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小故事(一)

时间:2019-05-13 21: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廉政小故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廉政小故事(一)》。

第一篇:廉政小故事(一)

李苦禅两训爱子

李苦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的爱子李燕从小受他的艺术熏陶,也爱上了绘画。

到了中学,李燕在学校已经有了些名气,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小画家”。李燕听多了好话,尾巴就翘起来了。李苦禅发现后,把李燕叫到身边说:“我们今天每人画一幅画,然后一起拿到街上去卖,看谁的价格能卖得更高!”

李燕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连摆手说:“那怎么成?我哪能跟您相提并论?”

李苦禅说:“我虽然被人称为画家,但事实上我与世界上真正伟大的画家比起来,还需要不断努力,既然你连我都不敢比,又凭什么在学校里傲慢呢?”

李燕羞红了脸,头也低了下去。李苦禅接着说:“要想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就一定要谦虚,一定要吃苦!”

后来,李苦禅每次出去画画,都带上李燕,捎上几个凉馒头,吃饭的时候向老农要一根大葱,就算是一顿饭了。李燕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中,画技也一天天提高了。

“文革”时期,李苦禅被抄了家,许多珍贵的画作都被查抄了。“文革”结束后,有关部门派人到李苦禅家,让他们去领回被查抄的画作等物品。李燕发现,拿回来的画作里有两幅署着“李可染”的名字。李可染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以画牛见长。李燕兴奋地对父亲说:“真没有想到,我们还得到了一份意外之喜!”

李苦禅当即正色道:“虽然你没有去偷去抢,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你私藏不还,就是占取不义之财!”随后,他命李燕把画还给李可染。李燕尽管心有不舍,但也只能听话。离家前,他对父亲说:“我把画送回去,李可染一定特别开心,我们可不可以叫他画一幅牛相赠?”

李苦禅说:“赠不赠画,要看人家的意思,若是有心赠,当然也就要有心收,但收下后必定要给予回赠,万万不可主动要求人家赠画!”李苦禅抬头看看挂满一屋的画作,语重心长地说:“人,必先有人格,而后才有画格,人无品质而下笔无方!”

李苦禅的人格教育对李燕的影响极深,李燕也逐渐塑造起了“勤”和“诚”的人格魅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第二篇:廉政小故事

平凡中折射点滴光彩

也许看到“廉政”二字,大部分人会觉得离我们遥不可及,但是,于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它可以是正义,可以是诚信,可以是朴素,可以是忠于职守,可以是热情体恤„„所以,廉政近在咫尺!

在我们的项目上,就有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他就是我们的项目经理,他将廉政溶于了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于工作,他技术过硬,身先士卒,兢兢业业,是我们每个年轻人的榜样。

刚来项目的时候,就听师兄们讲,我们经理的技术那是相当的过硬,管理也有一套。而且他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人在一个新的陌生环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

无论面对多么繁重的任务,他始终热情满满,带头做好。每次浇混凝土,不管是不是他们组值班,他总是亲临现场,尤其是他们组值班时,他总把大家都不想去值班的时间段分给自己,晚上半夜的现场,也经常有他的身影。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工作负责、身先士卒的普通管理人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经理。

身为经理,平时难免有不少人来上门“拜访”,逢年过节更是如此,而他总是礼貌地接待,一切以事实为基础,合理的建议要求他都接受,而一些触犯原则的事情,他总坚定地回绝。他觉得,如果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影响了工程的工期、质量,那是很不值得的,而他的最大职责,就是要把工程建好,而不是问题百出。

他的敬业与正直,就如一张光辉的名片,让身边的不少同行都愿意与他打交道,也为公司创造了很多财富。有一次,一个新开工的大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合作不是很愉快,导致项目上问题百出,工期延误,最后业主强烈提出更换项目经理,正在公司愁着安排谁去与这个不怎么好相处的业主合作时,业主主动点了他的名。原来,业主早已对他有所了解,也对他的为人处事很是欣赏,愿意与他合作。最后证明,他们果然合作得很好,工程上的一些难题都一一解决,并提前完工,公司也因此得到了业主的一些奖励。

项目上的事情多而琐碎,他也可以打理的井井有条。他安排的假期值班表总是考虑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他让大家坚持记工作日记,说以后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养成一种好习惯。连这些琐事都能那么负责的经理,现在真是不多见了。

于生活,他简单朴素,平易近人,心系员工,是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者。

也许你都不相信,每天骑着一个电动自行车上班的人会是这么大一个工程的经理。是的,他就是这么的简单朴素。时常穿着公司的工作服,带着方言语音的话语,让你觉得他是如此的普通。

他会经常和我们聊聊天,了解一下谁最近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困难等等。尤其新员工来时,从衣食住行都要过问。有次我们有个同事家里有点事,正好那时项目上很忙,他不好意思去跟经理请假,然而经理听说了后主动找他说,有事就回去吧,他多帮着盯着点就行了。

项目是一个大集体、大家庭,食堂吃饭的问题是很让他费心的一件事。刚开始费用比较少,买菜不大够,他很内疚,一直向公司反应,最后伙食补助提高了,然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浪费问题严重,饭菜质量不高等,又困扰着他,最后他专门为食堂的事给全部项目上的人开了个会,分组买菜,公开支出,并提醒做饭师傅提高饭菜质量,他想让大家在有限的资金下吃得最好最舒服。他一般都跟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有时回家,来了会给我们带一些从家里做的好吃饭菜,算是给我们换个口味改善一下。他说,一起干活,吃饭是最大的问题,吃的舒服了工作才有劲头,你们都离家远,来到了这里,我就得为你们负责,不能让你工作那么累还吃得委屈。

他经常加班到很晚没办法回家,跟我们一样住项目的板房,而他的房间没有安装空调,那么多个炎炎夏日的晚上,不知他是怎么度过的。而他总还在周末的时候,“督促”大家工作不忙的要多回家看看。我们都知道,周末的他最忙了,他不知道为我们做了多少本应属于大家的事情,为我们减少了工作量,以有时间回家看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在我们现实社会中,能够做到不随俗浮沉、不随波逐流的人太少了,尤其是有权在握,“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心态让不少人收贿受贿,从而走向了腐败的深渊。

伟大往往是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的,基层领导的恪守职责才是廉政建设的保障。把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我们的经理做到了,他“为民、务实、清廉”的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中谱写着属于工程人的精彩!

第三篇:廉政小故事

廉政小故事

每当你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贪污的新闻可是未曾绝迹。可是,国家那些“为人民服务”的贪官污吏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受贿赂,没有拿不该拿的钱,所有政府所拨的费用都用到人民的身上。他们说自己是廉政的,可是,廉政,廉政,何以为“廉”?何以为“政”?“廉”就是指不贪污:廉洁、廉正、廉明。“政”就是指治理国家事务:参政、议政。加起来就是廉洁施政了。

廉政的小故事我可听多了,就拿周恩来总理来说吧。周总理出生在淮安,对淮安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爱淮安,但他更爱伟大的祖国,从不因淮安是他的家乡而给予额外的照顾。1962年,淮安遭受了特大洪水,苏北大片农田被淹。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支援。总理看完信,心里沉甸甸的。调拨人力物力支援灾区是完全应该的,只要总理一句话就可以了。但总理说:“我家乡的事应当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该怎么办由他们拿主意。总理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上从不偏私,一概秉公处理。

这就是廉政。只要你不自私,拥有一颗平等的心,你就可以做到廉政。可是贪官王宝森呢?他身为京官,却为私利和享乐滥用职权,大肆侵吞、挥霍、挪用公款。他道德败坏,不知廉耻,声色犬马,生活糜烂。他那腐朽的思想,堕落的行为只能被人们视如粪土,并添上一口绿痰。“天平称公正,廉洁以从政;两者稍失衡,铸成悔与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或许距离我们太远了,可我们的身边,这种不正的风气难道就灰飞烟灭了吗?我小学的时候,有一名同学专门负责帮助老师用电脑给学生家长发信息。过了一段时间,有同学反映,发信息的同学有些信息没有发。经过老师调查,原来那名同学利用自己的职权与那些要发批评信息的同学进行“交易”,从而谋取利益。老师发现后,立即把他撤职,并公开批评了他。这又是何苦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不就行了吗?怪不得有人常说:“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江泽民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各位同志们,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官阶有大小可大亦可小,人品有高低求高不就低。谦可无妒,忍则无辱;明可无偏,公则无怨;德可无诟,勤则无悔;能可无过,廉则无患。所以,我们即使竖不起一座丰碑,但也决不能成为自私自利的一堆粪土!

第四篇:廉政小故事

廉政小故事

1.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2.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4.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第五篇:廉政小故事

廉政小故事:羊续悬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钉的被子,乘坐的是一辆破旧的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是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廉政小故事:为政清廉的诸葛亮

诸葛亮功劳盖世,权倾天下,然而毕生不受不污,廉洁自律。他的高风亮节,让人感动至深。

在《又与李严书》中,诸葛亮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也就是讲,他家里没有存款,妻子连件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

而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诸葛亮写到:“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其实是诸葛亮的一份家庭财产申报单。“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按照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俸制度,这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妻舅叫阴识,家有四千七百余顷,比诸葛亮多出45倍。“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是指诸葛亮的家人在黄氏带领下从事种植和蚕桑等农事活动,可保温饱无虞。至于自己的衣食起居,自然靠官俸维持。而“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显然是指俸禄之外,没有别的生计,不搞经营,也不依靠别的收入发财致富。

诸葛亮病危时,立下遗嘱:死后葬在汉中定军山,丧事力求节俭,依山为坟,墓穴只须能放一口棺木,棺木中不得放任何陪葬品,自己也只穿平时便服。这就是一代名相的最后要求。

“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亮以自己一生的行动实现了他清正廉洁的理想,他的廉洁自律,在蜀国官吏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史载,他任用的官员,大多勤于政事,廉洁自 律。例如,名将姜维,住宅十分简陋,家里也无多余的钱财;而邓芝不仅生活俭朴,家无私产,连妻子也“不免饥寒”,死时,也是“家无余财”。

廉政小故事:父清子廉的胡质、胡威

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于世。

在曹操当政时,胡质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职显要,既不靠逢迎拍马,也不靠贿赂开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胡质任东莞太守,他在东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他任职之处,形成了“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质病逝时,“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朝廷思其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特下诏褒奖其清廉品德,并“赐其家钱谷”。

胡威受父亲胡质的影响,年少时就有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由于胡质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亲时,没有一车一马,也没有仆人随从,只有他独自一人骑着毛驴上路。途中住宿客栈时,胡威自己劈柴、做饭、放驴。同住客栈的得知他是荆州刺史胡质之子后,无不惊讶而钦佩。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翻来翻去,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他对儿子说:“儿啊,父亲虽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禄,这匹绢你拿着,就算父亲给你的路上的盘缠吧。”可没想到胡威不但不领情,反而责问父亲:“人们都说您清正廉洁,为官不贪不占,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先是一愣,然后解释道:“这是我节余下来的。”胡威这才放下心来。

后来胡威历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他也同父亲一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晋武帝司马炎听说胡氏父子为官清廉的事迹后,很感动,马上召见胡威,对他父子两人的廉洁奉公行为大加赞赏。期间,司马炎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亲。”晋武帝又问:“为什么?”胡威回答说:“我父亲清廉不愿意让人知道,我是恐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亲差远了!”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胡威去世。因他政绩突出,为官清廉,朝廷特追赐他为镇东将军。

廉政小故事:郑板桥巧宴贪吃知府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做山东潍县知县时,送给巡抚的一幅画竹上的四句诗,真挚地写出了他关心人民疾苦的虔诚愿望。言出行随,他当知县几十年,从不中饱私囊,巴结贿赂上司。真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传说,他在范县当知县时,有一年初夏,知府来巡视,这位知府是一位有名的“美食家”,对吃有一肚子的学问,也非常讲究,不管到什么地方,吃什么都要事先征得他的同意。

这一天,司厨问郑板桥拿什么菜招待知府,郑板桥挥笔写下了“四菜一汤”——“四菜”是“青龙卧沙滩,白皮颜又煽,一青拌二白,油酥天鹅蛋”。一汤是“门泊东吴万里船”。郑板桥还面授机宜,令其报给知府。

知府看过呈上来的菜单,满心欢喜,认为尽管样数不多,可都是没有品尝过的新鲜佳肴,遂吩咐下去,照此做。

待酒饭端上来以后,知府却眉头紧皱,脸上“晴转阴”,原来“青龙卧沙滩”是麻汁黄瓜,“白皮颜又煽”是酸醋浇粉皮,“一青拌二白”是小葱拌豆腐,“油酥天鹅蛋”是油炸黄豆粒,“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一碗鸡蛋汤,上面还漂着半个蛋壳。

他看了半天,无法下筷,郑板桥却在一边连连相让,弄得知府不好发作,只得作罢。

廉政小故事:海瑞上任

朝廷派海瑞做淳安知县。他上任时,一不坐轿,二不乘船,只穿了一件普普通通的秀才衣,骑着一头骡子,带着书童海安,悄悄地进了淳安县界,沿着茶园小溪一条小路向前走去。

再说茶园小溪,有个姓冯的大财主,方圆十来里都是他的田庄,他又是淳安县衙冯县丞的结拜兄弟,平日仗势欺人,当地百姓背后骂他“冯剥皮”,到县城里去,都不敢打他家门前经过。

这天,冯剥皮正和冯县丞在中堂喝酒猜拳,突然听到门外吵闹,就绷着一副木板脸皮走了出来。只见七八个家人跟一个骑骡的穷秀才争吵,冯剥皮站在台阶上大声骂道:“呸!哪里来的瞎眼乌鸦,竟敢在大爷门前吵闹!”立即吩咐打手:“快把这个野种拉下来,骡子没收!”

打手们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就将海瑞从骡背上推下来,把骡子牵走了。海老爷见他们白天打劫,肚皮都气炸了,跑上前去问:“你做事讲不讲理?为何无故抢我的骡子?”冯剥皮冷笑一声:“咦,你这还不懂?你的骡子从我家路上经过,当然得没收!”海老爷也大 笑一声:“自从盘古开天地,大路一万八,小路三万六,哪一条不是老百姓走出来的?田有田契,地有地据,这条路是你家的,拿出凭据来看看!”冯剥皮被问得无话可答,把木板脸皮一放,喝道:“来人啦!掌嘴!”一声吆喝,就有四五个打手拥上来要绑海瑞。

海老爷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说:“慢来!我一不偷,二不抢,你凭什么绑我?你一不是官,二不是吏,又凭什么掌我的嘴?”冯剥皮笑道:“好哇,你以为我无法治你吗?来人,快请县丞兄出来!”这时,冯县丞正在中堂喝得晕头转向,吃得满嘴挂油,一听有请,连忙理理衣衫,摇摇摆摆地走了出来,打起了官腔:“何人大胆,敢在这里吵闹,打搅本县吃酒?来人啦,把他拿下!”

海瑞连人带物被拽进中堂。冯县丞喝道:“冯爷的房子在这里,屋前的路就是冯爷的。你走了他家的路,他家就该牵走你的骡。你喧闹不休,扰乱民心,一定是不法之徒。来人,查看一下他的包袱!”

家丁们夺下海安背的包袱,七手八脚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放着知县的官衣、官帽和官靴。大家都吃了一惊,冯县丞看了,也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想: “这穷秀才哪来的官服?听说最近朝廷要补个知县来,莫非就是他?”他越想越怕,鼻尖上直冒汗。这时,海瑞从怀里掏出吏部文书和印信,亮在冯县丞的面前。冯县丞和冯剥皮一见,“扑通”跪倒在地上,连连磕头:“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后来,海老爷把冯县丞革个职,狠狠打了冯剥皮40大板。茶园一带的老百姓人心大快,都说:“海老爷没上任就给老百姓出了怨气,真是海青天哪!”

廉政小故事:“四知”清官杨震

东汉年间,有一个有名的清官,名叫杨震。

一年,他居官荆州,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路过昌邑。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安顿膳宿,照应得无微不至。

晚上,王密 前往杨震官邸拜谒,他见室中无外人,迅即从怀中捧出黄金十斤,端放于杨震的案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特备小礼相赠,以报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杨震见状,连连摆手拒绝。他想不到王密会来这一手,便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有真才实学,才推荐你担如此重任,可你这样做,是太不知我的为人了。”

王密自讨了没趣,但仍想力争,于是轻声轻气地说:“反正是黑天,又无外人知道。”

杨震更气了,他正色地说:“你送金子与我,外人怎么会不知?即使没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为无人知道,就宽容自己,这是很要不得的。”

王密一听,羞愧难言,只得挟起金子,谢罪而去。

下载廉政小故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廉政小故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廉政小故事

    一个关于温家宝总理的廉政小故事 在“十六大”召开之后,温家宝总理视察工作的第一站到了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他对个......

    廉政小故事

    “四知”清官杨震 东汉年间,有一个有名的清官,名叫杨震。 一年,他居官荆州,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延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路过昌邑。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安顿......

    廉政小故事

    八个方面良好风气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要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

    短篇廉政寓言小故事

    短篇廉政寓言小故事 第一则饭碗 有个年轻人考上了公务员,如释重负、欣喜欲狂。 任职报到的那天早上,不知怎的把饭碗打坏了,他懊恼不已,对着那个被打破的瓷饭碗说: “我现在刚拿......

    廉政历史小故事

    廉政歷史小故事 目錄 第壹篇 典章制度 一、視貪官如寇讎的朱元璋 二、著「反貪倡廉」論的茹太素 三、重視民訪、以求良政的龐仲達 四、拒絕聽「好話」的鄒忌與齊威王 第貳......

    廉政教育小故事

    廉政教育小故事 不受遗鱼 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相国后,全国各地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别人劝他说:“先生,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了呢?”他......

    周总理廉政小故事

    周总理廉政小故事 “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

    廉政小故事征文

    廉政小故事征文 给麻城一中丁华轩老师的一封感谢信 麻城市中馆驿中心学校吴喜勤 尊敬的丁老师: 您好! 首先请原谅我,一个不速之客的冒昧打扰,我是您2012届高三学生罗语婷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