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双创”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推荐)
推进“双创”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国家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起到了指导作用。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业方面
第一,国民创业意识较弱,创业者比例偏低。第二,创业者普遍第三,一些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较低,创业优惠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创办企业注册审批程序复杂、门槛高。
二是创新方面
第一,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我国近50%的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短缺,一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所需的重要装备仍需依赖进口。
第二,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我国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大约为1∶1,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以上。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第三,投入相对不足。此外,我国尚未建设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研设施以及科研资料、科学数据等严重匮乏、分散落后,并且还存在着盲目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整体规划、政策引导与投入,无法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对策建议
一是造就扶持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一,造就扶持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完善鼓励创业创新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土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等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同时,降低小微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新企业的认定门槛。应以科技含量、专利创新作为主要的认定标准,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第二,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所谓的非行政许可,推进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采取一站式窗口办理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将各级政府列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作为着力点,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第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形成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体系。梳理各部门、各级政府发布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保证各级各项政策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第四,实施创新项目计划。设立专门项目计划,或实施以创业企业为对象的政府采购政策。对重点创业群体,如针对留学归国人员、大学毕业生,设立自主创业支持项目,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择优资助。在扶持青年创业方面,可设立青年创业专项计划。
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发展和创新后劲
第一,改造传统产业。以产品创新为主导,以工艺创新为手段,以机理研究为基础,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和高污染行业的兼并重组,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与新技术产能的等量置换,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第二,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中已有的高新技术不可忽视,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新材料,推出新产品,创造新模式。
第三,推行财税改革。推出扶持中小企业的新举措,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中小金融,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推动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的种类和项目。
三是充分发挥金融对创业创新的支撑作用
第一,有效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倾斜,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构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多元化融资渠道。在科技领域,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特别是小微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深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加强科技、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协调,形成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
第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适度进行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教育、文化领域的金融服务,探索适合的抵、质押方式,积极开发教育、文化消费信贷产品,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同时,提高教育、文化产业贸易投融资便利程度。
第三,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基金的资金来源和激励约束机制,理顺基金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基金投资业绩更为公开透明。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网络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模式。(摘自《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宏观经济管理 2015年第6期,作者:张前荣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第二篇:推进法治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推进法治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谢松保
2005年第4期 ——民主法制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标志着我国推进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当前,认真研究在法治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法治的内涵
“法治应包含两个重要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解释。这个解释强调实现法治的标志是服从正义的法律,指的是正义的“法律主治”的社会状态。法治与法制从广义上讲同义。狭义的法制,则是指完整的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保障制度,而这些又是推进法治化建设的前提。法治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二、充分认识法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治作为社会治理模式为人类所追求。我国选择“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法治是完善的、发展的民主政治,是促成“盛世”,使执政党跳出“兴勃亡忽”历史周期律的途径。社会发展史证明,国家的强弱与法治紧密相联。从我国古代几个“盛世”时
期看,法治还是促成“盛世”的重要保障。江泽民同志说:“中国有一句古话‘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我看这是一个规律。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如此。”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忽视法制,我们的事业就要受到损失和挫折。“文革”十年内乱就是一个严重的教训。要建设一个高度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不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2.法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制度能保证经济有高效率,但它也容易产生物欲横流、信用缺失、分配不公等负面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制度必须建立在法制化基础之上,用法治规范其执行。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经济运行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必须有完备的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制来为它保驾护航。
3.法治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法制能促使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确立,使之具有法的属性,成为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我国法律中关于婚姻、赡养的条文;关于实行惩办罪犯与把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等的规定,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人道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依法治国。
4.法治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保持稳定要靠法治;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靠法治;保证重大事项的决定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要靠法治;保证国家机关高效运转要靠法治,保证及时而妥善地化解不安定因素要靠法治。只有不断推进法治化建设,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5.法治是实现社会秩序化的保证。良好的社会运行状态表现为有秩序、有活力。实现有秩序的手段是协调和控制,提高活力的手段是不断进行改革与激励。以“法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控制形式,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现代化社会的管理水平,是以法制化水平为标志的。
三、当前法治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公民的权利备受关注,执法队伍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法治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严重阻碍了法治化的进程。公民的法律权力意识、法律权利与义务意识不完整。在干部队伍中,有的人置法律于不顾,存在腐败等违法现象;某些司法人员公正意识不强,执法中常忽视法律的效率要求;有些社会公众缺少主体、平等、权利与义务意识,缺少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
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运行机制不完备。首先,法律体系不完备。其次,前期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再次,有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不同程度地存在部门利益化倾向。第四,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法规之间,还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第五,许多法律缺少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
三是法律监督乏力,监督主体缺位。例行公事的监督多,触及矛盾和问题的监督少;批评建议的监督多,问责追究的监督少,一些枉法办案的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在很大程度上与监督乏力有直接关系。
四、加快法治化进程的对策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我们要不断采取应对之策,未雨绸缪,加快我国法治化进程。
1.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化,普法是基础。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普法宣传教育这个中心环节,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先要制定普法规划。普法规划的制定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有可操作性。其次要突出重点。要坚持把普法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抓领导、领导抓这个环节上,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级领导干部要依靠法律手段、按法律程序办事,讲话要同法律保持一致,决策要符合现行法律规定。通过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唤起社会公众对法治的认同。再次要创新普法形式。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广泛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开展“校园普法”、“送法下乡、进企业、进社区”等普法活动,大力提升公众的法治意识,彻底转变权力至上观念,树立法律高于一切的观念;转变人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转变义务本位观念,树立权利义务统一的观念;转变厌诉观念,树立依法行事的观念。
2.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要加快法治化进程,加快法律体系建设进程,必须切实转变立法思想。一是逐步转变主要依靠多立法来完善法制的思路,走依靠提高立法质量来完善法制之路。二是逐步转变“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坚持立法力求严密细致的原则。三是逐步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从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规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四是要改变先改革后立法的做法,坚持立法同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加强立法工作,就是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要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改革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采取分析典型案例、总结实践经验与广泛调查研究相结合的立法方法,适时制定新的法律,对不
适应现实需要的或有重大漏洞的法律要及时修改补充或废止。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努力提高立法工作的整体协调水平,完善程序与可操作性。
3.积极推进行政执法制度、司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制度。其一,围绕政府精简机构、转换职能的目标,撤销不必要的执法机构,调整有关执法机构的职权。其二,以民主、公开、高效为目标,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与司法程序,使行政执法活动和司法活动程序化,以法律程序来控制和制约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行使。其三,以提高素质、加强管理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制度,法官、检察官制度。
4.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不断加大法治监督的力度。法治监督是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监督,健全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使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置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要强化责任,切实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司法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监督体系,强化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使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作用,切实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权。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监督作用。积极拓宽和畅通监督渠道,进一步完善举报、信访、投诉等法律监督制度,为人民群众进行法律监督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加强舆论监督,统筹协调各类监督主体的运作,使各类监督主体既分工负责,又互相协作。■
(作者系鄂州市市长)
第三篇: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据工商局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微企业455家,其中规模企业221家。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为38178人;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96.51%;税收占全市工业比重79.09%。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难,融资贵。
中小企业融资难: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内源融资,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分别占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35%和30%;由于中小企业贷款获得抵押物难,尤其是初创企业;申请无抵押物的信用贷款难;寻求第三方担保难;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条件相对苛刻等原因导致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外源性融资渠道不畅。
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成本高,银行贷款利息10-15%,社会融资更高。银行贷款的成本构成:基准借款利率+咨询费+担保费+过桥资金费,成本高的达到贷款额度20%左右。民间借贷成本构成:接近银行同期基准借款利率的4倍+变相咨询费,一般达到24%甚至更高。
二、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多数中小企业自身没有研发能力,也难以从外部获取。另外,国家没有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来源的体系。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低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产品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即使有自主品牌的也大多靠贴牌生产,没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没有市场主导权,无法形成市场垄断和技术垄断。这些大大小小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
三、企业劳动用工问题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劳动用工存在用不起、找不到、留不住等问题。一是随着工资标准的上调,企业普遍反映负担重,用工用不起;二是企业由于招收普工难,一线工人不足,有些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或无力完成订单生产任务;三是部分城乡求职人员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和技术,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企业招工的选择范围;四是企业职工在就业上有了更多选择余地,对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期望值升高,同工不同酬也加大了职工的流动概率,加大了企业在职职工的流动性,减弱了企业凝聚力,导致企业留不住有技能的职工。
四、扶持政策难落实,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省、市都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红头文件,已制定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我市也制定了“**市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而事实却是中小微企业的困境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很多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如财政部、工业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1]181号)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预留本部门政府采购预留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到位。另外,也有企业反映减免税费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帮助扶持中小企业突破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质是要改进整体经济环境,以政府为主体、多部门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
一、提供金融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
1、各承贷银行要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市场前景较好、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的工业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压贷、不抽贷,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积极支持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健全间接融资服务,完善配套措施,政府为担保机构提供一定财政补贴。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和担保基金的作用,为市内信誉良好、发展潜力大、抵押物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同时引进更多的担保公司,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完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绩效考核体系,适度放宽中小企业呆账核销条件,特别是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处臵政策,为金融机构减压助力。
4、支持和鼓励企业股权融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对成功融资及新上市的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二、创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1、将中小企业列入政府服务的重点,政府应积极主动的为有需要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创业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市场开拓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及其他服务。
2、要构建创新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来源。通过发挥商会、工商联等民间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用好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开展产业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
3、完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政府应与大中型企业或重点院校联系,形成长期公益讲座或企业巡诊模式,为本地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供有力环境。
三、识别人才、挖掘人才、留住人才。
1、全方位招募招聘人才。组织大型招聘和专场人才招聘相结合、线下招聘和网络招聘相结合、市内招聘和市外招聘相结合,以及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解决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
2、企业、劳动者需要调整,政府应致力于提升劳动者素质。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免费订单培训和职业技能对口培训,按有关政策给予培训补助,切实提升企业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水平。
3、通过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制定培训企业家计划。对有需求的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协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四是为优秀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我市对部分企业法人发放了“金卡”,在部分问题如子女就业、交通通行等问题上提供了优惠待遇,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对企业的优秀员工也应提供多方面的优惠待遇和帮助。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梳理现有政策,取消“过桥”资金,推出“中长期”贷款及政府贴息政策,以低于市场利率向中小企业提供专项扶持基金,如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资金、名牌产品奖励资金、企业技改贴息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等,以推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最大限速发挥财税政策撬动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的杠杆作用。
2、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改,降低用工成本。对于技改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装备智能化、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企业要给予支持鼓励;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减免部分税费,按照企业实际安排劳动力人数给予财政补贴,适时降低企业和职工“五险一金”比例,以缓解由于用工成本的上升带来的困难。
3、政府要抓大扶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要培育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为我市培育壮大更多企业,做大县域经济这个“蛋糕”奠定基础。
4、加大专项督查力度,着力解决政策“不落地”问题。打通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发挥政策效应。
第四篇: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部分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教育制度总是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争议,从古代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开始中国就成为了考试大国。我们不得不去看清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以及想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从农村来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线合理我们就开始面临了一些问题。
第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第二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第三学校债务。教育部提供的数据,中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高达500多亿元,债务形式主要是施工队垫款、银行贷款以及向教师和社会借款等。第四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城市教师的超编和农村教师的缺编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的教育更是关键。还有一点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
第一 招生公平性问题。省市之间分数的差距,名人降分录取,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招生丑闻事件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学校招生的公平性?
第二 提高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东中部教育水平高,西部教育水平低。西部教育水平低主要反映在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教育
第三 择校制度。择校作为教育供需双方选择的制度安排,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由于户籍和区域管理,中国的择校存在较大的问题
教育内容上面也有很大的缺陷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影响文化传承。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怎能以外语挤压母语的地位?如果我们无视这些问题的严重后果,那么谁来传承古老的中华文明,又怎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灾害与安全教育的提倡。在我国,在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链环中,有关灾害的教育环节还十分薄弱,缺口很大,由此也导致公众的灾害意识还相当薄弱.3.心理教育。随着就业、升学等社会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能否进行心理的自我调剂?大学校园的跳楼事件层出不穷,反映出学校心理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
1.应试教育的优劣的讨论。我们的教育是前紧后松,中小学时玩命学,到了大学正是学知识长本事的时候却放松了。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千万学生过独木桥,都要上大本,其结果是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而那些既要有知识又要有一定动手能力的人才却十分缺乏。
2.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当代教育体制改革有几大特点:延续性和继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在改革过程中,哪些内容应当保留,哪些内容又值得提倡,一直是社会争论不休的话题。
3.素质教育改革。从某种意义讲,学生的压力更多地来源于家长。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希望孩子处处争第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效果不佳。
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2.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薄弱,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是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农村家庭教育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的家庭虽然也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但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体系
1.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薪资、地位、自由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将于年底如期完成,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覆盖率可达98%。
3.在职教育。教育改革的呼声近来越来越高,但人们关心的领域大多是全日制教育,对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等关注较少。而在职教育恰恰是管理最为混乱,最不规范,最需要改革的一块。在职教育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整顿和规范。教师培养
1.教师师德问题。“范跑跑”事件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权问题之间的关系成为论述焦点,道德的底线在哪里?
2.2.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教师专业能力更新速度,系统性都是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第二部分
第五篇:浅谈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浅谈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马骁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中小型油田是指那些油气产量不高、企业规模不大、矿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具有相对独立矿区区域的油气生产企业。从城市建设管理的角度看,这些油田的经济总量、人口总数、基础设施规模都基本达到中小城市的标准。因此,推进中小型油田的城镇化建设,总体上符合国家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战略方针,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现中小型油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拟对当前中小型油田推进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简要分析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背景
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农业化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上了从以农村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发展,这条世界上现代化工业国家所走过的必由之路,开始了由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
1国家的历史性转变。这个历史性转变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大量的流动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形成了大量的新兴城市、特大型城市,甚至是城市集群,如湖北武汉的“8+1”城市圈、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等。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吸收国外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方针,为世界城市建设理论注入了中国理念,也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二、当前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矿区基础设施落后。这种现象主要是由石油工业的特殊性所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油气形成的特殊地理原因,很多石油矿区都座落在我国历史上人烟稀少、基础生存条件较差的地区,都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镇化建设“先天不足”的特征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在石油开发初期为了能够迅速生产原油,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许多油田都秉承“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把大部分资金投入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之中,导致油田生产与生活设施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小型油田产量低、经济总量小,而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后期“投入不足”的现象十分突出。
2、矿区内部规划不合理。在建设初期,这些油田为了
方便重型设备和大宗物资的运输,节约油气生产成本,许多矿区呈“线形布局”,即:一条马路贯穿整个矿区。比如江汉油田就是以“五七大道”为中轴,布局工作和生活区域。这种建筑布局,虽然为早期的油田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失之简单,无法完整体现城市的多重功能,为后期的重新规划、重新建设带来许多弊端。
3、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油田是企业,是典型的经济组织。虽然国家实行了政企分开,但由于一些中小型油田特殊的地理位臵,仍然承担了一定的“企业办社会”职能。如江汉油田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仍然承担社区管理、离退休人员管理的职责,仍然承担维护一些已从油田分离出去的单位,如医院、教育集团等单位稳定的职责。这都是城市管理职责的重要内容。同时,油田是地方的一部分,油田的职工群众是城市居民的一部分,地方政府与油田矿区必然形成许多管理交集;政府与企业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权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必然导致管理职责混淆、管理权力混乱,出现要么都管、要么都不管的现象,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三、科学平稳快速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
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的这些特性,同样体现在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同样成为加快中小型油田城
镇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推手。科学平稳快速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关键是要把握以下几点: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指导我国各项工作的根本。在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不断提升油田矿区建设的总体水平,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美化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变职工群众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为目标,实现建设速度与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企业生产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期建设目标与企业发展远景、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企业管理与地方管理、矿区规划与地方政府整体规划等之间的关系。
2、加强科学规划。中小型油田在规划设计上的“先天不足”,更突显了加强科学规划的重要性。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矿区设施,如何实现新建筑与旧建筑风格的相互融合,如何把企业的特有需要与城镇的多重功能相统一。通过加强科学规划,有效弥补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的“短板”,有效规避重复建设的现象。
3、放大管理权限,提升管理水平。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角度讲,要充分考虑中小型油田特殊区位带来的现实问题,放宽政策,给予油田矿区更大、更宽泛、更直接的行政管理权,甚至可上升至地方法律法规的层面,保证油田矿区能够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特别是处于油田矿区和地方政府管理边缘的问题,节约国家行政管理资源。从中小型油田讲,管理理念从“矿区”向“城区”突破,管理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突破,管理手段从教育、行政向法律法规突破,管理主体从企业为主向企、地联合为主突破。
4、切实推行“绿色”建设。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矿区为目标,把“绿色”环保和“低碳”的现代理念,体现在推进中小型油田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上,体现在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布局、结构、功能,以及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上。
5,突出石油文化元素。石油企业大都具有厚重的石油文化。这就要求在规划油田布局、设计重要建筑时,要注重用包涵石油特色的文化底蕴,来塑造油城形象,增强油城的个性魅力与文化竞争力;要注重注入石油文化的元素,突出石油工业的标志性符号、中小型油田特有的标志性符号,体现鲜明的石油工业特色和石油企业特色。
作者简介:马骁(1989年—),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专业07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