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2015年《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考试试题
西藏2015年《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考试试
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下列临时建筑中,应被责令限期拆除的是____①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②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③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A: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____年。A:1 B:2 C:5 D:10
3、区域变电所(站)通常是指大于等于____电压的高压变电所(站)或超高压变电所(站)。A:1kV B:2kV C:220kV D:110kV
4、城市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以____为宜;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____的行程。A:6~8km;20min B:7~9km;30min C:8~12km;40min D:9~1km;0min
5、下列行为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____ A:工商局对某企业的处罚决定 B:县级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 C: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D:人民政府执行行政法规关于处罚的规定
6、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确定各类建设项目,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规定,应依下列哪种程序核发选址意见____ A:先由市、县文物保护部门审查,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B:先由批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行政部门审查,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C:先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公示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D:先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7、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民防空工程规划,并纳入____ A:城乡规划 B:军事保护规划 C:城市防护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8、下列名同与解释对应关系有误的是____ A: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B:道路红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C:居住组团一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1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D: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谊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汤普森著《城市经济学导言》 B:伯吉斯提出同心圆城市理论 C:罗斯托克提出了”起飞论”学说
D:霍夫曼提出的霍夫曼系数H,为消费品工业的总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总产值之比
10、城市用地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在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中,城市建设用地不应包括的是____ A:保安用地 B:军事用地 C:古墓葬用地 D:村镇建设用地
11、下列____表述不正确。
A: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C: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D: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12、对违法占地行为的处罚方式不包括____ A:限期拆除或者没收 B:责令停止建设 C:责令限期改正 D:判刑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____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①重要基础设施;②公共服务设施;③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④生态环境保护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2000年,春兰集团决定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江苏省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发生了____变化。A: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15、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____ A:实行建筑工程优先原则 B:实行文物保护单位优先原则 C:另行选址
D:对文物保护单位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16、下列选项中,在城市蓝线范围内禁止进行的活动不包括____ A: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 B:建设各类排污设施
C:表经批准的情况下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 D: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17、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应当由具有国家规定的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管理部门____ A:应参与规划的编制,并给出参考意见 B:不应直接参与规划的编制 C:不应直接参与规划的调整 D:不应直接编制和调整规划
18、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下列违法建设进行行政处罚时,哪一项应当并处罚款____ A: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的违法建设 B:责令停止建设,予以没收的违法建设
C:责令采取改正措施,限期改正的违法建设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违法建设
19、.中等城市干道网密度规范规划一般选用____ A:3%~5% B:2.5%~4% C:2.4%~3% D:2.2%~2.6% 20、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都有密切联系,那么,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是____ A:推动力 B:原始动力 C:后续动力 D:根本动力
21、气源规划是指____ A:a.选择适当的城市气源 B:b.确定城市气源规模 C:c.在城市中合理布局气源 D:d.以上皆正确
2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____ A:合法性原则 B:行政法治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应急性原则
23、____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A:承载性
B: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C:地租 D:地价
24、《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____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物质空间决定论 C:综合多功能 D:大众参与
2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下列何种行为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取得国家赔偿____ A:违法征枚财物 B:行政裁决不当 C:制定的法规错误
D:行政机关建房侵占他人用地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城市的不同发展时期与主导产业是什么____ A: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三、第二产业 B: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二、第一、第三产业 C: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D: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2、行政监督最为基本的功能是____ A:行政监察 B:行政纠错 C:行政防护 D:行政干预
3、下列不属于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 A: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 B:城市交通工具形式 C: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D: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4、____是保证城市规划布局合理的重要手段。A:土地使用性质的控制 B:土地用地的审核 C:城市分区规划的审批 D:详细规划的审批
5、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不包括____ A: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B: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 C:改善人居环境
D: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公务员的一种方式是____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7、____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A:城市建设 B:城市发展 C:城市规划 D:城市管理
8、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组织编制其他市(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____提出报告。A: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地方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分为四级,即____ A: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 B: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 C:省级、直辖市级、市级和县级 D: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
10、互通情报,共商重大问题的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是____ A:信访制度 B:通报征询制度 C:民主生活会制度 D:办公会议制度
11、行政法律关系由____三大要素构成。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相对方、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相对方、行政法律联系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联系
12、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____ A: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
B: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C:缴纳闲置费
D:重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13、工业化成熟期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____ A:a.绝对分散 B:b.绝对集中 C:c.相对分散 D:d.相对集中
14、甲房地产公司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楼盘建筑施工合同,后乙经甲同意,将部分的管道安装工作交由丙建筑施工公司来做,并签订有书面合同。后经验收,丙所完成的管道安装工作严重不合格,乙所完成的工作也有重大的瑕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A:丙与甲之间并未签订合同,丙只需向乙就他们之间的合同承担违约责任,而无须向甲承担任何责任
B:丙虽然与甲之间并未签订合同,但是丙仍然要就乙对甲所承担的合同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C:由于乙已将管道安装的工作交由丙来做,对此,甲知情而且已表示同意,因此直接由丙对甲就此项工作负责,乙对此无需负责,乙只就其他工作向甲负责即可
D:丙需向乙就它们之间的合同承担违约责任,乙需向甲就他们之间的合同承担违约责任,而且丙需就他完成的管道安装工作与乙一道向甲承担连带责任
15、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____项需要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A:城市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大修和养护
B:城市规划区内公路和桥梁工程的大修和养护 C:城市道路需要设置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建设
D:为解决施工期间临时交通而设置的便道和便桥建设
16、不属于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选址原则的是____ A:站址应选择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具有良好的市政设施条件,运输方便
C:与相邻建筑物应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的安全防火距离
D:站址应在城市边缘,与服务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宜超过20公里
17、关于剪力墙结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a.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B:b.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
C:c.剪力墙结构建筑中墙体多,不容易布置面积小的房间
D:d.可以将剪力墙结构的底部一层或几层取消部分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18、居住区规划的编制方法包括____ A: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指标选择、方案研究与比较、成果制作。
B: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居住对象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指标选择、方案研究与比较、成果制作。
C: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居住对象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案研究与比较、成果制作。
D: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居住对象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案研究与选择。
19、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借用文物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____ A:6个月 B:1年 C:3年 D:5年
20、度量城市化标准是____ A:a.城镇数量 B:b.城市数量 C:c.城镇人口 D:d.城镇规模
21、对于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____ A:a.当直接由液化石油气生产厂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由供气规模、运输方式和运距等确定
B:b.当直接由液化石油气生产厂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可按月平均日用气量的4~5倍计算
C:c.当由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由供气规模、运输方式和运距等确定
D:d.当由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可按月平均日用气量的4~5倍计算
22、李某对某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便依法向有权机关申请复议。在复议期间,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了复议申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若李某在法定期限内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他也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若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前的必经程序,则李某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李某申请撤回复议申请后,他既丧失了重新申请复议的权利,也丧失了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D:李某撤回复议申请后,他还可以再次向复议机关重新申请复议
23、在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中,下列行政行为哪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____ A:制定城市规划考试用书 B: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C:查处违法建设
D: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原则包括____ A: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 B: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C:城乡统筹、合理布局、促进流通、繁荣经济
D: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
25、建设单位应向城市____填写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或提出建设项目选址的书面申请。A:规划设计单位 B:选址规划单位 C:人民政府
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篇:江西省2015年《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试题
江西省2015年《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指控制____ A: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B:大城市的城市功能的发展
C:市区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无限制扩展 D:城市用地的无限制扩展
2、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在20~1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____ A:10% B:5% C:20% D:18%
3、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____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4、领导活动的三个因素是指____ A:a.上级领导、下级负责人、活动 B:b.行为、影响、活动
C:c.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活动 D:d.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5、行政工艺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 A:研究提高行政质量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
B:研究行政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 C:研究保障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D:研究行政机关实现管理目标所采取的方式、于段和技巧
6、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都有密切联系,那么,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是____ A:推动力 B:原始动力 C:后续动力 D:根本动力
7、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不包括____ A:控制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强度 B:确定建设用地范围
C: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和监督
D:核定土地使用其他规划管理的要求
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管理原则不含____ A:整体保护原则 B:系统保护原则 C:特色保护原则
D: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保护并重原则
9、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____ A:合法性原则 B:行政法治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应急性原则
10、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____,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评估,作出是否重新编制规划的决定。A:后满2年 B:后满5年 C:届满前2年 D:后满前5年
11、城市道路分类中,按道路功能的分类可分为____ A:快速路和干路 B:干路和次干路
C: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 D:交通性道路和娱乐性道路
12、直接影响场地设计总体布局的自然环境条件有____ A:a.当地气象条件 B:b.当地地形地貌条件 C:c.当地工程地质条件
D:d.当地的气象、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等条件
13、按工程管线输送方式可分为____ A:重力自流管线和给水管道 B:重力自流管线和空气管道 C:空气管道和压力管线
D:重力自流管线和压力管线
14、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进行评价
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依授权行使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
C:国务院可以直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
D: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组织应当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15、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程序不包括____ A:申请程序 B:推荐程序 C:检查程序 D:确认程序
16、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由____负责审查后,报____批准。A: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 B:城市人民政府;上一级城市人民政府
C:上一级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上一级城市人民政府 D:上一级城市人民政府;上一级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17、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确定各类建设项目,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规定,应依下列哪种程序核发选址意见____ A:先由市、县文物保护部门审查,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B:先由批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行政部门审查,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C:先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公示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D:先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____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A:国务院
B: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C: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19、2000年,春兰集团决定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江苏省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发生了____变化。A: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20、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主要按____车道设计。A:a.自行车 B:b.摩托车 C:c.小汽车 D:d.大型汽车
21、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应当由具有国家规定的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管理部门____ A:应参与规划的编制,并给出参考意见 B:不应直接参与规划的编制 C:不应直接参与规划的调整 D:不应直接编制和调整规划
22、编制城市规划,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现____的原则。
A:布局合理、节约土地、环境友好 B:布局合理、环境友好、保护土地 C: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D:节约土地、布局%合理、保护资源
23、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形式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规定____ A:在整个道路网中,立体交叉口的形式应力求变化 B:交通主流方向应走捷径
C: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行驶时,不同的交通层面应相互套叠组合在一起 D:在整个道路网中立体交叉口的结构形式应简单,占地面积少
24、根据《人民防空法》规定,人民防空实行____方针。A: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蛄合 B: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协调发展 C: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D: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25、城市总体规划包括____ A: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分区规划 B: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C:市域中心城区规划和分区规划
D: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制定的,对城市规划区外的若干绿地、隔离带的绿线划定应该怎样执行____ A:遵照执行 B:参照执行 C:无须执行
D:由当地决定是否执行
2、对于已具备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每____检查一次。
A:5年中华 B:4年 C:3年 D:2年
3、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____进行的行政管理工作。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详细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 D:城市规划
4、在下列程序中,指出哪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方案)审批的前置程序____ A:对城声总体规划方案的技术论证
B:就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
C: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D:城市人民政府在批准前公布城市总体规划
5、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可分为____ A: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和名城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三个层次
B:物质形态保护、非物质形态保护两个层次 C:系统保护,特色保护,物质形态保护与非物质形态保护并重三个层次
D:文物古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形态特征的保护三个层次
6、《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据此判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的是____ A:行政机关和公民
B:公民、法人和行政机关
C: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
7、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____ A:地面水体的状况
B: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及含水层的条件 C:水体的流量、流速及水道断面
D: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8、.____是撤销不具备生效条件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最高机关。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9、关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确的是____ A: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B: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城乡规划的修改法律责任附则
C: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法律责任附则
D: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城乡规划的实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10、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借用文物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____ A:6个月 B:1年 C:3年 D:5年
11、在劳动构成分类中,____数量是随城市规模变动的。A:劳动人口 B:基本人口 C:服务人口 D:被抚养人口
12、甲房地产公司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楼盘建筑施工合同,后乙经甲同意,将部分的管道安装工作交由丙建筑施工公司来做,并签订有书面合同。后经验收,丙所完成的管道安装工作严重不合格,乙所完成的工作也有重大的瑕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A:丙与甲之间并未签订合同,丙只需向乙就他们之间的合同承担违约责任,而无须向甲承担任何责任 B:丙虽然与甲之间并未签订合同,但是丙仍然要就乙对甲所承担的合同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C:由于乙已将管道安装的工作交由丙来做,对此,甲知情而且已表示同意,因此直接由丙对甲就此项工作负责,乙对此无需负责,乙只就其他工作向甲负责即可
D:丙需向乙就它们之间的合同承担违约责任,乙需向甲就他们之间的合同承担违约责任,而且丙需就他完成的管道安装工作与乙一道向甲承担连带责任
13、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下列不符合消防要求的是____ A:a.当建筑沿街部分长度超过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B:b.沿街建筑应设连接街道和内院的通道,其间距不大于80m C:c.建筑物内开设的消防车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3m D:d.消防道路宽度应大于等于3.5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
14、不属于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选址原则的是____ A:站址应选择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具有良好的市政设施条件,运输方便
C:与相邻建筑物应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的安全防火距离
D:站址应在城市边缘,与服务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宜超过20公里
15、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公务员的一种方式是____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16、.____拥有受托立法的主体资格。A:全国人大 B:各地政府 C:最高检察院 D:最高法院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地方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分为四级,即____ A: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 B: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 C:省级、直辖市级、市级和县级 D: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
18、关于剪力墙结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a.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B:b.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
C:c.剪力墙结构建筑中墙体多,不容易布置面积小的房间
D:d.可以将剪力墙结构的底部一层或几层取消部分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19、互通情报,共商重大问题的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是____ A:信访制度 B:通报征询制度 C:民主生活会制度 D:办公会议制度
20、.旧区改建应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不加区别推倒重来,改建的重点地区应是____ A:危房简屋、设施简陋、街巷狭窄、住户拥挤 B:危房简屋、设施简陋、交通阻塞、污染严重 C:房屋破旧、设施不全、交通不便、污染严重 D:房屋攻旧、市容不雅、交通阻塞、设施简陋
21、下列哪项不应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____ A:保障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B:保障城市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的权威,保证城申规划顺利实施 C:保障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轨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D: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
22、燃气用量的预测与计算的主要任务是____ A:a.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与小时用量 B:b.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 C:c.预测计算燃气的小时用量 D:d.上述三项均不正确
23、我国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____①国家立法机关;②国家行政监察机关;③国家司法机关;④行政主体;⑤在特定的条件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4、改变停车场的使用性质,应由____批准。A: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B: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
C: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D:当地城市监察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25、下列不属于违法建设的是{)。
A:主管部门束按法律规定批准建设的项目 B:超过规定期限而未拆除的临时建设工程 C:经主管部门批准的临时建设工程
D:因建设单位需要而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设计图纸作了局部修改的建设工程
第三篇:城市规划原理
一、居住区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 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
1.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年间为发展的鼎盛时期。特点: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2.街巷制
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封闭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坊墙逐渐被商店所代替,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3.胡同
元朝以后,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二)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1.大街---里弄
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尽端路。
里弄的出现实际是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街巷、三合院空间压缩形成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2.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邻里单位理论的基本原则: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扩大街坊
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与邻里单位相比在空间布局上更自由灵活。
优点:形成完整的街景和内向的院落; 缺点:住宅拐角多,东西向多,不利于通风采光
4.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1933年在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设计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
5.居住小区
指以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穿越的完整地段,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小区基本特征:
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城市道路、绿地、水面、沟渠、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等)划分,用地的界限明确,地块完整,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2.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3.小区内设置小学、托幼、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道路自成系统,避免将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交通引入到居住小区内。5.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
6.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设有更加完善的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实际基本具备了小型城市的功能。
7.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综合居住区
(1)扩大小区:在城市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
(2)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综合体。(3)综合居住区: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优点:生活与工作方便,减少交通,节约时间,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多样。如:
生产综合居住区——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
办公综合居住区——居住与行政办公结合商业综合居住区——居住与商业服务结合等 8.社区理论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四个条件: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
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
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 价值取向不同
9.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
基本理念: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1993年召开了新城市主义协会(CNU)的第一次会议。1996年CNU第四次大会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主要原则有:
社区的紧凑;
清晰的中心和边界的邻里结构;
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居住人群的混合; 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 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城市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3)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开发和组织方式:
(1)TOD体系(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以区域城市理论(宏观)为基础,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结构,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使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
(2)TND体系(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住区开发)
提倡学习美国传统的城镇形态和结构,主张相对密集的开发,混合的功能和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创造街道、广场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有意义的空间并加强步行可达性。
TND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狭窄的网络行街道是TND开发模式的基础。设计原则:
1.具有容纳商业、文化或行政活动的邻里中心; 2.到达工作或购物地点的距离在5分钟行程内;
3.小尺度的街区划分,街道以网格状布置从而提供多种选择的交通路线,减轻交通压力; 4.以巷道辅助街道使其尺度减小,人行道带来开放性和步行性;
5.建筑物容纳多种功能,他们的高度和退界受到限制使街道得以保持统一性; 6.在显著位置安排市政建筑或社区公共建筑; 7.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安排多种住宅形态,使不同收入的人能彼此产生联系; 8.与大型公共交通有直接联系; 9.推动社区氛围和公众的责任感。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四、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集约化 人口增长,资源紧张——节地、节能、节材 社区化 识别性与归属感、文化与活力
生态化 合理绿化;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的利用 颐养化 人口老龄化——增设老人公寓及设施 智能化 科技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四新”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2.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左右。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
人口:3—5万人
用地:50—100h㎡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功能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基本要求 1.使用要求
2.卫生要求 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3.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4.经济要求
5.美观要求 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2.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3.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4.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6.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七、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主要因素: 住宅——主体 道路——骨架 公建——核心
绿化——空间、生态、视觉 基本要求:
1.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管理 2.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 3.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4.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 一)道路系统 1.布置要求(1)使用要求
·交通运输:上班、上学、购物、清运垃圾、消防救护等 ·利于整体规划布局:用地的划分、建筑及设施的布置 ·利于工程设施布置(2)安全与防护要求
·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功能明确、线路便捷,妥善处理不同功能道路的交点、减少交通穿越等 ·与抗震防灾结合:设置疏散通道、消防通道(3)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 ·合理的道路线路、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平行或斜交于等高线、平行河流 ·利用现有线路 2.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1)道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2)人流、车流的组织 ·人车混流 ·人车分流 常用方式: 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人车各设独立系统 人车立交
(3)道路分级布置(4)静态交通布置
停车设施、回车场、交通岛、地下停车设施 3.有关技术要求(1)出入口
·居住区、小区主要车行道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150m ·人行出入口间距≯80m ·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60m时,设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建筑物长度>80m时,在底层加设人行道
·居住区、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夹角≮75°(2)尽端式道路
长度≯120m,应设面积≮12×12m的回车场(3)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近郊居住区设专用公交线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1)方便使用:居民行为、服务半径(2)利于形成社区活动中心(3)自身建设要求
(4)利于经营管理(增加创收)(5)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老龄化 2.公建系统的规划布局
(1)社区活动中心 :集中形成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2)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安静、安全地段,室外活动场地(3)医疗卫生设施:安全、卫生、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独立地段(4)基层商业服务设施:日常必需品,分散设置(5)市政公用设施
变电所、煤气调压站——位于负荷中心 锅炉房——下风位,设有运输通道 垃圾收集站注意遮蔽
(三)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非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道路绿地 生态、防护绿地(1)集中、分散相结合
(2)绿化余活动场地、建筑空间相结合(3)植物品种选择
考虑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应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透光、遮阳、无毒、防火等。4.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2)整体中突出中心(3)连续中沟通交往(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满足日照、通风、防灾要求;防止污染;提高绿化率;增强自循环能力
一、住宅类型选择
(一)住宅类型
(三)住宅类型的选择
1.住宅标准
面积标准、质量标准
2.套型和套型比
参照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 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
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
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3.确定住宅建筑的层数和比例
综合考虑用地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居民生活水平等
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6.城市整体建筑面貌要求
二、住宅合理间距
1.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住宅不同方位对日照间距的影响
3.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不小于6m 高层与其他:不小于13m *侧面有窗应适当加大间距。
三、住宅的规划布置(一)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行列式
优点:通风、日照好
缺点:单调、呆板 2.周边式
优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
缺点:部分住宅朝向差 3.混合布置
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结合,常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半开敞的院落。4.自由布置 结合地形,灵活布置
如:散立、曲线形、曲尺形、点群式等(二)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1.成组成团
由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成规模:1000~3000人 住宅组团的的分隔方式: 1.用绿化分隔 2.用公共建筑分隔 3.用道路分隔 4.用河流分隔 5.利用地形高差分隔 2.成街成坊
主要道路沿线和带型地段
旧居住地段改建
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
成组成团、成街成坊往往组合使用
3.整体式
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
(二)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住宅与公建、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
空间构图手法:
对比
节奏和韵律
比例和尺度
建筑本身、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1:3 色彩 整体考虑,重点处理
使用建筑材料固有色泽,减少维护
绿化 联系 分割 衬托 补充
道路 直线、曲线
建筑小品 围墙、花架、座椅、挡土墙、台阶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争取日照,防止西晒
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1.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 2.住宅错落布置,提高日照水平
3.将建筑方位偏东(或西)布置,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但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比南向要小
4.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二)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三)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
利用绿化
利用地形
利用人工障壁等
(四)注意节约用地
从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筑单体方面: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 12m左右 2.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用山墙一侧布置低层公建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②空间的借用
利用北侧道路、河流、绿地等空间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五、宅旁绿地组织 一)近宅空间
(二)庭院空间
1.场地布设
动与静
向阳与背阳
显露与隐蔽
2.植物
空间组织手法:围合、覆盖、凹凸、架空、机理变化、孤植观赏
3.建筑小品
园路铺装(宅旁小路、绿地园路)、水、置石、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
建筑部件:单元入口、室外楼梯、平台、连过街楼、雨篷等
工程小品:天桥、室外台阶、挡土墙、护坡、围墙等
公用设施:垃圾箱、灯柱、路障、绿标等
活动设施:游戏器具等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按性质分: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一般由国家统一制定
影响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原有公建可利用程度、公建本身规模效益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1.千人指标(主):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 : 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3.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4.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5.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排在安静、交通方便地段等。
6.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7.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同时考虑方便就近地区、农村的使用和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8.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方式
三级布置: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 两级布置:
小区级和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需,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可分可不分。
(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般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
主要指文化商业服务中心 1.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1)沿街线状布置
交通量不大:两侧布置
交通量大:一侧布置
过于繁忙的交通干线不宜布置文化商业中心
交通量大的交叉口不宜布置人流量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应设置广场等缓冲人流
(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
沿街:改变街道面貌、住宅底层商店节约用地
成片:形成完整区域,利于使用和经营管理
3.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不宜布置噪声、气味、烟尘大的项目(饭店、浴室)
(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商业服务设施 集中布置,形成小区生活服务中心,设置在小区中心地段或主要出入口。
(2)儿童教育设施——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服务半径:小学≤500m,中学≤1000m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
3.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建筑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 位置:位于组团之间、组团内或小区中心
一、用地平衡表 作用
现状分析,作为规划依据
检验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审批依据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
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2.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限时,通常在住宅长边一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两侧按3~6米计算。
3.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4.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5.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6.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居住户数 2.居住人口
3.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1.用地的定额指标
2.住宅建筑净密度与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某号建筑气候地区内,居住小区用地为10h㎡,其住宅用地占50%,拟建住宅层数为6层,试问允许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查表得多层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30%)10×50%×30%×6=9万㎡
天津万科水晶城
一、项目概况
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天津玻璃厂厂址 总占地面积50.72公顷 可用地面积38.41公顷
二、设计理念 对比 保留 叠加
三、规划布局 1.总平面规划 行列式 多层为主 南向为主 2.空间轴线分析 3.道路规划 4.公建分析 5.绿化及景观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因素(一)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 3.道路纵坡i(%)、最大纵坡坡长L(m)机动车道 0.2≤i≤8.0 L≤200 非机动车道 0.2≤i≤3.0 L≤50 步行道 0.2≤i≤8.0 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利于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2.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
3.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⑷加大科技含量:太阳能、风能、利用再生能源等
第四篇:《城市规划原理》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 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功能空间与环境欢喜、尊重地方文脉及生活方式以人为本、提高生态效应、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地效用保证环境质量、提供好的社区环境与设施支持。
居住用地规划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居住用地规划组织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用地的规划,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的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居住用地规划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城市居住地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地由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列举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关键词:沿街线状、独立地段成片集中、综合。
(1 1)
沿街现状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综合考虑。
在交通过于繁忙的城市交通干线上一般不宜布置。在沿城市主要道路或居住区主要道路布 置时,如交通髢不大,可沿道路两侧布置;当交通量较多时,则宜布置在道路一侧,以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干扰。道路的走向也影响建筑的布置,如当道路为南北走向时.往往产生建筑朝向与沿街面貌要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采用住宅底层商店的形式时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在保证住宅有良好朝向的前提下考虑沿街建筑群体的艺术要求。当公共建筑布置在道路交叉口时,应注意人流和车流的合理组织,一般不宜把有大骨人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可布置一些吸引人流较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将建筑适当后退,留出小广场,以作人流集散的缓冲。
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相对成组集中布置。对一些吸引人流较多且时间集中的项目,如饭店、影剧院等,必须保证有足够供人流集散用的 人行道宽度和车辆存放的场地。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车行道与人行道圾好用绿 带分隔,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并减少灰尘和汽车噪声的干扰。
为了充分保证居民的安全和创造一个富于生活气息的居住区中心,宜采用步行街的形式。
(2 2)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也应根据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在建筑群体 的艺术处理上既要考虑沿街立面的要求,又要注意内部空间的组合以及合理地组织人流和 货流的线路。
(3 3)
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
以上三种布置方式各有特点,沿街带状布置是我国传统的布置方式,对改变城市面貌容易取得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采用沿街住宅底层商店的方式比较节约用地,但在使用和经营管理方面不如成片集中的布置方式 有利。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的形式对改变城市面貌方面可能不如沿街带形布置效果大,且用地也可能多一些,但由于在独立地段建造,因此有可能充分满足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的功能要求,且居民使用和经营管理方便,在大城市交通比较繁忙的情况下,易于组成完整的步行文化商业区。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则
有可能吸取前二种方式的优点。在具体进行规划设计时究竟采用何种布置形式,应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气候条 件、建设规模,特别是用地的紧张程度及现状条件等综合考虑 4
居住区中心除了考虑平面的规划布置外,还应考虑空间的规划布局。为了充分利用地形、提高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益以及更紧凑合理地组织交通,居住区中心可分层立体布置 63 城市土地使用分类及兼容控制的意义
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分类:主要包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
城市土地兼容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不同的使用性质在同一地块上共处的可能性,反映了不同使用性质的土地之间亲和与矛盾的程度;其二是指在同一地块中多种用地性质选择的多样性和置换的可能性,反映了该地块的周围环境对其的约束关系。
意义:城市用地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在不同城市,不同规划方案之间可以进行类比,以及便于规划之后表的定量与统计。土地兼容性控制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弹性、活力和可操作性。
邻里单元 组成原则 1.规模:以一所小学所服务人口提供住房,用地面积由人口密度来定。目的使小孩上学安全。
2.边界:周边以城市干道为界,避免过境交通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提供一系列小公园及娱乐空间构成的开放空间系统,以满足特殊人群和小孩身心发展。
4.机构位置:学校、教堂和社区中心集中设置,服务范围与邻里单位界限吻合。
5.当地商店:为邻里单位人口服务,自给自足。
6.内部道路系统:利于邻里内部交通的道路系统。出入口不能与干道对面邻里单位出入口相接。
应用 邻里单位有宽阔的边界和内部街道形式,有助于实现社区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与尊重感。
二战后,苏联和欧洲把邻里单位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小区规划理论,规模不限于小学的服务能力,用地边界发展为以城市干道及自然地形为界,公共建筑的项目和规模也相应扩大。
我国的小区规划模式是在邻里单位概念和苏联小区规划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图解
第五篇:城市规划原理
1、城市的产生及代表性典型城市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而后出现了城市。巴比伦城、卡洪城、庞贝城、吕贝克城。
2、城市化的概念与四个方面。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区分的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④文明意识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田园城市”理论: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②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现代城市设想: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
4、我国城市规划的分级审批制度: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5、唐长安与以往都城比较具有的三个特点:①打破“前朝后市”,朝市易位。②“官民不相参”③规模尺度超前
6、欧斯曼巴黎改建:欧斯曼对巴黎施行了一次大规模改建:再次拆除城墙,建造新的环城路,在旧城区里开出许多宽阔笔直的大道,建造了新的林荫道、公园、广场、住宅区,督造了巴黎歌剧院。改建后的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美丽的城市。
7、我国城市用地按十大类的名称与代码。居住用地(R):分一二三四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M):分一二三类工业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C)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化用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
8、居住用地指标为人均18-28㎡,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
大中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25%。
9、城市用地的四个属性:
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经济属性④法律属性
10、城市用地评定三类用地的区分:①一类用地: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②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③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
11、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重点安排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
①布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②城市边缘的工业③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1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从数量上去分析,说明其潜在优势。
13、性别比的理解与计算: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15、居住区用地分四类: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④绿地。
16、第一批示范小区:天津川府新城村、17、居住区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①成组成团②成街成坊③整体式的组合方式
18、居住区绿地系统组成的四部分:①公共绿地②公共建筑或公共设施附属绿地③宅旁和庭院绿地④街道绿化
19、居住区公共绿地组成:
①居住区公园②居住小区游园③小块公共绿地 20、建设新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低于25%
21、组团路两侧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铺设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不宜小于8m。
22、沿街建筑物长度、消防车通道的规范要求: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通道。
23、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24、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800-1000米;居住小区级:400-500米;居住组团级:150-250米。
25、人口净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
26、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②城市道路交通方法的影响。③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④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
27、广场按功能分:
市民、市场、建筑、纪念性、生活、交通广场。28、60年代到70年代步行街三种类型:①全步行林荫商业街②限制车行的步行林荫商业街③准步行林荫商业街。
29、城市中心位置的选择:①利用原有基础②中心位置地段的选择③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④考虑城市设计的要求。
30、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提出①城市规划主要解决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功能的正常进行。②城市规划要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③城市规划解决的对象是三维空间。
31、马丘比丘宪章的思想基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其中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①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②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③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④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控制点坐标和标高⑤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⑥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32、广场的空间组织:应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及观赏的要求。要考虑动态空间的组织要求。静观时,空间层次稳定;动观时,空间层次交替变化。有时要使单一空间变为多样空间,使静观视线转为动观视线,把一览无余的广场景色转变为层层引导,开合多变的广场景色。
33、居住区中中小学布置的考虑因素:①中小学的服务半径:一般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米左右,中学为1000米左右。②学生上学路线:不应穿越铁路干线、厂矿生产区、城市交通干道、市中心等车多人杂的地段。③布置位置:中小学的布置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以免噪声干扰;但同时也应注意学校本身对居民的干扰,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④学校建筑的层数
34、美国郊区化的特点: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其不同特点,以1920年为界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美国近代郊区化以有轨交通为主要技术条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近郊的发展为主。而现代郊区化的主要技术条件是汽车和公路的发展,发展进程突飞猛进,以远郊的发展为主。
41、居住区交通组织:“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人车混行”、“人车共存”
42、二战以来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二战以后,在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城市商业街区的步行化有很大发展,不仅改建城市原有商业街,而且在城市外围新建了购物中心。布局形态上,从人车混行的传统商业大街发展到将汽车交通分开的步行商业街和林荫步行商业区。从单一的地面层商店发展到地
上、地下空间综合的商业建筑群体,发展了步行天桥连通商业大楼和地下商业系统。解决了宽阔商业大道上行人穿街和繁忙汽车交通互相干扰的矛盾。
35、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要认真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②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③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④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36、居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及范围
(2)确定规模,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住宅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式
(6)拟定绿地、活动、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40、城市公共空间的含义:狭义概念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
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通常指城市的人口数量,有时以城市用地面积为辅助界定。
人口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区: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所划定的地域范围。
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用地,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
绿地率: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
居住区容积率:指建筑总面积与总建筑用地面积的比。
居住小区: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绘制居住区规划结构 从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及布置手法、道路交通组织两个方面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绘制居住区规划结构
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④从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及布置手法、道路交通组织两个方面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自由式布置行列式布置周边式布置混合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