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必备:马哲论文(原创~需要抄的童鞋可以绝对放心~)
如何成为有用之才的思考
内容摘要:已是大学生的我,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进了一步,而即将面临的是在社会上找到一属于自己的位臵。在逐渐学习专业课并参与实践的同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告诉我怎么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帮助我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自己的理想,指导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理论指导 认识 实践 自身努力
我相信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每个人的愿望。在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我也对如何成才,或者说如何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在这门课的启发下我找到自己的方法,确定自己的目标,相信能通过这样的指导,成为有价值的人。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传媒策划人,但现在作为大学生,要做的除了在专业学科知识扎实和非专业领域充实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就是要知道怎么做人。也就是说要做到成为有用之才的基础就:认识与实践。
1.认识
我坚信“认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初出茅庐”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即将做出决定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认识是根本办不好的。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后,我理解到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变的成熟,从而工作的出众,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得以精彩。
我的专业是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要作为一个好的时尚传播者,一个成功的传媒人,人际关系是最关键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说道:认识是人特有的现象。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时间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我们这两个概念联合起来,就是说人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也只有人的关系复杂,单一个认识便引发了多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也需要人去认识,认识好这些关系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所以我的成功,离不开广泛的人际关系,更离不开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
只有认识到社会,认识到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才能扮演好自己的一生!大学,也是一个认识重要的过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能更好的帮助我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是我成才之路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逐步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提高自己,以便更深入的认识呢?我想这就需要马哲课上老师讲的“实践”部分来解决了。2.实践
通过课上我们了解到,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归宿。通过的来的认识知道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应该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前人认识而实践出来的。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去实践,又如何发展呢?实践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直接经验根本无法认识到根本。认识到了根本,又有了直接经验,那就是能力,就是素质了。不去实践,认识得再彻底,最多是学校的高才生,但在社会中却是无用之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深入认识的同时去参与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才是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
人生就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后去实践,去进步的过程。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也应该去实践一下。实践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认识完整,让自己进步。“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让我们的认识进步并在在实践中轮回。我们应该用书上理论为指导,好好理解认识,运用实践。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把握人生!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认为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我们从自身角度还应该做的到:
1.全面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应为在人的结构中,素质是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生的动力因素和导向因素。也是在社会中其他人对你的层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学生,应做一个思想道德尚的人,有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会与人交往,会表达,有好的创新思维,也应该有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学识有教养,才能让人尊重。为了达到多方面的学习和扩充知识面,我计划大学期间更深入的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功,也学习当今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多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将来走上社会打牢基础。2.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在学校,接触社会和新鲜事物也是考验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善于总结,能自我批评,并能学以致用,才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以及优胜劣汰的要求与社会现状。作为学艺术的学生,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社会的飞速发展,要跟上发展的脚步,创造力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在社会中,人是主体,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单位,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也很关键。“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只有拥有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的与周围的人融洽的相处,创造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与人合作,交流。自己也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的到更多的帮助。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原理指导下,通过在老师课上的学习与自己的理解,我相信我一定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我能充分与深入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素质,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成功的传媒策划人,实现理想,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备注: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 《学术界》 2000年第4期 3.《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理论学刊》2000年第4期
第二篇:大学生必备:马哲论文 原创~
关于大学生成才之路的思考
摘要:已是大学生的我,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进了一步,而即将面临的是在社会上找到一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逐渐学习专业课并参与实践的同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告诉我怎么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帮助我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自己的理想,指导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理论指导 认识 实践 自身努力
我相信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每个人的愿望。在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我也对如何成才,或者说如何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在这门课的启发下我找到自己的方法,确定自己的目标,相信能通过这样的指导,成为有价值的人。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传媒策划人,但现在作为大学生,要做的除了在专业学科知识扎实和非专业领域充实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就是要知道怎么做人。也就是说要做到成为有用之才的基础就:认识与实践。
1.认识
我坚信“认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初出茅庐”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即将做出决定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认识是根本办不好的。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后,我理解到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变的成熟,从而工作的出众,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得以精彩。
我的专业是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要作为一个好的时尚传播者,一个成功的传媒人,人际关系是最关键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说道:认识是人特有的现象。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时间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我们这两个概念联合起来,就是说人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也只有人的关系复杂,单一个认识便引发了多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也需要人去认识,认识好这些关系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所以我的成功,离不开广泛的人际关系,更离不开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
只有认识到社会,认识到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才能扮演好自己的一生!大学,也是一个认识重要的过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能更好的帮助我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是我成才之路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逐步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提高自己,以便更深入的认识呢?我想这就需要马哲课上老师讲的“实践”部分来解决了。2.实践
通过课上我们了解到,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归宿。通过的来的认识知道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应该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前人认识而实践出来的。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去实践,又如何发展呢?实践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直接经验根本无法认识到根本。认识到了根本,又有了直接经验,那就是能力,就是素质了。不去实践,认识得再彻底,最多是学校的高才生,但在社会中却是无用之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深入认识的同时去参与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才是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
人生就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后去实践,去进步的过程。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也应该去实践一下。实践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认识完整,让自己进步。“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让我们的认识进步并在在实践中轮回。我们应该用书上理论为指导,好好理解认识,运用实践。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把握人生!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认为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我们从自身角度还应该做的到: 1.全面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应为在人的结构中,素质是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生的动力因素和导向因素。也是在社会中其他人对你的层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学生,应做一个思想道德尚的人,有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会与人交往,会表达,有好的创新思维,也应该有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学识有教养,才能让人尊重。为了达到多方面的学习和扩充知识面,我计划大学期间更深入的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功,也学习当今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多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将来走上社会打牢基础。
2.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在学校,接触社会和新鲜事物也是考验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善于总结,能自我批评,并能学以致用,才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以及优胜劣汰的要求与社会现状。作为学艺术的学生,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社会的飞速发展,要跟上发展的脚步,创造力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在社会中,人是主体,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单位,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也很关键。“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只有拥有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的与周围的人融洽的相处,创造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与人合作,交流。自己也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的到更多的帮助。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原理指导下,通过在老师课上的学习与自己的理解,我相信我一定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我能充分与深入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素质,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成功的传媒策划人,实现理想,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引用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 《学术界》 2000年第4期
3.《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理论学刊》2000年第4期
第三篇:马哲论文-大学生理性爱国
联系,发展的观点 小谈理性爱国
姓名:贾小卜
2010093305
设计学院:动画103 摘要: 内容:
在地球上生活的生物有很多,千百万年前人类只能算是最渺小一类,他们逐水草而居,与怪兽争地盘抢食物,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自己的进化,更有残酷的大自然,于是他们开始联合,聚落,共同捕猎,慢慢产生了部落,国家也随后走来。亚里士多德说:国家之起源,即由于人类繁殖所需的一对男女以及生来就为主人与奴隶的相互保全欲求,自然而然地构成家庭,由此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村。人类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本性欲望,继而在自然村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一个共同体。这一顺其自然发展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国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一卷第二章)何为爱国?
世界上的人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国家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尽管没有血缘关系,或许未曾谋面,但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代号,于是在国家这个大家庭里的人们产生了同一种认同感,人们都对这个大家庭产生了感情,这就是我理解的爱国,爱国并没有一套规范动作,也不应当变成一个空洞口号,如何爱国,爱国的内涵是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和思考。有些人高呼爱国,大谈爱国主义,那么什么爱国主义?
笼统来讲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严格地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经常宣扬爱国主义是一种有需要并且合适的态度。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严格地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经常宣扬爱国主义是一种有需要并且合适的态度。
爱国主义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祖国”(无论是何种定义)是道德的标准或价值。“我的国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这句名言便是此种信仰的极端(这句名言可能来自于对美国海军军官斯蒂芬·迪凯特或内战将领卡尔·舒尔茨的误引)。此外,爱国主义还暗示着个体应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在战争时期,这种牺牲会扩大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为祖国战死沙场便是一种极端爱国主义的原型。(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爱国主义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感情,它有时可以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从古至今中国都不乏爱国志士,春秋时的屈原看到凋零的祖国不忍苟活下去,长眠于汨罗江畔,宋元交替之际,当南宋的帝后辅臣们向元朝屈膝投降、忍辱求生的时候,在东南沿海怒火燃烧的土地上,却站起了大批铁骨铮铮、力挽狂澜的忠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史歌。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陆秀夫,被逼无奈下毅然背小皇帝赵昺跳海牺牲,便是这个拼死抗争的群体中的一员代表。在黄海海战时,邓世昌视死如归,
第四篇:马哲论文(大学生的价值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摘要:价值观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当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关于价值观
1.价值观的意义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对人具有导向作用。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正在于他对人的思想、感情、言论和行动起着普遍的整合和驱动作用。而这一功能,最重要的就在于价值观念构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2.价值观的特性
价值观的主体性
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什么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即价值观因人而异。
价值观的超知识性
价值观念的存在和作用往往表现于已有知识的范围以外,不是知识所能包含或代替的。构成价值观念的信念、信仰、理想等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二者有交叉关系,但不重合。即价值观是无关于人的知识水平的。
价值观的多元性
在一定范围(指并非只有一个主体的)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现实主体的存在是多元的,而每一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每一主体那里,价值观念能够是一元的),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不能彼此等同或替代,因此总体上就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即在一个团体里,个体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
3.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和共产党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生有很大区别。现在的大学生更注重物质上的追求,而放松了对理想和精神的追求。下面是几种病态的价值观表现:
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是为了“谋生”而学习,这本来应该是被人们所鄙视的,而所谓对理想的追求,对科学的追求早已被抛到脑后。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风气,早已见怪不怪了。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虽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种人格的退化已在当代大学生中屡见不鲜,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从不去想明日该何去何从。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幸福的标准。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一些人甚至大言不惭“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原本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中发生动摇,使他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这些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不稳定局势。
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集体,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以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这一点在大学生的择业上主要体现是在择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自我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几乎杜绝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可能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处于党、政府、祖国和人民的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出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大学生的价值本位观念转向自我性。他们自信、朝气、独立、个性张扬;他们也迷茫、叛逆、惶恐、自我崇尚;他们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注重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他们自认为是新世纪的年轻人,他们的一切都带上了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不得不说,国家政府在这方面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导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光光宣传和弘扬爱国精神的作用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国家集体更好地来关心和爱护个人,人们才会看重国家的利益。
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观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部分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此现象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更为明显。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而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属于“高不成,低不就”,追求物质过多,不是想着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些大学生的想法固然不对,但他们别无选择,这个社会的风气引导着他们的选择。纵使有人不想那么务实,想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满足,但来自父母、社会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把追求物质放在第一位,而对以后的生活“有用”的知识就学,“没用”的就不学,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实用主义者。就像很多同学不喜欢马哲课就不来上课,而其他专业课却不会缺席一样。这样的价值观看轻了个人的品德修养,自然就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
4.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爆发者已高消费为荣,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此冲击。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影响到其它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的犯罪道。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国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改善社会的整体风气,逐步形成一代与下一代的良性循环。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注意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纳税、受教育和服兵役三个方面。在纳税方面,大学生对此没有概念,其实联系国家与公民的纽带就是纳税,只有纳了税,才能感觉到这个国家是自己的国家。在受教育方面,目前学生的学费依然是自己承担,这也是让学生与国家越来越疏远的一大原因。在服兵役方面,中国取消了强制的兵役,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军训,但大学军训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让人诟病,它与公民意识的建立毫无瓜葛。在引导大学生对国家的正确价值观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无疑是重中之重。
3.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
4.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年学生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坚持通过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要坚持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国家,作为一个祖国的未来栋梁,每一个大学生都要严于律己,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
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4版
【2】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3】刘继农 李志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gaodeng/101122/09270943-2.html
工程力学班
唐一萌
05311118
第五篇:中国古典诗词魅力(可以抄的论文~绝对原创首发)
沉醉心迷品诗词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品读 风格 特点 语言 交稿日期:2009年5月
学了中国古代文学,我感觉到诗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字,最动人的文字,最擅长抒情的文字。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唐代的诗,一派异彩缤纷的壮丽景象。全面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背景,让唐诗充分的酝酿。从小最先接触的就是唐诗,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唐诗昂扬的情调,豪迈的气魄;又是清新自然,漫游隐逸的田园生活。即使是在日薄西山晚唐,唐诗也能出现一片灿烂的夕阳余晖。
唐诗,有山水田园诗的清新自然。
就像孟浩然的诗一样温和可亲。他的《过故人庄》,用最朴实的口头语,写眼前景,叙家常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暂抛开烦恼,应邀去故人家,是最淳朴的深厚的情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单是这美好的景致就是最好的享受了。但是短短两句描写,渗透着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可见他也对这山水田园美景十分的喜爱与向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更是在这“田家”淳朴的民风中享受,抛开世俗与不快,饮醇酒,啖佳肴,纵情谈笑。最后是恋恋不舍的惜别,相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样的山水田园诗,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朴实自然。甚至淡的看不到诗的味道,却有能在平淡中见醇美,在简单中体会浓郁的情谊。
唐诗又有悲壮雄浑的边塞情。
印象最深的是岑参的边塞诗。融合着自然景象的描写,写的热情洋溢,气宇轩昂!军旅生活在他的笔下,更多的是苍凉的边塞风光,和将士们的勇武。就如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首先把我们带进“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西域。狂风弥天、飞沙走石,狼烟四起。更是用恶劣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匈奴敌军的来势凶猛。“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夜半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将军亲自带兵奔赴战场迎敌,在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里行军,这样吃苦耐劳,勇武向前的英雄军队,必定是“料知短兵不敢接”,而“车师西门伫献捷”也是必然之事!诗中的乐观,英勇豪迈的气概,让我们充分体会着盛唐这个时代才具备的精神。
唐代,有一匹狂放不羁骏马——“诗仙”李白。诗仙李白行侠仗义,豪放不羁。他政治无谓,却可遨游天海。他胸怀开阔,憎爱分明,高兴时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愤时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漫游生活中洒脱的诗,句句给我们展现他追求的自由和他宽阔的胸襟。那些的不用细腻的工笔画,他的诗是飞动椽笔的大写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太阳神驾着六龙的车子到这里也要折回来,奔腾的江水也要撞回来。他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去如疾风,纵横变幻。这样的描写,唯其夸张,更加传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一句绝妙的风景描绘,蜀道的艰难险峻,青泥岭道路弯曲险怪,被展现的淋漓精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引人入胜的魅力,令人荡气回肠!只有李白的胸怀与豪壮奔放的性格才能装下这样的令人魂悸魄动气势,只有李白的神笔下的奇思异想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令人惊起长嗟的奇姿壮彩!
晚唐又有一位一生坎坷,境遇凄凉的接触诗人。他曾用“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来告诫当朝君主,但最终在政治上日益失意,壮志难酬。但他的爱情诗篇却是晚唐诗中最灿烂的一抹余晖!他就是李商隐。
细细品读,我们会沉迷于“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铭骨相思,也会为“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情感真挚之美和诗人内心的迷惘而伤感。他的字里行间交织着爱情的希望,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生死与共。深沉而绮丽的语言,严肃而浪漫。真挚的情思,痴迷的心,他的爱情绝唱让读者在诗人营造的炽热的感情世界里的存在,沉迷。
他的诗句委婉、深情、耐人寻味。“巴山夜雨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他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景中透着情,情景交融构成了他的委婉曲折的手法和营造朦胧美的特点。我能品出,他的诗句,字字是浓郁的情感琼浆!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大体上可分类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超脱,高远清雄。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宏刚健的气魄。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典雅涪婉,情景交融,曲尽情态。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放了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细品苏轼的词,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随便拾起一粒,都是光彩照人。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除了风月柔情,他也把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把词转化成了言志抒怀的工具。
他用词表现着自我,是抗敌御辱的的爱国热忱,是怀古的沉郁情思。他用豪迈磅礴的语句赞历史丰功伟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用起笔恢弘的气势,连接广阔的历史时空,贯穿着无数英雄豪杰。他用《念奴娇》为我们讲述了辉煌的历史故事,他用雄丽之至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和足智多谋的周公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让人忽然醒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寄情于大好河山? 内容的大起大落,横绝今古。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贯穿在他壮丽恢弘的辞藻之中。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品读他的词,是感受热烈奔放风格,是念出短促有力的音律,又是思考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的思想。
在词坛上,以婉约著称的要数那突破束缚的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用委婉细腻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心灵感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爱少女。清新明丽的语言凝练优美,谁都能读出她笔下那妩媚婀娜少女的含羞多情。
她以婉约隽秀的语言,大胆的抒发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一剪梅中》花与水的比喻,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似不经意又无脂粉气。“云中谁寄锦书来”,又以大雁传书的浪漫吐露相思之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辞藻清新生动,意美音佳,蕴藉而含蓄。
南渡以后,国破,家亡!让这个曾经幸福的闺秀为颠沛流离的孤苦生活而愁。她“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只有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雁过也,正伤心“,又是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可丈夫已死,这锦书以无处可寄。想想,只有”伤心”。她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盛开,而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尽是难罢难休得相思!
大珠小珠落玉盘似得叠词,急促的节奏,凄婉的情调,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凝集心头,描绘的淋漓精致。让我们不由得伤感起来。这和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是她用最凄美细腻的笔触描绘的她晚年的心境: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味李清照的词,清如水,醇如酒!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随浪漫的李白梦游天姥,陪忧伤的李清照独上兰舟。我们听见豪放苏轼的赤壁放歌,能感受到白居易有感琵琶弹奏的寄怀。无论你喜欢追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悲壮磅礴,还是想揣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凄凉无奈,只要能细细品读,中国古典诗词都能以它无穷的魅力让你沉醉心迷!
(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给了我很多美的享受,课上记下的喜爱的诗句,也让我的文学积累和文学素养提升了一个层次。非常喜欢您的课。论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请老师多指教,非常感谢。)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古代文学》(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3.《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4.《文学概述》
北京大学出版社 5.《百首经典诗词》
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