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乡地处老君山腹地,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境内自然景观荟萃,有我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有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奇特天象及“月挂红岩”的夜景等自然景观,市委、市政府将老君山确立为全市“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战略中的西翼,黎明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世外桃源村(本都丁村、史夸丁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纯朴的民俗文化脱颖而出,具备了申报云南省第二批旅游特色村的条件。
一、世外桃源村基本村情
世外桃源村隶属于*乡黎明村委会,有农户53户,人口200人,均为傈僳族居民,国土面积有7569.21亩,海拔2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482亩,人均耕地2.41亩;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二、旅游资源特色
世外桃源村位于洛玛底峡谷,黎明村委会石寨子组西边的沟壑中,一条溪流穿梭于奇峰丹石,层层转折,转出一道道瑰奇靓丽的景色,一村村诸如羊打脚、世外桃源村等如梦如幻的傈僳族村寨;沿溪而上,溪水随山石一回一转,路一回是一处美丽的景色,一个如仙境的村庄;水一转就是一座令人赞不绝口的奇峰,形成“曲溪百折,奇峰横卧”的迷人景色,举目四望,都被丹霞红崖包围着,丹霞纹理断层醒心明目,奇石无以数计,千姿百态。世外桃源村保留和延续着许多古老的民风,有最原始的穴居岩洞、也有傈僳族木楞房,这里每时每刻都被霞光包围着,早有朝霞,午有阳光直射丹霞赤壁的霞光,晚有晚霞,这里的一切生灵都在这美妙绝伦的霞光中生存。
三、区位优势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黎明这块神奇的土地备受世人关注,20xx年,“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20xx年,老君山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xx年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老君山旅游开发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将老君山开发列为丽江旅游二次开发的重点;20xx年2月24日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在黎明乡破土动工,敲响了黎明景区开发的钟声。
四、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情况
世外桃源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等原因,发展相对缓慢,群众收入低,20xx年1月29日,市委书记和自兴同志率市县各级领导到我乡慰问调研,在世外桃源村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把世外桃源村建成民族生态村,同时配套相应的项目资金。年内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投资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7734个工,完成了石寨子小组至世外桃源村全长5.3公里的道路硬化,极大地改善了该片区8个村民小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投入10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改善了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为了在国家公园规划范围内帮助社区原住居民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社区建设选择了世外桃源村的三户傈僳族民居为生土建筑绿色更新示范户,通过三户人家的建筑与环境更新改造,使原住居民的传统生土建筑通过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引入得到绿色的更新,在提升其功能的同时,提高生活品质,使建筑更加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同时为生态旅游的民居建筑改造更新提供示范;20xx月2月24日,参加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开工典礼的刘平副省长率省、市、县各级领导,亲自到世外桃源村进行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这些都为下一步该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申报玉龙县*乡黎明村委会世外桃源村为云南省第二批旅游特色村。世外桃源村在各级领导、社会各届的关心支持下,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相信伴随着老君山旅游景区的深入开发,世外桃源村将会建设成一个环境景观错落有致,功能完善、村容整洁、可以充分领略古朴民族风情与神奇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生态的世外桃源旅游特色村。
第二篇:体育特色村申报
××镇××村争创杭州市农村小康体育特
色村申报材料
××镇××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西北端,在××镇的西南。地处天目山余脉东北峰下,生态环境极其优美,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山林面积2295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875亩,耕地面积2690亩,森林覆盖率86%。
××村在村规模调整中,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辖有14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801户,2596人。随着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增强,村民在物质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希望在精神方面有所追求。因此,借着创建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的机会,村班子成员努力为村民打造一个舒心、快乐的文体活动场所并在组织、队伍、机构、设施、宣传等多方面打造一个体育强村,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现将我村创建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一项重要内容,村委班子成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大省的决定》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主导、村级引导、舆论倡导、队伍辅导、考核监督”的办法,把体育工作列入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
划中,纳入村两委的工作议事日程中,努力营造体育工作发展的平台。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1、组织领导建设。我村党委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把体育工作提上了一个高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入到计划之中。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拟定了《××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实施意见》,且制定了创建的计划,落实了工作措施,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把创建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2、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创建工作计划要求,我村建立了各项关于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从工作人员规范到比赛赛程的规章制度,从细节出发,维护体育工作的正常运转,构建健康的健身服务体系。
3、加大对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2009年以来,在村级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村党委坚持安排近15000余元的体育活动经费,达到人5.62元,预计2010年人均将达到7元以上,递增约12%以上。
二、机构健全
为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村建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体育辅导站,分别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负责村级群体活动的指导和开展。2009年××村还成立了篮球队、腰鼓队、象棋队,并制定了相关章程,配套成立了村体育辅导站,落实了体育指导员,使群众体育组织进一步完善健全,有利地推动了我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全村的体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建立了一个长期性和实效性的群体活动层次和群体活动
三、场地设施
2009年村委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针对村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的情况新建了3个健身点,共有健身设施40余个,方便大家健身。新建室外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场室内室外各一个,新建老年活动室1个,免费向老年人长期开放。新增活动面积2700平方米,人均活动场地面积达到1平方米以上。各个健身点的健身器材有专人管理,确保健身器材不被损坏,改善健身点的周边环境,给广大村民创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健身娱乐环境。
在文体活动室内、老年活动室、篮球场等场所内,都张贴了相关的制度,由专人保养和管理。
四、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倡导全民健身,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增强村民身体素质,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村全民健身了能够到小组还开展了乒乓球、象棋、跑步等比赛,建立了篮球队、腰鼓队、锣鼓队、象棋队等体育运动队,其中腰鼓队还参加了2010迎新年及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开业典礼等活动,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村村民积极参加镇里及村里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凭借自己勇于拼搏的精神,他们在一些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的在
比赛中努力拼搏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让我们为之振奋。2009年村委还组织了50余名村民参加了镇体质测试。
五、注重培训和宣传
创建杭州市体育特色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把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列入为民办实事,着重在完善和提高上下功夫,在丰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上下功夫。按照“三化”(园林化、人性化、人文化)和“三位一体”〔健身点、篮球场、乒乓球室(场)集中放一处〕的要求,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村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本村是山区地形,在人口集中,地势较为平坦处建健身场所,设置体育健身器材,可以与镇文化中心联合开展各类活动,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类多种多样的为题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2009年本村加大对体育创强及全民健身等重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宣传窗、标语、横幅、网络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学习典型经验,订阅体育健身方面的报刊、杂志等,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对于本村相关的体育工作台帐资料,建立健全体育档案及资料的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对体育活动的文件、秩序册、成绩册等相关资料进行归档。
以上是我村关于创建杭州市体育特色村的相关工作汇报,在这一创建过程中,我村的体育工作有了骄人的发展,“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我们要按照“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把“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创建活动推向深入,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我村体育工
作的跨越式发展。
××镇××村 二〇一〇年六月
第三篇:某市旅游特色村建设标准(范文模版)
某市旅游特色村建设标准
为抓住我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和旅游“二次创业”强势推进我市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改善等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全市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探索以旅助农、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的发展路子,积极发挥旅游产业在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关联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旅游特色村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和推动全市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特制定全市旅游特色村建设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标准作为全市旅游特色村建设和验收、评价及相关规划的执行依据。
第二条 本标准按照建设与发展、管理与服务等条件,在全市遴选出3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作为重点建设示范。
第三条 除非本标准有更高要求,旅游特色村的建筑、附属设施、服务项目和管理必须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的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 在旅游特色村建设工作中,除执行本办法外涉及其他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
-1-
第二章 旅游设施建设
第五条 旅游基础设施
(一)房屋建设
1、有景观建筑。
2、能够体现传统与乡土建筑。
3、村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设施配套完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
4、传统风貌区、历史街区得到有效保护,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风貌协调统一。
5、有趣味,有民族特色小景观(如:摔跤、打陀螺、赛马、斗牛、射箭,八人秋千等)。
6、展现具有传统民族特色及乡土特色文化。
7、村容村貌整洁,建筑、街道与绿化、水体等自然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人居环境。
(二)旅游交通
1、道路基础设施,均有合理的配置和具体安排。
2、道路交通组织合理,对外交通不干扰村庄,内外交通顺畅便捷;路网布局合理;道路宽度、纵横坡、转弯半径等数据符合有关规定。
3、主次干道路面硬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交通标志、路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完备,进出便捷,或具有旅游专线。
4、配有场地平整的专用停车场,容量满足需求,标识
-2- 规范、醒目。
5、入村道路交通标识设置科学、合理、美观,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全村导游全景图(显眼位置,体现科学、合理、美观)。
6、垃圾站(箱)的数量适当、设施完好、分布合理、标识清楚。
7、村内安装的路灯布局合理。
8、配有特色旅游交通工具(如:马车、自行车等游览工具)。
(三)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包括:硬件、软件)
1、农家客栈设施
(1)发展能够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的(民俗)家庭旅馆和经济型客栈。
(2)住宿房间配有满足需要的消防、冷暖及换气设备。(3)客房和公共活动空间干净整洁、卫生舒适。(4)客房内配套设施满足需要,被褥、枕巾和卫生用具一客一换。
(5)客房内配有干净、整洁的卫浴。能得到定时清洁,无异味。
(6)卫生间内配有能定时供应热水的洗浴设施。(7)农家客栈门前配有标识指示牌。
2、农家接待餐馆设施
-3-(1)餐馆设施建设与周边的整体环境相协调。(2)餐馆服务设施规模与游客数量相适应,且能满足要求。
(3)能提供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风味的菜肴,且品种丰富。
(4)经常接待旅游者的餐馆,就餐环境要清洁,食品卫生要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
(5)有条件的村子设地方或民族特色风味餐馆相对集中的街区。
(6)餐馆门前具有标识牌、菜谱及价格公式牌。(7)餐馆内具有操作熟练服务员和能够唱几首民族特色敬酒歌表演队。、游览设施
(1)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功能齐备,配有专职服务人员,业务熟练,服务热情。
(2)游览路线布局合理,视野开阔,赏心悦目。(3)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规范标准,设置合理,与景观环境相协调。
(4)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有特色。(5)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布局合理,设计有特色,数量满足需要。
-4-
4、购物
(1)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协调。
(2)对购物场所进行集中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3)有能充分体现当地物产和文化的农副土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
5、卫生公厕
(1)公厕布点合理,便池能及时冲洗,卫生良好。(2)公厕数量能够满足游览客人。(3)公厕设备和设施完好。
6、文化娱乐
(1)有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
(2)有固定的地方民族特色,专门为游客表演的文艺节目。
(3)餐饮、住宿场所有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娱乐活动。(4)有一支为游客表演的专兼文艺团队。
7、导游服务
(1)有一支为游客提供服务景区讲解员队伍。(2)能够熟练为客人讲解,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服务态度好。
-5-(3)导游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4)导游词科学、生动、趣味性强,导游服务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旅游服务机制与管理
第六条 旅游产业定位与政府主导机制旅游业是所在县或乡镇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
第七条 旅游管理
(一)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职权,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合理。
(二)旅游质量、旅游安全、旅游统计、旅游培训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有效,措施得力,有定期监督检查制度,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和总结。
(三)有能为特定人群(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特殊服务的基本设施和服务流程。
(四)旅游市场监管与游客满意率100%。
(五)在游客中心设置意见(卡、箱),公布旅游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
(六)投诉处理及时,做到投诉必复,投诉处理档案记录完整。
(七)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和建议,提高接待质量,改进旅游服务。
第四章 精神文明
-6- 第八条 当地居民移风易俗,破除迷信,革除陋习。第九条 当地居民讲文明、有礼貌,不欺生、不敲诈,热情诚实,乐于帮助旅游者。
第五章 旅游安全
第十条 安全设施
(一)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有完善的消防、防盗、防灾、减灾、防震、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
(二)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没有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
(三)山地、水域等危险地段和道路事故多发地段有明显警示标志。
第十一条 安全制度
有明确安全制度和岗位安全职责,从业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有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第十二条 安全管理
(一)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消防培训和紧急救援知识与技能,配备有足够保安安全人员、医疗急救措施、常设性医务人员和常备药品,有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
(二)游客较为集中的区域配有足够的保安人员,以保证秩序和游客安全。
-7-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第十四条 有严格的卫生消毒设施与消毒制度,并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本建设标准由昭通市旅游局负责解释。本建设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施行。-8-
第四篇: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
2011年临江村创建游特色村
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县旅游局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村继续推进旅游特色村的创建工作,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一批休闲农庄积极改造、提质、升级,旅游业已成为我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临江村概况
五津镇临江村位于县城北部,距成都30公里,成雅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幅员面积10630亩,辖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58人。本村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是成都人近郊赏花、休闲娱乐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通过每年的柚花节会等活动,逐步形成了以赏柚花、品柚花宴、观生态田园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产业,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等优势,以旅游业为主的临江村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当明显。张大公馆有占地近千亩的柚树,景区内有大小农家乐50多家,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柚花节”。目前,我村基本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档次适中的旅游特色产品体系和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
据统计,今年柚花节期间,临江村共接待游客20万人
次,同比增长30%;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0多万,同比增长40%。全村人均旅游收入800余元,同比增长30%.二、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该村两委会班子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如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拓展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点,实现“创建”和村集体、农民增收”等多赢,按照县创建工作要求,村两委会将创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村支书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干部为成员的创建旅游特色村工作领导机构,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并最终验收合格,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临江村领导班子对创建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了分工,并落实到专人,并采取了四定措施,即定负责人、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小组成员还定期召开会议,传达创建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了创建工作有序、到位、高效地进行。
2、完善设施,优化环境。为不断加大对景区地保护性
开发和综合治理,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临江村以创建生态文明村和环境优美村为契机,依托村通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新修道路10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整个旅游环线达到15公里;对生活垃圾实行了集中收运工作,建了8个垃圾中转房和12个垃圾桶点,配备了20名保洁员,做到日积日清;另外,对景区道路、景点、农家乐等
统一作了标识和说明牌等;新植柚树200亩,全村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通过近几年来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升。
3、整合资源,引导发展。如何结合城乡统筹,通过乡
村旅游经营户的示范带动,促使农民向二、三产业集中,形成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以业主投资经营的、运用农村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进而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以来,按照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镇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村两委会一班人结合实情,采取以点带面、正确引导发展的措施,积极对上要政策、要项目,努力争取资金,加快临江村旅游经济发展步伐。每年一度的“柚花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游百年柚园〃赏田园风情”——开幕式文娱演出等旅游会节活动在我村拉开了帷幕。加大张大公馆景区内农家乐的管理力度,引导其从塑造自身形象出发,加大餐饮硬、软件改造,提升对外形象和接待档次,截止目前,有星级农家乐3家,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为78%。同时,通过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旅游理念,鼓励群众加快土地流转,改良果树品种。2010年,全村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直接收入达到700万元以上,从事旅游业人数达65%,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就业满意率、增收满意率均在98%以上。
4、强化培训,规范管理。结合创建工作,临江村把提高全村群众综合素质发展生态旅游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加大教育和培训。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新津县首个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和科学普及站。每年举办旅游接待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业主诚信经营理念和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举办“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班”,增加群众就业技能,促进农民有效增收。同时,为加大旅游管理力度,临江村还成立了村旅游领导小组,并设置景区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了景区旅游经营服务制度、环境卫生制度、游览安全制度,提升张大公馆风景区的对外形象,近年来,辖区内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同时在景区设立了公开的咨询点和投诉点,确保游客的合理权益不受损害,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规范经营,进一步树立了张大公馆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
三、存在的不足及2012年工作打算
临江村将以创建验收为新的起点,继续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围绕柚花节、观光休闲等特色项目,做好旅游品牌开发、包装、推广,切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营造出有不同特色、能吸引人来和留得住人的乡村精品旅游,以确保我村乡村旅游取得长效的发展。
一、存在的不足
1、品牌特色不突出。目前,临江村各特色点在内容和性质上存在设计雷同、内容简单、市场定位不明等现象,且经营特色不明显,在市场上至今未有响亮的品牌。
2、档次不高,品位偏低。临江村乡村旅游景点发展规模较小、档次偏低、设施简陋,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缺乏礼仪接待、食品卫生安全等技能知识,服务质量不到位,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3、宣传促销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特色在宣传推介的形式、载体、信息化方面发展比较滞后,主动搜集旅游信息资讯的敏感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传播力度,力争促销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二、下一步打算
1、结合旅游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根据《新津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创建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发展乡村旅游,广泛挖掘资源,在20个村民小组之间合理布局,平衡地区性差异。
2、推动品牌创建,提升精品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工作机制,开展农家乐的星级评定工作。多方渠道争取资金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打造成都市旅游特色村。
3、推进规范管理,提升软硬件水平。一方面,对特色点进行提升改造,扩大经营规模,完善接待设施设备,增加文化内涵,平衡生态环境维护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从经营服务理念、餐饮安全卫生、接待仪表礼仪等各方面提高景区人员素质,提升软环境。
4、抓好宣传促销,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印制精美宣
传促销材料,扩大纷发地域和受众群体;在其他相关网站及旅友论坛上,连接临江村乡村旅游专题栏目,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互联网等传媒,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我村乡村旅游的影响力;组织乡村风光摄影大赛活动,力争筛选一批表精美的摄影佳作,制作成乡村旅游画册。
新津县五津镇临江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五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五篇
篇一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乡地处老君山腹地,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境内自然景观荟萃,有我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有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奇特天象及“月挂红岩”的夜景等自然景观,市委、市政府将老君山确立为全市“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战略中的西翼,黎明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世外桃源村(本都丁村、史夸丁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纯朴的民俗文化脱颖而出,具备了申报云南省第二批旅游特色村的条件。
一、世外桃源村基本村情 世外桃源村隶属于*乡黎明村委会,有农户 53 户,人口 200 人,均为傈僳族居民,国土面积有 7569.21 亩,海拔 2500 米,年平均气温 16℃,年降水量 1100 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 482 亩,人均耕地 2.41 亩;20xx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9.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6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二、旅游资源特色 世外桃源村位于洛玛底峡谷,黎明村委会石寨子组西边的沟壑中,一条溪流穿梭于奇峰丹石,层层转折,转出一道道瑰奇靓丽的景色,一村村诸如羊打脚、世外桃源村等如梦如幻的傈僳族村寨;沿溪而上,溪水随山石一回一转,路一回是一处美丽的景色,一个如仙境的村庄;水
一转就是一座令人赞不绝口的奇峰,形成“曲溪百折,奇峰横卧”的迷人景色,举目四望,都被丹霞红崖包围着,丹霞纹理断层醒心明目,奇石无以数计,千姿百态。世外桃源村保留和延续着许多古老的民风,有最原始的穴居岩洞、也有傈僳族木楞房,这里每时每刻都被霞光包围着,早有朝霞,午有阳光直射丹霞赤壁的霞光,晚有晚霞,这里的一切生灵都在这美妙绝伦的霞光中生存。
三、区位优势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黎明这块神奇的土地备受世人关注,20xx年,“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20xx 年,老君山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xx 年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老君山旅游开发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将老君山开发列为丽江旅游二次开发的重点;20xx 年 2 月 24 日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在黎明乡破土动工,敲响了黎明景区开发的钟声。
四、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情况 世外桃源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等原因,发展相对缓慢,群众收入低,20xx 年 1 月 29 日,市委书记和自兴同志率市县各级领导到我乡慰问调研,在世外桃源村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把世外桃源村建成民族生态村,同时配套相应的项目资金。年内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投资 40 万元,群众投工投劳 7734 个工,完成了石寨子小组至世外桃源村全长 5.3 公里的道路硬化,极大地改善了该片区 8 个村民小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投入 10
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改善了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为了在国家公园规划范围内帮助社区原住居民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社区建设选择了世外桃源村的三户傈僳族民居为生土建筑绿色更新示范户,通过三户人家的建筑与环境更新改造,使原住居民的传统生土建筑通过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引入得到绿色的更新,在提升其功能的同时,提高生活品质,使建筑更加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同时为生态旅游的民居建筑改造更新提供示范;20xx 月 2 月 24 日,参加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开工典礼的刘平副省长率省、市、县各级领导,亲自到世外桃源村进行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这些都为下一步该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申报玉龙县*乡黎明村委会世外桃源村为云南省第二批旅游特色村。世外桃源村在各级领导、社会各届的关心支持下,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相信伴随着老君山旅游景区的深入开发,世外桃源村将会建设成一个环境景观错落有致,功能完善、村容整洁、可以充分领略古朴民族风情与神奇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生态的世外桃源旅游特色村。
篇二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乡地处老君山腹地,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境内自然景观荟萃,有我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有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奇特天象及“月挂红岩”的夜景等自然景观,市委、市政府将老
君山确立为全市“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战略中的西翼,黎明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世外桃源村(本都丁村、史夸丁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纯朴的民俗文化脱颖而出,具备了申报云南省第二批旅游特色村的条件。
一、世外桃源村基本村情 世外桃源村隶属于*乡黎明村委会,有农户 53 户,人口 200 人,均为傈僳族居民,国土面积有 7569.21 亩,海拔 2500 米,年平均气温 16℃,年降水量 1100 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 482 亩,人均耕地 2.41 亩;20xx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9.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6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二、旅游资源特色 世外桃源村位于洛玛底峡谷,黎明村委会石寨子组西边的沟壑中,一条溪流穿梭于奇峰丹石,层层转折,转出一道道瑰奇靓丽的景色,一村村诸如羊打脚、世外桃源村等如梦如幻的傈僳族村寨;沿溪而上,溪水随山石一回一转,路一回是一处美丽的景色,一个如仙境的村庄;水一转就是一座令人赞不绝口的奇峰,形成“曲溪百折,奇峰横卧”的迷人景色,举目四望,都被丹霞红崖包围着,丹霞纹理断层醒心明目,奇石无以数计,千姿百态。世外桃源村保留和延续着许多古老的民风,有最原始的穴居岩洞、也有傈僳族木楞房,这里每时每刻都被霞光包围着,早有朝霞,午有阳光直射丹霞赤壁的霞光,晚有晚霞,这里的一切生灵都在这美妙绝伦的霞光中生存。
三、区位优势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黎明这块神奇的土地备受世人关注,20xx年,“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20xx 年,老君山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xx 年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老君山旅游开发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将老君山开发列为丽江旅游二次开发的重点;20xx 年 2 月 24 日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在黎明乡破土动工,敲响了黎明景区开发的钟声。
四、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情况 世外桃源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等原因,发展相对缓慢,群众收入低,20xx 年 1 月 29 日,市委书记和自兴同志率市县各级领导到我乡慰问调研,在世外桃源村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把世外桃源村建成民族生态村,同时配套相应的项目资金。年内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投资 40 万元,群众投工投劳 7734 个工,完成了石寨子小组至世外桃源村全长 5.3 公里的道路硬化,极大地改善了该片区 8 个村民小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投入 10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改善了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为了在国家公园规划范围内帮助社区原住居民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社区建设选择了世外桃源村的三户傈僳族民居为生土建筑绿色更新示范户,通过三户人家的建筑与环境更新改造,使原住居民的传统生土建筑通过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引入得到绿色的更新,在提升其功能的同时,提高生活品质,使建筑更加有
机地融入自然环境,同时为生态旅游的民居建筑改造更新提供示范;20xx 月 2 月 24 日,参加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开工典礼的刘平副省长率省、市、县各级领导,亲自到世外桃源村进行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这些都为下一步该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申报玉龙县*乡黎明村委会世外桃源村为云南省第二批旅游特色村。世外桃源村在各级领导、社会各届的关心支持下,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相信伴随着老君山旅游景区的深入开发,世外桃源村将会建设成一个环境景观错落有致,功能完善、村容整洁、可以充分领略古朴民族风情与神奇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生态的世外桃源旅游特色村。
篇三 2011 年临江村创建游特色村 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县旅游局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村继续推进旅游特色村的创建工作,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一批休闲农庄积极改造、提质、升级,旅游业已成为我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临江村概况 五津镇临江村位于县城北部,距成都 30 公里,成雅高速公路出口 7公里,幅员面积 10630 亩,辖 2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3558 人。本村自
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是成都人近郊赏花、休闲娱乐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通过每年的柚花节会等活动,逐步形成了以赏柚花、品柚花宴、观生态田园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产业,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等优势,以旅游业为主的临江村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当明显。张大公馆有占地近千亩的柚树,景区内有大小农家乐 50 多家,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柚花节”。目前,我村基本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档次适中的旅游特色产品体系和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
据统计,今年柚花节期间,临江村共接待游客 20 万人 次,同比增长 30%;旅游经营收入达到 1000 多万,同比增长 40%。全村人均旅游收入 800 余元,同比增长 30%.二、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该村两委会班子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如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拓展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点,实现“创建”和村集体、农民增收”等多赢,按照县创建工作要求,村两委会将创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村支书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干部为成员的创建旅游特色村工作领导机构,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并最终验收合格,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临江村领导班子对创建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了分工,并落实到专人,并采取了四定措施,即定负责人、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小组成员还定
期召开会议,传达创建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了创建工作有序、到位、高效地进行。
2、完善设施,优化环境。为不断加大对景区地保护性 开发和综合治理,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临江村以创建生态文明村和环境优美村为契机,依托村通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新修道路 10 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整个旅游环线达到 15 公里;对生活垃圾实行了集中收运工作,建了 8 个垃圾中转房和 12 个垃圾桶点,配备了 20 名保洁员,做到日积日清;另外,对景区道路、景点、农家乐等 统一作了标识和说明牌等;新植柚树 200 亩,全村绿化覆盖率达 85%以上。通过近几年来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升。
3、整合资源,引导发展。如何结合城乡统筹,通过乡 村旅游经营户的示范带动,促使农民向 二、三产业集中,形成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以业主投资经营的、运用农村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进而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以来,按照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镇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村两委会一班人结合实情,采取以点带面、正确引导发展的措施,积极对上要政策、要项目,努力争取资金,加快临江村旅游经济发展步伐。每年一度的“柚花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游百年柚园〃赏田园风情”——开幕式文娱演出等旅游会节活
动在我村拉开了帷幕。加大张大公馆景区内农家乐的管理力度,引导其从塑造自身形象出发,加大餐饮硬、软件改造,提升对外形象和接待档次,截止目前,有星级农家乐 3 家,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为 78%。同时,通过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旅游理念,鼓励群众加快土地流转,改良果树品种。2010 年,全村农家乐共接待游客 15 万余人次,直接收入达到 700 万元以上,从事旅游业人数达 65%,人均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就业满意率、增收满意率均在 98%以上。
4、强化培训,规范管理。结合创建工作,临江村把提高全村群众综合素质发展生态旅游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加大教育和培训。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新津县首个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和科学普及站。每年举办旅游接待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业主诚信经营理念和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举办“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班”,增加群众就业技能,促进农民有效增收。同时,为加大旅游管理力度,临江村还成立了村旅游领导小组,并设置景区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了景区旅游经营服务制度、环境卫生制度、游览安全制度,提升张大公馆风景区的对外形象,近年来,辖区内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同时在景区设立了公开的咨询点和投诉点,确保游客的合理权益不受损害,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规范经营,进一步树立了张大公馆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
三、存在的不足及 2012 年工作打算
临江村将以创建验收为新的起点,继续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围绕柚花节、观光休闲等特色项目,做好旅游品牌开发、包装、推广,切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营造出有不同特色、能吸引人来和留得住人的乡村精品旅游,以确保我村乡村旅游取得长效的发展。
一、存在的不足 1、品牌特色不突出。目前,临江村各特色点在内容和性质上存在设计雷同、内容简单、市场定位不明等现象,且经营特色不明显,在市场上至今未有响亮的品牌。
2、档次不高,品位偏低。临江村乡村旅游景点发展规模较小、档次偏低、设施简陋,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缺乏礼仪接待、食品卫生安全等技能知识,服务质量不到位,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3、宣传促销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特色在宣传推介的形式、载体、信息化方面发展比较滞后,主动搜集旅游信息资讯的敏感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传播力度,力争促销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二、下一步打算 1、结合旅游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根据《新津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创建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发展乡村旅游,广泛挖掘资源,在 20 个村民小组之间合理布局,平衡地区性差异。
2、推动品牌创建,提升精品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工作机制,开展农家乐的星级评定工作。多方渠道争取资金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打造成都市旅游特色村。
3、推进规范管理,提升软硬件水平。一方面,对特色点进行提升改造,扩大经营规模,完善接待设施设备,增加文化内涵,平衡生态环境维护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从经营服务理念、餐饮安全卫生、接待仪表礼仪等各方面提高景区人员素质,提升软环境。
4、抓好宣传促销,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印制精美宣 传促销材料,扩大纷发地域和受众群体;在其他相关网站及旅友论坛上,连接临江村乡村旅游专题栏目,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互联网等传媒,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我村乡村旅游的影响力;组织乡村风光摄影大赛活动,力争筛选一批表精美的摄影佳作,制作成乡村旅游画册。
新津县五津镇临江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篇四 科学发展 和谐乡村 ——打造鲁中休闲、养生第一村
中郝峪村,地处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境内,鲁山主峰之阳,黄花山---志公坪之阴,十里桃花溪之尽头,大有“林尽水源、世外桃源”之韵味。现有村民 116 户,人口 346 人,党员 15 名,耕地面积 61 亩,山林面积 3900 亩,林果面积 1002 亩,水域面积 40 亩村内峰峦叠翠,四周青山,林木繁茂,花果飘香,百鸟争鸣,本村森林覆盖率百分之 98.6,百年以上古树千余棵,多条小溪缓缓流淌水中矿物质含量千余种,常年夏季平均气温 26 摄氏度以下,负氧离子含量四万以上,在村内一天吸氧量四吨以上,是一处以体验式休闲为主的养生小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物质的需求、对健康指数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不进则退的生存法则,呼吸是漫天的灰尘和废气,节日假期越来越渴望一个鸟语花香、宁静清新的去处。2007 年以来,中郝峪这个地处在鲁山脚下林木繁茂、气候宜人的小山村,在市、区各级部门的引导下积极抓住旅游经济这条增收的经济脉,看准时机大胆创新,在不影响生态的情况下开始了科学发展的旅游乡村之路。村内相继开设了三个以农家菜为特色的小饭庄,并可容纳几十人休息的小旅馆。
随着旅客的增多,小小的山村也变得繁忙起来,但村两委没有局限于现在的这一点点成果,当今经济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村两委因此制定了“一年起好步、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战略发展目标,要先走在社会的前沿,必须比社会跑得快,比常人付出更多、更艰辛,旅游即是服务,要从量变—质变,在增加项目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制度,用经济制度来约束业户,用村民增收来信服村民。
摆着为民增收,为民创利的目的,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村两委带领村民真抓实干,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度整改村容村貌,整改河道,整修道路,夯实硬件设施,大力开发村旅游项目,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区级旅游特色村”、“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
一、主要项目 单一的旅游项目留不住游客,村两委清楚的看到自身的劣势,2009年本着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的理念,投入 500 余万元,建设成立了占地 600 余亩的前沿真人 cs 野战俱乐部,成立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依次开发了占地 100 余亩的拓展培训基地,配套建设相关培训设施,射箭场、500 米水上漂流等娱乐项目,合理规划场地,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情况下,规划了巷战区、穿越区、休闲区、娱乐区、野战区、培训区等娱乐场地,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做好宣传,扎实服务水平,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打造品牌上谋发展。
1、吃 民以食为天;幽幽谷旅游合作社在最先下功夫的就是在吃上面,在不破坏生态情况下,相继在村小河内建造饭庄三个,并对所有的菜品进行研究,针对我们村情况,常年特色野菜,放养山鸡等特色菜品。在用餐环境上也进行提升,无杂草,无蚊蝇。在自然环境下食用绿色食品,物质、精神同时享用。
2、住
2008 年,村两委克服了群众关系复杂,难管理,难统一,经费紧张等困难,对村住宿业进行整合规范,成立了幽幽谷旅游合作社,投资 800 余万元以普通农家院为基础,建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的特色旅游项目,在开发建设“农家乐”时,我们引导业主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各自的特色寻求错位发展、差异发展和资源共享。充分体现“农家乐”的原汁原味,做足“农”味;增加参与性、娱乐性等服务功能,做足“特”字文章,使游客喜欢来、玩得牢、留得住。
并在村附近的山林内设立的不同大小,不同地形,不同条件的野外帐篷宿营地,让游客在夜晚休息的同时零距离贴近大自然。
3、品 幽幽谷旅游合作社依托我村林果优势,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让游客真正体验到了采摘的快乐。以桃花节、板栗周、采摘月的形式,形成了“游在中郝峪、吃住农家乐、采摘农家果”特色旅游形式。旅游让身居山区的农民,在家就能有了创业的机会,游客来了,山村忙了,农民富了,全村人均收入从 2007 年的人均 6000 元增长到现在的人均 18000 元。
4、玩 真人 cs 俱乐部成立以来,村两委克服经费紧张,人才匮乏的现实,高薪聘请专业拓展教练和 cs 教练,提高项目的运营能力和培训水平,在原有传统 cs 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新玩法,新地图,新战役,做到让到村游客 “玩一回、爱一回、再来一回”的品牌效应,2012 年成功
举办了“淄博市首届真人 cs 大赛”,此次大赛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挑战自我,快乐生活”为比赛目标,共吸引全市上百支队伍,共千余人参加,圆满举办此次活动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誉,大大提高了俱乐部的组织能力和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使真人 cs 野战成为中郝峪村旅游的一个亮点。俱乐部同期接待国内百余家大型企业中层干部到我基地进行拓展培训,口碑颇佳。
二、运营管理及模式 我村发展旅游经济,以股份制形式,人人参与,能者多劳,参与有份,多劳多得,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村民的积极性。采用人人入股、个个收益的运营模式,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有房的用房屋投入,有资本的用资本投入,广泛引年轻人才,积极参加培训,提高素质水平,人才也属于本村旅游合作社投入方式的一种,充分整合本村现有资源,公司和合作社都本着服务老百姓服务的经营理念,从老百姓切身利益出发,对所有公司、合作社相关账目实行公开制、透明化,根据入股百分比不同,定期公开账目,本村村民也处处为公司和合作社着想,都积极的支持将收益转化为二次投资,继续建设发展本村特色旅游项目。公司和合作社也统一规划管理。
A、运营管理 1)
吃的管理 对所有餐具及制作间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对所用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对游客进行服务回访评定好坏。
2)住的管理
办理相应手续,规范住宿标准,公司和合作社提出了“一人一登记、一人一换洗、一人一满意 ”的管理原则。
提高住宿质量,对农家院进行整修和整改,每家每户加装太阳能,改造直冲式厕所。
制作统一的标志标牌,对住宿人员统一进行公安联网登记,洗漱用品全部统一使用一次性酒店用品。
每日进行安全卫生检查,提高卫生标准,床单被褥使用后统一进行消毒和紫外线杀菌,做到住的放心,睡得安心。
在每个客人住宿退房后都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及时满足游客要求。
3)玩的管理 游客在自主游玩时不允许打扰干预,让游客真正放松休闲。
在游玩时保证游客安全,并及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在每个项目的进行时安全到人、并有三名安全监督员进行安全隐患检查 B、入股、分红形式 1)
资本入股 利用村民一辈子的原始积累,本着自愿原则进行现金入股。
2)
不动产入股 利用外出打工村民,闲置房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后当股金入股。
3)
人才入股
由于是旅游业,并且刚起步淡旺季很明显,为了保证人才的稳定,根据人才的业务量和业务水平进行全年考核评定股份。
4)
山林入股 村民承包的闲置山林,在不破坏生态的条件下,对有利用价值的山林进行评估,按市场价格变换为股金入股。
5)
土地入股 村民的种植作物及经济作物,在估算每年创造的价值进行评定,按市场价格变换为股金入股。
6)
劳动力入股 村民在合作社内进行工作,按酬劳的市场价进行评定,按市场价格变换为股金入股。
7)分红 所有分红根据入股情况平均分配 三、村民日常管理 针对村民群众的复杂关系,村委在处理群众关系这个难点上,下大力度进行集中学习,破除陋习树新风。在全村长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2007 年制订了《中郝峪村村规民约》,从细节抓起,从环境卫生,礼貌用语,规范庭院等各类方式,集中进行学习,提高村民整体素养,真正让每位村民带着微笑迎着旅客来,旅客带着微笑走。安排村民素质培训、旅游知识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家乐”经营户及从业人员的法律、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加强旅游知识、接待礼仪、烹饪技术、诚信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农家乐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
四、主要困难
1)由于常年以服务接待为主,村委收入微薄,人才进入很少。
2)资金流短缺严重,外资注入太少,局限性很强。
3)政策扶持较少,束缚性很大。
4)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需要相应的帮扶及奖励。
五、下步发展目标(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不破坏生态谋发展的道路,大力开发旅游新景点,整合资源,准备招商引资修建全亚洲最长滑索,计划建设 476米,并建造鲁中第一狩猎场,形成走上山,玩在山,滑下山,乐在心的旅游模式。
(二)继续规范农家乐住宿,餐饮水平,争取年内打造淄博市特色旅游山村,着重建设一批星级农家乐,在市区的各类评比中脱颖而出。
(三)加大真人 cs、拓展培训、特色山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加大我村旅游知名度,提高旅游形象,从细节起步,从细节抓起,从细节中进步。
(四)积极协调各部门,对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整改,建设和谐乡村村主题公园,休闲、养生、度假场所,努力打造公司化管理式原生态旅游乡村,体验式休闲乡村。
(五)利用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对外进行整体招商和人才引进,使我村得旅游项目在量上增多,并在质上得到飞跃。
希望在市、区领导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引下,在我们全体村民的努力下,使我们村的旅游经济成为鲁中上空一个不朽的传奇。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证实,为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为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持我村的文明形象,提高村民的正常生活水平,经村两委及村民代表研究通过,特制定村规民约:
一、公路两侧和村内所有的水泥路,不准堆放柴草、沙石、晾粪及一切妨碍村容的障碍物,对搞建筑确实需占路的应尽量整理少占,在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干净恢复原状。
二、生活垃圾能自己处理的自己处理,不能自行处理的一律送入垃圾池,不能乱丢乱扔,保持门前房后清洁卫生 三、对养鸡、养狗、养羊户实行全部圈养,如户主不听,每出户一次罚款五十元,从年内福利中扣除 四、严禁酒后闹事、在街上大吵大闹、打架斗殴,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秩序,对当事人以及当事人在我村任何地方或场合同时参与酗酒的所有人员进行罚款,一次每人一百元,从年内福利中扣除 五、发扬尊老爱幼的好风气,对不孝敬老人的儿女,只要老人找到村两委一次,将其本户的全年福利转发给其老人 六、如有村民在本村偷盗价值十元以上的将其全年福利全部扣除或有意破坏集体及个人财产按损失价值五倍以上包赔对方 以上规定望村
民自觉执行,互相监督。做一名有素质、有觉悟、有文明、懂礼貌、保护环境的新型农民。
具体负责人:陈焕富、李兴叶 二零零七年元月一日 农家乐服务标准 为了我们村农家乐继续发展,吸引更多游客住宿我公司统一制定如下要求:
1、2、3、4、5、6、7、8、9、住宿房间、院落整洁无杂物。
住宿条件必须具备 24 小时凉水、热水、照明电、洗刷场所。
卫生间改为水冲式卫生间,配备洗澡间。
住宿床铺必须整洁如新,不得有褶皱、头发等杂物。
住宿房间必须空气清新,不能有杂味。
住宿院落必须干净整洁,没有柴火,垃圾等其他杂物。
住宿期间不得擅自进入客人房间。
住宿客人损毁物品必须及时上报不得擅自处理。
对待住宿客人必须热情大方,不得与客人发生争执,有问题及 时汇报公司处理。
10、在住宿期间院落房间必须做到一天一清理。
希望在业主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的农家乐成为全国五星农家乐。
幽幽谷乡村旅游合作社 篇五 河北省特色村 ——内丘县岗底村申报材料 岗底村位于内丘县西部太行深山区,全村 170 户、630 口人。1984年以来,在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一个原本人均收入不足 80 元的小山村一跃成为拥有以富岗集团为龙头、六家集体企业、固定资产 5600 多万元、人均纯收入 1.8 万元的全市首批小康村。
科技治山造林起步,带动村域经济发展 84 年以来,岗底村动用土石方 210 万立方米,栽植果树 20 多万株,建起 7800 亩的高效经济沟,并创出了“五统一分”的治山经验和“五分一统”的管山模式,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同发展的“花果山”和“聚宝盆”。获得了 “全国植树造林千佳村”、“全国水土保持治理小流域示范工程”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被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称之为“太行山中一颗星”,村总支书记杨双牛当选十六大党代表,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实施科教兴村战略,以科技推动绿色果品产业发展 引进各类科技专家、成立农民科技夜校和成人学校,培训全村 100 多名果农成为技术骨干、28 人获得初、中级技术职称、12 名果农成为周边县市的果农技术顾问;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十余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引进了多项林果生产技术; 在山区农村率先投资 150 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楼和科技楼,家家户户接通了卫星闭路电视,每年播放 30 多部科教片;补贴 50%的费用为每家每户村民定报纸,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社会尊敬金,不到十年的时间村里就出了两名博士生、5 名研究生、20 多名大学生和 50名高中、中专生。2010 年,全村 208 名果农参加邢台农校“送教下乡”和“持证下田”技能培训,191 人获得国家农业部下发的初中级果树工技能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和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教司张昭文副巡视员对岗底村“持证下田”科教
兴村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岗底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村示范村”、“全国成人教育先进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标准管理,品牌销售及业务拓展 标准化管理 在 2004 年,岗底就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小松、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为富岗苹果量身定做了生产标准,运用“统 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轨道。具体讲,就是 128 道标准化生产工序。什么时间整枝,什么时间防虫、诱虫,什么时间疏花疏果,亩产多少个果,规定的具体明白。它即像工人手中的一张图纸,又使果农像工厂里的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标准的去生产苹果。为严格 128 道工序,所有果园全部建立日志档案,由村委会的生产技术部专人负责,执行没执行标准化生产工序,一目了然。他们在落实标准化生产上采用了“三铁”:铁心肠、铁 面孔、铁手腕。128 道工序少一道,罚款 200 元,一道工序做不到位,罚款 100 元,少三道工序加倍处罚,罚款 1000 元。有群众说干部是“铁石心肠”。铁石心肠换来了 128 道工序道道不少,道道用心做,道道做到位不缺位。连续 4 届获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去年,他们在 128 道标准生产工序的基础上,在生物控病虫草害,施有机肥、土壤背景、周围环境、清洁水源等,连过 25 道硬关,生产出了有机苹果。有机苹果上市,每公斤增值 2 元,每亩果园增收 6000 元;建立“电子简历”,实
现全程绿色监控。投资 100 万元在全省第一个为苹果上了安全追溯系统。每个苹果上贴有三个标签,第一个标签上的追溯码是采收关,第二个标签是装箱入库关,第三个标签是出库销售关。消费者进入富岗公司网站,在相应位置输入三个标签码,轻轻一点鼠标就会查到苹果在生产、物流、销售各个环节的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中收录的安全信息多达 59项,如果哪一个苹果出现问题,可以立即追溯到责任人,真正做到了从果园到餐桌的绿色监控。
品牌化销售 聘请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教授李保国,连续在岗底住了 15 年,手把手教果农种果树,至今他还在岗底住着。他为富岗研究出富岗 一、二、三号苹果,富含 18 种氨基酸,有 15 种高于全国标准,优于日本产的红富士。为以防假冒,注册与富岗相近的 37 个近似、类似的商标。95 年首创河北省果品注册商标的先河,98 年获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著名商标,99 年昆明世博会银奖,2001 年以后连续两届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2009 年,富岗苹果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富岗有机苹果”。2011 年,”富岗 FUGANG”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业务拓展 扩大绿色产品生产链,发展食品深加工项目。2004 年以来陆续开发了以山葱花、山韭花、杂粮豆、杂粮面、杏仁、蜂蜜等为代
表的六大系列、40 多个品种的山区特色产品。同年,在香港成功注册富岗分公司及其产品商标,并先后在北京、深圳等全国各地建立了 24个专卖店和果品批发窗口;2005 年相继与台湾经济贸易促进会和世界 500 强大型跨国企业——泰国正大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登上国际大市场。2006 年在石家庄成立了河北省首家无公害果品展销配送中心;2010 年与阿里巴巴网联姻,成功运作网上销售。把专卖店设在 4 亿网民的家门口,实现一网网尽天下,把公司做小,把客户做大。同年,在原有 3000 吨气调库的基础上投资 600 万元,又上了个 1000 吨的气调库,库存容量达到了 800 万公斤,冷链销售保证了消费者一年四季吃上富岗苹果,啥时想吃啥时买,啥时想买买得到。
富岗公司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和“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富岗苹果,2006 年被奥组委评为“2008 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荣获“中华名果”称号;2008 年又获“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殊荣;2008 年 10 月 10 日和 10 月 16 日,分别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第六次北京国际农交会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提高各项社会福利,完善文娱卫服务职能 岗底村每年为全村数十名老党员、老干部和孤寡老人发放慰问金;每年发放社会尊敬金,村民年满 60 周岁享受党总支统一安排的社会尊敬金。满 60-69 周岁享受的年社会尊敬金为 300 元;70-79 周岁的为 500 元;80-89 周岁的为 1000 元;90-99 周岁的为 3000 元;100 周岁以上的为 6000 元;每年发放教育奖励金,对参加高考的村民子女被全日制
大专以上学校录取的给予奖励。考取全日制大学专科的,一次性奖励 2000 元;考取全日制本科的,一次性奖励 5000 元;考取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一次性奖励 10000 元。被录取的考生凭当年的学校录取通知书领取教育奖励金;凡拿到“持证下田”技工证书的果农种出的苹果,每公斤收购比无证者高 2-5 毛钱。获得技能证书的果园,所种果园都挂上相应职称的标牌。农民家门上也相挂上应职称“之家”的标牌。持证者 60 岁享受村里发放的社会敬老金,比无证者多一倍;每年的春节、中秋节为村民发放大米、白面等福利。
每年给全村 18 周岁以上的村民免费进行一次体检。制定卫生制度,定期组织、检查村民户内外卫生。每年组织文艺戏曲演出 5、6 场次,并建立村民活动广场,丰富活跃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年来邀请全国几十名知名书画家和摄影工作者到岗底村举行笔会和采风活动。
加强基设施建设,创建文明生态村 进一步完善新民居建设功能,缩小城乡生活距离。村内主要街道已硬化成高标准的水泥路面,路边路灯成排绿树成荫,绿化度美化度明显提高;全村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漂亮、宽敞 的二层小洋楼和单元楼;为实现山区娃娃能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投资 200 多万元在村南建起一座能容纳 300 人的山区中心幼儿园;投资 300 多万元在村南建起一座储存亮达 1200 立方燃气,共500 户同时使用的高效、节能、环保的秸秆气化站,实现了两人烧火全
村做饭;投资 180 多万元全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地面卫星接收器;在主要街道口安装了电视监控和车辆减速带等的基础设施。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同发展的丰厚资源,开发以“农家体验游、休闲健身游、科普观光游”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吃、住、行、游、购、娱功能设施已逐步完善。
岗底村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河北省文明村”、“邢台市市级乡村公园”、“邢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