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 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补充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就专业电镀企业(指专门对外接受委托加工的电镀企业)及配套电镀企业(指由于生产工艺需要必须在厂内配套电镀生产线的企业)可以在基地外保留或建设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申报和审查程序(其中已含“具有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及具体实施意见),提出如下规定:
一、专业电镀企业
(一)在原地保留或改造应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2006年电镀生产总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且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整个企业的电镀生产总值在70%以上。
2、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企业排放污染物能够全面稳定达标,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
5、无因环保问题引发群众投诉的记录。专业电镀企业不得在基地外新建和扩建。
(二)申报和审查程序。
1、由企业向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确认保留申请,同时抄送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一式八份):
(1)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艺、设备、规模、产值、污染防治等);(2)证明企业符合第一条
(一)款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60天内,委托省环境技术中心会同省电镀协会和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和现场核查,提出核查意见。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将核查情况在广东省环保网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
3、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公示反馈意见,对申请原地保留或改造的电镀企业提出审查意见。
二、配套电镀企业
(一)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新建或在原地保留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建或在原地保留。
(1)企业2006年总产值在20000万元以上,且电镀车间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电镀生产总值的75%以上。(2)应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排放污染物能够全面稳定达标。
(5)无因环保问题引发群众投诉的记录。
2、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新建。
(1)企业年总产值在40000万元以上,且电镀车间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电镀生产总值的75%以上。
(2)按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进行设计,建成后应经审核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
(二)申报和审查程序。
1、在原地保留。
(1)由企业向当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确认保留申请(具体要求由各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同时抄送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2)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天内完成保留确认。(3)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企业通过保留确认后1个月内,将相关情况上报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专项备案。
2、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新建。
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已有配套电镀企业的总产值若2006年达不到20000万元以上,但满足第二条第(一)款第1点其余要求,且电镀废水送统一定点电镀基地,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集中处理的,可申请在原地保留,其申报和审查程序按第一条第(二)款执行。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
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环保 电镀基地△ 意见 通知
抄送:林木声副省长,省人民政府,各市、县环保局。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7年1月23日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
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粤发„2002‟16号)中“对电镀、纸浆等重污染行业,由省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在规定区域内建设”的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环保局印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电镀行业和化学纸浆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2004‟149号),要求各地尽快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以下简称“电镀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有个别地区对电镀基地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电镀基地建设中仍存在着选址不合理,运作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个别地区工作进展缓慢,未能有效配合电镀行业的污染整治。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步伐,保障环境安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粤环„2004‟149号文,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电镀基地建设要求
(一)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以整治电镀类企业(包括电镀生产企业和企业内电镀车间,下同)环境污染和整合社会资源为目标,以解决区域性、结构性、行业性污染,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为重点,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要求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布点。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对现有的电镀生产企业,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规定的清洁生产企业要求,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延期搬迁进入电镀基地,具体搬迁时间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确定,但最迟应在2010年底前完成。其中,具有一定规模,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选址合理,当地环境容量可以接纳的电镀生产企业,经省环保部门会同省经贸委确认后,可以不受上述时间限制,可在原地保留或改造,但不得扩建。各地应结合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制定行政区域内内电镀行业环境整治计划,落实电镀生产企业搬迁时间。
对企业内电镀车间,若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要求,选址合理,当地环境容量可以接纳,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的,可在原地保留或者建设(含改、扩、新建)。对新建的企业内电镀车间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须报省环保部门审批;对现有企业内电镀车间,须经所在地级市环保部门验收确认后,向省环保部门专项备案。企业内电镀车间不得承接对外电镀加工业务。
以上关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及具体实施意见,由省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除上述可以保留或者建设的电镀项目(含企业内电镀车间),其余凡新、扩、改、迁建的电镀项目一律进入电镀基地。各地不得审批在电镀基地外建设电镀项目。
对无环境容量的地区,电镀基地必须削减污染负荷,满足环境容量,只能接纳该地区现有电镀类企业入电镀基地经营,不得新增电镀类企业。对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电镀基地以满足环境整治目标为前提,配合现有电镀类企业整治,以搬迁现有电镀类企业为主,实行生产量等量淘汰,总量平衡,污染物削减量须达到40%以上。对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在满足区域电镀类企业入电镀基地的情况下,可以引进新的电镀项目。
(三)科学选址,确保水环境安全
1、电镀基地的选址建设,必须符合《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流域水质保护规划,以及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的规定。原则上,电镀基地要求设置在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内,不得以建设电镀基地为名圈地、占地;电镀基地内的项目建设应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应实施保护饮用水源优先、总量(容量)控制和资源优化原则,不得在城市建成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建设电镀基地,并应尽量避开或者远离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及耕地等环境敏感点,避免电镀基地建设、运营扰民,确保环境安全。东江流域上游市的电镀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省环保部门审批前,应先征求下游有关市的意见。
2、电镀基地的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根据当地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总量来确定。同时,应满足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不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又无法解决环境容量问题的水体,以及城镇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5公里范围内设置排污口。
(四)实行准入制度,严格项目把关
1、设定企业入电镀基地条件,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的电镀类企业,不得审批其进入电镀基地。
2、电镀基地以配合整治现有电镀类企业为重点,通过整合搬迁促进电镀产业的优化升级,摒弃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用低毒、无毒电镀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实行全行业节能、降耗、减污和清洁生产审核,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进入电镀基地的电镀类企业至少应达到《指标体系》规定的清洁生产企业要求。鼓励电镀类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企业内部废物回收利用,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3、电镀基地应积极推广使用无氰电镀,对已有成熟无氰的电镀工艺(如镀锌等),禁止使用含氰电镀;对镀金、银、铜基合金及镀铜打底工艺等尚无成熟无氰替代工艺的,在无氰电镀工艺成熟时即行替代。
4、电镀基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省环保部门审批,进入电镀基地的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审批,并报省环保部门备案。
(五)高起点建设,科学管理
1、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尽量延长生产链,实现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镀基地;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效能建设,实施功能分区,实现产业化经营。
2、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循环用水”的原则,优化设置给、排水系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0%以上;鼓励研究、开发和使用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
3、实施集中供热、集中治污、集中控制。基地必须配套建设集中供热设施,推行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燃煤则须按规定控制燃料的含硫率,并配套脱硫设施,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
必须建设集中式废水处理厂,统一规划建设废水收集、输送管网,各电镀类企业建设废水收集暂存池,通过管道输送到基地废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4、按规定制定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落实有效的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5、建立健全电镀基地和电镀类企业的环境管理档案,建立区域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化管理,提高基地环境管理水平。
二、实施程序和时间进度
(一)编制实施方案。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由各市环保部门编制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中应有对本地区的电镀类企业进入电镀基地提出明确时间要求的内容,报当地政府审定,并抄送省环保部门。各地务必于2007年3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二)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电镀基地环境影响评价在大纲阶段应进行多址比选,确定选址推荐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后,附上当地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和当地政府意见,报省环保部门审批。
(三)报地级以上市政府批准实施。电镀基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省环保部门批复同意后,电镀基地项目方可报地级以上市政府批准建设。
(四)强化环保验收。电镀基地的环保“三同时”现场管理按照辖地管理的原则,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电镀基地和电镀项目竣工后,应按规定及时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其中电镀基地及其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竣工环保验收由省环保部门负责;电镀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按管理权限谁审批谁验收。
三、加强领导,加快推进电镀基地建设
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对基地的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电镀基地的建设规划和选址,制定政策和措施引导电镀类企业进基地,安排资金扶持,加快基地的建设步伐。对符合进入电镀基地条件的企业,各市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鼓励其进入电镀基地。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电镀基地建设给予技术指导。各市环保部门要抓紧编制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电镀基地建设。正在修编地方环境保护规划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可结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的修编将电镀行业基地的规划与实施方案纳入环境保护规划的修订内容。在方案编制期间,要主动参与和指导各电镀基地选址的可行性研究,实行多址比选,避免电镀基地选址的不合理。
各地要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在各自职能范围内,研究制定促进电镀基地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电镀基地建设;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应走市场化道路,可以通过BOT、TOT等形式,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实行专业化管理。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和取缔违法建设、违法排污,以及选址不合理、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电镀类企业和电镀基地;加大环境整治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清洁生产要求、不能达标排放和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电镀类企业,一律予以取缔淘汰;对符合进电镀基地条件的电镀类企业,要制定计划和措施,引导其进入电镀基地经营。省环保局将把各地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和电镀行业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珠江综合整治考核范围,并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各地电镀行业整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
广东省环保局粤环【2007】8号文《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粤发„2002‟16号)中“对电镀、纸浆等重污染行业,由省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在规定区域内建设”的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环保局印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电镀行业和化学纸浆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2004‟149号),要求各地尽快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以下简称“电镀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有个别地区对电镀基地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电镀基地建设中仍存在着选址不合理,运作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个别地区工作进展缓慢,未能有效配合电镀行业的污染整治。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步伐,保障环境安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粤环„2004‟149号文,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电镀基地建设要求
(一)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以整治电镀类企业(包括电镀生产企业和企业内电镀车间,下同)环境污染和整合社会资源为目标,以解决区域性、结构性、行业性污染,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为重点,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要求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布点。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对现有的电镀生产企业,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规定的清洁生产企业要求,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延期搬迁进入电镀基地,具体搬迁时间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确定,但最迟应在2010年底前完成。其中,具有一定规模,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选址合理,当地环境容量可以接纳的电镀生产企业,经省环保部门会同省经贸委确认后,可以不受上述时间限制,可在原地保留或改造,但不得扩建。各地应结合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制定行政区域内内电镀行业环境整治计划,落实电镀生产企业搬迁时间。
对企业内电镀车间,若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要求,选址合理,当地环境容量可以接纳,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的,可在原地保留或者建设(含改、扩、新建)。对新建的企业内电镀车间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须报省环保部门审批;对现有企业内电镀车间,须经所在地级市环保部门验收确认后,向省环保部门专项备案。企业内电镀车间不得承接对外电镀加工业务。
以上关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及具体实施意见,由省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除上述可以保留或者建设的电镀项目(含企业内电镀车间),其余凡新、扩、改、迁建的电镀项目一律进入电镀基地。各地不得审批在电镀基地外建设电镀项目。对无环境容量的地区,电镀基地必须削减污染负荷,满足环境容量,只能接纳该地区现有电镀类企业入电镀基地经营,不得新增电镀类企业。对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电镀基地以满足环境整治目标为前提,配合现有电镀类企业整治,以搬迁现有电镀类企业为主,实行生产量等量淘汰,总量平衡,污染物削减量须达到40%以上。对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在满足区域电镀类企业入电镀基地的情况下,可以引进新的电镀项目。
(三)科学选址,确保水环境安全
1、电镀基地的选址建设,必须符合《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流域水质保护规划,以及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的规定。原则上,电镀基地要求设置在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内,不得以建设电镀基地为名圈地、占地;电镀基地内的项目建设应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应实施保护饮用水源优先、总量(容量)控制和资源优化原则,不得在城市建成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建设电镀基地,并应尽量避开或者远离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及耕地等环境敏感点,避免电镀基地建设、运营扰民,确保环境安全。东江流域上游市的电镀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省环保部门审批前,应先征求下游有关市的意见。
2、电镀基地的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根据当地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总量来确定。同时,应满足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不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又无法解决环境容量问题的水体,以及城镇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5公里范围内设置排污口。
(四)实行准入制度,严格项目把关
1、设定企业入电镀基地条件,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的电镀类企业,不得审批其进入电镀基地。
2、电镀基地以配合整治现有电镀类企业为重点,通过整合搬迁促进电镀产业的优化升级,摒弃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用低毒、无毒电镀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实行全行业节能、降耗、减污和清洁生产审核,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进入电镀基地的电镀类企业至少应达到《指标体系》规定的清洁生产企业要求。鼓励电镀类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企业内部废物回收利用,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3、电镀基地应积极推广使用无氰电镀,对已有成熟无氰的电镀工艺(如镀锌等),禁止使用含氰电镀;对镀金、银、铜基合金及镀铜打底工艺等尚无成熟无氰替代工艺的,在无氰电镀工艺成熟时即行替代。
4、电镀基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省环保部门审批,进入电镀基地的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审批,并报省环保部门备案。
(五)高起点建设,科学管理
1、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尽量延长生产链,实现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镀基地;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效能建设,实施功能分区,实现产业化经营。
2、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循环用水”的原则,优化设置给、排水系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0%以上;鼓励研究、开发和使用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
3、实施集中供热、集中治污、集中控制。基地必须配套建设集中供热设施,推行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燃煤则须按规定控制燃料的含硫率,并配套脱硫设施,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
必须建设集中式废水处理厂,统一规划建设废水收集、输送管网,各电镀类企业建设废水收集暂存池,通过管道输送到基地废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4、按规定制定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落实有效的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5、建立健全电镀基地和电镀类企业的环境管理档案,建立区域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化管理,提高基地环境管理水平。
二、实施程序和时间进度
(一)编制实施方案。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由各市环保部门编制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中应有对本地区的电镀类企业进入电镀基地提出明确时间要求的内容,报当地政府审定,并抄送省环保部门。各地务必于2007年3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二)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电镀基地环境影响评价在大纲阶段应进行多址比选,确定选址推荐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后,附上当地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和当地政府意见,报省环保部门审批。
(三)报地级以上市政府批准实施。电镀基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省环保部门批复同意后,电镀基地项目方可报地级以上市政府批准建设。
(四)强化环保验收。电镀基地的环保“三同时”现场管理按照辖地管理的原则,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电镀基地和电镀项目竣工后,应按规定及时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其中电镀基地及其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竣工环保验收由省环保部门负责;电镀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按管理权限谁审批谁验收。
三、加强领导,加快推进电镀基地建设
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对基地的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电镀基地的建设规划和选址,制定政策和措施引导电镀类企业进基地,安排资金扶持,加快基地的建设步伐。对符合进入电镀基地条件的企业,各市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鼓励其进入电镀基地。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电镀基地建设给予技术指导。
各市环保部门要抓紧编制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电镀基地建设。正在修编地方环境保护规划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可结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的修编将电镀行业基地的规划与实施方案纳入环境保护规划的修订内容。在方案编制期间,要主动参与和指导各电镀基地选址的可行性研究,实行多址比选,避免电镀基地选址的不合理。
各地要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在各自职能范围内,研究制定促进电镀基地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电镀基地建设;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应走市场化道路,可以通过BOT、TOT等形式,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实行专业化管理。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和取缔违法建设、违法排污,以及选址不合理、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电镀类企业和电镀基地;加大环境整治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清洁生产要求、不能达标排放和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电镀类企业,一律予以取缔淘汰;对符合进电镀基地条件的电镀类企业,要制定计划和措施,引导其进入电镀基地经营。省环保局将把各地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和电镀行业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珠江综合整治考核范围,并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各地电镀行业整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第三篇: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
粤环„2007‟83号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
根据经省政府同意、我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粤环„2007‟8号)的规定,关于电镀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及具体实施意见,由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现将我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等部门制订的本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此外,各市在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过程中应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对相关文件出台前已存在的电镀工业区或电镀企业集中建设区的整合、提升,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电镀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意见规定通知 抄送: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省环境技术中心,省电镀协会。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07年10月31日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
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补充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就专业电镀企业(指专门对外接受委托加工的电镀企业)及配套电镀企业(指由于生产工艺需要必须在厂内配套电镀生产线的企业)可以在基地外保留或建设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申报和审查程序(其中已含“具有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及具体实施意见),提出如下规定:
一、专业电镀企业
(一)在原地保留或改造应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2006年电镀生产总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且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整个企业的电镀生产总值在70%以上。
2、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企业排放污染物能够全面稳定达标,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
5、无因环保问题引发群众投诉的记录。
专业电镀企业不得在基地外新建和扩建。
(二)申报和审查程序。
1、由企业向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确认保留申请,同时抄送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一式八份):
(1)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艺、设备、规模、产值、污染防治等);
(2)证明企业符合第一条
(一)款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60天内,委托省环境技术中心会同省电镀协会和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和现场核查,提出核查意见。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将核查情况在广东省环保网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
3、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公示反馈意见,对申请原地保留或改造的电镀企业提出审查意见。
二、配套电镀企业
(一)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新建或在原地保留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建或在原地保留。
(1)企业2006年总产值在20000万元以上,且电镀车间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电镀生产总值的75%以上。
(2)应经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
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排放污染物能够全面稳定达标。
(5)无因环保问题引发群众投诉的记录。
2、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新建。
(1)企业年总产值在40000万元以上,且电镀车间自动生产线的产值占电镀生产总值的75%以上。
(2)按国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进行设计,建成后应经审核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要求。
(3)企业选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环保规划等,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厂址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纳污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环境容量等。
(4)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工业用水循环回用率达到60%以上。
(二)申报和审查程序。
1、在原地保留。
(1)由企业向当地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确认保留申请(具体要求由各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同时抄送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2)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天内完成保留确认。
(3)地级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企业通过保留确认后1个月内,将相关情况上报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专项备案。
2、在定点电镀基地外改、扩、新建。
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已有配套电镀企业的总产值若2006年达不到20000万元以上,但满足第二条第(一)款第1点其余要求,且电镀废水送统一定点电镀基地,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集中处理的,可申请在原地保留,其申报和审查程序按第一条第(二)款执行。
第四篇:关于印发广东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 [2004]149号
广东省环保局粤环【2004】149号文《关于印发广东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
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文
件
粤环 [2004]149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
点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粤发〔2002〕16号)精神,加强电镀行业的环境管理,有效防治电镀污染,根据省府领导同志批示,现就电镀行业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定点”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有效控制全省电镀行业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促进我省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编制原则
1、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鼓励企业清洁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统一规划、集中控制原则。省制定原则和指引,地级以上市具体实施统一规划、定点工作。
3、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原则。在影响城乡居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范围内,不得规划、定点建设电镀项目,确保饮用水安全。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新建企业和老企业有所区别,以集中建设为主,零散老企业按需要经治理达标后适当保留,限期搬迁进入定点电镀工业基地。
5、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和“污染者付费”相结合的原则。
二、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1、2006年起,新建专业电镀项目(指对外提供电镀加工服务、非附属配套生产的电镀项目,下同)全部进入统一定点的电镀工业基地建设、生产和经营。
2、到2005年底,实现电镀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不能全面达标的电镀企业,一律关闭、淘汰。
3、到2007年底,全省专业电镀企业全部集中进基地,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全面综合处理,废水重复利用率达60%以上,全省电镀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2年减少15%以上。
(二)主要任务
1、合理规划全省电镀行业布局
原则上每个地级以上市设1-2个定点基地,部分沿海地级以上市根据需要可增设1个定点基地,不得在城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特殊保护区域设定点基地。各定点基地选址要符合城市总体
规划和区域环保规划、流域水质保护规划要求,建设与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总量(容量)控制要求,在基地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省环保局批准后基地方可开工建设。
凡新、扩、改、迁建的专业电镀项目全部进入统一定点的电镀工业基地建设、生产和经营。现有专业电镀企业和必须配套建设电镀工艺生产线的新建企业,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具有一定规模,选址合理,并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现有专业电镀企业,逐步清理、调整进入定点电镀工业基地。
电子、灯饰、五金等特殊行业必须配套的电镀工艺生产线或电镀车间,必须加强综合整治,淘汰含氰电镀工艺等对环境不友好的工艺,必要时设置独立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将电镀废水单独处理,或采取集中处理措施,保证各种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对废水实施深度处理,提高水的回用率;对固体废物实施回收综合利用,引导这些行业上规模、上档次,集中生产。严把配套的电镀工艺生产线或电镀车间的审批,防止借配套电镀工艺的名义建设专业电镀企业。
2、规范定点电镀工业基地建设,实施污染物集中控制
各定点电镀工业基地必须按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建设与管理,并创造条件实现产业化经营。基地应具备一定规模(建议在10万~50万平方米之间),统一规划设置废水收集、输送管线,配套先进、完善的电镀废水分类集中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电镀废水处处理运行由有污染防治设施营运资质的单位承担,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废水回用率达60%以上;无组织排放废气经充分收集吸收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回收综合利用。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鼓励研究、引进、推广无毒、低排放新电镀技术,积极推进企业进行电镀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工艺改革,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全行业节能、降耗、减污。进入电镀基地项目(包括新建及搬迁项目)最低应满足二级清洁生产技术指标(清洁生产具体参考指标参见附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三、主要措施
(一)纳入计划,督促实施
各地要按照规划目标确定的时间要求完成电镀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要指定有关部门负责,结合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划、总量控制计划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提出专业电镀企业进入基地具体计划,经地级以上市环保局审查、省环保局确认后报当地政府批准实施。要加强对已有电镀企业的执法检查,督促电镀企业履行治理职责,实现全面达标;对经限期治理仍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施关、停、并、转、迁。
(二)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狠抓落实
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通力合作,狠抓落实。发展改革部门应将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城市建设部门要依法做好核发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作规划许可证)工作;国土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对规划定点征用土地提供支持;环保部门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执法,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指导基地建设、跟踪监督落实,促进意见顺利实施。各地要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的政策,适当对已有企业进入基地提供优惠政策。
(三)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有效控制新污染源
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和水质保护政策法规,把好审批关。除定点基地外
全省范围内不得再审批定点外的新建专业电镀项目,所有新建专业电镀项目一律进入“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的电镀工业基地,违者将按照省监察厅、环保局《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纪委、广东省监察厅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政、纪政处分的暂行规定〉的意见》(粤环〔2004〕41号)查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建设项目污染物要排放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要求,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四)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安装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按照国家环保总局《2003~2005年污染防治计划》的要求,对现有电镀企业和拟定点电镀工业基地分期分批实施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及设备运转情况的在线监控,杜绝企业偷排污染物行为,确保企业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对各定点基地的电镀企业及已有电镀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计,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争取到2010年一半以上定点基地获得认证。
进一步加强电镀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电镀行业的废水处理污泥和所有电镀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必须送有资质的定点单位进行处理,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五)各级经贸部门会同物价、环保、建设部门制定鼓励定点工业基地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市场化营运的政策,提高污染治理的专业化水平,鼓励有资质的单位为电镀企业提供废水及废渣集中处理服务。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意见
各省辖市科技局、教育局,各高等院校:
为了贯彻落实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第二次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加快我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1、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依托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推进高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高等院校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增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把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放在加快建设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方联动、积极推进。
2、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高校要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和发展申发挥主体作用。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理顺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科技资源入园畅通、入园企业产权明晰、工作机构职责分明的管理体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资产关系规范对科技园的管理。
3、大学科技园所在地方政府要把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并把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应政府职能、服务和优惠政策延伸到大学科技园。要支持高校通过整合学校周边厂房、土地等社会资源,建设便于学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大学科技园。要把大学科技园作为地方政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科技、教育工作的重点,从资金、政策、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4、鼓励高等学校和高新园区联办大学科技园。对经省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考核认定的与高新园区联办的大学科技园,享受与高新园区同样的优惠政策。对与高新区联建的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利用高新园区在政策、资金、土地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孵化功能,提高孵化质量,降低创业成木,加速毕业企业发展的进程。大学科技园要积极向高新区转移孵化毕业的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与高校联办大学科技园的高新区,对经省科技、教育部门认定的大学科技园范围内的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给予个人所得税的财政补贴。
5、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把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加强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等结合起来。要充分开放学校的信息网络、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图书资料等资源。要加快构建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并不断增强其开放度,积极探索为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的途径。要务力为大学科技园筹措一定的创业种子资金,并探索有效的运作方式,为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科技园转化筹措孵化资金。
6、大学科技园要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管理服务队伍;要积极吸引各类咨询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等入园;要根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入园
企业的需要,逐步建立专业化的孵化服务手段,为企业孵化成长制定孵化流程,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大学科技园管理部门要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性,“因企制宜”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大学科技园吸引园外各类资金以独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
7、鼓励大学科技园以技术、项目吸引留学人员特别是留学生团队入园,共同开展研发和创业活动。鼓励把大学科技园作为吸引国外研发机构入驻的重要载体。鼓励大学科技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园区建设理念,吸引国外和境外资金、人才、技术入园。
8、大学科技园要在加速成果转化的同时,指导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储备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根据技术发展情况运用知识产权参与资本运作;要通过法律和专项经费支持等手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示范基地。
9、鼓励省市各类创业投资、创业孵化资金、担保资金等创业资本为大学科技园孵化和培育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对于在大学科技园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的资金占投资企业投资资金70%以上的,可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10、鼓励大学科技园的企业通过年薪制、股份期权、知识产权入股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增强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鼓励大学科技园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和股权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企业资本的规模扩张。鼓励大学科技园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跨国发展,尽快成长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大学科技园企业参与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的试点,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规则的运用能力。
11、鼓励校内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作价金额和所占股份比例由投资各方约定,职务发明者或技术团队所占股份比例,由投资各方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12、支持有创业条件和基础的研究生、本科生带科技成果或各级获奖项目到大学科技园创业,把大学科技园作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基地。
13、对于国家和省批准的大学科技园,列入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序列进行指导和管理。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向大学科技园倾斜支持;省高技术研究、科技攻关等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大学科技园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重大发明及其转化的项目;省高新技术产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向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倾斜支持;省、市专利专项资金对大学科技园内的专利特别是原创性发明的专利申请予以优先支持;鼓励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公共技术平台,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予以优先支持。对于大学科技园内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贷款项目,省火炬计划优先贷款贴息。
14、对归国留学人员和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外省市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者入园创业,经大学科技园推荐,按照我省有关人才引进准入备案制的有关规定,准予其个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大学科技园所在城市,办理城市户口,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并优惠提供周转居住用房。
15、对大学科技园内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仪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
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按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大学科技园和入园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16、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考核与管理。把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业绩作为省部共建高校的评估内容,列入高校综合实力评价排序的体系。根据《江苏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要求对大学科技园的基础服务功能、孵化企业水平、孵化企业成效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开展统计监测,实施动态管理。将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的成效作为对大学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17、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创建大学科技园,并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情况作为评价高等院校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