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路黄河大桥宽幅挂篮施工技术报告(DOC)

时间:2019-05-14 09:0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水路黄河大桥宽幅挂篮施工技术报告(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水路黄河大桥宽幅挂篮施工技术报告(DOC)》。

第一篇:天水路黄河大桥宽幅挂篮施工技术报告(DOC)

天水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宽幅挂篮的研制与应用.研究总报告——报告

(一)2001.10

一、工程概述:

天水路黄河大桥全长750米,主桥为57.5+3×105+5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兰州岸引桥(南引桥)为8×30=240米逐孔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忠和岸引桥(北引桥)为4×18.3=73.2米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忠和岸匝道为3×18.3米单幅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上、下部工程共计混凝土35118立方米。

南引桥位于曲线上,曲线转角81º59′42.3″(Z),切线长度T=313.013米,曲线半径R=300米,圆曲线长度LY=327.242米,缓和曲线长度LS=102.083米。上部构造为8×30=240米逐孔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按上、下行两幅桥分开设计,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等高度箱梁,梁高1.6米,箱梁按曲线设计。其中:K13+997—K14+176.237位于圆曲线上,K14+176.237— K14+237位于缓和曲线上。横桥向超高最大横坡6%,顺桥向K13+997—K14+150纵坡按2%—3%竖曲线变化,K14+150—K14+237纵坡为3%。标准断面桥梁全宽21.5米,加宽断面桥梁全宽24米,在K14+177—K14+237段内,右侧宽度由10.75米渐变至13.25米,两侧翼缘板宽度保持在2.5米不变。

主桥为57.5+3×105+57.5m=430m•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主桥按一幅桥整体式断面设计,采用单箱双室断面,支点梁高5.8m,此结构目前为西北最大。

跨中梁高2.4m,腹板厚40cm,顶板厚28cm,底板宽15m,翼缘板宽4.5m,桥面宽24m,主桥1号─12号截面位于缓和曲线上,由于考虑超高设置,故翼缘板坡度是变化的,忠和岸c—c匝道起点位于主桥悬灌段上,因此从115号─124号截面,桥面宽由24m变至25.224m,顺桥向箱梁顶面为直线(按3%纵坡设置),底面按2.5次抛物线变化。主桥悬臂施工梁段长度为3m和4m两种,箱梁设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筋。横向与纵向为Φ12.7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竖向筋采用Ø32精轧螺纹粗钢筋。

主桥下部构造采用“∏”型双薄壁墩,2米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桩长43米,目前为甘肃地区最大、最深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尺寸19×9.5×3m为甘肃地区水中最大、最深承台。

北引桥上部为4×18.3m=73.2m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上下行两幅桥分开,其右幅桥为直线桥。因主线与C-C匝道连接,右幅桥与C-C匝道在平面上为“人”字形。

二、国内现状:

国内刚构——连续梁桥施工中,主桥为57.5+3×105+57.5m=430m•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主桥按一幅桥整体式断面设计,采用单箱双室断面,底板宽15m,桥面宽24m,主桥1号─12号截面位于缓和曲线上,由于考虑超高设置,故翼缘板坡度是变化的,忠和岸c—c匝道起点位于主桥悬灌段上,因此从115号─124号截面,桥面宽由24m变至25.224m,顺桥向箱梁顶面为直线(按3%纵坡设置),底面按2.5次抛物线变化。主桥悬臂施工梁段长度为3m和4m两种,此结构目前为国内最大。

三、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针对宽幅挂篮及预应力箱梁的受力特点,摸索出一套宽幅挂篮的施工方法,以保证箱梁结构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保证施工质量,对其安全度、可靠度加以验证,为今后宽幅挂篮的施工提供施工经验。

四、关键技术:

1:挂篮内外模板的设计。2:挂篮走行系统的设计。3:挂篮前后上下横梁的设计。4:挂篮在缓和曲线段的施工。5:挂篮在箱梁加宽段的施工。6:挂篮静载试验。

五、攻关过程:

针对以上几个关键技术,我们承建此项目施工的四公司经理部技术人员分阶段进行技术公关和施工实践,于2000年11月底完成宽幅三角挂篮、菱形挂篮的设计工作,2001年6月5日对三角挂篮进行了静载试验,2001年6月21日对菱形挂篮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结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至此,挂篮施工过程全面展开,截止2001年11月17日4个“T”全部完成,施工过程顺利,安全可靠,质量良好。

六、技术成果:

通过技术攻关和施工实践,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几项技术成绩。

1、在施工方法上,在我局首次采用宽幅挂篮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的箱梁外观优美,线形流畅。

2、挂篮在缓和曲线段的施工。

3、挂篮在箱梁加宽段的施工。

4、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浇筑工艺,解决了底板翻浆,混凝土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气泡等技术难题。

5、挂篮滑移采用滑板和滑道,卷扬机拖拉,简单经济。

6、自行完成了宽幅三角挂篮、菱形挂篮的设计。

以上技术成果,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我局施工大吨位宽幅悬浇箱梁提供了许多好的经验。

天水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宽幅挂篮的研制与应用.挂蓝设计——报告

(二)2001.10

一、设计依据:

1、国道312线兰州柳沟河至忠和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二册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6)

二、主要技术性能:

1、适应最大梁重:200吨;

2、适应最大梁段长:4米;

3、梁高变化范围5.800米—2.400米;

4、最大梁宽:顶板:24米,底板15米;

5、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

6、挂篮全重:三角挂篮96吨、菱形挂篮114吨;

三、挂篮特点:

1、三角挂篮、菱形挂篮结构简单,受力明确

2、挂篮前端及中部工作面开阔,可以从挂篮中部运送混凝土,便于轨道的安装,以及腹板、底板钢筋的吊装、加工等工作

3、设有走行装置,移动方便,外侧模、底模可一次拆除,便于整体抽拉

4、取消了平衡重,利用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轨道,挂篮沿轨道行走

5、本挂篮所需材料为普通型钢,加工制作简单

6、挂篮的可利用系数:3.0

四、加工要求:

1、挂篮各部件多属组焊件,要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减少其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经校正后各种变形公差不得超过《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规定的允许值;

2、焊条选用:A3钢母材采用E43XX焊条,16Mn钢母材采用E60XX;

3、销座等重要受力部件,必须保证其焊接质量,焊后按技术要求探伤和张拉试验;

4、除图中有要求外,各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均为100;

5、各部件随时加工,随时组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构件表面涂一层防锈底漆,面层采用橘黄色漆;

7、挂篮出厂前要进行试拼装;

五、使用要求:

1、挂篮拼装后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测试弹性变形量;

2、挂篮作业时,所有后锚杆锚固力要调试均匀;

3、每次挂篮就位后,其前后吊带装置都要调试均匀,并派专人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挂篮施工属高空作业,待挂篮安装完成后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

5、为防止在灌注混凝土时的雨水侵袭,挂篮顶部应设防雨装置;

6、后锚位置根据梁段长度及坡度准确预留;

7、挂篮使用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规定作业;

天水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宽幅挂篮的研制与应用.施工工艺细则——报告

(三)2001.10

主桥为57.5+3×105+57.5m=430m•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主桥按一幅桥整体式断面设计,采用单箱双室断面,支点梁高5.8m,跨中梁高2.4m,腹板厚40cm,顶板厚28cm,底板宽15m,•翼缘板宽4.5m,桥面宽24m,主桥1#─12#截面位于缓和曲线上,由于考虑超高设置,故翼缘板坡度是变化的,忠和岸c•匝道起点位于主桥悬灌段上,因此从115#─124#截面,桥面宽由24m变至25.224m,顺桥

向箱梁顶面为直线(按3%纵坡设置),底面按2.5次抛物线变化。主桥悬臂施工梁段长度为3m和4m两种,箱梁设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筋。横向与纵向为Φ12.7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竖向筋采用φ32精轧螺纹粗钢筋。

二、挂蓝组成:

挂蓝由承重系统,底模系统,侧模系统(内、外),走行系统,后锚系统组成。1、承重系统

每个挂蓝有三片三角形组合梁,三角组合梁由[]45a主梁和立柱[]36a,斜拉带(箱形)及联系角钢组成,三角形组合梁下设支座和滑道。

⑴后下横梁采用桁架结构,浇筑砼时在底板上设置4个吊点,走行时两端设吊点吊在后上横梁上。

⑵前下横梁:浇筑砼时设6个吊点与前上横梁相连接。•设计时只按最外侧两吊点考虑,故设置成桁架结构。

⑶前上横梁:采用桁架结构,与主梁栓接,同时有斜向支撑及平联与主梁相连接,防止其失稳。

⑷后上横梁:斜向有Ⅳ级钢与立柱联结,同时与主梁栓接。在两端头用吊带与后下横梁相连接。2、底模系统 ⑴底模长5.0m,宽15.0m,•在砼浇筑时承担钢筋砼重量及施工机具重量,并兼做施工操作平台。

⑵底模纵梁:前后两端分别栓接于前、后下横梁上,腹板处由2[30组成,底板处由[30组成。3、侧模系统

外模采用[120槽钢及∠75角钢做成桁架,模板为厚68mm的大块钢模,钢模面板采用5mm冷轧钢板。桁架采用[120及角钢组成,在边跨支架采用可调坡式支架,中跨支架采用固定支架,架与模板采用焊接,侧模用滑梁悬吊,滑梁与桁架采用栓接,•内模由[120槽钢及∠50角钢做成桁架,上铺5cm组合钢模,桁架由滑梁悬吊于前上横梁及已成型砼上。4、走行系统

分为三角形组合梁走行系统,侧模,内模走行系统。

⑴三角形组合梁走行系统,在每片梁中部设有滑块,后面设平衡导向轮,箱梁顶面设滑道,向前移动。

⑵侧模走行系统:外模走行,在滑梁上装滚动轴,随着主梁的前移将带动侧模及滑梁前行,内模走行与侧模走行相同。5、锚固系统

后锚采用 32精轧螺纹粗钢筋,防止主梁倾覆。

三、0#.1# 段施工:

悬臂施工过程中,挂蓝两边对称移动,浇筑砼时,两块件砼相差不得超过30T。所有预应力的施加都要在砼强度达到85•%以后进行。

1、托架搭设:在墩身最后一节时按设计标高将预埋件安放好,拆模后,按设计图将托架搭设好,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同时应考虑沉降量。2、底模铺设:在托架上按设计图铺设好底模,同时按设计标高控制底模顶标高。

3、侧模安装:0 #块及1 #段侧模利用挂蓝侧模,用缆索吊将侧模吊装就位,就位后,用碗扣脚手将翼缘下口支撑牢固,以防其倾覆。其模板纵横轴线与墩身轴线相吻合,侧模两侧用拉条和内撑加固,以保证其整体刚度和结构尺寸。

4、内模安装:采用组合模板和内模支架支撑,并用拉条与外模相连,保证结构尺寸。

5、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灌注。

四、挂蓝的安装:

1、待砼强度达到85%以后,在1 #段上铺放滑道,其下平放垫梁以进行找平,滑道上安放滑块。

2、吊装后上横梁进行焊接,注意在焊接时保证上、下两面在同一直线上。

3、安装主梁及立柱、斜拉带、三角架平联及斜拉,进行调试,将后上横梁平联安装好,并用后锚系统锚固好。

4、安装前上横梁于主梁端头,完毕后应及时安装斜撑及平联。5、注意在安装时,所有栓接的螺栓型号及不同钢号不得混用,按设计进行安装,平、斜垫圈应配齐,并注意其方向性,同型号螺栓松紧程度一致,后锚杆用测力板手每根拉到15T。

6、拆除1#段三角托架,临时底模,此时侧模承重于腹板拉条,拉条此时保证有不少于8根。(Φ16拉条)7、在地面将底模系统拼装好,调试合格后,分别在后上横梁,前上横梁挂滑车组,用卷扬机提升后下、前下横梁,将底模系统提升到拉,安装后吊杆及前吊杆。注意,底模必须与底纵焊结牢固,并且底模拉筋须焊接牢固。

8、滑梁安装时先安装一侧,脱模后滑梁承担侧模系统重量,用卷扬机拖移到位,完成后再装另一侧。

9、至此,挂蓝安装完毕,调试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立模,浇筑砼。

五、挂蓝移动:

1、挂蓝移动须张拉完成后方可进行。

2、先将承重的各吊杆松开,以使倒链承受各杆件重量,用千斤顶将后上横梁顶起,用卷扬机(或倒链)将滑道拖移到位,松开千斤顶。

3、脱侧模,并且用不得少于2根Ⅳ级钢将滑道锚位。

4、松开主梁的后锚杆,用慢速卷扬机或倒链将主梁拖移到位,同时,随着主梁的前进将带动底模系统,侧模系统及内模系统一起前进,注意在主梁前进的同时,为了安全不少于2•根后锚杆将主梁锚住。但不得锚得太紧,随着主梁的前进,锚杆也将交替前进。

5、全部系统就位后,穿入吊杆,并用千斤顶将后锚杆装好,不得少于5根,并用测力板手将Ⅳ级钢张拉15T。

6、调试,测量中线及标高,合格后,用千斤顶将底板后吊杆张拉15T,使底板与砼面密合,侧模系统后吊杆也同千斤顶张拉15T,使腹板与侧模及翼线板与模板密合,不得留有缝隙,同时将前下横梁、滑梁各吊杆都上紧,并且各吊杆受力均匀。

7、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予留孔对挂蓝不适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扭杆穿入孔洞。

8、底板后吊杆预留孔洞Φ110,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9、立模、绑扎钢筋、安装管道。10、复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11、等强张拉以后,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段的施工。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在挂篮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铁路桥梁安全技术细则》(TBJ403-8Y有关章节及设计文件有关要求)。

2、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组织全体人员详细讨论,明确各施工阶段挂篮施工特点,安装方法与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免因顺序错误发生事故。

3、起吊挂篮部件及其他重物时,应先提升10-20cm,•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继续起吊,起吊杆件必须有固定的信号指挥,旗语准确,传闻迅速,吊件下严禁站人。

4、挂篮须等0#段张拉压浆,竖向防倾覆筋张拉后方可安装。灌筑砼时两端挂篮必须对称施工,混凝土非平衡重差不带得大于30T。灌注时宜由前向后进行浇筑;

5、待新筑梁段纵向张拉、压浆等强后,方可移动挂篮,移动前应检查该拆换部分是否要妥善完成,是否增加临时联系。移动时须均匀平衡,左右同步,方向顺直;主梁前端要及时加垫、后端设锚压紧,以免倾覆。外侧模及底模的分离、调整,宜用倒链把下锚梁挂在外滑梁上。拉杆端头施顶,设保险垫,须使外侧和内侧Ⅳ级钢受力相近。

6、必须严格控制挂篮和箱梁施工荷载,及时清理物件。

7、可按需要增设照明、梯子、步板、拉件、安全网、风雨篷、操作台,工作人员按规定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8、根据进度需要,养护锅炉等设施也应尽可能与0#段中必对称布置。9、施工前应检查清点新需工具、材料,对起重设施须试吊,或检查其摩损状态,不合格的须更换。使用倒链滑车时,应慢慢地拉紧,待链条受力后再检查各部分的变化,确认状态良好后方可继续工作。10、对予留孔,予埋件的定位要精心施工,认真检查;

11、挂篮在使用中的改变设计或改变工艺操作顺序,一般由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批准,重大的须报处总批准,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

12、每个墩首次安装挂篮除分队自检外,安质、技术抽查,认为合格后方可灌注砼。其余梁段挂篮移动就位后,分队也应组织检查验收,并在工程日志上做出记录。

13、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为便于工作、某些工序需作调整必须经处指挥部技术负责人批准;

14、为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各部门间应由领导统一指挥,任务明确,减少内耗,安排工序流程科学合理,团结一致,精心施工,确保各项指标按期完成。

七、Ⅳ级钢吊杆安装工艺

1、Ⅳ级钢吊带应放置在平坦、干燥处,严禁在其上旋转重物及踩踏,下料或切割不得使用氧焊、气割、电焊打火,均须用钢据或砂轮切割机;

2、不标准Ⅳ级钢两侧突出的棱应用手动砂轮打平,以利螺帽及连接器连接。

3、未经张拉的Ⅳ级钢不得安装在挂篮上。4、在安装前应将防护塑胶管套于Ⅳ级钢上再安装;

5、安装时,严禁与顶板、模板相抵,在安装及施工中吊带严禁打火、受弯;Ⅳ级钢接长时,各吊杆伸入连接器长度应相同,并用红油漆标出,以便检查。

6、所有螺帽下垫片,螺帽及连接顺丝扣必须上满; 7顺序:

1)先将垫圈及螺帽放入连接座(前下横梁处)内,再将Ⅳ级钢带上波纹管,下端穿入并转动到丝扣满为止;

2)后另一端装上连接器;

3)再将Ⅳ级钢带上波纹管穿入前上横梁吊孔后再转动与连接器上满; 4)外侧单根装上连接器、垫片、螺帽扩撑YG60千斤顶和顶帽;内侧单根装上垫圈、螺帽、扁担梁及垫圈和螺帽后再将两个30T千斤顶放于两侧。

5)4个吊杆同时张拉,受力均匀,将底板调到位后,并防滑。

上紧顶座螺帽,•

天水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宽幅挂篮的研制与应用.静载试验——报告

(四)2001.10

一、主桥工程概况

天水路黄河大桥主桥下部构造采用“Ⅱ“型双薄壁墩,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主桥为57.5米+3×105米+57.5米=43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桥按一幅桥整体式断面设计,主桥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纵向预应力采用19Φj12.7钢绞线,锚具采用VSLEC-19型锚具,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吨位为261.6T,横向预应力采用5Φj12.7钢绞线,固定端锚具采用WSLS5-5型锚具,张拉端采用WSLS5-5型锚具,钢束采用一端单根张拉,张拉吨位为13.8T,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精扎螺纹粗钢筋,锚具采用YGM-32型锚具,钢筋采用一端张拉,单根钢筋张拉吨位为54T,主桥结构采用单箱双室断面,支点梁高5.8米,跨中梁高2.4米,横桥向箱梁底板宽15米,底板保持水平,顶板宽24米。顶板按横坡及超高设置,顺桥向箱梁顶面按3%纵坡设置,底面按2.5次抛物线变化。主桥悬臂施工梁段长度为3米和4米两种,合龙段长度为2米

二、各墩挂篮分布情况:

本桥挂篮采用两种形式挂篮,三角挂篮、菱形挂篮。三角挂篮应用在10号墩、12号墩,菱形挂篮应用在9号墩、11号墩。静载试验的墩号为10号墩、11号墩。

三、试验目的:

通过加载试验,实测挂篮变形值,验证设计参数和承载能力,以指导施工,并为悬浇施工高程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四、加载注意事项和布置:

1、加载试验中各项工作应分工明确,由专人统一指挥,视镜人员及记录人员应分别专人负责。

2、应安排专人查看后锚点及前支点、吊带、吊杆及连接处在每加载完毕后15分钟后的变化情况,做好情况记录。

3、加载试验前应组织人员先检查挂篮各连接处,如后锚点、吊点等位置是否妥当完好。

4、加载指挥应有专人负责,起吊前应先试吊,确定无误后再吊起并慢慢地放置在指定的底模平台上。

5、由于加载所用杆件较长,在起吊及放置过程中,严禁碰撞底模平台的吊杆。

6、本次挂篮加载试验主要对主要杆件:三角架、菱形架、后锚力、前上横梁、前上桁架、挂篮的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等进行观测。

7、挂篮后锚点必须锚固可靠,固定用的精轧螺纹钢筋必须有足够的拉力。

8、挂篮加载立面布置。

五、加载方法:

1号段混凝土重量:69.92M3×2.5T/ M3=174.8T其中:包括底板、腹板、顶板.底板重量:75.375T 三个腹板重量:3×17.4T=52.2 T 顶板重量47.225 T(两翼缘板重量2×11.813T=23.626 T)

翼缘板砼重量分配到前上横梁2个吊点处,内吊点3T,外吊点2.906 T,(吊点共计4个)在挂篮安装完毕进行加载。

加载重量为:在挂篮安装完毕进行加载,内模重量12T加1号段砼重量174.8T,共计186.8T,其中翼缘板荷载为点荷载,内侧每点3T,外侧每点2.906T,挂篮底板上加载重量为165.17T。

+75.375T +23.599T +12T +52.2T +11.813T(底板)(内顶板)(内模)(腹板)(翼缘板前端)加载:0 75.375T 98.974T 110.974T 163.174T 174.987T-11.813-52.2-12-23.599-75.375(翼缘板前端)(腹板)(内模)(内顶板)(底板)卸载:174.987 163.174T 110.974T 98.974T 75.375T 0

六、观测仪器

挂篮变形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七、挂篮变形值理论计算: 挂篮加载吨位按165吨计算 吊杆计算:

底模平台吊带按前下横梁6根直径32mm精轧螺纹钢计算。10根精轧螺纹钢计算。10根精轧螺纹钢按平均受力计算。直径32mm精轧螺纹钢长度L=25米

N=165+19.7=184.7T L=NL/EA=184.7×104×25×1000/2.1×1011×3.14×0.0162×10=27mm

八、挂篮静载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资料分析,11号墩南端菱形挂篮主梁非弹性变形平均为1mm,弹性变形平均为10.5mm;底板非弹性变形平均为4 mm,弹性变形平均为12.7 mm(已扣除吊杆弹性变形值18 mm)。10号墩南、北端三角形挂篮主梁非弹性变形平均为2.1mm,弹性变形平均为17.1mm(已扣除吊杆弹性变形值16mm);底板非弹性变形平均为1.8mm,弹性变形平均为12.5mm。

11号墩南端底板非弹性变形比主梁多3 mm,弹性变形比主梁多2.2 mm,符合理论分析和计算规律。10号墩南、北端出现底板变形比主梁变形小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受测量精度、压载偏差的影响,应予以修正,根据三角挂篮结构简单、刚度较小的实际情况,可定为底板非弹性变形为3 mm,弹性变形为20 mm。为加快施工进度,9号墩、12号墩及11号墩北端挂篮施工中不再做挂篮预压而直接采用10号墩两端、11号墩南挂篮静载试验结果作为相应施工时预拱度中挂篮施工变形值。

10号墩两端挂篮在2号段施工预拱度中挂篮变形值按20 mm计算;12号墩两端挂篮在2号段施工预拱度中挂篮变形值按23 mm(包括非弹性变形3 mm)计算;9号墩两端挂篮2号段施工预拱度中挂篮变形值按18 mm(包括非弹性变形34mm)计算;11号墩北端挂篮在2号段施工预拱度中挂篮变形值按18 mm计算;南端挂篮2号段预拱度中挂篮变形值按14 mm计算;其余各段挂篮施工变形值应根据2号段挂篮弹性变形和各段施工荷载、自重与2号段施工荷载及自重的比例进行计算确定,并在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调整。

天水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宽幅挂篮的研制与应用.缓和曲线段施工——报告

(五)2001.10

天水路黄河大桥全长750米,线形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构成,搭配合理,形式优美,其中主桥南岸边跨57.42米,包含有41.241米的缓和曲线,因为是距地20余米的高空挂篮施工,不同于结构形态不可改变的地面放样,这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施工困难,现就放样的抉择议论如下。

一、方案比选

缓和曲线有许多种放样方法,其中偏角法,极坐标法、切线支距法较为常用。现将各种方法优化比评如下。

(1)偏角法,由偏角法理论可知,偏角法放样过程中误差容易传导,达不到利于控制精度。为了降低放样误差,对支镜点的定位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我们是对梁体进行施工,凡是在梁体上施工过的人都知道,梁上的点会因施工及天气等原因过一段时间就会一有定的漂移,这种漂移虽然符合放样终状态要求,但对偏角法施工放样及为不利,为了克服这些不利条件,每次放样前都必须对支镜点重新精确定位,一般情况下,拉钢尺误差2mm左右,经纬仪对点误差1mm左右,支镜点会因定位过程复杂,不仅精度越来越低、误差积累越来越大,而且因过程过于繁琐而易于出错,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最好不要采用。

(2)全站仪的极坐标法放线精度比较高,误差不累积,不传导,放样效果较好,其缺点三全站仪本身受天气、时间的制约比较大,且全桥只有一台全站仪,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全站仪“分身无术”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工地就只有等待,虽然有效放样时间未变,但增加了放样等待时间,这就大大增加了放样成本,所以也不易使用。

(3)切线支距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放线方法,误差不累积,使用放线工具简单,过程清晰,放线过程易于控制,可操作性强,现以此法对本桥放样过程进行简述。

二、总述

(1)由切线支距法基本原理可建立如下坐标系:(图一)

桥轴线Xy放样点l(4)l′lY0.167(图一)0.167(图二)以本桥为例,分析X方向的误差,如图所示:(图二)可知L`—L=0.003m 误差纵向为3mm 由计算可知: Y`=0.239 沿垂直与底板轴线的A点定出A`点,调整挂篮头部使其与桥轴线重合,如图所示:(图四)

AA′△xyy′l1A挂蓝底板形心线L2挂蓝底板形心线桥轴线悬灌段施工缝悬灌段施工缝L2(图三)桥轴线L2(图四)定位纵向距离L,并沿其垂直方向量出ΔY即可. ΔY=L2/6RL0

(二)具体实施

一、总述,实际放样过程中,因挂篮底板的形心是可变的,所以放样过程中和地面的放样是不同的,且在X方向挂篮移动一段距离后,挂篮的轴部已经偏离了桥轴线,也就说我们的控制线和点已不是挂篮的实际工作线和点,这样放样且必有一个系统误差,而此误差决定过程和方法也无法再和普通地面相同。这个误差也同时是检验此法的可用性的必要条件。现以最不利情况为例进行一次误差放样全过程分析。分析如下:(图五)(本桥R=300M L0=102.84)

(1)先将底板的轴线用黑线标出,用钢卷尺按里程大约定出A点,然后调试挂篮,让A点基本与轴线重合,然后用钢尺精确定出A点,并使A点和桥轴线完全重合。(2)

△xyy′l1AL2挂蓝底板形心线悬灌段施工缝桥轴线L2(图五)L=35.321 L`=35.324 L`=arctg0.239/35.324 Y = cosA×Y` =0.23899 ≈0.239 也就是说垂直于桥轴线或垂直于底板轴线量取y`对误差的贡献近以可无,而垂直于本桥轴线量取y`是无法操作的,垂直于底板轴线则轻而易举。ΔX=1.45*10-3 既此种方法造成的x方向的误差绝对部会为2mm加上Δ点里程误差,误差绝对不会超过5mm,且为轴线差。

由以上分析可知,此种方法完全可保证施工精度。

天水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宽幅挂篮的研制与应用.加宽段施工——报告

(六)2001.10 主桥为57.5+3×105+57.5m=430m•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主桥按一幅桥整体式断面设计,采用单箱双室断面,支点梁高5.8m,跨中梁高2.4m,腹板厚40cm,顶板厚28cm,底板宽15m,翼缘板宽4.5m,桥面宽24m,主桥1号─12号截面位于缓和曲线上,由于考虑超高设置,故翼缘板坡度是变化的,忠和岸c—c匝道起点位于主桥悬灌段上,因此从115号─124号截面,桥面宽由24m变至25.224m,顺桥向箱梁顶面为直线(按3%纵坡设置),底面按2.5次抛物线变化。主桥悬臂施工梁段长度为3m和4m两种.12号墩北端悬浇段从7号段至14号段,箱梁底板右侧逐渐加宽,腹板随着向右平移,加宽数值为7号段0.5厘米、8号段0.9厘米、9号段2.9厘米、10号段7.4厘米、11号段15.4厘米、12号段28厘米、13号段46.2厘米、14号段71.6厘米。这种变化在我们的施工经验中还未遇到过。没有可参考的施工事例。它带来的难度有以下几点:

1、悬浇箱梁梁段的竖向预应力筋,从7号段开始应按曲线布置。

2、挂篮右侧的上、下连接系,底模的重新组拼一次。

3、挂篮的滑道及主梁应与桥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这样设置才能使挂篮滑移到位。

4、挂篮滑移中的安全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施工中我们改进挂篮的设计:

1、挂蓝移动须张拉完成后方可进行

2、待砼强度达到85%以后,在须加宽梁段上按预先计算的夹角和尺寸铺放滑道,其下平放垫梁以进行找平,滑道上安放滑块。

3、将右侧上横梁按两点支撑于箱梁翼缘板上。三角架两侧用10吨滑车拉紧,防止三脚架倾斜。

4、挂篮的侧模、底模、内模后端解除约束,离开梁体10厘米左右,用吊杆及滑车重新将侧模、底模、内模锚固于梁体的后端。

6、注意在安装时,所有栓接的螺栓及不同钢号不得混用。

7、在地面将底模系统拼装好,调试合格后,分别在后上横梁,前上横梁挂滑车组,用卷扬机提升后下、前下横梁,将底模系统提升到位,安装后吊杆及前吊杆。注意,底模必须与底纵焊结牢固,并且底模拉筋须焊接牢固。

8、至此,挂蓝安装完毕,调试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立模,浇筑砼。

五、挂蓝移动:

2、先将承重的各吊杆松开,以使倒链承受各杆件重量,用千斤顶将后上横梁顶起,用卷扬机(或倒链)将滑道拖移到位,松开千斤顶。

3、脱侧模,并且用不得少于2根Ⅳ级钢将滑道锚位。

4、松开主梁的后锚杆,用慢速卷扬机或倒链将主梁拖移到位,同时,随着主梁的前进将带动底模系统,侧模系统及内模系统一起前进,注意在主梁前进的同时,为了安全不少于2•根后锚杆将主梁锚住。但不得锚得太紧,随着主梁的前进,锚杆也将交替前进。

5、全部系统到位后,穿入吊杆,并用千斤顶将后锚杆装好,不得少于5根,并用测力板手将Ⅳ级钢张拉15T。

6、调试,测量中线及标高,合格后,用千斤顶将底板后吊杆张拉15T,使底板与砼面密合,侧模系统后吊杆也同千斤顶张拉15T,使腹板与侧模及翼线板与模板密合,不得留有缝隙,同时将前下横梁、滑梁各吊杆都上紧,并且各吊杆受力均匀。

7、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予留孔对挂蓝不适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扭杆穿入孔洞。

8、底板后吊杆预留孔洞Φ110,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9、立模、绑扎钢筋、安装管道。10、复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11、等强张拉以后,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段的施工。

天水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宽幅挂篮的研制与应用.主桥施工监控实施方案——报告

(七)2001.10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安装程序与成桥后的主梁线形和结构恒载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施工阶段随着桥梁结构和荷载状态的不断变化,结构内力和变形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对桥梁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详尽的分析和实测验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结构变形、应力加以控制,以确保设计的施工过程得以准确实现。

1、天水路黄河桥简介

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天水路黄河大桥主桥是兰州市区修建的第一座大跨度刚构桥。该桥结构新颖、造型美观、科技含量高。它的兴建对甘肃省的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兰州市及甘肃省经济的腾飞。该桥全长743.20米,其中主桥长采用57.50m+3×105.00m+57.50m五跨连续刚构桥。

天水路黄河大桥主桥:主桥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采用单箱双室断面,支点梁高5.8米,跨中梁高2.4米,横桥向箱梁底板宽15米,底板保持水平,顶板宽24米。顶板按横坡及超高设置,顺桥向箱梁顶面按3%纵坡设置,底面按2.5次抛物线变化。采用50号混凝土,其轴心抗压设计强度Ra=28.5Ma, 轴心抗拉设计强度Rl=2.45Ma,弹性模量Eh=35000Ma.纵向预应力采用19×Φj12.7钢绞线,锚具采用VSLEC-19型锚具.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吨位为261.6T.钢束张拉控制方式为张拉力与钢束引伸量双控。横向预应力采用5×Φj12.7钢绞线,固定端锚具采用WSLS5-5型锚具,张拉端采用WSLS5-5型锚具.钢束采用一端单根张拉,张拉吨位为13.8T,钢束张拉控制方式为张拉力与钢束引伸量双控。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精轧螺纹粗钢筋,锚具采用YGM-32型锚具,钢筋采用一端张拉,单根钢筋张拉吨位为54T。主桥主梁纵、横向预应力钢束,其标准强度为Ryb=1860Mpa,公称直径为Фj=12.70mm,截面面积为98.71mm2,弹性模量E=1.9×105Mpa,钢束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 Mpa。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32 mm精轧螺纹粗钢筋,其标准强度为Ryb=750Mpa,张拉控制应力采用0.75Ryb,张拉控制力Ny=530.8KN.锚具采用YGM-32型锚具.钢筋张拉采用一端张拉,单根钢筋张拉吨位59.4吨,张拉时以张拉力控制。主桥悬臂施工梁段长度为3米和4米两种,位于缓和曲线段的主梁梁段长度为路线中心线处的长度,施工缝沿曲线径向设置,中、边跨合拢段长度为2米。

主桥下部构造采用“Ⅱ”型双薄壁墩,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主桥主墩墩身采用40号混凝土,过度墩盖梁、墩身采用30号混凝土。主墩承台、基桩采用25号混凝土。端支点采用KPZ系列抗震盆式橡胶支座,梁端采用J75系列桥梁伸缩缝。桥面铺装采用8厘米沥青混凝土铺装。

设计基本烈度8度,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车——120。

2、刚构桥施工控制系统

对于悬臂施工的大跨度桥梁结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安装程序与成桥后的主梁线型和结构恒载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施工阶段随着桥梁结构和荷载状态的不端变化,结构内力和变形随之不断变化,且变化幅度值较大。因此需要对大跨度桥梁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详尽分析和实测验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结构变形、应力加以控制,指导施工实践,以确保设计的施工过程或适当调整后的施工过程得以准确实现。

在大跨度桥梁的施工设计时,尽管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一施工状态的预应力张拉值和主梁挠度值,但是按这种设计值进行施工时,其实际结构的每一状态未必能达到设计值,既所谓不一致的困难问题。引起这种不一致的主要因素: 1)在设计时诸如材料的弹性模梁、截面特性、构件自重、临时施工荷载、徐变收缩参数等设计参数的选择不可能与实际结构所对应的完全一致。

2)3)预应力实际效果、挂篮荷载及变形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包括季节平均温差和日照温差,空气湿度的影响,特别是季节温差对混凝土徐变和收缩早期发展的影响在设计时往往无法估计。

第二篇:悬臂挂篮施工技术总结

悬臂挂篮施工技术总结

【摘要】 连续悬浇箱梁挂篮施工是桥梁施工的重点及难点,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

【关键词】悬浇箱梁 挂篮施工 技术 总结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挂篮是一个能沿梁顶滑动或滚动的承重构架。挂篮锚固悬挂在已施工梁段上,为下一节段施工作业提供空中平台。完成一个节段施工后,挂篮即可前移并固定,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如此循环直至悬臂灌注完成。

2.施工准备期间的质量控制

首先尽快熟悉图纸,了解设计原理、意图。特别是0#块件的临时支撑和临时固结、标准段施工、合拢段的锁定形式、边中跨的合拢顺序。根据图纸实际情况,初步验算各控制部位的应力。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0#块施工

0#块施工主要包括支撑搭设、模板施工、预压、钢筋绑扎和预应力管道布设、混凝土施工及其预应力张拉、压浆。临时支撑和临时固结设置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在悬浇施工阶段承受“T”构的荷载,避免永久支座参与受力或只受部分垂直力;其次是满足施工时的稳定,对梁体起到约束作用,防止因施工偏载而产生的倾覆。临时支撑和临时固结常用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墩顶埋钢筋(或精轧螺纹钢)和墩顶设置硫磺砂浆或混凝土,墩顶设置砂筒和预埋钢筋,钢管支撑并在其内设置预应力钢束,钢管支撑中根据承台尺寸大小有垂直设置和斜向设置,根据不同的施工工作面,设置不同的形式,只要满足实际施工荷载方可。为了消除指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校验弹性变形值,检验支架的强度和稳定度,需要对支架进行压载,一般考虑采用沙袋进行等载压载,注意布设观测点并利用观测值对模板标高进行适当调整。

预应力钢材及锚具进场后应按批次验收。验收时,应检验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方法及标志内容是否齐全、正确;钢材表面质量及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经运输、存放后有无损伤、锈蚀或油污,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复验。纵向塑料波纹管接长应用大一号的波纹管旋入连接,每端旋入长度不小于25cm。

混凝土采用C55商品混凝土,通过汽车混凝土输送泵泵送至0#块顶面进行浇注。混凝土浇注由0#梁段中心分别向1#梁段分层浇筑,应遵循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顺序,同时在浇注过程中,墩柱两侧、桥中心线两侧应对称进行。混凝土振捣要紧随浇注顺序,随灌随振,不得漏振。箱梁钢筋密布,波纹管纵横交错,振捣困难,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时应高度重视,尤其在锚固块和腹板下倒角处等阴角部位,必须采取措施精心振捣,确保梁体混凝土内实外光。

3.2悬浇块件施工

3.2.1挂篮

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行走系统均采用轨枕和反扣轮,无论何种挂篮,其强度、刚度、稳定性、累计变形量都要满足条件。挂篮和模板的总重量控制在块件重量的0.3-0.5之间。挂篮拼装完后需要对其进行预压,对挂篮的主桁架、横梁、吊带进行应力和变形测定,测量挂篮的弹性变形,消除非弹性变形。挂篮预压荷载按照悬浇最重块件120%计算。

3.2.2标准件施工

挂篮拼装完成后,对结构螺栓、焊缝、杆件数量、规格等进行仔细检查,合格后进行加载预压的目的是检验挂篮的承载力和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试验前编写试验大纲。按要求分级加载,并监测结构变形,测得数据与计算进行比较,然后逐渐卸载,并测量结构回弹变形量,根据实测变形值确定挂篮底模的预拱度。

悬浇箱梁标高的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到成桥后的整体线性。标高控制主要包括挂篮前移的定位标高(箱梁设计标高、施工预拱度、成桥后的预拱度、挂篮的变形)、块件浇注后的标高、预应力张拉后块件标高

钢筋加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下料成型和绑扎,正确理解各种钢筋的作用及其受力原理,并确保底、腹、顶板的钢筋连成一个整体。为了使后浇混凝土不引起先浇混凝土开裂,消除后浇混凝土引起挂篮的变形,箱梁混凝土的浇筑采用一次浇筑,由悬臂端向内浇筑,并在底板混凝土凝固前全部浇筑完毕,也就是挂篮变形全部发生在混凝土塑性状态之间,避免裂纹的产生。

块件预应力施工完成后,松开已完成块件和挂篮的连接件,特备是后锚部分的连接件,检查预埋螺栓和轨枕的固定、反扣轮的销轴、同一个挂篮的两个主桁架之间的连接情况,对称同步前移挂篮。同一个挂篮的两个主桁架前移的速度要一致,否则容易造成挂篮的扭曲变形。

悬浇块件全部完成后,进行挂篮结构拆除,在最后浇注梁段的位置,先在模板上设置吊点,按拼装时的相反顺序拆除挂篮的底篮及模板系统。陆上挂篮使用汽车吊直接拆除,水上挂篮首先在桥面上设置卷扬机,先拆除挂篮的底篮及模板。然后将挂篮主桁后退至墩顶位置,再使用汽车吊按拼装时的相反顺序拆除挂篮主桁杆件。挂篮的拆除在现浇箱梁的两悬臂端对称地进行,使现浇箱梁平衡受力,保证施工安全。

3.3边跨现浇段施工

本工程主要采用满樘钢管支架,钢管外径48mm,壁厚3.5mm。根据箱梁施工技术要求、荷载重量、荷载分布状况、地基承载力情况等技术指标,通过计算确定。钢管支架搭设步骤: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接头锁紧→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锁→横杆。支架组装时,要求到多面层的同一方向,或由同向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拼装,否则,中间横杆因两侧支架刚度太大而不好安装。

3.4合拢段施工

合拢段施工是连续梁施工和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合拢施工必须满足受力状态的设计要求和保持梁体线形,控制合拢段的施工误差。利用连续梁成桥设计的负弯矩预应力筋为支承,是连续梁分段悬浇施工的受力特点。悬浇过程中各独立现浇箱梁的梁体处于负弯矩受力状态,随着各现浇箱梁的依次合拢,梁体也依次转化为不同结构的受力状态,直至连续梁的成桥状态,这一转化就是连续梁的体系转换。

合拢锁定装置一般采用既撑又拉的办法,将两端连成整体。在合拢段箱梁的端部设置联结构造作为临时支撑,以承受温度升高使悬臂纵向伸长产生的压应力。同时,穿以部分纵向预应力连续束作为临时束进行张拉,以预压力来抵消两端因温度降低而缩短所产生的拉长,这样,通过设置承受压力及拉力的装置使合拢段混凝土得到保护。

合拢在两个悬臂端之间合拢,采用悬臂浇筑的挂篮浇筑合拢段,合拢段施工时,不宜引起该段施工的附加应力,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调整两悬臂端合拢施工荷载(设置配重),使其竖向变形相等,避免合拢段产生竖向相对位移。调整悬臂端合拢施工荷载,可设置水箱,注水调整。

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应选在日温差较小的天气,应在夜间气温最低时开始。一次连续浇筑完成,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温度应在15℃±5℃时进行,浇筑持续时间控制在2-3小时之内。注意混凝土在浇筑时振捣和浇筑完成后的养护,以防产生早期裂缝。

4.结语

通过介绍连续悬臂浇箱梁挂篮施工的工序及其主要控制点,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必须提高施工责任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漏洞。确保工程每道工序均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以便在以后的施工中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人民交通出版社)

【3】《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T 5224-2003)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

【5】《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

作者简介:

王运会(1987-)男,天津人,毕业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市政与公路建设工作。

第三篇:高速公路特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

高速公路特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

2.1、概况

叉河特大桥位于K104+242位置处,为左右分离式,其中左幅布置形式为为25+75+130+75+3×25m,右幅布置形式为75+130+75+3×25m的箱型变截面预应力T型连续刚构桥, 箱梁根部高7.5m,跨中高2.6m, 箱梁高为梁中线位置的高度,边中跨比较小为0.5769,这样将有利于箱梁内的应力合理分布,左右侧高度不一,臂长度为3.5 m。

施工中需要随时对挂篮悬吊系统进行调整,箱梁底板按照R=351.659m变化,底板顶面按照R=391.092m变化,系按照圆曲线变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减少墩顶的弯矩数值,相应减少主梁内的主拉应力。箱梁采取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最大施工悬臂长度为58.5m,最大悬浇重量为142.9t,按照设计的施工顺序为:先在墩身托架上浇筑0#段,后向两边逐段悬臂浇筑并张拉预应力束,先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整个施工过程相邻浇筑节段对称进行。和拢时桥梁由T形静定悬臂状态变为超静定状态,实现了体系转换。

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利用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垂直泵送进行箱梁施工.在左2#(右1#)及左3#(右2#)墩柱位置各布置8t塔吊1台垂直运输材料、小型设备、机具等。

叉河特大桥施工总工期控制在25个月内。阶段目标为:2005年5月前完成桩基础施工,2005年11月前完成墩柱施工,2006年10月前完成T构悬浇施工。2.1.1、上部结构

(1)、左、右幅桥均为单箱单室变高度连续刚构箱梁,墩支点处梁高7.5m,边跨直线段及主跨跨中段梁高2.6m。

(2)、箱梁横截面为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顶板宽度为12.25m,底宽6.5m,箱梁底板水平布置。通过两腹板的高差,实现顶板单向横坡。箱梁两翼板悬臂长度为2.865m。

(3)、梁高变化段梁底曲线采用圆曲线。

(4)、预应力体系:箱梁为纵、竖双向预应力结构,纵向预应力体系采用高强度低松弛Ry1860钢绞线。其中梁部纵向钢绞线束采用OVM15型锚固体系;由90mm内径的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体系采用Φ25预应力精轧螺纹粗钢筋和精轧螺纹粗钢筋锚具;横向预应力钢筋为采用采用高强度低松弛Ry1860钢绞线,采用BM15-3型锚具。2.1.2、下部结构

主墩为(4.5× 6)m的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工字墩,壁厚1.0m,墩下部为实心部分。基础均采用4Φ2.5m双排钢筋混凝土群桩(桩长18—20m),要求桩底嵌入微风化岩层深度5m以上。承台为13.8× 9.8× 3.5m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台。0号桥台为板式桥台,2①1.5m灌注桩基础(桩长35—39m);6号桥台为桩柱式桥台,钻孔桩基础。2.1.3其它

(1)、桥面铺装总厚度15cm,其中水泥混凝土厚6cm;沥青混凝土厚9cm,两层混凝土之间加设防水层。

(2)、桥台支座采用GPZ8000DX及SX型盆式橡胶支座。2.1.4、工程地貌和工程水文

本桥横跨V形沟谷,属山间沟谷地貌,两岸地势陡峭,自然坡度45

2、桥位区的地下水类型为网状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量不大。溪沟内常年流水,但流量不大。2.1.5主要工程数量

混凝土17000m3:钢筋2200t;钢绞线38t;精轧螺纹粗钢筋25.054t;GPZ及SX盆式橡胶支座各2套。

大临工程主要配备5T承载力的塔吊两座、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2套、施工电梯两台,以解决从桩基、承台、墩身到梁体悬灌施工的材料倒运、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运送、挂篮安装与拆卸、小型机具的调运等。同时配备砼搅拌运输车2台,2.5m3空压机5台、200KW发电机组一台、50KN卷扬机8台、钢筋加工设备若干,以及张拉设备:YCW400千斤顶5个,YDC240Q型千斤顶5个,2.1.6工程难点

(1)、叉河特大桥为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

(2)、在山势陡峻的沟谷中修建52m的空心高墩,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3)、13.8× 9.8×3.5m的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需采取特殊的混凝土配合比和防裂措施。

(4)、在地质条件较差情况下的深桩基施工。

(5)、沿线地势狭窄,山势陡峻,给临时工程建设、施工运输带来困难。(6)、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使有效施工时间缩短。2.1.7相应对策

(1)、空心墩采用人工翻升模板(外模采用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合板和钢模板)结合满堂脚手架的施工技术。

(2)、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采取掺入外加剂、粉煤灰和注水循环降温等多种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3)、桩基将根据地质状况,采取人工挖孔、混凝土护壁的成孔方法。(4)、采用塔吊和混凝土输送泵、电梯解决施工材料运输问题。(5)、增加设备配置,趋利避害,争抢工期。2.2大体积承台施工

叉河特大桥右1#(左2#)、右2(左3#)号墩承台尺寸为13.8m×9.8m×3.5m,混凝土方量达471m3,属大体积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灌筑后不开裂,需在各有关工序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2.1模板加工

承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竹胶合板,用Φ16拉筋固定接缝,保证密不漏浆。2.2.2钢筋加工

承台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墩身预埋钢筋的位置、尺寸;高度较高时制做钢筋定位框。2.2.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根据经验和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因素(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研究,在这类混凝土的施工中应采用如下措施:

(1)、掺加缓凝减水剂及活性混合材料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采用5~35mm碎石、普通硅酸岩水泥配制混凝土,采取低水灰比,降低砼水化热。,(2)、根据季节情况,可采取冷却骨料、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办法。(3)、将混凝土的浇注时间选在下午6点以后,一夜内浇注完一个承台。以上措施,可一起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具体实施将根据试验进行。2.2.4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优化浇筑工艺,“斜面分层,薄层浇注,连续推进;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排”并“外保”。具体实施办法为:

(1)、承台按照钢筋一次绑扎,混凝土浇筑两次施工完成施工,以错开混凝土的水化热高峰时间,以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分层高度在2m高度处。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40cm,然后按照规范处理,设置施工缝联结钢筋。并在横桥向方向按1:2的坡度全断面摊铺,待每薄层混凝土全断面布料振捣完毕,再沿横桥向向循环浇注。

(2)、在浇注前预先在混凝土内按0.8m的层距(距顶底面距离为50cm)布设降温冷却水管(Φ32m左右的薄壁钢管),混凝土浇注后或每层循环水管被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成后,即可在该层水管内通水。通过水循环,带走基础内部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到要求的限度。控制循环冷却水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5℃。具体见设计图。

管路拟采用回形方式,水平铺设,水平管层间距为100cm,共分3层:距混凝土边缘为50cm。各层间进出水管均各自独立,以便根据测温数据相应调整水循环的速度,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自身温度,即中部温度高、四周温度低的特点,在循环过程中自动调节温差,产生好的效果。冷却水管安装时,要以钢筋骨架和支撑桁架固定牢靠。水管之间的联接使用胶管,为防堵管和漏水,灌注混凝土前应做通水试验。降温循环管路的布置详见附图。

(3)、因承台高达3.5m,下部2m部分的混凝土浇注需用溜槽、串筒入模。分层浇筑,每层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4)、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中70mm左右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和整体性。振捣中既要防止漏振,也不能过振。为保证振捣质量可在模板上安装一定数量的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施工。(5)、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钢筋和模板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多少不等的泌水,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工具如小水泵、大铁勺等用以排出泌水。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清除粘附在顶层钢筋表面上的松散混凝土。

另外,绑扎承台钢筋前,应将地基进行清理使之符合要求。灌注混凝土时,当地基干燥时应先将地基湿润;如果是岩石地基,在湿润后,先铺一层厚2cm左右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2.2.5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转入养护阶段,此时浇注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已基本确定,温度的控制转为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的控制,这可通过给浇注体表面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养护来实现。覆盖材料可采用草袋,也可用水直接覆盖在基础表面,本桥拟采用水覆盖法。

(2)、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取50cm以上。在升温阶段,蓄水层能吸收混凝土的大量水化热、减少外部低温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温养护与间接散热、降温的双重作用。在降温阶段,蓄水层能起到延缓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保持均匀散热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因急剧降温而产生的裂缝。经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较好。

(3)、根据需要,可在埋设冷却水管时在混凝土中一起布设测温点,并在养护中通过量测测温点的温度,用于指导降温、保温工作的进行,从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左右。

(4)、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特别是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的。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表面易散热温度较低,内部不易散热温度较高,相对地表面收缩内部膨胀,表面收缩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对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拉应力较大,容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因此,加强养护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关键之一。在养护中要加强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保证混疑土不开裂。养护需要7天以上(浇筑完7天内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高峰期),具体时间将根据现场的温度监测结果而定。

(5)、冷却水管使用完毕后用与承台强度等同的水泥浆封闭。2.2.6、工艺框图附后 2.3、高墩施工:

叉河特大桥墩柱最高为48~52m,为双薄壁工字型墩柱,该类型墩柱施工难度较大,拟主要采取翻模结合人工搭设脚手架的施工工艺完成,在墩柱上部设置操作平台,具体为: 2.3.1、混凝土采取集中拌合方式,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垂直运输采用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进行。

2.3.2、高墩采取翻模施工法。采取人工搭设内外脚手架配合的方案,内脚手架作为绑扎钢筋时的内操作台。2.3.3、墩身施工:

右1#、2#(左2#、3#)号墩为薄壁工字型高墩,拟采用人工翻转模板与脚手架相结合、混凝土输送泵运送混凝土、塔吊和倒链吊运材料和模板的施工方法;人员上下在左2#、右1#号墩处由脚手架和竹木爬梯解决,在左3#、右2#墩处由施工电梯解决。

①、人工翻升模板设计

翻升模板由两节大块模板(外模采用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合板)与支架、内外钢管脚手架工作平台组合而成(施工中随着墩柱高度的增加将支架与已浇墩柱相连接,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施工时第一节模板支立于基顶,第二节模板支立于第一节段模板土。当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上、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l0MPa以上时,拆除第一节模板并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上脱模剂后,用塔吊和手动葫芦将其翻升至第二节模板上。此时全部施工荷载由已硬化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土传至基顶。依此循环,形成接升脚手架→钢筋接长绑扎→拆模、清理模板→翻升模板、组拼模板→中线与标高测量→灌注混凝土和养生的循环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每一节翻转模板主要由内外模板及纵横肋、刚度加强架、内外脚手架与作业平台、模板拉筋、安全网等组成,详见附图。

内外模板均分为标准板和角模板两种,每大节模板高度4m(每节模板由高度2m的两个小节模板拼组而成),宽度划分以1.5m为模数,详见附图。

模板之间用Φ30螺栓连接,用[12槽钢支撑拉筋垫板,[12槽钢间距不超过1m,拉筋用Φ16mm的圆钢或螺纹钢。在拉筋处的内外模板之间设Φ18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灌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顶面按1.5m的间距设临时木或铁支撑,以控制墩身壁厚。内外模板均设模板刚度加强架,以控制模板变形。内外施工平台搭设在内外脚手架上。在内侧施工平台上铺薄钢板,临时存放用空中索道运送来的混凝土。在外侧施工平台顶面(脚手架)的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牢固地挂立安全网。②、翻升模板施工要点

(1)、安装内外脚手架。为兼顾钢筋绑扎与混凝土灌注两方面的因素,内平台与待灌节段的混凝土顶面基本平齐,外平台与待绑扎钢筋的顶部基本平齐。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搭设内外作业平台。

(2)、钢筋绑扎与检查。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后进行检查。绑扎中注意随时检查钢筋网的尺寸,以保证模板安装顺利。由于模板高度4m,因此每次钢筋绑扎的最低高度不小于4m加钢筋搭接长度。若钢筋绑扎长度大于6m,则需将钢筋的中上部支撑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

(3)、首次立模准备。根据墩身中心线放出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用砂浆找平,找平层用水平尺抄平。待砂浆硬化后即可立模。

(4)、首节模板安装。模板用空中索道吊装,人工辅助就位。先拼装墩身一个面的外模,然后逐次将整个墩身的第一节外模板组拼完毕。外模板安;装后吊装内模板;然后上拉筋。模板连接用肶2X 30螺栓。每节模板安装时,可在两节模板间的缝隙间塞填薄钢板纠偏。

(5)、立模检查。每节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若误差超标要调整,直至符合标准。测量时用全站仪对三向中心线(横向、纵向、45方向)进行测控,用激光铅直仪对墩中心进行复核。每次测量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换手多测回测量。测量要在无太阳强光照射、无大风、无振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

(6)、混凝土灌注。模板安装并检查合格后,在内外模板和钢筋之间安装L混凝土灌注漏斗,混凝土经混凝土输送泵送至内施工平台土,通过漏斗由人工铲送入模。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灌注,每层厚度40cm左右,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要漏捣和过度振捣。灌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生。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高压水冲洗接缝混凝土表面。

(7)、重复如上步骤,灌注第二节混凝土。灌注混凝土中要按要求制作试件,待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土时,做翻升模板、施工第三节混凝土的准备。

(8)、模板翻升。将第一节模板用手动葫芦挂在第二节模板上,松开并抽出第一节模板之间的拉筋,用塔吊和手拉葫芦分别起吊第一节模板的各部分并运至第二节模板顶部或地面,清理模板涂刷脱模剂后在第二节模板顶按上述次序安装固定各组成部分。如此循环,直至墩顶。

③、墩顶段施工。当模板翻升至墩顶实心段底部时,拆除墩身内施工平台和脚手架,搭设外侧施工平台和安装防护栏杆与安全网,并在墩身内侧安装封闭段托架和模板。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外模板、灌注混凝土、养生。墩柱施工高度至墩柱截面变化的底面处。

④、模板拆除。待模板内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拆除所有外模板。拆除时按先底节段后顶节段的顺序进行。⑤、墩身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加工棚内制作,要保证制作钢筋的精度。为验证钢筋制作的精度,可在弯制少量钢筋后,先在地面平地上进行绑扎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弯制方法与尺寸。形状与尺寸已确定的钢筋可采取经常拉尺检查的办法对精度进行有效地控制。精扎粗钢筋必须严格进料、出库管理,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挂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标识,防止误用。

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法。对Φ25mm以上的主筋采用机械接头接长;对直径25mm以下的钢筋采用电弧搭接焊接法,接焊时,I级钢采用T422焊条,Ⅱ级钢筋采用T506以上焊条。机械接头需作破坏试验,焊接接头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当钢筋竖直长度超过6m时,应将其临时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不垂直。⑥、墩身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泵运送、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确保其位置准确、保护层足够。

由于混凝土施工高度大于2m,为使混凝土的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将通过串筒滑落。为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振捣时要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分层浇筑,层厚控制在40cm左右。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输送泵进行。(2)、振捣前振捣棒应垂直或略有倾斜地插入砼中,倾斜适度,否则会减小插入深度而影响振捣效果。(3)、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4)、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

(5)、混凝土浇注后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

B、振捣时不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动器周围元气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平坦、无气体排出; D、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墩身高度施工至距墩顶梁底面75cm高度位置,施工中预埋好托架预埋件及竖向预应力筋的波纹管,进行后续的托架安装施工。

混凝土的浇注要保持连续进行,若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初凝时间由试验确定。如果间断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则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如下处理:凿除接缝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5Mpa以上。在浇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将旧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并在水平缝的接面上铺一层l—2cm厚的同级水泥砂浆。根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垫块数量按底模5~7个/m2、侧模3~5个/m2放置。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即可拆模。进行不少于7天的标准养护,养护用水与拌合用水相同。⑦、墩身线形控制

在承台浇注完混凝土后,利用护桩恢复墩中心,并从大桥控制网对其污校核,准确放出墩身大样,然后立模、施工墩身实心段混凝土。实心昆凝土施工完后,在桥墩中心处设置一直径为40cm、高40cm的钢筋混凝圆台,将墩中心准确地定位在预埋的钢筋头土。每提升1次模板根据墩不同高度,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四边的模板进行检查调整。施工中要检查模板对角线,将误差控制在5mm以内,以保证墩身线形。检查模板时,已灌混凝土的模板上每个方向作2个方向点,防止大雾天气不能检查模时,可以拉线与经纬仪互为校核,不影响施工。检查模板时间在每天土9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避免日照对墩身的影响;墩身上的后视点要量靠近承台,每次检查前校核各个方向点是否在一条直线土,如有偏差,按墩高比例向相反方向调整。2.4、T构0号块施工

T构桥0#块位置管道密集,预埋件及预留孔多,结构和受力情况复杂。施工顺序为:托架施工→底模安装→外侧模安装固定→腹板、横隔板竖向预应力筋安装、固定→底板、腹板、横隔板普通钢筋绑扎→腹板波纹管安装定位→冲洗底模→安装内模→顶板普通钢筋绑扎→顶板波纹管安装定位→安装喇叭口(锚垫板)→冲洗底模、端头模板固定→加固模板→预埋件安装→安装、调试灌注导管、漏斗、储浆盘→灌注混凝土→养生→张拉→压浆→拆模。叉河特大桥T构0#块长度为16m,由于0#块箱梁高度为7.5m,高度高,自重大,同时施工面狭窄,混凝土不易振捣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0#块拟按照高度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高度为4.0m,第二次施工至7.5m高度,具体拟采取如下措施:

1、减少两次混凝土施工的时间间隔,同时调整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减少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差值。

2、将第一次施工的混凝土表面设置成凸凹不平状,设置混凝土施工缝,便于两次浇筑混凝土间的衔接。

3、混凝土浇筑施工选择在气温较低的天气中的低温时进行。

4、按照规范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处理接缝。

5、在0#块施工中,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收缩徐变值。

6、为减少0#块隔梁位置上出现的裂缝,将在通行孔的隔梁两侧设置加密钢筋网以基本消除裂缝。

7、控制好竖向预应力的张拉工作,确保应力值达到设计要求,保证0#块的质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施工方便,易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托架按照一次浇筑混凝土施工设计而实际混凝土二次施工,第二次施工的混凝土重量由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承担,确保托架使用安全。

8、叉河特大桥墩柱高在48~52m范围内,由于高墩在上部恒载作用下将产生一定的竖向压缩值,根据经验选取1.2cm墩身压缩值,在0#块施工中予以抛高消除。由于本桥处于2500m半径的圆曲线上,因此无需考虑箱梁扭转抛高。2.4.1托架与模板 a.托架设计

托架是固定在墩身上部以承担0#块支架、模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重要受力结构,其设计荷载考虑:混凝土自重、模板支架重量、人群机具重量、风载、冲击荷载等,托架采取自支撑体系构件设计。施工时按图纸要求在墩身砼浇筑时预埋好所需预埋的预埋件作为托架支点,要求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以利托架拼装时连接。在预埋件上铺设钢横梁。横梁上铺设20*20cm方木。底模直接利用钢横梁架设方木,在方木上铺设底模,底模卸落利用木楔进行。悬臂部分是在贝雷上铺槽钢,在槽钢上立门式支架,利用门式支架调整模板高度。托架的墩中部分也采取在墩柱相应位置预先埋设钢桁件,然后在钢桁件上设置下加强斜支撑弦杆的支架。刚度需要经过严格的受力计算。采用型钢加工,加工精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具体0#托架的设计方案为:在墩身上预埋钢桁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托架支撑,上设贝雷片作为分配梁。其中横桥向每侧8片,贝雷片放置钢架(钢架按照设计的箱梁底坡度设计以便模板直接放置在上面),钢架上直接放置箱梁模板的分配梁与模板,托架按照永久构件设计,刚度必须满足要求;横桥侧向每侧放置3片,贝雷片设置桥纵向分配梁,上设置由钢管组成的钢管支架,按照各向80cm的空间距离设置。直接支撑箱梁翼缘板部分的模板。

根据墩身宽度、梁底宽度和0#块悬出长度,以及施工操作空间需要,平台平面尺寸为13m×9m,附着墩身高度为4m(墩正面)与2m(墩侧面),为三角形桁架式托架。每片托架分别由双肢槽钢[36b(墩正面)与[25b(墩侧面)组成,双肢之间设置节点联结,每片托架由水平杆、立杆、斜杆、撑杆、节点板及螺栓组成。每边悬出段由8片(墩正面)6片(墩侧面)托架组成,相互间由水平支撑、斜支撑联结成整体,详见附图。托架安装后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为悬浇施工立模标高提供依据。

b、底侧模支架设计:模板支架分为底模支架及两侧的腹板外侧模下支架。0#块底模支架的设计荷载按照(2.75m悬臂段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人群机具重量之和)×1.2的振动系数,总重量不超过200t,然后按支点数量进行荷载分配,确定每个支架的承载力,外侧模支架设计荷载根据0#块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人群机具重量、施工平台重量并考虑振动作用确定,按支架间距将荷载分配在各片桁架结构,各支架的载重量确定后即可进行支架结构设计,支架采用桁架结构,为减少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支架节点全部焊接,支架与托架采用螺栓联结,模板底梁采用钢楔,以便调整模板标高和模板拆除,支架见设计图。c、模板设计:模板分为底模、侧模、内模及端模。分别做如下设计: ①、底模

0#段箱梁底模,采用大块的厚5mm的钢模板,纵横肋采用∟70×5mm角钢加强,底模设置需考虑桥的纵横向坡度。安装时首先在托架顶面铺设型钢横梁,在型钢横梁上安装拆除模板用的钢楔块,在钢楔块上安装支架。然后在支架上安装横向型钢作为分配梁,最后在横向型钢上铺设底模板。

②、外模,采用5mm厚的钢模板,模板支架用[12槽钢组焊成桁架结构,考虑模板的通用性,外模使用每个T构上2个挂篮的外模,从而解决8.5m左右的外模,另需加工4块2m长的模板即可满足0#块的施工要求。通过钢管立柱或分配梁落于底板水平托架上,并用木楔调整侧模高度,外侧模安装后用穿心拉杆与内侧模对拉固定。

③、隔墙模板及内侧模,考虑0#块内梁体截面变化大,模板通用性差,拟采用钢木组骨架框架贴竹胶模板拼、钢木组合骨架,内模就位后,与外侧模用穿心拉杆相连,加固,同时在可行的位置设置自撑体系。

洞孔模板,在隔墙上有2个100*100cm人孔,洞孔模板用组合钢模拼装,用满堂木支架支撑。

端模上有钢筋和预应力管道伸出,位置要求准确,模板拟采用木模。模板内模及内部顶部模板除梗肋部分做特殊加工外,其余部分采用组合模板,使用螺栓及U型卡联结成整体,竖向用15cm×15cm方木或型钢作为背楞,横向用Φ48钢管或型钢通过扣件及拉杆将内、外模框架拉紧,安装内模底部时竖向预应力压浆管设计位置预先挖孔,并在模安装时注意对压浆孔进行保护,安装后用海绵或其他材料封堵管周空隙,内模就位后用方木或型钢将内外侧模顶紧,用脚手架及可调式承托配合,将内模顶紧,并设剪力撑将各杆件联成整体。在过人洞处截面复杂。制作使用整体钢模板,在该处顶部钢筋封顶前放入。以增强模板刚度和整体性,并方便立模,为方便混凝土浇筑及振捣,箱室内模及顶模预留施工用振捣及观察窗,待混凝土浇筑接近预留口时再将钢筋按照规范连接后进行封堵。

拆模时先将内模的支撑卸掉,然后松下模舨的内外拉杆即可拆除模板。内外模板的端头间拉杆螺栓联结并用钢管做内撑以控制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位移及变形。确保腹板厚度准确,为防止内模板上浮,在墩柱顶上设置防浮拉杆预埋件。在内模安装后将其与内模联结,以防止上浮。

④端头模板:端头模板是保证0#块端部及预应力管道成型要求的关键,端模架拟利用∟100mm×10mm角钢或其他型钢加工制作成钢结构骨架,用螺栓与内外模联结固定,板面使用3cm的木板,以便拆模。⑤、托架、支架、模板的安装、拆除:

1、利用塔吊就位,人员站在工作脚手架上,在塔吊、倒链的配合下,将单片托架调整就位,并在临时固定后进行焊接,全部安装到位后进行整体联结。安装托架时要将托架顶部调整到同一水平面上,以便支架安装并保证托架均匀受力,确保安全。

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安装,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托架、支架顶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标高,与预埋件联结是否牢固,焊缝长度、厚度是否足够,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改正。

2、托架、支架安装完成后安装底模板,安装时首先在支架上划出立模边线,用塔吊、倒链配合,调整底模到位,然后将两片外侧模安装就位后将其固定在支架上,并有必要的拉杆及内撑杆将其联成整体。

3、待横隔板进入洞顶以下部位的全部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即可安装外侧模板。

4、待底腹板和横隔板的全部钢筋绑扎和预应力管道固定后,将钢木组合模板吊入箱内安装固定,并按照施工需要预留进人和振捣孔。

5、待顶板的全部钢筋和被外模板安装调试好后,由上至下安装固定端模。综上,0#块托架、支架、模板的安装顺序为:托架安装→支架安装→平台步行板、栏杆、安全网安装→底模安装→横隔板进入洞顶以下部位的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绑扎→外模安装→腹板和横隔板剩余钢筋的绑扎和预应力管道固定→内模安装→顶板的顶板钢筋绑扎→端模固定。而拆除顺序与安装相反。⑥、钢筋及预应力粗钢筋绑扎:

1、竖向预应力粗钢筋施工

竖向预应力粗钢筋施工采用Φ25精轧螺纹粗钢筋,其中横隔板中的粗钢筋要在0#块施工前预埋在墩身混凝土中后接长。

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绑扎可以采取就地散绑法,也可采取在地面上预绑扎,用塔吊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法。具体为:将锚固螺栓、锚垫板、螺旋筋、粗钢筋、压浆管安装配套后,用型钢将预应力筋联成整体。用搭吊吊装到指定位置,安事先划好的定位线,校核底部标高后在倒链配合下就位。然后将整个型钢骨架支撑、固定并使之垂直。另外0#块横隔板处横向预应力及成孔用的铁披管和锚垫板与普通钢筋一同绑扎。

2、普通钢筋施工

对图纸复核后绘出加工图,加工时同一类型的钢筋按先长后短的原则下料,钢筋用弯折机加工后与大样图核对,并据各钢筋所在部位的具体情况对细部尺寸和形状做适当调整。

主钢筋采用电弧搭接焊,焊接时Ⅰ级钢筋采用T422焊条,而对于Ⅱ级钢筋则必须采用T506以上电焊条。

a.钢筋由工地集中加工制成半成品,运到现场。b.0#块钢筋也分两次绑扎。

第一次:安放底板钢筋和竖向预应力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布置腹板和隔板钢筋。第二次:安放箱梁顶板钢筋,纵横向预应力管道及钢束。

c.由于底板较厚,须在底板钢筋上下层间设立架立钢筋,为保证纵横向预应力管道的位置正确,也应在顶、底板两层钢筋之间设置架立筋和防浮钢筋,以固定预应力筋管道。

d、钢筋的接长采取锥螺纹套筒机械接头,机械接头使用前应做试验。2.4.2、预应力管道、预应钢筋

a.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以减少管道摩擦系数,同时为保证管道压浆饱满,当管道总长超过40m时,拟采取真空辅助压浆施工工艺保证压浆质量,以保证压浆的密实。(具体施工工艺)

b.顶板横向预应力束采用扁平波纹管,预应力束的张拉端在桥的两侧间隔布置。c.竖向预应力筋采用25精轧螺纹粗钢筋,采用Φ40波纹管成型预埋。d.顶板、腹板内有大量的预应力管道,为了不使预应力管道损坏,一切焊接应放在预应力管道埋置前进行,管道安置后尽量不焊接,若需要焊接则对预应力管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预应力管道不被损伤。

e.当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管道位置有冲突时,应移动普通钢筋位置,确保预应力管道位置正确,但禁止将钢筋截断。

f、横向、竖向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铁皮卷制而成,为保证预应力筋质量,除0#块竖向预应力束采取接长方案外,其他节段竖向预应力束均为通长束。①、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

波纹管安装质量是确保预应力体系质量的重要基础,施工中要千万注意。如果发生堵塞使预应力筋不能顺利通过而进行处理,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影响桥梁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格施工过程控制,保证灌注混凝土后波纹管不漏、不堵、不偏不变形,将在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予以保证:

1、所有的预应力管道必须设置橡胶内衬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橡胶内衬管的直径比波纹管内径小3-5mm,放入波纹管后应长出50cm左右,在混凝土初凝时将橡胶内衬管拔出20cm左右,在终凝后及时将橡胶内衬管拔出、洗净。

2、所有的预应力管均应在工地根据实际长度截取。减少施工工序和损伤的机会,把好材料第一关。

3、波纹管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及检查咬口的紧密性,发现损伤无法修复的坚决废弃不用。

4、安装波纹管前要去掉端头的毛刺、卷边、折角,并认真检查,确保平顺。

5、波纹管定位必须准确,严防上浮、下沉和左右移动,其位置偏差应在规范要求内,波纹管定位用钢筋网片与波纹管的间隙不应大于3mm,设置间距:直线段不大于1m,曲线段不大于0.5m。

波纹管轴线必须与锚垫板垂直。当管道与普通钢筋发生位置干扰时,可适当调整普通钢筋位置以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的准确,但严禁截断。

6、波纹管接头长度取30cm,两端各分一半,其中留做下次衔接的一端,应将该端的2/3部分即约10cm放入本次浇筑的混凝土中,另外1/3露出本次浇筑的混凝土以外,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外露部分被损坏,还有里面的接头可以利用。波纹管接头要用塑料带缠绕以免在此漏浆。

7、被接的两根波纹管接头应相互顶紧,以防穿束时在接头薄弱处的波纹管被束头带出而堵塞管道。

8、电气焊作业在管道附近进行时,要在波纹管上覆盖湿麻袋或薄铁皮等,以免波纹管被损伤。

9、施工中要注意避免铁件等尖锐物与波纹管的接触,保护好管道。混凝土施工前仔细检查管道,在施工时注意尽量避免振捣棒触及波纹管,对混凝土深处的如腹板波纹管、锯齿板处波纹管要精心施工,仔细保护,要绝对保证这些部位的波纹管不出现问题。

②、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安装及保管:

1、为保证和提高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张拉质量,除0#块横隔板处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需要使用联结器接长外,全桥其他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均通长而不得接长。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全部采取预穿束方案,即在混凝土灌注前随腹板钢筋一起绑扎,固定在管道内。

为保证张拉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后的有效预应力作用在混凝土上,首先在保证钢管基本刚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用薄壁钢管,其次不能将上下锚垫板贴紧在钢管上,而应在上锚垫板与铁皮管之间留出5—10mm的间隙。

2、所有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进场后必须按照试验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才能投入使用,需要对进行竖向预应力粗钢筋预拉(因为粗钢筋的断筋率在2%左右)

3、预应力粗钢筋进场后应认真存放,严格保管,避免受到电气焊损伤,不能把向预应力粗钢筋作为电焊机的地线使用,受损伤的预应力粗钢筋坚决不能使用。③、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张拉和压浆

0#块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直径Φ25mm的精轧螺纹粗钢筋,弹性模量不小于750MPa,弹性模量2×10MPa,单根张拉力513KN。采用螺纹粗锚具和穿心千斤顶张拉,采取同一梁段两侧对称张拉的方式。竖向预应力筋张拉的操作程序为:

清理锚垫板,在锚垫板土作测量伸长量的标记点,并量取从粗钢筋头垫板上标记点之间的竖向距离6:作为计算伸长量的初始值,安装千斤顶,安装连接器和张拉杆。安装工具螺帽(双螺帽)叫初至控制张拉力P的10%,张拉至控制张拉力P•)持荷2分钟,)旋紧工作,卸去千斤顶及其它附件,l—2天后再次张拉至控制张拉力P并旋紧螺帽,量取从粗钢筋头至锚垫板上标记点的竖向距离作为计算伸长量值,计算实际伸长量△L,并将该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若在±6%内,则在24小时内完成压浆;若误差超过±6%,则分析原因并处理后再进行压浆。④、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张拉的注意事项

①、除横隔板处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用连接器接长外,其余的预应力粗;均用通长整根,不得接长。

②、张拉时要调整千斤顶的位置,使千斤顶张拉持力点与粗钢筋中心、?板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如张拉中发现有钢筋横移,应立即停止张拉[油调整,重新张拉。③、张拉后要用加力杆旋紧螺锚,确保锚固力足够。

④、每轮张拉完毕后,用不同的颜色在钢筋上作出明显的标记,以避免长拉和漏压浆。

⑤、伸长量以从粗钢筋头至锚垫板上固定点的竖向距离为准。⑥、张拉时每段梁的横向应保持对称。

⑦、每一节段悬臂尾端的一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留待与下一节段同时张拉以使其预应力在混凝土接缝两侧都能发挥作用。⑧、在拧螺帽时,要停止开动油泵。

⑨、连接器两端连接的粗钢筋长度要相等并等于连接器长度的一半,防止—端过长、一端过短,长度过短一侧的粗钢筋滑脱失锚;、工具锚一定要用双螺帽,以策安全。

⑩、预应力筋张拉与压浆:按后面介绍的“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方法实施。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压浆:其压浆程序与纵向预应力筋的压浆程序基本相同,可参照执行。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粗钢筋张拉后松弛造成应力损失,压浆应在第二轮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完成。2.4.3、钢筋工程

悬臂浇注梁段的钢筋绑扎:悬浇梁段普通钢筋即可采取挂篮内就地绑扎,对腹板和底板钢筋也可采用在地面预绑扎,用塔吊吊装就位的方案。

①、采取部分钢筋整体绑扎:对底板、腹板普通钢筋和竖向预应力筋先在地面分别纲扎成网片后用塔吊整体吊入挂篮内就位。就位后在绑扎底板和腹板交叉部位的钢筋,并在内模固定后就地绑扎顶板钢筋。纵向钢筋的接头采取焊接或搭接方案。

②、采取就地绑扎方案:实施时需要注意:

1、在底板上按照设计间距标化后在进行钢筋绑扎,并设置足够的垫块。

2、绑扎腹板竖向预应力筋、底板顶层普通钢筋及底板纵向预应力筋管道。同时根据设计将纵向预应力管道放置在腹板钢筋网内,将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管道位置的调整及固定。

3、绑扎底腹板斜插筋。

4、安装底腹板锚具。

5、放置垫块,安装内模板,加固。

6、绑扎顶板底层钢筋和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

7、绑扎顶板上层钢筋及斜插筋,调整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位置并固定。

8、安装顶板锚具。

③、当采用底腹板钢筋网片分别整体绑扎和吊装方法时,应遵循如下顺序:整体吊装底板钢筋网片,焊接或绑扎纵向钢筋接头→整体吊装腹板普通钢筋和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网片,焊接或绑扎纵向钢筋接头→就地绑扎底腹板交叉部位的普通钢筋→安装固定底板、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锚具→安装内模→就地绑扎顶板普通钢筋和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顶板锚具,钢筋绑扎时应在底模和外侧模上按设计间距标示出钢筋位置,并按标示绑扎钢筋,加快施工速度。

顶板和腹板预留“天窗”因模板安装就位后,0号段中部几乎形成全封闭状态,施工人员无法进业和进入内部灌注混凝土。为解决该问题,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顶板和腹板无预应力筋的部位开设进人“天窗”,待混凝土灌注到该“天窗“前,按设计要求连接钢筋和封堵“天窗”处的模板。2.4.4、混凝土灌注

0号段内预应力筋布置复杂、非预应力筋密集,要求一次灌注成型,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施工质量,拟采取如下措施:

①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输送泵运送到位。拌和站的拌 力和空中索道的运送能力,以满足在最早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0#段的全部混凝土为控制标准。

②、0号段混凝土数量,结合混凝土振捣所用时间和塔吊运输混凝土的能力,将0号段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定为12h右,将坍落度控制在16cm左右。为此,将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粗骨料采用5—31.5m级配良好的碎石。③、混凝土灌注分层厚度为40cm左右。

④、混凝土灌注顺序:横隔板→腹板→底板→横隔板→腹板及顶板四周。灌注时要前后左右基本对称进行。

⑤、混凝土入模导管安装间距为1.5m左右,导管底面与混凝土灌注面保 1m以内。在钢筋密集处断开个别钢筋留作导管入口,待混凝土灌注到此部位时,将钢筋焊接恢复。在钢筋密集处要适当增加导管数量。

⑥、混凝土捣固采用Φ70或Φ50和Φ30插入式振捣器。钢筋密集处用小振捣棒,钢筋稀疏处用大振捣棒。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l.5倍。振捣棒的作用半径需经试验确定。

⑦、对捣固人员要认真划分施工区域,明确责任,以防漏捣。振捣腹板疑土时,振捣人员要从预留“天窗”进入腹板内捣固。“天窗”设在内模和内侧钢筋网片上,每2m左右设一个,混凝土灌注至“天窗”前封闭。

⑧、混凝土灌注前先将原墩顶混凝土面用水或高压风冲洗干净。木模板用水泡胀,防止其干燥吸水。灌注前在原混凝土面上铺2cm厚的同标号砂浆,并摊铺均匀平整。灌注底腹板混凝土前,对顶板钢筋顶面要用布或草袋覆盖,以防松散混凝土粘附其上。混凝土倒入储浆盘后,试验人员要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如不合适要通知拌和站及时调整。

⑨、在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插入式振捣器对顶腹板接缝处进行充分的二次振捣,确保连接处密实、可靠。

⑩、混凝土灌注结束后,要加强对梁段包括箱梁内侧和外侧的撒水养护。2.5、箱梁悬浇段施工

梁段悬浇施工的一般顺序为:挂篮就位→调整挂篮底模、外模标高并固定→吊装或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底板、腹板波纹管和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固定腹板锚具→内模就位→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波纹管→固定顶板锚具→安装端头模板→二次对称灌注梁段混凝土→覆盖养护→穿束→张拉→压浆→挂篮前移→进入下一梁段的施工循环。2.5.1施工顺序(见附后施工工艺框图)a.挂篮移动就位; k.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b.校正底模; m.预埋测量标志上桥面系预埋件; c.侧模就位; n.浇筑砼;

d.安装腹板、底板钢筋; y.管道清孔,养生;

e.安装预应力筋及波纹管,灌浆孔; o.穿预应力钢筋、钢束张拉、管道压浆;

f.安装腹板内侧模和顶板底模; p.拆除模板;

g.安装腹板堵头号、端模; q.移动挂篮,就位于下一段梁位置。h.安装顶板下层钢筋网;

i.安装需进行张拉的顶板锚固束垫板、喇叭口,螺旋筋; j.安装横向预应力管道,垫板和螺旋筋。

0#块是在托架上进行浇筑,其他节段则采用挂篮对称悬浇施工,梁段长从3m—4.0m。根据叉河特大桥具体特点考虑和工期的安排,拟配备2套4个挂篮同步进行悬臂浇筑施工,左右幅分开施工,先左幅后右幅。2.5.2模板标高为H1=H0+fi+flm+fm+Fx,H1—待浇段底板前端点挂篮底板高; H0---该点设计标高;

fi---本施工节段以后各段对该点挠度的影响值; flm---本施工节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后对该点的影响值;

Fx---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结构体系转换、二期恒载和活载等影响产生的挠度计算值,各种 fm---挂篮弹性变形对该点的影响值; 2.5.3箱梁悬浇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1、箱梁悬浇施工进行中,应保证两悬臂端的挂篮施工速度的平衡,施工进度偏差应小于30%,施工重量偏差应小于2%。

2、施工中应随时观测挠度及应力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分析后再继续施工。

3、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从悬臂端向箱梁根部施工进行。以防止由于挂篮前端下挠而引起已浇筑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施工时划分施工责任区,防止出现振捣不合格。2.5.4悬臂灌注梁段的混凝土施工

为保证悬臂灌注梁段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接缝,所有悬臂灌注梁段(除0#块)要求一次灌筑成型。为达到设计要求,拟采取如下措施:

①、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泵运送到位。每次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在最早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灌注完。根据悬灌梁段混凝土的数量,结合塔吊的运行速度,将悬灌梁段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定为4小时左右,将坍落度控制在16cm左右(可据混凝土振捣情况,适当调整不同部位的坍落度,如底腹板取较小值,腹板取较大值)。为此,将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粗骨料采用5-31.5nm连续级配的碎石,细骨料为中粗砂,水泥采用P.042.5R以级别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梁体C50级混凝土的其它技术控制指标为:3天强度C45号左右,3天弹性模量3.2×104Mpa以上,7天强度C50号左右,7天弹性模量3.3x10MPa以上;28天强度达到C55号左右,28天弹性模量3.8×104Mpa以上。

②、混凝土灌注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灌注时同一挂篮的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地进行。混凝土由挂篮底板的前端开始浇注,同一T构上两套挂篮内的悬浇混在任何时候须基本相等。混凝土在腹板的灌注分层厚度为40cm左右。对厚度大于40cm的顶混凝土分两层灌注;对小于40cm的,一次灌注到位。混凝土捣固采用Φ70或Φ50和Φ30插入式振捣器。钢筋密集处用小振捣器,钢筋稀疏处用大振捣棒。振捣棒距离模板5—10cm。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经试验确定。至梁段的混凝土不得直接倾倒入模,而应先倒在预设的钢板土,由二次拌合后经导管(即串筒,根据梁段的钢筋和波纹管的间距专门加工)入模。每次拌合的混凝土必须全部入模,不得与下一盘混合。混凝土入模导管安装间距为1.5m左右,导管底面与混凝土灌注面保持50cm内。在钢筋密集处断开个别钢筋留作导管入口,待混凝土灌注到断时,将钢筋焊接恢复。

对捣固人员要认真划分施工区域,明确责任,以防漏捣。振捣腹板时,当梁段高度大于4m时,要从腹板预留“天窗”放入振动棒后振混凝土。“天’窗”设在内模板和内侧钢筋网片上,每2m左右设一个,灌注至“天窗”前将“天窗”封闭; 当梁段高度小于4m时,可不预,“天窗”,而直接将振动棒放入腹板内振捣混凝土即可。振捣时要先选好点,尽量布点均匀,并保证波纹管和压浆管不受损伤,锯齿板等钢筋密集处要加强振捣。为便于观察振捣效果,必要时使用电或安全电灯等照明工具。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模板的尺寸和牢固程度。在灌注过程中设专人加固模板,以防漏浆和跑模。混凝土灌注前先将挂篮内木屑、松散混凝土等杂物用水或高压风冲洗。木模板要用水泡胀,防止其干燥吸水。灌注底腹板混凝土前,对钢筋顶面要用布或麻袋覆盖,以防松散混凝土粘附其土。混凝土倒入后,试验人员要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如有不当之处要通知拌合站及时调整。在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插入式振捣器对顶腹板接缝处进行充分的二次振捣,确保连接处密实、可靠。等混凝土灌注结束后,要加强对梁段包括箱梁内侧和外侧的撒水养护。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夏季覆盖麻袋或海绵后撒水养护;冬季除给搅拌用水加热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外,还需采取给梁段覆盖保温材料、封闭梁段阻止通风对流、适当延长拆模时间等措施,以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作。现场制作的混凝土试块除一部分在标准养护室内养护外,其余的应与混凝土同条件养护。为随时检查混凝土质量和控制端部凿毛、拆模、张拉时间,每个梁段需作4—5组试件。顶面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手工抹平,顶板混凝土在初凝前进性横向拉毛,端头板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后予以拆除,并凿毛处理。

③、将相邻梁段混凝土的浇注龄期差控制在20天以内。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应彻底清除浮浆和松散混凝土。

④、混凝土灌注时应设专职指挥员,负责混凝土分配、坍落度调整、混振捣和模板检查等事宜,以确保混凝土灌注按计划有序进行。2.6、挂篮结构形成

我部拟设计三角桁架式挂篮进行悬浇施工。挂篮工作系数小于0.45,为减轻自重,挂篮拟采用主桁与底篮分体移动结构形成,以减少行走时锚固系统的重量。挂篮按照自重110t,负荷220t控制设计(根据招标图),采用贝雷架作主桁,在浇筑完一段后,将底篮锚固于已张拉梁段上,在主桁最前端增加支点,前移主桁就位,锚固主杵后锚点,利用竖向预应力蹬筋,用螺杆连结,再移动底篮就位,挂篮形式见连续箱梁挂篮施工示意图。

为保证施工顺利,挂篮在使用前需试拼一次,试拼拟在加工车间进行,试拼顺序为:主桁骨架—下横梁—上横梁—油压系统—底篮系统—角模内模、滑梁支架—中央内模及支架行走系统—两侧内模架—拉筋及内外对拉螺杆—端模。2.6.1、挂篮改装、试验及拼装: ①、挂篮改装:

1、挂篮改装可以在工厂或现场进行,在现场改装时。为防止安装上的麻烦,节点板及各杆件的栓孔加工前需要先做样板,精密加工,保证栓孔位置的精确无误。

2、外模由大块钢模板焊接而成,为确保板面的平整度,面板先在工作平台上用夹具夹紧,然后在进行焊接,并对焊缝进行打毛磨光处理。因现场无夹具等设备条件,故外模加工拟在工厂进行。

3、对底模架前后横梁上的吊耳等重要部位的焊接,需要逐一进行探伤或进行加载试验。

②、挂篮试验:挂篮加工完成后,即进行预拼以验证加工的精度,为了保证悬浇施工的安全,试拼后即对每套挂篮进行静载试验,对挂篮的焊接质量进行最后的验证。同时针对挂篮施工时前端挠度主要是由于主桁件的变形引起的,试验时要测出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作为施工时调整底模板的依据。在施工的同时对 试验方法是:选择一块平地,将一套挂篮的两片主桁水平放置,并利用水准仪抄平,然后用后端用精轧螺纹钢锁定,在中部用垫板将两片主桁分开,在前端用千斤顶加载对拉,最终加载值为使用荷载的140%,按照50%、30%、20%、10%逐级进行,每级加载完成并稳压半个小时(最后一级为1小时)后检查各杆件的情况有无裂缝,同时记录力与位移的关系,并根据试验测出的结果,绘制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求出挂篮弹性和非弹性变形。为保证挂篮结构的可靠性,清除非弹性变形,量测弹性变形量,确保箱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在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对挂篮进行试压。对已拼装的挂篮按设计荷载加安全系数进行试压,以求得挂篮在不同长度(3.0 m、3.5m、4.0m)时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挠度值。拟采用水箱加压法,用钢板加工成水箱,用精轧螺纹粗钢筋悬挂于下横梁,通顶开前上横梁的千斤顶加压。

试压时,按砼浇注的分级重量进行加载,当千斤顶达到每级荷载时,应固定一段时间,待指针稳定后,测量变形值,最终加至设计荷载的1.4倍;加载时两连千斤顶必须同时加压,压应力应保持一致,宜采用同一油泵统一加压,误差控制在5%以内。每一级加载后,必须及时检查各杆件的连接情况和工作情况,及时作出是否继续加载的判断,如一次加载后情况良好,应反复加载,卸载3-5次,直到非弹性变形全部消除完为止,试验结果应整理出加载测试报告,将弹性变形值及非弹性变形值的测量结果用于指导施工。分级卸载,并测量变形,记录数据。主桁件试验方案见图示。③、挂篮拼装:

0#块施工完成后,在其顶面形成10m×12m的平台上即可拼装挂篮,挂篮安装前,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即可松动、拆除内外模,但脱架及底模不能拆除,对其拆除只有在0#块张拉压浆完成后才能进行。

挂篮拼装时,同一T构的套个挂篮应基本同步,同一挂篮两侧的构件即可同时进行也可先安装一侧,在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下,为稳妥起见,应两侧分别安装,以免相互干扰引发问题,挂篮安装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清理梁段顶面→用1:2的水泥砂浆将铺枕部位找平→在找平层上放出轨道放样定位线→铺设钢(木)枕→安装滑道→安装前后支座→在前支座下铺放聚四氟乙烯滑板→吊装单片主桁件对准前后支座,在后支点处连接锚轮组,在桁架两侧用3~5t倒链和型钢控制其空间位置,调好一片主桁架后用同样的方法吊装另一片主桁架→调整两片主桁架间的水平间距和位置→安装前、中、后各横梁→安装前后吊带→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吊装外侧模走行梁及外模板→在前上横梁上吊挂工作平台,在底模后横梁上焊接工作平台→调整立模标高→固定模板。④、挂篮的移动步骤

a.梁块浇筑完后,穿束、拆内、外侧模(底篮后锚杆不松),张拉,压浆。b.移篮前托梁与梁面预埋环扣紧,然后卸去各扁担梁的支承垫板,实现主桁架与底篮分离,此时底篮被锚紧在已完成梁段的底面。

c.卸主桁后锚,在后横梁上设置牵制绳,将前后支承枕木移至下一梁段,支承位置交放入“滑枕”,用慢速卷扬机或手拉葫芦将主桁牵引至下一梁段位置,拆去滑枕,安装后锚带并锚固。

d.拆除底篮后锚杆和前托梁锚固绳,使底模脱离梁底面,然后利用手拉葫芦牵引主模带动底篮前移到一一现浇位置。

e.调整底篮中线,位置和标高,上紧底篮后锚杆,固定前、后主横梁。2.7、施工控制 由于箱梁在悬臂浇筑施工时受砼自重、日照、温度变化、墩柱压缩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竖向挠度,砼自身还存在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使悬臂段发生变化,为使合拢后的桥梁成型及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合拢高程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实际的状态(应力与线型)与设计的相接近,必须对各悬臂施工节段的以挠度与应力为控制的进行观测控制以便在施工及时调整有关的标高参数,为下节的模板安装提供数据预报,确定下节段合适的模板标高。挠度控制采用以往同类桥梁施工所验证准确可靠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施工时建立施工控制网络,以自适应法及灰色预测辨别法等理论为模型进行施工控制,确保合拢精度,观测内容: a.挂篮模板安装就位后的挠度观测; b.浇筑前预拱度调整测量; c.砼浇筑后的挠度观测; d.张拉前的挠度观测; e.张拉后的挠度观测;

f.已完成各阶段之荷载及温度、徐变收缩引起的挠度计算、观测; g.合拢段合拢前的温度修正; h.温度观测;

i.应力观测(通过在控制截面内预埋测试仪器搜集数据)。

j.挠度观测的关键是每日定时观测,时间宜选在每日温升前上午8:00-9:00以前。合拢段应在施工前进行连续24h(每次间隔2h)观测,提供合拢前的数据。为控制挠度,应该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后进行预应力束的张拉,应按岭期及强度进行双孔,一般在混凝土施工后3--4天方进行张拉以减少张拉时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值,使永存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相应减少张拉后产生的挠度。

施工控制的方案:大跨径悬臂梁施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施工控制以保证成桥后的梁体线型及受力状态与设计尽量吻合,施工控制的以主梁挠度与内力为控制对象,控制原则为

1、施工过程中主梁截面应力在允许范围内,2、悬臂合拢段相对高差在15mm内,轴线误差在10mm内。

3、桥面线型调整引起的桥面铺装层厚度增减平均值符合设计要求,4、桥梁预拱度满足二期恒载、1/2活载作用和设计混凝土徐变年限内的徐变变形要求,该值通过计算确定。

叉河特大桥施工控制的具体方法是采取参数识别法与灰色预测相结合的方案,形成施工、量测、识别、修正、误差预测、调整、施工的循环过程。其中自适应法(参数识别)是如何使控制的期望值能够反映实际结构状况,确定影响施工精度的参数如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容重等实际与设计计算数值上的差别。具体做法是根据施工施工中结构线形或内力的实测值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识别,寻找产生偏差的原因,然后将修正过的设计参数反馈到控制计算中去重新给出施工中内力和挠度的理论期望值,以消除理论值与实测值不一致的主要部分,最后达到挠幅与内力双控的目标;灰色预测法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针对信息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的系统,具体做法是将各控制点的标高理论值减去实测值得到误差序列,建立误差序列的GM(1,1)模型,求出误差函数,得到误差估计值,将误差估计值与理论值相加得到预测值。

悬臂梁桥施工中温度变化是影响主梁挠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日照会引起主梁顶、底板温差,引起主梁翘曲、挠度和墩柱的偏移,通常选择在日照前进行梁体挠度观测(并需要在张拉完成6h-8h后方能进行观测,由于预应力张拉效应具有滞后现象),为下节段立模高程提供数据,但此方法有不方便的缺陷,我部拟采取移动相对坐标法进行施工:具体为:

1、选择施工的i段前端点作为相对坐标系的原点,此坐标是相对会移动的,此坐标系中的第i+1段坐标是固定不变的,可据此进行第i+1段立模或确定第i+1段节段标高。

在悬臂端第i段施工完成后,选择一天中的合适时间(一般在日出前)准确测量出第i段的标高控制点高程hi0,在进行第i+1段节段立模、确定i+1段标高或进行随机检测时,先测量出第i节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1。

①、当第i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0是在挂篮仍未推出时所测量,则第i+1段节段立模标高为hi+1 为:

hi+1=hyc i+1+(hi1-hi0)+Δgl i+1+Δ,其中hyc i+1=Hsji+1+Δhgl i+1+Ygd i+1,②、当第i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0是在挂篮已经推出就位后所测量,则第i+1段节段立模标高为hi+1 为:hi+1=hyc i+1+(hi1-hi0)+Δ,其中hyc i+1=Hsji+1+Δhgl i+1+Ygd i+1,可解决了由于不同时间测量所引发的问题。可以在一天内的任意时间进行节段立模、节段标高确定或各项随机检查所需的标高测量值。

式中Δ---第i段挂篮推出后新增加的荷载(如钢筋)所产生的挠度(通过结构计算获得)。

Δgl i+1---挂篮推出引起的第i段前端标高控制点的挠度值(通过结构计算获得)

施工控制中进行各项试验检测,如混凝土容重、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梁体控制截面的应力情况,进行立模、砼浇筑前、砼浇筑后、张拉前、张拉后阶段的挠度检测。根据设计参数及控制参数,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进行前进分析,得到各阶段的内力、挠度及成桥状态的内力、挠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后退分析得到以成桥状态下的各阶段预抛高值。在施工中按照参数识别、灰色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施工控制网络。

1、施工控制测点布置:在梁段端部左右腹板中间、箱梁横向中部几翼缘板边缘位置分别埋设短钢筋(Φ16,顶部打磨光滑,标高比本梁段测点处的施工立模标高高出5mm~8mm)作为固定观测点。

2、观测时间:根据以前施工中积累的数据分析,温度影响主要是日照影响立模放样和日常测量,因此放样与日常测量宜安排在早晨8点以前,否则必须进行修正,并且每天将已浇完的梁段控制点进行复测后进行数据汇总,观察变化,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立模标高。

本桥墩高、跨大、地形复杂,将给悬浇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造成困难。为保证成型后大桥的中线、标高准确无误,减小附加应力对连续结构的不利影响,确保中跨顺利合拢,必须制定周到、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案,以测量作为搜集数据的外业手段并严格执行控制方案。具体如下: 1)、测量方案的选择

线形控制是悬臂灌筑过程中对各梁段线形的动态控制过程,准确地定位施工中梁体顶面、底面标高和纵横向位置,并将其与理进行比较,找出其偏差值后对偏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找出修正值,指导下一梁段施工。从而使连续梁顶底面线形平顺,各部的高程误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悬灌施工时梁体线形变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若测控不及时、不准数据丢失或失效,将无法通过二次施工或测量予以补救。因此,在梁工前就要对测量的方法、时间、布点、位置、次数和精度等内容的实案进行认

真研究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法是将仪器置于梁上,以0号段上所设的水准点为准进行测制。从理论土讲,此法会受到两个T构墩身压缩下沉不等的影响,此下沉值一般较小,不会超过合拢允许值,并可在合龙前提前4个节段联测时进行调整消除。此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速度快、不受地形,在任何条件下都可采用。

第二种方法是:将水准点置于地面上,以地面土的水准点为准进行测此法可保证高程准确,但由于受到地形限制,距离一般较远,极可能超出规范规定的最大视线距离(150m),且前后视离无法保持基本相等,瞄准误差和测量误差都较大。另外,地面上的水准点高程不变,而墩柱高程是变化的(尽管很小),当仪器在梁上时,以不变的点为准来测量变化的建筑,是无法测得其相对变化值的。结合经验,我部拟选第一种方法用于梁体测量。线形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

1、在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前,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即为段测点处的顶板施工立模标高)Ml。

2、在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硬化后,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

3、在第N#梁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前,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

4、在第N#梁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压浆完成后、移挂篮前,精确测量该端头测点的标高hN4。

5、计算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前后测点的标高差d=州2—hNl,以及该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压浆完成前后的标高差厶划4—hN3。将这两个标高差与线形控制软件计算得出的结果A洲l、A分别进行比较,如果ΔhNl与Δ洲

1、ΔΔ2与A洲2相比的误差都小于设计值,则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梁段的施工;若两个误差值中有一个或两个都大于规定值,则需要从施工现场和数据文件两个方面查找产生差别的并修改相应的数据文件、输入微机、重新计算后,对下一梁段的立模实际标高进行修正。按上述步骤不断循环,直至悬灌梁段施工完毕。⑦线形控制中的注意事项

1、对每套挂篮都要进行等预加载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其弹性变形,为确定立模高程提供基本依据。

2、严格控制混凝土容重,尽量使梁段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术指标与计算采用值接近,减少实际值与计算采用值之间的误差。

3、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张拉力的准确度和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要求(龄期达到3天以上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4、在每个承台和0号段土布设基础沉降观测点和墩身压缩观测点,定测基础沉降和墩身压缩情况,并将结果反应在合拢前4个梁段和边跨段的高程中。

5、定期观测温度对T构悬臂端挠度的影响,通常在早晨进行初测,在下午5点后后进行复测,以消除温度影响。观测后将成果图表进行分析,从而为全桥的立模标高和线形调整提供依据。

6、从合拢段前4个梁段起,对全桥各梁段的标高和线形进行联测,并在这4个梁段内逐步调整,以控制合拢精度。

7、保证挂篮预留孔位置准确。当预留孔位置偏差较大时,挂篮不好调甚至调整不到中线位置,因此必须提高各预留孔的准确度。同时为了防止捣捣混凝土时移位,预留孔要用钢筋网固定。

8、一般情况下,施工时对挂篮本身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都能比较重视地考虑。但大都对挂篮与滑道之间、滑道与钢(木)枕之间、钢(木与梁顶混凝土之间的非弹性变形重视不够甚至忽视了。根据经验,这方原因造成的挂篮前端沉降高达5—8mm。所以,施工时必须对此予以重并加强观测,积累经验,准确控制,消除影响。

9、根据实践经验及资料研究,薄壁空心墩及箱梁变形对环境温度和日照非常敏感。受日照时,受日照一侧的顶腹板温度与另一侧的顶腹板温度是不同的,且一天内也是反复变化的,且变形变化滞后于温度变化。因此,应对日照及环境温度影响进行自始至终的观测。

10、在T构悬臂灌注施工期间,梁顶面所放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线形控制软件计算模式的要求。在悬灌即将结束时,梁体悬臂最大,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荷载的对称,并对墩的变形加强观测。

11、线形控制观测点要有明显标记,并在施工中妥善保护,避免碰撞后弯折变形。用Φ20直径的钢筋棒作观测点,钢筋露出混凝土面以5mm为宜,并将钢筋顶磨圆。

12、通过线形控制将竖向挠度误差控制在15mm内,轴线误差控制在10mm内。2.8、边跨现浇段施工:

根据20合同招标文件中的叉河特大桥设计文件,搭设满堂支架进行边跨现浇段施工,0#右、1#左段位置处墩柱高度较低,现浇段支架可以采取钢管支架作为满堂支架,而左4#墩及右3#墩的墩柱高度达28m~33m,高度较高,因此对支架的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支架稳定性,我部将采取设置Φ80cm钢管桩设置梁式支架的方案(另根据叉河特大桥边中跨比为0.5769,刚好处于0.52~0.58的范围内,此时边跨支座在任何时候均存在一定的压应力,不会产生拉应力,不需满堂支架施工,因此根据施工设计经验边跨现浇段可以采用挂篮浇筑施工的方案,即在左4#及右3#段的过度墩上设置临时空中支架,将支架的悬臂端吊挂在已经悬臂浇筑完成的箱梁上,同时利用导梁浇筑边跨现浇段,这样可以减少现浇段由于墩柱高度大而给现浇支架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相应减少施工成本及施工时间,这一方案需要待后续进行仔细验算),在靠近T构位置设置挖孔桩以提高支架端点的承载力及稳定性。立模现浇边跨直线段,由于支架本身压缩引起的非弹性变形及支架的弹性变形与基础沉降,以及温差变化和风力影响,这些均会对新浇砼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新旧混凝土相接处出现裂缝或新砼被挤压破坏。为防止现浇段新浇砼受到损害,保证合拢段的合拢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拟采取下列措施:

a.为适应现浇段梁体随温度纵向位移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支架安装中除支架顶部允许有一定的位移外,底模板与支架间也应允许有微量的水平位移,以减小对合龙段的约束力.在支架下的混凝土基础顶面设置钢滚筒使整个支架、模板、新浇混凝土能够随着已成的箱梁作顺桥轴方向的轻微水平移动。

b施工顺序为:在主垮T构悬浇施工即将完成前1个星期左右,完成边跨现浇段的施工,其中在边跨现浇段支架安装后,要以不小于施工重量的1.4倍预压重量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

f、边跨现浇段的支架应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在浇筑混凝土前按照梁段重梁加施工荷载的10%、20%、30%、50%、80%、100%、120%、140%逐级加载预压,并且每级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最后两级应间相隔1h。预压拟采取水箱加载法进行。

g、也可采取另外一种方案:使用导梁及挂篮联合浇筑现浇段的施工方案,具体为:在左4#墩、右3#墩的过渡墩上设置托架,采用型钢及槽钢材料设置导梁,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整体浇筑。根据桥台处的地形及地质情况,支架拟采用满堂脚手架,其施工要点为:(1)、基底处理

对地质条件较好的3号台,在乎整场地后铺设2cm左右的砂垫层,然后在其上铺设下卧木。卧木最好铁路旧枕木,铺设时必须大面朝下,相邻卧木之间用扒钉钉牢,以增大接触面积和钢支撑的整体稳定性。对地质条件较差的0号台,在清除表面浮土后,对地基进行机械碾压,使之承载力达到0.2MPa以上后,浇筑5cm以上的混凝土硬化层,之后在硬化层上铺设下卧木。

支架周围应设排水沟,保证施工场地内不因积水浸泡地基而降低承载力。(2)、满堂钢管支架的搭设

安装脚手架之前,先在卧木上安放铁鞋,铁鞋用10cm ×10cm×2cm的钢板制成,钢板上焊长5cm、直径Φ12的钢筋头。钢管置于铁鞋之上,支架总宽度不小于桥梁在水平面土的投影宽度,与桥台连接处要与桥台抱台连接。钢管之间要用水平横杆和斜杆加强连接,以增加其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支架安装好后,用水箱或砂袋对支架进行充分的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量测出弹性变形,同时检查支架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并将试验所得结果作为现浇段立模时设置施工预拱度的依据。预压的最大加载按设计荷载加施工荷载也l.4倍,按50%、30%、逐级进行。每级加载完并稳载半个小时(最后一级为lh)后,分别测定各级荷载下支架的变形值,同时记录力与位移数据,并根据试验测出的结果,绘制力与位移关系曲线,求出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卸载时也要分级卸载,并测量变形、记录数据。

(3)、在钢管架铺20× 20cm的方木或型钢,然后在其上铺底模、立外模。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外模用与挂篮外棚目同的材料进行加工,整体吊装。在底模与支架之间设置钢楔,以便调整模板标高和模板拆除。

(4)、绑扎钢筋,安装波纹管和预埋件,立内模。内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拼装,方木和钢管加固。

(5)、经检查合格后即可浇筑砼。灌注砼时要尽量对称均匀,卸料时要尽量减小冲击。灌注砼中还要加强对支架的观测和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处理。(6)、在边跨合拢梁段施工完毕之后,才能拆除支架。

2.9、合拢段施工:合拢施工是连续梁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他对保证成桥质量至关重要。刚构合拢原则是低温灌注,又拉又撑又抗剪。合拢前使两悬臂端临时连接,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拢混凝土在早期因为梁体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开裂。同时选择在一天中的低温、变化较小时进行混凝土施工,保证混凝土处于温升、在受压的情况下达到终凝,避免受拉开裂。按照设计的合拢顺序为先两个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而后完成体系转换。形成连续刚构。

2.9.1叉河特大桥边跨合拢长度2.0m。,计划在主墩T构悬灌施工即将完成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完成边跨现浇段施工。在边跨现浇段支架安装后,要以不小于施工重量1.4倍的预压重对支架进行充分的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边跨合拢段施工时,保留合拢用的挂篮外侧模后拆挂篮的其余部分。安装但不固定合龙段底板和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在悬臂端和边跨现浇段上。然后将现浇段和T构梁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T构施工必须的施工机具放置在指定位置(0号段上)。接着将T构及现浇段上的所有观测点高程精确测量一遍。具体为: a、为防止T构因热膨冷缩而对合拢段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在边跨合拢段箱体内模和顶板钢筋安装前,选择气温最低的时间,按设计的位置和数量焊接型钢支撑(包括水平支撑与剪力撑)并张拉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合拢束,从而将边跨合拢段临时锁定,联成一体。

b.为防止温差影响,2米段砼浇筑后受到挤压或拉伸,在其余段砼浇筑后拆除端模,砼强度达30号时,在18#及16#段悬臂端面设置预埋件,于气温较低时加焊四根净长2m的I25型钢支撑,并在上下各设置一个斜撑,以抵抗因升温而产生对2m段的压力,使合拢混凝土在受压状态下强度增长。

c.为防止箱梁顶面及底面温差,使箱梁悬臂端在降温时上翘,升温时下挠,在T构箱梁施工到16号梁段时在底板下悬挂压重,使箱梁底板与支架紧密接触,以限制箱梁悬臂端上下变形及扭曲。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在低温时进行,使混凝土在气温增长的过程中强度增长,使混凝土保持受压状态。d、合拢状态时的施工荷载及其他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此时除加压等物体外应将施工机具等全部清除或移至0#块顶部,保证应力状态与设计相符。e.固定合龙段底模板和外侧模板、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底腹板波纹管,立合拢段内模,绑扎顶板钢和波纹管等,做好浇筑混凝土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边跨合拢段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20℃左右)、差变化比较小的午夜前后。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安排专人不断地吊走放置在T构合龙侧的配重。施工结束时,应吊走两侧的全部配重。卸除平衡重与灌注混凝土同步等量地进行。合拢段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比普通段高一个等级,并掺入微量膨胀(UEA),加强振捣,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的结束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混凝土注完毕后,在顶面覆盖厚层草袋;在合龙段箱体内外及前后佃范围内,曲专人不停地撒水养护。浇注完砼后应及时养生。低温时(低于+5℃)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当温度高于+5℃时需要采取降温措施,专人在梁顶、梁侧面及梁内洒水降温,减少非线性温差引起的梁体收缩及次内力。待合龙段混凝土龄期达到3天且强度达到90%的设计强度后,按图:要求张拉顶底板纵向合龙束和竖向预应力筋并压浆,张拉前,先解除体夕㈠缶时水平支撑,以消除体外水平支撑对预应力张拉效果的影响。张拉的一般顺序为:先底板束后顶板东,先长束后短束,顶底板交错进行将合龙束补拉到设计吨位。f、边跨合拢段施工时,保留合拢用的挂篮外侧模后拆除挂篮的其他部分,安装但不固定合拢段底模及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撑在悬臂端和边跨现浇段上,然后将现浇段和T构上梁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将梁上的施工必需的机具放置在0#块上,接着将T构上的所有观测点精确测量一遍;比较边跨合拢段两侧两个梁段的顶面高程,如果其高差Δ<15mm则继续下步施工,若高差Δ>15mm则根据计算软件计算确定使Δ<15mm的办法,按照计算使用配重,将水箱或砂袋放置在梁上的指定位置,再进行合拢施工。

h、在T构的两端分别吊装平衡重(为合拢段重量的一半即24.37t)

i、固定底模及侧模位置后,临时锁定相邻段落节段。使用型钢作为锁定材料。m、合拢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内外模板和体外临时支撑。然后将边跨合龙段预应力束张拉前后各测量一次该合龙段T构上各观测点标高,留待中跨合龙段施工时使用。2.9.2、中跨合拢段施工

中跨合拢段长度2m采用吊架施工,即把吊架悬挂在已浇筑成型的两个箱梁的端头上进行施工。施工步骤为:制作吊架后,设置平衡重和刚性骨架,支模,绑扎钢筋,安放预应力管道,然后选择时间浇筑砼,同时分级卸掉平衡重,最后张拉预应力束、压浆封锚。

2.10.2.1为保证合拢段砼的质量,采取下列措施:

a.为防止浇筑跨中2米合拢段砼时,箱梁两悬臂端的错动变形破坏新老砼的结合,采取在两悬臂端分别临时压重的措施,在浇筑合拢段时根据混凝土施工速度分次卸除。

b.为防止砼浇筑前后,砼从初凝至达设计强度80%期间,梁体受温度反复变化和日照不均等因素影响,在结构中引起变形和次内力,为使两悬臂端在施工时即为设计时的应力及应变状态,应予以临时固定。此时应设置固定悬臂端的内外刚性支撑,此刚性支撑的应经过计算确定合适的材料,以减小这些影响,在浇筑合拢段前夕的较低气温下,在两合拢悬臂端的预埋钢件上加焊4组钢构件,临时锁住,并张拉一组临时钢束形成能够抗拉压的临时刚性连接,临时锁定相邻段的混凝土,以保护合拢段砼的浇筑和结硬。

c、合拢状态时的施工荷载及其他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此时除加压等物体外应将施工机具等全部清除或移至0#块顶部,保证应力状态与设计相符。使用计算机计算应力及挠度,比较中跨合龙段两侧两个梁段的顶面高程,如果其高差△《15mm,则继续进行下步施工;如果△>15mm,则运行线形控制软件,计算使△《15mm的配重方法和要求。然后把水箱或砂袋按要求重量放在梁上指定位置,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合龙段施工。在应力与设计相近的情况下临时锁定梁端,若变形与设计有偏差将运行计算软件,确定纠偏值,采取措施达到上述目标。d、合拢段混凝土宜在处于年平均气温状态下的日期中的较低温度时浇筑,一般在凌晨进行,使混凝土在强度增长时刚好处于气温回升时为宜。同时该合拢段混凝土的标号应高于设计一个标号以便于及早张拉。

e、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采取真空辅助压浆的施工工艺确保压浆质量,使其密实; f、第二合龙段(中跨合龙段)施工时,保留合龙用的一套挂篮底模和侧模后,拆除两套挂篮的其余部分。安装但不固定合龙段底模板和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撑在两边T构的悬臂端上。然后将T构梁面上的杂物清除干净,将梁上施工必须的施工机具放置在指定位置(0号段土)。接着将T构土所有观测点的高程精确测量一遍。

g、在两个T构靠中跨的悬臂端分别吊装平衡重(每端重量为合龙段重量的一半即24.37t)。

h、全桥合龙后,梁体从静定结构转变为超静定结构,由于张拉钢绞线张拉和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墩顶将发生纵向水平位移,从而产生对桥梁结构不利的附加内力。为减小和避免这种附加内力的影响,在活动支座处通过设置预偏量来平衡;在墩梁固结处,在合龙段钢筋和合拢支架与模板锁定前在合龙段梁端间施加水平推力使墩顶预偏,以抵消墩顶以后将要发生的纵向水平位移。鉴于该原因,在吊装完平衡重、安装临时支撑前,应首先在中跨合拢段处用千斤顶对两侧的T构进行对顶,顶粱时也需选在日最低气温时进行。顶梁的顶力将由设计方提供,经计算后提供设计方审核。

i、同样,为防止T构因热胀冷缩而对合龙段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在灌注混凝土前,选择气温最低的时间,按设计的位置和数量焊接型钢支撑(水平支撑),并张拉部分顶板和底板合拢束(每束张拉力未定无图),从而将中跨现浇段两边的两个T构临时锁定、连成一体。m、固定合龙段底模板和外侧模板。

n、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底腹板波纹管,立合龙段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和波纹管等,做好灌注混凝土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8、将边跨合龙段的混凝土灌注时间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20℃左右)、温差变化比较小的午夜前后。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等量同步地逐渐卸除合龙段两边的平衡重。合拢段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比普通段高一个等级,并掺入微量膨胀剂,加强振捣,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结束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在顶面覆盖厚层草袋;在合拢段箱体内外及前后1m范围内,由专人不停地撒水养护。

o、待合龙段混凝土龄期达到3天且强度达到90%的设计强度后,按图纸要求张拉顶底板纵向合龙束和竖向预应力筋并压浆,张拉前,先解除体外临时水平支撑,以消除体外水平支撑对预应力张拉效果的影响。张拉的一般顺序为:先底板束后顶板东,先长束后短束,顶底板交错进行,将合龙束补拉到设计吨位。p、拆除合拢段内外模板和中跨合拢段体外临时支撑。2.9.3、合拢段施工中的其它事项

①、为减少额外工作,合拢段的外模、底模和内模均可由挂篮模板改制而成,底模及外模的安装加固方法与挂篮模板相同。

②、每个合拢段都设4个体外支撑(顶板2个,底板2个),一般用型钢,其型号根据受力计算确定。顶板支撑的布置要考虑避免与竖向预应力筋产生冲突。安装支撑时,先将其一端焊牢,另一端加楔稍稍打紧,待合拢段的临时钢绞线束张拉前再将楔子打紧,并在楔子与支撑、楔子与预埋钢板间施以点焊。焊接支撑时,要采取温控措施,避免烧伤混凝土。

③、合拢段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养生期间,要做好合龙段的降温工作。常用的降温措施有:梁顶面洒水降温,梁侧喷水降温,箱梁内洒水及通风降温。④、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尽快进行合龙段预应力束的张拉。

⑤、若合拢时的气温与设计相差较大,要提前与设计单位联系确定方案。2.10 预应力张拉、压浆:

2.10.1纵向预应力张拉:本桥所有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按照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先纵后横的原则进行,为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预应力的不利影响,避免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过大造成永存预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采取混凝土强度、龄期双控指标,在混凝土施工后3天且强度达到90%以上时方能张拉。张拉步骤为: 初始张拉力张拉检查油路的可靠性,安装正确后,开动油泵向张拉油缸缓慢进油,使钢绞线略为拉紧后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其中心与预应力管道轴线一致,以保证钢绞线的自由伸长,减少摩阻,同时调整夹片使其夹紧钢绞线,以保证各根钢绞线受力均匀。然后两端千斤顶以正常速度对称加载到初始张拉力后停止加油,测量并记录钢绞线初始伸长量,完成上述操作后继续加载至控制张拉力,量测实际伸长量并与计算伸长量相比较。由于张拉力设计值较大,因此初始张拉力取值为25%σK。

预应力张拉前对预应力千斤顶及配套设备进行标定采,用ZB4-500型油泵配合液压千斤顶进行,采取双控法控制,即在张拉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预应力筋伸长量与设计计算伸长量之差在±6%,(应计算预应力筋在千斤顶内的长度)张拉前需要对千斤顶及配套油泵进行检校标定,可以采取压力机反压千斤顶的方法但压力机的精度应为一级精度,确定千斤顶压力与液压油泵油压间的关系,同时预应力筋的伸长量计算应准确无误,预应力筋弹性模量、截面积等技术指标取值准确,取用检验单位提供的数据。张拉按照设计图纸的顺序进行,或按照规范规定的先下后上,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先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再张拉横向预应力束及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应准确,准确预估预应力管道的摩阻力,使预应力筋的永存应力达到设计要求。

张拉作业。按照两端张拉并锚固结的方法进行。所有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均按“左右对称、两端同时”的原则进行,下列说明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由于张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在施工时要做好安排,张拉施工时需注意:

1、为保证预应力的准确,对张拉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配套检查和必须的。校正后需将千斤顶的实际张拉吨位和相应的压力表读数关系制成图表,以便于查找使用。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配套检验:设备标定期已到;千斤顶或油泵发生故障修理后;仪表受碰撞;张拉100次后;钢绞线伸长量出现系统偏差等。千斤顶加载和卸载时要做到平稳、均匀、缓慢、无冲击。千斤顶在加载过程中如混入气体,在空载下将千斤顶油缸往返二至三次即可排出空气,保证千斤顶运行平稳。

2、张拉作业中,梁的两端要随时保持联系。发生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停止,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张拉顺序为:先腹板后顶板,先下后上,左右对称。

3、张拉作业中,要对钢绞线束的两端同步施加预应力,因此两端伸长量应基本相等。若两端的伸长量相差较大时,应查找原因,纠正后再进行作业。

4、张拉作业中,两端危险区内不许有人,并立牌警示。

5、张拉过程中,要有专人填写张拉记录,同时张拉作业需安排专人负责指挥。

6、当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禁止进行张拉作业,以免因低温而使钢在夹片处发生脆断。

7、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图纸规定的90%R设计和7天龄期。

8、张拉中,要控制千斤顶工作行程在最大允许行程以内。

9、张拉完毕卸下工具锚及千斤顶后,要检查是否有断丝,以及工具每根钢铰线上的楔片压痕是否平齐,若不平齐则说明有滑丝。若有断丝、滑丝出现,须视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10、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头。多余的钢绞线应用切割砂轮机割,切割后剩下的长度L>3cm。

11、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换油泵、千斤顶上的易损件和液压油,保证机械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正常运转。

12、张拉现场须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及锚具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夹片飞出伤人;油泵运转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机检查。在测量伸长量时,要停止开动油泵。

13、具体张拉操作顺序为:

A、初试张拉力,张拉检查油管路连接可靠、安装正确后,开动油泵向油缸缓慢进油,使钢铰线略为拉紧后随时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其中心遁轴线方向基本一致,以保证钢铰线自由伸长,减少摩阻。同时调整夹片使之卡紧钢铰线,以保证各根钢铰线受力均匀。然后两端千斤顶常速度对称加载到初始张拉力后停止进油加载,测量并记录钢铰线初长量。完成如上操作后,继续向千斤顶进油加载,直至达到控制张拉初始张拉力取控制张拉力的25%。B、控制张拉力张拉

钢铰线达到控制张拉力时,不关闭油泵,而继续保持油压2分钟,以补偿钢铰线的松弛所造成的张拉力损失,并检验张拉结果。然后测量并记录控制张拉力下的钢铰线伸长量。钢铰线束实际伸长量的量测有如下两种方法:

①:在相应张拉力下量取与之对应的千斤顶油缸伸长量。将每个初张拉力和终张拉力下对应的千斤顶油缸伸长量的差值,作为本次钢铰线的实际伸长量。则各个张拉循环的实际伸长量之和,也即为钢铰线初始张拉力至控制 张拉力之间的实际伸长量。

②:开始张拉前,将本束所有钢铰线尾端切割成一个平面或采用有较大色差较大的颜料标注出一个平面。在任一张拉力下量测伸长量平面至喇叭口端面之间的距离。将每个张拉循环中初张拉力和终对应的量测值的差值,作为本张拉循环中钢铰线束的实际伸长量。张拉循环的实际伸长量之和,即为该束钢铰线初始张拉力至控制张拉力的实际伸长量,与钢铰线束实际伸长量的计算互为校核。钢绞线束实际伸长量△L的计算公式为:△L=ΣΔL1+ΣΔL2其中ΔL1:初始张拉力至控制张拉力间的钢铰线束实测伸长量。ΔL2:为初始张拉力下的钢铰线束伸长量,其值通过计算得出。

钢铰线束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双控法,即在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间的误差若在±6%之间,即表明本束张拉合格。否则,若张拉力虽已达到设计要求,但实际伸长值与理值之间的误差超标,则应暂停施工,在分析原因并处理后,继续张拉直至达到设计应力。当出现伸长量超标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分析:①、张拉设备的可靠性即千斤顶与油泵的标定是否准确;②、弹性模量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偏离,③、伸长量量测方面的原因,④、计算方面的原因如未考虑千斤顶内的钢铰线伸长值等。⑤、孔道对钢绞线的摩阻系数预计准确度,一般来讲,伸长量超标总是能够找到原因的。③、滑丝和断丝的判断

张拉完毕卸下工具锚及千斤顶后,目视检查断丝情况:仔细察看工具处每根钢铰线上的楔片压痕是否平齐,若不平齐则说明有滑丝;察看本钢铰线尾端张拉前标注的平面是否平齐,若不平齐则说明有滑丝。

④、滑丝处理:在张拉过程中,多种原因都可能引起预应力筋滑丝和断丝,使预应力受力不均,甚至使构件不能建立足够的预应力,从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限制预应力筋的滑丝和断丝数量。当滑丝和断丝数量在规范内时,不需特别处理,即可进入下道工序;当滑丝和断丝数量过规范允许范围时,则需对其处理。断丝处理的常用方法有:

a、提高其它钢绞线束的控制张拉力作为补偿。但最大超张拉力不得超钢绞线标准强度的78%;b、换束,重新张拉或启用备用束。在发生断丝问题时,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需与设计、监理单位协商后确定。具体操作为:

把专用卸荷座支承在锚具上,用专用千斤顶张拉发生滑丝的钢绞线,至将其既有夹片取出,换土新夹片,然后用该千斤顶重新张拉至设计张,力并顶压楔紧夹片即可。如遇两根以上的严重滑丝或在滑丝过程中钢绞线受到了严重损伤,则将该锚具上的所有钢绞线全部卸荷、更换该束的全部钢绞线后,重新张,并顶压楔紧夹片。退出夹片、放松钢绞线时,首先将千斤顶油缸外伸至千斤顶行程的一后,在滑丝钢绞线的一端把专用千斤顶按张拉状态装在单根钢绞线上。钢绞线受力伸长时,夹片稍被带出。这时立即用改锥或钢钎卡住夹片螺,(钢钎可用钢丝打制成,长20—30cm)。然后油缸缓慢回油,钢绞线缩,而夹片因被卡住而不能与钢丝同时内缩。主缸再次进油,张拉钢绞夹片又被带出,再用钢钎卡住夹片后使主缸回油。如此反复进行,直至退出为止。然后根据滑丝情况,决定是更换夹片或是抽出钢绞线束更换新束。C、锚固钢绞线

持荷2min油表读数无明显下降时即可关闭油泵进油阀,打开油泵回油,油缸退回,则工作锚自动锚固钢绞线。锚固时先锚固一端,待该端锚成并退去工具夹片、卸去工具锚及千斤顶、观察钢铰线无滑丝和断丝后,将另一端补足拉力后再锚固这一端。然后卸去这一端的工具夹片、锚及千斤顶,同样观察钢铰线有无滑丝和断丝现象。当钢绞线长度较长而千斤顶油缸长度较短,一次张拉不能到位,则需多次张拉循环。操作方法和步骤与上述方法和步骤相同,只是,一循环的锚固拉力作为本次循环的初始拉力。如此循直至达到最终的控制张拉力。若一切正常,则接着进行下一步工作。D、封锚、压浆

如一切正常,则用快硬水泥或砂浆封堵锚具端头,2.10.2、悬灌梁纵向预应力筋管道压浆

由于压浆质量对整个预应力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针对以往传统压浆工艺出现的压浆不饱满、预应力筋容易锈蚀导致桥梁使用的耐久性出现问题,我们拟对叉河大桥的预应力孔道压浆采取;A、真空辅助压浆方案;B普通压浆方案。真空辅助压浆的施工设备、工艺压浆施工,以保证压浆的质量。施工工艺为: ①、准备,所有的进浆口、吸气孔安置阀门,组装真空设备和压浆设备,清理孔道内的水及杂物;

②、打开孔道的抽真空端阀门,关闭其他阀门,开启真空阀门抽取孔道内的空气。使孔道内处于80%的真空状态,使孔道的水蒸发为水气。③、在负压力下,压浆泵将浆体压入孔道。

④、按次序关闭抽气端的阀门,分别打开盖帽的排气孔,在正压力下分别进行排浆,然后关闭其他排气孔;

⑤、孔道加压至0.4Mpa,关闭进浆口阀门之前保压一段时间,结束。在普通压浆方案中,孔道压浆有如下主要工作:(1)、孔道压浆前的准备工作

①、水泥浆配合比:水泥浆配合比要根据孔道形式、压浆方法、压浆设备等因素通过试验,根据经验,本桥孔道压浆用水泥浆的配合比拟采用如下指标: l、水灰比0.35~0.4,并掺适量减水剂和不含氯盐的膨胀剂(UEA)。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P.O42.5普硅水泥。

3、水泥浆的28天强度不低于C40级。

4、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和后3h的泌水率不超过2%,24h后泌水全部被浆体吸收;流动度为16s左右,具体值需根据季节和温度作适当调整

5、膨胀率。膨胀剂的掺量经试验确定,掺入膨胀剂后水泥浆的自由膨胀率控制在2%左右。

施工时要冲洗管道后再用空压机吹去孔内积水,其中压缩空气不能含有油污。水泥浆在拌浆机内按照先放水和减水剂后再放水泥,最后放膨胀剂的顺序。拌合时间不能低于 2min,拌好的灰浆过筛后存放于储浆桶内。储浆桶要不停地低速搅拌并保持足够的数量以保证每根管道的压浆能一次连续完成。水泥浆自压浆到完到压入管道的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②、切割锚外多余钢绞线。使用砂轮机切割,切割后的余留长度不低于 ③、封锚。锚具外面的预应力筋间隙和压浆管用无收缩快硬性水泥封堵.④、冲洗孔道。孔道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无杂物、畅通。(2)、孔道压浆施工程序: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压浆作业。其作业程序为:

①、搅拌水泥浆,使其流动度等性能达到技术要求。

②、启动压浆泵,当压浆泵输出的浆体无自由水并达到要求稠度时,将浆泵土的输送管连接到喇叭的进浆管上,开始压浆。

③、压浆过程中,压浆泵保持连续工作。当水泥浆从排浆(气)管顺畅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当时,关闭排浆(气)管。劲关闭排浆(气)管的时侯,压浆泵继续工作,直至压力达到0.7MPa,压浆泵停机,持压2分钟。

④、在持压2分钟的过程中,若浆体压力无明显下降,则关闭进浆管。萑浆;在持压2分钟的过程中,若浆体压力有明显的下降,则在查找后决定是继续持压或是冲洗管道、处理问题后重新压浆。⑤、压浆泵回压至零。

⑥、拆卸外接管路、阀门及附件。⑦、清洗干净所有沾上水泥浆的设备。

⑧、压浆后根据气温情况,在浆体初凝时卸下进浆管和排浆(气)管,冲洗干净。(3)、压浆注意事项

①在波纹管每个波峰的最高点设一排气管兼压浆管以土。压浆泵输浆管应选用抗压能力10Mpa以上的抗高压橡胶管,输浆管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要牢固可靠。水泥浆进入灌浆泵之前应通过1—l5mm的筛网过滤。

②、搅拌后的水泥浆要做流动度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作必要的调整,以压浆的顺利。

③、灌浆要在灰浆流动性下降前(约40min左右)进行。同一根管道的要一次连续进行,出现意外情况中断时,应立即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理好后,再重新压浆。④、在现场做好灌浆孔数和位置及水泥浆配合比的记录,以防漏压。压浆时必须采取压浆过后再稳压3—5分钟的办法以增加浆体的密实度,保证预应力筋的永存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减少应力损失。(4)、封端

对悬灌过程中的腹板束和顶板束,在张拉压浆后将其直接浇注在下一混凝土内作为封端,因而对腹板束和顶板束不再另外封端。而对合龙顶板束和底板束,由于锚头外露,因此必须另做封端。封端的施工和要求如下:

①、孔道压浆后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并将端面混凝土凿毛。②、绑扎端部钢筋网,并将钢筋网焊在端面预留钢筋上。

2.10.3、竖向预应力张拉: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精轧粗螺纹钢筋,标准强度为,弹性模量2×105Mpa,采取同一梁段两端对称张拉的方案,具体操作为:清理锚垫板,在锚垫板上做伸长量的标记点并量取从粗钢筋头至锚垫板标记点之间的竖向距离δ1作为计算伸长量的初始值→安装工作螺帽→安装千斤顶→安装联结器与张拉杆→安装工具螺帽→初张拉至控制张拉力的10%→张拉至控制张拉力P→持荷2min→旋紧螺帽→卸去千斤顶及其他附件→1-2天后再次张拉至控制应力并旋紧工作螺帽→量取从许钢筋头至锚垫板上标记点的竖向距离δ2为计算伸长量终值→计算实际伸长量Δ=δ2-δ1,将该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若误差在±6%内则在24h内完成压浆,若误差超出±6%则分析处理。

注意事项为:

1、除横隔板处的竖向预应力筋使用联结器接长外,其他原则为通长束,不能接长。

2、张拉时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中心与粗钢筋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3、张拉后要用加力杆旋紧螺帽,确保锚固力足够。

4、每束及每轮张拉完成后作出标记防止漏张拉及压浆。5伸长量量测以粗钢筋头至锚垫板上的固定点的竖向距离为准

6、张拉时每段梁的横向应保持对称

7、每节段悬臂尾部的一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留待与下一节段同时张拉,以使预应力在混凝土接缝的两端均能发挥作用。

8、在拧紧螺帽时要停止开动油泵。

9、联结器的两端联结的粗钢筋长度要保持相等并等于联结器长度的一半,避免长度不一导致过短的一侧粗钢筋滑脱失锚。

10、工具锚一定要用双螺帽。2.11、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

(1)、桥面铺装施工:桥面铺装前先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然后测量桥面高程,布设桥面钢筋,准备桥面砼铺装。铺装时要在规范允许温度内施工。桥面铺装按设计要求分联施工,每联一次铺完。浇筑时严格控制标高,并在桥梁全宽范围内同时摊铺。砼由机械摊铺、人工配合,振动梁压实,整平板整平,真空吸水后镘平,并做好二次收浆及桥面拉毛工作。桥面铺装时,先预留伸缩缝处预留槽,待桥面砼现浇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伸缩缝; 砼桥面铺装完成后,立即覆盖养护。桥面铺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做防水层,以便铺装沥青砼面层。

(2)、砼防撞护栏:采用现浇,模板采用整体钢模,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光滑的表面,以保证砼表面光洁、棱角分明。防撞护栏模板内侧若用砂浆塞缝,拆模后必须全部挫除干净。在墩顶护栏处必须伸缩缝隙。

(3)桥头搭板施工:搭板采用现浇,为防止靠近台背的搭板和路基脱空,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台背回填土的密实度。2.12、永久支座安装:待施工图下发后制定

第四篇:高速公路特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标书)

高速公路特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标书)Sample Text 2.1、概况

叉河特大桥位于K104+242位置处,为左右分离式,其中左幅布置形式为为25+75+130+75+3×25m,右幅布置形式为75+130+75+3×25m的箱型变截面预应力T型连续刚构桥, 箱梁根部高7.5m,跨中高2.6m, 箱梁高为梁中线位置的高度,边中跨比较小为0.5769,这样将有利于箱梁内的应力合理分布,左右侧高度不一,臂长度为3.5 m。施工中需要随时对挂篮悬吊系统进行调整,箱梁底板按照R=351.659m变化,底板顶面按照R=391.092m变化,系按照圆曲线变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减少墩顶的弯矩数值,相应减少主梁内的主拉应力。箱梁采取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最大施工悬臂长度为58.5m,最大悬浇重量为142.9t,按照设计的施工顺序为:先在墩身托架上浇筑0#段,后向两边逐段悬臂浇筑并张拉预应力束,先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整个施工过程相邻浇筑节段对称进行。和拢时桥梁由T形静定悬臂状态变为超静定状态,实现了体系转换。

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利用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垂直泵送进行箱梁施工.在左2#(右1#)及左3#(右2#)墩柱位置各布置8t塔吊1台垂直运输材料、小型设备、机具等。

叉河特大桥施工总工期控制在25个月内。阶段目标为:2005年5月前完成桩基础施工,2005年11月前完成墩柱施工,2006年10月前完成T构悬浇施工。2.1.1、上部结构(1)、左、右幅桥均为单箱单室变高度连续刚构箱梁,墩支点处梁高7.5m,边跨直线段及主跨跨中段梁高2.6m。

(2)、箱梁横截面为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顶板宽度为12.25m,底宽6.5m,箱梁底板水平布置。通过两腹板的高差,实现顶板单向横坡。箱梁两翼板悬臂长度为2.865m。(3)、梁高变化段梁底曲线采用圆曲线。

(4)、预应力体系:箱梁为纵、竖双向预应力结构,纵向预应力体系采用高强度低松弛Ry1860钢绞线。其中梁部纵向钢绞线束采用OVM15型锚固体系;由90mm内径的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体系采用Φ25预应力精轧螺纹粗钢筋和精轧螺纹粗钢筋锚具;横向预应力钢筋为采用采用高强度低松弛Ry1860钢绞线,采用BM15-3型锚具。

2.1.2、下部结构

主墩为(4.5× 6)m的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工字墩,壁厚1.0m,墩下部为实心部分。基础均采用4Φ2.5m双排钢筋混凝土群桩(桩长18—20m),要求桩底嵌入微风化岩层深度5m以上。承台为13.8× 9.8× 3.5m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台。0号桥台为板式桥台,2①1.5m灌注桩基础(桩长35—39m);6号桥台为桩柱式桥台,钻孔桩基础。2.1.3其它

(1)、桥面铺装总厚度15cm,其中水泥混凝土厚6cm;沥青混凝土厚9cm,两层混凝土之间加设防水层。

(2)、桥台支座采用GPZ8000DX及SX型盆式橡胶支座。2.1.4、工程地貌和工程水文

本桥横跨V形沟谷,属山间沟谷地貌,两岸地势陡峭,自然坡度45

2、桥位区的地下水类型为网状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量不大。溪沟内常年流水,但流量不大。2.1.5主要工程数量

混凝土17000m3:钢筋2200t;钢绞线38t;精轧螺纹粗钢筋25.054t;GPZ及SX盆式橡胶支座各2套。

大临工程主要配备5T承载力的塔吊两座、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2套、施工电梯两台,以解决从桩基、承台、墩身到梁体悬灌施工的材料倒运、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运送、挂篮安装与拆卸、小型机具的调运等。同时配备砼搅拌运输车2台,2.5m3空压机5台、200KW发电机组一台、50KN卷扬机8台、钢筋加工设备若干,以及张拉设备:YCW400千斤顶5个,YDC240Q型千斤顶5个,2.1.6工程难点

(1)、叉河特大桥为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

(2)、在山势陡峻的沟谷中修建52m的空心高墩,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3)、13.8× 9.8×3.5m的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需采取特殊的混凝土配合比和防裂措施。

(4)、在地质条件较差情况下的深桩基施工。

(5)、沿线地势狭窄,山势陡峻,给临时工程建设、施工运输带来困难。

(6)、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使有效施工时间缩短。2.1.7相应对策

(1)、空心墩采用人工翻升模板(外模采用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合板和钢模板)结合满堂脚手架的施工技术。

(2)、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采取掺入外加剂、粉煤灰和注水循环降温等多种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3)、桩基将根据地质状况,采取人工挖孔、混凝土护壁的成孔方法。(4)、采用塔吊和混凝土输送泵、电梯解决施工材料运输问题。(5)、增加设备配置,趋利避害,争抢工期。2.2大体积承台施工

叉河特大桥右1#(左2#)、右2(左3#)号墩承台尺寸为13.8m×9.8m×3.5m,混凝土方量达471m3,属大体积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灌筑后不开裂,需在各有关工序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2.1模板加工

承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竹胶合板,用Φ16拉筋固定接缝,保证密不漏浆。2.2.2钢筋加工

承台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墩身预埋钢筋的位置、尺寸;高度较高时制做钢筋定位框。

2.2.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根据经验和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因素(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研究,在这类混凝土的施工中应采用如下措施:(1)、掺加缓凝减水剂及活性混合材料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采用5~35mm碎石、普通硅酸岩水泥配制混凝土,采取低水灰比,降低砼水化热。,(2)、根据季节情况,可采取冷却骨料、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办法。(3)、将混凝土的浇注时间选在下午6点以后,一夜内浇注完一个承台。以上措施,可一起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具体实施将根据试验进行。

2.2.4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优化浇筑工艺,“斜面分层,薄层浇注,连续推进;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排”并“外保”。具体实施办法为:

(1)、承台按照钢筋一次绑扎,混凝土浇筑两次施工完成施工,以错开混凝土的水化热高峰时间,以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分层高度在2m高度处。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40cm,然后按照规范处理,设置施工缝联结钢筋。并在横桥向方向按1:2的坡度全断面摊铺,待每薄层混凝土全断面布料振捣完毕,再沿横桥向向循环浇注。

(2)、在浇注前预先在混凝土内按0.8m的层距(距顶底面距离为50cm)布设降温冷却水管(Φ32m左右的薄壁钢管),混凝土浇注后或每层循环水管被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成后,即可在该层水管内通水。通过水循环,带走基础内部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到要求的限度。控制循环冷却水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5℃。具体见设计图。管路拟采用回形方式,水平铺设,水平管层间距为100cm,共分3层:距混凝土边缘为50cm。各层间进出水管均各自独立,以便根据测温数据相应调整水循环的速度,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自身温度,即中部温度高、四周温度低的特点,在循环过程中自动调节温差,产生好的效果。冷却水管安装时,要以钢筋骨架和支撑桁架固定牢靠。水管之间的联接使用胶管,为防堵管和漏水,灌注混凝土前应做通水试验。降温循环管路的布置详见附图。

(3)、因承台高达3.5m,下部2m部分的混凝土浇注需用溜槽、串筒入模。分层浇筑,每层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4)、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中70mm左右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和整体性。振捣中既要防止漏振,也不能过振。为保证振捣质量可在模板上安装一定数量的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施工。

(5)、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钢筋和模板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多少不等的泌水,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工具如小水泵、大铁勺等用以排出泌水。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清除粘附在顶层钢筋表面上的松散混凝土。

另外,绑扎承台钢筋前,应将地基进行清理使之符合要求。灌注混凝土时,当地基干燥时应先将地基湿润;如果是岩石地基,在湿润后,先铺一层厚2cm左右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2.2.5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转入养护阶段,此时浇注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已基本确定,温度的控制转为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的控制,这可通过给浇注体表面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养护来实现。覆盖材料可采用草袋,也可用水直接覆盖在基础表面,本桥拟采用水覆盖法。(2)、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取50cm以上。在升温阶段,蓄水层能吸收混凝土的大量水化热、减少外部低温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温养护与间接散热、降温的双重作用。在降温阶段,蓄水层能起到延缓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保持均匀散热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因急剧降温而产生的裂缝。经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较好。

(3)、根据需要,可在埋设冷却水管时在混凝土中一起布设测温点,并在养护中通过量测测温点的温度,用于指导降温、保温工作的进行,从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左右。

(4)、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特别是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的。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表面易散热温度较低,内部不易散热温度较高,相对地表面收缩内部膨胀,表面收缩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对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拉应力较大,容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因此,加强养护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关键之一。在养护中要加强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保证混疑土不开裂。养护需要7天以上(浇筑完7天内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高峰期),具体时间将根据现场的温度监测结果而定。

(5)、冷却水管使用完毕后用与承台强度等同的水泥浆封闭。2.2.6、工艺框图附后 2.3、高墩施工:

叉河特大桥墩柱最高为48~52m,为双薄壁工字型墩柱,该类型墩柱施工难度较大,拟主要采取翻模结合人工搭设脚手架的施工工艺完成,在墩柱上部设置操作平台,具体为:

2.3.1、混凝土采取集中拌合方式,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垂直运输采用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进行。

2.3.2、高墩采取翻模施工法。采取人工搭设内外脚手架配合的方案,内脚手架作为绑扎钢筋时的内操作台。2.3.3、墩身施工:

右1#、2#(左2#、3#)号墩为薄壁工字型高墩,拟采用人工翻转模板与脚手架相结合、混凝土输送泵运送混凝土、塔吊和倒链吊运材料和模板的施工方法;人员上下在左2#、右1#号墩处由脚手架和竹木爬梯解决,在左3#、右2#墩处由施工电梯解决。①、人工翻升模板设计

翻升模板由两节大块模板(外模采用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合板)与支架、内外钢管脚手架工作平台组合而成(施工中随着墩柱高度的增加将支架与已浇墩柱相连接,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施工时第一节模板支立于基顶,第二节模板支立于第一节段模板土。当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上、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l0MPa以上时,拆除第一节模板并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上脱模剂后,用塔吊和手动葫芦将其翻升至第二节模板上。此时全部施工荷载由已硬化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土传至基顶。依此循环,形成接升脚手架→钢筋接长绑扎→拆模、清理模板→翻升模板、组拼模板→中线与标高测量→灌注混凝土和养生的循环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每一节翻转模板主要由内外模板及纵横肋、刚度加强架、内外脚手架与作业平台、模板拉筋、安全网等组成,详见附图。

内外模板均分为标准板和角模板两种,每大节模板高度4m(每节模板由高度2m的两个小节模板拼组而成),宽度划分以1.5m为模数,详见附图。

模板之间用Φ30螺栓连接,用[12槽钢支撑拉筋垫板,[12槽钢间距不超过1m,拉筋用Φ16mm的圆钢或螺纹钢。在拉筋处的内外模板之间设Φ18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灌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顶面按1.5m的间距设临时木或铁支撑,以控制墩身壁厚。内外模板均设模板刚度加强架,以控制模板变形。内外施工平台搭设在内外脚手架上。在内侧施工平台上铺薄钢板,临时存放用空中索道运送来的混凝土。在外侧施工平台顶面(脚手架)的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牢固地挂立安全网。②、翻升模板施工要点

(1)、安装内外脚手架。为兼顾钢筋绑扎与混凝土灌注两方面的因素,内平台与待灌节段的混凝土顶面基本平齐,外平台与待绑扎钢筋的顶部基本平齐。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搭设内外作业平台。

(2)、钢筋绑扎与检查。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后进行检查。绑扎中注意随时检查钢筋网的尺寸,以保证模板安装顺利。由于模板高度4m,因此每次钢筋绑扎的最低高度不小于4m加钢筋搭接长度。若钢筋绑扎长度大于6m,则需将钢筋的中上部支撑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

(3)、首次立模准备。根据墩身中心线放出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用砂浆找平,找平层用水平尺抄平。待砂浆硬化后即可立模。(4)、首节模板安装。模板用空中索道吊装,人工辅助就位。先拼装墩身一个面的外模,然后逐次将整个墩身的第一节外模板组拼完毕。外模板安;装后吊装内模板;然后上拉筋。模板连接用肶2X 30螺栓。每节模板安装时,可在两节模板间的缝隙间塞填薄钢板纠偏。(5)、立模检查。每节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若误差超标要调整,直至符合标准。测量时用全站仪对三向中心线(横向、纵向、45方向)进行测控,用激光铅直仪对墩中心进行复核。每次测量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换手多测回测量。测量要在无太阳强光照射、无大风、无振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6)、混凝土灌注。模板安装并检查合格后,在内外模板和钢筋之间安装L混凝土灌注漏斗,混凝土经混凝土输送泵送至内施工平台土,通过漏斗由人工铲送入模。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灌注,每层厚度40cm左右,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要漏捣和过度振捣。灌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生。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高压水冲洗接缝混凝土表面。

(7)、重复如上步骤,灌注第二节混凝土。灌注混凝土中要按要求制作试件,待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土时,做翻升模板、施工第三节混凝土的准备。

(8)、模板翻升。将第一节模板用手动葫芦挂在第二节模板上,松开并抽出第一节模板之间的拉筋,用塔吊和手拉葫芦分别起吊第一节模板的各部分并运至第二节模板顶部或地面,清理模板涂刷脱模剂后在第二节模板顶按上述次序安装固定各组成部分。如此循环,直至墩顶。③、墩顶段施工。当模板翻升至墩顶实心段底部时,拆除墩身内施工平台和脚手架,搭设外侧施工平台和安装防护栏杆与安全网,并在墩身内侧安装封闭段托架和模板。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外模板、灌注混凝土、养生。墩柱施工高度至墩柱截面变化的底面处。

④、模板拆除。待模板内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拆除所有外模板。拆除时按先底节段后顶节段的顺序进行。⑤、墩身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加工棚内制作,要保证制作钢筋的精度。为验证钢筋制作的精度,可在弯制少量钢筋后,先在地面平地上进行绑扎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弯制方法与尺寸。形状与尺寸已确定的钢筋可采取经常拉尺检查的办法对精度进行有效地控制。精扎粗钢筋必须严格进料、出库管理,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挂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标识,防止误用。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法。对Φ25mm以上的主筋采用机械接头接长;对直径25mm以下的钢筋采用电弧搭接焊接法,接焊时,I级钢采用T422焊条,Ⅱ级钢筋采用T506以上焊条。机械接头需作破坏试验,焊接接头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当钢筋竖直长度超过6m时,应将其临时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不垂直。⑥、墩身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泵运送、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确保其位置准确、保护层足够。由于混凝土施工高度大于2m,为使混凝土的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将通过串筒滑落。为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振捣时要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分层浇筑,层厚控制在40cm左右。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输送泵进行。

(2)、振捣前振捣棒应垂直或略有倾斜地插入砼中,倾斜适度,否则会减小插入深度而影响振捣效果。

(3)、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

(4)、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

(5)、混凝土浇注后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

B、振捣时不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动器周围元气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平坦、无气体排出; D、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墩身高度施工至距墩顶梁底面75cm高度位置,施工中预埋好托架预埋件及竖向预应力筋的波纹管,进行后续的托架安装施工。混凝土的浇注要保持连续进行,若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初凝时间由试验确定。如果间断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则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如下处理:凿除接缝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5Mpa以上。在浇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将旧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并在水平缝的接面上铺一层l—2cm厚的同级水泥砂浆。根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垫块数量按底模5~7个/m2、侧模3~5个/m2放置。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即可拆模。进行不少于7天的标准养护,养护用水与拌合用水相同。⑦、墩身线形控制

在承台浇注完混凝土后,利用护桩恢复墩中心,并从大桥控制网对其污校核,准确放出墩身大样,然后立模、施工墩身实心段混凝土。实心段混凝土施工完后,在桥墩中心处设置一直径为40cm、高40cm的钢筋混凝圆台,将墩中心准确地定位在预埋的钢筋头土。每提升1次模板根据墩不同高度,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四边的模板进行检查调整。施工中要检查模板对角线,将误差控制在5mm以内,以保证墩身线形。检查模板时,已灌混凝土的模板上每个方向作2个方向点,防止大雾天气不能检查模时,可以拉线与经纬仪互为校核,不影响施工。检查模板时间在每天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避免日照对墩身的影响;墩身上的后视点要量靠近承台,每次检查前校核各个方向点是否在一条直线土,如有偏差,按墩高比例向相反方向调整。2.4、T构0号块施工

T构桥0#块位置管道密集,预埋件及预留孔多,结构和受力情况复杂。施工顺序为:托架施工→底模安装→外侧模安装固定→腹板、横隔板竖向预应力筋安装、固定→底板、腹板、横隔板普通钢筋绑扎→腹板波纹管安装定位→冲洗底模→安装内模→顶板普通钢筋绑扎→顶板波纹管安装定位→安装喇叭口(锚垫板)→冲洗底模、端头模板固定→加固模板→预埋件安装→安装、调试灌注导管、漏斗、储浆盘→灌注混凝土→养生→张拉→压浆→拆模。叉河特大桥T构0#块长度为16m,由于0#块箱梁高度为7.5m,高度高,自重大,同时施工面狭窄,混凝土不易振捣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0#块拟按照高度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高度为4.0m,第二次施工至7.5m高度,具体拟采取如下措施:

1、减少两次混凝土施工的时间间隔,同时调整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减少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差值。

2、将第一次施工的混凝土表面设置成凸凹不平状,设置混凝土施工缝,便于两次浇筑混凝土间的衔接。

3、混凝土浇筑施工选择在气温较低的天气中的低温时进行。

4、按照规范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处理接缝。

5、在0#块施工中,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收缩徐变值。

6、为减少0#块隔梁位置上出现的裂缝,将在通行孔的隔梁两侧设置加密钢筋网以基本消除裂缝。

7、控制好竖向预应力的张拉工作,确保应力值达到设计要求,保证0#块的质量。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施工方便,易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托架按照一次浇筑混凝土施工设计而实际混凝土二次施工,第二次施工的混凝土重量由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承担,确保托架使用安全。

8、叉河特大桥墩柱高在48~52m范围内,由于高墩在上部恒载作用下将产生一定的竖向压缩值,根据经验选取1.2cm墩身压缩值,在0#块施工中予以抛高消除。由于本桥处于2500m半径的圆曲线上,因此无需考虑箱梁扭转抛高。2.4.1托架与模板 a.托架设计

托架是固定在墩身上部以承担0#块支架、模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重要受力结构,其设计荷载考虑:混凝土自重、模板支架重量、人群机具重量、风载、冲击荷载等,托架采取自支撑体系构件设计。施工时按图纸要求在墩身砼浇筑时预埋好所需预埋的预埋件作为托架支点,要求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以利托架拼装时连接。在预埋件上铺设钢横梁。横梁上铺设20*20cm方木。底模直接利用钢横梁架设方木,在方木上铺设底模,底模卸落利用木楔进行。悬臂部分是在贝雷上铺槽钢,在槽钢上立门式支架,利用门式支架调整模板高度。托架的墩中部分也采取在墩柱相应位置预先埋设钢桁件,然后在钢桁件上设置下加强斜支撑弦杆的支架。刚度需要经过严格的受力计算。采用型钢加工,加工精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具体0#托架的设计方案为:在墩身上预埋钢桁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托架支撑,上设贝雷片作为分配梁。其中横桥向每侧8片,贝雷片放置钢架(钢架按照设计的箱梁底坡度设计以便模板直接放置在上面),钢架上直接放置箱梁模板的分配梁与模板,托架按照永久构件设计,刚度必须满足要求;横桥侧向每侧放置3片,贝雷片设置桥纵向分配梁,上设置由钢管组成的钢管支架,按照各向80cm的空间距离设置。直接支撑箱梁翼缘板部分的模板。

根据墩身宽度、梁底宽度和0#块悬出长度,以及施工操作空间需要,平台平面尺寸为13m×9m,附着墩身高度为4m(墩正面)与2m(墩侧面),为三角形桁架式托架。每片托架分别由双肢槽钢[36b(墩正面)与[25b(墩侧面)组成,双肢之间设置节点联结,每片托架由水平杆、立杆、斜杆、撑杆、节点板及螺栓组成。每边悬出段由8片(墩正面)6片(墩侧面)托架组成,相互间由水平支撑、斜支撑联结成整体,详见附图。托架安装后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为悬浇施工立模标高提供依据。

b、底侧模支架设计:模板支架分为底模支架及两侧的腹板外侧模下支架。0#块底模支架的设计荷载按照(3.75m悬臂段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人群机具重量之和)×1.2的振动系数,总重量不超过200t,然后按支点数量进行荷载分配,确定每个支架的承载力,外侧模支架设计荷载根据0#块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人群机具重量、施工平台重量并考虑振动作用确定,按支架间距将荷载分配在各片桁架结构,各支架的载重量确定后即可进行支架结构设计,支架采用桁架结构,为减少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支架节点全部焊接,支架与托架采用螺栓联结,模板底梁采用钢楔,以便调整模板标高和模板拆除,支架见设计图。

c、模板设计:模板分为底模、侧模、内模及端模。分别做如下设计: ①、底模:0#段箱梁底模,采用大块的厚6mm的钢模板,纵横肋采用[8槽钢加强,底模设置需考虑桥的纵横向坡度。安装时首先在托架顶面铺设型钢横梁,在型钢横梁上安装拆除模板用的钢楔块,在钢楔块上安装支架。然后在支架上安装横向型钢作为分配梁,最后在横向型钢上铺设底模板。

②、外模,采用5mm厚的钢模板,模板支架用[12槽钢组焊成桁架结构,考虑模板的通用性,外模使用每个T构上2个挂篮的外模,从而解决8.5m左右的外模,另需加工4块2m长的模板即可满足0#块的施工要求。通过钢管立柱或分配梁落于底板水平托架上,并用木楔调整侧模高度,外侧模安装后用穿心拉杆与内侧模对拉固定。③、隔墙模板及内侧模,考虑0#块内梁体截面变化大,模板通用性差,拟采用钢木组骨架框架贴竹胶模板拼、钢木组合骨架,内模就位后,与外侧模用穿心拉杆相连,加固,同时在可行的位置设置自撑体系。

洞孔模板,在隔墙上有2个100*100cm人孔,洞孔模板用组合钢模拼装,用满堂木支架支撑。

端模上有钢筋和预应力管道伸出,位置要求准确,模板拟采用木模。模板内模及内部顶部模板除梗肋部分做特殊加工外,其余部分采用组合模板,使用螺栓及U型卡联结成整体,竖向用15cm×15cm方木或型钢作为背楞,横向用Φ48钢管或型钢通过扣件及拉杆将内、外模框架拉紧,安装内模底部时竖向预应力压浆管设计位置预先挖孔,并在模安装时注意对压浆孔进行保护,安装后用海绵或其他材料封堵管周空隙,内模就位后用方木或型钢将内外侧模顶紧,用脚手架及可调式承托配合,将内模顶紧,并设剪力撑将各杆件联成整体。在过人洞处截面复杂。制作使用整体钢模板,在该处顶部钢筋封顶前放入。以增强模板刚度和整体性,并方便立模,为方便混凝土浇筑及振捣,箱室内模及顶模预留施工用振捣及观察窗,待混凝土浇筑接近预留口时再将钢筋按照规范连接后进行封堵。

拆模时先将内模的支撑卸掉,然后松下模舨的内外拉杆即可拆除模板。内外模板的端头间拉杆螺栓联结并用钢管做内撑以控制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位移及变形。确保腹板厚度准确,为防止内模板上浮,在墩柱顶上设置防浮拉杆预埋件。在内模安装后将其与内模联结,以防止上浮。

④端头模板:端头模板是保证0#块端部及预应力管道成型要求的关键,端模架拟利用∟100mm×10mm角钢或其他型钢加工制作成钢结构骨架,用螺栓与内外模联结固定,板面使用3cm的木板,以便拆模。

⑤、托架、支架、模板的安装、拆除:

1、利用塔吊就位,人员站在工作脚手架上,在塔吊、倒链的配合下,将单片托架调整就位,并在临时固定后进行焊接,全部安装到位后进行整体联结。安装托架时要将托架顶部调整到同一水平面上,以便支架安装并保证托架均匀受力,确保安全。

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安装,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托架、支架顶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标高,与预埋件联结是否牢固,焊缝长度、厚度是否足够,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改正。

2、托架、支架安装完成后安装底模板,安装时首先在支架上划出立模边线,用塔吊、倒链配合,调整底模到位,然后将两片外侧模安装就位后将其固定在支架上,并有必要的拉杆及内撑杆将其联成整体。

3、待横隔板进入洞顶以下部位的全部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即可安装外侧模板。

4、待底腹板和横隔板的全部钢筋绑扎和预应力管道固定后,将钢木组合模板吊入箱内安装固定,并按照施工需要预留进人和振捣孔。

5、待顶板的全部钢筋和被外模板安装调试好后,由上至下安装固定端模。

综上,0#块托架、支架、模板的安装顺序为:托架安装→支架安装→平台步行板、栏杆、安全网安装→底模安装→横隔板进入洞顶以下部位的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绑扎→外模安装→腹板和横隔板剩余钢筋的绑扎和预应力管道固定→内模安装→顶板的顶板钢筋绑扎→端模固定。而拆除顺序与安装相反。⑥、钢筋及预应力粗钢筋绑扎:

1、竖向预应力粗钢筋施工

竖向预应力粗钢筋施工采用Φ25精轧螺纹粗钢筋,其中横隔板中的粗钢筋要在0#块施工前预埋在墩身混凝土中后接长。

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绑扎可以采取就地散绑法,也可采取在地面上预绑扎,用塔吊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法。具体为:将锚固螺栓、锚垫板、螺旋筋、粗钢筋、压浆管安装配套后,用型钢将预应力筋联成整体。用搭吊吊装到指定位置,安事先划好的定位线,校核底部标高后在倒链配合下就位。然后将整个型钢骨架支撑、固定并使之垂直。另外0#块横隔板处横向预应力及成孔用的铁披管和锚垫板与普通钢筋一同绑扎。

2、普通钢筋施工

对图纸复核后绘出加工图,加工时同一类型的钢筋按先长后短的原则下料,钢筋用弯折机加工后与大样图核对,并据各钢筋所在部位的具体情况对细部尺寸和形状做适当调整。

主钢筋采用电弧搭接焊,焊接时Ⅰ级钢筋采用T422焊条,而对于Ⅱ级钢筋则必须采用T506以上电焊条。

a.钢筋由工地集中加工制成半成品,运到现场。b.0#块钢筋也分两次绑扎。

第一次:安放底板钢筋和竖向预应力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布置腹板和隔板钢筋。

第二次:安放箱梁顶板钢筋,纵横向预应力管道及钢束。

c.由于底板较厚,须在底板钢筋上下层间设立架立钢筋,为保证纵横向预应力管道的位置正确,也应在顶、底板两层钢筋之间设置架立筋和防浮钢筋,以固定预应力筋管道。

d、钢筋的接长采取锥螺纹套筒机械接头,机械接头使用前应做试验。2.4.2、预应力管道、预应钢筋

a.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以减少管道摩擦系数,同时为保证管道压浆饱满,当管道总长超过40m时,拟采取真空辅助压浆施工工艺保证压浆质量,以保证压浆的密实。(具体施工工艺)b.顶板横向预应力束采用扁平波纹管,预应力束的张拉端在桥的两侧间隔布置。

c.竖向预应力筋采用25精轧螺纹粗钢筋,采用Φ40波纹管成型预埋。d.顶板、腹板内有大量的预应力管道,为了不使预应力管道损坏,一切焊接应放在预应力管道埋置前进行,管道安置后尽量不焊接,若需要焊接则对预应力管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预应力管道不被损伤。

e.当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管道位置有冲突时,应移动普通钢筋位置,确保预应力管道位置正确,但禁止将钢筋截断。

f、横向、竖向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铁皮卷制而成,为保证预应力筋质量,除0#块竖向预应力束采取接长方案外,其他节段竖向预应力束均为通长束。①、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

波纹管安装质量是确保预应力体系质量的重要基础,施工中要千万注意。如果发生堵塞使预应力筋不能顺利通过而进行处理,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影响桥梁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格施工过程控制,保证灌注混凝土后波纹管不漏、不堵、不偏不变形,将在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予以保证:

1、所有的预应力管道必须设置橡胶内衬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橡胶内衬管的直径比波纹管内径小3-5mm,放入波纹管后应长出50cm左右,在混凝土初凝时将橡胶内衬管拔出20cm左右,在终凝后及时将橡胶内衬管拔出、洗净。

2、所有的预应力管均应在工地根据实际长度截取。减少施工工序和损伤的机会,把好材料第一关。

3、波纹管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及检查咬口的紧密性,发现损伤无法修复的坚决废弃不用。

4、安装波纹管前要去掉端头的毛刺、卷边、折角,并认真检查,确保平顺。

5、波纹管定位必须准确,严防上浮、下沉和左右移动,其位置偏差应在规范要求内,波纹管定位用钢筋网片与波纹管的间隙不应大于3mm,设置间距:直线段不大于1m,曲线段不大于0.5m。波纹管轴线必须与锚垫板垂直。当管道与普通钢筋发生位置干扰时,可适当调整普通钢筋位置以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的准确,但严禁截断。

6、波纹管接头长度取30cm,两端各分一半,其中留做下次衔接的一端,应将该端的2/3部分即约10cm放入本次浇筑的混凝土中,另外1/3露出本次浇筑的混凝土以外,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外露部分被损坏,还有里面的接头可以利用。波纹管接头要用塑料带缠绕以免在此漏浆。

7、被接的两根波纹管接头应相互顶紧,以防穿束时在接头薄弱处的波纹管被束头带出而堵塞管道。

8、电气焊作业在管道附近进行时,要在波纹管上覆盖湿麻袋或薄铁皮等,以免波纹管被损伤。

9、施工中要注意避免铁件等尖锐物与波纹管的接触,保护好管道。混凝土施工前仔细检查管道,在施工时注意尽量避免振捣棒触及波纹管,对混凝土深处的如腹板波纹管、锯齿板处波纹管要精心施工,仔细保护,要绝对保证这些部位的波纹管不出现问题。②、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安装及保管:

1、为保证和提高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张拉质量,除0#块横隔板处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需要使用联结器接长外,全桥其他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均通长而不得接长。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全部采取预穿束方案,即在混凝土灌注前随腹板钢筋一起绑扎,固定在管道内。

为保证张拉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后的有效预应力作用在混凝土上,首先在保证钢管基本刚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用薄壁钢管,其次不能将上下锚垫板贴紧在钢管上,而应在上锚垫板与铁皮管之间留出5—10mm的间隙。

2、所有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进场后必须按照试验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才能投入使用,需要对进行竖向预应力粗钢筋预拉(因为粗钢筋的断筋率在2%左右)

3、预应力粗钢筋进场后应认真存放,严格保管,避免受到电气焊损伤,不能把向预应力粗钢筋作为电焊机的地线使用,受损伤的预应力粗钢筋坚决不能使用。

③、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张拉和压浆

0#块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直径Φ25mm的精轧螺纹粗钢筋,弹性模量不小于750MPa,弹性模量2×10MPa,单根张拉力513KN。采用螺纹粗锚具和穿心千斤顶张拉,采取同一梁段两侧对称张拉的方式。竖向预应力筋张拉的操作程序为:

清理锚垫板,在锚垫板土作测量伸长量的标记点,并量取从粗钢筋头垫板上标记点之间的竖向距离6:作为计算伸长量的初始值,安装千斤顶,安装连接器和张拉杆。安装工具螺帽(双螺帽)叫初至控制张拉力P的10%,张拉至控制张拉力P持荷2分钟,旋紧工作锚,卸去千斤顶及其它附件,l—2天后再次张拉至控制张拉力P并旋紧螺帽,量取从粗钢筋头至锚垫板上标记点的竖向距离作为计算伸长量值,计算实际伸长量△L,并将该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若在±6%内,则在24小时内完成压浆;若误差超过±6%,则分析原因并处理后再进行压浆。

④、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张拉的注意事项

①、除横隔板处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用连接器接长外,其余的预应力粗;均用通长整根,不得接长。

②、张拉时要调整千斤顶的位置,使千斤顶张拉持力点与粗钢筋中心、?板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如张拉中发现有钢筋横移,应立即停止张拉[油调整,重新张拉。

③、张拉后要用加力杆旋紧螺锚,确保锚固力足够。

④、每轮张拉完毕后,用不同的颜色在钢筋上作出明显的标记,以避免长拉和漏压浆。

⑤、伸长量以从粗钢筋头至锚垫板上固定点的竖向距离为准。⑥、张拉时每段梁的横向应保持对称。

⑦、每一节段悬臂尾端的一组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留待与下一节段同时张拉以使其预应力在混凝土接缝两侧都能发挥作用。⑧、在拧螺帽时,要停止开动油泵。

⑨、连接器两端连接的粗钢筋长度要相等并等于连接器长度的一半,防止—端过长、一端过短,长度过短一侧的粗钢筋滑脱失锚;、工具锚一定要用双螺帽,以策安全。

⑩、预应力筋张拉与压浆:按后面介绍的“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方法实施。

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的压浆:其压浆程序与纵向预应力筋的压浆程序基本相同,可参照执行。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粗钢筋张拉后松弛造成应力损失,压浆应在第二轮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完成。2.4.3、钢筋工程

悬臂浇注梁段的钢筋绑扎:悬浇梁段普通钢筋即可采取挂篮内就地绑扎,对腹板和底板钢筋也可采用在地面预绑扎,用塔吊吊装就位的方案。

①、采取部分钢筋整体绑扎:对底板、腹板普通钢筋和竖向预应力筋先在地面分别纲扎成网片后用塔吊整体吊入挂篮内就位。就位后在绑扎底板和腹板交叉部位的钢筋,并在内模固定后就地绑扎顶板钢筋。纵向钢筋的接头采取焊接或搭接方案。②、采取就地绑扎方案:实施时需要注意:

1、在底板上按照设计间距标化后在进行钢筋绑扎,并设置足够的垫块。

2、绑扎腹板竖向预应力筋、底板顶层普通钢筋及底板纵向预应力筋管道。同时根据设计将纵向预应力管道放置在腹板钢筋网内,将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管道位置的调整及固定。

3、绑扎底腹板斜插筋。

4、安装底腹板锚具。

5、放置垫块,安装内模板,加固。

6、绑扎顶板底层钢筋和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

7、绑扎顶板上层钢筋及斜插筋,调整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位置并固定。

8、安装顶板锚具。

③、当采用底腹板钢筋网片分别整体绑扎和吊装方法时,应遵循如下顺序:整体吊装底板钢筋网片,焊接或绑扎纵向钢筋接头→整体吊装腹板普通钢筋和竖向预应力粗钢筋网片,焊接或绑扎纵向钢筋接头→就地绑扎底腹板交叉部位的普通钢筋→安装固定底板、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锚具→安装内模→就地绑扎顶板普通钢筋和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顶板锚具,钢筋绑扎时应在底模和外侧模上按设计间距标示出钢筋位置,并按标示绑扎钢筋,加快施工速度。

顶板和腹板预留“天窗”因模板安装就位后,0号段中部几乎形成全封闭状态,施工人员无法进业和进入内部灌注混凝土。为解决该问题,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顶板和腹板无预应力筋的部位开设进人“天窗”,待混凝土灌注到该“天窗“前,按设计要求连接钢筋和封堵“天窗”处的模板。2.4.4、混凝土灌注

0号段内预应力筋布置复杂、非预应力筋密集,要求一次灌注成型,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施工质量,拟采取如下措施:

①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输送泵运送到位。拌和站的拌 力和空中索道的运送能力,以满足在最早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0#段的全部混凝土为控制标准。

②、0号段混凝土数量,结合混凝土振捣所用时间和塔吊运输混凝土的能力,将0号段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定为12h右,将坍落度控制在16cm左右。为此,将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粗骨料采用5—31.5m级配良好的碎石。

③、混凝土灌注分层厚度为40cm左右。

④、混凝土灌注顺序:横隔板→腹板→底板→横隔板→腹板及顶板四周。灌注时要前后左右基本对称进行。⑤、混凝土入模导管安装间距为1.5m左右,导管底面与混凝土灌注面保 1m以内。在钢筋密集处断开个别钢筋留作导管入口,待混凝土灌注到此部位时,将钢筋焊接恢复。在钢筋密集处要适当增加导管数量。

⑥、混凝土捣固采用Φ70或Φ50和Φ30插入式振捣器。钢筋密集处用小振捣棒,钢筋稀疏处用大振捣棒。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l.5倍。振捣棒的作用半径需经试验确定。

⑦、对捣固人员要认真划分施工区域,明确责任,以防漏捣。振捣腹板疑土时,振捣人员要从预留“天窗”进入腹板内捣固。“天窗”设在内模和内侧钢筋网片上,每2m左右设一个,混凝土灌注至“天窗”前封闭。

⑧、混凝土灌注前先将原墩顶混凝土面用水或高压风冲洗干净。木模板用水泡胀,防止其干燥吸水。灌注前在原混凝土面上铺2cm厚的同标号砂浆,并摊铺均匀平整。灌注底腹板混凝土前,对顶板钢筋顶面要用布或草袋覆盖,以防松散混凝土粘附其上。混凝土倒入储浆盘后,试验人员要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如不合适要通知拌和站及时调整。

⑨、在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插入式振捣器对顶腹板接缝处进行充分的二次振捣,确保连接处密实、可靠。

⑩、混凝土灌注结束后,要加强对梁段包括箱梁内侧和外侧的撒水养护。

2.5、箱梁悬浇段施工

梁段悬浇施工的一般顺序为:挂篮就位→调整挂篮底模、外模标高并固定→吊装或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底板、腹板波纹管和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固定腹板锚具→内模就位→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波纹管→固定顶板锚具→安装端头模板→二次对称灌注梁段混凝土→覆盖养护→穿束→张拉→压浆→挂篮前移→进入下一梁段的施工循环。

2.5.1施工顺序(见附后施工工艺框图)a.挂篮移动就位;

k.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b.校正底模;

m.预埋测量标志上桥面系预埋件; c.侧模就位;

n.浇筑砼;

d.安装腹板、底板钢筋;

y.管道清孔,养生;

e.安装预应力筋及波纹管,灌浆孔;

o.穿预应力钢筋、钢束张拉、管道压浆;

f.安装腹板内侧模和顶板底模;

p.拆除模板;

g.安装腹板堵头号、端模;

q.移动挂篮,就位于下一段梁位置。

h.安装顶板下层钢筋网;

i.安装需进行张拉的顶板锚固束垫板、喇叭口,螺旋筋; j.安装横向预应力管道,垫板和螺旋筋。

0#块是在托架上进行浇筑,其他节段则采用挂篮对称悬浇施工,梁段长从3m—4.0m。根据叉河特大桥具体特点考虑和工期的安排,拟配备2套4个挂篮同步进行悬臂浇筑施工,左右幅分开施工,先左幅后右幅。

2.5.2模板标高为H1=H0+fi+flm+fm+Fx,H1—待浇段底板前端点挂篮底板高; H0---该点设计标高;

fi---本施工节段以后各段对该点挠度的影响值; flm---本施工节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后对该点的影响值;

Fx---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结构体系转换、二期恒载和活载等影响产生的挠度计算值,各种

fm---挂篮弹性变形对该点的影响值; 2.5.3箱梁悬浇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1、箱梁悬浇施工进行中,应保证两悬臂端的挂篮施工速度的平衡,施工进度偏差应小于30%,施工重量偏差应小于2%。

2、施工中应随时观测挠度及应力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分析后再继续施工。

3、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从悬臂端向箱梁根部施工进行。以防止由于挂篮前端下挠而引起已浇筑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施工时划分施工责任区,防止出现振捣不合格。2.5.4悬臂灌注梁段的混凝土施工

为保证悬臂灌注梁段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接缝,所有悬臂灌注梁段(除0#块)要求一次灌筑成型。为达到设计要求,拟采取如下措施: ①、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泵运送到位。每次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在最早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灌注完。根据悬灌梁段混凝土的数量,结合塔吊的运行速度,将悬灌梁段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定为4小时左右,将坍落度控制在16cm左右(可据混凝土振捣情况,适当调整不同部位的坍落度,如底腹板取较小值,腹板取较大值)。为此,将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粗骨料采用5-31.5nm连续级配的碎石,细骨料为中粗砂,水泥采用P.042.5R以级别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梁体C50级混凝土的其它技术控制指标为:3天强度C45号左右,3天弹性模量3.2×104Mpa以上,7天强度C50号左右,7天弹性模量3.3x10MPa以上;28天强度达到C55号左右,28天弹性模量3.8×104Mpa以上。

②、混凝土灌注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灌注时同一挂篮的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地进行。混凝土由挂篮底板的前端开始浇注,同一T构上两套挂篮内的悬浇混在任何时候须基本相等。混凝土在腹板的灌注分层厚度为40cm左右。对厚度大于40cm的顶混凝土分两层灌注;对小于40cm的,一次灌注到位。混凝土捣固采用Φ70或Φ50和Φ30插入式振捣器。钢筋密集处用小振捣器,钢筋稀疏处用大振捣棒。振捣棒距离模板5—10cm。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经试验确定。至梁段的混凝土不得直接倾倒入模,而应先倒在预设的钢板土,由二次拌合后经导管(即串筒,根据梁段的钢筋和波纹管的间距专门加工)入模。每次拌合的混凝土必须全部入模,不得与下一盘混合。混凝土入模导管安装间距为1.5m左右,导管底面与混凝土灌注面保持50cm内。在钢筋密集处断开个别钢筋留作导管入口,待混凝土灌注到断时,将钢筋焊接恢复。对捣固人员要认真划分施工区域,明确责任,以防漏捣。振捣腹板时,当梁段高度大于4m时,要从腹板预留“天窗”放入振动棒后振混凝土。“天’窗”设在内模板和内侧钢筋网片上,每2m左右设一个,灌注至“天窗”前将“天窗”封闭; 当梁段高度小于4m时,可不预,“天窗”,而直接将振动棒放入腹板内振捣混凝土即可。振捣时要先选好点,尽量布点均匀,并保证波纹管和压浆管不受损伤,锯齿板等钢筋密集处要加强振捣。为便于观察振捣效果,必要时使用电或安全电灯等照明工具。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模板的尺寸和牢固程度。在灌注过程中设专人加固模板,以防漏浆和跑模。混凝土灌注前先将挂篮内木屑、松散混凝土等杂物用水或高压风冲洗。木模板要用水泡胀,防止其干燥吸水。灌注底腹板混凝土前,对钢筋顶面要用布或麻袋覆盖,以防松散混凝土粘附其土。混凝土倒入后,试验人员要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如有不当之处要通知拌合站及时调整。在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插入式振捣器对顶腹板接缝处进行充分的二次振捣,确保连接处密实、可靠。等混凝土灌注结束后,要加强对梁段包括箱梁内侧和外侧的撒水养护。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夏季覆盖麻袋或海绵后撒水养护;冬季除给搅拌用水加热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外,还需采取给梁段覆盖保温材料、封闭梁段阻止通风对流、适当延长拆模时间等措施,以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作。现场制作的混凝土试块除一部分在标准养护室内养护外,其余的应与混凝土同条件养护。为随时检查混凝土质量和控制端部凿毛、拆模、张拉时间,每个梁段需作4—5组试件。顶面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手工抹平,顶板混凝土在初凝前进性横向拉毛,端头板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后予以拆除,并凿毛处理。

③、将相邻梁段混凝土的浇注龄期差控制在20天以内。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应彻底清除浮浆和松散混凝土。

④、混凝土灌注时应设专职指挥员,负责混凝土分配、坍落度调整、混振捣和模板检查等事宜,以确保混凝土灌注按计划有序进行。2.6、挂篮结构形成

我部拟设计三角桁架式挂篮进行悬浇施工。挂篮工作系数小于0.45,为减轻自重,挂篮拟采用主桁与底篮分体移动结构形成,以减少行走时锚固系统的重量。挂篮按照自重110t,负荷220t控制设计(根据招标图),采用贝雷架作主桁,在浇筑完一段后,将底篮锚固于已张拉梁段上,在主桁最前端增加支点,前移主桁就位,锚固主杵后锚点,利用竖向预应力蹬筋,用螺杆连结,再移动底篮就位,挂篮形式见连续箱梁挂篮施工示意图。

为保证施工顺利,挂篮在使用前需试拼一次,试拼拟在加工车间进行,试拼顺序为:主桁骨架—下横梁—上横梁—油压系统—底篮系统—角模内模、滑梁支架—中央内模及支架行走系统—两侧内模架—拉筋及内外对拉螺杆—端模。2.6.1、挂篮改装、试验及拼装: ①、挂篮改装:

1、挂篮改装可以在工厂或现场进行,在现场改装时。为防止安装上的麻烦,节点板及各杆件的栓孔加工前需要先做样板,精密加工,保证栓孔位置的精确无误。

2、外模由大块钢模板焊接而成,为确保板面的平整度,面板先在工作平台上用夹具夹紧,然后在进行焊接,并对焊缝进行打毛磨光处理。因现场无夹具等设备条件,故外模加工拟在工厂进行。

3、对底模架前后横梁上的吊耳等重要部位的焊接,需要逐一进行探伤或进行加载试验。

②、挂篮试验:挂篮加工完成后,即进行预拼以验证加工的精度,为了保证悬浇施工的安全,试拼后即对每套挂篮进行静载试验,对挂篮的焊接质量进行最后的验证。同时针对挂篮施工时前端挠度主要是由于主桁件的变形引起的,试验时要测出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作为施工时调整底模板的依据。在施工的同时对

试验方法是:选择一块平地,将一套挂篮的两片主桁水平放置,并利用水准仪抄平,然后用后端用精轧螺纹钢锁定,在中部用垫板将两片主桁分开,在前端用千斤顶加载对拉,最终加载值为使用荷载的140%,按照50%、30%、20%、10%逐级进行,每级加载完成并稳压半个小时(最后一级为1小时)后检查各杆件的情况有无裂缝,同时记录力与位移的关系,并根据试验测出的结果,绘制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求出挂篮弹性和非弹性变形。为保证挂篮结构的可靠性,清除非弹性变形,量测弹性变形量,确保箱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在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对挂篮进行试压。对已拼装的挂篮按设计荷载加安全系数进行试压,以求得挂篮在不同长度(3.0 m、3.5m、4.0m)时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挠度值。拟采用水箱加压法,用钢板加工成水箱,用精轧螺纹粗钢筋悬挂于下横梁,通顶开前上横梁的千斤顶加压。试压时,按砼浇注的分级重量进行加载,当千斤顶达到每级荷载时,应固定一段时间,待指针稳定后,测量变形值,最终加至设计荷载的1.4倍;加载时两连千斤顶必须同时加压,压应力应保持一致,宜采用同一油泵统一加压,误差控制在5%以内。

每一级加载后,必须及时检查各杆件的连接情况和工作情况,及时作出是否继续加载的判断,如一次加载后情况良好,应反复加载,卸载3-5次,直到非弹性变形全部消除完为止,试验结果应整理出加载测试报告,将弹性变形值及非弹性变形值的测量结果用于指导施工。分级卸载,并测量变形,记录数据。主桁件试验方案见图示。③、挂篮拼装:

0#块施工完成后,在其顶面形成10m×12m的平台上即可拼装挂篮,挂篮安装前,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即可松动、拆除内外模,但脱架及底模不能拆除,对其拆除只有在0#块张拉压浆完成后才能进行。

挂篮拼装时,同一T构的套个挂篮应基本同步,同一挂篮两侧的构件即可同时进行也可先安装一侧,在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下,为稳妥起见,应两侧分别安装,以免相互干扰引发问题,挂篮安装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清理梁段顶面→用1:2的水泥砂浆将铺枕部位找平→在找平层上放出轨道放样定位线→铺设钢(木)枕→安装滑道→安装前后支座→在前支座下铺放聚四氟乙烯滑板→吊装单片主桁件对准前后支座,在后支点处连接锚轮组,在桁架两侧用3~5t倒链和型钢控制其空间位置,调好一片主桁架后用同样的方法吊装另一片主桁架→调整两片主桁架间的水平间距和位置→安装前、中、后各横梁→安装前后吊带→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吊装外侧模走行梁及外模板→在前上横梁上吊挂工作平台,在底模后横梁上焊接工作平台→调整立模标高→固定模板。④、挂篮的移动步骤

a.梁块浇筑完后,穿束、拆内、外侧模(底篮后锚杆不松),张拉,压浆。

b.移篮前托梁与梁面预埋环扣紧,然后卸去各扁担梁的支承垫板,实现主桁架与底篮分离,此时底篮被锚紧在已完成梁段的底面。c.卸主桁后锚,在后横梁上设置牵制绳,将前后支承枕木移至下一梁段,支承位置交放入“滑枕”,用慢速卷扬机或手拉葫芦将主桁牵引至下一梁段位置,拆去滑枕,安装后锚带并锚固。

d.拆除底篮后锚杆和前托梁锚固绳,使底模脱离梁底面,然后利用手拉葫芦牵引主模带动底篮前移到一一现浇位置。

e.调整底篮中线,位置和标高,上紧底篮后锚杆,固定前、后主横梁。

2.7、施工控制

由于箱梁在悬臂浇筑施工时受砼自重、日照、温度变化、墩柱压缩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竖向挠度,砼自身还存在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使悬臂段发生变化,为使合拢后的桥梁成型及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合拢高程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实际的状态(应力与线型)与设计的相接近,必须对各悬臂施工节段的以挠度与应力为控制的进行观测控制以便在施工及时调整有关的标高参数,为下节的模板安装提供数据预报,确定下节段合适的模板标高。挠度控制采用以往同类桥梁施工所验证准确可靠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施工时建立施工控制网络,以自适应法及灰色预测辨别法等理论为模型进行施工控制,确保合拢精度,观测内容: a.挂篮模板安装就位后的挠度观测; b.浇筑前预拱度调整测量; c.砼浇筑后的挠度观测; d.张拉前的挠度观测; e.张拉后的挠度观测;

f.已完成各阶段之荷载及温度、徐变收缩引起的挠度计算、观测; g.合拢段合拢前的温度修正; h.温度观测;

i.应力观测(通过在控制截面内预埋测试仪器搜集数据)。j.挠度观测的关键是每日定时观测,时间宜选在每日温升前上午8:00-9:00以前。合拢段应在施工前进行连续24h(每次间隔2h)观测,提供合拢前的数据。

为控制挠度,应该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后进行预应力束的张拉,应按岭期及强度进行双孔,一般在混凝土施工后3--4天方进行张拉以减少张拉时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值,使永存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相应减少张拉后产生的挠度。

施工控制的方案:大跨径悬臂梁施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施工控制以保证成桥后的梁体线型及受力状态与设计尽量吻合,施工控制的以主梁挠度与内力为控制对象,控制原则为

1、施工过程中主梁截面应力在允许范围内,2、悬臂合拢段相对高差在15mm内,轴线误差在10mm内。

3、桥面线型调整引起的桥面铺装层厚度增减平均值符合设计要求,4、桥梁预拱度满足二期恒载、1/2活载作用和设计混凝土徐变年限内的徐变变形要求,该值通过计算确定。

叉河特大桥施工控制的具体方法是采取参数识别法与灰色预测相结合的方案,形成施工、量测、识别、修正、误差预测、调整、施工的循环过程。其中自适应法(参数识别)是如何使控制的期望值能够反映实际结构状况,确定影响施工精度的参数如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容重等实际与设计计算数值上的差别。具体做法是根据施工施工中结构线形或内力的实测值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识别,寻找产生偏差的原因,然后将修正过的设计参数反馈到控制计算中去重新给出施工中内力和挠度的理论期望值,以消除理论值与实测值不一致的主要部分,最后达到挠幅与内力双控的目标;灰色预测法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针对信息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的系统,具体做法是将各控制点的标高理论值减去实测值得到误差序列,建立误差序列的GM(1,1)模型,求出误差函数,得到误差估计值,将误差估计值与理论值相加得到预测值。

悬臂梁桥施工中温度变化是影响主梁挠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日照会引起主梁顶、底板温差,引起主梁翘曲、挠度和墩柱的偏移,通常选择在日照前进行梁体挠度观测(并需要在张拉完成6h-8h后方能进行观测,由于预应力张拉效应具有滞后现象),为下节段立模高程提供数据,但此方法有不方便的缺陷,我部拟采取移动相对坐标法进行施工:具体为:

1、选择施工的i段前端点作为相对坐标系的原点,此坐标是相对会移动的,此坐标系中的第i+1段坐标是固定不变的,可据此进行第i+1段立模或确定第i+1段节段标高。

在悬臂端第i段施工完成后,选择一天中的合适时间(一般在日出前)准确测量出第i段的标高控制点高程hi0,在进行第i+1段节段立模、确定i+1段标高或进行随机检测时,先测量出第i节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1。

①、当第i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0是在挂篮仍未推出时所测量,则第i+1段节段立模标高为hi+1 为:

hi+1=hyc i+1+(hi1-hi0)+Δgl i+1+Δ,其中hyc i+1=Hsji+1+Δhgl i+1+Ygd i+1,②、当第i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0是在挂篮已经推出就位后所测量,则第i+1段节段立模标高为hi+1 为:hi+1=hyc i+1+(hi1-hi0)+Δ,其中hyc i+1=Hsji+1+Δhgl i+1+Ygd i+1,可解决了由于不同时间测量所引发的问题。可以在一天内的任意时间进行节段立模、节段标高确定或各项随机检查所需的标高测量值。

式中Δ---第i段挂篮推出后新增加的荷载(如钢筋)所产生的挠度(通过结构计算获得)。

Δgl i+1---挂篮推出引起的第i段前端标高控制点的挠度值(通过结构计算获得)

施工控制中进行各项试验检测,如混凝土容重、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梁体控制截面的应力情况,进行立模、砼浇筑前、砼浇筑后、张拉前、张拉后阶段的挠度检测。根据设计参数及控制参数,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进行前进分析,得到各阶段的内力、挠度及成桥状态的内力、挠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后退分析得到以成桥状态下的各阶段预抛高值。在施工中按照参数识别、灰色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施工控制网络。

1、施工控制测点布置:在梁段端部左右腹板中间、箱梁横向中部几翼缘板边缘位置分别埋设短钢筋(Φ16,顶部打磨光滑,标高比本梁段测点处的施工立模标高高出5mm~8mm)作为固定观测点。

2、观测时间:根据以前施工中积累的数据分析,温度影响主要是日照影响立模放样和日常测量,因此放样与日常测量宜安排在早晨8点以前,否则必须进行修正,并且每天将已浇完的梁段控制点进行复测后进行数据汇总,观察变化,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立模标高。本桥墩高、跨大、地形复杂,将给悬浇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造成困难。为保证成型后大桥的中线、标高准确无误,减小附加应力对连续结构的不利影响,确保中跨顺利合拢,必须制定周到、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案,以测量作为搜集数据的外业手段并严格执行控制方案。具体如下:

1)、测量方案的选择

线形控制是悬臂灌筑过程中对各梁段线形的动态控制过程,准确地定位施工中梁体顶面、底面标高和纵横向位置,并将其与理进行比较,找出其偏差值后对偏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找出修正值,指导下一梁段施工。从而使连续梁顶底面线形平顺,各部的高程误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悬灌施工时梁体线形变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若测控不及时、不准数据丢失或失效,将无法通过二次施工或测量予以补救。因此,在梁工前就要对测量的方法、时间、布点、位置、次数和精度等内容的实案进行认真研究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法是将仪器置于梁上,以0号段上所设的水准点为准进行测制。从理论土讲,此法会受到两个T构墩身压缩下沉不等的影响,此下沉值一般较小,不会超过合拢允许值,并可在合龙前提前4个节段联测时进行调整消除。此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速度快、不受地形,在任何条件下都可采用。

第二种方法是:将水准点置于地面上,以地面土的水准点为准进行测此法可保证高程准确,但由于受到地形限制,距离一般较远,极可能超出规范规定的最大视线距离(150m),且前后视离无法保持基本相等,瞄准误差和测量误差都较大。另外,地面上的水准点高程不变,而墩柱高程是变化的(尽管很小),当仪器在梁上时,以不变的点为准来测量变化的建筑,是无法测得其相对变化值的。结合经验,我部拟选第一种方法用于梁体测量。线形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

1、在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前,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即为段测点处的顶板施工立模标高)Ml。

2、在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硬化后,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

3、在第N#梁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前,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

4、在第N#梁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压浆完成后、移挂篮前,精确测量该端头测点的标高hN4。

5、计算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前后测点的标高差d=州2—hNl,以及该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压浆完成前后的标高差厶划4—hN3。将这两个标高差与线形控制软件计算得出的结果A洲l、A分别进行比较,如果ΔhNl与Δ洲

1、ΔΔ2与A洲2相比的误差都小于设计值,则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梁段的施工;若两个误差值中有一个或两个都大于规定值,则需要从施工现场和数据文件两个方面查找产生差别的并修改相应的数据文件、输入微机、重新计算后,对下一梁段的立模实际标高进行修正。按上述步骤不断循环,直至悬灌梁段施工完毕。⑦线形控制中的注意事项

1、对每套挂篮都要进行等预加载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其弹性变形,为确定立模高程提供基本依据。

2、严格控制混凝土容重,尽量使梁段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术指标与计算采用值接近,减少实际值与计算采用值之间的误差。

3、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张拉力的准确度和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要求(龄期达到3天以上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4、在每个承台和0号段土布设基础沉降观测点和墩身压缩观测点,定测基础沉降和墩身压缩情况,并将结果反应在合拢前4个梁段和边跨段的高程中。

5、定期观测温度对T构悬臂端挠度的影响,通常在早晨进行初测,在下午5点后后进行复测,以消除温度影响。观测后将成果图表进行分析,从而为全桥的立模标高和线形调整提供依据。

6、从合拢段前4个梁段起,对全桥各梁段的标高和线形进行联测,并在这4个梁段内逐步调整,以控制合拢精度。

7、保证挂篮预留孔位置准确。当预留孔位置偏差较大时,挂篮不好调甚至调整不到中线位置,因此必须提高各预留孔的准确度。同时为了防止振捣混凝土时移位,预留孔要用钢筋网固定。

8、一般情况下,施工时对挂篮本身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都能比较重视地考虑。但大都对挂篮与滑道之间、滑道与钢(木)枕之间、钢(木与梁顶混凝土之间的非弹性变形重视不够甚至忽视了。根据经验,这方原因造成的挂篮前端沉降高达5—8mm。所以,施工时必须对此予以重并加强观测,积累经验,准确控制,消除影响。

9、根据实践经验及资料研究,薄壁空心墩及箱梁变形对环境温度和日照非常敏感。受日照时,受日照一侧的顶腹板温度与另一侧的顶腹板温度是不同的,且一天内也是反复变化的,且变形变化滞后于温度变化。因此,应对日照及环境温度影响进行自始至终的观测。

10、在T构悬臂灌注施工期间,梁顶面所放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线形控制软件计算模式的要求。在悬灌即将结束时,梁体悬臂最大,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荷载的对称,并对墩的变形加强观测。

11、线形控制观测点要有明显标记,并在施工中妥善保护,避免碰撞后弯折变形。用Φ20直径的钢筋棒作观测点,钢筋露出混凝土面以5mm为宜,并将钢筋顶磨圆。

12、通过线形控制将竖向挠度误差控制在15mm内,轴线误差控制在10mm内。

2.8、边跨现浇段施工:

根据20合同招标文件中的叉河特大桥设计文件,搭设满堂支架进行边跨现浇段施工,0#右、1#左段位置处墩柱高度较低,现浇段支架可以采取钢管支架作为满堂支架,而左4#墩及右3#墩的墩柱高度达28m~33m,高度较高,因此对支架的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支架稳定性,我部将采取设置Φ80cm钢管桩设置梁式支架的方案(另根据叉河特大桥边中跨比为0.5769,刚好处于0.52~0.58的范围内,此时边跨支座在任何时候均存在一定的压应力,不会产生拉应力,不需满堂支架施工,因此根据施工设计经验边跨现浇段可以采用挂篮浇筑施工的方案,即在左4#及右3#段的过度墩上设置临时空中支架,将支架的悬臂端吊挂在已经悬臂浇筑完成的箱梁上,同时利用导梁浇筑边跨现浇段,这样可以减少现浇段由于墩柱高度大而给现浇支架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相应减少施工成本及施工时间,这一方案需要待后续进行仔细验算),在靠近T构位置设置挖孔桩以提高支架端点的承载力及稳定性。立模现浇边跨直线段,由于支架本身压缩引起的非弹性变形及支架的弹性变形与基础沉降,以及温差变化和风力影响,这些均会对新浇砼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新旧混凝土相接处出现裂缝或新砼被挤压破坏。为防止现浇段新浇砼受到损害,保证合拢段的合拢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拟采取下列措施:

a.为适应现浇段梁体随温度纵向位移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支架安装中除支架顶部允许有一定的位移外,底模板与支架间也应允许有微量的水平位移,以减小对合龙段的约束力.在支架下的混凝土基础顶面设置钢滚筒使整个支架、模板、新浇混凝土能够随着已成的箱梁作顺桥轴方向的轻微水平移动。

b施工顺序为:在主垮T构悬浇施工即将完成前1个星期左右,完成边跨现浇段的施工,其中在边跨现浇段支架安装后,要以不小于施工重量的1.4倍预压重量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

f、边跨现浇段的支架应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在浇筑混凝土前按照梁段重梁加施工荷载的10%、20%、30%、50%、80%、100%、120%、140%逐级加载预压,并且每级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最后两级应间相隔1h。预压拟采取水箱加载法进行。

g、也可采取另外一种方案:使用导梁及挂篮联合浇筑现浇段的施工方案,具体为:在左4#墩、右3#墩的过渡墩上设置托架,采用型钢及槽钢材料设置导梁,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整体浇筑。根据桥台处的地形及地质情况,支架拟采用满堂脚手架,其施工要点为:(1)、基底处理

对地质条件较好的3号台,在乎整场地后铺设2cm左右的砂垫层,然后在其上铺设下卧木。卧木最好铁路旧枕木,铺设时必须大面朝下,相邻卧木之间用扒钉钉牢,以增大接触面积和钢支撑的整体稳定性。对地质条件较差的0号台,在清除表面浮土后,对地基进行机械碾压,使之承载力达到0.2MPa以上后,浇筑5cm以上的混凝土硬化层,之后在硬化层上铺设下卧木。

支架周围应设排水沟,保证施工场地内不因积水浸泡地基而降低承载力。

(2)、满堂钢管支架的搭设

安装脚手架之前,先在卧木上安放铁鞋,铁鞋用10cm ×10cm×2cm的钢板制成,钢板上焊长5cm、直径Φ12的钢筋头。钢管置于铁鞋之上,支架总宽度不小于桥梁在水平面土的投影宽度,与桥台连接处要与桥台抱台连接。钢管之间要用水平横杆和斜杆加强连接,以增加其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支架安装好后,用水箱或砂袋对支架进行充分的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量测出弹性变形,同时检查支架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并将试验所得结果作为现浇段立模时设置施工预拱度的依据。预压的最大加载按设计荷载加施工荷载也l.4倍,按50%、30%、逐级进行。每级加载完并稳载半个小时(最后一级为lh)后,分别测定各级荷载下支架的变形值,同时记录力与位移数据,并根据试验测出的结果,绘制力与位移关系曲线,求出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卸载时也要分级卸载,并测量变形、记录数据。

(3)、在钢管架铺20× 20cm的方木或型钢,然后在其上铺底模、立外模。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外模用与挂篮外棚目同的材料进行加工,整体吊装。在底模与支架之间设置钢楔,以便调整模板标高和模板拆除。

(4)、绑扎钢筋,安装波纹管和预埋件,立内模。内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拼装,方木和钢管加固。

(5)、经检查合格后即可浇筑砼。灌注砼时要尽量对称均匀,卸料时要尽量减小冲击。灌注砼中还要加强对支架的观测和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处理。

(6)、在边跨合拢梁段施工完毕之后,才能拆除支架。

2.9、合拢段施工:合拢施工是连续梁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他对保证成桥质量至关重要。刚构合拢原则是低温灌注,又拉又撑又抗剪。合拢前使两悬臂端临时连接,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拢混凝土在早期因为梁体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开裂。同时选择在一天中的低温、变化较小时进行混凝土施工,保证混凝土处于温升、在受压的情况下达到终凝,避免受拉开裂。按照设计的合拢顺序为先两个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而后完成体系转换。形成连续刚构。

2.9.1叉河特大桥边跨合拢长度2.0m。,计划在主墩T构悬灌施工即将完成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完成边跨现浇段施工。在边跨现浇段支架安装后,要以不小于施工重量1.4倍的预压重对支架进行充分的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边跨合拢段施工时,保留合拢用的挂篮外侧模后拆挂篮的其余部分。安装但不固定合龙段底板和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在悬臂端和边跨现浇段上。然后将现浇段和T构梁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T构施工必须的施工机具放置在指定位置(0号段上)。接着将T构及现浇段上的所有观测点高程精确测量一遍。具体为:

a、为防止T构因热膨冷缩而对合拢段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在边跨合拢段箱体内模和顶板钢筋安装前,选择气温最低的时间,按设计的位置和数量焊接型钢支撑(包括水平支撑与剪力撑)并张拉顶板部分与底板部分合拢束,从而将边跨合拢段临时锁定,联成一体。b.为防止温差影响,2米段砼浇筑后受到挤压或拉伸,在其余段砼浇筑后拆除端模,砼强度达30号时,在18#及16#段悬臂端面设置预埋件,于气温较低时加焊四根净长2m的I25型钢支撑,并在上下各设置一个斜撑,以抵抗因升温而产生对2m段的压力,使合拢混凝土在受压状态下强度增长。

c.为防止箱梁顶面及底面温差,使箱梁悬臂端在降温时上翘,升温时下挠,在T构箱梁施工到16号梁段时在底板下悬挂压重,使箱梁底板与支架紧密接触,以限制箱梁悬臂端上下变形及扭曲。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在低温时进行,使混凝土在气温增长的过程中强度增长,使混凝土保持受压状态。d、合拢状态时的施工荷载及其他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此时除加压等物体外应将施工机具等全部清除或移至0#块顶部,保证应力状态与设计相符。

e.固定合龙段底模板和外侧模板、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底腹板波纹管,立合拢段内模,绑扎顶板钢和波纹管等,做好浇筑混凝土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边跨合拢段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20℃左右)、差变化比较小的午夜前后。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安排专人不断地吊走放置在T构合龙侧的配重。施工结束时,应吊走两侧的全部配重。卸除平衡重与灌注混凝土同步等量地进行。合拢段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比普通段高一个等级,并掺入微量膨胀(UEA),加强振捣,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的结束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混凝土注完毕后,在顶面覆盖厚层草袋;在合龙段箱体内外及前后佃范围内,曲专人不停地撒水养护。浇注完砼后应及时养生。低温时(低于+5℃)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当温度高于+5℃时需要采取降温措施,专人在梁顶、梁侧面及梁内洒水降温,减少非线性温差引起的梁体收缩及次内力。待合龙段混凝土龄期达到3天且强度达到90%的设计强度后,按图:要求张拉顶底板纵向合龙束和竖向预应力筋并压浆,张拉前,先解除体夕㈠缶时水平支撑,以消除体外水平支撑对预应力张拉效果的影响。张拉的一般顺序为:先底板束后顶板东,先长束后短束,顶底板交错进行将合龙束补拉到设计吨位。

f、边跨合拢段施工时,保留合拢用的挂篮外侧模后拆除挂篮的其他部分,安装但不固定合拢段底模及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撑在悬臂端和边跨现浇段上,然后将现浇段和T构上梁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将梁上的施工必需的机具放置在0#块上,接着将T构上的所有观测点精确测量一遍;比较边跨合拢段两侧两个梁段的顶面高程,如果其高差Δ<15mm则继续下步施工,若高差Δ>15mm则根据计算软件计算确定使Δ<15mm的办法,按照计算使用配重,将水箱或砂袋放置在梁上的指定位置,再进行合拢施工。

h、在T构的两端分别吊装平衡重(为合拢段重量的一半即24.37t)i、固定底模及侧模位置后,临时锁定相邻段落节段。使用型钢作为锁定材料。

m、合拢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内外模板和体外临时支撑。然后将边跨合龙段预应力束张拉前后各测量一次该合龙段T构上各观测点标高,留待中跨合龙段施工时使用。2.9.2、中跨合拢段施工

中跨合拢段长度2m采用吊架施工,即把吊架悬挂在已浇筑成型的两个箱梁的端头上进行施工。施工步骤为:制作吊架后,设置平衡重和刚性骨架,支模,绑扎钢筋,安放预应力管道,然后选择时间浇筑砼,同时分级卸掉平衡重,最后张拉预应力束、压浆封锚。2.10.2.1为保证合拢段砼的质量,采取下列措施:

a.为防止浇筑跨中2米合拢段砼时,箱梁两悬臂端的错动变形破坏新老砼的结合,采取在两悬臂端分别临时压重的措施,在浇筑合拢段时根据混凝土施工速度分次卸除。

第五篇:云门大桥施工技术总结

云门大桥施工技术总结

合川市嘉陵江云门大桥是合肖路改造工程中的重点改造项目,也是合川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桥全长540.8M,桥面净宽9M+2×1.5M的人行道,设计荷载汽—20,挂—100,人群荷载3.0KN/M2,设计洪水频率1%,桥面设计标高233.59M,该桥于97年1月18日开工,98年8月28日竣工,并于98年9月10日顺利通过初验,且获得“优良工程”称号。该桥的建成对振兴合川经济,发展合川与武胜、广安等地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以及改善合川目前交通紧张状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大桥竣工通车一年多以来,通过实践检验各部位结构安然无恙,运行情况良好。使合川人民更加放心,也说明“优良工程”的牌子没有白拿,汗没有白流,在此,我将过去大桥施工技术再向各位领导、专家,作简要汇报。

为了建好大桥,广大建桥职工为之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我们自接受大桥建设任务后,广大参战员工就在大桥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致,信心百倍,一切为着大桥的建设着想,在工作上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酷暑、寒冬、都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大家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力拼搏,终于胜利完成了大桥承包范围内的所有工程任务,其中全桥完成土方18489M3、石方12956 M3、砌体1186 M3、浇筑砼21668 M3、安装砼构件5351 M3。

该桥下部构造设计为7墩2台,除4#墩为深水桩基础外,其余均为明挖扩大基础,我们进场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墩位地质资料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制定出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在枯水期将所有基础工程抢起来,各桥墩采用平行作业法施工,施工时5#墩位于合川岸边,砂卵石覆盖 1

层厚,渗水量大,采用双层围堰进行机械开挖,4#墩位于河中心,施工时水深4M,采用筑岛,拼钻架,用卷扬机带冲击锥方法成孔,为了尽量避免冲孔和浇桩过程中出现的塌孔可能性,我们在砂卵石层严格控制进尺,采用反复抛填黄泥、片石的方法加强护壁,为尽量缩短浇桩时间,我们采用输送泵进行桩基水下砼浇筑,其它桥墩均采用机械配合人力开挖基础,全桥墩身,墩帽及台身均采用吊机进行平行施工作业。

该桥上部构造由2×20M的简支T梁+4×112M等截面悬链线钢筋砼箱型拱桥+2×20M简支T梁组成,上部构造主要构件基本上是预制组装,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预制构件多、预制工作量大等因素,为尽量缩短预制时间,全桥设置两个预制场,主预制场设在5#—6#墩之间的一块砂卵石河滩上,该预制场的优点是地基承载力好,场地开阔,构件可以直接横移至缆索下直接起吊等优点,第二预制场布置在云门岸苔地上,该预制场地受地形条件限制,场地较小,与吊装尾绳,卷扬机群相互干扰,构件需通过龙门桁车横移至纵移道上,再通过纵移道将构件纵移到缆索吊点下面起吊,构件移运环节多、既费工、又费时,但该预制场在洪水期能够充分体现出它地势高的独特优越性,使得该桥在洪水期间的预制工作不致陷入瘫痪状态,最先预制的部分T梁和拱箱以及全桥人行道构件就是在洪水期间主预制场被水淹没的情况下,在第二预制场预制完成的,有利于该桥的工期。拱箱预制是拱桥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它的预制精度直接影响到主拱箱的合拢质量,主拱箱的主要施工程序是先在一个60M×22M的砼平整场地上按1:1的比例放出半跨拱圈大样,定出隔板,分段接头位置,用薄木板剪出上、下弧样板,用于拱箱模板制作,收集每段拱箱以弦长为X轴的各点纵横坐标值,为了保证预制出来的拱圈弧线圆滑,模板固定效果好,坐标收集时将X轴坐标加密到每米一个点,该收集的各点坐标值用于拱箱土胎制作,拱箱预制时,为了防止拱箱

端头变形影响合拢质量,将端头模板制作成定型钢模板,为了将大型预制构件由预制地点移至起吊地点,我们采用钢龙门桁车横移,另外在龙门桁车横梁下设一纵向I字钢,上装一个5T电动葫芦,该电动葫芦与砼运输道联合使用,可将拌合站的砼运送至预制场内的任何一个角落,该方法既减少了人力,又缩短了浇筑时间。

缆索吊装是拱桥施工中的又个关键性施工环节,该桥缆索索跨达到533M,超过我处历年来修建的拱桥缆索跨径,设计吊重达57T,全桥设钢索塔两座,分别置于1#、9#台上,塔柱采用强度高的16Mn钢三角架拼装,塔帽采用万能杆件拼装,塔顶由纵横I字钢组成型钢骨架,为保证整个塔柱受力均匀,消除塔顶不平衡水平推力对塔身带来的附加弯距,塔脚采用三角铰支座。施工时对塔脚端三角进行了型钢加固处理,改善了塔脚受力状况,主索布置为一组,由9Φ47.5MM钢丝绳组成,主要承担全桥预制构件的长距离运输和落位,天扣布置为二组,每组由4Φ47.5MM钢丝绳组成,在拱箱安装时,主要承担间段拱箱的临时固定,拱箱端段由墩扣扣索临时固定,拱箱接头标高由两个墩扣、两个天扣及前后六个吊扣点同时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拱箱的安装轴线及横向稳定均用八字抗风完成,在全桥主拱箱吊装完后,两个天扣吊点并为一组吊点,并成后的吊点作用与主吊点完全一致,将两组吊点分别移至上河和下河立柱中心位置,拱上、墩上立柱、系梁、盖梁等预制构件同时采用上、下河吊点进行垂直水平运输及安装,拱上现浇砼完全采用三个工作吊栏运输,主桥空心车道板每块重8.2T,为加快安装进度,全桥车道板的垂直水平运输完全由上、下河吊点承担,车道板安装由均匀布置在塔顶上的三个吊栏完成,在吊装期间,我们的工人采用分班轮流作业,大家起早摸黑,主拱箱安装从98年元月6日开始到3月8日结束,历时62天,顺利完成了120段主拱箱和28片T梁的吊装任务,比预定的工期提前了2天,吊装快接近尾声时,洪水将预制场内的车道板淹没,我们的工人争先恐后地下水去将车道板从水中一块块捞起,从而为桥面系的施工创造了条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桥面施工由于该桥的人行道构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人行道梁的焊接工作量大,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一改先施工人行道,后施工桥面的常规施工方法,将拌合机布置在合川岸桥头,由两个川路翻斗车运输砼,平均每天浇筑112M长半幅桥面,最多时间可以浇筑152M长半幅桥面,桥面高程由内外标高枋控制,由弯曲度不超过2MM的型钢和钢管振动梁控制砼的平整度,砼初凝前进行表面抹平、收光和拉毛处理,保证了桥面砼的外观质量,人行道构件有一半以上单件自重在300Kg以上,为保证构件安装的质量及安全度,我们采用自制的简易旋转小车进行构件安装,保证了人行道构件的安装质量和安全。

质量是大桥建成后能否投入正常使用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它也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质量第一,安全生产”的文明施工意识,严把质量关,进场后经理部就成立了设施比较完善的工地试验室,对砂、石料、水泥、钢材及浇筑的砼都严格按规范进行抽样检查,决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可疑点,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材料及浇筑的砼质量均达到或超过规范及设计要求,保证了大桥的使用安全度。在大桥建设过程中,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措施得力,防范工作做得扎实,职工安全意识较高,所以在整个大桥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大小安全事故,获得了公司的安全嘉奖。

该桥在修建过程中,曾得到重庆市、合川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合川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重庆市、合川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曾多次到工地视察工作,极大的鼓舞了职工的斗志。业主和监理与施工单位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也是大桥顺利建成的保证。合川市交通局局长,大桥指挥部指挥长周敬益,副指挥

长何盛远等领导在大桥施工的各个关键时刻,多次为我们协调工作,共同研究,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不少工程上遇到的一个个难题,特别在江心四号墩承台施工正处于洪期即将到来之际,周指挥长等领导亲自坐阵施工现场督战,争分夺秒,昼夜施工,终于在洪水到来前两小时胜利完成了4#墩承台砼浇筑任务,为全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监理组何清泉等监理工程师,他们对工作更是一丝不苟,日夜坚守工地值班,严格监理程序,牢牢把住了质量关,为大桥胜利建成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正因如此,才使得我们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顺利完成了大桥的建设任务,为合川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此我们向关心和支持大桥建设的各级领导和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谢意。

我们四川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总资产32亿元,在一万余名职工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00多名,年生产能力达到26-30亿元,企业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建筑企业百强前列,公司从五十年代建立以来,作为四川交通建设的骨干力量,修建了著名的川藏公路、成灌高速公路、大件运输公路、泸州长江大桥、宜宾金沙江大桥、涪陵长江大桥,为改变“蜀道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公司坚持“立足四川,服务全国,跻身世界,开拓发展”的方针,以高速公路和特大型桥梁施工为龙头,不段开拓省内外市场,承建了成渝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和湖北郧阳汉江大桥,广东中山横门跨海大桥、万县长江公路大桥、涪陵长江公路大桥等一大批代表性工程。目前在建的工程有成都至雅安、成都至乐山、隆昌至纳溪、涪陵至长寿、重庆至达川、绵阳至广元、重庆至合川、成都至南充和湖南湘潭至耒阳等高速公路,以及湖北宜昌长江大桥、浙江深门大桥和洞头三盘跨海大桥等项目,市场占有份额70多亿元,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一级总承包施工企业之一。七九年以来,公司开展海外工程业务,先后

承包索马里、也门、厄里特里亚、科威特等国家110多个工程项目,九三年被国家外经贸部授予对外工程劳务承包权,现在合同总金额达到2亿多美元,年产值达3000多万美元。公司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和高难度大桥,特大桥施工是公司的强项,桥梁施工的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曾十多次荣获国家、部、省的多种奖励。四十多年以来,公司共新建和改建了高等级公路3000多公里,大型桥梁500余座,以及隧道、机场、码头、水坝、房屋、市政工程等,均以优质高效,信守合同赢得了国内外的良好信誉。而我们五处是四川路桥建设集团公司的主要骨干队伍,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几十年来踏遍了巴山蜀水,转战祖国大江南北,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修建了各种类型的大型桥梁50多座,在九六年涪江二桥建成后,紧接着承建了云门大桥,均给重庆、合川市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现在又正在承建渝合高速公路沙溪庙嘉陵江大桥,我们愿意为重庆、合川的交通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恳切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朋友通力合作。

四川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门大桥项目经理部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四日

下载天水路黄河大桥宽幅挂篮施工技术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水路黄河大桥宽幅挂篮施工技术报告(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兰州黄河大桥实习报告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道路工程实习 实习时间:4月2号 实习地点:兰州七里河黄河大桥兰州银滩黄河大桥 实习内容:在匆忙的学习参观中,时间过得特别快,为期一周的桥梁实习已结束。......

    论桥梁工程中的挂篮施工技术要素(共5则范文)

    高邮市润通五金有限公司 论桥梁工程中的挂篮施工技术要素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挂篮设计趋于定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悬臂浇筑法现已成为修建大中跨径桥梁的一种有效......

    施工技术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摘要]:实习期间在公司学习有关施工的业务、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熟知各个施工环节中应注意事项和细节。总结在实习期间对工作、人际关系、社会经验和业务知识的认识......

    施工技术实习报告 (范文)

    实习内容:为了更加了解建筑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领域,使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参加实际生产工作,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

    施工技术实习报告

    实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验与体验,在我们离开学校出社会后,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我们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自己观察,学习。下面整理了两篇施工技......

    关于上报黄河特大桥防洪渡汛方案的报告

    关于上报黄河特大桥防洪渡汛方案的报告黄河特大桥桥处于陕西省延川县刘家畔与山西省永和县的直地里之间黄河干流上,施工对黄河的防洪、防凌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黄河的防洪、防凌......

    建筑施工技术实习报告

    建筑施工技术实习报告本文由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摘要]: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

    路桥施工技术实习报告

    路桥施工技术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对路基施工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次的实习,巩固了理论教学成果,深化我们对路桥施工技术课程的了解,提高了动手等实践能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