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以分析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为基础,提出上海房协对于上半年市场形势的看法和下半年市场情况的预判,并形成本调研报告,供会员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参考。
一、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土地供应 2010年上半年,全市共计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06幅1087公顷,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长67.3%其中居住用地38幅416.2公顷,增长189.7%居住用地中,2010年新增182公顷。2010年上半年,开发企业在上海共购置土地106.08 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_房地产调研
公顷,同比增长14.6%共完成土地开发85.93公顷,同比增长56.1%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 2010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45.28亿元,同比增长35.5%全国为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增幅上升38.6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8.3%占比上升9.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建设投资为518.18亿元,增长44.3%住宅建设投资中,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48.78亿元,增长17.7倍。2010年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91.83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上升18.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524.27亿元,增长42.6%利用外资19.63亿元,减少56.9%自筹资金511.80亿元,增长47.9%定金及预付款362.82亿元,减少0.6%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 2010年6月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9220.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增幅上升13.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969.28万平方米,增长11.6%住宅施工面积中,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为561.59万平米,增长3.9倍。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1380.59万平方米,增长25.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974.67万平方米,增长29%住宅新开工面积中,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105.19万平米,增长5.3倍。2010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686.4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0.9%减幅扩大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92.25万平方米,减少11.4% 四)房地产交易 2010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7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6%减幅扩大4.6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面积56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2% 2010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包括现房销售和期房销售)1009.1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8%全国为3.9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增幅下降63.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840.51万平方米,减少41.8% 2010年6月末,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1157.39万平方米,比年初增加2%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443.17万平方米,比年初减少3.8%住宅空置1年以上的面积为283.89万平方米,比年初增加56.2% 2010年上半年,全市存量房(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113.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增幅回落3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成交878.1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4% 五)住房价格 2010年1-6月,上海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环比上涨2.3%涨幅低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2.5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为4.8%其中1-4月累计环比上涨3.7%5月份持平,6月份环比下降1.4% 分类别看:2010年1-6月新建住房销售价格指数累计环比上涨1.7%70个大中城市为6.0%其中6月份环比下降0.8%二手住房销售价格指数累计环比上涨3.4%70个大中城市为3.6%其中6月份环比下降2% 2010年上半年,本市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14112
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0.7%增幅回落19.1个百分点。六)房屋拆迁 2010年上半年,全市拆迁居住房屋面积2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8.4%动迁居民户数17700户,同比减少44.10%增幅下降67.3个百分点。七)房地产金融 2010年6月末,全市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7964.50亿元,同比增长30.3%2010年上半年增加贷款915.53亿元,同比多增316.94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375.46亿元,增长37.6%增加贷款462.65亿元,多增199.67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2915.17亿元,增长24.4%增加贷款387.98亿元,多增52.29亿元。
二、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环境2010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重点,继续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措施。2009年12月份国务院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住房民生问题在上海和全国“两会”上受到各界重视。3月份一些大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地王”频现的情况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连续针对高房价、土地财政和住房制度等问题发表评论。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也逐渐增强。一)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 2010年上半年,国务院先后四次(两次常务会议、两次发文)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调控的力度逐次加强,上海坚决贯彻国务院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八项措施促进居民消费。其中第七条,2010年1月1日,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此后,12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转让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全额征收营业税;转让购买超过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按差额征收营业税;转让购买超过5年的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市场监督,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四项措施:1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2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3加强市场监管;4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此后,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旨在打击“囤积”土地行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今后在土地出让中,拿地首付不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分期缴纳全部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特殊项目在两年内全部付清。2009年12月29日,上海市房管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建交委、市规土局五部门发布《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09]58号)共四项15条。严格贯彻国家各项房地产税收和金融政策,同时上海还规定,恢复收取个人购买普通住房的住房登记费和个人购买存量普通住房交易(转让)手续费。2009年12月30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下发《关于2010年执行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政策的通知》沪公积金[2009]75号)人均住房面积低于本市平均水平的家庭再次贷款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且有两个人及以上参与贷款的每户家庭最高贷款限额为40万元(有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最高60万元)对投资投机性购房,从紧掌握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人均住房面积的认定,以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有效资料为准。2010年1月1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关于本市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办发[2010]1号)明确了试点的基本原则、具体条件、政策措施、工作程序和组织领导,规定在符合规划、85%以上农户同意置换的地区推进宅基地置换试点,同时确保置换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共五项11条。第三条中“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人子女)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第五条中,严禁对不符合信贷政策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开发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第六条中,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出让价款的收缴,深化合同执行监管,加强对闲置土地的调查处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和囤地、炒地行为。价格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第七条中“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2010年3月8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共5项19条,要求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确定保障性住房用地地块,确保计划落实。通知还要求省级管理部门每年3月底前,上报本年度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公开土地出让和划拨结果、土地开发利用信息和违法违规用地查处结果。2010年3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13号)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即:不能享受1%契税优惠)2010年3月19日,国资委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会议,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明确要求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带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2010年3月26日,国土资源部明电印发《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国土电发[2010]28号)要求于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专项整治保障性住房擅自改变用途、违规供应别墅用地和闲置土地问题。2010年4月13日,建设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房[2010]53号)要求商品住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者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通知明确:未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的项目不得以认购、预定、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费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取得预售许可的项目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明码标价对外销售。要加大对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要鼓励推行商品住房现售试点。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共5项10条,要求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商业银行可视情况暂停发放“三套房贷”对不能证明居住满一年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第3条)通知还要求建立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的地方政府考核问责机制,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市场监管。2010年5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0]53号)要求各级税务机关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领导,强化征管,配备骨干,集中精力加强管理,全面组织清算;同时要求各地使预征率更加接近实际税负水平,东部地区预征率不得低于2%保障性住房除外)通知强调,各地要有针对性地选择3-5个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项目,作为重点清算审核对象。2010年5月26日,建设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 建房[2010]83号)明确商业性住房贷款中的住房套数,依据拟购房家庭成员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对借款人已拥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或者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执行第二套(及以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同时要求只有对能够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且家庭成员没有住房的非本地居民,才能执行首套住房信贷政策。2010年6月8日,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国税总局、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要求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收购、市场上长期租赁住房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供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承租。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公共租赁住房中长期贷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行“谁投资、谁所有”投资者权益可依法转让。2010年6月22日,市房管局印发《关于贯彻〈关于单位租赁房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试行意见〉若干规定》沪房管保[2010]208号)明确单位租赁房建设和使用管理操作办法。2010年6月29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贷款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经济适用房的贷款额度以户为基础,由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分别计算贷款额度后累加,最高不超过60万元;借款人发生三期以上逾期时,可申请增加补充还款人偿还贷款。二)货币金融环境 2010年上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着力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上半年,央行三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没有受到影响,准备金率依然为13.5% 2控制货币信贷增速。2010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结构优化、风险防范的总体思路,着力把握货币信贷投放的重点。2010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7.39万亿元,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_房地产调研
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末低9.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年末低7.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新增货币信贷7.5万亿元。2010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63万亿元,同比少增2.7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7.63万亿元,同比少增2.35万亿元。2010年1-6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16%1.52%1.40%1.34%1.67%和2.31% 3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三、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下半年市场情况预判 2010年上半年,上海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切实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工作。由于新增供应量的相对不足,住房价格继续高位运行,成交量下降。新国十条”出台以后,市场成交进一步萎缩,观望气氛浓重,成交价格有所松动。预计下半年观望气氛仍将持续,商品住房价格会出现实质性松动和区域结构性的调整,但总体房价水平的下降空间不大。以下侧重从土地、投资、销售、房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二手房和租赁房市场也作了分析。一)住宅用地供应大幅增加,土地价格涨幅回落 继2009年上海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以后,2010年上半年,本市继续加大住宅用地的供应力度,住宅用地供应达到416.2公顷,同比增长189.73% 从住宅用地出让的价格看:2010年上半年,地价涨幅有所回落。中心城区住宅用地出让价格一季度同比增长35.2%二季度同比增长34.5%从环比看,二季度内环内、内中环、中外环、外环外的住宅用地出让价格水平环比分别为:上升9.5%上升3.4%上升3.8%下降7.6%此外,非理性竞拍的现象减少,上半年预申请公告的105幅土地中,有3人以上预申请的地块为20幅。2010年上半年上海地价呈先高后低走势。2月2日,证大置业(民企)以99.2亿元竞得外滩8-1地块,楼面地价为3.4万元/平方米,成为上海的新地王(总价与单价双料地王)该地块起始价91.1亿元,4家企业竞价。2月12日,华侨城(央企)以70.2亿元竞得闸北区苏州河北岸东块1街坊,楼面地价达5.2855万元/平方米,成为全国单价地王。该地块2家企业竞价,溢价率49%同日,仁恒(外企)以38.2亿元竞得徐盈路东侧B4-01地块,楼面地价15498元/平方米。该地块12家企业竞价,溢价率431%6月23日旭辉集团(民企)以7.62亿元拿下的青浦工业园区岛区西侧居住地块,楼面地价5507元/平米,溢价率136%为上半年居住用地的最高溢价率,明显低于2009年的溢价率水平。目前该地块周边房价约为13000元/平方米左右,面粉贵过面包”现象不再。2010年下半年,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土地供应尤其是住宅用地的供应仍将大幅增长。但从供应地段上看,23个大型居住社区中除孙桥、外高桥航津路和顾村在外环内侧外,其余均在郊区,外环以内居住用地的供应不会增长。从土地价格来看,一方面上半年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将影响到开发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制约企业的拿地力度;另一方面在上海建设“两个中心”背景下,中心城区的可供居住用地有限,旧城改造的成本居高不下,地价的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因此,下半年地价总体水平将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如:7月2日闸北彭浦456街坊地块以底价成交,楼面地价12002元/平方米,而该地块周边的房价在20000元/平方米以上)但中心城区的地价仍然维持高位,即使上涨,涨幅也将继续回落。无论是地价下降还是涨幅下降都将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二)保障性住房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投资规模增长较快 十一五”期间,上海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规模大、增幅小”格局,总体把控谨慎。2009年下半年伴随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房地产投资额快速增长。2010年上半年完成房地产投资额845.28亿元,同比增长35.5%为5年来最大增幅。分类别看,住宅投资额为518.18亿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_房地产调研
元,增长44.3%办公楼投资额为105.12亿元,增长33.4%商业用房投资额107.19亿元,增长47.3% 房地产投资规模同比扩大,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障性住房开工提速,投资规模扩大。2010年上半年本市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额就达48.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7倍。二是上半年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投资快速增长的惯性,2010年上半年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和购置土地规模增长较快。此外,2009年上半年的投资规模基数较低,也是2010年上半年投资增幅较大的原因。三是2009年开发企业大笔销售资金回笼和筹资渠道相对宽松。2010年上半年,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91.83亿元,同比增长32%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裕。2010年下半年,上海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全年房地产投资总额将保持同比较快增长,但受到市场销售不畅的影响,市场化商品房的投资节奏将有所放缓,使得环比增幅下降。同时,投资的传导效应将使得其他产业的投资占比扩大,房地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有所回落。三)商品住宅成交量明显下降,住房价格冲高回落 2010年上半年,上海商品房供销双降。批准预售商品房7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6%其中批准商品住房预售5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商品房销售同比明显减少,上半年销售1009.13万平米,减少35.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840.51万平米,减少41.8%其销售总量和住宅销售量为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半年销售量的新低,低于2008年上半年)但办公楼和商业用房的销售量同比增长。分析商品住房销售下降的原因,一是2005-2008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逐年下降,使得近年来竣工面积和批准预售面积逐年减少。二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了投资投机性购房,也影响自住型需求对调控降价的预期,观望气氛浓厚,购房需求明显减少。三是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34月份住宅价格上涨过快,房价过高也抑制了购房需求。四是世博会的举办延缓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和旧城改造,动拆迁购房需求减少。办公楼和商业用房的销售量增长的原因,首先是住宅建设和成交区域的不断外延带动了周边商办用房的销售;其次,上海近几年来房价的商住倒挂”现象使得部分投资客由投资住宅转为投资商办楼;同时,部分开发企业迎合自住型购房者的需要,建设了一批小户型、可居住的办公用房。从2010年上半年商品住房成交的结构看,一是成交区域继续向近远郊转移:内环内占比7.1%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内外环间占比16.6%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外环外占比76.4%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二是成交房型继续趋小:90平方米以下占比44%同比上升11.8个百分点,90-140平方米占比33.6%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140平方米以上占比22.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三是价格区间明显上移:单价在7000元以下的占39.9%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单价在7000-10000元的占16.5%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单价在10000-17500元的占20.1%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单价在17500元以上的占23.5%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图12009年7月-2010年6月上海市场化商品住宅销售情况数据来源:民间机构网上监测。市场化商品住宅”不包括配套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2010年上半年住房价格总体上是上涨的1-6月新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环比上涨2.3%但从价格走势上看是先扬后抑,1月份环比上涨0.7%2月份持平,3月份环比上涨1.9%4月份环比上涨1.1%5月份持平,6月份环比下降1.4% 2010年1-4月上海商品住房价格继续上涨,4月份商品住房价格水平创出历史新高。其原因仍然是供应不足,需求增加,仅首次购房和改善性购房的需求还相对稳定,但加上投资性购房的需求大量增加,推高了房价。其表现是继续2009年的豪宅领涨。据民间研究机构监测的数据,一季度5万元/平米以上的豪宅成交338套(同比增长15.8倍)8.67万平米(套均257平方米)63.19亿元(平均72884元/平方米)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以后,恒大集团首先其全国20多个城市约40个在售项目全面实行“八五折”优惠。不久,万科宣布实行优惠促销。6月初,绿地集团在全国41个城市近百楼盘优惠促销(上海有12个楼盘)受其影响,上海5月份就有37个楼盘优惠促销,6月份增加到49个楼盘。6月份本市月度成交超过1万平米的9个楼盘中,有8个是绿地、保利、复地、恒盛等知名企业的优惠促销楼盘。开发企业的优惠促销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送面积、送物业管理费、送家电补贴、送购房契税等变相降价方式;二是优惠活动期间购房,价格打折;三是新盘低开、直接降价。因此,5月份房价上涨持平,6月份房价下降。2010年下半年,市场将延续56月份观望、僵持、盘整的态势。一方面,企业总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开发企业在不差钱”情况下不会主动降价,即使降价幅度也不会太大。另一方面,现在房价确实太高,消费者希望房价降得多一点,有些投资者也想等待“抄底”从总体上看,56月份已有企业开始优惠促销,下半年一些自身资金链趋紧的开发企业会选择降价促销,回笼资金,并带动周边项目跟进降价促销。随着价格的回落,销售量也会有所增长。但房价回落的幅度不会太大,销售量的增幅也不会太大,市场回暖要看明年。同时,商办用房销售将继续保持同比增长,商住价格倒挂”现象会有所缓解。四)存量住房(二手住房)成交量明显下降,住房租金上扬 2010年上半年,上海存量住房成交878.15万平米(同期商品住房销售840.5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37%存量住房交易量下降的同时,挂牌出售量大幅增加:6月末,网上存量住房可售量为1494.54万平米(6月末,市场化商品住房网上可售量为573.7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74.13%上半年存量住房挂牌出售量的增加始于4月份“新国十条”出台以后,主要是相当部分持有多套住房的业主预期房价即将下跌,从而急于抛售。存量住房的价格走势与商品住房的价格走势相似。2010年上半年,上海住房租赁市场成交活跃,租金呈逐步上扬态势。尤其是自4月中旬“新国十条”出台后,更是需求旺盛,租金快速上扬,渐成各方关注热点。据上海房屋租赁指数办公室数据显示,上海房屋租赁指数连续6月上扬,1-3月累计上涨3点,4-6月累计上涨14点。以6月为例,2000元/月以内的低端房源租金涨幅最大,平均上涨200元左右,呈近年来少有的快速上涨之势。以宝山和普陀为代表的中环区域租金上涨的房源最多。分析当前上海住房租赁市场活跃、租金快速上扬的原因,主要是短期需求拉动:一是传统租赁旺季到来,大学生住房租赁需求迅速增加。大批外地高校毕业生选择留沪或来沪就业,而这部分群体由于经济原因,租房成其解决居住问题的首选;二是世博观光增加了大量短租需求。从34月份开始,世博园区周边板块的租赁市场十分活跃,部分房源更以“日租房”形式出现,这类房源租金往往较高;三是受调控影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部分购房者选择租房进行过渡,扩大了租房需求;四是目前上海的租售比(房价与月租金之比)偏高,住房的租售比约在400:1以上,房价快速上涨以后,租金也会上涨。
四、对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和建议 上海积极贯彻实施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至6月末,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调控政策效应显著,但也出现商品住房成交量大幅下降、存量住房成交量明显减少、住房租金上扬等现象。由此,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和开发企业重点关注下列问题。一)坚决贯彻国家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前几次调控,都出现房价反弹、涨得更高。这一次调控已经遏制了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更重要的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房价总体上讲,逐年平稳增长是正常的开发企业特别是长期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都希望有一个平稳增长的发展环境。房价上涨过快,透支了后市的涨幅,增加了后市的风险,得益的只是房价上涨过快这一时间段售房的企业,对其他企业则有害无益。因此,开发企业更关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长效型,既要防止房价反弹,也要防止房价大跌。上海房价上涨过快,主要是购房需求拉动,特别是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拉动。通常的办法是增加供应,控制需求。从增加供应看,上海土地资源紧缺,2004年宏观调控以后,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逐年减少,2009年下半年起大幅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增加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这一块,市场化商品住房用地并无增加。而保障性住房近两年还只能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这部分群体本来就是买不起房,不能形成购买商品住房的实际需求。但公共租赁房能起到分流和延缓购房需求的作用。从控制需求看,主要通过二套房贷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但也影响到改善型购房需求,同时自住性购房需求也因调控政策预期降价而等待观望或租房过渡,导致市场低迷。为此,开发企业希望房产税的政策暂缓出台,如果销售继续低迷,可考虑对改善型购房需求放宽贷款政策,防止销售量进一步下滑。二)适度提高商品住房容积率,增加住房供应量 目前本市的土地控制性规划大多完成于2004年以后,2003年底颁布的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修正案》中所明确的双增双减”原则是土地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2004年初,原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对《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修改以后,中心城区住宅容积率上限降至2.5外环以外郊区则视情况下降至1.0至1.8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了解决当时中心城区盲目集中建设导致的城市管理运行以及景观环境问题,同时缓解地面沉降。当前中心城区几乎无地可供,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可以对非中心城区(外环以外)住宅用地提高容积率上限,增加住房的供应面积。此外,目前本市成熟的商业商务区基本都集中在内环以内,产业与工作人群过于集中。住宅建设的郊区化导致了中央商务区的拥挤和部分新建住宅区的卧城化”为此,建议根据现代城市的规划理念,大力推进依托轨道交通的城市副中心和服务业集聚区(微型CBD建设,重点发展郊区城镇和大型居住社区的商业商务集聚区,加快城乡一体化,提高城市商业、商务以及人口的承载力。三)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 长期以来,租赁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当前调控的背景下,本市住房买卖市场成交低迷,但租赁市场成交活跃,且租金上涨迅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当前,本市住房租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由机构投资者或企业长期持有并进行租赁经营的房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政府无法全面掌握租赁信息,无法实施有效市场监督;租赁登记制度远没有得到落实,租赁备案率极低,市场发展呈无序状态。从目前存在大房型分隔后“群租”现象分析,本市住房租赁市场还存在大房型供应过剩,小房型供不应求,宿舍型供应缺失的供求矛盾。住房销售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是住房流通的两大市场,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尤其是公共租赁住房,不仅能有效解决本市日益突出的居住问题,同时也是促进住房销售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并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一是制定租赁市场的政策,完善租赁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二是鼓励中小房型普通住房的开发商拿出一部分房源进行租赁,地价和税收上给予优惠,若干年以后准予销售。三是对大型国有企业给予长期贷款支持,使其成为本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生力军。四)开发企业要认清调控形势,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本轮宏观调控无论从行文规格、牵涉部门和政策力度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开发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调控政策的全面性和实施的坚决性,认真研究分析调控以来的新情况:1从已有的市场促销案例看,首先降价的恒大集团取得了明显成效,民间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20家大型开发企业集团中,恒大的年度业务指标完成率最高。企业加快资金回笼可以抓住可能出现的低价拿地契机,没有必要通过延长产品的建设时间和销售周期来提高利润。22009和2010年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在今后2-3年逐步发挥平抑房价的作用,为上海房价的总体稳定奠定基础。32010年上半年国税总局有关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政策,需要开发企业以充足的现金流做好应对准备;4这次调控的力度是逐步增强的如果房价调整不能达到调控的效果,可能会有新的调控措施出台,具有不确定因素。首先,企业应该认真贯彻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不要捂盘惜售。手中有楼盘的企业特别是资金不宽裕的企业应通过降价促销和加快推盘的方式回笼资金,保证现金流的安全。同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应加快项目的开工和建设,增加市场供应,争取赶上下一轮行情。其次,企业在当前市场低迷情况下,可以到二三线城市逢低吸纳土地,也可以拿一些非住宅用地。当前,已经有很多企业纷纷在二三线城市逆势拿地,为后续发展蓄势。同时,当前调控从紧、市场低迷情况下,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短缺的问题,大企业可以考虑参股、收购,使项目正常开发,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市场都有利。再次,企业要争取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参与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开发建设符合绿色、低碳、环保要求的房地产产品,提升房地产开发的产业化和
标准化水平,扩大规模化效益。
第二篇:2010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10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房地产市场调研是上海房协为会员企业服务、反映会员企业诉求的一项重要的常态工作。上海房协邀请市房管局、市统计局等行政有关部门和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易居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调研组,定期研究分析房地产市场。
本次调研以分析2010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为基础,提出上海房协对于市场形势的看法和下半年市场情况的预判,并形成本调研报告,供会员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参考。
一、2010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土地供应
2010年,全市共计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06幅1087公顷,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长67.3%。其中居住用地38幅416.2公顷,增长189.7%。在居住用地中,2010年新增182公顷。₁
2010年,开发企业在上海共购置土地106.08公顷,同比增长14.6%;共完成土地开发85.93公顷,同比增长56.1%。₁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
2010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45.28亿元,同比增长35.5%(全国为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增幅上升38.6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8.3%,占比上升9.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建设投资为518.18亿元,增长44.3%。住宅建设投资中,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48.78亿元,增长17.7倍。
201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91.83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上升18.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524.27亿元,增长42.6%;利用外资19.63-1-
亿元,减少56.9%;自筹资金511.80亿元,增长47.9%;定金及预付款362.82亿元,减少0.6%。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
2010年6月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9220.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增幅上升13.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969.28万平方米,增长11.6%;住宅施工面积中,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为561.59万平米,增长3.9倍。在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1380.59万平方米,增长25.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974.67万平方米,增长29%;住宅新开工面积中,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105.19万平米,增长5.3倍。
2010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686.4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0.9%,减幅扩大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92.25万平方米,减少11.4%。
(四)房地产交易
2010年,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7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6%,减幅扩大
4.6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面积56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2%。
2010年,全市商品房销售(包括现房销售和期房销售)1009.1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8%(全国为3.9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增幅下降63.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840.51万平方米,减少41.8%。
2010年,全市存量房(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113.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4.8%,增幅回落3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成交878.1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4%。
(五)住房价格
2010年1-6月,上海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环比上涨2.3%,涨幅低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2.5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为4.8%)。其中1-4月累计环比上涨3.7%,5月份持平,6月份环比下降1.4%。
2010年,本市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1411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0.7%,增幅回落19.1个百分点。
二、2010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环境
2010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重点,继续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措施。2009年12月份国务院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住房民生问题在上海和全国“两会”上受到各界重视。在3月份一些大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地王”频现的情况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连续针对高房价、土地财政和住房制度等问题发表评论。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也逐渐增强。
(一)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
2010年,国务院先后四次(两次常务会议、两次发文)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调控的力度逐次加强,上海坚决贯彻国务院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八项措施促进居民消费。其中第七条,2010年1月1日,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此后,12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转让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全额征收营业税;转让购买超过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按差额征收营业税;转让购买超过5年的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
2010年3月19日,国资委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会议,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明确要求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带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在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2010年3月26日,国土资源部明电印发《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国土电发[2010]28号),要求于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专项整治保障性住房擅自改变用途、违规供应别墅用地和闲置土地问题。₄
2010年5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0]53号),要求各级税务机关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领导,强化征管,配备骨干,集中精力加强管理,全面组织清算;同时要求各地使预征率更加接近实际税负水平,东部地区预征率不得低于2%(保障性住房除外)。通知强调,各地要有针对性地选择3-5个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项目,作为重点清算审核对象。₂
2010年6月22日,市房管局印发《关于贯彻〈关于单位租赁房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试行意见〉的若干规定》(沪房管保[2010]208号),明确单位租赁房建设和使用管理操作办法。
2010年6月29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贷款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经济适用房的贷款额度以户为基础,由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分别计算贷款额度后累加,最高不超过60万元;借款人发生三期以上逾期时,可申请增加补充还款人偿还贷款。₃
(二)货币金融环境
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着力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央行三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没有受到影响,准备金率依然为13.5%)。
2、控制货币信贷增速。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结构优化、风险防范的总体思路,着力把握货币信贷投放的重点。
3、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三、对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和建议
(一)坚决贯彻国家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前几次调控,都出现房价反弹、涨得更高。这一次调控已经遏制了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二)适度提高商品住房容积率,增加住房供应量
目前本市的土地控制性规划大多完成于2004年以后,2003年底颁布的《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修正案》中所明确的“双增双减”原则是土地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2004年初,原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对《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修改以后,中心城区住宅容积率上限降至2.5,外环以外郊区则视情况下降至1.0至1.8。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心城区盲目集中建设导致的城市管理运行以及景观环境问题,同时缓解地面沉降。
(三)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
长期以来,租赁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当前调控的背景下,本市住房买卖市场成交低迷,但租赁市场成交活跃,且租金上涨迅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当前,本市住房租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由机构投资者或企业长期持有并进行租赁经营的房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政府无法全面掌握租赁信息,无法实施有效市场监督;租赁登记制度远没有得到落实,租赁备案率极低,市场发展呈无序状态。从目前存在的大房型分隔后“群租”的现象分析,本市住房租赁市场还存在大房型供应过剩,小房型供不应求,宿舍型供应缺失的供求矛盾。
(四)开发企业要认清调控形势,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本轮宏观调控无论从行文规格、牵涉部门和政策力度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开发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调控政策的全面性和实施的坚决性,认真研究分析调控以来的新情况:(1)从已有的市场促销案例看,首先降价的恒大集团取得了明显成效,民间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20家大型开发企业集团中,恒大的业务指标完成率最高。企业加快资金回笼可以抓住可能出现的低价拿地契机,没有必要通过延长产品的建设时间和销售周期来提高利润。(2)2009和2010年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在今后2-3年逐步发挥平抑房价的作用,为上海房价的总体稳定奠定基础。(3)2010年国税总局有关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政策,需要开发企业以充足的现金流做好应对准备;(4)这次调控的力度是逐步增强的,如果房价调整不能达到调控的效果,可能会有新的调控措施出台,具有不确定因素。
参考文献:1.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上海2010年房地产地产供应。
2.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
3.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贷款实施细则(试行)》
4.国土资源部明电印发《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国土电发[2010]28号)
建造工程学院 09秋季土木工程(2)
朱任怡王知印张雯菁王芳陈瑞雯
2011.2.20
第三篇: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一、东莞市房地产发展状况
在东莞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的带动下,全市房地产业继续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立项数量、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实际投入资金、实际销售面积等较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整个房地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然而当前房地产还处于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购房变得更加理性,因此研究购房者的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司进行了“东莞市住房消费状况研究”的市场调研活动,我们从东莞市常平镇的总体住房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民众对住房需求特点以及置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分析和研究。以此作为我司常平项目下阶段销售的市场依据。
二、宏观规划对常平房地产的影响
1、高水平的城市化目标,常平房地产业成为仅次于制造、物流为主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东莞市政府关于常平(2001~2020)经济发展战略预测: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2.16亿元、165.25亿元、428.61亿元;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分别为70、75和80左右。
2、常平的城市定位及重心南移的决策,使镇区南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常平房地产市场的热点。
根据常平镇新的城市规划城市性质为“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客流、物流中心、东莞市东部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商贸重镇”。规划常平镇2005年、2010年和2020年的城镇总人口分别为47.5万人、52万人、60万人左右;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基础设施配套人口分别按31万人、36万人和45万人计算。规划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31平方公里、36平方公里和54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主要向南,并适当向东发展,采取生活内聚、产业外延的拓展方式。
3、生态住宅将成为开发商及消费者共同关注的投资亮点。
常平镇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将其中2020年常平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为“一轴、两带、三心、五点”。规划常平城市景观体系为“一点十廊,五轴十六节点,三区七门户”,以“新城、碧水、绿脉”作为城市总体形象特征,将常平建设成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阳光中,绿、水、城共生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房地产市场分析
1、常平各个区域分析:
1)常平中元街及中心地段
沿中元街分布联邦大厦、星汇大厦、建汇大厦、好运广场、广裕中心,中心地段分布常阳花园、金地利、天鹅湖花园、丽景新园、明珠广场等,其座落于常平商圈区,整个区域以小户型,小面积为主,绿化率低,配套设施少,其成功销售的主要原因来自地段,地段决定它的价值,此区域楼盘极具投资性,投资价值高,回报快,出租率高,购买以香港本地投资客较多,部分买来住家,其交通购物方便,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是常平最繁华的商业圈。
2)西北面区域
西北面零星分布金美花园、蓝月湾、豪苑广场,北面为碧湖花园,并期主要以外销为主,开发以大户为主,大面积。主要针对香港人,新楼盘蓝月湾前期目标客源定位以港人为主。一期销售总结,本地人购买占80,本地人购房以三户为主,面积要求在大,对住户要求舒适、宽敞。作为住家,香港人以二房面积小购买较多,作为旅游渡假的落脚点,北面碧湖花园是居家、渡假的好去处,空气清新、环境污染小、配套设施齐全,注重环境,以中心湖为卖点,至力打造常平明星楼盘,该区域楼盘销售一直看好。
3)常平南面,常黄公路沿线区域
住宅空置严重,原有“外销”住宅的设计与需求日趋“内销”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南南零星分布金碧花园、紫荆花园、阳光山庄,产品有别墅,洋房售价不等,以中小户型为主,早期针对长香港业主,如紫荆花园购买者98为香港人,其产品户型设计针对港人设计,目前港人购房所占比例仅仅20左右,而阳光山庄2004年购房80为内地人,常黄公路沿线区域销售很不乐观,目前处于滞销局面,目前购买客户向本地内地市场延伸,其产品已不适应消费者需求。
4)常平东门区域,常平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向东门聚集,镇政府全力打造文化新城,一大批基础设施相继施工,如:铁路公园、广电中心、文化广场、中心广场、高尔夫球场、常平大剧院,因市场配套的大力支持,成为常平市场新地热点区域。加之政府全力扶植该区域的房地产,如东田丽园,旺角新城,04年一经推出就受消费者的相当大的关注,这与常平的规划是分不开的,成为常平打造文化新城的有力依托。
5)丽城开发商住居区,依托于隐贤山庄风景区的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为价值支撑,早期居家型物业的
第四篇: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两港一城”建设热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直接税收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相关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税收入,则占到3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支柱作用会更加明显。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但年后,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快速上涨的新一轮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实际需求支撑以及“跟涨不跟跌”的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我区房价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
自年开始,我区房地产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价在、、年分别同比上涨20.5%、30%和42%。目前,我区新建商品房均价已达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价已达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投机成份严重,中央将防范房地产风险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市也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调控房市:
中央:
——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建设部等七部委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规定各地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严控高档住房用地供应。
——房贷利率调整。3月16日,央行出台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规定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可将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高到30%,并实行住房贷款下限管理,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水平由5.31%提高到6.12%。
——房地产财税政策调整。国税总局、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发文,规定XX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同时规定凡在XX年6月1日以后购买非普通住房的,按3%全额征收契税。
——房地产发展目标调整。XX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宅为主”的“三个为主”楼市调控原则。
——房地产销售登记方式调整。市加强新建楼盘网上备案工作,于2月18日推出“网上二手房”试运转,增强房地产信息的透明度,并出重拳打击违规炒作房产的企业。
——房地产供应结构调整。大力调整供应结构,加大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供应。XX年市计划开工建设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各1000万平方米。
从短期看,宏观政策的调整将对我区的房地产投资建设带来直接影响,从而关系到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目标的完成;同时,平抑房价政策的出台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重,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将有较大程度的萎缩,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刹车”效应。
但从长期看,宏观政策调整必将有效剔除我区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因素,达到抑制投机行为、规范投资行为、鼓励居住消费的目的,有利于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将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开发量。通过调整房贷利率、税收政策,减少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成分,显露市场真实需求量,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开发量。同时,通过严格土地供应,有效防止过度开发的情况发生。
——缓解房地产业供求矛盾。通过加大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量,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满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房地产业的供求矛盾。
——适度平稳房地产价格。考虑到“两港一城”建设效应初显、浦东板块效应显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带来的房产升值效应,我区房地产价格仍将继续走高,但期房限转、税收调整、商品房网上登记等政策办法将有效稳定过快上涨的房价,使其涨幅趋于稳定。
三、积极应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基数相对较低,近期又迎来“两港一城”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从长远来看,我区房地产市场仍将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我区正在发展中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调整-巩固-提高的阶段,走向日趋成熟。为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工作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房价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维护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监测土地出让价格,新建商品房、存量房的交易价格;当前特别要重视加强对住宅类商品房价格的监测工作。加强房价的季度、分析预测工作,将出让土地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建商品房的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空置房面积及空置率,市场平均价格及变动情况和原因等列入分析内容。一旦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及时提出预警建议。
2、加强房地产项目的跟踪管理工作
建立房地产项目的跟踪联系网络,及时反馈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房地产企业根据政府土地供应计划经营房地产开发项目,并按照统一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来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严格对房地产企业有关用地、立项、规划、建设和销售手续的办理。把好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条件,对抽逃注册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无证或超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
3、有计划有步骤的规划房地产开发
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来开发房地产,根据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编制房地产开发计划,合理预留开发空间,以达到通过城市规划来引导房地产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化,培育和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房地产企业掌握市场状况,根据市场运行状况合理安排开发计划。
4、合理引导住房主体需求
中低收入职工、新增的城镇职工、城市化推进的人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镇中的困难家庭是社会上的住房主体需求。为满足这部分需求,市政府今年大力推进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两类住房建设,同时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我区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商品房开发向普通住宅建设倾斜,改善住宅供应,完善住宅功能,提高住宅质量。同时,结合我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际,引导居民对住房的理性消费,推动主体需求的合理化。
第五篇: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关注民生,让百姓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政协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为了深入了解榆林房地产市场起伏较大的原因,促进榆林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按照20xx年榆林市政协总体工作安排,环资委就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地产业的影响,向榆阳、神木、府谷等7个房地产市场较为完善的县区和市发改、房产、统计等8个相关部门及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征集相关资料,并在榆林城区进行了实地视察。为了切实搞好这次视察活动,视察前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视察路线、房产企业的确定、视察内容以及视察方法广泛征求意见。视察结束后,又召集榆林城区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就有关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住房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三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同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得到完善。
20xx年至20xx年10月份,全市共建成商品房面积210.6万㎡,完成销售面积136.8万㎡,空置面积74.0万㎡,空置率为35.2%,其中20xx年1-10月份全市建成商品房面积49.1万㎡,销售27.2万㎡。
20xx年榆林市区商品房均价1646元/㎡,20xx年涨至2300元/㎡,20xx年更是涨至高层4000元/㎡、多层3000元/㎡,20xx年1-10月份,高层3900-4100元/㎡、多层3000-3200元/㎡。尽管20xx年下半年以来成交量下降明显,但房价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受建材价格、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xx年特别是二、三季度以来,榆林城区楼市发生强势反弹,从低迷逐步走向火热,5-10月份刚性需求促成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平稳上扬。
经济适用住房也是影响榆林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20xx年--20xx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85.1万㎡,其中20xx年完成22万㎡;20xx年完成18.1万㎡,同比下降17.7%;20xx年完成45万㎡,同比增加了148.6%,安置住房困难户8510户。目前在建经济适用住房23万㎡,小高层均价2300元/㎡,多层均价约1800元/㎡,在房产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晚。在实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个县区申报了建筑面积7.7万㎡(1540套),总投资1.17亿元,其中榆阳区等5个县区已开工4.25万㎡、850套。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1、房价起伏较大,楼市回暖较快。榆林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撤地改市特别是2002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多以本土企业为主,一些经营思路、开发模式、营销策略、管理经验、广告宣传、市场定位、经济实力等方面较好的企业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撤地改市后房价涨幅的心理预期,加之中国宏观经济利好的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在“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的作用下,在某些大楼盘开盘时甚至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现象,各种因素导致榆林特别是榆林市区的房价起伏较大(见图2),充分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金融危机以来,榆林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20xx年全市共建商品住房空置面积按主体竣工口径计算约47.5万㎡,空置率约为63%,交易量大幅下降,开发量明显下滑。20xx年全市房地产上市交易面积67.6万㎡,交易额17.9亿元,交易面积较上年下降近40%,开发量下降10%,到20xx年第一季度,更是跌到了低谷,下降了63.1%。7县区20xx年第一季度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1%,到了第二、三季度强势反弹,7县区分别比上季度增长了54.8%、56.3%,促成今年二、三季度榆林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主要源自两大动力:一是去年一度低迷的楼市积压了的购房需求在今年上半年集中释放;二是救市政策效果显现。上半年为防范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增强了消费者的购房积极性。同时,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明显促进了房地产商的开发热情,进而引燃了20xx年三季度楼市的大爆发。同时,银行信贷支持也是助推房价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已达1092亿元,居全省第二,较年初增加206亿元,较年初增加137亿元,增长29.35%,同比多增76亿元,增量已相当于20xx年全年的181.7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93个和1.35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67亿元,较年初新增4亿元,其中,6月当月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4.15亿元。金融机构为积极配合国家启动和鼓励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增加了对居民消费的信贷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榆林房地产市场较快回暖。
2、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由于我市经济南北差异较大,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房产业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市仅有榆、神、府、定、靖、横等北部6县区有规模较大的房产市场,绥、米、子等南部6县区房产市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同时,房价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神木县20xx年-20xx年全县共建成商品房面积60万㎡,房价高峰时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房价达到5400元以上,南部县区的房价则普遍较低,基本和我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
3、投资型购房减少,消费者趋于理性。20xx年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房价的过快增长,导致很大一部分购房者把购房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助推了房价的强势上涨。但从20xx年第三季度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持续低迷,投资型购房客户明显减少,一些潜在的购房者也在持币观望。一部分经济基础好且在榆林房产投资中受益的人则到西安、北京等周边的一线、二线城市购房。消费者购房逐步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更是一种刚性需求在推动,泡沫成份在逐步减少,榆林的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4、土地价格大幅上升,土地开发成本提高。土地供应和土地储备是房地产企业进行房产开发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榆林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工作从2001年起实施,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严格化及供地方式的规范化,土地使用权供应方式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土地使用权供应也将由经营性用地招标挂逐步完善到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价格随着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水涨船高。房地产企业对土地需求比较旺盛,其土地价格逐步抬高,开发成本大幅上升(见表4):
2005年以前,榆林城区土地价格亩均价为57.43万元,而20xx—20xx每亩均价为207.4万元,20xx年亩均价94.1万元,基本与2005年以前持平,土地价格的变化正与榆林城区的房价基本吻合。据调查,20xx年上半年榆林城区房地产企业未参与土地竞拍活动,现在建和销售的商品房,是以前的储备土地。20xx年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企业均未冒然购地,他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宏观调控政策变化、房价走势等不确定因素难以作出准确科学判断,土地购买热情不高,对土地价格的心理预期不是很乐观,导致土地需求锐减,土地价格明显回落。同时土地购置费用上涨,土地开发成本大幅提高。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费用,从20xx到20xx年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从高速增长到大幅回落。20xx年至20xx年,榆林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土地购置费用快速增长,增速达到1.7倍;之后受市场影响,房地产投资热情减弱,使得20xx年至20xx年土地购置费用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41%。依据榆林市商品房屋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出来的平均销售价格(现价),从20xx年的2050元/㎡上升到20xx年的2394元/㎡,上涨了344元/㎡,涨幅达17%。从宏观政策调控的层面上来看,土地严控、银根紧缩、所得税预征都对开发商造成一定的压力。总体来讲当前支撑房价上涨有三大因素:一是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住房以旧换新、以小换大,住房的更新换代成为时尚。与此同时,20xx年股市持续低迷,存款利率较低,房地产市场恰恰成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是支撑房价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上看,随着近几年以来的土地储备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土地出让的透明度,增大了土地获取价格,从而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成本的上涨。三是受拆迁成本加大、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和工人工资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房地产投资成本。消费需求的改变使商品房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也增加了商品房建设成本,促涨了房价。土地开发投资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期准备,是将“生地”变为“熟地”资金的投入,进行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的过程。从20xx年—20xx年,每平方米土地开发成本由263元上升到794元,增加了531元。
5、房地产资金来源借贷比重增加,自筹资金比重减少。20xx年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本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到17%,到20xx年上升到33%;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的比重分别由51%、32%下降到20xx年的42%和25%。在省内其他地区房地产公司贷款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市房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稳中有升,也是我市支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20xx年国内贷款达到48%,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分别占到27%、25%
企业自筹资金和以定金及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来源下降,反映了房地产投资者和大多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人心的稳定及市场信心的重建都需要时间,目前房屋销售仍处于调整期。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实施政府干预,在有效地遏制了工业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加之中省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和“保稳定、保民生、保发展”目标的实施,榆林的房产企业逐步走出低谷,从第二季度开始,榆林的房地产受国家调控政策的推动,投资者信心显著增强,销售额明显增加,房地产业可以说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榆林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我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
1、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8年废除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市房地产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1998年到20xx年,房地产行业年均增长24%,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998年到20xx年,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不到1%上升到2.5%。由房地产开发投资到引致的相关产业经济增加值,可视为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率,1998年到20xx年榆林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间接贡献率从3%上升到10%。
2、房地产对投资增长的贡献。对经济增长贡献40%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贡献比重很大:
3、房地产业对消费增长的贡献。20xx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额4年平均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1%,是占消费份额最大的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经济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扩大房地产的投资和住宅销售是扩大内需不可替代的重要选择(见表7):
4、房地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20xx年—20xx年房地产税收呈平衡增长态势,净增加1976万元,房地产市场销售活跃。20xx年房地产税收711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42万元。20xx年1—10月份,房地产营业税入库9877万元,较去年同期6024万元增长的63.96%。20xx年1—10月份,房地产税收总额6256万元,较去年5349万元同比增长16.96%。
此外,房地产业对就业增长、相关产业的拉动等作用也非常明显。
从表8可以看出,20xx年全市房地产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2.87%,房地产税收对全市地方税收贡献较大,20xx年房地产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2.53%,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但实际上,与同期相比,净增加了198万元,仍处于上升趋势。进入20xx年,受房地产市场下滑的影响,房地产税收全年完成7116万元,占税收总收入的1.18%,较上年同期减少2742万元,所占份额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较大。20xx年1—10月份,房地产行业税收完成6256万元,同比增长16.96%,占税收总收入的1.21%。
四、对规范我市房地产的几点建议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有四大特征:政策方向对、政策配套性强、政策目标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政策作用符合市场改革方向。榆林房地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对于推动榆林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加快榆林房地产的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和监管。房地产业的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的消极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强化政府在房地产业中的政府职责,对于促进房地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稳定房价,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要在综合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基础上,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普遍都能接受的水平上,要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相一致,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要通过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来平衡房价,在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规划建设时机,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真正起到抑制房价作用;又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投放数量;既要满足城市低收入价层的住房需求,使他们“住有所居”,享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又要尊重市场规律,不宜过分扩大保障范围,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破坏市场发展规律。同时要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深入调研,摸清底子,科学合理供给,引导房价涨幅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二是定时发布房地产有关信息制度。要建立准确、真实的房地产统计信息渠道,用准确的信息数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房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要对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科学掌握购房需求信息,对购房的数量、户型、面积、位置、价格等相关统计信息进行定期发布,防止盲目建设,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有效解决供需矛盾,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权威、科学的获取信息的平台。
三是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目前,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29个,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开发企业12个,三级资质开发企业31个,四级资质开发企业73个,暂定资质开发企业13个,有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仅占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三成左右,且房地产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方面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太多也造成了监管上的难度和压力。因此,政府要重点支持一些诚信守法好、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市场认可度高、经营效益好的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他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培养造就几个全省、全国的品牌房地产企业,让他们充分发挥在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对那些经营管理差、技术水平低、有名无实且经营业绩差的小企业,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或进行转产、资产整合,根据自身的技术和优势,另辟生存发展空间。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秩序。要严格依法查处“小产权房”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小产权房”实质是违法建筑,违反土地管理法律、违反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法律,违反相关政策的违规房产。在国家未出台“小产权房”处理有关政策之前,对已建成并使用的要进行详细登记备案,对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取缔,以维护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秩序。
2、加强土地管理,确保房地产业的土地供需平衡。国土资源部今年上半年为回应广大网民对房价过快上涨的质疑,调查了全国有代表性的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取了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类型,620个案例中,销售房价最高的为45000元/㎡,最低为1130元/㎡,地价占房价最低例为5.3%,最高为58.6%。620个案例地价占房价比例平均为23.2%,356个项目比例在15%-30%之间,其中比例在30%以下的约占总数的78%。土地价格在房价中占有重要比例。因此,一定要加强土地监管,确保土地供需平衡,以抑制房价不合理上涨。一是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提高土地统征、储备和管理的能力,搞活土地二级、三级市场。依法打击非法炒买炒卖土地行为,盘活已出让土地,促使存量土地加快开发挖掘闲置土地的潜力。对闲置土地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和法律精神,严格按规定收取闲置费,闲置满两年以上的土地要无偿收回,打击奸商囤积土地谋取暴利的行为。二是规范土地市场,加大对划拨用地的监管力度。对因企业破产改制、单位拆迁改造等,对原划拨进行开发的,必须按原土地用途开发;如果要改变用途为经营性用地的,必须由政府收购储备,进行招拍挂出让;对以其他方式变相进行经营性开发的,必须严肃查除,坚决制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三是在土地交易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税费征收政策,防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四是做好征地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供地,从而稳定地价。五是压缩个人住房贷款,提高房地产公司银行贷款的门槛,从而预防房地产投资过热。六是信息要透明、公开。政府要及时公开土地供应信息、土地闲置空置信息、政府储备土地信息、房地产销售信息、房屋租赁信息及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情况等信息。七是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房地产抵押登记审批,对评估失真的抵押贷款不予审批登记。七是做好宣传工作。降低社会的心理预期,通过金融、税收等手段,有效抑制投资需求和超前需求。
3、开发理念要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房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开发理念要与榆林发展同步。榆林城市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使其暂时无法与同类发达城市的开发理念直接接轨。鄂尔多斯市现在人均gdp是1万多美元,超过北京、上海,创造了中国的奇迹。鄂尔多斯市除了能源的推动外,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强势增长也功不可没。据统计,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0%多,远高于榆林房地产业18.7%的比重。未来要使榆林房地产飞速发展,必须首先加快城市发展,让先进的开发城市理念进入榆林,带动榆林房地产更好地发展。榆林房地产开发必须顺应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走整体性、规模化发展之路。其中,政府必须强化其总体规划功能,否则必然导致开发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整个产业必然朝着品牌化的道路发展,其中尤其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和营销能力上。随着房市的日益成熟,消费者也是日益理性化,尤其是房地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着消费者必然倾向于投资那些愿意为消费者长远利益负责的开发商。所以,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重视品牌在营销中的重要性。随着市民对房地产开发品质要求的提高,房地产企业必须建立服务至上的理念:一方面在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地段、交通、规模、配套、价格、环境、户型以及今后的物业管理这些都要精心考虑。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今后服务意识,做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进行细致准确的产品定位,并采取多种销售手段,把目光转向售前、售中、售后各个阶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创新。
4、公开税费项目,规范税费征管行为。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土地出让金、税费三项合计流向政府的收入占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支出的59.42%。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共向房地产企业征收的税费共50余项:
其中一些项目的收取比例弹性较大,这就给某些政府权力部门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增大了腐败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财政收入,加重了企业负担,损害了政府形象。因此,政府要组成清查组,对所有税费项目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国家、省上明令规定缴纳的税费项目予以保留;对一些地方性或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相悖的要予以取缔,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减免一些收费项目,以减轻开发商负担,增大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动力。
5、加强城市配套建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对于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追求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住房的社区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作为消费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务员群体也位列其中,对住房配套问题给序了相当大的关注,买房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榆林开发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发展日新月异,但诸如中小学、蔬菜市场、金融等配套设施未能及时跟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部分人买房的积极性。随着市委办公小区等一部分党政机关办公大楼的相继投入使用,必将对榆林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是购房置业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加广大居民的收入,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和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和改善居住的环境和居住条件。
6、进一步放活二手房交易市场。目前,我市的二手房交易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规章制度、人员配备、交易场所等还不健全,交易量小,且很不规范,这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健康有序的房地产业离不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活跃和繁荣。因此,要加强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建立、工作机构的设立和人员的配备,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减免部分税费,以吸引广大居民加入到这一市场上来,不断完善和繁荣这一市场,以推动榆林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市的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对、政策目标准、政策力度大、政策配套完善、政策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市场,积极引导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