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限运输许可申请与审批制度
超限运输许可申请与审批制度
一、申请与审批制度的法律依据
本超限运输许可与审批制度是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五条、《江苏省公路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部〔2000〕2号令)、《运输超限不可解体物品行政许可工作手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编制)的相应规定制定而成。
二、超限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认定标准
运输不可解体物品,即原则上是指运输无法通过物理拆卸手段分(驳)离的物品。属于下列范围之一的,办理超限运输许可审批手续:
1、车货总重55吨以上,且不超过轴载限定标准的;
2、车货总长18米以上;
3、车货总宽度 2.5米以上;
4、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 4米(集装箱4.2米)以上;
5、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标志(牌)限值标准的。
三、超限运输许可流程
本辖区境内,起运线路为普通公路。基于运输方式的不同,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跨省及跨市超限运输,在设区的市范围内跨区、县进行超限运输:该类情况由承运人向设区市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办理审批,本辖区公路管理机构不负责具体审批事宜。
2、在本辖区范围内进行超限运输:承运人向区公路管理机构提交许可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区公路管理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进行车货勘验和线路勘验→影响交通安全的征求公安意见→技术复杂的组织专家论证→符合条件的准予许可,颁发《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许可。
四、超限运输许可办理的原则
1、一车一证的原则:运输超限不可解体物品的车辆,必须一车一证,不得一证多车。
2、一次一办的原则:运输超长、超高、超宽不可解体物品的指 定,必须一次一办,不得一办多次。
3、限时办理的原则: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 20 日内办结。涉及公路、桥梁等特殊点段加固或改造,办结时间另行测算。
4、安全运输的原则:影响交通安全的,必须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办理相关手续。
5、不得行驶技术状况三级(含)以下公路和低于二类的桥梁相邻连接道路、道路桥梁不具备通行条件的不得作为行驶路线。
6、启运时间与发证时间之间超过3天的,应明确承运人出发前主动与途经线路路政管理部门主动联系,了解路段行驶条件变化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五、超限运输许可的申请材料
1、《超限车辆确需行驶公路、桥梁或者公路隧道许可申请表》;
2、行驶方案:包括拟行线路的起迄点和各重要节点,行驶各路段的时间、速度、特殊点段采取的安全行驶或交通管制措施等;
2、承运人有效身份证明材料(由代理人申请的,提供承运人授权委托书);
3、行驶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车辆营运证原件;
4、货物证明、车货总体轮廓图或照片;
5、车货总重量、长度、宽度、高度等外廓尺寸和总体轮廓图有关资料,以及装载情况;
6、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制发的《三超通行证》 或同意超限行驶的书面意见;
7、需要采取防护或加固或改造的,提供技术方案及经费补偿意见。
以上材料申请人在申请时一并准备齐全,如有缺失许可机构一次告知补齐。经审查,材料齐全,填写正确,符合受理条件的,填写《超限运输行驶承诺书》。特别注意:承诺书只能由承运人或受委托人签字,其他人不能代替。
六、超限运输许可中的车货勘验
1、车货勘验原则上由区公路管理机构实施。
2、勘验人员:车货勘验由路政员承担,一般不得少于 2 名,特殊情况不得少于 1 名,另 1 人可安排路政协管员;线路勘验由路政员承担,特殊技术要求应有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3、勘验重点:
(1)超限程度:进一步确认对公路、桥梁及附属设施的影响及公路特殊点段对运输的影响。
4(2)承运车辆:进一步确认可否满足载运要求及公路技术状况保障要求。
(3)物品固定:察看并确认固定方式与可靠程度。(4)标志标识:察看并确认规范性、可视性及其它功能。(5)其 它:线路勘验及运输过程特别注意的问题等。
(3)车货的总质量、长宽高等总体尺寸和轮廓。(4)装载与固定方式、牢固程度等情况(5)标志、标识等设置情况。
(6)保障措施针对性及需要采取的特别措施(7)需要特别提醒或注意的问题等。
4、勘验时间:
原则上应当在做出许可决定书前进行勘验。如承运车辆无法到达装货地点特殊情况,核查人员应先对货物核查,车货整体的勘验可在启运前实施。
七、超限运输许可中的线路勘验 勘验重点:
5(1)辖区公路技术状况、交通量、交通构成、运行速度、混合交通等对车辆行驶的影响程度,确认正常路段行驶的时段、速度及管理措施针对性。
(2)辖区桥梁、公安查报站、急弯、陡坡、上坡下坡、跨线构造物、匝道等对车辆行驶的影响程度,确认特殊点段行驶的时 段、速度及相应的技术方案与管理措施针对性。
(3)辖区特殊点段改造、加固实施的情况,确认是否满足车辆行驶要求。
(4)其它特殊情况需要采取的保障措施,如区域团雾、路面作业、路侧干扰等。
八、技术论证与检测
1、基本项目
(1)超过公路及桥涵承载能力和限长、限宽、限高技术状态的。其中三类桥涵必须进行检测。
(2)因运输物品长、宽、高限制,需要拆除相关设施或改造路面标高等的。
(3)其它相关项目。
2、基本做法(1)综合分析需要论证和检测的内容。
(2)选择具有相应技术能力和资质的机构承担。
3、基本要求
(1)按照评价或检测报告确定的技术措施实施。
(2)评价或检测报告及实施技术文件作为指定意见的附件。
九、超限运输许可的行驶方案确认
1、影响因素:
(1)承运人行驶方案。(2)车货勘察意见。
(3)线路各管辖单位勘察意见。(4)收费经营管理单位意见。
(5)其他途径线路特别是相邻连接线路的技术状况。
(1)运输不可解体车货超长、超宽、超高、超限载的程度。(2)线路的交通量、交通构成、平均运行速度。(3)线路(含桥梁)的等级、平纵面技术指标。
7(4)公路养护、改造、维修作业情况。(5)特殊点段检测、改造、加固情况。
3、确定一般方法:
(1)综合确认公路技术条件符合相关规定的一般路段。(2)综合确认公路技术条件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特殊路段。(3)综合协调确认时间、速度冲突的线路。
(4)特别重视车货超过车道宽度达到 4.5 米的高度和沿线急弯、陡坡、长距离下坡、匝道、跨线构造物路段等情况,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和路桥技术等级低、施工作业、相邻连接道路不具备通行条件等路段,不仅要合理限制最高行驶速度,同时注意控制匝道等技术指标复杂路段最低行驶速度。
十、《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 填制
1、根据相关路段管辖单位核验勘察的意见,“决定” 原则上依据确定的行驶方案作出,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1)逐条列出行驶时间、线路和速度。其中:时间和速度相对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8(2)特殊点段逐个列出行驶技术、管理、速度特殊要求及注意事项。
(3)针对行驶过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如护送报务、交通管制、相关部门管理事项等,提出相应要求。
(4)《行驶方案》作为附件,与决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决定做出责任必须明确,责任方包括两方:(1)承运人:包括与法律赋予其它部门的管理。(2)许可机关:包括管辖路段的监管。
十一、《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填制
1、根据相关路段管辖单位核验勘察的意见,不予许可行理由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1)因运输物品超限严重,管辖路桥或路网技术状况不具备行驶条件。
(2)因承运车辆不具备运输条件。
2、不予许可行驶理由必须充分、具体,特别是核验勘察中发现的新情况。
十二、违法行为处理和处罚
1、承运人未经本辖区公路管理机构许可或未按许可要求行驶公路,造成公路路产损坏的,应当恢复原状或给予相应赔偿。
2、处罚标准:承运人未经本辖区公路管理机构批准擅自 超限载行驶公路的(车货总重超限是指车货总重超过下列限值:二轴车辆为 20 吨,三轴车辆为 30吨,四轴车辆为 40 吨,五轴车辆为 50 吨,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为 55吨;或者是交通标志标明的总重限值),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总重超限比例不超过 5%,且超限吨位不超过 2 吨(含 2 吨),同时能够配合检查处理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免予罚款;
(2)总重超限在 5 吨以下(含 5 吨)的,可处以 5 百元以上 2 千元以下的罚款;
(3)总重超限 5 吨以上 20 吨以下的,可处以 2 千元以上 5 千元以下的罚款;
(4)总重超限 20-50 吨的,处以 5 千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5)总重超限 50 吨以上,或者闯卡、冲卡或采取其他措施拒绝接受检查的,,处以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依据(2)-(4)项规定实施处罚,当事人本年度已有一次超限记录的,加处 5 百元罚款;有两次超限记录的,加处 1 千元罚款;有两 次以上超限记录的,加处 2 千元以上 5 千元以下罚款,但总额不得超过 3 万元。
承运人未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擅自超长、超宽、超高行驶公路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1)承运人未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擅自行驶公路,未造成公路路产损坏的,处2000 以上5000 以下的罚款;
(2)承运人未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擅自行驶公路,且造成公路路产损坏的,处5000 以上10000 以下的罚款;
(3)承运人未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擅自行驶公路,且造成公路、桥梁及附属设施严重损坏、情节严重的,处 10000 以上 30000 以下的罚款。
承运人因正当理由未按指定时间行驶且不超过 2 天的,标志标识设置不规范但不影响警示功能的,或者车货总长度超过限定标准 2米(即车货总长 20米以内)、车货总宽度超过限定标准 0.8米(车货总宽 3.3米以内)、车货总高度超过限定标准 0.5米(即车货总高 4.5米以内)的免予处罚。
承运人租借、转让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没收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处 1000元以上5000 元以下的罚款;
承运人使用伪造、变造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没收伪造、变造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处 3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批准进行超限运输的车辆,未按照指定时间、路线和速度行驶 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扣留车辆;
承运人未随车携带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由公路管理机构扣留车辆,责令车辆驾驶人提供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或者相应的证明。
十三、超限不可解体物品标志标识的设置
1、超限不可解体物品标志采取黄底、黑字黑图案,形状为等边三角形,边长 60cm,参照 GB5768.2-2009“注意危险标志” 设置,必须进行贴膜,符合夜晚和特殊气候条件反光规定。
2、标志悬挂的位置,一般位于货车尾部适当位置,确保后方车辆开车人各种情况安全行驶视认需要。根据长、宽、高情况,悬挂并形成车货外廓示廓标识,并具有反光功能。
第二篇:充装许可的申请与审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气瓶充装许可工作,加强气瓶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保证气瓶充装和使用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气瓶安全监察规定》适用范围内的气瓶充装单位。
第三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批准,取得气瓶充装许可后,方可在批准的范围内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四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负责监督本规则的实施。
第二章 充装许可的申请与审批
第五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法定资格;
(二)取得政府规划、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批准;
(三)有与气瓶充装相适应的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
(四)有与充装介质种类相适应的充装设施、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安全设施和一定的充装介质储存(生产)能力 和足够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
(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紧急处理措施,并且能够有效运转和执行。(六)充装活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能够保证充装工作质量;
(七)能够对气瓶使用者安全使用气瓶进行指导、提供服务。
具体的资源条件(包括人员和充装设施)见附件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见附件B、充装工作质量要求见附件C。
第三章 许可程序
第六条 气瓶充装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受理、鉴定评审和审批发证。
第七条 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填写《气体充装许可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一式四份,附电子文件),并且附以下资料(各一份),向单位所在地的发证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一)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证明(复印件);(二)政府规划、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复印件);(三)气瓶使用登记表;(四)质量管理手册;
第八条 发证机关接到书面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做出是否受理基早请的决定,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或者不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时,还要向申请单位出具不受理决定书。
第九条 申请受理后,申请单位可以进行气瓶充装线调试,约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气瓶充装鉴定评审机构(以下简称鉴定评审机构)进行鉴定评审,并向鉴定评审机构提交如下资料:
(一)已签署受理意见的《气瓶充装许可申请书》正本一份;
(二)《特种设备监察评审约请函》(格式见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一式三份;
(三)质量管理手册一份;
(四)申请单位的综合自查报告;
第十条 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接照《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以下简称《鉴定评审规则》)的要求,派出鉴定评审组对申请单位的资源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和充装工作质量进行现场审查,提出评审结论意见。
第十一条 评审结论意见分为“符合条件”、“需要整改”、“不符合条件”。
申请单位满足许可条件的,为“符合条件”;申请单位现在情况不符合许可条件,但是在短时间内进行整改,能够达到许可条件,为“需要整改”。存在以下情况,为“不符合条件”:
(一)申请单位的法定资格与申请书不符:
(二)申请单位的实际资源条件与申请书不符,不能满足申请项目的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建立或者不能有效运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主要环节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管理混乱;
(四)充装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五)申请单位在许可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
评审结论意见为“需要整改”或“不符合条伯”的,鉴定评审给应按照《鉴定评审规则》的要求,出具《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工作备忘录》,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评审结论意见不“需要整改”的,申请单位完成整改工作后应当出具整改报告,书面报告鉴定评审机构,由鉴定评审组组长进行核实并全面提出整改确认报告,必要时可以安排鉴定评审人员进行现场确认。进行现场确认时,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报告发证机关及其下一给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二条 鉴定评审结论意见为“符合条件”或者经过整改确认“符合条件”的,鉴定评审组应按照《鉴定评审规则》的规定及本规则附件D的格式,及时真写《气瓶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报告》(以下简称鉴定评审报告),其中附件D中的四、五、六、七、九、十、十一内容的格式,由鉴定评审自行制定。经过整改确认符合条件的,《鉴定评审报告》应当注明“整改后经现场(书面)确认,符合条件”。
鉴定评审报告由鉴定评审组长提交鉴定评审机构审核,并且按照鉴定评审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批并加盖鉴定评审机构章。
第十三条 发证机关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手续,并在10个工作日内向符合规定条件要求的申请单位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第十四条 气瓶充装许可证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充装单位名称;(二)充装地址;(三)许可充装范围;(四)自有气瓶数量;(五)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六)证书编号。
气瓶充装许可证参考样式见附件E。
第十五条 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气瓶充装单位需要继续从事气瓶充装活动的,应当在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换证申请,按照本章规定程序,符合规定要求的换发新证。对于能够按照规定办理气瓶使用登记门庭若市全监督检查均合格的气瓶充装单位,经发证机关同意可以直接换发新证。气瓶充装单位未按规定提出换证申请或者未获准换证,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气体充装单位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换证,需要延续已取得的气瓶装许可证有效期时,应当在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满30日前抽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可以办理延续手续,但是延续时间一般不应当超过1年。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发证机关应当定期将本地区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审批、颁发情况向社会公布,并且于每年年底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第十七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在批准的充装范围内从事气瓶充装工作,不得超过范围充装。气瓶充装单位不得转让、买卖、出租、出借、伪造或者涂改气瓶充装许可证。
第十八条 气瓶充装单位发生更名、产权变更、充装场地变更等情况,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发证机关申报。发证机关根据充装单位的变更申报,做出予以许可、进行必要的检查或者重新办理许可申请手续等决定,并且通知充装单位。
充装单位需要变更充装范围,应当在变更前向发证机关申报,由发证机关进行必要的检查,方可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采用计算机对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气瓶建档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气瓶定期检验状况及合格证明、气瓶使用登记证以及气瓶使用登记表等。
第二十条 鼓励充装单位实行连锁经营或者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自有产权气瓶数量超过一定规模的充装单位,发证机关可以制定相应优惠政策予以支持。
第二十一条 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每年应当对本辖区内的气瓶充装单位进行1次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的结果应当记录在气瓶充装许可证副证上。
监督检查不合格,充装单位应在20日内完面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发证机关建议撤销气瓶充装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气瓶充装单位每年底应当向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拥有建档气瓶的种类、数量、充装站警示标签样式以及当年已经进行定期检验的气瓶数量和下一年到期计划要进行定期检验的气瓶数量。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明确充装站规模和自有缺陷瓶数量的具体要求,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第二十四条 混合气体、低温液化气体、车用气瓶加气站的气瓶充装许可,也应按本规则执行。但是车用气瓶加气站没有自有产权气瓶数量要求。
第二十五条 气瓶充装许可证由发证机关统一印制。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A
气瓶充装单位资源条件
A1 人员 A1.1管理人员 A1.1.1负责人(站长)
应当熟悉充装介质安全管理相关的法规,取得具有充装作业(站长)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A1.1.2技术负责人 设1名技术负责人,熟悉介质充装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专业技术知识,具有本资源条件A5.3条所列标准规定的相应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A1.1.3安全员
设专(兼)职安全员,安全员应当熟悉安全技术和要求,并切实履行安全检查职责。A1.2技术人员
检查人员不少于2人,并且每班不少于1人,应当经过技术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A1.3作业人员 A1.3.1充装人员
每班不少于2人,取得具有充装作业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A1.3.2化验、检查人员
配备与充装介质相适应的化验员、气瓶附件检修人员,并且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有培训记录。A1.3.3辅助人员
配备与充装介质相适应的气瓶装卸、搬运和收发等人员,并且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有培训记录。A2充装、工艺设备 A2.2充装设备
有满足以下要求的充装设备:
(1)保证液化气体(包括液化石油气)充装必须做到称重充装,并且有专用的复秤衡哭;(2)对流水线作业在大型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当安装自动切断气源的灌装秤;(3)对小型液化气体充装站必须安装自动报警装置;(4)永久气体充装必须配备防错装接头;(5)氢、氧、氯气体充装必须配备抽空装置;
(6)溶解乙炔充装必须有测量瓶内余压、剩余丙酮量和宰加丙酮的装置,有冷却喷淋和紧急喷淋装置,并且有可靠水源。A2.2工艺设备
应当与设计一致,并且与充装数量相适应,充装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A2.3充装能力产权气瓶数量
具有一定的充装介质储存能力和一定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
注:充装介质的储存能力和自有产权气瓶的数量由发证机关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予以规定。A2.4气瓶管理 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建立气瓶登记台账和档案,办理了气瓶使用登记,对气瓶实行计算机管理;(2)气瓶颜色标志符合规定,安全附件齐全;
(3)气瓶瓶体上有充装单位标志和钢印(永久)标记,张贴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瓶体整洁;(4)改装气瓶或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不得充装使用; A2.5残液、残气处理能力 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有判明瓶内残液、残气性质的仪器装置;
(2)有处理易燃、有毒介质残液、残气的设施,且记录齐全。A3检测手段
配备符合以下要求的检测仪器和计量器具:(1)有与充装介质相适应的介质分析检测、压力计量、温度计量、称重衡器和浓度报警仪器,计量器具应当灵敏可靠,布局合理,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
(2)以电解法制取氢、氧的充装站,有氧、氢纯度化学分析仪器。A4场地厂房
应当符合本资源条件A5.3条所列标准的相应要求。A5消防及安全设施 A5.1消防设施和消防措施
消防设施和消防措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且经消防检查合格;(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有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待检区、不合格瓶区、待充装区和充装合格区、并且有明显隔离措施;(4)易燃易爆气体充装场地、设施、电器设备必须防爆、防静电;(5)在易燃易爆气体充装间、压缩房、重瓶库等地点设置气体浓序报警器。A5.2安全设施
配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涉及的应急工器具,并且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A5.3安全设施
充装安全设施应当符合以下标准有关安全设施的要求:
(1)GB 17264-1998《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2)GB 17265-1998《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3)GB 17266-1998《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4)GB 17267-1998《液公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A5.4检修间
有气瓶维护保养场所,并配备相应工器具。附件B
气瓶充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1编制的基本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质量管理手册正式颁布实施,并且能够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变动、充装工艺的改进而及时修改;
(2)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绘制了体系图,有充装工艺流程图,能够正确有效地控制充装质量和安全。B2管理职责 B2.1组织机构
设置合理,关系明确,有组织机构图。B2.2管理人员
正式任命责任人员,熟悉机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能够认真履行职责。B3管理制度
建立了以下各项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且能够有效执行:(1)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2)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
(3)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安全检查等内容);(4)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5)压力容器(含液化气体罐车)、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定期检验制度;(6)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7)气瓶检查登记制度;
(8)气瓶储存、发送制度(例如配带瓶帽、防震圈等);(9)资料保管制度(例如充装资料、设备档案等);(10)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11)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2)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13)事故上报制度;
(1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15)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B4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立了以下各项操作规程,并且能够有效实施;(1)瓶内残液(残气)处理操作规程;(2)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3)气瓶充装操作规程;(4)气体分析操作规程;(5)设备操作规程;(6)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B5工作记录和风证材料
制定了以下工作记录和购买证材料,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并且得到正确的使用和保管;(1)收发瓶记录;
(2)新瓶和检验后首次投入使用气瓶的抽真空置换记录;(3)残液(残气)处理记录;(4)充装前,后检查和充装记录(5)不合格气瓶隔离处理记录;(6)气体分析记录;(7)质量信息反馈记录;
(8)设备运行、检修和安全检查等记录;(9)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记录;(10)安全培训记录;
(11)溶解乙炔气瓶丙酮补加记录。附件C
气瓶充装工作质量要求
C1充装前、后的检查
能够逐只对充装气瓶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检查要求符合相应规定,记录齐全,符合要求。(1)外观;(2)定期检验情况;
(3)标志(颜色标志、钢印标志、警示标签);(4)充装介质及其压力(重量);(5)附件,包括瓶阀、防震圈。
对盛装易燃有毒介质的气瓶,在充装后,应当进行检漏。C2 充装工作能够保证质量,符合以下要求:
(1)充装过程能按规定进行操作,并有专人进行巡回检查;(2)气瓶充装的温度、压力及其流速符合规定;
(3)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时间及静止时间符合要求,充装后应当逐瓶称重和检查压力;(4)液化气瓶充装量符全有关规定,能够进行复称;(5)永久气体充装压力符合规定;(6)认真及时填写充装过程记录;
(7)充装的气瓶都建立了档案。
第三篇:新药临床使用申请与审批制度
城关镇卫生院
药事质量管理
新药临床使用申请与审批制度
一、审批会议制度
1、药事管理小组每召开1--2次会议,审批新药申请和老药淘汰,参加会议人数须超过应到人数的一半以上。
2、药剂科将初选合格的申请表整理汇总,编制“药事管理小组讨论药品目录”,标明每个品种的商品名、化学名、剂型、规格、报销属性、申请科室、主要用途、生产厂家、参考价格、批准文号、现有同类产品等属性。
3、参会人员每人1份目录,听取申请科室成员对药品有关内容介绍,经提出讨论意见后,在目录上无记名投票。
4、得票超过参会人数半数者为批准购入和淘汰药品,但原则上应控制每次增加和淘汰品种不超过5个。
5、药事管理小组可根据申请情况确定是否请申请人到会答辩。
二、新药申请及审批程序药事管理小组
(一)临床科室申请
1、凡申请购入医院从未使用过,或因各种原因停用半年以上的药品,均应由科室申请,新药还包括不同剂型或不同规格的品种。
2、专科用药须由相应的专科申请,一般情况下西药由西医科室申请,中药由中医科室申请,专科用药由专科科室申请。
3、申请医师须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申请购入的药品须经全科讨论,科主任签字后附有关资料交药剂科。所附资料包括由生产厂家提供的新药证书、药品说明书、GMP证书、药检报告、药价批单、临床研究报告以及其他用以证明该药优势的文件资料等。
4、申请表中各项内容应填写完整,剂型、类别栏目中应注明是否为何地医保药品及国产、进口、合资等属性。
5、科室主任应对所申请药品用量负责,购入后造成积压浪费由申请科室承担责任,药剂科定期报告用药情况。
(二)医务科审核并签署意见
1、医务科审核申请表及所附资料,内容不全的申请无效。
2、符合下列条件的品种方可提交药事管理小组审批:(1)本院尚未购入使用的新成分的药品。
(3)已有同成分进口产品,因价格因素可申请一种国产药并存(国产药品价格须便宜30%以上)。
(4)现有品种为自费药品时,可申请同种医保用药品种(例如:注射剂自费-口服剂型医保;进口药自费-国产药医保)。
(5)同成分品种,可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以价格低取代价格高的品种。(6)不同科室申请由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成分药品时,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只认可一份申请。城关镇卫生院
药事质量管理
3、按上述条件初审合格后,医务科主任签署意见。
(三)药剂科审查资料并编制“药事管理小组讨论药品目录”
1、药剂科对新药证书、药检报告、药价批单、药品说明书、GMP证书等资料的有效性进行审核,如有疑议可退回申请。
2、按照申请科室汇总,编制“药事管理小组讨论药品目录”,内容包括每个申请品种的商品名、化学名、剂型、规格、报销属性、申请科室、主要用途、生产厂家、参考价格、批准文号、现有同类产品等属性、。
3、药剂科根据厂家信誉、药品包装、说明书、质量标准级别、药品是否中标等确定选择生产厂家,并对药品质量全程负责。
(四)药事管理小组审批
1、由申请科室主任或药剂科主任介绍药品有关情况,药事管理小组成员提问了解药品特性,重点根据临床研究报告结果审查该药是否为医院需要引进的新药。
2、对半年或一年以上未用或用量很少的药品是否为医院需要淘汰的药品。
3、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每个药品逐一进行投票,结果当场统计公布。
4、得票超过参会人员半数者为批准购入或淘汰的药品,但原则上应控制每次增加和淘汰品种不超过5个。
(五)下列情况的新药可优先考虑
1、社会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和集中招标采购中标的药品。
2、由医院参加新药临床研究的疗效可靠的产品。
3、与医院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厂家品种。
4、为防止品种无限制增加,可优先选择能够替换淘汰同类老药的药品。
5、同品种多家药厂中标时,优先选择【国药准字】以及GMP达标产品和价格优惠的药品。
三、临时用药申请范围及审批权限
1、临时申请仅适用于抢救急需、突发性疾病急需或外院专家会诊急需的药品,由科室主任书面申请一次性购入,须注明申请理由和数量,并负责用完。
2、医务科对申请理由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3、药剂科审核该药的合法性,并签署是否有同种可替代药品。
4、药事管理小组副组长审批。
5、情况紧急时可先通知药剂科,请示领导同意购买,事后再补办上述手续。
以上各项规定的解释权归药事管理小组。
第四篇:社团活动申请与审批办法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
活动申请与审批办法(草案)
为了加强学生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审定、批准和监管的力度,并使我院各社团活动的审批运作步入一个规范化、正规化、高效化的新型管理模式,特制定本办法。
一、社团活动
1、社团活动按其性质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共四类。
2、社团活动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基础上,以丰富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到积极、健康、富有吸引力。
3、学生社团应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各社团每学期应成功举行1-2次院级活动,3次以上内部活动。各系社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开展,但活动不能低于1次并要报社团联合会。
4、社团活动必须在不影响、不妨碍学院教学、生活秩序和各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原则上不准占用上课时间,特殊情况要报请特殊部门批准。
5、社团在举办活动一周前向社团联合会提交申请报告及活动策划书,经同意后领取并认真填写“社团活动策划评审报告”,活动结束后一周内,社团负责人必须向社团联合会提交书面总结材料。各系社团开展活动经系社团部上报社团联合会。
6、两个以上(含两个)学生社团举办活动,需活动开始准备开始前向社团联合会提交社团联合活动申请及活动策划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完成后,由主办活动的社团负责人把“社团联合活动方案”、“社团活动策划评审报告”并连同“活动策划书”一起提交社团联合会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各系社团开展的活动一样要履行相应的程序。
7、社团举办与院内其他单位或院外团体、单位的联合活动,须事先征得社团联合会同意后并上报合作单位的证明材料及活动方案,由院团委及其他上级机关批准或通报有关单位后,方可进行。
8、社团举办有外籍教师参加的活动,必须上报社团联合会并经院团委及其他上级机关批准后,方可进行。
9、社团活动奉行公开原则,出具广告、公告等必须署名,任何社团不得盗用指导部门或其他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
10、学生社团在各章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独立开展活动。但遇到重大问题和活动冲突时,必须服从社团联合会的协调和决定。
11、社团不得开展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也不得开展超出其宗旨的活动。
二、审批程序
1、计划提交
社团活动分为内部活动和面向全院的大型活动两类。
(1)内部活动
各社团应在活动开展一周前向社团联合会提交一份活动策划书。各系社团通过社团部上交。
计划书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况。活动的意义、内容、时间、地点、活动规模、主办单位及具体形式、拟邀出席的领导与嘉宾。
第二部分:预算案。包括各项活动支出的预算清单及经费来源,以及活动场地解决办法。
(2)面向全院的大型活动
社团应在活动开展一周前向社团联合会提交一份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各系社团通过社团部上交。
策划书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况。活动的意义、内容、时间、地点、活动规模、主办单位及具体形式、拟邀出席的领导与嘉宾。
第二部分:预算案。包括各项活动支出的预算清单及经费来源,以及活动场地解决办法。
第三部分:工作安排。包括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活动举办时的具体安排。
2、计划预审
各社团将活动计划书提交至社团联合会后,首先由社团联合会办公室和各个部门一起进行预审,办公室牵头。在预审过程中,社团联合会办公室将根据具体情况建议社团对活动计划做出相应修改。如该社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不接受建议,社团联合会有权不予预审。
3、复审通过
预审通过后,社团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填写活动申请表、社团活动策划评审报告并连同策划书上交社团联合会主席团。对于社团内部活动,社团联合会主席团有权作最终审批;对于经费大于800元的面向全院的大型活动,须上报院团委审批。
三、监督管理
申请书批准后,社团策划正式执行,社团联合会将对整个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如发现活动在执行过程中与策划不相符合,社团联合会有权强行终止该活动,上报院团委并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四、附则
本条例的最终解释权归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第五篇:低保申请与审批程序
(一)城市低保申请、审批程序
1.个人申请。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由户主通过居民委员会、未设立居民委员会的直接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证明材料:(1)居民户口簿、身份证、收养证、婚姻证书等证明其家庭成员身份关系的证明;(2)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3)与审批事项有关的其他证明材料。
2.居委会调查评议。居民委员会或委托经办机构接到城市居民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等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张榜公布,征求群众意见并核实后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初审。
3.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初审。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4.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自接收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之日起1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城市居民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减发、停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二)城市医疗救助申请、审批程序
城市医疗救助实行属地化管理, 申请、审批程序是:
1、救助对象本人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
2、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3、县级民政部门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有关材
料进行审批。救助金由县区级民政部门直接发放,也可以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社会化发放。
(三)农村低保申请、审批程序
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申请、审批程序是:
1.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
2.村民委员会接到低保申请及有关材料后,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等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张榜公布7天,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初审。
3.乡镇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4.县级民政部门自接到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县级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家庭,发给《河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并将其家庭成员、家庭收入、人均补助差额等情况在其居住地以户为单位张榜公布7天,接受群众监督。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对群众举报的不符合条件而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县级民政部门自接到举报之日起30日内核查完毕,对情况属实的,予以纠正。对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审核一次。
低保对象家庭人口和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书面告知管理审批机关,以便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者增发手续。
(四)农村五保申请、审批程序
五保对象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申请、审批程序是:
1.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初审,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一周后上报;
2.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
3.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后将人员名单在对象所在村的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一周,如无异议,则办理相关手续,统一发放《五保供养证》,纳入五保供养范围。
(五)农村医疗救助申请、审批程序
医疗救助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申请、审批程序是:
1.申请人(户主)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如实提供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材料、按规定领取的合作医疗补助凭证,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2.乡镇人民政府应在20日内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上报县
(市、区)民政局审批。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
3.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应在15日内进行复审核实,并及时签署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