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09:4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篇:吉林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管理,规范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以下简称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质检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是指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质检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并对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进行后处理的活动。

第四条

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包括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和市(州)级、县(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以及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查。

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应尽量覆盖全省所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产品,每年一次,分四个季度进行;市(州)1 级、县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根据本地食品监督抽查计划和实际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产品的抽查;食品专项监督抽查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实施。

第五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局)统一管理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负责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的审核、备案、执行情况督查和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的组织实施;各市(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州局)负责市(州)本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的编制、上报和组织实施以及所属县(市)食品监督抽查计划的初审、上报;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县局)负责县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的编制、上报和组织实施;有资质的质检机构受同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委托, 负责承担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抽样和检验工作。

第六条

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检验依据是该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以及在卫生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或者企业明示的质量承诺。该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或地方标准尚未公布的,应当按照现行有效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国家食品质量标准及有关食品行业标准作为判定依据。企业标准或者企业明示的质量承诺的有关指标高于强制性标准的,以企业标准或者企业明示的质量承诺作为判定依据。

第七条

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样品由承检机构向被抽查企业购买,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对不便携带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负责送至承检单位。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和送样。

第八条

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不向被抽查企业收取检验费用。但企业提出复检申请后经复检产品质量仍不合格以及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复查,被抽查企业应按有关规定缴纳检验费。

第二章

计划确定与下达

第九条

省局负责制定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每季度的品种目录,并根据省内食品质量状况和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的需要,进行修订和调整。各市(州)、县局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取得当地政府批准后,报省局备案。

第十条

各县局应于每年11月20日前将下一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报市(州)局,由市(州)局汇总后,连同市(州)本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于11月25日前统一上报省局备案。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应包括抽查企业名称、食品种类、买样及检验费用、检验项目、承检单位和检验依据等内容。

第十一条

省局于每年初下达本年度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各市(州)、县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经省局 3 统一备案后一般不得变更,由于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可报省局进行修订后重新下达。

第十二条

根据上级布置和有关部门的建议,对一个时期内质量问题比较突出、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食品,省局可制定专项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以文件形式下达专项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任务。

第十三条

承担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检验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承检单位)接受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检验任务后,应根据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和有关规定,制定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实施方案,明确抽样依据的标准、抽样方法、抽样数量和抽样基数、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判定规则、被抽查企业名单、检验经费预算等内容,并报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经审批后,由省局统一核发《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通知书》。通知书一式3份,一份报送省局备案,一份企业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留存,一份交被抽查企业。同时,由省局向承检单位下达《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任务委托书》。各市(州)、县级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可参照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程序及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和实施细则中确定的食品种类及被抽查企业名单应保密,不 4 得以任何方式事先透露或通知被抽查企业。

第三章

第十六条

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抽样工作由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委托的质检机构承担。抽样应有2名以上抽样人员参加。抽样前应首先出示由省局统一核发的《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通知书》、现场抽样人员应持《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样品购买费用清单》和有效身份证件,同时向被抽查企业介绍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性质、抽样方法、检验依据、判定规则等有关内容,然后再组织抽样。

第十七条

抽查的样品应当在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并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抽取的样品应当是企业近期生产并检验合格的产品。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抽样:

(一)被抽查企业无《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产品的;

(二)产品未经企业检验合格的;

(三)有充分证据证明该产品为企业自产自用且非用于销售的;

(四)产品是按有效合同约定而加工、生产的或者用于出口的;

(五)产品标有“试制”或者“处理品”字样的;

(六)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抽查实施细则要求的。

第十八条

被抽查企业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拒绝接受抽查:

(一)抽样人员少于2人或未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

(二)抽样人员未出示由省局统一核发的《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通知书》及《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样品购买费用清单》的;

(三)被抽查企业和产品名称与《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通知书》不一致的;

(四)抽样人员出示的《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通知书》超过有效期或为复印件的。

第十九条

抽样结束后,抽样人员须填写由省局统一印制的《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样单》,并按抽样单各项要求逐项填写清楚,应由2名抽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分别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被抽查企业如有需要说明的情况可在备注栏中加以注明。抽样单一式3份,一份交被抽查企业,一份送企业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份交承检单位。

第二十条

样品确认无误后应当场封存,按要求粘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及企业陪同人员的签字及抽样单位盖章等防伪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需要企业协助送样的,企业应当在7日内将样品送至承检单位。

第二十一条

对企业因转产、停产等原因导致无样品可 6 抽的,被抽查企业必须出具有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章的书面证明材料,由抽样人员予以确认。

第二十二条

被抽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抽样时,抽样人员应耐心解释,阐明拒检后果和处理措施;必要时可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协助。如企业仍拒绝接受抽查的, 抽样人员应以书面形式说明情况,报组织实施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认,对该企业按拒检论处。

第二十三条

抽样工作完成后,抽样单位应将抽样情况报组织实施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同时将《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样单》第2联及时寄送被抽查企业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二十四条

在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如发现企业有其他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应立即向组织实施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四章

第二十五条

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检验工作一般委托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检机构承担。承检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并且按照授权范围开展检验工作。

第二十六条

承检单位应制定有关样品的接收、入库、领用、检验、保存及处理的程序规定,并严格按程序执行。

第二十七条

样品接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它可能对检测结果或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单的记录是否相符,对备用样品应加上标识后入库妥善保存。必要时,在不影响样品检验结果的情况下,可将检验样品进行分装或重新包装编号,以保证不会发生因其它原因导致不公正的情况。

第二十八条

样品的领用要严格执行相应的领用程序,有专人负责;检验过程中,样品的传递应有记录。

第二十九条

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规定要求,并在检定周期内保证正常运行;检验环境条件应符合检验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条

承检单位在检验前应组织所有参加检验的人员学习检验方法、检验条件标准,并确保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进行检验。

第三十一条

现场检验要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确保对同类产品的现场检验执行相同的操作规程,检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应符合检验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保存备查。

第三十三条

检验过程中遇有样品失效或其它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时,必须如实记录情况,并有充分的证实材料。

第三十四条

承检单位应按照《吉林省〈监督检验报告〉制作规范》的规定制作并出具全省统一格式的《监督检验报告》,保证《监督检验报告》内容齐全、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清楚并与抽查实施细则的规定一致,检验数据准确,结论明确。

第三十五条

《监督检验报告》应打印一式3份,一份由承检单位留存,一份寄送被抽查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份于检验结束后7日内寄送被抽查企业。对不合格产品的《监督检验报告》,承检单位应立即报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由其填写全省统一格式的《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告知书》一并寄送被抽查企业。

第三十六条

承检单位在样品检验结束后,不合格样品在发出《监督检验报告》之日起继续保存3个月,到期后送交组织实施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五章

复检与上报结果

第三十七条

被抽查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告知书》或《监督检验报告》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异议和申请复检。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检验结果。

第三十八条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收到企业书面提出 9 的异议和复检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复检的书面答复;决定受理复检的,应通知企业在5日内到承检单位对备样进行确认,然后再向承检单位下达《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异议处理通知书》。

第三十九条

复检一般由原承检单位进行。特殊情况下,可由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其他检验机构进行复检。承检单位收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复检委托书后,应当按原抽查实施细则规定对备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束后,承检单位应将检验结果报委托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由受理复检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

第四十条

承检单位在检验工作完成后,应当按照《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任务委托书》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及有关总结材料报送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总结材料应包括抽查检验工作概况、抽查结果及质量状况分析、抽查企业(分地区、类型、规模统计)及抽查结果汇总、建议表扬和批评的企业名单等内容。

第六章

后处理

第四十一条

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工作,按照《吉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工作纪律

第四十二条

各市、州、县局及有关质检机构应严格按照当地政府批准,并经省局备案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对不按计划实施监督抽查或未经审批擅自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的,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抽样单位和承检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依法开展抽样及检验工作,并保证抽样及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准确。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承检单位不得擅自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抽样工作,在承担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检验任务期间不得接受被抽查企业同类产品的委托检验。

第四十四条

承检单位应对检验工作负责,按期如实上报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和有关材料,不得迟报或瞒报;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及有关材料对外公布或泄露;不得利用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不得擅自向企业颁发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合格证书。

第四十五条

承检单位在食品安全监督检验过程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质量检验资格。

第四十六条

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抽样、检验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释。

第四十八条

第八章

本办法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本办法自2010年6月1日起试行。

第二篇:湖北省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湖北省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在流通环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食品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流通环节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工作分别由县级以上卫生、商务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卫生、商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和商务行业管理工作。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农业等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相互间及时通报信息、移交案件。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并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章 食品经营者的责任

第五条 食品经营者依法取得所需证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并对其销售的食品质量安全负责。

第六条 食品经营者经营食品时,应当查验其食品与标识是否真实一致,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食品质量检验或检疫、检测合格证明;

(二)定型包装食品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分装日期、保质期等内容。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事项,应当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标明;

(三)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必须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

(四)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或自行分装食品的,应当向消费者明示食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或分装日期、保质期;

(五)国家和省对食品有其他特殊规定的,按其执行。

第七条 食品经营者不得经营具有伪造或冒用产地、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质量认证标志等标识的食品,不得伪造、涂改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分装日期、保质期。

第八条 食品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不得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得销售超过保质期或变质的食品,不得销售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其他食品。

第九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初次交易的食品生产者或供货者,应当验明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并保存其复印件。验明后每年复核不少于一次。食品经营者对购进的食品应当按批次向食品生产者或供货者索取食品质量检验或检疫、检测合格证明。

第十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记录供货人、购进时间、食品名称和数量及保质期等事项。食品经营者从事批发业务的,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批发销售台帐制度,记录购货人、购货时间、食品名称和数量及保质期等事项。

第十一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质量管理制度,根据食品保质期限,定期检查待销售食品、库存食品的质量状况,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

第十二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质量承诺制度,保证其提供的食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质量标准或要求。

第十三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对不合格食品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销毁等措施予以处理。对已经售出的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食品,在营业场所内公示,并选择能够覆盖销售范围的新闻媒体予以公告,通知购货人立即停止销售、食用,负责将该食品召回、销毁。

第十四条 市场开办者依法取得所需证照后,方可开办市场。

为食品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的市场开办者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配备与市场规模和食品经营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检验设施设备及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二)核验进场经营者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及其他经营证件。不得为无照经营者提供经营场地;

(三)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明确双方食品安全责任,明确食品质量自检和抽样检查措施。双方就其销售食品的安全向消费者作出承诺;

(四)组织有关经营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档;

(五)督促经营者销售经过经营者自检或市场开办者抽查检验合格的食品;

(六)在市场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定期公布食品自检、抽查信息及经营户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记录;

(七)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内所经营的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配合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执行临时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市场开办者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因本市场销售的食品造成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有关责任。

第十五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认真处理消费者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投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场、超市、食品批零市场应当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接待消费者咨询和投诉,处理食品质量安全纠纷。

第十六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按时提供被检查食品的相关票证、账簿、合同、货源、数量、存货地点、存货量、销售量等有关资料。

第三章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实行以日常巡查和抽样检测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法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向当事人调查了解与涉嫌违法活动有关的情况;

(三)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的合同、发票、购销台账、财务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对有证据表明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食品,依法采取暂停销售、查封或扣押等措施;

(五)销毁或监督销毁禁止经营的食品;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者和交易场所进行日常巡查,检查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及其进货检查验收等自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检查食品的来源、标识、质量等内容,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 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本省行政区域内流通环节食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检测。

第二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规定的采样规则进行取样,并按进货价格向食品经营者支付样品费用。被检测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组织实施食品抽样检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经检测确定为不合格的食品,应当责令食品经营者停止销售、及时整改。对经检测确定为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不合格食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食品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及时召回,并依照国家相关规定通过适当方式公布该食品的名称、批次、当事人及检测结果。根据需要,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销售同一生产厂家的同品种、规格、批次的食品,但在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所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裸装、散装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

被抽查人对抽检结果有异议的,可自收到抽检结果时起4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因快速检测结果错误给被抽查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辖区内发生导致人身伤害或严重危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规定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措施控制涉嫌食品的流通;对应由其他部门处理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将涉嫌食品和相关材料及时移交其他部门处理。

第二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与同级宣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在新闻媒体、食品经营场所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或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包庇、放纵食品经营者的违法行为的;

(二)向违法食品经营者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三)未依法履行本办法所赋予的监督管理职责,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3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并处3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经营者主动停止销售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三十二条 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被查出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销售、对不合格食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并可处3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经营者主动停止销售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列违法行为,如涉及第三条第三款所列其他相关部门管理职权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所列违法行为,如涉及多个行政执法部门管理职权的,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五章 附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食品流通环节,是指食品生产环节结束后、消费环节开始前的采购、储存、运输、陈列、供应、销售,不含食品经营者的生产行为。

第三十六条 为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行为,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本办法第四章设定的行政处罚,作出具体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监督管理、生猪屠宰管理、食品生产许可和质量认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范文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监督抽查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监督产品质量,依法组织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有计划的随机抽样、检验,并对抽查结果公布和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

监督抽查分为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国家监督抽查和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地方监督抽查。

第四条

监督抽查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原则。第五条

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划、管理全国监督抽查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监督抽查工作;汇总、分析并通报全国监督抽查信息。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管理、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监督抽查工作;负责汇总、分析并通报本行政区域监督抽查信息;负责本行政区域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的处理及其他相关工作;按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报送监督抽查信息。

第六条

监督抽查的产品主要是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第七条

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企业收取检验费用。国家监督抽查和地方监督抽查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专项经费解决。

第八条

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协助,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拒绝监督抽查工作。

第九条

凡经上级部门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的,自抽样之日起6个月内,下级部门对该企业的该种产品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依据有关规定为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的监督抽查除外。

第十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负责发布监督抽查信息。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监督抽查信息。

监督抽查信息发布办法由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

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

第十一条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定国家监督抽查计划,并通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监督抽查计划,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第十二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指定有关部门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委托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的,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与被委托的检验机构签订行政委托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

被委托的检验机构应当保证所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如实上报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并对检验工作负责,不得分包检验任务,未经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批准,不得租赁或者借用他人检测设备。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加强对抽样人员和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监督抽查实施过程及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检验机构,必要时可暂停其3年承担监督抽查任务资格,并按照第四章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

国家质检总局依据法律法规、有关标准、国家相关规定等制定并公告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以下简称实施规范),作为实施监督抽查的工作规范。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可以根据监管工作需要,依据实施规范确定具体抽样检验项目和判定要求。

对尚未制定实施规范的产品,需要组织实施监督抽查时,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根据监督抽查计划,制定监督抽查方案,将监督抽查任务下达所指定的部门或者委托的检验机构。监督抽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用的实施规范或者制定的实施细则;

(二)抽查产品范围和检验项目;

(三)拟抽查企业名单或者范围。

第三章

监督抽查的实施

第一节 抽

第十五条

抽样人员应当是承担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抽样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抽样工作。

第十六条

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名。抽样前,应当向被抽查企业出示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书或者相关文件复印件和有效身份证件,向被抽查企业告知监督抽查性质、抽查产品范围、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等相关信息后,再进行抽样。

抽样人员应当核实被抽查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确定企业持照经营。对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和相关资质管理的产品,还应当核实被抽查企业的相关法定资质,确认抽查产品在企业法定资质允许范围内后,再进行抽样。

抽样人员现场发现被抽查企业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等不需检验即可判定明显违法的行为,应当终止抽查,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抽样人员抽样时,应当公平、公正,不徇私情。第十七条

监督抽查的样品应当由抽样人员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待销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得由企业抽样。抽取的样品应当是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产品。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抽取样品应当按有关规定的数量抽取,没有具体数量规定的,抽取样品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抽样人员不得抽样:

(一)被抽查企业无监督抽查通知书或者相关文件复印件所列产品的;

(二)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是不用于销售的;

(三)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仅按双方约定的技术要求加工生产,且未执行任何标准的;

(四)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为企业用于出口,并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的;

(五)产品或者标签、包装、说明书标有“试制”、“处理”或者“样品”等字样的;

(六)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抽查方案要求的。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抽查企业可以拒绝接受抽查:

(一)抽样人员少于2人的;

(二)抽样人员无法出具监督抽查通知书、相关文件复印件或者有效身份证件的;

(三)抽样人员姓名与监督抽查通知书不符的;

(四)被抽查企业和产品名称与监督抽查通知书不一致的;

(五)要求企业支付检验费或者其他任何费用的。

第二十条

抽样人员封样时,应当采取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第二十一条

抽样人员应当使用规定的抽样文书,详细记录抽样信息。抽样文书必须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企业公章。对特殊情况,双方签字确认即可。

抽样文书应当字迹工整、清楚,容易辨认,不得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应当由双方签字确认。

抽样文书分别留存企业和检验机构,并报送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国家监督抽查抽样文书同时由承担抽样工作的检验机构报送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二十二条

因企业转产、停产、破产等原因导致无样品可以抽取的,抽样人员应当收集有关证明材料,如实记录相关情况,并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认后,及时上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三条

抽取的样品需送至承担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的,应当由抽样人员负责携带或者寄送。需要企业协助寄、送样品时,所需费用纳入监督抽查经费。对于易碎品、危险化学品、有特殊贮存条件等要求的样品,抽样人员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样品运输过程中状态不发生变化。

抽取的样品需要封存在企业的,由被检企业妥善保管。企业不得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已抽查封存的样品。

第二十四条

被抽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抽查的,抽样人员应当填写拒绝监督抽查认定表,列明企业拒绝监督抽查的情况,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抽样人员共同确认,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五条

在市场抽取样品的,抽样单位应当书面通知产品包装或者铭牌上标称的生产企业,依据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确认企业和产品的相关信息。

生产企业对需要确认的样品有异议的,应当于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异议处理机构提出,并提供证明材料。逾期无书面回复的,视为无异议。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核查生产企业提出的异议。样品不是产品标称的生产企业生产的,移交销售企业所在地的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节

第二十六条

检验机构接收样品时应当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文书的记录是否相符,对检验和备用样品分别加贴相应标识后入库。

在不影响样品检验结果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将样品进行分装或者重新包装编号,以保证不会发生因其他原因导致不公正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检验机构应当妥善保存样品。制定并严格执行样品管理程序文件,详细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样品传递情况。

第二十八条

检验过程中遇有样品失效或者其他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的,检验机构必须如实记录即时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并将有关情况上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九条

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晰,并留存备查;不得随意涂改,更改处应当经检验人员和报告签发人共同确认。

第三十条

对需要现场检验的产品,检验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保证对同一产品的所有现场检验遵守相同的规程。

第三十一条

除第二十八条所列情况外,检验机构应当出具抽查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当内容真实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明确。

检验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禁止伪造检验报告或者其数据、结果。

第三十二条

检验工作结束后,检验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检验报告及有关情况报送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国家监督抽查同时抄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三十三条

检验结果为合格的样品应当在检验结果异议期满后及时退还被抽查企业。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样品应当在检验结果异议期满三个月后退还被抽查企业。

样品因检验造成破坏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应当向被抽查企业说明情况。被抽查企业提出样品不退还的,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三节 异议复检

第三十四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及时将检验结果和被抽查企业的法定权利书面告知被抽查企业,也可以委托检验机构告知。

在市场上抽样的,应当同时书面告知销售企业和生产企业,并通报被抽查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三十五条

被抽查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书面复检申请。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检验结果。

第三十六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法处理企业提出的异议,也可以委托下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指定的检验机构处理企业提出的异议。

对需要复检并具备检验条件的,处理企业异议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指定检验机构应当按原监督抽查方案对留存的样品或抽取的备用样品组织复检,并出具检验报告,于检验工作完成后1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七条

复检结论表明样品合格的,复检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复检结论表明样品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样品生产者承担。

第三十八条

检验机构应当将复检结果及时报送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国家监督抽查应当同时抄报企业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四节 结果处理

第三十九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汇总分析监督抽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向地方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有关部门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抽查的企业,予以公布。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进行专题报告,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四十条

负责监督抽查结果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向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的,或者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办公且能够提供有效证明的以外,必须进行整改。

企业应当自收到责令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根据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和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在30日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企业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30日;确因不能正常办公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当办理停业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办公条件正常后,按要求进行整改、复查。企业在整改复查合格前,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第四十一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应当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的不合格产品及检验机构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退回的不合格样品进行全面清理;对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处理,并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产品安全标准的产品,生产企业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产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销售。

监督抽查的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依照本办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符合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抽样复查。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到期无正当理由不申请复查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组织进行强制复查。

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承担。

第四十三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有下列逾期不改正的情形的,由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社会公告:

(一)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的;

(二)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在整改期满后,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出延期复查申请的;

(三)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并未落实整改措施且产品经复查仍不合格的。

第四十四条 监督抽查发现产品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督促企业整改。

第四十五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

第四十六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的质量问题属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处理。

第四十八条

被抽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已抽查封存的样品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收到检验报告后未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条规定处理。第五十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经复查其产品仍然不合格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企业在30日内进行停业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通报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

第五十一条

监督抽查发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由生产企业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条规定处理。

第五十二条

检验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八条规定,分包检验任务的,或者未经组织监督抽查部门批准,租借他人检测设备的,或者未按规定及时报送检验报告及有关情况和复检结果的,由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检验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伪造检验结果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处理。

第五十四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重复进行监督抽查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五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违反第十五条至二十五条规定,违规抽样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的,由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违反本办法第七条和第十七条规定,向被抽查企业收取费用或者超过规定的数量索取样品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处理。

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的,由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3万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七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的情形,由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违反第十条规定,擅自发布监督抽查信息;

(二)在开展抽样工作前事先通知被抽查企业;

(三)接受被抽查企业的馈赠;

(四)在实施监督抽查期间,与企业签订同类产品的有偿服务协议或者接受企业同种产品的委托检验;

(五)利用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开展产品推荐、评比活动,向被监督抽查企业发放监督抽查合格证书或牌匾;

(六)利用抽查工作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的,由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3万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八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和承担监督抽查任务的检验机构,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处理。

第五章

第五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监督抽查另有相关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条

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可以由企业注册地的相应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企业实际经营地所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协商,共同开展处理工作。有关处理结果由企业注册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汇总。

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在同一市(地、州)的,可以参照上款规定,由相应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处理工作和处理结果汇总工作。

第六十一条

组织地方监督抽查中,发现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当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移交企业所在地同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其他市(地、州)的,应当由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移交企业所在地同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 2011年2月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发布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铁路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范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号)和铁道部公布的《铁路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铁科教[2001]2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监督抽查工作由部科技司归口管理,并定期发布《监督抽查铁路用工业产品质量通报》。

第三条 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受部委托负责实施监督抽查的具体工作,并将抽查结果汇总报部科技司。

第四条 铁道部按制定监督抽查计划。监督抽查所需费用由部安排专项经费解决。

第五条 监督抽查的质量检验依据是被检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铁道部发布的技术条件,以及经备案的企业标准或企业明示的质量承诺。

第六条 被抽查企业应积极配合监督抽查工作。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产品检验的合理需要。

第二章 抽查计划

第七条 监督抽查的产品主要是涉及人身安全和运输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有关单位或用户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第八条 部科技司负责制定《铁道部监督抽查重点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根据铁路建设、运输安全的需要进行修订和调整。

部科技司根据《目录》,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监督抽查计划;并可根据运输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实际情况制定补充抽查计划。

第九条 质检中心应对《目录》中的产品制定抽查实施细则,并报部科技司审批。

抽查实施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抽样数量和样本基数;

(二)产品检验的依据;

(三)产品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

(四)产品的全部检验项目和方法。

抽查实施细则中的抽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等内容应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十条 质检中心应根据监督抽查计划,依据抽查实施细则制定抽查方案(包括产品的计划检验项目、所需的样品数量及检验判定规则等)。

第三章 抽样

第十一条 监督抽查的抽样人员应是质检中心指派的检验人员。到企业进行抽样时,应有2名抽样人员参加。抽样人员不得事先通知被抽查企业。

第十二条 抽样人员在抽样前,应出示质检中心开具的《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向被抽查企业介绍监督抽查的性质和抽样方法、检验依据、判定规则等。

第十三条 抽查的样品应是经生产企业检验合格的近期产品,可在用户或生产企业抽取。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抽样:

(一)产品未经企业检验合格的;

(二)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为非铁路使用的;

(三)抽样时有充分证据证明该产品用于出口,并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的;

(四)产品标有“试制”或“处理”字样的;

(五)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抽查实施细则要求的。

第十四条 被抽查企业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拒绝接受抽样:

(一)抽样人员少于2人的;

(二)抽样人员姓名与《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不符的;

(三)抽样人员应携带的《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等材料不齐全的;

(四)抽样人员事先通知该企业的。

第十五条 抽样人员封样时,应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第十六条 抽样后,抽样人员应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中有关企业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抽样日期、抽样数量、抽样地点,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制造特许证)和认证证书等内容应逐项填写清楚。企业需要特别陈述的情况,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第十七条 抽样单应有抽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企业公章。

抽样单一式二份,分别留存质检中心和被抽查企业。

第十八条 对因转产、停产等原因导致无样品可抽的,企业应出具书面证明材料;抽样人员应查阅有关台账予以确认,并在证明材料上签字。

第十九条 被抽查企业拒绝依法进行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及时报部科技司予以协调。如企业仍不接受抽查,对该企业按照拒绝监督抽查(以下简称拒检)论处。

第二十条 样品一般应由抽样人员负责带至检验地点。对不便携带的样品应由被抽查企业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寄、送至检验地点;无正当理由不寄、送样品的,按拒检论处。

第二十一条 在用户抽样的,质检中心应确认样品的生产企业;如不能确认生产企业的,应书面通知样品包装或铭牌上标称的生产企业,企业接到书面通知15日内无任何书面回复的,视为确认样品为该企业所生产。

第二十二条 样品应在监督抽查结果公布后退还被抽查企业。因检验造成破坏或损耗而无法退还的样品可以不退还,但应向被抽查企业说明情况。企业要求样品不退还的,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四章 检验

第二十三条 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包括质检中心)应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符合法定要求,并经铁道部授权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第二十四条 检验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样品接收、入库、领用、检验、保存及处理的程序规定,并按程序执行。避免出现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 产品检验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在计量检定周期内保证正常运行。

第二十六条 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进行产品检验。现场检验应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确保对同一产品的所有现场检验遵守相同的操作规程。

第二十七条 检验原始记录应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保留备查。第二十八条 检验过程中遇有样品失效或检验仪器设备故障等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时,应如实记录即时情况,并有充分的证实材料。

第二十九条 在监督抽查结果公布前,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质检中心应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和检验报告一并寄送其生产企业。

第三十条 检验报告内容应齐全,检验项目应与抽查方案一致,检验数据应准确,结论明确。

第五章 监督抽查结果的处理

第三十一条 铁道部定期发布《监督抽查铁路用工业产品质量通报》,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拒检企业予以曝光。

第三十二条 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的以外,应进行整改。第三十三条 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整改:

(一)质量问题严重的,立即停止该种不合格产品的生产;

(二)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责任;

(三)对在制产品、库存产品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格产品不准继续出厂。

第三十四条 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应按《监督抽查铁路用工业产品质量通报》的要求向部科技司提交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并接受复查检验。复查检验费用由生产企业支付。

第三十五条 拒检企业的产品按不合格论处。

第三十六条 应进行复查而到期仍不申请复查的企业,按复查不合格论处。

第三十七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复查仍不合格或连续两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的生产企业,其被检产品不得在铁路上使用;其中已取得产品认证证书或生产许可证(制造特许证)的生产企业,由发证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撤销其相关证书。

第三十八条 被抽查企业在接到《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之日起15日内,如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应向部科技司提出具有明确依据的书面报告,并抄送质检中心。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检验结果。

第三十九条 部科技司收到企业提出的异议书面报告后,应组织调查、核实,并进行处理。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四十条 质检中心根据监督抽查计划的项目,提出单项产品的监督抽查费用和总经费预算,经部科技司审定后下达计划并按规定拨款。

第四十一条 监督抽查计划内项目如需增加厂项和经费,由质检中心提出申请,经部科技司审批后开展工作,所需费用在下监督抽查经费中补拨。

监督抽查计划中未完成的项目,已拨费用在下监督抽查经费中扣除。

第四十二条 质检中心应严格按监督抽查计划完成监督抽查任务,并将监督抽查任务完成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报部科技司。

第七章 工作纪律

第四十三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法、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对被抽查的产品和企业名单不得事先通知被抽查企业。

第四十四条 检验机构应严格按监督抽查工作有关规定承担抽样及检验工作,保证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准确;并如实上报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不得瞒报。

第四十五条 检验机构不得承担对检验结果公正性有影响的检验项目。

第四十六条 不得利用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

第四十七条 未经部科技司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将抽查结果及有关材料对外泄露;不得擅自向企业出具监督抽查合格证明。

第四十八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检验机构和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部科技司责令改正,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取消从事铁路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资格,并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提请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附件1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

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质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民生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产品质量实行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省级以下质监部门组织监督抽查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监督抽查对象主要是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第四条

监督抽查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开的原则。第五条

监督抽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发现不合格产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销售者履行首负责任,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完善质量监督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第六条

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拒绝监督抽查工作。

第七条

凡经上级部门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的,自抽样之日起6个月内,下级部门对该企业该种产品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依据有关规定为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的监督抽查除外。

第八条

各级质监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抽查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处理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九条

监督抽查应当与风险监控相结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排查安全隐患,防范产品质量风险。

第十条

省质监局负责全省检验机构的监管工作,各市县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的监管工作。

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

第十一条 省质监局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制定下一我省产品质量监管重点产品目录和检验周期,并向社会公布。

省质监局负责制定省级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通报各地级以上市质监局(含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和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以下简称市局)并组织实施。必要时省质监局可依据监管工作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

各市局应当于每年年底前依据计划制定下一本地区监督抽查计划。各市局定期监督检验计划抽查产品6个月内不得与省质监局的重复。

省质监局发现市局监督抽查计划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计划规定时,应当责令相关市局限期改正或停止实施。对违反规定重复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十三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可指定有关部门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

有关部门和检验机构不得将监督抽查信息以任何方式事先告知企业。

受委托检验机构应当在其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并对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负责。未经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批准,不得租赁或者借用他人检测设备。禁止违反规定分包检验任务。

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与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签订《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承诺书》。

第十四条

根据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制定监督抽查方案。

监督抽查方案应当包括监督抽查对象及其范围、适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以下简称实施规范)或者制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拟抽查企业名单或者范围等。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实施规范,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确定具体抽样检验项目和判定要求;尚未制定实施规范的产品,应当制定实施细则。上级质监部门制定的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下级质监部门参照执行。

适用的实施规范或者制定的实施细则应当包括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抽样方法、数量、判定原则、异议处理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监督抽查的实施

第一节

抽样

第十五条 抽样人员应当是承担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抽样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等内容,经培训考核合格。

第十六条

在市场或者企业抽样,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抽查企业出示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书、介绍信以及抽样人员的工作证或者身份证。不能出示的,企业可以拒绝接受抽样。

抽样前,抽样人员应当告知监督抽查性质、抽查产品范围、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等相关信息;核实被抽查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确定企业持照经营;对实施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和相关资质管理的产品,应当核实被抽查企业的相关法定资质,确认抽查产品在企业法定资质允许范围内。

抽样人员现场发现被抽查企业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等不需检验即可判定明显违法的行为,应当终止抽查,立即将有关情况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抽样人员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做到不徇私情。

抽样人员不得同时承担被抽查样品的检验工作。

第十七条 样品应当由抽样人员在市场或者企业随机抽取,不得由企业抽样或提供样品。抽取的样品应当是企业自检合格或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产品。

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数量应当按监督抽查方 案规定抽取。

第十八条

抽样使用省质监局统一文书,必须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企业公章。特殊情况下,可经双方签字确认。

抽样人员应当准确、完整记录抽样信息,字迹工整、清晰。需要更改的信息应当由抽样人员、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或盖章确认。

第十九条 被抽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抽查的,经劝说无效,抽样人员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由当地质监部门和抽样人员共同确认,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条

在市场抽样的,检验机构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确认通知书》,书面通知样品标称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对样品有异议的,应当于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异议处理机构提出,并提供证明材料,逾期无书面回复视为无异议。

经核查,样品不是产品标称生产企业生产的,移交销售企业所在地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

封样应当由抽样人员、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共同签字或盖章确认,并采取防拆封措施。

样品需要封存在企业的,抽样人员应当告知被抽查企业不得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封存样品并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

抽样人员负责携带或者寄送样品至检验机构。对于有特殊条件要求的样品,抽样人员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样品完好无损坏。需要企业协助寄、送样品的,所需费用纳入监督抽查经费。

第二十三条

因企业转产、停产、破产等原因导致无法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收集有关证明材料,如实记录相关情况,经当地质监部门确认,及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抽样:

(一)被抽查企业产品不在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范围。

(二)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不用于销售。

(三)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仅按双方约定的技术要求加工生产,且未执行任何标准。

(四)有充分证据证明企业产品用于出口,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

(五)在产品或者其包装、说明书上标有“试制”、“处理”或者“样品”等字样。

(六)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监督抽查方案要求。

(七)企业提供上级质监部门6个月内该种产品的监督抽查抽样单或者合格检验报告。

第二节

检验

第二十五条 检验机构接收样品应当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文书的记录是否相符。检验和备用样品应当分别加贴相应标识并入库保存。检验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合格。

第二十六条 检验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样品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样品,详细记录样品传递情况。

样品失效或者其他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的,检验机构应当填写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特殊处理报告书》,如实记录相关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并及时报送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核实后由检验机构通知受检企业,终止检验。

第二十七条 检验机构必须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保证真实、准确、清晰,留存备查;如需涂改,更改处应当经检验人员和报告签发人共同确认。

对需要现场检验的产品,检验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保证对同一产品的所有现场检验遵守同一规程。

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重质量问题反馈表》,连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的复印件,加盖公章后及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八条 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内容真实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明确。检验报告应当由主检、审核、批准人员签名。

检验机构对检验报告的合法性、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严禁伪造检验报告及其数据、结果。

第二十九条

对监督抽查产品检验结果,应当按产品标准与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的判定原则进行综合判定,作出检验结论。

检验报告中的结论应当以标准和检验结果为依据,所检项目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可以作出所检产品符合标准相关要求的结论;不符合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不合格的结论;不符合标准要求,但符合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符合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的结论。第三十条

监督抽查结果综合判定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当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二)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当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三)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当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但应当在检验报告备注栏中作出说明。

第三十一条 综合判定为不合格的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3个月后退还被抽查企业,其他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后及时退还被抽查企业。

样品因检验造成破坏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应当及时向被抽查企业说明情况。被抽查企业明示样品无需退还的,双方协商处理。

第三节

结果处理

第三十二条

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将检验报告寄送生产企业及其所在地质监部门,在市场上抽样的同时寄送销售企业。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机构应当同时寄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书》(以下简称结果通知书)。

结果通知书是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指定、委托的部门、检验机构,告知被抽查企业检验结果和法定权利的文书。寄送资料要确认送达。

第三十三条 被抽查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结果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上级质监部门书面提出复检申请。逾期未书面提出的,视为对检验结果无异议。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负责处理异议,也可委托下级质监部门或者指定的检验机构处理。

异议复检原则上由原委托检验机构进行,也可指定其他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

第三十四条

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且需要用样品进行重新检验的,异议复检原则上只检验异议项目。异议项目不具备复检条件的,不进行复检,维持原检验结论。

原样品具备检验条件的,用原样品复检;原样品不具备检验条件的,采用备样复检。备样必须是完好无损、未经调换的样品,否则不得进行复检。

异议复检应当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复检完毕应当出具复检报告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三十五条 负责异议处理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在检验工作完成后10日内作出复检结论并书面答复异议企业。

复检结论分为维持原检验结论、变更原检验结论两种形式。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六条

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的,复检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异议企业承担。

第四节

检验结果汇总与发布 第三十七条

检验机构应当于接受监督抽查任务、抽查方案确定后2日内按要求将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录入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监管信息系统),经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审核后,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录入抽样、检验信息。

录入信息应当完整、准确、及时。

第三十八条

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检验机构应当按规定期限和要求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报送抽检工作总结、检验结果汇总表和绩效评估报告等材料。

市、县级质监部门应当按规定期限和要求逐级上报监督抽查信息。

第三十九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汇总分析监督抽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向地方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有关部门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抽查的企业,向社会予以公布。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进行专题报告,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

省级质监部门依法向社会发布生产企业违反监督抽查相关规定行为的公告、产品质量状况公告。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此类公告。

第四十条

生产企业违反监督抽查相关规定的行为有:

(一)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

(二)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整改期满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交延期复查申请。

(三)在规定期限内向负责监督抽查结果处理的质监部门(以下简称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复查仍不合格。

第四十一条

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内容主要包括监督抽查的总体概况、检验依据、承检机构名称、被抽查产品的检验信息及其生产企业信息等。

第四章

监督抽查的管理

第一节

监督抽查后处理

第四十二条

省质监局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广东省区域内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

各市局可根据本地实际对辖区内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进行分工。

第四十三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责令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的以及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组织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

第四十四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向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或者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办公且能够提供有效证 明的以外,必须进行整改。

企业应当自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根据整改要求和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在30日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30日。确因不能正常办公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当提供有效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办公条件正常后,按要求进行整改、复查。

整改复查合格前,企业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第四十五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符合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按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抽样复查。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到期无正当理由不申请复查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强制复查。

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承担。

第四十六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经复查其产品仍然不合格的,由负责后处理部门责令企业在30日内进行停业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通报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

第四十七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将后处理信息录入监管信息系统,省质监局负责通报有关后处理工作情况。

第四十八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相关信息、报告之日起5日内移送执法部门处理:

(一)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

(二)被抽查企业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已抽查封存的样品。

(三)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收到检验报告后未立即停止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四)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第四十九条

监督抽查发现产品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分析和查找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宣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推行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第五十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可通过约谈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生产企业,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第五十一条

对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以及不合格产品发现率较高的地区,省质监局可以发出质量警示,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被通报地区市局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并将整治情况向省质监局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节

绩效评估

第五十二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对每一类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开展绩效评估。

各市局应当定期报送每季度绩效评估情况。省质监局负责对报送情况进行通报。

第五十三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应当向检验机构明确绩效评估工作任务。

检验机构负责调查、统计、汇总承检的每一批次产品的总货值,并对开展监督抽查的每一类产品形成监督抽查绩效评估报告。

第五十四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结合产业集群、重点产品 情况,形成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或质量提升政策建议。

第三节

风险监控

第五十五条 各级质监部门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对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当及时发布预警通报,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质监部门。

第五十六条 对本行政区域内产品的预警通报或出现的其他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各级质监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开展质量专项整治,控制质量安全风险,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第五十七条

监督抽查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工作成果的应用,调整监督抽查的产品范围、检测项目、抽样和检验方法。

第四节

检验机构监管

第五十八条 省质监局负责对承担监督抽查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发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分类监管,考核评价其工作质量以及相关情况,通报分类监管情况。

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包括法律法规、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抽样、样品管理、检验、检验结果确认、异议处理、绩效评估、能力比对等方面的内容。

对考核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机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按期整改。第五十九条 各级质监部门可以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比对,通报能力比对结果,责令能力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的检验机构限期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十条

对监督抽查中反映问题较多、检测能力比对中出现不满意结果的检验机构,省质监局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人员管理、抽样及样品管理、检验过程开展不定期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十一条

检验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重复进行监督抽查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退还检验费,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取消承担下一监督抽查资格。情节严重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六十二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5日”及以下的期间是指工作日。第六十四条 定期监督检验依照本办法关于监督抽查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五条

食品相关产品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涉及文书、表格见附件。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质监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吉林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014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国家铁路局(国铁科法〔2014〕33号,2014年6月12日印发。)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1基本内容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2005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50号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2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管理办法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管理办法 2012.7.2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提高监督抽查有效性,明确工作职责,从生产源头确保产品质量,根据《......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014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国铁科法〔2014〕33号,2014年6月12日印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吉林油田公司钻井监督管理办法

    吉林油田公司规章制度 制度编号:JLYT-ZC-06-2014 发布版本:A 吉林油田公司钻井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吉林油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管理体制和钻井监督管理的需......

    监督抽查制度

    监督抽查工作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以下简称监督抽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010版)

    国测国发[2010]9号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加强测绘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食品质量安全

    浅谈当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班级:英语1110班姓名:张亚梓学号:2011081019摘要: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近些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双汇瘦肉精引起的多起群体性食物中毒,地沟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