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淘汰补偿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使用管理
监督办法》的通知
晋经信产业字〔2010〕223号
各市经信委(经委):
为了规范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晋政办发〔2008〕50号)规定,制定了《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办法》,请遵照执行。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Ο一Ο年三月二十六日
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切块内省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关于印发省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分成入库与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晋政发〔2007〕39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50号,以下简称《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是指由省财政厅筹集安排,专项用于全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经济补偿和对不符合补偿条件及拒不按期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强制拆除费用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资金”)。由省财政厅与省经信委按照各自部门职责共同管理。省经信委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项目主管部门”),省财政厅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管理部门。
第三条 企业是项目实施的主体,符合条件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申请使用资金。
第四条 省经信委和各市经信委,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并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资金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章 资金支持的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 资金的使用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资金主要用于《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电力、钢铁、焦炭、水泥、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
第六条 资金安排要坚持以下原则:
1、优先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困难大的企业,主要是整体淘汰的企业;
2、优先支持淘汰合规审批的落后产能;
3、优先支持在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期限内淘汰的落后产能;
4、优先支持没有享受国家其他相关政策的企业。
第七条 申请淘汰落后产能省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资金应符合以下条件:
1、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和省明确规定应予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
2、具有合法的审批、注册手续企业的项目优先享受补偿。
3、属于2006年1月1日后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主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并对设备进行毁废处理的。
4、属于2007年后企业按照省经信委钢铁等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冶金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省委、省政府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按期淘汰落后产能、并对设备进行废毁处理的。
5、属于电力、炼铁、炼钢、焦炭、水泥、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自愿淘汰尚未列入国家淘汰范围的设备并对其进行废毁处理的。
第八条 申请淘汰落后产能省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资金的企业应提供以下相关材料,并在有关材料复印件上加盖企业公章,确保提供相关材料的真实性。
1、企业工商营业执照;
2、拟淘汰设备项目审批手续;
3、拟淘汰设备环保审批手续;
4、生产许可证(水泥行业需提供);
5、企业近三年纳税凭证(数量大者可分年度提供部分凭证);
6、企业近三年电费清单(数量大者可分年度提供部分清单);
7、淘汰设备拆除前、拆除、拆除后的影像资料(照片、录像等)及设备作废毁或拆除处理的有效证明文件(尚未拆除的提供拆除方案和拆除前的影像资料,拆除后补齐相关资料);
8、企业编制的淘汰落后产能资金申请报告(报告应包括企业概况、生产经营情况、总体装备情况、拟淘汰设备相关情况及具体淘汰方式、时间、资金申请等),并据实填写《山西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审核表》;
9、根据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三章 项目的申请及确定
第九条 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告、申报机制。及时发布项目申报信息,便于企业及时了解有关情况,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第十条 凡符合申报要求的企业,均可在每年1月上旬提出资金使用书面申请,并提供第八条中所列的相应材料一式六份(省、市、县经信委、财政部门各留存一份)。申报时按以下程序进行:县、市属企业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同级经信委、财政局提出申请,经同级经信委、财政局审核同意后于每年1月底汇总后联合行文上报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属企业和中央企业,可以在每年1月底前直接向省经信委、省财政厅提出资金使用申请,同时抄报所在地市级经信委、财政局,并提供第八条中所列的相应材料一式四份(省、市经信委、财政部门各留存一份)。
第十一条 编制资金安排计划,原则上应当从申报项目中选择安排。第十二条 建立科学的审核评审机制。由省经信委(相关处室)会同省财政厅按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及专家,对各市经信委、财政局报送的淘汰落后产能项目相关材料进行评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由有关处室提出资金安排意见,在报经分管主任同意后送产业处汇总(其中:投资处负责钢铁、水泥项目,能源处负责焦化项目,电力处负责电力项目,产业处负责电石、铁合金项目)。
第十三条 资金安排实行集体决策机制。对获得评审通过的项目,报委主任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委内各处室对主任办公会通过的项目再次核实后履行项目资金安排审批程序,会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下达70%的预拨资金计划。
第十四条 资金的核拨。各市经信委要会同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对淘汰落后产能项目的验收工作,确保落后产能设备拆除废毁。同时在每年十月底前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向省经信委、省财政厅报送本市本年度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情况及项目验收材料。对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淘汰的项目要详细说明情况。省经信委、省财政厅据此核拨剩余的30%资金。
第四章 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五条 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平受理、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十六条 资金的安排采用补助、拨款的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 淘汰落后产能资金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各级经信委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项目企业(单位)应当接受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同级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反馈资金使用情况。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八条 各市经信委负责对本地区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向省经委报送一次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完成情况;省经信委对各地淘汰落后情况进行抽查,对未能按期完成淘汰产能任务,或虚报淘汰产能任务的企业要进行通报,及时调整淘汰的落后产能。
第十九条 各市财政局负责对本地区淘汰落后补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省财政厅对各地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违规使用的,追回补偿资金。
第二十条 省纪委监察厅驻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纪检组监察室对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决策程序进行全过程监督;对项目进展情况、资金的到位情况、使用情况等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经信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主题词:淘汰落后 资金 监督办法
第二篇:淘汰制度
淘汰机制
1.执行力达不到累计达到3次者淘汰
2.对于管理者,如果所管理部门内部混乱,托蓝天后腿。一个月没有回转的,管理者淘汰。
3.如果一项业务,不能做到数一数二,那么本部门的负责人淘汰。
4.不认同蓝天管理理念者淘汰。
5.一个月会议不到累计3次者淘汰。
6.连续两个月业务量,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并且又不积极参与蓝天活动者。
7.散步一些不利于团队团结和发布一些消极信息影响团队士气者,如果情节严重直接解雇。
8.不服从管理者,直接淘汰。
9.越级上报者,如果不走正规途径。累计到五次者,淘汰。如果情况不属实,直接淘汰。
10.搬弄是非者,一次记过,二次淘汰。
11.损害蓝天形象和蓝天利益,如果是主观因素,情节严重者,淘汰。并且追究其法律责任。不思悔改,累计到三次时,淘汰。
第三篇:淘汰设备管理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兰煜煤业有限公司
设备改造更新与设备报废、淘汰管理制度
二○一一年四月
设备改造更新与设备报废、淘汰管理制度 一、一般设备的改造更新计划由机电科根据矿发展规划提出方案, 由机电矿长审批, 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对主要设备的改造更新, 应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论证, 报矿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二、设备的技术改造应结合大修理进行, 改造费用可列入大修费或其他费用。
三、设备更新的原则是: 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旧设备,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 可以报废更新。
1、设备老化, 技术状态落后, 耗能高, 效率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
2、通过修理, 虽然能恢复精度和性能, 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值80%的设备。
3、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身健康, 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4、遭受意外灾害, 损坏严重, 无法修复的。
5、设备报废可结合设备清查, 每年进行一次, 由机电矿长、机电科、财务科、材料小组组成鉴定小组, 提出报废 2
意见, 按规定批准后执行。
6、凡是已提完折旧的老旧设备由矿长审批,报上级公司备案。
7、凡未提完折旧的老旧设备.需提前报废时,由矿呈报.经上级审批, 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8、待报废设备在未批准前, 应妥善保管好, 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应将其中可利用部分, 折价入帐, 入库保管。、已批准报废的设备, 应办理报废的财务手续, 报废设备的残值收益, 必须用于设备改造和更新。
四、淘汰设备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的目录第一、二、三批通知》精神,切实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强化煤矿机电、提升、运输等系统矿用设备的现场管理。凡属于淘汰设备范围内的设备坚决停用、拆除。更换先进设备。
2、在用设备未到淘汰期限的,要提前做好更换准备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更换计划。做出更换方案,到期及时更换绝不延期使用。不按规定更换者责任自负,严肃处理。
3、严把设备购进关。对国家煤矿安监局规定的三批淘汰设备严禁购置、租赁,如发现购进,立即退回、更换。并 3
追究供应人责任。
4、严把淘汰设备入井关。设备入井前,由机电科设备组负责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后,由设备组签发“入井检查合格证”,井口安全员负责对入井设备把关。对于无“入井检查合格证”的设备严禁入井,否则追究井口安全员的责任。
5、定期检查。对于在井下在使用中的设备,设备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发现井下使用中的淘汰设备,立即更换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及单位的责任。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兰煜煤业有限公司
第四篇:淘汰机制
员工淘汰机制的管理环节
1、试用期考核
公司可充分利用试用期,对员工进行更进一步的考核,通过员工在试用期间的实际工作表现,综合考评其识、技能及态度,以更好了解此员工是否胜任本职,从而作出是否淘汰或留任的决定。
2、以罚代管
在不少主管的意识中,淘汰员工是一种处罚行为,而不是一种管理。在淘汰既有员工的同时,并未对留存员工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管理简单化,难以服 从,同时,也让其他员工产生不必要的猜测,不易稳定团队。
3、耽于争论细节
不少主管在淘汰员工时,往往与员工纠缠于一些违规违纪过程中的细节。在在掌握事实或数据中有可能不够充分或完善的情况下,易于让对方抓到一些说错或说漏的地方进行反驳。这样,容易导致员工对整个淘汰行为的不认同。因此,在处理淘汰员工时,应尽量避免 讨论细节问题,而只是强调整个结果即可。
4、坚持原则(不过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你很难相处,容易被冷眼你喜欢吗)
在淘汰员工时,主管应做到坚持原则,淘汰的员工,决不能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否则,难以树立足够的威信,令全体员工信服
为了解决公司员工整体素质提高,效率提高、个人能力提高、工作态度提高、员工评优淘汰机制启动。
评优内容主要由五方面构成:
1、日常工作评分。包括服务态度、业务知识、服务用语和用户满意度等。
2、话务量评比。根据每月员工话务接听量。接听交谈时长评分。
3、员工互评。员工间结合日常工作互相评分。
4、订单。更具客户每月完成的最高于最低,做奖赏区分。多做多得少做少的,尾数淘汰。
5、主管主动窃听。主管主动对自己团队负责的表现,监听他们对话进行评分,申请奖励。
只要展开这样的活动,客服中心员工的积极性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员工责任心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每个人都进行自我总结,找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甚至每个人的包 中随身携带业务资料,时时充电学习。在活动的促进下,客服中心员工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大 幅度的提升,同时,作为公司与用户间的窗口,客服中心将为公司塑造品牌。
第五篇:《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和《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8]50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决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6〕38号)的要求,支持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等主要节能减排指标的实现,根据财政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是节能降耗的主体。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手段,促进企业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减排机制。
第三条 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是节能降耗的项目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节能主管部门),省财政厅是节能降耗资金(以下简称节能资金)的资金管理部门。节能资金由省财政厅与节能主管部门共同管理。
第二章 各部门管理职责
第四条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节能资金的预算和资金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1.确定节能资金总预算;
2.确定节能资金预算安排的原则和重点;
3.参与节能项目和节能奖励的评审、确定;
4.审核并按预算管理程序下达资金预算;
5.监督检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五条 节能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主要负责节能项目的监督管理,其中: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第一、三产业、建筑业和社会节能项目的监督管理,省经委主要负责工业节能项目的监督管理。
具体职责如下:
1.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主要节能降耗任务科学制订节能降耗规划和分、分行业、分市节能计划,制定节能降耗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建设标准、技术规范、工程进度、节能降耗目标等具体要求,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2.根据节能降耗规划和计划并结合预算,会同省财政厅发布节能降耗项目投资指南,组织项目申报、审查。
3.按照预算管理程序向省财政厅提出预算建议。
4.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并落实到相关市和企、事业单位,对落实节能降耗指标任务负总责。
5.会同省财政厅加强监督检查和项目绩效考评。
第三章 节能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式
第六条 省级节能资金的来源:一是省财政预算安排,二是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安排。市、县人民政府也要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用于节能降耗工作。
第七条 省级节能资金主要采用贴息、补助、拨款、以奖代补等四种支持方式。
贴息额度按企业节能降耗项目贷款规模的一年或二年期利率核定。补助额度按企业节能降耗项目投资的3%—10%核定。拨款项目主要适用节能表彰奖励、社会公共节能、建筑节能、监测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推广、节能示范工程、节能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支出,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工作经费补助和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班子成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奖励。以奖代补适用于承担较大节能量项目的企业。
第四章 节能资金支持的范围及条件
第八条 省级节能资金支持的范围:
(一)工业节能
1.节能重点工程。包括: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炭生产资源回收率;电力生产、输配与热力改造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电力拖动系统改造;新型墙材节能工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2.重点企业节能。包括:煤炭、冶金、化工、焦化、电力、建材等六大高耗能重点行业和“双百”家重点用能企业。
3.节能技术研发与推广、高效节能新产品推广与应用、节能示范试点工程项目等。
(二)社会节能
1.节能型交通工具和农业机械推广。
凡是改造天然气、煤层气和M85以上的甲醇汽车,政策出台当年改造的每辆补助2000元,以后改造的每辆补助1000元;用于公交、城际客运的天然气、煤层气和M85以上的甲醇汽车,政策出台当年改造的每辆补助10000元,以后改造的每辆补助5000元。
2.党政机关和社会公共、商业和民用节能。
(三)建筑节能。
1.省级行政机关和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2.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
3.省级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贷款贴息。
4.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监管能力建设。
(四)节能、监测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管理能力建设。
(五)对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绩的市、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对企业的奖励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即企业完成节能减排主管部门下达的节能指标给予企业奖励,按照企业节能量大小制定奖励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对已经享受政府节能资金支持的企业,原则上不再享受此项奖励。
第九条 申请省级节能资金支持的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政府发布的节能项目投资指南要求。
2.项目申请单位编制的资金申请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需银行贷款支持的项目,银行已承诺贷款。
4.企业自筹资金落实证明。
5.环保部门批复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书(报告),因节能改造减少污染排放的项目除外。
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
第五章 项目的申请及确定
第十条 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告、申报机制。节能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将确定的节能项目投资指南及申报要求通过网站、媒体等向社会公告,便于企业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第十一条 凡符合申报指南要求的项目单位,均可提出资金使用申请,按以下程序申报:县、市所属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同级节能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提出申请,经同级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级项目单位可以直接向省节能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提出申请。
对以政府为主导、强制性推广执行的示范项目,由省节能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直接下达投资计划。
第十二条 省节能主管部门应根据节能项目投资指南,建立滚动项目库。
第十三条 建立科学论证评审机制。节能主管部门对进入项目库并获得初审通过的项目提交评审小组进行专家论证和终审。评审小组由节能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有关人员及咨询专家组成。
第十四条 对获得终审通过的项目,由省财政厅与节能主管部门联合下达资金计划文件。
第十五条 因客观原因需对项目进行调整或撤消,须严格按上述程序重新评审后下达执行。
第六章 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 节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省属项目,由省财政直接将资金拨付项目单位;对市属项目单位,由省财政通过划转各市预算指标,由各市财政拨付。对省管县项目单位,由省财政直接下达各有关县。
第十七条 节能资金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各级财政部门会同节能主管部门负责节能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项目企业(单位)应当接受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同级财政部门和节能主管部门反馈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八条 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省节能主管部门应于每年9月底前将下一节能项目预算报省财政厅,省财政厅按要求编列部门预算。
第七章 项目的实施及监管
第十九条 对列入资金计划的项目,由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与项目企业签定《山西省节能项目目标责任书》,确保项目按计划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使用省节能资金的项目承担企业实行法人代表责任制。企业必须按照项目责任书规定的内容、技术指标、资金来源及用途等按期完成项目,确保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向省节能主管部门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由省节能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者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市节能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验收。验收时,企业应附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二十一条 各市节能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按要求将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上报省相关节能主管部门。
第二十二条 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项目单位,三年内不得申请节能资金项目,同时依照《财政违法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及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6〕38号),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实现我省节能减排目标,根据财政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补偿资金”)是指由省财政筹集安排,专项用于我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经济补偿和对拒不按期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强制拆除费、场地平整费、植被恢复费等的补助,建立退出机制,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第三条 专项补偿资金由省财政厅与省经委按照各自职责共同管理。省经委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项目主管部门”)。省财政厅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管理部门。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淘汰落后的责任主体,负责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淘汰任务。
第二章 部门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专项补偿资金的预算和资金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1.确定专项补偿资金总预算。
2.参与专项补偿资金补偿额度的确定。
3.审核并按预算管理程序下达专项补偿资金预算。
4.监督检查专项补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六条 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监督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1.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科学制订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和分、分行业、分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细化到具体企业,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企业。
2.督促市、县(市、区)和企业按时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实地验收合格后,提出具体补偿意见,报省财政厅。
3.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并落实到相关市和企业,对落实预定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负总责。
4.会同省财政厅加强监督检查和项目绩效考评。
第三章 专项补偿资金来源、使用方式及用途
第七条 省级专项补偿资金的来源:
1.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
2.电源建设基金。
3.省财政预算。
市、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补偿,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第八条 省级专项补偿资金主要采用补助、以奖代补两种支持方式。
第九条 省级专项补偿资金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对拆除企业落后生产设备的投资补偿;如果企业享受此专项补偿,则应对落后设备进行拆除并平整场地、恢复地貌;如果企业不按期拆除的,专项补偿资金则变为地方政府对落后生产设备的强制拆除费用。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拒不按期淘汰的企业组织强行拆除的费用等。
3.场地平整费、地貌恢复费等。
第四章 专项补偿资金支持的范围、原则和条件
第十条 省级专项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十一五”期间电力、炼铁、炼钢、焦炭、水泥、电石、铁合金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
第十一条 省级专项补偿资金补偿的原则:
1.对经合法批准、手续完备的企业和项目,根据目前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需要淘汰的,视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偿。
2.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鼓励机制,坚持早淘汰多支持的原则。对于提前一年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在确定支持额度的基础上,再增加10%作为奖励;提前两年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在确定支持额度的基础上,再增加20%作为奖励。对于没有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不予安排补偿资金,并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强制拆除。
3.淘汰落后产能补偿的时间从“十一五"起始年份2006年算起。
4.属以下情况的,不予补偿:(1)企业未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毁废处理而改作他用的;(2)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对应淘汰的生产设备进行毁废处理的;(3)“关小上大”项目;(4)违法违规建设项目;(5)环保审批手续不全的项目和企业;(6)国家产业政策发布后明令不准建设而违规审批建设的项目。
第十二条 申请省级专项补偿资金应符合以下条件:
1.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明确规定应予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
2.企业具有合法的审批、注册手续;落后生产能力所属建设项目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符合有关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企业生产经营正常,需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生产正常。
3.属于2006年1月1日后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主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并对设备进行毁废处理的。
4.属于2007年后企业按照省经委钢铁等六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要求,按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并对设备进行毁废处理的。
5.属于电力、炼铁、炼钢、焦炭、水泥、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自愿淘汰尚未列入国家淘汰范围的设备并对其进行毁废处理的。
第五章 专项补偿资金的具体补偿标准
第十三条 省级确定的补偿标准和强制拆除费用是根据全省平均水平综合测算的,因各市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具体补偿额度不足部分由各市配套资金弥补。
第十四条 分行业参照补偿标准(含拆除费用)如下:
(一)钢铁工业
1.凡淘汰100立方米(含)以下炼铁高炉及15吨(含)以下转炉,不予补偿。
2.凡淘汰落后生产装置投产在5年以上的,100-200立方米(含)每座补偿180万元,200-300立方米(含)每座补偿300万元,20吨(含)以下转炉每座补偿50万元。
3.淘汰落后生产装置投产在5年内的,100-200立方米(含)每座补偿280万元,200-300立方米(含)每座补偿350万元,20吨(含)以下转炉每座补偿100万元。
(二)水泥行业
1.无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予补偿。
2.直径<3米的机立窑:列入2007年淘汰名单中,2007年9月底以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助30万元,2007年9月份以后拆除的不补偿,但在2007年规划淘汰名单之外主动淘汰的予以补偿,每台补偿30万元。2008年上半年拆除的,每台窑补偿25万元,下半年拆除的,每台窑补偿20万元。2009年上半年拆除的,每台窑补偿18万元,下半年拆除的,每台窑补偿14万元。2010年上半年拆除的,每台窑补偿12万元,下半年拆除的,每台窑补偿8万元。
3.直径≥3米的机立窑:2008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50万元,2009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40万元,2010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30万元。
4.干法中空窑:直径3米以上的,2007年9月底以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100万元;2008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90万元,2009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80万元;2010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70万元。直径3米以下的,2007年9月底以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80万元;2008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70万元;2009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60万元;2010年底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50万元。
5.湿法窑:2008年底以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200万元;2009年底以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180万元;2010年底以前拆除的每台窑补偿160万元。
(三)电力行业
1.对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列入关停的机组,不予补偿。
2.对省内地方国有和职工集资建设的关停小火电机组,每关停1万千瓦机组补偿200万元。
(四)焦炭行业
1.按照吨焦产能补偿30元的标准予以补偿。其中未投产的,按其完成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计算补助金额。
2.2004年省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专项清理整顿后又擅自违规建设的焦化项目,不予补偿。
(五)电石、铁合金行业
1.淘汰3200千伏安(含)以下铁合金电炉不予补偿(特殊品种铁合金电炉除外);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不予补偿。
2.3200千伏安(含)以下特殊品种铁合金电炉补偿100万元/ 台。
3.3200-6300千伏安(含)以下矿热炉补偿160万元/ 台。
4.6300-9000千伏安(含)以下矿热炉补偿260万元/ 台。
5.9000-12500千伏安(不含)以下矿热炉补偿360万元/ 台。
6.12500千伏安以上矿热炉补偿500万元/ 台。
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违规违法建设项目和未按期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强制拆除的费用参照标准:
1.钢铁行业 拆除确认标准为:一是淘汰高炉、转炉的炉体全部拆除;二是风机、烧结、烟囱等设备设施相应拆除;三是对生产场地进行平整。拆除费用为:50立方米以下高炉拆除费用在4.5~5万,50-100立方米拆除费用在7.5~8万,100-200立方米拆除费用在13~15万,200-300立方米拆除费用在20万左右。
2.电力行业 对国有和职工集资建设的关停小火电机组,按国家有关规定就地报废,不得转供电或解列运行,不得易地建设。拆除费用按20万元左右/ 万千瓦(根据装置大小、拆除难易适当调整)的标准安排。
3.水泥行业 拆除确认标准为:生产设施全部拆除,并对生产场地进行平整。拆除费用按5万元/ 座(机立窑)、10万元/ 座(回转窑)、4000元/ 台(磨)的标准安排。
4.焦化行业 拆除确认标准为:生产设施全部拆除,并对生产场地进行平整。每个项目补助县(市、区)政府拆除费30万元。
5.电石、铁合金行业 拆除电石、铁合金矿热炉,炉体要全部切割拆除并毁废,相应设施要全部拆离。每台拆除费用为10万元。
第六章 专项补偿资金的申请及确定
第十六条 县级补偿项目由各县(市、区)经委、财政于每季末第三周内汇总上报市项目主管部门、市财政,各市项目主管部门、财政审核汇总全市情况后于每季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上报省项目主管部门、省财政厅。
第十七条 省财政每年根据省项目主管部门下达各市任务量,一次性预拨补偿资金的70%,并在省项目主管部门核实、确认各市补偿额度后予以结清。
第十八条 对由于淘汰落后产能影响财政收入20%以上的县(市、区),省财政将通过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由各市财政局汇总后于次年2月前报省财政厅。
第十九条 补偿额度的核实、确认。由省项目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组织行业协会及专家,对各市项目主管部门报送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及企业相关材料进行核实,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标准进行补偿。
第七章 专项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条 专项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省属项目,由省财政直接将资金拨付项目单位;对市属项目单位,由省财政通过划转各市预算指标,由各市财政拨付;对省管县项目单位,由省财政直接下达各有关县。
第二十一条 专项补偿资金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各级财政部门会同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对专项补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项目企业(单位)应当接受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同级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反馈资金使用情况。
第八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市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向省项目主管部门报送一次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完成情况;省项目主管部门对各地淘汰落后产能情况进行抽查,对未能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或虚报淘汰产能任务的企业要进行通报,追回专项补偿资金,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各市财政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专项补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省财政厅负责对各地专项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违规使用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章 附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则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