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5篇

时间:2019-05-14 09:1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71号)的精神和《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

(一)原则:认真执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附件2),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和治疗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

1、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有效机制。

2、提高治疗率,降低肇事肇祸率。

3、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除西藏自治区外,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农村各建立1个示范区。示范区名单见附件4。

(二)项目内容(即示范区工作任务)

1、登记、评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登记示范区内常住人口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对登记的患者进 1 行精神科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全部资料建档立卡(电子版和纸质)。

2、随访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

从登记的患者中筛选出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个案管理员(精神科医生、社区医生、乡村医生和受过培训的专科护士等)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做好随访记录。随访要求每月一次。

3、免费向有肇事肇祸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

根据本《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随访的有肇事肇祸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免费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免费药物治疗”)的患者每季度免费进行一次相关的化验和心电图检查,每半年由精神专科医生进行一次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和治疗方案调整。

4、应急处置患者。

由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派精神科专业人员,对有急性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提供应急处置(具体见附件2)。其中,对免费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免费应急处置。

5、免费紧急住院治疗(以下简称“免费住院治疗”)。在应急处置的患者中,按本《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为需要住院的贫困患者提供一次性住院费用补助。

2005年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见附件4。

三、免费药物治疗和免费住院治疗对象的申报、审批和管理

(一)申请免费药物治疗和免费住院治疗对象的条件 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家庭居住地在示范区内;

2、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 2 要求评定为具有肇事肇祸倾向者;

3、城市患者的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贫困线以下,或者农村患者的经济收入低于当地乡(镇)平均收入水平(当地贫困线确定,以前一年度政府统计资料为准)。

(二)免费药物治疗对象的申报、审批

1、患者本人或家属向示范区项目办公室提交“免费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申请表”、患者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患者近期照片、所在村(居)委会对申请人身份和经济状况的证明。

2、示范区项目办公室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并依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资料、对患者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审查。对符合条件者,报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批准。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免费药物治疗项目进展情况,按季度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三)免费住院治疗对象的申报、审批、费用支付

1、患者本人或家属向示范区项目办公室提交“免费紧急住院治疗申请表”、患者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患者近期照片、所在村(居)委会对申请人身份和经济状况的证明。已经属于免费药物治疗的患者只需要提交免费住院申请表。

2、示范区项目办公室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并依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资料、患者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结果,以及医院的应急处置建议进行综合审查。对符合条件者,报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批准。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免费住院治疗情况,按季度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3、免费住院治疗的患者由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符合条件的医院收治。医院应按照正常住院程序收患者住院治疗。

(四)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每年对免费药物治疗的患者病情 3(包括暴力行为及肇事肇祸倾向)和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评定,根据需要对资助患者进行调整。优先考虑病情严重患者。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于每年11月30日以前,将免费药物治疗、免费住院治疗患者的统计情况(人数、疾病诊断分类等)报卫生部。

四、招标采购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附件2)提供的治疗药品建议目录,合理制定计划购买药品和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所购药品的相关资料(药品名称、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进行登记保存,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五、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

(一)经费补助内容和范围

肇事肇祸病人筛选登记、肇事肇祸病人诊断与危险性评估、病人的治疗随访及管理、免费药物治疗患者的药物、化验及复诊、肇事肇祸病人应急处置、患者免费住院治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国家现行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拓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费用的支付渠道,切实解决贫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问题,提高项目目标人群的覆盖率,降低肇事肇祸率。

(二)报账程序

被批准免费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后,医院应将患者或家属签字后的出院小结、医嘱单、住院费用清单复印件(装订成册)提交示范区项目办公室。由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每例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实际医疗费用等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示范区卫生 4 行政部门予以医院一次性补助每例1500元人民币。按季度拨付。

(三)经费管理

1、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经费要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执行,专款专用。

2、免费住院治疗补助经费要严格执行补助标准,按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由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支付。治疗费用在补助标准以内的,实报实销,超过补助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己负担。对免费住院治疗患者的治疗要严格执行有关疾病的诊疗规定,保证治疗质量,同时要厉行节约,杜绝不合理费用发生。

3、接受免费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使用项目采购的药品。非项目采购的药品的费用,不得从项目经费中支出。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和挪用。

5、在审核治疗方案和治疗费用时发现其治疗方案不符合《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费用支出不合理的,其不合理费用由承担治疗任务的医院自行负担;已报账的,要予以扣回,不得转嫁给患者。

六、信息安全及档案管理

(一)纳入项目的患者信息应按照要求全部录入《全国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全国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专人管理和分级授权管理的制度。各省和示范区应安排专人负责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未经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授权同意,不得透露患者信息。所有用于教学、参观等演示的患者信息,应设置为虚拟病历,禁止直接演示患者病历。

(二)承担项目任务的医院,要妥善保存项目中每位病人的病案资料(病历、医嘱、各项检查结果、病程记录、处方、费用清单等)5 以备查验。做到一人一档,保证各项数据准确可靠。

(三)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项目档案,及时完成资料整理、分析、统计,并将总结材料按规定逐级上报到卫生部。

七、组织管理

(一)根据卫生部、财政部项目管理方案,卫生部负责项目的总体指导、质量控制、评估考核工作;建立《全国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信息管理;成立国家精神卫生项目指导组(成员名单见附件3),承担项目技术指导、督导工作;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承担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二)省卫生、财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计划任务安排,落实配套经费,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完善项目实施计划和监督管理制度,成立由相关卫生行政人员、精神科专家等组成的省级精神卫生项目工作组,下设项目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项目工作组主要职责是:

1、对示范区提供技术指导,开展项目质量控制。

2、对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3、对获得免费药物治疗和免费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抽查(核实资格、诊断、治疗方案和效果等)。

4、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和处理指导。

5、培训项目业务骨干。

6、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项目相关的突发事件。

(三)示范区应按照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的要求,在政府领导下,成立由卫生、财政、计划、公安、民政、劳动保障、残联等部门参加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

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具体实施。主要职责是:

1、制定办事规则、办事程序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责任。

2、成立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承担社区患者监管信息资料的管理、免费药物治疗和免费住院治疗患者资格审查、项目组织落实和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村(居)委会为一体的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机制,组建由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培训过的精神科专业医师、防保医生和个案管理员等组成综合防治队伍,承担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工作。

4、指定本地区内符合条件的精神专科医院或者具有精神科的综合医院承担项目中与医疗相关的工作。

(四)指定医院的主要职责是:

1、成立由精神科医师组成的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监管治疗组,在项目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指导社区纳入患者和随访管理、对登记的患者进行精神科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

2、按《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的规定,向免费药物治疗和免费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3、承担肇事肇祸病人应急处置任务。

(五)示范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根据工作量(纳入的患者人数、需要随访的患者人数等)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参加项目实施工作。主要职责是:

1、登记、上报社区肇事肇祸病人。

2、设立个案管理员,负责:①提供病人线索并联系就医;②对经诊断评估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开展随访,填写随访记录;③对纳入免费药物治疗的贫困患者,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治疗方案 7 负责随访、定期发放免费治疗药物、监测病情变化,观察并及时处理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按要求认真填写治疗病历(具体见《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

(六)村(居)委会的职责是:

1、协助登记、上报辖区内居住的重性精神病人。

2、协助开展病人的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随访管理、应急处置。

3、调查了解申请免费药物治疗、免费住院治疗的病人家庭经济情况,对符合项目资助条件者提供证明材料。

八、质量控制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逐级上报,按要求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明确职责分工。

(二)各项目实施单位应认真填写病例登记表、病例复核表、病例随访表、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应急处置表及实验室检查记录表等各种记录表格,登记信息完整准确,便于检查与核对。

(三)采用计算机病案登记系统,对筛查的病例进行上报,便于省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部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和项目完成情况。

(四)适时召开项目中期会,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汇报检查,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帮助项目执行单位更好地完成项目。

九、突发事件处理

项目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应由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处理,同时立即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抄报卫生部。

十、监督与评估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项目督导考核办法和要求,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定期督导和考核,并将有关方案、办法、要求、督导和考核结果、项目总结等材料,逐级上报到卫生部、8 财政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每年至少在项目中期开展1次督导,在项目终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卫生部将组织国家精神卫生项目指导组和有关专家,对各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开展效果评估。

(二)监督评估的主要内容

1、管理督导

包括:项目实施方案、质量控制方案、督导方案及督导记录、项目进度、项目完成质量和总结报告等。

2、技术督导

包括:对示范区内常住人口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登记人数、其中有肇事肇祸危险的患者人数、患者档案(含计算机病案登记)质量;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的跟踪随访记录、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贫困患者的免费药物治疗记录及化验检查记录、每半年一次的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调整记录;对肇事肇祸病人的应急处置记录及免费住院治疗患者的出院病历首页等。

3、项目评估 评估方案另行制定。

各省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卫生部备案。

第二篇:卫生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汇报

卫生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汇报

近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西平县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和社会资源,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要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落实职责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作为十项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之一,被纳入了西平卫生工作重点,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于满堂任组长的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的精神疾病防治专家组。制定下发了《西平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西卫[2010]137号),强化管理职能,严格工作要求,分解责任到人,充实完善组织机构,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全面落实工作措施

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1-

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

三、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妇联和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农村地区以提高乡村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

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强化长效管控

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党组成员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进一步加快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体系,但随着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加快实施,将此管理模式向全人群推广实行必将遇到实施主体人力资源,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应对完成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各级防治人员实行“三定”(定岗、定编和定责),进一步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构筑人才保障

(二)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多部门合作是做好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在工作落实和职责分工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行政,以及疾控、县乡医疗机构在项目分工中职责部分存在有交叉和空白。因此,建议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在规章制度上真正体现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绩效。

(三)资金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由于我县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排查、随访难度较大等原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保障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基础上,应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确保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经费支持。

西平县卫生局

二○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第三篇:关于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市、县区项目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性精神病及项目概况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的变化,精神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76‰,居全国之首;据此推算,我市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6.93万人。其中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不到两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和沉重负担。据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共接受了417起精神病患者涉案鉴定,其中90%不负法律责任。这些鉴定者中有288人属于精神分裂症。由此可见,对危害社会、家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权保护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民生项目,该项目负责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的管理和治疗,并为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住院,其目的就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这个项目是广大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该项目列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2005年正式启动,国家批准经费686万(因此也称为686项目)。2010年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示范市,XX区、XX区及XX县为项目示范区县。

二、项目实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雷晓达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市卫生局局长王东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公安、民政、人社、宣传、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卫生局,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市卫生局成立了全市卫生系统686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负责医疗技术指导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项目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精神病医院,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各项目示XX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1名专人从事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扎实工作,初见成效

项目工作启动以来,市、县区项目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工作,并加强了应急处置,项目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1.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组织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截止6月30日,共筛查、诊断复核、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是718人,开展随访878人次,超额完成项目任务。2.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市、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发改和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乡村(社区)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社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专干、患者家属、民警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共996人次。

4.强化长效管控。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第四篇: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20**年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市、县区项目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性精神病及项目概况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的变化,精神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76‰,居全国之首;据此推算,我市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6.93万人。其中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不到两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和沉重负担。据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共接受了417起精神病患者涉案鉴定,其中90%不负法律责任。这些鉴定者中有288人属于精神分裂症。由此可见,对危害社会、家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权保护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民生项目,该项目负责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的管理和治疗,并为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住院,其目的就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这个项目是广大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该项目列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2005年正式启动,国家批准经费686万(因此也称为686项目)。2010年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示范市,XX区、XX区及XX县为项目示范区县。

二、项目实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雷晓达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市卫生局局长王东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公安、民政、人社、宣传、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卫生局,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市卫生局成立了全市卫生系统686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负责医疗技术指导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项目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精神病医院,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各项目示XX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1名专人从事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扎实工作,初见成效

项目工作启动以来,市、县区项目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工作,并加强了应急处置,项目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1.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组织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截止6月30日,共筛查、诊断复核、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是718人,开展随访878人次,超额完成项目任务。

2.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市、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发改和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乡村(社区)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社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专干、患者家属、民警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共996人次。

4.强化长效管控。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首页12尾页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进一步加快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体系,但随着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加快实施,将此管理模式向全人群推广实行必将遇到实施主体人力资源,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应对完成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各级防治人员实行“三定”(定岗、定编和定责),进一步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构筑人才保障

(二)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多部门合作是做好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在工作落实和职责分工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行政,以及疾控、县乡医疗机构在项目分工中职责部分存在有交叉和空白。因此,建议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在规章制度上真正体现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绩效。

(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健全

我市尚无健全的针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保障制度,导致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因无力支付治疗费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精神卫生问题仅仅依靠卫生部门是有限的,医院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抚养人的“三无”精神病患者、生活困难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流浪乞讨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医疗救治经费问题无从落实(如住院救助1500/人,精神疾病专科医疗机构还需要垫付),这些特殊的精神疾病群体,有的经过治疗后仍无法返回(遣返)而占用医院床位,有的是需要较长时间住院治疗而又没有经费保障,这使得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不能正常运转,病人得不到有力救治。建议在医保、新农合、民政救助等领域建立长效机制解决这一问题。

(四)资金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由于项目县区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排查、随访难度较大等原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保障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基础上,应大力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开展此项工作所需经费。首页12尾页

第五篇:二七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培训试题

二七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培训试题

姓名 分数

多项选择题

1、什么是精神病(重性精神病)?()A 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B 主要表现出幻觉、妄想、严重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如哭笑无常、乱喊乱叫、冲动毁物、打人骂人等)。

C 严重的精神运动抑制(如不吃不喝、不语不动)等症状。

D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可以是幻觉、妄想支配的结果,也可能找不出任何原因。E 最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

2、常见的幻觉有:()A幻听 B幻视 C幻嗅 D幻味 E幻触

3、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突出表现:()A 精神活动整体处于异常亢奋状态。

B 言语多而乱,语不成句,答非所问,自言自语等。

C 动作和行为无目的,乱打乱闹,冲动、毁物、伤人,或者哭笑无常,动作古怪,无法理解。

D 一般“闹”得比较凶,但其行为目的性不强,出现危害行为的后果严重。

4、在社区容易引起危害行为的精神疾病有哪些?()A最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B 其次是躁狂症。

C 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自杀率高,出现暴力和凶杀行为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如产后抑郁症出现杀婴行为。有的患者认为自己死后,孩子及家人将活不下去,不如把他们“一起带走”,因此先杀死他们然后自己再自杀。

D 饮酒、吸毒(尤其是苯丙胺类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所致的精神疾病,脑外伤或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疾病,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等也不少见。

5、重性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应当履行哪些职责?()A 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即保护其身体健康,照顾其日常生活等。B 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C 代理被监护人参加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D 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代理被监护人提起民事诉讼。当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6、如何应对公共场合正在出现危险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

A决不要麻痹大意, 注意观察你认为可能有潜在危险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 要站在其拳头触及的距离以外。

B让患者保持讲话, 不要随便打断其谈话。

C仔细发现愤怒的迹象, 如面孔变红、嗓门提高、瞪视或眯缝双目注视你、以及身体肌肉紧张甚至颤抖等。D不要逞英雄。

E对待患者持有的凶器, 不要与攻击者争论,不要单人与攻击者格斗, 要设法逃跑, 通知你的同伴或其他人员注意安全,并立即召集其他警察或保安。

7、如何应对有自杀危险的精神疾病患者?()A家属和社区应尽可能妥善保管可能用于自杀的工具。

B与自杀者建立起良好、相互信任的关系。采用倾听策略,随时表现出对对方的担心,但不要对其自杀想法和行为表示震惊,也不要与其辩论自杀是对还是错。

C 鼓励自杀者在产生自杀想法时主动找专业人员如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同时推迟实施自杀行为的冲动。

D 如果认为自杀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则应让保持其处于他人守护之下。

E 如果确定患者有高度的自伤或自杀危险且不愿接受帮助时,应当对其实施非自愿医疗。

8、在协助家属护送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A请家属出示任何能够证明患者确实患有精神疾病且需要住院治疗的资料(如诊断证明、病历本、住院条、医生签字的病情说明等)并询问需要民警介入的理由。B家属决定送患者住院,并需要让警察协助的书面签字。C合力运用患者对警察的信任,劝说患者配合。

D如因情况紧急家属不能提供病情证明,或需要警察介入协助的目的是第一次送患者去作出诊断,此时让家属在让警察协助的书面签字即可。

E 如判断患者具有相当危险性或潜在危险性,警察应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将此患者列入长期监控对象的范畴,告知属地派出所、居(村)委会、病案管理员等,进行动态的监管。

下载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督导工作总结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督导工作总结 定州市卫生局: 为了落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加强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工作,我院组织参与了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2012年......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 实行动态管理。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镇、乡、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历):年月日 现住址:湖北省 随州市随县 殷店 街道(镇)村组 诊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在全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会议讲话(精选)

    习红副厅长在全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陕西卫生政务通报第39期发布时间:2010-10-15 信息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处(2010年10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西安召开全......

    2011年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汇报(模版)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汇报近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县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和社会资源,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要求,攻坚......

    重性精神疾病工作计划及管理(精选合集)

    神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 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我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根据《全国精神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