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21:5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哲论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哲论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本站推荐]》。

第一篇:马哲论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本站推荐]

浅谈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影响 吴丘林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措施主要有:科学构建互联网主体思想道德培育目标;规范互联网行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成长环境;努力促进互联网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思想道德 ;影响;措施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网络技术不遗余力地在互联网中扩大其思想文化渗透,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致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侵蚀和消磨,另一方面,互联网本身是一种高科技手段,不仅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不法分子。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道德冲突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积极影响

1、互联网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共享资源,因此互联网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同时,大学生的交往不再只是传统的面对面交往,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期间,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更容易展现出来。互联网加快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速度和频率,大幅度拓宽了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也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

2、互联网交往拓展了思想道德的空间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它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评价,拓宽了他们的社会认定范围和程度。互联网化交往具有开放性、全球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它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和对伦理道德主题的塑造是前所未有的。平等、和谐和自由的互联网交往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其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将得到磨练和升华。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不良影响

1、互联网给大学生产生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有时不但不能提高我们的知识,反而会退化,更有甚者还有不少人们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由于互联网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沉溺于互联网,从而患上“互联网上瘾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大学生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因此互联网社会对大学生已有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冲击。

2、互联网更容易是大学生产生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互联网的快速、便利和虚拟的特点易于诱发大学生犯罪,甚至成为直接实施犯罪的工具,一方面,快速传递的大量乃至泛滥的信息中混杂着许多不道德、反道德的内容,侵犯着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心理,导致大学生个体伦理道德和群体伦理道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犯罪猖獗,毒化社会风气。目前一些黑客危害国家、社会和公共安全,妨碍社会秩序管理,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蠕虫等,许多大学生甚至将黑客视为自己祟拜的英雄或偶像,这不但严重地制约着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而且毒化了社会的伦理道德风气。

3、互联网技术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知识匾乏及伦理道德素质下降

网络信息爆炸并不等于知识爆炸,放弃书本阅读和亲身实践,过度依赖电子媒介,就必然造成文化退步、知识匾乏,而且网上阅读材料的多媒体化会导致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退步。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具有社会温情效应、家庭温情效应的人际传播机会过多的被剥夺,这有可能使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下降,心理趋向封闭。虚拟的网络生活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如果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与陨

落在互联网内容之中不能自拔,将会导致个人产生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等问题。

三、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措施

1、以思想道德培育为目标

网络道德是一项不同于传统道德要求的新课题,在互联网空间中,最终决定互联网主体道德言行的是大学生自己的道德选择。具体来说,互联网主体思想道德培育的目标主要包括:①培养互联网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②培养互联网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③培养互联网主体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这些目标通过互联网更好的实现。

2、规范互联网行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成长环境

利用技术和法律手段来规范互联网行为,优化和净化互联网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互联网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互联网环境。第一,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审查、选择、监督,构筑互联网“防火墙”。第二,加强法律控制,用法律手段震慑互联网犯罪行为,鼓励规范的互联网行为,净化互联网环境。第三,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扬善除恶、扶正驱邪的社会舆论氛围。然而,目前由于国际社会舆论对互联网犯罪案件的大肆宣扬,使不少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认为互联网犯罪是一种智慧、能力与胆识的体现。因此,政府应大力倡导正确的互联网社会舆论,促进良好的互联网文化、道德环境的形成。

3、互联网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协调统一

现代社会讲究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互联网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当计算机互联网成为人们不可摆脱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就有权利要求它必须具备适应人性、满足人性和关怀人性的品质,给互联网注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互联网技术造成了人受制于技术,成为工具的奴隶,精神境界的追求变成了对物质的贪欲,人与人心灵的畅通就变成了个体自我心灵的封闭。人类在享受互联网科学技术恩惠的同时,也要付出文化退步、知识匾乏的代价,因此,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素质,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意识地调整自我发展的契机,实现大学生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以思想道德培育为目标的措施,不断规范互联网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成长环境,使互联网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协调统一,才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大学生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现状调查

摘要: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笔者对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 大学生 诚信道德 诚信品质 诚信问题 诚信教育

诚信,概言之即诚实和信用。诚信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如何呢?笔者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660份,回收问卷621份,有效问卷611份。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一、调查结果

1、关于考试作弊问题:

(1)你在各种考试中有没有作弊:经常作弊的占5%;偶尔作弊的占48%;心动但未行动的28占%;没想过的占19%。(2)关于作弊的原因:考差了没有面子的占15%;题目不会做时心慌占21%;为了考试及格占47%;为了得到更高的成绩以获得奖学金的占17%。(3)据了解,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外语类大学、外语院系、法律院系,替考“枪手”已经成为一些学生的兼职。另外有一些学生则经营起校园“中介”来,针对不同的需求轻易找到合适的人选。对于一些学校里出现的“枪手”、“枪手中介”,您认为:有需要就有供给,这很自然,符合市场规律占10%;这也是“靠能力吃饭”,可以接受,很正常占27%;这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应该大力禁止38%;无所谓,反正我既不会充当“枪手”,也不会请“枪手”占25%。(4)据报载,武汉大学为严肃考风、考纪,规定考场作弊者一经发现即留校察看,严重者开除学籍。此项规定引发同学们的不少非议,一些同学认为此举过重,认为考试作弊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28%;校方只是吓唬学生而已,此举乃形式,只要作弊时聪明点,不会有事占8%;严肃考场纪律不仅关系到校风、学风,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道德,应该提倡这种做法占58%;反正我又不作弊,无所谓占6%。

2.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1)、在学校你请假时,确实有事的占75%;不想上课,找理由请假的占25%。(2)、当一个人说他有紧急情况向你借手机时,同意借,但有防备的占74%;坚决不借的占26%。(3)、在图书馆借书我们发现一些同学延期不还或借书不还,还有一些同学在所借的书上批注、涂改、撕毁。对于这种现象,你认为这完全是由于图书馆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占8%;认为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占有知识的一种体现,可以理解的占25%;我向来都是按期归还,爱护书籍,其他人就不管了占16%;只为自己方便,而不考虑别人,不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不可取的占60%;(4)当您拾到别人的东西时,您的态度:想方设法找失主 占43%; 交给警察27% ; 捡来的不拿白不拿30%(5)您是否愿意建立诚信档案:愿意占27%; 不愿意 占13%; 如果大家都愿意,我也愿意18%; 愿意,但要保证隐私42%。

3、关于人际交往中的诚信问题:

(1)据报载,在一些大学,对同宿舍同学留宿异性,对学生宿舍连续失窃,毕业生求职简历篡改成绩和随意粉饰等不当行为反应冷漠,你对此的态度:“知情不报”当然不好,可也不想为这些小事“撕破脸”27%;心中异常愤怒,可表面上还得当什么也没有发生14%;没什么,见怪不怪!哪有功夫管这事24%;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揭举”,“团结就是力量”占29%;我当然会指出这种错误行为的,这关乎一个人的素质问题6%。(2)在网上你会不会填写自己的真实的个人资料:不会占44%;会占13%;有时会的占43%。(3)如果你的同学做了使你遭到损失的事,你会选择:自己不与他往来占62%;叫大家不与他往来的占14%;以牙反牙的占24%。(4)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时,你的选择是:揭露真相占46%;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不抱希望31%;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占23%。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这一观点您:同意占16%;不同意60%;难以判断24%。

二、问题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是诱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部原因

社会大环境是促成大学生诚信形成、维持和改变的基本依据。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和法律的漏洞,相应的道德诚信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健全,都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虚假广告眼花缭乱等社会不文明、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以‘诚信危机’为中心的道德危机”。这些负面因素不仅损害着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而且也危及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一些自身修养不高、自律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部原因。

2、高校教育的偏颇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部原因

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只把追求高升学率、及格率当作根本任务。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则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往往是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不能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道德实践教育相当薄弱,缺乏对学生个体应有的关注。这样的教育环境,在严重降低道德教化效果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3、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是导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开放性强的特点,同时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又相对较弱。因此,容易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放弃诚信原则,甚至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同时,大学生涉世不深,还没有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生存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由此也造成其诚信意识淡薄。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新时期高素质人才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事关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l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培养出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1、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

诚信这一美德的弘扬以及对青年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机关、企业、社区等在诚信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优势,但必须整合资源,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只有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弘扬正气,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各种形式表现的诚信品德,批判各种不诚信行为和错误的观念,使“诚信是为人做事之根本”这些观念深入人心,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追求“真、善、美”,打击“假、恶、丑”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

2.全面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大学生诚信教育

第一,努力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实守信成为一种实际的行为,诚信观念的深入人心是首要前提。“诚信是依靠社会舆论,各种形式的教育、传统、习惯,特别是人们内心信念的支持起作用”。因此,学校诚信教育要从小事抓起,将诚信教育有效纳入到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利用“两课”这一主渠道,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信用意识,深刻理解良好社会信誉的现实意义,珍惜自己的信誉,认真履行承诺。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高目标、低起点,从日常行为抓起,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之中,采取多种多样并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为此,我校学生工作处、团委、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针对教育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升学生诚信度的某些重点环节,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了诚信教育活动月活动;“诚信·责任·奉献”系列活动:名人论坛、辩论赛、DV宣传短片创意征集、团支部组织生活主题讨论会;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协议”签字仪式;科技文化节之“心灵呼唤诚信”演讲比赛;“诚信、成人、成才”大学生网上主题征文比赛;聘请成功企业家来做“企业家论人生素质”讲座等。

第三,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个人诚信档案直观真实的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素质、政治学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各方面情况,并与评优、贷款、毕业、就业等直接挂钩。个人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一个信用记录。这是大学生的一份宝贵资源,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学生会自觉的去珍惜维护它,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3.努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教育

提高诚信教育的时效性,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之中,运用诚信原则切身观察和分析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在不断提升自身理性思辩与分析选择能力的同时,以自己诚信的行为影响周边的人。在诚信教育中,大学生既需要学校进行积极的引导,但又不是被动的接受,由此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诚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他们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通过诚信自律教育,将诚信培养成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觉行为。

第二篇:大学生必备:马哲论文 原创~

关于大学生成才之路的思考

摘要:已是大学生的我,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进了一步,而即将面临的是在社会上找到一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逐渐学习专业课并参与实践的同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告诉我怎么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帮助我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自己的理想,指导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理论指导 认识 实践 自身努力

我相信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每个人的愿望。在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我也对如何成才,或者说如何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在这门课的启发下我找到自己的方法,确定自己的目标,相信能通过这样的指导,成为有价值的人。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传媒策划人,但现在作为大学生,要做的除了在专业学科知识扎实和非专业领域充实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就是要知道怎么做人。也就是说要做到成为有用之才的基础就:认识与实践。

1.认识

我坚信“认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初出茅庐”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即将做出决定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认识是根本办不好的。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后,我理解到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变的成熟,从而工作的出众,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得以精彩。

我的专业是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要作为一个好的时尚传播者,一个成功的传媒人,人际关系是最关键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说道:认识是人特有的现象。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时间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我们这两个概念联合起来,就是说人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也只有人的关系复杂,单一个认识便引发了多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也需要人去认识,认识好这些关系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所以我的成功,离不开广泛的人际关系,更离不开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

只有认识到社会,认识到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才能扮演好自己的一生!大学,也是一个认识重要的过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能更好的帮助我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是我成才之路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逐步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提高自己,以便更深入的认识呢?我想这就需要马哲课上老师讲的“实践”部分来解决了。2.实践

通过课上我们了解到,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归宿。通过的来的认识知道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应该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前人认识而实践出来的。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去实践,又如何发展呢?实践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直接经验根本无法认识到根本。认识到了根本,又有了直接经验,那就是能力,就是素质了。不去实践,认识得再彻底,最多是学校的高才生,但在社会中却是无用之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深入认识的同时去参与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才是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

人生就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后去实践,去进步的过程。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也应该去实践一下。实践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认识完整,让自己进步。“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让我们的认识进步并在在实践中轮回。我们应该用书上理论为指导,好好理解认识,运用实践。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把握人生!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认为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我们从自身角度还应该做的到: 1.全面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应为在人的结构中,素质是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生的动力因素和导向因素。也是在社会中其他人对你的层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学生,应做一个思想道德尚的人,有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会与人交往,会表达,有好的创新思维,也应该有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学识有教养,才能让人尊重。为了达到多方面的学习和扩充知识面,我计划大学期间更深入的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功,也学习当今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多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将来走上社会打牢基础。

2.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在学校,接触社会和新鲜事物也是考验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善于总结,能自我批评,并能学以致用,才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以及优胜劣汰的要求与社会现状。作为学艺术的学生,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社会的飞速发展,要跟上发展的脚步,创造力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在社会中,人是主体,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单位,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也很关键。“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只有拥有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的与周围的人融洽的相处,创造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与人合作,交流。自己也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的到更多的帮助。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原理指导下,通过在老师课上的学习与自己的理解,我相信我一定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我能充分与深入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素质,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成功的传媒策划人,实现理想,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引用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 《学术界》 2000年第4期

3.《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理论学刊》2000年第4期

第三篇:马哲论文

黑 龙 江 大 学

硕 士 生 论 文

论文题目:

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学 院: 年 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4级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崔忠义 2120308

2014年 12月20日

摘要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已经深受广大学者的讨论,马克思主义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对我国向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我国领导人应该真确的利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决定对我国有利的策略。

关键词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马克思主义定义经济基础为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而上层建筑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柢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更为通俗的说,把社会比作一栋大厦,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说明社会与大厦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对于大楼而言,地基是为楼体服务的,同时又制约着楼体,楼体要适应地基。虽然楼体会去保养、加固地基,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楼体对地基的这种“服务”与地基对楼体的服务具有本质性的区别。楼体是整个大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而单纯的地基没有任何意义。地基为楼体而存在,楼体绝不是为了地基而存在,从没有楼体为地基服务的道理社会同样如此。上层建筑不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更不是为它而存在的。当然,社会是个不断运动的过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一直处在相互影响的变化之中,不像大厦,一旦建成就固定下来。经济作为保证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担负着为思想提供能量,也就是维持肉体健康存在的职责,一旦两项履行了职责,使命即告结束,所以,根本没有发展的必要,有谁没事了总去装修、加固地基呢?!经济再怎么发展也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几方面,吃得再饱,有什么意义?充其量是不再制约上层建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筑。况且,经济体越庞大,人的负担越重,对环境的扰动越大,自找麻烦,得不偿失。万吨巨轮总是跑不过轻巧的快艇。所以,经济并不总是需要增长,它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平衡协调性,在于效率和质量,而不在数量,并非多多益善。我们在经济上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上层建筑方面。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它们之间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途径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因此,一些策略也是我国目前对于发展国家所必须的。

三、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

虽然说是发展经济基础,因为其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情况来说,有着一定的上层建筑,在目前的情况很明显只有在上层建筑上发展,然后刺激经济基础增长,经济基础增长再刺激上层建筑的发展,进入循环状态。所以我认为,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只有先通过上层建筑的发展,我国才能给迅速的进入社会主义。

(一)反腐倡廉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讨论,国家目前应该采取的政策,反腐政策必须执行,通过反腐倡廉,净化党员队伍,保证党的性质不变质。通过反腐倡廉,凝聚人心,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通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过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保障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第一,反腐倡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反腐倡廉搞得好,社会的精神风貌就好。就可以从政治、科学、文化等许多方面影响和促进经济建设。

第二,反腐倡廉会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如果我们公务人员廉洁奉公,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力就会获得大的发展。相反,因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会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反腐倡廉能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开展反腐倡廉,一方面惩治腐败分子,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规章制度建设,改善管理,堵塞漏洞,保证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四,反腐倡廉可以减少腐败行为对经济建设造成的损失。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大量经济损失,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那种把反腐倡廉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反腐倡廉会影响经济的观点是完全不对的。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就是一个例子。以习近平同志为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如何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确立高标准,一开始就从自身做起,一开始就讲认真动真格,持续向全党全社会传递信心和力量。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发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优势,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向全党全国人民交上了一本反“四风”的明白账:取消、下放13.7万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5万多起、6万多人。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问题1.3万多起、4024人。查处公款吃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3083起、4144人。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4万多辆,调整清理办公用房面积2227.6万平方米,停建楼堂馆所2580个。压缩“三公”经费530.2亿元,减少因公临时出国(境)2.7万多个批次、9.6万多人。叫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663个,查处弄虚作假的问题436起、418人等等,许多群众感慨说:“人情负担轻了,办事成本低了,社会风气确实比以前好多了!”。

(二)爱国主义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前提

人类社会发展到形成民族、国家之后,随着人们对个人和祖国关系的认识的逐步深化,爱国主义的感情就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河、同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语言和优良传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无比关心;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奉献一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爱国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需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次,爱国主义是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团结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要发展,既离不开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要更快地发展,除了继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在全社会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策略

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刺激其有效的循环,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相信在国家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社会目标

第四篇:马哲论文

谈认识论

班级: 0706101

学号: 1070610118

姓名: 严禹明

谈认识论

先谈谈什么是认识论,所谓认识论就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前些天我们刚学习过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对其深有感触,今天,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对于准确地厘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出场路径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我将要在本文中对我体会和认识到的认识论和马哲原理进行讨论。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否与他们没有在制度层面经历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必然以一种持不同政见者的文化姿态而出现?在马克思那里,其哲学曾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形态而出现,这样一种哲学路径在当代的语境中是否还能继续?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其实都与我们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直接相关。尽管在当下中国学界的解读语境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解读模式较为普遍,但就我个人的研究心得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应该是科学的认识论。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对这一观点作些解释。

一、西方近代的以“科学”的姿态而出现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与马克思的科学认识论根本不是一回事。西方近代认识论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在于把呈现在古代的直观和经验世界中的“意见”提升到“知识”的水平。由于受到数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认识论不但把自然,而且还把社会都看成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一本书,因而把认识论奠基在了普全数理模式之上。再加上笛卡尔前两个沉思的革命性意义,这种认识论就被解读成了从一个绝对本原出发的逻辑演绎过程。客观地说,这种认识论的确是有较大的缺陷的。

二、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科学认识论也应该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从表面上看,这一说法似乎是不成立的,因为马克思哲学似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完成了它的存在论形态之建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谈的是自我意识,在《莱茵报》期间谈的是国家理性,这些都是与人的生存的哲学主题不相一致的,而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谈论的是人的劳动实践,即把人和自然界统一起来的劳动过程,他还用这种劳动过程来批判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劳动,这颇有些海德格尔式的撇开寻常意识走向哲学意识的味道。至于马克思在这之后的思想演绎,则被界定为在廓清了哲学的存在论轮廓之后所进行的历史观及经济学的探索。

从总体上看,认识论的一方面反思思维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现代思维形式独立出来,首先是因为物质世界本身的层次性,这是反思思维的客观基础。物质世界本身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各种层次,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1010厘米到1023]厘米,横跨了44个数量级。从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到物体、恒星、星系,都具有自己相应的时空尺度、质量和能量等级,相应的结构和运动方式,特有的信息交流方式。物质世界就是由这些极不相同的层次、不同的秩序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巨系统,而这些层次又互相交叉,形成了新的运动,如宏观向微观的运动,历史凝积于现实的运动。世界本身运动的层次性、差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性,要求思维具有反思性。

一个典型的认识论在科学领域的例子就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化学动力学家们对化学反应速度的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有静态法和流动法。选定流动法后,对应于气态链烷属烃高温分解反应、甲烷和氧气的反应、光化学反应、烯烃的聚合反应等,Farkas和Melville 给出了七种不同的实验安排和不同的仪器装配,以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另外一个认识论在科学中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用一支水银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只有当温度计原有的温度与被测物体测量前的温度一致时,即温度计上的刻度在测量某物温度之前和发生能量转移,改变正被测量的物体的热量,导致温度计上的读数只能准确反应测量后被测物体的温度,而不能准确反映测量之前被测物体的温度。

另外一种认识论叫做创造认识论,这种认识具有创新性。把认识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和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通过另外的途径和方法,论证着已有的认识成果,这也属于创造认识的范围,具有认识的创新性。这种创造认识既没有提出一种较独立和典型的理论或观点,也没有为某一理论和学说提供新的证明材料,而是采取了新的认识方法和论证方法得出了同样的认识理论和观点。

在认识论的认识方法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的一般方法,即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因果分析、类比以及观察、实验、假说等一系列理性方法和非理性方法。而创造认识论主要研究创造性的认识方法,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以及想象和幻想等,因为这些认识方法同创造认识直接相关,所以成为创造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以上分析可见,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是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即是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研究的创造认识这一部分抽取出来,突现出来,重视进来,作专门的研究。创造认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有着重大理论意义的。同时,研究认识论,对于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对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又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马哲论文

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有感

国际关系学院09级 田冠华 200955003

第一部分:著作主要观点论述与总结:

为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时也为了粉碎英、德等国资产阶级重新搬出德国古典哲学的各种观点改头换面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反动思潮,恩格斯于1886年写了《路德 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

从恩格斯写这本书的目的来看,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本著作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现实不仅仅是恩格斯当时所处的时代,更是当今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

读毕全书,不难发现,该著作主要阐述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即如恩格斯在书中所说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 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恩格斯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出发,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一、分析黑格尔体系的矛盾,概括黑格尔体系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有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令近视的德国普鲁士政府感激万分,认为这是在哲学上将现存封建制度的一切神圣化。其实,我认为黑格尔的这个“现实”并非指一切现存,而是指“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符合规律的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才具有合理性。而且,随着事物的发展,原先是现实的东西,渐渐也会失去必然性变得不合理起来。恩格斯由此揭示出:“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就会变成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2]。”

根据恩格斯的这个推论,还可看出黑格尔这个命题的革命性质还在于它彻底否定了终极真理:人的真理性认识和人的行动一样随着科学的长期发展,不断从低级上升为高级,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对这个命题再进一步挖掘后,恩格斯又指出:“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3]。”一个伟大的真理: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

但是以上这些恩格斯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必然得出的结论,黑格尔本人却无法得到,原因就在于他的体系和他的辩证法是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黑格尔哲学体系是唯心的。他认为绝对观念“外化”转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返回自身。按黑格尔体系的要求:观念是本原;自然界不过是观念的“外化”,是派生,它不能在时间上发展,只能在空间里永远重复始终是同一的过程。而且黑格尔将自己体系中全部教条内容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法是矛盾的[4]。

黑格尔使自己的哲学陷入了混乱而被人们抛弃。马克思、恩格斯挽救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们发现在黑格尔哲学大厦藏着无数珍宝,那就是他丰富的辩证思维的方法。他们辩证地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辩证法,重新唯物地把人脑中的概念看作是客观外界的反映;把辩证法归结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人们可以自觉应用;揭示真理和谬论、善与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的对立具有相对性,如此等等。这样一来,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恢复了,他的辩证法被倒转过来,不再用头立地而是用脚立地了[5]。而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中也形成唯物的辩证观。

二、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所有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揭示了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必然性;

费尔巴哈在思维方法上,仍继承了17世纪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由于自然科学的不够发展,旧唯物主义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运动,不懂事物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而且不懂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一个处在不断的发展历史的物质。18世纪自然科学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三大发现”,但久居乡村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三大发现”充分关注,没能及时、也想不到将这些科学巨大成就运用于唯物主义研究,仍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研究世界,在批判黑格尔时,只是简单地将黑格尔哲学当成无用的东西全部抛弃,使自己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脱离。

在社会历史观上,费尔巴哈仍受传统唯心主义的束缚,如同他自己承认的那样:“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久居乡村过着孤寂生活的费尔巴哈由于脱离社会实践,孤陋寡闻,社会学对他来说是个未知的领域。在社会学方面,他最多也就是对宗教(而且也只是其中的基督教)和伦理学有过研究,但内容贫乏,认识不仅肤浅,还存在唯心主义的错误。历史已证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生产力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这个要求的实现在阶级社会里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完成。但费尔巴哈却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片面夸大。在他看来,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宗教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他说:“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又因为他不懂得生产力这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他的道德观里的人是脱离现实的抽象的人。这种抽象的人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彼此相爱。“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是费尔巴哈伦理观的基本准则,而这种超阶级的人性论,在一个已经分裂为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社会里,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不现实的,难怪恩格斯评论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6]。

三、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辩证观和历史观。

1、这篇著作第一次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对这个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阐明了马克思哲学的观点,将流派众多的哲学家按对“本原”的回答不同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批判了唯心主义错误观点。首次在哲学中用实践的观点驳倒了不可知论,它的意义是巨大的,正是实践性使马克思哲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2、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革命改造,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不仅将人的认识、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发展,而且将人类社会也看作是依次更替、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观念”不再是本原,只是客观的反映,思维同思维着的物质不可分开,物质是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经济关系的变化(最终是生产力引起的)是引起社会变化的原因。

3、马克思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考察社会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论述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终极作用等。至此,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篇著作里得到完美的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

第二部分:读后感言:

我以前从来不读马恩的原著,虽然有接触过《共产党宣言》这样的经典文集,但一直都没沉下心认真理解过马恩的思想,先入为主地以为这只是思想灌输和统治的武器,因此在心底里有一种抵触情绪。

但这次,选了乐老师的马哲课,听了乐老师所讲的马恩的思想,才发现马恩的思想是真的存在我们生活和思考的点点滴滴当中。这次在乐老师的推荐下一口气读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我很佩服自己的勇气,更感谢乐老师让我真正接触到了马恩的思想精髓所在,它不再是课本上的教条,而开始成为我认识、思考这个世界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即如恩格斯在书中所说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经过阅读这本原著,才发现这篇著作在当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是为了粉碎英、德等国资产阶级重新搬出德国古典哲学的各种观点改头换面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而作的。

我们知道,费尔巴哈和马恩同属19世纪,面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们同样转向了唯物主义。不同之处是,费尔巴哈在自然领域是唯物的,在社会领域又变成了唯心的。马恩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就是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他们的思想都是一以贯之的。但是费尔巴哈也是伟大的,从古希腊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到费尔巴哈的所谓机械唯物主义,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又多了一种选择,费尔巴哈也可以称得上是探路人,只不过他走的没有马恩那么远,步履没有那么坚定罢了。

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之所以不能看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觉得这是可以讨论的地方。如果说与世隔绝的生活是唯心主义天然的土壤,介入社会是唯物主义成长的温床的话,那么随着全球统一性在15世纪肇始以降,人们的生活被置于一个共同体之中,与世隔绝越来越变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因此唯物主义应该越发强大,唯心主义应该越发式微才对。可事实不是如此,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黑格尔便是唯心主义的一座高峰。即使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唯物与唯心也没有谁占压倒性的优势。我接受了十多年唯物主义至上的教育,到了大学才明白,唯物主义至上这个观点是很不唯物的。

再回到费尔巴哈思想的矛盾上面,环境决定论肯定有影响,但每个个体内在的丰富性才是导致他思想的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正如我一直坚信,马恩晚年的思想与早年写《共产党宣言》那时候是很不一样的,可惜我们口头上说唯物,但只对学生灌输马恩某一时期的某种思想,我认为这对高等教育而言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马恩的唯物主义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其中唯物的部分有费尔巴哈的功劳,而辨证的部分继承的是黑格尔的思想。恩格斯说德国古典哲学到费尔巴哈就已经终结了,“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8]。德国的工人运动又是以马恩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因此言下之意便是马恩的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是不同的,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马恩的思想就是他们手中最锋利的武器。而区别马恩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革命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黑格尔是很有可能发展出革命性的思想的,但他在社会领域的唯心使他的思想从“彻底的革命思维”变成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9]。这样看来,没有涵盖辩证法的费尔巴哈的学说与革命性更是毫无关系可言。

古典哲学是保守的,新时代的哲学是革命的。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哲学从纯粹的思辨演化成了与政治挂钩的思想武器。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但若干年后,被异化的马克思主义给很多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其中就包括中国。一种思想能够使人们变得狂热、暴躁甚至嗜血,反过来这群人发起的运动又会使这种思想失去纯洁,沦为政治的工具。这是革命性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又使这个时代充满了活力。一切都不是确定的,你看到的事物不是终结,只是过程。一切都在发展,一切都在建构。我们在和平的年代也大有可为。历史不会终结,不会如黑格尔所言那样到达绝对精神从而停滞不前。事物生生不息,我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然会与现在所不同。“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10]。”我们的活动,就是历史,我们创造了历史,历史也以它的积淀影响着我们的言行。

我最为欣赏的便是马恩的这种辩证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超越的信心。它是进取的,不是唯唯诺诺称是的。它是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而不是让某些守旧者钳制我们的思想的。它在每个年代都为最为广大的穷人带去了希望,它在每个年代都使统治者心怀芥蒂,在世界范围内一向如此,不管统治者宣称自己信仰什么。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对他们说,不要说你信仰什么,我只想知道你为你的人民做了什么。我们相信进步,而不是教条。我们看到了阴影,但我们始终相信阳光就在后面。真正的马恩思想,精神内核是批判的,而不会是歌功颂德的。

马恩在19世纪的大背景下,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自己对人类的伟大构想,他们提出了改造世界的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他们成了巨人,直至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踩在了他们的肩膀上,我们也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当中有人选择转向,而不是裹挟在人流中前行,那么这会是马恩希望看到的,我想,这也是他们哲学的真谛,这也是哲学之所以为哲学的根本----它是为“人”的进步而服务的。

【参考文献:】

1,第1、2、3、7、8、9条均引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马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4,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5、杨金洲.试论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8-04;

6、冯永泰.简析哲学基本问题——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第7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乐老师,这是学生第一次阅读马恩的原著,很感谢您我有动力去接触马恩的原著,文章中不妥之处还请老师谅解,学生日后一定虚心改进!谢谢老师!

国际关系学院09级 田冠华 200955003

下载马哲论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哲论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哲论文(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题 目:试析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姓 名: 指导教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摘要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

    马哲论文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哲学分析 【摘要】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把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其自力更生,自立自强、拼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也有助于国家造就一批年轻的企业管理......

    马哲论文

    向英雄致敬 08级西语一班 毛文静 2009.10.24日下午2时许,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

    马哲论文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世界 摘要:近期,美国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局面,大批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已经形成了一场波及全世界的金融海啸。对中国也形成了......

    马哲论文[范文大全]

    遏制土地荒漠化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 现状 危害 防治 摘要: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年12月29日内,国家环境......

    马哲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观 经过6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应的关联知识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方面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哲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题目:论假冒伪劣产品 系别:政法系 专业:11届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程谦 学号:201102010076 指导老师:赵子龙 目录 一、简介 二、假冒伪劣产品的定义 三、制假......

    马哲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 无论透过马克思哲学本身的语境,还是透过后现代有关马克思哲学评述的语境,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都会为我们深刻地感受。理解了马克思哲学的这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