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国铜元上的旗帜
民国铜元上的旗帜
【一】铁血旗
Ⅰ.十八星旗注:此枚铜圆上是“铁血十八星国旗、五色国旗”
又称十八星旗,铁血十八星旗。其样式为:长方形,红底,中间一黑色大九角星,九角星的边线交点上点缀十八个黄色小圆。此旗原为共进会会旗。共进会由部分同盟会会员和会党领袖为推进长江流域革命于1907年在日本成立,1909年在武昌设立总部,是发动武昌起义的主要革命团体。关于该旗帜的具体含义,共进会第二任总理邓文辉称:铁血旗“红底、黑心、轮角,外加十八黄星,表示黄帝子孙十八省人民铁血主义精神”。另据亲历武昌起义的赵师梅回忆,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起义前命其制作铁血旗,曾如是说:“红地和黑九角星象征铁血,就是说革命必须使用武力,以热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在黑九角星内、外角上共有十八颗金黄色的圆星,代表关内十八个行省,黄色代表炎黄子孙,意味着这是一次民族大团结的革命。”
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设于汉口俄租界内的机关因装配炸弹发生意外爆炸,俄国巡捕“查获黄星国旗(即铁血旗)多件”。11日黎明,武昌起义成功,全城被革命军克服。因未完工而侥幸留存在裁缝店内的两面铁血旗被觅得。铁血旗第一次在光天化日之下迎风招展。当日,《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贴满了全城。晚间,军政府谋略处作出几项重要决议,其中包括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以铁血旗为革命军旗等。10月28日的《申报》在刊登铁血旗图式时,直称之为“中华民国国旗”,图下的说明为:“红地,由中心外射之线九,色蓝,线之两端各缀一小星,其数十八,或云以表示十八省焉。”
11月3日上海革命党人起义,打出了“红、白色民国军旗”。上海在“全体通建白旗”的同时,高举的红色军旗正是 “上列十八星”的铁血旗。这说明各地对铁血旗作为革命军旗的普遍认同。直至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前夕,响应各省仍宣称“鄂军都督府为中央政权,有代表各省军政府之权”,在人们心目中,鄂军都督府的铁血旗自然有着与“中央政权”相应的特殊地位。
12月4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部分留沪代表与江、浙、沪都督等人在上海开会,研究筹组中央政府事宜。讨论国旗时,湖北代表提议用铁血旗,福建代表提议用青天白日旗,江浙方面提议用五色旗。最后形成了以五色旗为国旗、铁血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的折衷方案。刚刚被选为大元帅的黄兴坚持国旗留待以后由法律规定,将该方案搁置。但上海报纸捷足先登,《申报》于12月8日即将三旗图案公之于众。
1912年5月,临时参议院在北京提出“国旗统一案”。参议员们一致通过以五色旗为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而在审议铁血旗为陆军旗时,发生了激烈争论。多数东三省籍参议员表示“绝对不承认”。反对的理由是:铁血旗的十八星如指关内十八省,全然不能代表南北统一后的全国版图。变通办法被提了出来:铁血旗的十八星既有暗指十八省的嫌疑,可在旗中“添一较大黄色之星,既免误会,且众星围绕,足以表示民国为统一国家之意”。随即又有议员修正:旗中之星应与其他诸星相同,以免侧重中央。最后议长以在原铁血旗中心增加一同样之星的十九星旗交付表决,多数议员投票赞成,以十九星旗为陆军旗的议案得以通过。
6月11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发布命令,正式公布中华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国旗方案:以五色旗为国旗,十九星铁血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要强调的是此铁血旗已非彼铁血旗,虽然一星之差,意义迥然不同。铁血旗作为陆军旗存世十余年,北伐战争以后,它与五色旗同时被青天白日旗所取代。Ⅱ 十九星旗
十九星旗是十八星旗的变体。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0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
1912年(民国元年)5月,中华民国的临时参议院在北京提出“国旗统一案”,仍然以五色旗为中国国旗,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
但是否继续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则受到多数东三省籍的议员反对,因为十八星旗并不包括东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国。
于是议员们提出意见修改十八星旗,先是有提议在旗中央加上一颗较大的黄星,以表示中国的统一。后又认为中央黄星大有侧重中央之意,忽视地方之意,中央黄星又改成与其他黄星一般大小。成为十九星旗。
十九星旗的提案被议会表决通过,取代十八星旗成为陆军旗。
1912年6月11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此次国旗议案结果,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国旗方案。
1928年12月17日北伐成功后,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全面废除铁血旗。【二】五色旗
注:此枚铜圆上二面均是“五色国旗”
注:此枚铜圆上二面均是“五色国旗”
五色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旗面为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但另有一说,指五色旗是根据清朝的五色官旗改变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
五色旗原为清朝海军一二品的官旗,革命党革命时期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认同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7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906年冬,同盟会召集会议编撰《革命方略》。在讨论将来的中华民国国旗时,各路与会的民主精英不顾孙中山力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提出了十八星旗、五色旗、井字旗、金瓜钺斧旗等若干方案,会议开得煞是热闹,结果却莫衷一是,最后只能将各种提议作为悬案存档了事。这是五色旗的第一次提出。
1911年12月2日南京为江浙联军克服。在大好的革命形势下,12月4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部分留沪代表与江、浙、沪都督等人在上海开会,研究筹组中央政府,国旗问题被再次提出。此时尚在海外的孙中山自无从置喙,与会者翻出东京旧案,最终确定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为国旗,武昌首义所用的铁血旗为陆军旗,同海军本不沾边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大元帅黄兴因当年与孙中山在旗帜上有过争论,迟疑不肯遽定。而上海各报已将有关消息披露了出去。黄兴道:“既经露布,用不着我核定,况国旗应由法律定之,只好待诸异日。”
江苏都督程德全及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等认为:五色旗之创意根据中国文化用五数之习惯,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联合成大共和国之至德,寓义甚当。且外国人视五色彩旗为虹旗,虹现而雨霁,虹旗出则象征一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之阴霾,以实现政治清明。从各方面看,五色旗都比青天白日旗显得温和,这应该是容易得到认可的原因。国旗不能没有,法定国旗又未产生,已获国旗提名的五色旗便成了实际上的代国旗。
既成事实使孙中山无力回天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归国抵达上海,欢迎他的是街头巷尾的五色旗。12月31日,沪军都督陈其美急令从上海调运500面五色旗至南京。第二天,1912年元旦,孙中山乘火车从上海赴南京履任。下午五时,孙中山抵南京下关火车站,换乘小火车入城,“沿铁路遍悬五色国旗,密布军队……各街店户悬挂烛笼,夹以民国旗帜(指五色旗),颇为壮观。”
1912年1月10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铁血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将方案报请孙中山颁布。骨鲠在喉的孙大总统终于表态了。在1月12日的《复参议会论国旗函》里,孙中山称:“现时民国各省已用之旗大别有三:武汉首义,则用内外十八省之徽志;苏、浙则用五色之徽志;今用其一必废其二,所用者必较此为最良,非有绝大充分之理由,不能为折衷定论。故本总统不欲遽定之于此时,而欲俟满虏既亡,民选国会成立之后,付之国民公决。”态度坚决地搁置了该方案。孙中山还对五色旗进行了全面否定:“(一)清国旧例,海军以五色为一、二品大官之旗,今黜满清之国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体。(二)其用意为五大民族,然其分配代色取义不确,如以黄代满之类。(三)既言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阶级。”
平心而论,孙中山贬低五色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其理由未免有些牵强。首先五色旗与满清海军“
一、二品大官之旗”并不是一回事。清海军全军统领所用旗帜确为五色,但其色彩排列自上而下为黄白黑绿红,并在上角钉单锚,而民国的五色旗却是红黄蓝白黑五色自上而下排列。不过,孙中山的反对已无法改变五色旗即将成为国旗的事实。成为法定民国国旗十六年
1912年4月,临时政府北迁。5月,临时参议院认为“本院为全国立法机关,于国旗统一当然有议决之权”,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十九星铁血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当以五色旗为国旗交付表决时,“议员全体起立,三呼万岁”,一致通过。6月8日,袁世凯以临时
大总统制令颁行全国
孙中山对于成为国旗的五色旗恨之入骨,他说:民国成立以来长在四分五裂之中全因为这面“四分五裂之官僚旗”,“此民国之不幸皆由不吉之五色旗有以致之也。夫满清之黄龙帝旗我已不用,而乃反用其武员之五色旗,此无怪清帝之专制可以推覆,而满清武人之难以灭绝也。天意乎?人事乎?” 孙中山的这段“国旗决定论”倒是十分有趣。
1916年5月,在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中,孙中山对五色旗却有过一次妥协。为了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他指令:“云、贵、桂、浙均已一致遵用五色旗,吾党(中华革命党)亦宜一律沿用,俾不致同讨贼之军而有猜疑。”看来只要对革命有利,变通一下也无妨。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明令废止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代之以青天白日旗。但他那时的话似乎不太管用。有例为证:1923年8月在广州举行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五次评议会,会场上仍然悬挂着五色旗。到会的孙中山老大不高兴,他训导学生们道:“我想你们对于革命的主义和精神怕不大明白,恐怕对革命的认识与历史也不大明白吧。比如五色旗,你们刚才向伊三鞠躬,我就不。你们一定以为我不敬国旗了,哪里晓得五色旗是满清一品官的旗?我们革了皇帝的龙旗,却崇拜官僚的五色旗,成什么话!”
1924年9月,国民党通告: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青天白日旗为党旗、军旗。11月,孙中山乘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永丰”号兵舰离广州经香港北上,港英当局称:舰上改挂五色旗,方可按外交礼节接待。孙中山断然拒绝,宁可不在香港岛停留。这时,国际上承认的依然是五色旗。1925年3月,与五色旗斗了十几年的孙中山病逝于北京。
1926年北伐军兴,凭借武器的批判,五色旗纷纷坠落。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东北全境以几万幅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了五色旗。五色旗终于走完了它的生命之旅。
五色旗的还魂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日寇拼凑的一些汉奸傀儡政权纷纷祭起五色旗,有的原汁原味丝毫未改;有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伪满洲国的红蓝白黑满地黄旗)。这该是一段令五色旗意外蒙羞的历史。【三】青天白日旗:
注:此枚铜圆上是左面是“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右面“青天白日党旗”
光绪19年(1893年),革命先烈陆皓东寄住于尢列(四大寇之一)在广州家中的“听涛阁”时,设计一面“青地、中有白日”的青天白日旗,预备作为革命的旗帜。
光绪21年(民前17年,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夏威夷成立,孙文召集革命同志举行其首次干部会议,通过了以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此后多次起义皆以此旗为标帜号召,揭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
光绪26年(民前12年,1900年),第二次革命时,郑士良举义于惠州,正式使用青天白日旗为军旗。
此后多次起义皆以此旗为标帜号召。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后,青天白日旗为党旗。【五】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2011-8-26 10:52:27 上传 下载附件(22.4 KB)
注:此枚铜圆上左面是“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 右面是“青天白日党旗”
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中华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六条明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同时亦代表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立国之初衷。
中华民国国旗由青、白、红三色组成,单就色彩而言,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若配合色彩的形状,青天则同时又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十二道光芒形同十二个时辰,勉励人民奋斗精进、自强不息,芒锋示意革命精锐,意味着民主自由光华四射,又象征着中华文化所传承的美德,即,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四维八德精神;而满地的红色则象征革命先烈的热血及牺牲奉献、勇敢奋斗的精神。
三旗(铁血十八星军旗、五色国旗、青天白日党旗)合一在一枚钱币上.
第二篇:铜元局未来的发言者
铜元局未来的发言者
短短3年时间,融侨地产建起一条联系城市各功能组片的纽带———融侨半岛。虽然还处于其8年开发规划的“初级阶段”,但已经可以看出:融侨半岛项目的开发将实现一个项目改善一个区域的理想。“上帝之手” 今年春节,一位离家多年的海外游子回到重庆。当他来到儿时故地铜元局寻找旧日足迹时,看到曾经破败的战备码头被一大片多层低密度的花园洋房所替代,这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忍不住惊叹:难道是“上帝之手”创造了奇迹? 不是“上帝”,是融侨长江(重庆)房地产有限公司的杰作。融侨半岛项目所在的铜元局地段,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也有难堪。这里背靠骑龙山脊。该山脊像一条大龙伏卧,与曲折入水的中央沟谷,天造地设成为统领整个场地的主脉。其脊脉起伏延绵于基地中,并隆止于中央沟谷临江处两侧凸起的高大台地———广东山和桐梓坪,龙延虎卧构成场地拱卫合抱之势,实为难得的“风水宝地”。虽然如此,进入铜元局,要么沿7米宽的南铜路,要么乘过江轮渡,因为费时费力让人不敢轻易涉足此地。这样一来,“我看你很近,你看我很远”,是以前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和闹市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融侨集团到来之前,铜元局地段已被一些开发商“觊觎”已久,但因庞大的开发成本,也仅限于“觊觎”而已。似乎非“上帝之手”,无法摒弃其劣,完善其美。融侨做到了。原因也很简单,一开始,融桥公司就站在一个城市运营商的高度,将成熟的开发经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贯穿到融侨半岛的建设中: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开发理念和专业操作模式,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力求开发的可持续性,有力改变城区面貌,树立重庆滨江建筑的新形象,打造重庆首屈一指的半岛之城,开创崭新的生活方式,实现融侨集团“为居者着想,为后代留鉴”的企业理念。第一大盘 2000年,爱国华侨、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率融侨集团这艘地产“航母”,从福州驶向重庆,啃下铜元局这块“硬骨头”,并以震惊业界的“天文数字”:3000亩、建筑面积达350万平方米,投资逾百亿元人民币的大手笔,跃身为重庆房地产业的第一大盘。融侨理想起于再造交通,开完美之途。交通不畅是铜元局“蛰居一隅”的主因之一。融侨半岛的交通再造,为南岸区的西部区域开拓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它将给小区居住者,也为铜元局地区的群众带来便捷。长江边到骑龙山脊之间的落差太大,坡陡难降。这时,可以考虑在此采用普通上下坡路的修建方法,修出来的路坡度较大,只花1000多万元便可完成。然而,融侨集团的高层显出城市运营商的大气,他们不但要为居民提供一个出入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还要给南岸区、甚至重庆市一个独特的景观。基于这种融合区域性整体考虑的开发理念,他们不惜耗资6000万元,将融侨半岛销售中心和风临洲的道路改为三层高架桥路,形如上海南浦大桥引桥。这样一来,建设成本增加了,却有效降低了原本陡峭的坡面,使小区居民在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能拥有一个出入便捷的交通环境,更使它成为融侨半岛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得到重庆市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如今,由融侨集团垫资修建的南滨路铜元局段也逐渐完工。这段东接现有南滨路、西至鹅公岩大桥,全长4.456公里,双向4车道的城市快速干道在修建中保持了沿江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山城最美丽、亲水性最好的滨江公路;既将融侨半岛拉近繁华,也为南岸区的整体建设作出贡献。破解难题 “读在南岸”一直是南岸区政府努力的方向,原因是南岸缺少品牌的中小学。直到融侨半岛一举“迎娶”重庆最有名的中小学、中华名校———人民小学和南开中学。加上南坪实验幼儿园的加盟,由融侨提供现代化教学功能齐全的精美校舍和教学设施、3家学校自主办学,分别创办南开(融侨)中学、人民(融侨)小学、融侨南坪实验幼儿园。设在融侨半岛的这3所分校全部采用本校教师、本校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开创了重庆市首个社区建设完整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历史,展示了开发商雄厚的实力和大手笔办教育的气魄;在区域开拓方面,用南岸区委书记谭栖伟的话说,“极大地提升了南岸区
中小学教育事业水平”。此外,配合小区业主高品质生活的各类配套设施也在建设中,并逐渐完善。对这片区域的多数居民来说,高品质生活触手可及。融侨公司城市运营行动给南岸区带来开拓型的变化,也给自己带来赚钱的资本。日趋完善的大配套带来了大销售,融侨成为人们居家置业的首选———这个开发过程中,他们承接政府与市场、经济与人文,历史与未来,城市与建筑。著名策划人王志纲断言,在未来几年里,具有城市运营商素质的房地产开发商,将可能开辟中国房地产业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游戏规则的颁布者。从融侨公司的所作所为,有理由相信融侨半岛在今天和未来重庆的城市运营中的发言权。
第三篇:民国人物
高考作文要求“材料鲜活”,于是最新的社会热点人物和焦点事件成了考生的新宠,但这种“鲜活”素材的定向聚焦,必然导致“撞衫”,使文章失去特色。其实鲜活固然指“新”,但用少有人知或少有人用的历史人物、事件关照现实,同样是新,而且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既避免“撞衫”,又翻出了新意,还展现了个性,肯定独树一帜,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史海钩沉,本期及下期钩起“民国学人”逸事,从备考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素材积累,以求推陈出新,考场制胜。
【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期间,意识形态的高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40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
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
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然而,在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20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80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精神自由、学术自由、老当益壮、站在巨人的肩上、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作业、要勇于说“不”„„
【素材五】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11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
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素材七】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30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会之不平。”虽路途坎坷,然信念不改,屡仆屡起,至死方休。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公平”当为“铁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素材八】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小时,另外3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
2.给自己修枝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
【适用话题】
典范、正直、兼收并蓄、给自己修枝、冰炭不相容„„
【综述】
歌德说过:“伟大人物的处境比别人更糟,因为平庸的人既然无法跟他们相比,便睁大眼睛盯住他们不放。”民国时代的教授,其学养的深厚与道德的示范是后人难以企及的。故欲通过梳理历史积淀下来的史料与点滴记录,以展现民国教授学问渊博、正直无私、天真烂漫、机智活泼、幽默风趣的内在素养和人文情怀。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论及民国学人时,曾这样说过:“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如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因此,考生解读这些民国学人,应着眼于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大风采、大风度及大风骨,并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使之与当下之学人,互为反照,从而突出人物某种精神的现实意义或价值所在,进而在作文“立意高远、深刻透彻”上更上层楼。
第四篇:民国作文
民国文言作文:渐行渐远的优雅
2011-03-07 22:05:54
中华民国国文!悔没有早生100年!
摘自《文汇报》2011/3/3
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自1920年起,国语课本(即白话文课本)开始在初级小学使用,然后逐渐过渡进入高级小学,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从未停歇,最终在上世纪30年代初白话文课本取得了全胜。整个小学阶段,国语课本完全替代了国文课本,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总让人有些遗憾。在小学白话文课本完全取代文言文课本的八十余年后,再来读读这些文言老作文,令人感慨万千。这些老作文散发着纯正汉语的清香,悠远绵长……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读后感】读着这篇老作文,我不知不觉就想到初小国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三五童子,放学归来。”文字虽短,意境甚美。再来看这
篇作文,文字如此优雅,描写如此生动,对偶恰到好处。恬静的乡野生活已不可复得,真是恍如隔世!
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黎寿泉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读后感】我第一次看到“游目骋怀”,是在师专书法课上临写《兰亭序》的时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那时还不清楚文字的意思,临摹了若干遍,方觉得妙不可言。看看这位前辈小学生,他已将“游目骋怀”化用到文章中去了!
清晨上学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游杈波
庚午之春,某日晨起,推窗一望,则大雨淋漓。遍地红花杂绿叶,夜来风雨洗春娇,可为斯咏也。未几,入书房携书上学。出门,狂风大雨,扑面飞来,大
惧急退,入坐房中,无聊而观书。忽观至“讷尔逊冒雪返校”之事至,醒吾心,一跃而起,再携书,奋勇出门。沿途花柳飘摇,泥泞满路,四望无人,独自前行,衣履尽湿,及到校后,乃更衣而坐,未几,钟遂鸣矣。窃思:吾人不为荣誉则已,若求荣誉,必坚忍耐劳,以战胜艰难辛苦,方有出人头地!不然,则畏风怕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矣,乃记之以自勉。
【读后感】读文章,可以想见小作者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初见狂风大雨而大惧急退,后观“讷尔逊冒雪返校”又奋勇出门,一个顶风冒雨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春江垂钓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刘在镕
某星期日,学校放假。吾谓友曰:“时当春日,江水清澈,而江边之景又可玩赏。吾友可往江边垂钓否?”友曰:“可!”乃持竿而行。沿途纵观春景,时则桃红柳碧,草长莺飞,顾而乐之。
不觉已至江边矣,余与友乃于垂阳下,选钓鱼矶而坐。则见浪花四散,水天一色,真奇观也。友乃以手持竿,垂于江中。未几,钓线一动,手举竿,遂得一鱼,鱼屡跃而不得脱。余见友得鱼甚喜,余又持竿钓之,终日不获一鱼。友笑谓余曰:“事必学而后能,垂钓亦犹是也!”余曰:“然!当静心以学之。”余遂归,乃留友于吾家宿,遂将鱼烹而食之,味甚鲜美。吾因谓友曰:“今日得鱼之时,鱼跃亦可怜否?”友曰:“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
【读后感】笔法果然老练!借友人之言道出己之胸臆,“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堪称警句,一小学生竟有此等见识!方今之世,不知多少“贪饵”之辈自取沦落,何时醒悟?读此文深感前贤可畏。
记地震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李蓂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五日。余正伏案潜修,忽闻屋宇有轧轧之声。因出户视之,则见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吾方惊诧,觉地面簸荡,若乘舟而涉波涛者,噫!奇异哉,非地震欤?因思夫震撼之大,时间之久,为前所未有者。不数日,友人告余曰,前日地震,茂县以上之大山崩颓,压死人民,不可胜数,岷江上流,为之壅塞。
余因之有感焉。吾人处此安全之地而不受地震之灾,岂非吾人之幸福乎?虽然,中华四面受敌,外人协以谋我,国势飘摇,视地震尤烈,吾人不得狃于目前之安全而忘土崩瓦解之危险也!
【读后感】这篇作文记叙的是1933年7月5日发生的四川茂县叠溪地震,从文中可以看出,郫县震感也非常强烈——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小作者为我们保留了一段史实,文末由地震而生发出的感叹更是发人深省。
书楼望月记
四川万县分水场县立第二小学陈晓初
一夕,人静矣。余倚窗读书,偶见月光射入,宛如白练,顿生明月入怀之感,遂弃书起立,循栏徘徊。见夫玉免悬空,光辉皎洁。举目四望,万籁寂寥,清风夜起,促织微吟,顾而乐之。适有孤鸿横岭东,展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其音交交,掠余而西也。
时已夜半,月凉似水,忽见草际微动,黑影隐露。余不禁长啸,叹曰:“人耶?鬼耶?何裹足而弗前!”半晌无声,长空寥廓,清寒殊甚。少焉,嫦娥西匿,余亦就寝。
【读后感】此文吾读之再三,有似曾相识之感。忽忆及东坡之《后赤壁赋》——“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原来如此!小作者将东坡妙句化入文中,水乳交融,浑然天成!读毕,为之击节而赞:东坡千载后,亦有知音矣!
听鹃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魏邦权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夜,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斯时明月在地,庭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龙蛇蟠结,盖竹柏葡萄影也。已而庭树
之上,鸣声凄切。倾耳听之,似唤“不如归去”者,盖杜鹃也。其鸣急迫,其声凄厉。凡入耳者,未有不动于衷也。夫鹃一鸟耳,昼夜悲鸣,催人耕作,故又谓之“催耕鸟”焉。余听之,不禁有感于中矣!夫人生之光阴有几,而九十春光,尤如白驹过隙焉,彼杜鹃者,夜半啼血,欲唤回将去之东风,吾人对此垂暮之春,能不感韶华之易逝哉?因听鹃而作记自警。
【读后感】又是一个苏东坡的崇拜者,文章前段从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脱化而出,后段的议论由杜鹃鸟而生发,足见少年老成!
夜月采莲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江炳崧
饭后斋中独坐,好友忽临,约往外游。乃束装偕往,盖月下泛舟也。舟次池中,举目四眺,则亭亭独立,不蔓不枝,微风吹来,摇曳波中者,凌波仙子也。而月影星光,益辅其美,殊可乐也!余以良宵美夕,人生难再,故至夜阑兴尽,始摇舟而归,并携莲一枝,置诸瓶内,以驱尘俗。归而记之。
【读后感】月下泛舟,池中观莲,何其美妙!置莲瓶内,以驱尘俗,何其高雅!此非周敦颐乎?此篇作文文字之美倒在其次,生活态度大可玩味。
第五篇:旗帜
《旗帜》观后感
2011-06-28 01:34:12| 分类: 歷史的天空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在莫斯科看望留学生时,道出了这句深情的嘱托。每次读这句话,我的心都会为之一振,多么激情澎湃,多么振奋人心!在没有观看《旗帜》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时代背景,今天,通过该片讲述的真实历史事件,帮助我从历史时代和时势环境认识和理解这句话,并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了解,更加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加理解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纪录片中,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边远的山间乡村、在西方封锁科学攻坚的关键领域、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
虽然在客运岗位工作不到一年,可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体现着一位共产党员作为榜样的力量与感召力。
记得2010年5月23日凌晨2点,上海南开往桂林的K859次列车因山体滑坡导致列车脱轨,危难险境,方显英雄本色;烈火赤焰,始见黄金本真。粟韦乐,南宁客运段一名普通列车员,一个共产党员,对面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沉着冷静,砸窗疏导旅客,不顾血染着双手,忍着剧痛毅然站在救援一线,这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粟韦乐与同事用双手,救出数10名旅客,救援队伍到来后,已经是精疲力竭、浑身发软的粟韦乐又坚持和他们一道抢救旅客。他用忘我救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了一名铁路职工的高尚风节。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心中一面鲜明的旗帜。
当然,他只是八千万共产党员中的一个缩影,他即普通却又不普通,普通的是他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一个平凡、朴实的铁路职工;不普通的是,他的心中铭刻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使命,他的双手,始终是人民群众赖以信任与依靠的坚实臂膀。《旗帜》虽然只有短短十集,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烙印。我要学习先辈的精神品质,以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榜样,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大型纪录片《旗帜》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曾经被奴役的历史。东方巨狮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躯,发出她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从烟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一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的复兴。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我们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绽放90年奋斗的光荣和梦想 ——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观后感
[日期:2011-07-2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曾建立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学习党的历史、迫寻奋斗足迹、感悟崇高精神、抒发美好憧憬的热潮。更让人激动的是文献纪录片《旗帜》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旗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这部10集时长约500分钟的纪录片,是运用电视艺术表现党90年全部历史的首次尝试,堪称鸿篇巨制。《旗帜》之所以广受好评,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开展党史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党史、客观准确地表达党史的必然要求。90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旗帜》充分展现了这个主题和主线,形成了排山倒海、一以贯之的恢弘气势,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激越礼赞。
二是体现了细致缜密的叙事逻辑。90年党史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出现过多少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取得过多少意义非凡的重大成就!科学合理的编排、精炼准确的表达,是表现党史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旗帜》大致以时间为序来展开,既有宏大叙事的宽广视野,也有微观层面的精雕细琢,体现了高超的驾驭能力和独具的慧眼匠心。在总的框架上,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两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共6集,这种安排符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研究中心的一贯原则,也反映了及时总结党的事业发展新鲜经验的客观要求。在对每一时期党史的阐释中,注意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情况;在对每一个重大问题的分析中,注意深入挖掘其来龙去脉,力求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展示党的事业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是高扬了党执着坚定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克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史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始终保持着执着坚定的奋斗意志。展现这种奋斗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史宣传的重要任务。《旗帜》把这个任务有机融入讲述党的全部奋斗史之中,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挑战多么严峻、局面多么复杂,党始终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旺盛斗志,有着不被任何敌人和困难压倒的英雄气概;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品格,有着恫瘝在抱、心系民瘼的高尚情怀;党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自觉致力于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奋发有为地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特别是《旗帜》着力表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中涌现的优秀分子,如杨靖宇、赵一曼等革命先烈,孟泰、马万水、时传祥、王进喜等劳动模范,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勾勒出90年党史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动人景象,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令人景仰的精神家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四是彰显了电视艺术精品的独特魅力。《旗帜》注意综合运用电视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既坚持了文献纪录片的思想性、理论性、权威性,又做到了通俗简明,清新朴实,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给人力量。全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适当插入专家学者和重大事件亲历者的访谈,文字精练,语言平实,层次清晰,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历史影像资料选择精当,富有新意,发展成就画面美观大气、表现力强,今昔对比鲜明、印象强烈,富于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全片内容上有历史纵深的厚重,手法上有丰富多彩的灵动,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正因如此,《旗帜》能够绚丽绽放党90年奋斗的光荣和梦想,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党的伟大,更好地触摸历史的律动,更加激发奋勇前行的壮志豪情,更为自觉地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