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着》影评
一、人生主题
单单一看着题目,就会让人产生多少联想与感叹,故事叙述了一个西北古镇豪门大宅的纨绔子弟——富贵少爷的人生历程。由开篇的四十年代而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直至以后。在这漫长的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当中,富贵由最初的大家少爷而沦为街头小贩,进而又成为皮影班主,解放后被划为城市贫民,最终又因为联姻而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岳父和老爷;在这一系列的近乎戏剧性而又真实地让人感动的身份与地位的互相转化中,电影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并深刻的揭示了故事的主题,亦即人生的主题——活着!
对于一个心地善良而又心理脆弱的人来说,人生的巨变与遭遇、大起与大落都有可能让他走上死路;而在影片中,主人公富贵与家珍这一对夫妇却恰恰是从这条艰难之路上走来的。富贵由最初的一掷千金的少爷而输光家产不名一文,又由走州过县卖唱谋生的皮影班主而成为曾经参与革命,服务部队的“城市平民”,由经历丧子之痛的后的短暂平静而又一跃而为工人阶级的岳父,终于又再一次地经历丧女之悲„„在这条坎坷的人生之路上,命大的他在家珍的陪护下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不仅没有厌世,而且始终顽强的活着!
让我们再来咀嚼一下那些平常而普通的话语吧:“我不能死,我还得活着,家里还有老娘,还有老婆孩子。”“春生,你可别想不开呀,你不能死,得好好的活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影片正是通过这些在极度恶劣的环境氛围之下道出的寻常质朴的话语深深地揭示了人生、探寻了人性,使得“活着”这一主题就仿佛盘曲错综的藤条紧紧地攀附着影片、攀附着人生命运且穿透始终!
此外,在富贵家珍活着的这条主线上还点缀着另外一些人,另外一些人的命运以及他们的“活着”。春生是与富贵一起走州过县,出生入死的老伙伴,在解放战争中他开上了梦寐以求的汽车上了前线,解放后的他成为区长衣锦还乡,结果汽车撞死了富贵的儿子有庆,从此他就为肩负着一条人命而活着。文革中春生被打倒,老婆“自杀”。在他不堪忍受生活与精神的双重折磨而准备选择去死的时候,是家珍的一句话让他又坚强的活了下去。
牛镇长是共产党最基层的干部,干了一辈子农村工作,大跃进,大炼钢铁,文革„„每一个时期都出现了他的身影,进行革命动员,宣扬党的政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咱可是一直沿毛主席的路线跟着党走的!可是他在文革后期也被揪了出来靠边站了,富贵与家珍去探望他说:牛镇长,您可要顶住呀,不会有什么事的!牛镇张脸上露出的却是苦涩的笑。
二、大历史的主题
电影《活着》在揭示了人生主题的同时更重要也是更突出的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大历史主题。之所以叫大历史,是以区别某朝某代自导自演的“钦定历史”。整部影片跨度很大,从解放前一直到七十年代以后,可以说涵盖了新中国由成立至发展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艰难历程。纵观电影我们就会看到并深深体会到元人张养浩早在七百年前就已发出的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多么的具有震撼力和穿透力呀!解放战争时的大溃逃与大围歼,人们被抓、被征、被打、被痛死、被饿死、被抢打死,分不清是我军还是敌军;解放了,开始划分成分和土地,人们又被像豆腐似的切成方块,像玩偶般的被贴上标签——你的地多了,是富农,分!你的房多了,是地主,分!你也许曾经是一掷千金的少爷,是养尊处优的少奶奶,怎么?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城市贫民!怎么?分你的田你有意见?怎么?分你的房你敢不从?还要烧掉?这是搞破坏!这是反党反人民!坚决镇压!毫不留情!大跃进了?看来我们将要进入共产主义,那就吃起大锅饭,唱起幸福歌,顿顿吃饺子,天天过大年!大炼钢铁了?党号召要赶英超美,那我们就是砸锅摔碗也要多造两颗子弹!文化大革命了?走资派反动派当道当权,“毛主席他老人家最英明,红卫兵小将要逞能„„”——就这样人们一路走来,太多的人们象富贵一样整天提心吊胆;太多的孩子象有庆一样没睡过几个好觉,没吃过几顿饱饭;太多的人们像牛镇长一样积极革命,像王教授一样被关了牛棚,像春生一样做了区长又被打倒„„ 在历史的洪流中富贵完成了由少爷到城市贫民的转变,在历史的洪流中富贵完成了由不名一文的贫民到社会主义新时期公民的转变;同样还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富贵的家由完整到分散,再由分散到完整再到失去儿子再到失去女儿而回归分散。前一个过程是由富贵嗜赌而一手造成的,而后一个过程则是由社会一手扶起却又一掌劈烂„„前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只是一批贵人子弟的闹剧,而后一个过程则我们不能不看作是人民的不幸与民族的悲哀!
电影的结尾,所有的话语都汇成了那一句像儿歌似的略带疲惫的而又韵味悠长的话语: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一切都好起来了„„
张艺谋不懂电影。这是我的第一句话,很多人不会接受。我还要说:假如懂电影的话,他的名字会流传千古。许多年以后,人们只会记得他的这部电影的名字——《活着》。
这部真正平民视角的伟大影片,使用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贵族语言,而非电影的视听语言(表达时间和空间的唯一语言)。这是一件遗憾的事。北京电影学院不是电影学院,它其实是老态龙钟的文学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和戏剧学院:院子不大,四处弥漫着一股贵族综合症的衰败气息。由于当权者对电影原理缺乏一个最基本最原始的认识,致使中国电影教育的整个系统以及招生方法都极其荒谬。也就是说,产生张艺谋这个“电影奇才”是极其荒谬的。从一名工人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导演,像一个传奇故事。他是咸阳棉纺八厂的宣传干事,爱画画,有摄影特长,曲折地入了学,学摄影专业。我们发现他毕业之后的特长,除了摄影还是摄影。我们想知道他在电影学院究竟学了什么?没学到半点电影的东西,只是把摄影的特长施加到电影里,按照他的理解同样也是电影教授们的理解,把电影拍成一种综合性的东西。定睛一看,在一大堆综合性大便里闪闪发光的便是张艺谋的摄影。人们说“摄”得不错,却不会说“拍”得不错,这不是对电影的肯定,而是对那堆综合性大便的肯定。
张艺谋的入学经历被津津乐道,说他在一个集体时代不屈不挠地实现了个人奇迹。相反,这简直就是滑稽的一幕。其实更多的真正的电影天才被拒之门外,这种损失就是拿十个张艺谋来换也划不来。张艺谋是个没有思想的人。这是时代的悲剧,雕虫小技之人将受到宠爱。由于你不会画画,考不上电影学院;由于你写不好文章,考不上电影学院;由于不会唱不会跳,你考不上电影学院。电影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原理来自 似动现象,现实时空可以被电影准确记录,并通过“幻觉”作用于人的心理。电影(视)可以用来创作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和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没有丝毫关系。从接受的角度来讲电影是最为群众性的,小学生和不识字的人都喜闻乐见。教育的当权者却把电影搞得面目全非,灌输一种综合性艺术观念,这无疑是在自欺欺人,说得彻底一点,是在愚民。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吧,如同《十面埋伏》里的那个“牡丹坊”,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死去活来。看看我们时代的这些孩子们吧,也都成了综合性的少年儿童:钢琴班、跳舞班、表演班„„在拼盘中浅尝辄止,成不了大气候,却个个变为思考贫乏综合症的活着的患者。
有朝一日,倘若能够拍一部像《飞行者》那样的个人传奇电影,还是别拍张艺谋,拍斗志昂扬、生生不息的主题,不如拍刚刚故去的陈逸飞。倒是张艺谋拍出了一部连他自己也无法估量的电影作品。这就是《活着》,它远远大于作者,远远大于我们这个时代。希望我们活着的时候,《活着》早已解禁。
《活着》至始至终都在用反电影的方式来表现。看第一遍时,普通观众的心绪跟着人物和剧情走,还不觉得什么。但很难有耐心再看第二遍。我们都会觉得它节奏缓慢。这种沉闷并不是人物不幸遭遇带给我们的,而是不会运用电影语言导致的。大量的交代性的故事事件是依赖戏剧式的对白来承载的,又为了不使对白显得过挤,导演在对话之间插了一些无用的镜头。每个段落几乎都是这样,结果使整部影片拖泥带水。
看看一个没有对白的例子。龙二把自己的皮影箱子送给富贵以谋生。紧接着是富贵和春生跑江湖的一个具体空间和时间。富贵唱词的长度,既是影片的实际长度,也是电影所表现的时间(一分钟多点)。画面先后是演出后台皮影的全景、演奏人员背影的全景、富贵近景、从外面观众身后拍的夜的大全景、春生的侧面近景、又是富贵的近景、皮影的全景。之后镜头叠化,演唱声淡出,背景音乐起,画面是富贵的皮影班黄昏时在乡间小道上赶路、春生拿着筛子向老乡收钱、家珍给婆婆喂药——片子的实际长度也是一分钟多点,但影片要表达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了。通过空间的转换,人物衣服的变化,观众知道到了他们卖艺已经有了一段较长的时间,时间在流逝。然后又回到一个具体的时空,影片的实际长度与表现的时间一致,富贵唱了将近40秒:“象牙床上,咿咿呀,咿咿呀,任意游啊”。一把刺刀划破幕布,他们卖艺的生涯结束了。这确实是个绝妙的转场,通过现场声的变化:胡弦的声音哑了,一阵风把火把吹得轰然而响,汽车鸣笛马在嘶叫,满目战火纷飞的情景。
看上去似乎不错,但三分钟让我们感到疲倦。作为一个过渡场景已嫌太长。皮影戏出现的次数太多了,电影开头富贵就露了一手,这时又唱了两遍。关键是他唱的内容没有变化,缺少信息量,我们又听不清。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仅仅对再现而无表现的时空记录得越长、次数越多,片子就越累赘。
最新奥斯卡电影《灵魂歌王》是部传记片,雷的唱段要比富贵多得多,唱得不重样,观众不会觉得疲倦,因为雷的歌声是性格和时空的有机组成部分。《阿甘正传》千头万绪,叙事一点都不零乱。同为长度两小时的电影,为何《阿甘正传》看多少遍也不烦?因为它充分发挥了电影的时空处理能力,包含信息量大,致使我们很难记住某些细节,每次重温都是新鲜的感受。比如阿甘和丹中尉第一次见面,穿插了一个介绍丹中尉出身于军事家族的细节,为他的性格做垫脚。小片段直接插入越南战场这个现实空间,也是通过不同环境声音的淡出淡入来转场的。同一个演员扮演四代人,摔在地上动作都是推镜头,不同的景别,剪接在一起就像一镜到底,把四个时空不同的战场全拍下来了。总共5秒钟,你看多么简洁。
很多“高深”的影视评论,给《活着》里的皮影戏赋予了很多文学象征意义。说皮影的运用意味着宿命,人是不由自主的、人是被牵制的、人是无奈的等等。完全是一种不懂电影的扯淡。电影是这样看的吗?你们是怎么从电影里看到了文学华章的?这种自说自话的影片分析,到处充斥。不是在分析电影,只是满足自己的文学和哲学遐想。正确的影片读解应当从制作的角度考察,从影片的时间和空间上去把握。你到底看到了什么,你到底听到了什么?北野武的电影《玩偶》以日本传统“文乐”木偶剧来暗喻爱情的不由自主与无奈。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两个木偶,出现得很突兀,与后来的情节毫无关联。木偶戏长达6分钟,几乎到了冗长的地步,舞台上表现一对情人被拆散的情景。直到影片结尾木偶才再次出现,与末路的男女主人公剪辑在一起,利用动作和着装的相似性:木偶被人生拉硬扯与男女主人公摔向悬崖。此情此景令观者内心无端生出一种幻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实际的,是电影制作的结果,是利用人类心理上的“幻觉”达到的。而《活着》采用传统戏剧的线性结构方式,时空束缚在情节之中。皮影戏只是剧中一个情节道具,有时也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但从没有给人以心理或精神上的暗示。
电影成为艺术,是作为空间和时间的艺术。这种艺术语言的特点是直接把握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其优势是就是简洁和直接,一个镜头胜过千言万语。
凡高之所以成为凡高,莫扎特之所以成为莫扎特,是在形式之下,万人之上。当电影不成为电影,形式不成为形式,何谈万人之上、流芳百世? 张艺谋用非电影的笨拙方式拍摄了一部伟大的电影。以场面和对白为基本单位来结构电影,镜头只有服从而无创意,这种服从意识令单个镜头只能毫无生气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但是张导绝对是拍出了一个没有服从意识的电影主题。在《活着》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主流意识形态的东西,“人”是情节的基本单位,而不是“党”或“人民”。从而一部尽管没有“电影味”的电影——镜头不成为结构影片的基本单位——但由于真正意义上的“人”是故事情节的基本单位,《活着》便成为一部充满闪光点的伟大电影。
解放军从画框外无声无息、黑压压地扑面而来,富贵和春生即将被吞噬。这个镜头贵为经典。从没有任何立场的“人”的角度来判断解放军,在中国影像世界里 尚属罕见。在他俩眼里,这是“老百姓的救星”吗?国民军和解放军有什么区别呢?他们还很茫然。把国民党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简直是天兵天降,不得了、了不得啊。只有恐怖的逃命心态。他们俩在看不见一个人影的的雪地战场,高举双手投降,让我们忍俊不禁。主旋律的影片里,解放军只能从正面冲锋陷阵,被追的只能是敌人,而且只有“坏蛋”才恐怖呢。
殊不知真正担惊受怕的,是我们小人物。
烈日当头,龙二 给毙了。阵阵呐喊声——“打倒地主恶霸!毛主席万岁!”。此时的富贵在一棵老榆树下被清脆的枪声吓得尿湿了裤。我们笑了,笑得肚子疼了。再瞧瞧那场面,试想一下当时的氛围,其实非常可怕。“毙了、毙了,五枪打得死死的,那肯定是活不了了,要是不输给龙二,这五枪打的就是我。”
“咱家定的是什么成分?地主?不会吧,地主早输给龙二了!”
“好死不如赖 活着”是一句地道的中国话,不中听,却中用。笑对人生,才叫智慧。在卓别林的电影中,金钱社会下“好死不如赖活”的小人物让我们含着泪笑。含泪是自然的,可贵的是笑。周星驰电影的小人物让我们笑了,只是一个劲地让我们笑,所以不伟大。《活着》让我们笑了,微笑且眼里噙着泪。
凤霞产后大出血惨死这个段落,长达十五分钟,令人窒息。教授是反动学术权威,全被抓到街上批斗去了,学生只会拿纱布堵血。只有两个空间:产房和街。通过二喜(凤霞的对象,姜武饰)押回王教授和富贵给王教授买馒头,观众的视线来到街上,观众看到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街,此时既是个历史的时空——传说中的文化大革命,又是和产房相关、人物相联的情节时空——被游街的妇产科教授。两个时空交织在一起产生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在凤霞的坟头,富贵却责怪自己:“忘了叫王大夫少吃几个馒头了,一定能把咱家凤霞救活的,他是教授啊”
“要不,就不叫他喝水,听人家说,喝水,一个馒头就变成七个,七七就四十九个啊。”
家珍问:“现在王大夫还只吃米饭不吃馒头吗?”
二喜:“不光不吃馒头,是面就不吃!”
我们笑了,老百姓笑了。大事化了,一笑了之。这就是张艺谋的《活着》。谁都没想到,在一群吃了综合性馒头的反电影的教授培育之下,他居然拍出了一个伟大的主题。
第二篇:活着影评
把小说改成电影很普遍,可少有电影超过原著的。是目前最好的既符合原著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
从原著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然后一段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国民党抓丁,文革,疾病,死亡。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献血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等于被饿死的。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忆,继续有努力快乐地活着。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
电影里的活着要比小说轻松些。张艺谋加了一些讽刺的东西。例如:救风霞的教授因为太饿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去动手术,眼睁睁地看着凤霞被红小兵们弄得大出血死亡,还有加了福贵靠皮影吃饭的情节。导演完全理解了原著,并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东西。活着这部电影非常的长。整个看电影的过程我反反复复的咀嚼着两个字“活着”,活着真好,人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
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是在福贵被抓丁,国民党大撤退。福贵的战友都被打死了,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福贵只想跑回家,看看家珍和孩子。当福贵举手向解放军投降的时候,使人心里喊出了“活着就好”。不管怎样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里喊出活着,是在龙二被枪毙的时候,福贵吓得尿了裤子。葛优演得棒极了。真棒那一段听到枪声的时候。如果不是福贵赌输了祖传的房子,那枪毙的就是地主福贵了。能活着看到老婆孩子就是好。
第三次是有庆死了,被车撞死的(书上更惨,是输血输多了,输死的,无辜的生命被愚蠢的官僚主义害了MD)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家珍哭得死去活来。后来那个春生被打成反革命,要自杀,来找福贵道歉,福贵和家珍都原谅了春生。家珍最后冲春生喊“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心地善良的中国农民。他们没有很好物质和精神生活,却有最纯朴和实在的心地。
第四次是凤霞死了。导演在这里大大的讽刺了一下,竟然让教授被馒头噎着(真能想出来)电影没有演到双喜,苦根,家珍的死亡。导演在最后出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场面。
余华的《活着》通过福贵的叙述有些超脱的感觉;而电影则有种入世的味道,是张艺谋拿了一个讽刺的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风风雨雨的那个时代的农民家庭。这里没有控诉什么,没有要反抗什么,没有埋怨什么,中国最被人看不起的农民默默地在那个时代里承受着一切,努力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被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福贵的妻子家珍在影片中始终是一个传统妇女的形象——勤劳、善良。她的思想中的封建团圆观念的根深蒂固程度更甚于福贵,她为了儿子的将来离开了好赌的福贵,却也在得知丈夫改过自新后主动地归来。这种行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反映了家珍对丈夫及其家庭的忠诚,另一方面却从她对福贵抱有依恋、不离不弃的单纯想法中折射出封建观念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盲从思想。
不过,在封建社会,妇女因为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被迫困守夫家,也有迫于无奈的因素。家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于更好地配合福贵的良民形象,家珍与福贵的本性相似,思想觉悟也在同一水平,只是两人一张一合,互为平衡、补充,构成一条有矛盾,得以推动情节发展,但没有根本冲突,得以保留家庭温馨的氛围的线索。
《活着》场景
作为风雨同舟的妻子,家珍一直是福贵“活着”的一条重大精神支柱,有庆、凤霞、馒头都只是远方的希望,但家珍这个相濡以沫的爱侣的位置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在小说原著中,作者最后还是无情地摧毁了这个福贵赖以慰藉的心灵港湾。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幕后资料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虽然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但却栩栩如生,将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生活及生存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主人公的命运最终让是发人深省……
第三篇:“活着”影评
《活着》张艺谋
—电影赏析
一部好的电影,都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又都是一个导演将自身风格的完美展现。作为中国第5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一直都在在电影艺术上寻求自己的出路,不断地尝试创新,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在我看来,《活着》这部电影,便是他尝试之下的巅峰之作。《活着》这部电影改编自于华的小说《活着》。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男主人公富贵的一生遭遇为线索,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好死不如赖活着”,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嬉笑怒骂的讽刺和批判。影片非常平实、没有过多地采用特殊镜头和景别,只是很简单的叙述一个老百姓近四十年的生活变化,以及这四十年中他对于活着的理解,使人们清晰又真实地了解了当时的现状以及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如此一生
二胡声,吆喝声,唱戏声,外加淡色调的背景,揉在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赌场中的一片热闹景象。影片以这样的背景开始。主人公主人公徐富贵,一袭绸缎加身,手摇筛盅,赌得不亦乐乎,只是输多胜少,厚厚的账本足以证明此人这样的生活已经是有些时日了。而对输赢并不在乎的富贵少爷,在输钱之后还要混到皮影班子里吼两嗓子秦腔,全然不知自己以皮影般被人摇摆,把自家主宅给输了个干净。不久后,父亲便被活活气死,妻儿出走、自己和老娘流落街头。前面这十来分钟的展示,为以后主人公为什么可以依赖皮影而生存,为他的悲剧成份及对这个纨绔子弟浪子回头做好了铺垫。当他开始在大街上做小买卖用以谋生的时候,我们开始发现,原来他还是这么纯朴、这么有责任感的一个男人,这也才符合中国当时一代人典型形象。也正因为此,妻子家珍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带着女儿凤霞和刚出生的儿子有庆,加上富贵的妈妈,一家人又团圆了。然而,命运往往是不可掌控的。
紧接着影片以历史时间的推进及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发生过的典型事件。国共内战,大围剿时代抓壮丁,富贵和春生很不幸的被抓走。之后富贵便一直唠叨着那句话,“我还有老婆、孩子、老娘,所以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活着回去”。这是富贵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很幸运的是,富贵和春生都活了下来。终于,解放了,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讲,真的就意味着可以好好活着了吗?。当几颗子弹打在了赢走富贵所有房产的龙二身上的时候,富贵觉得那子弹好像打在了自己身上,他怎么也想不到,钱财赌输了,却保住一条命。富贵第二次感觉到死亡的可怕活着的好处。富贵因为给解放军表演过皮影戏,所以被看作也是参加过革命的人,又因为家里确实有平困,使得自己的成分被划分为贫民。贫民——这是一个“高贵而安全”的身份,这是一件合乎逻辑的事情吗?答案显然是“不”。这就是一个**时代的非正常逻辑理念。
“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后就会变成牛,牛长大了,” 大跃进时代来了,只要大家苦干,共产主义便伸手可及了,集体食堂在形式上充分模仿和感觉着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然而命运又和富贵一家开了个玩笑,儿子有庆死了。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家珍则哭得死去活来。而害死有庆的竟然是春生,当他们这么多年后再聚首的时候,却是以儿子的性命作为代价的。命运就这样捉弄人。然而,死了的人走了,活着的依旧要活下去。后来,春生被打成反革命,要自杀,来找福贵道歉,福贵和家珍都原谅了春生。家珍最后冲春生喊了一句“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这是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却又透露出深深的无赖。寒风阵阵,春生注定要一去不复返。
接下来是大女儿的死,因为一个戏剧性的理由。医院职员全部被调走,换上了学生,教授吃了太多的馒头而噎住了,这是否像一个笑话,却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人如草芥,命为蝼蚁。后来,妻子也因病去世,留下爷孙两。。
故事很简单,一个小人物.在在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中跌跌撞撞。在我们总以为噩梦已经过去的时候,生活残酷的一面又卷土重来。在福贵决定要好好过日子之后被日寇掳走;回家的喜悦迭加母亲的去世和女儿的哑;又气又喜的追赶着给自己酸辣汤喝的儿子后,看到儿子血肉模糊的身体;得知母子平安却看见飞溅的血;每次淡淡的喜乐后都伴随着更大的悲惨。
一部电影,一个时代
整部电影最不可能忽视就是这部影片下历史大背景。十年内战,到处抓捕壮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人命如草芥。大跃进的几年。只要大家苦干,共产主义便伸手可及了,集体食堂在形式上充分模仿和感觉着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大炼钢铁使全国人民都群情激奋,认为我们短时的努力就可以拯救全世界,可以变世界的天。十五年赶英超美的口号,更让所有人都觉得在自己活着的岁月里可以看到希望看到的一切。但这一切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一堆堆的废钢、逐渐吃不饱饭的食堂。文革的十年**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中都是灰色的,阴郁的。它带给中国人民的、带给这个国家的创伤和损失,直到今天我们甚至都能感觉得到。一场纯粹的政治运动,究竟与老百性的日常生活有着多少关系呢?或许可以说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一个黑白颠倒的社会,主人公富贵为此又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一向坚持沿着毛主席路线走的牛镇长也成为了走资派、曾经风光的春生也变了走资派。所有的人都因为一场政治**而不能好好的活着,每一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沉沉的担子,在那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选择了死亡。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旧时代的展现,把历史的痕迹一页页呈现。
活着的意义
与活着相对应的是死亡,死亡能更好的诠释活着的意义。影片中富贵几次感觉到死亡的可怕,活着的好处。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是在福贵被抓丁,国民党大撤退。福贵的战友都被打死了,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富贵便一直唠叨着那句话,“我还有老婆、孩子、老娘,所以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活着回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活着是因为有牵挂。第二次心里喊出活着,是在龙五被枪毙的时候,福贵吓得尿了裤子。如果不是福贵赌输了祖传的房子,那枪毙的就是地主福贵了。“能活着看到老婆孩子就是好”,富贵如是想。可见富贵活着还是因为心中有牵挂,有爱。第三次是有庆死了,被车撞死的。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家珍哭得死去活来。接下来春生死了,在我看来,却是影片中他一直孑然一身,了无牵挂,带着深深的牵挂而去的。最后凤霞死了,家珍也走了,而富贵依旧活了下去,则是他还有孙子,还有牵挂,还有希望。。
余华在原著的序中说:生活和幸存只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苟延残喘也好,锦衣玉食也好,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所能抉择的,与命运抗争的历程中,你会看到人的渺小,所谓的成长,也只是学会习惯性的接受。就像主人公富贵的遭遇一样,当命运不可阻挡的时候,他坦然的接受,唯一的愿望便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好好的活着”。他是一个小人物,却又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缩影。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悲观的的思想,却是一代人真实的客观写照。
《活着》这部电影虽名为“活着”,但其实是一部死亡之片。片中人物的死亡带给了我们伤感,让我们重新了解到了旧时代人物悲惨生活;同时却又真实的带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活着真好”,让我们更加珍惜的生活的点滴,享受生活。
机械工程学院
第四篇:活着 影评
电影版《活着》的主题,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描写人在一段荒唐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存状态,并对那段历史加以讽刺。张艺谋对余华的作品《活着》的改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增加了皮影这一元素。皮影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电影的始末,见证了福贵充满痛苦与挣扎的一生。然而,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隐喻。
皮影戏,又称傀儡戏。皮影没有生命,它在荧幕上所有的表现都归功于它幕后的操纵者。之所以说皮影在这部电影中是一种隐喻,主要是指电影中的人物如福贵一家、春生、镇长等等,几乎生存在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成为政治的傀儡。因为影片主要通过强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那段时期,来讽刺历史。从而展现一批在在意识形态的迷惑与恐吓下所有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下面,我将以影片中具体的时间段为线索来加以分析。
一、国共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事件,就是福贵和春生在走街串巷的唱皮影戏时被国民党拉去做壮丁,拉大炮。并且遇到了寻找弟弟的老全。在这一部分中,让我最难以忘怀的场景就是白茫茫的雪地上堆着密密麻麻的尸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是可悲的,在那些众多的死者当中,又有多少像福贵和春生那样的被强迫参军,离开家庭上战场,生死不知,人在强大的政治力量下,只不过是任凭摆弄的玩物而已。
二、大跃进时期。大跃进,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经济浩劫,带给中国沉重的灾难,大跃进运动中,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原则。在经济领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张艺谋在电影里,对大跃进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批判与讽刺,主要体现在全民大炼钢。
首先,是牛镇长挨家挨户的去收铁,不管是铁锅铁盆,只要是带铁的,不管好坏,一律上交。在福贵家中收铁时,年幼不懂事的有庆翻出了伴随福贵多年的那箱皮影,告诉镇长皮影上有铁丝,面对福贵与家珍的不舍,牛镇长郑重其事的说:“你这觉悟就没你儿子高了,这铁至少能造两颗原子弹,兴许以后打到台湾,就差这两颗子弹了····”然后就要吩咐人把箱子拆了。这一幕很滑稽,几根废铁丝就能造两颗原子弹?或许他们内心都清楚这件事情本身的反常,但是,他们的处事哲学就是“凡是大家都这样的便是这样,凡是大家都不这样的便是不这样,相信群众,相信大多数人便可以自救”。[i]而牛镇长,也是具有典型悲剧意义的一个角色,始终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最终却被打成走资派。这一人物的命运也是在讽刺文革的荒诞。
其次,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镜头,也是给我震撼比较大的,就是在有庆给福贵送“酸辣汤”的那一晚,第二天清晨,所有的参加炼钢的人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睡着了,家珍倚靠着墙,凤霞则枕着脸盆,这个场面很壮观,充分显示出大跃进为了追求所谓的“高产量”,完全忽视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就是在这个早晨,镇长以及许多人举着巨大的“囍”字,抬着一块“铁疙瘩”到县上报喜去,福贵家珍还上前去摸了摸那块坑坑洼洼的“钢”,进而镇长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咱们的钢能造三颗大炮弹,都他娘的打到台湾去,一炮打在蒋介石的床上,一炮打在蒋介石的饭桌上,一炮打在蒋介石的茅坑里,让他睡不成觉,吃不成饭,还拉不成屎!”或许,人们知道炼出来的这块废钢并非像镇长说的那样大有用处,但为了与众人保持一致思想,为了紧紧跟随政府脚步,人们选择沉默,选择迎合主流意识形态。让我很容易联想到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次,就是有庆的死亡。吃饺子的那天,有庆正睡得香,几个小孩跑到家里来叫他,说是老师叫去炼钢,今天区长来检查。于是福贵就背着有庆去了学校,在那个全民大炼钢的时代,即使连小孩都不放过,学校里已经不是上课的地方,也变成了炼钢的基地,更可笑的是,区长还要来视察小学生的炼钢情况,这里无非构成一个巨大的讽刺,生活在大跃进时期的人,如同皮影一般,成为政治的玩偶。也就是福贵把有庆送到学校的那天,小小的有庆在墙角睡着,春生由于疲劳驾驶,发生了意外,墙倒了,夺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生命。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戕害。被福贵视为宝贝的皮影作为四旧被烧,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所遭受的侵略。福贵还抱有一线希望的想要成立“毛泽东思想皮影宣传队”,这样一个想法也被镇长所否定。最终落得一盆灰烬。
其次是对人民思想的戕害。凤霞与二喜的婚事举办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左臂戴着红袖章的万二喜在镇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福贵家里,将一顶帽子,几枚徽章,还有好几本《毛泽东选集》放在了桌上,算是见面礼。而家珍呢,指着墙上的那张早年解放军开的证明告诉二喜,“凤霞她爹当年也是干过革命的,成分没有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们,就算是结婚,也是先看“成分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了,再说以后的事情,但凡有点成分问题,一切免谈。二喜走后,没几天就带了一帮人来福贵家里,粉刷了墙,换了新瓦,并且在院墙的正中画上了光芒四射的毛主席头像,不久后,二喜和凤霞的大喜之日,没有具有传统韵味的旗袍,没有新潮的婚纱,一身土黄的军装是最受欢迎的礼服,前来祝贺的人们送上一摞又一摞的毛泽东文集以及毛泽东的相片。最后的全家福也是以二喜画的毛主席头像为背景,并且象征性的“登”上了“东方红”,更为滑稽的是,二喜对着墙上的毛主席郑重其事的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所以在今天,这一切显得如此滑稽可笑,回归历史,当时的个人崇拜风气空前膨胀。
再次,对知识分子的戕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凤霞生孩子的时候,凤霞生孩子,医院里全是从护校来的红卫兵,老一些的有资质的教授都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二喜跑到牛棚带出王斌教授,这个教授却因为饿了三天一口气吃了七个馒头而撑的动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凤霞大出血最终死去。凤霞的死的根因是文化大革命。在文革这场浩劫中,牺牲了无数的知识分子,在此又构成一个尖锐的讽刺。人们面对强大的政治力量,束手无策。
四、文革结束后。中国结束了一场灾难。人民的生活恢复了安稳和平静。印象最深刻的是福贵的孙子馒头养了一群小鸡,福贵把小鸡放在了当年存放皮影的箱子里,告诉馒头“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就越过越好了。”而在此之前的大跃进时期,福贵跟有庆说的是:“鸡长大了就变成鹅,鹅长大了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了。”可见,福贵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后,已经看清了事实,走出了“共产主义”的幻想,开始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
纵观整部影片,其实并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显的冷漠与愚昧。人们潜意识里还保留着良知。保留着清醒。如家珍一直对意外撞死有庆的春生怀恨在心,当二喜告诉福贵春生被打成走资派了以后要和他保持距离时,福贵说一直有距离。就在那个晚上,春生跑到福贵家里要跟福贵告别,家珍和福贵却努力的激发他生存下去的意志。从这一 点上来看,可以说明文革那段时期,人性并没有泯灭,在恰当的时候,还是会显现人性的光辉。还有一点,就是凤霞生孩子的时候,看到一群红卫兵,家珍和福贵看到这反常的一幕内心疑虑重重,让二喜去找个老一点的大夫来,二喜去牛棚拉来了王教授,红卫兵说:“把王斌带来干什么!反动学术权威不能到这里来!”二喜连忙装模作样的说了一大段富有革命激情的话,然后悄悄告诉王教授不要在意。当凤霞大出血控制不住时,那些小的红卫兵这时才着急的喊:“,王大夫是教授,他会!他一定会!”从她们的语气的变化中,我们也能发现,到了紧要关头,人们还是会抛开那套荒唐的理论,把焦点转移到人的本身。
这部影片,时间跨越性很大,时间是一条线索,皮影的命运也是一条线索,贯穿于影片的始末,皮影没有灵魂,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而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大人民,也如同皮影一样,被强大的政治力量所操纵。人们在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下,无力反抗,唯有打磨自己的棱角,迎合社会,在特殊的时代以这种方式保全自身。这并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表现,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洋溢着对生命的感恩,包含了某种宽广无边的生存意味。”[ii]展现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一种顽强的忍耐力。正如余华在小说序中说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iii]
第五篇:《活着》影评
影评范文:《活着》影评
以文革为背景的《活着》,被认为是张艺谋作品中最贴合时代和最丰满的电影,黑色幽默贯穿其间,笑中有泪,令影片具有温情和悲悯的胸怀。作为一部被禁止在国内公映的作品,《活着》仍旧在国际上花香满园,荣获第4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人道主义精神奖等,不愧为张导的巅峰之作。
这部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之后,两次政治为经,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曲折命运为线,以时间为明线,一皮影戏为暗线,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彰显了人性的光辉,生命的延续。
一、评主题
《活着》是跨越年代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同时个人的命运也反映着社会的命运,让我们更加看清历史的面容。
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他几乎经历了那个年代所有的风雨,仿佛在他的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了我们祖辈的影子。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了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生死之间的苦笑。命运的无情和生命给予我们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中,最初当少爷时纸醉金迷,为赌钱舍妻
弃子,气死父亲,十足的纨绔子弟,到五颗子弹的恐惧,打倒地主豪坤,龙二的子弹本应打在他身上,到儿子夭折之时的悲痛控诉,如此多的不幸却戏剧般的降临到他身上,像是命运的使然,无可奈何,只能承受!由此揭示出个人命运往往与时代命运相结合,由时代大河所袭卷。
二、评道具:独具匠心的一场皮影戏
在《红高粱》中,观众是不会忘记青纱口那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在《菊豆》中,观众的视觉中反复出现杨家染坊里自房梁上悬挂而下的红黄布条,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家大院里的大红灯笼以及灰色的高墙更是电影故事的主线。无一例外的,皮影戏是是电影《活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增添了观众的视觉享受,更是把电影的主题,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地。
皮影戏在这部影片中是一种关于艺术与传统的象征,是人类生存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最初的时候,当福贵是个二世祖时,皮影戏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到后来输光家产后,这既是艺术,又是谋生的手段;到文革时,关系就更为微妙了,那既是他“干革命”的本钱,又是他需巧妙地保护以免于被扼杀、毁灭的“传统”。后来皮影戏还是给“灭”了,但在片子最后,我们发现那箱子还在,只是用于装小鸡。小鸡是新生命的象征,箱子曾经装过代表艺术的皮影戏道具,如今又承载着新生命,这就使艺术、传统与新生命有着相通与联系,则“活着”的意义又有了更深远的内涵。
三、评音乐 音乐是一部影片调动气氛、渲染情感的主要道具。本片也不例外,影片始终贯穿着一段安静的旋律。无论是喜的高潮还是悲的高潮,背景音乐都是这段曲子。导演将曲子精心编排进不同的环境中,赋予曲子不同含义,给观众不同的感觉。如在福贵从部队回到小镇上时,一年没有见到爹的凤霞开心的拉着爹在石子路上奔跑,乐声缓缓响起。
通常,在影片中表现欢乐的场景,背景音乐往往节奏明快,而在这里,导演大胆采用安静的旋律,反而更能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安详、幸福,这样的快乐只当是苦中作乐吧。
此外,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男主角葛优也是倾尽全力学秦腔,把一个历尽磨难的福贵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巩俐虽默默在葛优的男一号光环下,但是却极好地诠释了一个典型由封建向现代的转变,历经艰辛的苦命女人的挣扎形象,惟妙惟肖的、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很成功的用叙事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探讨和诠释,这也许就注定了作品的经典和不朽,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渺小的,语言是苍白的。或许,活着的过程中有太多的阴差阳错和机缘巧合,太多悲惨和苦难,活着本是不易,那么,就让我么更加珍惜这份活着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