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2005修正)(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

时间:2019-05-14 08:2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2005修正)(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2005修正)(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

第一篇: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2005修正)(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1号 【发布日期】2005-12-02 【生效日期】2006-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2005修正)

(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05年12月2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 2005年12月2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1号公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防建设,保证兵员质量,保障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征兵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征兵工作,是指平时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将适龄公民征集到部队服现役所进行的宣传教育、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和对新兵的审定、交接、运送等工作。

战时的征兵工作,依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执行。

第四条第四条 征兵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执行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征兵规定,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征兵工作,负责本条例的贯彻实施。

征兵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第六条 每年12月31日前年满18至22岁的适龄男性公民,或者符合国务院、中央军委当年征兵命令规定服现役年龄的男性公民,应当作为被征集服现役的对象。

女性公民的征集,根据军队需要,按照上级下达的征兵命令执行。

第七条第七条 每年的征兵任务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兵役机关根据各地应征公民的数量、素质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确定。

第八条第八条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被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及其家属应当受到人民政府的优待和社会的尊重。

第九条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征兵办公室应当对在征兵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十条第十条 征兵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兵役机关主要领导负责制。

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兼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征兵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征兵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兵役机关设立征兵办公室,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征兵工作,其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征兵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命令;

(二)负责征兵准备、征兵宣传工作;

(三)制定应征公民政治审查、体格检查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拟定兵役登记和兵员分配、被装发放、新兵运送、征兵经费分拨等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负责从地方直接招收士官的工作;

(六)接收部队按规定退回的不合格新兵,并做好善后工作;

(七)负责征兵工作的统计、总结和资料管理;

(八)办理征兵工作的其他事宜。

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按照储备区建设规划,对专业技术兵定向征集,定向储备。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教育、公安、监察、民政、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当配合征兵办公室做好征兵工作。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办理本单位、本辖区的征兵工作。

第三章 兵役登记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县级兵役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兵役登记工作。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县级兵役机关的安排,设立兵役登记站,具体承办本单位、本辖区的兵役登记工作。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根据县级兵役机关的要求,提供本辖区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男性公民的名单以及其他有关情况。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在9月30日前,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到户籍所在地或者兵役机关指定的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本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前往登记的,应当委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代为登记。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县级兵役机关对经过兵役登记的公民,发给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兵役证。

经兵役登记和初步审查合格的公民,称应征公民。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县级兵役机关的要求,从应征公民中确定当年预定征集的对象,并通知本人。

第四章 体格检查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体格检查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或者设立的体检站进行。

体格检查实行医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卫生行政部门、主检医生负责制。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医务人员进行征兵体格检查,应当执行国防部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应征公民体格检查办法》和有关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征兵体格检查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下达的送检人数和要求,组织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参加体格检查。

应征公民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的要求参加体格检查,并如实反映既往病史及家族病史。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对准备批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进行体格抽查,抽查人数不得少于征兵人数的三分之一;经抽查,不合格率超过2%的,应当全部进行复查;特勤人员和高原条件兵等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人员,应当全部进行复查。

第五章 政治审查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应征公民的政治审查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县级公安机关具体实施,有关单位及个人予以协助。

教育机构应当如实提供应征公民在校期间的表现及学历情况。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参加政治审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征兵政治审查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应征公民的政治审查工作,实行村民(居民)委员会、职工所在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县级公安机关逐级政审,根据需要相关地区、单位可以联合交叉审查。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对准备批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应当进行复审。

第六章 新兵的审定和批准入伍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严格执行审批定兵程序,组织教育、公安、监察、民政、卫生、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基层武装部和接兵部队等单位负责人及主检医生集体审批,对符合征集条件的应征公民进行集体审定,择优批准入伍。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革命烈士和革命伤残军人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条件的,应当优先批准服现役。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对批准入伍的应征公民名单,应当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对批准入伍应征公民的举报,各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做出处理结论。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经公示无异议的应征公民,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办理入伍手续,发给《入伍通知书》,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由民政部门审核发放《优待安置证》,落实义务兵家属的优抚;公安部门凭征兵办公室的通知,负责注销户口。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条件的,按城镇户口批准服现役,原就学的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不愿复学的,回入学前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配偶户籍所在地安置。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被征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原单位应当结清其入伍前应得的工资、补贴、奖金和其他合法收入;签订劳动合同并且本人要求顺延劳动合同期限的,原单位应当按其服役年限顺延。

第七章 新兵的交接运送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新兵交接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与接兵部队共同组织实施。

新兵的交接手续,应当在新兵起运前1天办理完毕。新兵交接应当在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或者该县交通便利的地点进行。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根据新兵的人数和乘车(船、飞机)的起止地点,会同铁路军代处、交通运输部门、接兵部队按规定申报新兵运送计划。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运送计划确定后,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和接兵部队,应当按照运送计划组织新兵起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运送计划,确需变更的,应当提前报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交通运输部门应当根据新兵运送计划调配运输工具,保证新兵安全到达部队。

第八章 接受退兵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在部队检疫和复查期间按规定退回的新兵,经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复查合格的,由部队带回;复查不合格的,由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接收,并通知原征集的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派人接回。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对退回的新兵,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原征集的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做好善后工作。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落户;原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原单位应当准予复工、复职;原是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原学校应当准予复学。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拒绝完成征兵任务的;

(二)不按规定组织适龄公民进行兵役登记的;

(三)阻挠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或者应征入伍的;

(四)隐瞒适龄公民人数的;

(五)弄虚作假或者采用其他手段庇护应征公民逃避服兵役或者使不合格兵员进入部队的;

(六)不按规定接收部队退回的新兵的。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当年优待金标准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拒不改正的,处以当年优待金标准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并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未完成征兵工作任务的,由其上一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依照兵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处罚,由县级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具体办理。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征兵工作中,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云南省人民防空行政执法规定

云南省人民防空行政执法规定

第一条 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规范云南省人民防空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人民防空行政执法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人民防空行政执法规定》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人民防空行政执法,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依照人民防空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活动。

第三条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

第四条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必须遵循行政执法程序,做到程序合法、规范。

第五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委托所属事业单位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协助人民防空行政执法工作。

第六条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工作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第七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建立法制工作机构或确定专职法制工作人员,负责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各级人民防空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接受行政执法培训与考核,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未按规定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不得上岗执法。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应当按照《云南省行政执法证件审验办法》的规定,进行审验,未经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不得上岗执法。

第九条 各级人民防空行政执法人员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管辖权出现争议的,报上一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第十条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规定的,应当回避。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当事人)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十二条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人员对违法事实确凿,法定依据明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的,可依据下列简易程序执行。

(一)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二)依法处以二十元以下罚款的可当场收缴罚款。超过二十元的罚款按罚缴分离的规定执行。

(三)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可当场收缴。

(四)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向当事人出具云南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除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外,均应遵循下列一般程序:

(一)依法立案调查或检查,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

(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调查结果,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时,应在七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其依法享有申辩、陈述、听证和申请复议约权利,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拒绝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违反国家和云南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人民防空设施建设、保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及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个五条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对故意损坏人民防空设施的,按治安处罚条例移交司法机关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违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配合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

(三)受他人威胁有违法行为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的。

第十七条 当事人未满十四周岁的违法行为不给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法,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违法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 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必须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对当事人处以罚款,必须严格执行罚款决定,不得随意更改罚款数额。

第二十一条 做出罚款的行政处罚时,除依法可以当场收缴的罚款外,应严格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受到行政罚款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收到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额的3%加处罚款。

第二十三条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当场收取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上交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交付指定银行。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听证程序组织听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听证费用。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上一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受理当事人的复议申请,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法制机构负责办理行政复议事项。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积极应诉。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的,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并可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执法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将罚款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的,由政府财政部门或有关部门予以追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收受当事人财物、收缴罚款据为已有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调离执法队伍。

第三十一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为牟取单位私利,对应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一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犯罪行为的,应报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人民防空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人民防空设施遭到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结案的行政执法案件,应当及时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第三十四第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本级、下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情况,应当组织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发现有不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或违法执法的,必须责令改正。

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对全省的人民防空执法情况定期组织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均应建立行政执法备案制度。

应将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人民防空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本部门受理的行政听证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和发生的行政诉讼案件,报上一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建立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均应向上一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报告行政执法情况。并于当年十二月十五日前报省人民防空办公室。遇有重大问题,必须及时上报。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行政执法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滥用职权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防空行政执法工作,接受同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军事机关的监督检查。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云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

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2010年09月03日 17时14分

42主题分类: 民族民政

“地方志”

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60号

《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已经2010年7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秦光荣

二○一○年八月四日

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地方志工作,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等工作,适用《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书,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组织编纂的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并以本行政区域名称和志冠名的资料性文献,包括省志、州(市)志、县(市、区)志。

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组织编纂的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并以本行政区域名称和年鉴冠名的资料性文献,包括省年鉴、州(市)年鉴、县(市、区)年鉴。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保障工作条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地方志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拨付。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地方志工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分别由有关机关负责人担任。

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地方志工作机构),承担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地方志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第六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五条

第二款规定的职责和下列职责:

(一)宣传和贯彻实施地方志工作的法规、规章及政策;

(二)组织地方志书的审查验收;

(三)负责地方志工作规划和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的备案审查;

(四)组织培训地方志编纂(撰)人员。

第七条 省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拟定全省地方志总体工作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国家地方志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州(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根据全省地方志总体工作规划,拟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每年定期向上一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报送地方志资料和工作情况。具体办法由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制定。

第九条 承担地方志编撰任务的有关单位,应当明确机构和人员,保障经费和工作条件,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资料,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编撰任务,并接受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十条 对地方志书分别依照下列规定进行批准审查验收:

(一)省志由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审查验收并提交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二)州(市)志由州(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核并提交本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议,报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验收,再报州(市)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县(市、区)志由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核并提交本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议,报州(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验收,再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报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对地方志书依照下列规定办理批准审查验收手续:

(一)申请审查验收单位填写地方志书审查验收申请表,并附送审报告和装订成册的地方志书文稿;

(二)地方志工作机构对送审地方志书文稿出具审查修改意见;对审查验收合格的,出具审查验收合格证明;

(三)对取得审查验收合格证明的地方志书文稿,由本级人民政府发给批准文件。

第十二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取得审查验收合格证明和本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后,方可以公开出版地方志书。

地方志工作机构取得本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后,方可以公开出版地方综合年鉴。

第十三条 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在出版后3个月内报送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并向本级和上级方志馆、国家综合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无偿提供馆藏书。

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按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建设地方志资料库、地方志信息网站;具备条件的,应当建设方志馆(室)。

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利用地方志资料库、地方志信息网站和方志馆(室)向社会公开地方志文献资料,并将服务范围和开放时间等事项向社会公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地方志资料库、地方志信息网站和方志馆(室)免费查阅、摘抄地方志文献资料。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或者承担地方志编撰任务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向参与地方志编纂(撰)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人员支付资料费、撰稿费、编辑费、审稿费等工作报

酬。

第十六条 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地方志工作机构给予表彰奖励。

地方志成果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参加国家和本省地方志优秀成果、社会科学成果的评奖。

第十七条 承担地方志编撰任务的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八条 乡(镇)志、部门志以及其他地情文献的编纂,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

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

(2012年6月2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2年7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6号公布 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不含东川区)异地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的职责,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和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经费。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第四条规定的分工共同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职责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措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督促、指导已婚流动人口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督促流动人口中可能造成违法生育的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五)监督、检查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工作;

(六)开展区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七)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和管理制度,及时采集、汇总、核实、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八)依法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建立协会组织,发展会员。

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应当配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实行聘任制,报酬由州(市)、县(市、区)解决。

第五条 县级以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工商、教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等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相关管理制度;在办理居住、婚姻、务工、食品安 全、经商等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了解流动人口中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并及时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了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并报告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向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通报。

第六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三)依法登记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查验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

(四)为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

(五)组织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动员流动人口中可能造成违法生育的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及时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并协同处理;

(七)与流动人口的用人单位(含雇主,下同)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议;

(八)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奖励、优待和综合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七条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三)为成年育龄妇女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出具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四)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已婚流动人口免费办理《生育服务证》;

(五)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与已婚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议,建立生育、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七)协同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动员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可能造成违法生育的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八)为实行晚婚晚育和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已婚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优待政策,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第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下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一)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制度,为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计划生育档案,登记和报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三)协助办理流出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协助查验流入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四)发放国家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并做好相关指导和登记;

(五)配合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提供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咨询,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六)向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

第九条 流动人口应当依法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

第十条 流动人口中18至49周岁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按照《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全国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村(居)民委员会)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按照办理机关了解计划生育信息的要求,向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等部门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有关计划生育信息。第十一条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按照《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证》。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的,其户籍所在地的办理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办理。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申请再生育的,应当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依法办理。

第十二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流动人口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现居住地财政分级予以安排。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向已婚流动人口提供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依法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人民政府、人口计生等部门、村(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时,应当要求其出示并登记《生育服务证》;对没有《生育服务证》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人口计生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对查证可能造成违法生育的怀孕妇女,能够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应当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流动人口非意愿怀孕或者可能造成违法生育怀孕的,应当主动配合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人口计生等部门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给予表彰奖励。

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对举报流动人口可能造成违法生育的怀孕或者违法生育行为属实的举报人,应当依法给予奖励和保护。

第十六条 人口计生部门及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行为,依照《条例》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未按照《条例》和本规定办理和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依照《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依照《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医疗、保健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条 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追究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由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2004年2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2号公布的《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云南省医疗器械代储代配企业检查验收标准

附件

云南省医疗器械代储代配企业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医疗器械代储代配,是指具有现代物流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为合法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医疗器械的收货、仓储、发货、运输及退货管理等相关物流服务,并通过信息系统与委托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医疗器械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二条 申请开展医疗器械代储代配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规章的要求。

第三条 本标准依据《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一条制定,适用于云南省医疗器械代储代配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机构,负责物流中心的运营管理和质量管理。

第五条

企业负责人应当了解国家及地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负领导责任。

第六条

企业应当具有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医疗器械产品类别相关(医疗器械、机械、电子、生物、化学、医学、药学、化工、计算机)的国家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

— 1 — 数不得不少于3人,且有3年以上直接从事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的经历,并熟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规章以及物流工作的操作流程。从事体外诊断试剂代储代配的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批发)验收标准》所规定的条件。

第七条

企业应配备与产品类别相应的质量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熟悉所经营产品的质量标准。

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也不得在本单位兼职其他相关工作。

第八条

质量管理、验收、仓储、运输等岗位人员,应接受上岗培训,掌握相应专业知识,符合岗位技能。企业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医疗器械法规规章、专业知识、配送物流和职业道德等开展培训。

第三章 仓储设施与设备

第九条 企业仓储面积应与受托储存、配送医疗器械业务相适应。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和医疗器械存储特点,库房建筑面积应达到以下要求(经营面积按类别累加):

(一)器械、植入、介入、人工器官、验配类(6801、6802、6803、6804、6805、6806、6807、6808、6809、6810、6812、6813、6816、6820、6827、6846、6877):500平方米。

(二)设备及器具类(6821、6822、6823、6824、6825、6826、6828、6830、6831、6832、6833、6834、6840、6841、6845、6854、6855、6856、6857、6858):1000平方米。

(三)一次性无菌及医用材料类(6815、6863、6864、6865、6866):3000平方米。

— 2 —

(四)受托储存、配送医疗器械有冷藏、冷冻要求的,应当配备冷库,冷库容积应与代储规模和品种相适应。

(五)体外诊断试剂类:500平方米,冷藏库容积不小于500立方米,如有需冷冻的,冷冻库容积不小于50立方米。

第十条 企业应有与医疗器械委托配送规模相适应的物流作业场所,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库房内外环境整洁、无污染源。

(二)库房应当分区管理,包括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发货区等,并用色标进行区分。

(三)医疗器械储存作业区应与办公、生活区分开一定距离或有隔离措施。

(四)库房内墙、屋顶光洁,地面平整、结构严密。

(五)室外装卸、搬运、发货等作业场所应有防止天气影响的措施。

第十一条

储存医疗器械的仓库应该有以下设施设备:

(一)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施,包括货架、托盘等。

(二)自动监测、记录、报警及控制设备。每个500平方米以内的独立空间均需配备2个温湿度监测探头,每增加500平方米增加一个探头,实时采集记录库房温湿度情况。

(三)符合安全用电和储存作业要求的照明设备。

(四)用于装卸、输送、拆零、零货拼箱的作业区域和设备。

(五)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六)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第十二条 储存冷链医疗器械的企业应配备备用供电

— 3 — 设备或采用双路供电,具备突发情况下的电力保障能力。

第十三条

企业应具备与物流业务规模相适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温度等特性要求的货运能力。

运输冷链医疗器械应配备冷藏运输车辆、冷藏箱,并能够对运输途中温度数据进行实施监测、采集和记录。

采取外包方式进行运输的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定期对承运方的运输能力进行考察,并对承运方在运输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定期进行跟踪、评估、考核。委托铁路、民航、邮政等部门运输时,委托运输协议中应明确运输条件,需冷链运输的,应有明确的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

企业应定期对所用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与校验,并建立相应档案。

第四章

管理文件及记录

第十五条

企业应按照部门设置和岗位职责建立提供贮存、配送服务的质量管理文件,应当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委托方资质审核管理规定。

(二)医疗器械收货、查验、入库、贮存、检查、出库、复核、配送、运输、退回环节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

(三)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规定。

(四)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五)运输管理规定。

(六)受托方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规定。

(七)代储代配工作自查制度。

(八)委托、受托双方质量协议及相关文件。第十六条

企业应按照质量管理文件建立工作记录,记— 4 — 录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生产企业、批号/序列号、生产日期、货主、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等基本信息,还应当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收货记录。依据委托方确认的收货指令收货,收货完成后生成收货记录,记录应当包括收货日期、供货单位名称、包装单位、数量、收货结论、收货人员姓名等内容。

(二)验收记录。依据双方确认的验收标准,对医疗器械到货后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合格证明文件等内容进行查验,根据查验结果生成验收记录,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编号或备案凭证编号、生产企业、批号/序列号、供货单位名称、到货数量、验收数量、验收结果、验收人员姓名、验收日期等内容。

(三)贮存检查记录。依据双方确认的检查计划对贮存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形成贮存检查记录,记录至少应当包括检查日期、货位号、货位数量、质量状况、处理意见、检查人员姓名等内容。

(四)发货记录和复核记录。依据委托方确认的发货指令形成发货记录,记录至少包括委托方名称、发货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等内容;依据发货记录拣选、复核,形成出库复核记录,记录应当包括出库日期、货单号、出库数量、复核人员姓名及发货记录的内容。

(五)不合格品控制记录。在验收、养护、运输中发现不合格、过期、破损等问题产品,应详细记录产品信息,记录至少包括委托方名称、产品名称、生产企业、批号/序列号、检查结果、处理措施、处理人员姓名等内容。

(六)运输记录。依据委托方确认的配送指令配送至收货单位,至少记录货单号、货物数量、运输工具、发运时间、— 5 — 收货单位、收货地址、收货人员姓名等内容,并由收货单位确认。

(七)库房温湿度监测记录、冷链运输及到货温度记录。至少记录运输过程温度变化及到货温度数值。

(八)设施、设备保养、维修和校验记录。

(九)企业人员培训记录。

(十)代储代配工作自查记录。

(十一)委托、受托双方质量协议及相关文件。

第五章

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

第十七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应当包含仓库管理(WMS)、运输管理(TMS)等系统,冷链运输医疗器械的,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还应包括冷链运输追溯系统(CCTS)。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应能对医疗器械的贮存、配送全环节质量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对相关数据可进行收集、记录、查询。数据采集应完整、及时、准确,并可制作相关统计报表。

第十八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中各岗位人员需经过身份确认、设定操作权限,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平台数据的维护和保存,未经授权不能更改任何数据。

第十九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应能实现委托方与被委托方之间收货、查验、库存、发货等数据同步交换。

第二十条

计算机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委托方企业、医疗器械资质维护及自动跟踪、识别控制功能。

(二)自动生成收货、查验、检查、发货、复核等工作记录功能。

(三)入库时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医疗器械基本信— 6 — 息。

(四)医疗器械收货、查验、上架、贮存、检查、拣选、复核、包装等各环节质量状况进行实时判断和控制功能。

(五)通过与原始出库信息(收货单位、生产企业、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序列号等)相符性比对,控制退回医疗器械退库操作功能。

第二十一条

企业运输管理系统应具备对运输车辆、运输医疗器械、承运人员、调度分配、送达状况等信息进行追踪管理的功能,追踪记录数据包括:车号、司机姓名、订单、收货单位、医疗器械名称、数量、批号/序列号、发货时间和到货时间。

第二十二条

企业冷链运输追溯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医疗器械运输过程中温度进行监测、记录、保存、查询功能。

(二)医疗器械运输过程中异常温度进行自动报警功能。

(三)医疗器械运输环节温度进行统计功能,并根据统计结果汇总形成温度曲线。

(四)可供委托方查询医疗器械运输过程温度功能。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具备独立的服务器,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存储记录各类数据,按日备份,备份数据分别存放于两个独立存储空间,防止数据损坏和丢失。

第二十四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应具有数据接口或提供用户名接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2005修正)(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征兵工作条例(2005修正)(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年征兵工作实施方案

    XX年征兵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征兵工作改革精神,推动征兵工作正规有序开展,根据省、市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县征兵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征兵工作实际,营造浓......

    云南省门球运动协会二零零四年门球工作总结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各级体育部门和各有关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下,我省门球运动经过各级门协和门协会员的努力工作,继续健......

    云南省门球运动协会二零零四年门球工作总结

    云南省门球运动协会二零零四年门球工作总结 云南省门球运动协会二零零四年门球工作总结2007-12-07 18:38:2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云南省门球运动协会二零零四年门球工作总结云......

    200x年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及200x年工作计划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始之年,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之年。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完整版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4年4月13日 云发〔2014〕8号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林业管理条例(样例5)

    【发布单位】82316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4-07-27 【生效日期】1994-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林业管......

    关于云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精选五篇)

    关于云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2009年1月9日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 李 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云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云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云企改[2003]3号各地州市党委、人民政府(行政公署)、企改办、个私办,省级各有关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