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时间:2019-05-13 21:2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第一篇: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7.图1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8.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

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10、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B点,小球离开B点至又回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测得t1、t2、h,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B.

C.

D.

1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填空题

12.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物体落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13.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 2ts内和头 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 1个ts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14.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15.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s,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 1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6、自由下落的物体,从 H 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是着地速度的一半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17、物体自由下落的总时间是6s,若取g = 10m /s

2,则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它在0~2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在2~4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m,在4~6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18、用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后,又以25m/s的初速度再向上抛出第二个小球,结果两球在抛出点以

上15m处相遇,那么两球抛出的时间相差______________s。

三、实验,探究题

19、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乙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

2;

方法B:由

取平均值g=8.673m/s2

(1)从实验装置看,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四、计算题

1、一个自由落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2、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5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3、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1秒的位移是35m,则物体落地速度是多大?下落时间是多少?

4、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0.25s时间内通过高度为2m的窗口,求窗口的顶端距屋檐多高?

5、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刚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第3 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多少米?

6、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l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取10 m/s)

7.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 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为1.6 cm,实际长度为100 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4.0 cm.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石子闯入镜头时大约已经运动了多长时间?(g取10 m/s2)

8.有一根长4.8 m的细绳将A、B两个小球相连,在足够高处先后相隔0.8 s将A、B自由释放,在B释放后经多少时间连接A、B的细绳被拉直?(g取10 m/s2)

第二篇: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1.一个物体从 80m 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求:(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落地前的最后 1s 的初速度是多少?(3)在落地前最后 1s 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2.从离地面一定高度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现测得小球下落时间为4s.求:(1)小球下落的高度H;(2)最后1s内的位移X;

(3)下落高度为总高度的1/4时的速度.

3.从距地面45 m的高处每隔相同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当第7个小球刚释放时,第1个小球恰好落地.求:(1)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Δt为多大?(2)小球在第2秒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3)第2个小球落地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4.从离地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下落时刻起,在第内的位移大小、最后内的位移大小;

试卷第1页,总2页,求:

5.物体自某高处自由下落,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是65米,取总高度.,求物体下落的6.一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能过窗口所用的时间Δt = 0.25s,窗高两米。问窗顶距屋檐多高?小球由屋檐下落到窗顶所用时间是多少?(g = 10m/s2)

7.一根长15m的长杆。上端挂起,然后让他自由下落,如图所示,求:(1)杆到达离杆的下端5m处的A点时的速度(2)整条杆通过A点所需要的时间。(g=10m/s2)

8.一根细杆长3m,用短绳悬挂(绳长不计),悬点下有一个2m高的窗,窗顶在悬点下8m处,今将绳剪断,让杆自由下落(g取10m/s2)则:(1)当杆下端到达窗顶时的速度为多少?(2)杆经过窗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试卷第2页,总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1)4s(2)30m/s(3)35m 【解析】 【详解】

(1)根据可知下落时间;

(2)由(1)所得结果可知,落地前最后1s就是第4s,这1s得初速度,也就是第3s的末速度,故有。则落地前最后1s初速度为:

.(3)落地前最后1s通过的高度为:2.(1)80m;(2)35m;(3)20m/s. 【解析】 【详解】

(1)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H=

gt2=×10×42m=80m

(2)小球在前3s内的位移:h=

gt32=×10×32m=45m

最后1s内的位移X:x=H-h=80-45=35m

(3)下落高度为总高度的1/4时:h′=H/4=20m 由位移-速度公式:2gh′=v2-0

所以:v=【点睛】

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明确自由落体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记住基本公式即可解答. 3.(1)0.5s(2)15m(3)20m 【解析】 【详解】

答案第1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设第一个小球落地用时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 h=

gt2可得:;

则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为T=(2)小球

在第2

=0.5s; 秒

内的位

(3)第2个小球落地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间的距离是:

【点睛】

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题目关键在于明确自由落体中的公式应用,一般情况下,研究由落点开始的运动列出的表达式最为简单;并且最好尝试一题多解的方法,这样可以练习灵活应用公式的能力.

4.(1)(2),【解析】

【解析】(1)由位移公式解得落地时间:(2)第内的位移:前内的位移为:

。最后内的位移等于总位移和前内位移的差,即5.45m

答案第2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设总时间是,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故物体下落的总高度故答案为:.

点睛:设总时间为t,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最后1s内位移的表达式,从而求出整个下落的时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下落的高度。6.2.28m,0.675s 【解析】 【详解】

设屋檐距窗顶高为H,水滴下落至窗顶用时为t,则水滴到窗顶过程中:H=

gt2 …①

水滴到窗户底端过程中:H+2=

g(t+0.25s)2 …②

①②联立解得:t=0.675s;H=2.28m 7.(1)v=10m/s(2)1s 【解析】

(1)到达A是的速度v:(2)通过A的时间为t杆长为L:得:.,解得,代入数据得

;,解8.(1)(2)

答案第3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详解】

(1)杆下端到达窗顶下落的高度为,有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2)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杆的下部到窗门顶的时间,杆的上部到窗门底的时间,故杆从门旁通过的时间:.

答案第4页,总4页,

第三篇:自由落体运动

课题

自由落体运动

安徽省舒城中学(231300)吕贤年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小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2)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介绍伽利略上百次的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索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

教 学 重 点:仅受重力作用的不同物体,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g。教 学 难 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无关。教 学 方 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索与设问点拔相结合。

具:硬币1枚,与该硬币等大的纸片1张;等大的厚大纸片(20cm×20cm)2张;轻与大纸片的小石子1颗;钱羽管及抽气机1台;米尺1把;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自制课件等。

设 计 思 路:自由落体运动在教材中是作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来安排的,如果教材处理得当,对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验探求规律的能力等都是极为有利的,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实验:整节课由6个演示实验、1个小实验组成,通过实验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又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展示直观的自由落体实例,再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给出自由落体的最新科学证实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本节课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述,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探索、设问点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

5.层次分明:这节课的程序是:(1)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分析及实验观察,说明实际的落体运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正确地提出问题,研究在真空条件下的落体运动,以及在实际中如何近似地满足自由落体的条件;(3)揭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研究在真空条件下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探求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复习提问

(屏幕显示要复习的问题,提问学生,回答正确后,屏幕再显示相关内容)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规律:速度变化规律 Vt=at

位移变化规律

S=at2/

2推论:Vt2=2as

V=Vt/2=Vt中

特点:V1 ∶V2∶V3„=1∶2∶3„

S1∶S2∶S3 „ =12∶22∶32„ SⅠ∶SⅡ∶SⅢ„ =1∶3∶5„ ΔS=SⅡ-SⅠ=SⅢ-SⅡ=„=aT2

二、新课教学

(展示目标,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关于落体运动,同学们都了解、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在小学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及其它各种途径中早已了解伽利略、比萨斜塔、伽利略的落体实验等。

(演示1)多种小物体的下落。指出在地面附近的任何物体,脱离支持物后,竖直落向地面的运动叫做落体运动。

落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研究落体的运动?落体运动的性质怎样?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实验设疑,引出矛盾的结论,揭示问题的复杂性)

(演示2)取一枚硬币,一枚与硬币等大的纸片,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出硬币先着地,得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演示3)取一颗小石子,一张比小石子重的大纸片,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出小石子先着地,得出物体越轻下落越快。

(演示4)取两张完全相同的大纸片,它们的重力是相同的,这样重力对下落的作用是相同的(采用控制变量法),再把其中的一张捏成纸团,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观察到纸团先着地,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快慢可能不同。(归纳小结,正确地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物体下落的快慢和物体的轻重关系比较复杂,既不能说俞重俞快,也不能说俞轻俞快,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快慢可能不同。这说明如果停留在“物体下落的快慢和轻、重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上是找不到出路的,必须换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那么,除了物体的重力外,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还有什么呢?

分析得出是空气阻力。影响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太复杂(物体形状、速度大小、空气密度等),引导得出最好先研究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的落体运动。

把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下落的物体叫做自由落体,这种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

(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的下落快慢会怎样呢?思维敏捷的学生对观察、实验得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会作出各种假设,学生们争论不休,期盼结论。

(演示5)取一枚硬币,一枚与硬币等大的纸片,将纸片捏成团。让硬币与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观察到在空气阻力可忽略时,两者几乎同时着地。(演示6)钱羽管实验。

在抽去空气的钱羽管内,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和小玻璃球等下落的快慢趋于相同。(多媒体展示,提供最新的实验证据)用多媒体系统播放有关资料。

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板书】

1、自由落体运动: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从实验中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变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是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展示闪光照片,定性判断)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小球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表明小球在做加速运动。(体验前人的研究方法)

很早就有人研究过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比较典型的有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观察与思考物体下落的快慢由重力大小决定。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巧妙的推理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维合理外推 利用课本后的阅读材料《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自制课件,再现伽利略的推理研究过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这样评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真正的开端”。

(实验直接验证)

利用闪光照片或重物自由下落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测出有关的数据,结合课本中习题(或学生实验)中的结论ΔS=SⅡ-SⅠ=SⅢ-SⅡ=„=aT2,定量判断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板书】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一种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探索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本质)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物体下落的“快”、“慢”,这可以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下落距离的大小(或下落一定距离的时间长短),也可以指物体下落的速度大小。那么,对一种变速运动来说,最能反映它的运动本质特点的物理量是什么呢?

引导得出是加速度,因此,我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①仅受重力作用的不同物体是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②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由公式S=at2/2,根据各不同物体下落相同距离的时间相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板书】

3、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不同的地理位置,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g 取9.8m/s2,粗略计算时g 取10m/s2。(初中学过的常数g =9.8N/㎏,实质上是这里的重力加速度)

(3)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重力方向相同。(归纳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0取零,并且用g来代替加速度a就行了。【板书】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规律:速度变化规律

Vt=gt 位移变化规律

S=gt2/2

(2)推论:Vt2=2gs

V=Vt/2=Vt中

(3)特点:V1 ∶V2∶V3„=1∶2∶3„

S1∶S2∶S3 „ =12∶22∶32„ SⅠ∶SⅡ∶SⅢ„ =1∶3∶5„ ΔS=SⅡ-SⅠ=SⅢ-SⅡ=„=gT2

三、巩固应用

1、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详见教材)

(学生对这个小实验兴趣极大,个个跃跃欲试,可多做几位,g 取10m/s2,教师必须先测算出一些数据,做好准备)

2、某人要测一座高塔的高度,从这座塔顶上静止释放一个小石块,测得石块从释放到落地时间是3.0s,问塔有多高?g取10m/s2。

3、有A、B两个小球,在不同高度上做自由落体运动,A球下落1 s后,B球开始下落,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已知B球离地面高度为15m,问A球从多高处下落?g取10m/s2。

四、总

本节课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实验、推理、探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说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叙述它的规律。

3、你对“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第四篇: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式教学设计

本文就高中物理必修本“自由落体方运动”一课谈谈教学设想,具体分三个方面。【知识结构及教学目的要来的确定】

本节教材是作为匀变速运动规律的运用特例而编排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既了解一种具体的运动,又巩固匀变速运动规律。同时也为学习选修本“竖直上抛运动”和“平抛物体的运动”奠定基础。本课利用闪光照片来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应用。

本节教材有五个知识点。即:A.落体运动是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及特点(不同物体在同一地点,下落快慢相同)。C.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E.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各知识点是按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机结合的。即:从对落体运动表象的观察,到深层的分析和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一展开。具体说:先观察轨迹,再判断运动快慢,进而分析运动的性质,确定运动加速度,最后明确运动规律。本节教材这样编写符合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遵循教材编写意图,按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

由现代教学论可知,教学目的要求的确定可从知识本身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和教育功能四方面考虑。因此,从知识本身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角度提出教学目的要求如下:

A.知道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概念。

B.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巩固匀变速运动的有关知识。

在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伽利略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借助于理想实验,揭示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快”这一论断的错误。进而通过从简单着手的科学研究方法,忽略空气阻力这一次要因素,突出问题的本质,提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在自由落体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中,伽利略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改变了以往人们凭直觉判断的研究方法,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因此,从知识的能力价值和教育功能的角度提出教学目的要求如下: C.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D.初步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从简单着手进行研究的方法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在自由落体性质的研究过程中,伽利略所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当时现成的计时仪器只有一根指针,钟面上只刻有小时的刻度,若以小时为计时的最小单位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十分困难的。对此伽利略首先提出用斜面“冲淡重力”的方法,通过对斜面上小球运动情况的研究来推断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但这仍是不够的。由h12at2可知,若h=100m,t=3600s,则a6.5104m/s2,显然此时斜面的倾斜角已几乎是0°,而此时斜面摩擦阻力的影响又是难以回避的,因此伽利略又进行了计时仪器的改进,并成功地制造了“水钟”。“水钟”的设计思想与中国古代“水漏”的设计思想是一致的,水经容器底部的小孔流出,通过流出水量多少的测量,来较精确地测定时间,从而完成了斜面上物体运动情况的研究。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对伽利略“用实验验证理论”观点的重大意义进行宣讲,而对具体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史料在以后的教学中再逐步进行介绍、渗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g。教学难点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无关。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印象很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实验,用事实战胜假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点。

【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教材有着广阔的实验背景和能力与方法教育的深厚内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拟采用观察法。设计如下五个实验:(1)烧断悬线后小球下落的实验;(2)等面积铁片和纸片下落的实验;(3)纸片和轻纸团下落的实验;(4)等重的纸片和纸团下落的实验;(5)钱毛管实验。通过对各演示实验和闪光照片的观察分析,通过教师边演示、边启发,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上述教学目的与要求。

观察法的教学模式是:A.创设情景,提出问题。B.明确观察内容。C.观察和记录。D.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本课每一演示实验的教学都应遵循这一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如演示实验1的教学过程是:A.明确要研究一种常见的物体下落的运动,出示如图所示装置,提出:悬线断后物体运动情况如何?B.向学生指出:先观察小球下落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是水平还是竖直的?C.进行演示,用火烧断悬线,避免剪刀剪断悬线时对悬线横切的不利影响,确保小球开始下落时初速为零。D.提问学生,得出:物体下落的轨迹是一竖直方向的直线。

观察法进行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做到以下三点:A.学会观察的方法。如在实验2到实验5的教学过程中,对两物体下落快慢的比较,通过物体运动的初、末状态的比较来进行。在开始下落瞬间观察两物体是否同时、同高、无初速,在落到桌面上的瞬间通过眼看耳听来进行判别。B.学会对现象作准确、条理的分析和描述。如在利用自由落体的闪光照片研究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由小球运动轨迹是竖直的直线、运动方向向下,得出小球的瞬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由照片中相邻两小球间隔逐渐增大,得出在每一段闪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平均速度逐渐增大;再结合自由落体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出小球的瞬时速度逐渐增大,从而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C.善于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如利用自由落体的闪光照片测定重力加速度大小的过程中,通过用刻度尺测出小球间距,求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小于9.8m/s2,使学生了解闪光照片中标尺的作用。在实验5钱毛管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正误实验操作的对比,使学生领悟到:钱毛管由水平位置转为竖直时应保持上端不动,从而使金属片和羽毛在刚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在学生观察到真空中金属片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的现象后,提问学生:生活中有没有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现象。启发学生:若重的物体压住了轻的物体,也会使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再进行演示:在真空中羽毛在上、金属片在下时两物体下落快慢相同,从而使学生真正建立起:忽略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观点。

【教学过程及实验和例题的讲解】

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目标的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A.引入新课,明确课题。研究物体下落的运动;B.实验演示,定性研究。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点;C.利用闪光照片,定量分析。得出:自由落体的性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D.应用和巩固练习。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例题教学。

围绕着物体下落快慢与所受重力无关这一难点设计的系列实验(实验2—5),具体安排如下:

由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这一错误的生活经验,总是存在于大多数学生头脑中。因此安排实验2:铁片和等面积纸片下落,让学生观察到“重的物体下落快”的现象,暴露出学生原有的错误观点。再通过实验3:取二张相同的纸,剪去其中一张的部分并揉成团再同时下落,让学生观察到“轻的纸团下落快”的现象。通过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然后安排实验4:让等重的纸片和纸团下落,使学生观察到“等重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现象。使学生跳出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相关的思维怪圈,去分析空气阻力的影响。降低了分析的难度,符合赞科夫提出的“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空气阻力的分析,使学生意识:空气阻力的影响使得物理现象复杂多变,一时难以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启发学生:从简单着手,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进而引出实验5:钱毛管实验。使学生建立:“忽略空气阻力时,同一地点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观点。

上述实验各具目的、有机结合。从实验2引出错误(这是纠正错误的前提),实验3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到实验4进行铺垫,帮助分析,实验5解决矛盾,得出结论。一环紧扣一环,一气呵成。

例题的教学不仅要起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作用,还要起到深化和活化的作用,同时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反馈手段。本课例题选用教材后面练习题(1),即: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下落,经过2.0s后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求井口到水面的深度(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之所以选用这个题目而不用课文中的原例题,原因有二:A.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真正检验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避免出现部分学生不深入分析,依赖课文进行题解的错误做法。B.结合例题,介绍测量变换的物理思想,使学生了解:依赖于某一物理过程,可用测量时间的办法来求得空间的尺寸。

通过例题的教学还要使学生逐步领会到物理公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反映一些“数”之间的联系。具体讲解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小石块下落过程空气阻力较小可忽略,且释放小石块时初速为零。即:小石块作自由落体运动;再根据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时间,得出小石块的运动时间是2.0s;然后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得:井口到水面的深度h 12gt219.6m。

第五篇: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

7.图1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

8.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

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二、填空题

9.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物体落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10.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 2ts内和头 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 1个ts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11.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12.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s,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 1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三、计算题

13.一只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0.5s时,一颗子弹从其正上方向下射击,要使球在下落1.8m时被击中,则子弹发射的初速度是多大?

14.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2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m?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15.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 s内,头 2ts内和头 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多少?第 1个t s内、第2个t s内、第3个t 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多少?

16、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某点时的速度是9.8m/s,经过另一点的时的速度是39.2m/s,求这两点间的距离和经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17、一物体从离地高80m初自由下落,求:(1)下落后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2)下落3s后还离地面多高?(3)继续下落还需几秒才能落地?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C 3.C 4.BC 5.B 6.B 7.BD 8.C

二、填空题

12.25,25

三、计算题

13.17.5m/s 14.3.2m,0.2s

下载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1、 自由落体运动时只有在________的作用下从________开始下落得运动,在有空气的空间中,如果____________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 例1 从离地500 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2,求: 小球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 s内的位移和最后1 s内的位移. (......

    自由落体运动讲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讲课稿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首先请大家来看几张物体下落图片(播放图片)。物体的下落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今天呢,我们就......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以及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8篇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1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本章教材简析本章讲述运动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9篇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以及说教学过程......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 【教材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它是匀变速运动的实例,通过研究可以使学生既了解一种具体的运动,又巩固匀......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内容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内容。自由落体运动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