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
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
许可核准事项 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 许可核准对象
民办学校变更的举办者个人、团体和社会组织。许可核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四条。许可核准条件
经审批和年检合格的民办学校。变更的举办者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会民事行为能力;变更的举办者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许可核准数量 无数量限制
申请人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
1、举办者申请变更的报告;
2、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同意变更的批准文件;
3、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学校财务清算报告;
4、拟变更举办者个人或社会组织的材料:
⑴举办者的个人身份证、学历证及其复印件,举办者社会组织的法人资格证明文件及其复印件。
⑵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许可核准费用 不收费 许可时限 30个工作日
第二篇: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
七、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
(一)行政许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二)办理对象
朝阳区教委审批的民办学校
(三)办理时限: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
(四)办理机构: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
地址:朝阳区石佛营西里2号
邮编:100025 电话:85851057(中小学)
85851044(培训机构)
85851045(幼儿园)
(五)办理程序:
1、申请
2、受理
3、审查
4、决定
5、发证与送达
(六)举办者提交如下材料(提交材料均使用A4型纸并加盖公章,所需表格请到www.xiexiebang.com的下载中心下载)
1、行政许可申请表
2、原举办者提出的变更申请
3、原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单位举办者应提交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原件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或授权委托书及受委托人身份证;个人举办者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学校决策机构同意变更举办者的纪实(决策机构成员签字)
5、学校的财务清算报告
6、拟任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单位举办者应提交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原件及复印件。个人举办者应提交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举办者基本情况表。
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须提交经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批准书。
举办者以国有资产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规定,报对该国有资产负有监管职责的机构备案,并提交有关文件;(《条例》第七条全文)
联合出资举办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应提交经过公证的联合办学协议,并写明出资数额、方式和各自权利、义务,争议调解解决方式等。
6、原举办者与拟任举办者之间的变更协议。
7、变更后的学校章程(决策机构成员签字)。
8、《办学许可证》。
第三篇:民办学校(机构)举办者的变更办理指南
《民办学校(机构)举办者的变更》办理指南
一、事项名称
民办学校(机构)举办者的变更
二、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事项名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六)《四川省民办教育机构分类设置标准(试行)》
三、行政审批条件 无
四、申请材料
(一)举办者提出的变更学校举办者的申请。
(二)学校财务清算报告(学校应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办学期间资产、债权、债务、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全面清算)。
(三)在校学生安置方案(如果有在校学生,应该保证学生妥善安置,继续学习)。
(四)董事会(理事会)就上述申请的会议纪要。
(五)拟成立新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名单。
(六)新举办者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
(七)新举办者承诺书(明确在今后继续办学中是否愿意接受原举办者对学校、教师、学生所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八)《举办者(单位)基本情况登记表》并附单位合法身份证明(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社会团体的社会登记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行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
(九)《举办者(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并附举办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十)《成都市民办学校变更登记表》
五、申请表格
《成都市温江区民办学校办学变更登记表》、《举办者(个人)情况登记表》
六、行政审批程序 第一步:窗口申请:
申请人持申请材料向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局窗口提出申请,由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形式审查合格后受理(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后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后受理。逾期不告之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步:审查申请材料:
区教育局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变更的决定。第三步:窗口领证:
申请人到区政务中心教育局窗口领取许可证。
七、行政审批时限
法定时限:3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10个工作日。
八、收费标准及依据 不收费
九、行政审批年审或年检 不年检
十、事项类别 行政许可事项
十一、事项类型 承诺件
第四篇:关于民办学校变更举办者等事项的答复
关于民办学校变更举办者等事项的答复
自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颁发启用以来,一些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变更举办者或法定代表人、学校地址等事项,并向市民办教育协会询问变更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有关法规,并同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变更举办者
需提交以下材料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持审批机关核准变更文件到民政局办理变更登记。
1、由原举办者同新举办者共同写出书面变更申请;
2、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清算报告,由新举办者按规定做新的验资报告;
3、学校理事会同意变更举办者的决议(由于涉及修改
学校章程,须由原理事会2/3以上多数成员签字同意);
4、修改后的学校章程文本;
5、如理事会同时改组,还需提交改组后的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须由所有成员签字)。
二、变更法定代表人
需提交以下材料报审批机关备案后,到民政局办理变更登记。
1、学校理事会变更法定代表人的申请;
2、拟任法定代表人的有关证明文件;
3、修改后的章程(由于涉及修改学校章程,须由理事会2/3以上多数成员签字同意)。
三、变更学校地址
需提交以下材料报审批机关批准后,到民政局办理变更登记。
1、学校理事会变更学校地址的申请;
2、新办学场所三年期以上租赁合同及产权证明文件(复印件);
3、修改后的章程(由于涉及修改学校章程,须由理事会2/3以上多数成员签字同意)。
四、变更学校名称、层次、类别
需提交以下材料报审批机关批准后,到民政局办理变更登记。
1、校理事会变更名称、层次、类别的申请;
2、修改后的章程(由于涉及修改学校章程,须由理事会2/3以上多数成员签字同意)。
五、变更负责人(校长)
需提交以下材料报审批机关核准。
1、理事会变更学校校长的申请、由理事会2/3以上多数
成员签字同意的聘任校长决议;
2、新任校长身份证、最高学历证、教师资格证、职称证复印件;
3、如原任校长任期内被解聘,还需提交经理事会2/3以上组成人员签字同意的解聘决议。
以上变更事项经审批机关核准或备案后如需要换发办学许可证的,还应填写《山西省民办学校换发办学许可证登记表》、《太原市民办学校换发办学许可证备案表》。以上答复如与有关法规不一致,以有关法规为准。
太原市民办教育协会
2006年3月28日
第五篇:关于申请筹设,设立民办学校,举办者应当
关于申请筹设、设立民办学校,举办者应当 向审批机关提交文件材料、审批权限、收费标准
一、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二条 申请筹设民办学校,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二)举办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称、地址;
(三)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四)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联合举办教育机构的,还应当提交联合办学协议书。
二、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筹设批准书;(二)筹设情况报告;
(三)学校章程、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四)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五)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 民办学校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登记时,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办学许可证;
(三)拟任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四)学校章程。
第十四条 民办学校的章程应当规定下列主要事项:
(一)学校的名称、地址;
(二)办学宗旨、规模、层次、形式等;
(三)学校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
(四)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等;
(五)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六)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七)学校自行终止的事由;
(八)章程修改程序。
第十五条 民办学校只能使用一个名称。
民办学校的名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学校设置和配备:
办学办园要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实施条例》等执行。应按《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小学管理规程》的要求设置和《中小学仪器设备》、《福建省幼儿园(班)教玩具基本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四、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审批权限: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 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幼儿、小学、初中的申请由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高中、职高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五、受理: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三条 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筹设民办学校的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同意筹设的,发给筹设批准书。不同意筹设的,应当说明理由。筹设期不得超过三年。超过三年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其中申请正式设立民办高等学校的,审批机关也可以自受理之日起六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送达申请人。
六、审批程序:
1、向区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并领取统一印制的相关表格。
2、按规定准备好所有材料,包括消防部门,有办食堂的,食堂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食堂有卫生许可证等送区教育局审核。
3、区教育局在收到举办者按规定提供的所有材料之后,作实地查看,认为符合或基本符合办学条件的,可同意筹建。
4、经过筹建,教育局复核,组织专业人员评估,领导审批后:
(1)符合上述办学条件的,区教育局下文批准开办,并予以登记、注册,发给《办学许可证》。
(2)不符合办学条件的不予批准。
(3)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办妥审批手续。
5、申请办学者在收到《办学许可证》后,依法到有关部门办好法人登记证(民政局),卫生许可证(卫生局),收费许可证(物价局),刻制公章等,方可向社会招生,并亮证收费。
6、凡是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举办民办学校。
7、在区教育局登记注册过的幼儿园,更换主办单位或举办人、更换校长、更改名称、搬迁校址、改变办学性质和形式及停办等,须报区教育局批准。
七、举办教育机构收费管理:
1、义务教育阶段
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其收费管理实行政府定价的管理形式,其收费标准由教育机构提出,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由物价、财政部门按照分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民办学校举办的小学、初中,其收费项目明确为学费、代办费,有寄宿制的学校可以向入住学生收取住宿费。
代办费标准必须遵循“按实发生、据实收取、不得盈利、及时结算”的原则。代办费只能对实际发生该项开支的学生个人收取,必须严格按照代办项目的开支范围,学校其他费用不得在代办费中列支。
对有寄宿制的学校,住宿费标准按实际成本制定。
民办举办的小学学费具体标准由县级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制定;中学学费标准由设区市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制定。小学、中学的代办费、住宿费的具体标准按分级管理权限,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由当地物价、财政部门核定。个别学校因特殊原因,需突破省定最高收费限额的,应由各设区的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审核后,报省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审批。
2、非义务教育阶段
民办学校举办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前教育(指托儿所、幼儿园)、高中、中等(含技工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其收费管理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形式。由教育机构按照生均培养成本和办学实际自主制定。
学前教育的收费项目明确为管理费、杂支费和保教费;高中、中等和高等教育收费项目明确为学费、住宿费、代办费。代办费的具体项目可由教育机构
自主确定,但必须遵循按实发生、按实收费、不得盈利、及时结算的原则,向实际发生代办项目开支的学生个人收取。
民办学校举办学校自主确定的收费标准(包括学前的管理费、杂支费、保教费和高中、中等、高等学校的学费、住宿费、代办费,下同)必须执行报备和公示制度。
(1)报备制定。民办教育机构自主确定的收费标准必须按分级管理权限报当地物价、财政和教育(技工学校同时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部门备案,并向当地物价部门申(收费许可证),高等学校还必须报省物价、财政和教育(技工学校同时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部门备案。各民办教育机构报备并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发(收费许可证)确认的各项收费标准,即为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合法收费。
(2)社会公示制度。民办教育机构报备并在(收费许可证)上确认的各项收费标准必须在招生简章和以通知书上标明或其它方式向社会公布。
除已报备并公示的收费外,对入学后的学生不得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3、民办学校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实施收费,必须严格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规定,收费只能按学年或学期收取,不得跨学年预收。
附注:具体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309号)、《闽价[2006]费154号》文件、《福建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细则》执行,以现行的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
漳州市龙文区教育局
二○○七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