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9:5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

——2012年2月9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长 李学勇

日期:2012年02月20日

来源:江苏日报

http://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江苏省委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紧紧把握主题主线,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八项工程”,切实执行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扎实抓好大事实事,年度安排与五年规划紧密衔接,省域发展与国家规划有效对接,全面展开“十二五”工作布局。过去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重大步伐的一年。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我 们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转方式,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区域协调、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一些反映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实现了重大突破,跨上了新的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00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万件,粮食总产突破660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8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2.6万元和1万元。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在“十一五”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控物价,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出台应对措施,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一是积极扩大内需。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扩大有效投入,突出抓好20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民生、环保项目。京沪高铁江苏段建成运营,崇启大桥建成通车,泰州大桥顺利合龙,苏中江都机场主体建成,南水北调工程江苏段全线推进,淮河入 江水道、苏南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顺利开工,徐州棚户区改造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民间投资占比达65.4%。二是着力稳定外需。在境内外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外贸出口3126.2亿美元,增长15.6%。大力调整外贸结构,一般贸易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增幅19.9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增幅34.6个百分点。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实际利用外资321亿美元。境外投资同比增长65.5%。各类开发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三是加强物价调控。坚持综合施策,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加大价格调节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平价商店,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切实控制物价涨幅,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困难群众的物价补贴由按季发放改为按月发放,全年发放物价补贴4.4亿元,有效减轻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正在显现。四是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18条政策措施,大力促进银企对接,全省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过3000亿元,担保机构在保金额超过2700亿元。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6147亿元,增长13.9%。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全年直接融资总额达1700亿元,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7家。出台规范涉企收费的政策意见,每年可为企业减负9亿多元。加大煤电油气运调节力度。企业在外需市场波 动、要素供应趋紧的情况下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二、坚定不移调结构抓创新,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我们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大力组织实施转型升级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一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时对接国家规划,制定我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制定实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6%。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百项千亿”技改工程,推进产品质量攻关和品牌创建,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40家,其中超过500亿元的15家。二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创投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出台鼓励企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23条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7.6%和44.3%。国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落户苏州。新增两院院士6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占全国的32%,通过实施省“双创计划”引进402名领军人才、30个创新团队。深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发展循环 经济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清水蓝天”工程,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06万立方米,太湖水质进一步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加大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力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加快绿色江苏建设,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1.2%,新增5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国家森林城市、12个国家生态市(县、区)。着眼于增强发展动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财税、金融、价格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三、毫不放松强基础促增收,“三农”工作全面加强。我们坚持把“三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巩固和发展了“三农”工作的好形势。战胜严重干旱,粮食实现连续八年增产。高效农业面积占比超过4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49%,农业龙头企业数和农民合作组织数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提前一年整体脱贫。扎实推进国家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六件实事年度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了280万农村居 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更具活力。

四、坚持不懈重统筹促互动,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我们加大分类指导力度,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出台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继续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落实“一市一策”,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持苏中江海联动、跨江合作,增创特色发展新优势,苏中崛起明显提速。促进苏南加快转型升级,苏南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制定并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沿海,滩涂匡围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沿海地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达61.9%。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深化各领域合作。扎实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青海工作,年度援建项目全面完成,产业合作成效显著。

五、更加注重办实事建体系,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部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六大体系。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7%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增幅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二是多渠道扩大就业。着力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13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2%,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帮扶20.1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三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0%。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稳步推进。新建477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7%的市、县(市)建成老年公寓或福利院。四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45.3万套(户),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定的年度目标,城镇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六、多措并举增和谐促稳定,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认真实施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支持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覆盖率达98%,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繁荣文化创作生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第七届全国城运会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创新“大调解”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信息网络等服务管理新举措,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绩效和公众安全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做好国防动员、优抚安置、双拥创建工作,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民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档案、史志、参事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 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构建政务服务体系,推行绩效管理,加强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不仅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认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紧扣主题主线,把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必须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进民生幸福。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江苏建设的香港特别 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运行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幅不同程度回落,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生产要素供给趋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物价涨幅仍处在高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城乡和区域差距等深层次问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社会建设和管理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还不相适应,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必须看到,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有的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依然存在,反腐倡廉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2012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省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我国经 济下行压力与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发展信心,又要足够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进“八项工程”,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推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紧紧把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把握又好又快发展的鲜明导向。围绕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充分发挥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向、激励、监测作用,对照目标要求,细化分解任务,加强分类指导,务求取得实效。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左右。这些指标的安排,既考虑了稳定经济增长的要求,也为推进转型升级预留了空间,既考虑了经济发展,也突出了民生幸福,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改善民生上来。

今年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要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三者关系,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消费是基础,有效投入是关键。要着眼于扩大消费需求、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着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逐步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完善消费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积极扩大消费信贷。推进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交通便捷化程度,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扩大有效投入,抓好项目带动,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发展全局 的重大基础设施、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一批成效明显的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苏中苏北铁路网和过江通道建设,积极发展苏南城际铁路。继续推进重点机场建设,增加国际国内航线。明确功能定位,加大沿江沿海港口群建设力度,加快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启动治太新沟河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江苏高速宽带网。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扩大民间投资领域,释放社会投资活力。

着力强化实体经济发展优势。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要发挥江苏实体经济优势,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拓展市场,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加强煤电油气运调度,保障要素供给。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融资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力争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5%左右。进一步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加强对龙头骨干企业的服务,力争百亿级企业超过150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企业。

着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物价关系民生,也影响全局。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 “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工作,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扶持农贸市场和平价店建设。加强服务收费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二、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既是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教和人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突出自主创新、突出高端引领、突出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政策创新和落实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加强企业研发中心、校企联盟、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育和保护知识产权,力争各项专利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打响江苏创造的品牌。深入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认真抓好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建设一批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 示范区,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植江苏长远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要落实好我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制定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推进方案。瞄准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努力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快南京软件和智能电网、苏州纳米技术、无锡物联网、常州智能装备、镇江新型材料、泰州中国医药城、扬州新光源、南通海工平台、徐州先进装备制造等基地建设,支持苏北特色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十大重点产业,着力培育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做强做大服务业重点企业,确保服务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优化服务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积极发展家政、社区、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创新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创新性强、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分行业研究传统产业提升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措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实施“百项千亿”技术改造工程,发挥好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7%以上。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品牌经济比重。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践行科学人才观,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球范围引进更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培养培训企业急需、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强化尊重人才、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创新人才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加快创建“人才特区”。

三、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化同步”,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大力抓好“三农”工作。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高效设施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产学研、农科教有机结合,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规范有序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认真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加快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农业保险,提高金融为农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实施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南京都市圈和宁镇扬“同城化”建设,增强苏锡常都市圈互动发展水平,壮大徐州都市圈综合实力。加快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重点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完成苏南地区50%、苏中苏北地区20%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着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滩涂围垦、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沿海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支持服务沿海发展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设。加快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盐城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促进苏北跨越发展,深入推进“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一市一策”,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和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促进苏中特色发展、加速崛起,深化江海联动和跨江合作,加快产业集聚和国际化进程,推动苏中与苏南融合发展。促进苏南率先发展,抓住国家对苏南现代化建设整体规划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先行军”和“排头兵”的目标定位,聚焦转型升级,实现创新突破,积极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生态高地,使苏南走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最前列。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区域经济合作。

四、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提高生态建设水平。生态良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

强化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综合施策,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燃煤机组脱硝建设。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健全监测预警、统计和考核体系,严格监管考核,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加强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扎实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太湖水质,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质达标。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和保护。加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家部署,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13个省辖市全部形成PM2.5监测能力。加强机动车、扬尘、工业废气、秸秆焚烧等污染综合治理,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范围,以更有力的措施减少灰霾污染。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加强化工污染专项治理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强化生态建设。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深入实施森林抚育工程,新增造林面积80万亩,抚育森林150万亩。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域和滩涂保护,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和平衡能力。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生态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五、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转型升级,必须深化改革开放。要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加强统筹设计和整体配套,在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领域改革方面取得更大进展。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抓好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加强政府性债务的清理、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强对国家税制改革的跟踪研究,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大中型银行向县域延伸服务网点,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逐步实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体制改革、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无锡“两型”社会建设、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等改革试点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提升江苏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把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作为稳外需的首要任务,努力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千方百计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实施我省稳定外贸增长促进外经贸转型升级的意见,强化对外贸发展的政策支持,落实好国家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出口免验等政策,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采取更多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为稳定外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调整优化出口结构,积极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自主品牌商品和服务出口,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积极扩大进口。优化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大力引进国际高端产业和技术装备。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集聚、创新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示范效应。

六、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要切实履行政府文化建设的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提升先进文化引领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三创三先” 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扶持文化创作生产,更多地出精品出人才。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提升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实施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动力。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扩大文化对外交流,不断提升江苏文化影响力。

七、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着力点促进和谐稳定。面对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新情况,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努力在解决影响社 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健全社区综合平台,提升社区服务管理功能。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更好地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法治惠民措施,加强法律援助,加快法治江苏建设步伐。

切实解决社会管理重点问题。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健全矛盾纠纷专业调处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实现全省范围内流动人口“一证通”。分类研究制定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政策。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重视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化解信访积案。严厉查处征地搬迁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规范民间借贷,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工作力度,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平安江苏建设,加强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气象、洪涝、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和防御工作。加大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力度,加强生产、流通全过程控制,维护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用药安全。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提高军转安置和优抚工作水平,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立足当前扎实办好民生大事实事,着眼根本加快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落实实施方案,加强试点工作,扩大示范效应,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适时适度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就业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和城乡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90%以上。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增强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也是扩大居民消费的信心之源。要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主要险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力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到95%以上。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运行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城乡保障制度接轨。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格全过程管理,促进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

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高水平普及基础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能力。继续实施高校教 学质量提升与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医学生,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1.7人。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做好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南京市做好青奥会筹备工作,力争江苏健儿在奥运大赛上再创佳绩。

各位代表,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帮助困难群众就业。继续开发5000个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开发1.6万个就业见习岗位,帮助困难家 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三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240元,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新增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土地供应和资金支持工作,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6万套(户),其中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1.5万套(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5万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万套(户)。五是推进文化惠民。普遍免费开放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继续开展送科普、送书、送戏、送展览下基层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名艺术家百场惠民演出活动。六是加强养老服务。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10%以上。新建2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经济薄弱地区40%的乡镇敬老院配置生活设备。七是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全面提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水平,重点建设1000个省级示范点。八是加大助残力 度。向5万户残疾人家庭提供辅助器具和进行无障碍改造,为2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九是便利城乡居民出行。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0%左右,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8%,镇村公交覆盖率达26%。十是提高饮用水安全和空气环境改善的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新解决22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实现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完成68个国控点空气自动监测站改造。继续鼓励支持各地、各部门办好民生实事。

各位代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能力,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民生服务。我们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政府立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提升政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加强绩效管理、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社会公众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我们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保持奋发有 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作风,巩固和发展上下齐心、层层负责、创先争优的好局面。继续精简会议和文件,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我们要坚持廉洁从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真正用在推动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迫切的事情上。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廉政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斗,奋力夺取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新胜利,以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201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201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6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 罗志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经受考验、团结奋进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从年初起我省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面对严峻挑战,我们在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省经济增速持续回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折合6475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9亿元,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4元,分别实际增长10.5%和9.4%。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城镇登记失业率3.25%。人口自然增长率2.56%。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如期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强化应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计划和政策,制定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全面回升。实施总额3000亿元的政府性投资计划,引导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左右。省级财政安排保增长促发展资金277亿元。争取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共四批65.27亿元,涉及大中型项目711个,总投资857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4亿元、企业债券431亿元。落实增值税转型和减税政策,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免税费555亿元。出口退税1142亿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新增信贷和直接融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是上年的2.2倍。

增强投资消费拉动。着力扩大有效投入,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南京铁路枢纽、泰州大桥、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和矿石码头、太仓港集装箱码头三期、通榆河北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大产业项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目加快推进。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连续6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形势。省级财政对“三农”投入427亿元,比上年增加5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646亿斤,为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高效农业面积新增2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新一轮六件实事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强区域分类指导。推进苏南加快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2.3%,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南北共建开发区稳步推进。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外举办系列招商活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两年来,全省投入100多亿元援助四川绵竹灾后恢复重建,完成投资量占计划的70%,援建工作成果受到灾区群众充分肯定。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不失时机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制定和落实11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配套政策,提出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设立调整振兴专项资金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727亿元,增长14.6%,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完成8289亿元,占49.6%。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30%。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始起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1355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

加快自主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6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21亿元,组织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35个。新建各类科技创业园和孵化器200家、省级以上科技平台超过900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41%和52%。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我省。

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建成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强太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太湖水质进一步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湖泛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2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累计完成“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总目标的98.2%和126.7%。植树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气象预报预警和地震监测工作,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有序展开。进一步落实财税分配新体制。引进和增设金融机构,地方金融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迅速发展。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国有资产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新突破。

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制定外经贸发展纲要和政策措施,外贸出口降幅逐步收窄,进出口总额33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上升,实现了在全国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的目标。“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各类开发园区创新发展。泰州医药高新区、扬州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与新加坡合作的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正式起步。苏台、苏港合作进一步深化,台湾江苏周等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中欧领导人会晤江苏接待工作圆满成功。

(四)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28个月保持动态为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1万人,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3%和21.8%。80%的县建有示范性养老机构,建成57所示范性残疾人托养机构。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增廉租住房1.33万套,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9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1万户,完成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662万平方米。45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改善,100万人实现脱贫。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素质教育稳步实施。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得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基本兑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支持省属高校化解基本建设债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影视动漫等领域优秀文化艺术产品不断涌现,有线电视、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依法科学有序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平安江苏建设深入开展,信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力度加大。加强市场监管和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优抚安置、拥军优属、军民共建取得新成绩。民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参事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中,全省人民风雨同舟、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共克时艰,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我们不仅收获了在应对危机中推进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而且增强了在复杂环境中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累了在创新思路中破解发展难题的成功经验,为今后一个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省多年来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各地从大局出发,克难奋进、主动作为、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江苏建设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扩大需求存在较大制约,外部需求恢复艰难,民间投资跟进有待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消费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增大,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向高端环节攀升任务艰巨。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民就业创业技能需要继续提升。四是财税增支减收因素影响仍将持续,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五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解决重点人群就业任务繁重。此外,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和安全生产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情况。政府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勤政廉政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是巩固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局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也是面临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从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全球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我省创新活力、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给我省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加快转型升级的难度还很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高协调发展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增长5%以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上述主要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与去年持平,目的是引导各地把工作重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今年首次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目的是引导各地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突破口,加快建立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努力为长远发展拓展新空间。二是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积极完善和落实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尊重实践,鼓励创新,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政府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四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定不移地落实民生优先方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努力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三、抓创新促转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倒逼机制、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千方百计扩内需稳外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落实好中央宏观政策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着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一是拓展消费空间。促进旅游、汽车、通讯等重点消费,发展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家政等服务型消费,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消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政策,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支持企业开拓苏货市场,扩大江苏产品市场份额。二是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供应范围,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保障对象从低保住房困难家庭逐步扩大到低收入无房家庭,将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从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逐步扩大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大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有效供给,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推进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实施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加强商品住房预售管理,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三是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加快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争取中央安排的投资项目,继续落实政府性投资计划。各级政府性投资集中力量保重点。抓好200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规划并组织实施连云港港、太仓港和禄口国际机场、苏南机场以及长江深水航道建设,按期建成沪宁城际铁路、江都至海安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宁杭城际铁路、南京四桥等过江通道和盐河三级航道建设,尽快开工建设连盐和沪通铁路、临海高等级公路、通榆河南段航道,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新一轮淮河治理、沿海重点供水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力争早建成、早收益。二是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金融财税等方面提供无差别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消除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限制。三是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实行全程监督。坚决把好土地、环保、信贷、节能、产业政策等审核关,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搞好煤电油气运的科学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应,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落实对中小企业支持的财税政策,推进银企合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突出财政金融支持重点。进一步增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联动效应。财政要在统筹安排、平衡收支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中央新增扩内需项目配套资金、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继续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调整振兴和外经贸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金融要继续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农村、中小企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快引进总部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和重点担保机构做大做强。鼓励金融机构网点向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延伸。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推进企业上市、并购重组,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融合。大力发展产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建立新型科技金融机构。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明确行动方案和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将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实行政策聚焦,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抓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千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配套政策,突出工业化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冶金、船舶等支柱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深入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促进重点产业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产业。着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推动商贸、旅游业实现更大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完善以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和科技、信息、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江苏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服务业大企业大品牌。制定和落实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三)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设立和兼并国内外研发机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

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更多原创性重大技术成果。加强创新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推进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引进大批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四)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一是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稳定3000万亩水稻面积。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载体,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农产品品牌。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六件实事工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深化农村各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项改革。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稳妥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着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城市化。把加快城市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一是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完善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强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产业集聚和吸纳人口就业能力。二是注重集约发展。推进节约型城乡规划建设,节约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坚决遏制违规违法用地现象。三是突破体制障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有序解决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和社会保障问题。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住房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以沿海开发为重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举全省之力推进沿海开发。江苏沿海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为我省三大区域带来了共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要认真落实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集约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统筹发展,在推进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发挥连云港港在沿海开发中的龙头作用,加强沿海地区以港口群为重点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建设。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带,着力培育沿海特色产业基地。合理规划城镇体系,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动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以创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奋力开创沿海发展新局面。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苏北各市要立足城市定位,抢抓沿海开发和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历史机遇,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继续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区,更好地接受发达地区辐射带动,加快振兴步伐。苏中要加速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推进产业升级,实现快速崛起。苏南要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以积极参与和服务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提高长三角区域合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加快一体化进程。

加快支援四川绵竹灾后重建,提前实现三年恢复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继续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

(六)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落实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重点任务。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行业节能改造,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推动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开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健全废弃物回收系统。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政策措施,加强大气区域联防体系建设,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综合治理灰霾污染,改善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全面开展第二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改善铁路沿线环境,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抓好城乡河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以上。如期完成淮河治污工程,加强沿海主要河流和长江支流综合整治,打造南水北调东线和望虞河、通榆河“清水廊道”。

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加快生态清淤和走马塘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开展污染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确保饮用水源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5%,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扎实推进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宜居为核心理念的节约型城乡建设。加快绿色江苏建设,新增造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制定实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并扩大试点范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问责制。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新增一批国家级环保模范城、生态市(县、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全面完成市、县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在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抓好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等试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改革新举措。二是继续推进经济领域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省属国有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增强综合竞争力。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三是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健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着力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实施义务教育改革试点,完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60%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出版单位全面转制,积极推进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和市、县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坚持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推进科教、文化、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开放,落实和完善支持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继续保持开放型经济在全国的领先优势。一是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完善应对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二是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引导外资投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引导外资参与我省企业改组改造,引导外资向苏中、苏北转移和增加投资,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延伸外资企业产业链。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鼓励有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境外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加快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水平。四是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推动开发区科技创新、功能创新、集约发展,加快转型步伐,加强资源整合,建设特色园区。完善苏新、苏台、苏港合作机制,促进经贸合作区建设。做好台湾江苏周活动后续工作,放大苏台合作效应。

四、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发展成效真正体现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一)把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新增城镇就业9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围绕重点人群统筹做好就业工作,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切实帮扶大龄失业人员就业,做好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大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力度,激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二)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鼓励城乡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加快富民步伐,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

(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确保到年底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部实行新农保。加快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做好断保人员续保和参保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积极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不低于每人每年120元。逐步实现参加医保人员省内异地就医费用联网结算。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继续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和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健全教育、医疗、司法、临时生活等救助制度,加快发展社会福利、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慈善事业。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构建我省社会保障安全网,让全省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四)继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启动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继续推进省属高校债务化解工作。完善义务教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培养创新人才、多出创新成果和服务创新发展作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

(五)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快实现以街道为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积极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实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六)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新兴媒体建设,继续实施舞台艺术、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和影视精品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省级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面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支持南京申办青奥会,办好十七届省运会。

(七)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社区公共事务公开。认真组织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积极作用。完善利益诉求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调节利益的社会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完善政策制定的风险评估机制,减少不稳定因素。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平安社会的综合治理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加强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和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市场管理、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重要商品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努力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防空防灾能力,推进“双拥”共建活动,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各位代表,我们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继续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一是着力帮扶困难群众就业。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万人,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不低于90%,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完成经济适用住房三年行动计划15万套任务的基础上,再新增建设10万套,建成廉租住房1.4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万户以上,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0万套(间),完成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73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苏中、苏北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和155元以上。四是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规定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60%,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五是支持养老事业发展。企业退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以上。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农民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新建2000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机构养老床位数增长10%以上。所有市、县(市、区)建有一所示范性养老机构。六是加大助残力度。新建50家市、县(市)残疾人托养机构,建成500家乡镇和街道残疾人托养机构。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根据家庭收入状况给予护理补贴。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城乡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七是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寄宿生免收住宿费。按10%的比例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苏北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比例提高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5%。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同时为所有一、二年级在校学生提供助学金。八是推进文化惠民。继续开展“送科普、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60万户,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九是积极解决城乡居民出行和饮水安全问题。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各项措施,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5%以上。提升城市供水水质,解决农村4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三年1200万农村居民改水任务。十是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再脱贫100万贫困人口,提高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村级运转经费村均最低保障标准提高到12万元。

各位代表,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在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明确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定勤勉尽责,永不懈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着力深化政务公开。今年把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在省级政府部门和省辖市行政权力事项全部上网运行的基础上,做到在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促进行政权力行使有规、监督有效。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重视司法监督,加强行政机构内部监督,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加快构建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强化行政问责,认真受理行政效能投诉,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大力弘扬务实作风。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本领,提高公共服务、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水平。各级政府领导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意愿,倾听群众心声,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发展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各类庆典和论坛。坚持求真务实,围绕确立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扎扎实实抓出成效,增强政府公信力。

不断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规范公务接待,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坚持从严治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再创新的业绩,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江苏省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9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上

省长 李学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江苏省委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紧紧把握主题主线,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八项工程”,切实执行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扎实抓好大事实事,安排与五年规划紧密衔接,省域发展与国家规划有效对接,全面展开“十二五”工作布局。过去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重大步伐的一年。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我们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转方式,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区域协调、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一些反映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实现了重大突破,跨上了新的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00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万件,粮食总产突破660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8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2.6万元和1万元。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在“十一五”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控物价,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出台应对措施,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一是积极扩大内需。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扩大有效投入,突出抓好20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民生、环保项目。京沪高铁江苏段建成运营,崇启大桥建成通车,泰州大桥顺利合龙,苏中江都机场主体建成,南水北调工程江苏段全线推进,淮河入江水道、苏南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顺利开工,徐州棚户区改造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民间投资占比达65.4%。二是着力稳定外需。在境内外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外贸出口3126.2亿美元,增长15.6%。大力调整外贸结构,一般贸易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增幅19.9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增幅34.6个百分点。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实际利用外资321亿美元。境外投资同比增长65.5%。各类开发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三是加强物价调控。坚持综合施策,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加大价格调节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平价商店,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切实控制物价涨幅,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困难群众的物价补贴由按季发放改为按月发放,全年发放物价补贴4.4亿元,有效减轻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正在显现。四是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18条政策措施,大力促进银企对接,全省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过3000亿元,担保机构在保金额超过2700亿元。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6147亿元,增长13.9%。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全年直接融资总额达1700亿元,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7家。出台规范涉企收费的政策意见,每年可为企业减负9亿多元。加大煤电油气运调节力度。企业在外需市场波动、要素供应趋紧的情况下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二、坚定不移调结构抓创新,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我们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大力组织实施转型升级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一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时对接国家规划,制定我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制定实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6%。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百项千亿”技改工程,推进产品质量攻关和品牌创建,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40家,其中超过500亿元的15家。二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创投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出台鼓励企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23条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7.6%和44.3%。国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落户苏州。新增两院院士6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占全国的32%,通过实施省“双创计划”引进402名领军人才、30个创新团队。深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清水蓝天”工程,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06万立方米,太湖水质进一步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加大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力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加快绿色江苏建设,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1.2%,新增5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国家森林城市、12个国家生态市(县、区)。着眼于增强发展动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财税、金融、价格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三、毫不放松强基础促增收,“三农”工作全面加强。我们坚持把“三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巩固和发展了“三农”工作的好形势。战胜严重干旱,粮食实现连续八年增产。高效农业面积占比超过4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49%,农业龙头企业数和农民合作组织数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提前一年整体脱贫。扎实推进国家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六件实事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了28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更具活力。

四、坚持不懈重统筹促互动,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我们加大分类指导力度,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出台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继续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落实“一市一策”,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持苏中江海联动、跨江合作,增创特色发展新优势,苏中崛起明显提速。促进苏南加快转型升级,苏南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制定并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沿海,滩涂匡围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沿海地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达61.9%。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深化各领域合作。扎实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青海工作,援建项目全面完成,产业合作成效显著。

五、更加注重办实事建体系,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部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六大体系。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7%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增幅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二是多渠道扩大就业。着力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13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2%,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帮扶20.1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三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0%。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稳步推进。新建477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7%的市、县(市)建成老年公寓或福利院。四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45.3万套(户),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定的目标,城镇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六、多措并举增和谐促稳定,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认真实施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支持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8%,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繁荣文化创作生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第七届全国城运会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创新“大调解”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信息网络等服务管理新举措,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绩效和公众安全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做好国防动员、优抚安置、双拥创建工作,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民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档案、史志、参事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构建政务服务体系,推行绩效管理,加强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不仅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认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紧扣主题主线,把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必须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进民生幸福。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江苏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运行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幅不同程度回落,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生产要素供给趋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物价涨幅仍处在高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城乡和区域差距等深层次问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社会建设和管理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还不相适应,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必须看到,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有的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依然存在,反腐倡廉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2012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省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与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发展信心,又要足够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进“八项工程”,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推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紧紧把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把握又好又快发展的鲜明导向。围绕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充分发挥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向、激励、监测作用,对照目标要求,细化分解任务,加强分类指导,务求取得实效。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左右。这些指标的安排,既考虑了稳定经济增长的要求,也为推进转型升级预留了空间,既考虑了经济发展,也突出了民生幸福,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改善民生上来。

今年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要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三者关系,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消费是基础,有效投入是关键。要着眼于扩大消费需求、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着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逐步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完善消费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积极扩大消费信贷。推进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交通便捷化程度,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扩大有效投入,抓好项目带动,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一批成效明显的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苏中苏北铁路网和过江通道建设,积极发展苏南城际铁路。继续推进重点机场建设,增加国际国内航线。明确功能定位,加大沿江沿海港口群建设力度,加快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启动治太新沟河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江苏高速宽带网。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扩大民间投资领域,释放社会投资活力。

着力强化实体经济发展优势。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要发挥江苏实体经济优势,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拓展市场,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加强煤电油气运调度,保障要素供给。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融资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力争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5%左右。进一步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加强对龙头骨干企业的服务,力争百亿级企业超过150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企业。

着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物价关系民生,也影响全局。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工作,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扶持农贸市场和平价店建设。加强服务收费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二、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既是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教和人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突出自主创新、突出高端引领、突出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政策创新和落实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加强企业研发中心、校企联盟、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育和保护知识产权,力争各项专利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打响江苏创造的品牌。深入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认真抓好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建设一批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植江苏长远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要落实好我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制定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推进方案。瞄准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努力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快南京软件和智能电网、苏州纳米技术、无锡物联网、常州智能装备、镇江新型材料、泰州中国医药城、扬州新光源、南通海工平台、徐州先进装备制造等基地建设,支持苏北特色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十大重点产业,着力培育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做强做大服务业重点企业,确保服务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优化服务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积极发展家政、社区、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创新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创新性强、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分行业研究传统产业提升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措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实施“百项千亿”技术改造工程,发挥好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7%以上。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品牌经济比重。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践行科学人才观,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球范围引进更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培养培训企业急需、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强化尊重人才、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创新人才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加快创建“人才特区”。

三、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化同步”,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大力抓好“三农”工作。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高效设施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产学研、农科教有机结合,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规范有序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认真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加快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农业保险,提高金融为农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实施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南京都市圈和宁镇扬“同城化”建设,增强苏锡常都市圈互动发展水平,壮大徐州都市圈综合实力。加快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重点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完成苏南地区50%、苏中苏北地区20%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着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滩涂围垦、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沿海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支持服务沿海发展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设。加快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盐城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促进苏北跨越发展,深入推进“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一市一策”,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和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促进苏中特色发展、加速崛起,深化江海联动和跨江合作,加快产业集聚和国际化进程,推动苏中与苏南融合发展。促进苏南率先发展,抓住国家对苏南现代化建设整体规划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先行军”和“排头兵”的目标定位,聚焦转型升级,实现创新突破,积极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生态高地,使苏南走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最前列。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区域经济合作。

四、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提高生态建设水平。生态良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

强化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综合施策,狠抓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燃煤机组脱硝建设。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健全监测预警、统计和考核体系,严格监管考核,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加强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扎实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太湖水质,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质达标。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和保护。加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家部署,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13个省辖市全部形成PM2.5监测能力。加强机动车、扬尘、工业废气、秸秆焚烧等污染综合治理,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范围,以更有力的措施减少灰霾污染。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加强化工污染专项治理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强化生态建设。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深入实施森林抚育工程,新增造林面积80万亩,抚育森林150万亩。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域和滩涂保护,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生态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五、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转型升级,必须深化改革开放。要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加强统筹设计和整体配套,在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领域改革方面取得更大进展。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抓好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加强政府性债务的清理、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强对国家税制改革的跟踪研究,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大中型银行向县域延伸服务网点,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逐步实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体制改革、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无锡“两型”社会建设、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等改革试点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提升江苏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把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作为稳外需的首要任务,努力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千方百计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实施我省稳定外贸增长促进外经贸转型升级的意见,强化对外贸发展的政策支持,落实好国家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出口免验等政策,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采取更多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为稳定外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调整优化出口结构,积极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自主品牌商品和服务出口,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积极扩大进口。优化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大力引进国际高端产业和技术装备。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集聚、创新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示范效应。

六、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要切实履行政府文化建设的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提升先进文化引领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扶持文化创作生产,更多地出精品出人才。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提升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实施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动力。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扩大文化对外交流,不断提升江苏文化影响力。

七、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着力点促进和谐稳定。面对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新情况,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努力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健全社区综合平台,提升社区服务管理功能。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更好地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法治惠民措施,加强法律援助,加快法治江苏建设步伐。

切实解决社会管理重点问题。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健全矛盾纠纷专业调处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实现全省范围内流动人口“一证通”。分类研究制定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政策。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重视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化解信访积案。严厉查处征地搬迁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规范民间借贷,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工作力度,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平安江苏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气象、洪涝、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和防御工作。加大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力度,加强生产、流通全过程控制,维护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用药安全。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提高军转安置和优抚工作水平,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立足当前扎实办好民生大事实事,着眼根本加快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落实实施方案,加强试点工作,扩大示范效应,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适时适度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就业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城乡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90%以上。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增强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也是扩大居民消费的信心之源。要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主要险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力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到95%以上。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运行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城乡保障制度接轨。落实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格全过程管理,促进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

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高水平普及基础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能力。继续实施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与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医学生,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1.7人。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做好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南京市做好青奥会筹备工作,力争江苏健儿在奥运大赛上再创佳绩。

各位代表,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帮助困难群众就业。继续开发5000个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开发1.6万个就业见习岗位,帮助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三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240元,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新增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土地供应和资金支持工作,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6万套(户),其中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1.5万套(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5万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万套(户)。五是推进文化惠民。普遍免费开放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继续开展送科普、送书、送戏、送展览下基层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名艺术家百场惠民演出活动。六是加强养老服务。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10%以上。新建2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经济薄弱地区40%的乡镇敬老院配置生活设备。七是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全面提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水平,重点建设1000个省级示范点。八是加大助残力度。向5万户残疾人家庭提供辅助器具和进行无障碍改造,为2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九是便利城乡居民出行。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0%左右,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8%,镇村公交覆盖率达26%。十是提高饮用水安全和空气环境改善的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新解决22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实现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完成68个国控点空气自动监测站改造。继续鼓励支持各地、各部门办好民生实事。

各位代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能力,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民生服务。我们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政府立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提升政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加强绩效管理、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社会公众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我们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作风,巩固和发展上下齐心、层层负责、创先争优的好局面。继续精简会议和文件,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我们要坚持廉洁从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真正用在推动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迫切的事情上。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廉政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斗,奋力夺取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新胜利,以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05〕119号

省政府关于表彰维护国家安全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广泛深入地开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与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密切配合、大力协助各级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维护国家安全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 1 — 为表彰先进,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省政府决定,对近五年来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第14研究所国家安全小组等50个先进集体和焦蕴华等141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扬成绩,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中再立新功。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进一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弘扬“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主人翁精神,推进维护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江苏省维护国家安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 2 — 附件:

江苏省维护国家安全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先进集体(50个)南京市(6个):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第14研究所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市鼓楼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 苏州市(4个): 苏州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吴江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太仓市陆渡镇国家安全小组 无锡市(4个):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安全小组 无锡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家安全小组

— 3 — 无锡市滨湖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南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常州市(3个):

常州市教育局国家安全小组

常州市新北区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江苏工业学院国家安全小组 镇江市(3个):

扬中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苏科技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镇江市电子资产经营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南通市(3个):

海门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南通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南通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扬州市(3个):

扬州大学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都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泰州市(2个):

靖江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领导小组 泰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徐州市(3个):

— 4 — 总参六一零八工厂国家安全小组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徐州矿务集团国家安全小组 盐城市(2个):

射阳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悦达国际大酒店 淮安市(2个):

清河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安保部 连云港市(2个):

连云港市海州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国家安全小组 省直和驻宁单位(13个): 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军工处 江苏省邮政局网络运行处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安保部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电处 江苏省财政厅行政政法处 东南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 5 — 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教育厅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国家安全小组

二、先进个人(141名)南京市(14名):

焦蕴华(女)南京市文化局对外交流处处长 武

伟 王文祥 刘

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金陵船厂办公室主任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保卫部副部长 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郭秀君(女)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副书记 程家源 徐志强 陈经顺 吴宝宁 朱信年 杨明甫

丁为民 南京市委组织部高层管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安保部主任 南京邮政局邮政速递局副局长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保卫处处长 中共南京市溧水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江苏省国信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酒店运营中心 副主任

南京市六合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杜晓明(女)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外联经济科技处处长 王小叶 南京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苏州市(16名):

— 6 — 钟鸣苏 韩金根 刘

钢 许晓峰 潘富强 郁洪兴 丁雪明 徐玉林 李冬林 倪永根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处长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副书记 苏州工业园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员会办公室科长 苏州市相城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 张家港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常熟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共太仓市沙溪镇委员会副书记 昆山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吴江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蒋玉仙(女)苏州科技学院保卫处科长 高

李惠明 徐水泉 谭国明 张自强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 经理部部长

上海铁路局苏州站党委办公室主任 苏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处长 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苏州市旅游局行业管理处星级评定师

无锡市(15名): 夏国庆 吕尚智 史春玉 孙海明 无锡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政工处处长 江阴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宜兴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无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宗教事务管理处处长

— 7 — 廖亿福 杨建明 许世杰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雷达研究院纪委副书记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八研究所综合处处长 无锡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居亚英(女)无锡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 郁序胜 闵宽洪

吴国平朱震峻 王俊杰 柳高远 周玮 无锡喜来登大饭店副总经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办公室 副主任

无锡市灵山实业公司总经理 无锡市园林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无锡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无锡邮政局邮政枢纽中心局局长 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主任

常州市(12名): 褚盘良 丁亚伟 常州邮政局邮区中心局局长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综合管理部 安全保卫主办

顾加明(女)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欧旭东

田晶华 谢海明 徐森年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公诉科 副科长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办公室主任

溧阳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常州中油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 8 — 姚任民 常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涉外管理处处长

瑜(女)常州工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 赵世平周小岐 朱金荣 常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国家安全小组副组长 金坛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镇江市(12名): 周阿亚 荆全林 卢志农

周庆和 戴江澄 缪

伟 蒋启红 孙嘉林 江苏大学保卫部部长

镇江市建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政工部主任 中共丹阳市委员会办公室、丹阳市人民政府 办公室副主任

中共句容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科员 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 镇江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处长

国电(镇江)谏壁发电厂党委工作部主任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综合部主任

薛冬梅(女)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镇江分公司副总经理 高

辉 魏和生 唐占军 镇江市金龙大酒店副总经理

镇江苏美达船舶有限公司综合科科长 镇江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

南通市(10名): 周如海 曹乔林 如皋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通州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 9 — 顾建华 张

勇 潘卫兵 储建平刘

伟 徐惠香 南通市崇川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启东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南通港闸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海安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南通邮政局综合办公室主任 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成(女)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张新华 如东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扬州市(10名): 吴余人 姜

松 陈宝川 赵

阳 华广林 徐兆堂 周明 钱庆龙 佘发祥 肖

敏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23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扬州宝军无线电厂保密办主任 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办公室副主任 宝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科长 扬州市邗江区政府办公室科长 仪征化纤国家安全小组联络员 扬州市邮政局邮政枢纽中心分局局长 扬州市外事办公室涉外管理处处长

扬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组织人事处处长 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副总经理

泰州市(7名): 吉敏成 唐勇兵 泰州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中共泰兴市委员会副书记

— 10 — 黄跃华 蔡

莹 中共姜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兴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王美林(女)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 刘乃斌 黄喜林 中共泰兴市委统战部侨务科科长 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保卫科科长

徐州市(9名): 孙东晓 王健民 徐州市铁路国家安全小组联络员 徐州电信局副局长

薛晓炎(女)徐州市外事办公室出国来华管理处处长 王

刚 丁怀勇 杨克合 徐州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武装保卫部部长 汉园宾馆总经理

李中杰(女)徐州市国家保密工作局副局长 徐保卫 顾

勇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徐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副处长

盐城市(6名): 王仁志 徐连桂 李进科 陈海峰 廖大干 王

瑾 盐城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办公室主任 盐城市望海大酒店工会主席

中共盐城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经济处处长 盐城市信访局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主任 盐城工学院保卫处处长 盐城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 11 — 淮安市(6名): 刘

波 陈

波 高建民 徐亚平花开功 郑树春 淮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出国处处长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淮安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宗教处处长 中共涟水县委员会副书记 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 淮阴师范学院保卫处处长

宿迁市(2名): 李

健 马树云 宿迁市沭阳县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宿迁市外事办公室主任

连云港市(9名): 杜

杰 刘万年 吕德全 沈

刚 张

亮 陈

军 顾爱民 戴海宁 刘祥光 中共赣榆县委办公室主任

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连云港港口集团总裁事务部办公室副主任 外运(中国)连云港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淮海工学院保卫处副处长

中共连云港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 连云港日报社记者

连云港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政治处主任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副经理

省直和驻宁单位(1 3名): 陆振康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党委副书记

— 12 — 倪延年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严雪芹(女)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冷明祥 陈利根 朱长仁 赵友平唐国防 南京医科大学组织部部长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钟山公司总裁助理 江苏省劳教局教育处处长

波(女)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如山 王辽宁 陈建军 张清明

— 13 — 江苏省建设厅工程建设处处长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接待处处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校长

主题词:国家安全

表彰 决定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12月27日印发

共印1050份

第五篇: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 27 号

《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已于2005年8月17日经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超限运输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公路条例》、《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公路超限运输有关的公路运输、车辆生产制造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路超限运输是指超过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规定的或者超过交通标志标明的限高、限长、限宽、限载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第四条

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应当坚持综合治理、源头控制、经济调节、强化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超限运输的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发展改革、经贸、价格、财政、工商、质量技术

— 2 — 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标定车辆的技术数据,严禁虚假标定。车辆生产、销售企业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的车辆。

经贸、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督检查。第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准予登记的车辆,应当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

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车辆或者擅自改变车辆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经贸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第九条

机动车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对车辆进行技术检验,对车辆的整备质量和核定载质量等有关技术数据进行复核,并如实出具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无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车辆,不予办理定期检验手

— 3 — 续。

第十条

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限高、限长、限宽、限载的标准的规定;交通标志有特殊规定的,应当遵守交通标志的规定。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托运、配载、货物运输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车辆装载标准的规定,不得超限超载。

货物托运人、配载单位不得以低于社会平均运输成本的价格要求承运人超限运输或者进行超限配载。货物运输承运人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社会平均运输成本的价格承揽货物运输业务。

第三章

超限运输审批

第十二条

超限运输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行驶。超过公路、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应当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前款所指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是指:

(一)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车辆;

(二)轮式专用机械车辆;

(三)省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车辆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

— 4 — 显标志。

第十三条

承运人申请公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范围在设区的市辖区内的,应当向起运地设区的市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设区的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所经线路涉及高速公路的,审批部门应当征求省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

车辆行驶范围跨设区的市或者起运地是高速公路的,应当向省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由外省进入本省的车辆,以进入本省入口处所在地为起运地。

第十四条

承运人申请公路超限运输的,应当提供下列资料和证件:

(一)书面申请;

(二)货物名称、重量、外廓尺寸及必要的总体轮廓图;

(三)运输车辆的厂牌型号、整备质量、轴载质量、轮数、载货时总的外廓尺寸等有关资料;

(四)货物运输的起讫点、拟经过的路线和运输时间;

(五)车辆行驶证。

第十五条

交通主管部门受理承运人的申请后,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和期限,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车辆超限运输的,应当签发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通行证限于单程运输,一车一证。

第十六条

申请超限运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车辆装载的货物质量超过车辆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二)车辆装载货物后的长、宽、高超过公路、公路桥梁技术标准的;

(三)行驶路线经过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和技术状况低于三类桥梁的。

第十七条

交通主管部门在办理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车辆拟经路线进行勘测,选定运输路线,计算公路、桥涵承载能力;根据公路的实际通行条件需要加固的,应当制定通行与加固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加固或者改建。

承运人依法承担对公路、桥涵进行加固、改建等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并对公路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

第十八条

经批准上路行驶的超限运输车辆应当按照通行证上的时间、路线、要求行驶公路,其车型、车号及装载等情况应当与签发的通行证一致。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通行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的通行证。

第四章

计重收费

第二十条

收费公路收取货运车辆通行费可以采取计重收费的方式。

计重收费应当遵循公平合理、保护合法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利

— 6 — 益的原则,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发展和使用多轴多轮胎大型厢式货车。

第二十一条

计重收费的标准依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由省有关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实施计重收费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必须使用合格的并经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并应当按照规范操作,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货车计重后超过有关公路限载标准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告知车主就近到停车场、卸(驳)载场自行卸(驳)载;对严重超过有关公路限载标准的,应当及时告知交通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接到相关信息后,应当采取措施防止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继续行驶公路。

第二十三条 货运车辆通过实施计重收费的收费站时,应当按照限定的车道、时速行驶,并按照计重收费的标准主动缴纳车辆通行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载货车辆驶入公路后,公路上设有超限检测标志的,车辆应当按照执法人员的指示,主动接受检测。经检测属于超限运输的,应当就近自行卸(驳)载后方可继续行驶。

第二十五条

交通主管部门依法在公路上对行驶的货车进

— 7 — 行超限检测、检查时,被检测、检查的车辆应当按照引导标志或者执法人员的指挥驶入指定区域,接受检查,不得强行通过。

交通主管部门检查车辆超限运输,应当使用经强制检定合格的检测装置,并根据检测结果,确认车辆是否超限。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实施超限、超载检查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检测站点,维持检测站点交通、治安秩序等;由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检测站点维护、管理和检测称重等。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在收费公路的收费站区、服务区等区域实施超限运输检查时,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合做好超限检测、检查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阻扰执法人员实施超限运输检查。

第二十七条

车辆经检测未超限运输或者超限运输车辆与所持有效通行证内容一致的,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放行。

超限运输车辆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应当办理批准手续而未办理的,应当接受处理并补办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超限运输车辆应当卸(驳)载,承运人可以就近到卸(驳)载场进行卸(驳)载,可以自主选择卸(驳)载方式。运输鲜活农产品、油气等化学危险品等不宜卸(驳)载的运输车辆,可以不实施卸(驳)载。

承运人卸(驳)载后,应当主动接受执法人员的复核。

— 8 — 卸(驳)载场应当明码标价、规范经营,不得强行服务、违法收费;经营服务应当使用合法有效的票据。工商、价格、交通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卸(驳)载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交通主管部门可以中止车辆运行,签发责令车辆停驶通知书,责令车辆停放到指定场所:

(一)拒绝接受车辆超限检查、检测的;

(二)超限运输违法状态未消除的;

(三)对公路造成损害并拒绝赔偿的。

被中止运行的车辆应当接受处理。交通主管部门处理完毕后,应当及时放行车辆。停车等有关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不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或者虚假标定车辆的技术数据的,由经贸部门逐级报请国家有关部门取消该产品《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资格;违规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 9 — 自行召回处理;拒不召回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召回处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超限运输车辆,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卸载,并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未达百分之三十的,处以警告;

(二)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一百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三)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百分之一百以上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四)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限高、限长、限宽标准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属于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车辆及轮式专用机械车辆等行驶公路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当事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对超限、超载车辆配载、放行出站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 10 —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按照通行证的要求行驶公路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使用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的通行证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收缴通行证,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前款行为同时构成违法超限运输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货运车辆装载货物超过核定载质量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同一运输行为既构成违法超限运输,又构成违法超载运输,已由一个行政机关给予罚款处罚的,另一个行政机关不得再给予罚款的处罚。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损坏的,或者在未实施计重收费的公路上行驶而损害公路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公路赔(补)偿标准给予赔(补)偿。

因超限运输造成公路损坏并导致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廉洁守纪。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

— 11 —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 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法制

公路

超限运输△

办法

命令

主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8月24日印发

共印800份

下载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江苏省工作报告

    XX江苏省工作报告 转眼又到年末,你是否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呢?新的一年,为刚刚过去的一年做个总结吧。小编为大家推荐以下的这篇文章《XX江苏省工作报告》,希望各位读者......

    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人民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5年及“十五”政府工......

    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总结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

    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

    --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2005年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年,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

    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xx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

    常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常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9-02-16 访问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2月13日在常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市长 陈文浩 各位代表......

    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扬州市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谢正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扬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