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ES干货--如何建立和运行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MES干货--如何建立和运行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导读
企业运营与管理是个“细活儿”,你必须拿捏好管理松与紧的分寸,把握好尺度:过松导致员工精神的散漫和局面的失控,过紧又会扼杀激情和创造力。一松一紧之间,体现了运营与管理艺术的境界。
如何建立和运行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上层生产计划部门面对市场的变化,客户对交货期的苛刻要求,产品的不断改型,订单的不断调整,明显感到计划跟不上变化,企业越来越需要车间执行层面更好地推进生产计划,反馈生产状态信息,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如何建立和运行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就成了许多企业关心的目标。
MES打通双层关系
在制造业信息平台中, 制造执行系统在计划管理层与底层车间生产控制之间建立了联系,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隙。
目前,在制造企业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看似良好运作的生产车间实际并没在以最好的状态运行,设备和操作人员看似忙碌,但其效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无形中为企业带来损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制造业提出了综合设备效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的概念。
利用OEE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减少一般制造企业常常存在而又极易被忽略的六大损失:
停工、设置/调节(有效率率损失)、微停工、减速(表现性损失)、调节机床设备生成的次品和生产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次品。根据现场实时采集的生产系统表现信息,按照OEE的分析方法,企业可以方便地知道自己工厂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明确关注目标。
建立制造执行子系统
制造执行子系统是MES的核心部分,它的任务是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监控,实现生产过程跟踪、流程控制、资源配置、零件加工过程和订单管理等功能。
制造执行系统能监控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例如,它可以准确反映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实际用料情况、库存情况,因而按照实际情况扣料而不是按照标准来扣料;它可以准确反映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实际出货情况。
制造执行子系统能与高级排程系统(APS)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充分实现车间排程和生产调度的有效管理。制造执行子系统充分收集制程数据,为产品质量事故分析和计划统计分析提供充实的数据。
制造执行子系统的典型功能是:生产系统建模、在制品状态监控、生产准备配置、生产过程监控和数据采集、产品状态查询、跟踪和追溯、创建及管理日常报表所需的数据和条码生成和打印等辅助功能。
其中,生产系统建模包括定义最终产品、零件和部件、原材料和消耗品,定义生产环境和设备建立工艺过程和操作步骤。在制品状态监控是进行库存物料管理和状态监控。
生产过程监控和数据采集要跟踪到每一个工序而不是每一个工段的合格产品数、返修品数量、实际用料、操作者和使用设备等。产品状态查询、跟踪和追溯,要准确反映生产动态过程及过程中各元素的状态和活动记录。
建立产品生产计划和调度系统
许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对于在制品的监控、管理和统计往往由专职人员通过现场巡视、清点和记录来完成,车间计划员和生产调度人员根据在制品巡视结果、计划部当月计划、缺件和临时件生产指令制订生产计划并调度安排。
由于对在制品巡视的记录不能及时反馈到车间计划调度室,紧缺件的“插队”需求和设备能力的未知性、人力资源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排程和计划调度经常发生资源冲突,设备和人力负载不能有效平衡,因此整个车间生产计划和调度工作非常繁重,效率不高,为保证生产任务“后墙不倒”,加班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在MES实施过程中,应建立APS。APS应当提供资源配置、零件加工过程导入、约束条件录入、订单跟踪、甘特图等多种排程和调度算法和资源结构优化建议等基本功能。
建立车间资源管理子系统
建立车间资源管理子系统应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实施MES系统的要求,并结合DNC(直接数字控制/分布式控制)子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
车间资源主要包括加工用工具和技术资料两类,这两类资源的配置需求和管理模式均不相同,因此系统应当能够分别处理。对于超期借用、资料属性和借阅权限等进行控制、查询和分析,并对资料库存进行统计和管理。
就报表子系统而言,标准系统的报表不可能完全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因此部分报表应当根据用户实际要求和需求而量身定制。详细的报表格式、字段含义和算法公式将在对用户访谈和需求分析之后逐一定义。
MES效益明显
许多制造企业机械加工车间为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效,在实施MES项目的同时把DNC系统也一并规划在内,一方面实现数控机床的联网,实现数控程序的集中管理,同时便于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实现了MES与DNC系统的融合。
制造执行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从接受订货到制成最终产品的全过程的生产活动实现优化的信息。它采用当前的和精确的数据,对生产活动进行初始化,及时引导、响应和报告工厂的活动,对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生产状态和条件做出快速反应,重点削减不会产生附加值的活动,从而推动有效的工厂运行和过程。
MES改善运行设备的回报,以及改善及时交货、库存周转、毛利和现金流通性能。MES通过双向通信,提供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链中以任务作为关键因素的信息。
制造企业成功实施MES 系统后将为企业带来以下效益:
生产准备时间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品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全面提升,生产排程和调度效率大幅度提高,车间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利用,车间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快速提升,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产品报废和超差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制品追溯速度和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工时管理将更加科学合理。
根据美国MES标准协会对中渊科技实施MES项目的用户调查和统计,得到成功实施MES系统将为企业带来以下效益:生产周期缩短45%,数据输入工作减少75%,半成品的积压减少24%,交接班的纸面工作减少61%,次品减少18%,交货时间缩短27%。
第二篇:医院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我国医院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大型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使用,各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医院信息化使医院工作流程发生了改变和创新,并使医院得到了全面发展。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大体上均为基本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选择SQL SERVER或者Oracle作为基本的数据库系统,以NT或Unix作为操作系统,前台大多采用PB为开发工具,软件设计方面利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还有Oracle数据库。
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1]5月27日举办的2010年亚太地区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博览会传出信息,目前,我国90%以上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建立挂号收费、药品器材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1/3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电子病历。
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委员会调查显示,在三级医院中,应用化验收费系统、药物管理系统和挂号系统的比例分别达到93%、91%和84%;应用住院工作站系统和医院工作站系统的比例分别达到80%和63%;半数以上医疗机构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年投入超过100万元。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调查的我国各医院信息化部门全职员工人数多为3-10人之间,调查样本表明,医院信息部门平均员工数为8.68人。表明了我国77%的医院IT人员编制在10人以下。这说明信息化人员在医院的相对数量比较少,还不能满足信息化的需要。
建设数字化医院,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卫生信息、卫生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中提到:[2]按照《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要求,为从技术方面指导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目标是以试点城市为单元,以公立医院为基础,以点带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各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建立和完善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并初步实现试点医院信息系统通过医院信息平台与试点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区域协作,以及医院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其建设任务是紧密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建立和完善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初步构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协作系统;基本建立医院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对于试点城市中的试点医院,2011年的建设任务为:
1.建立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医院临床服务、医疗管理和运营管理三方面重要业务的信息整合和高效共享。
2.实现区域医疗一卡通、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实现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初步共享。
3.实现医疗质量安全指标的实时上报,初步实现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
从卫生部印发的文件中可以推断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省市一级的大型医院水平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广大的县区镇一级的医院中,虽然已经使用了电脑,但应用水平较低。本选题主要是针对中小医院、乡镇、私营、基层医院等,使中小型医院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经费迅速搭建实用、好用、高效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管理的数字化。面临社会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医院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医院以先进的管理手段作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许多商业性计算机公司纷纷投身于医疗卫生界这块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相对落后,开发较慢的市场。一批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向医院管理领域进军,他们将成功地运用于其它领域的信息管理理论、经验、技术转而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可是,医院的内外环境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我国医院的外部环境在激烈变动,医院本身正处于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的过程中,医院的管理也在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于医院以后将转型到哪一种模式,现在并不明确,导致医院的管理、运转模式难以确定,对信息的当然需求亦难以确定,这种状态与计算机管理的要求存在很大的矛盾。可以说,目前,甚至是未来几年,既不可能期望HIS发展太快,更不可不切实际地要求计算机管理能一步到位。
二、医院管理系统的进展
医院信息系统主要由临床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组成,每个大系统又各自包括若干个小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信息化体系。
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0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只有2%的医院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只有15%的医院使用,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只有22%的医院使用,门诊、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只有21%的医院使用,制剂管理系统只有21%的医院使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只有6%的医院使用,医院资源计划系统仅有2%的医院使用,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管理分系统也不过有51%的医院使用。信息人员总数占医务人员总数比重有1578家在0.5%以下,占医院总数的41.9%,有1237家在0.5%-1%,占医院总数的32.9%。
医院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趋势是:
建立开放、稳定的集临床和医院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核心技术为HL7、DICOM、CCOW。应用软件逐步小型化、个性化,更专业地处理业务,如心电图智能诊断工作站将取代一般的ObservationReporting工作站。
已经开发完成的病案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具有数据输入效率高、数据共享程度高、实用性和安全性、开放性和扩展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规范化和标准化、兼容性和稳定性等功能特点。改变了手工操作和纯粹手工操作计算机化的病案管理模式,实现了计算机的一体化管理;提高了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扩大了病案信息资料计算机的存储、检索及利用;及时反馈了医疗信息的统计数据;保证了病案流通病案资料保存的完整性。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军卫一号工程”是目前国内最成功、使用最广泛的医院信息系统之一。它在用好医院信息系统的前提下,扩展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其它方面的应用,如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医院电子排队管理系统、麻醉信息系统、无线移动医护工作站信息系统、电生理信息系统等,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条件较好的医院正在向全院信息化管理过度。然而大部分小型医院在这方面还有待发展,相信未来几年内这个领域将是一块活跃的市场。
三、实现全面集成化的数字化医院
全国医院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院的级别上。医院所处地区经济越发达,医院的级别越高,信息化的投入越大,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越高。
近几年,国内一些大医院和一些有实力的机构开始探索区域医疗信息化,以实现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信息交换和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跨越医院的信息交换平台,在此平台上,才能开发呼叫中心、远程医疗、双向转诊、分级医疗、人才培养、信息发布等应用系统。
医院信息化发展到这个阶段,医院使用的HIS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得到。其一是购买。目前在国内市场,有国内企业开发的HIS和国外企业开发的HIS产品。国内HIS企业开发的HIS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好的技术服务,价格比较低,设计思想与国内医院管理模式比较接近,目前90%以上的医院购买国内企业的HIS产品;国外企业的HIS产品,由于其设计思想和数据流程与我国医院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异,价格比较高,到目前为止,购买的比较少。其二是自主开发。这类医院多为大型综合医院或大学的教学医院,有充足的人力与资金支持,科研开发环境较好;或是医院自主建立或购入一家IT企业,作为医院的一个分支机构,以解决本院信息化任务为主,对外技术服务为辅。其三是合作开发。医院与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合作,实施医院信息化工程项目,为医院定制开发HIS,但不求商品化。而且根据卫生部于2007年对3765所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表明,有2176所医院是购买商品化软件,占被调查医院的58%,说明购买商品软件还是主流。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它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业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设施。基层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向深度发展,从侧重于经济运行管理,逐步向临床应用、管理决策应用延伸。
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0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门急诊药方管理系统、住院病人费用管理系统、药库管理使用最为广泛,均超过80%,说明以收费为中心的HIS已在大部分医院应用;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住院病人床位管理系统、住院药房管理系统使用的医院超过70%,说明住院病人管理系统也已在大部分医院应用。
此外,全国医疗卫生领域医疗软件生产供应商约有500家,其中:医院信息系统生产供应商300家,大型生产供应商占15%,中型占60%,小型占25%。从供应商的数量也可间接反应出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四、医院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医院信息技术采用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高速以
太网(>=100M)技术、数据安全技术、条码技术。各级各类医院(不同的级别、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区域、不同的累积信息化投入金额)对这三项技术的采用率均居前三位,说明各级各类医院对这三项主流技术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生产的发展,硬件价格的不断减低,技术性能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现代化的医疗、诊断、实验、分析的设备仪器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必然促进HIS的发展。充分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重点推动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
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医院之间及医院与相关部门之间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医院内部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与流程优化,最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方便百姓就医,降低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其他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联动与信息共享,构建医院间的联合、合作与双向转诊制度,使医疗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构建医院与其他机构间的业务联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和效果。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使丰富、全面的临床信息资源的积累成为可能,有助于落实、规范临床路径,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与应急指挥能力。这将是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在近五年的发展趋势,也是实实在在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需要扩充改造
目前总院中心机房位于门诊楼四楼,面积不足25m2,服务器没有隔离放置,维护工作站、电话交换机同处其中,因工作及维护需要,机房进出人员频繁、芜杂,机房设备及数据极不安全。网络中心采用PC服务器,无双机热备。网络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主交换机只有一个千兆端口连服务器,四个百兆光纤端口已全部接满,分别连接住院楼、医技楼、办公楼及传染病楼二级交换机。除医务科、医保办、财务科各有一信息点通过ADSL单独接入互联网外,总院其余科室都只能通过中心机房一根电话线上网,共享1兆带宽。现有机房条件设施、网络带宽及容量、互联网连接环境不能满足未来五年医院业务发展的要求,达不到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信息系统向临床方向发展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
2、应用软件亟待更换单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看待,医院信息系统目前使用的应用软件及其数据库设计功能尚不完善,更不具备向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没有医保、农合接口,不具备药房药品严格数量管理功能,没有设备物资管理模块,不支持医院全成本核算,综合查询统计功能弱小。版本成旧,得不到当今软硬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致使系统维护使用越来越困难。软件开发销售商早已完全退出医疗软件市场,软件可维护性差,功能扩充几乎没有可能。
3、其它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因素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医院近几年因为搬迁和各项基本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并且仍将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的压力本身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未来几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持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要靠意识推动,靠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本身非但不能赚钱而且还要花掉不少的钱,临床信息系统建立之前,临床一线工作的同志不能真切看到信息化将给他们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加上职工们对信息化技术普通不太了解,所以大部分职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意识和热心。尤其是医院处于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部门、科室负责人,大部分也对信息化技术不熟悉,不知道信息化技术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善于做什么,缺乏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管理难题的意识,特别是部分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本来就有重业务而轻管理的倾向,这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在医院各项管理及业务工作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普遍,要求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专业人员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但目前医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职工数量非常有限。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密配合医院发展战略,以医院新五年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
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网络基础为重点,稳步实效地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
医院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证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一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医院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信息化建设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各个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其整体适应性和是否便于长远发展,以免对系统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和对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建设要超前,新技术、新应用的采用要切合实际。计算机网络的机房、网络布线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机房要一次性定位,网络布线也属于一次性到位工程,机房的定位、网络布线一定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留足余地。不然,达到一定时期,两者将成为阻碍信息系统继续发展的因素,并给医院的建设和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今,信息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先进的技术、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也不例外,但医院在采用信息化的新技术、新应用时一定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社会基础,不能盲目地追赶新技术、新应用。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很多内容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必须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必须跟随医院建设发展的步伐,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顺序,抓住突出各段时间内系统建设的重点,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序地、高质量高水平地向前发展。
4、坚持标准化先行。在医院信息化每个环节的系统实施前,必须先完成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信息
编码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确定好系统的接口标准。
5、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融先进的管理思想于软件当中
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软件的好坏,在于软件蕴含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是否先进合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软件的资金投入、软件的考察挑选,要从工作流程、管理思想的角度去分析考察软件。因为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管理模式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即使是市场反映最好的HIS也不会对各个医院都完全适合,就算一时适合,也不能保证能长期满足医院的管理要求,因为医院会变化、会发展,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会跟着发生变化。所以,购买引进的软件在试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尤其是各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迅速全面彻底的去研究了解软件的所有功能及工作流程,接受软件中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软
件提出改进意见,把自己的适合于医院的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融入到软件当中,尽快尽好的完成软件客户化的过程,并能在以后的应用当中根据医院的发展变化对软件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断完善软件的功能,通过软件实现的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化的这一途径使医院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6、切实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因为医院工作的性质,要求医院信息系统一年365天、天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运行,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个医院业务工作的中断甚至瘫痪,给医院造成重大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加书签收藏下载跳至底部↓经济损失,因此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必须切实保证和落实系统的各项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
(三)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医院信息建设发展的目标是:选好一个软件商,选好一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为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数字化医院工程的实施打好数据库建设及His应用基础;扩充完善管理信息系统(His)功能,通过拓展深化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较大幅度地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为今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为二甲达标验收、三甲创建打造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具体任务
1、更换管理信息系统软件(His)。2008年完成。新His在以前His功能基础上,要增强院长查询系统的综合统计与查询功能,药房管理模块中要加入数量管理和盘点功能,新增设备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医保农合接口、财务系统接口、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系统、财务监管与票据管理系统、医疗成本核算系统,包括医疗、护理、院感在内的医疗及病历质量检查登记统计模块。His软件的选择要注意其开发销售商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较长的经营时间,服务质量好,在His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拥有一个成功实施的客户群,有电子病历、PACS系统、LIS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产品,以避免随后医院建设临床信息系统时重新考察选择软件商和His产品,给医院带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再次更换系统的麻烦。
2、完成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建业务大楼网络布线及计算机机房建设。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楼网络布线及机房建设两项内容要综合考虑,方案在新楼建设动工前完成,新楼网络布线、新楼与门诊四楼现中心机房之间的楼间网络干线敷设和新楼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做好管道预埋或管线一次预设,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楼计算机机房建设在大楼启用前完成。中心机房的安排有两种方案供选择。一是把中心机房安排到新楼,新楼不另设分机房,现在的中心机房变为分机房。二是中心机房维持原位置不变或选择旁边的房间,新楼设分机房。考虑新楼将是今后医院的重要建筑形象之
一、是医疗工作非常繁忙集中的区域,同时医院在本规划时期内将要启动三甲创建工程,新楼设计、建设必然具备超前性、科学性、现代性,新楼的网络布线布点、机房建设一定要满足以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要求,大楼信息点将非常密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还是医院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如同把医院的领导集体看作医院的大脑,网络中心可以看作是医院的心脏。所以,中心机房的安排可能以第一种安排更为合理,而且这样安排就不再有中心机房易址改造问题,还可以避免机房改造时对机房辖区内医疗业务工作可能造成的中断或其它影响。另外,如有条件,分设网络维护间(包括采用与服务器、交换机放置区隔断的方式),硬件维修间,杂物间,建立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将它们与中心机房、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连成一片。
3、改善互联网接入条件。总院现采用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4用户,财务科、医务科、医保办各占1用户,全院共享中心机房1用户,出口带宽共计只有4M,连接经常不稳定,数据上传下载速度慢,如再不加以规范和综合考虑,今后还将继续增加ADSL用户。为彻底改善这一情况,并满足今后政府电子政务实施工程、医疗保险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建设、医院网站电子阅览室及远程会诊中心建设等对医院互联网连接条件的要求,医院新增光纤接入方式,原则上不再增加ADSL连接。光纤接入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前完成规划,实施与中心机房改造同步进行。
4、建立电子阅览室。改善职工学习环境,改善医院科研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引进CNKI数字图书馆。2010年完成。
5、建立医院网站。作为医院对外宣传重要途径和窗口之一,同时配合医院今后的专科建设,建立医院网站,积极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医院社会影响。网站同时作为医院内部管理及职工内部交流的辅助平台。2010年完成。
6、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建设。为了增强医院间学术交流,寻找社会力量对疑难病例诊断治疗的帮助,或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远程医疗会诊是一种新型的医院手段。能够采用这一手段的前提是医院要建好远程会诊中心。因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涉及面广、投入较多,所以近五年内只完成规划工作,留好房屋,准备好互联网接口,具体建设等以后时机及条件成熟再进行。
7、完成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工作。临床信息系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包括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PACS系统、LIS系统等应用,涉及面非常广,投资巨大,部分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发展速度尚难预测。医院根据发展情况结合医院实际适时完成规划和启动建设。
8、完成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网络改造。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完成后进行。
9、普及和提高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素有“一把手工程”之称,只有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保障,处理好重点项目、难点项目的协调,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医院的办院思想和发展战略,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医院信息化建设项
目的实施。
2、规范、完善并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和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顺利发展和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因此,医院将逐步和尽快完善落实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如信息网络系统各工作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信息网络系统出入管理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升级、维护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检查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应急制度等等。
3、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力争不走弯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投资浪费,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
4、厉行节约、努力保证信息资金的投入医院克服一切困难,尽量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始终坚持节约的原则,重要项目、投资稍大的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尽量压缩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规模,减少浪费。
5、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为增强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医院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时增加对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备安全系统、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的建设。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操作人员的访问权限,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6、加强职工信息化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医院将对各级各类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改善培训条件,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各类人员信息化知识技术的培训。努力使全体职工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有三种方式:自主开发、、、技术要求高等因素,件公司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系统设计与高校实际情况不相符,系统功能存在不适应
为了追求系统的广泛适用性,软件公司在开发系统时往往选择全面实行了学分制或实行学分制比较成功的高校为设计的模板,系统功能具有通用性。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完全实行学分制或还只是处于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阶段,所以系统设计的管理模式与这些高校的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由于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系统设计的教学管理流程也与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流程不完全一致,造成系统的总体设计与高校的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导致系统在功能上存在不适应。21系统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后期运行不顺畅
高校在购买系统之后,往往仓促上马,梦想一夜之间实现系统全面正常运行,没有进行实施前必要的组织和协调,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得不到组织保证而出现各种不协调。
对前期基础数据的准备不充分,比如:基础数据编码不规范、数据录入不准确、旧系统数据没有按照新系统的编码要求进行正确转换等,数据的不规范和不完整是系统后期运行不顺畅的原因之一。
31硬件投入不够,系统功能应用受到制约
有些高校在引进系统后,不愿意再花更多的钱购置或升级硬件设备。比如系统在设计上为了满足大量用户的实时访问,通常要求数据库要运行在小型机上,而小型机昂贵的价格使一些高校改为购买一般的服务器代替;又如系统的许多功 能要求要有完善的校园网络支持,而一些高校因为建设成本高而没有建成高质量的校园网络等等。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硬件的不完善和不配套成41,因涉及到要增加人员编制,没有。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保障,正常运转也无从谈起。
系统培训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有些高校对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培训内容不全面、不深入,管理人员对系统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最终导致系统推广应用困难。
51软件开发公司售后服务跟不上,系统修改、升级不及时软件开发公司考虑自身的利益,往往重前期销售轻售后服务。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在用户数量增长迅速的情况下,没有增加足够的人手为高校系统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存在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对于分散各地的众多用户,软件开发公司不能保障技术人员能及时上门服务;另一方面,教学管理是不断发展的进程,高校对系统的功能也会不断提出修改需求,软件开发公司由于人手不够,管理跟不上,导致对系统的修改和升级不及时。更严重的情况是,软件开发公司为了满足用户的时间要求,对新修改的功能没有进行全面测试,导致修改后系统
反复出现问题而影响正常使用。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
11规范管理流程,加快学分制的建设
学分制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以系统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系统的先进功能,重新规范和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流程,全面加快学分制的建设。对于还没有完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可以要求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系统的过渡版本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修改,以使系统能适应高校的实际管理需要。
21形成长效机制,确保系统数据准确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基础数据、教学管理流程的源头数据,要科学采集和编码,并且保证录入正确。同时,要将教学管理过程中变化的信息及时更新到系统,使系统数据保持准确和动态更新。
高校对系统的建设要高度重视,要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系统建设协调小组,负责解决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建立和完善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从管理上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和一致。3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系统配套设施
高校要加大对系统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要设置专项经费按照系统实施的设计要求升级落后的硬件设备,为系统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完善和建立稳定、可靠的校园网络,为构建网络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网络平台。
41加强系统培训,合理配置管理人员
高校应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在计算机专业技能和系统使用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是系统能否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
要合理配置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让他们接受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并经常参加专业技能的学习,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保驾护航。
51结合高校实际,周密制定实施计划
高校在购买系统功能模块时,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也要考虑将来的发展规划,对于暂时不能使用的功能模块,可以考虑后面再购买,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减轻系统实
施的压力。对已经购买的功能,要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写清楚系统实施的验收标准,与软件公司商定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实施。对于无法在短期内推广应用的功能,要与软件公司签定后续实施协议。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建设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规划,加大硬件投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建设,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办学质量。
第三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吉林省辉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一、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机构和人员组成辉南县现有县级推广站1个、植保站1个、试验示范基地1处。乡镇级推广站2001年18个、2002年至今17个(因乡镇合并减少一个)。2001年以来乡镇级推广站根据县政府改革要求,全部下放到本级政府。至2004年底,全县共有推广人员199人,其中技术干部154人、工人45人。技术干部中具有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48人,初级职称 85人。县本级共有推广人员93人,其中技术干部72人、工人21人,具有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技术职称的9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0人,初级41人。
二、工作条件落实情况
县推广总站有自主产权办公楼2座,总面积3,880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2,034平方米、培训教室面积150平方米、化验室60平方米、苗木中心楼780平方米(包括组织培养室等)、库房等附属部分856平方米。
乡镇站共有使用房屋面积2,007.4平方米。其中办公用594.2平方米、培训场所面积110平方米、库房等附属面积1,303.2平方米。
三、推广体系的运行情况
2004年,我们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和县委县政府的农村工作重点,结合我们推广任务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立足我县资源优势,确定我们工作方向。
(一)农业新技术推广
为了适应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逐步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我们在全面推广常规技术的同时加强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今年共推广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高产栽培技术38万亩;耐密型玉米品种及综合配套技术0.9万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0.5万亩;水稻旱育超稀植栽培技术8万亩;农田鼠害综合防治技术34万亩;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14万亩;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17万亩;玉米种子包衣技术20万亩;水旱田低成本化学除草技术20万亩;优质稻米配套栽培技术0.8万亩;水稻、玉米、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33万亩;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0.04万亩;吉林省“放心菜工程”技术0.15万亩;经济作物“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0.18万亩,脱毒马玲薯商产栽培技术0.3万亩。各项技术推广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二)新品种及高新技术试验示范
为搞好新技术推广,使高新技术能源源不断地投入生产,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我们每年除自己研究和选培外,还要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经试验验证其在我县种植的可行性,经示范可行后进行推广。2004年,我们在全县8个试验示范点进行试验、示范45项。
主要有:水稻无土育苗技术、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优质稻米配套栽培技术、绿优米生产技术、玉米大垅双行技术、双高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香瓜棚栽技术、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中草药驯化技术、野山菜育苗技术、药粮间作技术、林药兼作技术、药草间作技术、粮草轮作技术、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施用技术,以及三大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等。
上述试验示范经总结后,通过培训不断地推广到广大农户,使其尽快转变为生产力,为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三)科技普及和农民培训
科普和培训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两年来我们多次组织讲师团抓住冬春时机开展全县性、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我除了讲述农业技术外,还根据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要求重点培训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市场经济、期货营销、农产品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国际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知识。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取了五结合形式来加强了推广培训工作。一是上下结合。县农业局、县总站统一组织培训,县乡村分别培训。县训师资,乡训骨干,村社训农户,做到层层办培训班,步步深入。二是内外结合。为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我站专门从吉林农业大学、通化农科院等处聘请食用菌专家孙君德、于丽平,组织培养学专家张美萍、董然,农学博士前来我站开展讲学活动,加强食用菌、组织培养学和三大作物高产栽培方面的技术培训。三是音像培训与印发资料结合。我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录音、音像等形式开展专题技术讲座,并且随时印发有关科技资料。四是科技培训与现场观摩结合。2004年年初,我站建立了三大作物优良品种展示田、中药材标准化栽培、食用菌开放式栽培等试验基地,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带领农民深入田间地头和现场,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强化了培训效果,达到了培训目的。五是实用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在围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玉米增肥保密等实用技术上还增加食用菌栽培、温室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绿优米开发等新技术。此外,我们还采取专题会议、赶科技大集、走村串户、板报、画廊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农民面对面的讲解、答疑。在培训技术的科技含量上,我们以高科技含量的十多项技术为重点,突出食用菌栽培、蔬菜保护地、优质米栽培等技术,达到“骨干培训到村,普及培训到组、技术资料印发到户、主要技术讲解到人”,达到预期效果。据统计,全县2004年共开办各类型培训班268场次,受训总人数达到13万人次,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农民致富提供了科学和技术保证。
四、存在问题
一是推广网络不健全,推广体系存在“线断、网破、人
散”的问题。目前,全县乡镇农技站下放,人、财、物全部由乡镇管理,县、乡站脱节,上下沟通不便、交流少,新技术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二是推广经费不足。近年来,推广经费逐年递减,加之个别地方有截留推广经费现象,有的地方根本不安排这块资金,造成部分地区工资难以保证,人心涣散,有的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生活,缺少或没有精力研究如何搞好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三是乡(镇)农科站编制被挤占、挪用,科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抓中心工作现象较重。许多乡镇站经常抽调科技人员配合政府抓农业税收等项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技站抓农业技术推广的能力。
四是一些农科人员自身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偏低。由于经费不足,许多站所根本无法送科技人员培训,造成农科人员不能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推广思维落后,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难以完成科技推广及配套科技服务等工作。
辉南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05年3月25日
第四篇:建立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建立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的
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增强运行调控的时效性和前瞻性,促进XXX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建立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
一、总体要求
以加快全区工业经济建设为目标,从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重点镇办中挑选确立30家工业重点骨干企业、工业重点项目作为主要监测点,建立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新趋势,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调度
根据经济运行调度需要,设定运行情况调度表格,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生产要素变化情况实施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对涉及的相关企业必须按时报送有关数据和信息。区经信局进行整理汇总后,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
三、建立例会制度与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区经信局每年举行两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每季举行一次信息员例会,交流情况,加强学习。各重点企业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进行重大项目合作、生产设备大修、重点企业停产、重大事故、重大市场变化等影响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须及时向区经信局报告。
四、开展企业调研活动
对年内确定的工业重点骨干企业、工业重点项目,要进行调研活动,了解企业遇到影响经营发展或制约项目建设而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及时上报区政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现场办公、专题会议等措施,全力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
五、强化监测预警
坚持把超前预测作为转变组织运行工作方式、把握工作主动权的重要抓手。由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加大对重点企业经营、供应、生产要素、资金需求等情况的监测,发现风险苗头的,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同时,要特别密切关注宏观层面的CPI、PPI、信贷、房地产、汽车、能源、出口等政策调控和市场变化,对工业经济运行间接传导影响。完善和强化信息互通平台功能,广泛收集宏观信息,超前预测和判断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努力在早、准、实上提升预测水平。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关于建立和运行开发区相关管理体系的初步意见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关于建立和运行开发区相关管理体系的初步意见
各部门、各社区:
为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升全区工作效能,加快建成全县工业中心、生活家园的发展步伐,根据当前工作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充分调研、科学继承、合理借鉴等前期准备,围绕开发区的性质职能、空间结构、布局形态、配套支撑、投资导向、开发模式等方面,初步建立了全区金融、环保、招商引资、工程管理、项目建设、社会管理、城市建设、投资服务、民生保障、经济运行、党的建设、纪检、审计、检察等工作体系,各条线、各部门、各社区要围绕各个体系积极建言、对应工作、加快运行、尽快适用。
一、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围绕冲刺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立区、创新兴区、项目强区”的发展原则,坚持“构筑大平台、集聚大产业、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理顺机制,完善规划,强力招商,优化服务,加速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建设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实力开发区、生态开发区、活力开发区、科技开发区和效能开发区,使之成为我县体制机制创新的先导区和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成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体系内涵:主要包含组织机构、专业队伍、职责职能、对口部门(包括对上、平行和对下)、相关政策、运转程序等方面,每个体系既相对独立、封闭运行,又相互融合、并行不悖。通过各个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效运转,实现开发区的不断提升和跨越发展。
三、具体内容:
(一)金融服务体系:成立金融工作领导组,转变思想,创新思路,积极招引实体银行进驻开发区,搭建与银行相配套的投融资体系,搭建一个专门为企业服务的投融资平台,搭建一个专门造城的投资公司,搭建一个专门服务农村建设的投融资平台;要成立一个担保公司,形成银行、企业、担保三位一体,实现资金通道良性运转;要把对应的政策和对应的银行研究透。金融办做好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调研工作,实现与企业强强联动,与银行战略合作;要尽快做好辖区内重点企业与银行的调研工作,重点引导、测算企业与银行的金融业务关系,通过银企联动,拓展融资平台,改变被动状态。
(二)环境保护体系:围绕白色家电、皮革皮具等主导产业,按照新一轮总体规划做好区域大环评,把好环评准入关,做好相关环保服务。一是要提高环保意识,高度重视体系运行工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认真贯彻开发区环境方针,做到责任到位、业务精通,要充分认识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二是健全内审员队伍,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各单位要健全内审员机构和人员,并为内审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内审员要加强与管代的沟通,不断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体系内涵,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握本部门的相关业务知识,从而更好地识别环境因素,及时发现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解决问题,确保本部门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要不断开拓思路,实现科学管理。为及时解决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体系持续运行,各推进部门特别是管代和负责体系运行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研究,逐步实现体系运行的科学管理,要探索开通网上办公体系,以方便I环境管理体系各成员单位间的内部信息交流,使体系内工作动态、计划、通知、文件、邮件等工作内容全部实现网上实时、并行传输,有效减少纸张浪费和印刷损耗。同时通过提供在线查阅、开办网上论坛等手段,拓宽各单位间的交流沟通渠道,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四是要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与职能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使环境管理体系工作与实际工作达到一体化,要充分发挥好科学管理和运行制度,通过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工作技能,稳步推动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战略。
(三)工程管理体系:成立工程建设领导组。对所有工程实行统一招投标、统一付款方式、统一监理、统一财务管理;重大工程提交班子会研究、讨论。
(四)项目建设体系:排出近期要开工的产业项目,老项目要一如既往的服务好;排出近期要开工的城建项目;拿出项目开工的具体方案,通过开工提升形象。[莲山课~件 ]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项目落地开工。以项目落地开工为切入点,全面梳理招商引资项目,逐个进行分类排摸。对现有签约项目,积极做好项目跟踪服务,抓紧资金到位和项目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在谈意向项目,继续抓紧洽谈,力求投资方早确定、投资协议早签订。要及时加强沟通与协商,梳理投资者的要求,研究提出项目落地措施,全力破解项目落地及开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促一批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达效。对新开工和拟引进项目进行分类排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企业需要协调的问题和困难,全面落实“五个一”和“四晒”机制。
二是加大对园区资源的整合力度。围绕“整合一个企业、盘活一块土地、引进一个好项目”的理念,分阶段、分批次对圈而未建、多圈少建、建而未产、产而无效的项目清理整合,通过清理,一方面挖掘土地潜力,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引进一批好项目,盘活现有企业,促进开发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五)社会管理体系:一是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扶持全民创业,以培训促就业,努力做到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就业服务共享。二是完善农村三大保障”体系。引导、鼓励农民参加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大病医疗补助基金,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医疗补助“三位一体”的保障制度。三是有序推行社区管理模式。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集中使用公共资源的原则,稳妥有序地在农村推行社区管理模式。实施安居工程,抓好安置房、保障房建设及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既抓进度又抓质量,并加快安置房权证办理进度;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开发区老年康复中心、开发区中心小学等项目建设,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品位,实施美化、亮化、清洁化,强化城市管理,加大拆违力度,推进“江苏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推进“三务”公开,保障群众“四权”;加强社会管理,抓好安全生产,化解各类矛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六)城建体系(规划、房屋征收、土地、城管执法)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造城,繁荣开发区,聚人气,全面强化房屋征收工作,土地挂牌、商业开发、市政建设、环境整治,强化规划先行和管理。主动与县规划局对接,要跳出规划做规划,围绕西部新城,边办工厂边办城市理念,落实好开发区总规和控规;功能区对应的配套规划要到位,要把商业集聚区、服务集聚区规划到位;要与县城有差异化竞争,错位化发展,做到购物有名牌,餐饮有特色。以将农民转为市民为要求做好配套设施规划工作;尽快将能挂牌上市地块挂牌上市;完善中心区域亮化、绿化,将广告等进行商业化操作;加快中心区内的土地整理工作。
(七)招商体系:总体的招商方向和原则是,重点招引重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外资项目;工业项目固投低于亿元的一般不予单独提供土地;尽快对服务外包园进行定位,支撑开发区新一轮大发展,不能按总部经济来抓,要尽快拿政策、出方案;科学分解总部经济任务。一是选准招商重点领域。要紧紧围绕白色家电、皮革皮具两大主导产业,广泛搜集企业投资信息,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趋势,针对两大产业内的大型企业,找准排位靠前的龙头企业,重点瞄准国内500强、行业50强,高效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成功率。二是选准招商重点区域。将白色家电产业的招商重点,放在生产冰箱、冰柜及其配套企业集中的浙江温台地区。皮革皮具产业的招商重点,放在生产高档皮鞋、皮具企业集中的福建晋江和广东东莞地区,实施精细化、精准化招商。同时,不断加强对上下游企业的招引;不断加快对配套企业的培育,从而加粗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树、产业林,通过产业集聚凸显规模效应。三是选准招商骨干力量。打破原有体制,创造内部竞争机制,将开发区招商局一分为三,成立了三个招商分局,变“选马”为“赛马”,更好地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招商成果最大化。四是选准招商有效策略。“三分招商,七分服务”,在具体的招商措施上,首先立足一个“情”字,以真情打动客商,以行动留住客商。在工作上精诚协作;在生活上实行“保姆式、保镖式”服务,以商招商方能水到渠成。第二是落实一个“诚”字。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项目跟踪协调,设身处地的为企业服务。从立项开始,全过程、全方位跟进。第三是突出一个“活”字。不仅坚持走出去,还要坚持请进来。积极策划和举办各类招商会、推介会,力争签约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五是突出以商招商。变单纯政府行政招商为政府促进和企业主体招商的双向互动,瞄准重点地域和主要企业,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已投资客商的作用,以亲身经历宣传开发区,介绍xx投资环境,吸引客商前来考察,前来投资,打造出一条又一条“黄金客商链”。六是借助特色园区招商。以全国皮革产业生产示范基地、江苏省白色家电产业生产示范基地、服务外包园为载体,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特色优势项目。七是强化招商引资基础工作。抓好招商项目库建设,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投资导向和产业目录,编印满足客商需求的招商引资指南;健全客商信息库和重点外来投资企业档案;加强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
(八)投资服务体系:加大建成项目的引导力度,切实增强开发区的竞争力。要按照“小企上规模、规模转重点、重点增后劲”的工作思路,因企制宜,分类服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开发区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确保不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九)、经济运行指标考核体系:使发展项目化,经济数据化(对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做模型设计)要直接、务实、可行。一要根据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开发区经济运行的预警预测,明确专人广泛搜集发布国家产业、政策信息,努力帮助企业分析市场、更新观念、寻求商机、抢先发展。二要强化经济统计,建立和完善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的统计基础资料;摸清区内企业的基本情况,做好宏观经济分析监测和指导服务。三要做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模型设计工作,围绕模型做发展。同时做好各类考核迎检的资料筹备、相关协调等扎口工作。
(十)、后勤保障体系:党政办公室和财政局做好开发区信息、接待、资金等方面保障工作,确保全区流畅运转。
(十一)、党建体系: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组团式服务,网格化管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和“三解三促”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深化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开发区特色惩防体系。
(十二)、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处理好新旧产业的“加”、“减”关系;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主”、“导”关系;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并进关系;处理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区域创新的融合关系。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二是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三是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ww w.Y k j.CoM文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