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当下国产故事片剧本创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当下国产故事片剧本创作的若干思考
摘要:当下,若要继续保持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的良好发展趋势,国产故事片创作就要不断提高影片的艺术质量,坚持以质量赢得更多观众,以质量持续开拓电影市场。而要提高影片的质量,首先就要提高电影剧本的质量。缺少好剧本已经成为制约国产故事片创作继续提高艺术质量的一个瓶颈,大量平庸影片和低劣影片的出现,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剧本基础薄弱。若不设法打破这一瓶颈,影片的艺术质量就很难有明显提高,电影市场的开拓和电影产业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而,如何策划和创作出高质量的好剧本,已成为电影界关注和重视的一个主要问题。尽管当下电影剧本创作的生态环境和创作要求已有了较大变化,但故事片剧本创作仍然需要做到文学性、电影性和商业性的有机融合。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影剧本和编剧的研究与评论,进一步加强电影剧作理论的探讨。
关键词:当代中国;电影艺术;故事片剧本;高质量;文学性;电影性;商业性;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一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进行了全面产业化改革,国内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电影市场也不断扩容,国产影片创作不仅数量有了很大增长,而且电影票房收入也随之有了大幅度提升,已从2002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96亿元,并呈现出进一步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
显然,若要继续保持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的这种良好发展趋势,国产故事片创作就要不断提高影片的艺术质量,坚持以质量赢得更多观众,以质量持续开拓电影市场。特别是面对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激烈竞争,国产故事片创作只有坚持把艺术质量放在首位,而不是盲目追求高产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胜。而若要提高故事片的艺术质量,首先就要提高电影剧本的艺术质量。正如前辈电影家夏衍早就指出的那样:“一部好的电影,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电影剧本。”[1](p.1601)若没有好的电影剧本,要想拍出好的电影则是不可能的。
由于电影产业毕竟是内容产业,决定其能否繁荣兴旺的主要因素乃在于影片的艺术内容,而不是市场营销;衡量影片艺术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乃在于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艺术表现形式。应该看到,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推广影片、吸引观众进电影院固然很重要,在创作拍摄中追求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或采用各种特技手段营造颇具观赏性的画面也很重要;但是,制片人和创作者不能过分注重影片的市场营销和艺术表现形式而忽略或轻视对影片思想内容与文化内涵的开掘,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创作者应该始终坚持把体现正确思想内容的精彩故事之叙述和文化内涵之开掘放在首位,以丰富生动的内容来体现艺术质量,以此来开拓电影市场,并赢得电影产业发展之优势。特别是近年来诸如《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亲爱的》等一批中小成本故事片在电影市场上不断取得成功,说明了当下国产故事片创作已经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时代,剧本和编剧在故事片创作中的重要性已经充分凸显出来了,而“没有好剧本就没有好电影”的论断则已经被各方面所认同。为此,抓好故事片创作首先要抓好剧本创作,提高故事片的艺术质量首先要提高剧本的艺术质量,也已经成为电影界的共识。
但是,在现实的故事片创作实践中,有新意、高质量的电影剧本并不多,缺少好剧本已经成为制约国产故事片创作继续提高艺术质量的一个瓶颈。大量平庸影片和低劣影片的出现,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剧本基础薄弱,往往在不符合拍摄要求的情况下被仓促搬上了银幕。不少影片既没有引人、感人的好故事,也没有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开掘,因而导致其思想内容肤浅、人物形象苍白、叙事情节也缺乏新意,这样的故事片很难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尽管也有部分质量平庸或低劣的影片靠多方炒作或参演明星的吸引力赢得了较高的票房,但却失去了良好的口碑和长久的艺术魅力。显然,依靠这种方式开拓电影市场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不可能长期持续发展。由于当下的电影观众以青年人为主,据有关统计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0.7岁,故而在电影创作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为了满足‘20.7岁’观众的观影需求,青年导演或者用没有完整故事的‘段子秀’来勾勒青春回忆,或者用奢华浮夸的T台拼接出‘城市梦想’。于是,口碑和票房分裂,成为今年某些青年导演作品的显著特征。”[2]显然,为了迎合青年观众而采取这样的创作方法也并非是长久之计,因为青年观众的审美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他们对优秀故事片也会有更大的审美需求。因此,若不设法切实抓住电影剧本创作这一重要环节,打破制约国产故事片创作的这一瓶颈,影片的艺术质量就很难有较明显的提高,电影市场的继续开拓和电影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很大影响。故而,如何策划和创作出高质量的好剧本,已成为当下电影界各方面非常关注和重视的一个主要问题。
应该看到,与此前相比,近年来电影剧本创作的生态环境和创作要求已有了较大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剧本创作已进入了“私人定制”时代,不少剧本创作往往是编剧根据投资方、制作机构和导演的要求来写作的“命题作文”。编剧在创作时既要考虑投资方、制作机构和导演对剧本的各种要求和建议,又要考虑剧本搬上银幕后能否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娱乐需求,能否顺利进入电影院线上映并赢得较高的票房,所以其创作就会受到各种制约、束缚和影响。除了少数知名度高的金牌编剧拥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外,一般的编剧在创作时既不能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与历史的认识和见解,也无法完全凸显自己的创作个性和美学追求,而是要兼顾各方面的要求和意见,使剧本能顺利被采用并被搬上银幕,而不至于中途流产。在这种情况下,编剧如何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符合各方面要求的电影剧本呢?这显然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讨、实践和总结的课题。
二
尽管当下电影剧本创作的生态环境和创作要求已有了较大变化,但故事片剧本创作仍然需要做到文学性、电影性和商业性的有机融合。同时,虽然对于各种不同题材、类型和样式的电影剧作来说,这几个方面在创作中可以有所侧重,但仍然需要多方兼顾,以使剧作能适应国产故事片创作拍摄之实际需要,并为其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一,所谓文学性(包含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即编剧要注重从现实生活或历史情境出发塑造出有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追求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努力开掘出较深刻的主题内涵,并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和符合人物个性的对话,由此体现出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前辈电影家柯灵曾认为:“构成电影剧本的三个元素,是主题、人物、情节。人物又是这三者的中心。”因为“在电影院里,观众最关心的就是银幕上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人物形象越突出,典型性越大,对观众的吸引力就越强,教育价值也越高。电影剧作家的首要工作,就是运用鲜明、生动、精确的视觉形象,使自己的人物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眼前。”[3]对于故事片创作而言,具有鲜明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在中外电影发展史上,大凡口碑和票房俱佳的优秀故事片,都在银幕上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独具性格特点而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而颇具魅力的电影人物画廊,并给一代又一代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已无需再赘述。近年来国产故事片创作的一个明显缺陷,乃是银幕上很少有个性鲜明、内涵丰富、令人难忘且在电影发展史上能够留存下去的典型人物形象。尽管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电影编剧无疑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创作剧本时对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特别是体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的典型人物形象)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同时,由于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现了影片的主题内涵,所以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缺陷也使不少剧作和影片的主题内涵浅薄乏味,有的甚至还传递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既不能体现出思想之美,也无法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思考。美国电影理论家D.G.温斯顿认为:主题“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激起人们思考的一种思想。它常常是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4]这种“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思想,既来源于编剧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体验与思考,也来源于编剧对历史、现实和人性的总结反思与深入剖析。如果编剧在这方面不下功夫或浅尝辄止,其剧作也就无法提炼和体现出这种“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思想,其主题内涵不是含混不清,就是肤浅乏味,无法给观众以有益的启迪并产生引人的艺术魅力。
无疑,文学性不强的电影剧本无论在叙事写人、主题提炼、内涵开掘等方面都会存在着一些疏漏和弊病,这些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影片的艺术品质。前几年一些国产商业大片所受到的诟病和批评,也主要集中于剧作在上述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电影剧本创作阶段就注重加强其文学性,提高其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确保未来影片具有较高艺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前辈电影家张骏祥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说过:“电影质量要提高,首先电影剧本本身的文学价值一定要站得住。不注意这一点,是我们的电影质量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5](p.1760)今天来看,此话并没有过时。
其二,所谓电影性,即剧本应该体现出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之特性,编剧要注重运用电影思维和蒙太奇技巧来叙事写人、传情达意,从而使剧本符合故事片拍摄的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虽然编剧创作的是电影文学剧本,与导演在此基础上改写的摄制台本有一定的区别;尽管剧本发表或出版以后也可以供读者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但毕竟其创作的最终目的还是供给拍摄电影用的,所以就必须体现出电影特性,符合影片拍摄的各种要求。
夏衍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认为:我们“不少标明为电影文学剧本的作品,基本上还是一种用分场的形式写下来的故事。”没有体现出电影剧本应有的特性,据此很难拍摄成影片。并具体指出:“我们的电影文学剧本,很少描写人物的时代背景和地方色彩,也很少考虑到什么地方应该有音乐,什么地方应该有烘托人物和情景的音响效果等等。”[1](p.304)同时,他还认为: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中“‘直、露、多、粗、假’的宿疾还没有根除。”[1](p.161)可以说,夏衍当年批评的这些现象在当下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也是提高剧本创作质量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些问题。因此,编剧应该切实把握好电影剧本的特性,具备电影思维的能力和技巧,并以此来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由此创作出来的剧本才符合拍摄要求,正如张骏祥所说:“我们说电影艺术家要用电影的眼睛去看生活,这不是只从导演、摄影师才开始,而是应该首先就要求于电影剧作家的。我们说电影艺术家要善于运用蒙太奇思维,这也是电影剧作家首先就应该具备的能力。”[8]此言甚是。
其三,所谓商业性,即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应该心中有观众,要切实重视电影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为此,不仅要使剧本的叙事内容具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赏心悦目的电影画面,而且还要注重通过一定的类型化模式和多样化的娱乐元素来进一步强化其观赏性,以使未来的影片能让观众喜闻乐见。显然,观赏性弱和娱乐性差的故事片是很难进入电影院与观众见面的,即使进入了电影院公映,也终因观众稀少而很难摆脱“一日游”的命运。由于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它只有进入电影市场和观众见面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所以如何显示出一定的商业性也是电影剧本创作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美国好莱坞影片为我们提供了较多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和技巧。且不说那些娱乐性与观赏性都很强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即使一些题材、主题都很严肃的中小成本故事片,其编导也能较好地运用各种类型化技巧植入一定的娱乐元素,使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这也是好莱坞影片之所以能称霸世界各国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我们说电影剧作要较好地体现出一定的商业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文学性和电影性,编剧在创作中既要避免用一些低俗、无聊的噱头和桥段来增强其娱乐性和观赏性,也要避免只重视生动的视觉场面展现和动作描写而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刻画与主题内涵的开掘。而如何根据影片的题材、类型和样式的需要,运用恰当的类型模式和各种娱乐元素来体现其商业性,则是一个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文学性、电影性和商业性的有机融合应该是故事片剧本创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很好地融合为一体,完整地体现在剧本之中,才能确保剧本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当然,不同题材、类型和样式的电影剧本对文学性、电影性和商业性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创作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着重点。
三
按当下电影界约定俗成的样式分类来说,国产故事片可分为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它们的剧本创作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应切实把握好各类剧本之异同,在文学性、电影性和商业性等方面既要有所侧重,又要多方兼顾,以避免有所偏废。
第一,就主旋律电影剧本创作而言,编剧要格外重视电影剧作的文学性和电影性的有机融合。具体来说,即如何通过新颖的电影叙事方法和艺术技巧,加强主题内涵的深刻性、对生活和历史反映的真实性,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等艺术描写,很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正能量。同时也要考虑运用一定的商业元素来增强其观赏性,从而使其故事生动、情节引人、形象感人,为读者和观众所喜闻乐见。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剧本搬上银幕后能进入电影院线,赢得较多观众、产生较大影响、发挥多种作用。为此,编剧在创作中要避免用陈旧的电影叙事套路去讲一个没有什么新意的故事,要避免直露地表达某种思想观念,要避免在题材选择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出现同质化倾向。因为对于存在着上述弊端和问题的主旋律影片来说,观众往往是排斥的,是不喜欢的。
总之,主旋律电影剧作无论在题材选择、艺术视角,还是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等方面,都要打破陈规,力求新意。在这方面,近期一些较优秀的电影剧作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一号目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黄克功案件》等剧作就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予以总结推广。从目前的实际创作情况来看,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剧作成功者较多,如上述几部剧作都属于革命历史题材范畴;而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剧作成功者较少,虽然也出现了诸如《中国合伙人》等一些在励志和抒发“中国梦”方面有影响的剧作,但其思想深度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当然,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剧本创作时有一定的难度,编剧既需要具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需要对变革中的现实生活予以独特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并巧妙地运用电影思维方式,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把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和见解形象化、艺术化地表现出来,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现实,由此激发他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一题材领域,目前尚缺乏有影响、高品位的优秀作品。
第二,就艺术电影剧本创作而言,同样首先要重视电影剧作的文学性和电影性的有机融合,并对题材内容、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的创新性有较高的要求。
具体来说,即如何通过富有新意的题材、故事与具有个性的艺术表达方式,真切地反映创作者对现实、历史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独特表达,既在电影语言和艺术形式上有所突破,又能给观众以有益的启迪。但是,此类剧作也要注重增强观赏性,要找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点。
显然,作为艺术电影剧本,创作者的大胆探索创新和艺术个性的生动表达十分重要,舍此,就很难使剧作在艺术上有新意、有突破,体现出一定的先锋性和前卫性。但是,创作者的探索创新和艺术个性的表达也不能完全脱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否则最终拍成的影片就无法进入电影院线与观众见面,也无法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艺术电影是小众化的,但也应该拥有一定的观众群。那种完全脱离广大观众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孤芳自赏式的艺术电影,在当下很难有生存空间,其创作也往往难以为继。近年来,诸如《钢的琴》《万箭穿心》《白日焰火》《归来》《推拿》等电影剧作既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探索,又能充分兼顾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从而为艺术电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大力推广。当然,有些编导在艺术电影创作中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不愿意为了迎合市场而降低影片的艺术品位,这种做法也应该肯定。例如,许鞍华的《桃姐》《黄金时代》虽然在电影市场上票房不是很高,但却鲜明地体现了其个性化的艺术特色。尤其是《桃姐》,不仅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获得了很多奖项,而且还成为许鞍华作品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由此也说明,那些优秀的艺术电影还是能够在观众中寻觅到一批知音的。
第三,就商业电影剧本创作而言,当然首先要更多地符合大多数读者和广大观众的审美娱乐需求与电影市场的实际需要,体现出明显的商业性,这是毫无疑义的。
为此,编剧就要根据类型电影的特征和要求,注重加强其娱乐性和观赏性,力求剧作搬上银幕后能赢得较多观众的喜爱和高票房收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而忽略了剧作的文学性和电影性,使之内容肤浅、人物苍白、艺术平庸,甚至以一些无聊庸俗的噱头和桥段去取悦与迎合观众。因为这样不仅会败坏观众的口味,也会影响国产影片的声誉。就拿商业大片《天机?富春山居图》来说,该片在创作拍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电影剧本的基础作用,准备拍摄前没有剧本,只有一个初步构想,直到电影融资完成的那一天,剧本还没开始写,此后匆忙赶写出来的剧本自然漏洞百出,不具备较好的文学性和电影性,所以影片拍成上映后,受到了评论界和众多观众的批评,被称为“烂片”。又如,作为2014年贺岁大片的《一步之遥》拥有大投资、大场面、大明星,再加上编导姜文的才气和在观众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原本该片应该成为一部口碑和票房双赢的作品,但影片上映以后却受到了不少观众的批评和吐槽。该片存在的问题除了导演的责任之外,故事不精彩、台词很乏味、情节枝蔓过多等,显然都是电影剧作方面的缺陷。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说:“有了一个好的剧本,再有一位好的导演把它拍成电影,那就一定会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剧本好,导演一般,也可以拍出某种程度的作品来。但是,如果剧本很糟,即使有再好的导演,也绝对拍不出好作品来。”[9]上述两部影片的例子也再次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由于商业电影是电影市场的主流形态,所以其观众众多,社会影响力很大。而当下国产商业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又颇多,多数影片缺乏较高的艺术品质,受到观众和评论界批评与诟病的作品,乃至被称为“烂片”的作品也不是个别现象。因而,如何提高商业电影剧本的艺术质量,以确保国产商业电影的艺术品质,则是当下电影界应该着重探讨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商业电影剧作既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和悦目的场面描写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也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艺术细节的描写;既要强化类型特征,追求类型样式的多元化,也要在形式、技巧和风格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艺术创新,以使据此拍摄的影片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近年来,诸如《人再?逋局?泰?濉贰妒Я?33天》《全民目击》《绣春刀》等电影剧作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较好的探索,其经验也同样值得总结推广。
四
在当下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和电影市场持续扩容的形势下,国产故事片若要不断提高艺术质量,其剧本创作应切实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国产故事片剧本创作要进一步重视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以往的创作实践证明,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片往往成功率较高。
因为文学作品无论在故事情节、思想主旨、人物塑造等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电影创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且不说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大批优秀故事片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仅以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前期拍摄的一批有影响的故事片来说,基本上也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为此,受惠于文学作品的张艺谋曾撰写和发表了《文学驮着电影走》的文章,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阐述了文学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又如,在2014年的贺岁大片中,《智取威虎山》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与好评,尽管该片是导演徐克较成功地运用商业大片的叙事模式和3D技术来重述红色经典的一部尝试之作,但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仍然来自于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提供的文本。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创作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青年读者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一些根据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拍摄的故事片,如《杜拉拉升职记》《搜索》《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在电影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票房,这样的电影改编应该成为国产故事片剧本创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尽管有些网络文学作品还存在着较多缺陷和问题,但其拥有数量很大的读者群,而这些读者正是未来影片的潜在观众。为此,只要在改编时注重弥补其原来的缺陷和问题,并进行符合电影艺术特点的再创造,就会使影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要努力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各类文学刊物和电影刊物发表电影文学剧本。
应该看到,当下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的刊物很少,除了《中国作家?影视》《中外军事影视》等少数几个刊物之外,其他文学刊物和影视刊物均不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发表园地锐减的状况,当然不利于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繁荣发展。与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电影文学剧本被刊发和出版的状况相比,这显然是一种明显的衰退,而这种衰退不仅直接影响了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繁荣兴旺,而且也间接影响到电影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因为电影文学剧本发表后既能供读者阅读,也能供电影拍摄者选购;既能供编剧同行互相学习借鉴,也能供评论者开展评论,以及供研究者深入研究。同时,电影文学剧本的公开发表也能使编剧的基本权益得到一定的保障,致使他人不能随意侵权和随意删改剧本。另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电影文学剧本只有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后,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重视,并促使其自身在创作中不断完善。
应该看到,由于当下在网上阅读文学作品已成为很多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网络文学也因此而繁荣兴盛。为此,已经投拍的电影文学剧本也可以在网上发表,这样既可以及时供读者阅读,也可以供评论者和研究者运用。中国电影文学学会还可以广泛征集编剧会员的影视文学剧本,在其网站上建立一个影视文学剧本文库,这样既可以集中展示会员的创作成果,也可以供大家阅读、评论和研究。当下,网络等新媒体比传统的纸质媒体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电影文学剧本的发表和传播也应该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第三,电影理论界既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影文学剧本和编剧的研究与评论,也要进一步加强电影剧作理论的探讨。
目前电影理论界的研究和评论较多地关注影片、导演和演员,而对剧本和编剧则关注和评论较少。这样既不利于调动编剧的创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电影文学剧本的质量,也不利于提升编剧的知名度,并扩大其影响。因此,采取多种方法,切实加强对电影文学剧本和编剧的研究与评论则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进一步加强电影剧作理论的探讨,充分发挥剧作理论对于剧本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迄今为止,我们尚缺乏有影响的、高质量的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电影剧作理论,虽然夏衍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及其电影改编理论在中国电影史上堪称经典,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电影创作的变化,一些新的剧作理论问题仍需要进行探讨、修正和补充。对于电影编剧来说,生活积累和创作经验当然很重要,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艺术技巧也很重要。因此,对剧作理论的探求不仅是学者和评论者的工作,编剧也应该结合创作实际,通过认真总结和深入反思,力求把创作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为理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方面,前辈电影剧作家夏衍、柯灵、张骏祥等已经为后来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今天的电影剧作家应该认真向他们学习,结合新的创作经验,努力总结和提炼出一些新的剧作理论,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电影剧作理论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要进一步重视电影编剧人才的培养,切实加强编剧队伍的建设。
夏衍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多次指出:“中国电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不足中,主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专业的电影文学作家。”并认为:“我们必须花很大的气力来培养一批懂得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特殊规律的电影文学作家。”[1](p.304)如今,我国的电影编剧队伍虽然人数不少,但优秀编剧仍然匮乏,这也是缺少好剧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张骏祥曾说:“我们的电影要真有很大突破,中国电影真能震惊世界,没有几位大的电影剧作家出现,办不到。不仅我们中国,就全世界来说,电影还没达到可以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峰,原因就是真正伟大的电影剧作家还没有出现,真正像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鲁迅、曹雪芹那样伟大的电影剧作家还没出现。但是要出现的,会出现的。像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运用语言文字那样运用电影表现手段的作家,这样的人物出来了,我们的电影就真正抬头了。这日子一定会有。”[5](p.1790)张骏祥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演艺术家,他对编剧人才的高度重视,对优秀电影剧作家的期盼,也说明了编剧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切实重视电影编剧人才的培养和加强编剧队伍的建设仍然是当下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显然,只有在培养出大批较好的和优秀的电影剧作家的基础上,才能出现若干像张骏祥所说的“真正伟大的电影剧作家”,并促使中国电影再攀高峰、再创辉煌。
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和电影行业协会还应该通过多种方法维护电影编剧的正当权益,投资者、制片人、导演、演员等未经编剧同意不能随意删改其剧本,没有参与剧本创作的也不能随意署名为编剧,更不能无故拖欠乃至侵吞编剧的稿酬等。此前,上述现象时有发生,不少编剧也经常为此而进行维权。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通过制订一些具体的法规来维护编剧的正当权益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编剧的创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其创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能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以推进国产故事片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
今天,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国产故事片的创作生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故事片剧本创作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着力抓住这个关键环节,切实提高电影剧本的质量,为更多优秀国产故事片的创作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此乃当务之急,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并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夏衍电影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2]王磊.青春题材为何频现“父母缺席” [N].文汇报,2014-11-16.[3]柯灵.电影文学丛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57.[4]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18.[5]张骏祥文集(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6]黑泽明.电影杂谈[J].电影艺术译丛,1981,(01).
第二篇:关于剧本创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剧本创作是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与舞台、音响、人物、服装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也为剧本创作教学提供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剧本创作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剧本创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剧本创作;体验感受;创作意识
一、剧本创作的特点
剧本创作是根据事先拟好的提纲进行影视或者舞台文本的创作,剧本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剧本创作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一是,基本创作多以对话形式展开。剧本创作是把原有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的独白将故事内容进行演示,剧本创作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其他文学形式更多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讲述故事,而剧本创作是以核心人物自我的故事讲述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每一个人物的特征,把握对话的推动过程,对话过程中的设疑,来增加剧本的吸引性;二是,剧本创作需要关注多感官体验。剧本最终是以舞台和影视的形式来进行呈现的,是需要树立一定的舞台形象的,这不仅需要满足学生的视觉体验,而且要满足学生的听觉体验,视听结合的艺术是立体的艺术,需要综合考虑结构、节奏和布局等,需要将人物的语言、形象、服饰、舞台背景、交往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内;三是,剧本艺术需要编剧、导演、灯光、舞美等人员的合作支撑。剧本创作不仅要考虑故事内容,考虑剧本中的人物关系,而且要考虑影响人物发生的环境,考虑环境创设的各种要素,考虑现有的技术手段,这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剧本创作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积累剧本创作的基础知识
剧本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的,剧本拥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和创作技能,剧本创作专业的学生需要理论知识的充实。首先,要阅读世界名家的的主要作品,分析中心人物的性格塑造过程,剧本的线索,故事发生的动机等,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学习剧本中的精品,系统学习剧本的理论知识;其次,了解舞台美术知识。剧本创作是与舞台美术相联系的,学生要熟悉舞台的布景、灯光、道具、服装等,相应作品内容的舞台气氛和氛围,从演员的选择、化妆、服装学生都要有感性的认识,并对此有熟悉的体验;再次,了解音乐音响知识。在当前的剧本创作中,音乐在剧本中的体现越来越多,一种是烘托性的音乐,一种是解释性的音乐,这些音乐与剧本内容的结合性也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
(二)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刚学剧本创作的学生一个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内容可写,剧本的创作是与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密切相关的,只有经历和感受过才能够切身体会事件的情感。增加学生的体验,一是,打开学生的记忆。引导学生搜寻回忆中的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过程,引导学生重现当时的情境,在情境再现的过程中分析当时的人物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人物服饰、故事内容,然后站在现在的角度去批判、去思考,从而积累素材;二是,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剧本创作是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是通过放大、故事重组,来形成剧本内容,增加观众的共鸣感。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的想象力的,是需要学生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续写,即兴创作等,增加学生对故事的演绎能力,提高创作水平;三是,增加学生的感受能力。剧本的创作是要体现真实情感的,这是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而作品的真实情感是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参与和体验的。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通过剧本的过程化来分析剧本中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
(三)注重培养剧本的创作意识
剧本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语言,剧本的语言更加注重对话性和情景化,但是学生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剧本台词过于书面话,舞台设置的多余化,只有描述人物的语言没有进行语言的台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对剧本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没有对舞台视觉和听觉因素所具备的丰富的表现力缺乏相应的专业化知识。剧本是为舞台表演服务的,作为剧本创作专业的学生要在课余生活中,观看表演专业的学生的学生,积累素材,对学生表演中演绎的情感、情境、动作进行思考和反思,形成新的舞台意识。同时,要学会相互合作,剧本的创作的内容本身就是互动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同伴相互合作,用集体的智慧完成个人创作水平的提高。在作品创作之初,学生可以共同创作剧本,在合作和表演中对一个作品进行不断的调整,包括语言、情境、人物特征的精准性,也打下基本创作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剧本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剧本需要满足观众视觉、听觉的多立体感受,需要剧本知识、舞台知识和音响知识的支撑,对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剧本创作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剧本创作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对剧本的认识;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培养剧本的创作意识,提高剧本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艳.关于剧本创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55-57.[2] 本报记者 徐健.实用主义思维影响剧本创作生态[n].文艺报,2014-04-21004.[3] 本报记者 刘茜.激活剧本创作的源头活水[n].中国文化报,2009-08-21003.作者简介:孙玲,女,1978~,汉,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教师,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主攻新媒体传播/戏剧文学艺术方面研究。
第三篇: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叶延滨
社会形态与诗歌的形式
诗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讲究形式的文学。关于诗歌形式的问题,作为一个诗人我非常认真地学习前人和当代理论家们的成果。这些文字学、声韵学及其有关的学问,都证明了诗歌因形式的成就而成为文学中的文学,并且因形式的发展而形成诗歌的历史,因形式的困惑而困扰着诗歌的发展。但是,我也感到,诗歌形式问题,绝不是一个与社会形态完全无关的美学问题,社会形态也在诗歌形式上得到映像。
古典诗歌的整齐、规矩、对称、起承转合等所表达的中庸、平和、统一和稳定,恰恰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态高度发展,封建秩序严格分明,封建伦理缜密井然这种社会形态的鲜明体现。自由诗的无序和放纵,恰恰是对这种秩序焚之于烛后,那些欢快的火焰舞蹈的姿态。
又如,未来主义的阶梯式的诗句,最好表达一种向上的昂扬的社会情绪,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的苏联,有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贺敬之的阶梯诗,而走在这阶级上的,是两个国家初掌政权的工农兵激昂自豪的情绪,天天向上的豪情。
又如,金斯博格的《嚎叫》放纵无形是对美国绅士体面的反动。
又如,毛泽东提出民歌与古典诗歌相结合,体现了五十年代“百花齐放”的理想与二元对立的现实发生冲突后,通向美学秩序的一条田园小路。
开放世界里诗歌交流的走向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盘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当然说到诺贝尔,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更多。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
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我在四川省会成都读小学,大大小小的机关里到处是讲山西话的老八路首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我也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它的力量,大大小小的酒店里坐满说广东话的真假老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在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后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问题不在于这种交流是否“合情合理”,而在于处于这种境地中的写作者们知道自己处于何等位置。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尤其重要。
尴尬的回首,现实生活比现代主义更超前
二十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内文:网。一字诗还有不少,但是最有争议的就是这一首了,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更像偈语。
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相交的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内容:生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有争议一首诗,题目:《生活》。内容:网。
二十一世纪最新的现实的生存方式,题目:《网络》。内容:活。
对这一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
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变得比诗更有想象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传统,中国新诗绕不过的冤家对头
传统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是个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它好说它不好。
好的传统当然是好东西,比方说文学传统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外国人一开口,就会用四声不准的中国话说:“李白,杜甫,唐朝!”
但好东西多了,也有麻烦,要学写作,先读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中钻出来,跑马观花跑到三十岁了,认真继承要一辈子。认真以后再写作,恐怕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去改编电视剧还行,现在电视剧专吃古人的饭,又不肯读古人的书。
用不懂传统来指摘作家,是个“好办法”。哪怕你背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53035首诗,不信就考不住你!唐诗完了还有宋词呢。不懂传统不行,钻进传统里出不来也不行。一点传统也不继承不行,背上全背着传统绝对只能说别人的话,写不出自己的新东西来。
传统多了,有时还真误事。要以史为鉴,要发扬光大,就要先向后看,然后再朝前看。就如同开汽车,别人是一踏油门就走,你还要先调过头来,再换档踏油门。
文学这门功课,和别的不一样,一开口,就要从“关关雎鸠”坐进三千年前的私塾来启蒙,都以为这才正常,这才中文系,这才国学,这才功底深厚。但是,学开汽车,先让你学赶马车,学蹬三轮,学开蒸汽火车;学计算机,先让你学刻甲骨,学编竹简,学排活字版——你会同意吗?后现代、口语诗以及诸种风潮的兴起,与拒绝“文学传统总想占据青春大好光阴”的中文系传统有关。
文学与传统,一对活冤家。
当代新特色——流派众多而好诗较少
流派是评论家的创造。
是评论家天才的体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教养等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诗人,让评论家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某一联系。于是他们就成为一体,一起让评论家说长道短,一起走进文学史坐在同一个位子上,一起想入非非,也一起心里不服:“难道我与这些人为伍?那么我的地位何在?”
是评论家疏懒的证明。当下中国写诗的人太多太多了,评论家看都看不过来,更谈不上研究了。但他知道,更多的囊括作家,就能更好的证明自己涉猎广泛。于是他把一些顾不上研究的诗人挂在他熟悉的诗人之后,谈了这个诗人之后,再加一段:在这一时期与某某创作思想相近的“还有„„”这个自然而纷杂的诗坛就有了不同的山头、不同的旗号与不同的代表——由评论家指定而不是读者们民主产生的代表。
是评论家的实用主义。评论家总要创造自己的体系,当他把自己的体系框架搭好了,他便将诗人分配进这个体系,当证人、当例子、当仪仗队。这一现状在先锋批评家那里我们屡见不鲜。
流派也是诗人的创造。
是诗人王者思想的产物。一个诗人如果不满足于指挥文字,写完《水浒》后还想当宋江,于是他就会写了诗歌再写创作谈,写了创作谈又写主义,挂起主义旗号后还鼓捣点再研究、再论战、与某某君商榷。只要媒体一参加起哄,这派流就算成立了。
是诗人奴仆思想的体现。写了几篇作品,急于在文坛上伸出头角,又没有自信心,于是跟上一伙人,心里才踏实,开会时有人请,评论文章里也混个有姓有名,虽说也只是在这样的句式里出现:“到会的还有„„等”。
是作家实用主义的兵法。有王者思想又有奴仆捧场,一拍即合。
百花齐放是褒义说法,贬义就是诗坛也会有三教九流。上流也罢,中流也罢,下流也罢,不入流不好说。
诗人多得不行时,只好说流派;好诗少得可怜时,同样也只好说流派。
诗歌的市场误区——诗歌快餐消费
中国诗歌缺少市场,当然有培育问题,更有千百年形成的消费误区:
一是小儿背诵。家家的小宝贝,都是小皇帝,都是接班人,都是薪火的接传者。于是都上一门课:背诵古诗。不管有无诗才,也不管能否爱之受之,背!直背得在幼儿园里能诵,在客人面前能唱。“天才!天才!”换来几句赞叹,让爹妈脸上红光一片。这种效果之一,就是让大多数的背诵者,记住了幸福的儿童时代还有痛苦的回忆——“苦背诗词”。如同犯人出狱后追求自由,长大了,在他们能自我选择生活的时候,首先就选择了远离诗歌。
二是情书抄用。青春期的躁动与追觅,在表达不清时,在目标不明时,在情况危急时,想起的救命稻草,抄诗!大概十有八九的抄诗者,平时读得不多,找来的那几句,也难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于是“诗”就与“失”相连,诗歌不幸成为失恋与失意的“文件名”和替罪羊,储存在年轮深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诗意者,失意也。
三是理论家引用。现代理论家都不太愿意走诠释圣贤的老路。与传统一刀断裂,给前辈写好悼词,然后就大笔挥出新天地,高唱一曲“我来了!”——创造新体系,推出新学理,当然还要有新的例证才行。找例证,长篇小说太长,诗歌短小最好;于是诗歌,特别是“新”字头的,“后”字头的,最能造出新理论的气氛。由于这种反向消费,理论一次次的强迫了情感,情感也就早早地丢下诗歌外套,出逃。现代诗歌诸种流派,有真情感的诗较少,就是此种快餐化的结果。
诗歌快餐化消费,无论是在小儿层次、初恋人群还是蹩脚理论家那里,都是以最终拧干诗歌中的情感而告结束。情感,这是诗歌的眼泪、血液和汗水!当代被遗忘的诗人素质——悟性
文学能不能成大器,悟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诗人与大诗人,区别点很多,有无悟性,绝对要紧。
一部封建家族画卷,笑笑生写出了《金瓶梅》,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都是时代画卷大手笔,两者的差别,格调有高下,文笔有雅俗,想来,那最要紧的还不是写出了什么,而是悟出了什么。
读诗要讲悟性,写诗也要讲悟性。一点悟性也没有的人,不会爱诗和读诗,因为读诗的快乐多在从字句后面悟到的东西。悟性不好的诗人也写不好诗,写诗的方法讲起来并不难,不过同样的东西,写出来千差万别,悟性高下也在其中了。
不讲悟性不行,讲过头了也不行,朦胧诗之争,两方各持一极端,一方说我看不懂,怎么会是好诗。(作为读者的你,是否悟性差了一点呢?)另一方说我的诗是写给懂诗的人看的,你看不懂是因为你不懂诗。(诗歌当然为知音而写,但如果太难领悟,是否也不合艺术的本意呢?)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宝塔尖的位置。凡是在精神领域宝塔尖上的东西,都离不开悟性。宗教讲悟性,悟性这个词就是从宗教来的。佛教天天念经,念的就是那么几句,有的修成正果,有的就只配撞钟。政治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中有一句“一句顶一万句”,领袖说一句话,那时就有成千上万篇长篇大论的“学习心得”出笼,其实,他们都只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啊,对英明领袖的话“我的悟性很高”。
关于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
古典主义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有点像博物馆。无论哪种博物馆,都有共同的追求:完美、和谐、统一、有序。中国历史博物馆如此,茶叶博物馆也如此;大英博物馆如此,茅台酒厂的酒文化博物馆也如此。它们建立起来,就好像确立了一种历史、一项范例、一类秩序和一个坐标。我们走进博物馆,需要有思想准备,准备一种高雅的兴趣,一种高贵的姿态和一种学习的态度,就像我们走进歌剧院时,要有一身得体的衣服和绅士风度。
没有准备不行,没有学过历史,历史博物馆里的破瓦罐就只是破瓦罐。任何古典主义作品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欣赏的,古典音乐要乐理知识,古典诗词要韵律平仄,因此,古典主义总是阳春白雪,不畅销。
现代主义就像超市,超市就是具体而生活化了的现代主义作品:支离破碎、杂乱拼接、花样翻新、刺激感官、逻辑混乱、变化迅速。人们走进超市是放松的、自由的和随意的,他们以实用和满足感作为评价的标准。当然,人们在超市也要把“荒诞感”变成一种平常心,当乳罩和杀虫剂放在一起,马桶刷和牙刷放在一起时,我们并不惊惶失措。只是我们平静地面对它们时,忘记了超市老板就是个天生的现代艺术大师——真希望那些在几行现代诗和一两出现代剧面前,就喋喋不休的批评家们来批评一下现代主义超级市场:“啊,它多么直接地展示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人的欲望和恐惧呀!”
博物馆的老成持重和需要人们学习后才能进入,使古典主义虽总是门可罗雀,但也总保有体面的门庭和长久的话语占有。
现代主义是现代人实用的俗文化(也是精英们研究的文化),不断花样翻新是因为有无以穷尽的欲望。在今天电子信息时代,生活的花样翻新比艺术的花样翻新,更快也更出乎意料,比现代主义更现代的是现代生活。当“新人类”在网络的虚空间“一秒万里”忘乎所以地冲浪时,古典主义正骑着唐·吉诃德的老马,一步一个脚印地显示出它久远的魅力。
重要的是不要把两个体系矛盾的评价体系互相换用,用博物馆的高雅去要求超市,用超市的现代性去重构博物馆,在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情,而在诗坛却每天发生。
创作自由是个常新的话题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说:“自由是人们的一个小小的活动,有了它,那些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存在,就成了不完全限制在社会给定的种种条件之中的人。”我注意到“小小的活动”这个提法,存在于“完全被社会所制约”和“不完全限制”之间,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全称意义上的口号。
创作自由也只是一种“小小的活动”,也只能是在“一个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人,由于坚持这小小的活动,所得到的“不完全的限制”。
作家被界定于一个“自由职业者”。当然,由于社会发展,在中国出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这时,有人说作家有了体制内的诗人作家和体制外的诗人作家。我想,这里有个潜台词,体制内的是“不自由或不完全自由的”作家,而体制外的则是“自由写作者”。果真如此简单?恐怕不会。体制内的作家,正是因为有明显的社会身份,所以,对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写作时,会意识到身处的限制,去努力坚持创作自由这一“小小的活动”,从而得到“不完全的限制”,实现在艺术上的突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体制外的作家,没有单位管辖,没有公务缠身,形态上更自由,但他更要感受到另一种社会局限,市场和金钱的局限。因此,这些作家并非在所有的体制外,还有另一个体制在约束和限制他创作自由的“小小的活动”。客观的说,原有体制的作家,更多的制约来自写作前的限制——意识形态、长官意志等,而自由写作者的制约来自写作后的限制——市场需求、发行数量、版税收入等等。
承认处于受制约的现实中,努力坚守创作自由这个“小小的活动”,并非只是原有体制下生存的作家所面对的现实,也是自以为是“自由写作者”所面对的现实,在金钱面前,“创作自由”所可能得到的空间,并不一定更大。
在自由的金钱面前,坚持一个诗人自由的灵魂,也是一种壮烈的“小小的活动”。
净化写作是诗人天才的一部分
我们常在说的“我的生活经历”,是每个人留在记忆中的那些生活,记忆中的生活是可以具有意义的生活。如果没有记忆,我们活过,但没有生活,更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
人们记日记,就是在进行储存生活意义的活动,当然,这是一种个体的活动,就像用一种自己的输入方式在计算机上存储文件,别人无法进入。诗人也是所有人中的一员,诗人也是在努力让生活进入记忆的磁盘,不同的是他在以一种人们能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他是生活的证人,也力图让他的读者也成为生活的证人,共同证明:生活存在过,并且有意义。
谈到诗人是在以他人能够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萨特说:“写作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是对净化的要求。”仍然回到存储档的比喻,净化就是将“病毒”从文件中清除。清除病毒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净化,也不是道德纲常要求上的规范。我认为,对于诗歌的文学性而言,至少是以下意义上的努力:第一,更真实的记录生活,净化即去伪。现实的生活充满了许多“必要的假像”和不可避免的“模式”,像契可夫的“套中人”。因此,诗人笔下的生活应该是揭开和清除假像的生活。第二,净化就是要清晰化,让“熟视无睹”的生活清晰出细节来,让细节的真实保持此时此刻的独特性。第三,诗人在作为生活的发现者时,同样被读者发现他的心灵图像,这样,便可使读者在认同的时候也得到发现的满足。
就此意义而言,诗人和作家是这样的人——他将现实生活材料清除病毒后变成人类共享档。
再提诗歌的一种作用——变速器
文学曾是生活中的加速器,这是文学的光荣。
在战争年代文学是鼓舞士气的号角与战鼓:“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这样的诗在当年,可以说能顶一百门大炮,一千台运兵车。战争结束了,硝烟和枪声都已消散,只有这样的诗句,还站在我们面前,展示着历史的光荣。
在那样的时代,战争或变革的年代,文学无疑充当生活加速器的角色,启迪、引导、鼓舞、推动„„在人性迷茫和迟顿的时候,文学呼唤着觉醒与奋起。如果文学不起这样的作用,拒绝这光荣的使命,那么,文字美也罢,情感真也罢,灵性善也罢,都不会让文学更有价值。
但文学也不会永远是加速器,不会永远是增加我们血液流速的催化剂。在这个以加速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到处都是这样的方式变更着生活:提速、升级、换代、更新„„在各种术语上加着“超××”、“后××”、“新新××”!在这个时候,我们从每秒几十亿次运转的计算机里走出来,我们从倒计数的火箭发射场走出来,从疯子一样变化的股票牌前走出来,放慢一下心速,安定一下心情,冷静一下思维——这也是多么难得的境界!用理论家的话,回归人性——减速一下,如此而已。
这也是文学的光荣,在物欲中让灵魂得到一分安宁,滚滚红尘中让人生得到一分清凉。
诗坛的两个学术倾向的“文化游戏”
文化开放时期,也是学术繁杂多样时期,高、低、粗、雅,各自都在表演。比方说,有这样一类人,在“学”上,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断臂的“绝智绝圣”,自认为是引进西方资源的文化殖民倾向。商业交流主要引进术,而这些“学”者以引进西方主流意识而自视精英;而在“术”上,又采取与庙堂文化绝对背道而驰的反文化非文化的流氓文化传统——生长在民间,源远流长,与庙堂文化对立,与市井文化并存的传统。
学的殖民化(其实与强大的商业行为并行,这种殖民文化的目的也十分明显),与术的鄙俗化(一般说来其姿态为反主流立场),结合起来的化学反应,一股股能闹腾的泡沫。
这是一种文化游戏,参加者津津有味,而旁观者感到茫然,最后只剩下参与者们在自说自话。
回到诗歌形式的另一视角——梨和苹果的困境
他们都长在自己的树上,有个伟人说过,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梨就是梨,苹果就是苹果,在他们确认自己的同时,也就无法选择另一种形态。认识自我的另一重含义就是发现世界上有许多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就是自我以外的存在。
文学也如此,散文不是诗歌,诗歌不是散文。我说的是广义的诗歌与广义的散文,广义的诗包括新诗、旧体诗、歌词等,广义的散文包括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日记、杂文等。它们两者之间有许多联系也有许多区别,以至于什么是诗?什么是散文?出现了无数的解释和无尽的纷争。
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于想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述诗与散文的区别:大千世界也就是两个字:事情。将情作为显性的表达,把事放在次要位置上的文体,就是诗;将情作为隐性的因素,把事作为叙述主体的文体,就是散文。换言之,万物皆“事情”二字,重“情”者诗,重“事”者文。
这是一般规律,就像梨是梨,苹果是苹果。当然也有特例,比方说散文诗是什么?有人说是诗,重抒情,只是形式是散文。那么抒情散文是什么?有人说当然是散文,只是比较抒情。那么抒情的散文诗与抒情散文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再比方说,传统的叙事诗是诗的形式并以叙事贯穿文本,抒情性的因素仍是叙事诗的推进的动力。而在后现代诗作那里,常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导,只是这种叙事,是片断的、破碎的、不连贯的,它作为诗歌的根据只是分行排列。那么,除了形式,它们本质上是诗还是散文呢?
梨和苹果不断地互相嫁接,变成了苹果梨,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这些果子仍然在树上长着,无论好吃还是不好吃,爱吃的人多还是少,对于他们都无所谓,只是他们认识自己出现了困境:我是什么?我和另一棵树上的那个家伙是一家人吗?
当然,这是假想,我们把文学理论家的困境放到了苹果和梨以及各种变种产品的身上。
“这是什么?”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最好少提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而在诗坛,许多论诗者,他们所定义的诗,几乎包括了文学、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禅宗、心理学„„诸种领域,唯一没谈到的就是:“除了外在分行的形式之外,诗到底是什么„„”
第四篇:当下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调研思考
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进展及成效
1994年税制改革和国税机构组建以来,**省国税系统步入大规模信息化建设时期,推动了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优势日益显现,取得了五个方面成效。一是带来了税收管理全方位变革。全省国税系统建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
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实现了由保姆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由人管人向机器管人和机制管人的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二是促进了税收执法不断规范。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管理系统、综合征管系统、税务稽查系统等的推广应用,规范了各项业务流程和录入操作,防止了执法标准不
一、执法随意性问题的发生,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三是促进了税收征收率的提高。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促进了纳税服务不断优化。建立统一电子办税服务平台,全省有11.8万户增值税纳税人通过该平台申报缴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开通运行,**国税网站发挥了宣传税法、政策咨询、纳税辅导等功能。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税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纳税人普遍感到满意,纳税遵从度相应提高。五是促进了部门形象整体提升。信息化促进了税收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提高了国税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效率。同时,提高了“两权”监督能力,优化了部门形象。
二、当前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网络运行效率不高。由于现有的一些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年来分开设计、分步建设的,软件各自开发、功能各自为主、应用各自为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系统分散的问题,各系统相互分割,信息资源分散,形成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降低了网络运行效率,与一体化总体目标不相适应。
二是信息应用水平不高。一方面,各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不够高,数据采集的渠道不同、标准各异,导致信息重复冗余,降低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宏观统计、分析、比对的增值利用工作做得不够,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是业务与技术的协调机制不畅。有的应用系统与业务需求不相适应,对一些必要的业务需求不能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影响了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一些税收业务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与相关系统的应用不匹配、不同步,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效能的发挥。
四是外部信息利用程度不高。一方面,跨部门信息共享工作有待突破,税务系统的网络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与外部系统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通畅,对外部信息的占有和利用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给推行网上报税、推广应用税控装置等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五是队伍素质不高。队伍的科技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缺乏既会信息化技术、又懂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技术骨干力量不足、技术队伍的活力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要正确把握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当前,在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下,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五种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应认真把握。一是高程度集中的趋势。随着金税工程三期全面启动,综合征管软件省级集中模式推广到位后,将实现相关数据向总局集中,实现数据两级处理。二是集成化发展的趋势。随着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对信息孤岛进行集成和整合,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数据管理将由分散存储、分别使用,向集中存储、集中共享、集中处理方向发展。三是互动式共享的趋势。随着跨部门信息共享工作加快推进,依托公共信息网络,税务系统将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的互动式交换和共享,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双向流动的信息流,更大程度地占有和利用外部涉税信息。四是高效率应用的趋势。如何有利于提高税收征收率、降低征税成本、更好地服务税收工作,如何有利于节省纳税人办税费用、降低纳税成本、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如何有利于基层便捷地使用信息、减轻基层工作负荷、更好地服务基层,始终是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五是低风险运行的趋势。随着信息的高度集中,风险也高度集中,如何有效应对网络风险、信息安全、灾难预案等问题,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是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要以先进的理念支持税收管理信息化实践。促进税收管理信息化,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支撑。重点是要牢固树立四种理念:一是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理念。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将其放在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部署和落实,强化责任感,增强事业心,扎扎实实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发展。二是细
第五篇:当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措施
历史的巨轮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当今世界面临的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挑战的格局。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时代要求我们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青年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未来人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各种不良的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2007年11月份,我县未
成年办协同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教育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对我县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其中,在对**一中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中的结果表明:“感到有学习压力”的占64.8%,“有轻度强迫症状”的占65.8%,“存在情绪不平衡”的占56.4%,“有轻度焦虑症状”的占51%,“适应不良”的占54.4%。由此可见,在高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
国家教育部在1999年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足以见得我国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如今,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在青年学生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实现以下“五全”:
一、统一思想,确保认识“全面”到位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步较晚,许多学校领导、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淡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也十分缺乏,从而导致许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陷入了误区。因此,加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教育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比如,进行智商测试、学习焦虑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适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抗挫折耐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
二、深入了解,面向学生“全体”教育
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当然,我们不否认,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事实上,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
三、把握关键,启动教师“全员”尽职
有人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也有人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教师的专门职责,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尤其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因此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
要实现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甚至一些教师管理方法不当,导致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这一现状,学校要分期、分批地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时,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还可以通过发放学习材料、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每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能力,熟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够掌握自身调节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积极引导,渗透教育“全程”运作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
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
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首先,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活动的相互渗透。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课堂也是学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来备、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付诸于行动中。此外,还应结合各学科的自身优势渗透心理教育,如:在语文课中着重渗透情感教育,在数学课中着重培养智力技能,在政治课中塑造良好品格等等。
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渗透。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再次,我们要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管理活动的相互渗透。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并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五、强化宣传,调动社会“全民”参与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有意组织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家长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