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司法案由
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司法案由
建设工程结算纠纷最常见的成因从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中比较容易发现,在这些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司法文书中,其成因表现为争议“案由”。司法文书中的案由形形色色,但行内人士一眼就看出,这些司法案由只是表面成因,但归纳这些外在的司法案由,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出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真正诱因。
根据多年来由法院房产庭(改革后称民三庭)受理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分类,导致以结算纠纷表现出来的建设工程纠纷主要有如下几种具体案由:
(一)工程量之争。土建工程的工程量之争主要集中在合同生效后增加的工程量及对隐蔽工程的详细数据未做三方(发包方、承包方与监理公司)签字的记录,仅凭承包方施工日记进行结算,发包方提出异议。安装工程的工程量之争,主要集中在隐蔽在墙体中的管线铺设记录与确认问题。
(二)计费系数之争。该争议主要是由于承包方资质变更或者施工队属于挂靠单位或者承包方由不同资质的单位合作组成,资质之争表现在结算领域就是计费系数之争。
(三)大型机械租赁费用的计费之争。许多建设工程需要承包方对外租赁大型机械设备,例如台搬等。按照建筑行业惯例,这些大型机械的租金应该在工程款外另行计费,特别是为了赶工期时,更是如此。承包人租赁时一般有说明,发包方为赶工期也不否认,但进行工程结算时发包方总觉得在合同款外另行支付设备租金不合算,认为承包方使用的机械应该由承包方自行负责,总找理由拒付。
(四)赶工奖之争。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一般规定如果由于施工单位的赶工而提前完成,发包方应该按日给予一定的赶工奖,有些项目的赶工奖总量并不小。笔者在处理广州市人民路某大厦的结算纠纷时就发现赶工奖高达1000多万元。而该项目总造价人民币一亿六千万元,最后形成纷争的也只有1300万元。赶工奖所以成为结算障碍主要原因是赶工奖的单边认定程序造成。赶工奖一般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而由发包方层层审批,最后拨付。这一过程完全由发包方内部操作,审批的表格文件施工单位并不持有。而赶工奖支付后,发包方同样会要求施工单位开具工程款发票(便于核算、摊销成本)。有时发包方不够诚信,事后又将这些赶工奖计入合同款,而施工单位因为没有赶工奖的内部审批表格(最多只有复印件)而无法向法庭举证。
(五)竣工决算时间之争。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签署之前承包方会提交一份预算报告,工程竣工后再由承包方提出决算报告,然后报经发包方审核,达成一致后由发包方支付。承包方提交决算报告的前提是工程“竣工”。“竣工”这一概念在建设工程领域本来是一个无争议的技术概念,即合同项下的工程量已完成。但笔者发现许多发包方或者过分谨慎或者出于其他难以言表的目的引进商品房买卖领域的“竣工”概念,添加了“项目验收”或“综合验收”的内涵。众所周知,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房地产“竣工”是一个法律概念,比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竣工”要复杂得多。例如土建工程的工程内容只包括外围框架工程,但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哪怕最低要求的“竣工”,除外围框架结构外,还必须包括内装修、即水电到户与设计间隔等,如果使用综合验收的标准就更复杂了,除上述要求外,还包括小区配置及消防验收。承包方往往为了承揽业务,对发包方在合同中设下的“竣工”概念陷阱不加防范。一旦中招,即便合同约定的工程量履行完毕,发包方也以整个工程没有“竣工”为理由,而拒收承包方的决算报告。因为“决算不成熟”,当然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拒付工程款了。
(六)显失公平之争。这只是个别案例,有时发包方与承包方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了一个比市场更高一点的工程款(个中原因彼此心照),但建设期间发包方负责人更换,对早先的内幕交易并不知情或者知情也装糊涂,新的负责人等待工程竣工后,对承包方的决算报告合理地质疑决算偏高。笔者在处理某国营企业的消防工程款纠纷时,发现某消防公司提交的工程决算价连笔者这个非专业人士都认为偏高,发包方的聪明才智更是勿庸置疑。后来法院指定的中介机构重新审核,果然核算价比决算价低40%(建设工程款只允许5%的偏差)。
(七)违约之争。无论承包方的逾期竣工,还是发包方未能提供施工进场的条件(如施工现场未能通水、通电、通路等)、中期擅改设计、未按形象进度支付进度款、建设工程材料不能及时供应从而造成停工、窝工等情形,最终都以违约金的形式反馈到工程款的结算中。违约之争在建设工程结算纠纷中比较常见。
(八)建筑材料品质之争。建设工程招投标时对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品质有所要求或承诺,但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时使得承包方转而采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因此引起结算纠纷是不可避免的。2003年上半年,由于国际市场的剧烈变动,建筑材料如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有的涨幅高达40%。而承包方进行建设工程投标时一般只考虑了5%的价格上涨幅度,最多不会超过10%。面对40%的涨幅,如果发包方与承包方未能达成谅解(或者提高工程款或者工程延期等待建材市场价格回落),承包方就只能寻找低品质的替代品。最后因建筑材料品质引发工程款结算纠纷。
(九)沉默的决算书效力之争。建设工程领域一般倾向于采用格式化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最多只对个别条款略加修改。这些格式合同中一般都包含决算异议期限,即发包方收到承包方决算报告后在10天内必须提出意见,逾期无答复视为同意。例如89年版的《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发包专用合同》第十二条第二款即如是规定。但合同实施起来远没有这么简单。当发包方系国营企业或政府部门时,我国公职单位固有的效率低下的陋习使得发包方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反应。有时发包方资金没有调动到位,为了扣押决算书拖延支付时间,往往通过非授权职员收件,最后收件人自己承认未能转交授权人员,自然也无法反应。而承包方认为发包方收到决算书后,在约定时间内未提出意见,根据合同规定,决算书已经生效,要求立即结算付款,而发包方则以授权人员未收到决算书,或者审核需要时间或声称已经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核算相抗辩。在这类纠纷中,沉默决算书的效力成为争议焦点。
(十)总包与分包之争。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实际上一个大型建设工程难以由单一的总承包商完成,而且有些劳务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也无法由总承包公司独立完成。因此,总承包单位承揽建设项目后经建设单位同意,一般都会将其中的专业工程和劳务作业分包相应的分包单位。如果发包方就全额工程款结算完毕,则发生结算争议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发包方只进行部分结算,则很容易酿成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争议。而且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除工程款结算外,还存在着管理费之争。如果建设单位参与指定或者暗示分包单位,则引起的工程款结算纠纷会更复杂。这类纠纷在建设工程领域比较普遍,2004年2月3日,建设部还特别颁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加以特别调整。
(十一)发票之争。建设工程款绝大部分都是分期付款,建设工程的成本核算需要工程竣工后才能进行。因此,少数民营企业发包方在分期付款时可能会忽视立即索取工程款发票。而某些承包方,特别是挂靠性质的临时施工队,为偷逃税收有时以未收到全额工程款为由,拒绝开具税收发票。当全额发票应付的税款超过剩余工程款时,这种纠纷发生的可能性更大。笔者代理的广州榕X花园建设工程结算纠纷即因发票而起。在该案中,发包方与承包方对工程结算及支付并无争议,但当工程款只剩下5%(120万元)时,发包方要求施工单位开具累积已付2280万元工程款发票,施工项目公司负责人却不见踪影。经调查发现所谓的承包人实际是临时拼凑的施工队,挂靠具备资质的建筑公司而已。
(十二)5%尾款之争。建设工程竣工移交后,承包人按照合同要求应在一年内进行保修。为了保证承包方履行保修义务,发包方一般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款支付95%工程款后,余下5%工程款留待一年保修期满后再行支付。有的合同采取工程款先付,由承包方另行出具5%工程款的银行保函加以保证。5%尾款争议的原因在于承包人是否在保修期内适当履行了保修义务。
(十三)阴阳合同之争。这在建设工程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实力雄厚的建设工程发包方利用其在签约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就同建设工程除与承包人公开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阳合同”)外,又强迫承包人签订另一份包括工程价款、工期等方面内容与“阳合同”不一致且有利于发包方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所谓“阴合同”。进入结算阶段时,两份相矛盾的合同究竟谁是结算标准成为争议焦点。按照普通合同法原理,应该认定阴合同标准(因为时间在后),按照招投标法,应该认定阳合同标准(因为该合同系公平竞争的招投标结果)。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至本文脱稿之日尚未生效)第六条就明确提出阴阳合同问题。
京城著名建筑工程律师团、京城著名追债律师团 总负责人:张仁藏律师(合伙人律师)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598-360 移动电话:***(如需面谈请提前预约)邮箱:zhangrencang@163.com
欢迎来电来函咨询,本律师团将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
第二篇:建设工程结算纠纷成因及法律对策
建设工程结算纠纷成因及法律对策
2008-04-22 18:20:16 / 天气: 晴朗 / 心情:平静
一、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司法案由
建设工程结算纠纷最常见的成因从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中比较容易发现,在这些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司法文书中,其成因表现为争议“案由”。司法文书中的案由形形色色,但行内人士一眼就看出,这些司法案由只是表面成因,但归纳这些外在的司法案由,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出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真正诱因。
根据多年来由法院房产庭(改革后称民三庭)受理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分类,导致以结算纠纷表现出来的建设工程纠纷主要有如下几种具体案由:
(一)工程量之争。土建工程的工程量之争主要集中在合同生效后增加的工程量及对隐蔽工程的详细数据未做三方(发包方、承包方与监理公司)签字的记录,仅凭承包方施工日记进行结算,发包方提出异议。安装工程的工程量之争,主要集中在隐蔽在墙体中的管线铺设记录与确认问题。
(二)计费系数之争。该争议主要是由于承包方资质变更或者施工队属于挂靠单位或者承包方由不同资质的单位合作组成,资质之争表现在结算领域就是计费系数之争。
(三)大型机械租赁费用的计费之争。许多建设工程需要承包方对外租赁大型机械设备,例如台搬等。按照建筑行业惯例,这些大型机械的租金应该在工程款外另行计费,特别是为了赶工期时,更是如此。承包人租赁时一般有说明,发包方为赶工期也不否认,但进行工程结算时发包方总觉得在合同款外另行支付设备租金不合算,认为承包方使用的机械应该由承包方自行负责,总找理由拒付。
(四)赶工奖之争。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一般规定如果由于施工单位的赶工而提前完成,发包方应该按日给予一定的赶工奖,有些项目的赶工奖总量并不小。笔者在处理广州市人民路某大厦的结算纠纷时就发现赶工奖高达1000多万元。而该项目总造价人民币一亿六千万元,最后形成纷争的也只有1300万元。赶工奖所以成为结算障碍主要原因是赶工奖的单边认定程序造成。赶工奖一般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而由发包方层层审批,最后拨付。这一过程完全由发包方内部操作,审批的表格文件施工单位并不持有。而赶工奖支付后,发包方同样会要求施工单位开具工程款发票(便于核算、摊销成本)。有时发包方不够诚信,事后又将这些赶工奖计入合同款,而施工单位因为没有赶工奖的内部审批表格(最多只有复印件)而无法向法庭举证。
(五)竣工决算时间之争。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签署之前承包方会提交一份预算报告,工程竣工后再由承包方提出决算报告,然后报经发包方审核,达成一致后由发包方支付。承包方提交决算报告的前提是工程“竣工”。“竣工”这一概念在建设工程领域本来是一个无争议的技术概念,即合同项下的工程量已完成。但笔者发现许多发包方或者过分谨慎或者出于其他难以言表的目的引进商品房买卖领域的“竣工”概念,添加了“项目验收”或“综合验收”的内涵。众所周知,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房地产“竣工”是一个法律概念,比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竣工”要复杂得多。例如土建工程的工程内容只包括外围框架工程,但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哪怕最低要求的“竣工”,除外围框架结构外,还必须包括内装修、即水电到户与设计间隔等,如果使用综合验收的标准就更复杂了,除上述要求外,还包括小区配臵及消防验收。承包方往往为了承揽业务,对发包方在合同中设下的“竣工”概念陷阱不加防范。一旦中招,即便合同约定的工程量履行完毕,发包方也以整个工程没有“竣工”为理由,而拒收承包方的决算报告。因为“决算不成熟”,当然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拒付工程款了。
(六)显失公平之争。这只是个别案例,有时发包方与承包方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了一个比市场更高一点的工程款(个中原因彼此心照),但建设期间发包方负责人更换,对早先的内幕交易并不知情或者知情也装糊涂,新的负责人等待工程竣工后,对承包方的决算报告合理地质疑决算偏高。笔者在处理某国营企业的消防工程款纠纷时,发现某消防公司提交的工程决算价连笔者这个非专业人士都认为偏高,发包方的聪明才智更是勿庸臵疑。后来法院指定的中介机构重新审核,果然核算价比决算价低40%(建设工程款只允许5%的偏差)。
(七)违约之争。无论承包方的逾期竣工,还是发包方未能提供施工进场的条件(如施工现场未能通水、通电、通路等)、中期擅改设计、未按形象进度支付进度款、建设工程材料不能及时供应从而造成停工、窝工等情形,最终都以违约金的形式反馈到工程款的结算中。违约之争在建设工程结算纠纷中比较常见。
(八)建筑材料品质之争。建设工程招投标时对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品质有所要求或承诺,但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时使得承包方转而采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因此引起结算纠纷是不可避免的。2003年上半年,由于国际市场的剧烈变动,建筑材料如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有的涨幅高达40%。而承包方进行建设工程投标时一般只考虑了5%的价格上涨幅度,最多不会超过10%。面对40%的涨幅,如果发包方与承包方未能达成谅解(或者提高工程款或者工程延期等待建材市场价格回落),承包方就只能寻找低品质的替代品。最后因建筑材料品质引发工程款结算纠纷。
(九)沉默的决算书效力之争。建设工程领域一般倾向于采用格式化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最多只对个别条款略加修改。这些格式合同中一般都包含决算异议期限,即发包方收到承包方决算报告后在10天内必须提出意见,逾期无答复视为同意。例如89年版的《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发包专用合同》第十二条第二款即如是规定。但合同实施起来远没有这么简单。当发包方系国营企业或政府部门时,我国公职单位固有的效率低下的陋习使得发包方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反应。有时发包方资金没有调动到位,为了扣押决算书拖延支付时间,往往通过非授权职员收件,最后收件人自己承认未能转交授权人员,自然也无法反应。而承包方认为发包方收到决算书后,在约定时间内未提出意见,根据合同规定,决算书已经生效,要求立即结算付款,而发包方则以授权人员未收到决算书,或者审核需要时间或声称已经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核算相抗辩。在这类纠纷中,沉默决算书的效力成为争议焦点。
(十)总包与分包之争。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实际上一个大型建设工程难以由单一的总承包商完成,而且有些劳务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也无法由总承包公司独立完成。因此,总承包单位承揽建设项目后经建设单位同意,一般都会将其中的专业工程和劳务作业分包相应的分包单位。如果发包方就全额工程款结算完毕,则发生结算争议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发包方只进行部分结算,则很容易酿成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争议。而且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除工程款结算外,还存在着管理费之争。如果建设单位参与指定或者暗示分包单位,则引起的工程款结算纠纷会更复杂。这类纠纷在建设工程领域比较普遍,2004年2月3日,建设部还特别颁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加以特别调整。
(十一)发票之争。建设工程款绝大部分都是分期付款,建设工程的成本核算需要工程竣工后才能进行。因此,少数民营企业发包方在分期付款时可能会忽视立即索取工程款发票。而某些承包方,特别是挂靠性质的临时施工队,为偷逃税收有时以未收到全额工程款为由,拒绝开具税收发票。当全额发票应付的税款超过剩余工程款时,这种纠纷发生的可能性更大。笔者代理的广州榕X花园建设工程结算纠纷即因发票而起。在该案中,发包方与承包方对工程结算及支付并无争议,但当工程款只剩下5%(120万元)时,发包方要求施工单位开具累积已付2280万元工程款发票,施工项目公司负责人却不见踪影。经调查发现所谓的承包人实际是临时拼凑的施工队,挂靠具备资质的建筑公司而已。
(十二)5%尾款之争。建设工程竣工移交后,承包人按照合同要求应在一年内进行保修。为了保证承包方履行保修义务,发包方一般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款支付95%工程款后,余下5%工程款留待一年保修期满后再行支付。有的合同采取工程款先付,由承包方另行出具5%工程款的银行保函加以保证。5%尾款争议的原因在于承包人是否在保修期内适当履行了保修义务。
(十三)阴阳合同之争。这在建设工程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实力雄厚的建设工程发包方利用其在签约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就同建设工程除与承包人公开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阳合同”)外,又强迫承包人签订另一份包括工程价款、工期等方面内容与“阳合同”不一致且有利于发包方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所谓“阴合同”。进入结算阶段时,两份相矛盾的合同究竟谁是结算标准成为争议焦点。按照普通合同法原理,应该认定阴合同标准(因为时间在后),按照招投标法,应该认定阳合同标准(因为该合同系公平竞争的招投标结果)。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就明确提出阴阳合同问题。
二、建设工程结算纠纷内在诱因
上述司法案由只是建设工程结算争议的外在表现形式,充其量只是表象而已,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会涌现这么普遍性的工程结算纠纷呢?笔者认为,必须透过上述案由的表象才能发掘出引发结算争议的真实诱因。根据对上述案由深层分析以及对实务的观察,特别是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在实践中分别为发包方与承包方都提供过法律服务,对争议背后的真实动机也有所耳闻。笔者认为,上述各类建设工程结算纠纷中,既有真实的纠纷,也有其他不正常诱因演变的结算纠纷,归纳起来至少有如下几种:
(一)建设资金准备不足或资金被挪用。
建设工程一般有两类,其一是商业性质的房地产开发;其二是政府公共建设工程。
房地产业的开发商很少准备足额的自有资金进行房地产开发。正常的作法一般只准备前期部分资金,其余建设资金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银行融资;其二是收取购房户的预付款。其中后者在不同时期表现有所差异。在2001年8月15日《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修改前,开发商取得预售证比较容易,只要工程量超过±0.00以上即可获得预售许可证,开发商立即向外发售,以收取的预售房款支付工程款。因为这种方式给不良开发商钻了空子,并遗留了烂尾楼的社会难题。2001年8月15日以后,政府加大了对预售证的管理力度,房地产基本框架未完成前很难取得预售许可证,但精明的开发商因应政策的变化,采取“内部认购”的方式变相收取购房款。无论是银行融资,还是收取预售房款,都不一定能保证建设资金及时支付。因为开发商融资能否成功除担保外,还受国家信贷政策的制约,而预售款的收取受房地产市场大局及该项目设计及宣传力度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阻滞都将影响开发商的支付能力,从而引发工程款的结算纠纷。政府公共建设工程一般资金预算并无问题,但是,公共工程的拨款进度经常受到政府办事效率的牵制,有时公共建设工程的专项资金被挪用,也会引发工程结算纠纷。
(二)建设工程发包过程中不法行为遗留的后遗症。
建设工程发包过程中影响结算的不法行为有如下几种情况:
1.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中的不法行为,使得对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的资质疏于把关,让无相应资质的承包方以挂靠方式通过资格预审。这些挂靠施工队由于技术、设备或人员素质无法真正按照招投标要求施工建设,其质量可想而知,挂靠行为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被发现,一旦发包方人事变动,几乎必定会引起工程质量、违约、取费标准等结算纠纷之争。
2.招投标程序中的串标、泄露标底的行为,导致建设工程款被人为抬高或者压低,工程竣工时发生显失公平之争。当然有时候中标合同的工程款也比较公正,但天下终究没有免费午餐,承包方为达到中标目的所支付的所谓“公关经费”最后都得从工程款中列支付。如果这些公关费用过大必定会挤占应付建材款、员工工资与分包单位工程款,从而引发建筑材料品质结算之争或总承包与分包单位结算单位之争。
(三)缺乏有效的诚信机制导致人为的无争议结算纠纷。
建立有效的诚信机制是我国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设工程领域则尤为突出。由于建设工程款的金额巨大,即便没有任何腐败行为,发包方无论从降低建设成本角度还是从资金有效利用角度都禁不住地想在应付工程款上进行算计。实践中有三种表现方式:其一寻找克扣工程款的理由;其二拖延工程款的支付,将应付工程款挪用其他用途;其三以拖欠方式逼承包方折让。有时是一种方式,有时是多管齐下。
发包方的伎俩承包方其实很明了,这并不奇怪。但真正令承包方困惑的是法制的软弱助长了发包方的非诚信气焰,因为发包方的非诚信行为有时可以合法得逞。因为许多承包方虽然通过诉讼或仲裁,得到了结算纠纷的胜诉判决或仲裁裁决,却因我国尚未制订完善的强制执行法,败诉后发包方有时通过种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转移资产,居然有可能令人遗憾地逃避强制执行。例如广东省某大型建筑公司在承建广州市人民路某大厦项目时被拖欠工程款余款人民币1000多万元,然而笔者在代理该公司起诉时,却发现投资这个大型项目的发包方居然都无法找到,最后法院只好公告送达,判决胜诉后进入执行程序时也找不到可执行资产,因为该项目已经销售完毕。
在建设工程中,建筑公司作为承包方是非诚信行为的最大受害方,本应对此类行为深恶痛绝。然而,奇怪的是当角色转换,少数建筑企业成为债权人时,有时也作出不诚信的事来。例如某军事单位与上述广东省某建筑公司合作的房地产项目中,该建筑公司扮演着投资商的角色,可是项目竣工处分完毕时,这个公司连应付军事单位的征地款人民币700万元都未支付。广州某法院执行了两年多居然找不到可执行财产。
由此可见,非诚信行为是建设工程领域最大的危害。司法制度的缺陷与软弱又助长了该领域的非诚信之风。非诚信引发的结算纠纷表现在发包方在竣工验收、工程决算及5%尾款支付甚至毫无根据的拖欠等方面制造人为纠纷。
(四)买方市场下,建设工程发包方滥用市场优势,合同双方权利失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始终处于僧多粥少的买方市场状态。正因为如此,许多发包方企图从买方市场中攫取非正常利益。表现在对工程承包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承包方尽管知道不尽合理,为了市场生存也只得接受。例如在某60万吨污水处理项目中,招标方要求投标单位另行建设6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项目。更多发包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新增加的工程量提出附加的苛刻条件,否则以工程款的支付进度相要挟。前述引起最高人民法院及媒体高度关注的建设工程阴阳合同,正是买方市场效应的真实反映。
(五)法制缺陷留下造成逃废工程款的漏洞。
现行的房地产开发政策要求为具体房地产项目成立一个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管理开发项目,包括对外签署各类法律文件,许多房地产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也是由项目公司签署。我们知道项目公司只是经营开发商与投资商投资的资产,项目公司自身的名下并无自有资产。房地产业的惯例从来是边建设边销售,在承包方的工程款付清前,房地产项目可能已经销售完毕,或者即便尚有剩余,其市场价值也不足偿付工程欠款,承包方虽然可以根据合同法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精神行使优先受偿权,但承包方的优先受偿权无法对抗购房户的消费权。由于项目公司属独立法人,按照公司法精神,项目公司股东即开发商与投资商仅在注册资金范围内对项目公司的债权债务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只要项目公司注册资金到位,项目公司的股东其实就不必再为项目公司的债权债务承担责任。而项目公司的注册资金远远小于项目投资总额。这一法制缺陷时常被不良开发商利用,以法人有限责任的幌子逃废工程欠款。
三、解决建设工程款结算纠纷的法律对策
建设工程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彻底消灭工程结算纠纷是不现实的。政府应该关心的是将这种纠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过分泛滥的结算纠纷以及因此引发的全社会范围内的三角债将不仅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承包方的工程款收入与政府税收息息相关),而且会严重危及社会的安定(例如大量的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与工程款的拖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因解决结算纠纷的司法措施不力引发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这些将从根本上摧毁我国市场经济的生存基础。消除结算纠纷的隐患,截断建设领域三角债恶性循环的链条是个刻不容缓的法制课题。笔者建议从调整几个方面的法律政策入手:
(一)提升对建设工程公平交易的刑事保护力度,加强对商业腐败的监控与惩罚。建设工程结算纠纷诸多诱因源于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不公平交易,建设工程领域是商业腐败最容易滋生的温床。因此,解决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关键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除商业腐败,实现这一领域的阳光交易。
现行刑法侧重于公有财产与公民个人财产权(如盗窃罪)的保护,有时对市场的主体及其个别市场行为也予以监督与保护(如职务侵占罪、虚假注资罪、抽逃资本罪等),对市场交易行为本身却缺乏关注。其实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对公平交易的保护是各国刑法立法的一个重要焦点。连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有专门调查商业贿赂的专职机构。而我国的刑法条文却少有涉及,即便前述针对市场主体的保护措施在实践中也难以执行。例如私营企业就涉嫌职务侵占罪名的职员向公安机关投诉时,一般很难得到立案。至于虚假注资罪、抽逃资本罪则一般都是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现,最后由法院裁定由股东在虚假注资或抽逃资本范围内对债权人承担责任,而上升到刑事处罚措施的几乎没有。
笔者认为,维护社会治安只是刑法的一个使命之一,但并非全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保护市场的公平交易、维护市场安全与稳定已经日渐紧迫。前不久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进行的宪法修改,明确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宪法修改标志着我国已经正视了对私人生产资料的保护,这是保护市场经济成果的重要措施。因应这一修宪精神,我国应立即着手对刑法进行补充修订增加保护市场公平交易刑事条款,对违反公平交易构成犯罪的,(例如商业贿赂、招投标舞弊等)应处以刑事制裁。同时,为了凸现对公平交易的保护的力度,笔者建议在人民检察院之下设立公平交易检察分局,专事对违反公平交易行为的侦查、检控。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及信用公示制度。
近年来关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讨论已不鲜见,这一呼声在建设工程领域更大。笔者在长期处理结算纠纷的经历中切实体会到时下我国相当一部分的结算纠纷并非存在争议的真实纠纷。如前文分析,司法实践中的很多结算纠纷是发包方缺乏诚信,故意采取阻滞、拖延付款甚至故意制造事端意图少付或占用建设工程款所致。也有些是利用政策漏洞,恶意逃废工程款。建设单位一般具备一定经济实力,之所以落入非诚信俗套是因为现行政策对非诚信行为制裁不力。也就是说即便不成功的拖欠带来的败诉诉讼对他们并无切肤之疼。败诉后,他们支付的只是早已应付的工程款,哪怕承担部分违约金也无关痛痒。因为现行的违约金处罚偏低(每天万分之二点一,相当于年利率7.66%),因此占用工程款所支付的违约金比起银行融资的代价要小得多(银行贷款除必须支付年利率5.31%外,还要申请贷款指标、贷款公关、提供贷款担保及担保物的评估等,其成本远远超过7.66%),何况在工程结算诉讼中调解成功率高,调解的成交条件一般就是承包方放弃违约金。这样发包方不仅没有损失,反而有商业利益。深谙此道的发包方不管有无真正结算纠纷,都乐意占用应该支付的工程款。
笔者认为,只有建立社会信用机制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该机制在解决建设工程结算纠纷时可以发挥两个作用:
1.发包方无正当理由拖延支付工程款,除承担诉讼败诉后果外,应该记入该发包方的信用记录,降低其信用等级,警示后来的交易者;
2.有关部门在审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时,应审查申请人以往信用记录。有不良记录者在其清偿旧的欠债前不得审批新的投资计划。
当然,信用制度的建立并发挥正面作用尚须另外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公正及时的采信机构;其二是有效的信用公示或查询体系。具体措施尚须细化。
(三)修订和完善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政策与行政措施
笔者认为至少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建设工程保证金制度。行政部门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审批时,除审查其项目批文外,不能仅仅满足于发包方投资计划来源的陈述,必须要求发包方提供总投资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例如20%)。这一保证金可以是现金保证,也可以是银行保函。重要的是这一保证金的返还必须等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项目债权债务清结(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款、税金、地价款、拆迁补偿费等支付)后才能返还。笔者在法律服务实践中曾经发现有类似的保证金,但在处理建设工程结算纠纷时,从未从这类保证金中得到帮助,也无法得知其真正去向。笔者认为,今后应使项目保证金更加透明,更能发挥保证项目健康发展的作用,必要时如经人民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该保证金应可以直接用于支付工程款或其他项目债务。2.废除或改革项目公司制度。
项目公司制度本来是为加强项目专门管理而设计的,但今天项目公司制度已经背离了立法者的初衷。虽然项目公司对管理项目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比起其被不法投资者当作逃废债务的盾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来讲要小得多。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的形势项目公司应该予以废除。在今后建设项目中,应该以开发商或者投资商的名义直接作为发包方,并且由所有的投资开发商或者投资商直接对包括承包方在内的所有债权人负责。即便因为投资者过多必须成立一个实体时,该实体也必须定性为特殊的法律主体区别对待:当项目公司注册资金等于全部项目投资总额时,可以作为有限责任的独立法人;当项目公司注册资金小于项目投资时,不能享有有限责任权利。为此,笔者建议引进外国公司法中“无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将后者定性为无限责任公司。理由很简单,第二类项目公司管理作用大于经营作用,并非普通公司法意义上的经营法人。既然项目公司只能管理全体股东在相关建设项目中的投资,那么,项目公司的注册资金并非项目投资的责任能力,而是管理的责任能力,建设项目实际上是个参与投资者的资本运作行为,那么项目的责任范围应该是全体投资者的投资总额。如果项目公司以有限的注册资金进行远远超过注册资金的项目运作,然后又罩上有限责任法人的面纱,这对包括承包人在内的债权人来说是一种商业欺骗。因此,修改公司法,将此类项目公司定性为无限责任公司十分必要。3.完善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虽然规定了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人就工程的优先受偿权,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号)却将优先权的范围限制于人员报酬、材料款等直接费用的狭小范围,将优先权行使期限限制设定为竣工或约定竣工后的6个月。笔者认为,这一规定过于苛刻。因为:首先将工程款限制为直接费用,已经将工程款割裂开来,不包利润与损失使得承包人优先范围意义有限;其次,优先期为竣工后6个月更削弱了优先权的作用。因为所谓优先权是相对的其他请求权人。建设工程竣工后6个月内很多其他债务人的诉求还没有提出,承包人还无法行使优先权,而承包人自己名下的工程款有的尚未到支付期。例如建设工程实践中常见的5%尾款都是竣工后一年内支付。也就是说建设实践中的5%尾款肯定无法纳入优先范围。
笔者建议将优先范围界定为成本加适当利润,优先权期限与诉讼时效相同,即为两年,自工程竣工之日起算。4.建立建设工程中期预警体制。
建设工程结算纠纷具有金额庞大,影响深远的特点,一旦泛滥并激化将难以解决。为了保证整个社会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笔者建议建立法定的建设工程中期预警体制。
笔者的设想是,当工程完成总投资的50%时,应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如监理公司、律师、会计师等组成中期预审小组,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包括但不限于:(1)施工主体审查。查是否有挂靠、非法转包、分包行为;(2)施工设计审查。查是否按照审定的设计施工;(3)施工进度审查。查是否按照合同进度施工;(4)投资债权债务进度审查。查已完成的投资量是否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或其他费用;(5)会计审查。查有关工程票据是否齐备,有关税收是否足额支付;(6)合法性审查。查建设工程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等。
通过上述审查,如果没有问题的,可以继续建设;如果审查发现问题的应该由预警小组立即告知有关各方,有缺陷的一方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受影响的一方有权在合理期限内提出不安抗辩权利,要求对方在澄清误解或提供履约担保后再继续履行。例如,通过审查,发现建设资金出现巨大缺口,可以立即通知发包方与承包方。发包方可以立即出示建设资金保证文件(包括拨款证明、融资合同、资金担保等);承包人提出不安抗辩要求中止履行,直到发包方提供相应保障,如无保障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这样就可以将大部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篇:浅谈建设工程结算审计
毕业论文
题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年 月
浅谈建设工程结算审计
摘要:工程结算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如何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如实反映建设成本及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关键词:建设工程 工程结算 审计
一、引言
工程结算审计是一项既综合又专业性很强的繁杂细致的重要技术工作。首先,对送审资料进行完整性和符合性审查。严格审查送审资料是否真实有效,手续是否齐全。
其次,要以合同约定为结算审核的核心依据。要精读合同,明确计价方式、价差调整办法、结算方式,重点关注合同条款中是否明确如现场发生签证或设计变更引起新增工程量项目的处理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特别要注意那些合同约定包干系数进行结算的工程,属于合同包干范围的情况一定不能再另算费用。
最后,在阅读和分析完所收集和整理到的资料后,就应大概判断出问题容易出现的方面,由于工程规模、繁简程度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企业情况不一样,因此,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
二、竣工结算审计的目的
竣工结算是完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同及经济关系的最后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它反映了建筑安装工程量和实物工程量的完成情况,编制竣工结算是一项非常细
致的工作,它既要严格地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又要正确的反映建筑安装工程的经济利益。通过对工程结算审计的实践,施工单位的结算普遍存在高估冒算,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通常所做的结算都大于实际工程量,所以结算审计对单位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审计监督部门必须进行结算审计。本人从事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八年有余,现就本人的工作经历谈谈对建设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一些认识。
三、建设工程结算审计方法。
为实现工程结算的快速审查,就要按照从粗到细、对比分析、查找误差、简化审查的原则,对编制的预结算采用对比、逐项筛选和利用统筹法原理迅速匡算等技巧、方法,使审计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计法、分组计算审计法、重点抽查审计法、标准图审计法、筛选审计法、分析对比审计法、常见病审计法、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计法等。
四、建设工程结算审计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结算审计是一项既综合又专业性很强的繁杂细致的重要技术工作。因此从事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对送审资料进行完整性和符合性审查。严格审查送审资料是否真实有效,手续是否齐全。其次,要以合同约定为结算审核的核心依据。要精读合同,了解合同
类型,明确计价方式、价差调整办法、结算方式,重点关注合同条款中是否明确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引起工程量增减的处理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特别要注意那些合同约定包干进行结算的工程,属于合同包干范围的情况一定不能再另算费用。最后,在阅读和分析完所收集和整理到的资料后,就应大概判断出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由于工程规模、繁简程度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企业情况不一样,因此,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
五、建设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控制的重点。
审核程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核质量保证的核心,对保证审核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何才能保证审核质量呢?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应该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进行审核。
(1)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工程动态。结算审核不能只是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还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审计人员要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有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变了。如发现问题,出现疑问应逐一到现场核实。
(2)工程量的审核。工程量是计算一切费用的基础,工程量的真实性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因此工程造价审核
的重点首先放在工程量的审核上。实施审核时,应在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熟悉竣工图纸,全面了解工程变更签证。审核工程量时应审查有无多计或者重复计算,计算单位是否与定额一致,是否按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是否重复计算定额中包含的工作内容等。如2005年《海南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中装饰工程规定:“墙柱面抹灰,装饰项目均包括3.6m以下简易脚手架的搭设计拆除”,脚手架工程中规定:“单排脚手架使用不在外墙轴线上的独立砌体柱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凡在外墙轴线上的砌体或钢筋混凝土构件,已包含在外墙脚手架内,不在重复计算单排脚手架费用” 很多结算中会重复计取这部分脚手架,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在工程量审核时,侧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墙体工程:审核时要注意墙体计算厚度,如图纸上注明标准砖砌筑,墙厚为180mm、120mm时,墙体厚度分别按砖的厚度即178mm、115mm计算;如是混凝土砌块墙,图纸上设计墙厚为200mm,墙体厚度按190mm计算(混凝土砌块规格为390*190*190mm);如是烧结节能保温空心砖,设计墙厚为200mm、120mm、100mm,墙体厚度分别按190mm、115mm、90mm计算;上述说明计算工程量时不能一味按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而考虑实际使用的砖、砌块的规格。
②钢筋工程:采用清单计价的项目,13清单计价范围中关于钢筋工程清单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按设计图示钢筋
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计算工程量时包括钢筋的弯钩、搭接长度,但计算的工程量不乘以损耗系数。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套管接头时如清单中没有说明,也没有项目编码时,在报价中投标人应自行考虑,结算时不得另计。关于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拉结筋,承包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图省事,拉结筋未预埋,后期采用植筋与墙体拉接加固,如设计图纸有明确规定或因发包人要求采用植筋且有设计变更单时可以计算;因其自身原因所增加是植筋费用,应由其自行承担。
③屋面刚性防水:执行清单计价,如招标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中将屋面保温、砂浆找平层、卷材防水等均在刚性防水清单中考虑,按13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而卷材在女儿墙、伸缩缝等处弯起部分就不予结算;同样在地面卷材或涂膜防水审核工程量时,墙体四周弯起部分不予计算。
④块料楼梯面层:按清单计价结算,工程量按13清单计价规范规定: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楼梯(包括踏步、休息平台及500mm以内的楼梯井)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楼梯与楼地面相接时,算至梯口梁内侧边沿,无梯口梁者,算至最上一层踏步边沿加300mm;而不能按展开(包括两侧)实铺面积进行计算。
(3)现场签证的审核。现场签证往往是承发包双方争
议最多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一些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责任心不是很强,对工程情况、现行定额都不太了解,施工单位提交的现场签证随随便便就认可了,所以审计人员就得擦亮眼睛,认真审核。对于现场签证的审核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客观性原则,不仅要审查有无承发包双方的签字与意见,而且要审查签字、意见的真实性。例如本人审核的某防洪堤改造工程中施工单位提供的签证内容如下:由于防洪堤下游有大量淤泥,我单位用挖掘机挖淤泥共计3587立方米,自卸汽车外运运距为20公里。审核过程中经向建设单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得知,防洪堤改造前每天都开闸放水,水流湍急,下游不可能有大量淤泥,由此可判断这份签证不真实。其次是整体性原则,应把签证事项放入整个工程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避免工程量的重复计算;第三是全面性原则,不仅要审查签证事项发生的真实性,而且要审查签证事项发生数量的真实性。例如本人在某工程结算审计中遇到这样一份签证:钻孔灌注桩入岩6.6m,结算时增加相应的费用。再查看打桩记录,每根灌注桩都入岩6.6m。本人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报告的结论并未提到地基存在岩石,于是可以判断每根灌注桩均入岩6.6m的现场签证是虚假的。这份现场签证经审计核减50.8万元。
除此之外,现场签证的还要重视签证单中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
(4)组价分析
①对于采用定额计价的项目,审核定额的套用是否正确、合理,套用定额子目是否与该工程各分部分项特征相一致。套用定额分为直接套用与换算套用。对直接套用的审核,审查套用定额有无多套、重套定额的现象。对套用定额子目的审核还应注意定额子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要注意看各章节定额的说明,熟悉定额子目套用的界限,做到公正合理;对换算套用要审查是否按规定进行换算及换算方法是否合理、正确。最后审查是否存在忽略定额综合解释,不根据说明换算系数等情况。
A、定额的换算原则定额换算以后的基价=定额换算以前的基价-换出费用+换入费用
B、定额换算常见类型
a、材料品种发生变化,但数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 如: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4-97定额子目(商品混凝土 桩承台基础)
若实际工程中采用C40商品混凝土,则应查计价表下册附录C40商品混凝土的单价乘以用量代替C20商品混凝土的价格,注意各个部位的混凝土编号不一样,应准确套用。
b、材料品种不变,数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如: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16-55定额子目(有梁板模板高3.6m 钢支撑)
若实际工程中有梁板为斜屋面,则应根据斜屋面坡度的不同,根据定额附路说明相应增加人工、松杂枋板材、钢管支撑、铁钉、铁件用量。
c、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材料品种发生变化,数量也发生变化的情况
如:10-62定额子目(内墙面水泥砂浆粘贴瓷砖、瓷砖规格200*300)若实际工程中采用250*450瓷砖粘贴,则应先求出新瓷砖的数量再套用新价格中,以新材料费计入综合单价。材料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净用量=S/单块面积,损耗率见附表。
d、乘系数换算
如:2011年《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1-15定额子目(挖土机挖土方 一、二类土)若实际工程中现场为挖湿土,则应按定额附录说明,机械乘以系数1.18,人工乘以系数1.18。再根据调整后的人工+机械费用算出管理费和利润,求出综合单价,注意每个子目的管理费和利润的费率可能不同,应准确计算。
②对于采用清单计价的项目,要对承包人的报价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是否有不平衡报价(综合单价过高或过低),涉及的结算工程量与招标数量是否相差较大;有无单列的清单项目其内容包含在其它清单项目里;有无将甲控(甲供)材料、人工等的含量有意调整较大等现象。在施工合同履行
过程中,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与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工程量有偏差时,是否调整其综合单价以及如何调整,如合同中未作约定,则按清单计价规范相关条款执行。
(5)材料价格的审核。对材料价格进行审核时主要审查有无价格不实,主要材料和特殊材料的定额用量是否按图纸和定额标准计算,是否提高材料损耗率等。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总造价的敏感因素,也是非常活跃的动态因素。材料价格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原则上应根据合同约定方法,再结合建设单位现场签证确定材料价格。合同约定不予调整的,审计时不应调整;合同约定按施工期间信息价格调整的,可以根据施工日记及施工技术材料确定具体的施工时间及各种材料的具体使用时间,有些工程工期较长,或有阶段性停工的,可根据各种材料的使用时期采用使用期间的平均信息价,这样比较贴近工程真实造价,也容易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接受。
对于信息价中没有发布的或甲方没有签证的材料价格,需要平时对材料价格的收集积累,必要时可以三方一起进行市场考察确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建材市场上出现很多新材料,特别是装饰材料,施工单位一般申报价格较高,一些建设单位现场代表未能有效履行职责,往往是施工单位提出报价,建设单位现场代表不进行市场询价,不咨询材料代理商,不做材料分析,就草率地在签证单
上签字、盖章,使得所签材料价格不属实。对于这类签证,首先要到现场查看,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代表共同了解核实材料的生产厂家、购买地点、规格型号、运输方式等。其次要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做材料分析,进行市场询价,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签证单中的材料价格修正。否则,就会给国家利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如某机关办公楼项目,在现场签证中外墙玻璃幕墙用进口膨胀螺栓每个65元。经向经销商询价,该品牌同规格膨胀螺栓每个为25元。这项材料价格签证经审计核减6万余元。
(6)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费的审核。该部分审核重点是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经相关部门现场考评及文明工地评定,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要有现场签证。各项措施费取费基数及费率是否正确,措施费是否按要求计取等等。多计措施费的例子举不胜举,比较常见的是多计二次搬运费、维持交通增加费,这两项措施费都应作现场签证才能予以计取。
(7)变更项目价格审核。执行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工程单价,尤其是变更项目的单价应按照以下原则计取:第一、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第二、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第三、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
师确认后执行。
(8)附属工程、追加工程的审核。这部分结算核减率往往比主体工程要高,主要是现行招投标,只注重了项目承建人主体工程的招投标,却忽视了项目附属工程、追加工程的招投标。因此审核过程要更加认真,审核重点在工程量真实性的确认、材料设备价格、定额套用、取费标准是否合理及是否要优惠让利等。
(9)费用的审核。取费应根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定额、文件及规定,结合工程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标投标书等来确定费率。审核时应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费率计算是否正确、人工费及材料价差调整是否符合文件规定等等。如计算时的取费基数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为基础,对于费率下浮或总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时特别要注意增加造价部分是否同比例下浮等,另外在计算下浮时要应把甲方供材扣除。
总之,工程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好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若不能严格把关的话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家及人民利益将会受到损害。这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不多算,不高估冒算。审核时,要服从道理,不固执己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
自身信誉。
第四篇:建设工程纠纷处理
2Z203010民事纠纷处理方式
1.建设工程民事纠纷经不同主体调解成功并制作了调解书,其中可以强制执行的是()。
A.双方签收的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的调解书
B.双方签收的仲裁调解书
C.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但原告方拒绝签收的调解书
D.双方签收的由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依法作出的调解书
2.根据《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国内仲裁而言,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包括()。
A.约定的仲裁协议无效
B.仲裁事项超越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
C.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D.原仲裁机构被撤销
E.申请人死亡
3.以下不属于民事纠纷处理方式的是()。
A.当事人自行和解B.行政复议C.行政机关调解D.商事仲裁
4.下列纠纷、争议中适用于《仲裁法》调整的是()。
A.财产继承纠纷B.劳动争议C.婚姻纠纷D.工程款纠纷
5.下列选项中,对调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A.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可以请求法庭制作调解书
B.仲裁调解生效后产生执行效力
C.仲裁调解生效后可以进行仲裁调解
D.法庭在强制执行时不能制作调解书
6.仲裁案件当事人申请仲裁后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
A.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B.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
C.撤回仲裁申请书
D.请求强制执行
E.请求法院判决
7.王某在施工现场工作时不慎受伤,在监理工程师的调解下,王某与雇主达成协议,雇主一次性支付王某两万元作为补偿,王某放弃诉讼权利。这种调解方式属于()。
A.行政调解B.法院调解C.仲裁调解D.人民调解
8.一裁终局原则体现了仲裁的()特点。
A.专业性B.自愿性C.独立性D.快捷性
9.仲裁的保密性特点体现在他以()为原则。
A.不开庭审理B.不允许代理人参加C.不公开审理D.不允许证人参加
参考答案:
1.B2.ABC3.B4.D5.C6.BC7.D8.D9.C
2Z203020 证据
1.民事诉讼的证据不包括()。
A.书证B.物证C.视听资料D.科学实验
2.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作为民事诉讼证人。
A.本案审判员B.涉及本案的鉴定人员
C.本案原告诉讼代理人D.本案被告的亲属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无需要举证证明的事实有
()。
A.太阳自东方升起,自西方落下
B.人受重伤后若得不到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
C.人所共知的某企业偷工减料
D.已被仲裁机构生效的裁决书所确认的事实
E.已被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4.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是()的事实。
A.请求实体权益B.免除自己法律责任C.主张程序违法D.对方承认
5.当事人提交给法院的以下材料中,不属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有()。
A.建筑工程法规B.建筑材料检验报告
C.工程竣工验收现场录像D.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E.代理意见
参考答案:
1.D2.D3.ABDE4.D5.AE
2Z203030 民事诉讼法
1.对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当事人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人民法院才有管辖权
B.除简易程序外均采用合议庭制
C.所有民事案件审理及判决结果均应当向社会公开
D.一个案件须由两级人民法院审理才告终结
2.下列关于诉讼管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审重大涉外民事案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B.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应当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受移送人民法院认为移送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可继续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D.房屋买卖纠纷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
3.当事人委托傅泽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做自己的诉讼代理人,授权委托书中委托权限一栏仅注明“全权代理”。则张律师有权代为()。
A.陈述事实、参加辩论B.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
C.进行和解D.提起反诉或上诉
4.民事诉讼是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其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参加人的有()。
A.当事人代表B.第三人C.鉴定人D.代理律师
5.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A.原审B.负责执行的C.原稿所在地D.被告所在地
6.某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参加法庭诉讼,以下属于委托代理权消灭的原因有()。
A.诉讼终结B.当事人解除委托C.代理人辞去委托
D.委托代理人死亡E.委托代理人有过错
7.为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回避制度,下列人员中()若与审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A.法院的书记员B.勘验人C.鉴定人
D.出庭的证人E.被告方的诉讼代理人
8.在法院的主持下,甲乙双方就纠纷的解决达成了调解协议,法院依法制作了调解书,但在送达前甲方反悔,这时法院应该()。
A.径行判决B.强制执行C.留置送达D.重新调解
9.甲地注册的建设单位与乙地注册的施工企业在丙地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所在地为丁地,若发生纠纷,向丙地法院起诉。则该合同确定诉讼管辖的标准为()。
A.原告住所地B.被告住所地C.合同签订地D.合同履行地
10.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授权”可以行使的诉讼权利包括()。
A.代为承认对方的诉讼请求B.进行和解 C.放弃诉讼请求D.法庭辩论
11.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民事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日。
A.5B.7C.10D.15
12.建设单位就专业分包工程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建设单位可以将()列为共同被告。
A.招标代理机构B.总承包企业
C.分包企业D.实际施工人E.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3.关于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当事人必须在案件开始审理前提出回避申请
B.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C.案件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仅担任翻译人员的,无须回避
D.人民法院的回避决定,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
E.申请回避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可以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
参考答案:
1.B2.A3.A4.D5.B6.ABCD7.ABC8.A9.C10.D11.D12.BCD
13.BDE
2Z203040 仲裁法
1.下列关于《仲裁法》中规定的仲裁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仲裁委员会由当事人自主选定
B.仲裁委员会是人民法院的下属事业单位
C.仲裁审理以公开审理为原则
D.对生效的仲裁裁决书请求上级仲裁委员会予以撤销
2.民事诉讼是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其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参加人的有()。
A.仲裁委员会决定
B.合同履行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C.被告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D.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3.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提出。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两年
4.商事仲裁裁决生效后,应当向()申请执行。
A.做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B.当事人住所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C.被执行人住所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D.仲裁机构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E.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5.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生效后,一方不执行的,另一方可向()申请强制执行。
A.人民法院B.司法行政机关C.仲裁机构D.公安机关
6.关于仲裁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仲裁庭必须先行调解
B.调解不成的不能径行作出裁决书
C.仲裁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D.经仲裁庭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仲裁庭不能制作裁决书
7.仲裁过程中,申请人甲与被申请人乙双方有意和解,下列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做法是()。
A.甲与乙不能自行达成和解协议
B.甲乙达成和解也不能撤回仲裁申请
C.甲撤回仲裁申请后又反悔的,不得再就同一事项申请仲裁
D.甲乙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8.甲、乙、丙三人组成仲裁庭,甲为首席仲裁员。甲认为应支持申请人的主张,乙、丙认为不应支持申请人的主张,则关于仲裁裁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按乙、丙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
B.乙、丙应服从并按甲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
C.应将甲、乙、丙各自的意见全部列出提交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D.应按甲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同时必须在笔录中如实记载乙、丙的意见
9.关于仲裁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有()。
A.仲裁协议应当是书面形式
B.仲裁协议可以是口头订立的,但需双方认可
C.仲裁协议必须在纠纷发生前达成D.没有仲裁协议,也就无法进行仲裁
E.仲裁协议排除了人民法院对合同争议解决的管辖权
参考答案:
1.A2.D3.B4.CE5.A6.C7.D8.A9.ADE
2Z203050 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判庭组成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审判员独任B.审判员、书记员
C.审判员三人以上单数D.审判员、陪审员三人以上单数
E.陪审员三人以上单数
2.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事项包括()。
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措施C.行政许可
D.行政处分E.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做出的调解
3.施工企业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建设单位的违约行为B.总监理工程师的停工决定
C.上级企业的处理决定D.行政机关的罚款
参考答案:
1.CD2.ABC3.D
第五篇:建设工程结算纠纷--固定总价合同的风险及结算技巧
建设工程结算纠纷
---------固定总价合同的风险及结算技巧
《中国建设工程律师网》政策法规研究室 杨磊律师
固定价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单价合同。
固定总价格合同,又称“闭口合同”、“包死合同”。所谓“固定”,是指合同价款一经约定,除工程量增减和设计变更外,一律不做调整。所谓“总价”,是指完成合同范围内工程量的总价款。
固定总价合同的结算价=所有变更、签证价格+合同总价
固定单价合同是指根据约定的单位工程量的固定价格乘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合同总价的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的结算价=单价×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其它未计入工程量的签证费用
固定总价合同适用于以下情况:
1.工程量小、工期短、施工过程中各种条件变化不大,风险可以预见并可以控制;
2.工程设计详细、到位,图纸完整、清楚,工程范围明确;
3.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
4.投标期相对宽裕,承包人有充足的时间考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计算工程报价。
固定总价合同的对于承包人的风险
1、承包人要承担合同报价失误的风险
(1)报价计算错误的风险,即纯粹是由于计算错误而引起的风险。
(2)漏报项目的风险。在固定总价合同中,承包人所报合同价格应包含完成合同规定的所有工程的费用,任何漏报均属于承包商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由此引发的各种损失。
(3)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2、承包人要承担工程量风险
(1)工程量计算的错误。业主有时给出工程量清单,有时仅给出图纸、规范,让承包人投标报价。此时承包人必须认真复核和计算工程量,避免由于工程量计算错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合同中工程范围不确定或不明确、表达含糊不清,或预算时工程项目未列全造成的损失。
(3)投标报价时,设计深度不够所造成的误差。对于固定总价合同,如果业主采用初步设计文件招标,让承包人按初步设计进行报价;或者尽管施工图已设计完成,并按其进行招标,但做标期太短,承包人无法详细核算工程量,只有按经验或统计资料估算工程量,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承包人自己承担。
3、承包人索赔机会少
固定总价合同,一般只有在业主变更设计和增减工程量时,才可以调整合同价款,所以,承包人的所赔机会有限,而业主对工程造价容易控制。
固定总价合同有扩大使用的趋势
固定总价是量、价均不调整的合同。在这类合同中承包人承担了全部的工程量和价格风险。对于业主来说,固定总价合同与固定单价合同、按实结算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相比较,结算更为简单,容易控制成本,更能保护业主的利益,而对于承包人的风险较大。虽然固定总价合同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基于业主的选择,固定总价合同存在扩大使用的范围倾向。
由于固定总价合同风险分配的不均衡,一些施工企业因为签订合同失误、报价偏低,造成承包人赔本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承包人索性中途停工,或者解除合同,引发了大量施工合同纠纷。
固定总价合同的结算技巧 探讨如何突破固定价,帮助承包人分析固定总价合同的结算技巧,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十分必要。参考本所律师处理大量固定总价合同的结算纠纷案例,承包人可以考虑以下结算办法:
1、施工合同无效,可以突破固定价,请求按照定额据实结算。因为合同无效,合同中所约定的内容均无效,包括双方约定的固定价结算方式也就当然无效,承包人可以主张按照定额据实结算。
2、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惯例,实行固定总价的合同一般要给承包人预付款或者风险金,如果合同中既没有约定预付款,也没有约定风险金,那么,风险全部由承包人承担,就是显失公平。承包人可以以显失公平,请求法院撤销或者变更合同条款。即使合同中约定了预付款或者风险金,但是,发包人逾期给付的,此时发生物价上涨,承包人仍可以提出费用补偿。
3、如果发包人以初步设计图纸让承包人进行报价,以后又按照深化设计的施工图进行施工,承包人既可以提出按照两图纸的工程量之差,追加工程款。
4、对于合同范围以外的增项,承包人可以请求追加工程款
5、对于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承包人可以请求追加工程款
6、对于由发包人逾期给付工程款,和其他非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工期顺延期间所发生的物价上涨,承包人可以提出费用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