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毕业论文(精选)

时间:2019-05-13 21:5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毕业论文(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毕业论文(精选)》。

第一篇:食品毕业论文(精选)

毕 业 论 文

题目名称: 题目类别: 学

生: 学院(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毕 业 论 文

*** 生命科学学院 ********* *****

辅导教师:

间:

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

目录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 I 开题报告 ························································································································· II 指导老师评审意 ············································································································ III 评阅老师评语 ················································································································ IV 答辩会议记录 ················································································································ V 中文摘要 ························································································································· VI 英文摘要 ······················································································································· VII 1前言 ······························································································································ 1 1.1鱼鳔及其功能简介 ·························································································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3 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3 2材料与方法 ················································································································· 4 2.1实验材料 ·········································································································· 4 2.2鱼鳔的含水量测定 ························································································· 4 2.3膨化方法 ·········································································································· 4 2.4鱼鳔膨化后的判定指标 ················································································· 5 3结果与分析 ················································································································· 5 3.1微波的膨化时间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 5 3.2微波对不同含水量的鱼鳔膨化的影响 ·························································· 6 3.3微波的膨化功率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 7 3.4盐炒、沙炒对不同含水量的鱼鳔膨化的影响 ·············································· 7 3.5盐炒、沙炒的时间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 8 3.6盐炒、沙炒的温度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 9 4结论 ······························································································································ 9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2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该文以鱼鳔为原料,并采取直接干燥法测定鱼鳔的含水量,研究鱼鳔在微波、盐炒、沙炒膨化后的效果,在每个不同的膨化温度,每个不同的膨化时间里进行膨化,膨化之后的鱼鳔进行膨化度的测定,色泽是否正常,外形是否饱满。本实验室采用膨化度测定,利用鱼鳔膨化前与膨化后的体积比,来确定鱼鳔膨化过程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含水量。膨化度能反映出鱼鳔的膨化程度,比例越小,膨化度越高;反之,膨化度则越低。结果表明:膨化度最高,色泽最好的,外形饱满的那一份鱼鳔的膨化温度、膨化时间和所含水量,即为鱼鳔在这一方法膨化过程中的最佳膨化温度、时间和含水量。本实验得到鱼鳔在微波膨化的最佳功率、时间和含水量分别为700W、100s和15%;在盐炒和沙炒膨化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含水量分别为160℃、5min和13%;而盐炒相对于沙炒后的鱼鳔来说,香味更浓。

[关键词] 鱼鳔;非油炸; 膨化

VI

Study On Non-fried Puffing Technology Of Fish

Bladder

Student: Han Yuli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 Supervisor: Wu Guangxu,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swim bladder of fish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conducts the direct drying method to determinat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fish, and to research puffed effect of the fish after being in the microwave, salty fried, and sandy fried.The fish was puffed in each of the extrusion temperature and bulking time, then was measured for puffing degree measurement, whether the color is normal or not and the shape is full or not.The laboratory takes the puffing degree determination, that is using the volume ratio between before expanded and after expanded ,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time and water in puffing process of swim bladder.The volume ratio can reflect the expanded degree of swim bladder:the smaller the ratio ,the higher the puffing degree;conversely, the lower the puffing degre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ffing temperature, swelling time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fish that of the highest puffing degree, the best color and plump appearance are meanwhile the optimum puffing temperature, swelling time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a fish in the expansion process.The experiment works out the optimal power, time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fish in the microwave puffing were 700W,100s and 15%;the optimum temperature, time and water content in the salty fried and sandy fried puffed are at respectively 160℃, 5min and 13%;and salty fried swim bladder smells better than the sandy fried one.[Key words]

fish bladder;non-fried;puffing technology

VII

前言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前言

1.1 鱼鳔及其功能简介

鱼鳔,是鱼体腔内主司沉浮的胶质囊。又叫鱼肚、鱼白、鱼泡、压胞,是鱼体重要的比重调节器官,同时在感压、发声和呼吸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不仅是筵席的名菜,还有相当的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可补肾,润肺,滋肝,止血。加工成鱼缥胶在医药和保健品上有多种用途。鱼鳔的功能:

1、鱼的升降,不是靠鱼鳔,鱼鳔只能控制鱼体比重使鱼保持在某一个水层。偶鳍中胸鳍和腹鳍控制平衡,奇鳍中背鳍和臀鳍保持平衡。尾鳍用来控制方向,而鱼在水中,静止或半静止状态,消耗能量是最少的。鱼鳔就起到了保持鱼体静止时平衡鱼体的作用。背鳍和腹鳍确保鱼体处在垂直线上。两侧的鱼线是平衡探测线,鱼脊骨就是重心平衡点,贯穿全身形成平横线。当鱼在水中处于静止或半静止状态时,上下运动主要靠胸鳍。鱼鳔使身体保持平衡,不会因为静止而使鱼体下沉。鱼鳔产生的浮力,正好抵消重力,从而使鱼体在静止状态时,自由控制身体处在某一水层。

鱼鳔的生长随鱼体的生长而生长,直到鱼体停止生长,鱼鳔也停止生长。它的形状是由鱼体的形状和腹腔的空间结构而决定的,使鱼体各点产生了浮力与不同部位产生的重力相抵消。就鲤鱼而言,鱼鳔的前后两部分结构也是为适应鱼体快速转向而进化成的。能随鱼体的快速变形而快速弯曲,达到迅速保持身体平衡,不至于引起鱼体侧翻。

鱼龄的不同,鱼鳔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同种鱼内部气压是相同的,当鱼下潜时,鱼鳔肌会收缩,空间变小,气压变大,以抵消水压的作用。当鱼上浮时,水压变小,鱼鳔肌放松,空间变大,气压变小。因此,鱼鳔肌控制着鱼鳔承受压力的大小,决定着不同鱼种生活的不同水域。鱼鳔肌厚实,承受压力大。生活在较深水域,是深水(海)鱼。相反,则只能在浅水(海)活动。

软骨鱼无鱼鳔,因此,不能使身体保持静止,只能靠不停地游动保持上下平

第1页(共12页)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衡。深海鱼鱼鳔内压力大,一旦出水,压缩气体释放,将鱼鳔胀破。浅水鱼一旦生病或者死亡,鱼体两侧的平衡线,灵敏度降低或失效,鱼鳔产生的浮力与鱼体产生的重力中心点不同,造成鱼体发生侧翻上浮,鱼腹朝上。

2、第二个功用,使鱼腹腔产生足够的空间,保护其内脏器官,避免水压过大,内脏器官受损。

3、肺鱼和总鳍鱼类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

鱼鳔干品通常为石首鱼科或鲟鱼科动物的鳔经剖开、除去血管及粘膜、洗净、压扁、晒干而制成,具有止血、补血、补肾益精、美容护肤、滋养筋脉、散瘀、消肿等滋补作用及药用价值。鱼鳔在鱼体内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从而调节鱼体内外的水压平衡和控制身体沉浮。在缺氧的环境中,有些鱼的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

鱼鳔的食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公认的药食两用重要食物资源。鱼鳔的主要营养成分为高级胶原蛋白、粘多糖、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在80%以上,而脂肪含量较低,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鱼鳔中含有的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质,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且易于吸收和利用,它以水结合的形式贮存于人体组织中,从而改善组织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

鱼鳔中含有的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质,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且易於吸收和利用。它是以水溶液的形式贮存於人体组织中,从而改善组织的营养状况和加速新陈代谢。现已证明,富含胶原蛋白质的食物可通过胶原蛋白的结合水,去影响某些特定组织的生理机能,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起到延缓衰老和抵御癌症的效能。

《本草新编》记载,“鱼鳔胶稠,入肾补精,恐性腻滞,加入人参,以气行于其中,则精更益生,而无胶结之弊也。”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小黄鱼或鲟科动物中华鲟、鳇鱼的鱼鳔作“鱼鳔”入药,具有补肾益精、滋补筋脉、止血散淤、消肿等功效。此外,《本草求原》载:鱼鳔可“养筋脉,定手战,固精。”鱼鳔还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促进精囊分泌果糖,为精子提供能量;能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提高食欲防治,厌食、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能增加肌肉组织的韧性和弹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能滋润皮肤,使皮肤

第2页(共12页)

前言

细腻光滑;能增强脑力和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思维和智力,维持腺体正常分泌,并可防止智力减迟,神经传导迟缓,反应迟钝,产后乳汁分泌不足,老年性痴呆,健忘、失眠等,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抗疲劳,抑制肿瘤生长。

1.2 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淡水渔业发展迅猛 ,至今已经占到渔业总产量的40 % ,而生产成本低廉、高产的低值淡水鱼的比例一般也在淡水鱼生产总量的50 %以上。鱼鳔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特色食物资源,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其食用方式过于简单,烹饪过程费时费力,加工产品单一,几乎只有干制品,使其附加值不高。研究表明,鱼鳔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丰富氨基酸的水产食品资源。利用微波处理作为一种辅助萃取的手段但从国内外现状分析,目前的研究和利用仅限于鱼鳔的简单加工处理,鱼鳔的精深加工利用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均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鱼鳔资源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药用加工研究较多。但是对鱼鳔的作用机理、其中的功效成分、构效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很少,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凡是利用油炸、挤压、沙炒、焙烤 微波等技术作为熟化工艺,在熟化工艺前后,体积有明显增加现象的食品都是应用了膨化技术。微波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生产技术,正逐步在食品行业特别是体闲膨化小食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微波膨化是微波能量到达物料深层转换成热能,将使物料深层水分迅速蒸发成较高的由部蒸汽压力条件、迫使物料膨化。利用微波膨化技术加工食品能最大限度的保存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加工时间短,膨化、干燥、杀菌工艺同时完成。而利用食用盐为加热介质来炒制海水鱼鳔,该方法炒制的鱼鳔胶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营养成分,不油腻,口感好,易保存。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我国淡水水域广阔、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是世界上淡水水面最多的国家之一,淡水鱼养殖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长。从1990年的年产量500多万增至2005年的2,260多万吨,占据了我国渔业总产量的44.4%。鱼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鱼皮、鱼鳞、鱼骨及鱼鳔等)。鲢鱼鱼头、鱼皮、鱼骨混合物中蛋白质含量达14%,油脂为9.2

2第3页(共12页)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鳗骨、鳗头等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质、软骨素、维生素等。

目前,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率在80%以上,而我国的水产品加工率不足30%,其中淡水鱼加工率不到10%,下脚料的加工更是少之又少。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淡水鱼水分含量高,鱼体内组织酶活跃,下脚料难于储藏,并且带有浓重的腥味;淡水鱼下脚料加工业存在加工粗糙、技术含量低、卫生安全性不高和缺乏知名品牌与龙头企业等突出问题;鱼下脚料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利润低,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淡水鱼下脚料加工业的发展生种苗或向外引进来解决,养殖成本相对提高;其次,饲料短缺是阻碍黄鳝养殖的又一难题。由于黄鳝特殊的食性,仅靠鲜活生物饵料远远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

鱼鳔的加工产品基本上只有鱼鳔干制品,产品品种单一,加工手段落后,因此研究现代高新技术在鱼鳔加工利用的应用值得深入探讨。国内学者对鱼鳔的加工技术研究得出,任何膨化技术只有在一定的温度和鱼鳔含水量条件下,膨化后的鱼鳔呈淡黄色,膨化均匀,外形饱满。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鱼鳔,食用盐,沙子,蜡质,微波炉,温度计,电子天平,电磁炉,真空干燥箱,量筒,称量瓶

2.2鱼鳔的含水量测定

采取直接干燥法,在95-105℃的温度和压力下,将鱼鳔放在烘箱中加热干燥,除去蒸发的水分,干燥前后鱼鳔的质量之差即为鱼鳔的含水量。

2.3膨化方法

膨化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的结构变性,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的过程。在现待生活中,有许多方法都是对鱼鳔的加工应用有很大作用,本实验是以非油炸膨化方法如微波、盐炒、沙炒等技术对鱼鳔加工的研究;微波膨化是利用微波食品原料中易极化的水分子吸收后发热的特性,使食品中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以及水分变成蒸汽,从而使食品熟化并使其体积增大;而而炒制膨化技术在我国也历史悠久,利

第4页(共12页)

结果与分析

用细沙粒或细盐粒作为传热介质进行膨化,两者都是通过鱼鳔的含水量,和膨化所需最适的温度、时间进行对比研究,为鱼鳔在食品、药业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4鱼鳔膨化后的判定指标

本实验室采用膨化度来确定鱼鳔膨化过程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含水量。

1、膨化度:源料膨化前与膨化后的体积比, 比例越小,膨化度越高。一般取5片膨化前的鱼鳔,外涂蜡质,投入装有300ml水的量筒中,求出鱼鳔体积V、;膨化后再涂以蜡质投入量筒,测出膨化后体积V2,膨化度为V1/V2。

2、感官评定:从鱼鳔膨化后的色泽,外观来进行对其感官评定。

3结果与分析

3.1微波的膨化时间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先将鱼鳔平均分成五等份,先把一份称出质量,再放在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干燥箱内的温度设定在100℃,时间为10min,然后拿出再称其质量,算出鱼鳔的含水量为16.67%,再依次把其余四份外涂蜡质,投入装有300ml水的量筒中,算出鱼鳔的体积,最后把鱼鳔放入功率均为700W的微波中进行膨化,膨化时间依次为30s、60s、90s、120s。膨化后再把鱼鳔投入量筒中算出体积,用前后不同的体积算出膨化度,体积比例越小,膨化度越好。

表1 鱼鳔在微波膨化的不同时间下的膨化度 序号 膨化时间(s)

功率(w)

含水量(%)

膨化度(%)2 3 4 60 90 120

700 700 700 700

16.67 16.67 16.67 16.67

2/3 1/2 2/3 1/3 由表1可知,这组实验的四份鱼鳔的膨化度的大小依次是 1=3>2>4。第4份鱼鳔的膨化度最小,这说明了鱼鳔在膨化时间为90s的膨化条件下,鱼鳔的第5页(共12页)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膨化度最好。

表2 鱼鳔在微波膨化不同时间下膨化的感官评定结果

序号 1 2 3 4

时间/s 30 60 90 120

色泽 浅黄色 淡黄色 淡黄色 暗黄色

膨化外形 不均匀 不均匀 均匀、饱满 均匀

表2列出了鱼鳔在不同时间内膨化后的感官评定结果,对膨化后的鱼鳔分别从其色泽、膨化外形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从表2可以看出第三份鱼鳔的色泽、膨化外形是最理想的。

3.2微波对不同含水量的鱼鳔膨化的影响

先取四块不同的鱼鳔,并各平均分成五等份,每块取出一份称出质量,再放在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干燥箱内的温度设定在100℃,时间为10min,然后拿出再称其质量,算出鱼鳔的含水量依次为9.83%、14.29%、15.38%、9.52%,再从每块中另取出一份,依次外涂蜡质,投入装有300ml水的量筒中,算出鱼鳔的体积,最后把鱼鳔分别放入功率均为700W的微波中进行膨化,膨化时间为100s。膨化后再把鱼鳔投入量筒中算出体积,用前后不同的体积算出膨化度,体积比例越小,膨化度越好。再把膨化度最好的那块鱼鳔再取一份,放在水中浸泡10min,依次算出含水量和膨化度。

表3 不同含水量的鱼鳔在微波膨化后的膨化度 序号 含水量(%)

功率(w)

膨化时间(s)

膨化度(%)2 3 4 5 9.83 14.29 15.38 9.52 30.77

700 700 700 700 700

100 100 100 100

2/3 2/3 1/3 2/3 1/2

第6页(共12页)

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知,这组实验的五份鱼鳔的膨化度的大小依次是2>1=4>5>3。第三份鱼鳔的膨化度最小,而第五份是先浸泡水中10min才膨化,含水量最高,这说明了鱼鳔在含水量为15.38%的膨化条件下,鱼鳔的膨化度最好。

3.3微波的膨化功率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先将鱼鳔平均分成五等份,先把一份称出质量,再放在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干燥箱内的温度设定在100℃,时间为10min,然后拿出再称其质量,算出鱼鳔的含水量为29.63%,再依次把其余四份外涂蜡质,投入装有300ml水的量筒中,算出鱼鳔的体积,最后把鱼鳔放入微波中进行膨化,功率依次为500w、700w、1000w、1200w,膨化时间为100s。膨化后再把鱼鳔投入量筒中算出体积,用前后不同的体积算出膨化度,体积比例越小,膨化度越好。

表4 鱼鳔在微波膨化的不同功率下的膨化度

序号 膨化时间(s)

功率(w)

含水量(%)

膨化度(%)2 3 4 100 100 100 100

500 700 1000 1200

29.63 29.63 29.63 29.63

2/3 1/3 1/2 2/3 由表4可知,这组实验的四份鱼鳔的膨化度的大小依次是1=4>3>2。第2份鱼鳔的膨化度最小,这说明了鱼鳔在膨化功率为700W的膨化条件下,鱼鳔的膨化度最好。

3.4盐炒、沙炒对不同含水量的鱼鳔膨化的影响

先取四块不同的鱼鳔,并各平均分成两等份,每块取出一份称出质量,再放在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干燥箱内的温度设定在100℃,时间为10min,然后拿出再称其质量,算出鱼鳔的含水量依次为14.26%、11.11%、15.71%、19.67%,再从每块中另取出一份,依次外涂蜡质,投入装有300ml水的量筒中,算出鱼鳔的体积,最后把鱼鳔分别放入锅中进行炒制膨化,温度为160℃,时间为5min。炒制后再把鱼鳔投入量筒中算出体积,用前后不同的体积算出膨化度,体积比例越小,膨化度越好。

第7页(共12页)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表5 不同含水量的鱼鳔在盐炒、沙炒膨化后的膨化度

序号 含水量(%)

温度(℃)

炒制时间(min)

膨化度(%)2 3 4 14.26 11.11 15.71 19.67

160 160 160 160 5 5 5

1/4 2/3 1/2 1/3 由表5可知,这组实验的四份鱼鳔的膨化度的大小依次是2>3>4>1。第一份鱼鳔的膨化度最小,这说明了鱼鳔在含水量为14.26%的膨化条件下,鱼鳔的膨化度最好。

3.5盐炒、沙炒的时间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先将鱼鳔平均分成五等份,先把一份称出质量,再放在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干燥箱内的温度设定在100℃,时间为10min,然后拿出再称其质量,算出鱼鳔的含水量为13.33%,再依次把其余四份外涂蜡质,投入装有300ml水的量筒中,算出鱼鳔的体积,最后把鱼鳔放入锅中进行炒制膨化,温度为160℃,炒制时间为,2min、3min、4min、5min。膨化后再把鱼鳔投入量筒中算出体积,用前后不同的体积算出膨化度,体积比例越小,膨化度越好。

表6 鱼鳔在盐炒、沙炒膨化的不同时间下的膨化度

序号 炒制时间(min)

温度(℃)

含水量(%)

膨化度(%)2 3 4 3 4 5

160 160 160 160

13.33 13.33 13.33 13.33

1/2 2/3 1/3 1/2 由表6可知,这组实验的四份鱼鳔的膨化度的大小依次是 2>1=4>3。第3份鱼鳔的膨化度最小,这说明了鱼鳔在炒制时间为4min的膨化条件下,鱼鳔的膨化度最好。

第8页(共12页)

结论

3.6盐炒、沙炒的温度对鱼鳔膨化的影响

先将鱼鳔平均分成五等份,先把一份称出质量,再放在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干燥箱内的温度设定在100℃,时间为10min,然后拿出再称其质量,算出鱼鳔的含水量为25%,再依次把其余四份外涂蜡质,投入装有300ml水的量筒中,算出鱼鳔的体积,最后把鱼鳔放入锅中进行炒制,温度依次为100℃、140℃、160℃、180℃,炒制时间为5min。膨化后再把鱼鳔投入量筒中算出体积,用前后不同的体积算出膨化度,体积比例越小,膨化度越好。

表7 鱼鳔在盐炒、沙炒膨化的不同温度下的膨化度

序号 温度(℃)

炒制时间(min)

含水量(%)

膨化度(%)2 3 4 100 140 160 180 5 5 5 25 25 25

2/3 1/2 1/4 1/3 由表7可知,这组实验的四份鱼鳔的膨化度的大小依次是1>2>4>3。第3份鱼鳔的膨化度最小,这说明了鱼鳔在炒制温度为160℃的条件下,鱼鳔的膨化度最好。

4结论

该文以鱼鳔为原料,并采取直接干燥法测定鱼鳔的含水量,研究鱼鳔在微波、盐炒、沙炒膨化后的效果,在每个不同的膨化温度,每个不同的膨化时间里进行膨化,膨化之后的鱼鳔进行膨化度的测定,色泽是否正常,外形是否饱满。本实验室采用膨化度测定,利用鱼鳔膨化前与膨化后的体积比,来确定鱼鳔膨化过程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含水量。膨化度能反映出鱼鳔的膨化程度,比例越小,膨化度越高;反之,膨化度则越低。结果表明:膨化度最高,色泽最好的,外形饱满的那一份鱼鳔的膨化温度、膨化时间和所含水量,即为鱼鳔在这一方法膨化过程中的最佳膨化温度、时间和含水量。本实验得到鱼鳔在微波膨化的最佳功率、时间和含水量分别为700W、100s和15%;在盐炒和沙炒膨化的最佳温度、时间和

第9页(共12页)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含水量分别为160℃、5min和13%;而盐炒相对于沙炒后的鱼鳔来说,香味更浓。

膨化食品在我国主要市场主要依靠零售推动,因此,我国的膨化食品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鱼鳔膨化食品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和消化率高,改善食用品质,易于贮存,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的利用率高等方面的优势,应用前景好,代表了现在食品的发展方向,促进中国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尚 军, 段振华,等.鱼鳔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 ,11(9):203~207.[2] 胡献国.誉为“鱼中人参”的鱼鳔[J].药膳斋随笔, 2003, 2:9~11.[3] 陈 奇, 袁木平.等.淡水鱼工业化生产的探讨[J].食品机械,2005 ,21(1):40~42.[4] 阳 光.鱼鳔具有滋补作用[J].中国食品, 2001,(8):15~21.[5] Pierce.Hollingsworth,Snack Culture Shock:Extruded,Baked Snacks Gain Groung[J].Food Technology,2001,(10):371~379.[6] 李 梓,王 军,等.膨化食品加工技术[J].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10~14.[7] Ozlem.Ozmutiu.Assessment of proofing ofbread dough in the microwave oven [J].Eur Food Res Technol,2001,75(6):487~490.[8] O Ozmutlu Ozmutlu.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n the qual ity of microwave baked food [J].Food Engineering,2001,48(3):207~219.[9] Torija MJ,Rozes N,Poblet M, et a1.Explosion Puff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J].AntonieVan leeuwenhoek,2002,13(3):345~352.[10] Vanhulle G J.Foo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heese-coated Puffed Snacks upon Mi crowave Heating [J].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mbiology,2002,25(2):287~293.[11] 王庆志,孙平,等.食品膨化机理的理论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8,(12):17~20.[12] 林 勉.膨化技术及其在膨化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1,26(3):ll0~115.[13] 武 杰.食品微波加工工艺与配方[J].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36(11):203~207.[l4] 王泽举,刘延琳,等.微波膨化鱼片的研究[J].中外食品加工技术,2003,27(6):164~170.[15] 段振华.微波技术在我国水产品加工中应用研究的现状[J].水产科技情报,2008,(7):5l~

56.[16] 彭薇丽,何明奕,王胜民,等.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5):23~33.第10页(共12页)

参考文献

[17] 朱宝镛,戴仁泽,等.酥松鲜美的微波膨化鱼片[J].中外食品加工技术,2003,(5):196~205.[18] 段振华,汪菊兰,等.微波干燥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与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1):155~158.[19] 王绍林,微波食品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329~337.[20] 周小玲,沈 微,段振华,等.罗非鱼的加工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05,(6):89~92.[21] 段振华.鱼鳔加工应用的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1):25~31.[22] G Sumnu.Effects of sugar.protein and water content on wheat starch gelatinization

due to microwave heating [J].Joumal of Applied Micmbiology.2008(6):55l~558.第11页(共12页)

鱼鳔非油炸膨化技术研究

致谢

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吴光旭。***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整个论文实验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严格要求,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为我答疑解惑,鼓励我大胆创新,使我在这一段宝贵的时光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心态,又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精神。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的同学们,三年学习生活使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在毕业之际,我衷心地同学和朋友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也深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一路携手前行,会有很多的碰撞和交流,我将始终记得我们曾在长大同窗学习,这将是我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学生: 2012年6月

第12页(共12页)

第二篇:食品营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

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

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食品营养毕业论文选题(1425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的思考分析 消费者食品营养知识及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状况调查 食品营养与营养食品问题研究

关于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食品理化检验》教学方案探究 高职食品营养专业食品毒理学基础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高职食品营养专业“食品毒理学基础”PBL教学模式的探索 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食品免疫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监管并重的应用探讨

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食品营养标签与食品安全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在高职食品类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 食品营养强化与营养增补研究

合理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提高国民膳食营养水平

民办学校食品营养课教学中融入营养师培训知识的改革探索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改革 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思考 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研究 探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Moodle平台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建设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食品营养成分检测的研究现状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意义 多媒体在食品营养与安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探析Moodle平台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基于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 论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食品营养公选课的重要性 食品营养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 试论食品营养学的重要性 食品营养专业英语实践与探讨 直面食品营养安全“三重门” 食品营养学课程小班化教学应用探讨

地方本科院校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食品营养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浅谈我国城市食品营养安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熟化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公共选修课《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教学体会 无锡某区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分析

基于Moodle平台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食品营养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 现代食品营养越来越低吗

浅谈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的若干体会 提高教学型大学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多元化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青年教师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认识食品营养标签 现代食品营养越来越低吗

案例教学方法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读懂食品营养标签

中职学校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中的思考与建议 食品营养强化剂及其研究进展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食品营养标签 您了解多少

化学教学下的食品营养成分安全的分析与实验探究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学教学之我见

浅谈互动式教学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酒店的食品营养改进

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调查分析 初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目标达成度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特色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探析 食品营养标签标注的探讨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豆类食品营养成份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项目化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 关注健康从食品营养标签开始 关于肉类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探讨 速冲食品营养易流失

浅谈教师在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作用 关于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使用及影响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食品营养配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浅析视频教学法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 谷类食品营养价值试论 论食品营养学教学经验心得

基于网络环境食品营养学课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效果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初探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与方法 关注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职业院校《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的探索

2012年滨湖区10000例社区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速冻食品营养差/曾黎:最爱瑜伽普洱 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新探索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非热杀菌技术对食品营养品质的影响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与台州区域产业对接研究

“VOCSCUM”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改革食品营养与卫生教育 增强高职学生思想意识 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课程开发与实践 浅谈食品营养标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研究 如何做好酒店食品营养合理搭配与养生宣传 浅谈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怎么“看”

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质量的探索

200例社区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盘点有关食品营养与安全的误区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改革初探 食品营养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 专家解读我国首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 学会识别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课程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组合口味”食品营养未必好

食品营养课程项目设计及链式任务教学的研究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体会

最新食品营养标签:让吃变得“明明白白” 如何看懂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学中居民膳食的养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注健康从食品营养标签开始 《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营养“点菜式”教学模式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我国将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 等

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卫生部:实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等3则 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双语建设探究

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美国的食品营养标签 浅谈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重塑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讨 借助线性规划求解法设计食品营养配方

基于国标GB28050-2011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浅谈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 食品营养标签,让消费者心中有数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初探 食品营养与安全的误区

对高等院校开设食品营养学公共选修课的思考 《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的设计 高职高专《食品营养学》教学方法探讨 《食品营养学》课程考试改革探析 浅析现代食品营养问题及强化措施 立足食品营养 关注生命健康 食品营养没有“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成效 食品营养没有“圈”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国家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有机食品营养价值并不“超高” 计算机软件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浅谈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教学的一些体会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论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食品营养没有“圈”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推广食品营养学课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金达威:食品营养强化剂的领军者

维尔健康为您提供全套食品营养强化解决方案 食品营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食品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食品营养学》教学方法与改革的初探 对当代食品营养强化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对当代食品营养强化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不要给食品营养划“圈”

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发明专利申请及技术发展分析 别让食品营养在烹饪中流失 谈《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与学 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实践

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避免交叉重复问题的探讨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研究 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探究 食品营养的均衡 食品营养没有“圈”

农业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优化探讨 《食品营养学》课程问卷调查分析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之探讨 高校《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航天环境下的食品营养保障研究 浅论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初探

案例教学在《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职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探讨 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现状及消费者知晓情况调查 关于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改革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微波烹调对食品营养的影响

谈研究性学习在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标签走进百姓生活等 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初探 美食品营养标签新规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5月1日开始实施 食品营养与卫生现状的发展前景

在我院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品种产地不同的食品营养价值一样吗?等 食品营养强化剂牛磺酸 食品营养的强化剂L—赖氨酸 食品营养强化与居民健康 关注食品营养 打造健康生活 速冻食品营养几何? 全谷物食品营养好

每天吃30克大豆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适当午睡益处多/吸二手烟导致糖尿病/仿生食品营养价值有限/瘦腿丝袜健康隐患多/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全国最高/戴“美瞳”恐引发眼疾/快乐少年长大更容易离婚

你知道保健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吗 话说“垃圾食品”和营养食品

几种常见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及选购注意事项 基于保健时代探究食品与营养趋势 婴儿食品的营养补充与卫生 论方便食品的营养卫生问题 有机食品更营养吗

“组合口味”食品,营养未必好 厨刀下有良药 /油炸食品的营养诀窍 黑色食品的营养功能及开发前景 有机食品,营养价值更高? 基于保健时代的食品与营养趋势探讨 有机食品无营养优势 秋冬水果的另类吃法/油炸食品的营养诀窍 烹饪为食品的营养最后把关 冷冻食品的营养吃法 醋和醋泡食品的营养分析 醋和醋泡食品的营养分析 有机食品更营养更安全吗 功能食品与营养品争夺消费者

我国黑色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 黑色食品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黑牛食品:营养健康生活的引领者 黑色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探析 别让速冻食品的营养素悄悄溜走 新国标规范食品“营养标签” 溶出伏安法测定食品中营养强化剂锌 速冻食品 营养几何

4种被误认为营养食品的垃圾食品/天价切糕营养价值有多少? 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与营养健康食品市场

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航空食品工艺与营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有机食品≠高营养 速食食品 营养掉链子 浅谈幼儿食品膳食营养 学看食品的“营养声称” 寒地黑土食品为何营养好? 食品安全营养教育进校园 关注大豆食品关注营养健康 “富泰”食品引导营养健康新革命 玉康食品:用营养健康打造全国第一品牌 三色食品——营养用餐的红绿灯

方便面从“垃圾食品”变成了“营养食品” 方便面从“垃圾食品”变成了“营养食品” 买食品请注意食品营养标签

农科院校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教学改革 针对食品科学与营养进行分析 “健康食品”里的营养陷阱

广东地区高职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有机食品”就更营养吗?

某地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调查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实验方法的浅析 内脏食品:安全营养双解析 速冻食品,留住营养与健康了吗? “健康食品”里的营养陷阱

中职《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浅探 选择强化食品,看清营养成分表 山珍海味高档食品都是高营养吗 高档食品都有高营养吗? 研究性学习在《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中的实践 强化食品,升级营养 食品加工与营养强化 有机食品:没有营养优势 食品安全、营养和企业社会责任 看食品颜色知营养

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略论我国营养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负营养食品:碳酸饮料 卓汇集美营养食品综合店

低钠盐食品的标准及营养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略论我国营养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小儿鼾症术后合理添加营养食品护理研究 绕过误区,科学看待运动营养食品 有机食品:安全>营养

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的思考分析 消费者食品营养知识及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状况调查 食品营养与营养食品问题研究

关于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食品理化检验》教学方案探究 高职食品营养专业食品毒理学基础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高职食品营养专业“食品毒理学基础”PBL教学模式的探索 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食品免疫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监管并重的应用探讨

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食品营养标签与食品安全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在高职食品类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 食品营养强化与营养增补研究

合理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提高国民膳食营养水平

民办学校食品营养课教学中融入营养师培训知识的改革探索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改革 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思考 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研究

探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Moodle平台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建设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食品营养成分检测的研究现状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意义 多媒体在食品营养与安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探析Moodle平台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基于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 论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食品营养公选课的重要性 食品营养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 试论食品营养学的重要性 食品营养专业英语实践与探讨 直面食品营养安全“三重门” 食品营养学课程小班化教学应用探讨

地方本科院校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食品营养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浅谈我国城市食品营养安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熟化工艺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公共选修课《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教学体会 无锡某区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分析 有机食品真的“更营养”吗

打造安全营养食品 共享绿色有机生活 它的营养食品你选对了吗? 有机食品绝对安全营养吗? 有机食品真的更有营养吗 21世纪:高能量全价营养食品 营养食品的最佳搭档 “仿生食品”真的有营养吗

关于如何科学地使用运动营养食品的思考 营养食品的最佳搭档 首届亚洲营养食品展落户香港 全食品带来“全营养”

全食品带来“全营养”/饮食保健贵在有“度” 全食品带来“全营养” 彩色营养食品 激发宝宝食欲 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发起者 揭开八种标榜营养食品的真面目 “伪健康食品”好吃没营养 韩国最流行的三种营养食品 警惕儿童食品中的“反营养物质” 解开美容营养食品的奥秘 专供婴幼儿食品必须标注营养成分 不起眼的高营养食品 山珍海味都属于高营养食品吗 博士的营养食品事业 带馅食品如何达到营养平衡 “低营养食品时代”已经来临 6类营养食品吃出好皮肤 被忽略的营养食品等 乳房保健的营养食品

国际草本营养食品的产业现状、市场趋势和未来前景 富硒方便面——营养食品 方便面=营养食品 被忽略的营养食品

让考生训练事办功倍的运动营养食品 运动营养食品 在体育高考中的应用 家常菜的六种营养食品鸳鸯配等二则

心理调整及运动营养食品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 营养食品——榛子

2006年北京国际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即将在京召开 田径不同项目运动营养食品的合理使用 现代人的6种营养食品

学生有了自己的“运动营养食品专卖店” 现代细胞营养食品

禽肉方便营养食品的市场预测分析 神六航天员太空食品花样多、营养好、热腾腾 小心,“低营养食品时代”来临 营养食品话“海参”系列

(五)“低营养食品时代”来临了 营养食品话“海参”系列

(四)海鲜——质量、技术与营养食品应用 营养食品话“海参”系列

(三)番茄红素——一种新型的营养食品

21世纪健康营养食品新需求下餐饮业的职责 营养食品果蔬酪 日生产财进门 纽崔莱营养食品

不可盲目多吃高纤维营养食品

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食品业的那些“营养陷阱”

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质量 流式细胞术在营养和食品卫生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浅析旅游一体化进程中旅游营养和食品安全教育 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设计思路

营养与食品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创新研究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展大豆食品 改善国民营养 《营养与食品学》课程考试改革探析

PBL和C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探索 某地区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基金中国妇幼营养与食品安全联合项目农业子项目在盘县的实施效果

论新时期如何处理好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关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基于社会需求前提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师范生物学教学中的营养与食品卫生教育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宠物营养与食品》教学 选购儿童食品,要注意看营养表

山东中医药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查分析 重庆市2所中小学校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行为调查 浅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

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思考 正确认识反式脂肪酸的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等

案例式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探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探析

医学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 培养学习兴趣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开放性实验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 陈君石院士: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陕西省镇安县农村中小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现况 课题式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实践 试论食品加工方式对营养的影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浅析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农业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食品恐怖主义”背后的食品营养标签立法缺失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龙沙:只做健康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的温度决定营养和口感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质量 如何保证院校食堂营养与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及试验教学的新探索 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

高职《宠物营养与食品》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探索 食品的温度影响营养和口感 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关于“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艺术 产后营养与食品卫生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些“营养”食品,要少吃等

重视营养与食品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技能应用能力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广州市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农业类院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食品营养方向的必要性 紫菜——方便的营养减肥食品 营养强化食品帮你解决隐性饥饿

农村学校营养午餐食品供应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不靠谱的营养组合食品

浅议保健食品的发展与人类营养健康 浅析油炸食品的烹饪工艺与营养控制 大豆花生营养方便食品的工艺研究 营养补充食品与青少年健康 营养强化食品,获益之外有无风险? 营养强化食品,人人可获益

营养强化食品: 添加微量元素 添加健康因素 冷冻食品怎样吃才更有营养 冷冻食品怎样吃才更有营养 营养强化食品及其科学消费 垃圾食品易导致 儿童营养不良 营养强化食品,你读懂了吗? 营养强化食品,你吃了吗 营养保健食品的潜在不安全性分析 纽崔莱——世界营养补充食品的权威 纽崔莱——世界营养补充食品的权威

浙江省营养与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研究 方便面真的是营养平衡的食品吗

以营养、保健食品销售为切入点,创建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务的新平台 生气吃点顺气食品/四招留住食物营养/酱油熟着吃才健康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有机食品”真的安全富于营养吗? 保龄宝营养性功能食品 貌似营养的垃圾食品

烹饪与营养专业《食品卫生的控制》课程教学标准设计 貌似营养的垃圾食品

貌似营养的垃圾食品/欲长寿,莫拒肉

六种美食吃出极致美胸/代替伟哥的日常食品/饿时胃痛也是病/馒头比米饭营养好/秋天别忘了清洁冰箱/煎炸烧烤食品是女人恶疾的元凶/多食有“色”米

21世纪营养型功能食品的经典代表盈森牌泽芪胶囊简介 营养最均衡食品——红薯

利用自制食品扑克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营养配餐》之食品交换份法的思考 浅谈营养谷物早餐食品加工工艺 “有机食品”真的安全并富于营养吗?

2013第十四届中国广州国际营养品、健康食品及有机产品展览会 好吃没营养的伪健康食品

以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为社区带来健康 营养强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有机食品是件宝安全环保有营养 创新食物营养科技 加快食品工业转型 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符合营养标签要求吗? 全谷物食品对人体健康最重要的营养健康因子探析 脱去营养伪装 垃圾食品大揭秘 食品称“有机”未必更有营养 豆鼓:营养丰富的调味食品 第八营养源:微生态食品 营养专家不愿碰的食品 从营养学看“跨界”食品

浅谈如何在食品教学中纠正大学生不良营养习惯 从营养学看“跨界”食品

比比算算 让营养标签成为选购食品好参谋 榧子好吃能驱虫/读懂营养标签挑选健康食品 营养师不吃的“健康食品”

食品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营养组召开工作会议 营养师不吃的“健康食品” 读懂营养标签 科学选购食品 食品中各类物质对中老年人的营养及疾病的关系 黄秋葵营养加工特性及其冻干食品研发

食品交换份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营养干预中的应用 营养专家不愿碰的那些食品

营养专家提醒:“彩色食品”好看,但要慎重购买

福建省罗源县味中有食品集团“新续华”婴幼儿配方营养肉松抽查不合格 3岁饮食影响心脏一生/营养正常的孩子无需吃强化食品 营养师逛超市:教妈妈学看食品“配料表” “破译”营养标签 为自己“量身定择”食品 “丹健减肥营养晶”等11个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

运动而死亡/调查显示家庭灰尘中含“塑化剂”等有毒有害物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卫生部明确婴幼儿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粉/超负荷工作加速人体衰老/幼儿看电视越多身体素质

第三篇:食品绿色包装论文酒包装毕业论文

食品绿色包装论文酒包装毕业论文

服饰奢侈品消费与绿色包装设计

摘 要: 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动机促成了服饰奢侈品消费的实现,伴随服饰奢侈品消费的逐渐升温,对于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也日趋受到关注,绿色包装设计概念的畅行使产品的内质与外在两者达到了平衡的协调状态。

关键词: 服饰奢侈品消费 绿色包装设计 结合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消费者购买服饰奢侈品的动因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中国服饰类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以及21世纪至今。伴随着服饰奢侈品的快速发展,其包装形式的问题受到设计者及商家的广泛关注。

一、服饰奢侈品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地区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伴随服饰奢侈品从国际市场涌入中国市场的大潮,其消费群体也越来越庞大,产品本身的知识蕴涵与消费者个人的知识素养是一种相互增补的关系。

沃夫冈·拉茨勒在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人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他将之形容为是一种将有形的产品材料与精神价值、产品形象和品牌融为一体的整体感。服饰类奢侈品是指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注重品位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市场的服饰产品,用料高档、制作精良、品质卓越,代表着服饰的最高境界,能使消费者感受到一种高雅与精致的生活方式。[1]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富人喜欢买那些有着显著标志与高知名度的奢侈品牌。68%的中国香港受访者表示,他们偏爱高知名度的品牌。在美国和英国分别只有36%和33%,在印度和阿联酋该比例分别是79%和58%。Synovate首席执行官JillTelford说:“中国人更倾向于让其他人知道自己买的是正牌货,而不是假冒的产品。”服饰奢侈品本身所具有的高品位、高质量和经典的造型,使消费者宁可选择昂贵的产品来体验相对稳定的高品质的生活,而不是低价的快速时尚消费理念带来的潮流冲击。

众多消费群体以身穿、用大品牌商品为荣,通身是LV、CHANEL、GUCCI、DIOR等大牌的装扮,提升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仪表形象,更是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在某种程度上,精神需求的动机促成了奢侈品消费的实现,欲望的满足与炫耀的心理又推动了服饰奢侈品的消费过程。外观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通过这种引人注目的消费,显示出其所从事的职业、社会阶层、社会背景及性格素质。[2]他们喜欢用服饰奢侈品的创意来表达自我和个性,这些品牌商标就如同标签一样把这一消费群体与大众平民消费区别开来,潜隐的炫耀心理包裹在外显的服饰奢侈品下,无声地彰显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与财富。

各种文化表现会影响消费者装扮自己的思想行为。具有同种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往往会有某些相同的信念、价值观与相似的喜好的行为。对于服饰奢侈品的消费,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大都受到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洗礼,喜排场好面子,以服饰表现成就,在产品的选择上常常注重的是奢侈品价值的象征意义。

二、绿色包装设计

第三届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得到了来自包装行业的国际制造商和设计师的支持和关注,近半数的展商是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的忠实拥护者,观众们

领先企业和优秀设计师进行交流,展商们将为我们展示最新的绿色包装设计创新技术和产品。

绿色包装一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保证包装功能条件下,用料最省、废弃物最少,是一种适度包装;包装生产工艺过程没有或极少污染环境;包装制品不与内装物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同时对人体和生物无害无毒;包装废弃物应易回收再利用,而且掩埋时能迅速降解不产生污染,焚烧时能产生新能源且不污染环境。

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的重任下,包装工业必须树立创新观念,强化环保意识,在研究奢侈品新型包装材料、新型包装技术,设计新型包装制品和制定新标准、新法规时,都应着重考虑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易回收再生、可自行降解的绿色包装。三、二者之间的关系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主题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升温,上海奢侈品包装展亦顺应时代潮流,为在环保领域有特殊成就的展商设置了“Luxe Pack In Green”绿色革命特殊展示区。所有展商会在该精华展区展示旗下最新创意技术,以及别具意义的绿色包装产品。“绿色革命”展区在此次国际奢侈品包装展中表现了对世界绿色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高度责任感。[3]

包装设计与服饰奢侈品之间就好比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存在的矛盾与解决之道,体现了当下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绿色包装设计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艺术规律上来讲,形式最深刻的作用是使人精神飞跃,进入空灵的愉悦世界,带来内心的满足与升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二

了消费需求;外在包装于形式中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心灵的审美。

第三届奢侈品包装展展出了可以重复利用、生态友好的生态无纺布包装袋,竹子是速生植物,遂有了生态竹制香水和化妆品包装盒、自然纤维产品系列,所有产品均由棉、麻、丝绸等天然萃取材料完成,具有耐用性强、可生物分解、不褪色、价格低等特点。

服饰奢侈品品牌致力于使消费群体认同该品牌的文化、历史与风格,制造商品与购买者之间的情感联结,形成一种美感体验,加之包装为消费者提供以生态为核心的品牌文化,能够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选择服饰奢侈品品牌文化,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多的是将审美与自我表现的需要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产品本身过硬的品质、充满人文设计的包装和优良的服务,也能满足他们凸显成就和声望的需要。

文化的不同、民族的差异使得包装设计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特征,因此设计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绿色包装产品的出现与畅行,很好地解决了奢侈消费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包装设计运用到奢侈品领域已成为一种趋势。

服饰奢侈品与包装,是选择环保低调包装“表里不一”,还是辅以奢华的外表与之相辅相成,体现了大众消费不同的精神需求。很多设计者或者消费者往往注重将形式的包装作为审美的基本,将奢侈品的品质表现在形式之中,而忽略了精美包装内服饰的意蕴,以内涵与精神的表现来衬托产品的价值才是更重要的。主体给消费者带来的身份象征性是不变的,外表的包装选择绿色的层

面来表现,原生态、环保、质朴甚至简约的包装并不能减少消费奢侈品的荣耀心理和品牌的象征。

在未来的设计领域,开发和研制高科技环保型包装材料将成为一股潮流,影响着服饰奢侈品的外包装形象,势必为服饰奢侈品的设计系统带来一次理念的革新。虽然服饰奢侈品以突出其昂贵价格的精神消费体验为主,但绿色包装的出现与价值并无多大关联,重要的是一种环保意识的推广,简约低调、材质环保、重复利用等特点更为奢侈品消费增添了人性化的内涵,可持续的绿色包装设计与服饰奢侈品消费将会互相增益,成为形式与内容有机融合的消费整体,二者的结合顺应了倡导世界绿色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孔淑红主编.奢侈品品牌历史.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2]Susan主编.服装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3]http://.

第四篇:食品营养与检测(安全管理方向) 毕业论文

**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安全管理方向)学号:____602093226_____姓名:______孙彬_论文题目:国际贸易框架下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研究指导教师:_______陈剑虹__考生电话:______***___通迅地址:_**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____邮编:_____410004_目录

1、摘要

2、关键词

3、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4、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5、结论

6、参考文献国际贸易框架下食品安全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摘要]国际贸易和食品安全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绿色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确保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它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实施上的歧视性等特征。WTO对“绿色壁垒”问题进行了相关法律规制,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进出口的影响,我国应当从善用WTO规则、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以及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出口等方面予以积极应对。[关键词]食品安全;国际贸易;绿色壁垒;SPS协议[中图分类号]D9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0)02-0007-06本文所称的“食品安全”中的“食品”,作广义的解释,包括一切适宜人类食用的物品,即天然产品和加工产品。食品安全对于任何国家国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最初它只是属于一国政府的职责。真正将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相联系,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它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的法律规制而产生的。

一、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其原因在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两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和贸易自由化的实施。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或者地区由保护贸易体制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变,逐渐减少各种不合理贸易限制的过程[1]。从根本目的上看,贸易与食品安全具有一致性。贸易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提高生活标准,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各国重视食品安全的目的与此相似。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件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也极易为恐怖主义和犯罪分子利用,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已成为新世纪社会性、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各国合理地采取的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以及生态环境,还可以有效地缓解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使传统产品不断降低污染密集度,不断提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食品安全的发展,尤其是为各国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虽然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的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贸易活动所追求的是流通成本的最小化和贸易金额的最大化,而食品安全则要求各国更加重视民众的食品质量,要求进口的外国产品符合本国对于食品安全的各种标准。在这方面,不同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物质产品丰富,往往在食品安全上采用较高的标准;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更多的是要面临反贫困、求生存的问题,食品安全标准相对较低,对国际社会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接受程度不高。这必然会直接影响此类国家食品的进出口。由于食品安全标准涉及面很广泛,内容复杂,且隐蔽性和合法性结合,特别是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制度,各国之间难以协调,容易引起争议。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那就是绿色壁垒。关于绿色壁垒的定义很多,一般认为,所谓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措施。这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壁垒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绿色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政府的“绿色补贴”等等。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将绿色壁垒局限在一国为食品安全而实施的技术壁垒[2]。

二、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一)绿色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绿色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确保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而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具体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市场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发达国家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而食品贸易的特殊性使其与其他领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泡沫经济”的催生下,全球生产过剩,市场矛盾日益尖锐。而在GATT和WTO的推动下,贸易自由化在进一步的深化,各国面临着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的问题,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再难以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有效手段。这迫使许多西方国家不得不另谋新招。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中的农产品更是如此,在各个领域中农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最高。WTO的历次谈判几乎都是因农业问题而止步不前。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而言,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又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的产业,同时,农业生产的周期长、效益低等特点进一步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因此长期以来各国都重视对农业的保护。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竞争,各国充分利用有限的政策空间,运用各种允许的政策手段,结合各国普遍认同的法律条款,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的保护,由此也形成了农产品贸易的重重壁垒。不仅有涉及到食品安全的“绿色壁垒”,还有反倾销、特色保障条款等都成为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壁垒。2.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概念反应在消费行为上就是绿色消费,表现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更加注重产品的“绿色含量”。在日本,挑剔的消费者对于普通饮水和空气都以绿色作为选择标准,灌装水和纯净的氧气成为抢手货[3]。很多国家纷纷出台了各种对食品高标准、严要求的技术措施,达到了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的目的,从而使得“绿色壁垒”发展成为新的贸易壁垒。3.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壁垒存在的直接原因。各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存在很大差异,相应的对食品安全的资金投入和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世界商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五花八门,要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法规、认证制度、检疫制度等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保护人类健康,这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解决。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人民的健康,有权将对那些达不到安全标准、危害人类健康的产品拒之门外,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在处理食品安全与贸易关系的问题上,如果过分强调保护人类健康,并且以此作为不遵守有关国际贸易规则和准则的理由,就有可能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特别是当个别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为由,行环境保护之实,绿色壁垒就实实在在地形成了。(二)绿色壁垒的特点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壁垒具有以下特点:1.名义上的合理性。当代的人们普遍关心生活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环保消费意识逐步增强,而绿色壁垒正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名义实施贸易上的限制与制裁,给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因而非常具有欺骗性。2.形式上的合法性。实施绿色壁垒的国家往往是以公开立法的形式对其加以规定的,甚至以国际条约为根据,具有坚强的法律后盾,在形式上更加具有严肃性、合法性。尽管绿色壁垒实质上有悖于普遍公认的自由贸易原则,但是由于和保护人类健康、环保等一系列主题紧密相连,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绿色壁垒不大可能像其他壁垒那样轻易地从国际贸易领域中撤除。虽然WTO多边贸易体制中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条款本身并非贸易壁垒,但是由于其中很多条款对一些概念的规定含糊不清,的确使得某些发达国家为树立绿色壁垒找到了法律上的借口,因此在发生纠纷的时候,进口国也就很容易从WTO相关立法中找到法律上的支持。有机食品属于国际上通用的环保生态食品概念,它要求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比国内通行的绿色食品的环保标准更高。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潜力巨大。国际市场对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以及有机药品的需求量很大。目前经过我国认证的有机食品品种如茶叶、蜂蜜、大豆、芝麻等已达上百个,其中很多产品品种已经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国家。从价格上看,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出30%,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中获益[7]。

五、结论从目前来看,由于国际上对绿色壁垒法律规制的不完善,同时也由于绿色壁垒措施实施的隐蔽性、名义上的合理性,它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作为食品出口大国,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扩大我国食品的外贸出口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建议,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发展,积极利用WTO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尽可能地减少由于发达国家实施“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注:①为了解决因为技术引起的贸易壁垒,在美国倡议下,1970年的GATT正式成立了一个制定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法规方面的工作组,着手起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草案),并且最终于1979年正式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全面规范技术标准的法律文件——《技术性贸易壁垒守则》,并于1980年生效。但是由于该守则属任意性性质,并没有广泛的效力,截至1992年11月,只有40多个国家参加。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对该守则的内容予以了修改,1995年1月1日,《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正式生效。①TBT协议和SPS协议看上去使用范围相当不同,但是这种不同在实际操作时并不十分明显。例如,为保障食品质量的食品标签可以属于SPS协议范畴,尽管理论上这似乎属于TBT协议范畴。②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害或者危害极小,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并且有利于资源再生利用的产品。参见蔡珍贵著:《WTO时代的国际贸易新壁垒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第五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

一、食品加工开发设计

是在学生学习了食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原料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食品开发设计。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食品生产操作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根据已学过的《食品原料基础》、《食品贮藏与加工》课程基本原理,自己设计一种待加工食品的可行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参数。

(一)食品开发设计毕业论文步骤

1.食品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根据已学过的《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与贮藏原理》课程基本原理,自己设计一种待加工食品的可行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参数。

2.加工准备阶段

根据自己设计好的食品工艺流程及其参数,准备自己所需要的原料、试剂药品以及仪器设备。

3.加工实施阶段

按照准备好的一切程序进行生产操作,直至生产加工出与食品设计相符的食品。

4.食品生产过程质量保证

如果第一次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与自己设计中所预期的产品存在较在差异时,须认真考虑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重新进行修改(包括工艺流程、参数及原料等)再进行优化工艺,直到生产加工出与预期目标相符合的食品为止。

5.整理材料,撰写毕业论文

(二)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1.X X民族传统食品研制

以一种当地传统食品为例,进行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关键因素的决定

2.X X 发酵酸乳饮料的研制

以一种水果或多种水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及稳定性研制

3.发酵型脱腥豆奶的研制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发酵条件控制及关键因素的决定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使学生得到微生物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学会培养基的配制和消毒灭菌,理解无菌操作的概念,然后逐步掌握显微镜观察、无菌操作、纯种分离、纯种培养等一系列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启发性、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了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应用于实践,学会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发酵微生物实验,掌握基本的微生物检验操作技术。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毕业论文步骤

1.取样

通过感官评定鉴别出一种有质量问题的食品作为检验对象,并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执行检验。

2.培养基配制灭菌

基础培养基的配制及高压蒸气灭菌。

3.接种、培养

样品稀释、无菌接种、培养皿的包扎与培养。4.染色观察及细菌总数测定

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与显微镜观察以及计数。5.大肠菌群的检测大肠菌群的检测。6.撰写毕业论文

(二)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1.XXX食品大市场食品质量现状调查及卫生指标的检测 2.XXX食品跟踪调查及卫生指标的检测 3.XXX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熟悉食品一般成分测定的基本方法原理、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掌握从事食品分析与检验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仪器设备;懂得正确运用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协同开展工作的能力。

(一)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毕业论文步骤 1.学生查阅资料,整理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和进程安排

2.采集和制备样品 3.样品制备及检测 1)水分、灰分的测定2)酸度、脂类的测定 3)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4)蛋白质的测定 5)酶活力的测定

4.撰写毕业论文

(二)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1.XXX食品理化检测及质量控制措施

2.一种新方法在XXX食品理化分析中的应用

3.XXX食品理化检测及HACCP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熟悉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方法

四、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食品工业发酵基础、生物技术中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等食品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及技能。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其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毕业论文步骤 1.学生查阅资料,整理实验方案 2.根据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3.整理数据 4.撰写毕业论文

(二)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1.淀粉酶的性质及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灵芝多糖深层发酵的技术 3.糖化酶的固定化技术

五、综述部分

(一)毕业论文步骤 1.设计论文方案 2.收集相关资料 3.整理材料 4.撰写毕业论文

(二)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1.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新方法及在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2.蛋白酶活力快速测定方法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3.HACCP在XXX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一、实习性质和任务

毕业实习是学生学完所有专业课程,掌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并经过一系列实践环节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的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毕业设计任务中。

二、实习目的掌握一般食品营养与检测的程序、方法和有关设计规程;掌握科技论文的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英文翻译、查阅使用技术资料等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选题的内容、难度和综合性均应高于课程设计。在有设计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提交完备的毕业设计报告书、模型、版面,并有完备的电子文档。

三、实习内容与时间分配

(一)实习内容与时间分配 序号 1

实 训 项 目 实习前的准备

实训内容及基本要求

采用学生个人联系、分散实习或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

听从实习单位领导和技术工作人员的安排,学生应深入车间、化验室进行生产、检验和品控等实习工作

学生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所存在的问题或

实习总结

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求是解答实习过程及实习报告中的有关问题。

合计

(二)毕业论文内容与时间分配 序号 1 2 3 4

实 训 项 目 查阅资料 毕业论文设计 完成毕业论文 撰写毕业论文

实训内容及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

·针对毕业论文内容设计可行性设计方案,要求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

毕业论文安排在实习单位或实验室进行操作。整理数据,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毕业论文要求和格式撰写毕业论文。

1 时间(天)

进行实习单位实习90

时间(天)3 60 66 7 合 计

毕业论文审稿 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修改与装订

撰出来的毕业论文交相应的指导老师,进行审稿,最后定稿

按学院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在答辩过程中,按答辩老师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1 1 84

五、实习组织设计

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所有学过的众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职业能力,包括独立开展工作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分组中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样品的检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的撰写等整个检验过程。

六、考核方式

1、学生必须完成上述实习内容中的其中一部分。

2、在一个单位实习完毕后,要认真进行个人总结,毕业实习结束时写报告,并由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写出评语。由带教老师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成绩并签字。

优秀: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出满勤,工作认真踏实、无差错事故,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服务态度好,有实习笔记。

良好: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请假不超过三天,工作认真踏实、无差错事故,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规范但迟到早退不够热练,服务态度好,有实习笔记。

及格:实习期间能遵守实习纪律,无旷课现象,请假不超过2周,能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基本规范,但学习不够虚心踏实,工作中有小差错,服务态度尚好,有实习笔记。不及格:不能遵守实习纪律,有旷课现象,或经常迟到早退,或请假超过2周,工作有明显差错或常出差错,技术操作欠规范,服务态度不够好,无实习笔记。

3、毕业论文答辩与考核方式

(1)考生先向答辩小组简要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观点形成过程,论据和论证方法、特点及主要内容。

(2)答辩小组成员向考生质询。

(3)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对考生的论文(设计)写出评语,评定成绩。学校也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其他的答辩方式。每个考生的答辩时间大约30分钟。任何考生都必须经过论文答辩程序,否则不予评定论文成绩。

下载食品毕业论文(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毕业论文(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2013年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2013-05-02第一次修订) 一、排版与装订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2.4 cm。 2、行距:全部采用1.5倍行距。 3、字体:除有规定的外......

    食品与葡萄酒学院2005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计划.

    食品与葡萄酒学院2005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计划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食品与葡萄酒学院2005级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将于2009年夏季毕业。根据教学计......

    食品相关

    116 佛山市顺德区祥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食品用塑料包装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富安集约工业区4-1号地 1.复合膜袋其它类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内层材质:聚丙烯(PP)] 2013.01.17 1......

    食品

    大足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 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评自查自评总结报告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顺利完成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我局严格按照市局《关于做好......

    食品

    204、以下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化学食品添加剂合成的安全 B、添加剂对身体有害,应该一概禁止 C、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都......

    食品(精选合集)

    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回龙中学 刘志文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9条原则是: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

    毕业论文

    运用电教媒体 享受多彩课堂 【摘要】:充分发挥电教多媒体集计算机、录像、动画、图片、音响等功能与一身 ,它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教学中。小学......

    毕业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姓名:尹鑫雪 班级:06电商(2)班 专业:电子商务 指导老师:王兰兰 论文大纲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