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8: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关于北川灾后重建效果调查报告

法学与社会学院 思政2班

第一小组:谢素萍 许文节 程群 邹燕 谢静 徐代珊

一、调查时间:2015年6月4日

二、调查地点:北川县擂鼓镇街道、楠竹村、茶坊村

三、调查对象:当地街道居民、村民

四、调查目的:了解现状,存在的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五、调查方法: 实地走访

六、调查现象及问题存在方面:根据走访的居民对灾后重建效果的描述,居民自身对目前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北川灾后重建政策的参考,分析北川灾后重建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北川灾后重建工作更加完善。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北川县城造成毁灭性破坏,县城被夷为平地,房屋基本损毁、人员大量伤亡、道路交通中断,水、电、气、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尽毁。北川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县城的恢复重建因其对民族自治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再造一个新北川”的指示,要求北川县城的重建要成为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标杆和象征,起到示范作用。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确认北川县城无法原址恢复重建,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异地重建北川新县城。

北川新县城的规划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把北川新县城建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除了对心理造成的巨大伤痛,北川人民的生活方面也要随之改变,因为地震几乎毁掉了所有的房屋以及大部分的耕地,北川的灾后重建工作庞大而艰难。按照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灾后重建,经过六年的拼搏努力,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

(一)街道居民对灾后重建效果及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为例

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位于北川县境东南,震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重点镇,属北川县的南大门,距原县城(曲山镇驻地)8公里,距绵阳市区约60公里,安(县)北(川)公路穿境而过,是绵阳至北川老县城的必经之地,现在仍是关内 交通要道。

根据走访调查结果显示,擂鼓镇街道居民对灾后重建工作效果持满意态度特别是交通和生活起居方面。调查的一位88岁的李女士表示,现在居住的起居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生活幸福,并且称“好不过擂鼓”,对擂鼓镇的街道绿化十分满意,街道卫生好。

一位52岁的王女士表示,现在是我生活条件比震前有所改善,擂鼓镇的灾后重建工作很细致。谈到经济及就业方面,李阿姨表示,新建的西南水泥厂在带动当地经济方面贡献较大,并且为镇上居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是灾后重建工作

中对经济促进的较好举措。

据资料显示,擂鼓镇灾后人居环境质量预测指数为0.77,为中等水平;其次人居环境建设后的综合评价指数Q=6.16大于之前的标准值5。可以看出通过灾后人居环境建设的不断进行,灾后擂鼓镇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在一段时期内处于良好的状态,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要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建设规划方案,建立适合擂鼓镇长久发展的人居环境体系,为擂鼓镇永久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二)乡村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及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以擂鼓镇楠竹村为例

据调查,楠竹村的经济作物主要为楠竹和梨子、桃子。茶坊村的经济作物主要为药材和高山蔬菜。调查中的一位周女士表示,目前村民的大部分收入是在外务工,村民的安置房均是自建房,但地基是政府提供,给每个家庭按人数提供补贴,每3-4人补贴1.6万,每5人补贴1.9万,房子的成本大概是780元每平方米,提供养老保险。对于这个补贴政策,周女士表示基本满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周女士表示相比震前而言,孩子上学要更为方便。

(三)灾后重建工作不足之处显示----以楠竹村、茶坊村为例

据调查结果显示,灾后重建工作整体上使居民们安居乐业,特别是城镇居民的生活起居条件大大改善,但是有部分村民对村落的交通情况和政府补贴的落实情况有所不满。

调查中的一位楠竹村的李女士表示,目前楠竹村的经济作物梨、桃的收获过程均是用人力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山路运送到交易场所,因为目前山上还没有修建公路,这大大阻碍了楠竹村今后的经济和旅游的发展。为了保证调查结果额真实性,此次调查小组特意走上山体验山路的情况,结果果然如李女士所说,用人力在山路上运输十分困难,并且下雨后容易滑倒。此外,茶坊村的董女士表示,由于地震以后,大部分的耕地被掩埋,家里目前以种药材为生,丈夫在外打工,儿子在念大学,是生源地贷款,希望政府能够改善村落交通,方便进山。

在政府补贴的落实情况方面,茶坊村的魏女士表示,由于工作人员的频繁变动,自己的政府补贴无处领取,在地震以后家里的房屋全部损毁,目前新建的房屋是自己一家人打工后修的,并且非常简陋,她希望政府的补贴能够早点到位。

(四)调查总结

根据此次的实地走访调查,可以看出北川的灾后重建工作深得人心,并且取得巨大成效,是受灾人民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过上稳定的生活,帮助他们及早地走出地震带来的伤痛。但是,在这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些许的不足,比如上述反应得村落居民与街道居民相比,交通条件和补贴落实欠缺,希望随着工作的细化和深入,这些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

第二篇:康县农村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康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调查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贾洪毅 王瑞晨)

【摘 要】:康县是汶川大地震重灾区,2009年暑期,我们对康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经调查,我们发现重建过程中主要存在恢复重建期限较短、农户重建贷款困难、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灾后返贫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康县必须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金融援助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灾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Abstract】: Kang Xian is the worst-hit areas after wen chuan earthquake.In 2009 summer vacation, we had a field survey on Kang Xian rural after-disaster reconstruction cases.After investigation, we found a series of problems.For example, the recovery period is very short, farmers have difficulties in reconstruction loa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s not high, the post-disaster poverty phenomenon is very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d been destroyed and so on.Thus, if Kang Xian wants to do a better job in post-disaster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ork.They must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mprove financial aid policies,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od grasp of the disaster area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比较而言,此次地震所波及的地区多数是农村,所涉及的人群大多为农民,因此,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和繁重。康县是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也是国务院下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的地区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进展情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针对康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调查情况简介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东邻陕西略阳县,南接陕西宁强县,西与陇南市武都区毗连,经文县可到达四川平武县和青川县,全境处于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康县下辖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05万人。此次调查为期7天,我门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康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先后深入地震受灾较严重的平洛镇贯沟村、平洛镇药铺沟村、王坝镇李家庄村、长坝镇付坝村、城关镇东沟村、阳坝镇阳坝村等村庄进行实地走访,并对康县民政局、发展改革委员会、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办公室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采访,充分了解康县灾后重建中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遇到的问题,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灾损情况及灾后恢复重建概况

2.1灾损情况

康县位于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的东北部,地震发生后,康县震感十分强烈,受灾较为严重,康县民政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县21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10800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0000间3400户,损坏房屋147532间,因灾遇难21人,因灾伤病184人,因灾死亡大牲畜64头,直接经济损失1.51亿元。康县受灾最为严重的是农村,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康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多以土坯房为主,大多年久失修,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民房倒塌,豆萍乡豆坪村、寺台乡田坪村等村庄甚至被夷为平地。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也遭受了巨大破坏,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设施损毁严重,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

2.2恢复重建

根据农村居民住房受损程度及重建规模,可将恢复重建分为就地重建和异地新建两种类型,按照甘肃省的统一规划,康县就地重建居民点243个,其中原址恢复重建238个,村组内相对集中重建5个;异地新建居民点2个,共计245个居民点需要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的评估认定。康县的农村恢复重建要求以村为单位进行,参与重建的家庭必须先行评估认定,且评估范围仅限于地震灾区农村居民的居住用房。为了做好评估工作,各村需成立恢复重建评估小组,一般应由村干部、老党员、群众代表、本村技术工匠、县建设及地震部门技术人员及驻村干部组成。由受灾家庭提出申请,村恢复重建评估小组在入户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进行评议表决,表决结果经张榜公示上报乡政府,再经乡政府审查后提交至县民政局,由民政局进行审批并向社会张榜公示。

恢复重建的资金筹集。康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的收入较少,资金短缺是恢复重建的主要障碍之一,大地震之后,在政府主导下,实行多渠道筹资,主要方式有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补助资金、对口支援地区的援建资金、群众自筹资金、其他等。首先,政府补助资金能够按照国家的补助办法发放,农民对此较为满意。重建政府补助标准原则上为每户20000元,因灾倒塌的房屋中央财政补贴10000元,甘肃省财政补贴10000元,为了保证补助资金专款专用,补助实行分批发放,农户与乡政府签订《灾后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协议》之后预付补助资金的20%,平整地基、打好基础后兑现补助资金的30%,主体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的30%,剩余的20%补助资金在住房建成验收合格、登记落户后全部给付。其次,对口支援地区的援建资金。根据国务院下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由深圳市对口支援甘肃受灾严重的文县、成县、舟曲县、陇南市武都区等“三县一区”,深圳市对口支援采取的是项目援建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针对康县农村援建的项目是王坝镇李家庄村的原址重建,地震中李家庄村的居民住房几乎全部倒塌,农民集中住在活动板房中,援建方案确立以后,援建指挥部对李家庄村进行了重新规划,无偿援建李家庄村176户住房,目前已有110户交付。第三、群众自筹资金。由于康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群众自筹资金的渠道主要是信用贷款。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农民资金不足的问题,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会同甘肃省监察厅下发了《震后受灾农民住房重建住房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办法规定重建资金不足的农民可以向当地信用社即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不超过3万元的三年财政贴息贷款,但由于信用社在贷款时需要对农民的信用度进行评 3

价,而大多数农民的信用额度低、没有可抵押的财产、缺乏必要的担保,致使贷款困难重重。

恢复重建进展情况。灾后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是关系到灾区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灾区农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抓好政策落实和建设速度尤为关键,为此,康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成立了康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管理,尤其加强对农村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严格实行了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联系乡镇帮扶责任制,每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每个县直单位都确定了帮扶乡镇和灾后重建重点负责村,确定了32名县级领导每人帮建一个重点村,84个县直单位帮助34个重点村。为了加快进度,保证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重建任务,重建办公室还定期在《康县重建快报》上发布“全县农村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开展灾后重建检查评比加快进度大比拼活动,对各乡镇完成重建任务的进度进行排名,并对排名靠后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目前为止,重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由于2009年夏天康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7.17”特大洪涝灾害,乡镇公路冲毁严重,交通受阻,重建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体来看,康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县乡村三级政府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甘肃省的相关政策,农民的重建积极性较高,成果显著。通过合理选址,整体规划,将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农民的居住条件有所提高,乡村公路、供水供电设施、排洪渠道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康县民政局一位干部称:“灾后重建最起码将康县的发展向前推进了十年。” 康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存在的问题

3.1恢复重建期限较短

为了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更好的贯彻中央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2008年9月19年,国务院下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期限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2009年5月12日,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央又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从康县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期限对于农村灾后重建较为困难。首先,重建规划的下达贯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国务院重建规划下达之后各地才能据此制定实施细则,布臵重建工作,进行相关项目的申报。尽管地方政府考虑到灾后重建的重要性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但康县灾后重建项目申报获得批准已经是2008年11月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直到2009年2月份,康县农村居民住房重建才大范围开工。其次,资金缺乏制约重建速度。虽然国家对于因地震受损重建住房的农民每户发放20000元的补助,其余部分由农民自筹,但康县农村经济较为落后,而建筑材料、人工费用等受集中建设的影响价格飞涨,农民筹集资金较为困难,重建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对重建完成时间进行了提前,要求在2009年11月完成重建工作,这样,实际建设时间只有一年。因此,在资金筹集不到位、建筑工匠等资源短缺、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情况的综合作用下,两年重建时间就变得捉襟见肘。在调查中,康县发改委主任贾兴安说:“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不让农民再在过渡房中等待下一个严冬,但农村问题错综复杂,具体实施起来较为困难,两年的重建期限有些短。”

3.2农户重建贷款困难

地震发生后,百废待兴,各种建筑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猛涨,如红砖灾前0.27元/块,灾后0.6-0.8元/块,水泥240元/吨、灾后480元/吨,人工费也由灾前的35-40元每人每天涨到了60-80元每人每天,灾后农民建房成本大大增加,而国家所补贴的钱却远远不够。同时,国家给农民发放的补助是参照每户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来计算的,但农民住房一方面要满足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生产需求,农民在重建中大多利用庭院的空间加盖房屋,超出了60平方米的规划,这样重建

所需的资金需求就会变的更多。为了缓解农民灾后重建的资金困难,按照甘肃省出台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实施办法》,由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对重建资金困难的村民发放贷款,但放贷力度远远不能满足重建需求,还是有很多村民贷不到款。究其原因,首先是农村信用社的可贷金额不足。康县农村只能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而资金需求量大,信用社资金存储量少,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信用社只好抬高贷款门槛。其次是农民筹集资金能力弱,缺乏担保。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农民宅基地不能抵押,而可作为抵押的房屋又在地震中受损,在此情况下,信用社一般采取的是“农户联保”的方式,由于农民的偿付能力较低,这一方式在实行一段时间之后也被终止了,平洛镇一位信用社工作人员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担保只是走过场而已,风险全在我们头上,国家只贴息三年,三年后农民还不起怎么办?信用社可能就要倒闭了。”

3.3政府行政效率不高

灾后重建是对政府行政效率的考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中确立的首要原则就是“民生优先,保障安全”,要求有序解决与灾区农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着力恢复灾区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大地震之后,房屋倒塌的农民大多住在救灾帐篷或是自己搭建的简易棚中,农民住房的重建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民生问题,调研发现,康县的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康县王坝镇王家坝村调研时发现,虽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甘肃省农村建设专项实施规划》已经发布8个多月,但重建工作只是将靠近公路的村庄原址进行了平整,农民仍然住在去年5月份搭建的救灾帐篷里,由于地形狭窄,帐篷和简易住房只能在村子后面的山林里搭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这与相距不到一公里的李家庄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震发生后,胡总书记曾到李家庄视察,因此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对口支援中深圳选择整体援建李家庄村,如今大部分居民已经迁入新居。据当地村民介绍,由于王家坝村处于陕甘重要交通枢纽白望公路沿线,县政府要进行整体规划,但政府的规划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导致重建工作长期被搁臵。

3.4灾后返贫现象严重

康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政府在2006年提出了“远抓特色产业,近抓劳务输出”的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几年的实践推行,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地震发生后已经脱贫的农民又基本回到了贫困状态,一方面,地震中农民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耕地被毁,牲畜、粮食、生产生活用品被掩埋,许多农民多年积蓄建造起来的房屋毁于一旦,震前住在土坯房中、住房条件未得到改善的农民多数家庭经济困难,而灾后重建中建筑材料增长幅度较大,恢复重建的资金需求量远远高于地震造成的损失,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范围,为了弥补重建资金的短缺只能债台高筑,进一步加深了农民的贫困程度。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自救和家园重建的需要,康县农村在外务工人员多数已经返回,主要收入来源阻断,灾后返贫现象较为普遍。

3.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康县地处秦岭山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汶川大地震以及之后的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使得原本就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尤其在农村地区,农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由于重建对石料、木材、沙子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较大,开山炸石、毁林伐木、滥挖泥沙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大面积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埋下隐患。河道中的沙子被大量挖走破坏了河床的原有构造,一旦雨季来临,一方面河床会不规则的加深,另一方面,大量的泥沙被河水冲入下游,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又造成了新的破坏。而且康县的沙子属于河沙,其中混杂了大量的泥土和杂质,在与水泥搅拌之前,必须用流水进行反复冲洗,而洗沙之后的浑水则自然排入就近的河流,我们在前往平洛镇贯沟村的路上,满载着沙子的农用三轮车络绎不绝,而村子附近已经很难找到一条清澈的河流。

灾后重建对砖的需求量较大,大地震后大量的砖厂兴建起来,从略阳进入康县县城的公路沿线随处可见正在生产的砖厂,烟囱林立,浓烟滚滚,与康县的青山秀水格格不入。制砖需要大量的土,康县本来就缺土,大量的烧砖不仅会破坏仅有的耕地,而且砖厂普遍采用的一个做法就是挖山取土,山体植被遭到破坏,一旦遇到 7

大暴雨,极易造成地质灾害。另外,重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我们在长坝乡长坝村看到,建完房子后的废砂石、石灰等建筑垃圾随处可见,而且在乔迁新居之后,原来住过的活动板房以及救灾帐篷将要被拆除,这又意味着将会有大量的垃圾产生,如何有序回收,防止造成固体废物污染对于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4康县农村灾后重建的思考与建议

4.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2007年颁布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1997年颁布的《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律制度,这些法律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臵与救援、过度安臵与事后恢复重建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为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但这些法律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的适用也暴露出了我国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防震减灾等方面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弊端。我们在康县调研中了解到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体制不畅,救灾补助的发放、受损程度的评估、灾后重建的责任落实等一系列问题都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实际工作中主要是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办法,但由于时间紧急、任务紧迫,制订出来的办法及条例难免会出现偏波,甚至使得恢复重建工作复杂化。因此,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对于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及灾后重建工作至关重要。2009年12月27日修订发布的《防震减灾法》就吸取了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经验教训,增加了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应急救援的演练、地震灾害保险等方面的规定。同时,为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我国也制订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作为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规定,应吸取实践操作中的经验教训,将这些制度上升为法律,逐步完善我国灾害预防及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法规体系。

4.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灾后重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对于灾后重建的顺

利完成至关重要。首先,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灾后安臵、资金融通、重建监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对政府的综合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地方政府就要贯彻执行好中央关于灾后重建的相关政策,加强领导,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在重建过程中还要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康县属于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地震之后山上的岩石、土壤松动,一遇暴雨洪灾就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选址,在“7.17”洪灾中,许多农户新盖的房屋就被滑坡所掩埋。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调研,制定相应的地区防灾规划。其次,政府要提高行政效率。当下,灾后恢复重建是康县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并且中央提出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对于灾后重建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地震发生之后,出于行政敏感性,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行政效率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在公众视野中逐步淡化,政府行政部门的一些不良习气又开始滋长,行政机关程序繁杂、办事效率低、因循守旧、部门利益作怪、公职人员思想懈怠等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灾后重建工作的长效机制,预防“行政惰性”的发生,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第三,政府要提高行政透明度。汶川大地震之后,灾后重建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方面灾后重建工作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对灾后重建的大力扶持又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规范和约束灾后重建的权力,加强对建筑质量的把握和监控,防止腐败的发生对于灾后重建工作非常重要。政府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将重建工作的进展状况按时向社会公开,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既提高了对政府的约束机制,又打消了社会尤其是受灾农民对政策执行的猜疑,保证恢复重建工作的均衡推进。

4.3完善金融援助政策

灾后重建是一项资金投入较大的工程,就康县而言,资金的缺乏主要集中在受灾农民的住房建设方面。甘肃省制订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甘肃省农村建设专项实施规划》中规定重建资金的筹措主要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地方自筹等方式筹集。从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募捐和国外优惠紧

急贷款不稳定因素较大,通过这两种渠道争取到的资金对于康县的重建工作只是杯水车薪,重建资金的筹措主要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以及地方自筹的方式取得,目前为止,政府投入和对口支援基本落实,但仍不足以满足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由于康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资金的地方自筹主要是农民自筹,而国家的贴息贷款是农民筹集资金的一个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渠道,完善灾后重建金融援助政策对于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意义重大。就具体实施而言,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灾后重建的相关金融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农民能够取得贷款;另一方面要根据康县的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农户小额贷款的条件,最大限度降低贷款准入门槛,调整担保抵押条件,真正发挥金融援助对于灾后重建的支持作用,及时为灾民提供便捷及时的融资支持,提升灾后重建效率。

4.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农村重建中,应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考虑,防止在重建过程中对已经十分脆弱的环境再造成新的破坏。首先,重建选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康县的耕地较少且分布分散,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居民聚居地也十分分散,无法形成集聚效应,而且分散居住也不利于生态保护,因此应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将居民居住点适当集中,在这一方面,康县重建过程中组织群众下山入川整体异地重建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其次,重建取材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破坏环境的炸石、伐木、挖砂等行为应加强监管惩处,充分利用旧房拆迁、修路施工等废弃材料,并由政府统一规划,通过调研指定采石、挖砂等地点,实现灾区重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第三,垃圾处理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灾后重建的建筑垃圾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步骤及时进行处理,可再利用的建材用于农房及附属设施建设,不可利用的废物则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固体废弃物对土地以及河流产生污染。农村的生活垃圾一方面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发展沼气、卫生厕所、农村废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另一方面要合理处臵,可就地消纳还田,或采用简易填埋、堆肥等方式处理,并做好防止二次污染的预防工作。灾后重建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浩大工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形成灾区重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意义重大。

4.5抓好灾区新农村建设

康县的农村多是农民自然聚居而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村庄布局以及相关方面的配套设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随着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道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也暴露出了这些农村的问题和隐患,尤其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村庄就由于选址不合理、房屋不牢固、交通不便利等问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重建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应该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重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住房恢复的高度,让灾区的农房重建的起点高一些,有效地将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灾后重建变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首先,灾后农村重建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避开生态脆弱以及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区域,遵照合理的劳动半径,本着方便农业生产、设施配套的原则,确定农村居民点的选址和布局。其次,康县处于地震易发地带,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要抓好质量监督工作,确保新建住房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标准,切实保护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三,要做好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沼气池修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移风易俗,改变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陋习,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另外,康县王坝镇李家庄村属于深圳市整体援建项目,在规划、施工、以及资金保障方面都走在康县灾后重建的前列,因此,完全可以将李家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进行建设,并依托援建,把深圳的市场、机制、经验和产业优势与康县的资源、劳动力和特色优势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危机变为转机,转机变为生机,做好灾后新农村建设工作。

第三篇: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灾后重建先进事迹材料

王茹云,女,中共党员,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甘肃省财会学校,1994年参加工作,现为秦许乡副乡长。

2012年5月10日的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撕裂了秦许秀美的山山水水,撕裂了无数人的心,秦许大地遭受重创,满目疮痍的大地和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景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然而坚韧顽强的秦许人民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生命壮歌,以大无畏的气概在废墟之中缔造了“万众一心、抗灾自救、恢复重建”的秦许精神。在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群体和优秀儿女,演绎着无数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其中也不乏在无名战线和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奉献者,他们更多的是默默无闻,但他们无私奉献的汗水浇灌了秦许灾后的这块热土。王茹云就是在恢复重建中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在平凡的身影中折射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足迹 默默无闻图奉献,辛勤耕耘留芬芳。

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到抗洪救灾第一线

洪水肆虐之后,秦许乡桥上村面目全非,无电无水,通讯中断,灾民最缺的是饮用水和食物,而更需要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给予他们信心!做为乡党委成员,王茹云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无比的爱心,无言地行为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从帮灶到安抚群众;从防病

清淤到灾情调查;从抢修基础设施到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她没有踏踏实实地睡觉,没有吃过一顿象样的饭菜,详实的桥上村灾情资料出来了;3公里水毁村道陆续修复了;100余亩的秋杂粮抢栽抢种面积落实了。她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群众由衷地说:“有王乡长这样的干部领着,我们没啥说的,政府又为我们想起的这样细致周到。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搞好恢复重建,少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把灾后重建落实到受灾群众

2012年6月,刚从救灾第一线撤回的王茹云又匆匆奔赴新的战场,她要把抗洪救灾的一个重大措施——灾后重建落实到受灾群众。

灾后恢复重建给秦许人民注入了一剂抗灾强心针,乡村干部这一次肩负重任出发了,王茹云同志主动要求前往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桥上村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涉及群众利益广,稍有闪失就会使国家利益受损,群众产生强烈意见。这些问题并没有吓倒她,她也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积极投身于基层,扎根于群众,采取集中入户,地毯式排查,三榜公示定案三步走的措施,踏遍桥上村6个自然村,她和乡村社干部如期完成核实任务。共确定重建户84户,加固维修户156户,给群众和政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在这份满意的答卷中却浸透了王茹云同志

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了把灾后重建政策落到实处,把这项惠及灾民的阳光工程办好、办实,王茹云从不叫苦叫累,作为副乡长,她从不计个人得失,经常牺牲节假日,忘我工作,不辞辛劳,这其中的苦和累是不言而喻的,每同志们关心地问她:“你这么辛苦,身体受得了吗?”但她总是默不作声,只是微微一笑,好像永不知疲倦,总是那么精神抖擞。目前已到9月中旬,眼看到灾后重建竣工之日,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既要督促进度,按时入住,又要按时拨付建设资金。”工作量之大,责任之重是难以想象的,但她却毫不畏惧,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舍弃对丈夫和儿子的照顾关怀,不分昼夜忘我工作,把灾后重建的大事放在第一位。领导曾有几次善意的提出把这些工作让别人分担一部分,都被她拒绝他。她说:“辛苦一点没关系,请领导放心,就是不睡觉,我也要按时保质保量地督促按时完成重建任务!”

把党员的形象树立在群众当中

王茹云是个平凡的人,但她的思想却并不简单,他的案头常摆入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这样的一般年青人感到过时而索然无趣的大部头哲学著作,也常常可以看到她品味针对时局的各种新方针、新政策,这些貌似无味的文字在她眼里就象风味各异的一道道大菜,时常被她记在心里。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于党员的称号,她有着简单而质朴的理解“先锋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是一名普通党员的根本!”她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认真扎实的作风,为秦许乡广大干部树了一面旗帜。

“当政策的宣传员,当百姓的传话简”是她这个党员桥梁作用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中,她始终以维护大局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找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总可以看到她不厌其烦的给群众宣传上级政策,和群众探讨政策。碰上某些所谓的“钉子户”,她不是使用简单粗暴方法强迫群众接受,而是放下干部架子,对这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他们交朋结友,认真解答疑问,把政策用浅显易懂的解说讲透,解开百姓心里的团,当个明白人,使工作顺利开展。

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无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还是在恢复重建的大潮中,王茹云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薄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的艰难时期,总是不怕困难,自高奋勇地战斗在一线和最基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再建一个新秦许的奋斗目标,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漫山遍野绿如菌,春风化雨润无声。在秦许的17各村,当黄墙红瓦的住宅映入我们眼帘时,抹不去的是王茹云辛勤耕耘的身影,一个又一个的神圣使命让她再一次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第四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为例

【摘要】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安排十分重要,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指导灾后用地布局的关键。我国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经验较少,且几乎没有文献对这方面做出论述,所以本文将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中总结经验和问题,重点阐述重建规划与常规规划不同的部分,对其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土地利用规划 汶川地震

1.概述

1.1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1.1.1 应急规划

与常规规划有很大不同的是,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期为3年,主要是指导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应急性安置要再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可能等规划慢慢编制完成后再全面展开。另外,规划编制十分迅速,比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只用了2个月就编制完成。

1.1.2 重点突出

重建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重点突出。规划要重视灾毁耕地的复垦和各种用地的布局。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规划指导灾后重建,所以重建规划必须重点突出,不可能有时间考虑到方方面面。

1.1.3 注重衔接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是在灾害发生后突然新生出来的,并且又是其他各项规划的基础,因此,与其他各项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至关重要。

1.1.4 跨行政区联合规划

灾害发生一般是跨越行政区域,因此重建规划的编制也就有多个省政府联合编制。例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由四川、山西、甘肃三省联合编制完成的。

1.2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步骤

1.2.1 开展土地利用变化调查分析

掌握灾害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编制好规划的基础。通过土地灾毁情况调查,根据土地灾后的承载能力变化来安排用地。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要摸清地震引起的,以及地震引发的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的耕地压覆、损毁、塌陷、淹没、农田基础设施破坏等情况和耕地灭失情况;摸清城镇、村庄、工况、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受损情况,并与震前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2.2 提出重建用地规模安排方案

要提出合理的用地规模,必须先区分恢复重建与正常发展、过渡性安置与永久性安置、就地重建与异地重建之间的关系。重点要根据需要安置的受灾人口,安排安置用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工况和交通、水里等基础设施主要按照部门需求进行安排,既要考虑尽可能恢复重建原有的各项基础设施,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又要考虑适当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1.2.3 提出重建用地布局指导原则

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还要有建设用地布局指导原则。比如安置用地要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避开危险区,尽量占用废弃地、空旷地,不占或哨站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及生态脆弱区的破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与各项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最后确定各项用地的具体布局。

1.2.4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还要分别对规划目标、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方案、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安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减缓环境负面影响的建议措施,比如对受损土地分类处理等,这样才能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经验

2.1 规划要以人为本

重建规划的特殊性要求其在规划的时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定要发挥灾区人民的主题意识。同时,根据灾区特点,把人地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优化、和谐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重视物质的重建,更要重视文化和精神家园的重建,所以重建规划与普通规划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物质规划。

2.2 特事特办,启动用地审批快速通道

灾后重建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并且时间紧迫,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及时、高效的用地服务。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采取了多项应急措施和特殊支持政策,保障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的用地需求,一是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提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急需用地,启动用地审批快速通道。具体措施包括:对于灾区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抢险救灾设施和应急安置、医疗、卫生防疫等急需使用的土地,可根据需要先行使用,使用结束后恢复原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不许补办用地手续。

2.3 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汶川地震对灾区的大量耕地、农田水利及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村庄造成了严重的毁坏,国土资源部在对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中,应该加大土地整理复垦的力度,加大对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编制规划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各项灾后恢复和重建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临时用地、安置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在平整和清理场地时要注意剥离耕作层,安置房的地面尽量采用铺砖后覆盖薄层水泥的硬化地面,为将来土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创造有利条件。

2.4 启动土地快速调查和权属确认程序

为了切实维护灾区群众的土地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灾后要对土地登记资料尽量进行抢救恢复,并且在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时,要现场完成被征地的产权调查和确认工作,对因灾损毁的城镇居民住宅用地,也应在拆除和重建前,现场完成对原居民土地权益的调查和确认。

3.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问题

3.1 时间紧迫,缺乏经验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前,国家没有法律法规专门对灾后重建进行规范和指导,导致规划的编制无法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编制的进程。虽然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经验较少,但如果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对规划进行指导的话,相信规划的编制也可以进行的更加顺利和有凭有据。

3.2 利益纠纷不好解决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破坏,各类土地的地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土

地登记相关资料也受到破坏,加之人员伤亡造成部分土地权利人灭失,尽管有关部门在灾后立即开展土地确权工作,但如何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保护原有土地权利人的利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个人建议与思考

4.1 建立统一协调衔接的规划体系

我国许多部门规划自称体系,分类口径、数据、标准规范常常互不兼容,这也对灾后重建的规划造成了影响。灾后重建规划只是应急规划,是对灾后重建工作作出的指导,在重建工作完成之后,灾后重建规划如何与其他相关规划衔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的问题。只有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我们才能把各方规划都衔接起来,做到灾后重建规划在很好的指导了灾后重建工作后还能完美的与其他规划协调。

4.2 以城乡统筹为背景实施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

现在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城乡统筹是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灾后重建也是城乡统筹的一个契机。由于农民不愿变迁,利益纠纷等原因,有些农地或城市边缘地区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那么在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中,我们就可以将城乡统筹的因素考虑进去,通过灾后重建来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

4.3 鼓励全民参与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与常规规划不同的是,全民参与对规划的实施非常重要。常规规划的公众参与一般强调的是公众对规划编制的意见的听证,而重建规划不仅需要在编制阶段大量听取灾区人民的意愿,更是要再规划实施的阶段号召社会各界和灾区人民的全体动员,以此来更快更好的推进灾后重建的工作。

4.4 利益纠纷问题

灾害发生后,必然会引起利益的纠纷,比如房屋的倒塌,产权的灭失等等。我认为如何解决好灾后重建中的利益纠纷,也应该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在重新安排用地布局时,如何做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既给灾民一个交代,又要考虑到整个片区的重建与发展。这一问题从我国现阶段来看,经验十分缺乏。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我们要建设完善的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对利益纠纷的处理作出明确的安排,才能在处理纠纷的时候有凭有据。

4.5 常规规划的作用

灾后重建并不单单只依靠重建规划,我认为在进行常规规划的编制时,也应该充分调查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灾害多发片区,未雨绸缪,避免到灾害发生的时候措手不及。在常规规划编制中加入对灾害的考虑,也可以使得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与其更好的协调。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 国土自发[2008]119号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何志强《中国土地》2008年08期 《国土部解读灾后重建用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等》中国发展门户网

《黄鹤图谈四川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部

第五篇:灾后重建先进事迹

舍家忘我女支书

一心为民抓重建

——记XX县XX乡XX村支部书记XXX先进事迹

个 人 简 历

XXX:女,中共党员,汉族,高中文化,生于1969年4月,现年43岁,住达县XX乡XX村5组。达县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X县第十七届党代表,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七届人大代表,X县XX乡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党代表,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

1988年12月至1989年2月任达县XX乡XXX村妇女主任; 1991年至2011年任达县XX乡XX村妇女主任; 2002年至2004年任达县XX乡XX村妇女主任兼第五村民小组小组长;

2004年至2010年任达县XX乡XX村副主任兼妇女主任; 2010年10月至今任达县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

先 进 事 迹

XXX:不仅仅是在XX村,人人歌功颂德,就是在整个XX乡,也可以说是个人称人赞的能人,甚至就是在XX周边邻近乡镇,也可以说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名人”。她的出名并非能歌擅舞,也非有财有势,更非神仙通灵,而是因为她不仅是达县XX乡建乡以来的第一位女支部书记,而且还是XX村百姓心中的好领导,同志心中的好帮手,领导心中能够信任的人……

一、拿旗帜,当先锋,做党的模范标兵:组织审核的人,不

2010年底的4850元,行政村的可用整理资金也由负债十几万元跃升到存款2余万元。

(二)抗洪抢险,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2011年9月16日,突如其来的“9.18”百年不遇特大洪灾,导致了滨临巴河的XX村1社、9社、3社、8社、12社受灾,共涉及300余户良田受灾,156户房屋进水,73户房屋垮塌或不程度受损,256人无家可归。XX乡党委、政府在得到县委、县政府的灾情预警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抗灾抢险救援预案,同时通知各沿河村、社及时准备抢险物资,撤离预警线下居住群众并安全转移农户重要物资。此时,正值送高考后进校的XX村党支部书记XXX同志在接到险情命令后,还没来得及将儿子周培硕送进校园的她立马购买了返程的车票,返乡参加并指导抗洪抢险工作。

9月17日晚20点过,刚刚返回乡上的XXX书记下车之后,顶着晕车的痛苦,没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连手包都没放下便投入了群众转移工作,一口气跑完了全村涉及农户转移的3个社94户家庭。看到急剧上涨的洪水,何书记心急如焚;面对漆黑的夜晚、小雨、湿滑的小路和丛生的杂草,何书记一手撑伞,一手执电,带领村支两委党员、干部不顾疲劳,连续奋战16个小时,将全村的94户家庭、348人及时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域,确保了该村在“9.18”特大洪灾中无一人伤亡的可喜成绩。在连续奋战“9.18”特大洪灾的30余个小时中,身为支部书记的XXX同志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而座阵指挥,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性别而拒不参与任何一次抢险。作为指挥员,手机便是她传达各

作负总责,同时还积极引导,对受灾特别严重、特别困难的群众慰问送温暖等活动、帮助和支持他们参与灾后重建。从选址规划、开工建设到主体竣工,XXX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白天抓重建,晚上审图纸、看规划,谋发展、思建设。在灾后重建开展以来的半年多时间,对规划建设一窍不通的她硬是咀烂了几本关于规划建设的书,成为了我乡关于规划建设方面的“土专家”。

二、拿尺子,裁帽子,做组织的忠诚卫士:百姓公认的人,错不了!

在2010年的9月,XX乡党委本着“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的标准,在全乡通过“公推、一审、二定、三评、四直选”的办法,一举将XX村的副主任XXX推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全村支部的领头羊。

上任之后的何书记,在组织的关怀和百姓的支持下,深受党委、政府启迪,大施才能,拓展抱负,按照“有才、有德、有大局观念和有能为百姓谋利守清贫”的四有标准选人用人,坚持自荐自评、百姓公推公评、组织审评的办法,对全村的五条线干部和社组干部进行严格定标准、拉尺子统一考核选拔。通过“公开竞评”、“赛场识马”,该村的五条线干部和社组干部一下子被换下了将近半数,但也选出组织心中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群众公仆,百姓心中想满意的领头带路人。该村的副主任周延志、民兵连长周延孝、三社社长刘强、四社社长王成忠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通过此方法,XXX同志在该村建立了一个团结、务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两委”班子,带领

万,共有4万,便为其在聚居点内集起了一套60平米的小居房。1社的赵云明,家庭经济本就困难,加之这次特大洪灾,使得家里更是一贫如洗。XXX同志自是明白,灾后重建一展开,便主动到他家中慰问、了解情况,及时与XX信用社取得联系,说明该户家中情况,并说服丈夫周勇出面为其家中担保,向信用社贷款4万,确保他也能和其他家庭一样,能交得起款,住得上安置点的新房。“要不是何书记,象有周芝秀、罗显银等和我这样的家庭,一共有五、六户,可能要一直要住在那垮垮房子里头。”

感激地说。

“何书记是个好书记”。无论是抗洪抢险,还是灾后重建,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特殊关键时期,XXX同志对工作总是那么一丝不苟,待人总是那么真诚,对党和政府总是那么忠诚,对群众总是那么全心全意。在抗洪抢险里,她救人无数;在清淤过程中,她不娇不柔,多次在几尺厚的淤泥中跪陷下去,感动得村主任XXX为其落泪;在灾后重建上,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日照当头,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背影在工地上推进度、查安全、验质量。一旦有空歇时间就和同事们探讨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从开展灾后重建以来,从未停止过。“跟着这样的领导人干,我们有劲,我们打心眼里佩服”XX村的党员干部一致表示。

“XXX是个好书记,却是个不负责任的妻子、媳妇和母亲”,XXX的丈夫XX说。自XXX同志与XX村5组XX同志结婚以来,XXX同志一直在村上工作,一心为民的XXX同志把她仅有的精力倾其所有地奉献给了人民群众,把家中一切事务都交给了自己的丈夫XX。“我患了十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病,本就不能干

下载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灾后重建方案

    通县[2010]19号 中共通化县委通化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通化县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委办局,县政府各局办、直属事业单位......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2、公路损毁情况。截止日前共收到回龙寺、花园、前华、树仁、罗公湾、白马庙、干田坳等7个村组上报公路损毁情况,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对损......

    灾后重建感谢信

    灾后重建感谢信 1、灾后重建感谢信 尊敬的xx: 2014年1月23日上午11时,始丰街道塘下丁村遭受火灾,一排二层七间民房着火,房屋、财产毁于一旦。村消防队、公安民警第一时间接警,及......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1 9月11日,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xx一行来建始,检查督办水毁水利工程灾后重建工作。唐xx副厅长在县委副书记、县长向xx、县委副书记黄......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篇1今年,XX乡抢灾后重建和云雾山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整合机构、狠抓落实,乡域经......

    灾后重建方案

    “7·18”、“7·23”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损毁农村民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 7月16日至25日,我省先后两次出现大范围、长历时、高强度降雨过程,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多种次生灾......

    工作总结 灾后重建

    中国电建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 第五工区 2012年度下半年工作动员大会 汇 报 材 料 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 第五工区下半年工作动员大会汇报材料 尊敬的席局长,各位领导:......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镇地处隆回北面山区,全镇境内望云山、冷溪山、泉溪山等高海拔山区村落分布较多,属地质灾害多发区、重灾区。特别是今年经过端午前的几次强降雨和6月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