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上报2011年度拟救助计划生育
关于上报2011年度拟救助计划生育
特殊困难家庭对象的通知
各乡镇计生办:
为了及时做好2011年全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请各乡镇严格按照《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对象条件及确认程序,认真调查、仔细审核后,将拟救助对象名单于2011年12月12日前,将救助对象档案上报县人口局(每乡镇2户)。要求:
一、按附表规范填报。
二、农村二女结扎户子女死亡一个的,如果不再生育也不再收养子女并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在救助对象汇总表里“死亡1个”栏中以0+0表示(表示需救助2000元标准的对象户数和救助3000元标准的对象户数),并加以说明。
三、对新增父母双亡救助对象,父(母)死亡时间以2009年3月以后为准。
四、对上报不规范表如漏项、缺项、身份证号与年龄不符、逻辑关系不清一律不予审核。
五、历年已救助的原则上不予救助。
六、各乡镇在审核上报前,按照规定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县人口局将不定期对全县特困救助对象进行抽查,凡
发现有救助对象不属救助条件或范围情况,对错发资金予以追缴并在考核中列入后进。
附: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
附: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实施细则
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
救助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条件的界定: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是指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二女结扎户由于子女、父母死亡、伤残、患特殊疾病造成家庭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
(一)夫妻双方(或一方)户籍在我省,并长期居住。独生子女领证户包括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二女结扎户只指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业户口者。
(二)独生子女领证户子女死亡家庭是指父母在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其子女未生育之前死亡的(含抱养)。
(三)农村二女结扎户子女死亡家庭是指农村生育两个女孩夫妻一方结扎,领取《二女结扎户父母光荣证》后,其中一个子女或两个子女不满18周岁死亡。
(四)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二女结扎户父母死亡家庭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死亡,其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五)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二女结扎户夫妻伤残或患有特殊疾病的家庭是指子女本人或父母一方或双方由于伤残、疾病丧失劳动力,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者。
第三条 严格执行《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规定的救助标准,不得随意降低标准。
第四条 鼓励社会贤达、成功人士和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鼓励开展一对一结对救助。
第五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对象的确认程序为:
(一)本人提出申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须填写《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审批表》(一式三份),独生子女领证户提交《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农村二女结扎户提交《二女结扎户父母光荣证》,同时提供相关的死亡证明、县级以上医院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伤残、疾病诊断证明。因疾病、年幼等原因当事人难以提出申请的,由村(居)民委员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
(二)村民委员会审议。村(居)民委员会依据《甘肃省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办法》,对申请人的条件和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将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名单以组
(社)、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张榜公布7天,确无异议后,在《甘肃省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审批表》上签注意见,于当年6月30日前将拟救助对象名单和相关证明复印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后,通过走访群众、入户调查和核对相关计划生育资料以及公安户籍等方式,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初审,确无异后,于当年7月30前将拟救助对象名单以正式文件上报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四)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救助对象再次进行核实,并将核实后的救助对象名单、救助原因和救助标准,于当年8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下发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同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上报市、州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五)市、州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上报的救助对象按50%的比例进行抽查,并于当年10月30日前将各县(市、区)救助对象名单汇总,抄报同级财政部门,上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备案。
(六)特殊情况可随时实施救助,不受相关程序限制,但事后要健全记录档案并经会议追认。
第六条 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档案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档案,保存救助对象的审批表、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二女户结扎父母光荣证、户口薄、死亡、伤残、疾病诊断证明资料复印件。
省、市(州)、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救助对象花名册和汇总数据档案。
第七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资金管理
(一)严格执行省财政厅、省人口委制定下发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二)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财政专户,实行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批、决算、报告制度。
(三)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社会捐助资金帐户,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管帐,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管钱,同级党委机关工委和宣传部门、审计部门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有关方面通报,主动接受监督。
(四)定期或不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社会捐助的资金金额、捐款单位,让捐助者放心,让受助者明白。
第八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金的发放
(一)财政拨付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金由财政部门按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救助名单拨付到农业银行,由农业银行负责发放。农业银行以直通车的方式
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并在救助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困难救助证》上填写相关内容,便于核查。
(二)省级社会捐助的资金由省计划生育协会根据市州人口计生部门上报的救助对象名单审核,由协会专职副会长、省人口委分管领导和省人口委主要领导在救助名册上同时签字后,以公函形式下拨市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发放到户,亦可由农业银行代为发放。
第九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的监督
(一)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遵循客观、公正、合法、效率的监督原则,建立完善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
(二)推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救助对象名单要及时在省人口委网站和当地乡村公布。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三)建立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协会组织要定期对救助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映救助资金落实情况。
(四)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每年要组织有关部门和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对象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的情况进行检查、审核。
第十条 实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责任制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救助纳入
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下列情况要进行严肃查处,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一)、贪污、克扣、挪用、挤占救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
(二)、把握政策不严肃,执行政策不公平,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借发放救助金之机,抵扣计划生育其他经费或搭车收费,或向当事人索取好处的;
(四)、国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和个案信息,骗取救助资金,或为亲友谋利益的;
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救助金的,应当立即予以追回。
第十一条 本细则由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甘肃
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户籍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是指:
(一)独生子女领证户子女死亡的。
(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
自愿结扎后,一个子女死亡,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
(三)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自愿结扎后,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死亡,其子女未满18周岁的。
(四)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夫妻一方或其子女因意外伤残或者患特殊疾病的。
第四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标准:
(一)独生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4000元的救助金;夫妻不再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自年满60周岁起,享受奖励扶助政策。
(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一个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2000元的救助金;夫妻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000元的救助金,自
年满60周岁起,享受奖励扶助政策。
(三)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夫妻一方死亡,其子女未满18周岁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2000元的救助金;夫妻双方均死亡,其子女未满18周岁的,按家庭每年发给不低于2000元的救助金,至其年幼的子女年满18周岁止。
(四)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夫妻或者其子女有意外伤残或者特殊疾病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000元的救助金。
第五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所需经费列入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省级财政负担80%,市、县各负担10%。
鼓励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捐款。
第六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申请救助的,应当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审批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夫妻一方的结扎证明;
(二)夫妻或者子女死亡的,提供由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
(三)夫妻或者子女意外伤残或者患特殊疾病的,提供由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核实,并在被救助人所在的村、组、社区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应当于9月底前将当年拟救助名单报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救助名单审核后,报市州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定。市州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于当年10月底前将审定后的救助名单统一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财政部门应当按审定的救助名单,及时将救助金拨付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于次年5月底前将救助金发放到户。
第八条 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救助金的,应当予以追回。
第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单位责令改正,并给与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索取、接受被救助人财物的;
(二)虚报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
(三)截留、挪用、贪污救助金的。
第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计划生育统计上报制度
计划生育统计上报制度
新婚上报制度
1、新婚报告制度。每月3日前,单位将上月登记新婚状况如实填入“已婚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报城区计生办。
2、在月初,进一步了解其婚姻状况,如实、及时填写到单位台帐,并上报城区计生办,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纳入计划生育的正常管理与服务范围,确保新婚无漏报。
孕情上报制度
1、准确掌握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情。
2、育龄妇女至少在怀孕后60天内,填写育龄妇女信息变更单,并上报城区计生办。
3、各种数据、姓名要认真填写、字迹清楚,不漏项,帐、卡、册内容和数字一致。
出生上报制度
生育后的育龄妇女,须在孩子出生后5日内带好《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出生证》,及医院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到单位计生办办理出生(不得跨月)。由计生主任签字盖章后到县计生服务站落实长效避孕措施,方可办理独生子女证(二胎的只报出生),然后到城关分居给孩子落户口,不准瞒报、漏报、错报。
第三篇: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上报稿)
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
--榆社县低收入人群“一站式”服务情况汇报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根据民政部、卫生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对参加新农合的贫困农民在住院治疗并履行新农合报销手续之后,由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患病农民进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一、实施背景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全县总人口1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人,农村五保户1508人,农村低保8994人,属省级贫困县。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后,由于新农合报销程序与民政救助程序之间的衔接过于繁琐,审批环节多,患病农民在办理过程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增加了办理救助的经济负担。从2010年开始榆社县卫生局借助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十一项目的支持,对此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经过与民政局协商,由榆社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制度。
二、实施办法
“新农合报销+民政救助”的“一站式服务” 补偿模式就是指符合民政救助救助对象条件(主要包括农村低保、五保和住院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超过6千元的边缘人群)的,在全县各医疗机构治疗出院后,在得到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即可获得医疗救助补助,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群实行先行垫付医疗救助补助金
额,救助对象只需支付经新农合报销和民政救助后个人自付部分金额。这样简化医疗申报手续,并能及时给予救助,极大的方便了群众。
在这种模式下,定点医疗机构按月将报销基金和民政救助基金汇总后分别报县合医中心和县民政局,经审核无误后报县财政局审核结算,再由县财政局将资金直接转到医疗机构账户。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两个体系,构建一个平台,理顺一个程序。
“整合两个体系”,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审批两个工作体系,推动部门信任合作,由新农合报销窗口代理承办农村医疗民政救助申办事宜,两项申办审批合并进行,合并办理流程,减少办理环节。
“构建一个平台”,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了统一的农村医疗报销救助承办平台,实行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流程合并,一个窗口全流程办理新农合报销与民政医疗救助手续,完成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的申报、受理、审核和结算。
“理顺一个程序”,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推行之后,改变了以往卫生、民政、医疗机构各自承办、各自审核、各自结算、各自给付和多个环节审批的工作模式,变为一个窗口承办、审核、结算全流程办理,变以往由“农民跑着办”为“部门合作办”,将以往由患病农民承担的繁琐的办理成本转移到相关部门之间,不仅办理变得简便快捷,让患病农民免受奔波之苦、少花来回之费,而且实现了“先看病、后掏钱”,大大减轻了贫困农民的看病负担,受到了广大农村贫困农民的真心欢迎和拥护。
榆社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一站式”服务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三年时间共救助农村贫困患者2328人次,发放救助金额499万余元。粗略估算三年来仅“一站式”服务就为贫困农民节约办理成本六余万元。
新农合和医疗救助这两个制度都是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通过 “一站式”模式,将原来分属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的工作合并实行“一站式”服务,使贫困农民在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就可享受到民政救助,从而达到了“三满意,一便捷”的目标,即:政府满意、农民满意、医疗机构满意和患者补偿方便快捷。
第四篇: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
迁户过程中计划生育审核须知
根据我市计生部门管理规定,迁户人员须根据自身情况提交下列材料:
一、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
未婚、未孕、未曾生育的调干人员、积分入户人员须提供此表,并由调出单位(户籍所在地居会)和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此表不得自行涂改,有效期为6个月。
注:未婚、未孕、未曾生育的应届毕业生不需提交此表。
二、《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
本人或配偶已孕、已生育的应届毕业生、调干人员、积分入户人员须提供《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此证由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有效期为6个月。
办理《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所需材料
(一)、迁户人员属一孩怀孕或已生育一孩办理此证明所需材料
(1)结婚证;离异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丧偶的,提供死亡证明或户口注销证明。(2)全家户口本。(3)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见附件一)。投资纳税迁户人员提供户籍地村(居)委和乡镇(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4)节育证明。女方为49
周岁以下的己婚人员,提供近3个月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5)政策外生育的,另需提供按夫妻双方户籍地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征收完毕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票据等相关材料。
(二)、迁户人员属二孩怀孕或已生育二孩及以上(含双胞胎或多胞胎生育)办理此证明所需材料:
⑴结婚证;离异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丧偶的提供死亡证明和户口注销证明。⑵全家户口本。⑶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上下载)。投资纳税迁户人员提供户籍地村(居)委和乡镇(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⑷二孩生育证(准生证)。⑸二孩生育审批表(该表可提供复印件,由原审批计生部门注明“与原件相符”,加盖公章)。如无二孩准生证或无生育审批表,由户籍地村(居)委、乡镇(街道)和县(区)人口计生部门出具婚姻生育情况及是否符合政策生育证明。⑹节育证明。女方为49周岁以下的己婚人员,提供近3个月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⑺政策外生育的,另需提供按夫妻双方户籍地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征收完毕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票据等相关材料。⑻下列情况另需提供不同材料:①一孩病残儿的,提供病残儿鉴定表(可提供复印件,由原审批部门注明“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公章);②原农业人口生育二孩的,提供农转非户口底册复印件(派出所注明“与原
件相符”,加盖公章);③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提供孩子与父母不同时期的合影照片,并根据核实部门要求带小孩目测;④收养的,提供收养证;⑤其他情况生育二孩的,提供生育时当地市级以上计划生育部门有关生育政策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办理部门:凡怀孕或生育一个子女的,须提供拟入户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凡怀孕或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含双胞胎),须提供拟入户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夫妻双方再婚前各生育一名子女均属于独生子女的,在拟入户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市、区、街道人口计生部门地址电话见附件二。附件:
一、《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
二、各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地址电话
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
说明:
1、此表一式二份,可复印。请按要求真实、详细地逐栏填写。
2、调干、积分入户人员由拟招调人员调出地所在单位(居委会)和街道办(乡、镇)计生部门盖章。毕业生由毕业院校或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加盖公章确认。经办人需签名并留联系电话。
3、如属生育两个子女以上(含两个子女)的拟引进人员,须由深圳市拟引进单位所在区计生局出具《计划生育证明》且由户籍所在地计生部门在备注栏内注明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原因和政策依据。
4、户籍类别: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婚姻状况:未婚、初婚、再婚、离婚、丧偶、其它。
5、子女归属人姓名:指离婚后,子女抚养(监护)权人姓名。
6、拟引进人员可选择自购房产或单位集体户作为拟入户地。
第五篇:关于上报拟集中开工项目简介的通知
关于上报拟集中开工项目简介的通知
为做好全市于2月末至3月底拟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典礼的准备工作,迎接省领导的检查,请上报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项目主要产品竞争力及达产后的产值、利税情况、安置就业人数等项目情况简介。
今天(2月10日)下班前务必上报,上报邮箱0417511@163.com,联系电话:2998511 联系人:王继鹏 白璐
项目简介以此为模板,只能替换内容,不能改变格式
◆营口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镁钙砖项目
一、建设单位:营口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二、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地址:大石桥市府南大街南侧
2、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占地140亩,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新建设办公楼3000平方米、厂房25030平方米、混料库房8568平方米、成型车间5982平方米、筛分楼5020平方米、附属用房9000平方米,购置自动摩擦压力机等设备85台套。
3、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1.8亿元,资金来源企业自筹。2012年计划投资1.7亿元。
4、建设工期:2012年—2013年
5、经济效益:项目达产后,年产镁钙砖4万吨。达产后产值2亿元,利税1700万元。可安置就业1000人。
三、项目进展情况:备案规划已完成,土地待摘牌,正在办理环评手续。正在进行主体厂房及办公楼建设,部分设备订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