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毕业论文
从绝对到相对:晚近德、日报应刑论中量刑基准的变迁
及其启示
内容摘要:晚近德、日刑法理论经历了从绝对的报应刑论到相对的报应刑论直至新报应刑论的变化,三种报应刑理论倡导的量刑基准各有利弊。这对我国的刑罚目的论、量刑基准论和量刑规范化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在刑罚目的论中,应当正确界定刑罚目的和刑罚本质、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刑罚目的是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在量刑基准论中,应当处理好责任和预防、一般预防内部及其与特别预防的关系;在进行量刑规范化改革时,需要完善目前的量刑步骤和关注现行规范下死刑裁量基准的适用。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关键词:绝对的报应刑论 相对的报应刑论 新报应刑论 刑罚目的 量刑基准
在刑罚目的的演进过程中,报应刑论一度占据了理论高地,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学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刑事政策对其进行新的诠释。晚近德、日报应刑论在从绝对走向相对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的刑罚目的论、量刑基准论和量刑规范化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前提:量刑基准的含义
量刑基准是指导量刑情节适用的一般性原理或方法,属于量刑论的核心内容。大陆法系刑法学者倾向于从广义上界定量刑基准。例如,德国学者彼得斯揭示了作为分析量刑过程各种要素:(1)评价的基础;(2)评价的观点;(3)评价的基准。在此,(1)意味着刑罚目的,(2)是发现从各个刑罚目的推导出的量刑情节的观点,(3)决定同样从各个刑罚目的推导出的量刑情节的评价方向和重要性。〔1 〕日本学者大谷实也主张:“关于刑的量定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寻求其基准,也就是说,是在以什么为考虑的对象、应当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刑的量定这点上。这个问题与刑罚论互为表里,尽管取决于如何把握刑罚的本质、目的而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但由于将刑罚的本质置于报应,刑罚应当实现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的目的,因此,与此有关的全部事项都成为考虑的对象。” 〔2 〕
根据以上论述,对量刑基准的含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量刑基准与刑罚目的密切相关,刑罚目的决定量刑基准。在不同的刑罚目的观下,必然产生不同的量刑基准。如果采取绝对的报应性论,必将以犯罪的危害性尤其是危害结果作为量刑基准;如果采取一般预防论,就会将犯罪的危害性或犯罪动机作为量刑基准;如果采取特别预防论,就会把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量刑基准;如果采取并合刑论,基本上必须同时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量刑基准。
(二)量刑基准体现了责任和预防的关系,这种关系贯穿量刑的全过程。量刑时必须在考察责任和预防关系的基础上,分配给双方适当的刑罚。换言之,处理责任和预防的关系,就是处理责任刑和预防刑的关系。责任和预防的关系是对量刑过程的抽象,最直观地体现在量刑基准的适用过程中。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刑法典明文规定的量刑基准,是以行为责任为基础,并兼顾预防的必要性,正是其有力的证明。
(三)量刑基准有别于量刑原则,近似于量刑根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将“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作为量刑原则,把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量刑根据。但是,量刑基准服务于量刑情节的确定、评价和比较,是一种相对具体的量刑方法,因而有别于量刑原则。作为量刑基准的行为责任和预防必要性更接近我国作为量刑根据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因而两者可在几乎相同的意义上使用。
二、缘起:绝对的报应刑论中的量刑基准
绝对的报应刑论即绝对主义认为,犯罪是一种恶行,刑罚是针对这种恶行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古老的正义观是该说的理论基础。报应的内容是某种害恶,施加与恶行相均衡的痛苦就体现了正义。作为报应的刑罚本身具有超越各个附随目的的绝对意义,与目的等功利问题无关,即“因为有犯罪而科处刑罚”。其中,德国学者康德、黑格尔基于各自的法哲学思想分别主张等量报复论和等价报应论。宾丁则以实定法的构造分析为依据,严格区别刑罚法规及其推导出的规范,展开法律的报应刑论。他认为,犯罪是规范违反。即使规定了刑罚法规,直接违反这种规范的也不是犯罪。刑罚法规不过是规定了国家和犯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除非违反作为其前提的规范,否则不构成犯罪。刑罚再次否定作为规范否定的犯罪,目的是维持法律即国家的权威。因此,假如犯罪使法秩序受到的损害大,与之成比例,犯人所承受的痛苦也应当严重。〔3 〕而阿图尔・考夫曼从重视责任原理的立场出发,主张刑罚不仅应当与责任相适应,而且责任以刑罚为必要。根据这种责任原理的两面性,产生了责任原理的绝对性。针对有责害恶行为的相称的、作为害恶痛苦的刑罚肯定道德秩序、法秩序的支配要求,由此具有了强化社会构成人员的伦理的、法意识的任务。同时,这种正当报应形态中(但报应区别于复仇)的刑罚有利于抵偿犯罪人所犯之罪,可将其从责任中解放。〔4 〕
绝对的报应刑论中的量刑基准有其可取之处:
(一)肯定报应刑本身具有独立的意义,使报应正义和预防目的的调和成为可能。绝对的报应刑论者并非完全不承认刑罚目的,而是在与预防犯罪的不同层面上考虑刑罚目的。例如,黑格尔主张,刑罚是对法律的否定之否定,以此恢复法秩序。那么,一方面,科刑对恢复法秩序而言是绝对必要的,这是作为报应的刑罚;另一方面,科刑是为了恢复国家的法秩序,这是作为目的的刑罚。因此,即使承认绝对的报应刑论的“目的性”,该目的也仅限于为了报应而报应本身,还没有上升为科刑追求的目标。不过,作为手段的、报应的刑罚毕竟要服务于作为目的的、功利的刑罚,它已经摆出了追求预防犯罪效果的姿态。
(二)确认坚持责任原理的积极价值,将刑罚严格限制在责任报应刑的范围之内。绝对的报应刑论否定罪刑擅断主义,提倡罪刑法定主义,认为量刑只能根据法律进行,从而有力地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绝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将罪刑法定主义立法化。而且,刑罚是对责任的清算,责任刑法以报应思想为根据;根据责任原理,有责任即有刑罚;作为报应的刑罚也是抵偿责任所需的刑罚,报应刑就是责任刑。
(三)主张刑罚的轻重程度应当与犯罪的严重性大小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量刑基准。绝对的报应刑论旨在实现报应正义,理所当然地主张罪刑均衡。不过,关于如何判断罪刑均衡,各论者的观点略有差别:康德主张刑罚的量应该与犯罪的量相等,黑格尔主张刑罚与犯罪必须追求价值上的等同,宾丁主张犯罪造成的损害和犯人承受的痛苦要成比例,阿图尔・考夫曼则原则性地提出刑罚应当与责任相适应。不管怎样,行为的责任越重,刑罚的报应就越严厉。这样,量刑就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
绝对的报应刑论中的量刑基准也有其固有缺陷:
(一)否定预防犯罪这一最根本的目的,不符合国家适用刑罚的本意。国家对犯罪人科处刑罚,并非为了单纯地报复其损害统治阶级利益、破坏统治阶级秩序的犯罪行为,而是旨在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绝对的报应刑论能用“刑罚是一种害恶或痛苦”来回答“刑罚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却不能回答“为什么科处刑罚”和“刑罚为什么是正当的”这些问题。换言之,对于应当在什么场合处罚,它不提供任何线索;对于划定国家刑罚权内容的界线这一课题,它也无能为力。〔5 〕它优先追求报应正义,这恰好体现了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的区别。所以,严格来说,它不是一种刑罚目的论。
(二)提倡责任原理的两面性,可能陷入必罚主义。根据阿图尔・考夫曼的见解,有刑罚必有责任,有责任必有刑罚。那么,责任是刑罚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就导致必罚主义,即责任必须通过刑罚来清算。其实,即使行为人有责任,也不一定非要对其科处刑罚。贯彻责任原理,并不意味着与报应思想的必然结合。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学者逐渐扬弃传统的报应思想,从刑事政策的角度赋予责任新的内涵。阿图尔・考夫曼也修正了过去双面责任主义的主张,提出单面责任主义,即刑罚以责任为前提,刑罚的量被限定在责任的范围之内。有责的行为并不总是以刑罚为必要,以预防为由才能对其予以处罚。〔6 〕那么,责任仅为刑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只要对刑罚加以目的正当性的考虑,就会发现“责任与报应,绝不是相互对应的”。〔7 〕
(三)没有将刑罚与犯罪绝对对应的主张贯彻到底,有损报应责任的纯粹性。绝对的报应刑论一方面强调正义和规范的绝对性,另一方面实际上在背后又没有忽视合目的的量刑。“绝对的报应”这一用语,在某种意义上给人以用责任实现严格的刑罚限定的印象,但在具体量刑时,或明或暗地修正了原则并考虑预防目的。的确,它根据责任决定量刑,也就是在采用“点刑罚论”这点上是一贯的。但是,其责任内涵被预防目的所修正,这损害了责任的纯粹性。〔8 〕所以,绝对报应刑论中的报应也不是那么的绝对,其责任也不是完全与功利无缘。这既体现了该说的缺憾,也说明了当今基本无人赞成此说的原因。
三、发展:相对的报应刑论中的量刑基准
相对的报应刑论即并合主义认为,刑罚不仅是对犯罪这种害恶的报应,还以预防犯罪为目的。刑罚既能满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正义要求,又能取得预防犯罪、保卫社会的现实效果。刑罚兼具报应正当性和目的有效性,融合了报应观念和预防思想。于是,刑罚不但是报应刑,而且是目的刑,即“因为有犯罪,并且为了不犯罪而科处刑罚”。其中,基于对责任和预防关系的不同认识,各种观点之间又存在些许差异。例如,德国学者M.E.迈尔主张的“分配说”把报应、法的确证和目的刑三种不同的理念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属于“并列的统合说”。日本学者团藤重光则认为:“刑罚在对犯罪加以非难的意义上是报应。但是,刑罚通过明确犯罪的规范意义应当觉醒、强化一般人及行为人本人的规范意识,在此意义上,必须承认刑罚的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的作用。所谓刑罚的报应,只能是上述意义上的。” 〔9 〕这属于“报应的统合说”。但是,德国学者罗克辛提出,刑罚的法定只能以一般预防性的、补充性的法益及给付保护的必要性被正当化。科刑时维持基于法治国家要求的一般预防思想,以特别预防机能为补充。总之,在根据行为人责任的量所划定的范围内,以保障人格的一般预防、特别预防对法益及国家给付的任务进行补充性的保护,能够赋予刑法的作用以这样的性质。〔10 〕他将其称为“辩证法的统合说”,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预防的统合说”。〔11 〕在相对报应刑论的三种类型中,基于分配主义的“并列的统合说”首先被边缘化。因为,“在并合主义的立场中动态地、发展地观察刑罚时,即使其报应的性质和一般预防、特别预防的机能具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总是存在于法定、量定、执行的各阶段”。〔12 〕现在,大多数学者或赞成“报应的并合说”,或赞成“预防的并合说”。
对“报应的并合说”中的量刑基准可作如下评价:
(一)以道义责任论为基础,接近绝对的报应刑论。刑事古典学派的学者一般主张道义责任论,但并非一概否定刑罚目的。在此理论前提下,刑罚在结局上成为这样一种强制:指向基于自由意思的伦理性实践,以诉诸国民的道义意识、强化道义意识为目的。强制是达到有感情的、伦理性完成的手段。作为手段的刑罚自身当中就具有伦理的、道义的教育意义。报应本身已经是对国民意识进行道义上的教育。〔13 〕可见,在道义观念的统治下,刑罚不过是对有责行为的报应。此处的道义不是个人的道义,而是国家的道义。强调国家道义的结果,使其相当接近于绝对的报应刑论。
(二)附带考虑刑罚效果,预防犯罪不是独立的刑罚目的。根据“报应的并合说”的理论构造,报应犯罪是主要目的,预防犯罪只具有次要的意义。针对量刑中的预防目的,日本学者小野清一郎指出,在刑事司法中,要考察犯人的道义责任,照顾犯人的人格和心情,科处与之相适应的刑罚。这就是责任与报应。说到功利的话,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之间的调节,在伦理上无疑是刑罚正义的实现。〔14 〕那么,为了实现刑罚正义和保护国家道义,必须考虑预防犯罪的目的,这就要求量刑时应当考察犯人的人格、心情等因素,而且,对犯人个体因素的考虑绝不允许妨碍国民的道义教育。在道义报应的理念中附带考虑预防犯罪的效果,刑罚的最高目的在于维持国家的道义秩序,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报应的并合说”中责任和预防的关系。
(三)重视责任和特别预防两个方面,行为人的人格成为必备的量刑因素。日本学者团藤重光尽管主张刑罚的非难性,但也强调刑罚的人道性。即刑罚需要与犯罪保持均衡,不能比犯罪更严厉,在此范围内,应当合理地组织管理并实现犯人的社会复归。考察刑罚,不能把犯罪的非难可能性固定在犯罪当时进行考察。倒不如说,应该就现在的行为人人格考察犯罪的非难可能性大小。〔15 〕因为与责任相适应的刑罚通常能够满足一般预防的要求,所以在责任刑的范围内不得以一般预防的必要性大为由对行为人从重处罚,除非存在某种特殊的量刑情节提高行为人的罪责或人身危险性。在不脱离刑罚的报应本质的程度之内肯定特别预防的必要性,这无疑有利于刑罚的个别化和促使行为人早日回归社会。
(四)融入刑事政策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必罚主义。绝对的报应刑论会导致必罚主义,即只要发生犯罪,就要通过科刑来恢复正义。对此,相对的报应刑论要求在刑事政策的目的指引下考虑预防的必要性,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必罚主义的色彩。“绝对的”就是无条件的,目的刑不构成对责任刑的限制,即使没有预防犯罪的效果也要科处刑罚。“相对的”就是有条件的,目的刑构成对责任刑的制约,〔16 〕即使有责任也不一定要科处刑罚。“报应的并合说”虽然接近绝对的报应刑论,但毕竟也主张在不丧失刑罚报应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预防犯罪的目的。“报应的并合说”中的预防目的虽然没有独立的地位,可也推动了责任概念的松弛化,客观上为罪责概念和预防必要性的结合以及日后“预防的并合说”的提出创造了理论条件。
然而,“预防的并合说”与“报应的并合说”的最大区别在于,除了坚持报应正义的观念,预防犯罪也是独立的刑罚目的。“预防的并合说”中的量刑基准具有以下特征:
(一)以消极的责任主义为前提,刑罚不得超出责任刑的上限。对此,罗克辛总结道,不仅在实体刑法(在答责性的犯罪论阶段)中,而且在刑罚的量定论中,都承认考虑广泛的预防要素。单面的责任主义起到制约双面的责任主义的(对我们的自由)侵害的作用。没有责任就不能处罚,绝不允许超过责任的程度而处罚。即使有责任,也只有在特别预防或一般预防的必要性要求处罚时,才能科处刑罚。所以,制约超出预防必要性刑罚的刑事政策是有用的。〔17 〕因此,“预防的并合说”以消极的责任主义为前提,责任只是刑罚的前提,基于预防必要性的刑罚可以修正责任刑,但不能超越责任的范围之外量刑。
(二)在是否放弃报应原理上存在争议,但不否认责任(罪责)原理的刑罚限定功能。抑制刑论 〔18 〕者明显承认刑罚的报应正当性,这构成了抑制刑的科刑根据之一。相反,部分预防性的综合理论或预防刑法的倡导者认为,报应不能作为一种与预防一起共同存在的刑罚目的加以考虑,因为在法律上的安排并不具有取决于刑罚目的的“本质”。〔19 〕不过,在现代的法秩序中,根据刑罚目的规定并形成法律效果的内容是普遍的。在责任报应刑法中,责任思想的中心作用是当然的;相反,在预防目的之上构筑的现代刑法中,对依然所见的责任思想的中心性进行独自的演绎和正当化是必要的。〔20 〕可见,责任原理作为刑法基本原则,不仅存在于传统报应刑法中,也存在于现代预防刑法中。
(三)预防犯罪是独立的刑罚目的,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都是刑罚追求的目标。根据“辩证法的统合说”,刑罚的目的只能是预防性的。刑罚规范只有以保护个人自由和为其服务的社会秩序为目标,刑罚目的才能被认为是有正当化根据的,同时,具体刑罚追求的也仅仅是预防犯罪的目的。由于犯罪行为在这里不仅是通过对个人的作用,而且是通过对一般公众的作用而得到遏制的。所以,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作为刑罚的目的就必须同时存在。因此,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这两种途径都服从于相互交织的最终目的,并且都是符合法律的。〔21 〕于是,这种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交叉存在的刑罚目的体系,指明了量刑的方向。
(四)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缺乏明确的适用标准,特别预防必须限于一般预防的保障要求之内。按照“预防的并合说”量刑,可能陷入这样的困境:在具体案件中,两种预防要求经常不一致,此时是以一般预防优先,还是以特别预防优先?对此,预防性的综合理论提出自己的构想:“尽管在这里出现了一会优先考虑这样的观点,一会又优先考虑那样的观点的情况,然而,当两种目标出现相互矛盾时,特别预防的重新社会化的目的就挪到了第一位的位置。但是,一般预防控制着刑罚的威胁,并且,在缺乏特殊预防目的或者在特殊预防目的失败的情况下,单独为刑罚的正当化提供基础。” 〔22 〕这表明,“责任程度本身当中,已经存在着一般预防的影响”。〔23 〕量刑时特别预防的优先考虑不是毫无限制的,追求特别预防的效果不能以牺牲一般预防的效果为代价。
四、革新:新报应刑论中的量刑基准
近年来在德国,部分学者通过反思以往的报应刑论和预防刑论,在“报应刑论的复兴”的标语下主张新报应刑论。新报应刑论与绝对的报应刑论划清界限,〔24 〕认为对刑罚目的的讨论也引起了对“刑罚”实体根本合法性的深入研究。由于在基本立场上存在明显分歧,目的概念并不适合用来表达这两类理论(报应论和预防论――笔者注)共同的合法性基础。预防论以刑罚的效果作为论题,这一点虽然很有意义,但对法实体的合法性问题并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它是关于刑罚的理论,而不是刑罚理论。报应论方向的构想在过去之中不仅看到了刑罚的现实根据,还看到了它的合法根据。自20世纪起,补偿思想就与恢复思想相互竞争。相应地,刑罚也因它在恢复犯罪行为破坏的法秩序方面的贡献而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在当下关于刑罚报应论的论述中,这一论述方式处于中心地位。各种不法类型被区分为“人的不法”、“主体的不法”与“公民的不法”。刑法所特有的不法,是一种公民的不法。犯罪人不仅违反了他对具体被害人的义务,同时还违背了其对“通过法实现和平”这一公民共同志业的忠诚义务。只有将刑罚理解成是对忠诚否认的回应,刑罚才能相应地合法化。〔25 〕因此,该说通过回归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在刑罚领域中注意到了自由和国家秩序的辩证法,将刑罚的目的定位于恢复法秩序,又被称作“法的恢复论”。 新报应刑论虽然明显有别于过去的报应刑论,但依然属于报应论谱系中的一员。由于犯罪人通过实施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违反了维护自由秩序的共同义务,所以国家必须用刑罚来惩罚其有违忠诚义务的行为,以恢复被破坏的法秩序。所以,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刑罚的回应力度应该保持均衡,即“刑罚的分量相应地必须根据在行为中被客观化的对人格性否定的分量来决定,而不是根据为威吓或者教育或者保安所必要的分量来决定”。〔26 〕在这点上,该说仍不失为一种报应刑论。问题在于:根据《德国刑法典》的有关规定,罪责是量刑的基础,这里的“罪责”是“行为责任”,而非其他性质的责任。这样,“法秩序恢复的必要性”作为量刑基准为什么与“行为责任”一致,新报应刑论对此需要说明,此其一。〔27 〕其二,尽管“应该通过刑罚来恢复的状态,不应该像正义的状态那样抽象,而是必须作为一种合法的自由分配状态而被具体地描述”,〔28 〕但是,怎样才算达到“合法的自由分配状态”,新报应刑论也没有予以明确。
其三,因为承认行为人的公民角色,作为以法秩序的保护和自由的保护为己任的刑罚必须尊重行为人的公民地位,所以,特别预防的目的必然影响刑罚的适用。这虽然符合《德国刑法典》中量刑时应考虑特别预防目的的规定,但在报应原理中加入目的要素的理论动机并不清楚。倘若将特别预防理解为刑罚报应的附带效果,那同绝对的报应刑论没有多大差别;倘若特别预防和刑罚报应共同服务于法秩序恢复的目标,那也无异于相对的报应刑论。
因此,尽管新报应刑论试图避免掉进形而上学的陷阱以及同社会实用性脱钩的尴尬,但由于报应文化的根深蒂固,它依然徘徊在以往刑罚目的论无休止的争论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
五、启示:我国刑法语境下的刑罚目的论、量刑基准论和量刑规范化改革
回顾晚近德、日报应刑论中量刑基准的变迁,可以给我国的刑罚目的论、量刑基准论和量刑规范化改革带来如下启示:
第一,正确界定刑罚目的和刑罚本质、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对于“刑罚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从各个方面进行回答。刑罚本质是刑罚的根本属性,揭示了刑罚区别于其他制裁的最低限度中所包含的性质。刑罚目的是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欲达到的效果,揭示了刑罚有别于其他制裁的价值目标。刑罚的正当化根据是国家发动刑罚权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揭示了刑罚不同于其他制裁的存在理由。显然,刑罚目的与刑罚本质、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并非同一概念,但却极易混淆;在某些见解看来,它们之间甚至存在某种交叉或重合关系。〔29 〕然而,在我国刑法理论语境下,应当正确界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刑罚目的和刑罚本质不是相同的范畴。刑罚的本质旨在回答“刑罚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刑罚的根本属性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而刑罚的目的旨在回答“为什么科处刑罚”这一问题,刑罚的价值追求属于主观评价的范畴。另一方面,对刑罚目的和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也不能不加区分。刑罚的正当化根据旨在回答“国家为什么有权动用刑罚”或“刑罚为什么是正当的”这一问题,刑罚的目的正当性可以成为论证刑罚的正当化根据的理由之一,但仅此还不够;为使国家的干预正当化,需要干预的目的是正当的,且为其目的所使用的手段也是正当的。显然,刑罚目的、刑罚本质、刑罚的正当化根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第二,我国的刑罚目的是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不包括对犯罪的报应。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历来主张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对此,有学者从报应和预防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其中,“报应和预防统一说”认为,刑罚的报应目的和预防目的是辩证统一的。报应和预防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从根本上仍然存在相通性和相容性。它们在刑罚目的体系中并非并列关系,而应以报应为主、预防为辅,即以报应限制预防,在报应限度内的预防才不仅是功利的而且是正义的。〔30 〕而“特殊预防和报应统一说”则指出,特殊预防与报应的统一,在偏重特殊预防的基础上,兼顾报应的要求,才是我国刑罚科学的目的及其发展方向。报应作为刑罚目的,是刑罚属性的产物和刑罚公正的要求。一般预防不过是报应的附产品,报应本身就依附着一般预防的要求。特殊预防作为刑罚目的,是追求刑罚功利的结果。〔31 〕但是,前一种学说将报应作为独立的刑罚目的去追求,容易导致必罚主义和重刑主义;报应和预防虽然在刑罚预期功能上不是完全抵触的,但在刑罚实施效果上却是相对分离的;把报应强行引入刑罚目的体系中,将会造成刑事责任理论和刑罚目的理论的混乱;社会正义观念无处不在,但并不代表一定要将其在学理上体系化。后一种学说用特殊预防限制报应,容易因为过于重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而导致量刑失衡;反之,报应的刑罚扩张机能也会吸收特殊预防的刑罚限定机能;一般预防有积极的一般预防和消极的一般预防之分,报应本身充其量只能起到消极的一般预防的作用;报应和一般预防不能相提并论,一般预防仍是独立的刑罚目的。因此,我国的刑罚目的是双面预防,刑罚本质才是对犯罪的报应。这意味着,对于刑罚的正当化根据而言,不应放弃报应原理;只有在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层面,才能实现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结合。
第三,尽管预防犯罪是独立的刑罚目的,但量刑时对预防目的的追求不能超出罪刑均衡的范围。即如前述,绝对的报应刑论、相对的报应刑论和新报应刑论倡导的量刑基准均有所不足。量刑时必须根据具体案情在综合考察责任和预防关系的基础上,分配给双方适当的刑罚。换言之,处理责任和预防的关系,就是处理责任刑和预防刑的关系。所谓责任刑,是指与责任相适应的刑罚。这里的“责任”是广义上的责任即量刑责任,其大小由违法性的程度和有责性的程度共同决定;而违法性和有责性反映了行为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体现的是罪行轻重;社会危害性正是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的有机统一,能够决定罪行的轻重;所以,与责任相适应的刑罚就是与罪行相均衡的刑罚。所谓预防刑,是指预防犯罪所需要的刑罚。这里的“预防”,包括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一般预防刑主要由责任刑决定,特别预防刑主要由人身危险性决定。由于责任刑本身就具有一般预防的效果,所以不能用一般预防刑加重或减轻责任刑;由于特别预防与罪行轻重无关,所以允许在责任刑的范围内用特别预防刑对其进行修正。例外情况下,还可以突破责任刑的下限量刑。总之,根据量刑基准的要求,在处理罪刑均衡和犯罪预防的关系时,前者体现了报应正义,后者体现了功利需求;前者追求形式公平,后者追求实质公平;前者作为主要的量刑根据划定外部的处罚范围,实现处罚的合法性,后者作为次要的量刑根据调整内部的处罚轻重,实现处罚的合理性。只有在以行为责任为基础的刑罚幅度内适当地考虑预防必要性,或者在根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确定的刑罚范围内合理地兼顾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才能进行公正的量刑。 第四,预防犯罪是重要的量刑基准,量刑时必须处理好一般预防内部及其与特别预防之间的关系。法官在量刑阶段追求报应正义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追求预防效果;承认报应原理的相对合理性,并不表明承认其绝对优越性;报应原理自身也有其适用边界,这来自积极的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的双重制约。一方面,报应原理往往借助刑罚的威慑功能达到消极的一般预防的目的。根据机能的不同,一般预防可分为消极的一般预防和积极的一般预防。〔32 〕其实,德国学者费尔巴哈基于“心理强制说”提出的一般预防理论即为消极的一般预防论。该说认为,适用刑罚会对社会中所有潜在违法者的心理产生威慑作用,警告其远离犯罪,以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种刑罚威胁论。既然一般预防机能的内部有消极的一般预防和积极的一般预防之分,那么量刑时就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法官在适用刑罚时应当同时考虑到两种一般预防的效果,在非刑罚处理方法和刑罚之间、在限制自由刑和剥夺自由刑之间、在短期剥夺自由刑和长期剥夺自由刑之间、在生刑和死刑之间、在暂缓执行刑罚和立即执行刑罚之间作出适当的选择。另一方面,一般预防的必要性和特别预防的必要性经常不一致。对此,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一直强调,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两种预防的对立性是由对象的差异性决定的,两种预防的统一性是由目的共同性、功能互补性决定的。在刑事法律活动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对预防犯罪的两个方面有所侧重。所以,量刑时应结合具体案情来决定是以一般预防为主,还是以特别预防为主。详言之,对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人、常见多发性犯罪、社会治安形势恶化期间实施的罪行科处刑罚时,就表现为侧重一般预防的双面预防论,此时,一般预防为主,特别预防为辅。反之,对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犯罪人、罕见偶发性犯罪、社会治安形势稳定期间实施的罪行科处刑罚时,就表现为侧重特别预防的双面预防论。此时,特别预防为主,一般预防为辅。
第五,量刑规范化改革以明确量刑步骤为中心,但需要完善目前的量刑步骤。《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了量刑步骤,将其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量刑起点;第二步,确定基准刑;第三步,确定宣告刑。可是,目前的量刑步骤具有以下缺点:首先,仍以价值判断为主,不利于实现量刑均衡;其次,在确定量刑起点之前缺少前置程序,不利于有效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最后,在确定基准刑之后欠缺过渡阶段,不利于合理引导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此,在肯定以上四点结论的同时,可以适当借鉴德、日的量刑基准理论予以完善。若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有关量刑构造见解的最大共性定型化,那就是“以责任为基础,用预防对其进行修正”。量刑的基本构造可概括为“责任大范围的决定与预防的修正”。〔33 〕例如,德国学者齐普夫就将量刑分为法定刑探知阶段、责任刑认定阶段和预防刑判断阶段。这一观点得到部分日本学者的支持。〔34 〕笔者认为,由于《意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引入量刑的各个阶段,仅凭选取法定刑幅度和决定责任刑,并不足以从前后两个方向限制量刑起点的范围。所以,法官应该在参考类似判例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拟制出一个具体的刑量。另外,在量刑实务中,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并不一定就是宣告刑,有时需要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再次进行调节。所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事实上形成的是一个拟宣告刑,这很可能是达到最终宣告刑的必经阶段。综上所述,《意见》规定的量刑步骤应当调整为:(1)根据犯罪构成事实确定法定刑幅度;(2)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并在参考同类案件生效判决的基础上,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3)根据其他犯罪构成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4)根据犯罪构成事实以外的事实调节基准刑,确定拟宣告刑;(5)综合考虑全案情况,确定宣告刑。其中,第一至三步基本实现了罪刑均衡和一般预防,第四步大致实现了特别预防和部分实现了一般预防,第五步则全面实现了报应正义和功利主义的统一。
第六,量刑规范化改革以明确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案件的量刑规范为重心,但在现行规范下更需关注死刑裁量基准的适用。尽管《意见》在“附则”中明示“适用于有期徒刑以下的案件”,但也在“确定宣告刑的方法”的项下规定,综合全案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依法使用。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否适用于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而在于如何适用于这类案件。换言之,由于《刑法》没有明确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死刑的转换机制,《意见》通过确定量刑步骤,可以考虑用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结果作为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死刑之间的临界点。当然,对某一行为是否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不能只看调节结果的数字大小,根本上取决于对违法有责事实的评价好坏。所以,在现行规范下,量刑基准的定性分析依然居于主导地位,死刑裁量基准的适用尤为值得关注:(1)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是适用死刑的主要标准,同时重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对宣告刑的调整作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为主要的量刑基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是否适用死刑。无论哪种报应刑论,都会对此予以赞同。但是,之所以对某一行为人判处死刑,并不是因为不存在体现其人身危险性小的情节,而是因为其罪行极其严重,导致特别预防必要性小的情节不足以减轻刑罚。即使是“预防的并合说”,对此也不会拒绝。(2)准确区分体现社会危害性的情节和体现人身危险性的情节,禁止重复评价和结果责任。在适用死刑的裁量基准时,既不能把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结果再次评价为体现社会危害性的情节,也不能把作为行凶对象的老人再次评价为影响一般预防必要性的情节,从而导致法定刑升格或从重处罚,以致直接被宣告死刑立即执行。同样,既不能将重伤者由于自身特异体质而死亡的结果归于行为人,也不能将被强奸妇女因不堪受辱而自杀身亡的结果归于行为人,〔35 〕从而导致其遭受更严厉的谴责,以致被判处死刑。(3)慎重对待民意对死刑适用的影响,死刑裁量的根本基准是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极大的人身危险性而非民意。有学者认为,死刑案件中除了考虑量刑情节外,还要适当参酌舆情民意。这并非就是对法律尊严的亵渎和对司法独立的弃守,而是在考虑到现实国情民意与法治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适当之举,也符合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的要求。〔36 〕例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王志才故意杀人案”的被害方反应给予了适当考虑,依法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37 〕这就在实务中为如何评价死刑案件中的民意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第二篇:刑法学年、毕业论文题目
刑法学年、毕业论文题目
总论
1.论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
2.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 3.论犯罪成立要件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异同 4.犯罪本质特征新说
5.“犯罪客体不要说”之检讨——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 6.关于犯罪客体的若干问题思考 7.论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争
8.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的新解读 9.论刑法中的人身危险性 10.试论不法侵害的认定
11.现代刑法中报复主义残迹的清算 12.我国法治视野下刑罚目的的理性选择 13.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之对峙及调和 14.论刑法中危害结果的概念
15.论刑法中的行为对象
16.试析刑法中行为对象与犯罪对象 17.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 18.论犯罪构成的情节要求
19.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 20.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21.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研究 22.论定罪情节与情节犯
23.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情节犯研究 24.量刑情节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25.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案为视角的考察 26.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司法
27.罪行法定原则下的刑法解释及其发展趋势 28.罪刑法定原则在实践中的得与失 29.罪刑法定原则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 30.善待罪刑法定原则 31.罪刑法定与自由裁量权 32.犯罪“故意”的学理分析
33.从主观要件中对“明知”的认定问题的探讨 34.明知必然发生能否放任? 35.违法性认识在我国犯罪成立中的地位 36.违法性认识在故意犯罪中的地位 37.复合罪过形式理论之合理性质疑
38.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 39.论刑法适用解释
40.司法解释之刑法谦抑性的背离 41.狭义刑法解释若干问题探析
42.刑事政策在刑法有权解释中的功能
43.中国刑法司法解释体制演进过程之检视与反思 44.论司法解释的法律监督
45.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性质问题初探 46.刑法有权解释主体辨析 47.间接故意犯罪的中止 48.犯罪中止若干问题思考
49.论犯罪预备行为的处罚范围
50.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立法的缺失、成因及其完善 51.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
52.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根据及其合理性问题探讨 53.论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分类的完善 54.共犯的停止形态研究 55.共同正犯的若干问题研究 56.实行过限问题研究 57.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 58.片面共犯若干问题思考 59.过失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思考 60.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
61.过失犯的构成要件构造及其适用 62.激情犯基本理论研究 63.过失危险犯基本问题研究 64.中国刑法上的新类型危险犯 65.论危险犯的危险状态 66.危险犯犯罪形态研究
67.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 68.数额犯中“数额”概念的展开 69.犯罪数额研究 70.不纯正数额犯略论 71.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72.关于“单位累犯”问题的思考 73.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 74.论单位犯罪停止形态
75.论单位犯罪主体消亡后刑事责任之承担
76.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新复合主体论”之提倡 77.论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78.单位共同犯罪的几个疑难问题探究 79.关于被害人承诺的若干问题思考 80.事后承诺与阻却犯罪成立 81.被害人的宽恕与死刑适用 82.被害人承诺成立要件比较研究 83.建立“受害人谅解”相关制度的设想
84.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 85.试论刑法中的被害者过错制度
86.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 87.试析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立法之不足 88.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89.“亲亲相隐”刑事立法化之提倡
90.“不认为是犯罪”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91.对不能犯处罚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92.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
93.《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干问题思考 94.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规定 95.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及其制裁的新理念 96.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浅析
97.完善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刑事司法制度 98.将未成年人责任规则扩大适用于青年人 99.身份犯研究
100.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
101.论胁从犯不是法定的独立共犯人 102.吸收犯之生存空间论
103.论想象竟合犯——兼与法条竟合犯相区别
104.再论牵连犯
105.我国刑法溯及力若干问题研究 106.完善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立法的思考
107.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存在的缺陷和立法完善:兼论海外华侨的刑法保护 108.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 109.刑法上的不作为研究 110.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
111.“重大”道德义务应当成为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来源 112.“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113.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兼评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 114.论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 115.先行行为可以为犯罪行为
116.法益状态说——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别标准新探 117.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
118.针对网络犯罪之认定探讨——兼评刑罚相应立法的完善 119.网络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 120.计算机犯罪之犯罪客体再研讨
121.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122.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123.试论网络共同犯罪
124.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125.论“黑哨”的立法定性
126.我国刑法中无限防卫权的再思考
127.我国刑法未设立无限防卫:对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定性 128.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129.论“假想防卫” 130.业务过失犯罪研究
131.依命令之职务行为正当化研究 132.论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
133.刑法竞合论 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
134.论死刑的具体适用——兼对新旧刑法中的死刑适用作一比较 135.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
136.试论死刑适用应设年龄上限的合理性
137.死刑不引渡原则探讨——以中国的有关立法与实务为主要视角 138.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的思考
139.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 140.试论非监禁刑及其执行体制的改革 141.保安处分的理论与实践
142.保安处分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运用 143.大陆、台湾刑法中保安处分制度比较 144.大陆与台湾刑事责任年龄之比较 145.教唆犯罪的理论与实践 146.论未遂的教唆的可罚性 147.陷害教唆若干问题研究 148.间接正犯研究 149.论转化犯
150.我国刑法中的转化犯及其价值趋向
151.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兼论刑讯逼供的立法完善 152.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 153.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困境与诠释
154.期待可能性事由在刑法规范中的具体适用 155.认识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 156.特别自首若干问题思考
157.对“以自首论”的理解和适用 158.余罪自首成立要件解析
159.单位累犯、数罪累犯及未成年人累犯问题 160.论量刑中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的适用 161.论剥夺政治权利刑内容的改革
162.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重新犯罪如何处罚 163.减刑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164.我国假释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165.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166.论累犯制度的立法完善 167.论我国短期自由刑的改进 168.浅议我国刑法中的财产刑 169.刑法中没收财物之分类研究 170.论赦免的刑事政策意义
171.论死刑缓期执行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若干问题探讨
172.论数罪并罚的根据:兼论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173.论酌定从轻情节
174.刑法中关于保护国有资产的立法不足与完善 175.惯犯问题研究
176.初犯的刑法学界定 177.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178.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保全自己生命而牺牲他人生命的行为 179.浅析避险过当中的几个问题 180.论对向犯
181.《刑法修正案(五)》的立法缺陷及理解 182.《刑法修正案
(六)草案》评析 183.刑罚与损害赔偿之关系新探 184.论事实错误案件的归责原则 185.重复评价禁止与想象竞合犯 186.论未遂犯与不能犯之区别 187.自救行为论
188.过失实行行为研究
189.试论诱惑侦查在我国的法律规制 190.论刑法中的被胁迫行为 191.论刑法中的威胁行为 192.沉默权的立法思考 193.醉酒人的刑事责任
194.关于刑法第17条第2款的思考
195.以“严打”为视角审视刑事政策的趋势 196.有关安乐死的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
197.事实上的非犯罪化与期待可能性——对安乐死出罪处理的路径及其法理解读
198.浅谈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及现实对策 199.“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 200.女性犯罪原因及预防
分论
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职务犯罪量刑因素考量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认定 危害公共安全中的结果犯与行为犯 绑架罪中的共犯研究 绑架罪罪数的认定
绑架过程中夺取被害人财物行为的定罪
犯罪预备可罚性的本质探究——兼论抢劫罪犯罪预备的认定 抢劫罪的手段行为
抢劫罪行为对象若干问题研究 论抢劫罪中劫取财物的“当场性” 关于抢劫罪中部分情节加重犯的认定 抢劫罪的加重构成是否存在未遂
预谋型与转化型“入户抢劫”的司法认定 214.“入户抢劫”与“在户内抢劫”区别何在 215.关于抢劫罪中八种情形的既遂与未遂 216.论抢劫罪中的“持枪抢劫”
217.真正的军警抢劫是否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218.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认定 219.“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性分析 220.浅析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221.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辨析 222.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限
223.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224.偷盗婴儿行为之定性研究 225.浅论抢夺罪存在之必要性 226.论抢夺罪中的暴力 227.论盗窃故意的认识内容
228.析传统盗窃罪的价值认识错误 229.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230.盗窃罪适用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231.论“使用盗窃”犯罪的立法设置方案 232.盗窃网络中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
233.数字化时代盗窃犯罪对象的演变及对策 234.“多次盗窃”若干问题研究 235.论盗窃罪中的“秘密性” 236.论盗窃罪中的窃取行为 237.盗窃罪中的数额研究
238.盗窃科研葡萄、豆角案定性探究
239.盗窃亲属财物问题初探——兼论刑法的伦理性 240.盗窃骨灰能够以盗窃尸体罪追究刑事责任 241.论盗窃、侮辱尸体罪的行为对象 242.盗窃罪基本犯未遂的定罪研究 243.盗窃罪既遂与未遂
244.盗窃罪连续犯与多次犯的数额计算 245.盗窃罪司法解释与刑法规定之冲突 246.对盗窃注重数额认定的质疑
247.对贪污罪与盗窃罪中立案量刑差异性思考 248.网络游戏财产盗窃之法律分析
249.侵犯商业秘密罪若干问题若干思考 250.侵犯商业秘密罪未遂形态辨析
251.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条竟合问题探讨 252.侵占遗忘物和盗窃遗忘物的区别新议 253.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 254.侵占罪犯罪对象要素之解析 255.论强奸罪的犯罪主体
256.强奸罪中共同犯罪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257.论轮奸犯罪中的停止形态 258.婚内强奸是否应犯罪化
259.婚内强奸的变异形态及其刑法评价
260.试论奸淫幼女型强奸罪中的“明知” 261.论强制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之区别 262.论男性贞操权的刑法保护 263.器官移植涉及的刑法问题 264.医疗责任事故罪的量刑研究 265.试论非法行医罪的立法完善 266.非法行医罪疑难问题探析
267.生与死之间高悬的刑法之剑——浅析医院遗弃病患与医生帮助安乐死 268.论传染病防治犯罪的立法完善 269.传播性病罪疑难问题研究
270.试论寻畔滋事罪的主观要件 271.寻衅滋事罪废止论
27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 273.贩卖、运输毒品罪的罪名、罪数及犯罪形态研究 274.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 275.单位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276.论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277.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 278.浅析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279.论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280.诈骗罪与招摇诈骗罪的界限 281.三角诈骗若干问题研究 282.诉讼诈骗若干问题思考
283.合同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284.信用证诈骗罪的构成特征研究 285.论网络信用卡诈骗罪及其刑事责任 286.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研究 287.贷款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
288.论邪教犯罪对刑法法益的侵害及其认定 289.论窝藏、包庇犯罪的行为对象 290.窝藏、包庇犯罪若干问题思考 291.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新解 292.税收犯罪数额问题研讨
293.试对贪污罪犯罪主体的探讨 294.商业贿赂的本质及其防治
295.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探析 296.“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类型化研究 297.受贿罪的共犯
298.利用职务便利实施共同犯罪的定性 299.经济受贿罪客观方面若干问题研究
300.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 301.斡旋受贿的几个问题 302.行贿罪若干问题思考
303.针对性贿赂犯罪的立法设想 304.事后受贿行为的认定
305.关于“廉政账户”制度的刑法分析 306.贪污受贿“利用职务便利”有何不同
30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思考 308.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及制度的完善 309.挪用公款罪有关实务问题之我见
310.论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刑事政策 311.渎职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312.渎职罪中“徇私”、“舞弊”的性质与认定 313.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几个问题 314.伪证罪主体问题探讨
315.增设拒绝作证罪的立法思考 316.水路交通肇事犯罪初探
317.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法律探析 318.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与“死亡” 319.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罪名化 320.交通肇事罪中四种“逃逸”行为之认定
321.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思考——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为中心 322.交通肇事能否引起救助义务辨析 323.信赖原则及其在交通肇事罪中的应用
324.指使、强令他人违背驾驶的刑事责任问题: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重新理解
325.财产损失数额对道路交通肇事行为人定罪量刑之影响 326.洗钱罪若干法律问题浅论
327.我国反洗钱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328.论我国的反洗钱法立法若干问题 329.洗钱罪上游犯罪的相关问题研究 330.论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331.反洗钱的国际合作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332.虚报注册资本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333.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疑难问题研究 334.金融犯罪主观特征解析
335.反偷渡活动的防治对策研究
336.《刑法》第397条中的“重大损失”在滥用职权罪中的意义 337.论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犯罪预防 338.过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之比较研究 339.累犯司法实务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340.伪劣商品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341.虚假广告罪若干问题探究
342.我国刑法中的罪过形式理论再分析: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为视角
343.非法出版犯罪若干问题探讨 344.侵犯商标权犯罪若干问题探讨
345.对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理性检讨 346.妨害公务罪的历史比较研究
347.关于我国反恐怖立法问题的初步思考 348.恐怖主义相关行为要素研究
349.恐怖主义活动的手段及其诱因分析
350.新安全观视角下新疆地区恐怖主义活动及对策 351.试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控制 352.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分析
353.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问题研究 354.非法拘禁罪行为构造研析 355.淫秽物品犯罪研究
356.传播网络淫秽物品罪浅析 357.赌博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358.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的刑法评价
359.关于丢失枪支不报罪主观罪过形式的探讨 360.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361.诈骗罪若干实务问题研究
362.亲告犯的谦抑价值之解读--兼论“亲告罪”范围的扩大 363.“亲告罪”的范围界定
364.刑法第403条第2款规定争议问题研究 365.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法完善 366.责任事故犯罪空白罪状面临的困惑与选择 367.通过矿难看我国的重大责任事故罪
368.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特征的理解及其司法认定 369.版权犯罪若干问题探讨 370.暴力犯罪的类型探析 371.对遗弃罪法益的探析
372.论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
373.著作权犯罪刑罚研究——试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刑罚处罚
第三篇:刑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中所剩的可以支持双方论点的范畴已经寥寥无几了,我们的研究已经“走火入魔”了。这里我并不否定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而是强调刑法研究中,在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首先需要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那么,为什么必然说和必然偶然说都能从马克思哲学中找到所谓的根据而争论不已呢?这主要是对其中的必然、偶然、原因、结果诸范畴的不同理解,结果是双方各执一端。拿哲学上的论据来支持其观点,实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可双方为什么又能自圆其说呢?偷换概念是双方共同的弊端。故在用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时,前苏联已有学者指出:“人的活动和它造成的结果,彼此间是处于必然联系还是偶然联系,对于刑法毫无意义。”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以上分析仅是涉及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必然说和必然偶然说的内部之争,那么,因果关系是否仅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客观方面的一个要素?实际上,必然说还是必然偶然说法是建立在其为客观方面上的一个要素展开讨论的,即我国学者提出的刑法因果关系客观性问题。我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无非是指,刑事案件发生了,犯罪行为与结果以及行为人对行为与结果的认识这些客观事实,不以我们的主观认识存在与否,都实际存在着。而这些参在的客观事实,包括行为人行为时的行为状态事实,与由这种心里状态支配的行为与结果的关系的事实。这样因果关系既是客观方面的一个要素,又是行为人主观方面所具有的认识因素。而必然说、必然偶然说之争从这个角度看仅是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理论的客观方面的争论,把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方面的片面认识。而我们在研究因果关系时,应同时注意主观方面的因素,即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以往我们的研究,忽视了对行为人主观方面因果关系认识的研究,按照以往研究的逻辑,客观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确定之后,进一步查清主观方面行为人的认识则是很容易的事,殊不知,某些案件在客观方面的条件关系查清后,其主观认识也具有重大意义。而我们的必然说、必然偶然说之争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由因推果的思维倾向,最后导致因果关系判断的“毕其功于一役”。
二、英美法系的双层次原因学说
在英美国家中,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同作为民事侵权行为责任条件之一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即把原因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事实原因”,第二层次是“法律原因”。“事实原因”类似于大陆法系条件说圈定的原因,由“But for”公式判断,意指如果没有被告的行为,就不会发生这一危害结果,则行为是结果发生的原因。但事实原因并非最终都能被认定为刑法原因,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标准进行限制筛选,找出其中应当让行为人对结果负责的行为,这就是所谓“法律原因”。不难发现,“法律原因”理论同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宗旨想同,都是为了限定刑法上因果关系范围。然而对于如何选择法律原因,“近因说、“普通观念说”、“政策说”、“预见说”等各执己见,表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认为,“近因”所谓的最近,不必是时间或空间上的最近,而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最近,其实质要求也就在于危害行为对于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不能过分微弱,应当是足以令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本来因果关系问题应当是在责任之前考虑的问题,近因说却把确定因果关系等同于追究刑事责任,而要回答为什么可以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时,又必然以因果关系的参在为前提,完全倒果为因。预见说的缺陷是考察因果关系以行为人主观上对所发生的结果是否有认识或能认识来决定,正如有人批评《模范刑法典》因果关系条款是“因果关系和主观责任循环论证”。而在判案实践中,由于实用主义的影响,其具体判断标准极富灵活性,随着案情涉及的环境、当事人的特定状况、时代背景不同和伦理价值观念的变异,法官可能会对相同的事实得出不同的结论。以致有的人对于刑法中是否存在一个能够用来解决所有因果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都产生了怀疑。
刑法因果关系历来是刑法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新论迭出的问题,在我国刑法学的研究当中,历史上就有偶然因果关系说与必然因果关系说之争,现在又有高概率之说、条件说、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区分说之论,这些观点的出现,表明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正在深化,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开阔了视野,但同时又给了我们一种不是隔靴搔痒——抓不到实处,就是只提出问题却没有说明如何解决问题的浅尝辙止的感觉,刑法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和解释学,其立论的出发点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刑法学的重要课题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当然也不能例外,但是,从我国目前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来看,情况似乎并不如此。
第四篇:2015年刑法法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15年刑法法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备选题目多为方向性提示,论文题目并不限于原题)1.客观归责原则研讨 2.自我答责初探
3.违法一元性理论的现实关照 4.刑法谦抑原则研究 5.刑法修改中的人文精神
6.刑法的人权保障与我国刑法的完善 7.刑法的社会秩序维护机能 8.道德原则对刑事立法的制约
9.道德原则在刑事司法过程中的作用
10.论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1.论共犯与身份 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12.片面共犯研究 13.单位犯罪研究
14.累犯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5.如何完善我国的立功(自首)制度
16.减刑制度研究 论文代写辅导加417472079 17.缓刑适用问题研究 18.刑罚本质研究 19.刑罚目的研究 20.论刑罚权的根据 21.量刑原则研究
22.死刑的司法适用标准及控制研究 23.自由刑刑期比较研究 24.短期自由刑研究 25.罚金刑适用问题研究
26.资格刑研究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27.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刑法规制 28.渎职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研究
29.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立法及其完善研究 30.惩治与防范权钱交易犯罪法律制度研究 31.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32.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33.论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限制 34.论暴力犯罪的死刑限制 35.危险驾驶罪研究
36.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37.洗钱罪研究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38.网络犯罪研究
39.毒品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40.生态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41量刑基准问题研究 42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研究 43死刑的立法控制研究
44死缓罪犯限制减刑问题研究 45共同犯罪中止形态问题研究 46完善我国刑法时效制度问题研究 47融诈骗罪的主观构成研究
48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关系研究 49非法经营罪的构成与完善问题研究 50毒品再犯与累犯关系研究
第五篇:2017年刑法法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17年刑法法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篇一:2015年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15年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建议(大全)
法史
1.论西周婚姻制度对中国人婚姻观念的影响
2.“独尊儒术”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3.论“亲属相容隐”制度的现代意义
4.论“律学”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影响
5.“八议”制度源流及影响论析
6.“刑不上大夫” 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论“同罪异罚”等级特权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7.宋代刑罚制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8.试论宋代民事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9.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演变
10.中国古代肉刑存废之争评析
11.论朱元璋的“重典治国”及其现代启示
12.皇权对司法的干涉——明代特务统治论析
13.皇权与民权之争——清末立宪活动评议
14.论清末“礼法之争”对当代学习西方法律制度的启示
15.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
宪政学论文题目
1.论宪法惯例
2.宪法人权原则之当代演进
3宪法解释基本问题研究
4.宪法修改与宪法稳定性的辩证分析
5.宪法诉讼制度初探
6.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7.论危险审查制度 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8.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
9.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加强和完善
10.论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
11.我国选举制度改革研究
12.论我国基本权利限制的正当性与限制原则
13.论基本权利的冲突与平衡
14.论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保障
15.论宪法基本权利的救济
16.论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
17.宪法基本权利效力研究
18.生命权研究 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19.环境权入宪的理论探讨
20.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21.论表达自由
法理学论文题目
1.法治中国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法治中国建设与依法终结涉法涉诉信访
3.法治中国建设与司法公信力建设
4.法治中国建设与人权保障
5.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精神坚守
6.法治中国建设与司法职业化队伍建设
7.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关系
8.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9.司法审判中的舆论应对问题研究
10.我国社区矫正立法研究
11.我国女性权利保护相关问题研究
12.城镇化进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3.论司法公正的社会价值
14.论法官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
15.论法律至上 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八、其它题目
1.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保障制度构建
2.论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3.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4.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以秦火火案件为中心探讨
5.“21世纪网新闻欺诈”谈媒体公信力法律构建
6.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7.民间借贷法律风险的规范
8.保外就医司法监督制度完善
9.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探究
10.消费者集体诉讼权探究
1.依法治国的法理思考
2.论死刑的存废
3.权利与义务的法理思考
4.417472079论文辅导严老师 论正当防卫
5.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思考
6.第四权力--新闻媒体的权力行使思考
7.道路交通事故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8.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及其保障问题
9.沉默权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10.关于刑讯逼供防范的制度完善探析
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研究
2、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3、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补偿机制研究
5、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6、农村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7、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问题研究 篇二:刑法学年、毕业论文题目
刑法学年、毕业论文题目
总论
1.论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
2.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
3.论犯罪成立要件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异同
4.犯罪本质特征新说
5.“犯罪客体不要说”之检讨——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
6.关于犯罪客体的若干问题思考
7.论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争
8.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的新解读
9.论刑法中的人身危险性
10.试论不法侵害的认定
11.现代刑法中报复主义残迹的清算
12.我国法治视野下刑罚目的的理性选择
13.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之对峙及调和
14.论刑法中危害结果的概念
15.论刑法中的行为对象
16.试析刑法中行为对象与犯罪对象
17.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
18.论犯罪构成的情节要求
19.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
20.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21.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研究
22.论定罪情节与情节犯
23.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情节犯研究
24.量刑情节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25.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案为视角的考察
26.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司法
27.罪行法定原则下的刑法解释及其发展趋势
28.罪刑法定原则在实践中的得与失
29.罪刑法定原则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
30.善待罪刑法定原则
31.罪刑法定与自由裁量权
32.犯罪“故意”的学理分析
33.从主观要件中对“明知”的认定问题的探讨
34.明知必然发生能否放任? 35.违法性认识在我国犯罪成立中的地位
36.违法性认识在故意犯罪中的地位
37.复合罪过形式理论之合理性质疑
38.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
39.论刑法适用解释
40.司法解释之刑法谦抑性的背离 41.狭义刑法解释若干问题探析
42.刑事政策在刑法有权解释中的功能
43.中国刑法司法解释体制演进过程之检视与反思
44.论司法解释的法律监督
45.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性质问题初探
46.刑法有权解释主体辨析
47.间接故意犯罪的中止
48.犯罪中止若干问题思考
49.论犯罪预备行为的处罚范围
50.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立法的缺失、成因及其完善
51.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
52.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根据及其合理性问题探讨
53.论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分类的完善
54.共犯的停止形态研究
55.共同正犯的若干问题研究
56.实行过限问题研究
57.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
58.片面共犯若干问题思考
59.过失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思考
60.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
61.过失犯的构成要件构造及其适用
62.激情犯基本理论研究
63.过失危险犯基本问题研究
64.中国刑法上的新类型危险犯
65.论危险犯的危险状态
66.危险犯犯罪形态研究
67.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
68.数额犯中“数额”概念的展开
69.犯罪数额研究
70.不纯正数额犯略论
71.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72.关于“单位累犯”问题的思考
73.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
74.论单位犯罪停止形态
75.论单位犯罪主体消亡后刑事责任之承担
76.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新复合主体论”之提倡
77.论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78.单位共同犯罪的几个疑难问题探究
79.关于被害人承诺的若干问题思考
80.事后承诺与阻却犯罪成立
81.被害人的宽恕与死刑适用
82.被害人承诺成立要件比较研究
83.建立“受害人谅解”相关制度的设想
84.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 85.试论刑法中的被害者过错制度
86.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
87.试析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立法之不足
88.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89.“亲亲相隐”刑事立法化之提倡
90.“不认为是犯罪”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91.对不能犯处罚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92.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
93.《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干问题思考
94.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规定
95.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及其制裁的新理念
96.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浅析
97.完善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刑事司法制度
98.将未成年人责任规则扩大适用于青年人
99.身份犯研究
100.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
101.论胁从犯不是法定的独立共犯人
102.吸收犯之生存空间论
103.论想象竟合犯——兼与法条竟合犯相区别
104.再论牵连犯
105.我国刑法溯及力若干问题研究
106.完善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立法的思考
107.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存在的缺陷和立法完善:兼论海外华侨的刑法保护 108.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
109.刑法上的不作为研究
110.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
111.“重大”道德义务应当成为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来源
112.“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113.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兼评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
114.论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
115.先行行为可以为犯罪行为
116.法益状态说——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别标准新探
117.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
118.针对网络犯罪之认定探讨——兼评刑罚相应立法的完善
119.网络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
120.计算机犯罪之犯罪客体再研讨
121.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122.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123.试论网络共同犯罪
124.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125.论“黑哨”的立法定性
126.我国刑法中无限防卫权的再思考
127.我国刑法未设立无限防卫:对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定性
128.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129.论“假想防卫”
130.业务过失犯罪研究
131.依命令之职务行为正当化研究
132.论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
133.刑法竞合论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
134.论死刑的具体适用——兼对新旧刑法中的死刑适用作一比较 135.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
136.试论死刑适用应设年龄上限的合理性
137.死刑不引渡原则探讨——以中国的有关立法与实务为主要视角 138.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的思考
139.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
140.试论非监禁刑及其执行体制的改革
141.保安处分的理论与实践
142.保安处分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运用
143.大陆、台湾刑法中保安处分制度比较
144.大陆与台湾刑事责任年龄之比较
145.教唆犯罪的理论与实践
146.论未遂的教唆的可罚性
147.陷害教唆若干问题研究
148.间接正犯研究
149.论转化犯
150.我国刑法中的转化犯及其价值趋向
151.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兼论刑讯逼供的立法完善
152.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
153.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困境与诠释
154.期待可能性事由在刑法规范中的具体适用
155.认识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
156.特别自首若干问题思考
157.对“以自首论”的理解和适用
158.余罪自首成立要件解析
159.单位累犯、数罪累犯及未成年人累犯问题
160.论量刑中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的适用
161.论剥夺政治权利刑内容的改革
162.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重新犯罪如何处罚
163.减刑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164.我国假释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165.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166.论累犯制度的立法完善
167.论我国短期自由刑的改进
168.浅议我国刑法中的财产刑
169.刑法中没收财物之分类研究
170.论赦免的刑事政策意义
171.论死刑缓期执行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若干问题探讨
172.论数罪并罚的根据:兼论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173.论酌定从轻情节
174.刑法中关于保护国有资产的立法不足与完善
175.惯犯问题研究
176.初犯的刑法学界定
177.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178.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保全自己生命而牺牲他人生命的行为 179.浅析避险过当中的几个问题
180.论对向犯
181.《刑法修正案(五)》的立法缺陷及理解
182.《刑法修正案
(六)草案》评析
183.刑罚与损害赔偿之关系新探
184.论事实错误案件的归责原则
185.重复评价禁止与想象竞合犯
186.论未遂犯与不能犯之区别
187.自救行为论
188.过失实行行为研究
189.试论诱惑侦查在我国的法律规制
190.论刑法中的被胁迫行为
191.论刑法中的威胁行为
192.沉默权的立法思考
193.醉酒人的刑事责任
194.关于刑法第17条第2款的思考
195.以“严打”为视角审视刑事政策的趋势
196.有关安乐死的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
197.事实上的非犯罪化与期待可能性——对安乐死出罪处理的路径及其法理解
读
198.浅谈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及现实对策
199.“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
200.女性犯罪原因及预防
分论
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职务犯罪量刑因素考量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认定 危害公共安全中的结果犯与行为犯 绑架罪中的共犯研究 绑架罪罪数的认定 绑架过程中夺取被害人财物行为的定罪 犯罪预备可罚性的本质探究——兼论抢劫罪犯罪预备的认定 抢劫罪的手段行为 抢劫罪行为对象若干问题研究 论抢劫罪中劫取财物的“当场性” 关于抢劫罪中部分情节加重犯的认定 抢劫罪的加重构成是否存在未遂 预谋型与转化型“入户抢劫”的司法认定 篇三:2015届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