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
《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
近来看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687号)的讨论帖子。
居然有许多朋友说它不合法或者失效了,还说造成许多冤案等等,其实是他们对税总堵住了某些“税务策划者”的财路所做的发泄情绪而已,为了说明此文的前世今身,我从借用朋友的文章方法分析一下:
从目前中国境内资产转让和股权转让实务和实践来看,股权转让意图规避土地增值税的做法或者筹划,大行其道。但是,大家经常这样做或者选择这条路径,并不意味着这条路就能绝对规避高额税费,反而搞不好弄得进退维谷。希望企业策划时引以为鉴。下面是具体内容,请参考!【背景和示例】: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到国土部门属下的土地交易中心办理交易,再在其土地所在土地部门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中间涉及土地转让的税费,转让金大约每平方米土地30多元;契税,成交价的3%,以及其余零星费用。土地成交价往往金额巨大,随之交易税费一般亦为数不低。为省税费,有的土地交易双方不愿进入土地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而是采取转让原土地权利人(公司)股权的方式,到工商局办理股东及法人代表变更登记,通过取得公司100%股权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比如,甲将他于3年前以2000万元价格取得的一块土地转让给乙,两人经协商谈妥,甲以1.9亿元的市场公允价格将这47500平方米商住用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如以转让土地使用权方式交易,则转让金(费)为150多万元,契税为570万元。该地登记的土地使用权人为某贸易公司。贸易公司在工商局登记的股东为甲与另一人,甲持股权90%,另一人占股权10%,该贸易公司专为取得土地注册成立,没有开展其他业务,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证实如此。于是,甲与另一股东签名,将贸易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乙与乙指定的另一人,并到工商局办理了贸易公司股东变更、章程变更、法人代表变更等手续,乙成为贸易公司股东,从而实际获得土地。以上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不能视为发生土地使用权转让。贸易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有民事活动主体资格,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在它内部,无论股东、住所、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名称、章程等登记事项发生什么变化,都不影响它在法律上享有的独立人格地位。因此,如土地权利人内部发生变化,只需要到工商局部门办变更登记即可;如名称、住所、法人代表变化,按《土地登记规则》,应到国土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但这不属于土地使用权转让,无需缴交转让金、契税等税费。【法律分析】:
那么,采用以上做法转让土地岂非很“着数”?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
(一)受让土地后,乙虽然实际拥有了可供开发的土地,但是当乙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却只能将2000万元作为土地成本计入产品,与实际取得土地的成本1.9亿元相比,不能计入成本的差额达1.7亿元。若又按土地增值税最低30%计算,乙将至少缴纳土地增值税:1.7亿元×30%=5100万元,还将增加企业所得应纳税收入(1.7亿元-5100万元)=1.190亿元,如按25%所得税率计,为2975万元。加起来,须至少纳税高达8075万元!
其次,(二)那么,可否以贸易公司名义申请土地评估,增加土地价值为1.9亿元,然后请求税务机关确认此为开发产品的土地成本?这是做不到的。因为,贸易公司发生股权转让时,公司名下土地价值在帐面净值上为2000万元,而乙收购甲对贸易公司所持100%股权时,不论将股权交易价写成多少,土地资产隐含的评估增值1.7亿元在税收上没有确认实现,因此不能按1.9亿元作为计税成本。
再次,(三)那又能否在乙完成了对贸易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后,由贸易公司将整体资产转让给乙控股的另一间开发公司,以换取对开发公司的股权?当贸易公司的唯一资产为这块土地,评估价值为1.9亿元,开发公司与贸易公司签订协议,将作价1.9亿元的土地资产整体转让给开发公司,贸易公司只要不收取非股权支付价,就可以不必计算资产视同销售所得1.7亿元的所得税,开发公司也可以按1.9亿元作为计税成本。这样做是合法的,也不是不可以操作。但是,开发公司接受贸易公司整体资产转让后,土地权利要从贸易公司过户到开发公司名下,仍要支付契税(1.9亿元×3%)=570万元和转让金150多万元。贸易公司在收回投资时,将作为资产转让所得体现评估增值额,仍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按25%税率计,亦是为数不低!只不过延迟一点交纳而已,意义不大。
因此,以买卖公司股权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实际上并不能节省税费。【目前现状】
不过,实际上,商业用地或者住宅用地开发时,很多开发公司实际所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成本风险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购买的房价上;而工业用地开发时,自己的土地增值税自己来承受,同时依靠企业的财务处理来消化该部税费。
上述措施都逃避不了未来潜伏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土地增值税等重大缴税科目,只是各有套路而已;而实际上目前暂时通过股权转让,来规避以资产转让形式现实存在的土地税费。总之通俗一句话,现在规避掉重额税费,以后会怎么样,视具体情况而定,总比当前付出现实巨大成本好!这也是很多企业的考量因素,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股权转让形式下进土地买卖大行其道的原因。【国家现有的规定】
第一,纯土地资产的公司,全部股权一次性全部转让,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 第二,不能作为投资形式规避增值税。改变原以房地产进行投资或者联营方式的出资不用缴纳土地增值税的规定,也需要缴纳税费。这也是与本文乙方进行房产开发时,股权转让款不能计入资产成本相对应的。【最后的对策和结论】
一、股权转让仍是目前规避土地增值税的不二手段,虽然未来不管土地属性如何,税费成本未来也会得到相应解决,总比现在缴税强;
二、股权转让涉及的公司如果只存在土地资产而无其他具体实业的,应当部分转让、逐次转让,分期转让,避免一次性转让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重大关注。(而目前税务部门出台的批复也只针对一次性股权转让的个案,并未出台系统文件)
三、受让方企业家要有心理准备,不应简单理解股权转让了,以后这类税费就没有了。土地开发时最终成本始终需要靠帐面体现出来,帐面体现不了,节税目的就达不到。应当作长远和综合性的税务筹划。附件1【有关股权一次性转让,须缴纳税费】:
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68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请示》(桂地税报〔2000〕32 号)收悉。鉴于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共同转让深圳能源(钦州)实业有限公司100 %的股权,且这些以股权形式表现的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经研究,对此应按土地增值税的规定征税
国家税务总局二〇〇〇年九月五日
附件2【以土地作为投资方式的,2006年之后仍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48号)规定:
一、关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征免税问题
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投资、联营企业将上述房地产再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21号)规定:
五、关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或联营的征免税问题
对于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联营的,凡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或者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其建造的商品房进行投资和联营的,均不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048号)第一条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规定
六、本文自2006年3月2日起执行。
3、根据上述文件的规定,你们以土地使用权投资是否交纳土地增值税,关键是投资的企业是否从事房地产开发,如果是从事房地产开发,且投资行为在2006年3月2日之后就要按照规定计算交纳土地增值税,不能适用财税[1995]48号的优惠规定。
第二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68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
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0〕687号
全文有效成文日期:2000-09-0
5字体: 【大】 【中】 【小】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请示》(桂地税报〔2000〕32 号)收悉。鉴于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共同转让深圳能源(钦州)实业有限公司100 %的股权,且这些以股权形式表现的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经研究,对此应按土地增值税的规定征税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〇年九月五日
第三篇: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税
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税的故事
——资料部分来源于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004年报告
作者:小张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在财税(2002)191号《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执行之前。钦州市有一个特殊的案例,反映了上市公司强大的攻关游说能力和权钱交易的黑幕,历经四年各方利益的博弈,经过市、省、国家税务机关频繁下文和市中级法院、省高级法院反复判决,最终钦州市税务机关坚持税收原则,顶着上级部门的压力,穿破了企业的避税筹划方案,还原了业务的真相,赢得了胜利。
2000年4月25日,深圳能源(钦州)实业开发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能源集团将其持有钦州实业公司75%的股权以协议价计232,400,000.00人民币元转让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同意该公司将其持有钦州实业公司25%的股权以协议价计77,500,000.00人民币元转让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油总公司。对于这项筹划业务,钦州市地方税务局认为是以股权转让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和营业税,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请示总局,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函[2000]68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同意应当征收土地增值税。
然而股权转让方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不服,提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给总局的《情况报告》中回避一些重要的事实。于是2000年11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函[2000]961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的通知》,认定该公司上述股权转让行为不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不征收营业税。但是钦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依然依据《营业税条例》等规定,2000年12月15日发出钦地税稽罚字[2000]第020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不服诉诸法律,2001年3月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钦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撤销钦地税稽罚字[2000]第020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2002年9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2001)钦行初字第2号《行政判决书》判决该公司败诉。该公司不服此判决,在规定期限内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同时,钦州市地方税务局越级请示国家税务总局寻求支持。2003年12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函[2003]134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能源投资股份公司转让股权涉税问题的处理决定》,认定该公司转让持有深圳能源(钦州)实业开发公司25%的股权按“股权转让行为”适用税法,并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遵照执行。
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某审判庭对税法不熟悉,2004年2月23日以(2002)桂行终字第29号《行政判决书》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2001)钦行初字第2号《行政判决书》关于维持钦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钦地税稽罚字[2000]第020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第(1)项(该公司按“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缴纳营业税计1,937,500.0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计96,875.00元、教育费附加计58,125.00元,共计2,092,500.00元,并处以一倍罚款,计2,092,500.00元)的判决,认定该公司前述转让股权行为不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
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合议庭讨论通过(2002)桂行终字
第30号《行政判决书》作出终审判决,确认能源集团在上述股权转让行为中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权利人为能源集团)行为,判决能源集团缴纳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和滞纳金共计8,612,730.00人民币元。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报告年报《营业外支出明细》项目列示该项罚款支出。由于该项土地使用权原准备用于钦州实业公司建设,其权益由能源集团和该公司共同享有,惟土地使用权证未能分开办理,故该公司按照原持有钦州实业公25%的股权比例承担转让该项土地使用权应缴纳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和滞纳金计2,153,182.50人民币元,同时按照原持有钦州实业公司25%的股权比例享有该项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
2004年5月31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对该类情况的意见《关于股权转让涉及土地使用权变更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土资厅函[2004]224号)出台,惟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该项土地使用权转让过户手续尚未办理,转让收益尚未取得。因此,国税函[2000]68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中的所请示的行为并未实现,该项业务未征收土地增值税。
该案例过程:
土地增值税=企业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土地(筹划)→钦州市税务局(征税)→企业(活动)→省税务局请示总局(征税)→企业土地未过户(未征税)
营业税=企业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土地(筹划)→钦州市税务局(以转让不动产征税)→企业(活动)→省税务局请示总局(不属于转让不动产不征税)→企业上诉中级法院(征税)→企业土地未过户→钦州市税务局请示总局(以股权转让征税)→企业上诉高级法院(不征税)→企业上诉高级法院(改判征税)
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案例。我们的案情是这样的:
背景:原X公司因涉及污染,政府督促其迁出。
案情:我市某公司(X公司)最初由一个民营企业股东(A公司)、一个国有企业股东(B公司)和一个自然人股东(C,法定代表人,与A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共同出资兴办,去年5月国有企业股东先将其所持全部股权以高于投资成本11.79%的价格转让给另一民营企业(D公司,该企业是A公司 的母公司),转让价格根据2011年一份评估报告(Y报告)中的净资产计算,同年7月自然人股东C将其所持全部股权以高于投资成本11.86%的价格同样转让给D公司,企业股东A公司以同样价格将部分股权转让给D公司,转让价格计算依据均与前述一致,C应纳个人所得税已申报入库,至此,X公司由A公司与D公司共同控股,股权比例分别为60%、40%;同年8月,A公司与D公司开始着手转让其全部股权的前期准备工作,请资产评估公司以2012年5月31日为基准日出具了一份评估报告(Z报告),并着手公司员工的辞退工作,今年2月,A公司与D公司联合与E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计划将全部股权转让给E公司,协议转让价格为原股权成本的4.85倍、是Z报告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评估价格的1.36倍,在框架协议商谈过程中,E公司原本是不同意如此高额的转让价格的,政府为促成X公司所谓的转型升级、对E公司作出了一些承诺,框架协议中,计划先由E公司拿出相当于X公司负债总额(Z报告中的负债总计金额)的资金来增加A公司与D公司在X公司的股权成本,资金用于偿还原来X公司的债务,接着再以框架协议确定的转让价格将全部股权转让给E公司,今年4月,框架协议得到了执行,但受让方不再是E公司,而是与E公司有关联关系与F公司,5月初双方在工商部门办理了股权转让的手续,根据工商部门提供的股权转让协议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先前框架协议中的增资还债没有实际执行,银行债务由股权变更后的X公司负责偿
还,其它债权债务仍由原股东A公司与D公司负责收取和偿还、变更后的X公司提供银行专户进行核算,工商部门提供的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原先确定的转让价格减去增资还债金额后的价格,在此次股权转让行为正式发生前后,原X公司员工陆续解聘。
疑问:其实大家明白,这是一例明显的税收筹划,A公司与D公司卖的其实是X公司资产。我们如何突破该企业筹划方案,将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征收入库?
1、我们系统内有人建议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从债权、债务和劳动力没有一并转让入手来突破营业税,政策适用是否准确? 如果可以适用此政策,如何取证、突破?
2、对于土地增值税,有建议请省局批复明确可以按土地增值税有关法律法规征收,是否合适、可行?
3、对第二次股权转让行为中的自然人股东C转让价格,部分人认为与第三次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中的价格相比,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意欲按第三次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中的价格重新核定、追缴税款,是否合理?
相关文件:
4、当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2002)桂行终字第30号《行政判决书》判决征税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
周围有人建议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从债权、债务和劳动力没有一并转让入手来突破,政策适用是否准确?
你也看到了关键词“土地使用权(权利人为能源集团)”,这个案子恐怕很难复制...我简单理一下,请楼主指教看我的理解有没有问题:
这个案子——实际上是能源集团在钦州买了一块地准备开发,然后与能源股份合资成立了能源钦州。并以土地入股。后来因为产业调整无法开发,就准备把这块地转让出去。然后就以股权转让的名义把能源钦州转让给中石油。然后地税局就要求缴税。而能源集团认为我这是股权转让不存在交税的问题。
事实是能源集团成立能源钦州的时候就有土地转让的问题,就应该交土地增值税和营业税了。但因为土地证的原因(没有过户给能源钦州),所以一直没有交。现在转让给中石油,要过户了,却想以股权转让的名义不缴税。因此我认为税务局的处理没有问题。
“惟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该项土地使用权转让过户手续尚未办理,转让收益尚未取得。因此,国税函[2000]68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中的所请示的行为并未实现,该项业务未征收土地增值税。” 所以行为实现后应该还要增土地增值税的应该是的!刚刚同事在网上了解到,我原来不知道是土地投资入股的。目前看,广西高院应该是以国税发[1993]14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 》来判决的。
八、转让无形资产【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文件规定,此条款自2002年12月10日起与财税〔2002〕191号文件内容不符的规定废止。】
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提供无所有权技术的行为,不按本税目征税。
(五)转让著作权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六)转让商誉转让商誉,是指转让商誉的使用权的行为。
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但转让该项股权,应按本税目征税。
最近听一个税务师事务所的人讲以转让股权为名转让房产土地是要征土地增值税,原因是被转让方一般存续时间较长,转让后若进行房地产开发,接手方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对土地、房屋原始依据不容易取得,从而产生征纳双方的矛盾。
凭什么重新定性交易呢?实质课税原则?依据呢?税法可以突破私法,但也应保有必要的尊重,转让股权必然会同时转让原有资产的所有权属,要不要把所有的股权转让行为都穿透为转让资产呢?
不管是土地增值税还是营业税,要征收的话都很难,因为你的案例中资产所有权根本就没有转移。要穿透征税的话,那估计很多案例都得回头看了。
第四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7]244号
颁布时间:2007-2-28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中的转让股权的认定问题的请示》(粤地税发〔2006〕187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你省某温泉公司原全体股东,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转让公司全部资产方式将股权转让给新股东,协议约定时间以前的债权债务由原股东负责,协议约定时间以后的债权债务由新股东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原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对于原股东取得转让收入后,根据持股比例先清收债权、归还债务后,再对每个股东进行分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原股东股权转让总收入-原股东承担的债务总额+原股东所收回的债权总额-注册资本额-股权转让过程中的有关税费)×原股东持股比例。
其中,原股东承担的债务不包括应付未付股东的利润(下同)。
(二)对于原股东取得转让收入后,根据持股比例对股权转让收入、债权债务进行分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原股东分配取得股权转让收入+原股东清收公司债权收入-原股东承担公司债务支出-原股东向公司投资成本。
国家税务总局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关于转让国有房地产征收土地增值税中有关房地产价格评估问题的通知(推荐)
关于转让国有房地产征收土地增值税中有关房地产价格评估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局:
为了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促进对国有房地产转让价格评估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国有房地产转让中有关价格评估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属物(以下简称房地产)的纳税人,按照土地增值税的有关规定,需要根据房地产的评估价格计税的,可委托经政府批准设立、并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的由省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
事务所等各类资产评估机构受理有关转让房地产的评估业务。
二、对于涉及土地增值税的国有房地产价格评估,各评估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条例》和《细则》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应纳税房地产的价格评估。其评估结果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验证后作为房地产转让的底价,并按税务部门的要求按期报送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作为确认计
税依据的参考。
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要求从事房地产评估的资产评估机构提供与房地产评估有关的评估资料的,资产评估机构应无偿提供,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拒绝。
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条例》和《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应纳税房地产的评估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及确认,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结果不予采用。
三、房地产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负法律责任。任何房地产评估机构在房地产转让的评估过程中有隐瞒事实,提供虚假评估结果,或与有关当事人串通作弊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坚决取消执业资格。
房地产评估机构因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真实的房地产评估资料,或有意提供虚假评估结果,造成纳税人不缴或少缴土地增值税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对因上述行为而造成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要提请司法机关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
任。
四、各级财政、税务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各项征收管理工作。为此,各有关部门应对各房地产评估机构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使房地产评估为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和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199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