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思考
我对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思考
——写在纪念学习雷锋活动五十周年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摘自《雷锋日记》
三月又到了,一个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着丰碑意义的名字渐渐从抽象变得具体;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精神,也正在从一种个人的道德行为扩展为社会的公共道德,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伦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就是雷锋,一个来自湖南长沙穷苦出身的个子不高的普普通通的汽车兵。一场意外,给他二十二岁的花样年华和向上人生过早地划上了休止符。而他短暂的一生却因为他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坚定地共产主义信仰和纯粹的人生价值追求,拥有了迄今为止无人企及的荣誉,也成为我军走上中国政治和社会运动前台的第一人。
如果没有五十年前伟人的题词,或许这个世界上将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雷锋”这个名名字,只会有“雷锋精神”与世长存。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说,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里的幼苗”“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一声”耳边就响起了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雷锋说,“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耳边就响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咏唱。
然而,在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的当下的中国,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经济,在切实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物质化”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三十年以来我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实事求是”的原则得到肯定。许多新的价值观的已出现,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逐渐树立,竞争、风险、效益、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个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市场经济的独立性使自我意识、自觉意识开始觉醒,人的价值、权利、尊严、人生的意义开始强化,开始重视对物质价值的追求......但是也诱发了个人主义的泛滥,助长了拜金享乐主义的盛行,造成了价值取向的混乱,淡化了集体观念、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意识。“小月月”事件,“徐老太事件”层出不穷,一时间,做好事开始变得功利,真心做好事的人,在一次次的受伤和尴尬后,再也无力承担高昂的成本。雷锋精神,渐行渐远,雷锋这个名字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更为抽象。一句口号,一首歌,一段被人遗忘的日记,再或者是一截流沙,一缕苍茫,一行时间之涯上的脚印,成为大多数都会变成对童年美好回忆的缅怀。那段在我们人生当中为数不多的对精神粮食的渴望,已经变成我们回忆里最纯洁的童话。我们甚至不再要求自己去成为一个好人,究其因由,我不能尽述,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用言语来表述内心世界以灰黑色为主的那一片荒芜。因为要吃饭,因为要应对那一双双充满欲望的眼睛,我们甚至把做人的准则都降低了,不落井下石,不趁火打劫,不做所有违背良心的事情。我们与“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擦肩而过,我们与“舍己为人”这个词汇形同陌路。
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有人说,雷锋是你们的,不是我们的;有人说,雷锋是过去的,不是现在的;有人说,雷锋是被塑造的,不是纯天然的。雷锋精神就这样被可有可无的遗弃了,没有人心生内疚,因为群体中每个人都这么思考,所以每个人就都可以心生坦荡了。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贪婪?
冷漠自私贪婪的社会,绝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其实很脆弱。所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健全人格结构的金字塔中,除了本能欲望驱使的“本我”,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价值、道德和良心的“超我”。拥有坚定地信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支撑,才有可能构建完善健全的人格。才能够真的做到“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脱离低级趣味的追求,到达更加纯粹的层次和境界。雷锋人生观最光彩夺目的就是——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他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雷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正是他的思想的高度才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雷锋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做了一些平凡的具体的好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事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不反对可贵的质疑精神,当有些人在打着探寻史实和真相的噱头,拿道听途说、断章取义的事情津津乐道,作为自己坦然的追逐自己的欲望的藉口时候,不知他们是否问过自己:就算是作秀,我做到了吗?法律是行为的下限,道德是行为的上限。楷模的意义在于他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灵魂高度;在于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于雷锋精神体现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在于他昭示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良知;在于他倡导的每个公民道德都应具备的价值观、人生观公德观、职业道德精神和理想人格。
有位僧人曾赞叹雷锋是圣人!但雷锋本来就不是媒体所塑造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那个人,他有缺点,有血肉,他是你行走于尘世间迎面相逢的那个路人。倘若每个人都能以如此平和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接纳、融入这个小个子男人,那么雷锋精神将一直存在下去,并且被继承,被发扬,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普世价值标准。
如何学习雷锋精神?我小时候以为那就是做好事,现在想来应该用“帮助”这个词来表述更合适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譬如蹬不动三轮车的伙计,看不清公交牌的老者。把你的时间给予那些没时间的人,把你的精力献给那些没精力的人,助人为乐,在助人之时,心里真会感到愉快。而这一精神,“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斑马线上扶老人过街。勤俭节约,不少人请客吃饭,吃不完,打个包,也不丢面子吧?敬业爱岗,用现代的说法,叫职业素养。集体主义,也就是团队意识,如何去合作,如何去沟通。钉子精神,就是挤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也可以理解为,进取心,学习雷锋精神也许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这些都不难做到。那么,我们何不从现在就去做呢?
雷锋离开我们五十年了。在这个春天将至未至,乍暖还寒的时候,伴着学习雷锋常态化的春风,我们已经感到了阵阵的暖意。这股暖流来自坚守藏区支教12年,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夫妇;来自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病,与病人肝胆相照的老军医——吴孟超;来自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的好书记——杨善洲;来自8年来用烤羊肉串赚的钱,资助上百名贫困学生的义侠巴郎——阿里木......五十年来,雷锋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雷锋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诠释,它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承发扬,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一个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我们的社会真正的尊重“雷锋精神”,我们才能说,我们为雷锋精神骄傲;只有我们每个人把学习雷锋化作自觉自愿地行动,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第二篇: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叶延滨
社会形态与诗歌的形式
诗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讲究形式的文学。关于诗歌形式的问题,作为一个诗人我非常认真地学习前人和当代理论家们的成果。这些文字学、声韵学及其有关的学问,都证明了诗歌因形式的成就而成为文学中的文学,并且因形式的发展而形成诗歌的历史,因形式的困惑而困扰着诗歌的发展。但是,我也感到,诗歌形式问题,绝不是一个与社会形态完全无关的美学问题,社会形态也在诗歌形式上得到映像。
古典诗歌的整齐、规矩、对称、起承转合等所表达的中庸、平和、统一和稳定,恰恰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态高度发展,封建秩序严格分明,封建伦理缜密井然这种社会形态的鲜明体现。自由诗的无序和放纵,恰恰是对这种秩序焚之于烛后,那些欢快的火焰舞蹈的姿态。
又如,未来主义的阶梯式的诗句,最好表达一种向上的昂扬的社会情绪,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的苏联,有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贺敬之的阶梯诗,而走在这阶级上的,是两个国家初掌政权的工农兵激昂自豪的情绪,天天向上的豪情。
又如,金斯博格的《嚎叫》放纵无形是对美国绅士体面的反动。
又如,毛泽东提出民歌与古典诗歌相结合,体现了五十年代“百花齐放”的理想与二元对立的现实发生冲突后,通向美学秩序的一条田园小路。
开放世界里诗歌交流的走向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盘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当然说到诺贝尔,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更多。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
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我在四川省会成都读小学,大大小小的机关里到处是讲山西话的老八路首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我也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它的力量,大大小小的酒店里坐满说广东话的真假老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在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后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问题不在于这种交流是否“合情合理”,而在于处于这种境地中的写作者们知道自己处于何等位置。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尤其重要。
尴尬的回首,现实生活比现代主义更超前
二十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内文:网。一字诗还有不少,但是最有争议的就是这一首了,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更像偈语。
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相交的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内容:生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有争议一首诗,题目:《生活》。内容:网。
二十一世纪最新的现实的生存方式,题目:《网络》。内容:活。
对这一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
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变得比诗更有想象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传统,中国新诗绕不过的冤家对头
传统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是个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它好说它不好。
好的传统当然是好东西,比方说文学传统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外国人一开口,就会用四声不准的中国话说:“李白,杜甫,唐朝!”
但好东西多了,也有麻烦,要学写作,先读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中钻出来,跑马观花跑到三十岁了,认真继承要一辈子。认真以后再写作,恐怕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去改编电视剧还行,现在电视剧专吃古人的饭,又不肯读古人的书。
用不懂传统来指摘作家,是个“好办法”。哪怕你背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53035首诗,不信就考不住你!唐诗完了还有宋词呢。不懂传统不行,钻进传统里出不来也不行。一点传统也不继承不行,背上全背着传统绝对只能说别人的话,写不出自己的新东西来。
传统多了,有时还真误事。要以史为鉴,要发扬光大,就要先向后看,然后再朝前看。就如同开汽车,别人是一踏油门就走,你还要先调过头来,再换档踏油门。
文学这门功课,和别的不一样,一开口,就要从“关关雎鸠”坐进三千年前的私塾来启蒙,都以为这才正常,这才中文系,这才国学,这才功底深厚。但是,学开汽车,先让你学赶马车,学蹬三轮,学开蒸汽火车;学计算机,先让你学刻甲骨,学编竹简,学排活字版——你会同意吗?后现代、口语诗以及诸种风潮的兴起,与拒绝“文学传统总想占据青春大好光阴”的中文系传统有关。
文学与传统,一对活冤家。
当代新特色——流派众多而好诗较少
流派是评论家的创造。
是评论家天才的体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教养等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诗人,让评论家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某一联系。于是他们就成为一体,一起让评论家说长道短,一起走进文学史坐在同一个位子上,一起想入非非,也一起心里不服:“难道我与这些人为伍?那么我的地位何在?”
是评论家疏懒的证明。当下中国写诗的人太多太多了,评论家看都看不过来,更谈不上研究了。但他知道,更多的囊括作家,就能更好的证明自己涉猎广泛。于是他把一些顾不上研究的诗人挂在他熟悉的诗人之后,谈了这个诗人之后,再加一段:在这一时期与某某创作思想相近的“还有„„”这个自然而纷杂的诗坛就有了不同的山头、不同的旗号与不同的代表——由评论家指定而不是读者们民主产生的代表。
是评论家的实用主义。评论家总要创造自己的体系,当他把自己的体系框架搭好了,他便将诗人分配进这个体系,当证人、当例子、当仪仗队。这一现状在先锋批评家那里我们屡见不鲜。
流派也是诗人的创造。
是诗人王者思想的产物。一个诗人如果不满足于指挥文字,写完《水浒》后还想当宋江,于是他就会写了诗歌再写创作谈,写了创作谈又写主义,挂起主义旗号后还鼓捣点再研究、再论战、与某某君商榷。只要媒体一参加起哄,这派流就算成立了。
是诗人奴仆思想的体现。写了几篇作品,急于在文坛上伸出头角,又没有自信心,于是跟上一伙人,心里才踏实,开会时有人请,评论文章里也混个有姓有名,虽说也只是在这样的句式里出现:“到会的还有„„等”。
是作家实用主义的兵法。有王者思想又有奴仆捧场,一拍即合。
百花齐放是褒义说法,贬义就是诗坛也会有三教九流。上流也罢,中流也罢,下流也罢,不入流不好说。
诗人多得不行时,只好说流派;好诗少得可怜时,同样也只好说流派。
诗歌的市场误区——诗歌快餐消费
中国诗歌缺少市场,当然有培育问题,更有千百年形成的消费误区:
一是小儿背诵。家家的小宝贝,都是小皇帝,都是接班人,都是薪火的接传者。于是都上一门课:背诵古诗。不管有无诗才,也不管能否爱之受之,背!直背得在幼儿园里能诵,在客人面前能唱。“天才!天才!”换来几句赞叹,让爹妈脸上红光一片。这种效果之一,就是让大多数的背诵者,记住了幸福的儿童时代还有痛苦的回忆——“苦背诗词”。如同犯人出狱后追求自由,长大了,在他们能自我选择生活的时候,首先就选择了远离诗歌。
二是情书抄用。青春期的躁动与追觅,在表达不清时,在目标不明时,在情况危急时,想起的救命稻草,抄诗!大概十有八九的抄诗者,平时读得不多,找来的那几句,也难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于是“诗”就与“失”相连,诗歌不幸成为失恋与失意的“文件名”和替罪羊,储存在年轮深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诗意者,失意也。
三是理论家引用。现代理论家都不太愿意走诠释圣贤的老路。与传统一刀断裂,给前辈写好悼词,然后就大笔挥出新天地,高唱一曲“我来了!”——创造新体系,推出新学理,当然还要有新的例证才行。找例证,长篇小说太长,诗歌短小最好;于是诗歌,特别是“新”字头的,“后”字头的,最能造出新理论的气氛。由于这种反向消费,理论一次次的强迫了情感,情感也就早早地丢下诗歌外套,出逃。现代诗歌诸种流派,有真情感的诗较少,就是此种快餐化的结果。
诗歌快餐化消费,无论是在小儿层次、初恋人群还是蹩脚理论家那里,都是以最终拧干诗歌中的情感而告结束。情感,这是诗歌的眼泪、血液和汗水!当代被遗忘的诗人素质——悟性
文学能不能成大器,悟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诗人与大诗人,区别点很多,有无悟性,绝对要紧。
一部封建家族画卷,笑笑生写出了《金瓶梅》,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都是时代画卷大手笔,两者的差别,格调有高下,文笔有雅俗,想来,那最要紧的还不是写出了什么,而是悟出了什么。
读诗要讲悟性,写诗也要讲悟性。一点悟性也没有的人,不会爱诗和读诗,因为读诗的快乐多在从字句后面悟到的东西。悟性不好的诗人也写不好诗,写诗的方法讲起来并不难,不过同样的东西,写出来千差万别,悟性高下也在其中了。
不讲悟性不行,讲过头了也不行,朦胧诗之争,两方各持一极端,一方说我看不懂,怎么会是好诗。(作为读者的你,是否悟性差了一点呢?)另一方说我的诗是写给懂诗的人看的,你看不懂是因为你不懂诗。(诗歌当然为知音而写,但如果太难领悟,是否也不合艺术的本意呢?)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宝塔尖的位置。凡是在精神领域宝塔尖上的东西,都离不开悟性。宗教讲悟性,悟性这个词就是从宗教来的。佛教天天念经,念的就是那么几句,有的修成正果,有的就只配撞钟。政治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中有一句“一句顶一万句”,领袖说一句话,那时就有成千上万篇长篇大论的“学习心得”出笼,其实,他们都只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啊,对英明领袖的话“我的悟性很高”。
关于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
古典主义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有点像博物馆。无论哪种博物馆,都有共同的追求:完美、和谐、统一、有序。中国历史博物馆如此,茶叶博物馆也如此;大英博物馆如此,茅台酒厂的酒文化博物馆也如此。它们建立起来,就好像确立了一种历史、一项范例、一类秩序和一个坐标。我们走进博物馆,需要有思想准备,准备一种高雅的兴趣,一种高贵的姿态和一种学习的态度,就像我们走进歌剧院时,要有一身得体的衣服和绅士风度。
没有准备不行,没有学过历史,历史博物馆里的破瓦罐就只是破瓦罐。任何古典主义作品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欣赏的,古典音乐要乐理知识,古典诗词要韵律平仄,因此,古典主义总是阳春白雪,不畅销。
现代主义就像超市,超市就是具体而生活化了的现代主义作品:支离破碎、杂乱拼接、花样翻新、刺激感官、逻辑混乱、变化迅速。人们走进超市是放松的、自由的和随意的,他们以实用和满足感作为评价的标准。当然,人们在超市也要把“荒诞感”变成一种平常心,当乳罩和杀虫剂放在一起,马桶刷和牙刷放在一起时,我们并不惊惶失措。只是我们平静地面对它们时,忘记了超市老板就是个天生的现代艺术大师——真希望那些在几行现代诗和一两出现代剧面前,就喋喋不休的批评家们来批评一下现代主义超级市场:“啊,它多么直接地展示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人的欲望和恐惧呀!”
博物馆的老成持重和需要人们学习后才能进入,使古典主义虽总是门可罗雀,但也总保有体面的门庭和长久的话语占有。
现代主义是现代人实用的俗文化(也是精英们研究的文化),不断花样翻新是因为有无以穷尽的欲望。在今天电子信息时代,生活的花样翻新比艺术的花样翻新,更快也更出乎意料,比现代主义更现代的是现代生活。当“新人类”在网络的虚空间“一秒万里”忘乎所以地冲浪时,古典主义正骑着唐·吉诃德的老马,一步一个脚印地显示出它久远的魅力。
重要的是不要把两个体系矛盾的评价体系互相换用,用博物馆的高雅去要求超市,用超市的现代性去重构博物馆,在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情,而在诗坛却每天发生。
创作自由是个常新的话题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说:“自由是人们的一个小小的活动,有了它,那些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存在,就成了不完全限制在社会给定的种种条件之中的人。”我注意到“小小的活动”这个提法,存在于“完全被社会所制约”和“不完全限制”之间,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全称意义上的口号。
创作自由也只是一种“小小的活动”,也只能是在“一个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人,由于坚持这小小的活动,所得到的“不完全的限制”。
作家被界定于一个“自由职业者”。当然,由于社会发展,在中国出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这时,有人说作家有了体制内的诗人作家和体制外的诗人作家。我想,这里有个潜台词,体制内的是“不自由或不完全自由的”作家,而体制外的则是“自由写作者”。果真如此简单?恐怕不会。体制内的作家,正是因为有明显的社会身份,所以,对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写作时,会意识到身处的限制,去努力坚持创作自由这一“小小的活动”,从而得到“不完全的限制”,实现在艺术上的突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体制外的作家,没有单位管辖,没有公务缠身,形态上更自由,但他更要感受到另一种社会局限,市场和金钱的局限。因此,这些作家并非在所有的体制外,还有另一个体制在约束和限制他创作自由的“小小的活动”。客观的说,原有体制的作家,更多的制约来自写作前的限制——意识形态、长官意志等,而自由写作者的制约来自写作后的限制——市场需求、发行数量、版税收入等等。
承认处于受制约的现实中,努力坚守创作自由这个“小小的活动”,并非只是原有体制下生存的作家所面对的现实,也是自以为是“自由写作者”所面对的现实,在金钱面前,“创作自由”所可能得到的空间,并不一定更大。
在自由的金钱面前,坚持一个诗人自由的灵魂,也是一种壮烈的“小小的活动”。
净化写作是诗人天才的一部分
我们常在说的“我的生活经历”,是每个人留在记忆中的那些生活,记忆中的生活是可以具有意义的生活。如果没有记忆,我们活过,但没有生活,更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
人们记日记,就是在进行储存生活意义的活动,当然,这是一种个体的活动,就像用一种自己的输入方式在计算机上存储文件,别人无法进入。诗人也是所有人中的一员,诗人也是在努力让生活进入记忆的磁盘,不同的是他在以一种人们能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他是生活的证人,也力图让他的读者也成为生活的证人,共同证明:生活存在过,并且有意义。
谈到诗人是在以他人能够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萨特说:“写作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是对净化的要求。”仍然回到存储档的比喻,净化就是将“病毒”从文件中清除。清除病毒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净化,也不是道德纲常要求上的规范。我认为,对于诗歌的文学性而言,至少是以下意义上的努力:第一,更真实的记录生活,净化即去伪。现实的生活充满了许多“必要的假像”和不可避免的“模式”,像契可夫的“套中人”。因此,诗人笔下的生活应该是揭开和清除假像的生活。第二,净化就是要清晰化,让“熟视无睹”的生活清晰出细节来,让细节的真实保持此时此刻的独特性。第三,诗人在作为生活的发现者时,同样被读者发现他的心灵图像,这样,便可使读者在认同的时候也得到发现的满足。
就此意义而言,诗人和作家是这样的人——他将现实生活材料清除病毒后变成人类共享档。
再提诗歌的一种作用——变速器
文学曾是生活中的加速器,这是文学的光荣。
在战争年代文学是鼓舞士气的号角与战鼓:“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这样的诗在当年,可以说能顶一百门大炮,一千台运兵车。战争结束了,硝烟和枪声都已消散,只有这样的诗句,还站在我们面前,展示着历史的光荣。
在那样的时代,战争或变革的年代,文学无疑充当生活加速器的角色,启迪、引导、鼓舞、推动„„在人性迷茫和迟顿的时候,文学呼唤着觉醒与奋起。如果文学不起这样的作用,拒绝这光荣的使命,那么,文字美也罢,情感真也罢,灵性善也罢,都不会让文学更有价值。
但文学也不会永远是加速器,不会永远是增加我们血液流速的催化剂。在这个以加速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到处都是这样的方式变更着生活:提速、升级、换代、更新„„在各种术语上加着“超××”、“后××”、“新新××”!在这个时候,我们从每秒几十亿次运转的计算机里走出来,我们从倒计数的火箭发射场走出来,从疯子一样变化的股票牌前走出来,放慢一下心速,安定一下心情,冷静一下思维——这也是多么难得的境界!用理论家的话,回归人性——减速一下,如此而已。
这也是文学的光荣,在物欲中让灵魂得到一分安宁,滚滚红尘中让人生得到一分清凉。
诗坛的两个学术倾向的“文化游戏”
文化开放时期,也是学术繁杂多样时期,高、低、粗、雅,各自都在表演。比方说,有这样一类人,在“学”上,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断臂的“绝智绝圣”,自认为是引进西方资源的文化殖民倾向。商业交流主要引进术,而这些“学”者以引进西方主流意识而自视精英;而在“术”上,又采取与庙堂文化绝对背道而驰的反文化非文化的流氓文化传统——生长在民间,源远流长,与庙堂文化对立,与市井文化并存的传统。
学的殖民化(其实与强大的商业行为并行,这种殖民文化的目的也十分明显),与术的鄙俗化(一般说来其姿态为反主流立场),结合起来的化学反应,一股股能闹腾的泡沫。
这是一种文化游戏,参加者津津有味,而旁观者感到茫然,最后只剩下参与者们在自说自话。
回到诗歌形式的另一视角——梨和苹果的困境
他们都长在自己的树上,有个伟人说过,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梨就是梨,苹果就是苹果,在他们确认自己的同时,也就无法选择另一种形态。认识自我的另一重含义就是发现世界上有许多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就是自我以外的存在。
文学也如此,散文不是诗歌,诗歌不是散文。我说的是广义的诗歌与广义的散文,广义的诗包括新诗、旧体诗、歌词等,广义的散文包括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日记、杂文等。它们两者之间有许多联系也有许多区别,以至于什么是诗?什么是散文?出现了无数的解释和无尽的纷争。
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于想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述诗与散文的区别:大千世界也就是两个字:事情。将情作为显性的表达,把事放在次要位置上的文体,就是诗;将情作为隐性的因素,把事作为叙述主体的文体,就是散文。换言之,万物皆“事情”二字,重“情”者诗,重“事”者文。
这是一般规律,就像梨是梨,苹果是苹果。当然也有特例,比方说散文诗是什么?有人说是诗,重抒情,只是形式是散文。那么抒情散文是什么?有人说当然是散文,只是比较抒情。那么抒情的散文诗与抒情散文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再比方说,传统的叙事诗是诗的形式并以叙事贯穿文本,抒情性的因素仍是叙事诗的推进的动力。而在后现代诗作那里,常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导,只是这种叙事,是片断的、破碎的、不连贯的,它作为诗歌的根据只是分行排列。那么,除了形式,它们本质上是诗还是散文呢?
梨和苹果不断地互相嫁接,变成了苹果梨,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这些果子仍然在树上长着,无论好吃还是不好吃,爱吃的人多还是少,对于他们都无所谓,只是他们认识自己出现了困境:我是什么?我和另一棵树上的那个家伙是一家人吗?
当然,这是假想,我们把文学理论家的困境放到了苹果和梨以及各种变种产品的身上。
“这是什么?”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最好少提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而在诗坛,许多论诗者,他们所定义的诗,几乎包括了文学、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禅宗、心理学„„诸种领域,唯一没谈到的就是:“除了外在分行的形式之外,诗到底是什么„„”
第三篇: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
13015014
陈猛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古国,自尧舜禹开始,我想教育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下来。最早的文字现在普遍认为是甲骨文。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出现过“教”的形态,可见我国的教育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到现在21世纪“科教兴国”的思想,我国教育的发展从未间断过。但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讲教育形态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那么,目前我们国家这三种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大多数人眼中,“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教育者。从我们刚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我们玩耍,教我们读书、认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师生佳话的美谈,比如孔子对座下弟子因材施教,还有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感动大家的老师,像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为救学生而自己致残的最美教师张丽莉,2014感动中国人物——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等等,好多好多。但是,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了。比如一些老师在班级给学生排座也不是按照个子的大小排座,而是看哪个学生送的“礼”多,或者将学习好的学生放在眼睛底下继续严加看管,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就放在班级后面,任其“自生自灭”。这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没什么,他们认为好学生就应该好好管、多管,而坏学生怎么管都是管不好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就是浪费时间。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意图。
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么?现代学校很多不是也将“有教无类”作为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么?但是,有的学校、老师的想法已经全都变了,他们为了更高的升学率,为了更高的优秀率,早已放弃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只要他们上课不吵不闹,不影响老师讲课,不打扰别人学习,就不会干预他们上课干什么,随你怎么玩,任你怎么睡。“有教无类”似乎只是一个传说,早已抛在脑后。所以好学生更好,坏学生更坏。我想,之所以出现坏学生,也是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放纵才导致他们变坏的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高傲的称号,不知道在当代社会还有多少老师配得上它。况且,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那么多关于教师令人惊悚的新闻,平顶山幼儿园园长性侵儿童“小草莓”、海南万宁“校长带女同学开房”,还有最近网上流传的教授诱奸女大学生等等,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校长们,老师们,你们这么屌,其他人怎么看你们,你们造么?而且,现在我国学校的教育,我认为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迫学生们放下自己的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升学、升学。中国的教育现状不就是这样么,小学不努力学习,你就考不上好初中;初中不努力学习,你就考不上好高中;高中不努力学习,你就考不上好大学。所以,学校就会要求老师,怎么讲课,讲什么课,为的就是让学生上一个好大学,顺带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我想在这一点上学校想的是对的。但是学校的一味灌输,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早已被磨没了。就像高考作文,只要你背下来一个差不多的格式,背一些老的不能再老的例子,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灌输把我们送进了大学,可是到了大学之后呢,情况改善了吗?大学的讲课模式似乎没有变多少,我们是在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可是平时老师对我们不怎么严格要求,课你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而一到期末考试时候呢,老师会给画重点,这时很久不见的学生都开始出现了,照着老师给的范围,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考试也不会挂科,也不用担心毕业的问题。可是,老师真的对你负责了么?你真的对自己负责了么?你承认你的大学生活很有意义么?
还有我们大学所开设的一些课程,除了专业课,像什么中国近代史纲要、什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等,我真的想知道学这些有什么意义么?众所周知,中国近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段耻辱不堪的历史,还要让我们学习。是的,你可以说,勿忘国耻。但是记住是为了什么?我从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大概说的是一道考题,“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社么方面?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以上是日本的考题,而我们中国也有近似的考题“甲午中日战争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大家看出什么没,这就是思考,恰恰也是我们教育中缺乏的。所以也就为什么会有我们的留学生去国外学习书本知识掌握得相当好,而动手创新能力却差得很。我想,这不是我们该反思的么?而对于我们国家以后学校教育如何发展,恐怕是一个相当严肃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广告上不是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么?我想这句话是极对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会无声无息地影响我们。所以家庭教育是比学校教育更直接的教育。但现在,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都成了“溺爱”,已经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比如,孩子想倒杯水,父母怕孩子被烫,不让孩子动手;孩子相帮忙做家务,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不让做。这样孩子越来越懒,越来越蛮横跋扈。在我们国家,认为小孩子娇嫩,抗寒能力低,而病是冻出来的,所以小孩子总是比成人穿得多,但尽管孩子已经厚成了“棉球”,却还是没完没了地生病;而日本人认为,小孩子只有少穿衣才能增强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抗寒能力、防止生病的目的,所以小孩总是比成人穿得少。中国人育儿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轻锻炼”,在多数人看来,给孩子良好的照顾就是让孩子多吃多穿,至于身体锻炼则可有可无,结果儿童医院总是人满为患,父母们无不抱怨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而日本人对儿童的身体锻炼却极为注重,曾提出一个口号:培养不生病的孩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组图片,图片上是冬季,一群日本让你小孩子穿得特别少,甚至露出胳膊和大腿,在寒风中跑步玩耍,图片下面解释的是说这是幼儿园对孩子的锻炼,而日本家长们则表示赞同,没有一个反对。试想一下,如果出现在中国,会是什么情况,会是什么后果。我猜差不多家长上告教委,园长、校长被免职。细想一下真的很可笑。还有,在美国,孩子们上课时随意坐在教室里,不像中国的小朋友一样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此外,美国还有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前几日电视上播的电影《洋妞到我家》里,徐帆饰演的母亲就是典型的溺爱母亲的形象,当她允许自己孩子和交换生出去玩时说道“不要做地铁”、“我们家孩子是要富养的”等等,揭示了中国和美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差别。以日本教育孩子的方式来说,这种锻炼型的养育方式能无疑具有积极主动性,创造条件让孩子适应环境,能使孩子在发展自身能力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向成熟。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这种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则具有消极被动性,创造条件让环境适应孩子,会使孩子惯于依赖外部力量而抑制和减慢自身能力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属于人类本能的生存能力逐渐退化乃至消失。中日两国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反映出两国成人养育孩子的目标不同。日本的父母希望孩子从小能经历艰险,以便从中锻炼出顽强的性格;中国的父母则希望孩子能一帆风顺,并总是尽可能帮助孩子避开逆境。也就是说,中国的父母对培养孩子顽强的性格并不大关心,而把孩子生活得平安看做是两代人共同的幸福,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不要吃任何苦头,这种意识贯穿在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中。值得指出的是,日本注重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并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逆境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是我们中国人难以做到的。
在日本,每个周末,父母们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公园,去游乐场游玩,还有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玩沙子。美国的孩子们周末也会快乐地玩耍,有的社区还会有社区活动组织儿童做游戏。可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周末是什么样子的?一到周末,还在睡梦中的孩子们被叫醒,被父母逼着去上各种补习班,学习各种特长,钢琴、绘画、英语,各种班应有尽有。孩子们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对于这些补习班,我想吐槽一下奥数,父母你们逼着孩子学那么难的数学有什么用?以后生活中会用得到么?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说所有计算都能通过计算机完成。学那么难的数学有什么用?以后买米买面买菜用得着么?除非你让想让孩子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但现状是,父母不允许孩子把时间浪费在电脑上,甚至不许孩子碰电脑。有没有想过这或许是孩子逃课去网吧的一大原因?也许有的父母会说,人家的孩子都去补习班,不玩电脑,我们怎么能不和人家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可是不知道父母们想过没有,刚一起跑就给孩子背上那么多的东西,他们会比别人跑得快么?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上,可以说,某个社会的风气是该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反映。那么,问题来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各种麻烦、各种问题困扰着我们,理所当然,儿童也会受到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如今你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位乞讨的乞丐你会给他钱么?看到一位摔倒的老爷爷老奶奶你会上前去扶他(她)么?我猜你肯定不会去,因为你怕惹上麻烦。2014年央视春晚郝建和玛丽演的小品《扶不扶》大家都看过吧,老太太自己摔到了,郝建不敢上前扶,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郝建让那个骑自行车的扶,那个人说:“快走。”郝建问他为什么不扶,那个男人说:“这么跟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看到这儿,大伙笑了,我也笑了。可是笑容的背后,却隐藏着悲伤:什么时候我们做一件好事都这么奢侈了?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这样一种社会问题已经让人心变冷。作为父母、长辈,我们不去做好事,不给孩子起一个榜样的作用,还告诫孩子不要去管闲事,那么,我们的孩子怎么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怎么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1世纪难道只能在嘴上说说、在纸上写写而已么?没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如何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我真的是想不出答案了。
学校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如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和学习计划、有比较及时的学习反馈和学习成就评价机制等等。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这些特征,他才能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可是,灌输式的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一些师德败坏的“教狮”、“教兽”们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教育不仅令我们担忧。在中国,传统的“家学”对于保存和发展中国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家庭的教育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更是学校无法取代的。由于今日的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家庭教育更为人们所看重。但是,父母们施加给孩子们太多的压力,孩子们像笼中鸟,没有自由,畸形的家庭教育已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自古就有,社会制度的教育是指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和理念也有塑造的作用。一个各方面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体德行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我们现在生活着的社会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了,各种社会问题、各种危机,孩子们能长成什么样?或好或坏?一个各种教育空间、各种教育场所都有弊端显露的地方,还天天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口号,我想问一下,一切真的为了孩子么?真的为了孩子的一切么?当今社会培养出来的孩子,难道真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么?我想,是时候深思了。
参考资料: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二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6159270100jyq5.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ee6ff90102e6pz.html
第四篇:雷锋精神在我心
雷锋精神在我心
时光似流水,在雷锋叔叔逝世37年的时候,我出生了,一晃,已经过了十三年,雷锋叔叔逝世整整50周年了。这十三年来,从幼时的咿呀学语,开始和幼儿园老师学写雷锋叔叔的名字到小学时静静地听老师讲雷锋叔叔的精神,成长的旅途中,深深地烙上了雷锋精神这四个大字。它成了我心中永恒的信念。
雷锋他身高只有1.54米,有点胖,娃娃脸,眉毛粗,眼睛大,体重不足55公斤,这些都不符合当兵的条件,但他并没有因此自卑、气馁。在他的努力在,这看似不可能的事,他做到了。他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做好事不留名,只为帮助群众发。他很节俭,只为能够多省些钱帮助困难的人。
还记得幼时老师给我讲的雷锋的故事。
在那个贫乏的时代,火车票一定像现在一样,很贵吧。那一次,在雷锋叔叔出了检票口后,他发现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那位妇女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难,雷锋的善良,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前询问,原来这位中年妇女正要去吉林看丈夫,但不幸的是,随身带的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见状,又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地钱为她买了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妇女手里。妇女眼含泪珠,说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再部队工作。雷锋叔叔是多么的默默无闻啊,他的善良是不图回报的!
曾听老师讲过一个活雷锋的故事: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大家都穿上了暖和的大衣,可唯有那个可怜的人儿,他没有大衣,只穿着一件衣服,显得十分单薄,那个正憧憬着回家的新兵,见此情形后,赶忙脱下了自己的大衣,披在老人瘦弱的身躯上,又解下自己的帽子,戴在老人那双冻红了的耳朵上,老人很是感动,不停得说着谢谢,他微微一笑,卷缩着回到了座位上,哈着热气。忽然,车子停下了,司机焦急地下车查看,原来是轮胎陷在一个雪坑里了,可这么冷的天,又会有谁肯下来帮忙推车呢?那位新兵见状,又默不作声地走了下来,对着司机说道:我来!车子发动了,他站在雪坑外,用尽全力地去推那辆车子。他的身子已经完全冻红了,变得僵硬。一、二、三!车子终于恢复了正轨,他扑倒在雪地上。当人们下车找他时,他的全身都已变得僵硬,在默然中,他又走了。那年,他只是个二十几岁的新兵。
我们也许没有能力捐那么多钱给灾区的小朋友,但我们有自己的双手,可以为他们写下一篇篇文章祈福;我们也许没有能力包禳那么多的家务活,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能力为父母多做一些事;我们也许不能帮助社会上那么多的人,但我们却可以帮助身边的人,比如公车上为老奶奶让座,帮助同学等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每想起这句话,便会想起雷锋,虽然在我还未出生前他就离开了人世,但雷锋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福州秀山中学初一:王敏君
第五篇:雷锋精神在我心
2012年是具有不同意义的一年, 因为今年是“学雷锋”50周年。
2003年近20家媒体大型调查中,雷锋入选20世纪“十大文化偶像”
伟人毛泽东一生中,曾只为三人题词:白求恩、刘胡兰、雷锋。
曾经的年代,工人有王进喜,农民有陈永贵,士兵有雷锋„„而今,几乎所有人仍经常会提起,不少人仍经常在学习的,却仅剩一人。那就是雷锋。
……
一切的一切,指向一个问号。
为什么是“雷锋”?
为什么总是“雷锋”?
这两个字的魅力何在?
雷锋的仁爱直指人心最柔软处,被还原为“时髦青年”的他,又如此多维、可爱,而由他冠名的精神与时代同进。
他出生于1940年,童年时失去父母兄弟,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得到前所未有的关爱,顺利入小学,进少先队,当机要员,到钢铁厂,参军。
他的一生,得到了爱,更传递了爱。
因表现优异、“节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生前即是“名人”,1960年11月,《前进报》首次发布雷锋日记。1962年8月10日,因公殉职5天前,他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有人梳理雷锋日记,发现有100多处提到“人民”。雷锋“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攒钱捐给灾区,送给有困难的战友,时常义务劳动,在火车上帮旅客端茶送水„„雷锋带来的“温暖”,简单质朴,却抵达人心。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迅即温暖全国。
雷锋的形象有血有肉。
在几代人的口中,他一直是“雷锋叔叔”。如同邻家大叔,可亲可近。他并不“高大全”,甚至十分普通。前年出版的《雷锋1940-1962》一书,披露了他“时髦青年”的一面。他爱照相,曾在天安门前骑摩托留影,他爱美,穿皮茄克,留过“刘海”。
他爱生活,会采摘野花插在玻璃瓶里装点房间。《雷锋全集》新近上市,披露雷锋是个“文青”,写过诗歌和小说,也有过朦胧的青春情感。如此“贴地气”,不但丝毫无损他的形象,反倒赢得更多拥趸。
“平凡的仁者”雷锋,他的理想、奉献,他的干一行爱一行,他的所有品质,我们都能学到。历史的启示总是穿越时空:抵达人心便是抵达久远。
雷锋之所以恒久远,还因为“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雷锋”是什么?
不同的年代,“雷锋精神”有不同内涵,它们顺应并推动时代。每一次学习雷锋之后,社会风气都有所好转。
50年来,雷锋带来的暖流,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雷锋”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称谓。“雷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象。
时代造就了常谈常新的“雷锋文化”。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发出不久,《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歌问世,很快妇孺皆知。与此同时,诗人贺敬之写出长诗《雷锋之歌》。随时代更迭,越来越多的雷锋题材书籍、电影等出现。进入新世纪,雷锋的故事仍然备受关注。
近年,经过加工,雷锋故事拍成了电视剧,其中“初恋”戏份成为宣传噱头。此外,青年人中刮起“复古风”,雷锋头像走上文化衫、茶杯、书包。
“雷锋”在哪里?
过于匆匆的脚步,时常把灵魂落在后边。在中外都出现“小悦悦事件”的时代,媒体开始了新的寻找雷锋之旅。
在步伐加快的时代,雷锋被解构、被符号化、被调侃。与此同时,“信仰物化”、“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万象丛生。钱权交往取代了温情,“钱热得烫手,心却冰凉”。
焦躁中,连学雷锋活动,一些地方也流于形式。曾经,一个敬老院,“一天迎接十几拨学雷锋的”,但很快又寂寞如常。“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
焦躁中,有时学雷锋甚至要安装摄像头。突如其来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更将“良心的底线”话题逼到公共舆论空间的中心。
焦躁中,一些媒体为追求“轰动性”、“眼球效应”,大篇幅报道冷漠、阴暗,有时因偏听偏信,造成严重负面社会效应。人最可贵的便是自省,媒体也是如此。之后,媒体开始给予“寻找雷锋”更多版面、更长时间段。
寻找中,我们发现,其实有太多雷锋。“小悦悦事件”中,拾荒的陈贤妹伸出援助之手。“最美妈妈”吴菊萍,一刹那间,托起年幼生命。东北汉子谢尚威,接住坠楼少年。“最美女孩”刁娜,为救受伤女孩而被汽车撞断了腿„„在东北、在江浙、在中原,在祖国每片土地,都找到了“雷锋”。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坚守十年,每年都在找新的雷锋。十年,它为时代树立了新的良心群像。在大凉山深处跋涉20多年、创造邮路传奇的王顺友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雷锋是“感动中国”者心中的标杆。
因为找到“雷锋”,人心不再冰凉。
“雷锋”在身边!
借用罗丹谈美的话——生活从不缺少雷锋,缺少的是发现雷锋的眼睛。多少时候,我们对雷锋视而不见。雷锋会越来越多。
雷锋是个体。
“雷锋”这块金字招牌,被一代代“雷锋传人”擦亮。
有“一抓清”之称的售货员张秉贵、为抢救落入粪池的掏粪老农而献出24岁生命的大学生张华、骑着旧自行车常年奔波于6000多户居民中间的水电维修工徐虎、让乘客如沐春风的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
雷锋也是群像。
有时,他们冠着“雷锋”二字。如,“邓州编外雷锋团”、“雷锋车队”、“学雷锋小组”等等。
有时,他们是“志愿者”、“义工”。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中,数十万志愿者,奔赴救灾一线。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大学生们义务服务„„
有时,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你只知道他们在“多背一公斤”,他们在义务支教,他们为远方孩子的午餐捐了不多却暖的钱款„„
他们,就是雷锋。
正如郭明义的粉丝在增长,正如雷锋的原名雷正兴,新的时代,雷锋精神方兴未艾。
雷锋是一个人名,雷锋更为一个伟大精神冠名;
雷锋是一座塔名,雷锋更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灯塔;
雷锋是一座山名, 雷锋更是一座不倒的心灵支柱。
再过50年,今日一些偶像或已湮灭,雷锋却一定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