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问题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9: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问题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问题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问题的通知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保监发[1999]133号 【发布日期】1999-08-09 【生效日期】1999-08-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问题的通知

(保监发〔1999〕133号1999年8月9日)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设兵团保险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的有关规定,现就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作以下暂行规定(由中央金融工委管理的四家保险公司人员出国、赴港澳台按另文规定执行):

一、因公出国审批

(一)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以下简称主要领导干部)因公出国,须书面报告保监会,经保监会审批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出国手续。

(二)其他人员因公出国,由所在单位按现行的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二、因公赴港澳审批

(一)总公司主要领导干部因公赴港澳,须书面报告保监会、经保监会批准后方可办理有关出境手续。

(二)其他人员因公赴港澳,由所在单位按现行的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三、因公赴台湾审批

(一)总公司主要领导及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因公赴台,须书面报告保监会,经保监会批准并立项后报国务院台办审批。通过国务院台办审批后方可办理有关赴台手续。

(二)其他人员因公赴台,各公司按现行做法进行立项、报批。

特此通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因公出国、赴港澳任务审批材料清单

(教育厅)因公出国、赴港澳任务审批材料,清单如下:

①《湖南省因公出国、赴港澳任务审批(确认)表》

②《湖南省因公出国、赴港澳人员名单》

③《湖南省因公出国(境)参团人员征求意见表》

④《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备案表》,团组成员每人一式三份

⑤参加本单位组团的,需提供国(境)外邀请单位出具的邀请函和翻译件 ⑥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团的,需提供组团单位出具的《双跨团组征求意见函》及上级部门出具的《任务批件》复印件和《任务通知书》原件 ⑦执行培训任务的,还需提供国家外国专家局《任务批件》或《培训审核件》

⑧本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团组信息公示情况说明》

⑨公务行程安排

⑩因公临时出国团组信息公示情况说明

(教育厅)因公赴台任务审批材料,清单如下:

①赴台请示

②赴台人员名单

③台方邀请函及行程表

④邀请方简介

⑤因公临时赴台人员备案表,团组成员每人一式三份

第三篇:山东省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管理办法

山东省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管理办法

(鲁组发[2003]58号

2003年10月2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明确因公出国(境)(以下简称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工作,更好地为全省加快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因公出国人员包括因公常驻国外人员和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因公常驻国外人员是指在国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外机构工作的人员;因公常驻国外人员以外的因公出国人员,均为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因公出国人员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由主管机关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办理其他出国手续。

第三条 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审批的原则;把政治条件放在首位的原则;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的原则;严格审批,保证质量,手续从筒,方便基层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分管领导审签的原则。

第四条

因公出国人员条件:政治可靠,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健康,作风正派,遵守纪律;熟悉本职业务,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能够完成出国所担负的任务,常驻国外、参加国际专业会议和专业技术考察的人员,一般应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退(离)休人员和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即将退(离)休的人员,一般不再派遣出国执行公务。

第二章

职责任务

第五条 省委组织部是全省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全省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研究制定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的具体办法;指导检查出国人员审批工作,对严重违反外事纪律的问题进行查处;负责省委管理干部因公出国的审批工作;定期向中央组织部汇报全省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情况。

第六条 市委组织部在市委领导下管理本市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研究制定贯彻执行中央、省委有关政策规定的具体办法;适时提出出国人员审批单位调整意见;对各审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市委管理干部因公临时出国的审批,办理有关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审批事项;定期向省委组织部汇报全市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情况。济南、青岛两市除省、市委管理干部以外的其他处级干部的具体审批办法,由两市研究确定。

第七条 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对出国团组和出国人员负有审查把关的责任。要认真审查出国团组是否符合要求,团组人员结构是否合理,出国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

第八条 因公出国人员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根据出国任务和因公出国人员的条件确定出国人选;派出的团组和派出人员必须任务明确,有实质性内容;对出国人员的政治表现、思想道德以及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认真考察了解;报批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出国人员提出要求,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外事纪律、安全、保密教育。

第三章

审批单位

第九条 下列单位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后,可以行使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审批权:省直部门党委(党组),对外交往较多的省属事业单位党委,国有大型企业、对外交往较多的中型企业以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有企业党委;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出国任务较重的市外事、外经贸部门党委(党组);县(市、区)委和经国务院批准的经济开发区党委。

第十条 省属单位申请授予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审批权,由单位党委(党组)报送授权请示;省委委托企业工委管理的企业申请授予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权,由省委企业工委报送授权请示;市属单位申请授予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权,由市委组织部报送授权请示。省委组织部研究同意并报中央组织部备案后,行文授权。

第四章

报批程序

第十一条 常驻国外人员中,市厅级干部由市和厅局党委(党组)提出意见,报省委审批;县处级干部由市和厅局党委(党组)提出意见,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其他人员由厅局党委(党组)和市委组织部审批。

第十二条 因公临时出国人员

1.正县(处)级及以上人员。市县和省直部门(单位)正县(处)级以上干部(含企业比照管理的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在出国任务批件下达后,由干部所在单位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报主管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签章后,办理其他出国手续。省直驻济单位的省管干部直接报省委组织部备案签章,省直驻其他市和各市的省管干部委托市委组织部备案签章,并报省委组织部存档。

2.副县(处)级及以下人员。副县(处)级及以下人员因公临时出国,须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填写《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提出审查意见,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报请由省委组织部批准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审批。审查批件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三年。有效期内再次出国的人员,由所在单位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报送原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备案。

3.借调人员。跨地区、跨部门长期借调的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原则上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办理审批手续。工作满6个月以上并有正式借调合同的,在征得借出单位同意后,也可由借用单位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

4.招聘人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派遣招聘的流动人员因公出国要从严掌握。被招聘人员须在聘用单位正式工作一年以上(以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为准)方能派遣因公出国。人事档案材料在聘用单位的,由聘用单位负责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人事档案材料仍在原单位的,由聘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征得原单位的意见后,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原单位有正当理由认为不适合出国的人员,聘用单位不得派遣出国;人事档案材料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党委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及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由其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机构)负责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或提供材料由聘用单位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

5.跨地区、跨部门组团人员。须凭据出国任务批件,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办理审批手续。中央驻鲁单位人员,须由其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出具委托函,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方可凭据出国任务批件和呈报单位党委(党组)的审查意见办理有关手续。省直单位驻各市人员,一般不再委托市委组织部办理审批手续。派驻国外及港澳特别行政区中资机构工作的人员,必须按行政隶属关系办理审批手续,不得跨地区、跨部门审批,也不得委托审批。

第十三条 申办出国审查批件,应由出国人员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向出国人员审批单位报送以下材料:(1)出国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请示。(2)出国任务批件。(3)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二份,不得上报复印件)。

申报备案的,应由出国人员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向出国人员审批单位报送以下材料:(1)出国任务批件。(2)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不得上报复印件)。

第五章

审查办理

第十四条 副县(处)级及以下初次出国人员。

1.审查上报材料。(1)出国任务批件一份;(2)党组织请示。内容包括:出国人员表现情况、派往国家(地区)、执行何种任务、业务能力水平、在外时间、党组织意见,要重点写明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和反对“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中的表现情况。(3)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二份。要审查所填出国人员的单位、姓名、职务是否与任务批件和请示相一致;现实表现填写是否全面、详实;业务技术水平是否胜任出国所担负的任务;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是否有重大问题;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党组织是否有明确意见,是否加盖了公章,党组织负责人是否签字。

2.起草审查批件。审批单位组织、人事处(科)负责同志对出国人员的政治、业务条件和呈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审查合格后,起草审查批件,送分管领导审签。

3.印发审查批件。审查批件使用全省统一的《因公出国(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审查批件、审查表须加盖审批单位党委(党组)印章,发干部所在单位各1份。审查批件发颁发护照机关、出国安全教育部门各1份。

4.材料归档。归档材料包括出国人员审查批件、请示、任务批件、出国人员审查表各1份。

第十五条 正县(处)级及以上出国人员(含企业比照管理的人员)以及副县(处)级以下再次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审查同意后,在备案表上加盖审批单位党委(党组)印章。《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由审批单位存档、一份交安全教育部门、一份用于办理证照、一份存入本人档案。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十六条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的领导,审批单位党委(党组)要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分管,并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要实行审批工作责任制,分级负责,层层把关。

第十七条 严格区分因公出国和因私出国的界限。出国执行公务,必须按公派出国的程序和规定报批,不准假借自费名义,通过旅行社渠道出国。各旅游部门和旅行社不得办理公费出国的有关事宜。

第十八条 因公临时出国和常驻国(境)外人员期满回国(境)后,要在规定期限内将证照交由发证机关指定的部门统一保管。

第十九条 办理出国人员审批手续使用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因公出国(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由省委组织部提供统一式样,各审批单位负责印制。

第二十条 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须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情况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各市、大企业、高等院校和省直各单位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综合情况,于每年的2月10日前书面报送省委组织部。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未涉及事项,仍按照中央、省委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时因公出国团组和人员审批办法的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发[1991]17号 【发布日期】1991-02-22 【生效日期】1991-0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时因公出国团组和人员审批办法的暂行规定

(1991年2月22日黑政发〔1991〕17号)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临时因公出国团组和人员审批工作的管理,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振兴龙江经济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

一、一、临时因公出国团组和人员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一)全省临时因公出国团组和人员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授权机关审批。具体审批办法按以下层次执行:

1、正厅(局)级领导干部出访,按程序由省外事办报省长审批。省长外出时,由常务副省长审批。

2、副厅(局)级干部出访,按程序由省外事办报分管副省长审批。副省长外出时,由秘书长审批。

3、县(县级市)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参加的各类出国团组,按出访任务性质由省外事办报主管副秘书长或秘书长审批。

4、处级(含处级)以下人员及外派劳务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享受处级待遇的技术人员出国,由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外事办审批;其他劳务人员出国,按国办发〔1990〕71号文件规定,由省经贸厅审批,并出具出国任务批件。

5、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审批本市局以下(含局级)的经贸、劳务、科技出国团组和人员(赴南朝鲜等未建交国家的人员除外),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其他各类出国团组均须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6、省级领导干部出访,须上报国务院或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审批。

(二)审批程序和手续

1、需省人民政府或省外事办审批出国手续的、应先将出国任务请示,按出访任务性质分别报送省外事办、省科委、省计委、省教委、省委宣传部和省经贸厅等业务归口部门审核,然后由省外事办审批或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2、严格实行政审批件制度。政审批件必须与出国任务请示同时报批。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政审批件,由省委组织部审发,处级及处级以下人员(不含劳务人员)的政审批件、一律由出国人员所在党委提供政审材料,由省外事办复审并出具政审批件。劳务人员由本人所在企业或本人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政治审查,并出具政审材料交有关外派单位复审,然后由外派单位出具政审批件。政审批件一般可使用五年,在有效期内无特殊情况,只提交政审批件的复印件即可。

二、二、出国审核业务归口部门的职责划分

(一)省外事办负责以下审核

1、官方外事、旅游和民间友好往来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2、友好城市间的各类交流活动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3、需报请国务院、外交部、对外友协审批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4、前往未建交国家和地区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5、未列入其他归口审核部门的各类出国团组和人员。

(二)省科委负责以下审核

1、出国商定或执行官方科技合作协议或项目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2、参加国际科学技术学术会议、科技博览会等出国团组和人员;

3、出国进行科技方面的考察、合作研究或其它形式科技交流活动的团组和人员;

4、出国举办科技展览会的团组和人员。

(三)省计委负责以下审核

1、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考察和谈判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2、引进技术设备、进口原材料项目的经济和技术考察以及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实习培训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3、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考察及谈判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4、使用地方留成外汇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四)省经贸厅负责以下审核

1、所属各进出口公司的出国团组和人员;参加商业性国际博览会、展览会的团组和人员;

2、对外洽谈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3、对外合作经营、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服务等出国团组和人员;

4、对苏联的边境易货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等出国团组和人员,由省边贸局负责审核。

5、参加有关经贸问题的一般性国际会议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五)省教委负责以下审核

1、对外友好校际间往来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2、大专院校派出的讲学和留学人员;

3、教育考察、访问的出国团组;

4、参加教育方面的一般性国际会议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六)省委宣传部负责以下审核

1、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科团体及所属部门出国团组和人员;

2、文化、艺术(报省文化厅审核),体育(报省体委审核)对外交流、比赛、演出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3、参加上述诸方面一般性国际会议及其它国际性活动的出国团组和人员。

关于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外培训工作,由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归口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三、三、加强对出国审批工作的管理监督

(一)在审核或审批因公出国事项时,应根据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对出国团组的任务、人员构成和政审情况、出访时间和路线、经费来源、外汇落实情况等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对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批准。对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出国应从严掌握。

(二)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当年年底前将下一的出国计划报业务归口部门,经综合平衡后上报省人民政府;逾期不报的,停止受理其出国的申请,直到报来为止。未列入计划的紧急、重要的出访团组和人员,可以说明情况专项报批。每个团组的出国任务请示,一般应在出防前一个月(需要申办外国签证的应在办理签证手续前一个月)呈报。

(三)各级审批部门对呈报件,必须抓紧审核,规定时限,不拖不压。凡需要在省内办理出国手续的,必须在五天内办完。

(四)出国审批机关应严格履行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因把关不严而造成严重问题的,追究审批机关和审批人员的责任。审查出国团组、人员的组织、人事和外事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各级纪律检查、监察、审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管理、监督作用,如发现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查明情况,严肃处理。

(五)省外事办公室是全省出国审批和出国管理工作的归口部门,应掌握全省出国审批和管理工作的情况和问题,定期向省人民政府和省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过去的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有抵触者,以本规定为准,如中央和国务院有新的规定,以新规定为准。省人民政府授权有审批出国任务的市人民政府,可参照本规定制定本地经贸、劳务出国人员的审批暂行办法,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本规定授权省外事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浙江大学关于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与管理工作的规定(2015年2月修订)》的通知

浙江大学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关于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与管理工作的规定

(2015年2月修订)》的通知

编辑:cheny 时间:2015年03月11日 访问次数:266

浙大发外„2015‟16号

各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关于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与管理工作的规定(2015年2月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

2015年2月24日

浙江大学关于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

与管理工作的规定

(2015年1月修订)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严格执行各项外事管理规定,更好地服务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根据教育部、浙江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规定中因公临时出国(境)是指应邀赴国(境)外执行公务的为期180天以内(不含180天)的出访。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副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干部及其他人事关系在我校的在职教职工、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党委书记、校长的出访任务,由外事处根据上级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章 出访任务原则、认定及计划管理 第三条 因公临时出国(境)坚持“任务导向、总量控制、规范管理”的原则。出访任务必须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性内容,出访单位与出访目的必须与出访人员的身份密切相关。

第四条 因公临时出访任务必须有明确的出访目的、出访日期、停留期限及费用负担办法。必须有发自出访国家或地区的合格邀请函,邀请函必须打印在邀请单位的公函纸上,有邀请人手写体签名或邀请单位盖章。邀请单位、邀请人应与出访人的职级身份相称,不得接受境外中资企业、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驻华机构的邀请,严禁通过中介机构联系或办理邀请函。

第五条 出国(境)培训应严格按相关部门规定审批。参加外单位组团的境外培训需提供组团单位的任务批件和任务通知书,学校自行组织的培训团组由组织部(党校)负责管理。

第六条 申请出国(境)年龄在65岁以上人员需附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70岁以上人员原则上不办理公派出国(境)。

第七条 下列情形之一者,一般不予因公派出:

(1)无权出具任务通知书的协会、中心等组织的访问考察、研讨会、培训班等出访申请;

(2)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考察性出访,无实际需要的境外培训,外方资助的背景复杂、专题敏感的出国培训,无实质内容的境外庆典、仪式或内部慰问等活动;

(3)陪同因公临时出访人员出访的配偶,不予因公派出;(4)通过因私渠道申请同一国家签证已被拒签者;(5)非在职人员的出访(含退休人员)及人事关系不在我校的人员。

第八条 对行政性出访进行计划管理。各学院(系)、各部门、各单位应于每年12月中旬前将本单位下一的行政性出访计划报外事处汇总(包括校级领导出访团组),由外事处报学校审批,确定下一学校的出访计划。如遇特殊情况需在计划外出访的,根据各单位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要求,在本单位计划总量中调剂,总量原则上不突破计划。如遇因公紧急任务需临时出访的,应先向分管校领导说明原因,明确出访任务,并报外事处汇总,由外事处报学校审批。

第三章 审批权限与程序

第九条 现职副校级领导因公临时出访,须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审批。

第十条 中层领导干部因公临时出访由学校党委负责归口审批,具体授权党委有关负责同志执行。其出访事宜由所在单位党政负责人签字同意后,中层正职(主持工作副职)由外事处报分管校领导和校党委书记审批,中层副职由外事处报分管干部工作的校领导审批。

第十一条 除校领导、中层领导干部外,其他在职教职工和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出访任务,由本人填写申请表,由各学院(系)、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党政负责人进行审核(校部机关人员由所在单位的行政负责人及党支部或党总支负责人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外事处。在校研究生和在校本科生须分别先报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核签,博士后须先报人事处核签。

第十二条 各学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出访性质和任务,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审批通过后,由外事处下达任务批件或任务确认件。第十三条 出访团组在办理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审批时,由出访人员所在单位填写《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备案表》,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并在申请表中注明“XXX同志此次出国已于XXXX年XX月XX日报XXXX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因公临时赴港澳人员填写《因公临时赴港澳人员备案表》,因公临时赴台人员填写《因公临时赴台人员备案表》。

第四章 管理规范

第十四条 学校成立浙江大学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小组,由分管外事工作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外事处。工作小组负责对全校行政性公务出访任务进行统筹规划,对各单位有关具体出访计划进行审定。

第十五条 副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其他人事关系在我校的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规定》向外交部门申领因公护照、因公通行证,并持因公证照办理签证、签注。

第十六条 因公临时出访活动应严守纪律,厉行节约,讲求实效。应严守外事纪律,自觉维护国家形象;严格按照规定安排交通食宿,不得铺张浪费;严禁公款旅游,严禁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娱乐活动。第十七条 各学院(系)、各部门、各单位应严格控制因公出访经费,加强经费预决算管理。因公出访经费按有关规定纳入专项预算管理,不得超支,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核销与出访任务无关的开支。

第十八条 行政性出访团组应严格控制人员规模,每个团组总人数不得超过6人。严禁通过组织“团外团”或拆分团组、分别报批等方式安排无关人员随行。行政性出访团组原则上应在同一大洲选择出访国家,每次出访不得超过3个国家和地区(含经停国家和地区,不出机场的除外,下同),在外停留时间不超过10天(含离、抵我国国境当日,下同)。出访2国不超过8天,出访1国不超过5天,赴拉美、非洲国家航班衔接不便的团组,出访2国不超过9天,出访1国不超过6天。

第十九条 除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需要保密的事项和内容外,因公临时出访的组团单位和派出单位要事前通过内部网、公示栏等便于本单位人员知晓的方式如实公示有关团组和人员信息,公示期限原则上不少于5个工作日,内容包括团组全体人员的姓名、单位和职务,出访国家、任务、日程安排、往返航线,邀请函、邀请单位情况介绍,经费来源和预算等。出访请示中应注明公示情况。

第二十条 出访团组回国后1个月内,应在单位内公布行前公示内容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出访报告等内容,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实现资源共享。第二十一条 教职工完成出访任务回校后7天内应将因公护照或赴港澳通行证上交外事处统一保管。严禁同时持用因公和因私两种证照出国(境)。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二条 赴台湾的审批手续,按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外事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浙江大学关于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与管理工作的规定(2003年9月修订)》(浙大发外„2003‟25号)同时废止。

附件:

1.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备案表

2.因公临时赴港澳人员备案表

3.因公临时赴台人员备案表

抄送: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15年3月6日印发

下载关于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问题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保险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审批问题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