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情况工作汇报

时间:2019-05-14 09:1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度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情况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度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情况工作汇报》。

第一篇:2010年度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情况工作汇报

外来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情况的汇报

昆山市卫生局 2010年12月26日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我市,既给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外来人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流动人口卫生服务质量,为保障流动人口身心健康作出了新贡献,现将今年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新昆山人”的健康服务工作,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新昆山人”的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也相应建立了“关爱新昆山人健康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做到了人员到位、职责明晰,确保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工作举措,提供规范服务

1.建立绿卡服务。为营造良好投资软环境,我们创新工作举措,于99年推出了亲商、富商、安商的“绿卡”服务。今年,我们在此基础上,成立绿卡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在昆投资的外商提供优质快速的医疗保健服务。2.实施母婴阳光工程。2009年6月,我局制定下发了“六免三关怀”为主要内容的《昆山市母婴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实施母婴阳光工程。具体包括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母婴健康咨询、免费产前筛查、免费儿童系统保健、免费儿童计划免疫、免费特困人群妇女病普查,关怀妇女、关怀儿童、关怀特殊人群。其中为昆山外来妇女儿童提供免费孕前保健、围产保健、产褥期保健、育儿知识等公益短信、“世代服务网”咨询等母婴健康咨询活动;为外来孕产妇提供艾滋病筛查;为外来0—3岁儿童免费提供9次体格检查和评价、6次神经行为测定、4次贫血监测和4次视力筛查;为7岁以下外来儿童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11种疫苗的全程接种;为外来贫困孕产妇提供限价3次产前检查、限价平产住院分娩或应急性剖宫产;为外来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应急医疗救助。

2010年,我市共完成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3596例,孕妇建册24255例,母婴健康咨询“母婴宝”开通18363人,产前检查98944人次,产前筛查14497人,免费艾滋病筛查20215例,限价定点检查53人,限价定点分娩206人,产后访视与检查42247人次,特困人群妇女病普查2570人,全市3岁以内儿童免费建册11043例,体检62659人次,其中神经行为测定45763人次,贫血检测24452人次,视力筛查17336人。出生新生儿13264 例,均由分娩医院在产妇围产册上粘贴儿童检查免费标签和发放《昆山市母婴阳光工程免费券》,并指导到就近服务点进行免费儿童保健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12539例,足跟血筛查12660例,危重贫困母婴应急救助39例,7岁以下外来儿童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11种疫苗的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管理项目。为切实提高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我市实施了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管理项目,为本市范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结核病控制服务。一是为初诊病人提供60元、为随访病人提供250元的免费检查。二是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提供激励机制。对所有确诊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发放交通补助费,补助标准为:每次服药2元,预计新涂阳和涂阴病人180元,复治涂阳病人240元。为涂阳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提供误餐补助,补助标准是:每月96元,按月发放。三是对所有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上门督导服务。

1—11月,全市共发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270例,其中初治涂阳252例,完成任务的96.43%和120.00%;发现涂阴肺结核病人251例,完成任务94.01%。登记肺结核病人537例,系统管理病人为517例,系统管理率96.28%,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88.05%。1—10月,转诊率100%,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96.69%,总体到位率为98.94%,密切接触者调查率97.21%。2009年10月—2010年9月,发现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例429例,已为327例流动人口发放了交通补助费,为165例病人发放了营养补助费。

三、理清工作思路,做好工作规划

“新昆山人”的健康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针对“新昆山人”的特点,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部门协作。按照苏州市的统一安排,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传播相关知识,提高昆山人与“新昆山人”的防病意识,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全面掌握相关资料和情况,认真实施好此项工作。

二是发挥社区作用,构建管理网络。我们将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向社区、熟悉社区的优势,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将“新昆山人”健康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建立登记报告制度,建立相关人员的建档制度,做好慢病、传染病、重大突发疾病的干预工作。

三是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针对我市大量“新昆山人”在外企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合理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为他们提供适时、方便、有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篇: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制度

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根据市、区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外来人口管理制度。

一、对进入我村内外来人员,包括下属单位、企业使用的外来人员(长期临时工、合同工、季节性临时工)及各种短期人员,须持有关介绍信到村办理登记手续并接受管理。

二、对外来人员的使用村严格按用工手续办理,村登记造册,发给有关证件。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在村内住宿,对住在村内的外来人员,要到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并按市政府规定交纳城镇建设增容费和治安管理费。

三、外来人员使用的自行车、摩托车等其它机动车辆,必须证件齐全,在村内使用,停放一个月以上时间,到保卫科办理内部牌照(待工作结止退回),违反规定的扣留查处。

四、外来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的管理规定,接受保卫部门的检查,主动出示证件,回答所询问的有关情况,揭发检举违法犯罪行为,经查属实者给予奖励,知情不报者处罚。

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用工部门领导负责对外人员的教育、使用、管理,出现问题由用工部门负责.

第三篇:外来人口管理建议

关于解决外来人口管理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联名提案人):

提案内容:关于解决外来人口管理问题的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数量逐年急剧增加。大量外来人员为我市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何为外来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治安管理,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也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我市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就如何做好瑞昌外来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树立外来人口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分子的观念。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口的积极贡献,他们大部分承担的是城市固定人口所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行业的工作。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农民工所得的报酬是他为城市所作贡献的三分之一。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理应得到相应的权益和服务。不可否认,随着相当部分素质低下的外来人口进入,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既然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靠堵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正确有效地去引导、去接纳,使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圈子中来。

(二)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管理网络。

公安机关作为外来人口治安管理的主管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工商、税务、城建、劳动、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针对性建立实施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并落实组织和责任。街道居委会也要建立相关工作组织,明确分管领导,保障工作经费,落实外来人口专管员或协管员及其工作职责,确保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三)抓好三个结合,提高工作成效。

一是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教育工作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延伸到每个外来人口家庭。(1)把教育结合到以房管人之中。落实出租房东职责,要求房东及时了解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成为教育和管理的信息员。外来人口专职协管员上门登记、做证、注销时进行村规民约、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市容卫生等方面的教育。(2)把教育结合到“以外管外”之中。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外省贫困地区,风俗习惯、语言交流、感情沟通存在着差异。所以选配外来人员中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思想基础的同志作为骨干,让他们参与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外来人口感到更亲近、易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以站管教。可在社区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站,从而专门用来实施管理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管理服务站在办理有关管理服务手续的同时,进行法制、计生、卫生、治安等方面的教育。

二是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情动人,切实解决外来人口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社区民警、计生协管员可以兼职,要主动上门提供登记、做证和计生指导一条龙服务。街道要提供外来人员就业务工信息和相关权益维护,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使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为外来人口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在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帮助解决一些外来人员的实际困难,使之真正成为外来人口之家。通过这些服务,使外来人口真正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也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第二故乡、建设第二故乡的热情,积极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来。

三是教育与活动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外来人口的业余文化生活。(1)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制、体育等下基层进社区活动。把知识、技能送到外来人口之中,为他们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开展走贫访困活动。每年要组织力量深入到外来人口集中的企业、社区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外来人口的心坎上。(3)积极开展外来人口“争先创优”活动。如开展外来人员“创业模范”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评选,充分调动先进模范人物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和导向作用,为瑞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新模式之探索

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务工和商贸外来人口量大且流动频繁,总量已连续五年超过常住人口。论文网截止2009年7月,义乌实有人口超过200万人,其中登记在册暂住人口突破125万人,同比增长12.91%,义乌本地户籍人口72万人,常驻外商超过1万人;另外,每天大约还有20万人进出义务。大量外来人口的集聚和频繁流动,给公共卫生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2006年,义乌市开始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新模式,率先出台了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政策,将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纳入统一管理范畴,有力地保障了本地和外来人口的公共卫生安全。

一、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口在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并逐步从季节性短期流动转变为常年性流动。外来人口确实对义乌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包括公共卫生问题。外来人口“管理难、难管理”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外来人口由于流动性大,多数居无定所,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公安、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卫生、街道居委会等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除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重点服务外,许多外来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并没有完全纳入常规的公共卫生管理。另外,政府对外来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不足,在外来人口中开展预防保健的难度又明显高于户籍居民,而开展此项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少,业务经费不足,个人收入偏低,影响了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外来人口健康意识有待加强外来人口的疾病谱与城市常住人口不同,非常容易将原住地的传染病带入。同时,外来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相对偏少,健康意识普遍较薄弱,患病后要么自己“扛”,要么到药店买便宜药。有资料表明,40%左右的外来就业人口带病上岗,许多人有病不敢就医[1]。调查中也发现,城市常住人口的疾病谱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而流动人口的疾病谱仍然以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为主,集中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疾病、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性病和结核病。如果患传染病不去就诊,极易传染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三)外来人口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问题突出一是流动儿童保健与免疫接种问题。流动儿童的家长工作比较繁杂,大多居无定所,且对于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导致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建卡率、免疫接种率和体检率均低于户籍儿童[2]。没有接种疫苗,会导致易感人群和传染源的增加,成为一个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二是孕产妇健康问题。外来人口孕产妇很少进行产前检查,急产、死产发生率较高,且产后保健意识淡薄。据义乌市最近三年的统计,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常住人口。三是职业病和工伤问题。由于职业技能、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外来人口接触高温、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几率相对较高,加上外来人口职业安全风险意识较差,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四)外来人口的心理问题突出多数流动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会感到无所适从,加上工作的巨大压力、生活条件恶劣,社会地位低下,会导致很多心理健康问题。

二、义乌市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改变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变“三位一体”为“四位一体”在原有公安、劳动、计生“三位一体”的外来人口管理方式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管理内容,形成“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并通过人员、制度和工作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一是人员衔接。在义乌市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中增设一名卫生局分管领导。卫生部门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参与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镇(街道)卫生专干和卫生院院长兼任外来人口镇(街道)管理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外来人口有关信息联络。

二是制度衔接。修订完善外来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的公共卫生工作职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新模式之探索责、工作制度及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将

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纳入对镇(街道)政府、有关部门及各级基层组织的考核内容,做到资料检查与实地核查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同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三是工作衔接。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每月向卫生部门提供外来人口登记情况,特别是0~16岁儿童及孕产妇信息,特殊情况随时通报,并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开展有关工作。

(二)加大外来人口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推行“1234”宣传教育模式根据外来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分布情况,建立“一个重点、两支队伍、三块阵地、四面出击”的宣传教育方式。一是突出“一个重点”。重点做好外来人口的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及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落实对肺结核、血吸虫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患者的查治和管理措施,同时根据不同聚居区或不同季节制定不同宣传重点,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好“两支队伍”。建立由医疗卫生机构专家、责任医生组成的健康知识讲师团,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外来人口聚集区开展巡回演讲;抽调公办学校校医定期到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辅导。三是建立“三块阵地”。在广播电视台和《义乌商报》开设《健康与生活》栏目;组织部与卫生局合作开设远程健康教育,在市疾控中心网站设置健康教育课程;村、社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及黑板报,宣传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四是坚持“四面出击”。对城郊接合部、建筑工地、企业等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在劳动力市场、车站出入口向外来人口发放防病名片、健康手册等宣传资料。

(三)完善外来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主动抓好外来人口重大疫病的防治建立由市疾控中心和各大医院为技术指导,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医生)为基础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为外来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市设立13个疾控站,组建15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在农村、社区和200人以上规模企业设立公共卫生联络员,形成覆盖全市的外来人口疫病监测预防体系。在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采集16周岁以下儿童信息的基础上,卫生部门组织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及责任医生,每月主动搜索、摸清流动儿童等外来人口情况,并登记造册。卫生、公安和检验检疫部门协同作战,严格实行出入境人员卫生健康检查制度,有效降低外来疾病输入可能性和传播危险度。针对外国商户来义乌多的特点,推行卫生服务国际化,对医务人员开展外语知识培训,提高涉外服务能力。加强与涉外医疗机构交流协作,与美国红十字会开展院前应急救治演练等。

(四)健全外来人口公共卫生投入和医疗救助体系: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市民“同城同待遇”将外来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列入市公共卫生管理的重点项目,经费支出纳入市公共财政预算。参照本市居民,为外来妇女提供各种查病查孕、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职业病防治等服务。制定《义乌市无助病人紧急救助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无主、无助的外来人口实行医疗救助;同时,在慈善总会建立专项救济基金,专门用于外来人口重大疫病救助。在惠民医疗机构设置平价分娩点,对外来孕产妇实行住院分娩最高限价,医疗机构及计生服务站为外来妇女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及节育手术。启动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外来人口除了同等享受本地户籍病例免费诊治等优惠政策外,还可额外享受全球基金提供的交通、营养午餐等困难补助,推动了外来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

三、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努力方向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是推动卫生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构筑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城市化、国际化,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难度将更加突出,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巩固和深化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成果,对外来人口公共卫生实行常态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完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建立以公安部门为核心、统一的外来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暂住证》管理制度,将外来人口纳入到居住地日常的户籍管理工作中,实行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协同管理;强化社区在外来人口管理中的基础作用,依托社区或

居委会,以外来人口的居住地或落脚点为突破口,将管理对象纳入管理范围。三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外来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需要。论文网四是继续加大对外来人口防病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卫生防病意识;扎实做好外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加大传染病监测力度。五是根据外来人口的支付能力和保健要求,为其设计一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对外来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等,降低外来人口接受卫生保健服务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陈海波,肖祥敏.衡阳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8,10:40-42.[2]陈刚,吕军.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8):14-19.

第五篇:2010大桥时代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研究

大桥时代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对策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随着舟山大桥时代的到来,外来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我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积极应对大桥时代新情况、新形势,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课题组走访调查了公安、劳动、教育、计生、卫生、司法等相关部门和定海、普陀等部分县(区),深入分析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大桥时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近年来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管理、改善服务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理顺体制,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市综治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在市公安局增设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办公室。特别是2010年以来,在深入调研、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着力转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了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为一体的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作为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行使职能,进一步理

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促进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转变。同时,全市四个县(区)相继成立不同形式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注重长效,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制度化、长效化。在劳动就业方面,相继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和完善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在计划生育方面,先后出台了《舟山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手术费用报销和补助办法》等文件,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服务;在教育卫生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舟山市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办法》等,有效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也探索建立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从制度上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三是强化保障,力量配臵逐步到位。在重视政策、制度建设的同时,我市还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经费保障。在2001年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费取消后,市里就明确规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核定安排。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按照上年流动人口登记发证数500:1的比例配备协管员,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

算。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到位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755.4万元,其中纳入财政预算专项经费715.4万元,配备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与暂口总数比例达到445:1,有力保障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计生等部门也在全市44个乡镇(街道)均配备了专兼职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并对流动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增设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员,增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力量。

四是着眼民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措施、新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劳动部门把外来农民工纳入本市渔农民就业培训范畴,提供各类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在每年春节后开展以“进城务工,帮您解难”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免费发放“春风卡”等宣传材料,组织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在全市建立了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共为1万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0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教育部门把流动人口子女作为重要的义务教育对象,与舟山市民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各类政策性补助、同等要求做好防流控辍工作、同等接受教育质量检测,切实做到让流动人口子女“有书读”并“读好书”。目前,全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有15286名,入学率达到100%,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有9202名,公办学校接纳比例为60.2%;计生部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技术基本项目免费制度,2010年共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查环查孕47610人次,免费手术服务767人次,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率达94.2%。此外,公安、司法、卫生等部门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了一系列服务流动人口的工作措施,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狠抓基础,管理工作更富实效。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严格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责任制,有效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掌握和管控,增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效。一是加强了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在明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四级体系的基础上,着重推进了基层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在乡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开展服务管理工作,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为流动人口提供证件办理以及用工信息、教育培训、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一些村、社区和企业根据需要建立服务管理站,实行专(协)管员联片包干、村(社区)各类组织共建共管,协助乡镇(街道)做好服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二是开展了基础信息采集和综合应用。大力推广村(居)登记站、企业远程申报点、综治中心办证点等社会化登记办证模式,积极采取“一站式”办证服务等便民措施,强化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动态。截至2010年12月,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率、出租房屋信息登记率分别达到95%和100%以上。同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将人口计生、教育、卫生、劳动保障等信息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了信息综合应用水平。三是探索了多元化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针对当前我市船舶修造行业外来人口众多、流动量大、人员复杂的情况,严把“住宿关”、“务工关”、“办证关”、“进出关”、“信息采集关”,为实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定海、普陀等地坚持推行流动人口“本地化”服务管理,协同街道(乡镇)建立了新居民委

员会,强化流动人口自治自管;岱山等地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承包制,将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的治安管理责任以承包方式落实到集体或个人;嵊泗等地探索外来船民陆地化管理办法,建立外地船只和船民档案,按原籍地划分停泊区域,落实联系管理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提高了全市的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水平。此外,各地积极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以“外来人口之家”、“民工之家”等形式,让流动人口参与自我管理,及时了解诉求,倾听意见,化解矛盾,有效促进了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交流与融合。

二、大桥时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舟山跨海大桥的开通,带来了人流物流车流的加速流动。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临港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人口流动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对我们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流动的形态出现变化、总量持续上升。近年来,人口流动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单身、“候鸟式”流动,向“家庭式”、“家族式”、“迁徙式”流动转变;人口流向主要以定海、普陀城区为主,逐步向新兴海岛工业乡镇扩散。自2000年以来,我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加近13万人,年平均增幅为17.8%,到2010年6月已突破30万。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来我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幅放缓,但从总体发展态势看,我市流动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是流动人口的结构和就业方式特征明显。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外来流动人口中,来自省外的占总数88.5%,且省外流入的人口总体比重与往年相比持续上升。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安徽、河南、江苏3个省,分别占到23.3%、17.7%、8.5%,三省合计占总量的49.5%。这些群体正由亦工亦农兼业为主,向全职从事非农就业为主转变;由暂时进城“讨生活”,向更多地追求人生理想、融入城市生活转变。

三是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加快。随着跨海大桥的开通,我市外来人口流动性明显加快,多数处于高频率流动状态,落脚点变化快、务工点变换频繁。据抽样调查发现,一年以上相对固定居住的仅为15%左右,滞留时间不到半年的占到了40%以上。特别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多数失业的外来人员并不会立即返乡,而是会继续滞留在当地,失去工作后他们可能频繁变更落脚点,并因找工作而在县(区)、乡镇之间快速流动,或在老乡、朋友、亲戚之间串门留宿,或一起群居(租),给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四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呈现新动向。目前,我市流动人口作案占流动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0.38%,而在全部刑事作案人员中却占67%以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中以安徽、贵州、河南、江西、四川等地居多。由于失业流动人口中的闲散人员逐渐增多,其中不少外来人口闲散人员会因生活窘迫,铤而走险,成为我市新增的违法犯罪高危人群。

面对流动人口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动向,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我们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工作理念上偏重治安管理,难以适应形势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对流动人口往往强调其对社会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工作压力。在工作理念上,往往是管理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随着大桥时代的来临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会产生就业、社保、计生、教育等一系列社会服务需求,而现有以治安防范为主的管理模式已明显滞后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需要,难以满足流动人口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迫使我们进一步转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促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转变。

二是管理体制上尚未统一规范,难以进行上下对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至上而下加强统筹协调。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整个体制上看,虽然在市级已经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但在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不同程度存在着各自为阵的问题。有的地方尽管成立了不同形式的专门机构,但存在设臵不规范、体制不顺畅、职责不清晰等问题。有的部门协作意识不强,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信息平台上缺乏共享机制,难以整合各方资源。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流动人口信息系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目前,公安、劳动保障、教育、人口计生、卫生、民政等

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应用平台,除公安和人口计生部门开始尝试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外,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基本上互不相通、互不共享,导致基础信息不全面、人员信息漏项多,无法发挥信息的整体效应,给服务和管理带来不少盲点。还有一些部门在基层都组建了自己的信息管理队伍,但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和互补机制,造成资源浪费。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将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正式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课题组认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大桥时代新形势,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全面对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才能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前进。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机构设臵,理顺服务管理体制。根据省里要求和省内其他地市经验,结合我市现在实际情况,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快理顺服务管理体制。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作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已于2010年5月建立,下步着重要加快推进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要切实按照县(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乡镇(街道)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社区(村)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设臵。对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或社区(村)可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和

综治工作室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二要逐步完善属地管理体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心应放在基层社区,实行服务、管理、教育、维权“四位一体”的全程服务、综合治理。强化社区(村)会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职能,完善社区(村)综治室这个工作平台,做到以社区(村)为阵地,夯实基础,抓好服务。同时,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融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的三定网格式责任管理模式,制定并落实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

(二)制定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条件出发,尽可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充分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一要抓紧制定流动人口居住政策。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共财力和现有资源承载能力,抓紧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申领“两证”的条件和可以享受的政策待遇。同时,在制订配套政策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可行性,加强与现行相关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既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使居住证制度真正起到“蓄水池”作用,留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又要避免出现“政策洼地”,超越当地的实际承受能力。二要维护好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要逐步完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严肃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类不法行为。当前,重点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打击恶意拖欠、克扣工资行为;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强迫流动人口超时、超强度劳动和违章作业、使

用童工等违法行为;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流动人口、强迫流动人口劳动,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流动残疾人的各类犯罪活动。三要优化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成果的共同享有者。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劳动者素质。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工作,多渠道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三)构筑综合平台,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及时、准确掌握流动人口信息,是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一要加强资源整合,拓展服务功能。依托各地原有的公安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升级改造成为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各部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流动人口数据进行综合应用,拓展服务功能,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二是要规范信息采集,强化动态管理。要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村、社区和规模企业,设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站(点),统一制发表格,统一采集信息,统一录入系统,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信息,提高流动人口的登记率、人户一致率和信息的准确率。三是要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报告登记制度、动态更新制度、管理台账制度、分

析通报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规范企业用工和房屋租赁活动,健全基础台账,努力在信息互通中实现资源共享,在部门联动中实现管理互补。

(四)强化基层力量,提高管理工作实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力量的广泛参与。一是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配好流动人口协管员。要按照不低于上登记流动人口500:1的比例,配备好流动人口协管员,使他们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别是信息采集中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同时,要重点加强县、乡两级服务管理力量,努力建设一支比较规范的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二是要加强出租房屋管理,严格落实“以房管人”措施。出租房屋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是从源头上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依法加强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落实房屋出租人责任,使出租人及时提醒和督促流动人口依法做好信息登记、申领办证等工作,并协助做好对承租者的有关政策宣传和服务管理。三是要加强矛盾隐患排查,依法打击流动人口犯罪。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机制,突出排查化解因欠薪、克扣工资、工伤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依法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对流窜犯罪,流动人口中涉黑涉恶犯罪、具有明显地缘亲缘和职业特点的团体犯罪,坚持露头就打,决不让

其坐大成势。要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高危人员管控机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切实提高管控能力。四是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促其主动融入社会。依托社区和村自治组织,建立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加的各类社会组织,切实加强自我服务和管理,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本地人对外地人的认同感以及外地人在当地的归属感,在共建共享中加快融合。

下载2010年度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情况工作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度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情况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机制加强组织 扎实做好外来人口维稳工作 新碶街道向家村新碶街道向家村位于岩河以西,松花江路以东,南到恒山路,北与邻备碶村。总面积约1.26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1527人。随着......

    外来人口管理的新思路

    外来人口管理的新思路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里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期,出现都市区,大都市,都市系。城市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

    外来人口管理规定(大全)

    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 (渝府令[2002]139)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的决定》已经2002年9月6日市人民政府第1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

    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议

    2016年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议 甲方: 乙方: 为了加强对本市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维护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村根据《流......

    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成立通知

    各办事处、村(居),镇属各部门单位,各非公企业: 为进一步提高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水平,加强基层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的能力,提升外口协管员服务社会的观念,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

    关于创新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关于创新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随着我X工农业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有些外来务工者已成为我X工业企业生产的主力军,为我X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外来人口流动性大,......

    “外来人口居住证管理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服务“两个率先”带好头和实现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争第一、建设幸福城市的总目标,按照“底数清、情......

    社区外来人口管理对策111

    社区外来人口管理对策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区经济,文化,物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作为劳动力的人的流动量最大。新时期人口流动是一种复杂的、自在的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