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意外伤害紧急处理措施(网络版)(推荐)
幼儿园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行政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学校发生伤害事故时,使安全事故损失限制降低到最低范围。特制定本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二、意外伤害事故的范围 意外事故,是指出于人的主观意料之外的幼儿伤害事故。它包括缝针、肢体骨折、骨裂、吞入异物、烫伤等。
三、应急行动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保健教师(、、)
四、预防措施:
1、园长根据安全工作的要求,建立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网络,督促幼儿园各类人员贯彻落实安全制度。
2、加强学校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的管理工作,做好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责任人:门卫、资产管理员),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长汇报,并挂上禁用牌,做到防患于未然。
3、班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教育教学中,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五、处理程序:
(一)事发阶段的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
1、紧急处理:
1)发生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后不得隐瞒,迅速通知卫生老师到场,拍摄现场,做好记录。(注:遇卫生老师外出开会,找幼儿园部门负责人)。初步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就诊,采取必要的防护应急措施后,由当事教师和卫生老师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幼儿送往医院救治。
(送医原则:就近、区级或区级以上医院;也可以电话联系家长,如家长提出指定医院,以家长意愿为准。)
2)班级的其余幼儿由搭班老师看护,并做好适当的安全及安抚教育。
2、报告:
1)在送医同时两位老师分工,在第一时间将突发伤害事情向园长报告。
2)当班教师及时联系家长,告知家长幼儿情况并对送诊地点告知和确定,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通知家长到就诊医院。3)事故发生两天内,事故责任人必须将事实经过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送达园长室;事故严重的由园方商议后及时上报教育局办公室、区青保办等相关部门。
3、事故信息保存:
1)记录:当儿童伤害事故较严重时,当事教师必须做好“事故日志”,保存完整的资料信息。事故日志内容包括及时记录伤害事故发生后幼儿园、伤害儿童家庭、医院的三方的交流情况。医院(医生诊断情况、医生工号)
当事者(对孩子的紧急处理过程、送医过程、家访慰问)伤害儿童家庭(对事件的反应、言行等)
2)资料储存:营养费、发票、垫付医药费发票(复印件)等。
4、当发生严重幼儿伤害事故,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立即启动。
(二)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
1、依法调解原则:根据幼儿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和家长商议事故处理时做的有礼有度、以情感人。注意切忌信口开河,随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操作原则。
2、一次性解决的原则:幼儿事故的善后处理不解决户口、升学和工作等方面;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园方解决原则:事故处理小组定期商议事故处理意见,重大项目资金需经过核心小组讨论通过。
4、区青保办协调解决原则:幼儿园在无力协商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时,可由区青保办介入解决协调。
(三)事故处理结尾阶段的工作和注意事项
1、起草《协议书》。《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幼儿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
2、给付补偿金。数额小的可支付现金,数额较大的用现金支票支付;不论金额大小,家长均要出具收条。
3、理赔:提供相关材料由幼儿园财务协助办理
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图
备注:发生情况必须在1小时以内报告园方,如没有及时汇报,所造成后果由当事人承担相关的责任及赔偿。
第二篇: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
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
一、意外伤害 1.摔伤和骨折
如果幼儿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身上、头上磕青了,或起来包,那就是淤血了。这时,不要急着给孩子揉,因为越揉淤血越厉害。(可以涂点化瘀、消肿 类的药物,如:云南白药,如果没有涂点云南白药牙膏,也能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如果头朝下摔了下来,要注意观察幼儿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即把幼儿送医院。如果幼儿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骨折了。这时切记不要去揉、捏,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这样只能加重骨折。
2.烫伤
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如果是皮肤表面的烫伤,能够做好紧急处理,不会留下任何伤痕。先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20分钟左右,使皮肤冷却可缓解疼痛,减弱红肿程度,防止形成水泡。如果水泡已经形成了,不要弄破,也不要往患处任何药膏和药水,可在上面置一块清洁、无绒毛的纱布之后用抗生素药膏涂抹,以 免受到感染。
3.触电
幼儿常由于玩弄电器、用湿手摸开关、摸灯口等原因导致室内触电。室外如果高压线落地,就会以断落处为中心形成电场,周围10米内都会使人触电。电压越大、离电线落地点越近,危险也越大。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 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 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 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 即将孩子送去医。
三、咬伤
没有破皮马上拿冰袋冷敷,如果破皮了就带去保健室消毒上药。争取得到家长理解,跟家长解释清楚原因。
第三篇: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处理培训
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处理培训
一、烧烫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烫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 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4.将孩子的烧烫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 即将孩子送去医。
三、抽搐
抽搐多发于3岁以下孩子,有抽搐病史的患儿,家中要备有体温表、退烧药、安定,避免过久的抽搐造成氧气无法进入肺内而导致身体缺氧,进而造成大脑缺氧后遗症。抽搐造成的影响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1.干扰呼吸:因抽搐导致呼吸无法正常进行,10分钟以上会导致缺氧危机。
处理方法:立即解开衣扣、衣领,并采用物理降温;抽搐发作时要尽量保持头颈稍上仰的姿势,如能给予氧气是最好的;抽搐10分钟以上,可施予口对口人工呼吸,虽然很难把气吹进肺里,但多少会有帮助。
2.呼吸道阻塞:全身抽搐时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吞咽动作,会使口腔、咽喉处积满了唾液,造成呼吸道堵塞。处理方法:切勿试图用手指扳开孩子的牙齿,以免被咬伤。可用外软内硬的物体伸入牙关即可,然后使孩子侧卧或俯卧,让唾液容易流出。
3.呕吐:腹部及胃部很容易同时抽搐,所以胃内的食物会被挤压出来而呕吐。
处理方法:呕吐时将孩子的脸侧向一边或脸朝下,并使用毛巾类物品将口内的呕吐物尽量清理出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时,一定要先确定孩子的口鼻腔内是通畅的,并无杂物存在。
四、鼻出血
幼儿鼻出血常因鼻外伤引起,但全身性疾病,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等也会引起鼻出血,可致贫血。
处理方法:立即将幼儿抱起呈半卧位,取消毒棉球擦去流出的血液,再用消毒棉球,填入出血的鼻腔,同时压迫出血侧的鼻翼5—10分钟,在头颈部、鼻根部冷敷。数分钟后血止取出棉球。如止血无效应立即将患儿送医院。
五、脑震荡
幼儿头部受外力损伤后容易发生脑震荡。受伤后立即出现暂时性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轻者仅意识恍惚,重者可意识丧失;出现轻度休克、缓脉、面色苍白、躁动、恶心呕吐或晕眩等,甚至可能长久失去知觉,并发脑水肿、脑出血。
处理方法:要跟踪观察至少6小时,发现有呕吐、颅道出血等情况随时就医。轻者卧床休息1-2天;重者须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六、头部摔伤
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1)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2)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3)头部剧烈疼痛
(4)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
(5)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
注意:教育幼儿摔伤头部后务必及时告诉老师。
七、异物进入眼耳鼻的处理方法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常会发生小虫子进入幼儿耳朵的事情,严重者会损伤耳膜,导致耳聋。小虫子进入耳朵后,应该怎样安全取出呢?有效的方法:
(1)用手使劲按住没有虫子的那只耳朵,以促使虫子倒退出来。
(2)用手电光照射耳内,就可把虫子引诱出来。
(3)用香烟烟雾把虫子熏出。
(4)向耳内滴少许麻油或色拉油,就可使小虫淹毙或逃出。
1、异物进入幼儿鼻子的处理方法
由于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经常会有个别幼儿将身旁的东西如豆类、扣子、纸屑、弹球、橡皮擦等放入自己或他人的鼻孔里,异物进入鼻子,若时间太久容易导致鼻子发炎,所以应尽快将异物取出。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若异物在鼻内深处,从外面无法看见时,不要勉强想办法取出,应请耳鼻喉科医师帮忙。
(2)若异物有一部分露出孔外,先让小孩安静坐好,再用圆头小钳子轻轻地取出。不过要注意的是若小孩乱动很容易伤到鼻粘膜,或是把异物推入更深处,所以对于好动的小孩,最好不要使用上述方法。否则可能会有反效果。
(3)堵住没有异物进入的鼻孔,用力擤鼻子,或用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小孩借着打喷嚏将异物喷出鼻外。
2、幼儿眼睛里进入异物后的处理方法:
如果发现有煤屑、沙子进入幼儿的眼睛里,老师要用语言提示幼儿千万不要用手去揉眼睛等待老师帮助取出或带他去看医生,而应当采取下列方法:
(1)异物进入眼睛便会引起流泪,这时可以用手指捏住眼皮,轻松拉动,使泪水进入有异物的地方,将异物冲出来。
(2)可以请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眼皮的外缘,轻轻向外提翻,找到异物,用嘴轻轻吹出异物或者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掉异物。翻眼皮时要注意将手洗干净。
(3)如果眼中的异物已经嵌入角膜,或者发现别的异常情况,千万不要随意自行处理,必须请医生处臵。
3、气管异物
引起气管异物的主要原因如下:
(1)幼儿把钮扣、玻璃球、硬币等硬物放入口中;
(2)吃豆类、果核、瓜子时不慎将食物吞进气管;
(3)进食时说话、嬉闹,导致食物呛入气管;
(4)喂药时方法不当,捏紧鼻子喂药,导致药粒进入器气管等。
出现异物呛入气管后,不要用手掏异物,可采用以下方法清除。倒立拍背法:可立即倒提幼儿双腿,使其头向下垂,轻拍其背部,刊物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幼儿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八、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季,更为常见。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表皮擦伤,首先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污物和沙土后,涂红汞或龙胆紫。如伤口较深且出血多,立即止血,可用消毒纱布将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九、扎刺的处理
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竹刺、木刺扎人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具体处理办法是: 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十、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 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具体处理办法是: 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十一、挤伤的处理
幼儿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时,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具体办法是: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十二、摔伤和骨折
如果幼儿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身上、头上磕青了,或起来包,那就是淤血了。这时,不要急着给孩子揉,因为越揉淤血越厉害。(可以立即冰敷,涂点化瘀、消肿类的药物,如:云南白药或跌打万花油等,能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如果头朝下摔了下来,要注意观察幼儿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即把幼儿送医院。如果幼儿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骨折了。这时切记不要去揉、捏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这样只能加重骨折。
第四篇:(定稿)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常见处理措施
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常见处理措施
小学生年龄小,且大都好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发生一些小的意外伤害。如同学们在玩耍时、在体育运动中,不小心发生碰撞跌倒了,用刀削果皮或铅笔时割伤了手指,或是不小心被热开水烫伤等等情形。发生了这些事情怎么办?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处理这些意外伤害的常见措施:
1、踢球或者下楼的时候急性扭伤应采取什么措施? 小面积皮下组织损伤及关节扭伤,24小时内采用冷敷,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48小时以后才能改为热敷或药敷,切忌受伤后马上乱涂乱贴药膏、药水。大面积皮下软组织损伤必须住院治疗。如果这个时候,你在学校:一旦发生踝关节扭伤,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想办法把伤足垫高,促使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立即去医务室,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48小时以后才能改为热敷或药敷。冰敷可每两小时做十五分钟,至肿胀不再继续增加为止。用弹性绷带自脚趾近端开始压迫包扎,可防止出血、肿胀继续增加。切记不要施予不当的推拿和按摩,可能反而加重发炎反应。可考虑暂时使用腋下拐杖,以避免走路时足部不当受力,影响复原或再次扭伤。休息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你在家里: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和渗出。冷敷以后要用绷带或宽胶布固定踝关节,减少受伤部位的活动度和对受伤处副韧带或肌肉的牵拉,以避免损伤的加重。48小时以后才能改为热敷或药敷。
2、课间游戏轻度擦伤怎么办?轻度皮肤擦伤,可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患处,洗净污物擦干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洁创口,最后用碘水消毒处理,不必包扎,也可涂抹百多邦软膏消炎抗感染。切忌不经消毒清创处理就乱贴创口贴。严重皮肤撕裂,创口较深,出血多,作简单包扎止血后转至医疗机构缝合处理。各种消毒药水的用处与用法:
1.龙胆紫(紫药水):加快伤口结痂,加快伤口愈合。
2.红汞(红药水):
3.酒精(乙醇)和碘酒:用作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不可用于破损伤口的消毒。
4.双氧水:用于受污染的黏膜或破损伤口的基本消毒。
常见伤口的处理:
1.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可。
3.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创可贴使用守则:
1、创伤严重、伤口有污染者,应到医院进行治疗。在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以前,不可使用创可贴。
2、深而窄的伤口,如铁钉、刀尖扎伤等,不能用创可贴包扎。止血后应当使伤口暴露,以防破伤风菌感染伤口,如有必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破伤风血清。
3、创面不干净或伤口内有异物时,不能直接用创可贴一贴了之,应先清创或取出异物后再做消毒和包扎。
4、对皮肤轻度擦伤、仅有少量出血者不必使用,用碘酒或乙醇涂一下,就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不放心,可以再用紫药水薄薄地涂敷一层。
5、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创面有分泌物或脓液的伤口也不能使用创可贴。
6、新式的创可贴一般在贴胶上面都做了特殊处理,可以防止揭下来的时候撕裂伤口,如果怕撕下创可贴的时候伤口疼痛,可以用电吹风调至低温档,对着创可贴吹上30秒,就可以轻松撕下来。
3、流血不止怎么办?
止血的方法有三种。首先是直接压迫止血,用一块消毒的纱布或棉垫,直接加压于出血部位。第二种方法是在邻近的出血部位的动脉压迫加压止血,又称指压止血法。指压的部位如面部、颞部、指间、上、下肢。方法是:用拇指或其它手指将动脉压在坚硬的骨面上,就可阻断血流而止血。第三种方法是用止血带止血。在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使用。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的上1/3,下肢出血应扎在大腿的上1/3处。止血带应选用扁而宽的橡皮止血带,逐渐拉紧止血带至出血停止,然后结扣。结扣处要加衬垫,止血带的松紧以止血为度,不宜过紧。现场救护时若无橡皮止血带可用绷带或布条、手帕、绳子等代替。扎上止血带后,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应在15~30分钟内放松1—2分钟,放松时用指压止血法代替。上述三种止血法根据伤口部位及出血量的多少分别选用,或采用二种方法联用。
急性出血还有一种情况是流鼻血,这时应把头抑起,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如果有干净棉球,可以把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另外,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部,这样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4、骨折了怎么办?
当孩子受伤时,不管伤在什么部位,如果疑有骨折,都要按骨折来对待,即尽量减少过多搬动。移动患部的动作要轻柔。不必急急忙忙地给患儿脱去衣裤、鞋袜,如果患肢肿胀较重,可剪开衣袖或裤管,以减轻疼痛。对伤口应用绷带或清洁的布压迫包扎,以止血。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污染,不要擅自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伤口深处。对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木板、木棍与患肢捆在一起固定。如果无材可取,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下肢患肢与健肢一并绑起,这样可减轻搬运时骨折端对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的损伤,也有利于止痛和抗休克。妥善固定的目的是防止在将患儿送往医院途中,造成软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或使骨折端移位更明显,同时还可减轻肢体疼痛,方便运送。特别要告诫家长们的是,在患儿没有经医生诊断治疗之前,不要做患部热敷,更不要随便请人推拿、按摩。
5、小儿眼外伤急救法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当眼睛受外伤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急处理。急救措施
1)当眼睛受外伤后,绝对不能用自来水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无菌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应急处理时,处理人自己要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上眼睛,松松固定。如果用力包扎,压迫刺激伤口会发生感染。
2)如果有异物刺入眼内,千万不要自己取,要用干净酒杯扣在有异物的眼上,再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去求医,尽量少走路,多乘车。
注意事项
1)当眼睛发生外伤时,最怕发生细菌感染,一只眼睛感染会引起另一只眼睛的感染,这叫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危险的症状。医生们把这叫作“同情失明”,有时一夜之间两眼会双双失明。为了避免发生上述症状,即使微小的伤口,也必须尽快去医院诊治。
2)当眼睛受外伤后,在去医院的途中,尽量不让头的面部特别是眼球转动,走路时应当尽量慢慢地走。为了防止眼外伤,要教育儿童在平时不要玩弄尖锐的物体,如锥子、剪子、针和骨针等。弹弓和能够弹出石头块的玩具也要禁止儿童玩用。还要教育儿童注意爱护眼睛。在制作玩具和航空模型时,使用剪刀、锥子或用剪刀剪铁丝时,更应注意防止刺伤眼睛。
6、烫伤了怎么办?首先,不要慌。如果是开水烫伤、蒸气烫伤或火烧伤,不要急着脱衣服,以免连皮撕下。只要面积在40%以下,烧烫伤后立即起了水泡并明显感觉到疼痛的,总之属于小面积、浅度的,就要立刻取来冷水或冰水,把伤处浸泡在冷水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等到从冷水中拿出来感觉到不疼了,再把伤处的衣物慢慢地脱掉,然后轻度的擦干涂上湿润烧伤膏,重度的用干净的敷料、绷带包扎好,送往医院。忌在伤处自行乱涂药膏或带色药水、药粉(红药水、紫药水、消炎粉)。
7、被蜂蛰伤、宠物抓咬伤了怎么办?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一旦被猫狗咬伤,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要尽快送往医院治疗并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及破伤风疫苗。
第五篇: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常见处理措施
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常见处理措施
小学生年龄小,且大都好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发生一些小的意外伤害。如同学们在玩耍时、在体育运动中,不小心发生碰撞跌倒了,用刀削果皮或铅笔时割伤了手指,或是不小心被热开水烫伤等等情形。发生了这些事情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处理这些意外伤害的常见措施:
1、急性扭伤应采取什么措施?
小面积皮下组织损伤及关节扭伤,24小时内采用冷敷,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48小时以后才能改为热敷或药敷,切忌受伤后马上乱涂乱贴药膏、药水。大面积皮下软组织损伤必须住院治疗。
2、轻度皮肤擦伤
轻度皮肤擦伤,可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患处,洗净污物擦干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洁创口,最后用碘伏消毒处理,不必包扎,也可涂抹百多邦软膏消炎抗感染。切忌不经消毒清创处理就乱贴创口贴。严重皮肤撕裂,创口较深,出血多,作简单包扎止血后转至医疗机构缝合处理。
3、流血不止怎么办?
止血的方法有三种。首先是直接压迫止血,用一块消毒的纱布或棉垫,直接加压于出血部位。第二种方法是在邻近的出血部位的动脉压迫加压止血,又称指压止血法。指压的 部位如面部、颞部、指间、上、下肢。方法是:用拇指或其它手指将动脉压在坚硬的骨面上,就可阻断血流而止血。第三种方法是用止血带止血。在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使用。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的上1/3,下肢出血应扎在大腿的上1/3处。止血带应选用扁而宽的橡皮止血带,逐渐拉紧止血带至出血停止,然后结扣。结扣处要加衬垫,止血带的松紧以止血为度,不宜过紧。现场救护时若无橡皮止血带可用绷带或布条、手帕、绳子等代替。扎上止血带后,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应在15~30分钟内放松1—2分钟,放松时用指压止血法代替。上述三种止血法根据伤口部位及出血量的多少分别选用,或采用二种方法联用。
急性出血还有一种情况是流鼻血,这时应把头抑起,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如果有干净棉球,可以把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另外,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部,这样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4、骨折了怎么办?
当孩子受伤时,不管伤在什么部位,如果疑有骨折,都要按骨折来对待,即尽量减少过多搬动。移动患部的动作要轻柔。不必急急忙忙地给患儿脱去衣裤、鞋袜,如果患肢肿胀较重,可剪开衣袖或裤管,以减轻疼痛。对伤口应用绷带或清洁的布压迫包扎,以止血。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污染,不要擅自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伤口深处。对四肢骨折,可 以就地取木板、木棍与患肢捆在一起固定。如果无材可取,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下肢患肢与健肢一并绑起,这样可减轻搬运时骨折端对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的损伤,也有利于止痛和抗休克。妥善固定的目的是防止在将患儿送往医院途中,造成软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或使骨折端移位更明显,同时还可减轻肢体疼痛,方便运送。
特别要告诫家长们的是,在患儿没有经医生诊断治疗之前,不要做患部热敷,更不要随便请人推拿、按摩。
5、小儿眼外伤急救法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当眼睛受外伤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急处理。
急救措施
1)当眼睛受外伤后,绝对不能用自来水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无菌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应急处理时,处理人自己要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上眼睛,松松固定。如果用力包扎,压迫刺激伤口会发生感染。
2)如果有异物刺入眼内,千万不要自己取,要用干净酒杯扣在有异物的眼上,再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去求医,尽量少走路,多乘车。
注意事项
1)当眼睛发生外伤时,最怕发生细菌感染,一只眼睛感染会引起另一只眼睛的感染,这叫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危 险的症状。医生们把这叫作“同情失明”,有时一夜之间两眼会双双失明。为了避免发生上述症状,即使微小的伤口,也必须尽快去医院诊治。
2)当眼睛受外伤后,在去医院的途中,尽量不让头的面部特别是眼球转动,走路时应当尽量慢慢地走。
为了防止眼外伤,要教育儿童在平时不要玩弄尖锐的物体,如锥子、剪子、针和骨针等。弹弓和能够弹出石头块的玩具也要禁止儿童玩用。还要教育儿童注意爱护眼睛。在制作玩具和航空模型时,使用剪刀、锥子或用剪刀剪铁丝时,更应注意防止刺伤眼睛。
6、烫伤了怎么办?
首先,不要慌。如果是开水烫伤、蒸气烫伤或火烧伤,不要急着脱衣服,以免连皮撕下。只要面积在40%以下,烧烫伤后立即起了水泡并明显感觉到疼痛的,总之属于小面积、浅度的,就要立刻取来冷水或冰水,把伤处浸泡在冷水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等到从冷水中拿出来感觉到不疼了,再把伤处的衣物慢慢地脱掉,然后轻度的擦干涂上湿润烧伤膏,重度的用干净的敷料、绷带包扎好,送往医院。忌在伤处自行乱涂药膏或带色药水、药粉(红药水、紫药水、消炎粉)。
7、被蜂蛰伤、宠物抓咬伤了怎么办?
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 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一旦被猫狗咬伤,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要尽快送往医院治疗并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及破伤风疫苗。
8、发生紧急情况时怎么办?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万一出现的是昏迷、休克、肢体变形、功能障碍、剧烈疼痛、骨折等重症现象时,首先要呼叫120急救中心。转上级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