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

时间:2019-05-13 21:3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

第一篇: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

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

朝代

诗体流派

代表诗人及作品

先秦

《诗经》现实主义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楚辞》浪漫主义

爱国诗人屈原《离骚》

两汉

汉乐府民歌

《孔雀东南飞》汉赋 司马相如《凤求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张衡的《四愁思》

《四愁诗》是东汉诗人、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张衡的诗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七言诗之一。

四愁诗 东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魏晋南北朝

文人诗

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进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建安风骨

三曹:曹操 曹植《七步诗》曹丕

建安七子

田园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山水诗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

南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木兰诗》《敕勒歌》

南朝《西洲曲》 《江南》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咏鹅》《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杨炯 《从军行》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朝

盛唐

山水田园诗

王维

孟浩然

边塞诗

高适

岑参

王昌龄《出塞》王之涣《凉州词》

诗仙 诗圣

李白 《将进酒》

杜甫“三吏”“三别”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中唐

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卖炭翁》《琵琶行》

孟郊《游子吟》 贾岛

刘禹锡

“诗鬼”李贺

晚唐

小李杜

杜牧《泊秦淮》《清明》

李商隐《无题》《锦瑟》 宋

豪放

苏轼(北宋)《念奴娇 赤壁怀古》 辛弃疾(南宋)

婉约

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爱国诗人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示儿》

散曲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明清

龚自珍《已亥杂诗》

  20年代代表诗人 徐志摩 闻一多 冯至 郭沫若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20世纪20年代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 《七子之歌》 

              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935年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 卞之琳等

20世纪30年代 戴望舒,1905-1950,1926年创办《璎珞》旬刊,成名作《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

20世纪30年代 李广田,与卞之琳何其劳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汉园集》《春城集》„

20世纪30年代 艾青,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 20世纪30年代 卞之琳,1910-2000,《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1931年发表作品:《预言》《夜歌》„ 20世纪50年代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主编《篮星诗页》:《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乡愁》„

20世纪60年代 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20世纪70年代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

20世纪70年代 舒婷,原名龚佩瑜,1969年开始写作,《双桅船》„ 20世纪70年代 顾城,朦胧诗代表诗人:《黑眼睛》《顾城诗全编》《顾城的诗》„ 20世纪80年代 海子,原名查海生,《河流》《传说》《但是水、水》„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 想感情。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中国古代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战争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爱情诗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等。

3.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4.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又称“山水记行诗”。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

5.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6.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

7.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8.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9.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10.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

第二篇:演变诗歌

我们之间的演变

从甜蜜变成失联

从熟悉变成陌生

一直到微笑点头的底线

我们之间的演变

从热情变成冷漠

从初遇变成陌路

一直到问候失去了温度

我们之间的关系

什么时候发生了演变

起初也许都浑然不觉

等发生变化又觉得诧异

从陌生到熟悉需要漫长的过程

从熟悉到陌生却只需一瞬间

有一种情绪在心里悄然发酵

慢慢地酝酿成猜疑和不满

难道这就是理想中的爱情

不管再坚定的相守承诺

一旦遭遇残酷的现实问题

只能选择逃避和退缩

我们之间的演变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

仿佛一个眼神一句话

都能改写我们的爱情故事

昨天你给我一杯温暖的咖啡

今天你送我一季肃杀的寒冬

幸福的幻觉还来不及回味

爱情已经在狂风中飘摇

我们之间的爱情

演变成过往的云烟

我们之间的爱情

变成了断线的风筝

第三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流变(模版)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流变

诗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韵文,我国曾被誉为诗的国度。一.民间诗歌

《诗经》—乐府诗—南北朝民歌—敦煌曲子词 二.文人诗歌

1、内容抒情言志:楚辞(屈原)—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诗歌(三曹、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唐诗(初唐四杰、陈子昂、李白、杜甫、李贺、白居易、李商隐„„)

2、形式趋向完美:玄言诗--山水诗(谢灵运)--新体诗(永明体:谢眺、沈约)--宫体诗(庾信)--律诗(杜甫)。

3、诗歌体裁:

依内容可分为——玄言诗、山水诗、宫体诗、田园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乐府诗„„

依形式可分为——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近体诗:律诗,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绝句,分 五言和七言绝句。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时代: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2.楚辞(骚体)

 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 3.汉乐府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最能代表汉乐府成就的是两首叙事诗:

 《孔雀东南飞》--“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首长诗”

 《陌上桑》

4.《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标志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5.建安风骨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幹、应瑒 6.正始之音

 阮籍:“阮旨遥深” 《咏怀诗》是中国第一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

 嵇康:“嵇志清峻”开四言诗新境界

7.太康诗坛

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 二陆--陆机、陆云

 两潘--潘岳、潘尼

 一左--左思 《咏史》 “左思风力”

8.陶渊明--中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

 田园诗:

 咏怀、咏史诗:“金刚怒目” 9.南朝诗人

 “大小谢”(谢灵运、谢朓)--山水诗初创时期的大家

谢灵运--中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 鲍照:“俊逸鲍参军”

10.北朝诗人:庾信--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11.南北朝乐府民歌

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 《西洲曲》

 北朝民歌--粗犷刚健 《木兰诗》 12.唐代--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

 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

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

 “诗仙”李白

 “诗圣”杜甫

 元白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 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 “诗鬼”李贺

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

词的基本特点:

1、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即歌词。

 词调——词牌  种类

按乐调的长短,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

2、诗词的共性:抒情性和音乐性。

不同点:“诗庄词媚”、“词为艳科”。

第四篇:东方古典诗歌

内容简介

东方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以典雅优美的风姿、沁人肺腑的清香,撩拨着读者泉涌不尽的神思奇想,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的天国乐园。它以高度深缩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律展示出方人五颜六色的情感浪花和绚丽多彩的思虑萌动。它以启悟人生的哲理、关切人生的忧思,给人以历劫难平的印象和宗教崇拜的冥想。

东方古典诗歌诱发了古代东方人民的艺术想像力,使他们生活得更充实、更深刻、更自由、更有意义。读者或听众则通过欣赏诗歌,将实际生活中的美好或丑恶、伟大或平凡、高尚或卑贱、崇高或渺小,真实或幻象等种种人生体验变为已有。只要人们想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某种主观情感,就首先会想到诗,只要人们阅读并欣赏过这些诗,就一定会徜徉于诗的海洋之中,使之在情感的博大宏深了中得到某种心灵的慰藉,或觅得力量的源泉,重新被激活而奋起。

目录

总序

序言

埃及

恩纳

尼罗河颂·第一首

献给阿顿神的圣歌(节选)

亡灵书(节选)

搬谷人的歌谣

一个人与他的“巴”的辨论(之三)

巴比伦

吉尔伽美什·第一块泥板 三(A)

吉尔伽美什·第八块泥板(节选)

希伯来

雅歌·第二首

雅歌·第五首

耶利米哀歌·第四首(节选)

诗篇·恶卫是我的牧者

箴言·智慧赞

约伯记·第一轮对话(节选)

先知书·亚卫应许世介和平

多比传·多比雅之祈祷

传道书·万事都是虚空

印度

梨俱吠陀·阿耆尼(火)

梨俱吠陀·雨云

梨俱吠陀·蛙

梨俱吠陀·夜

阿达婆吠陀·相思咒

阿达婆吠陀·爱情咒

蚁垤

罗摩衍那·第十三章(节选)

广博

摩诃婆罗多·莎维德丽传二八一(节选)摩诃婆罗多·森林篇(插话节选)伐致呵利

三百咏(一一O)

马鸣

佛所行赞·第五章·出城品(节选)迦梨陀娑

云使·后云(节选)

提鲁瓦尔卢瓦尔

古拉尔箴言·政治篇·友谊(节选)胜天

牧童歌·第九歌

格比尔达斯

„„

伊朗

阿拉伯

阿富汗

日本

朝鲜

越南

印度尼西亚

缅甸

泰国

第五篇:古典诗歌教案

古典诗歌朗诵

一、古代诗歌朗诵的基本常识。

诗歌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佳载体,担负着比小说、散文等文体更为抽象复杂的使命。只有将它还原为有声语言时才能领略其全部美学内涵。古典诗歌是诗歌朗诵的“高端”,具有与朗诵其他文体及现代诗歌不同的特点。在学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古典诗歌朗诵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与掌握,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潜移默化。

我们朗诵必须充满感情。诗言志。人们常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情怀,足见人的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东西。泰戈尔说:“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摘 要:古代诗歌是音乐的艺术,是绘画的艺术,也是文人墨客抒情言志的载体,它在中国文学宝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古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享受中感悟诗歌、理解诗歌,是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朗诵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略加阐释。

我国古典诗歌讲求“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起的某种“情趣”“神韵”,而这些光靠语言文字的理性分析则显得远远不够。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诵读的重要意义。而古典诗歌的声调,主要表现在声调、节奏与韵脚的和谐组合上。高明的诗人,不仅运用这些形式要素创造和谐的音乐美,而且总能使之与诗意相结合。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拨正学生诵读中出现的声调偏误,点出声调中应有的气势和情感,帮助学生尽快实现“披文入情”的过程。我们认为,诵读过程中正确的声调处理,是打通作品气势、声情以及最终进入作者情意世界的关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有着优美悦耳的韵律,生动可感的画面以及含蓄隽永的情感。真可谓“气韵神和”“声情并茂”“荡气回肠”。非朗诵无以感受其韵律美,非朗诵无以欣赏其绘画美,非朗诵无以品味其情感美。

将(qiang)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括号中的字为人教版选修中与苏教版不一样之处。

翻译: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将进酒》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zhuàn)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呼唤自己的同伴来送 1

上美酒。

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二、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

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⑤练习背诵。

四、整体把握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

3.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

(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按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之水天”极言黄河源头之高(发源于昆仑山,地势极高),“不复回”——不再返回,均须重读。“不复回”隐含何意?——韶光易逝之意。类似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高堂”一承“不复回”而来,说及人生。“悲白发”,头脑中应了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十五》),犹言人生苦短,“悲”字当重读。韶光易逝和人生苦短本是一回事,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引出所咏之词,而又比喻的作用。类似还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

2.节奏逐渐。“人生”一联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月”上。正韶光易逝、人生苦短,要行乐。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立即转悲为欢。诗人治上并不“得意”,但此时兴致高涨,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天生”一联更追加了“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当读得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为诗中策高潮蓄势。于是连呼“烹羊宰牛”,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渲染。

是诗的铺垫,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3.酒到酣处,意兴遄飞,李白禁不住呼朋引伴。“岑夫子”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逐渐,重音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等字上,敬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俗话说酒多话多,歌的内容其实诗人借题的牢骚话,也酒后吐真言。

4.“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全诗主旨所在。这两句有着的取舍,他鄙弃“钟鼓馔玉”的官宦仕途,当然也有自嘲;他选择逃避,不满,反抗。

鲜明的爱憎道出了诗人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让“长醉不醒”的愿望名正言顺,他还援引“古来圣贤”来证明,比如孔子、孟子,屈原、贾生一类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寂寞”,是说被世人冷落,是为惋惜乃至抱不平。这是从反面来论证,“皆”体现了愤激。更有曹植——这是他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叹惋,而不平,兼以自况。这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5既然明鉴历史,选择了长醉不醒,于是就痛饮狂欢了。“主人”两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把值钱的家当全拿出去买酒,豪放之态如见。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读后应稍作停顿,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用家当买酒,消的儿女情愁,而是积淀了年世代的怀才不遇的郁闷。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

下载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专题: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5篇)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是先秦文学的巨大成就之一。 其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文人创作的漫长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春秋时编成的......

    高中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发展及鉴赏

    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 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

    古典诗歌鉴赏试卷

    古典诗歌鉴赏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其后两个小题题(10分) 鹧鸪天(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精选五篇)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

    中国诗歌古典名句大全

    《中国诗歌古典名句大全》1. 中国诗歌古典名句大全中国诗歌古典名句大全---(一画二画) 中国诗歌古典名句大全---(三画四画) 中国诗歌古典名句大全---(五画六画) 中国诗歌古......

    古典诗歌复习指要

    古典诗歌复习指要 (一)、要熟悉古代诗歌分类以及相关的文体知识 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