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十佳社团申请材料

时间:2019-05-14 09:0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十佳社团申请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十佳社团申请材料》。

第一篇: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十佳社团申请材料

河南教育学院第六届大学生社团巡礼

河 南

教 育 学 院 “ 十 佳 社 团 ” 申 请 材 料

河南教育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申请单位:

管理单位:

申请时间:

河南教育学院第六届大学生社团巡礼

一、社团简介

河南教育学院作为国内较早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2011年6月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之一。为加强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工作力度,提高大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积极作出调整,倡导成立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河南教育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式成立于2011年6月1日,是在共青团河南教育学院委员会的思想指导下,依托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中文系、艺术系、体育系学生为组织基础,并吸纳学院各院系大学生组建的学术性、科研性学习组织。以“关注非遗 关系你我 保护非遗 人人有责”为协会口号;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为协会理念。

二、协会宗旨

团结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集结优势互补的队伍,加强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深入的挖掘、探索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工作;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动员、挖掘、整理、保护、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等职责。

三、组织结构

协会组织结构分为活动部门和学习部门。活动部门下设:办公室、文艺部、宣传部、组织部。学习部门是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个项目组成的科研部为主。活动部门平时工作为:策划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学习部门的工作则要求成员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且能够认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定期上交学习心得,并在协会例会上进行分享。这样一来各部门各司其职,达到了宣传和学习两方面的良好效果。

四、主要活动

在基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一年以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现简要列举如下:

(一)2011年5月27日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参加河南省博物院的“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专家报告会。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和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作《守望家园——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和文化资源转化》主题讲座。

(二)2011年6月1日,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厅成立。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金海,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俊廷,副院长王北生,河南省人大常委、民革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闵红教授以及学院各部门负责人和中文系、艺术系、体育系的领导、老师们出席了成立大会。

(三)2011年7月,在中文系《试玉》杂志开辟“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专栏,至今发表相关学术文章近二十篇。

(四)2011年9月13日协会联合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团总支、艺术系团总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河南教育学院第六届大学生社团巡礼

支、体育系团总支、教育系团总支成功举办河南教育学院首届大学生非物质文化节目展演。

(五)2011年10月11日--25日,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进行招新工作,共招收新成员40人,涵盖全院9系一院。

(六)2011年10月25日河南教育学院非遗协会召开工作会议,分布工作范畴,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七)2011年11月5日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全体成员参观河南博物院“大漠文明·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深刻感受到古老西域多元文化交融的神秘魅力,对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又有了一次直观的认识和新的理解。

(八)2012年寒假期间,组织协会成员进行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并形成相关调研报告30余篇。

(九)2012年3月27日,邀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专家---魏崇周博士开展主题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性与生产性保护》的非遗知识专题讲座。

(十)2012年4月11日19:00在河南教育学院文津楼209室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纪录片展映活动。《琵琶艺术》、《汴绣》、《玉雕》、《黄帝传说》、《民间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

(十一)2012年5月13日,到河南省博物院参观“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文物展览。使协会成员对匈奴和中原文明的冲突和交融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对中华文明的向心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十二)2012年6月,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协会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以海报、展板、校园橱窗等平台,开展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为内容的宣传活动。

(十三)2012年6月5日开始,通过院广播站每天晚上6::30分长期广播10分钟非物质文化 遗产知识,并把此项工作纳入长期宣传工作体系。

(十四)2012年6月8日-12日印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页,组织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员在全院进行派发,以达到宣传目的。

(十五)2012年6月8日-12日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非遗知识普查,来了解校园内非遗知识的普及现状。

(十六)2012年6月9日“文化遗产日”上午参加郑州“国家文化遗产日”开幕式及非遗节目展演活动。

(十七)2012年6月9日下午,前往河南省博物院参观“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 ”

(十八)2012年7月,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联合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前往济源市王屋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愚公文化”。并上报院团委相关实践材料数篇。

(十九)2012年9月26日晚,中秋节前夕,在A区餐厅门口举办“中秋灯谜会”。得到了全院师生积极关注和参与。

(二十)2012年9月27日,于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立两周年之际,联合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举办河南教育学院第二届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暨中文系迎新文艺晚会,并邀请河南农业大学华夏之风汉服社共同表演汉服展示。

2012年9月,由河南省非遗中心主办,我协会联合河南教育广播电台、《和风校园》杂志社共同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内容包括: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河南教育学院第六届大学生社团巡礼

(二十一)“我身边的非遗保护者”主题征文。

(二十二)“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征文。

(二十三)河南省非遗中心拟邀请省内相关专家到学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

(二十四)2012年10月25日,在文津楼312教室开展主题为“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

(二十五)2012年11月3日,到河南艺术中心参观首届河南民间艺术展览与“华韵韩风”中韩陶艺大家陶瓷展。

五、对外交流及宣传

1.我们已经初步制作了协会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8296667.htm;协会微博:http://t.qq.com/feiyibaohuxiehui(腾讯); http://weibo.com/jiaoyuanfeiyi(新浪)等一些了宣传平台,有效的提高了宣传力度。协会于2012年9月初进入国内知名文化论坛---民俗学论坛,并准备申请建立协会自己的版块。

2.加强与省内外“非遗”研究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协会通过微博、QQ等网络交流工具与河南省文化厅非遗中心,大河论坛文化遗产版块、长江大学非遗协会、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南农业大学华夏之风汉服社等省内外非遗机构和学生组织建立了联系体制,相互交流、共同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科研与学习方面

根据学院非遗研究中心指示,基于协会性质,我们制定了内部科研学习制度,要求协会成员定期撰写相关文章以及学习心得,优秀作品将发往《试玉》、《河南教育学院院报》以及省内外相关网站。协会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交流,以提高协会成员整体的文化素养。

河南教育学院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自2011年6月成立,得到了院团委的亲切关怀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认真指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河南教育学院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工作出了一份应尽的力量,也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了贡献。我协会全体成员将一无既往的秉承“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的校训,坚持“保护文化遗产 守望精神家园”的理念,把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工作做的更好!

为此,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特向共青团河南教育学院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得到河南教育学院“十佳社团”的荣誉称号,这将是对我们工作最大肯定和支持!

此 致 敬 礼

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第二篇: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2011-2012工作结

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2011-2012工作总结

2012年是我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发展过程中硕果累累的一年,社团作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而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广大学生拓展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智慧才华的广阔舞台。

本学期,在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级领导、老师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学生部门、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下,以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为纽带团结在一起,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以奋斗的姿态和不懈的努力缔造出了社团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开创了我社团工作的新局面。更为可喜的是刚刚成立一年多的协会于2012年12月河南教育学院第六届大学生社团巡礼中被评为“十佳学生社团”荣誉。

社团工作的成绩是喜人的,这份辉煌与成就是所有协会成员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凝聚着学校各级领导、老师们对协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为之欣喜,为之雀跃,更为之自豪!在享受着成就和辉煌的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时刻保持着冷静理智的头脑,不断总结,总结成功,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思考,思考问题,思考困惑,思考前路,因为只有对社团活动的发展不断进行总结和思考,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协会才能不断发展,协会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壮丽!

一、组织结构建设

协会成立初期,协会组织结构中下设办公室、文艺部、宣传部、组织部。为满足协会成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知识的学习需求,成立学习部门。故先行协会组织结构分为活动部门和学习部门。活动部门下设:办公室、文艺部、宣传部、组织部。学习部门是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个项目组成的科研部为主。活动部门平时工作为:策划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学习部门的工作则要求成员拥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与兴趣,并且能够认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定期上交学习心得,并在协会例会上进行分享。这样一来各部门各司其职,达到了宣传和学习两方面的良好效果。

二、主要活动

在基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一年以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现简要列举如下:

(一)2011年5月27日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参加河南省博物院的“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专家报告会。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和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作《守望家园——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和文化资源转化》主题讲座。

(二)2011年6月1日,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厅成立。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金海,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俊廷,副院长王北生,河南省人大常委、民革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闵红教授以及学院各部门负责人和中文系、艺术系、体育系的领导、老师们出席了成立大会。

(三)2011年7月,在中文系《试玉》杂志开辟“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专栏,至今发表相关学术文章近二十篇。

(四)2011年9月13日协会联合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团总支、艺术系团总支、体育系团总支、教育系团总支成功举办河南教育学院首届大学生非物质文化节目展演。

(五)2011年10月11日--25日,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进行招新工作,共招收新成员40人,涵盖全院9系一院。

(六)2011年10月25日河南教育学院非遗协会召开工作会议,分布工作范畴,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七)2011年11月5日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全体成员参观河南博物院“大漠文明·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深刻感受到古老西域多元文化交融的神秘魅力,对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又有了一次直观的认识和新的理解。

(八)2012年寒假期间,组织协会成员进行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并形成相关调研报告30余篇。

(九)2012年3月27日,邀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专家---魏崇周博士开展主题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性与生产性保护》的非遗知识专题讲座。

(十)2012年4月11日19:00在河南教育学院文津楼209室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纪录片展映活动。《琵琶艺术》、《汴绣》、《玉雕》、《黄帝传说》、《民间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

(十一)2012年5月13日,到河南省博物院参观“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文物展览。使协会成员对匈奴和中原文明的冲突和交融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对中华文明的向心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十二)2012年6月,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协会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以海报、展板、校园橱窗等平台,开展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为内容的宣传活动。

(十三)2012年6月5日开始,通过院广播站每天晚上6::30分长期广播10分钟非物质文化 遗产知识,并把此项工作纳入长期宣传工作体系。

(十四)2012年6月8日-12日印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页,组织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员在全院进行派发,以达到宣传目的。

(十五)2012年6月8日-12日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非遗知识普查,来了解校园内非遗知识的普及现状。

(十六)2012年6月9日“文化遗产日”上午参加郑州“国家文化遗产日”开幕式及非遗节目展演活动。

(十七)2012年6月9日下午,前往河南省博物院参观“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 ”

(十八)2012年7月,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联合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前往济源市王屋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愚公文化”。并上报院团委相关实践材料数篇。

(十九)2012年9月26日晚,中秋节前夕,在A区餐厅门口举办“中秋灯谜会”。得到了全院师生积极关注和参与。

(二十)2012年9月27日,于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立两周年之际,联合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举办河南教育学院第二届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暨中文系迎新文艺晚会,并邀请河南农业大学华夏之风汉服社共同表演汉服展示。

2012年9月,由河南省非遗中心主办,我协会联合河南教育广播电台、《和风校园》杂志社共同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内容包括:

(二十一)“我身边的非遗保护者”主题征文。(二十二)“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征文。

(二十三)河南省非遗中心拟邀请省内相关专家到学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二十四)2012年10月25日,在文津楼312教室开展主题为“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

(二十五)2012年11月3日,到河南艺术中心参观首届河南民间艺术展览与“华韵韩风”中韩陶艺大家陶瓷展。

(二十六)2012年11月26日-12月6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共展出10个项目非遗图片40张。

三、对外交流及宣传

1.我们已经初步制作了协会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8296667.htm;协会微博:http://t.qq.com/feiyibaohuxiehui(腾讯); http://weibo.com/jiaoyuanfeiyi(新浪)等一些了宣传平台,有效的提高了宣传力度。协会于2012年9月初进入国内知名文化论坛---民俗学论坛,并准备申请建立协会自己的版块。

2.加强与省内外“非遗”研究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协会通过微博、QQ等网络交流工具与河南省文化厅非遗中心,大河论坛文化遗产版块、长江大学非遗协会、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南农业大学华夏之风汉服社等省内外非遗机构和学生组织建立了联系体制,相互交流、共同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科研与学习方面

根据学院非遗研究中心要求,基于协会性质,我们制定了内部科研学习制度,要求协会成员定期撰写相关文章以及学习心得,十余篇优秀作品发表在《试玉》、《河南教育学院院报》以及省内外相关网站。协会还制定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制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交流,以提高协会成员整体的文化素养。

五、未来工作规划

管理发展方面:

1.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把宣传和学习两部分的工作形成一个定制,以保障协会长久正常运行。

2.继续加强协会与省内外非遗研究机构及相关组织的联系与交流。力争建立起与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南中医药大学茶艺协会、河南农华夏之风汉服社等省内高校古典文化社团的实质性联谊体制。

3.筹划于大河论坛文化遗产版块、民俗学论坛建立协会专属单元,提高协会知名度的同时,加强对外学习与交流。

宣传活动方面:

1.计划制作民族传统节日宣传日程,并于每个节日当天张贴宣传海报。

2.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立日即每年9月30日前后,继续举办河南教育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3.筹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艺术学习班,如剪纸、书法、古典音乐、戏曲等。4.计划于2013年上半年邀请河南省民间艺术展演团来学校展演。

5.关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情况,并举办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6.经常前往河南省博物院、河南艺术中心等文化场所参观,提高协会成员的文化素养。

六、总结

河南教育学院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自2011年6月成立,得到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认真指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河南教育学院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工作出了一份应尽的力量,也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了贡献。我协会全体成员将一无既往的坚持“保护文化遗产 守望精神家园”的理念,把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工作做的更好!

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河南教育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2012年12月12日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国考申论范文点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华图 2010-11-24 18:26:0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点评。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指出问题后,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上的宣传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表述,文章全面合理,体现了结构安排和论述上逻辑的严密性。(白丽丽)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题目: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种思想在现实中的延续,文化“活着”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一个有文化积淀的民族,一个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才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民一起运用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中国龙必将崛起!

第五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五、政府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普查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六、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

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下载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十佳社团申请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教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十佳社团申请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

    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公约对人类的整体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

    如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向当地文化局申请 表格他们会给你 但你申请的种类 不需要有三代以上的传承 要有清晰的传承脉络(你和谁学的,谁又和谁学的) 还要填写他们提供的一系列的......

    2018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8年度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申报范围 一、项目资金 (一)抢救性保护 1、申报主体 苏州市级濒危项目保护单位 注:目前有6个市级濒危项目涉及7家保护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请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请报告 (丁甲村龙灯) 黄州区文化局: 我灯是黄州府、禹王城、成家高山社庙灯,俗称(企龙灯),实则宝龙灯,现名龙灯。此灯在方圆三十余里晓有名气,历史悠久,据考究,此......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作者:乳源县文体旅游局2013-04-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和活态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