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体土地征用程序及法律的适用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集体土地征用程序及法律的适用
一、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状况
我国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贪乏的农业大国。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向农村索取集体土地已是必然。
随着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土地越来越多的被征用,因征用土地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加,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的甚至引起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政府要更加注意依法行政,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问题上应坚持“依据法律、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
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进行,并给集体和农民个人补偿后,将集体农民或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集体土地被征用意味着农民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丧失,意味着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收益的丧失,故征用土地时,应当本着“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妥善安置和安排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土地征用的补偿并不是由国家支付,而是由用地单位支付。这是因为,国家并不直接使用所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征的土地,也不是使用该被征土地建设项目的直接受益者,而用地单位则兼具这两个因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由其支付征用土地补偿是合理的。用地单位的补偿是一项法定义务,承担此项义务是使用被征土地的必要条件。用地单位必须按照法定的标准,向被征用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给予合理的补偿。⑴
二、土地征用具有下列特征:
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征用具有下列特征:
1、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只有国家在行使公权力时,才能享有因国家建设之需要依法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力。
2、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是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即国家建设需要或是公共利益需要。⑵
3、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是国家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征用土地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与土地被征用的集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地位不平等,国家做出的征用土地的行政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⑶
4、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必须以土地补偿为必备条件。为公共利益或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收回该土地使用权时,应当为原土地使用人提供新的用地或者按照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给予适当补偿。⑷
三、国家征用土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公开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地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⑸
四、行政强制拆迁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征地拆迁是指国家因公共利益的需要,经依法批准将集体所有土地征为国有后,对原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强制拆迁并给予补偿的行为。⑹由于对集体土地征用中的房屋拆迁情况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制定和颁布专门的法律和法规,为城市快速发展,按时完成市委、区委的任务,在对征地拆迁问题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参照国务院制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也不乏是解决拆迁问题的办法。
(一)集体土地拆迁主体
国有土地地上建筑物的拆迁,属于城市房屋拆迁的范畴,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地上建筑物的拆迁,属于集体土地征用中房屋拆迁范畴适用土地管理法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规定。⑺在国家征用土地的工作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乱建房的问题。当征用土地方案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范畴内予以公告,有部分村民因利益的驱使下,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有的抢盖住房,将平房抢盖二层、二层抢盖三层,严重影响村镇的总体规划;对于非法占用土地,抢盖住房的情况应分两种情况处理。①对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或者超过县(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面积多占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处理⑻。②在村镇规划内,未按规划实施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处理。⑼
(二)行政强制拆迁方案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被征用集体土地的农民如不自动履行征地决定或者在被征用的土地上非法占用土地,乱盖住宅,可由土地管理部门或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政府强制执行。⑽在实施行政强制拆迁过程中,应制定行政强制拆迁方案。如今年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城市快速路(东环线)建设开工之初,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口里东窑子村行政强制拆迁方案》该方案参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行政强制拆迁方案,对行政强制拆迁做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方案。为保证张家口市2007年重点工程规划的贯彻落实,保障桥东区城市建设重点公益工程顺利进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该方案中规定:⑾
一、在迁走人数达到应迁人数80%以上的情况下,由办事处及村委会对未在拆迁期限内搬迁的未达成补偿安置协议的被拆迁人进行排查(家庭人员状况,有无老人,民族)。
二、按照排查的情况,由办事处及村委会按户向职能部门(土地行政部门或建设行政部门)申报被拆迁人材料,由职能部门迅速做出裁决,方可向区政府提出行政强制拆迁申请。区政府做出责令限期搬迁的决定。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限期十五日内搬迁,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被拆迁人,逾期仍不搬迁的,由区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区土地局、区建设局、区重点办)强制拆迁(12)。
三、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13),并对被拆迁的房屋进行评估(14),做好医疗救助等准备工作。
四、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向被拆迁人提供安置用房(不小于原住房面积)(15)。
五、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由区重点办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16)。
六、实施行政强制拆迁时,由区重点办签发书面通知被拆迁人所在的村委会及街道办事处,被拆迁人所在的村委会及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批准机关的通知派人协助执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被拆迁人单位代表到现场作为强制拆迁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其房屋内物品进行证据保全(17)。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七、被拆迁人的财物由相关部门监运到指定地点,交给被执行人。强制执行过程和搬拆的财物均需记入笔录,由执行人员、被执行人员及其他在场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被执行人拒绝到指定地点接受财物和签字的,执行人员应当在笔录中注明情况。因被执行人拒绝接受造成财物损失的,由被执行人自行承担责任(18)。
八、对被拆迁房屋实行强制拆迁的,不付给搬迁补助费(19)。
九、由区重点办、区信访局和主要拆迁实施单位做好信访接待的准备工作。
这一方案在我市快速路(东环线)建设的强制拆迁中,对减少矛盾纠纷,保证工程建设和拆迁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虽然尚存在些问题,但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会为今后的类似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指导性经验。
注释:
⑴《土地征用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王达《人民司法》2005年3期。
(2)《宪法》第五条。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3)《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九条。
(4)《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5)《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地资源部(国地资地)238号。
(6)同(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
(8)《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
(10)《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11)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在2007年建设张家口市城市外环快速路及高速公路引线的指示精神。
(12)参照《张家口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第1号张家口市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人民政府令(以下简称“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工作规程”)第十八条第二款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后,方可向政府提出行政强制拆迁申请。未经行政裁决,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13)《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14)《办法》第十四条“拆迁人应当在批准的拆迁期限内委托具有《房地产价格评估资格证书》的评估部门,对需要拆迁的房屋进行市场价格评估。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应当协助评估部门对被拆迁房屋进行评估。拆迁人收到房地产价格评估部门的评估报告后,应当及时将评估结果通知被拆迁人。”
(15)《工作规程》建住房252号第十九条“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向被拆迁人提供拆迁补偿资金或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6)《工作规程》第十八条“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应当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后,方可向政府提出行政强制拆迁申请。未经行政裁决,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17)《办法》第二十三条“实施行政强制拆迁时,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和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协助执行。被拆迁人应当到拆迁现场,拒绝到拆迁现场的,强制拆迁照常进行。
《规程》第二十二条“行政强制拆迁应当严格依法进行。强制拆迁时,应当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被拆迁人单位代表到现场作为强制拆迁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其房屋内物品进行证据保全。”
(18)《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被执行人的财物应当运到指定地点交给被执行人接收。执行机关应当将强制执行过程和搬迁的财物记入执行笔录,由执行人员、被执行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签字或者盖章,被拆迁人拒绝到指定地点接受财务和拒绝在执行笔录上签字的,执行人应当在笔录中注明情况。因被执行人拒绝接收造成财物损失的,由被执行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人自行承担责任。”
(19)《办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对被拆迁房屋实行强制拆迁的,不付给搬迁补助。
征地拆迁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免费律师在线咨询的帮助。
来源:(集体土地征用程序及法律的适用http://s.yingle.com/cq/454953.html)
精彩推荐:
法院在审理城市房屋拆迁行政案件时的注意事项http://s.yingle.com/cq/482362.html 《株洲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http://s.yingle.com/cq/482358.html 被拆迁人有哪些权利义务http://s.yingle.com/cq/482354.html 已设定抵押权的房地产列入拆迁范围的,抵押双方可否重新设定抵押房地产http://s.yingle.com/cq/482350.html ‘拆迁’的制度纠结http://s.yingle.com/cq/482346.html 法学家意见被指不靠谱http://s.yingle.com/cq/482342.html 新拆迁条例在基本法律关系上有重大突破http://s.yingle.com/cq/482338.html 四川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http://s.yingle.com/cq/482334.html 房屋拆迁补偿计算公式http://s.yingle.com/cq/482330.html 美容院转让合同http://s.yingle.com/cq/482326.html 拆迁人延长拆迁期限提出申请的时间规定http://s.yingle.com/cq/482322.html 拆迁法律法规溯源http://s.yingle.com/cq/482318.html 房屋拆迁评估机构的三种选定方式http://s.yingle.com/cq/482314.html 物权法与拆迁条例矛盾凸显http://s.yingle.com/cq/482310.html 房屋拆迁管理须知http://s.yingle.com/cq/48230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补偿金不得低于市场价http://s.yingle.com/cq/482302.html 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http://s.yingle.com/cq/482298.html 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报告的证据审查分析http://s.yingle.com/cq/482294.html 昆明市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290.html 对我国当前城市房屋拆迁行为分析和探讨http://s.yingle.com/cq/482286.html 领有营业执照的住宅房屋如何补偿安置http://s.yingle.com/cq/482282.html 征收条例对房屋评估规定太模糊http://s.yingle.com/cq/482278.html ‘房屋征收’和‘房屋拆迁’的区别http://s.yingle.com/cq/482274.html 列入拆迁公告房屋无法办理过户http://s.yingle.com/cq/482270.html 如何修改拆迁条例大家意见分歧较大http://s.yingle.com/cq/482266.html 拆迁补偿中的涉税问题http://s.yingle.com/cq/482262.html 接受委托的拆迁单位违法转让拆迁业务会受到什么处罚http://s.yingle.com/cq/482258.html 房屋拆迁一般常识http://s.yingle.com/cq/482254.html 什么是‘被拆除房屋的房地产市场单价’http://s.yingle.com/cq/482250.html 浅析土地补偿协议的法律属性及其行政诉讼问题http://s.yingle.com/cq/482246.html 新拆迁条例终出初稿‘被拆迁人’变‘被征收人’http://s.yingle.com/cq/482242.html 承租人有权分割拆迁补偿款吗http://s.yingle.com/cq/482238.html 北京大望京村腾退补偿安置方案出台http://s.yingle.com/cq/482234.html 什么是城市房屋拆迁http://s.yingle.com/cq/482230.html 最新拆迁条例http://s.yingle.com/cq/482226.html 拆迁案判决基本依据拆迁条例http://s.yingle.com/cq/482222.html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http://s.yingle.com/cq/482218.html 申请房屋拆迁证应提交的资料http://s.yingle.com/cq/482214.html ‘拆迁’改为‘征收’是一项重大进步http://s.yingle.com/cq/482210.html 被拆房屋的建筑面积如何计算http://s.yingle.com/cq/482206.html 离婚后还能得到房屋拆迁补偿吗http://s.yingle.com/cq/48220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房屋拆迁过程必须举行听证的阶段http://s.yingle.com/cq/482198.html 征地拆迁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http://s.yingle.com/cq/482194.html 拆迁纠纷裁决http://s.yingle.com/cq/482190.html 拆迁法律关系的分类http://s.yingle.com/cq/482186.html 浙江城市房屋拆迁单位资格规定http://s.yingle.com/cq/482182.html 今起可预订棚户区产权调换房新房有升值潜力http://s.yingle.com/cq/482178.html 如何解决拆迁纠纷裁决http://s.yingle.com/cq/482174.html 须先安置后拆迁http://s.yingle.com/cq/482170.html 单位可放弃产权给公房承租人http://s.yingle.com/cq/482166.html 昆明市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162.html 着手编制2017年度房屋拆迁计划http://s.yingle.com/cq/482158.html 天津市延长房屋拆迁期限审批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154.html 南京河西要建产权调换房政府回购安置拆迁户http://s.yingle.com/cq/482150.html 房屋拆迁补偿http://s.yingle.com/cq/482146.html 房屋拆迁如何认定非居住房http://s.yingle.com/cq/482142.html 公用公房产权调换应进行市场评估http://s.yingle.com/cq/482138.html 江西房屋征收严禁暴力和威胁补偿价不得低于市场价http://s.yingle.com/cq/482134.html 拆迁补偿的计算方法及房屋拆迁的补偿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130.html 私买承租公房使用权面临拆迁过不了户但能分拆迁款http://s.yingle.com/cq/482126.html 全面评价拆迁制度运行的成本,以成本最小化为导向,推进拆迁制度改革http://s.yingle.com/cq/482122.html 夜间拆除于法无据应追责http://s.yingle.com/cq/482118.html 申请拆迁行政裁决要提交什么资料http://s.yingle.com/cq/482114.html 农村平改拆迁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http://s.yingle.com/cq/482110.html 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房屋拆迁期限延期通知http://s.yingle.com/cq/482106.html 关于拆迁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10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征收房屋须超三分之二住户同意http://s.yingle.com/cq/482098.html 拆迁人能否自行实施强制拆迁行为http://s.yingle.com/cq/482094.html 同步拆迁是否侵犯被拆迁人的平等权http://s.yingle.com/cq/482090.html 地方政府征地拆迁应注重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086.html 金华二七区块旧城改造房屋征收补偿细则出来了http://s.yingle.com/cq/482082.html 房屋拆迁中的过渡期限http://s.yingle.com/cq/482078.html 房屋拆迁引起停产,停业损失是否可赔http://s.yingle.com/cq/482074.html 迁入户口或分户不增加补偿http://s.yingle.com/cq/482070.html 主导拆迁的只能是法治与民主http://s.yingle.com/cq/482066.html 被拆迁人的哪些权利易受侵犯http://s.yingle.com/cq/482062.html 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有哪些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058.html 海南省城镇房屋拆迁单位资格管理规定http://s.yingle.com/cq/482054.html 房屋拆迁的基本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050.html 漳州客运南站年内有望开工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出炉http://s.yingle.com/cq/482046.html 拆迁的现实秩序http://s.yingle.com/cq/482042.html 房屋拆迁程序有哪些,多了解不吃亏http://s.yingle.com/cq/482038.html 拆迁非居住租赁房屋承租人应享有哪些权利http://s.yingle.com/cq/482034.html 被拆迁房屋承租人能申请拆迁行政裁决吗http://s.yingle.com/cq/482030.html 家庭婚姻关系变化引起的拆迁纠纷处理http://s.yingle.com/cq/482026.html 产权调换中三个不可忽视的问题http://s.yingle.com/cq/482022.html 农村私有房屋拆迁如何补偿http://s.yingle.com/cq/482018.html 房屋拆迁应经过的法定程序http://s.yingle.com/cq/482014.html 准确界定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制度意义http://s.yingle.com/cq/482010.html 拆迁范围如何确定http://s.yingle.com/cq/482006.html 北京应按照征收制度解决房屋拆迁问题http://s.yingle.com/cq/482002.html 广州房屋拆迁办法出台‘原址产权调换’成亮点http://s.yingle.com/cq/48199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关于城市房屋拆迁的程序http://s.yingle.com/cq/481994.html 马某明等不服北京市东城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拆迁纠纷裁决案http://s.yingle.com/cq/481990.html 什么是拆迁工作五项制度http://s.yingle.com/cq/481986.html 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是什么http://s.yingle.com/cq/481982.html 房屋拆迁,原来帐户内维修基金如何处理http://s.yingle.com/cq/481978.html 房子拆迁程序一般常识http://s.yingle.com/cq/481974.html 宿迁拆迁命案宣判http://s.yingle.com/cq/48197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第二篇:征用集体土地程序及农用地转用报批程序
征收集体土地审批程序、农转用审批程序
第一部分
征地审批权限。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征地批准机关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一、下列情形中由国务院批准征收。
(一)、征收基本农田的或者征收的土地中含有基本农田的 所有占用基本农田都由国务院批准。对于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确实无法避开而必须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并按规定重新补划基本农田。
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征收审批权限的问题规定为“基本农田”但是实际上在征收土地中若经国务院批准应当一并由国务院批准而不是只有基本农田部分由国务院批准,所以在土地征收时只要被征收的土地含有基本农田就应当由国务院来批准。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即一般耕地。
(三)、其他类型的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征收土地若超过七十公顷无论是什么类型都必须由国务院来批准征收,包括了耕地之外的所有土地,同时也包括征用耕地35公顷以下、其他土地70公顷以下,两项之和超过70公顷的。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的。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农用地转用应当有国务院批准,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故在征收农用地的若用地项目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则征地审批实际上也应当由国务院批准。
二、省级人民政府的征地审批权限。
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5公顷以下的,其他土地70公顷以下的,包括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和其他土地之和不足70公顷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省政府批准征地的同时需要报国务院备案。
第二部分
征收土地报批程序(以批次征地为例)
一、征地告知。在征地报批前,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就当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征地告知书》的形式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同时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征地告知书》应当在拟征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张贴。征地按规定告知后,应当填写《征地告知书送达证明》。征地告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 2 栽、抢种的青苗,抢建或突击装修的地上附着物,征地时不予补偿。
二、征地调查确认。在征地告知后,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和数量等,据实填写《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应对调查结果予以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作为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依据,不作为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或地上附着物产权人是否同意征地的凭证。知情确认属于征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材料。
三、组织征地听证。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就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提出听证书面申请的,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组织听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听证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听证书面申请的,视为放弃听证。放弃听证的,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可在《征地告知书送达证明》备注栏内书面记载,由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四、组织报批材料。
报批材料主要有:
1、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征收土地方案、农用地转用方案、耕地补充方案、供地方案;
2、补充耕地证明;
3、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安置措施的说明材料;
4、征地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书;
5、被征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要求听证的,听证笔录;
6、占用林地的,提供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核意见;
8、农用地转用计划通知书;
9、土地权属地类面积审核表及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10、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成果报告书及勘测定界图;
11、拟占用土地的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总体规划图;
12、补充耕地位置图(在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
13、失地农民签署的知情确认材料。
五、报批审查:根据批准权限,根据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的位置,分城市批次用地和村镇批次用地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等形式上报。
审查并批准用地: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审查批准,对于程序合法、要件齐全的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用地政策,对上报的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查并批准用地。
六、缴纳有关税费:用地经批准后,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税费缴清后方可领取用地批文。
七、两公告一登记。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0日内,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公告期满,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范围内公告。
八、补偿安置听证。
被征地农民在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制订之前有权申请听证,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听证申请的,应当组织听证。
九、补偿安置。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并落实需要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途径。征地补偿安置不落实的,不得强行占地。
在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时应当除履行上述程序之外,在报批前还需要办理用地预审即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 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和项目备案、核准即有发展改革部门对该项目的立项。
第三部分 农用地转用审批及程序
一、征收农用地的、应当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对任何建设使用农用地的都必须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的可以批准农用地转用,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征用农用地也不例外,也应当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如果是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或未利用土地,则可以直接办理征收土地手续。
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土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这包括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在国务院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直辖市、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统一开发的建设用地,这些用地不管征地批准权是国务院,还是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时,同时批准征收土地,不需另行报批。这样可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基层政府和建设单位的负担。因此,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批准时应当同时报送征用土地所需报送的有关材料,符合征用土地的要求,使手续简化。
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和征用土地的批准权都属于省级人民政府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农用地转用审批和征用土地审批的要求,同时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审批手续,一般不要分两次办理以减少手续。
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在省级人民政府,征地审批权在国务院的,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并将农用地转用批准的有关文件,随同征地申报材料同时报国务院,由国务院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决定是否批准征用土地。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将在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后组织实施。
二、审查报批的条件
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确属必需占用农用地且符合土地利用计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三)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符合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规划且面积、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四)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必须符合单独选址条件。
征用土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被征用土地界址、地类、面积清楚,权属无争议的;
(二)被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被征用土地上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切实可行。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依法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不得办理土地征用。
供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一)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
(二)申请用地面积符合建设用地标准和集约用地的要求;
(三)划拨方式供地的,符合法定的划拨用地条件;
(四)以有偿使用方式供地的,供地的方式、年限、有偿使用费的标准、数额符合规定;
(五)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必须符合规划、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三、农用地转用审批
(一)、什么是农用地转用?
农用地转用是指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行为,又称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在征收土地的时候,如果涉及到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此外给类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农用地也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
(二)、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权限。
1、由国务院批准的农用地转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2、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农用地转用。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3、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农用地转用。
以上两项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农用地转用的审批程序。
A、征收土地时涉及到农用地转用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关于土地征收的程序办理。
B、建设村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涉及农用地的或建设项目占用国有农用地的可参照如下程序办理。
(一)转用告知。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市政府下达的用地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申请,确定转用地块;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对拟转用地块进行勘测定界;
(二)知情确认。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书面告知被转用土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拟转用土地的类型、位置、面积、质量等内容;
(三)组卷报批。由区县国土资源局报区县政府,并由区县政府逐级报有批准权的国家机关批准。
(四)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供地。
需要作出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政府很少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非农业建设占用集体农用地而上报农用地转用,在建设项目占用国有农用地的时候,才会发生单独的农用地转用。
四、农用地转用应当符合法定条件。
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符合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规划且面积、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五、农用地转用报批程序及材料
1、农用地报批程序
①用地单位提供用地申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平面布置图。
②勘察现场,绘制勘测定界图。
③填制《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等。
④占用耕地已落实占补平衡方案的,附具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报告,拟占补的,要附具占补资料。
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复印件)和土地利用幅现状图上标明位置、范围(1:10000)。并出具土地证复印件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和无违法占地证明。
⑥组合材料,县人民政府关于农用地转用的请示文。
⑦上报市国土资源局。
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必须全部实行分批次办理。应附具以下材料:
①市政府(行署)《关于×××市(县)××××第×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②县(市)政府《关于××××第×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③市(县)政府关于分批次用地的实施方案;
④《建设项目用地方案及呈报说明书》;
⑤土地证书复印件;未颁发土地证书的,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登记机关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内容同土地证书);
⑥补弃耕地协议或者市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补充耕地验收意见;
⑦土地勘测定界图;
⑧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标明地理位置);
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或补充耕地位置图。
3、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农转用报批,应附具以下材料:
①市政府(行署)请示文;
②县(市、区)政府请示文;
③《建设项目用地方案及呈报说明书》;
④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和投资计划;
⑤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⑥土地有偿使用的,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草案)或《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草案)。
⑦土地证书复印件;未颁发土地证书的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登记机关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
⑧需要补充耕地的,附补充耕地协议书、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
⑨土地勘测定界图;
⑩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⑾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标明地理位置)。
需要局部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国务院和省审批的,其规划调整方案随用地报件一同上报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市地审批的,须附市地同意调整规划的意见;对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确需建设项目,需先修改规划,按规定 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才能审批用地。
第三篇:试论集体土地征用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地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是我国实行土地征用的宪法依据。
一、集体土地征用的意义、原则及补偿标准
(一)集体土地征用的现实意义
1、满足集体土地进入房产市场是内在冲动和外在需求的需要。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长期存在,城乡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农村向城市索取资金和城市向农村索取土地的问题,资源配置的经济学规律不可避免要使集体土地涉足城市房产市场;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对土地的需求将不断扩大。为满足城市对土地的需求,填补需求缺口,城市除了向高空发展外,就剩下向郊区农村索取集体土地这唯一途径,这是是解决城市土地需求问题的根本途径。几十年来,土地征用制度为完善土地法律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应我国国情,保护农业用地的需要。
我国是一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人多地少、耕地资源贫乏的国家,集体所有土地肩负着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重任,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地相争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国家将“珍惜、合理的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农业用地改为房地产开发用地,其短期经济效益确实十分明显,这是导致我国目前耕地锐减的直接原因之一,如果对农业用地改为房地产用地不加以限制,任其自由发展,势必影响到作为我国经济基础的农业,增加不稳定因素,导致经济结构的混乱。设立土地征用制度就是为限制集体土地任意进入房产市场。确实需要的,必须履行国家机关的严格审批程序收归国有后,方可有偿出让。
(二)集体土地征用应遵循原则
1、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随着人口的逐年增长,耕地将继续减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2、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原则。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被征地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这不但因为征用土地是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而且因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私人行使权利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而且在与社会公共利益相抵触时就得对私人利益加以限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建设即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因此应在贯彻节约土地,保护土地的前提下保证国家建设用地。
3、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原则。
集体土地征用意味着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丧失,意味着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收益利益的丧失,所以用地单位应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妥善安排被征地单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是对被征用土地的生产单位要妥善安排生产;二是对征地范围内的拆迁户要妥善安置;三是征用的耕地要适当补偿;四是征地给农民造成的损失要适当补助。
4、谁征用集体土地谁给予补偿的原则。
征用集体土地的用地单位作为土地建设项目的直接受益者,理应按法定标准支付相关补偿费用,向被征用土地的集体组织给予补偿。在具体操作中,因涉及各方利益,所以既要考虑到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国家建设的发展,又要考虑被征地单位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力求做到国家利益优先,兼顾用地单位和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各方利益。
(1)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原则。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征用农民的土地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生活来源。因此,征地补偿应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原则,以保障农民兄弟的利益不因征地而受损。
(2)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的原则。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不能因征用土地之后的用途改变而改变,而是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确定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原来是耕地的,按耕地的标准给予补偿,原来是林地的,按林地的标准给予补偿,对地上物的补偿和对人员的安置也是如此。
(三)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标准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具体包括以下三项:
(1)土地补偿费。主要是因国家征用土地而对土地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土地投入和收益损失给予的补偿,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补偿费标准规定。
(2)安置补偿费。主要是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所给予的补助费使用。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征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标准规定。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如房屋、水井、林木及正处于生长而未能收获的农作物等,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二、我国集体土地征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征用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对于保证国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制度的缺陷日益凸现,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1、相关法律中“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界定。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这些规定都强调了征用的前提必须是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也就是说,只为某个或某些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利益需要,是不能征用集体土地的。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建设项目用地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或界定哪些项目用地不是为“公共利益需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征地审批程序的规定,可以间接推断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城市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需要占用土地,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应当属于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而事实上,为实施城市规划分批次征用土地后,由哪些具体的建设项目来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谁申请使用,就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出让或划拨给谁使用。这里面的“公共利益需要”尺度很难把握。
2、土地征用的补偿问题。
土地征用是政府强制性取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方式。这种所有权的转移是在有偿的方式下发生的。在此过程中,土地权利的转移不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是一种行政行为。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农民集体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政府。此时农民集体所有权表现为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其收益权受到削弱。我国《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这种补偿标准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它难以正确体现地块的区位差异及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等,进而难以维持农民现有的生活水平,导致农民对征地的不满;政府低价获得土地所有权、高价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也难以为农民所接受。
3、土地征用权的行使问题。
从世界各国对土地征用权力的行使来看,大多是为了公共利益。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更多的是采用通过与所有者合作或商议的形式获得土地,实行土地先买为主,征用为辅。当收买发生困难时,才实行土地征用。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用土地,但《土地管理法》则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但凡是不属于该集体经济组织的用地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都必须请求政府动用征地权,从而满足其用地的需要。我国自实行土地有偿制度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对征地权的行使乐此不疲。有的地方往往通过建立开发区、科技园等向投资单位提供优惠政策,而土地使用费往往作为其优惠的条件之一。尽管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审批权由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行使,但各级地方政府仍拥有一定的权力,加之监督机制不完善,便在征地申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
4、土地收益分配和管理问题。
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收益为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收益,因此这部分收益应该在失去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产权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即在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个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然而在实际中,一些县、乡镇政府也参与补偿收益的分配,从而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个人获取的补偿收益减少。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政府占了补偿收益的大部分,而农民作为集体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和经营者,在补偿中往往处于劣势,掌握在集体经济组织手中的征地补偿费也往往被少数村干部所侵吞。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从而使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成为虚置。加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之列,因此尽管在征地中对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相应的安置,但这种安置方式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趋向成熟的过程中,企业地位及用工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上岗,能者上,弱者下,农民即使通过安置获得一份非农职业,但受其自身素质的限制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往往成为下岗的首选对象。本人所在工作单位(*****)近几年随着合肥市**水库、**产业园及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工程的征地建设,街道**、**、**、**等村(社区)的集体土地被完全或部分征用,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最后的保障”,处于岌岌可危的境界。据统计,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有失地农民11504人,其中男性5339人、女性6165人,有就业能力却尚未就业的有6672人,约占失地农民总人数的58%。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法律制度的设计存在问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通过立法措施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措施有:
1、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范围,土地征用权只能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
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均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我们认为,“公共利益”应严格限定在以下几类:(1)军事用地;(2)国家政府机关及公益性事业研究单位用地;(3)能源、交通用地,如煤矿、道路、机场等;(4)公共设施用地,如水、电、气等管道、站场用地;(5)国家重点工程用地,如三峡工程、储备粮库等;(6)公益及福利事业用地,如学校、医院、敬老院等;(7)水利、环境保护用地,如水库、防护林等;(8)其它公认或法院裁定的公共利益用地。在合理界定“公共利益用地”的前提下,要确保土地征用权只能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其它非公益性用地,不能依靠征用农地,而应当主要依靠盘活城市土地存量市场以及开放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来解决。
2、以农用地市场价格作为确定土地征用费的基本依据。
现行《土地管理法》尽管提高了根据土地产值补偿的倍数,但还远未消除低成本征地的不合理状况。耕地的常年产量因为不能反映土地的位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格的经济因素,也不能反映同一宗土地在不同投资水平下出现产量差别的真实价值,目前世界大多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将土地市场价格作为征地补偿依据。在计划经济年代,土地没有价格,征地补偿依其常年产量未尝不可。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这样作就不利于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益。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也为了建立我国完善的土地市场,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在公平补偿原则下,征用补偿金包括两部分:土地的市场价格和相关补助金。土地的市场价格是指某一宗特定土地处于现状土地利用条件下,在公开市场中所有权形态所具有的无限年期的正常市场价格。在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具有多重功能,即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功能和对农民进行生存保障的社会保障功能及发展功能,农地所有权的市场价格要体现这三重功能。相关补助金是指因征地而导致搬迁费用、新的工作的前期费用以及农地中一些尚未折旧完毕的投资,对农村建设用地(如宅基地)则还包括建筑物的补偿费。
3、合理分配土地征用补偿收益,明确界定产权是实现征地补偿费合理分配的关键。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农民享有本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些权利可以通过土地登记,并发放相应的土地权利证书,从而在法律上得到有效的确认和保护。在权利证书中应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权利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或地籍调查查清各权利主体的土地边界、面积、位置等基本情况,使权利的行使能够对应特定的物,从而防止权利的虚化,使其不被他人侵害,从而真正享有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集体土地对农民而言不单是生产资料,还是保障资料。土地征用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永久性转移,农民将永远失去土地的经营权,失去生活的可靠来源和保障。因此在土地补偿中应考虑这一特殊性,使补偿收益更多地偏向失地农民,并指导他们合理使用这部分收益,用于再就业及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得份额应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生产建设,如兴修农田水利建设,购置农机具,帮助农民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更新品种,提高农业单产,同时还可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总之,土地补偿收益必须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真正体现农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产权工作的经济利益。
此外,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其他相关措施也要跟上,才能使其顺利地通行。一是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之后,可以真正实现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城市公益性用地可以通过征用农地解决,其它非公益性用地则主要通过土地储备机构在城市存量土地市场上采取“回收、收购、置换、整理”方式取得的土地来解决。这就为收缩征地范围后非公益性用地找到了途径,这既盘活了城市土地存量市场,又十分有利于保护耕地。二是缩小征地范围,实行依价补偿,就为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非公益性项目用地则由市场来解决,这就需要建立集体土地产权市场,尤其是要建立和开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但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运作。三是加快我国农用地定级估价的步伐,以促进农用地市场迅速发育并使之逐步成熟,为改革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作出贡献。四是应尽快出台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尽快建立以法律机制和经济机制为纽带的土地征用制度。
第四篇:集体土地征用协议书
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甲方:XX市XX区XX镇商东村委会 乙方:XXX 为贯彻落实市、区政府有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既达到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又集约节约耕地的目的。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XX省XX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就使用XX市郾城区XX镇商东村土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征用土地面积及安置人数
乙方使用甲方集体所有、使用的土地,南北长59米,东西长130米,面积为7670平方米计11.5亩。
二、手续的办理
甲方自签订本协议之日起五日内将该宗地内的建筑物和附属物拆迁清理完毕,将净土地交于乙方,并协助甲乙方办理相关手续。
三、转让费用及付款办法
六、协议生效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
份,甲乙双方各执 份。
甲方(盖章):
代表(签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章):
日
年月
第五篇:征用集体土地申请
集体土地流程相关大概流程(初稿)
1.征用集体土地申请:城中村改造用地单位需要征用土地进行项目建设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区、县级国土局政府部门提交相关文件、资料,提出用地申请;
2.建设用地基本情况,包括用地位置、用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等(大概包括:
1.用地单位有关资质证明;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者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3.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4.初步设计或者其他有关批准文件;5.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6.占用耕地的,必须提出补充耕地方案
3.土房及相关政府只需拟订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4.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国土房管局将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及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一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5.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级人民政府对上报的文件、资料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6.地籍资料或者其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4.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还应当提供城市规划图、项目规划图。
5.征地方案公告: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6.公告的实施: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公告,该人民政府的国土房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
7.征地补偿登记: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8.补偿内容调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有关国土房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申报文件
1.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
2.征用土地方案公告。
9.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2.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实施:有关人民政府的国土房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3.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意见: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人民政府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4.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确定:有关人民政府国土房管部门应当研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对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5.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审批要求:有关人民政府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人民政府审批时,应当附具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举行听证会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6.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管理:有关人民政府国土房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拨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有权要求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时限内提供支付清单。人民政府国土房管部门有权督促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予以公布,以便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查询和监督。
申报文件
1.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2.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
补偿安置的实施
基本工作流程
1.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用地单位与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2.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3.办理农转工手续,落实需要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途径,实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
申报文件
1.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2.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基本工作流程
用地单位征用集体土地,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根据以下不同情况由行政主管部门向用地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1.以有偿使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国土房管局与用地单位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向用地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用地单位交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后办理土地登记。
2.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国土房管局向用地单位颁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并办理土地登记。《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应当包括划拨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条件等内容。
申报文件
用地单位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时,应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各项文件、资料:
1.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的申请;
2.市政府批准征(占)地的批文;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征》附件和附图;
4.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图同比例尺的地形图4份;
5.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
6.工程进度计划;
7.计划任务结转单,但当年批准征(占)地的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