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 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市(州)科技局,有关单位:
为做好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2009年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须紧密围绕《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确定的10个科技重大专项和48个优先项目主题的技术创新目标与内容,通过项目的组织与设计,以解决制约我省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问题为重点,集成攻关,实现突破。
2.突出自主创新的原则。把促进自主创新摆在各类科技计划组织申报的突出位置,加强知识产权和风险分析,对项目所涉及领域,要在进行知识产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项目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3.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优先原则。有条件的单位要以推进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升级作为应用型科技计划项目遴选的主要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创新能力;各企业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和新税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重点遴选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创新项目。
4.坚持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原则。应用型科技项目申报选题必须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各申报单位推选项目应优先考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项目,促进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加强院地院企合作,加速成熟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项目组织实施与经济、社会目标的统一。
二、申报程序
1.请各有关部门、市州科技局和有关单位,在分析近年行业、区域科技进步目标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原则,遴选本行业、部门和本地区重点领域的重点技术需求项目,根据各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和具体要求,通过甘肃省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进行网上信息传输。
2.通过“信息系统”已注册并取得用户名和密码的申报单位,请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为便于申报单位组织课题组编写项目,申报单位可通过“信息系统”内的信息维护功能,增设下属单位(个人)并授权密码。(建议申报单位用户登录名后缀课题负责人名,如:登录名-wangtong)
3.为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信息系统”设计了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客户端软件,各项目申报单位可下载离线版本并安装,在本地计算机上填写审核后,再导入“信息系统”申报。
4.项目申报须经推荐单位通过网上申报受理平台推荐。申报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填写相应数据完毕后,须通知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应严肃、认真、科学、公正地履行其职责,对申请单位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审核评价,并填写推荐评价意见。
三、申报要求
1.只受理具有法人资质的机构进行网上注册和申报。2.涉密项目不得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3.同一项目不得在不同科技计划或不同申报渠道间重复申报。
4.项目主要负责人年龄不超过60岁,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正在实施或尚未结题的项目主要负责人不能申报新上项目。
5.项目申报应坚持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合理编制预算。
6.项目经推荐单位审核推荐后,申报单位通过“信息系统”打印1份项目申报书,报送省科技厅。
四、联系电话: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 0931-8887734转87 省科技厅计划处 0931-8885176 省科技厅条财处 0931-8882079 省科技厅政策处 0931-8834614 省科技厅高新处 0931-8873211 省科技厅农社处 0931-8882037 省科技厅国际处 0931-8412723 省科技厅星火办 0931-8831017
五、各计划受理截止日期
2008年10月10日至2009年1月31日开启网上项目申报系统。
附件:
1.2009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2009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3.2009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4.2009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5.2009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6.2009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7.2009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8.2009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9.2009年关于征集市(州)组织的科技重大专项及工程中心计划专项申报指南 10.2009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科技特派员项目申报指南 二〇〇八年十月八日
主题词:科技
计划
通知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08年10月15日印
附件1:
2009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2009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按照《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支持对整体提升我省优势及战略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
(一)工业重点支持领域
1.冶金、化工、建材等流程工业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专项
重点内容: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技术,提高材料质量、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新工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技术等。特别是对行业、区域节能降耗指标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难题,以及对现有矿产资源利用效益有显著提高的突破性技术。
2.新材料技术专项
重点内容:铝、镍、铜、锌、镁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升级,稀土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和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以及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等。
3.装备制造专项
重点内容:石油钻采及炼化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凿岩设备,真空设备,换热及蒸发设备,电子加工设备,电力电器设备,高端特种电缆,矿山机械和环保设备,试验机设备,大型农用机械等。
4.制造业信息化专项
重点实施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甩图纸”示范工程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甩帐表”示范工程。
(二)社会发展领域
5.新药创制与特色中药现代化专项
重大新药、原料药、药物中间体、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重大新药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中药材种植(GAP)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6.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专项
高寒区草场退化、沙化、鼠害综合防治及植被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
7.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专项
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循环经济技术、模式和装备研发。
8.民用核技术开发专项
民用核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以及相关治疗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二)农业领域
9.动植物新品种创新与产业化专项
采用高新技术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加快相关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开展畜禽优良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
10.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
特色农产品、畜产品保鲜、储运及加工转化增值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功能健康食品开发与产业化,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标准化、产业化技术的研发与技术示范推广。
11.农业丰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项
大宗农产品高产、优质、节水、节肥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农林植物重大病虫害、农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农区畜禽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的研究与示范,畜禽重大疫病监控制技术,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5.12”地震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申报要求
1.重大专项项目原则上要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实行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机制,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开发团队。
2.申报项目研究及产业化目标明确、具体,研究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前景明确,产业化机制可行,项目承担单位具有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良好基础。
3.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4.项目申请单位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专项目标和阶段目标,总体目标要突出与“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的紧密结合,阶段目标要明确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其具体技术指标,产业化类专项应明确经济效益指标。切忌大、全、散,力求科学、明确、集中;围绕确定的目标,详细分析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要重点进行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分析,找出存在的技术障碍及解决途径,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和技术标准分析,对于产业目标明确的专项,要进行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分析,提出对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涉及引进的专项,要制定系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
附件2:
2009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重大工艺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以培育支持科技创新活动为目的,注重兼顾不同的行业、领域、地区布局,发挥培养创新人才、发现创新成果的基础性作用。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
(一)工业重点支持技术领域
1.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先进制造技术改选提升传统产业,开发应用设计、制造、管理的集成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流程工业的绿色化和自动化及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及电子信息产品开发,煤矿安全生产远程数字化监控系统。
2.能源:节能建筑技术开发及试验示范,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研究,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保温建筑,天然气利用相关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3.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的应用软件,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集成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政务技术。
4.新材料:电池用材料,各种粉体新材料,纳米新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材,新能源材料等。
(二)社会发展重点支持领域
5.新药研发与中药现代化技术领域:生物、化学新药研制,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材质量标准和GAP种植技术体系研究。
6.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重要生态技术问题与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技术体系研究;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技术、农社类企业减排关键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发与示范。
7.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疫苗、诊断和检测试剂等生物技术产品研制,高附加值天然提取物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转基因动植物育种、微生物发酵、新型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农产品深加工中的发酵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催化转化农产品技术与设备研发等。
8.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技术领域:流行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重大传染病治疗、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三)农业重点支持领域
9.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旱作农业、节水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食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特色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转化增值关键技 4 术,畜禽重大疫病防控技术与动物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等。
10.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领域: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家畜品种改良与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技术在动植物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等。
二、申报要求
1.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良好的工作信誉或科研资信,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2.申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研究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3.为提高医学项目的资助强度,各申报单位推荐科技支撑计划医学类项目数不超过5项,超限项目不予受理。
4.项目实施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附件3:
2009年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与交流。
一、支持重点
1.围绕《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执行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或组织签署的双边或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中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
3.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着力解决重大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问题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4.鼓励在甘科研单位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流科技人才开展国际合作,重点支持促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合作项目。
5.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或大学联合申报项目。
二、申报要求
1.国际合作项目以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为主要内容,不支持软课题研究和基础建设类项目,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理由充分。
2.合作项目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合作方案合理可行,技术指标可考核。
3.中外合作双方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已列入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议定书的项目优先;与外方已签订合作协议的项目优先。
4.申报单位具备完成申报项目所需的设施、设备条件并能配套所需资金。中方项目承担单位具有相应的项目自筹资金,外方合作单位具有相应的项目技术、资金、设备等科技资源投入。项目申请单位属企业性质的,需有不低于申请合作专项资金数额的自有资金匹配;属事业单位性质的,申请单位及项目组织(推荐)部门需有一定的自筹资金和匹配资金。
5.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岁,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并从事相关研究两年以上。
6.要求至少有3人以上具有副高职称的高素质高水平研发队伍。7.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得超过三年。
附件4:
2009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基金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依据《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重点如下:
一、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
二、培育、孵化有望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同时对紧密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与社会发展技术领域开展的产业化项目,省级创新基金择优支持。
三、我省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
四、鼓励我省中小企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项目申报;鼓励省内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
一般性建材、耐火材料、水泥、建筑玻璃、日用陶瓷、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消毒类产品和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项目;外资企业及控股公司申报项目,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亦不予支持。
附件5:
2009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项目
申报要求
2009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以下简称“基金”),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支持原始创新性研究和孕育创新成果的前期研究,努力培养和发现优秀人才,培育和扶持创新研究群体。同时鼓励学科交叉,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
一、重点资助方向和范围
1.突出“以人为本”的立项宗旨,重点资助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和原始性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
2.鼓励交叉学科研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对其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现进行探索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
3.支持具有甘肃特色和研究优势的重点学科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基础研究。4.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基础研究。
5.支持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医家医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传统制药技术经验等系统研究。
6.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
二、申报条件
1.各申报单位和个人根据“基金”资助强度,要求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集中、针对性强,研究内容不宜大而全。
2.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
3.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良好的工作信誉或科研资信,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4.省中青年基金继续向省级“555”创新人才工程、“333”科技人才工程和“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倾斜。
三、申报要求
1.为证明申报项目研究内容的新颖性,可提供本研究领域的查新证明或能够证明其属前沿研究的学术研究动态信息资料。
2.不支持软科学研究项目。
3.为提高医学项目的资助强度,申报单位推荐省自然基金医学类项目数不超过5项,超限项目不予受理。
附件6:
2009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按照《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科技部《关于深入实施星火计划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2009年星火计划项目重点支持的方向是:
一、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
按照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围绕河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支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区域内和区域外的技术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项目,有利于培育知名产品与品牌的项目,有利于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项目,提高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的科技支撑能力。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紧密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草食畜业发展科技需求,以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效种植养殖技术、高产优质标准化配套技术、农产品储运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为重点,培育知名产品和品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重点围绕我省已设立的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发展的科技需求,示范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生产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开发技术及示范推广;农村太阳能、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及示范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示范推广。
附件7:
2009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方向和《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精神,按照《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结合我省实际,2009年度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以下简称“农转资金”)着重支持促进种植、养殖、加工、农业装备与信息化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集成,强化对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和农村民生科技以及重大冰雪灾害等自然灾害预防及灾后重建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支持。
一、重点支持领域
(一)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1.高产优质高抗农作物新品种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 2.名特优林果蔬菜和经济作物新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
3.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标准化繁育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
(二)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
1.畜禽水产新品种及良种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循环养殖技术; 2.安全新型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疫苗生产关键技术与工艺;
3.畜禽水产品与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疫苗质量安全评价、检测、预警技术及产品;
4.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及配套产品;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1.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加工、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 2.农产品保鲜、产后减损、绿色储运与配套技术、产品和设备; 3.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快速检测监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四)农村绿色社区、民生科技及节能减排
1.农村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和绿色节能建材等村镇小康住宅建设集成配套技术与产品;
2.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及设备;
3.农村饮水安全新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预防、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
(五)农林生态恢复治理与重大灾害防控
1.农田保育、中低产田改造、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性耕作技术;
2.农业高效节水、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3.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与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监测、防治技术与产品;
4.重大农林植物病虫鼠草害、重大冰雪旱涝等气象灾害以及区域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防控及灾后重建新技术与产品。
(六)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
1.经国家、省级管理部门批准的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安全释放; 2.新型畜禽生物兽药和生物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 3.生物肥料、农药、饲料生产技术及产品; 4.动物胚胎生物技术及产品。
(七)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
1.新型农田作业机械、高效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
2.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 3.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技术与产品;
4.精准农业技术、遥感技术及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与产品。
二、申报要求 1.“农转资金”支持对象以涉农科技型企业为主,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成果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鼓励科研单位和大学承担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公益性强的转化资金项目。重点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区域试验,为大面积应用和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
2.“农转资金”项目采用无偿资助支持方式,支持金额10-20万元,实施周期为两年。新增投资中,申请企业需有与申请转化资金数额相等的自有资金匹配,事业单位需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匹配。优秀项目推荐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
3.项目申请文件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包括申请单位法人证明(复印件)、成果证明、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财务报表、企业章程等)。
附件8:
2009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09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计划(原科学事业费项目计划),根据《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重点支持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努力培养和发现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团队、提升院所的创新能力。
2009年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如下:
一、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应用研究开发项目,鼓励科研单位与中央院所、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二、重点资助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和支持交叉学科和创新方法的应用开发研究。
三、支持以院所的改革与发展为目标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引导和扶持科研院所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和市场开发能力,增强自身活力和实力。
四、为提高医学项目的资助强度,申报单位推荐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数不超过5项,超限项目不予受理。
附件9:
2009年关于征集市(州)组织的科技重大专项
及工程中心计划专项申报指南
为加强市(州)科技工作,引导和推动地方经济依靠科技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创新型甘 9 肃建设进程,省科技厅决定继续围绕市(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需求,在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两个计划方向,与市(州)共同协商沟通,组织一批具有市(州)区域特色的重点项目,实现两个层面科技工作思路和重点发展方向对接,引导区域特色产业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基础加快发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1.结合2009年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门须加强项目组织管理,遴选及组织申报的科技项目能够代表区域支柱产业或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大技术需求,是市(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密切关注的重点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2.符合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专题方向。3.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和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原则,项目承担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能代表省内同一领域的先进水平。
4.经费预算要符合《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甘科计[2007]6号)和省财政厅有关管理办法的要求,技术依托单位研发经费不能低于总经费的40%。
5.各市(州)原则组织申报重点项目1-2项。鼓励跨区域联合申报,支持院地院企合作项目。
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要求
1.符合《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甘科计[2003]47号)的原则要求。2.坚持依托企业的组建原则。依托单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最高水平和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定位在主导产业的产品上。其主体建设任务和学科方向应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称相统一。
4.坚持产学研联盟共建的原则。依托单位无论研发能力强弱,原则上应有省内外具有同行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共同申报和共建。
5.经费预算要符合《甘肃省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省财政厅有关管理办法的要求,依托单位必须具有支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发展的条件和投入能力。
6.有条件的市(州)可组织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项。
三、其它事项
1.为避免项目方向和重点领域重复,各市(州)在完成项目设计后,须与省科技厅业务处室进行衔接沟通,再按网上申报有关要求正式申报。
2.正式申报由市(州)政府具函排序推荐。
附件10:
2009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 科技特派员工作项目申报指南
2009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重点及要求如下:
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重点
1.市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围绕提高市县科技管理系统基础能力和农村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等各类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2.科技科普培训。围绕抗灾、减灾、生产自救等开展农村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及生产 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普文化水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生产自救能力。
3.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支持县区发挥地方优势,积极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科技富民强县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延伸特色产业链条。
此类项目通过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补助专项计划申报。
二、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重点
1.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开展。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创业行动,激活人才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特派员团队试点。面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将坚持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3.科技特派员培训。对科技特派员培训;科技特派员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
4.科技特派员科技项目示范。鼓励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围绕农民和合作组织成员的需求开展科技、流通、市场方面的服务,支持其发展多元化科技服务载体,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提供示范。
此类项目通过星火计划申报。
第二篇:云南省科技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3国家科技型
云南省科技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3国家科技型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通知
云科高发〔2012〕43号
各州(市)科技局、财政局,国家及省级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企业:
2012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大了对云南省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全省共198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支持,共争取国家无偿财政资金12270万元,其中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78项,获国家财政资金支持10910万元;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20项,获国家财政资金支持1360万元;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支持的项目数量和经费均再创历史新高,云南省争取此项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
根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有关要求,为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2013创新基金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进一步提高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质量,现将我省2013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储备项目组织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3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类型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类型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等三类。
二、项目的申报条件和要求
可参照科技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201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国科办计〔2012〕34号)、《201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说明》、《201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须知》及《201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具体内容可登录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网站
()查阅。
三、新增支持领域
在原领域基础上,国家创新基金自2012年起新增涉农领域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支持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加工贮运、循环农业等,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请各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相关文件,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申报项目。
四、项目材料报送要求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需分别完成纸质材料报送和网络系统填报。根据国家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要求,省科技厅为云南省项目推荐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负责组织当地的项目申报、审查推荐、立项项目日常监督管理和验收及地方配套支持等工作;各州(市)科技局负责辖区内各类项目的组织申报,会同当地财政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审查、推荐,并负责辖区内企业技术创新类项目申报单位注册信息的认证工作。
(一)2013国家创新基金各类储备项目的申报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30日。请各州(市)科技局在此日期之前,会同当地财政局将审查通过的项目申报材料报送至省科技厅高新处。
(二)申报材料要求:项目纸质申报资料一式六份装订成册,并同时完成网络系统注册、申报材料填写工作。
1.申报单位须登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工作网站
()进行注册,注册资料填写完整后,将《项目申报须知》所需的注册资料报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审验,激活帐户,申报单位再在网络系统中认真逐项填写申请书,系统中打印出的申请书,与完整的附件资料合订成册装订,形成纸质材料。企业技术创新类项目报注册所在地州(市)科技局审验激活,补助资金类、投资引导基金类项目直接报省科技厅高新处审验激活。
2.由于目前国家创新基金网络申报系统2013年项目申报功能尚未开通,申报单位可先注册激活帐户,将纸质材料报送注册所在地州(市)科技局,待系统开通后再提交网络申报材料。系统开通时间省科技厅高新处将另行通知。
3.申报2013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最近两个财务的会计报表和相应的审计报告”是指2011、2012,“申报前最近一个月的会计报表”是指2012年12月份,申报重点创新项目报送的最近四个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是指2009—2012,申报补助资金类项目报送2012专项审计报告。如申报单位2013年1月30日尚未完成2012审计,可先报送申报材料,2月20日前再补报审计报告。
4.填写网络系统材料时,注册资料和重要附件必须扫描上传;所有企业技术创新类项目,必须附近两年内由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
(三)昆明市、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的项目申报由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负责;玉溪高新区、大理高新区的项目申报由当地科技局负责;各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孵化器组织申报的项目,须由申报单位注册所在地的州(市)科技局会同当地财政局审查后统一报送。
(四)报送省财政厅的项目材料,将由省科技厅汇总后统一送省财政厅,各州(市)科技局及申报单位可不直接报送。
五、联系方式
云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联系人:朱新祥
通讯地址:昆明市北京路542号
联系电话及传真:0871—3160665
云南省财政厅企业处
联系人:许宏俊
联系电话及传真:0871—3620705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科技厅办公室20122012年11月20日 年11月22日印发
第三篇:关于组织申报湖南省科技厅2005科技项目的通知(范文模版)
关于组织申报湖南省科技厅2005科技项目的通知
校属各有关单位、附属医院:
根据湖南省科技厅“关于申报2005年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程序:2005湖南省科技厅科技项目申报统一使用湖南省科技厅下发的申报系统软件,请申报人从科技厅网站下载《2005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系统》软件(网址:http://),也可在南华大学校园网科技处主页下载中心下载。
二、项目申报截止日期:因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受理截止日期是2004年12月20日,因此我处受理时间为2004年12月1日至2004年12月15日,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受理时间为2004年12月1日至2004年12月20日,过期不予受理。
三、申报材料要求:
1.申报重大专项、重点项目需提交《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一式13份(申报重大专项须同时提供查新报告);申报一般项目只需提交《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一式6份;申报软科学项目需提交《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一式4份。所有书面材料用A4纸打印并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并提交从2005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系统导出的数据。
2.填表内容应力求完善、表达完整、叙述准确;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内容过于简单,不能说明项目情况者,视申报材料无效。
三、申报项目材料(申报项目须知、2005年科技计划指南、申报软件等)请从湖南省科技厅网站下载。请各单位认真查阅《2005年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项目申报须知》等文件,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本通知不以纸质件的形式下发,请各单位注意浏览南华校园网科技处主页相关信息。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如有什么问题,请与科技处科研科魏志平、刘华良联系。联系电话:8282133。
科技处2004-11-5
第四篇: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的通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文件 苏科高〔2012〕57号
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江苏省
高新技术产品的通知
各市、县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大幅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就201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单位
凡在江苏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单位均可申
报,军工配套产品不在申报范围。
二、支持领域
根据“十二五”江苏省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工作的整体部署要求,支持生产符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6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08年)》、《江苏省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参考目录(2003年)》内的产品;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产品,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能形成自主品牌的新产品。
三、申报材料
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请表》。
2、产品技术及产业化分析报告:对所申报产品的技术路线、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存在的风险、经济和社会效益作简要的分析,字数不少于1500字(统一用A4纸打印)。
3、必备的附加材料:
(1)特殊行业许可证。对医药、医疗器械、农药、计量器具、压力容器、邮电通信等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新产品,申报时必须提交相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批准证明(如: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医药GMP认证证书、新药证书;食品生产许可证;农药
生产许可证(或批准证书)、登记证;通信产品入网证;公共安全产品、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属于国家强制认证产品需提交3C认证资质证明等);
(2)产品采标证明;
(3)可说明申报产品知识产权归属和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技术转让合同等);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5)上企业财务报表(复印件);
(6)由省辖市以上(含)有资质的检验或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性能检测(验)报告,重大产品需提供省级以上有资质的检验或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
(7)由省(部)级以上(含)查新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8)涉及环保的项目,需提交环保达标证明。
4、其他辅助附加材料,由企业视情况提交。如:用户使用意见(报告)、产品图片(照片)、列入其它国家科技计划的批准证明、省级以上获奖证书、ISO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银行信用评价证明、国家核准的企业从事申报产品相关的专业资质证明等。
材料时效性:检测(验)报告原则要求在2年之内,重大技术装备类产品可放宽至3年;查新报告、用户意见原则要求在1年之内。
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申报材料
1、属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6年)》的范围。
2、除提交本申报通知第三条明确的高新技术产品申报材料外,还需提交出口产品海关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复印件)一式二份。
3、凡产品由外贸公司出口的,生产企业还需提供增值税发票。
五、其他事项
1、为了解申报产品的开发生产的真实情况,提高申报材料的质量和水平,省辖市、县(市)科技局须对辖区内所申报的产品进行现场考察,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在确保材料真实、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再行推荐上报。
2、高新技术产品采取常年申报、集中受理的方式。请申报单位对照《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6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08年)》、《江苏省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参考目录(2003年)》(上述目录可在江苏省科技厅网站(www.xiexiebang.com)查阅),认真填写申报材料。2012高新技术产品申报的分批截止日期为3月15日、4月25日、7月25日、9月25日。省科技厅根据各地申报情况进行定期评审,原则上每年认定四批高新技术产品。
3、高新技术产品实行网上申报,申报材料除需在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网(www.xiexiebang.com)上填报外,还需报
送由系统在线生成并用A4纸打印的纸质材料。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一份)以省辖市、县(市)科技局为单位,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委托受理单位——江苏省火炬计划管理中心(地址:南京市广州路37号江苏科技大厦307房间)。各省辖市、县(市)科技局在高新技术产品组织申报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与省科技厅高新处或省火炬计划管理中心联系。
省火炬计划管理中心: 联系人:闫煜,黄伟,刘龙生 电
话:025-83231098,83232728 省科技厅高新处: 联系人:罗阳
电
话:025-83212790、83359254(FAX)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主题词:高新技术
产品
申报
通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2年3月1日印发
共印150份
第五篇:关于申报陕西省科技厅2006软科学
关于申报陕西省科技厅2006软科学
研究项目的通知
院内各部门:
陕西省科技厅2006软科学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在开始,现将省科技厅《关于征集2006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的通知》印发各部门,望各部门根据《通知》精神,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申报注意事项如下:
1、根据《通知》精神,我院只能申报“陕西省2006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中的第二类“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申请人认真填写《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提交WORD电子文本)。
3、本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31日,我院本首次申报截止日期为5月20日,望有意申报者在截止日期之前及时申报。
特此通知。
院科研处
2006年4月8日
附:
1、陕西省科技厅《关于征集2006科学技术研究发展
计划(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2、《陕西省2006年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
申报指南》
3、《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关于征集2006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陕科计发[2006] 3号
省级有关部门,各设区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2006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陕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一五”计划启动的第一年,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快省级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步伐,在集中力量做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组织工作的同时,尽快启动2006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为了做好2006科技计划工作,现就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征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继续按照“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反应快捷,强化监督,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全国科技大会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部署,科技工作要继续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推动行业和区域科技进步; 针对我省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问题,组织实施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重点抓好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加强区域、行业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创造良好环境;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申报范围
2006年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征集范围包括:攻关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除自然科学研究计划外,其他计划的申请指南见附件1。
三、申报程序及要求
2006年科技计划编制工作继续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常年受理、不限指标、分批论证、滚动下达;按照计划和项目管理审批程序,努力突出各专项科技计划的目标任务和特色。申报工作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是:
(一)各部门、各设区市科技管理部门根据2006年全省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申报指南,认真组织申报工作。一是要继续做好2006年之前下达的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二是要合理安排国家和省上申报项目的部署和配套;三是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突出重点,组织好项目的筛选、审查和上报工作。
(二)2006年科技计划申报工作继续采用“陕西省科技计划申报系统”。
1、科技攻关计划新申报项目需填写“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和建议表”,附项目建议书。所有书面材料一式五份,并按照“申报系统”制做软盘一张或附送移动硬盘;书面申报材料按建议表、申请书、建议书的顺序装订在一起,不另行制做其它封面。
2、软科学研究计划需填写“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书面申报材料一式五份、“申报系统”所做电子版一份。
3、继续在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中设立青年项目类别;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申请要求见附件2,领域指南见附件3。
(三)填报时必须标明项目所属计划类别(农业攻关、工业攻关、社会发展等)。
(四)各部门、各设区市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审查、填写推荐意见、分类汇总、盖章后,将申报材料报送我厅发展计划处。数据录入顺序必须与书面申报材料的排列顺序、汇总表排列顺序一致。
(五)申报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信可靠,能满足项目实施所需的研发条件与经
费保障,鼓励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项目。
(六)在研或未结题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原则上不能申报新项目;同一主持人只能申报1项新项目。
(七)申报受理时间:
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按附件2要求执行。
本通知及相应的项目申报指南,《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优先资助领域指南》及《学科代码表》,《陕西省科技计划申报系统》及各类计划项目有关的申请表格等内容,请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网站查询、下载。
网址为Http://
四、其他事项
各组织单位在项目征集期限的工作日内可以随时组织申报;省科技厅将根据项目征集情况不定期组织项目评审工作,分批下达项目计划。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我厅发展计划处联系。
联 系 人:叶正勇苗长贵
联系电话:029—8729428
1附件:
1、陕西省2006年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2、软科学项目申请表
陕西省科技厅
二OO六年一月十六日
陕西省2006年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一、科技攻关计划
围绕科学技术服务于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线,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推动行业、区域科技进步;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农业: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重点,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核心,努力提高解决农业生产重大关键问题的能力,提高科技服务于“三农”能力。积极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努力实现农业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
优先支持领域为:
1、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多抗性、专用性、优质、高产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主要农作物重大疾病预测、防治技术研究;主要畜禽重大疫病防治技术研究,主要果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畜禽优质、高效、高产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商品基地建设及配套技术研究;区域性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陕南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速生林育种和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2、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农村信息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生物技术育种;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转基因动植物技术研究与应用;低成本农田节水信息系统和节水技术示范;畜禽胚胎工程研究开发,动物克隆及畜禽遗传育种研究;畜禽疾病防治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效、低污染新型生物肥料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型生物农药研究与示范;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过程机具研究与开发。
3、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蔬菜、瓜果、花卉、牧草等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示范;畜禽新品种引进与示范;农作物新材料引进与研究。
(二)工业:以提高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工业化发展与信息化发展相结合,力争在关键行业的重点领域实现工业技术和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工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优先支持领域为:
1、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与光电集成技术及产品;宽带网络与通信技术及产品;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智能信息技术处理及智能交通产品;认知科学和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支撑、中间件软件及嵌入式软件;通信产品及广播电视技术产品;信息技术应用及推广。
2、新材料技术
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技术及产品;光电材料及产品;精细化工材料技术及产品;高分子材料及产品;金属应用材料及制品;生物医学材料及产品;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3、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数控技术及产品;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先进制造技术及产品;纺织和轻工行业专用设备;
4、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
新能源和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产品;煤的多联产技术及产品;提高煤、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提高煤、油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钢铁、化工、有色金属节能新工艺技术及设备;新型高效转换与储存技术及产品。
5、轻工、纺织、建材、建筑工业技术
新型低毒表面活性剂与助剂技术及产品;新型纺织产品;纺织染整加工技术;生态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及产品;智能化建筑技术及应用。
(三)社会发展: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生物医药与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增强我省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进步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优先支持领域为:
1、生物技术与新药开发
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研究;生物芯片、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生物工程新药、合成类新药研究;新型医疗器械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构建新菌种研究;改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的生产菌种研究。
2、现代医学及人口健康
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防治技术研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和传染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研究开发。
3、中药现代化
常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优势、地道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措施、平衡施肥方案及有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中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研究);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引进及濒危药用植物繁育研究(优良中药品种选育、引种示范研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繁育、抚育及其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筛选、优化常用中药材炮制工艺,制订相应工艺的质量标准,经过中试研究,达到国家注册标准);中药创新药物和新制剂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医优势特色、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中药新药和新制剂研究;优先支持已获得临床批文的中药品种开发);中药研发及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份筛选、标准提取物制备、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制备及制剂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4、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废水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清洁生产、节水、污水利用、环保产品与工程化设备开发研究。
5、社会发展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示范;小城镇建设技术开发示范;城乡居民住宅节能、新能源利用、人居环境优化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与工程示范;防灾、减灾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安全生产产品研究;社会安全产品与技术研究。
二、软科学研究计划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课题,在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开展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及各部门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1.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陕西研究;
2.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研究;
3.国防经济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4.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问题研究;
6.陕西发展新经济与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7.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8.促进陕西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9.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 10.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高竞争力问题研究; 11.陕西加强区域科技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12.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1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研究; 14.陕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及动态分析研究; 15.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问题研究; 16.陕西风险投资业发展问题研究; 17.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与科技投入绩效研究; 18.陕西能源、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19.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研究; 20.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救援体系、机制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