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滁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情况的调查
对滁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情况的调查
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国库科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作为国家支农惠农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4年实施以来实施效果如何?近日,滁州市中心支库对全辖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力地支持了农民购买先进农业机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但也存在着补贴比例低、覆盖面窄,地方专项经费落实难,金融配套支持措施有待跟进等问题。
一、滁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
(一)主要做法
市(县、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具体负责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按照《安徽省农业机械购机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按年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案,确定补贴机具种类和补贴标准,对农户购机补贴申请进行审核,履行“一次公告”、“两次公示”程序后,确定受补助农户名单、补助机型、数量、金额,与购机农户签订《农业机械购置补助协议》。农户根据协议购置农业机械时由财政专项资金按照比例给予补贴。
(二)主要特点
1.财政补贴资金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农机购置专项补贴资金1895万元,为2004年—2007年四年补贴资金总和,共补贴机具5220台套,直接拉动农民购机投入资金近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购机补贴专项资金1704万元(主要用于补贴农户购置大中型拖拉机、稻麦联合收割机、手扶式插秧机、茶叶机械等),省级财政叠加补贴资金191万元。2008年,市财政也安排了30万元专项新机具购置资金和农机富民工程50万元专项经费,部分县级财政还按照每台(套)机具1000—3000元不等的标准给予叠加补贴,支持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快速推广。根据2009年滁州市农机补贴工作计划,中央财政将安排滁州市补贴资金4360万元,同比增长156%,计划补贴购置农机8200台套;省财政计划安排1000万元叠加补贴,主要用于水稻插秧机、化肥深施播种机械等复合作业重点推广机械的补贴。
图1:2004-2009年滁州市农机购置财政补贴情况(中央和省级)***82005年***2006年02007年7352008年189553600补贴数额(万元)2004年92009年5360注:1.2006年未能取得财政补贴数据,但不影响总体判断。2.2009年为计划数。
2.补贴受益地区实现了县市区全面覆盖。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启动初期,滁州市辖区仅有定远县享受到9万元补贴资金。截止2008年末,全辖8个县市区均已享受到补贴政策,实现了全面覆盖。
3.“差额购机”方式实现了农户直接受益。目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采取 “差额购机”方式,即购机农户根据协议在农机生产经销商处购置农业机械,将销售价格扣除规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其差额即为农户应承担支付的购机价款,补贴清单则逐级汇总上报,由省财政每半年与农机生产经销商结算一次。采用“差额购机”方式,农户在购置农机时当场即享受到了政策补贴优惠,减少了中间环节,与先购机后补贴方式相比减少了资金占用,更为方便快捷。
(三)主要成效
1.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普及,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2004年以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逐步加大,农民购置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农村地区新增了一大批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大中型拖拉机从2003年3993台增长到目前13000多台,增长3.26倍;联合收割机从2003年1820台增长到目前11000台,增长6.1倍;插秧机从2003年17台增长到目前1535台,增长90倍,居全省之首,其中仅2008年就新增780多台。2008年,全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653.5万亩、250.2万亩、862万亩。其中,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市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水稻机械化2.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农业专业服务组织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农业规模经营条件逐步成熟,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农机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不断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服务市场也得以逐步健全和完善,目前,全插秧25.32万亩,比2007年净增10.32万亩,同比增长69%。市农机服务组织131个,水稻机插秧服务组织38个,专业合作社50个,广泛开展了机插秧、机耕、机播、机收、机开沟、植保等社会化服务。如2008年全椒县茂林农机服务合作社为农户开展机插秧2000多亩,植保1.2万亩,油菜机条播2000多亩。
3.农民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农民务农和非农收入进一步增加。通过政策补助,一个农户或农机服务组织可享受补助的机具数量最多达到了1套2台,单机补助金额最多达到2万元,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直接成本,此外,大规模应用农业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还降低农民生产的间接成本,据测算,2007年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每公顷可节省费用350元以上,收获水稻每公顷可节省费用260元以上,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民增收。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快速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家抢收抢种的后顾之忧,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非农收入。全椒县某农户购买一台久保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一年实现收入16万元。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通过机械化合理种植,能够抓住粮食最佳播种和最佳收割期,在抢农时、抗灾害时期作用明显,实现丰产、丰收的目的。以辖区明光市为例,2008年明光市补贴机械完成作业机耕20万亩、机收面积10万亩,作业收入1200万元,新增粮食总产60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900万元。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不断完善,从事机耕、机播和机收等农机作业收入显著提高,有效助推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2008年,全市农业机械化经营服务总收入达37亿元,比2007年增加8.52亿元,同比增长29.9%。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补贴比例低、覆盖面窄。一是补贴比例偏低。根据《安徽省2008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农户可以享受20%-25%的农机补贴,还需自行支付75%-80%的购机费用,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来说,经济负担仍显偏重,许多欲购进农业机械的农户只能望而却步。二是补贴覆盖面偏窄。从滁州市农机补贴实施情况看,由于补贴总额有限,2008年滁州市仅有5000户农户享受到农机补贴,覆盖面仅为0.57%,很多农户无法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化的广泛推广依然任重道远。
(二)补贴机具选型范围与地区需求存在差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农机补贴主要针对大型农机具,与地处丘陵地区的滁州农村需求难以契合。被调查农户反映,滁州市以丘陵地形为主,不宜使用大型农机具耕作,农户对稻麦两用轮式收割机等小型农机具需求较为强烈,但目前对该类机具的补贴实行比例控制,导致部分农户无法享受购机补贴政策。
(三)补贴机具价格形成机制有待完善。由于补贴目录中规定了部分机具最高销售价格,供货代理商往往依据有关信息按照“最高销售价格”销售,致使整机销售价格高企,高出市场平均价格部分的相应比例补贴资金流入供货商手中,农户自付比例部分的负担也随之加重,损害了购机农户利益。
(四)县级财政工作经费难落实。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和安徽省2008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县级财政部门应配套一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用于补贴政策宣传、工作协调、机具核查等方面工作。但由于县级财政普遍紧张,此项经费或难以落实或投入有限,影响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
(五)金融配套支持有待跟进。一是小额农户贷款额度有限,难以满足农民购机贷款需求。目前,农村信用社将农机贷款纳入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尚未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贷款管理流程。据调查,单户贷款最高限额一般为3万元,很难弥补农户购置农机的资金不足,同时也挤占了农户其他生产或生活贷款。例如来安县水口镇农民蔡某2008年购置谷物联合收割机1台,应支付价款7.5万元。该农户自有资金2.5万元,购机补贴0.96万元,资金缺口约4万元,该农户向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2万元(因小额贷款尚有余额1万元,故最高只能申请2万元贷款),另外2万元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途径解决。二是开展农机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偏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由于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市场,目前农民购机的信贷支持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由于滁州市农业机械化起步晚,资金需求缺口大,仅靠农村信用社一家尚独木难支。
(六)补贴资金拨付方式一定程度影响支农惠农政策效应的发挥。从滁州市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了解到,在目前实行的“差额购机”方式下,补贴资金的最终审核和拨付集中在省级有关单位,随着农机购置财政补贴规模的迅猛扩大,已难以承担随之剧增的工作量。半年结算一次的做法未能兼顾到生产经销商的合理利益,补贴方式有可能会转为“全额购机”方式,即财政补贴资金从安徽省逐级分解到县市区财政部门,农户按照整机价格购买后,再将补贴资金拨付至购机农户“一卡通”账户。一旦转为“全额购机”,购机农户不仅无法享受到“差额购机”模式下直接受益的方便快捷,而且增加农户购置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筹资难度(需要筹足农机价款的100%资金,原来只需要筹足75%-80%的资金即可)。
三、完善农机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优化调整农机补贴比例。虽然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补贴资金快速增长,但补贴总量相对于农户购置农机需求而言仍然偏小,仍有许多农户无法享受政策扶持,购买大型农机的负担仍然较重。因此,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加大补贴资金支持力度,县市区级财政按照上级财政补贴的一定比例安排叠加补贴,主要用于补贴政策鼓励的重点推广机型,对于单位价格高的大型农业机械,实施累进补贴比例的做法,根据农机价格的差别,确定不同的补贴比例,农机单位价格越高,补贴比例越大。
(二)补贴政策由“单纯的重点制”向“普惠制”转变,化解补贴机具选型范围与地区需求矛盾。“单纯的重点制”补贴政策主要针对列入补贴目录的大型农机具和重点推广机械,难以满足不同地形和不同农业生产特点的需求差异。在中部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实行“买机必补”的“普惠制”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补贴政策的覆盖面,同时,为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可以实行差别补贴比例的做法,对于政策鼓励的重点推广机械和新型机械,可以提高补贴比例,以发挥好政策的扶持、引导双重效应。
(三)利用市场价格杠杆作用,发挥政策最大效应。补贴目录只标注补贴机具种类、机型和补贴比例,不标注最高销售价格,依据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按照比例实施补贴,避免补贴资金被“截留”,促使惠农政策不打折扣,扶持农业发展的效应充分体现。
(四)按上级补贴比例,进一步明确县级财政安排工作经费。以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数额为基数,根据各地财力差别确定不同的比例,明确规定县级财政必须安排相应比例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用于补贴政策宣传、工作协调、机具核查等方面工作。如此,既可以促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又可以区分地区差异合理界定地方财政负担。
(五)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购置农机信贷扶持力度。在深入调查、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农户贷款限额,推出低息或微息贷款,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买得起大型农机具。同时,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发放农机购置贷款的金融机构,地方财政给予适当风险补贴,以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农机购置贷款。
(六)依托资源优势,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积极参与资金拨付。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发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优势,介入农机补贴资金拨付流程,兼顾财政、农户、生产经销商各方利益。具体设想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分解划拨至县级国库,县级财政专户核算补贴资金,农户差额付款购机后,由当地农机管理部门将补贴清单及材料报送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按月进行结算,出具库款拨付凭证,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通过现代化支付系统及时拨付至生产经销商账户,提高补贴资金拨付速度。
第二篇:浅谈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行政0720705012063梁双鑫
浅谈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摘要:农业补贴作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种基本政策,近几年我国也开始对农业实施保护,并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力度,财政补贴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则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关键字:农业机械补贴,农民,实惠,评价
2004年正式启动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这项“惠农”政策是国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这项政策已经实施了6年,它对农机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有目共睹,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农机行业的生产企业、流通领域及用户需求的影响都非常显著。
一、农业机械购置现状
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减免、三补贴” 支农惠农政策重要内容之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在我国实行以来,农户购机积极性高涨,农民收益很大,同时对购置补贴的依赖性也在增加,补贴政策对全年需求的影响力也在增大,农民短期内持币待购、等待补贴的现象较为普遍。以昆明市元谋县为例,截止07年,该县有63户农户购置了农业耕作机,2户农户购置了联合收割机,去年全县农机耕地4万亩,占全县耕地种植面积的36%。在农作物播种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农耕机及收割机在该县年平均工作时间为60天左右,每天可完成20-30亩(正常工作时间10小时∕天),按每亩收60-80元计算,直接收入为7万元左右,除去作业及维修成本2万元,盈利可达5万元,2年左右就可收回购机成本。
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给农民带来实惠
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后,各类先进农业机械正式进入了我国农业生产市场,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并给我国农民带来了四大好处:首先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直补农民,减少了农民购机的一次性投入。各级政府也相应制定了补贴措施,在政策上就直接给了农民实惠,引导更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二是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一改千百年来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牛耕犁,实现了机械化耕地,及大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改变了双抢时机的窘境。三是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以往农村雇请劳动力抢收抢种,每亩要付出100-160元的工资,而机耕则只需70元左右,仅此一项可为农民节约开支50%以上。四是增加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据调查得知,机耕可使粮食增产1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机耕速度快,缩短了双抢时间,争取了良好的抢种时机。
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给我国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节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开展农机购置直补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机具不符合当地生产需要。
(二)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看不到样机,选购机具“摸着石头过河”。
(三)大中型机具补贴比例偏低。
(四)补贴销售的机具售价偏高。
(五)农用燃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制约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四、对策及建议
(一)财政补贴机具应体现多样化、灵活性、经济性的特点。
(二)加大各类先进适用农机具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三)实施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的信贷政策。
(四)供货企业应当把补贴机具以批发价格销售,让利于购机户。
(五)实行燃油补贴,减轻农民负担。
第三篇: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的通知》(云农(计财)字〔〕67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十七届三中、四
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目标,结合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求,以农机装备总量、改善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为主要任务,以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特色产业机械化、以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为重点,兼顾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突出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推广应用;完善设施农业及节水灌溉管理模式;规范程序操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农民购买农机自主权;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引导效应,进一步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充分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扩大农户直接受益范围,促进农民增收。
(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优化农机种类结构,拓宽农机服务范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三)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主要农作物和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促进山区半山区农机化发展。
(四)提高生鲜乳收购站机械装备水平;推动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初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机化经营效益。
(五)实施“以机代牛”,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规划、务求实效。
(二)突出重点,兼顾特色,优先保证抗旱机械补贴,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
(三)向农机示范区、服务组织、种植大户、生鲜乳收购站、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倾斜。
(四)充分尊重农民购机自主选择权。
(五)操作程序科学、简便、高效。
四、实施范围及资金,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安排到我县的第一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为505万元,在县范围内实施。
五、补贴机具及补贴标准
(一)补贴机具
根据《云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纳入补贴的机具由国家通用类和国家非通用类及省自选产品组成,共有12大类34个小类81个品目2779个产品,主要包括:
1.耕整地机械(2小类7品目577个产品)。
2.种植施肥机械(4小类8品目60个产品)。
3.田间管理机械(3小类11品目149个产品)。
4.收获机械(7小类13品目242个产品)。
5.收获后处理机械(4小类5品目65个产品)。
6.农产品初加工机械(4小类7品目192个产品)。
7.排灌机械(2小类4品目108个产品)。
8.畜牧水产养殖机械(3小类9品目361个产品)。
9.动力机械(1小类3品目861个产品)。
10.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小类2品目16个产品)。
11.设施农业设备(2小类10品目130个产品)。
12.其他机械(1小类2品目18个产品)。
(二)补贴标准
同一种类、同一档次的产品在全省的定额补贴标准统一,总体上执行30%的补贴比例,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烘干机单机补贴不超过12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20万元。
中央和省、市鼓励地方财政、烟草部门、企业及其它社会资金对本地重点推广的机具进行累加补贴,不得使用中央资金对目录外的补贴机具进行补贴。
六、补贴对象及补贴数量
(一)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全县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取得我县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补贴申报,企业不是补贴对象。
申请补贴超过计划指标时,补贴对象的优选条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同时,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购置主机并同时购置配套农具的优先补贴。申请人员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
(二)补贴
数量
一户农民内享受补贴购买农机具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套(即1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套(即3台主机和其匹配的9台作业机具);直接从事植保工作的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内享受补贴购置植保机械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2台;一个生鲜乳收购站内享受
补贴购机的数量不超过1套(即3台,包括1台挤奶机、1个储奶罐、1个冷藏罐);一户农民(渔民)内享受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的数量分别不超过6台。
七、经销商的确定
补贴农机具的经销商由省农业厅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农机生产企业自主提出,省农业厅汇总统一公布并确定,供农民自主选择。县农机主管部门和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补贴产品经销商的监督管理。
为增强农民自主选择权,农民可以在省域内跨县自主购机,确定的经销商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销售。
八、执行政策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时间安排
《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作的通知》(云农(计财)字〔〕383号)已安排我县项目补贴资金250万元,收取申报补贴资金材料时间为5月30日前;其余的项目补贴资金收取申报材料时间为8月30日前。
(二)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公示制度
补贴对象向县农机局提出申请,县农机局按照规定审查补贴对象,确定补贴对象名单和补贴机具的型号、数量后,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补贴公示。为方便农民,对产品补贴额在600元以下(包括600元)的机具可采取购机和公示同时进行的办法。
(三)价格洽谈和优先补贴对象问题
《云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中明确了各类产品的补贴标准,不再公布补贴产品的承诺最高销售价,补贴产品销售价格由补贴对象与经销商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谈判确定。
优先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含农机专业化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
(四)关于供货
补贴对象与经销商对补贴机具进行价格洽谈后,由县农机局督促补贴对象与经销商签订购机合同,并监督经销商及补贴对象履行好合同。
(五)设施农业及节水灌溉项目操作要求
为规范设施农业温室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省农业厅制定了《云南省农业厅关于设施农业温室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和机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的通知》(云农(机)字〔〕15号),在进行以上产品的补贴工作时,要按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向省农业厅购机办上报项目建议书并进行批复,经销商与农户按项目建议书内容要求签订施工合同,县(乡)农机部门对项目全程监管,填写工程建设验收记录表,项目竣工后各级按职责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填写竣工验收证明书。待项目验收通过后再按农机购置补贴的要求申报补贴资金。
鼓励农户连片种植、规模经营,节水灌溉连片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000亩,设施农业连片规模不少于50亩。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列入购机补贴仍处于试点阶段,今年用于设施农业补贴及节水灌溉的资金规模控制在20%以内。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是中央制定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把握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为确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县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苏国林任组长,县农机局局长周路昆、县财政局书记骆乔林任副组长,县农业局副局长赵春生、县畜牧局副局长赵学富、县烟草专卖局副局长袁国庆、县工商局副局长许春锦、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祖明、县广电局副局长太中良、县农机局副局长姚志刚、各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和华侨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宏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机局,由县农机局局长周路昆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县农机局从本系统内抽调。
各乡(镇)、华侨管理区,县直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密切配合、抓好落实。县农机局要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做好受理农民购机申请、组织农机供验货、发放补贴农机、数据汇总上报等工作;县财政局要根据农机购置补贴情况,积极协调农机购置补贴经费;县农业局、畜牧局、烟草专卖局等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县农业、畜牧业、渔业、烟草等发展实际,对纳入补贴范围的农、林、牧、渔业、烤烟和设施农业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符合条件的农民(农场职工)或农业合作组织购置补贴农机具;县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根据《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条例》认真加强对农机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对农机技术质量的监督检查;县广电局要适时对农机补贴的政策、进度、成效进行宣传报道,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各乡(镇)、华侨管理区要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通过各种渠道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农民充分享受到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惠。
(二)规范操作,严格管理
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云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要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补贴对象公示环节。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补贴产品的权利,由农民同经销商根据市场情况洽谈销售价格。要严格执行补贴对象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购机的核实工作,包括是否购机、购买机具是否为合同规定的机具等。今年启动实施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实现购机申请、审核、结算、档案管理等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软件操作人员要按照规程,规范操作。
(三)加强引导,宏观调控
县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正确把握政策,统筹规划,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注重培育农机大户、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促进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水稻机械化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畜牧机械化示范区的建设。主要引导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插秧机、收割机;坝区主要引导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机大户,鼓励做大做强;山区半山区引导发展小型机械及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优先发展设施农业新技术。各乡(镇)、华侨管理区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四)严肃纪律,加强监管
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严肃纪律,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要求,即严禁采取不合理政策保护本地区落后生产能力;严禁强行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严禁借国家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之际乱涨价。严格执行农业部办公厅的“四个严禁收费”,即严禁向农民收费;严禁向农机生产企业收费;严禁向补贴产品经销企业收费;严禁以工作经费不足为由向企业及农民收费。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的“四项制度”,即补贴资金省级集中支付制;受益对象公示制;执行过程监督制;实施效果考核制。严格执行农业部规定的“八个不得”,即不得指定经销商;不得违反规定程序确定补贴对象;不得将国家和省级推广目录外的产品纳入补贴目录;不得保护落后强行向农民推荐补贴产品;不得向农民和企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额外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办理农民购机补贴手续和补贴资金结算手续;不得委托经销商代办代签补贴协议或机具核实手续;不得以购机补贴名义召开机具展示会、展销会、订货会。
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严查违规违纪行为,特别要加强对倒卖补贴指标、套取补贴资金、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的检查,发现问题严厉查处,决不姑息。
第四篇: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协议
甲方(县级农机主管部门):_________
乙方(购机者):___________________
为落实中央财政购机补贴政策,做好购机工作,经双方协商,订立本协议。
一、乙方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自愿购买如下机具:
机具名称
机具型号
生产厂家
数量
价格
中央财政补贴金额
地方财政补贴金额
实际支付金额
二、乙方在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月______日期间,到甲方指定地点购机,交纳扣除补贴资金后的机具差价款____元,并提交本协议。
三、甲方责任:
1.落实中央与地方补贴资金;
2.协调供货。
四、乙方承诺:
1.按规定时间及时缴款购机。如放弃购机,应在本协议第二条约定的时间至少10天前通知甲方,并交回本协议;
2.二年内不擅自转让所购机具。因特殊情况需转让的,须经甲方同意。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一份,乙方二份(购机时提交供货商一份)。
七、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五篇:淮滨2018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淮滨县2018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加满足农民群众农业生产购机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促进淮滨县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河南省财政厅印发的《河南省2018-20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豫农机计文〔2018〕29号)要求,在对本县农业生产需要、农机化现状、农民购买能力和购买积极性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机械化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要求,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支撑;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精准高效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技术先进农机产品推广,促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推动普惠共享,推进补贴范围内机具敞开补贴,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増强政策获得感;创新组织管理,着力提升制度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