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箐村完小食堂关键环节操作规程
红箐村完小食堂关键环节操作规程
学样食堂采购验收制度
1.原料采购必须要在台帐记录,采购价格和饭菜价格要公开,食堂财务收支日清月结。
2.采购原料必须索证索票。对没有条件提供证或票的,必须采录卖方的指纹。
3.不得采购变质、酸败、霉变、不洁、有毒、有害等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食品。
食品储存制度
1.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地、隔墙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2.食品贮存区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3.保存的食品必须贴有标志,成品、半成品和生熟食品分开摆放. 4.隔夜的食品不允许存放. 粗加工入切配操作制度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不可直接触碰食品,必须洗手消毒。2.穿戴工作服要整洁、干净,必须把头发置于帽内。3.加工食品时不可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烹饪制度
1.负责烹调加工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知识,提高其法制意识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2.工作人员应多学习烹调技术,提高业务能力。
3.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食物的特性,采取合理烹调方式,尽量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价值。
4.烹调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增进用餐者食欲。5.不得加工凉面、野生菌、皮蛋、四季豆。
6.烘、烧、炒要掌握火候,且数量不要过多,要翻铲均匀。备餐及供餐制度
1.准备饭菜时,要先计算人数。有多少人用餐,确保饭菜按时按量供应。确保每生每天3元的费用全都用在营养餐上。不能吃好,也要尽量健康吃饱。2.尽量让学生吃上有荤有素有汤的食物。
3.工作人员制作食物时,应注意时间安排,不可太早食物冷却,也不可太晚超过供餐时间。
4.准备好食物,应按质按量分类排放好。食品再加热制度
1.若食品还未食用却已冷却需再加工时,要充分注意火候,不能用旺火,火也不可太小。工作人员需随时注意查看是否已可食用,不可太烫也不可太冷。餐饮器具清洗及消毒保洁制度
1.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使用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
2.消毒后的餐具必须分类摆放于保洁柜内。
3.根据分步清毒法,开水消毒,温水消毒,清洗消毒等物理和化学消毒法相结合消毒。食品留样制度
1.陪餐教师必须根据《红箐学校陪餐制度》作好陪餐工作。每餐食物中留样不得少于100克,并按品种放于清洁密闭专用容器内。注明日期、餐次放于冷藏冰柜中。2.3.食品样品的处理必须留够48小时,由专门负责的人处理。学样按安全负责管理食堂卫生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食堂人员管理制度
1.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有健康证、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必须穿工作服。
3.工作前、处理原材料后、便后勤清手。4.食堂从业人员不得在厨房内吸烟、脱帽。
5.厨房每天学生用完餐后打扫干净,确保地面无积水、无垃圾。
6.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7.食堂人员不得把任何属于食堂的食品﹑器具带出食堂,更不可把食堂的食器私自带回家中。如有违反视为偷盗。
消费者投诉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好应急事件管理和投诉管理制度。2.如有投诉急时上报到给我样食品负责人员。3.立即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并作好相应笔录。4.用事实说话,正确对待被投诉事件。5.公开,公正,公平处理被投诉事件。
第二篇: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操作规程
加工操作规程应包括对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粗加工、切配、烹调、备餐、供餐以及凉菜配制、果蔬汁现榨、水果拼盘制作、生食海产品加工、饮品制作、面点制作、裱花、烧烤、食品再加热、餐饮器具消毒保洁、食品留样等加工操作工序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要求。
采购验收操作规程要求
(一)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并应进行验收,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二)采购时应索取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的,还应索取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三)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餐饮具的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四)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进行登记,作好记录。
运输操作规程要求
运输工具应当保持清洁,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运输需冷藏或热藏条件的食品时应分别配备符合条件的冷藏或保温设施。
贮存操作规程要求
(一)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销毁。
(三)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
1.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定期校验,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
2.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3.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
4.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三)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四)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五)切配好的食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六)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
(七)加工用容器、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1.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2.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3.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4.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时间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
5.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
烹调操作规程要求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二)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烹调加工后再次销售。
(三)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四)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五)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于90分钟冷内却至10℃以下或四小时内冷却至5℃以下后再冷藏,并加贴标签。
(六)用于烹饪的调料器皿宜每天清洁,使用后随即加盖或苫盖,并不得与地面或污垢接触。
(七)菜点用的围边、盘花应保证清洁新鲜无腐败变质。
备餐及供餐操作规程要求
(一)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在备餐专间内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饮品制作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3、生豆浆烧煮时应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以上。
4、自制含酒精的饮品,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有关要求。
(二)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三)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四)菜肴分派、造型整理的用具应经消毒。
(五)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不得反复使用。
(六)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凉菜配制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应戴口罩。
(三)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四)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五)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六)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七)制作好的凉菜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应存放于专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食用前按下列规定进行再加热:、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饮品制作操作规程要求
(一)从事饮品制作的人员操作前应更衣、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操作时应佩戴口罩。
(二)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三)饮品制作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四)生豆浆烧煮时应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以上。
(五)自制含酒精的饮品,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有关要求。
(六)除含酒精的饮料外,饮品宜现制现饮。
现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盘制作操作规程要求
(一)从事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加工的人员操作前应更衣、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操作时应佩戴口罩。
(二)现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盘制作的设备、工用具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三)用于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的蔬菜、瓜果应新鲜,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使用。
(四)制作的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应当餐用完。
面点制作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各种食品原辅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需进行热加工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三)未用完的点心馅料、半成品,应冷冻或冷藏,并在规定存放期限内使用。
(四)奶油类原料应低温存放。水分含量较高的含奶、蛋的点心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贮存。
生食海产品加工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生食海产品的应设立专间(专间要求同凉菜间),或在凉菜间内设置专区。
(二)从事生食海产品加工的人员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操作时应佩戴口罩。
(三)用于生食海产品加工的设备、工具、容器应专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四)用于加工的生食海产品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
(五)加工操作时应避免生食海产品的可食部分受到污染。
(六)加工后的生食海产品应当放置在密闭容器冷藏保存,或者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并用保鲜膜分隔。
(七)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时,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食品再加热操作规程要求
(一)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二)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三)加热时中心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不符合加热标准的食品不得食用。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操作规程要求
制定并执行食品添加剂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 “五专两公开”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购进、储存、使用与管理,认真填写采购、领用、使用记录。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并应有详细记录。
食品添加剂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应标示 “食品添加剂”字样,并有专人保管。
餐饮器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餐饮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记。餐饮器具保洁设施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二)餐饮器具使用前应按《餐饮器具清洗消毒推荐方法》的规定洗净并消毒(详见本规范附件2)。
(三)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四)消毒后餐饮具应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五)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六)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设施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七)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收回保洁。
(八)盛放调味料的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
留样管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聚餐,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食品应留样。
(二)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记录管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原料采购验收、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食品安全检查情况、人员健康状况、教育培训情况、食品留样、检验结果及投诉情况、处理结果、发现问题后采取的措施等均应予以记录。
(二)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
(三)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记录,并每天检查记录的有关内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相关记录,记录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四)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2年。
投诉受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对消费者提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与投诉,应立即追查原因,妥善处理,并且留有记录。
(二)餐饮服务提供者接顾客投诉感官异常或可疑变质
食品时,应及时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备餐人员作出相应处理,并对同类食品进行检查。
第三篇:食堂操作规程
月山完小食堂操作规程
一、餐料采购、验收、入库、领用。
1、食堂采购依据饮食服务部质量指标的要求在收集征求就餐人员的意见基础上制定每天的教工和学生用餐早餐品种安排及中餐、晚餐菜单,报食堂主管审定后执行。
2、各食堂班组长根据审定后的每日早餐品种和中餐、晚餐菜单,提前一天向食堂核算员提报“餐料用料单”,食堂核算员据此填报“餐料采购计划”,经食堂主管审批后,按照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向物资采购配送中心申报后由采购统一采购。
3、各食堂核算员对当日的餐料进行严格验核、过秤和点数,重点检查餐料数量、质量、价格是否相符,对不符合质量要求、以次充好或短斤吨两的餐料予以拒收。对合格的餐料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作为验收合格的记录。
4、食堂核算员对验收入库的食品原料(含物质)按规定要求做好台账记录。入库物资须做好“四防”:防霉烂、防鼠虫、防盗和防火。
5、库存物品必须分类清楚、标识明确、数量准确,仓库经常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6、库存食品的放置,应与其他物品分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7、库存食品、原材料等,要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领用,防止过期变质。
8、食品物资领用时,由领用人在“出库单”上签字,核算员核实无误后方可发放。
9、每隔5天对库房物品进行一次盘存,同时对库存物料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最后一天对库房进行一次全面盘存,详细填写仓库盘存表,当事人签字。
二、工作过程操作要求
1、当班员工按规定着装、佩戴员工牌,按照食堂员工上下班时间表的规定提前10分钟到岗。
2、各岗位员工到岗后,按照各自岗位的分工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各食堂班组长进行物料的准备,按照既定当日早餐品种安排和中餐、晚餐菜单,领用当日所需餐料。
3、各岗位员工按照《餐厅清洁卫生标准》的要求在半小时内做好各自管理范围内的清洁卫生。
4、教工和学生等就餐完毕后将回收餐具放入洗涤池,加入洗涤剂浸泡10分钟,然后进行清洗,去除餐具上附带的油渍、杂物。反复用清水冲洗,直至将餐具全部清洗干净。将清洗干净的餐具整理好,整齐地码入消毒柜,打开蒸汽阀门,用高温蒸汽消毒15至20分钟。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进行空气和台面消毒。在使用前20分钟取出备用。
5、荤食加工要求
(1)鲜活的禽类,如鸡鸭,先进行屠宰、去毛,然后进行解剖,取出内脏、胸肉、腿肉、翅爪等部位,清洗干净。鸡架加工成块,胸肉加工成丝、丁,内脏洗净分类加工。
(2)冷冻食品解冻。首先将荤食原料放入水池,解冻后将其洗干净。(3)肉类原料进行去皮剔骨,分档取肉,做到肉不带骨,骨不带肉。按照要求加工成片、丝、块、丁,做到加工均匀,细致无连刀,质量符合烹饪要求。解剖中应认真切除猪肉上的各种淋巴结和其它对人体有害物质,若发现腐烂变质的猪肉应拒绝加工,并及时向领导报告,防止食物中毒发生。
(4)鱼虾去鳞、去腮、去内脏,然后洗净,需切块的切块。
(5)加强物资管理,加工成形的肉丝、肉片、馅心、排骨、五花肉块、鱼等均分类存放,做好卫生防范措施,加工好的荤食应整齐排列在货架上,严禁放置在地上,防止肉食污染。
(6)各种盛器每天必须用热水和碱水洗净晾干,摆放整齐,每天多余的荤食必须进入冰箱,解剖工作结束要做好现场卫生。
6、原料加工要求
(1)将蔬菜/瓜果等鲜活原材料进行择洗(浸泡30分钟,以除去农药残留物)、择除、去皮、去子、去茎叶,加工成一定形状,取得净料(注意净料率问题)。
(2)需要涨发的干货原料,按规定的时间、温度、溶液进行涨发。
(3)冷冻食品解冻。首先将原料放入水池,放水浸泡,解冻后将其洗干净。(4)精心选料,不同风味的菜品要配以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部位的原料。
(5)进行切配处理。利用切、片、拍、剁等不同刀法,将原材料制作成规范并符合要求的丝、片、块、段等不同花色形状。对需存入冰柜中的原料,按要求存放,详见《冰柜食品保存操作细则》。
(6)将切配了的原料分别装入料盆,送红案操作间备用。
(7)清理工作场地,清洗刀具和案板、砧板,将剩余的原材料放入冰柜。砧板刮洗后立放风干,刀具磨好后抹干水分防止生锈。
7、米饭加工要求
(1)清洗蒸饭车及所用工具,检查上餐剩余米饭并妥善处置,掌握当餐粮食需求量,合理领取大米。
(2)清扫包装袋外杂物,开袋检查米质,将米倒入蒸饭车内清洗,适当浸泡。(3)检查蒸气阀门及接头,并与饭车扣牢不松脱。缓缓放气,注意观察和控制气量。
(4)注意加热后米饭的变化,加水适时均匀,翻动及时,使之受热均匀、成熟一致、不粘连。
(5)加工好的米饭应做到干稀适度、无异物、无异味、无夹生。
(6)蒸制完毕关闭气阀,抹洗净车体及工具,打扫场地,用后的工具放归工具柜。
8、烹调操作规范
(1)首先清洗灶台工具及周围环境,然后清理调料;并有序地排列于灶台固定位置,使之取用便捷。其他工具整齐摆在灶台上。
(2)按照当餐菜谱,根据原料性质,合理安排炒菜顺序,冬季应有保温措施。(3)烹制菜肴要按照菜肴的风味物色,原料的不同性质,季节的变化,准确合理地进行调味。做到调味准确,酸甜适口,咸辣有度。
(4)根据原料的性质,火候大小及锅中变化,及时翻炒和出锅,掌握好菜肴的成熟度。
(5)盛装菜肴的器皿须经清洗消毒,食物盛装一般不超过容器的90%,菜汁不污及盆边。(6)工作完毕,及时清洗工具、器皿、灶台及周围环境,炊具归还到固定位置。菜筐洗净,并分类整齐地码放在货架上。
(7)了解进餐者对菜肴口味的要求,掌握菜肴销售情况,及时补充不脱档。
9、面点岗位操作规范
(1)上岗后清洗案板、场地及工具,扫净面袋外杂物,拆袋时勿损坏袋口。(2)制作发酵面团时,应检查面粉质量,掌握好水量;根据气温注意调节面团温度,使用酵面要视酵面质量和气温,掌握合理用量;根据面团发酵情况准确用碱,并在制作成型前检查碱况当否,并及时予以调整;余留酵面不宜过量,每日接用新鲜酵面。
(3)制肉馅应先入调料,再分两次加水并快速向一个方向搅拌,使馅心表面粘性足。
(4)成品应量足、色正、爽口,大小一致,不粘连,不破皮,形态完整。(5)蒸制时先将气管中残水放尽,扣好接头、缓缓放气,并检查用气安全。用毕关好气阀,松开接头,出尽残水。
(6)工作完毕,刮去机械,案板、面盆及各种工具上的面垢,并清洗干净。蒸笼在固定位置离地码放整齐,酵面用洁布盖好,保洁防尘。
10、餐厅布置
(1)开饭前布置、检查餐厅,将消毒竹筷整齐的放入紫外线筷子消毒车备用,并根据情况及时开启或关闭餐厅通风及照明设施,创造良好进餐环境。
(2)进餐者进餐时间,服务员及时清理餐桌残物,清理时应由外向内清理,不得影响进餐者正常进餐。
(3)及时回收餐具,消除食物残渣后将餐具排列整齐,及时送到餐具洗涤间进行洗涤。
(4)进餐完毕后,服务员应将桌面全部清洁干净,然后清扫地面杂物,最后将地面全部用拖把清洗干净,将各类物品清理完毕后按原位摆放。
11、饭菜发放操作规程
(1)上岗前应洗手并整理仪表,做好卫生,排列好菜肴。
((3)合理掌握开饭时间并准时供应。供应时间内始终保证有热饭热菜。
12、正确使用设备,确保安全生产。(1)不戴手套操作绞肉机、和面机;严禁在绞肉机、和面机运转时,用铁棍和手拨弄食品。
(2)取用蒸饭柜内仪器时,预先关闭阀门,人站在侧面,缓缓打开柜门,排除柜内余汽后,方可取用。
(3)使用柴油灶、石油液化气灶具后,立即关闭阀门。每天对灶具、管道、阀门、电源进行安全双检,做好原始记录。
(4)严禁设备带“病”运行。发现问题或隐患,应由值班立即报水电维修部门,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5)不准违章使用各类设备。违章使用设备或因此造成设、人身、物资损失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12、抽油烟机盒,每天清洗一次;导油槽、板每周清洗一次。清洗时,因系登高作业,须两人配合操作,同时做好防滑措施。
13、费用核算
(1)食堂消耗做到日清月结。
(2)食堂核算员对员工食堂仓库进行物资进行监督、核实。(3)每日对物耗进行核算
(4)每旬、每月进行经济分析,为降低成本、改善伙食提供依据。
第四篇:餐饮加工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操作规程
餐饮服务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
加工操作规程应包括对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粗加工、切配、烹调、备餐、供餐以及凉菜配制、果蔬汁现榨、水果拼盘制作、生食海产品加工、饮品制作、面点制作、裱花、烧烤、食品再加热、餐饮器具消毒保洁、食品留样等加工操作工序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要求。
采购验收操作规程要求
(一)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并应进行验收,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二)采购时应索取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的,还应索取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三)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餐饮具的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四)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进行登记,作好
(一)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销毁。
(三)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三)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四)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五)切配好的食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六)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
(七)加工用容器、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1.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2.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3.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4.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时间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
5.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食品再加热操作规程要求
(一)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二)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三)加热时中心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不符合加热标准的食品不得食用。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餐饮器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餐饮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记。餐饮器具保洁设施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二)餐饮器具使用前应按《餐饮器具清洗消毒推荐方法》的规定洗净并消毒(详见本规范附件2)。
(三)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四)消毒后餐饮具应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五)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六)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设施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七)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收回保洁。
(八)盛放调味料的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
(二)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记录管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原料采购验收、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食品安全检查情况、人员健康状况、教育培训情况、食品留样、检验结果及投诉情况、处理结果、发现问题后采取的措施等均应予以记录。
(二)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
(三)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记录,并每天检查记录的有关内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相关记录,记录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四)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2年。
投诉受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对消费者提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与投诉,应立即追查原因,妥善处理,并且留有记录。
(二)餐饮服务提供者接顾客投诉感官异常或可疑变质食品时,应及时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备餐人员作出相应处理,并对同类食品进行检查。
第五篇:餐饮加工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操作规程
鹤山市址山镇爵记饭店 关键环节食品加工规程
为加强本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本操作规程包括对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粗加工、切配、烹调、备餐、供餐以及凉菜配制、食品再加热、餐饮器具消毒保洁、食品留样等加工操作工序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要求。
采购验收操作规程要求
(一)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并应进行验收,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二)采购时应索取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的,还应索取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三)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餐饮具的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四)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进行登记,作好记录。运输操作规程要求 运输工具应当保持清洁,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运输需冷藏或热藏条件的食品时应分别配备符合条件的冷藏或保温设施。贮存操作规程要求
(一)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销毁。
(三)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
1.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定期校验,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
2.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3.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
4.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三)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四)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五)切配好的食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六)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
(七)加工用容器、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1.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2.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3.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4.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时间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
5.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烹调操作规程要求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二)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烹调加工后再次销售。
(三)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四)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五)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于90分钟冷内却至10℃以下或四小时内冷却至5℃以下后再冷藏,并加贴标签。
(六)用于烹饪的调料器皿宜每天清洁,使用后随即加盖或苫盖,并不得与地面或污垢接触。
(七)菜点用的围边、盘花应保证清洁新鲜无腐败变质。备餐及供餐操作规程要求
(一)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在备餐专间内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一)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二)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三)菜肴分派、造型整理的用具应经消毒。
(四)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不得反复使用。
(五)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凉菜配制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应戴口罩。
(三)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四)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五)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六)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七)制作好的凉菜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应存放于专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食用前按下列规定进行再加热: 1、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2、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3、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食品再加热操作规程要求
(一)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二)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三)加热时中心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不符合加热标准的食品不得食用。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操作规程要求
制定并执行食品添加剂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 “五专两公开”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购进、储存、使用与管理,认真填写采购、领用、使用记录。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并应有详细记录。
食品添加剂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应标示 “食品添加剂”字样,并有专人保管。
餐饮器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餐饮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记。餐饮器具保洁设施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二)餐饮器具使用前应按《餐饮器具清洗消毒推荐方法》的规定洗净并消毒(详见本规范附件2)。
(三)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四)消毒后餐饮具应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五)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六)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设施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七)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收回保洁。
(八)盛放调味料的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留样管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聚餐,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食品应留样。
(二)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记录管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原料采购验收、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食品安全检查情况、人员健康状况、教育培训情况、食品留样、检验结果及投诉情况、处理结果、发现问题后采取的措施等均应予以记录。
(二)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
(三)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记录,并每天检查记录的有关内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相关记录,记录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四)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2年。投诉受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对消费者提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与投诉,应立即追查原因,妥善处理,并且留有记录。
(二)餐饮服务提供者接顾客投诉感官异常或可疑变质 食品时,应及时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备餐人员作出相应处理,并对同类食品进行检查。
鹤山市址山镇爵记饭店 2014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