1.45%。
(四)合作社融资难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现阶段 基本没有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即使有一些资产,也只是经营场地、道路、厂房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同时,由于农业经营风险较高,而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偏低,难以达到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支持的条件,金融机构“怕贷”、“惜贷”,导致合作社融资难,发展资金严重短缺。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贯彻执行力度,营造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政策落到实处。鼓励农户在自愿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全面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从全市近137家合作社中选取产业基础好、实力强的合作社,实行重点扶持培育,帮助他们修订、完备制度、章程;使他们形成带动辐射能力强、增收成效明显的优秀合作社示范社。二是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智力投资,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合作社管理人员熟悉合作社理论和政策知识,增强管理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减少经营决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更好地引导广大农牧民参与并办好合作社,形成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合力,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规范一个、提升一个。”
(三)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服务领域。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单纯的种植、养殖等逐步向运输仓储、产品销售和加工等领 域延伸,为更多的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同时,促进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把农户、合作社、企业、市场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合作社整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四)建议塔城市委、人民政府出台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市财政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每年扶持5-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各局,委办积极为合作社多渠道争取国家项目扶持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办法,敦促各商业银行拓宽业务渠道,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对象,加大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不足问题。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根据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7月9日《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农工部、农业局、农机局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调研组,对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7月9日《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农工部、农业局、农机局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调研组,对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合作社各年发展情况。到6月底,我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社29个,从登记时间上分:2009年登记的10个,占总数的35%,2008年登记的14个,占总数的48%,2009年登记的5个,占总数的17%。最早在工商登记的木兰乡烟草生产专业合作社,登记时间为2009年7月19日。
1、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29个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方面13个(白莲4个、烟草2个、果业4个、花生1个、红薯1个、油茶1个),占总数的45%,养殖业方面12个(生猪养殖7个、蜂业3个、肉牛养殖1个、水产养殖1个),占总数的41%,农机服务4个,占总数的14%。
2、合作社注册资金情况。各类合作社共有注册资金1055.85万元,其中现金994.34万元,实物折款62.79万元,实物折款主要是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最多的为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达300万元,最少的为0.5万元,平均36.40万元。部分组织成员出资数额极少,难以开展经营活动。
3、合作社社员规模情况。各类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员为27名,30人以下组织共19个,占组织总数的65.5%,人数最多的组织为113人,赣江源蜂业合作社在08年是曾拥有社员人数为86人,目前成员减少很多。全县合作社共有农民成员815名,占成员总数的97.8%,非农民社员17名,调查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每个合作社农民成员都在81%以上。
4、合作社章程制度建设情况。多数合作社参照示范章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社章程和相关制度,如财务社务公开、股金管理、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生产资料供应折让、社员产品交售、开支审批、现金存款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监督、公文和档案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章程制定程序比较规范的合作社占52%,章程内容比较完善,切合实际的占44%,重视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执行较好的占35%。
5、“三会”建设及民主管理情况。30人以上的组织(10个)三会组织健全,三会活动较正常,基本能做到大会2次/年、理事会1次/季、监事会3次/年。理事会、监事会配合较默契的不多。多数组织议事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权制度,实行附加表决制度组织暂时还没有。民主管理做得较好的组织不多,有些组织理事会内部较民主,但社员大会作用发挥不够。
6、合作社服务情况。实行了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综合服务的合作社19个,占总数的66%,实行单一服务,如加工或产品销售的组织10个,占总数34%。服务内容,有提供“九统一”(统一对外承揽生产订单、统一按规划要求组织生产、统一购进农资、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农事安排、统一技术标准和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调剂劳力和大型生产用具、统一品牌和包装)服务的,如烟草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有提供“五统一”(统一供应良种兽药饲料、统一执行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统一疫病防治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产品)服务的,如养殖类合作社;还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所提供的“五统一”服务(统一提供农机配件、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承揽耕作事务、统一调配农机耕作、统一耕作价格和结算)。服务效果较好的组织有12个,服务效果一般的11个,服务效果较差的6个。多数组织的服务,如木兰的烟草合作社、珠坑的红薯淀粉合作社、华丰畜禽合作社等较好地促进了成员的规模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了成员收入。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7月9日《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农工部、农业局、农机局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调研组,对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合作社各年发展情况。到6月底,我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社29个,从登记时间上分:2009年登记的10个,占总数的35%,2008年登记的14个,占总数的48%,2009年登记的5个,占总数的17%。最早在工商登记的木兰乡烟草生产专业合作社,登记时间为2009年7月19日。
1、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29个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方面13个(白莲4个、烟草2个、果业4个、花生1个、红薯1个、油茶1个),占总数的45%,养殖业方面12个(生猪养殖7个、蜂业3个、肉牛养殖1个、水产养殖1个),占总数的41%,农机服务4个,占总数的14%。
2、合作社注册资金情况。各类合作社共有注册资金1055.85万元,其中现金994.34万元,实物折款62.79万元,实物折款主要是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最多的为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达300万元,最少的为0.5万元,平均36.40万元。部分组织成员出资数额极少,难以开展经营活动。
3、合作社社员规模情况。各类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员为27名,30人以下组织共19个,占组织总数的65.5%,人数最多的组织为113人,赣江源蜂业合作社在08年是曾拥有社员人数为86人,目前成员减少很多。全县合作社共有农民成员815名,占成员总数的97.8%,非农民社员17名。每个合作社农民成员都在81%以上。
4、合作社章程制度建设情况。多数合作社参照示范章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社章程和相关制度,如财务社务公开、股金管理、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生产资料供应折让、社员产品交售、开支审批、现金存款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监督、公文和档案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章程制定程序比较规范的合作社占52%,章程内容比较完善,切合实际的占44%,重视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执行较好的占35%。
5、“三会”建设及民主管理情况。30人以上的组织(10个)三会组织健全,三会活动较正常,基本能做到大会2次/年、理事会1次/季、监事会3次/年。理事会、监事会配合较默契的不多。多数组织议事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权制度,实行附加表决制度组织暂时还没有。民主管理做得较好的组织不多,有些组织理事会内部较民主,但社员大会作用发挥不够。
6、合作社服务情况。实行了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综合服务的合作社19个,占总数的66%,实行单一服务,如加工或产品销售的组织10个,占总数34%。服务内容,有提供“九统一”(统一对外承揽生产订单、统一按规划要求组织生产、统一购进农资、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农事安排、统一技术标准和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调剂劳力和大型生产用具、统一品牌和包装)服务的,如烟草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有提供“五统一”(统一供应良种兽药饲料、统一执行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统一疫病防治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产品)服务的,如养殖类合作社;还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所提供的“五统一”服务(统一提供农机配件、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承揽耕作事务、统一调配农机耕作、统一耕作价格和结算)。服务效果较好的组织有12个,服务效果一般的11个,服务效果较差的6个。多数组织的服务,如木兰的烟草合作社、珠坑的红薯淀粉合作社、华丰畜禽合作社等较好地促进了成员的规模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了成员收入。
7、经营及利润分配原则情况。目前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组织仅1个,多数经营收入30万元以下,市场获利低。利润分配多数组织按章程规定只提取了10%的公积金,没有提取公益金的占多数。
8、财务管理情况。多数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都有兼职的财会人员,均按农业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记帐和核算。但财务报表不及时,报表质量不高。
9、带动农户情况。全县合作社带动农户7596户,带动方式以合同制、合作制方式为主。
二、好的做法近几年我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好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发挥农民的源动作用,促进组织自我发展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全面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紧紧依靠参与者的才智及市场资源,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把专业合作社真正办成多数社员说了算,多数社员得实惠的组织。为激活、保障农民的主体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营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良好环境。把合作组织知识宣传列为新村抓点工作组的考核内容,把合作组织知识培训作为新农民培育的培训内容,把参观成功合作社列为对乡镇考核、对每个合作组织考评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我县一直重视组织参观,采取县乡统一和各合作社自行组织参观相结合的办法参观县内外好的合作组织,如,一直坚持的“万名群众看新村”活动,都把示范性合作组织列为活动的必看点,一些合作社还自行组织社员外地参观。二是鼓励农民参与。如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三年来对验收合格的烟草合作社每年给予30元/亩的扶持,其中15元/亩给予参加烟草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补贴。三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参与管理的保障机制。指导合作组织建立了一系列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明确了“三会”议事范围和步骤、参与对象、议事规则等问题。有效保障了社员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开展合作组织优秀负责人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了专业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重视发挥干部的拉动作用,促进组织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干部,特别是业务主管部门干部、乡(镇)村干部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县在抓好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发挥业务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和乡村干部的作用作为抓好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着力点:一是鼓励技术服务部门干部牵头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得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有技术部门干部担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或监事长,如珠坑乡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就是乡农技站退休的返聘人员、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县兽医站副站长。二是推行“2+1”帮扶模式,即一名县、乡(镇)主要领导和一名业务骨干帮扶一个合作组织,把业务部门和乡镇新村办熟悉合作组织业务的干部安排到合作组织中结对帮扶。要求帮扶干部当好“宣传员”,把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政府扶持政策宣传到合作组织中,宣传到各村小组和农村专业大户中,增强农户参与的自觉性;要求干部当好“指导员”,在组建、股金设置、制度建设、内部管理、经营运作、利益分配、民主理财、民主管理、开展统一服务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增强合作组织建设的规范性;要求干部当好“协调员”,协调各相关部门或组织,解决合作社在组建或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办公场地、经营人才、税收减免、资金融资、品牌建设等问题,把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求干部当好“监督员”,监督合作组织合法经营和资金的正确使用,维护其合法权益,杜绝侵占、挤占、挪用、平调合作经济组织财物的事件发生,对合作经济组织损害成员利益的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增强组织运作的合法性;要求干部当好“服务员”,帮助合作经济组织分析预测市场,捕捉有效市场信息,拓展服务功能,降低经营成本,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强组织经济实力和市场获利能力,增强组织服务的高效性。三是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指导服务作用。县新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经常会同小组成员单位专业人员深入组织精心指导,现场办公,为合作组织解决困难。部门指导和干部的帮扶,有力的促进了合作组织全面发展,提升了合作组织质量。
3、重视扶持政策的驱动作用,促进组织持续发展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有助于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力度大,农户参与组织的积极性就高,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就快,组建的质量就好。为促进合作组织持续快速发展,我县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八项推动合作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如继续从县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建设;免费为合作社办理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对合作社办理农产品运输、检疫证明实行减半收费;对已登记且有固定办公经营场所、有实际运作的合作社,给予3000元开办补助经费;被认定为县级示范性组织的专业合作社,给予3万元扶持资金;对新获得省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10000元、15000元的奖励;对合作社优先承担项目实施,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生产用电优惠收费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重视示范培训的促动作用,促进组织规范发展一是抓示范带动。把建设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列入了对乡镇、县直农口单位的考核内容,要求乡镇或相关单位年内负责抓好一个达县级标准的示范性组织建设,制定了《**县县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标准》。要求每个组织高标准做到“十有”:有登记证书、有固定办公和营业场所、有含该组织名称的标牌、有单独的银行开户帐号和组织公章、有必要的办公培训经
营用具、有经全体成员讨论通过的章程和明确的服务职能、有规范运转的三会机构及办事机构、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财务账簿和成员账户、有自已的商标品牌、有记录完整的会议记录薄。通过规范化建设,有效提高了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如**县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组织的软硬件设施,成功实现了与社员、生产投入品企业、产业化龙头对接,全面开展统一服务,到6月底实现销售收入1950万元,利润21万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抓培训促动。干部、农村能人及农户对合作组织知识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合作组织发展,近三年我县统一举办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班6期,系统培训了干部、合作组织成员20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业务知识,解决好农民不懂合作组织为何物,干部不懂如何指导、服务合作组织建设,合作组织负责人不懂如何管理运营好组织等影响合作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
5、重视督查考评的推动作用,促进组织平衡发展。针对我县合作组织建设乡镇与乡镇之间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组织与组织之间进展不一样的情况,我县充分利用督查考评的手段促进乡镇之间,组织之间平衡发展。一是充实年终综合奖评选条件,完善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终组建新经济组织不达标的乡镇,不能参与综合奖的评选。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内新组建的组织考评实行上半年与下半年区别计分,增加了对示范性组织建设及干部帮扶的考评内容;二是定期调度和不定期开展督导。每次的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及每次的新农村建设综合督查均有新组织建设情况通报。平时一般性督导侧重于对每个组织在软硬件建设及开展服务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督导。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对新组织建设重视不一,进展不一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一些合作社建社目的不纯。有的合作社是基层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一手炮制出来的,目的是应付新农村建设检查,有的是为了套取扶持资金,有的是养殖户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优惠政策成立的。不纯正的目的必然导致形式办社,合作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现有的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30人以下的组织占65%,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组织占多数,而且这些组织做大的希望渺茫,对市场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带动社员增收的能力也不强。社员的出资数额小,有些合作社收购社员产品的资金都没有,难以有效开展经营活动。
2、农民合作素质低。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不强,小农意识仍很严重,普遍缺乏大局意识,社员议事意见难以统一。一些不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主要对合作社的管理不放心,怕麻烦。
3、合作社人才缺乏,严重影响组织活力。在农村,具有公平公正、无私奉献、甘愿为众人服务的思想品德和兼具懂经济法规、熟悉市场规律、善经营管理素质的带头人少之又少。有些带头人有前者品德又没后者能力,有后者才干又没前者品德,致使多数合作组织缺乏活力。
4、合作社的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章程、制度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章程、制度管社的意识要进一步强化,“三会”议事要按章程规定进行。合作社资金(包括股金)管理要民主,资金运行要透明,利润分配要合理和规范。
5、合作组织知识宣传普及不够,效果不佳。当前干部、群众包括合作社成员对专业合作社知识的缺乏是影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工作建议、要搞好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向合作社集中,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为加快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地和发展基础。
1、把培训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人员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服务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和具体管理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增强基层干部和合作组织有关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2、进一步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民主建设。规范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防止滥用民主、极端民主,贻误时机,影响工作效率。防止负责人独断专行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以致决策失误,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3、适当提高合作社的社会地位。将适合合作社执行国家的部分支农政策交由合作社落实。在各级人大、政协机构中安排适当代表或政协委员名额给合作社负责人,让他们能代表成员参政议政,提高其在社会政
治生活中的地位,以此激发农村更多的能人参与合作事业,带领众人实现共同致富。
4、加强指导和管理。职能部门要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原则,搞好对合作社的建设指导,及时对合作社机制建设和内部各项制度建设、日常民主管理、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等提供指导;经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对合作社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国家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以规范财务行为,稳步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定期对合作社的负责人、财务人员等进行相关管理、财务知识的培训,定期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7月9日《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农工部、农业局、农机局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调研组,对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3、合作社社员规模情况。各类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员为27名,30人以下组织共19个,占组织总数的65.5%,人数最多的组织为113人,赣江源蜂业合作社在08年是曾拥有社员人数为86人,目前成员减少很多。全县合作社共有农民成员815名,占成员总数的97.8%,非农民社员17名。每个合作社农民成员都在81%以上。
4、合作社章程制度建设情况。多数合作社参照示范章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社章程和相关制度,如财务社务公开、股金管理、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生产资料供应折让、社员产品交售、开支审批、现金存款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监督、公文和档案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章程制定程序比较规范的合作社占52%,章程内容比较完善,切合实际的占44%,重视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执行较好的占35%。
7、经营及利润分配原则情况。目前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组织仅1个,多数经营收入30万元以下,市场获利低。利润分配多数组织按章程规定只提取了10%的公积金,没有提取公益金的占多数。
8、财务管理情况。多数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都有兼职的财会人员,均按农业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记帐和核算。但财务报表不及时,报表质量不高。
9、带动农户情况。全县合作社带动农户7596户,带动方式以合同制、合作制方式为主。
二、好的做法近几年我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好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发挥农民的源动作用,促进组织自我发展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全面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紧紧依靠参与者的才智及市场资源,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把专业合作社真正办成多数社员说了算,多数社员得实惠的组织。为激活、保障农民的主体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营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良好环境。把合作组织知识宣传列为新村抓点工作组的考核内容,把合作组织知识培训作为新农民培育的培训内容,把参观成功合作社列为对乡镇考核、对每个合作组织考评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我县一直重视组织参观,采取县乡统一和各合作社自行组织参观相结合的办法参观县内外好的合作组织,如,一直坚持的“万名群众看新村”活动,都把示范性合作组织列为活动的必看点,一些合作社还自行组织社员外地参观。二是鼓励农民参与。如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三年来对验收合格的烟草合作社每年给予30元/亩的扶持,其中15元/亩给予参加烟草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补贴。三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参与管理的保障机制。指导合作组织建立了一系列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明确了“三会”议事范围和步骤、参与对象、议事规则等问题。有效保障了社员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开展合作组织优秀负责人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了专业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重视发挥干部的拉动作用,促进组织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干部,特别是业务主管部门干部、乡(镇)村干部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县在抓好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发挥业务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和乡村干部的作用作为抓好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着力点:一是鼓励技术服务部门干部牵头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得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有技术部门干部担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或监事长,如珠坑乡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就是乡农技站退休的返聘人员、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县兽医站副站长。二是推行“2+1”帮扶模式,即一名县、乡(镇)主要领导和一名业务骨干帮扶一个合作组织,把业务部门和乡镇新村办熟悉合作组织业务的干部安排到合作组织中结对帮扶。要求帮扶干部当好“宣传员”,把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政府扶持政策宣传到合作组织中,宣传到各村小组和农村专业大户中,增强农户参与的自觉性;要求干部当好“指导员”,在组建、股金设置、制度建设、内部管理、经营运作、利益分配、民主理财、民主管理、开展统一服务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增强合作组织建设的规范性;要求干部当好“协调员”,协调各相关部门或组织,解决合作社在组建或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办公场地、经营人才、税收减免、资金融资、品牌建设等问题,把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求干部当好“监督员”,监督合作组织合法经营和资金的正确使用,维护其合法权益,杜绝侵占、挤占、挪用、平调合作经济组织财物的事件发生,对合作经济组织损害成员利益的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增强组织运作的合法性;要求干部当好“服务员”,帮助合作经济组织分析预测市场,捕捉有效市场信息,拓展服务功能,降低经营成本,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强组织经济实力和市场获利能力,增强组织服务的高效性。三是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指导服务作用。县新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经常会同小组成员单位专业人员深入组织精心指导,现场办公,为合作组织解决困难。部门指导和干部的帮扶,有力的促进了合作组织全面发展,提升了合作组织质量。
3、重视扶持政策的驱动作用,促进组织持续发展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有助于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力度大,农户参与组织的积极性就高,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就快,组建的质量就好。为促进合作组织持续快速发展,我县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八项推动合作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如继续从县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建设;免费为合作社办理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对合作社办理农产品运输、检疫证明实行减半收费;对已登记且有固定办公经营场所、有实际运作的合作社,给予3000元开办补助经费;被认定为县级示范性组织的专业合作社,给予3万元扶持资金;对新获得省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10000元、15000元的奖励;对合作社优先承担项目实施,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生产用电优惠收费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5、重视督查考评的推动作用,促进组织平衡发展。针对我县合作组织建设乡镇与乡镇之间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组织与组织之间进展不一样的情况,我县充分利用督查考评的手段促进乡镇之间,组织之间平衡发展。一是充实年终综合奖评选条件,完善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终组建新经济组织不达标的乡镇,不能参与综合奖的评选。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内新组建的组织考评实行上半年与下半年区别计分,增加了对示范性组织建设及干部帮扶的考评内容;二是定期调度和不定期开展督导。每次的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及每次的新农村建设综合督查均有新组织建设情况通报。平时一般性督导侧重于对每个组织在软硬件建设及开展服务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督导。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对新组织建设重视不一,进展不一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一些合作社建社目的不纯。有的合作社是基层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一手炮制出来的,目的是应付新农村建设检查,有的是为了套取扶持资金,有的是养殖户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优惠政策成立的。不纯正的目的必然导致形式办社,合作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1、现有的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30人以下的组织占65%,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组织占多数,而且这些组织做大的希望渺茫,对市场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带动社员增收的能力也不强。社员的出资数额小,有些合作社收购社员产品的资金都没有,难以有效开展经营活动。
2、农民合作素质低。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不强,小农意识仍很严重,普遍缺乏大局意识,社员议事意见难以统一。一些不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主要对合作社的管理不放心,怕麻烦。
3、合作社人才缺乏,严重影响组织活力。在农村,具有公平公正、无私奉献、甘愿为众人服务的思想品德和兼具懂经济法规、熟悉市场规律、善经营管理素质的带头人少之又少。有些带头人有前者品德又没后者能力,有后者才干又没前者品德,致使多数合作组织缺乏活力。
4、合作社的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章程、制度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章程、制度管社的意识要进一步强化,“三会”议事要按章程规定进行。合作社资金(包括股金)管理要民主,资金运行要透明,利润分配要合理和规范。
5、合作组织知识宣传普及不够,效果不佳。当前干部、群众包括合作社成员对专业合作社知识的缺乏是影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工作建议、要搞好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向合作社集中,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为加快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地和发展基础。
1、把培训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人员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服务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和具体管理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增强基层干部和合作组织有关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2、进一步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民主建设。规范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防止滥用民主、极端民主,贻误时机,影响工作效率。防止负责人独断专行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以致决策失误,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3、适当提高合作社的社会地位。将适合合作社执行国家的部分支农政策交由合作社落实。在各级人大、政协机构中安排适当代表或政协委员名额给合作社负责人,让他们能代表成员参政议政,提高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此激发农村更多的能人参与合作事业,带领众人实现共同致富。
4、加强指导和管理。职能部门要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原则,搞好对合作社的建设指导,及时对合作社机制建设和内部各项制度建设、日常民主管理、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等提供指导;经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对合作社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国家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以规范财务行为,稳步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定期对合作社的负责人、财务人员等进行相关管理、财务知识的培训,定期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