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设计

2023-0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牧童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仍然是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文,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到的关于“人无完人,需要向别人虚心学习”的故事3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

识字: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绳—蝇、渐—惭、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夸赞、称赞、赞扬、和蔼、惭愧观赏、沉思、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5)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都写得瘦长一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如果要想把课文读好,首先要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

2、同学们读得很投入,相信一定能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老师想听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3、指名请同学朗读

4、说说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师边引导学生发言边作板书:画家:著名、虚心、牧童:会观察、说真话、引导学生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了不起。并作板书。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请你带着读画家与牧童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讲一讲“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如:

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五、作业

把《画家和牧童》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画家:著名、虚心

了不起!

牧童:会观察、说真话

牧童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的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2个形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为画家的谦虚、牧童的直率作铺垫、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2个形近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启思、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给“嵩”字正音、

3、了解戴嵩吗 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画家“二字写得那么大、”牧童“却写得这么小、谁来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真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让我们赶快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带着自学要求读、——课件点击

二、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给课文标上自然小节数、

3、想一想:课文介绍了怎样的一名画家和怎样的一名牧童

4、检查字词过关、

看着大家自学得那么认真、老师真高兴、老师还想问问大家、这些词你都认识了吗 如果还有不会读的、赶紧到课文里再找一找、

——先带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三、自主探究、深入研读、

现在你能说说、这是个怎样的画家了吗 ——出示课件、请你用课文里的句子来介绍戴嵩、

1、你再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课文描写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哪句话告诉你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了什么 ——说明戴嵩画的画非常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你是从哪个词里感觉到的——”一 …… 就 ……“ 请你再读一遍、那你还能用他说一句话吗 ”、用“一……就……”说话练习、点击课件还有描写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吗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就是说: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谁来读一读有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小朋友、大价钱是什么意思重读大价钱——你的朗读告诉我、你觉得花大价钱买很值是吗

重读争——争什么呀、哦 恐怕买不到、每个人的.体验不一样、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式、试一试、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3)你们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绘画技艺精湛或很会画画的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说明了什么 ——戴嵩画得很快、

演示:浓墨涂抹的大手笔、轻笔细描地轮廓勾画、(指导朗读)

师: 是啊、戴嵩就是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相传有一回、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浓墨涂抹、一会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据说戴嵩特别喜欢画牛、他画的牛呀跟真的一样、怪不的当时围观的人看了都 ——(学生肯定会接上)纷纷夸赞、

牧童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及说明】

1、复习歌曲:《我们的田野》

2、欣赏:《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描写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时的喜悦景象。欣赏本曲是本课时的重点。

【教学目的要求】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形象作用,激发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 ,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

【教学方法】

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欣赏教学则是听觉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自然感受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另外,为上课时更好地利用时间,教师课前可用空白磁带把本曲连录3—4遍。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口琴、小黑板、图画。

【课的类型】欣赏课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本堂课我选择用之前学习过的'歌曲《牧童》进行导入,引导同学们演唱歌曲牧童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

2、新课教学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钢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我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再听一遍乐曲)

(六)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我对本课的教学情况和的学习情况及课堂纪律等作个简短的小结,表扬上课表现突出的同学,鼓励上课发言不够大胆的同学,激励同学们课后多听一些音乐,多看电视文艺节目,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爱好习惯,努力提高欣赏的水平。

牧童教学设计4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戴嵩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文章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另外,对于戴嵩和我国一些著名的画家,学生知道的很少,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我国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4、参加“智慧乐园”: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

注:字音——惭can愧、蔼ai

扩词——批、驱、蝇

动作表情识字——惭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抹、戴、翘、拱

联系生活识字——中百平价商场、连山购物中心、墨水瓶。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5、写字:抹、挤、拱、批评、决

(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

(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说他画错了。

二、读文品悟: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

[通过牧童和围观人态度的对比,在多种朗读中感受文本,体会出牧童的实事求是和戴嵩的谦虚。]

5、深入思考:

(1)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2)课题这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

律动: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

[写话训练在低年级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削减了写话的难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四、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五、总结建议: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文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延伸,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受。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自主探究求发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两位新朋友”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识字中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注意联系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猜猜找找、参加智慧乐园”等活动,充分激发孩子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在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对比感悟促深化。

上这节课的初衷缘于读文时的一种感动,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价值取向上我稍稍倾向了后者。

之一:一大一小书写课题,突出大画家和小牧童,后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又重新书写课题,让学生感悟到牧童虽小但精神可佳,教师有在学生的建议下改写课题。

之二:我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空白处,使学生在对比评价中更深体会到牧童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多么难能可贵!

之三:在结课时我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并建议他们可以上网继续查找相关资料、这样,把学习的领域拓宽到课外,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

3、自由写话扬个性。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认写分开。崔峦先生多次强调:到了二年级应该强化写的训练。本节课我用大量时间进行了写字和写话训练。写字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字的构字规律和间架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展示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写话训练我主要展示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尤其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给画配话。但是低年级写话训练要求不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为向中年级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牧童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13个生字,会写“抹、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画家的虚心和牧童的细心。

学时重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画家的虚心和牧童的细心。

学时难点

体会画家的虚心和牧童的细心。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画家与牧童

一、赏画入情,揭示课题

1、师引:小朋友,在我国有许多因画动物而著名的画家。你们瞧(点击课件主页按钮:欣赏导入)展示三位大师的作品:(出示课件3)徐悲鸿先生笔下的马俊朗英姿,(出示课件4)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栩栩如生,(出示课件5)李苦禅大师笔下的鹰神态各异。(出示课件6,定格斗牛图)这幅斗牛图,画家传神生动地绘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被视为传世画牛佳作。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画家戴嵩。

2、(点击课件出示名字)读准画家的名字。不过说起这副斗牛图,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想学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画家和牧童》。

3、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二、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准词。

(1)(出示课件7)带拼音的词语:

jǐ qiào ɡòu ǎi jià pínɡ cán kùi

挤进来翘起来购买和蔼价钱批评惭愧

qū mò mǒ zàn ɡǒnɡ

驱赶牛蝇沉思片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连连拱手

A、自由读。

B、小老师领读。指导读准后鼻音“评”,“批评”“价钱”轻声;“惭”和“赞”是平舌音。

C、齐读。

(2)(出示课件8)去拼音读词。

3、认准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齐读字卡

4、读通文。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①仔细倾听,这些同学是否把音读准了;②想想:读了课文,你觉得戴嵩是一个怎样的画家,牧童怎样?

(2)交流反馈。难读的地方重点指导。

(3)初读课文,戴嵩和牧童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随机在画家和牧童两个词边上板书重点的词语。(如:水平高、了不起、著名、勇敢等)

三、品读1-4自然段,体会画家高超技艺

1、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呢?读课文的1-4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圈圈关键的词。(出示课件9)

2、同桌交流,说体会。

3、集体交流。生读句子,说体会。师随机出示相关句子,并进行点拨。(按返回键,课件返回幻灯9)

句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点击课件中该句话后的按钮,进入课件10)

A、一……就……,可以看出什么?(非常有名,画得好)读出感受

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意思是——(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

C、争着花大价钱,说明——(戴嵩的画画得好)

D、(出示课件11)通过朗读来夸夸戴嵩。(按返回键,课件返回课件9)

句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点击该句话后的按钮,进入课件12)

A、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体会戴嵩作画动作快、娴熟,并指导读出熟练的感觉。(点击课件,“一会儿”变红)

B、学课文,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点击课件,出示句式)

C、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点击课件,“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变蓝色)

①请班里画国画的同学说说怎么样是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②(点击课件,出示荷花图)这幅图中哪些地方是浓墨涂抹,哪些地方是轻笔细描?

生指出“浓墨涂抹”的地方,(点击课件出示词)指导读好该词;生指出“轻笔细描”的地方,(点击课件出示词)指导读好该词。

③通过男女生对比读、齐读等方式读好这两个词,把不同的感觉读出来。

④(点击课件)放到句子中再读,感受戴嵩作画的本领高。(按返回键,返回课件9)

句3: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点击该句话后的按钮,进入课件17)

A、抓关键词,读懂文字里的意思,感悟人物的了不起。

①哪些词中体会出戴嵩的画画得好?说理由。(“像、活、绝妙之作、神笔”等)(点击课件,重点词变红)

②请你来夸赞夸赞。(指名读)

B、借助想像,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读出个性。

①如果你是商人或者教书先生,你当时会怎么样称赞。想想商人或者教书先生夸赞时的动作、表情,选择一位试着读一读。(点击课件,在称赞和赞扬前加上括号)

②指名说,并将相关词语补充进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③带上自己的体会,男女生分角色读

C、身临其境,拓展说话。

①如果你也是围观中的一人,你会怎么夸呢?学着课文的样子夸夸看。指名夸。

②补充词语,辅助学生学会夸赞,夸得生动。(点击课件出示:栩栩如生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活灵活现神来之笔)(指名夸、同桌互夸)

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夸,这就是——纷纷夸赞(点击课件,“纷纷夸赞”变红)

D、抓近义词,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积累语言。

①再来读读这三句话,这里有几个近义词朋友呢?是谁呢?(点击课件,“称赞、赞扬、夸赞”三个词变蓝色)

②还能找出课文以外的吗?赞美、表扬、夸奖

③都是表示表扬的词,为什么课文要用三个不一样的词来表达?

④是呀,我们读起来不重复,更生动了,以后小朋友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学作者用不同的词表达一个意思,把文章写生动。

⑤齐读句子,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用词的绝妙。(按返回键,课件返回课件9)

4、小结存疑。

①齐读1—4自然段。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②小结:是呀,戴嵩不但画画熟练,而且他的画受到了大家的夸赞,可见他画画的水平——,真不愧为是一位了不起的——。他的了不起还表现在哪里?下节课再学。(按返回键,回课件主页)

四、学习写字。

1、(出示课件21:学写生字,出示生字)“商、价钱、购、抹、决”读一读,组个词。

2、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写好“商”(屏幕出示:商)

A、编字谜帮助识记:八个人,八张口,凑在一起商量事情。

B、师范写。

4、生写生字。

【板书】

画家水平高?和牧童

牧童教学设计6

《画家和牧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一个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的讲述,深深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的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决定不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朗读语句,加深体会。

指导朗读时,通过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采取激励读、评价读、对比读、创造表演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使学生自悟自得。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思考、交流和讨论。学生在体会主人公优秀品质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不同的语气。感受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谈话导课

首先我在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时,特意把“画家”写的稍大,“牧童”写的较小,接着请学生说一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答案不唯一,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形象的出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理解画家和牧童身上的优秀品质埋下伏笔。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时,给学生明确的目标,把课文读正确了,在读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这样给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生字难关。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活动二:初读感悟,识记生字

我设计了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齐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游戏识字等多个环节。

低年级识字任务比较重,我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使识字任务分散开,逐步加深难度,多种形式巩固,这样不断的复现,生字就很容易扎实的掌握了。

在游戏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说说自己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把自己识字的方法与大家分享。通过交流,有着不同积累的学生可以提供不同的方法,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又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到广阔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三:写字指导。

让学生观察字型、提出书写建议、教师指导书写等环节。我没有面面俱到的进行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写字的规律,这样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也从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我的范写又给了他们一个规范。

活动四:整体理解课文。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全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要与大家探讨的'。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才能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交流我可以从学情出发,顺学而导,利用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同时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出示了三个句子:“有钱的人还钱购买。”“有钱的人还花大价钱购买。”“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读,读中体会,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有声的朗读。

在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时,我问学生“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画技的高超呢?”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找找答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合作中解疑与朗读训练有机结合。

在这三段的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采用不同策略进行教学:(1)、借助表演,引导观察,说话,在感知“沉思片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加深体会。(2)、展开想象,在具体情景中理解“纷纷夸赞”,词句教学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最后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时,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和采访读的形式。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师生互动的引读,让学生感悟人物的品质。

活动五: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读有所想,读有所感,读到深情之处,必有真情的体验,学生学完课文后会有很多的话想要表白,为使学生将朗读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升华为内在的情感,受到生活的启迪和教育,我为学生创设一个敞开心扉、吐露心声的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你想用自己的话来夸夸谁?”“假如你在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事,比如爸爸、妈妈或老师犯了错误,你怎样做呢?”这样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表达各自朗读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将课上所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课后思考:

上完这节课,我的最大感悟是:

1、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我在教学设计中以重点词句为“抓手”以朗读训练为“桥梁”,借助课件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练读、演读、悟读,进而体会故事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沉思片刻”的精彩演读,“纷纷夸赞”的情境创设都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习重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的特点。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语言,虽然他们的话还有些幼稚,但不缺乏想象和创造,那是他们的童心童言,是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感悟。

但是还有几点需要思考的地方:

1、没有把汉字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学生内在的潜能是无限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可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或许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效率会更快。学习一旦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从识字的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所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而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要与大家探讨的,学生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没有价值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把问题过度到课文的学习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牧童教学设计7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二、说教法:

读中品,品中读

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条重要途径是指导精读。

对于关键词句,要赏析,要学会咬文嚼字,不能一目十行或囫囵吞枣似的阅读。课文中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这里的“一……就……” 就值得品味,去掉这两个字念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自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会在仔细比较、反复吟诵中有所感悟。还有“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这句,先突破两个重点词“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请学生结合绘画经验上黑板演示,是很直观和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在理解了这两个词之后,再抓住“一会儿……一会儿……”完整、连贯地体会这句话,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应该会更鲜活。我认为,学生只有深刻地体会了课文,才会深刻地朗读课文;否则,朗读只会是浮在表面和流于形式的。

在学生第一课时学习,了解大意之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戴嵩是个什么样的画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著名”。

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人,哪些语句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练习说话。与此同时,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是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将搜集的信息加以概括和提炼,同时又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身上谈开去,不受拘束和限制。学生这时你一言、我一语的感受,由浅入深的评价,都是积极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当牧童说戴嵩的画画错了,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我请学生看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插图,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图中哪位是大画家戴嵩吗?”学生无不兴奋,我让他们指出来,又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表现得更踊跃,有的说从站的位置判断出来的,有的说从脸上的表情看出来的,闪现的是不同的智慧。戴嵩的话蕴含的信息很多,我于是发问:“们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分别抠住“小兄弟”“很愿意”“请你”谈体会,真真切切的感受使他们的阅读有了相当的深度。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四、说教学流程:

一、巩固识词 写字

齐读词语

书写“钱”字

二、整体感知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课文《画家和牧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自悟 品读课文1—4自然段

1、师: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板书“著名”)你们知道什么是著名吗?

师:从哪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著名得画家呢?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位著名画家的句子。

2、画好的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汇报A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就是关联词“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汇报B句“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汇报C句”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画家的技术多高超呀!谁还愿意读?

4、说话练习,理解“纷纷夸赞”一词

师:上文说“纷纷夸赞”啊,老师怎么就听见教书先生和商人两个人在夸赞呀?你还能想象出有其他人会怎样夸赞吗?

四、图文结合,品读课文5、6段1、师:就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谁还愿意读牧童的话?

师:你想想,他们会在想什么呢?

2、面对小牧童的批评,其他人都惊呆了,而大画家戴嵩是怎样做的呢?

互评,读出和蔼的语气。

师:你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人们都在想“哪错了呢?”大画家戴嵩也急于知道哪错了,你们知道吗?

4、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5、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6、这时,戴嵩听了小牧童的话,他怎么说,怎么做呢?

7、这么著名的大画家却这么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多么令人敬佩呀!(板书“虚心”)你想对大画家说些什么吗?

五、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正是这著名的画家接受了小牧童的批评,最后他才画出了真正的《斗牛图》。

2、这位虚心的画家戴嵩以画牛为擅长,请同学们欣赏他的《三牛图》、《归牧图》。

3、小结:同学们,有句话说的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这样一位谦虚、知错就改的画家戴嵩。无论是戴嵩的虚心、还是小牧童面对大人物直言不讳的勇敢,都是我们做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老师希望大家学完这篇课文能够有所收获。

牧童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第一段音乐学生做律动,第二段音乐学生加上奥尔夫的节奏乐器拍击)。

二、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来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它那风情万种、绚丽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欢碧波万顷的大海……

生2:我喜欢清晨的蓬勃红日……

生3:我喜欢美丽的黄昏……

师:假如你现在身临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画笔,把美丽的黄昏画出来。

师: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欢田野的景色,因为它的绿、它的黄、它的静……

师:田野是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奔向田野吧!

学生随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唤》(在演唱中,学生加上跺脚、拍手、捻指等喜欢的动作)。

师:你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好吗?

生:好!鼓掌……

师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在奔向田野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景色?(这时教师将一幅牧童骑在牛背吹笛子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时,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的景色。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写的一首古诗《清明》。

师:你能背诵一下吗?

生:能(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生:老师,我还想到了袁枚的《所见》 。

师:你真聪明,你能为我们再背诵一下《所见》吗? (学生朗诵,其余同学会背诵的可以同时背诵)

师:你背诵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诗意?

生:能(学生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三、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

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跳跃,是一首带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学习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师用黄色标记的节奏。

学生先练习切分节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

2.学习歌曲旋律。

师:首先来学习高声部的旋律(教师指导学生唱高声部的旋律,特别提示要唱准1 3 2 及1—[插高音1]音高)。

学习低声部。

牧童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能够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 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

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三遍,要求读准字音。

2、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

3全班有感情朗读。

4、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欣赏美丽原野:

小黑板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1、指名朗读。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原野?从那里看出来的?

3、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男女生分别读)

(二)倾听悠扬笛声:

1、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3、录音机播放悠扬的笛音。

4、多么悠扬的笛声,是谁在吹呢?(小黑板出示第二句)

5、指名朗读,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

6、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三)拓展数字诗歌:

1、齐读前两句诗,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

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

(四)体会自由生活:

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2、小黑板出示后两句古诗

3、轻声朗读诗句,想一想: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4、牧童忙碌了一天,到黄昏的时候,终于可以歇歇了,他吃得饱饱的,要干什么呢?(睡觉)怎么睡呢?

5、如此轻松自在的牧童,你能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6、如此自在的牧童在月光下,美美的躺在原野上,他想做些什么呢?

(五)想象美丽画卷:

1、闭上眼睛,听录音朗读古诗,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学生自由交流)

(六)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1、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呢?

2、出示吕岩小传,指名朗读。

3、结合吕岩的介绍,你能知道原因吗?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牧童》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原野生活的乐趣,我们认识了这位天真烂漫的牧童,欣赏了他美妙的曲子。现在,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诗,再次感受山村迷人的`暮色,感受古代孩子天真烂漫,自由自在。

六、课外拓展

1. 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

2、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抄在积累本上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这是27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牧童》,它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快乐的生活,文字浅显,用意很深。

关于这首古诗的教学我让学生通过品词、品句、想象画面来深入理解古诗,这种方法既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就淡化了诗意,通过品析诗句,反复诵读,去感悟诗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了解诗句大意。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及想象感受牧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这节课一方面是读古诗,从整体上感知古诗内容,二是通过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整节课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孩子的天真烂漫和自由自的童年生活。

牧童教学设计10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戴、价”等13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拱手、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绝妙之作”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测读掌握新的生字。

(2)通过自由泛读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3)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儿童的细心与勇敢,感受画家的虚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2新设计

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3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4.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位新朋友给大家,他们是谁呢?(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画家写得特别大,牧童写得特别小)

2、从老师的板书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猜猜老师为什么这么写?

3、引:一位是人人敬仰的大画家,一位是不知名的小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好奇心和老师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收获。

活动2【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打开书95页,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起劲,读的这么认真,连词语宝宝都忍不住想认识你们,你们愿意和他们打个招呼吗?

2、课件出示字词,检查认读情况:(生字带拼音)

(1)、自由读字词。

(2)、指名读。

(3)、谁愿意当小老师,提醒一下大家在读和记这些字和词时应注意些什么?

(4)、摘去拼音还会读吗?试试

(5)、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识了那么多新的词语朋友,相信你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了,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家和牧童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活动3【讲授】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一个大画家的画,居然被一个牧童批评,是不是他徒有虚名,其实画画得根本就不好呢?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读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再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导语:但是这么有名的画家,还是被牧童批评了。不过,牧童批评的不是画家的画画得不好,而是画错了。那么,戴嵩画错的是一幅什么画呢?(生:斗牛图)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笔勾画出描写戴嵩作画的句子。

2、师:谁勾出来了?指名答

3、课件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1)读红颜色的两个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 2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仔细观察,然后说说画中哪些地方是“浓墨涂抹”,哪些地方是“轻笔细描”。师:画家在画用了浓重的笔墨加以涂抹,这种方法就是?(浓墨涂抹)在画()是则用细笔轻轻勾勒,这种方法就是?(轻笔细描)

(3)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到了什么?(戴嵩作画的速度快,技术娴熟)

(4)再读,让我们再次感受画家高超的绘画水平。

4、短短的时间里,就创作出了一幅画,戴嵩不愧是唐朝著名的画家。那么,此时围观的人是怎么夸戴嵩的?(小声读文3、4自然段,在文中找出来,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准。)

5、你听到了哪些夸赞声?师引导理解“绝妙之作”:独一无二的,在商人眼里这是最美的画,没有比这更好更像的了。

6、指名读商人的话。

7、齐读:想象自己就是商人,一起称赞一下戴嵩。可以加上自己的神态、动作,再夸夸。(体会读书就是要声色并茂,还可适当加上动作。)你们称赞戴嵩画得好,老师称赞你们读得好。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不仅要读在嘴上,还要读在脸上,更要读在心里:边读边想着自己就是书中的人物。

8、谁带着这样的方法来读读教书先生说的话?(生读,师评:孩子,你已经学会读书了。)

9、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称赞吗?(不是,还有很多人。也许有哪些人?如农民、画友、做官的、过路人、学生等)

10、这么多人,你也夸,我也夸,他也夸,这就是课文中说的“纷纷夸赞”。

(三)、学习五、六自然段

导语:可是,就在人们的一片夸赞声中,出现了一个像炸雷一样的声音,是谁的声音?

1、人们听到牧童的声音是害怕吗?那是什么感觉?

师:听到牧童这炸雷样的喊声,在场的人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形?课件出示插图,请你仔细看看图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指名:有的瞪圆了眼睛,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伸长了脖子。)

2、围观的人听了,会想些什么呢?商人听了会怎么想?教书先生会怎么想?其他人呢?

3、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是牧童,你敢出来说吗?你会担心什么?师:然而我们的小牧童并没有细想,他只是认为错了就是错了,站在人群外的他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从这儿你觉得牧童是怎样的一个人?(勇敢,敢于说实话)

3、现在我们就是敢于说实话的'牧童,让我们勇敢地喊出来吧!

假如你就是这个受人尊崇的堂堂大画家,在那么多人面前,公然地被一个小牧童指出错误,你会生气吗?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然而,戴嵩是怎么做的呢?你们觉得这画中谁是戴嵩?为什么?

(1)同桌分角色朗读戴嵩和牧童的话。

(2)读戴嵩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

(3)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共评)

(4)你们觉得牧童说的话可信吗?说说你的看法。

活动4【活动】四、感悟品质,回归主题

1、这时戴嵩又是怎么做的?(齐读第六自然段)

2、大家能做一做“拱手”这个动作吗?(注意是左手包右手)

3、你认为“拱手”这个动作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4、再次朗读第六自然段,读出戴嵩的感激之情。

5、虚心的戴嵩听取了牧童的意见后,经常去仔细观察牛的各种神态,向放牛娃了解牛的生活习性。春、夏、秋、冬四季,戴嵩总是常常出没在放牛的地方,他仿佛不怕冷,也不怕热。戴嵩画牛,越画越好了。后来再次画了《斗牛图》,这幅图画得更逼真,更栩栩如生了,成了百世流芳的名画。课件出示斗牛图

6、师:看看,这样有名的画家愿意接受一个小小牧童的批评,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认?(虚心)我们的小牧童也不差啊,其他人都没发现的错误他发现了,这真是一个(细心)的小牧童啊!他们一个敢于指出错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们学习!

7、我们再来看课题,你觉得老师把牧童写这样小合适吗?(看人不能只看人的年龄,外表,地位,更重要的是看人的品质。)所以,老师要改板书了。(把牧童写得和画家一样大)

8、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课文里的人物说什么呢?课件出示:

我想对戴嵩说:

我想对牧童说:

我想对围观的人说:

除了课文里的人物,你还想对谁说?

牧童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拱手、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文字感受画家戴嵩技艺的高超。

4、学习牧童敢于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敢于提意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课文的人物

1.初步了解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画家戴嵩和牧童)

2.认读“嵩”。

二.激趣“读准音、认清形、理解意、读通文”

1.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准字词音。

2.开展名为“闪电反应”的游戏,认清“惭愧”、“和蔼”、“拱手”、等词的字形,理解其字义。

3.读通全文。

三.走近戴嵩,理解“著名”

(一)从“众人眼中”,了解戴嵩的著名。

1. 朋友之所以请戴嵩作画,是因为(引出板书:著名)。

2.读第一自然段。

3.用第一自然段中的词句,来说说下面这句话。

课件出示:因为 ,所以朋友请他作画。

4. 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朋友请戴嵩作画的原因。 (课件同上)

5.师小结:其实刚才,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读懂了第一自然段的这3句话

(课件:第一自然段)都在讲同一个意思(指板书:戴嵩是著名的画家)

6.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从“现场作画”感受戴嵩的著名。

1.欣赏《斗牛图》。

2.品读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1)这么形象的《斗牛图》,戴嵩是怎么画的呢?在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到那句话,划出来。

(2)指导读“一会儿”、“很快”感悟戴嵩作画动作娴熟。

(3)边读边演,—— “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再次感悟戴嵩作画动作娴熟。

(三)从“他人夸奖”体会戴嵩的著名。

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斗牛图》画成后,得到许多人的夸奖。

2.初读商人和教书先生对戴嵩的夸奖,找出共同之处(用重复的语言夸奖)

3.对比理解“绝妙之作”与“请他作画”中两个“作”的不同意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4.理解何为“神笔”。

5.指导学生运用神态、动作、语气更好地体现商人和教书先生对戴嵩的夸奖。

四.研读言行,感悟人品

1.在人们都在夸奖戴嵩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引出牧童所言:画错啦)

2. 这是一个声音,这是一个牧童的声音,这是一个牧童好像(生读:炸雷一样的声音)。

3. 这不过是一个小牧童,声音再大也不会像炸雷。可这为什么说他的声音像“炸雷”?

4. 指导读:是呀,这是炸雷一样的声音(生读:画错啦,画错啦)。这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批评的声音(生读:画错啦,画错啦)。

5. 在夸奖和批评之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五.总结

1.牧童虽小,却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这真是勇气可嘉呀!(板书:小 大)

2.那么,听到牧童这样与众不同的声音,围观的人,还有画家戴嵩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往下学。

六.练习

1.最后,我们来一个口头练习。刚才同学们都发现,商人、教书先生还有牧童都用重复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现在,我们也用重复的话来表达说话人的心情。我们先试着说一说。

(创设情境练习说)

2. 瞧,咱们用反复的话语就把人物的心情表达的更充分了。回去后,就写一两句这样的句子,这就是郑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牧童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 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更好的学习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元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介绍斯洛伐克,观看图片欣赏斯洛伐克。

三、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学习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学习演唱

5、运用双响筒、三角铁打旋律

双响筒: X X ▏X X ▏

三角铁:X? ▏X? ▏

6、两人双响筒,两人三角铁击打旋律,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牧童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如“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绝妙之作”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仿照课文练习“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与牧童的敢于直言、挑战权威。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由画入手,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画,看完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欣赏名家擅长的画)交流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家戴嵩在画画时发生的一件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戴”这个字不仅可以作为姓,还当动词用,如:戴眼镜,戴红领巾,戴帽子。在字典中戴是这样解释的(出示字典解释)当我们不知道字的意思是要学会请教字典这个贴身的小老师。

3、我们还学过这个“带”,这个带在用作动词时很容易和今天学的这个字混淆,这个带可以是:带电脑,带书包,带雨伞。同样都是动词,这个带在字典中的意思是……

4、选词填空,看看掌握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几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想想戴嵩是一个怎样的画家。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理解

三、由画入手,感受著名

1、从哪里看出戴嵩非常著名?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抓住“一……就……,没有不,争着,大价钱”等词语体会著名。练习用“一……就……”说句子。

2、既然是个著名的画家,画画就一定非常好,下面我们欣赏戴嵩的一幅画《斗牛图》。学习“斗”多音字。

3、你知道这幅画是怎样画的吗?指名读第二段中描写画画过程的句子。“一会儿……一会儿……”练习造句。这里还提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法,是什么呢?“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在图上指出什么是浓墨涂抹,什么是轻笔细描。

4、这幅画一画成,有些人忍不住要夸夸了,出示商人说的话,指导朗读。你平时有没有称赞过别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5、学习“商”,观察汉字的演变规律学写“商”字。渗透商字的.趣味故事,观察汉字书写,教师范写,学生练习,评价交流。

6、了解了商人的特点,我们再来读读商人称赞戴嵩的话。教书先生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教书先生的话,指名读。你想不想夸夸这幅画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词,谁能试着用上这些好词来夸夸戴嵩的画。(出示词语,练习说话)

7、像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称赞,就叫做“纷纷夸赞”,大家看这三个词,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是近义词,我们祖国的汉字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我们来来读读这三个词。

四、感受特点

1、就在大家纷纷夸赞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炸雷一样的声音,“画错啦,画错啦!”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请快速读一遍第五自然段然后同桌两个分角色读读画家和牧童的话。你同意牧童的观点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2、下面我们就去真正的斗牛场上看看两牛相斗的情形(出示图片)

3、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学习“惭愧”,指的是心里活动,所以是竖心旁。一个大画家竟然感谢小牧童,看得出戴嵩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家?(虚心的)“拱手”这个动作其实是一个礼节。(简介拱手礼)让我们一起学学戴嵩说说这句话吧!

五、巩固作业

1、《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真可谓是

唐朝有位大画家,

名叫戴嵩人称赞。

涂抹细描画技高,

人们争相来抢购。

画得斗牛尾巴翘,

惹得牧童来批评。

戴嵩听后很惭愧,

连连拱手谢牧童。

牧童勇敢了不起,

戴嵩虚心人佩服!

2、真是因为这件事,戴嵩又重新观察了两牛相斗的情形,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课下用上我们本节课积累的词语,再来夸夸戴嵩的这幅话画。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著名勇敢

虚心

牧童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 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2. 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听辨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背景。

2. 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乐曲的名字源于我国的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典型带再现的三段式。

A段4/4拍,速度徐缓、悠扬,犹如一幅水墨画。旋律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用钢琴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让听众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B段转为2/4拍,活泼欢快,具有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段再现第一主题,这一乐段采用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调更加的流畅。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牧牛图》水墨画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小牧童正在放牛……

二、欣赏乐曲

1. 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教师:有一首乐曲就表现了这幅图画上的情景。

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聆听后回答。

2. 听辨乐段。

教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再次聆听乐曲,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教师指导:听辨以后请学生说出是怎么分成三个乐段的'。

听辨乐段,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

3. 分乐段欣赏乐曲。

(1)第一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一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进行记忆。

⑤ 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乐段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

(2)第二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学生自由回答。

③ 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二乐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

⑤ 学生自己总结第二乐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

(3)第三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

② 提问:这一乐段与前面的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与第一乐段相似,但节奏有变化,节奏紧凑了。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

(4)教师分别弹奏书上谱例,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教师提示:提示学生三个谱例的节拍不同。

4. 完整的欣赏乐曲。(《牧童短笛》动画)

教师提示: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到A和A’的时候,跟随音乐旋律用手划4/4拍指挥图式。

三、介绍乐曲背景

1. 贺绿汀简介。

2. 介绍乐曲背景。

四、知识拓展

教师:这首钢琴独奏曲由于受到众多音乐家的喜爱,被改编成了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我们来听一听。(播放长笛演奏《牧童短笛》音频)

教师:贺绿汀一生创作了许多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还有《游击队歌》。播放《游击队歌》音频。再欣赏一首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森吉德玛》。播放《森吉德玛》音频。

五、课堂小结

“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音乐家为我们表现了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的小牧童啊!

牧童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等词语的意思,会写“抹、挤、拱”三个形近字。

2、能理解“称赞、赞扬、夸赞”三个意思相近的词;

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感受画家的著名。

学习重点:

1、能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2、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画家的著名。

学习过程:

欣赏戴嵩的画。今天老师给大家一幅《斗牛图》,

这就是一幅有名的《斗牛图》,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大画家戴嵩,这幅《斗牛图》被视为绝世佳作,珍藏在中国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故事呢。

一、揭示课题

一起读课题21、《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sōnɡ cán kuì

戴嵩 惭 愧

mò mǒ pī ɡǒnɡ

浓墨涂抹 批评 拱手

ɡòu qiào qū

购买 翘起来 驱赶

yínɡ ǎi jià

牛蝇 和蔼 价钱

三 、自由读读1-4段。

研读第一自然段。

戴嵩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他的“著名”?

PPT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什么样的画家才叫“著名”? 这节课,我们先去感受这个画家的著名。

PPT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你注意到了“一……就……”。)

指名读读。 齐读句子。

PPT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没有不点头称赞”是点头称赞还是不点头称赞呢?还可以怎么说?(都)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就……”的句式说说。

PPT看画的人一 ,就 。

有钱的人一 ,就 。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戴嵩可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板书:著名)

研读第二自然段

他画得这么好,他究竟怎么画的,你们想看看吗?一边读一边画出戴嵩画画的句子。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一会儿……一会儿”(画画速度多快啊!)

“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画画技术多高超啊!)

PPT“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指出。

谁能用朗读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还有几个形容画画的词语:泼墨如云 工笔细描 浓墨重彩 细线勾勒

请用这个句式夸夸戴嵩的画技?

戴嵩的画一 ,就 。(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围过来看。……)

指名生夸一夸。(学生自由练习后,教师指名回答。)

看来,戴嵩的画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你也夸,我也夸,大家都在夸,就叫——PPT(纷纷夸赞)

是啊,戴嵩的画画得这么快,这么好,难怪画一挂出来就有人欣赏,还不停称赞呢?

研读三四自然段

你听到谁在称赞了?(商人 教书先生)

PPT“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夸一夸。

指名夸一夸,说说为什么?

句中有两个词,都是表示夸奖的意思。请找一找。(称赞 赞扬)。

(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会使文章更生动,以后小朋友写作文时也要这样。)

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词文中还有一个,你能找到吗?PPT(夸赞)

师生合作读。男生读商人,女生读教书先生,老师读提示语。

引: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还不停称赞呢?

一位商人称赞道——男生接;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女生接。(老师听出你特别强调神笔这是为什么呀?)

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戴嵩的画确实是绝妙之作。如果你也在场,请你也夸夸他的画技?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1-4段,再次感受大画家的著名。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PPT生字:抹 商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4、评议修改。

5、看看其他几个字在写时还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练习:

读读写写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 ,就 。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画就成功了。

一会儿 ,一会儿 。

课题: 《牧童》教学设计

单位及姓名:

新会区古井镇古井小学

梁杏笑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页 【教学目标】

1.会写“牧、蓑”两个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牧童》,背诵并默写。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诗句的意思。4.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感受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2.学生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情景导入:

同学们,童年时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丰富多彩,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同龄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板书课题《牧童》并介绍作者:吕岩,是唐代人。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读诗句---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多媒体出示古诗配乐朗诵,并出示古诗的节奏“223式”,要求学生正确、有节奏地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全诗节奏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教师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带着问题读诗,多媒体出示问题:(1)这是一个()的牧童?

(2)我们看看这个牧童在干什么?是在怎么样的情景下活动?

/ 4

(学生自由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老师给予不同的回答进行鼓励。)教师适时板书

三、明诗意——交流学习

1.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说诗意,悟诗情。

教师提示:抓住“铺、横野、六七里,卧月明”理解诗意,品味“弄”,感受情趣。2.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横野:横即辽阔,再进而理解横野即广阔的原野。教师具体预设情景讲解“弄”的含义:

情景预设:徐徐晚风中,牧童一会儿把笛子放在嘴边轻吹,悦耳的笛声飘荡在晚风中,一会儿又把笛子拿在手中把玩着。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牧童是如何逗弄笛子的,从中体会到牧童生活的悠闲、快乐、自在的心情。)3.讨论本首诗的诗意。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5.全班齐读此诗。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抓字眼、明诗意、有云悟。而在熟读成诵基础上的多读,无疑起到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运用点词成句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其机动性也给古诗词教学添加了一丝新鲜和活力,不仅能有效地抓字眼、明诗意,还能就读诗方法上给学

/ 4,并在此基础上悟诗情。古语

生以很好的启示。

四、悟诗情--交流探究:

1.诗人为什么不脱蓑衣就躺下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师适时出示图片,感悟诗中情。

多媒体出示《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文本中。

根据学生的不同见解,师预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下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里的草地,想好好的欣赏一下?还是月夜中的微风有些微凉?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画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情朗读,当堂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即诗人的思想体现。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我出示《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文本中,从而达到了古诗间的互识、互补与互证的目的。而适时地朗读,使学生不仅在读中悟情,更在读中抒情,表达出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五、延伸迁移,升华情感

1.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交流)

2.出示杜牧的《牧童》,让学生在诵读古诗,体会同样的题材,描写无忧无虑的牧童生活,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可以是五言,可以是七言;可以含蓄,可以直白。鼓励学生课后背背古诗,做到及时积累。

六、总结全诗

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背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板书:

【教学反思】

《牧童》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诗中有景,有情,有

/ 4

人物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视野里的。在教学中,我主要按“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有节奏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诗中有思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体会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从“弄”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的脑海里涌现出许多不同的理解,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对诗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有人物,这生我主要围绕我校明诗意——悟诗中有思,学从“铺”字体”字体会到了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还有的学汇报的过程中,更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对诗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的插图,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诗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如“不脱蓑衣卧月明”引导学生想象: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 4

下载牧童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牧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儿童生活”这一单元主题。《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案 以宜完小王稳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牧、蓑”两个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牧童》,背诵并默写。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1 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

    牧童 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赵学珍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7课《古诗三首》之《牧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

    牧童教学设计

    《牧 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牧童》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是这首七言古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

    《牧童》教学设计(大全)

    《牧童》教学设计 王口镇第一小学 音乐 安冬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