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l林改调研报告(写写帮推荐)
西南林业大学
“百村千户看林改调研活动”
调
研
报
告
报 告 名 称: 调研负责人: 王新宇 指 导 教 师: 所在院系部: 林学院 联 系 电 话: *** 填 报 日 期: 2013年9月15
靖边县林业现状的分析与林业发展思路探讨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无定河上游,跨长城南北。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千米,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茆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全县属于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130天,年平均降水量395毫米,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甘草,远志等植物分布较广,数量较多,还分布有几百年历史的怪柳,文冠果等植株。截止2013,靖边县林业用地470万亩,育苗面积2万亩。以灌木为主的森林覆盖率达37.34%,乔灌木树种达27科37属54种。
据资料显示,自2010年以来,靖边县以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全县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县林业固定资产投资4700万元,实现林业增加值3500万元。在生态建设方面,靖边县实施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累计完成造林10.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70万株,绿化高速公路18公里,完成火车站3.2公里进站道路绿化和长城路1.2公里绿化改造工程;投资600万元完成五台森林公园的建设,与交通部门合作在农村公路两侧栽植13万株柳树。在林业产业建设方面,全县嫁接改良退耕还林区低产山杏幼林1.3万亩,栽植优质核桃6000亩,育苗1.2万亩,其中本年新育8000亩。在集体林改方面,从2009年8月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勘界确权面积336.7万亩,占总任务80.5%
经本人暑假为期10天的“林业合作社调研”活动得到的一系列结果以及数据,现就此次调研结果对陕西省靖边县林业现状做出个人总结。总结如下:
就我个人调研情况;自林改以来,集体林权改革工作正在不断深入,在调研期间通过走访农户,参与第一批林改的农户中,用接近半数农户(共23户13户有10户没有)没有领取林权证,没有领取林权证的农户主要原因是农户对林改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林权证有什么作用,当问及大队及村委时,得到的答案是林权证有部分在乡镇府放着,忘记及时去领取,到达乡镇经工作人员的配合看到了农户的林权证,放于档案室,主要责任是部分村委没有及时领取。在我走访的三个乡镇23户有林地农户中,无一有股权证,公益林,得到林权证的农户并未新造林,主要还是延续以往的林地树种,例如,杏树,柠条,柳树,杨树,榆树等,没有任何来自林地的收益,农户每年在管护林地时一亩地能得到国家14元的补助,退耕还林中一亩地每年得到国家140元的补助,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作物舍饲养殖业,以农作物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年收入大概20000元左右(洋芋,玉米为主要作物),以舍饲养殖业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的农户(例如舍饲养羊)年收入大概在120000元(400只羊左右)。所有有林地农户没有联户承包林地,主要原因在于一.林地多为沙地,旱地等;二.农户没有种植技术,无人指导.普遍认为没有经济效益。在靖边县境内无一林业专业合作社。但分布有育苗公司,花卉苗圃公司等,此类公司主要经营林木种苗(樟子松为主),花卉生产及销售。在我个人看来,靖边县林改在政策方面落实基本到位,但是技术,监管等方面欠缺太大。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管理不到位。由于林业的管护人员少,管护的资金不能落实,同时,由于各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如建临时牛栏、烧柴等,近村庄一带的山林人为变成疏残林。
(2)不适地种树。主要是六七十年代大造林时营造的大面积林木中的一部分,其次是没有适地种植,没有技术支持,导致林地没有任何经济效益。(3)砍伐后未及时更新造林。林业的投入主要靠政府和林业部门。而政府及林业部门在投资上偏重城市发展,疏忽了乡村林地。
(4)国家全额投资,少的几百元一亩,多的上千元、几千元一亩,造完林后,由林业部门再交给当地行政村,林权全部归集体,实际上国家花钱买林子送给集体。群众不参予,没责任,以致对林子的保护管理好坏不关心,养羊放牧控制不了,有的荒山上的草灌保不住,有的啃食破坏树苗严重,造林绿化成果难以巩固。
在这个林业欠发展的地区,没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与环境优势,政府应当雇佣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地质,环境,气候进行勘探,选出最适树种,对农民进行教育说明林业的重要性,加强林业的发展,指导农民开发林产品,达到致富及育林的双重目的的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在“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的大旗帜下,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当地林业稳步向前,农民发家致富。
首先,县委,县政府以及林业局,林业相关的部门等相关职能单位应当高度重视未来城市林业以及乡村林业的发展。
相关部门应该反思以下几点问题
1.在林改期间为何农户林地基本闲置,没有造林,集体林没有太大经济收益。
2.为何在林改期间没有建立任何一家“林业专业合作社”
3.如果承包造林,资金使用如何进行检查,有的地方国家资金下达到乡镇林业站,有的地方是财政逐级下放,那么国家资金投入使用效果如何,国家投放的资金是否全部用于林业建设,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造了多少林,谁来确认,如何真正确保国家投资取得实效。
4.管理部门之间缺乏一种运作机制,责权不清,无章可循,难以有效组织指导林业工程建设,保证工程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目前应当将国家用于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各种资金,包括债券项目以及原有生态工程投资,集中使用管理,由林业部门统一安排,根据工程建设重点投放,避免项目之间打架,投资标准不一,地块难以区分,考核难以掌握,真正使林业部门承担起生态环境建设主体的责任,稳步推进林改。那么政府应指导山区林业,让山区林业经济发展体制创新依靠林业科技的发展,实质性的提高林地产值,充分调动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更多的增加非公有制投入,是完全有可能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的。其次,林业更多的是以一种产业出现,在绿化的同时,必须大办产业建设,在富山富民的同时富行业,这样才能壮大林业部门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山区林业经济,在体制上有不少环节需要跟上形势的发展。
相关部门应加大开放经营力度,经林改后,现在的林业政策虽经多次调整,并且对林业生产都起促进作用,那么农民为什么不愿造林护林呢?一
旦从林业的利益出发,立马就找到答案了,中国大多数省份实行的经营模式是一家独大,致使林产品税费过重,全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直接导致了林业方面的收益低,这样大大的制约了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放开商品林的经营权,只要农民依法领取林木采伐许可证,完成税费上缴,并经有关部门检尺即可放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林业的吸引力,才能突破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关。
调整限额采伐政策目前林业一直都是实行限额采伐,这种采伐形式确实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但却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林业的效益无法体现,更谈不上农民以山致富,以山奔康。只有放开商品林的经营,实行只要手续完备,权属清楚,就可按需申请砍伐,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效益,推动非公有制造林的发展,实现林业的有序运转。
城市林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承认和接受,作为城市林业的经营对象———城市森林的存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林业和环境科学学者的共识。各国相继开展了城市森林培育与经营理论研究和具有各自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林业针对的正是城市化过程中影响或威胁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各种环境问题,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迫切需要,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全球保护环境的浪潮,美国提出了“新林业”理论。它强调森林经营在突出环境保护价值的同时,发展多功能、集约化
林业,重视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强调林业多功能兼顾,建立合理的森林形态和森林结构。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国有森林已全面禁伐,转变为以环境保护和娱乐游憩为主的生态、森林旅游和长期研究用林。在近100年的发展中,美国的森林面积仅减少了13%左右。相比我国,我们应该从中找到自身的问题,提高人民对林业的认识,加强林业文化建设随着林业的发展和林业现代化的推进,依法治林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林业的投资,经费的筹措还是林业的各项管理,都要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依法进行。另一方面,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完全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的社会状态也是使人难以忍受的,运作成本也非常高昂。因此,我们要根据林业的实际,在林业文化建设和林业治理方面坚持德治和法治并举的原则。林业形象要有新突破。近年随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生态公益林的建立,人们对林业需求的增加,林业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各种媒体宣传报导得比较多,一些问题也更多地暴露出来,这使公众对林业的满意度有所下降。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林业秩序的稳定,推进林业的发展,重塑林业的形象,开创林业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腾冲集体林改调研报告
腾冲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将腾冲确定为全省9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要求率先一步开展林改,摸索总结经验后在全省全面推开。为了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县委、县政府及时从林业、财政、档案等部门抽调工作组由段生荣副县长带队,于2006年5月底至7月上旬对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做了前期调研。工作组先后到了全县18个乡镇,深入到部分村组、农户,与18个乡镇政府领导以及部分村民委员会干部、群众代表、4个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同志举行了30余场座谈会,座谈人数达450多人次。工作组还分别与县林业局(局领导和各有关股室负责人、部份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县直有关部门(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信访局、档案局、改革和发展局、农业局、畜牧局、国税局、地税局)座谈,了解林权改革变化情况,征求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束后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作了汇报。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腾冲县集体林权的现状,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做好了准备。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腾冲县国土总面积584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48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多雨、干湿分明。境内最高峰为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米,最低点位于南部速庆江边海拔930米,相对高差达2850米。全县辖13乡
5-1 森林资源年均总消耗量1617101立方米,年均总生长量1911676立方米。
(三)天然林及人工林:根据2003年3S技术调查结果,全县林分面积中,天然林面积255453.6公顷,占90.9%;人工林面积25605公顷,占9.1%;天然林蓄积41463498立方米,占96.9%;人工林蓄积1314245立方米,占3.1%。
(四)退耕还林: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退耕还林实施面积11.4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8万亩(在3个国有林场的荒山上造林0.375万亩)。退耕地还林由县政府核发了6225份林权证,面积24635.87亩,占退耕还林地的53.6%;荒山荒地目前还暂时没有发证。
(五)林业税费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木材生产49.46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实际消耗边贸木材249.6万立方米,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23.61亿元,其中林业工业总产值10.32亿元,实现利润4159.54万元,完成税收213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3%。2005年,全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356万元,上交各种税费5796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0.5%。
(六)林产业:2005年底,全县18个乡镇共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703个,其中有木材经营单位68个,木材加工单位635个。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有古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林瑞木制品公司、承信经贸有限公司等10户。如林瑞木制品公司,2005年实现总产值3200万元,销售收入2016.8
填写不规范,文字与实地不符,文字与见证人表达不一致等问题。从而滥砍乱伐,破坏森林和山林纠纷接连不断。中和乡党委书记介绍说‚分管林业的副乡长和林业站长整天忙于调解纠纷,成了查处纠纷的‘扑火队长’‛,县信访局局长在座谈中说,信访局接到的民事纠纷80%以上是涉林纠纷。
4、‚两山‛划分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形成一山多户、一户多山。有些责任山(包括自留山)之间存在林地相互交错和插花。
(二)‚两山‛经营形式:按所有制形式分为集体和个体两种经营模式。具体有:
1、集体经营:村委会经营、自然村经营、村民小组经营、联队经营。个别也存在由乡镇经营,如中和乡存在乡办林场。
2、个体经营。农户经营、联户入股经营、大户承包经营,少数通过租赁承包经营。
(三)经营管理情况:
1、集体采取开办各种林场经营。有的林场为经济实体(如猴桥镇的箐口行政村办的林场),有的不是实体,主要是管理保护,或聘请护林员管护。集体经营有利于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商品转化率高,加强了管理保护,保障山林安全;有利于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提高营林质量;有利于减轻农民发展林业的风险;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有利于扩大再生产和从事集体公益事业,减少或者根本不向农户摊派。集体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处理通过协议或合同方式。集体经营的林场(如箐口村办林场)实行了农民代表参与林场民主管理,林场接受群众监督。
改在原基础上落实面积和界线,核发林权证,明晰产权;对‚两山‛界线不清,面积不实的,或与林权证不符的,在林改中应落实面积,勘明四至,确权发证。
2、‚两山‛权证划到集体,由集体经营的,群众要求均山到户的,且集体管理也不太好,可均山到户,明晰产权;集体经营好的,多数群众愿意继续由集体经营的,林改中产权证发到集体,林农利益可以通过群众讨论多数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利益关系,群众参与民主管理;集体经营得很好的,但群众要求分山到户的,从有利于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出发,巩固已有成绩、不引起新的破坏为原则,采取折股到户,通过均股均利不均山、分利不分林办法,山林仍由集体经营,产权与经营权分离。
上面三种办法,处理得好,会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推动林业事业发展,对充实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都有好处,有利于推动社会稳定、公益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处理不当会产生新的矛盾,制约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是林改中的一个‚热点‛。
3、腾冲县集体林中的商品林面积大,全县区划界定商品林面积4302578亩,公益林面积和商品林面积的比例为22.2∶78.8。涉及13乡5镇213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13万户。点多面广,交通不便,乡乡、村村、户户和山场都要走到,工作量很大,时间紧,是林改工作的一大难点。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精干的工作队伍,紧张有序的工作,以及经费和时间保证。从目前情况,今年内完成试点工作有一定困难。
从而有效激活林业生产要素。
5、尽快建立资源评估系统。全县已有少部分林地、林木流转,多为双方交易,有失公平、公正。中和乡反映,该乡一个傈僳族村子,把村有林流转出去,但老百姓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猴桥镇的箐口行政村办林场,是经营的比较好的一个林场,去年以270万元流转1800多亩成熟杉木林。经营了20多年的一亩杉木林流转收入为1500元。对此看法不同,有的认为合算,有的认为不合算。因此,尽快建立森林资源评估系统,制定评估标准,培训评估干部,是林改中的一项紧迫的工作。
6、座谈中,大家认为对山林进行确权发证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把林改认为就是确权,就是划山划地,均山到户。
(六)林权纠纷情况:腾冲县林权纠纷数量较多,‚十五‛期间受理了山林纠纷600多起,平均每年120多起,比起‚九五‛期间每年60多起来说,上升了1倍。近10年来,涉及林业方面的纠纷占了全县的86%。现已受理但未解决的林权纠纷有400多起,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
1、林权纠纷主要表现形式:按不同的标准分,主要有林地纠纷、林木纠纷、林地林木的纠纷;州市与州市之间、本市范围内县与县之间、本县范围内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村与社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纠纷;国有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的纠纷。
2、引发林权纠纷的主要原因:由于界线不清、没有标桩定界、相互有插花田地、地名搬家、林权证未发或填写不规范等。
四、税费改革情况
(一)改革前后林业税费的主要构成:税费改革前,林业税费主要有农林特产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育林基金、更改基金、林业保护建设费、运输证工本费、工商管理费等。改革后只有育林基金和工商管理费。育林基金的收取是按省政府云政发“1993”263号文件执行,集体林商品材按六类材种划分征收标准20—180元/立方米,农民自用材按20元/立方米征收,自用烧材不收育林基金。工商管理费只是商品材收,收2-5元/立方米。
(二)税费减免后的变化:税费减免后,切实减轻了林农负担。乡镇财政因减免税收而减少的收入,县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弥补给乡镇。如猴桥镇政府反映,税费减免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60万元,镇地方财政收入每年减少60万元左右,县里通过转移支付已给予解决。
(三)林业税费改革建议:建议对集体林征收育林基金的相关标准按市场变化要求分径级、分树种重新核定。
五、国有林场拟划分为商品林场、生态林场的情况(一)县、乡、村林场的基本情况:全县共有7个国有林场,属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有乡村集体林场457个,其中面积规模在500亩以下有375户,经营面积有6.65万亩;规模在500亩至2000亩的有65户,经营面积有5.32万亩;规模在面积2000亩至5000亩的有17户,经营面积4.87万亩;其中个体形式造林有391户,13.69万亩,集体造林形式有6户,3480亩,股份制形式造林的有51户,1.13万亩,大户形式造林的有12户,255
5-11
4、如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议省政府或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关于林地林木流转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林地流转的范围、形式和相关政策。根据各地情况成立森林资源评估机构,并进行资格认证,培育林地林木流转交易市场。
七、县乡村各级干部及广大群众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一)大家普遍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划分山林,确权发证,很有必要,但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二)林改要坚持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落实配套资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以往遗留的各种涉林纠纷会充分暴露出来。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成专门工作组负责纠纷调处,不能让矛盾影响林改,林改需要经费保证,除省里给予一部分,各级都要配套一部分,保证资金足额到位,才能确保此次林改取得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三)加强统一组织、协调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还要确保工作组人员的相对固定,同时这也是培育锻炼干部的一次机会,原则上林改不结束,干部不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四)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是林改必须遵循的原则。对林业‚三定‛和林业‚三定‛以来的林权和林木流转存在问题要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妥善处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平衡好
第三篇:档案部门林改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档案部门林改工作现状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档案部门林改工作现状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0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档案部门林改工作现状调研报告档案部门林改工作现状调研报告(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农村家家户户,它涉及面广,事关广大农户切身利益,做好林改档案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为加强和规范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林改档案工作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县档案局为搞好林改档案工作,对全县52个村委会516个村民小组的林改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
研。现将林改档案调研工作报告如下:
一、林改档案工作基本现状
**县林改工作于二○○七年八月开始,涉及全县10个乡镇林改档案材料,初期对全县52个村委会516个村民小组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515个村民小组制定和通过了林改及农地补换,发证工作方案,全县野外确权林地共21036宗,已发证6389宗,发证率%。林地、农地纠纷共1704宗,已调处1597起,调处率%省、州林改部门要求档案立卷工作于2009年5月30日前完成,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目前各类林改材料收集不齐,不能顺利开展立卷归档工作。
二、林改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林改档案工作涉及面广,材料繁多,如部分山林权证有误,存在一证多山、一山多证、山林权证与实地不符、山地勘界没有重新勘测、林权证没有及时更换、山林权证内容不明、缺少标注宗地面积和四至界线、山林经营手续不完备,引起山林权属问题的纠纷等情况,需要重新核对原档案材料;二是村级林改材料收集不完整,如各村委会对上级下发的文件材料没有妥善保存,导致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三是部分林地纠纷未调解清楚,材料不能归档;四是外业材料数据不准确,大量材料需要校对,没有完结,文件材料不够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林改档案工作的进展。
三、林改档案工作的建议
针对我县林改档案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我县林改档案,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林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林改工作关系农村生产资料再分配和利益调整的一场深刻变革,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改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林改档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关系到林改工作的质量。完整、准确、系
统的林改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林改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业承包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充分认识林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林改档案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认真分析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明确档案管理的任务和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规范管理,为林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林改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要求。林改档案是指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要做好林改档案工作,必须要明确林改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要求。一是要明确归档范围。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一般包括: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宣传、检查、汇报、总结等材料,由主办单位按文书档案归档保存;森林资源调查图表、林权
界线图表、各种汇总清册、统计表、林权登记申请表、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文件、公告材料、现场勘验认界材料、附图或者地块示意图、登记的核准文件、林权登记台帐等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发证原始材料,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备份等材料。二是要明确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本机关、本单位的政策性文件,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业务文件,重要问题的请示与批复、重要的报告、总结、统计、汇总材料,重要的合同协议、凭证性文件等,上、下、同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往来文件等,应定为永久保管。上级机关颁发的需要本机关、本单位贯彻执行的文件和一般职能活动形成的一般性、过程性文件可定为定期保管。三是要明确分类方法。林改档案一般应作为文书档案进行管理。产生业务文件较多的机关或单位,可再按照合同类、林权登记类、调查类、综合类等进行类目设置,也可结合本地工作
实际采取期他适当的分类方法。
(三)规范管理林改档案工作。一是要确保档案的形成质量。依托林改档案培训平台,引入林改档案的内容,大力宣传林改档案工作,整体提升林改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意识,使林改档案工作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类档案字迹工整、清晰、数据准确、图样清晰、签字盖章、日期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标识完整齐备,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和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照片和图片有文字说明;非纸质材料配以相应的目录和说明,并能确保载体有效性;重要的电子文件要使用不可擦写的光
第四篇:档案部门林改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农村家家户户,它涉及面广,事关广大农户切身利益,做好林改档案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为加强和规范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林改档案工作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县档案局为搞好林改档案工作,对全县52个村委会516个
村民小组的林改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林改档案调研工作报告如下:
一、林改档案工作基本现状
**县林改工作于二○○七年八月开始,涉及全县10个乡镇林改档案材料,初期对全县52个村委会516个村民小组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515个村民小组制定和通过了林改及农地补换,发证工作方案,全县野外确权林地共21036宗,已发证6389宗,发证率30.4%。林地、农地纠纷共1704宗,已调处1597起,调处率93.7%省、州林改部门要求档案立卷工作于2009年5月30日前完成,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目前各类林改材料收集不齐,不能顺利开展立卷归档工作。
二、林改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林改档案工作涉及面广,材料繁多,如部分山林权证有误,存在一证多山、一山多证、山林权证与实地不符、山地勘界没有重新勘测、林权证没有及时更换、山林权证内容不明、缺少标注宗地面积和四至界线、山林经营手续不完备,引起山林权属问题的纠纷等情况,需要重新核对原档案材料;二是村级林改材料收集不完整,如各村委会对上级下发的文件材料没有妥善保存,导致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三是部分林地纠纷未调解清楚,材料不能归档;四是外业材料数据不准确,大量材料需要校对,没有完结,文件材料不够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林改档案工作的进展。
三、林改档案工作的建议
针对我县林改档案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我县林改档案,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林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林改工作关系农村生产资料再分配和利益调整的一场深刻变革,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改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林改档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关系到林改工作的质量。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改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林改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业承包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充分认识林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林改档案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认真分析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明确档案管理的任务和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规范管理,为林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林改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要求。林改档案是指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要做好林改档案工作,必须要明确林改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要求。一是要明确归档范围。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一般包括: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宣传、检查、汇报、总结等材料,由主办单位按文书档案归档保存;森林资源调查图表、林权界线图表、各种汇总清册、统计表、林权登记申请表、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文件、公告材料、现场勘验认界材料、附图或者地块示意图、登记的核准文件、林权登记台帐等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发证原始材料,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备份等材料。二是要明确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本机关、本单位的政策性文件,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业务文件,重要问题的请示与批复、重要的报告、总结、统计、汇总材料,重要的合同协议、凭证性文件等,上、下、同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往来文件等,应定为永久保管。上级机关颁发的需要本机关、本单位贯彻执行的文件和一般职能活动形成的一般性、过程性文件可定为定期保管。三是要明确分类方法。林改档案一般应作为文书档案进行管理。产生业务文件较多的机关或单位,可再按照合同类、林权登记类、调查类、综合类等进行类目设置,也可结合本地工作实际采取期他适当的分类方法。
(三)规范管理林改档案工作。一是要确保档案的形成质量。依托林改档案培训平台,引入林改档案的内容,大力宣传林改档案工作,整体提升林改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意识,使林改档案工作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类档案字迹工整、清晰、数据准确、图样清晰、签字盖章、日期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标识完整齐备,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和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照片和图片有文字说明;非纸质材料配以相应的目录和说明,并能确保载体有效性;重要的电子文件要使用不可擦写的光
盘,并制成纸质档案保存。二是要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加大对涉及负责林改档案业务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林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林改档案工作的能力,促使他们加大对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工作力度,完善林改各类档案。三是要加大林改工作法律档案的管理力度,对纠纷调解类涉及到人民法院判决的判决书要采取多套制,有
原件的就使用原件归档,没有原件的就使用复印件归档。四是抓好林改档案的源头。林改档案是涉及全县10个乡镇的林权改革中形成原始记录,保障村民林地的合法权益,不抓住这源头,林改档案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只有从产生林改档案的痕迹资料中抓起。切实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几项工作,林改档案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促使林改档案源头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五是有效整合林改档案信息资源,林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林改档案充分、有效利用的前提和保障。把林改档案作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逐步建立、健全林改档案体系。六是抓好林改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出我县林改档案法规体系建设中的发展规划,提出林改档案归档的总体目标、方法和步骤,逐步建立和完善林改档案法规体系,使我县的林改档案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档案业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相对具体的指导性实施意见,深入基层、乡镇,帮助和指导其制定有林改档案的管理制度与标准,提升林改档案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实现林改档案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林改档案工作的领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林改档案工作,加强领导,要把林改档案工作摆上工作日程,要林改档案工作与林改工作同步开展,建立健全林改档案管理体制,强化林改档案规范化整理措施,为规范林改档案管理奠定基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应给予支持,加大林改档案宣传工作力度,利用报刊、简报、广播等多平面媒体专版宣传,在**县档案网站等电子媒体开设网上专栏,定期或不定期编制林改档案的有关信息,供给各级林改领导决策参考,为社会公众服务,使林改档案深入民心。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各相关单位要加强林改档案工作研究力度,建立林改档案工作领导负责制和林改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制,要配备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林改档案工作,健全各项制度,完善林改档案工作体系。三是要加强检查指导。县林业和档案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对林改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把林改档案工作纳入林改成果检查验收项目,确保林改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为林改档案工作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对林改档案工作实行奖励制度,对林改档案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要限期整改,切实提高林改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确保林改档案工作取得实效。
第五篇:林改汇报(市组调研汇报)
马山县林改工作汇报
2009年马山县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当年完成发证46.35万亩。2010年我县的林改任务是85.4万亩,县委县政府提出了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县集体林改的工作目标。
一、全县进展情况:
截止今年8月13日止,2010全县已完成外业勘界面积93.06万亩,勘界到户面积61.6万亩,勘界公示面积63.52万亩,发证前公示58.97万亩,发证面积41.73万亩,占勘界任务的48.9%。累计已完成外业勘界总面积为139.4万亩,累计完成外业勘界到户面积107.95万亩, 累计进入外业勘界公示面积109.87万亩,累计进入发证前公示面积109.87万亩,累计发证面积88.08万亩。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乡镇对林改工作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二是资金缺口大。三是业务人员严重不足,林业技术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四是各乡镇工作开展、任务完成不平衡。五是纠纷调解灵活性和原则性不够,协调沟通不力,导致许多纠纷久调不结,调处率不高,严重影响外业勘界与内业录入工作。六是农户外出务工较多,留在家中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加之目前正是农忙季节,现场指界双方到界迟缓,影响了技术人员工作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
我县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统筹安排好人力、财力、物力,加快推进外业勘界、内业整理和登记发证进度。把好登记发证审核关,确保林权登记的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林改工作。
马山县林改办
2010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