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听课笔记【1进阶(全面)2高阶(重点难点)3提问记忆】
概括栏
大标题和提问
方便查找
后期可以盖住右边,来看这里来回忆和记忆
详细记录区域
言简意赅,善用符号
体系清晰、不要太密
最重要的几个点,易错点总结,易混淆点总结,自己的思考
2+1笔记法:整理提炼书上的内容,黑笔:画出书上值得记录的,红笔:重点
。蓝笔:以之前的笔记为主体,结合课本,练习,写下思考和感悟(错因),思维导图
·抄概念,转述概念,听到逻辑转述
做出笔记+
第一讲
刑法论
刑法总论:
刑法论【解释、原则、效力】+
犯罪论【犯罪(构成)、成立发展(形态)、角色参与(共犯)、数量竞合(罪数)】+
刑罚论【体系、裁量、执行、消灭】
(一)刑法的概述
1.什么是刑法渊源?
2.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指哪些?
3.刑法的性质
4.*刑法的机能
1.表现形式
2.刑法典、单行刑法1、附属刑法0、变通规定(港澳台)。
3.特定性-犯罪、刑罚、犯罪行为;广泛性-范围、法益;严厉性-刑罚剥夺人身自由、生命;补充性-最后保障。
4.行为规制:规范一般人+法官裁判行为;
保护法益:被告人人权;限制公权力;
自由保障、人权保障机能:行为预测可能性。明确行为+对应的刑罚限度
【保护法益&保障人权的平衡(无法查明)】
现代刑法最重要的机能是限制国家权力(刑法发展历史)
(二)刑法的解释
1.解释技巧
2.解释理由
解释方法=1+2
1.技巧:生产结论,只能有一个【义大小,对正类推】
平义、扩大、缩小、反对(A→-A)、补正、类推(国民预测可能性;禁止+不禁止有利于被告)
2.理由:论证结论
文理解释、(文法、语法等来解释)、体系解释(体系逻辑,一词多义、多词一义)、当然解释(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目的解释(刑法保护的目的→解释该罪的构成要件)
3.解释技巧&理由是相辅相成关系,结论的可采纳性=据解释技巧生产+符罪刑法定原则
(三)听课重点
1.保护法益
2.保障人权
平衡
狗剩是否构成窝藏罪?
【平衡】
案例1:狗蛋发现老婆被人杀死,狗剩阻止报案,“窝藏”狗蛋。查明狗蛋无罪。
案例2:狗蛋正当防卫杀了老婆,正当防卫无罪,狗剩窝藏。
窝藏罪——是否妨碍了司法机关的侦查活动?保障狗剩的人权?
正当防卫是犯罪内部的事由,司法机关审判活动-法益应当保护,案件2狗剩定窝藏罪
考试:1.甲乙共同开枪杀丙,无法查明是谁打中了,甲乙都要故意杀人既遂;2.甲乙互不知情杀丙,无法查明谁打中了。【保障人权,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平衡】甲乙都成立故意杀人未遂。
刑法研究
1.立法论:批判法律、服从立法者
2.解释论:解释法律,服务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是好的,解释好用法律处理案件】
1.刑法的解释(6)
2.类推解释&扩大解释
3.解释技巧&解释理由
1.一般人难以接受:类推解释;能接受:扩大解释
——拖拉机(运粮食)=大型交通工具?==看用途
3.网上裸聊是不是淫秽物品?类推&扩大?
是,扩大解释
4.网络直播(录播)淫乱,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淫秽物品:载体(U盘等)+内容(淫秽)
组织淫秽表演罪,聚众淫乱罪。线下无载体所以不是传播淫秽物品罪
解释理由是论证结论的合理性
【婚内强奸(证据问题)】【性羞耻心】
一次多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性病】
(四)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形式要求
?思想基础
?约束对象
?基本内容
##民法与刑法的关系
1.刑法——行为+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保障人权】
2.形式要求:限制司法人员,定罪量刑以刑法明文规定为准;实质要求:刑法规定——合理,限制立法权
3.思想基础:民主主义(民主产生的立法机关。人大代表投票入刑);自由主义(尊重人权,预测行为);三权分立(立法权制约司法权);心理强制(入刑就不做,害怕)
4.约束对象:司法、侦查、检察等人员+立法者
5.*罪刑法定基本内容:①成文-禁止习惯法(法律主义);②严格-禁止类推;③确定-刑罚明确(禁止绝对不定刑、绝对不定期刑、禁止处罚
不当罚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空白罪状、简单罪状、不成文的构成因素、规范的构成要素没有违反明确性的要求、没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④事前-禁止溯及既往,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
#低位阶与高位阶,非排斥,=A
&
A+
B
2.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均衡原则)
1.刑罚=罪行+刑事责任
2.体现:立法上=合理刑罚体系;量刑上=犯罪情节;行刑=人身危险性,减刑、假释
3.内容:刑罚尺度=客观危害性+主观罪过性+人身危险性
=法益侵害性+可谴责性+人身危险性(再犯)
=已然+未然
4.法定(中止、未遂、预备、自首、立功、坦白)+酌定(犯罪动机、手段、时间地点、侵害结果、态度)
3.平等使用刑法原则
一律平等=无特权≠平均
(五)刑法的效力
1.空间效力
·在中国境内犯罪:属地管辖原则
1.我国领域:旗国主义【有国旗的航空器&船舶】;犯罪全过程
2.“地”:犯罪行为地(教唆,帮助行为;预备、实行)+犯罪结果地(实害结果+危害结果-现实具体的危险)
·在中国境外犯罪:属人(中国刑法要认为是犯罪)
中国刑法认为是犯罪,当地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该怎么处理?【双重犯罪原则】
【看是否侵犯中国国家利益+公民利益?】
·保护管辖(外国人对中国人犯罪)
【对我国国家、公民;重罪;双重犯罪】
·普遍管辖(国际犯罪)【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公约+刑法规定为犯罪+犯罪人在我国领域】
消极承认: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则免除或减轻处罚
2.时间效力
时间跨度:案件发生时-案件审判时
【旧法新法、刑法修正案、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未决犯
*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行为时无司法解释,审判时有,按司法解释处理;行为时有,审判时更新,则从旧兼从轻】
第二讲
犯罪构成(一)
定罪体系
(二)定罪方法
1.定罪体系
——两阶层体系的原则
客观
违法阶层——违法阻却事由
主观
责任阶层——责任阻却事由
定罪原理:
1.事实判断=法益侵害事实
2.价值评价=可谴责性
*定罪判断顺序
①违法
②责任【用两阶层体系一个一个要件审查、分析案件就是拆解案件】
1.违法阶层
行为主体-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
2.责任阶层
故意、过失→阻却(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性
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2.定罪方法
三段论推理
1.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小前提是否符合大前提)
2.大前提的种类【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来判断有罪、无罪,但书中情节显著轻微只能作为量刑的依据】
记述、规范;成文、不成文;积极、消极;客观、主观;真正的、表面的【描述、价值评价;明文规定、表面没有规定;只有才构成犯罪、否定犯罪成立的规定;外在的、内心的;为行为的法益侵害性提供依据、没有为...】
3.小前提: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无法查明】
(事实有疑问时,根据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来认定事实)
【有无-无;重轻-轻;重轻无-无】
*存疑:存的事实之疑
3.正确推导
1.先找大前提,小前提(案件事实)可以多角度看。
Eg:法律规定(拐卖儿童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案件事实(孤儿院拐卖儿童,必有自然人实施)-结论(自然人构成拐卖儿童罪)
2.符合性判断:小前提符合大前提,并不要求完全一致
大前提【
A+B
】
小前提【A】×
小前提【A+B+C】√
如:侮辱活体
构成侮辱尸体罪
3.循环往复推导→想象竞合(1行为,2罪名,择重)
甲欲打死乙的狗,朝狗开枪,打死了乙
→故意毁坏财物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三讲
客观要件一:行为主体
(一)自然人
(二)单位犯罪
1.自然人
身份:犯罪过程中就具备的,犯罪过程中形成的不是(组织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组织者)【实行犯】
不真正身份犯:行为人具有某种特殊身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国家工作人员加重)
....罪中体现量刑身份还是定罪身份来确定是真正的身份犯还是不真正
国家工作人员=看是否从事公务
2.单位
1分类
2同等对待
3成立条件
4单位犯罪&个人区别
5单位实施纯正的自然人犯罪
6处罚
1.分类:纯正的单位犯罪、不纯正(单位&个人)
2.同等=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在成立标准、既遂标准上,保持一致
3.主体条件:以自己名义犯罪+违法所得归该单位所有【私营公司要求有法人资格】
主观条件:单位意志=单位决策机构形成&单位领导、职员依职权作出决策(过失+故意)
【成立单位是为了犯罪,主要活动是犯罪——自然人犯罪论处】
4.单位犯罪
单位内部成员的个人犯罪
单位与个人【共同犯罪】
主观条件
体现单位意志
单位内部成员个人犯罪,未经单位授权、未依职权作的决策
·单位犯罪双罚:处罚直接责任人时,数个直接责任人之间可以构成共同犯罪。为了明确责任大小,量刑轻重
·甲单位+乙单位=共同
·单位+单位外自然人=共同
客观条件
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全体成员)
为个人
模型
单位意志+本单位利益
单位意志+成员个人利益
成员个人意志+本单位利益
成员个人意志+个人利益
【单位意志+本/他单位/单位成员外个人利益】
【注意与“位之外的个人犯罪”不同】
5.虽是单位犯罪+为单位谋取利益,但刑法分则与其他法律未规定为单位犯罪,则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自然人犯罪
6.处罚:
单位——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规则:①双罚【单位+个人】
②单罚【只罚个人】
单位没了——追究直接负责人的刑事责任
单位变更——合并,仍追究原犯罪单位,罚金
第四讲
客观要件二:行为
(一)危害行为
(二)不作为犯
(三)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危害行为
一、特征
二、判断
1.危害行为与生活行为的区分
2.降低危险与替代危险
3.被害人自陷风险
1.有体性、有意性、有害性
2.危害行为:行为对法益制造了危险;生活行为:没有制造危险
·吃有毒的人生果噎死:故意杀人未遂
降低危险的行为不是危害行为,是降低原有危险的危害程度
替代危险:开创新的危险,新危险<原危险
·推开
危害行为×
【降低危险】
·扔在火灾中的小孩,开启了新的危险,但存在违法阻却事由,紧急避险,推定的被害人承诺
危害行为√
可谴责性×
【替代危险】
砍断有毒手
·【被害人自陷风险】有被害人自己的原因
·不作为犯
一、概念(行为、不作为犯)
二、真正不作为犯的判断&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判断
三、持有
四、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
一、行为=作为(违刑法禁止性规定)+不作为(违刑法义务性规定)
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不作为构成)+不真正不作为犯(作为&不作为)
二、判断:
①刑法有无规定一个义务
②找核心行为
#
1有无作为义务
2看是否构成作为。
构成作为犯,不构成不作为犯
Eg:有义务——不履行,不作为。遗弃罪,抚养义务,真正不作为犯
作为:制造危险
不作为:不消除危险
三、持有型犯罪=作为犯罪
①维持持有状态,积极举动
②行为本身是直接侵害法益
四、关系:
1竞合:先认为是作为。2结合。3作为&不作为与故意&过失的关系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1.应为
2.能为
3.不为
4.等价性
5.主观要件
·应为→能为→不为→等价性
1.负有作为义务(应为)
刑法上的作为义务:某个危险源对法益对象产生了危险流。
①对危险源的监管义务:危险物(动物、物品、设施)、对他人危险行为(他人&行为人具有监护、监管关系。)、自己先行行为(注意生活行为与先行行为)
1.行为降低危险,不产生作为义务【自愿接受行为,若被害人与行为人产生依赖关系——妨碍他人救助,则产生作为义务。】
2.被害人自陷风险,行为人无作为义务
3.客观排除犯罪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依法)】
4.犯罪行为【可成为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作为义务】(故意&过失)
前行为构成犯罪,后行为因前行为有作为的义务,但是没有作为,则吸收犯原则,定重罪。如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既遂
②对法益对象的保护义务
1.特定关系【法律规定(夫妻之间);职务业务、制度规定;合同契约;自愿接受行为(形成依赖关系,应继续保护)】
2.特定领域【管理者,特定领域内的危险具有排他性的支配作用】
2.具有作为的可能性(能为)
3.不为(结果避免可能性)
4.等价性(程度,作为=不作为)【客观危害程度,考察行为人对危险的支配程度】
5.主观(故意+过失)
故意:事实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
【故意的不作为犯也有既遂&未遂】
第五讲
客观要件三:结果
(一)时间、罪名、结果加重犯
·时间角度
·犯罪发展过程
行为制造危险→危险发生→现实
化为
实害结果
1.故意犯罪的发展过程【过程、抽象&具体危险】
2.过失犯罪【成立与否】【实害犯】
客观上:危害行为+实害结果+因果关系
主观上:过失心理
·罪名角度
1.危险犯&实害犯【什么是成立犯罪的条件】(实害犯=结果犯)
实害犯——实害结果
具体危险犯——具备具体危险
抽象危险犯——具备抽象危险(生产、销售假药罪)
2.行为犯&结果犯【将实害结果作为犯罪成立条件?】
结果犯【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犯罪既遂条件?】
·结果加重犯
*
容易考的结果加重犯
一个行为=基本犯(A罪)+加重结果(B罪),B罪为A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加重处罚。
故意伤害罪论处,过失致人死亡罪为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加重处罚
1.法定性【法律规定有结果加重罪则有,否则结果再严重也不是结果加重犯】
·与“想象竞合犯”区别:有无法律规定的罪名
2.主观要件
·
基本犯罪=故意犯罪,加重结果=过失
·
加重结果=故意:强奸罪致人重伤、死亡;拐卖妇女(+抢劫罪、放火罪)罪致人重伤、死亡
3.因果关系:基本犯的实行行为&加重结果之间
①“因”的判断:加重结果必须是基本犯的实行行为导致的,不是其他犯罪行为导致的。
加重结果一般是:致人重伤、死亡——暴力行为。
该暴力行为只有是基本犯的实行行为,其制造的加重结果才能成为结果加重犯。
带着基本犯的故意或目的实施的暴力行为才是基本犯的实行行为。
Ta的行为是为了...,进而致人重伤、死亡,就是....罪的实行行为,导致了重结果
Eg:
甲强奸乙,甲为了更好地强奸乙,将其打伤致死,这是强奸罪的实行行为=抢劫罪致人死亡。甲为了泄愤而打伤致死,则不是抢劫罪的实行行为=强奸罪未遂+故意杀人罪既遂。
②因果关系的判断——存在介入因素
Eg:甲强奸妇女,妇女跳楼自杀。死亡结果归属于妇女,非甲的强奸行为
*容易考的结果加重犯
1)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2)
强奸罪致人重伤、死亡
强制猥亵罪致人重伤、死亡不是结果加重犯
3)
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死亡
4)
拐卖妇女、儿童罪致人重伤、死亡
5)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人死亡,被害人自杀也是加重结果
6)
虐待罪致人死亡
被害人自杀也是加重结果。
刑法在侮辱罪、诽谤罪、遗弃罪中没有规定“若之人死亡要加重处罚”,因此这些罪中不存在结果加重犯。
7)
抢劫罪致人重伤、死亡
8)
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死亡
第六讲
客观要件四:因果关系
(一)基本原理
(二)实现结果归属的三项条件
(三)存在介入因素的案件
(四)无法查明的案件
(一)基本原理
#
有伤亡结果的→有因果关系的判断#
1.行为&结果有因果关系【故意犯罪的既遂与否问题】
2.基本行为&加重结果有因果关系【结果加重犯的成立问题】
3.过失行为&实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过失犯罪的成立问题】
l
考察层次
1.事实判断的层次
2.价值评价的层次【公平、合理】
【客观归责理论】
u
行为的要求——行为对法益制造了危险
u
过程的要求——危险现实化为实害结果
u
结果的要求——结果符合一定价值评价的要求
(二)实现结果归属的三项条件
1.行为=危害行为+制造了危险+法律不允许的危险
【区分危害行为&赠送类的生活行为】
【是否存在过失犯罪的危害行为。过失犯罪=危害行为+实害结果+因果关系(违反注意义务)】
2.结果【符合一定的价值评价】
①现实发生的结果。不包括假设的结果
前条件未发生作用—被阻断—后条件导致结果,结果与前条件无因果
②规范保护范围内的结果
(1)
具体罪名的罪状规范
每一个罪名、罪状规范都在保护一种法益,防止一种实害结果
交通肇事罪的保护法医:道路公共安全,防止的实害结果是
由肇事行为导致的伤亡结果与直接财产损失
(2)
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规范
违反了注意义务,实施了危害行为+实害结果+因果关系
【超出保护范围的实害结果,不是该注意义务所要、所能防止的是还结果】
③管辖范围内的结果【行为人】
行为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防止发生的结果
但,防止结果的发生是他人的管辖范围,则该结果不能归责与行为人【如交警】
3.过程:危险现实→实害结果【该结果是该行为制造的危险的实现】
①故意的作为犯
(1)
重叠的因果关系:行为1+行为2=结果→两个条件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作用程度问题;主观问题;共同犯罪问题;时间问题(介入因素)】
(2)
双重的因果关系:行为1/2=结果→都有因果关系【行为都能单独造成该结果】
l
双重的因果关系&假设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其中一个行为,另一行为也会导致结果发生。
假设→只存在一份现实有效的因果关系;
双重→存在两份
l
无法查明
双重因果关系案件的无法查明;时间;伤情【存疑时有利于被告】
②过失犯【行为(违反了注意义务)、结果(义务规范保护范围内)、过程(履行注意义务,可避免结果发生)】
③不作为犯【有作为义务,结果避免发生的可能性】
(三)存在介入因素的案件
1.条件说的不足
无A则无B,A是B的因
×
【即使有必要条件关系,不意味着结果都归于该行为。归责→客观归责理论三项条件→行为结果过程】
2.“介入因素两步走”标准
不异常:引发关系→
先前行为&结果有因果
介入因素是否异常
异常:独立关系→谁的危险导致结果?(3)
①先前行为导致
②介入因素导致(阻断关系)
③二者共同导致(叠加)
第一步:判断介入因素是否异常【一般化&具体化】
一般化,一个人下楼梯摔死,异常
具体化,甲砍伤乙,乙下楼梯摔死,不异常
不异常→先前行为&介入因素为引发关系。结论:先前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不异常,是因为前面的行为引起的】
异常→先前行为&介入因素是独立关系
第二步:谁的危险导致了结果?
(1)
先前行为的危险单独导致了结果
(2)
介入因素的危险单独导致了结果(甲投毒给丙,丙中毒倒地,乙用刀斩首,丙死亡。乙阻断了甲的危险流,而乙的出现不是甲的行为引发的,所以死亡结果归乙)【看死得快不快,立即!】
(3)
二者的危险共同导致了结果(多因一果,叠加,不是立即死)
3.介入因素的种类
①
自燃事件
②
被害人的特殊体质【疾病等;是否有引发关系】
③
被害人自身的行为
④
第三人的行为
⑤
阻断救助的行为【救活可能性,阻断救助行为导致死亡结果,不属于先前行为】
(四)无法查明的案件
第一步:先看行为人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1.行为人是一个人
①一个人实施一个行为
行为→重罪?轻罪?无罪?
【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
→
有利于被告的事实加以认定,罪轻】
②一个人实施两个行为
同一犯罪的两个行为
不同犯罪的两个行为【分析可能的情形,对情形进行汇总对比,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
2.行为人是两个人
①两个人构成共同犯罪【意志】
②两个人不构成共同犯罪【分别分析,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
Eg:①前车压死的?
②后车压死的?
③引发关系,前车引发后车→前车负责【无法查明,归于前车】
【结论】
第一步:事实判断层次:事实的因果关系
第二步:价值评价的层次:法律的因果关系
①对行为的要求:行为对法益制造了危险
②对结果的要求:现实发生的结果;规范保护范围内的结果;管辖范围内的结果
③对过程的要求:
1)
故意的作为犯【重叠&双重的因果关系】
2)
过失犯&不作为犯【结果避免可能性】
3)
存在介入因素的案件:两步走标准
4)
无法查明的案件
第七讲
(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一)正当防卫
体系思维
1.先客观再主观【客观部分√,主观】
事先存在违法性,再通过“正当防卫”将违法性阻却掉。该行为已经符合客观要件,具有违法性。
行为本身具有法益侵害性
2.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3.正→不正
1.起因条件
(1)
不法性:
①
针对个人法益的侵害。侵害国家、社会法益的原则上是
不能擅自进行正当防卫【国家、社会+个人。√
如:盗窃国有银行财产;公开场合聚众淫乱;抢夺公交车方向盘】
②
仅限于人的行为
③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行为
不是
不法侵害,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本身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对正当防卫的反击行为→故意侵害行为。对紧急避险的反击行为→紧急避险
④
不限于被害人本人,包括第三人
(2)
客观性:一个行为符合客观违法阶层→不法侵害
(主观责任阶层:故意过失、无责任年龄、无责任能力)
*动物侵害问题p70
(主人无管理义务,单纯危险则为紧急避险)制止人的不法侵害,背后是否有人。
*不作为的不法侵害:(作为+不作为)
(3)
现实性→现实存在否则为
假想防卫→不存在假想防卫的处理:①不可能故意为之
②防卫人有过失→过失犯罪
③没有过失→意外事件
2.时间条件
#正在进行
【事前防卫、事后防卫】
(1)
不法侵害的开始→已经开始,危险紧迫
#防卫装置
:①不能危害公共安全
②防卫手段&不法侵害具有相当性,防卫适当,适时。
(2)
不法侵害的结束
不法侵害的样态→紧迫+不紧迫
结束的内容→行为+危险结束
判断标准:行为时,当时情形看+一般人的视角(紧急情况下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不求冷静)
#财产犯罪的特殊处理:犯罪人取得财物,但在被害人当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情形下,视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实施正当防卫。【追上暴力夺回财物,正当防卫】
*追小偷问题
①追财行为:【追的途中,小偷自己摔死。合法,无罪】【追上,夺回,正当防卫】
②扭送行为:【追小偷=一般就是扭送行为】【合法行为,目的和限度:控制人身自由】
③不法侵害行为:伤害侮辱
【因果关系】小偷逃跑过程中不慎摔死:①追财、扭送行为,与死亡无关。②不法侵害行为:看严重性&侵害性
【作为义务】小偷逃跑过程中跳河,有淹死危险。
被迫跳河?是,有救助义务。否,无。
(3)
防卫不适时的处理办法
故意为之→故意犯罪;
过失为之→过失犯罪;
无故意、过失→意外事件
3.意思条件
(1)
防卫意图→正当意图,动机,为了保护合法权利
【报复心理】(可以是坏的意图)
(2)
防卫认识→防卫人认识到某项合法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制止不法侵害】
(3)
偶然防卫:
判断标准: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客观上制止了不法侵害
类型:故意型偶然防卫、过失型偶然防卫
防卫认识不要说(结果无价值论)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只要客观上有防卫(看重结果)
防卫认识必要说(行为无价值论)主客观相统一。行为与结果的好坏应独立判断。
*过失型偶然防卫:①过失行为
②实害结果
③因果关系。如:甲有坏行为,没坏结果,但不认为是正当防卫,也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做无罪处理。
#偶然防卫&假想防卫
制止不法侵害
偶然防卫
假想防卫
客观要件
√
×
主观要件
×
√
结论
观点展示
非正当防卫
唯一答案:多数
#防卫挑拨
甲想侵害乙,故意挑衅乙,使乙侵害自己,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加害乙。→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属于故意犯罪
#相互斗殴【不法侵害
不法侵害
有被害人承诺】
都出于侵害对方的意图而相互攻击
1.相互斗殴&“一方故意伤害,另一方在正当防卫”
【判断】
①看谁先动手,同时动手=互相斗殴
②看地点,上门打人,反击→正当防卫
2.斗殴双方无防卫
无防卫意思,被害人承诺
∴相互斗殴中,一方将另一方达成轻伤,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打成重伤或打死,成立犯罪。
##相互斗殴中出现正当的防卫的情形
l
一方停止斗殴
l
一方突然升高级别
4.对象条件
#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1)
共同犯罪→不法侵害人为多人
可以正当防卫:直接实行犯&有攻击性的帮助犯,但幕后的教唆犯和间接正犯不能正当防卫
(2)
三种特殊情形
①甲故意伤害乙,乙用丙的花瓶砸甲,花瓶损坏。【乙正当防卫,对丙紧急避险,赔钱】
②甲拿丙的花瓶砸向乙,乙应木棒抵挡。【乙无违法性,正当防卫,对丙紧急避险。甲赔花瓶】
③甲故意伤害乙,乙反击甲将砖扔向甲,击中甲和丙。【乙对甲→正当防卫,对丙→1.正当防卫
2.假想防卫
3,紧急避险p77】
5.限度条件
(1)
判断标准
#司法解释#:精神病患者、未成年人实施时,先躲→无处可躲,再正当防卫→严重侵害时,可直接正当防卫.①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没有造成重大损害(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必要性(一般人角度)+相当性(法益均衡+比例原则)】
(2)
防卫过当(负刑事责任,但减轻、免除)
条件:①客观:发生过当结果
②主观:对过当结果至少有过失
6.特殊正当防卫
##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
条文属性
(2)
具体解释
(二)*紧急避险
定义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起因条件
1.危险的种类和应对危险的措施:
单纯的危险;他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自己的不法行为
攻击型紧急避险(攻击了无辜的第三人的法益);防御型紧急避险(反击危险源)
危险源
应对措施
结论
自然灾害(野狗等)
为躲避危险,损害他人
攻击型
反击危险源
防御型
他人的不法侵害行为
为躲避危险,损害他人
攻击型
反击危险源
防御型&正当防卫
自己的不法行为
故意自招危险(故意利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制度)
为躲避危险,损害他人
攻击型
反击危险源
不成立
过失自招危险
为躲避危险,损害他人
攻击型
反击危险源
防御型
2.自己的不法行为制造的危险
自己制造的针对他人
自己制造的针对自己
注意:人的合法行为不能被视为对法益的危险,不能为了避免他人的合法行为进行紧急避险。
特殊职责如消防队员,不能进行紧急避险;避险人:受到危险的人&第三人
3.假想避险
事实上不存在危险,行为人误以为存在危险。不可能是故意犯罪,过失→过失犯罪;无过失→意外事件
时间条件
#危险正在发生(与正当防卫的程度低些,有防御型紧急避险)
意思条件
1.意图(动机)【正当意图&侵害意图可以并存】
2.认识
①偶然避险(主观上没认识到,客观上避险了)
#认识不要说,认识必要说#
“不得已”条件
没有其他合理的方法可以选择
【主要是攻击型紧急避险】
1.不得已的选择问题【对其他合法手段而言】
2.受强制的紧急避险【受他人强制的】(为挽救儿子,而抢劫银行)
限度条件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相对于正当防卫而言更严格,因为正当防卫针对不法侵害者,紧急避险是危险源+第三人】
保护的法益>=损害的法益
生命>身体健康>人身自由>财产法益
财产法益可以画等号,生命法益不能画等号(舍人救己×
救大多数人舍少数人→×?)
对正当防卫本身不能正当防卫,否则故意犯罪
可以对紧急避险采取紧急避险,是紧急避险。
(三)被害人承诺
1一般的被害人承诺
·如果被害人统一他人对其加害,那么他人不构成犯罪。
·承诺的权限与范围
1.被害人对承诺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
2.有一定限度(即使被害人承诺,行为人也有罪)。
【财产、名誉、自由可放弃】、身体权在轻伤范围内可以放弃,超出轻伤范围不能放弃、生命不能放弃
!注:不能超出承诺预设的范围;经过被害人承诺的不构成犯罪,触犯其他犯罪,以其他犯罪论处(女同意与多男淫乱,不构成强奸罪,但构成聚众淫乱罪)
3.时间,事前做出
4.承诺的能力。对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有理解能力(精神病人、幼儿)
5.承诺的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欺骗、胁迫、乘人之危】
注:动机错误(乘人之危、承诺能力);作为欺骗、不作为欺骗(单纯利用?)
2推定的被害人承诺
·现实中没有被害人的承诺,但是推定会有。
1.没有承诺
2.得知真相后会承诺(以一般人的合理意愿为标准)
3.为了被害人的一部分法益牺牲更小的法益
4.行为所指向的法益必须是被害人有处分权的法益
·与紧急避险产生竞合,一个行为属于推定的被害人承诺,也属于紧急避险
(四)其他阻却事由
1、自救行为
·被害人的权利依靠自己救济(通过法律程序难以获得救济的情况下)
【甲车被偷,甲偷回来】
·不法侵害已经结束。恢复权利具有现实必要性【紧迫,难以通过法律程序】,手段具有相当性【造成的侵害<救济的权利】
2、法令行为
·行为貌似有危害,但是基于法律依据,无罪
(1)
政策性行为【发行彩票】
(2)
具有合法性条件的行为【堕胎】
(3)
职权职务行为【警察拘禁罪犯】
(4)
权利义务行为【公民扭送现行犯不是非法拘禁罪,若公民制止正在犯罪的犯罪分子=正当防卫】
第八讲
主观要件
(一)犯罪故意
定义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为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构成要素=认识因素(明知)+意志因素(故犯)
!注:刑法上的故意&生活中、行政违法的故意不同
①为盗窃物品而打开火机,造成火灾→打开火机=生活上的故意;不是放火罪,是失火罪
②违反交通法规撞死人→违反交通法规=行政法上的故意,不是故意杀人罪,是交通肇事罪(过失罪)
1.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明知
(1)
行为人→行为人对自身有认识【身份犯:国家工作人员,已感染了性病】
(2)
行为→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本身的认识
(3)
行为对象→对行为作用的对象有认识【人当做猎物;许多犯罪的对象是特定的,如窝藏
猥亵儿童罪】
(4)
危害结果→对行为导致的结果有认识【杀人的故意→对死亡有认识;但有些不要求有认识(客观的超过要素/客观处罚条件):丢失枪支罪】
(5)
因果关系→基本的因果关系有认识,具体的因果关系不要求。
!注:客观决定主观【客观要素决定主观认识】
故意的认识内容→由客观要件决定。
一个要素is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故意的认识内容。不是,不需要认识到。
**【认识错误】
甲想打死乙,却打死了丙。乙丙都是他人,所以构成故意杀人罪
2.故意的种类
1)
直接故意:明知(必然、可能)+希望
2)
间接故意:明知(可能)+放任
3)
直接&间接的关系:位阶。直接(高位阶)可以包含间接(低位阶)。间接故意都构成犯罪,直接犯罪必然构成犯罪√
4)
概括的故意→认识到结果的发生,但具体发生的对象范围不确定,对危害结果的数量不确定【确定总的危害结果、但数量范围不确定】一个故意!
①
特点
主观上→一个总的故意,要死人。客观上→对象和数量不确定,死谁?死几个?不确定
②
处理
一个结果:一个罪,如故意杀人罪既遂;数个罪,一个行为,案想象竞合犯处理
5)
择一的故意→两个结果在确定会发生一个。二选一,确定结果的数量是1个,但是不知道是两个中的哪一个
·特点:主观上→认识的危害对象的范围是确定的,只有两个危害对象。认识到只会危害其中一个对象,导致一个危害结果。是两个故意!
数量上→数量确定,仅导致一个结果
·处理:导致一个结果,导致两个结果
【概括故意&择一故意】:
概括是一个故意,主观认识的危害对象和结果不确定。
择一是两个故意,主观认识的危害对象和结果仅一个。
【总结模型】
#实害结果#
1.要么要么→择一;想象竞合犯,择一中。
【警察警犬→主观上可能只打死一个,择一故意→①打死人,故意杀人罪既遂&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择一重;②打死狗,故意杀人罪未遂&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择一重;③打死人+狗,故意杀人罪既遂&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择一重】
2.有可能打死一个,有可能一箭多雕→概括故意
【警察警犬→主观上可能只打死一个,择一故意→①打死人,故意杀人罪既遂&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择一重;②打死狗,故意杀人罪未遂&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择一重;③打死人+狗,故意杀人罪既遂&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择一重】
(二)罪过形式的区分
五对区分&判断
罪过形式
认识因素【具体的实害结果】
意志因素
直接故意
认识到:必然or可能发生
希望(赞成票)
间接故意
可能发生
放任(弃权票)
过于自信的过失
可能发生,本应避免
不想发生(反对票)
疏忽大意的过失
没有预见到,但应当预见到
不想发生
意外事件
没有预见到,且无法预见到
不想发生
不可抗力
预见到,但无法避免
不想发生
总结:
电工关高压电闸
直接&间接
认识&意志
主观&客观
1.认识因素:直接→明知必然会产生某结果;间接→明知可能
2.意志:直接→希望发生;间接→放任:结果发不发生都行
间接故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轻信能够避免→发生危害结果
区分:
1.相同点:都已经预见到结果可能发生
2.区别:
主观上:间接:放任
;过于自信的过失:反对
客观上:间接故意没有采取避免措施;过于自信的过失采取了避免措施
避免措施
&
危害措施
融为一体(认为会把握好分寸)
看避免措施的效果如何:
特别不佳: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
过于自信
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前提)→疏忽大意(原因)→没有预见(事实)→发生危害结果
1、应当预见(没有预见)≠已经预见
2、无避免措施
疏忽大意&
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无法预见→没有预见→发生危害结果
区分:
相同点:都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区分点:判断核心点在于是否具有结果预见可能性
常见错误:误将“没有预见”当做“没有预见可能性”,没有预见≠“没有预见可能性”
没有预见可能性=意外事件
有预见可能性=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已经预见→无法抗拒→发生危害结果
区分:
相同点:二者都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区分点:是否具有结果避免可能性
结果避免可能性的时间点是:过失行为时,而非危险临界时。
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
位阶关系
事项
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
成立条件
一般不要求发生实害结果
要求发生实害结果
主观罪过程度
较重,因此刑罚也较重
较轻,因此刑罚也较轻
未完成形态
有(包括间接故意)
无,只有成立与否
共同犯罪
有(故意&故意)
观点展示:行为共同说认为有,犯罪共同说认为无
处罚
处罚故意犯罪是原则
处罚过失犯罪是例外,须刑法明确规定
(三)*事实认识错误
定义
→
主观认识≠客观事实
1.解决的问题→主客观不一致,行为人是否仍成立故意犯罪?既遂?未遂?
2.做题步骤:①辨认,哪种认识错误?
②处理,看处理规则
辨认
1.两阶层:客观(危害行为)、主观(犯罪故意)
2.故意与认识错误的关系:看主客观是否一致?
3.预定对象&实害对象是否一致→同一构成要件内的认识错误(人是人,物是物)、不同犯罪过程要件的错误(人作物,物作人)
4.*同一构成要件内的认识错误是对象错误?打击错误?
模型1:看到一个人,朝着开枪→对象错误。有故意杀人的犯罪故意,杀人的动机错误,杀错了。
模型2:看准了人,打错了人→打击错误,实害对象无故意,过失。
模型3:甲乙在一起,仍朝二者开枪→对实害结果是故意,没有事实认识错误,间接故意。
两步走:
对实害对象&
过失(意外事件):打击错误
结果持何种心理
故意(间接故意):行为时对实害对象的身份
有:对象错误
有无认识错误
无:间接故意(无任何事实认识错误)
三个行为模型
p99
[隔离犯、教唆犯]
1.行为人对实害对象、结果是什么心理。
2.行为时对实害对象的身份有无认识错误。
·教唆犯对实害对象是什么心理,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预见会杀错人。打击错误。
早期理论的缺陷
1.用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来区分
2.用结果发生时的行为人心理来区分【行为与故意同时存在】
3.用预害对象是否在现场来区分
以犯罪行为时为标准
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
1.对象错误
2.打击错误——观点展示,逻辑推理【具体符合说(保障人权,看事实);法定符合说(保护法益,修改为故意)】
3.打击错误+对象错误
4.打击错误(具体、法定)+偶然防卫(结果无价值论、行为无价值论)
5.因果关系错误【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结果的推迟发生】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成立故意犯罪既遂
结果的推迟发生:前行为(故意杀人行为)+后行为(抛尸行为)=(多数)多因一果【故意杀人罪既遂】;(少数)【只有后行为有因果关系,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并罚】
6.结果提前实现:前行为(杀人预备)+后行为(实行行为)=前行为是着手,实行行为【故意杀人既遂】,否则,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过失致人死亡罪
想象竞合①判断有无着手行为【现实紧迫直接的危险】,有——故意杀人罪既遂
无——想象竞合②有着手行为,则判断有无着手故意。
(多数)认识到着手行为,就有故意
(少数)认识到行为+实害结果,才有故意
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
1.处理办法:两次三段论推理,按罪名推理
2.罪名之间包容评价关系,a+b
&
a
A+B
A【A罪既遂】
盗窃罪
侵占罪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
强奸罪
强制猥亵罪
绑架罪
非法拘禁罪
拐卖妇女儿童罪
非法拘禁罪
第九讲
(主观)责任阻却事由
(一)责任年龄
(二)责任能力
1.年龄
0-不满14岁:完全无责任年龄【生日第二天】
【12-14: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14-不满16岁:相对责任年龄,8种犯罪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法条竞合: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已满16岁-:完全责任年龄【16-18岁,75岁-
:减轻责任年龄】
2.能力
【辨认+控制】
1.完全有责任能力
2.相对有责任能力【半精神病】
3.完全无责任能力
【特殊人群】:间歇性精神病、聋哑人、盲人、醉酒人、吸毒人。
·注:利用这种特点实施犯罪=故意犯罪
3行为&责任同时存在1.行为&故意同时存在2.行为&责任年龄
3.行为&责任能力
4.例外:原因自由行为【有责任能力的人,故意、过失让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实施法益侵害行为】
·梦游、病理性醉酒
·主流观点:承担刑事责任
(三)法律认识错误
(四)期待可能性
1.法律认识错误
1.区分:
1、事实认识错误【认识自己在干嘛,事实判断。构成要件事实(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
2、法律认识错误【刑法禁止?】
①法定犯(援引行政法)【对行政法认识错误,属于事实错误】
②自然法(不需要援引,国内外都有)
2.审查:
先审查:事实认识错误(主观要件)→法律认识错误(责任阻却事由)
3.结果:
事实认识错误,构成要件事实错误,排除犯罪故意
法律认识错误,不能阻却责任,但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则阻却责任,(听信有权机关的正式答复)
涵摄错误:对大前提(法律规定解释)认识错误
2.期待可能性
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但根据具体情况,不能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时,行为人即使做出了违法行为也不值得谴责。
第十讲
犯罪形态
(一)犯罪预备
(二)犯罪未遂
(三)犯罪中止
(四)犯罪既遂
第十一讲
共同犯罪
是否共同制造了法益侵害事实【客观】
能不能谴责【主观】
共同犯罪的结合问题、实行过限