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贷款贴息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4 09:1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业贷款贴息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业贷款贴息管理规定》。

第一篇:林业贷款贴息管理规定

林业贷款贴息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根据《中央财政资金贴息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财政贴息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林业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林业贷款是指各类银行(含农村信用社)发放的,符合以下规定项目的贷款:

(一)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

(二)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

(三)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森工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

(四)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

第四条 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3%(含)-5%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1.5%给予贴息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贷款项目以及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按年利率3%给予贴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含)-7%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2%给予贴息;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贷款项目,以及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按年利率4%给予贴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高于7%(含)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3%给予贴息;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贷款项目,以及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按年利率6%给予贴息。

第五条 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工业原料林以及种植业林业贷款项目,中央财政贴息期限为三年,其余林业贷款项目贴息期限为二年。

第六条 在确定的贷款规模之内,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采取据实核拨的办法,对上年第4季度和当年前3个季度林业贷款项目贷款额,按全年计算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整年的,按贷款实际期限计算贴息。第七条 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2月31日之前,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下年度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国家林业局对各省(区、市)上报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申报计划审核、筛选,并经财政部同意后,下达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凡不符合银行信贷条件,需调整林业贷款计划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否则不予贴息。调整后的项目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八条 各省(区、市)财政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应于每年10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报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表(详见附表),并抄送国家林业局;同时,各省(区、市)林业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向国家林业局报送经审查、核实后的新增贷款项目借款合同,借款凭证和银行进帐单复印件,以及重新核实的贷款余额。

国家林业局于每年10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申请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国家林业局应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林业贷款项目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报告、申请表、借款合同、借款凭证以及银行进帐单复印件等审查核实后再申请贴息资金。

第九条 国家林业局对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确认后,于11月10日之前向财政部建议拨付贴息资金。财政部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表进行审查,并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贴息建议,审核拨付贴息资金。

第十条 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按照预算级次拨付。地方各级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明确责任,层层负责,严格审查,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贴息资金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贴息资金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第十二条 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截留、挤占、滞留、挪用贴息资金的单位和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原《林业治沙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2‟137号)同时废止。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林业贴息贷款申报指南

一、贷款贴息范围

1、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

2、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

3、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森工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

4、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

二、贷款贴息利率及贴息期限

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3%(含)—5%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1.5%给予贴息。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含)—7%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2%给予贴息。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高于7%(含)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3%给予贴息。

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工业原料林以及种植业林业贷款项目,中央财政贴息期限为三年,其余林业贷款项目贴息期限为二年。

三、贷款申报程序 贷款意向 经办银行 项目单位 申报项目材料 逐级上报 县财政局 县林业局 拟申报项目 审核同意 市财政局 市林业局 拟申报项目 审核同意 省财政厅 省林业厅 拟申报项目 审核同意 国家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 拟下达项目 审核同意 下达项目建设计划 贷款单位 县财政局 县林业局 贴息建议 申报项目材料 市财政局 市林业局 贴息建议 省财政厅 省林业厅 贴息建议 逐级上报 逐级上报 国家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 贴息建议

下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申报程序 林业贴息贷款资金申报程序

四、贷款申报材料

(一)贷款计划申报材料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资金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须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建议书,建设总规模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须提交;

3、项目单位申请计划文件,项目单位计划申请文件报项目单位所在地林业局和财政局,按申报程序逐级上报;省直属单位报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

4、项目计划申请表(见附表); 申报表填报事项:

(1)借款人全称:要以企事业法人登记注册的名称,不得简写,自然人填本人姓名;

(2)项目规模及内容:要详细写明主要树种、建设内容及规模;(3)自用资金率要大于30%,少于30%的项目原则上不申报;(4)资产负债率原则上不超过60%,超过70%项目不得申报;(5)企业出现亏损,年利润为负数的企业原则上不得申报;(6)有不良贷款的企业不得申报项目;(7)贷款方式一般为抵押贷款方式;(8)企业总资产要大于申请贷款总额。

5、项目单位与贷款银行的初步贷款意向书;

6、林业龙头企业证书复印件。

以上材料一式四份,省林业厅受理计划申报截止时间为每年11月底。

(二)财政贴息资金申报材料 当年一、二、三季度取得的新增贷款当年申报全年的财政贴息资金,第四季度取得的新增贷款下一年度申报贴息资金。

1、项目单位申请财政贴息资金文件;

2、财政贴息资金申请表(见附表);

3、贷款合同复印件;

4、贷款保证复印件;

5、贷款进账单复印件;

6、利息结息单复印件;

7、项目单位申请资金文件,项目单位资金申请文件报项目单位所在地林业局和财政局,按申报程序逐级上报;省直属单位报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

林业贴息贷款申报程序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和资金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林业贴息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和省财政厅、林业厅《安徽省林业贴息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结合当前实际,就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及其财政贴息资金申报程序作如下规范。

一、项目扶持原则

1、坚持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重点扶持的原则,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属于“十一五”林业规划重点工程的以及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予以倾斜;

3、坚持滚动扶持的原则,项目单位同一贷款项目扶持不超过2次;

4、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所有申报林业贷款项目及其财政贴息资金均在安徽林业信息网上公示,接受监督。

二、项目申报

(一)项目申报材料

1、林业、财政部门的联合申报文件;

2、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申报表;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4、龙头企业认定文件复印件;

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二)项目申报程序

1、在规定的时间内,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当前林业贴息贷款有关政策规定,组织项目申报、审核、汇总并会同级财政部门逐级联合行文,向省林业厅、财政厅申报下一年度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

2、省林业厅按以下程序组织申报

(1)厅基金站牵头,相关单位参加,组织对各市申报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进行审核、筛选,剔除有以下情况的贷款项目,形成初审意见。①不符合林业贴息贷款使用范围; 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③项目材料不齐全,申报程序不完备; ④相关经济指标不合规定; ⑤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和资金管理有不良记录的单位贷款项目。(2)将初审意见提交专家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

(3)将专家评审意见报厅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申报意见并经省财政厅同意,联合行文上报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

3、下达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

三、财政贴息资金申报

(一)申报材料

1、各级财政、林业部门申请报告并附财政贴息资金申请表;

2、新增林业贴息贷款借款合同、借款凭证、银行进帐单、林业龙头企业认定文件复印件、应贴息林业贷款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以及其它证明文件;

3、应贴息林业贷款余额经办金融机构证明。

(二)申报程序

1、在规定的时间内,各级财政、林业部门根据当前政策规定,审核、汇总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及应贴息资金,逐级联合行文向省财政厅、林业厅申报本地区林业贴息贷款年度财政贴息。

2、省林业厅按以下程序申报

(1)厅基金站负责组织审核各地申报材料,剔除有下列情况的林业贷款项目,形成初审意见。①材料不齐全,程序不完备; ②改变项目用途;

③申报材料与金融机构证明材料贷款额不符。(2)将初审意见报厅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申报意见。

(3)将厅申报意见提交省财政厅审核,并联合行文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4)根据财政部审核意见,会省财政厅下达年度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分配下达省财政贴息资金。

四、项目计划调整

调整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按规定需报经林业、财政部门的同意;

2、上年度已批复下达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在本财政年度内落实的,或是当年已向国家申报但未批复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

五、项目的监督检查

(一)检查主体

按照项目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谁申报谁主管,同级负责的要求,各级林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林业贷款项目的检查监督。厅稽查办、纪检监察室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确保林业贴息贷款项目顺利实施,林业专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二)检查监督内容

1、信贷资金及自有资金是否落实;

2、是否按申报的项目内容组织项目建设;

3、项目单位贷款额是否与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额一致;

4、财政贴息资金是否落实到贷款单位。

(三)处罚措施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单位违反规定,将按下列措施处罚:

1、列入“不良记录”单位,3年内不予申报林业贴息贷款项目;

2、追回已拨付的财政贴息资金。

第二篇:财政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

财政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

财政部、林业局 财农[2005]45号

第一条为加强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根据《中央财政资金贴息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财政贴息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林业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林业贷款是指各类银行(含农村信用社)发放的,符合以下规定项目的贷款:

(一)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

(二)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

(三)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森工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

(四)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

第四条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3%(含)一5%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1.5%给予贴息;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贷款项目,以及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按年利率3%给予贴息。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含)一7%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2%给予贴息;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贷款项目,以及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按年利率4%给予贴息。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高于7%(含)时,中央财政对地方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业贷款项目,按年利率3%给予贴息: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贷款项目,以及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按年利率6%给予贴息。

第五条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工业原料林以及种植业林业贷款项目,中央财政贴息期限为三年,其余林业贷款项目贴息期限为二年。

第六条在确定的贷款规模之内,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采取据实核拨的办法,对上年第4季度和当年前3个季度林业贷款项目贷款额,按全年计算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整年的,按贷款实际期限计算贴息。

第七条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2月31日之前,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下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国家林业局对各省(区、市)上报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申报计划审核、筛选,并经财政部同意后,下达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

凡不符合银行信贷条件,需调整林业贷款计划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否则不予贴息。调整后的项目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八条各省(区、市)财政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应于每年10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报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表(详见附表),并抄送国家林业局;同时,各省(区、市)林业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向国家林业局报送经审查、核实后的新增贷款项目借款合同,借款凭证和银行进帐单复印件,以及重新核实的贷款余额。

国家林业局于每年10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申请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国家林业局应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林业贷款项目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报告、申请表、借款合同、借款凭证以及银行进帐单复印件等审查核实后再申请贴息资金。

第九条国家林业局对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确认后,于11月10日之前向财政部建议拨付贴息资金。财政部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表进行审查,并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贴息建议,审核拨付贴息资金。

第十条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按照预算级次拨付。地方各级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明确责任,层层负责,严格审查,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贴息资金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单位和个人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贴息资金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截留、挤占、滞留、挪用贴息资金的单位和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原《林业治沙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2]137号)同时废止。

第十四条本规定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林业贷款贴息工作总结

XX县林业局林业小额贷款贴息工作总结

自2008年开展对林业小额贷款贴息以来,我县林业小额贴息工作越做越顺,有效地引导了各种资金投入林业建设。林业小额贷款贴息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投融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XX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2015年,我县共取得林业小额贴息贷款1亿元,取得中央财政林业小额贷款贴息??万元(2016年还没有下达贴息资金)。

一、主要做法

对照《XX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和做法,主要有:

1.大力宣传。通过有线电视网,在申报林业小额贷款贴息前把政策宣传资料在电视上播放10天;在乡村宣传栏张贴林业小额贷款贴息宣传资料;通过林业工作站等林业基层把林业小额贷款贴息宣传册分发至各行政村,由村委分发给广大林农;通过村主干、林业副主任及护林员口头宣传。尽量把中央财政贷款贴息的政策宣传给广大林农知晓,确保富民政策发挥最大效益。

2.加强沟通。每年接到网上填报林业贷款贴息通知后,我局立即与各银行或金融机构进行沟通,争取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支持,将贴息贷款的相关信息通知到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基层站点,并通过基层站点告知有林业贴息贷款的农户尽快与林业工作站联系申报事宜。

3.扎实申报。填报工作开始前,我局会召集林业工作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重申填报林业贷款贴息应注意的事项及审核要求,把实地核实作为重要内容。填报开始后,要求林业工作站与各村委会联系,通知村民前来申报,同时要求林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填报林业贷款贴息的有关材料(符合林业贴息贷款要求的借款借据、借款合同、借款人身份证等复印件)按属地管理原由报送到各林业工作站,林业工作站对收集的贴息贷款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等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公示,公示结束后进入网络填报。填报完成后将收集的贴息贷款材料装订保管,以备检查。

贴息贷款申报工作完成后,林业局对各林业工作站的贴息申报工作进行随机抽查,并现场进行核实,确保贴息申报真实、完整。

4.及时付款。林业小额贷款贴息申报成功并下拨贴息资金后,我局及时将贴息资金按原填报乡镇下达给林业工作

站,乡镇林业工作站根据林农提供的贴息贷款付息凭证的付息月数支付贴息。并将林农提供的贴息贷款付息凭证装订保管。

二、主要成效

通过各种宣传,小额贴息贷款的政策基本宣传了林农手中,特别是林下经济的兴起,对资金越来越大,贴息政策降低了融资成本,加速了社会资金向林业建设服务,为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林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满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发展林业的资金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林业小额贴息贷款涉及千家万户,虽然我们通过各基层林业工作站、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站点、各行政村村委等用各种办法进行宣传,但由于农户分散以及有些外出打工的原因,有些农户仍然无法知晓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存在一些农户错过本年申报时间而漏报,容易产生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教其先还清该贷款,再重新办理贷款,重新申报贴息。

根据《XX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补贴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关于“小额贷款档案资料留存县级林业主主

管部门”的要求,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因林业贷款贴息涉及面广,一般要乡镇林业工作站填报,只有林业工作站才对本乡镇的情况最熟悉,才能更准确的审查农户提供的资料,因此,我们将小额贷款档案资料留存乡镇林业工作站。

今后,我们继续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将强农惠农的林业贴息贷款政策交到林农手中,促进林业发展。

第四篇:江西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江西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服务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9]291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林业贷款是指各类银行(含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不含财务公司,下同)发放的符合本细则贴息条件的贷款。其中小额贷款公司系按《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和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赣府厅字[2009]28号)经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资格审查,并进行工商登记的合法机构。

第三条 本细则所指贴息资金是中央预算安排的,对林业贷款给予一定期限和比例的利息补贴。

第二章 贴息对象与贴息范围

第四条 中央财政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林业贷款予以 贴息:

(一)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

(二)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及抚育、木本油料经济林及抚育,以及有利于改善沙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种植业贷款项目。沙区、石漠化地区指已纳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和石漠化治理规划的地区。

(三)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国有森工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并取得权限部门的批准文件。

以上项目承贷主体必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四)农户和林业职工(30万元以上)个人从事的营造林及抚育、林业资源开发的贷款项目。

(五)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小额贷款是指在贴息内新增且累计金额5-30万元(含5万元和30万元)的营造林及抚育的贷款。

第三章贴息率与贴息期限 第五条 凡符合本细则规定条件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年贴息率为3%。

第六条 林业贷款期限3年以上(含3年)的,贴息期限为3年;林业贷款期限不足3年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

对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适当延长贴息期限。贷款期限5年以上(含5年),贴息期限为5年;贷款期限不足5年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

第七条 贴息资金采取分年据实贴息的办法。对贴息内贷款期限1年以上(含1年)的林业贷款,按全年计算贴息;对贴息内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林业贷款,按贷款实际月数计算贴息。

第四章贴息项目计划的申报与管理

第八条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实行属地管理、逐级申报、层层负责。林业龙头企业、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国有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的贴息贷款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单位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林业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逐级审核申报。

第九条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实行计划申报制度,市林业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的申请。并于每年11月20日前由市林业局和财政局联合行文向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报送下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申请。

第十条 省林业厅、财政厅根据各设区市上报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申报计划、上贴息贷款落实情况和贷款项目实施管理情况,确定我省下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申报计划,于12月31日之前上报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审批。经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同意后,省林业厅、省财政厅联合行文下达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在国家下达贷款计划规模既定的前提下,纳入建议性计划的贷款项目具有财政部贴息资金申报的优先保障权。

项目申报时需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一)林业、财政联合行文的计划申报文件。

(二)《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申报表》(附表1(1),该表需经同级林业、财政部门审核签章)。

(三)经有资质的会计(审计)中介机构审计签章的上项目法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已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龙头企业项目还要报送龙头企业证书或相关认定文件复印件;有信用等级的需提供企业信用等级证明复印件。

(四)申报项目贷款总规模达到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的项目,需报送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乙级以上或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研究报告;项目贷款总规模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的项目,需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文本(附表1(3));申报项目贷款总规模30万元以上-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项目,需附项目初步实施情况说明(主要包括贷款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工作进度计划、贷款使用计划、还款方案、市场预测、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五)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项目,由县级林业部门统一汇总,并以县级林业部门作为申报单位,同时报送《 林业小额贷款项目计划申报表》(附表1(2))和申报文字说明。

第五章财政贴息资金的审核与申报

第十一条 每年新增项目申报贴息的贷款合同签订时间起止范围是上年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

第十二条 各设区市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林业部门具体负责对申报贴息资金项目的贷款落实及其实施情况等进行审核,确定本地区应申请中央财政的贴息资金额,并于每年9月20日之前由市财政局和林业局联合行文向省财政厅、省林业厅报送本贴息贴息资金申请报告、申请表及相关资料。项目申报时需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一)《 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报表》(附表2(1))和《 农户和林业职工小额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备案表》(附表2(2))。

(二)项目总体实施情况报告。

(三)贷款合同复印件、借款凭证复印件、结息单复印件、银行贷款余额表(附表2(3)),以上均需贷款银行签章确认。

(四)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出据的信用报告。

(五)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贷款项目,需提供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签章的贷款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说明以及林业贴息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包括贷款到位时间、到位金额、资金具体分类投向、利息支付情况、有无提前归还等内容)。

(六)农户和林业职工营造林小额贷款项目,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统计汇总,如实填报林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联合行文,逐级上报,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备案。第十三条 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将对申报贴息资金项目的资料情况进行审核,并于10月31日前联合行文,上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第六章贴息资金的检查验收与资金拨付 第十四条 省林业厅将拟进行中央贴息的项目单位名单由省林业基金管理站书面通知各设区市林业局。各级林业、财政部门对获得贴息资金项目实施工程进度验收。

第十五条 对贷款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原则上由设区市组织验收; 1000万以下的项目按申报隶属关系组织验收。

第十六条 各设区市财政局、林业局根据县财政局、林业局的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拨付表、中央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工程验收情况报告,于2月28日之前联合行文,向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申请拨付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拨付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时需提供申请拨付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的报告、项目验收情况报告(内容包括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结息及贷款余额情况、项目造林完成情况、成活率等)、《 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拨付表》(附表3)、《 中央财政林业贴息资金项目工程进度验收表》(附表4)。

第十七条 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根据各设区市上报的资料,审核后予以下达,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十八条 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在下达贴息资金前,将对获得中央财政林业贴息贷款的项目在省林业厅网站进行公告,公告期七天。第十九条 设区市财政和林业部门于每年2月28日之前申请拨付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同时需向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报告上林业贷款贴息项目的效益情况和贴息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填报《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效益情况表》(附表5)。

第七章贴息资金的监督检查和档案管理

第二十条 林业贷款贴息资金是专项资金,各级财政部门、林业部门、金融部门,要按照谁申报、谁审核、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财政贴息贷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要明确责任,层层负责,严格审查相关报表及资料,确保上报材料真实、准确、无误,并定期对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进行追踪、检查。

第二十一条 贴息资金必须确保专款专用。对违反贴息资金使用规定,提前归还借款、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贴息资金,以及采用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贴息资金的个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并处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和林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贴息资金的监督管理,层层负责,严格审查,确保贴息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林业部门要规范贴息贷款档案管理,落实管理部门和管理责任。留存的档案资料包括:项目申报文件、项目批复文件、财政贴息资金拨付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文本、贷款经办行签章的贷(借)款合同复印件、借款凭证复印件、付息凭证复印件、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报告、检查验收情况报告等。林业小额贷款需要留存林农和林业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有效的贷款证明材料及付息凭证。档案资料保留不少于5年。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设区市、县(区)财政和林业部门可比照本细则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并报送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由江西省财政厅会同江西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自2010年起,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按本细则执行。省财政厅、省林业厅联合发布的《江西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赣财农[2008]85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财农[2009]291号

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林业贷款是指各类银行(含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下同)发放的符合本办法贴息条件的贷款。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贴息资金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对林业贷款给予一定期限和比例的利息补贴。

第二章 贴息对象与贴息范围

第四条 中央财政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林业贷款予以贴息:

(一)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

(二)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经济林以及有利于改善沙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种植业贷款项目。

(三)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国有森工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

(四)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营造林、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

第三章 贴息率与贴息期限

第五条 对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年贴息率为3%;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林业集团公司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年贴息率为5%。

第六条 林业贷款期限3年以上(含)的,贴息期限为3年;林业贷款期限不足3年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

对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适当延长贴息期限。贷款期限5年以上(含)的,贴息期限为5年;贷款期限不足5年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是指在贴息内(上年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下同)累计额小于30万元(含)的营造林贷款。

第七条 贴息资金采取分年据实贴息的办法。对贴息内贷款期限1年以上(含)的林业贷款,按全年计算贴息;对贴息内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林业贷款,按贷款实际月数计算贴息。

第四章 贴息项目计划的申报与管理

第八条 林业龙头企业、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国有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的贴息贷款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林业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逐级审核申报,由省级林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

第九条 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小额贷款项目,由县级林业部门(国有森工企业)统一汇总,并以县级林业部门(国有森工企业)作为申报单位,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逐级审核申报,由省级林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

第十条 省级林业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省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的申请。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省级林业部门于每年12月31日之前,向国家林业局报送下林业贴息贷款计划申请报告和《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备案表》(附表1)。

第十一条 国家林业局根据各省上报的林业贴息贷款计划申请报告和备案项目、上一贴息林业贴息贷款计划落实和贷款项目管理等情况,提出本贴息各地林业贴息贷款计划方案,经财政部同意后予以下达。

第五章 贴息资金的审核与拨付

第十二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林业部门具体负责对申报贴息资金项目的贷款落实及其实施情况等进行审核,确定本省应向中央财政申请的贴息资金额,并于每年10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报送本贴息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和《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项目备案表》(附表2),并抄送国家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负责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林业集团公司申报贴息资金项目的贷款落实及其实施情况等进行审核,确定应向中央财政申请的贴息资金额,并于每年10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报送本贴息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和《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项目备案表》。

第十三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贷款项目比照第四条第(三)项执行;贴息率比照中央单位执行;贷款计划和贴息资金的申请按照第十条和第十二条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财政部根据省级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林业局的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和林业贷款项目落实情况,国家林业局下达的林业贴息贷款建议计划和贴息建议,审核确定贴息资金,及时下达预算文件,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支付资金。

第六章 贴息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地方财政和林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贴息资金的监督管理,层层负责,严格审查,确保贴息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并对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实行公告、公示制度。

第十六条 省级财政和林业部门于每年3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报告上林业贷款贴息项目的效益情况和贴息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填报《林业贴息贷款项目效益情况表》(附表3)。

第十七条 贴息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违反贴息资金使用规定,滞留、截留、挪用贴息资金,以及采用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贴息资金的单位和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省级财政和林业部门要根据本办法联合制定本省实施细则,明确林业贷款贴息项目申报条件、申报程序、检查核实、效益评价和审核标准等,落实贷款项目监管主体和贴息资金申报材料审核与档案管理部门和管理责任等,并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备案。留存的档案资料包括:贷款经办行签章的借款合同、借款凭证复印件以及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报告等。林业小额贷款需要留存林农和林业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有效的贷款证明材料及付息凭证。留存材料一般保留不少于5年。

第十九条 地方财政可比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财政贴息政策和管理规定,所需贴息资金由当地财政预算安排。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5]45号)同时废止。

下载林业贷款贴息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业贷款贴息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